大学历史范文字左右

2024-10-17

大学历史范文字左右(3篇)

1.大学历史范文字左右 篇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一、出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中国历史通论》的研究综述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1957入华东师大历史系,1961年留校任教。80年代起,转向社会经济史研究,以明清江南为中心课题,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也多有兴趣。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及《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命运》、《对社会历史认识的若干思考》等论文。其《中国历史通论》讨论的范围覆盖了直到今天为止全部的中国历史,全书分为前编、绪言、后编。我这里主要是对第五六讲做一简单介绍以及观点,我个人更侧重于与对农业的起源及对社会变革影响的研究。

三、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国向称以农立国,没有人会对农业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战国时期我国传统社会已经确定以多锄多肥、精耕细作为特色的劳动力高度密集类型的集约农业。不同学者对农业起源有不同的概括;

1、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狩猎采集群体为脱离日益不利于狩猎的生态,开始走出山林寻找山麓地带谋生,初步形成高级采集经济乃至刀耕火种的农业;二,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由山前走向河谷阶段;三,循着气候,地形的规律走向江河平原,顺着水流流向,向适合农耕的更优良的地区发展。随着农业的进步给游牧民族的形成奠定的基础,各个部落的地区位置,气候,土壤的不同,收获不尽相同,慢慢人类差距就被拉开了,各个部落开始争夺生存空间二展开战争。

2、农史专家认为中国不仅是农业起源的最早中心地之一,至少在六七年前农业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人们懂得因地制宜,形成北方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水作农业两大系统并行发展的格局,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农业具有起步早、扩展快的特征。王家范先生提出以前学者过分偏重自然适应一面,而对挑战与迎战一面有所忽视,由于南方较北方地区更适合种植,因此北方争地局面较严重,更显示出顽强的活力,这也是中国前期文明的中心

和华夏中心在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我国之所以领先于世界除了必要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还与广大中国人的伟大智慧是分不开的,中国人自古就善于观察、发现、总结和发明。

对于农业发展的分期我比较赞同吴枫学者的观点,他依据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的发展做了规划【(1)原始农业的产生极其简陋生产技术;(2)上周奴隶社会的从方农业技术;(3)封建社会前期(战国起)耕作制度的改革与耕作方法的改进;(4)南北朝以来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发展;(5)封建社会后期(唐中叶起)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6)明清时期农业技术的停滞不前】。这里这想提一下的是,为什么明清之前的发展一直都是积极地,进步的,而明清之后就一直停滞不前,我认为有三大原因;

1、农业技术已经成熟,人们安于现状不去做太大的改进;

2、统治者的过分压制导致小农积极性不高,着眼于养家糊口而并非寻找新捷径。就耕地的拓展来讲,耕地的总亩数相差不大,因为统治者及其狭隘的心里,就像猴子吃桃子,吃一个,丢一个,过分开采北方土地资源并不进行维护工作,使得黄河流域农业出现衰退老化现象,加速农业中心南移的进程,整体来看,北退南进相互抵消,导致耕地总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王家范先生针对小农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是什么阻碍经济的变革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式特有的小农经济一直以来都被批判,但与西方相比,这一批判貌似没有依据性,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包括英国在内,都先有一个小农经济较快发展的历史背景——脱离农业之称的现代化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但我们中国有着更发达的小农经济,但却没有走向现代化恐怕不能说是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的变革。比较中欧的统治制度,中国专制统治着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难以变革。而欧洲是以自耕农为主体,各个势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最典型的是国王纳税必须要经过纳税人的同意,这促进了民主与独立思想的产生。我认为导致这一现象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儒家的等级尊卑就确定了中国人特有的奴性服从思想,没有人会疑问为什么要被苛捐杂税所折磨。

(二)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主要地位,然而不管是资本主义因素还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也不管是在战国西汉还是在两宋、明清商品经济出现过繁荣的气象,甚至近代以前中国城市的发达状态曾使西方世界一度瞠目己视,但到头来终究是过眼云烟。究其原因概括为四个;

1、针对这一问题胡如雷先生率先提出;中国封建社会中寄存在商品生产,也有很多商品并非商品生产的产品”。这里就说的是中国政府充当了一个特殊的长期被忽略的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也就是说官方消费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模式。

2、赋税货币化以及苛刻性,迫使小农低价以粮易币纳

税,形成一种多种经营、商品化比例较高的农业经营的新路子,但只着眼于解决温饱问题。

3、官僚和富贾对财富的堆积心里,即使他们有很多财富,仅限于攀比奢侈消费,从不把财富投资到其他产业。

4、官府对手工业、生活副产品的强控制,前者是不计价这成本生产专供贵族消费的奢侈品,后者则对百姓实行强买强卖(比如食盐,铁)。

最后我想谈一下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在我的印象中,富甲一方一直是商人的标签,其实不然,纵观帝国时期一代又一代的传统商人,他们苦于与政治的关联,不得不在敌国超经济干预干预环境下讨生计,屈从权势,匍匐前进。他们的花销大致四类;

1、官场消费。为了得到官府庇护,必须贿赂官场关卡,广交政界,社会风气恶性循环。

2、科举消费。中国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人处于很低的地位,投入大量精力财力希望后代能考入仕途,光宗耀祖。3社会公益消费。社会贱商人,处于自卑心理和营销环境的考虑,会在家乡救灾恤贫,修桥铺路,筑建书院寺院,以改善自身形象。

4、转向投资;购置田产。试想若在封建专制的中国富过了头,会有多少麻烦,所以徽商多数陷于克己。知足退居田园的心境。多数学者仅仅考虑到他们如何经营,却没有深入体恤他们的复杂心理,总之,封建统治下所有阶级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帝国主义展开的,也正因为这种畸形的统治和发展,让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延续下来的国家。

四、难点;

1、小农经济到底是否该批判还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同样是农业的质变趋势科技革命的西方,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2、同样的我们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或者商品经济在市场上的活跃流通,为什么最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发展?

五、链接;

程念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几个问题》,《史林》1998年第四期。

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成就》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载《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三辑。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版。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松涧黄处士转》,载《明清徽商资料选辑》第95夜。

2.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 篇二

在西方大学发展历程中,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萌发于美国。自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后,美国的一些州立大学,例如,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走上了与德国大学模式不同的道路,在教学功能和科研功能之外又拓展了大学的另一个功能,即社会服务功能。

尤其是威斯康星大学,在范海斯(CharlesRichardVanHise,1857-1918)担任校长期间成为了西方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范例。有些美国教育学者甚至这样说,虽然《莫里尔法案》使美国大学开始有了“为社会服务”的概念,但没有一所大学比威斯康星大学更理解这个概念。

一、范海斯生平

范海斯(CharlesRichardVanHise,1857-1918)1876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在获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1880)和硕士学位(1882)后,他又于1892年获得了博士学位。作为一位地质学教授,范海斯曾担任芝加哥大学的客座教授。作为一位学者,他出版过《地质学论文集》、《自然资源保护》等著作,还担任过美国地质学会(the 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的主席(1907)和全国科学学会(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的主席(1915)。从1904年到1918年,范海斯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长达14年。自任职以后,范海斯为威斯康星大学制定了一个广泛的改革计划,旨在使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一直到1912年,威斯康星州立法咨询委员会主席、威斯康星大学教授麦卡锡(CharlesMcCarthy)出版了名为《威斯康星理念》(TheWisconsinIdea)一书后,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经验开始以“威斯康星理念”闻名于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无疑,“威斯康星理念”也可以作为范海斯提出的“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的代名词。虽然范海斯没有撰写过教育专著,但他在校长就职演说以及后来的演讲和通信中阐释了他的“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

二、范海斯的“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

深受进步主义思潮影响的威斯康星州州长拉福莱特(RobertM.LaFollette)是威斯康星大学1879年的毕业生。在他就任州长期间,进步主义运动在威斯康星州达到了顶峰。拉福莱特希望威斯康星大学在州的改革中与州政府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和一致行动,具体来讲,那就是威斯康星大学要为州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威斯康星大学在为州服务上作出很大努力,并成为了州政府的“智囊库”。因此,有的美国教育学者说:拉福莱特把威斯康星大学带到了众人注目的中心。

面对1900年前后威斯康星州的社会变化、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以及移民人口激增的情况,在范海斯之前的几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如巴斯科姆(JohnBascom)、钱伯林(ThomasChamberlin)、亚当斯(CharlesK.Adams)等,都认为威斯康星大学不是与州分离的,主张大学要为社会服务。但是,范海斯在被拉福莱特州长亲自任命为威斯康星大学校长后,他更明确地提出威斯康星大学是一个为州服务的机构。1904年6月7日,在校长就职典礼上,作为一个进步主义者的范海斯所演说的主题就是“为州服务”(servicetothestate),强调威斯康星大学应该服务于威斯康星州的目标。在校长就职演说(InauguralAddress)中,他强调说:“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教育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大学为社会、州立大学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在范海斯看来,威斯康星大学不仅仅是培养学者和研究者,而是要造就人。如果威斯康星大学要为州服务,那么,它就要不惜任何代价去发展、扩大和加强创造性的工作。一所州立大学就是一个州的必要组成部分,正如手臂是人的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它既然接受了州的土地捐赠和受到州政府的资助,那它就应该是全州所有人的机构,是为州服务的机构。范海斯甚至说,威斯康星大学校园的边界就是威斯康星州的边界。因为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她与州的紧密关系。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于州负有特殊的责任。教育全州的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应该促成对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增长。州立大学的教师应该用其学识专长为州作出贡献,并把知识普及于人民。

范海斯认为,大学将是一个瞭望塔,不仅在社会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成为社会服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他明确提出,大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知识和能胜任工作的公民;二是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来发展实际有用的知识;三是把知识传授给广大人民以便去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位大学校长,范海斯始终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大学作为一个为州服务的机构应该真正地为全体人民服务。1905年2月,他在对威斯康星州出版协会的演讲中明确宣布:“在大学的仁慈影响扩展到州里每一个家庭之前,我将决不会感到满足。这就是我要去实现的州立大学理想。”在1905年4月24日给友人琼斯(G.D.Jones)律师的信中,范海斯又这样写道:“在我看来,要把威斯康星大学与州议会或民众分离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实际上,我的所有工作就是沿着为州服务这条路线而进行的。1919年2月7日,已不担任威斯康星大学

校长的范海斯在给贾斯特罗(JosephJastrow)的信中还写道:“我毫不犹豫地认为,大学为州服务这一政策是最好的。”

虽然范海斯强调大学是一个为州服务的机构,因而社会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理念,但是,他并没有忽视大学的基本精神——学术自由。1912年6月19日,范海斯在一次题为《大学的精神》(TheSpiritofaUniversity)的毕业典礼演讲中强调指出:“大学要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它就必须实现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大学的学术自由是决不能取消的,因为这是大学不断创新的源泉,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在他看来,没有学术自由,大学就失去了它的基本精神;没有这个基本精神,一个教育机构也就不是一所大学。在1913年5月23日宾夕法尼亚州城市俱乐部举办的演讲中,范海斯又一次强调了学术自由的重要性,因为大学的作用是激励、发展和提升人类文明。

范海斯用他的热情、时间和才能献身于威斯康星大学及威斯康星州,因而在大学为社会服务这一方面没有其他美国教育家能超过他。在大学与州政府的关系上,范海斯无疑是成功的。《威斯康星州杂志》(WisconsinStateJournal)的编辑早在1904年秋就写道:我们将在未来继续支持威斯康星大学。根据范海斯的大学理念,威斯康星大学很快成为了受到威斯康星州当局和民众所欢迎的一所州立大学。正因为如此,1898年,拉福莱特州长在威斯康星大学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上高兴地指出:威斯康星大学为全州人民拓宽了文化的范围。

但是,范海斯的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以及威斯康星大学的做法也受到了一些坚持传统大学理念的人的不满,甚至是恶毒的攻击。有的人说,威斯康星大学成了一所奶牛大学”(cowuniversity);有的人说,范海斯想利用威斯康星大学去控制一个州(tocontrolastate)。对此,范海斯给予了坚决而明确的回答。他认为,知识推广工作和专家服务既不会降低大学的尊严与水平,也不会降低各种专业的学位条件和资格的标准。实际上,早在校长就职演讲中,范海斯就曾这样说:“对我来说,我期望并绝对有把握得到来自州的大力支持,因为大学的主要职能就是增进人类的成就。我不愿承认,在一个民主社会中的州立大学的水平将会比在一个君主制度下的州立大学低。

三、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方式

在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模式上,范海斯认为,威斯康星大学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各个不同的领域提供专家领导,二是尽可能把在大学研究计划中得到的知识传播到大多数民众。在他看来,这两种模式是互补的。

(一)大学提供专家领导

范海斯十分强调专家的作用,相信专家在任何复杂的社会中都能发挥他们的卓越贡献。在他看来,随着大学教育的扩展,大学教师应为公共机构提供实际的科学和技术帮助。因为社会公众需要大学去研究农业、畜牧业、劳动力与资本、税收等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大学能通过自己教师的适宜的服务行动来推动社会的最大进步,并使大学成为政府的科学和技术顾问。为了使大学更好地为州服务,范海斯主张,大学应该派教师到州政府的各个部门去,提供专家领导(亦可称为专家服务)。例如,农业试验站第一任站长、后任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的亨利(WilliamA.Henry)教授为威斯康星州制定了一个有关农牧地区发展的庞大计划。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伊利(RichardT.Ely)在反对童工、支持工会和主张社会控制资源等方面为州政府提出了许多建议。威斯康星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伯格(E.A.Birge)同时在州林业委员会、州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州渔业委员会等部门任职。范海斯本人也亲自担任了州政府部门的5个职务,其中包括州地理委员会主席、州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主席、州森林委员会成员、州公共图书馆委员会成员、州木林产品实验室领导等职务。在威斯康星州,威斯康星大学教授不仅在农业科学、工程、财政和教育等方面成为了州政府的顾问,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拉福莱特的立法议案就得到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农业学家的反复讨论和咨询。1908年,威斯康星大学有41人在州政府各部门工作。经济学家在州的经济和税务委员会发挥作用,政治学家帮助起草法案,工程学家帮助规划道路建设方案,农业学家促进农业和乳制品业发展。到1912年时,麦卡锡在《威斯康星理念》一书中写道:威斯康星大学有46人在州政府各个部门提供服务,即同时为州和大学服务。应该说,范海斯为州政府提供专家领导的想法受到人们的欢迎。威斯康星州人民把威斯康星大学当做自己的学校,称它为民众生活的“咨询工程师”。

当然,范海斯也告诫为州提供服务的教师们,希望他们“在校外承担重要的服务性工作的时候,不应当忘记最大的服务是自己的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和培养新一代的学者,要尽可能地把社会服务与创造性研究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学生们也要参加到社会服务中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们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

尽管范海斯的为州政府提供专家领导的思想和做法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是,有些人进行了非难,指责范海斯想使威斯康星大学统治整个威斯康星州。由于威斯康星大学和威斯康星州议会正好在麦迪逊中央大道的两端,因此这更引起了某些人的联想,并对范海斯提出了是“一个州立大学”(astateuniversity)还是“一个大学州”(auniversitystate)的质问。对此,范海斯在1913年5月23日的一次讲演中进行了解释,并申明:威斯康星大学从来没有统治过全州,也将永远不会做这样的尝试。大学教授只有在受到邀请时才会提供一些建议和其它帮助,而不会擅自行动。实际上,大学教授所做的都是政府和社会所需要的。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权力和观点强加于人,因为那是与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背道而驰的。

(二)大学广泛传播知识

范海斯认为,应该象19世纪的杰斐逊(ThomasJefferson)和贺拉斯曼(HoraceMann)一样去倡导教育,因为教育是一个发现人的才能和增进人的福利的工具,而且也是一个促进人的健康的工具。因此,在他看来,威斯康星大学不仅是为校园内的学生服务,而且是为全州250万人民服务的。

为了使大学更好地为州服务,范海斯提出,大学应该招收所有有充分才华的学生,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使学生能学到实用的知识。早在1904年的校长就职演讲中,他就强调说:“州里的每一个男女青年都能选择学习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学、自然科学、农业学、工程学、建筑学、雕塑、绘画或音乐。他们发现,在州立大学里将能找到充分的机会去学习所选择的学科,直到他们成为其中的创造者。这样的机会完全是公平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在州立大学里找到适合他需要的高深学术生活的平等权利。任何更狭隘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由此,范海斯确立了传播知识是威斯康星大学为州服务的一个模式。威斯康星大学成为了任何人可以学习任何东西的地方。

在范海斯的领导下,威斯康星大学实施有关农业方面的短期课程计划,以便迅速提高州的农业生产力。与此同时,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也关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例如,开发脂肪测试法以改进牲畜、测试土壤以改良田地等。

对于女子接受大学教育,范海斯也持有积极的态度。他认为,威斯康星大学的学生不受阶级或性别的限制,它的大门是向所有具有足够聪明才智的人敞开着的。在范海斯看来,女学生可以学好她所学习的知识,也可以使用她所学到的知识。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把实用知识传播到更多的人,范海斯提出,要大力发展大学推广教育(即函授教育)。这样,很多人可以通过大学推广部开设的课程得到自我改善,并利用给他们提供的各种机会。在范海斯看来,真正的民主之路在于更广泛地传播实用知识。1907年,范海斯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学院院长雷伯(LouisE.Reber)聘到威斯康星大学,主管大学推广部工作。后来,大学推广教育也成为了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个特色。雷伯甚至说,大学推广部把大学带到了州里的千家万户,并试图为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威斯康星大学在全州各地成立了地区推广教育中心,承担函授、学术讲座、公共讨论、提供一般信息等。据统计,1910年威斯康星大学开办了57个函授班,共有5000人参加听课。在这个意义上,威斯康星州实际上成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校园。

为使大学更好地传播知识,范海斯也十分重视教学的改进。当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后,他立即赶到该基金会去,希望基金会能对威斯康星大学的教学工作改进提供一些建议。

3.范家寨镇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 篇三

范家寨镇大沙凹村

侯 晓 璐

2013年12月5日

大学生村官2013工作总结

凤翔县范家寨镇大沙凹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侯晓璐 2012年9月我通过了“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考试,荣幸的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现任范家寨镇大沙凹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年来,在县委组织部的精心关怀和严格要求下,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以及村两委干部热心帮助下,我渐渐地熟悉并适应了农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各方面知识、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基层工作经验有所增加。下面我将就2012年以来自己在大沙凹村任职期间的思想情况和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认识水平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放在首位,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不断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和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上任以来,我一直不断地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总书记的八项规定,中国梦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理论知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掌握新时期农村基层工作知识,执行好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决策。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真正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只有自己扎实掌握党的各项理论的基本内涵,才能向身边广大村民进行正确的宣讲,引导村民对党的思想理论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准确的认识,从而帮助村民了解党的农村各项政策,让中央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我坚信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确保在开展工作中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和政治方向,才能帮助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积极协调配合,做好本职工作

今年以来,我能够服从领导,坚决执行党委、政府的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一)、驻村工作

1、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配合3、4、5组,实施投资65万的人饮安全供水工程,集资193户,已完成。清理3、4、5、6组主街道排水沟五条300米。投资50万完成凤泉水厂的改造,实施了村纯净水厂技改项目。

2、新农村建设。以出村路、村委会、村小学周边环境整治为重点,清理“三堆、三乱”30处。整治处理两处垃圾集中堆放处,进行填埋绿化。组织绿化出村路及村小学南段1500米,栽植柳树200株,并涂白。

3、农村经济发展。继续发展村上的苹果产业,2013年村上在原有850亩果园的基础上,新增苹果园250亩,新栽植苹果树苗20050棵,村民自筹20500元,村镇争取6万多元补助,后续还为种植面积较多的农户免费提供了竹竿。

4、抓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上投资2万多元,在村委会,小学周边的十字路口安装了小探头。

5、抓好了各项惠农政策。参与核对整理村上退耕还林和粮食综合补贴的信息及修改部分村组的补贴面积,镇上对村上低保户、五保户的民主评选,村上计划生育年检工作,苹果保险宣传。

(二)、业务工作

1、家电下乡补贴及摩托车补贴。2012年10月工作以来,处理了800多户家电下乡补贴,100多户摩托车补贴,共计20多万元,所有金额均已打入农户粮补折子。

2、粮食综合补贴。2013年1月,与所里刘博共同完成了对全镇12个村的小麦粮种补贴信息的录入修改及补贴的发放。2013年10月,对镇上12个村的玉米良种补贴信息录入。11月,协助刘博对发放过程中的错误农户信息的后续修改核对。

3、学习会计工作。2012年末,协助所里王老师进行了年终镇上,财政所及驻镇单位的账目结转。2013年4月,在所里寸老师的知道对镇上各小学的2008至2012年的资金往来进行核对,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及各个会计科目的明细账。

4、企业内部控制知识竞赛。2013年9月,按照财政局的任务,完成了210人参赛信息的汇总,在财政部网上逐一注册了参赛人员的个人信息,填涂了170多人的答题卡。

5、积极参与镇上的工作。2012年11月参与镇上的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宣传苹果树苗购买补贴政策。2013年4月,参与镇上苹果意外保险宣传工作。2013年11月,参与镇上平安建设下村入户宣传工作。

6、组织部借调工作。2013年6月至8月,被借调到县委组织部办公室。在这三个月,除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开党员关系介绍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文件的印刷发放,办公室文件的收发,报纸的分类发放。

三、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回顾自己到村任职以来的工作,虽然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改进。

(一)、端正态度,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大学生村官,我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价值,作用等认识不清,从而导致自己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更多的注重自己的学习,急于实现身份的转换。除了做好平时日常的所里的工作,我下村次数不多,对村上工作的参与度也不高,从而没有做好自己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做好的村级本职工作。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端正了自己的工作态度。

(二)、转换角色,多与村上干部村民沟通。在这一年中,自己没有实现从学生到村官身份的转变,所以给村干部的印象也是学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我的工作能力也很担心,村上工作一般也,没有过多参与。当村上有重大检查等,自己也会作为村官的身份积极参与,但是村上的态度可能就是觉得我们在镇上,村上的工作只要知道就好,没必要过多参与,自己也就没有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发现其实作为村官,我们跟村上一开始可能就存在距离,相对于男生,女村官跟村上如何搞好关系,有很多值得我去思考。我想,只要多下村,多向村干部请教,多参与村上工作,多了解本村实际,从小处从一点一滴做好自己作为村管应该做的工作。

(三)、提升自我,多为村民做实事。在工作中,我们除了做好镇上村上工作外,合理安排自己时间,多学习先进村的发展模式,多了解村级发展的相关政策,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多下村与本村村民沟通,了解大家对本村工作的意见建议,对本村发展的期望,多做调研,解决村民在生活中的诉求。立足本村实际,多为村民谋划增收方式,多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

上一篇:初中生作文写作调查报告下一篇:永春县2007年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