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出口(精选13篇)
1.安全疏散出口 篇一
西彭三中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查报告
区教委: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市、区公安局、安监局《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区教委德[2003]43号文件的通知精神,决定对我校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自查自纠,现报告如下:
一、成立了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谢勇
副组长:吴卫
组员:孟怀春、杨玺、赵明
二、整治范围
我校的教学楼、学生集体宿舍、集体食堂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我校沙砖教学楼只设计了一个安全通道和出口,且宽度不够。
2、学生集体宿舍是由以前乡政府的办公楼改建的,且只有一个通道,并且宽度较窄。
3、在学生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无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4、在学校宿舍楼、学校综合楼的电脑室、语音室安放了泡沫灭火器,但数量不够,且学校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缺乏应有的消防设备和装置。
四、整改措施
1、利用学校集会、班会、教职工学习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要充分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方式,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宣传态势。在师生安全教育中,要将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作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2、在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增设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3、在有限的经费中挤出,购买泡沫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和装置。
4、由于资金有限,增设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的改建和扩建工作,学校无能为力,我校将请示西彭镇镇政府解决。
西彭镇第三中学
二OO三年八月十日
2.安全疏散出口 篇二
元胞自动机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在交通流和行人流的研究中成功模拟出自组织现象,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到物理学、生命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研究中,而且对于建筑疏散和建筑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内部的人员疏散具有向安全出口聚集、并通过竞争安全出口离开疏散空间的特征; 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逃生已成为建筑疏散的一个研究热点[1,2,3,4,5]。本文将通过元胞自动机程序模拟,实现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疏散进行分析研究。
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疏散指示标志的规定还是处于定性的描述状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 3. 4 条: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 仓库) 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②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 0 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 m; 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 m; 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 0m,其指示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 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建筑指示标志的设计大多采用“就近出口”的原则,这种设计原则对于低密度人员情况是合适的,但对于高密度非单一出口的情况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由此可见,建筑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全考虑“就近出口”的原则进行疏散设计难以满足人员密集建筑场所快速高效疏散的需求。为了提高建筑指示标志的设计水平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套更为准确、合理的设计规则。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提出的考虑疏散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式[6]作为建立人员密集建筑场所疏散指示标志设计的基本依据,并以双出口、多房间为例进行疏散仿真分析,探讨提高建筑疏散效率的疏散指示标志设计思路。
1 疏散模型分析
1. 1 疏散模型的建立
目前,对于建筑疏散的研究大多采用软件模拟仿真的方式实现,在众多的实现方法中元胞自动机的方法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关于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基本规则已经在诸多国内外研究文献中得到了阐述[7,8,9,10,11],本文不做详细介绍。多房间人员疏散与单房间人员疏散原理基本一致,其基本的思想是从危险的区域逐步移动到出口外的安全区域( 如图1 所示) 。建筑危险度的表示分为两个步骤计算: 一是走廊区域相对于走廊出口的危险度,二是各个房间相对于房间出口的危险度。具体的危险度包括由距离出口远近而引入的危险度和动态因素( 人员分布、障碍物等) 造成的危险度[9,12]。
图1 中显示建筑共包括10 个房间( 可以拓展到任意数量的房间和结构) ,一个中央走廊,每个房间设有一个出口,走廊左右两侧均设有出口,左侧出口宽度大于右侧出口宽度。此时房间内的人员紧急疏散时可以分为两个过程,首先以房间出口为第一运动目标,按照疏散理论和动力学特征来描述; 进入走廊的人会根据出口选择模型和行人运行规则处理,合理地选择安全出口进行逃生,从而实现成功的疏散。
目前,建筑的疏散指示标志设计通常仅考虑距离出口远近因素,这样的设计对于疏散人员较少时是合理的,因为出口不会造成拥堵; 但是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却不能满足紧急疏散的要求,行人对出口的选择应该由单纯的考虑距离出口远近的因素,过渡到综合考虑出口距离、出口宽度和即时的出口区域人员密度等因素。下面对疏散人员的出口选择进行分析。
1. 2 出口选择因素分析
经研究发现,出口选择由房间内行人的状态和房间自身的属性两个方面的因素确定[6,11]。房间内行人的状态有两个: 一是疏散人员到出口的距离,通常距离越近,出口被选择可能性越大; 二是疏散过程中出口的即时人员密度,出口人员密度越大、越拥挤,选择这个出口的可能性越小。房间属性主要是指出口宽度,出口越宽疏散能力越强,行人选择的可能性越大。下面便给出到出口的距离、出口人员密度和出口宽度三个因素对应的行人出口选择的公式。
设到出口的距离用r表示,rn为行人到第n个出口的距离。由于行人选择第n个出口的可能性随行人到出口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将距离因素对出口选择的可能性表示如下:
式中: pn - r为距离因素对应的第n个出口被选择的可能性; N0为出口数目; kr为距离指数,其作用是调节距离因素对出口选择影响强弱,取大于等于零的数值。
由于出口区域行人密度越大行人成功疏散的可能性越小,而后面行人则会尽力避开密度大的出口,所以出口密度越大行人选择的可能性越小; 基于此,出口密度因素产生的选择可能性可表示为如下公式:
式中: pn - d为出口密度因素产生的第n个出口被选择的可能性; kd为密度指数,是一个调节出口密度因素对出口选择的强弱的参量,取大于等于零的数值。
假设出口宽度用w表示,由于出口被行人选择的可能性随出口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将出口宽度的选择的可能性表示为如下公式:
式中: pn - w为第n个出口被选择的可能性; wn为第n个出口的宽度; kw为宽度指数,作用是调节出口宽度作用的强弱。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考虑三种因素后的出口选择可能性的量化表示公式[6,11]:
式中: pn为出口模型决定的行人选择第n出口的可能性,α、β、γ 分别为行人到出口距离、出口人员密度和出口宽度的权重系数。如果利用出口选择模型得到了行人在某一时间步选择两出口的可能性大小,计算数值大的出口成为选择目标,然后利用人员疏散演化规则进行疏散。
由于计算机仿真在疏散研究中具有经济成本低、便捷、可重复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性能化设计和疏散性能评估中。本部分提出的疏散模型将在下一步的疏散仿真研究中使用。
2 疏散研究仿真与结果分析
通过编制程序语言实现对人员疏散的仿真,并利用仿真结果发现不同出口选择策略下疏散效果的异同。具体研究内容是: 通过仅考虑距离因素和考虑多种因素两种选择出口方式对比分析疏散情况,分析得出考虑多因素出口选择对优化疏散效果。目的是通过研究寻找最佳的疏散效果,并以此确定合理的疏散指示标志设计规则。
2. 1 仅考虑距离因素出口选择的疏散效果分析
本部分讨论仅考虑距离因素选择出口的疏散情况,观察此时两个出口的利用效率和人员分配情况,并分析疏散过程中人员之间摩擦、竞争等作用力[12]对疏散的具体影响。
首先分析不考虑作用力的情况下人员疏散情况。图2 给出了不考虑疏散过程中的作用力时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随房间人员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定义左侧走廊出口为出口1,右侧走廊出口为出口2。从图中可发现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随着房间人数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房间人数相对较少,此时两出口疏散时间基本相等,且随房间人数的改变疏散时间变化微弱;第二个阶段,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随房间人数逐渐增加,且基本呈线性关系,左侧较宽的出口明显比右侧较窄的出口疏散时间短。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单个房间人数小于20 时,由于建筑内部人员数量相对较少,行人疏散过程中和出口处均未出现拥堵现象,此时出口的疏散时间与疏散人员数量和出口宽度无关,仅取决于最远处疏散人员的距离。因此,两个走廊出口各自疏散时间均不随时间变化,而且相互之间基本相等。单个房间人数大于25 时,在每个房间出口和走廊出口会出现拥堵现象,此时出口宽度对疏散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会大大延缓疏散进程; 同时由于走廊出口的宽度差异人员数量越多则在较窄的右侧出口的剩余人员数量就越多,造成两个出口越来越大的疏散时间差。从疏散结果发现:人员数量较多时( 单个房间人数等于或多于25 人) ,疏散人员在两个出口的配置严重失衡、极不合理; 这是由于疏散仅考虑距离出口的远近问题两个出口疏散的人员数量基本一致,而两个出口的宽度不等,必然会造成疏散时间的差异和疏散人员配置的不合理不均衡。根据房间人数和对应的时疏散时间差发现,人员数量较少时疏散时间差接近为零,当每个房间人数大于25 时逐渐增加( 图3 所示) ,而且显示出线性增加的趋势。利用计算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可以得到如下拟合函数:
式中: x为房间人数,y为疏散时间差; 利用拟合函数作相应的数据曲线发现,此拟合函数能够很好的符合模拟计算数据。由此可以预测更多的疏散人数时疏散时间差。
以上为不考虑疏散过程中的作用力时疏散模拟结果,下面分析考虑作用力的疏散情况,研究作用力对疏散的影响,并从疏散动力学规律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图4 给出了考虑疏散人员之间相互作用力后走廊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图。比较发现两个走廊出口的疏散时间的走势与图2 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单个房间人数小于等于15 人,两走廊出口疏散时间基本保持不变,且两者基本相等; 随后疏散时间均随着房间人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增加趋势呈现线性关系。进一步对比分析图2 和图4 发现人员较多时,考虑作用力后延缓了疏散过程,且随着总人数增加,延缓效应就越明显,这是因为人员较少时行人疏散过程中人的作用力基本消失,人员较多时作用力效果明显,人员间的竞争和摩擦等对疏散有延缓作用。
同样对图4 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图5 所示的疏散时间差随房间人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单个房间少于15 人时,疏散时间差接近于零,这是由于人员较少时疏散过程中没有拥堵和其它作用,行人疏散过程顺畅,因此两个出口疏散时间相当; 此时利用仅考虑距离因素的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方式仍能够很好的实现合理高效的疏散。单个房间多于20 人时,疏散时间逐渐增大,对比图5 和图3 发现,相同房间人数的条件下考虑作用力后的疏散时间差会明显增加,疏散不同出口的失衡现象更加明显。同样利用曲线拟合得到人员数量较多时疏散时间差基本满足线性关系,得到的拟合函数为:
利用拟合曲线可得图5 实线曲线,曲线能够很好的符合已经计算的数据。同时与式( 5) 对比可知式( 6) 的斜率偏大,这是由疏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力造成的。同时,分析发现,不考虑作用力时单个房间人员数量达到25 人时疏散时间出现差异; 而考虑作用力后单个房间人员数量达到20 人时就开始出现疏散时间的差异,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在向出口运动的过程中和出口附近人员之间的作用力对疏散造成的影响是明显的。同时研究中疏散人员取值是以5 为最小单位的离散值,结论具有定性分析的局限。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不论是否考虑行人疏散过程中的作用力,出口宽度不同的两个走廊出口在人员数量较多时都会出现明显的疏散时间差,只有当行人数量较少时疏散路径和出口都不会发生拥堵现象,此时两个出口才能够基本达到同时疏散的目的。由此可见,仅考虑距离因素的疏散指示设计规则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出口宽度不等时的建筑疏散优化引导问题。为此,应进一步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式,期望获得合理的疏散引导和人员配置模型。
2. 2 考虑多因素出口选择的疏散效果分析
本部分重点讨论考虑多因素出口选择的疏散在优化疏散方面的合理性,解决仅考虑距离因素的疏散引导所导致出现的人员失衡现象。为了更好的说明此时的疏散演化过程,图6 给出了仅考虑距离因素时疏散演化图,每个房间初始人员为30 人,共300 人。从第10、30、40 疏散时间步的图形中可以看出房间人员进入走廊后按照距离出口的远近选择出口,而没有考虑其他任何因素; 因此,左右两侧的人员数量相当。由于左右两侧出口的宽度不同导致疏散能力的差异,所以左侧出口疏散较快,导致出现了左侧疏散结束右侧仍有人员等待疏散时的现象,图中第80 时间步所示。
图6 所示的演化图充分证明了人员数量较多时仅考虑距离因素确定出口选择会造成疏散人员分布的失衡现象,严重干扰正常的疏散进程。下面仿真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型进行疏散对人员快速逃离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图7 给出了考虑多因素出口选择的疏散演化图。对比图6 可以发现在进入走廊的人员当中有更多的人选择较宽的左出口,图中第30、40 时间步所示。图中第40 时间步所示,走廊中间区域人员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对出口选择作了重新调整,改变了原来的出口选择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发现仅考虑距离因素的出口选择不能够有效地配置和引导疏散人流,会造成疏散时间的延长; 而利用考虑距离、出口宽度、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来确定出口选择,可以更为合理的引导人员疏散,合理分配疏散人员配置,非常明显地提高了疏散效率。因此,基于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来进行疏散指示设计更为实际、可取。
2. 3 建筑疏散引导规则优化设计思考
建筑疏散的计算机仿真具有评估建筑设计优化疏散性能的作用。通过利用疏散模拟仿真可有效地实现建筑疏散性能的评估,并根据疏散情况分析疏散的优化策略设计。本文在2. 1 部分中针对疏散指示标志“就近出口”的原则模拟了多出口、多房间建筑的疏散情况,发现了人员密度达到一定值后“就近出口”的原则会导致出现疏散失衡的现象,这大大降低了建筑出口的疏散效率,浪费了疏散资源。
为解决“就近出口”带来的问题,在2. 2 部分充分考虑了影响出口选择的各种因素,指出了人员密集时疏散人员选择出口目标应充分考虑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并且研究发现考虑以上三个因素来确定疏散指示标志会平衡各出口的疏散,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疏散资源的潜能,提高疏散效率。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疏散指示标志设计仅考虑距离属性的“就近出口”的原则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动态、即时变化的疏散要求。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更应该开发一种适应疏散具体情况的疏散指示系统。同时研究发现,疏散指示标志设计如果充分考虑疏散人员选择逃生出口的三个影响因素,建筑疏散将会更为合理有效、并极大地提高现有建筑的疏散效率和水平。
3 结论
研究分析了仅考虑距离因素进行出口选择和疏散引导存在的问题,建议使用考虑距离、出口宽度、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型来确定疏散指示标志设计的思路。利用疏散模型和出口选择模型对比分析了双出口、多房间行人疏散情况,得到了如下结论。
1) 对于仅考虑距离因素的出口选择,计算发现人数较少时两出口的疏散时间基本一致,而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多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考虑疏散人员间作用力后的疏散时间更长,两出口的疏散时间差更大; 人员密度较大时,考虑作用力前后的疏散时间差均随房间人数呈线性增长的趋势,并拟合得到了相应的函数。
2) 利用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型研究发现,充分考虑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进行出口选择能够有效平衡不同出口之间的疏散人员,最大限度的提高疏散效率。
3) 提出了摒弃“就近出口”的原则,建议在人员密度较高的建筑场所充分考虑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进行疏散优化,以及改进疏散指示标志设计的思路。
本研究为实现更加高效的建筑疏散指示引导和建筑性能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摘要:建筑疏散指示标志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引导疏散的思路,实现紧急疏散时合理、有效地引导人员逃生,提出了以疏散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为基础的出口选择模式作为建筑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规则;研究了仅考虑距离因素选择出口时疏散人员分配失衡的现象,展示了以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为基础的出口选择引导模式对建筑疏散的优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来确定疏散指示标志设计的规则,避免了人员密集建筑场所“就近出口”带来的不利因素,实现了疏散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公共安全,疏散,出口选择,疏散指示标志,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Erica D K,Dennis S M.Modeling pre-evacuation delay by occupants in 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 1 and 2 on September 11,2001[J].Fire Safety Journal,44(2009):487-496.
[2]陈海涛,仇九子,杨鹏,等.一种高层建筑楼、电梯疏散模型的模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8(10):48-52.CHEN Haitao,QIU Jiuzi,YANG Peng,et al.Simulation study on the novel stairs and elevator evacuation model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8(10):48-52.
[3]Huang H.J.,Guo R.Y.Static floor field and exit choice for pedestrian evacuation in rooms with internal obstacles and multiple exits[J].Physical Review E,2008,78:021131-1-6.
[4]张立红,陈海涛,杨鹏,等.心理迫切因素对行人疏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6):79-84.ZHANG Lihong,CHEN Haitao,YANG Peng,et al.Study on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urgency parameter on pedestrian evacuation dynamic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9(6):79-84.
[5]陈海涛,杨鹏,仇九子,等.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电梯疏散效果模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0):1050-1053.CHEN Haitao,YANG Peng,QIU Jiuzi et al.Simulation study on evacuation effect of fire elevator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31(10):1050-1053.
[6]陈海涛,张立红,杨鹏,等.考虑出口选择因素的行人疏散模拟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5,10(4):43-4925.CHEN Haitao,ZHANG Lihong,YANG Peng,et al.Simulation of pedestrian evacuation with the exit-selection factors[J].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2015,10(4):43-49.
[7]Alizadeh R.A dynamic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evacuation process with obstacles[J].Safety Science,2011(49):315-323.
[8]Zheng X P,Li W,Guan C.Simulation of evacuation processes in a square with a partition wall using a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pedestrian dynamics[J].Physica A,2010(389):2177-2188.
[9]陈海涛,张立红,杨鹏,等.视野受限时行人疏散模型分析与仿真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4,9(3):19-25.CHEN Haitao,ZHANG Lihong,YANG Peng.et al.studies on pedestrian evacuation Model and simulation for limited visibility[J].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2014,9(3):19-25.
[10]岳昊,邵春福,姚智胜.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疏散流仿真研究[J].物理学报,2009,58(7):4523-4531.YUE Hao,SHAO Chunfu,YAO Zhisheng.Pedestrian evacuation flow simulation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J].Acta Physica Sinica,2009,58(7):4523-4531.
[11]Yuan W F,Tan K H.An evacuation model using cellular automata[J].Physica A,2007(384):549-566.
3.浅析大型商场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篇三
关键词:大型商场;火灾事故;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6-0020-02
1 大型商场建筑火灾特性及危害性
大型商场建筑面积大,人员密集,商品十分丰富,可燃商品多,商场内电路也很多,火灾安全隐患较大。每年节假日期间,大型商场更是人满为患,每层空间上下连通,容易造成火灾蔓延扩大,扑救难度极大。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难度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目前很多大商场都是城市的地标建筑,为了美观设计,很多商场都采用大中庭和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很多商场功能较多,内部有超市、餐厅、电影院、游戏厅、健身房以及大卖场等等,有的更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开发出地下一层和二层建筑,用于停车或其他作用。这些因素都给防火设计带来了难度。近年来世界上大型商场出现火灾事故层出不穷,给世人留下极其深刻的教训。2004年巴拉圭一家大型超市起火,火灾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直接造成300多人死亡和400多人受伤,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计。火灾发生原因极可能是超市电路短路引起的,工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错误地关闭了各个出口,造成该国历史上最惨痛的一起火灾事故。2004年,我国吉林一家大型商场由于仓库内烟头引起火灾,火灾迅速蔓延到商场的一、二、三层,由于商场低层没有设置安全出口,结果造成120多人死伤的悲痛后果,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可见做好大型商场的防火安全设计是势在必行。
2 大型商场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大型商场发生火灾后,人员伤亡是最为严重的,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这看似是个简单的问题,事实上设计起来困难很多。商场人员复杂,有老人还有孩子,这无疑增加了疏散的时间和难度,加上很多人对商场设计根本不熟悉,找不到安全出口,对火灾疏散的意识不是很高,出现火灾这种突发事故下造成慌乱,容易造成慌乱发生踩踏事件。调查中也显示,商场火灾事故中很多人并不是被火烧死,而是由于烟气中毒或者被踩踏而死。这给人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大型商场人员疏散问题要考虑周全、设计周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
安全。
2.1 商场建筑布局设计
一是在商场的外墙上要设置一些灭火救援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台。以前很多大型商场出于美观设计,在商场的外墙上悬挂广告,这些都是不利于人员疏散的。阳台的设计要满足一定的标准,面积不得小于1.00m2,窗口下沿距室内地坪尽量小于1.20m。这样的设计才能为商场内受困人员提供安全通道。二是要合理确定防火区,消防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商场每层的防火区要小于5000m2,高层建筑内的商场地上部分小于4000m2。三是商场内一些货柜和广告条幅的设置不得影响室内消火栓、水喷淋头、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机械排烟口、自然排烟窗、灭火器具以及其他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
2.2 安全疏散设施设计
大型商场的人员疏散通道要简单直接,避免出现一些门槛或者弯曲的情况,人为地增加疏散难度,也避免了疏散时发生拥挤和踩踏的情况。疏散楼梯是重要的疏散设施,特别是火灾发生后,电梯处于关闭状态,疏散楼梯是主要的逃生通道,楼梯内应该设置有规范的防烟和防火措施,疏散的楼梯结构应该使用不燃烧材料作为主要材料,且与其他建筑部门要有分隔,楼梯设计最好靠近电梯厅的位置,人在慌乱时习惯按照原来返回,在电梯厅的位置设置疏散楼梯可以有利于逃生人员迅速找到逃生通道。楼梯的设计还要满足疏散人数需要,例如2m宽的楼梯可以保证同时有四股人流进行疏散。楼梯尽可能设计成左转弯的形状,因为按照人们的正常走路习惯,一般喜欢左转弯,楼梯设计成左回转方式,可能增加逃生机会。
2.3 安全疏散标志设计
大型商场发生火灾之后,由于人流较多、比较拥挤,很难找到疏散通道,这时如果有简单醒目的安全疏散标志,可以极大地帮助人们迅速进行疏散,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伤害。安全疏散标志要设置在醒目的地方,例如商场入门的地方、服务台的位置以及顾客休息厅的附近,这些地方都是顾客经常光顾的位置,有助于人们获得清楚的记忆。安全疏散标志要坚固、不可破坏的,标志中要清楚地注明楼梯间的位置、安全通道的位置等,让顾客看了可以一目了然地对自己所在位置以及疏散方向有清楚的认知。同时在疏散通道的地面或者靠近地面的地方还要设置一些灯光型指示标记,帮助商场的顾客形成视觉连续,有助于安全疏散。除此之外,商场的消防控制中心内要标注清楚该商场的建筑平面图,还要有商场内各种设备间以及有特殊风险的房间,有助于消防人员在救火时有所侧重。
2.4 火灾事故广播及声光报警系统
大型商场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一个声光火灾警报装置,警报器的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警报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为引起注意,报警声音信号可使用调制信号,如连续的嘟嘟声或颤音,尽可能使用复合音调而不是用简谐波,以利于营业厅内人们及时识别报警信号。大型商场内应设置火灾事故广播系统,以便准确、及时进行信息广播,有助于消除火警带给人们的紧张情绪,引导商场内的人员进行有序的疏散,缩短疏散行动开始和进行的时间。
3 结语
总之,大型商场频发的火灾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做好大型商场安全疏散设计不仅是设计人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注的课题。当然,商场疏散设计是个复杂的系统的工作,不仅包括上面我们谈到的设计注意事项,还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诸多工作内容。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提高对商场疏散设计重要性的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疏散设计理念和手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火灾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2]潘京.浅析大型商场的安全疏散[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5).
[3]龚晖.浅谈大型仓储式超市的消防安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4).
[4]李引擎.建筑防火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篇四
为了在学校发生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工作,我校特进行制定本安全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实际演练。
演练时间:2010年11月9日
演练地点:暂定南操场
一、疏散演练的组织: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紧急救护组成员:[略]
如当时楼梯口疏散指挥员紧急救护组成员正在上课,则应先组织本班学生疏散,待与班主任交接后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到原安排的楼梯口指挥,紧急救护组成员则到中心办公室集中,如没能与其他教师交接本班,则不能离开本班学生。
二、情景预设:
1、上课时幼儿园伙房发生火灾,警报响起,全体幼儿立即疏散。
2、警报响起,全体幼儿立即脱离离火情较近的教室现场。
三、报警程序:
1、发现火情,立即敲响警报器(演习时用校园广播系统代替,体育教师负责响警报)。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各人员到指定位置指挥疏散,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各班学生听到警报,马上逃离教学楼到田径场,跟班的老师负责组织学生逃生。
3、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我是霍家街小学附属幼儿园,位置位于黄家街 5号,霍家街小学总校黄家街校区院内,学校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抢救”,待对方询问完放下电话后再挂机(***校长负责);***校长负责向120求救;***校长向区教育局领导汇报情况。
2、学校后勤王俊忠主任负责指挥门卫值班人员打开学校大门,等待引导消防车辆进入校园。郭珩主任负责检查疏散校园消防通道;如情况需要,关闭学校总电源。我推荐你到这里看看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之所以这里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比较全,其他地方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网,应该这里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全面,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原因是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很容易找的,而且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现在也不是太难找。
5.安全疏散演习方案 篇五
根据《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精神和微山县教育体育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学校的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做好全校师生的紧急疏散,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经学校研究决定制定《微山县实验小学(双语校区)突发事故安全疏散预演方案》。
二、演习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三、具体工作分工
(一)疏散演习指挥部
总指挥:田家荣
副总指挥:侯先宏
成员:孙兆胜、高祥虎、曹媛媛、张晓慧、褚宏宇、孙苑、各级部主任、教研组长、体育组成员
(二)演习人员职责分工
1、报警广播:林传杰赵传忠
2、现场的安全保卫:孙兆胜、俞忠振、曹军喜、王广涛
3、医疗救护小组:郭亚莉、曹楠、徐颖、宋瑶
4、计时、指挥:安宝娟曹媛媛
5、拍照、录像:曹广峰、刘犇
6、联络人:褚宏宇
7、各班主任:负责安全、快速、有序的组织学生按照规定路线疏散。
四、具体演习活动安排
(一)参加对象: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体同学
(二)演习时间:2011年12月3日(周五)
(三)疏散目的地:学校操场、教学楼前面小广场等。
(四)疏散路线及顺序安排
1、撤离教室:
要点:打开两扇门迅速撤离教室(基本原则:一般教室内前半部分学生由前门出来,后半部分学生由后门出来)。
2、撤离路线(出口选择)
东侧门:二五,二六,二七,二八,六二,六三,**,六五
西侧门:一五,一六,一七,四五,四六,五五,五六
小东门:二三,二四,二九,二十,六一,六六
小西门:一三,一四,一八,一九,四三,四四,五三,五四
中东门:三三,三四,三七,三八,四七
中西门:三一,三二,四一,四二,五一,五二
正门:一一,一二,二一,二二,三五,三六
3、地面疏散
从东侧门出来的班级(二五,二六,二七,二八)直接往东进入东面的小树林,六二,六三,**,六五往北至大操场。
从西侧门出来的班级(一五,一六,四五,四六,五五,五六)往北直线到足球场地。
从北东门、北西门、北中东门、北中西门出来的班级走直线到操场(具体各班级的站位由班主任及体育老师安排)。
从正门出来的班级(一一,一二,二一,二二,三五,三六)直接在教学楼前面的小广场集合。
(五)疏散保护安排
1、各楼道护导老师安排
东楼梯:四楼程守华,三楼钱英,二楼张伟,一楼刘跃林
东中楼梯:四楼牛强,三楼甄文,二楼刘艳,一楼王永
东侧:四楼黄芳,三楼白丽,二楼张云,一楼于启杰
主楼梯:
西侧:四楼於红清,三楼韩燕,二楼刘苏,一楼黄贵良
西楼梯:四楼王峰,三楼武凯,二楼张兴磊,一楼刘孝芳
6.安全疏散距离细说 篇六
(2011-05-12 12:45:00)
转载▼
标签:分类: 消防
杂谈
消防逃生的基本流线为:非安全区域(一般为房间等)通过疏散出口--》半安全区域(一般为走道)通过安全出口--》安全区域。
疏散出口与安全出口一般条件下是不同的,但住宅中,2者有时会重合--比如高层住宅中,当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以取消楼梯间或前室处的防火门(户门设甲级防火门的情况,原理与此相同)--这其实是消防对大量建造的住宅的一种妥协。
注意看规范的区别:
房间内最远点到疏散出口(住宅时为户门)的距离是直线距离(因此小楼梯B)--主要为了控制房间的大小、比例,类似于控制消防分区面积的原理;同时兼顾逃生距离--因此高层规定15M(留有一定余量);
户门(疏散出口)到楼梯间安全出口的距离是行走距离(因此小楼梯1.5B)--主要为了保证逃生路线的距离,这个是一般意义上的安全疏散距离。--此时参照袋形走道的疏散要求控制(高层20M、多层22M)。
从原理上住宅逃生分2种情况:
1.户门是防火门--则此时户门既是疏散出口,又是安全出口,应同时满足直线距离和行走距离的要求(2者并不冲突!)--从住宅内逃到户门就视为安全疏散路线,即已从非安全区域逃至安全区域;
2.户门不是防火门--则此时户门仅是疏散出口--逃生尚未开始,同志仍需努力--计算距离分为2部分--室内最远点至户门为直线距离控制;户门至安全出口为行走距离控制。
公建也类似,比如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1.走道处设防火门,则底层的房间门为疏散出口--室内最远点至房门为直线距离控制;
2.走道处不设防火门,则底层的房间门应设防火门,既是疏散出口,又是安全出口--室内最远点至房门应同时满足直线距离和行走距离的要求。
全疏散距离在规范中基本都有明确的规定,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在计算时难以把握。在设计时,较难把握的情况的解决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一)丁字型走道计算疏散出口(房门)至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时,袋形部分可以折算成两倍的距离计算成双向疏散的距离。如丁字型袋形走道部分疏散的距离为5米,双向部分疏散的距离为10米,则可以计算为20米的双向疏散距离。
(二)大开间内至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宜超过30米。这是直线距离,针对有固定隔断或隔墙的情况,应视为绕过隔断或隔墙的距离,而不是穿过隔断或隔墙的距离。
(三)对套式房间疏散距离的计算,应计算最远的房间内的任一点至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的户内楼梯可按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
(四)人员疏散宽度的计算非常重要。以前的设计,感觉最难进行的就是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安全出口的疏散宽度计算,因为场所内人数的统计很难确定,但这一环节在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上是非常重要的。火灾发生时,人员越多,逃生就会越困难,倘若场所内超过额定人员的数量,那危险性就更大,堵在通道、安全出口处死亡的情况非常多。设计时,对人员疏散宽度中的人数的统计
计算应掌握以下要点:
(一)无论高层还是多层,商业营业厅实际人数均可以参照2006年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业营业厅人数的计算方法确定。
(二)录像厅、放映厅的人数按建筑面积1人/m2的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按0.5人/m2确定。
(三)剧院、电影院、体育馆等按总座位数加上实际工作人员最大数量确定。
7.浅析地铁火灾安全疏散 篇七
1 地铁火灾危险性
地铁是封闭空间, 并深埋于地下。建筑结构包括地下铁路、列车、控制中心、站台、主变电室、调度室、各种机房等。区间隧道中设置了各种专用设备, 如通信、信号系统、空调机组、照明系统、消防设施、电缆及电气线路。如此复杂的建筑结构内一旦发生火灾极易使被困人员在通风照明条件差、出入口少的情况下迷失在长距离的疏散中, 从而导致重大伤亡。因此, 要有效地预防和扑救火灾, 保证人员疏散畅通, 就必须对地铁火灾危险性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
(1) 火势蔓延快, 逃生条件差。地铁隧道内存在大量可燃物, 特殊的建筑结构和运行中的列车会增加空气流速, 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将顺着气流的运动方向迅速蔓延。运营环境的特定性又决定了乘客疏散途径的单一性。地铁建筑内的垂直电梯和消防电梯不能用作人员疏散, 主要的疏散设施包括人行楼梯、自动扶梯和疏散通道。逃生途径的局限性、加之检票机、防护栏杆等设施的阻挡, 使得乘客逃生过程困难重重, 无法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造成无辜伤亡。如:2003年2月18日, 韩国大邱地铁中央路因人为放火发生火灾, 在极短的时间里火势迅速蔓延到整个列车的6节车厢, 4min后又蔓延到反向站台的另一列车的6节车厢。火灾共造成了196人死亡、146人受伤, 财产损失合人民币3 200万元之多。
(2) 浓烟、高温、毒气危害严重、容易导致重大伤亡。相对于地上建筑, 地铁建筑内的可燃物较少, 但隧道及站台内的电缆、电气设备、车厢内的座椅和装饰材料、站台内的报亭、商铺、广告牌等均是可燃物, 乘客随身携带的物品也多为可燃, 甚至会有少数乘客违反规定擅自携带违禁的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车站。这些都无疑会增加火灾发生的几率。地铁封闭于地下, 不能自然通风, 完全依赖空调通风系统保证通风换气。火灾时燃烧反应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会发生阴燃或形成不完全燃烧, 产生大量浓烟, 并释放出有毒气体, 对乘客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中, 火灾时最具有危害性的有毒气体为一氧化碳。人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的空间内呼吸几次便会失去知觉, 12min内便会死亡。如:1969年11月, 北京地铁因电气故障发生火灾, 因排烟设备不完善, 导致浓烟聚集, 无法排散, 使许多人被烟气熏倒, 200多人中毒受伤。除了烟雾和有毒气体,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也会对人造成极大的威胁。如:人在120℃高温时只能忍受15min, 在140℃高温时能忍受5min, 在175℃高温时忍受时间不超过1min。
(3) 火情勘察难以开展, 火灾扑救难度大。相对于地面建筑,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要困难得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扑救人员与疏散人员相向而行, 人流交叉, 不能及时进入建筑内;二是烟雾充斥, 可见度低, 难以确定着火点, 无法第一时间确定救援突破口, 顺利展开施救;三是地铁建筑出入口少, 消防力量无法全面进入;四是地下建筑固有的屏蔽效应, 对地面通信设备造成干扰, 致使通信不畅, 火场指挥受阻。
2 地铁火灾的安全疏散设施的配备
通过对地铁火灾危险性和地铁安全疏散不利因素的分析可知, 地铁内部必须配置充足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安全疏散设施, 才能使救援人员和涉险群众在毒气、浓烟、高温的危险环境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铁内应在疏散走道的拐弯处、出入口、过道上布置一些移动式照明灯具, 供被困人员使用。按照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 在车站、隧道和疏散通道等处设置功率不小3W的扬声器, 及时播报火警, 方便消防队员对话, 引导疏散、寻找被困人员;在列车车厢内、候车大厅等人员密集处设置防毒防烟面具、逃生头盔、毛巾和口罩等装备, 保证疏散人员在逃生时获得防护工具, 提高逃生能力, 争取逃生时间;为地铁内部工作人员配备隔热服、空气呼吸器、避火服, 使他们在火灾初期阶段能接近着火点, 实施灭火自救;另外, 在列车车厢内应放置锤子、斧头等破拆工具, 使车内的被困人员能在紧急情况下砸开车厢玻璃, 逃离险境。
3 地铁安全疏散应急处置程序
3.1 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
当列车行至区间隧道时发生火灾, 列车驾驶员必须先做好判断, 确定是否需要停车或继续行驶。继续行驶时, 为避免过度搅动气流、扩大火势、要控制好车速, 以合理的速度平稳行驶到前方车站或消防安全标准高、人员少的车站, 并在驶进车站前通过车载通信设备及时向前方车站通知火情, 保证前方车站的工作人员能及早做好灭火救援的准备, 组织站台上的乘客疏散, 防止其他乘客进入。对于发生险情的列车, 如果火灾是发生在列车的中间部位, 工作人员应指挥乘客向列车的两端车厢疏散;如果火情发现于列车的后部, 则应组织乘客向列车前部车厢疏散;反之, 则应向后部车厢疏散。当列车无法行驶时, 工作人员应及时打开车门, 乘客必须迅速从列车上逃离, 沿轨道步行至最近的车站。目前, 大部分城市的地铁都在区间隧道内设置了侧向疏散平台, 乘客可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利用隧道疏散平台紧急逃生。在整个疏散过程中, 地铁内的工作人员除了组织引导疏散外, 还要利用车上配备的灭火器材和设备积极灭火, 最大可能地延缓火势进一步发展, 并指导乘客正确使用车上配置的防毒面具、口罩、毛巾等装备, 做好防护措施。地铁控制中心在得到火情报告后应迅速启动通风系统, 向隧道内送风排烟, 为乘客提供新鲜的空气, 保证氧气的供给。
3.2 车站内火灾应急疏散程序
车站应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并定期组织车站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发生火灾时要在第一时间报警, 在组织疏散的同时要向乘客发放毛巾、口罩、头盔、防毒防烟面具等防护工具, 指导乘客正确使用。控制中心在接到火警后要立即关闭车站空调通风系统, 启动事故通风系统;或在空调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合用时, 迅速进行切换。车站调度中心应将火灾情况通知到其他运营列车。途经起火车站的列车要继续前行, 不得停靠, 并禁止乘客下车。列车驾驶员要控制车速, 以免引起强气流、风助火势。工作人员还要利用车站安装的消火栓等固定消防设施扑救初期火灾, 尽量控制火势, 为乘客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时间。
4 提高地铁火灾疏散效率的对策
4.1 控制可燃物的数量
可燃物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 控制可燃物的数量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或防止火灾蔓延。地铁的可燃物主要包括车厢、车站内的装饰装修材料以及乘客随身携带的物品等。为预防火灾、减少火灾荷载, 地铁应减少可燃装修装饰材料的使用。车厢内部的扶手、座位、顶棚、车站的广告牌、墙壁、天花板等应采用不燃或经阻燃处理的材料。电器设备应安装在不燃材料上, 做好隔热措施。电气线路的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并采用阻燃材料做好防护。疏散通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部位的装修要符合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顶棚、墙面的装修都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为人员疏散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同时, 地铁内要禁止使用有毒材料进行装修, 以防在火灾时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 对被困人员造成危害。
4.2 车站出入口的设置
车站出入口的设置不得少于2个, 出入口的宽度应按设计客流量乘以1.1~1.25系数计算确定。当出入口数量多时, 取上限值;当数量少时, 取下限值。如果由于地面因素无法以上述方式达到出入口标准宽度, 可通过加宽其他出入口宽度的方式, 提高车站出入口的总体能力, 满足远期设计客流量。
车站出入口布置应与主客流方向一致, 并应与过街地道、过街天桥等相结合, 统一规划设计, 同步或分期实施建设。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出入口应与道路沿线平行或垂直, 当与主干道相连时, 应设置一定面积的集散场地。
车站安全出口要有明显的标志, 清晰明确, 易于混淆的其他出口处要有清楚的标志, 防止人员在紧急情况误入死角。
4.3 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
根据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的8.3.10条规定, 站台的疏散时间可通过式 (1) 计算。
式中:Q1为列车乘客数, 人;Q2为站台上候车乘客和站台上工作人员, 人;A1为自动扶梯通过能力, 人/ (min·m) ;A2为人行楼梯通过能力, 人/ (min·m) ;N为自动扶梯台数;B为人行楼梯总宽度, m。
同时, 规范要求地铁疏散时间必须小于6min。要更快地疏散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是减少Q1、Q2的值, 但这种方式会削弱地铁的运载能力, 不利于发挥地铁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二是加大N的数量, 但这样无疑会增加建筑成本, 或受建筑环境限制;三是增加A1、A2、B的值。笔者认为, 相对于前两种方式, 提高人行楼梯、自动扶梯的通过能力或增加楼梯宽度的方式是相对可行的措施, 可以有效缩短疏散时间, 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4.4 疏散走道的设置
疏散走道是发生火灾时的生命通道, 疏散走道设计不合理、曲折反复等都会造成阻滞, 增加伤亡。所以, 地铁疏散通道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
(1) 疏散通道设置简洁, 避免反转弯曲。火灾时, 烟雾弥漫, 能见度低, 人员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慌不择路, 疏散通道过于复杂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 失去逃生机会。
(2) 疏散通道的宽度要符合要求。根据GB 50157的要求, 疏散通道应达到表1的要求。
(3) 疏散通道内不能设置台阶、门槛或其他突出物, 地面装修要做好防滑处理, 不得放置垃圾桶或堆放其他障碍物。工作人员要定期维护清洁, 以确保火灾紧急情况时能完全投入使用。
5 地铁人员疏散仿真模拟
目前, 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的计算机模型已有20多种, 但只有BuildingEXODUS是针对大空间以及空间内的大量人群疏散逃生设计的, 主要适用于危险建筑物、车站、医院及地下隧道等场所的人员疏散模拟。BuildingEXODUS充分考虑了疏散人员之间、疏散人员与火灾、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它可以相对真实地模拟人员、场景的属性和行为状况, 追踪诸多的细节, 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详尽地预测出疏散结果。
以大连市即将建成的1号线和3号线为背景, 1号线为地下3层岛式车站;3号线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1号线地下疏散通道要宽于3号线。
(1) 场景设定。地铁车站的疏散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为列车车厢至站台至站厅;第二阶段为站厅至地面。笔者主要针对第一阶段进行模拟。
(2) 人员确定。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特性影响着疏散的速度。人员构成如表2所示。
(3) 人员密度。大连地铁远期预测客流, 最大断面客流人数为33 566人, 站台层乘客人数和工作人员数量取值为465人, 车厢内人员数量按座位数加上站立人数之和计算。车厢站立人员密度为6、7、8、9人/m2, 参照列车相关的技术规格资料, 4种密度下乘客的数量分别为1 482人、1 630人、1 830人、1 956人。
根据确定的4种人员密度, 模拟出的8种疏散场景如表3所示。
(4) 模拟结果。通过软件模拟得出结果如表4所示。
从模拟结果可看出, 列车内的人员在90s左右都可以疏散到站台上, 大部分的疏散时间都花费在从站台到站厅的过程。由此可知, 随着人员密度的不断增加, 疏散时间也在不断的增多。由于1号线站台的宽度大于3号线, 1号线的疏散速度也比3号线快。
6 结论及建议
以大连地铁为研究对象, 通过BuildingEXODUS软件对车站进行了人员疏散仿真模拟, 认识到《地铁设计规范》中人员疏散时间的传统计算公式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没有充分考虑疏散宽度、人员密度、人员特征等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另外, BuildingEXODUS软件只是通过模拟设定来进行测试, 在地铁真正运行后还会有更多客观因素影响着疏散效率, 所以在地铁规划建设中要科学规划车站的空间布局, 特别要考虑楼梯及自动扶梯的疏散能力。在地铁运营以后, 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引导能力和应急能力, 从而为乘客争取更多的安全疏散时间, 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参考文献
[1]罗一新.关于地下铁道火灾防治措施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 (7) :70-73.
[2]胡忠日.安全疏散研究的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1, 20 (6) :7-10.
[3]卢兆明, 马莉莉, 方正.人员安全疏散模型及其在性能化消防设计中的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2, 21 (6) :3-6.
8.安全疏散出口 篇八
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1火势蔓延快
在各种类型的高楼大厦中均配有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并进行过豪华装修,其中不少装饰材料为可燃物,稍有不慎或意外即可招致火灾。贯通全楼的电梯井、排气道、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则因其火灾时的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扩散至上层。如一座高100米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況下,烟气能在半分钟内达到顶层。
1.2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而烟气上升速度则远远大于人员逃生速度。据统计,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中有60%的人是被烟气熏死的,这为疏散被困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3扑救困难
消防队员登楼扑救不易,消防队员不但体力和装备所达到的高度十分有限,而且还要在高温缺氧、浓烟、有毒的险恶环境中救援。
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们的心理特征
2.1“归巢”性
所谓“归巢”性,即指人有习惯于走老路的“归巢”本能。疏散时首先奔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或楼梯。例如在旅馆或剧场发生火灾时,一般旅客和观众习惯于从原进口逃生,很少寻找其他出口或楼梯疏散。由于到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多乘坐电梯,疏散时还大多奔向电梯方向。
2.2趋光性及向阔性
趋光性及向阔性是指人有趋于明亮方面和开阔空间的本能。例如在旅馆发生火灾时,人们从居室冲向走廊,走廊一端黑暗一端明亮,则人们一般向明亮方向疏散。
2.3恐烟性
即人有害怕烟火的本能。即使当时处于安全场合或出口附近,但若发现前方有火光烟雾,人们也将会奔往相反的方向,即避难者的行动具有多面性,若只在一个方向配置安全出口,便可能导致有的人员无法脱险。
2.4从众性
即在恐慌中对群体行动怀有信任感而往往不假思索地跟着走。火灾时不知所措的程度急剧增加,导致正常行为失态或没有时间形成自己的判断,无形中产生随大流意识,跟随他人行动。
3.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若干对策
对于综合性的大型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对于高层旅馆、饭店和写字楼,还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如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等。结合以上几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其安全疏散设计的对策。
3.1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
发生火灾时,按照人们的“归巢”性,人们往往首先考虑并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员。因此,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一般地说,疏散楼梯靠近电梯布置是恰当的,同时,要防止疏散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一个凹廊作前室。因为这种布置方法,在火灾时会发生疏散人员与消防人员的流线交叉和相互干扰,有碍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
3.2合理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如,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的外廊式或内廊式走道,对于塔式住宅,其特点是以电梯、楼梯和公共走道组成一个平面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分布在核心的四周。这种平面形式布置紧凑,既方便平时使用,又便于火灾时紧急疏散。办公和旅馆高层建筑,凡采用大空间办公室的,大多采用环形走道或双向走道。
3.3合理布置疏散出口
在建筑物中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为袋形走到的致命弱点时只有一个疏散方向,火灾时一旦出口被烟火堵住,其走道内的人员就很难安全脱险。
在条件许可时,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应尽量靠近外墙设置。因为这样布置,可利用在外墙开启窗户进行自然排烟,从而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如因条件限制,将疏散楼梯布置在建筑核心部位时,应设有机械正压送风设施,以利安全疏散。
有的综合性高层建筑有多种用途,如地下一层为汽车停车库,地上几层为商场营业厅,商场营业厅以上若干层为办公室,在办公室以上若干层是旅馆或公寓。为了便于安全使用,有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在设计中必须做到车流与人流和消防营救安全分隔,百货商场与其上各层得办公、住宿人员分隔。
3.4合理布置疏散楼梯
这是疏散道上的第二安全区域。为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对于旅馆、办公建筑、教学、科研建筑、医院、商业建筑、邮政建筑、电力调度建筑、广播电视建筑、通廊式住宅等或其每个防火分区,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从安全疏散角度看,上述布置方式有以下作用。
3.4.1由于是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可以避免将两个疏散出口(主要是楼梯)布置在建筑物同一层平面相距很近的一侧,在发生火灾时就可避免人群拥挤而出现混乱的情况,也可避免两个出口全被烟火封住,失去两个出口的作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4.2可为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由许多火灾实例和试验得知,人们常常寻着平时的行动习惯进行紧急情况下的行动。例如,在火灾情况下,首先向熟悉的疏散路线冲去,但由于争相逃命,惊慌异常,有可能奔向窄狭地点,以致不能很快脱险;再次失去理智控制的人,往往追逐别人盲目行动等。若有了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能较好地与平时疏散活动结合起来,火灾紧急疏散就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对于那些平面面积较小的高层建筑,设置室内楼梯有困难,可设置一座室外疏散楼梯或在面积较大的其他公共建筑设置两座及两座以上的室外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的优点是不占用使用面积,有利于降低建筑造价,又是良好的自然排烟楼梯,因为烟流到楼梯前室(敞开前室)很快就扩散了,比较安全。
3.5合理设置疏散门
各种高层建筑物底层公共疏散门,有与楼梯的数量与宽度相同。这对整个建筑物人员安全疏散式十分有利的,在设计中如遇到上层工作人数(每层)和底层工作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可以仿效。不过,在许多情况下,高层公共建筑物的底层或其上一、二、三层为公共活动用房(如商业、餐厅、大会议堂、多功能厅、酒吧、舞厅等),人数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分别设置,其外门的总宽度要比楼梯总宽度宽些,出口数量多些。
9.安全疏散标语 篇九
62、逃生不能慌,避险要有方。
63、与平安作伴,与幸福共存。
64、平安校园在我心,安全行动手中行。
65、安全心中常驻,幸福生活永伴。
66、家中常备安全绳,火场冷静巧逃生。
67、倡导文明出行,牢记安全准则。
68、出行严禁携带火源,入住熟悉逃生通道。
69、校园文明礼先行,校园安全你先行。
70、逃生自救小诀窍,弯腰捂嘴沿墙溜。
71、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保障自身生命安全。
72、遇到火灾不要慌,找对出口和方向。
73、楼道畅通好习惯,危急时刻能疏散。
74、火场烟气最致命,捂紧口鼻弯腰走。
75、消防通道千万条,保持畅通第一条。
76、火场逃生要镇静,电梯勿用通道行。
77、室外大火勿开门,堵塞门缝把水淋。
78、发生火灾迅速逃生,切莫贪恋家中财物。
79、文明礼让,安全共创。
80、火场穿行身要低,逃生选择跑楼梯,切莫着急乘电梯。
81、进入公共场所,牢记疏散通道。
82、安全是一种责任,文明是一种礼让。
83、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
84、楼道堆杂物,逃生拦路虎。
10.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篇十
一、演练目的
为使员工在突发事件中紧张有序、及时有效地撤离事故现场,减少、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培养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特举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二、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疏散指挥组:
秩序导护组:
三、演练安排
1、准备:a、让员工熟悉应急避险的方法。b、让员工熟悉应急疏散的途径的路线和集中地点。c、全厂员工进行应急疏散的预演。
2、参演对象:全体员工
3、演练情景:C栋3楼发生火灾。
4、演练内容:演练包括应急避险和疏散两个内容。当火灾发生时,迅速到预定地点集中,防止灾害发生。
5、警报信号:灾情发生以广播警报作为启动信号。连续警报声代表火灾发生,员工进行疏散。听到警笛声后按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3分钟内完成。
五、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
1、集中地点:公司楼下的空地
2、疏散路线:
①号通道:大办公室员工从东侧楼梯至公司楼下空地
②号通道:其他部门办公室员工经西侧楼梯至公司楼下空地。
六、工作人员职责
1、全体员工应服从公司安排,确保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演练开始前所负责的每层楼梯口、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2、责任分工(涉及到组的由组长负责具体安排)
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发出的警报声后,全厂员工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顺序:
① 疏散时:以部门为单位,按离通道距离近的在先,距离远的在后的顺序进行。
②员工排二列队伍下楼道,分组按方案疏散。
3、注意事项
疏散时,部门员工依次下楼。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拥挤,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八、演练结束
演练结束,由总指挥点评。事后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总结,召开主题会,不断提高员工应急避险的自救自护能力。
11.统一出口让网络更安全 篇十一
互联网运维难题多
随着互联网统一出口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各下属分公司员工均需要通过现有专线接入到州公司,然后由州公司互联网出口访问互联网资源。一方面员工上网条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也给机构带来更高的网络使用危险性、复杂性和混乱性。用户访问互联网信息的同时,很有可能受到网络上木马、病毒等的攻击,从而造成信息安全事故。
在互联网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IT部门不清楚网络流量和内部员工的网络活动情况,无法为IT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没有技术保障的IT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滥用互联网应用,使网络业务系统运行缓慢,视频会议带宽得不到保障,单纯扩展带宽没有效果;缺乏细致的流量管理办法,导致业务系统应用带宽抢占严重;机密信息泄漏频发,急需防范泄密;恶意插件、脚本泛滥,给单位网络带来安全风险。
应用层网络技术现状
目前互联网应用,通常是TCP、UDP混合协议传输,更强调带宽侵占性。州公司信息中心根据多年网络运维管理经验,参考兄弟公司管理方法,摸索出适合自身情况的网络管理方法。
在多方论证后发现,基于应用识别的智能(动态)流控技术可以实现根据应用进行合理分配带宽资源,同时,可以保证互联网出口带宽最大利用率。基于应用识别的智能(动态)流控技术在带宽有限时,通过业绩流量控制来限制P2P、流媒体等消耗带宽的应用,保障邮件、访问网站等与业务有关的重要应用的正常带宽范围;当互联网出口带宽只有30%或者更低使用率时,适当降低控制阀值。传统流控技术造成带宽浪费的情况也不再出现。
识别是管理的基础
网络应用极其丰富,尤其随着大量社交型网络应用的出现,由此引发各种管理和安全问题。识别是管理的基础,全面的网络应用识别帮助管理员透彻了解网络应用现状和用户行为,保障管理效果。通过全面识别各种应用,进而对单位互联网出口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
州公司信息中心根据多年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建设、运维与管理经验,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实践为原则;建设单位高效、高可用性、高安全性信息化网络为主要目标;摸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不断完善,实现互联网统一出口的高效运维管理。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URL识别——通过千万级静态URL库、基于网页智能分析系统IWAS、SSL内容识别技术等,有效应对互联网上数以万计的网页;
二、应用规则识别——识别网络主流应用,包括IM、P2P/P2P流媒体、游戏、办公应用、网银、股票行情软件、股票交易软件、木马、代理软件等;
三、深度内容检测——IM聊天、在线炒股、网络游戏、在线流媒体、P2P应用、Email、常用TCP/IP协议等,基于数据包特征精准识别;
四、智能识别——种类泛滥的P2P行为,静态“应用识别规则”已经捉襟见肘,所以通过P2P智能识别,识别不常见、未来可能出现的P2P行为,进而封堵、流控和审计。
基于Web应用的控制技术
为应对互联网网页容量爆炸性增长,州公司信息中心根据多年的运维经验,参考多种技术实现方式,最终采用“静态URL库+URL智能识别+云系统”三重识别体系。更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的网页智能分析系统(Intelligent Webpage Analysis System, IWAS),能够根据已知网址、正文内容、关键字、代码特征等特点进行自动学习和智能分类,真正完善网页访问行为管理。
有限的带宽资源如何分配给不同部门、用户或不同应用,如何保障核心单位用户烟草核心业务系统带宽资源,限制网络杀手如BT迅雷等占用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州公司信息中心工作研究的重点课题。经过反复测试、总结,最终发现基于应用识别的、精细智能的流量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带宽滥用,提升带宽使用效率。
通过带宽的“自由竞争”与“动态分配”,除了基于父子通道进行流量控制之外,还根据在线的用户数量将带宽动态分配给在线用户,如4M的线路,可以动态分配给5个或者20个在线用户使用,从而实现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在网络应用高峰期保障核心用户、核心业务带宽,限制无关应用占用资源,在带宽空闲时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的目的。
以往,通过封IP、端口等管控“带宽杀手”P2P应用的方式极不彻底。加密P2P、不常见P2P、新P2P工具等让众多P2P管理手段束手无策。现在凭借州公司信息中心开发的一套P2P智能识别技术,不仅识别和管控常用P2P、加密P2P,对不常见和未来将出现的P2P亦能管控。能限制指定用户的P2P所占用的带宽,既允许指定用户使用P2P,又不会滥用带宽,充分满足管理的灵活性。
经济压力显著下降
经过前期大量测试、验证,发现网络监控方案可大大提升员工办公效率以及节约单位互联网带宽资源,减少互联网统一出口后升级带宽带来的支出成本。
通过有效地应用层识别技术和精细化的带宽管理,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好的效果,解决了单位互联网统一出口后存在的应用控制、行为审计、流量控制、运维管理等问题。
基于应用识别的P2P智能识别技术,不仅能识别和管控常用P2P软件及版本,对不常见的和未来将出现的P2P亦能管控。提供的P2P流控技术,将限制指定用户开启P2P后占用的带宽。既允许用户使用P2P,又不会滥用带宽。
州公司信息中心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所以在解决单位互联网统一出口后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充分考虑单位网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最有效、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经过信息中心论证,通过有效的应用层识别技术和精细化的带宽管理,大大减少了统一出口带宽扩容带来的经济压力。
“三分制度、七分管理”,缺乏技术手段支撑的管理制度就像一道没有装锁的门,只能依赖人工值守或被管理者的自觉遵守。选择适合单位IT环境的技术手段,才不会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有效支撑组织的IT管理,帮助规范网络,减少IT管理员的无谓工作量,优化组织IT环境。精细化的技术手段可以规范网络行为,是对行政管理的一种补充;网络管理实现了流程化,通过设置上网登记制度、带宽分配制度等,将网络管理流程化,将人员上网与制度结合,保证网络管理规范化;管理变得更透明,增强网络可控性,规避组织机构的风险。
12.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总结 篇十二
(2014年2月21日)
新学期开学,为了检验学校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到位情况及开展工作的程序,完善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紧急避险应急能力,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救自护的能力,学校于2月21日组织了全校紧急避险逃生演练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为保障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精心组织,成立了以向满堂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场地、险情信号、演练时间、参加人员、演练实施步骤等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学校分别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全校教师会议,分发活动方案,布置紧急避险演练活动的具体工作,特别强调责任意识和疏散安全。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
二、指挥到位,安全有序。
本次演练活动时间从2月21日下午1点50开始,全校师生参与了本次演练。演练中,各班学生迅速有序出班,以队列形式两列并排下楼,从两侧安全通道经主楼梯向安全区域疏散。队中有空课教师维持秩序、应急疏导,队后有上课教师断后。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喊叫,无一人摔倒,无一例踩踏事件。从报警哨声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1分钟47秒。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演练过程:
1.当听到警报铃声后迅速做出避险动作,任课教师就地指挥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空课老师迅速赶往相应地点接应;全校教师参与本次演练,听到警钟铃声后迅速到教学楼前足球场或升旗广场集合。
2.学校教导处检查学生避险动作是否正确,撤离是否有序,任课教师是否在现场指挥。
3.集中训话,总结演练情况,找出不足,并宣布应对策略。4.各班带回教室,班主任进行班级总结。
三、注重实效,成效明显
这次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了活动万无一失。演练完毕,学校领导面向全校师生作了讲评。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研究
制定整改措施,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应急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存在问题
同时,演练中也暴露了些问题。如:
(1)疏散过程中个别学生不能保持安静,有吵闹的现象。(2)个别班级人数较多,出于安全考虑,学生没有全速撤离。(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慢慢加快撤离的速度)。(3)疏散的教师没有随到班里队伍的后面一块撤离,而是老师们结伴下楼。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今后打算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安全教育;
第二、由班主任在本班作小结,明确撤离方向,强调纪律,避免引起拥挤阻塞;
第三、指挥人员加强责任感,经常培训,掌握撤离的原则和办法,提高实战能力。
第四、强化宣传,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修订完善紧急疏散方案和路线,加强演练,使安全疏散撤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老师们、同学们,灾难不分时间,残酷无情。学校安全工作应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增强师生避险意识,倡导用知识守护生命,培养师生科学避险习惯。
13.学校安全疏散应急预案 篇十三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安全疏散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安全疏散应急预案1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尤其是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提高师生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使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校园内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特制定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遏制重大的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的发生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管理,以学校法人代表为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学校的消防安全。
二、演练目的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地质灾害和减少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加强对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本着“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灭火工作。通过本次演练,让学生学到有关消防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演练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四、演练时间、地点、内容
演练时间:20xx年3月30日14:20地点:校园操场
内容:教学楼遇到火灾时的逃生演练。
五、组织机构
组长:副组长:
总指挥:副总指挥:
成员:全体教师
六、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一)学校制定演习预案,召开筹备会议,进行责任分工。
(二)各班进行动员和布置。
班主任进行动员和交代注意事项。
1.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向学生宣传开展消防安全演练的意义、应急自救的办法等,对学生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教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触摸有电源标志的器物、不拨弄公共场所的开关、不擅自使用电器。教育学生在火灾发生时严禁跳楼逃生,不提倡学生参加救火工作。
2.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消防灭火自救培训。教育学生在火灾发生时做到:遇事不慌、头脑冷静、判明情况、思考对策、积极自救、相互帮助、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三)对师生的具体要求
1、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全体学生准时参加。
2、要严格按照计划和方案要求开展消防逃生自救演练活动,不得随意更改具体安排。
3.火灾警报响起,所有教师沉着冷静地指挥学生有秩序的、迅速的、按预定的撤退路线离开教室,撤离到学校操场。在教学楼内逃生过程中,学生应该弯下腰急行,同时一手护住头部,一手用湿毛巾(或湿红领巾)捂住口、鼻。
4、当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学校操场),就按照早操位置集中。
5、各班主任和组织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每位学生安全、有序地逃生。
6.相关工作人员要熟悉各自的岗位和职责。
七、演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演练前保护引导人员各就各位。当学校连续响起警报时,由各班班主任根据预定疏散线路组织学生疏散(班主任断后)。在楼梯口、转弯口等处,由相关教师指挥学生安全撤离。
2、广播告诫学生:“请大家不要慌张,在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有秩序地进行疏散。”逃生时要注意用湿毛巾(湿手帕)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到安全地点操场上去。要求全校师生在五分钟内全部撤离至操场。
3、各班主任老师在疏散时,要稳定学生的情绪,大声地指挥,教育学生撤离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撤离,注意楼梯口行走安全。疏散集合地点:按操场指定位置集中,各班级紧急疏散到操场指定的安全区后,并清点人数,各班主任向总指挥汇报年级组人数。
4、安全撤离顺序:演练安全撤离顺序疏散路线和程序:按预定疏散顺序进行疏散,依此下撤,直至全体学生全部撤到操场为至。
八、演练程序
1、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就绪,人员定点到位,学生自带手帕或小毛巾在教室待命,做好逃生演习准备。(如安全事项、演练号令等)。
2、五分钟后,警报铃响,学校广播告诫学生“现在响起的是火灾警报,请大家不要慌张,听从班主任的指挥,快速集队,安全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各班主任立即紧急集合学生并组织疏散。集合时每小组一队,疏散时班主任在班级队伍后面断后,按指定路线下楼。各楼层负责人立即站在楼梯口负责疏散,并负责学生的安全。楼层负责人确认本楼层没有滞留人员后,立即到达指定安全区。
3、各班级紧急疏散到操场指定的安全区,并清点人数,各班主任向演练总指挥汇报年级组人数。
4、演练总指挥总结讲话。
5、宣布本次消防演练结束,各班有秩序退场。
学校安全疏散应急预案2为了强化偶发事件中应急疏散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决定将于20xx年5月13日进行防震应急疏散演习,请各班加强宣传教育,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防震和疏散规定的程序进行疏散,让师生在演习中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掌握减灾技能,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一、目的提高对学校地震、火灾等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师生平安,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让师生们对防灾知识的理解从理论到实践,切实掌握避灾逃生技能。
二、组织安排
1、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行政人员、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2、现场指挥小组
总指挥:郑忠勇 现场指挥
消防扑救组: 组长 成员
宣传摄像组: 组长(中学)成员(小学)
音响警报组: 组长(中学)成员(小学)
联络协调组: 组长
人员疏散组: 组长 成员:各科室及各班班主任等
三、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四、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3日(星期二)上午
五、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六、组织实施要求
1、上星期二班会课进行观看《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视频活动,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教育《地震避险自救常识》。注:视频在校园网德育栏中,或者到自己群邮箱里下载。
2、星期二上午进行演练。防震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各楼层负责人在各教学楼楼梯口指挥疏散,班主任及随班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3、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主要流程(见附件1)
(2)操场及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附件2)
(3)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安排由任课教师负责。
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通过消防演练达到安全教育目的,各班级要在演练前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所有参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全体教师要认真负责。
3、疏散过程要按疏散要求及路线进行,保证应急防震演练严肃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又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不追跑、拥挤、推搡,更不得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
5、疏散顺序:教师领队,学生排二列队伍(不用按身高排列)靠右下楼道,各班按下列方案疏散。(附件3)
6、各楼层工作人员在岗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7、离开危险地后,按广播操的队列顺序集中到操场(如情况需要,则听从领导指挥,疏散到校外安全地带)。
8、医务人员在广播室前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
9、考虑到安全因素,楼房所有门窗保侍畅通。
八、总结:
【安全疏散出口】推荐阅读: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工作自查报告09-02
地震疏散安全预案10-30
安全疏散通道维护10-31
学校安全紧急疏散制度07-08
学校安全疏散演练方案10-08
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10-17
学校安全疏散演练总结11-19
公司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方案08-11
智能安全疏散解决方案08-12
校车安全急疏散演练总结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