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风情

2024-08-08

内蒙古民族风情(精选11篇)

1.内蒙古民族风情 篇一

一、内蒙古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 全面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组织领导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 成立了民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坚持定期分析及时解决民族工作存在的问题, 同时认真落实民委委员工作制度, 各盟市、旗 (县、区) 均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机构, 街道办事处配备了民族工作兼职人员, 在社区设置了民族宗教联络员, 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逐步建立健全。一些城市同时把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 与社区、宗教场所签订目标责任状,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 坚持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为重点, 以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和党校为主课堂, 以新闻媒体为主渠道, 以每年9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宣传活动月为抓手, 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使“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推动了城市民族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 扎实做好城市少数民族的服务保障

2015年, 全区12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把城市少数民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出台了一系列对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的优惠政策, 放宽少数民族困难群众低保门槛, 适当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在各级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 保留5%-15%的岗位面向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对自主创业的少数民族群众, 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上浮50%;低保家庭少数民族群众, 可免费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部分盟市每年为6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免费进行1次健康体检, 并建立健康档案;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少数民族家庭, 优先纳入城市廉租住房或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对蒙授生考入本科的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四) 全面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

近年来, 内蒙古部分单位主要抓了两个“平台”建设。一是抓城市少数民族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实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数字化。鄂尔多斯等城市均着手进行了城市少数民族管理数字平台建设, 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指南。二是抓城市少数民族管理社区平台建设。依托社区积极掌握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动态, 对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开展帮扶。充分发挥社区民族宗教联络员的作用, 及时调解涉及少数民族的邻里纠纷, 促进了少数民族群众团结友爱, 和睦相处。同时, 各盟市还注重在银行、车站、政务大厅等公共服务窗口开设双语服务, 极大地方便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

(五) 努力推进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

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都开设了蒙古族学校, 使少数民族儿童都能够接受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教育。并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和激发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民族语言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执法监督, 对党政机关和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公文、牌匾进行整顿, 全区蒙汉文并用率、合格率、准确率逐步提升。在各类选拔考试中, 还专门提供蒙文试卷, 会蒙文的蒙古族和其他民族的应试人员, 可以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笔试和面试。

(六) 确保城市民族工作有序开展

为配合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2012年,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分别确定了包头市昆都伦区、赤峰市松山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2014年又将试点单位增加至27个, 两批试点工作的核心是解决城市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创业就业、儿童入学、法律援助、语言服务、精神文化需求及基于民族特点的特殊需要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并针对工作推进情况设立了奖补政策, 目前试点工作已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

二、内蒙古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 服务管理难度逐步加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流动人口呈明显上升趋势, 多数流动人口来自农村牧区, 文化水平较低, 法制观念淡薄, 再加上语言、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差异, 面临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宗教生活等多方面问题, 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甚至产生失衡心理, 这些都增加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

(二) 生态移民后续问题凸显

许多移民点由于城镇化水平较低, 对解决迁入居民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就业渠道等问题准备不足, 使迁入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搬迁后因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和劳动技能单一, 面临城镇工作选择艰难和个体经营困难的问题。由于许多生态移民是从牧业产业区转移到非牧业产业区, 缺乏非牧业产业区的生产技能, 失去基本的生产资料, 再加上生活成本的提高, 迁入居民生活出现困难。大多数移民只能从牧业生产上取得经济来源, 再次造成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给迁入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压力, 很快导致迁入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三) 民族语言文字使用问题突出

大部分公共场所蒙文标识不完备, 服务窗口没有蒙语翻译。有些雇佣少数民族人员的企事业单位, 忌讳企业职工使用民族语言。有些部门不重视少数民族文字, 特别是要求使用民族文字的地方不使用, 或者写错、译错文字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四) 清真食品管理难度较大

近年来, 清真食品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目前, 国家相关规定还没有出台, 清真食品管理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 行政执法难, 严重制约清真食品管理工作。二是清真牌证办理不够规范。有的清真餐饮店不办理营业证照非法经营, 有的打“清真”招牌乱经营;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是少数民族, 却通过更改民族成分办理清真牌照, 增加管理难度, 存在隐患。三是区内的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不够。清真食品管理出现问题, 只是取消清真牌照, 相应处罚力度不够严厉, 违法成本过低, 不足以起到警醒和威慑作用。

(五) 城市民族工作开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高的单位好于重视程度低的单位, 经济条件好的单位好于经济条件差的单位, 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好于相对分散的地区, 主体民族好于非主体少数民族。这些现象对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推动内蒙古城市民族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就要“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一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 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 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二要改善城市少数民族民生, 就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社会公平”,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 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把对口帮扶的资金主要用于民生、用于基层等。内蒙古要制定具体的落实政策措施, 成立由自治区、盟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城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 并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的任务职能, 建立城市民族工作网络, 形成“按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 确保城市民族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及监督机制

要从国家层面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立法, 进一步完善城市民族工作的政策法规。内蒙古现行的城市民族工作法规是90年代初制定实行的, 已经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 从全区现有的城市民族政策法规来看, 过于笼统, 原则性强, 难以操作。在城市民族政策法规工作中, 内蒙古应更加注重制定针对城市民族具体领域发展的管理条例, 条例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内容上要避免过于宏观、过于笼统。

(三) 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特困少数民族人口的救助力度

要关注社区少数民族的生产和就业创业。首先, 大力发展社区民族经济。对社区少数民族企业、民族用品生产企业、专营街道等民族经济问题进行专项调研, 并制定具体扶持措施, 必要时给以政策优惠, 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倾斜性扶持。其次, 积极解决社区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创业问题。要妥善安置社区少数民族, 适当提高社区少数民族低保对象的最低生活发放标准, 积极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就业、权益保障、福利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并做好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就业培训工作。对少数民族创业要加大支持力度, 在税收优惠政策、贷款额度、财政贴息、场地提供等服务工作方面, 提出更多具体扶持措施, 并确保落实到位。最后, 在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 对少数民族特困群众给予倾斜照顾。内蒙古要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城市困难少数民族群众的救助体系, 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的特困家庭、残疾人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上不起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纳入救助范围, 并设立少数民族困难人口救助专项资金, 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 扎根城市。

(四) 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少数民族城镇化率逐年提升, 一些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愈发困难, 需要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因此, 一方面, 内蒙古要加大对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投入;另一方面, 在建设少数民族聚居的城镇时, 要体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确保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尽最大努力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要把《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贯彻落实下去, 加强民族历史和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书籍。司法机关、公共服务行业能够提供蒙汉双语服务, 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合理配备蒙汉兼通的工作人员, 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社区配备能够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 主要街道社会市面用文蒙汉并用达标。

(五) 进一步加强以社区为中心的城市民族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 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依托数字化城市建设, 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少数民族基本信息数据库,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推进区、街道、社区的三级责任制, 夯实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二是将城市民族工作纳入新型城镇化工作全局, 统筹考虑和安排, 制定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在民族教育、民族特色的创业就业、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等方面制定明确扶持政策。三是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社会公共管理体系, 依托社区构建服务与管理工作平台, 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创业就业、儿童就学、法律援助、特困救助等方面提供均等化服务。同时, 加强法制宣传和依法维权教育, 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城市、扎根城市。

(六) 全面加强清真食品管理

2.蒙古大营 感受民族风情的营地 篇二

美食与美景结合 餐饮与旅游共赢

现代的旅游业与饮食是分不开的,不同的民俗、地域文化吸引了慕名而来的探奇者。餐饮企业所呈现给顾客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否别具一格,是否具有吸引人前来觅踪的魅力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蒙古大营最初建立的时候,只有六个小蒙古包,如今这六个小蒙古包依然在蒙古大营的院子里,与新建的大蒙古包相依而立,客人可以来一锅草原水煮羔羊肉,在独立的小蒙古包围坐一桌。水煮肉火锅用的是传统的铜锅,煮的是手工现切羔羊肉,酱料也是蒙古大营自己研制的,客人品尝过后回味无穷。

2010年蒙古大营新包建成以后,对菜系和管理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良,吹响了转型升级的号角。气势宏伟的蒙古大营把客人吸引,大厅装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服务员穿着民族特色服饰,说着迎宾蒙语,客人被丰富的民族元素包围,在享用佳肴之时真正获得一种精神享受。不论是旺季还是淡季,蒙古大营的演艺团队中大多是国家一级演员,经过严格管理和定期培训,每天都会呈现一场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出,蒙族歌舞表演极富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使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热情和感染力。

发展产业多元化 建设民族生态园

坐落在呼和浩特城北的蒙古大营山庄又称生态园,依山而建,城廓尽览。这里有蒙古包宫殿——金顶大帐,可同进容纳1000人,帐内设灯光舞台,装饰典雅豪华,与乃曼大帐、克烈大帐和蒙古包群共同构建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时代金戈铁马、征战南北时期的远古文明情景。一个个蒙古包里面,蒙族歌声嘹亮、回音不绝、舞蹈明快、热情奔放,还有技艺娴熟的马头琴大师助阵,蒙族服务员为客人奉上手扒肉、烤全羊、奶茶等经典的蒙族食品,在这种氛围下,客人尽可放开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留下美好、难忘的草原印象。

蒙古大营结合旅游业共同发展,有很多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客人,针对不同客源制定营销方案,并进行菜系及服务环节方面的调整,保证企业在管理、服务和菜品方面处于一个体系。在经营方式上也进行了探索,采取与锦江酒店合作经营的模式,蒙餐的融入既丰富了酒店的菜系,也提高了蒙古大营的知名度。因此在整个餐饮行业不好的时候,蒙古大营还能逆势而上,仅位于赛马场那家最早的店,每天的营业额都在20万左右。目前蒙古大营已经在着手进一步扩张,明年有两家店也会陆续启动经营。

参与蒙餐标准化 激活品牌生命力

蒙古大营的菜品在传统经典蒙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湘菜、燕鲍翅等元素,从制作方法和器皿设计上有所改良,满足全国各地的客人的需求。蒙古大营的行政总厨、副总经理王飞,具有国家高级烹调师、内蒙古烹饪大师等荣誉,谈到蒙餐,王飞讲到:“蒙餐并不局限于食肉,草原上的自然万物有很多可以作为食材,用最原始的方法经过现代工艺烹制,更注重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符合现代健康、绿色、天然的饮食理念,希望蒙餐将来能成为一大菜系,这是作为蒙餐厨师的努力方向。”

2012年,内蒙古烹饪协会、内蒙古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和内蒙古技术质量监督局开始制定蒙餐标准,申请国家专利,在全国甚至世界上进行推广。蒙古大营作为龙头企业,参与了很多道蒙餐的标准制定,在蒙餐界起到了模范作用。蒙古大营还建立了自己的原材料产业链,在锡林郭勒盟拥有自己的牧场,一年四季专门给蒙古大营连锁店供应鲜肉,金杯银杯不如客人的口碑,品质优良的食材也是蒙古大营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18年来,蒙古大营餐饮有限公司旗下正宗的直营店有十多家,还不曾考虑过加盟,也在担心管理上的粗放会导致菜品质量跟不上,一直在坚守着“宁缺毋滥,稳扎稳打”的经营原则。一流的饭菜、一流的演艺团队、一流的服务品质、设施设备和建筑风格,让蒙古大营在众多民族餐饮品牌中独树一帜。

3.内蒙古风情园导游词 篇三

(一)近日,我去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之所以说安静,是因为与景致而言,它不如气候温润、草原青绿时那般游客众多;与我个人而言,虽少了友人相伴,徒步于各种景致,倒是留下几分独行的静谧。日日守在暖屋中,竟不曾细细感受一番冬日该有的气质,得缘来到蒙古风情园,正契合了游玩的心境。

走近蒙古风情园的彩虹门,远望整个景区,视野中无巨型的高大建筑,显出一份让人亲近的平和。仰望头顶,天似穹庐,碧空万里,伴着周遭的凉意,耳际不断传来如铃声般影影绰绰的响声,仔细寻来,原来是彩虹门上的“苏勒德”铁穗在轻风的吹动中发出的声音。伴着这种乐声,踏上蒙古大道,道路两边矗立着20组雕塑,有文字、有人物,边走边看,这些雕塑倒成了不错的信息导游。

一路向西折北,便可见成吉思汗广场和成吉思汗纪念堂。纪念堂整体建筑结构为坛、堂结合,每年的阴历5月12在此处举行大型祭祀仪式,如果恰逢当日来到蒙古风情园,便可领略蒙古族崇拜成吉思汗的传统祭祀文化。堂的外墙上是用不同文字雕刻的成吉思汗箴言,如“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君臣才智,治国之本;妻子贤惠,安家之宝”,“临民之道如乳牛,临敌之道如鸷鸟”等。纪念堂前的两侧,有两块横形大石碑,上有刻文,一为《朵日纳祭》,一为《成吉思汗纪念堂记》。

成吉思汗纪念堂左后方为马文化博物馆,馆中通过实物和文字展示了骏马春秋(马的进化历程、驯化之谜、蒙古马的特长优势、蒙古族的牧马技术),鞍马骑士(蒙元甲骑震撼世界、明清蒙骑驰骋全国),马背生涯(马鞍上的衣冠风尚、游牧中的饮食习俗),马跃神州(蒙古马兴繁草原经济、蒙古马遍输中原大地),烈马英风(驰马竞技中的英雄本色、翰墨弦歌里的马背豪情),天马神韵(爱马饰马的民族情结、敬马崇马的神化宗教)等主题内容展示。马文化博物馆西侧有蒙古大汗营、苏勒德吉格,再向南行有人工湖、篝火台、草原神州航天台、赛马场、腾格里敖包等,走到近处,相形静默,少了人声的嘈杂,多了细看景物的耐心,整体虽无历史的厚重,却有直接明了的轻快。

再向西行便是七千亩的草原,名为甘迪尔草原,向西远望,枯草漫漫。虽已枯黄,却不失劲力,再加上洒洒漫漫蔓延成野,倒是多了几分气势。夏日有沁人的绿野,冬日有动人的苍茫。站在一旁,你能听到轻风扫过时枯草发出的簌簌声响,如果此时无人与你交流,不妨静静不动,听听草儿诉说的声音。

识得景中致,静得心中情。冬日里,如果想出去转一转,不想人群太过吵杂,不想离城市太远,呼和浩特市近郊的蒙古风情园亦是一个可欣赏之处。

可汗大酒店位于蒙古风情园内,蒙古大道北侧,是园中不可缺失的一景。整个建筑以蒙古包为建筑母体,形成古列延式建筑群落。建筑延伸处有水环绕,与蒙古包建筑所特有的蓝天、白云,以及近处的草地相形成景,许多游客来到这里,总会在酒店前留影,足见其别样的风格特征。

可汗宫大酒店有普通标准间、景观房、豪华标准间、商务套间、豪华套间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从呼和浩特火车站(汽车站)乘坐1路(或71路)公交车,在南茶坊站下车,换乘6路,在蒙古风情园景区站下车即到。从呼和浩特市白塔国际机场站乘坐 97路公交车,在海亮广场站下车,步行至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站,乘坐71路(或1路, 56路,58路),在南茶坊站下车,乘坐6路,在蒙古风情园景区站下车即到。

内蒙古风情园导游词

(二)欢迎大家来到内蒙古风情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以蒙古族传统历史文化、宫迁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核心,以草原景观为背景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蒙古风情园,于2003年6月28日在呼和浩特市开工建设。

蒙古风情园是经内蒙古自治区计委批准立项,列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优先项目。园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西北侧,距市区8公里,总投资3.4亿元,一期工程用地1万亩,投资1.2亿元。蒙古风情园集蒙古族建筑、草原风情、歌舞表演、饮食服饰及历史文化、宗教礼仪为一体。

蒙古风情园是内蒙古和呼和浩特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是由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投资建设的特大型旅游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8公里处(昭君墓北侧),园区占地1万亩,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

蒙古风情园是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集蒙古族历史文化、军事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宗教文化之大成。()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有:可汗宫大酒店(四星级标准)、蒙古大道、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苏勒德群、白云塔拉、小召寺、王爷府、知青园、腾格里敖包、赛马场、篝火台、人工湖、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游览交通服务中心、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浩特、草原渔村、生态停车场、甘迪尔草原等多个景点及功能区。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明确内蒙古东方甘迪尔蒙古风情园有限责任公司为该项目的业主单位,我公司根据经营需要设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园林部、保卫部、市场营销与项目研发部、经营管理部、游客服务部8个职能部室和可汗宫大酒店、蒙古风情艺术团2个经营实体。

我公司将本着政府创造投资环境、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倾力打造中国旅游业的名牌产品,向世界展示一个绿色的、风情万种的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将本着文化经营、市场动作的基本原则,倾力打造中国旅游业的名牌产品,向世界展示一个绿色的、风情万种的蒙古文化旅游圣地。

以“天人合一”为理念,以蒙古包为建筑母体,形成庞大的古列延式建筑群落。与蓝天、白云、草原、水域浑然一体,气势博大。整个建筑体现了草原宫殿宏大、壮美的独特景观。“蓝天白云穹庐顶、金光四溢甘迪尔”,由布赫同志题名的“天下第一包”,加上大包两边错落有序的观景包和环形水带,构成动感十足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出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4.关于内蒙古风情园导游词 篇四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居无定所,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安家立户?

世界上还有几个名族足迹踏遍各处草原,有着“草原骄子”这样的美誉?

还是先让我们开拓眼界将视线移动到我国的边疆——内蒙古吧。

内蒙古,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居住于内蒙古的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一称,他们热情好客,每当有客人驾临,皆是手捧洁白的哈达,为客人献上欢快的“萨吾尔登”。亦或是手端盛着美酒的银杯,一饮而尽,用蒙古族特有的方式,为客人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若你有幸收到蒙古族人的邀请,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蒙古包的实惠与美观。这时候,你可以用临时学来的蒙语“赛努,赛努!”来表达自己对主人技艺的由衷赞叹,一句蒙古话说出来,主人便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江海回荡。山寂寂,水殇殇,纵横奔突显锋芒!”瞧,多么具有血性的词句。如今蒙古族人的醇厚与朴实,或许已经让人看不出他们曾经有着“上帝之鞭”这样的凶名。纵使时光荏苒,昔日的战士成了今日的牧民,但是勇敢和坚韧却一直深埋在他们的骨子里,永远无法挫灭。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上,蒙古男儿们都会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英勇,去争夺各项比赛的冠军。诸如摔跤,若是成功击败了所有对手,就能得到丰厚的九九八十一礼,并获得“巨人”的称号,而冠军之后,则按名次分别获得“雄狮”“大象”“雄鹰”等。除此之外,那达慕还有惊险刺激的赛马,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好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这场盛会将会接连持续几日!

5.内蒙古民族风情 篇五

第一章

第一条

内蒙古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会(简称:艺术学院学生会)是全院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在学院的具体指导下,依靠全院学生开展工作。

第二条

艺术学院学生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在政治上要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第三条 学生会宗旨:全心全意为全院学生服务.。

第二章

第四条

全面贯彻校党委的有关指示精神,培育”四有新人”为中心,为营造纪律、讲文明、讲科学的良好校园风气,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条

配合校学生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六条

在学生管理科的指导下,积极倡导广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更新,内创佳绩,外树形象,开拓艺术学院学生会工作的新局面。

第七条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适合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促进广大同学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第八条

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育秩序和学习环境。

第九条

本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工作原则,积极向学生传达学院有关部门的工作精神,同时代表和维护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及时了解和反映同学的愿望和要求,帮助同学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同学的合法利益。

第三章

第十条

艺术学院学生会由若干人组成,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一名,部长、委员若干。分设办公室、编辑部、学习部、纪律部、宣传部、社团部、文艺部、生活部、体育部。

第十一条

艺术学院学生会各部部长一般由主席通过招聘产生,部员由部长招聘,在特别情况下,可由院领导任命。任期为一年,对工作有热情和能力的可延期聘用。

第十二条

在综合测评中,学生会成员和班委会成员同等对待。

第四章

第十三条

凡本院在籍学生,承认本会章程,本会纪律,均可提出申请加入本会。

第十四条

艺术学院学生会成员的产生是有本人书面申请,参加公开应聘选举产生。

第十五条

本会委员有以下权利:(一)学生会工作建议,批评和监督的权利.(二)在学生会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三)有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的权利.第十六条

本会委员有以下基本义务;(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二)遵守国家法律、校规校纪,文明自律,尊师爱校.(三)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积极参加本会活动,认真完成学生会交给的各项任务.(四)维护本会荣誉和利益.在行使自己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会员和学生会组织的利益.第五章

第十七条

学生会主席职责::(一)负责召集学生会全体委员会议.(二)主持学生会的全面工作.(三)主席要对部长、委员负责,指导和监督部长、委员工作.(四)负责向学院汇报学生会的工作情况,并经常校学生会取得联系,以求得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和帮助.第十八条

学生会副主席职责:(一)协助主席完成其职责.(二)领导分管部门开展工作.(三)负责学生会会员的考核、选拔工作.并向上级领导提交分工建议方案.(四)负责学生会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第十九条

办公室(副)主任职责:(一)负责学生会的日常联络工作.(二)协调各部之间的关系,并负责新、北区的工作联系.(三)负责起草学生会的有关文件.(四)负责学生会文件的传递、存档工作.(五)负责办公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六)协助主席做好活动经费的预算和申请.(七)制定学生会全年工作策划和总结.第二十条

宣传部(副)部长职责:配合组织部围绕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如: 出好校院两极板报;利用板报、墙报等宣传工具,宣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第二十一条

文体部(副)部长职责:(一)负责组织安排各类健康有益的文艺活动.(二)配合宣传部抓好宣传工作,用文艺的形式把艺术学院的好人好事、在工作中取得的好成绩宣传出来(三)迎接和配合学校大型文艺汇演.(四)以院为单位做好迎接新生和欢送老生的文艺演出.第二十二条

学习部(副部长职责:(一)抓好学生的学习秩序、休息时间.(二)抓好上课、自习出勤率,并对其进行检查和抽查.(三)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 知识竞赛等.第二十三条

生活部(副)部长职责:(一)抓好学生的个人,宿舍环境卫生的检查.(二)开展有健康教育意义的活动.(三)搞好宿舍的评比工作.(四)做好大型比赛、活动的服务性工作.(五)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义务性劳动.第二十四条

编辑部(副)部长职责:(一)出好院刊《写意》.(二)做好对学院的报道和对学校的联系工作.第二十五条 纪律部(副)部长职责:(一)负责组织检查、督促全院学生的组织纪律的监察工作,引导他们与不文明、不礼貌、不健康行为做斗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检查本院各年级学生干部对学院各项计划、任务的执行情况.第二十六条 社团部(副)部长职责:(一)抓好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二)抓好院级社团的组建和活动.(三)做好大型比赛、活动的服务性工作.第二十七条 体育部(副)部长职责:(一)配合纪检部抓好早操出勤率(要达到97%以上).(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拔河赛等.(三)做好迎接新生和欢送老生的体育比赛.(四)做好迎接校级运动会和比赛的准备和组织活动,为运动员提供后勤保障.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艺术学院学生会。第三十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6.内蒙古民族风情 篇六

1 在岗牧民培训需求的调查描述

本文使用的数据源于典型草原畜牧业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牧民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调研采用随机抽样、入户访谈等方式, 共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64份, 有效率为88%。调查内容包括牧民的家庭基本情况、教育培训需求及综合素质等方面。

(1) 牧民获得技术知识的目的和途径。调查显示, 有19.4%的牧民是通过村科技示范户来获得技术支持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另有16.1%和15.5%的牧民是通过乡镇或县级以上科技人员来解决技术问题。选择通过专业合作社、电视、广播、网络和书刊等途径来解决技术问题的比重则不是很大。

培训类型方面, 最主要的是实用技术培训, 选择比例为38.9%;其次是综合培训, 选择比例为22.7%。除此之外, 职业技能培训、学历培训、管理培训选择的比例则不是很大。

参加培训最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 选择比例高达43.1%;其次为提高技能, 选择比例为31.3%。其他如获得政策扶持、得到尊重、获得补贴、获学历及获证书等目的, 对牧民没有什么吸引力。

(2) 接受培训教育的偏好。牧民培训需求的偏好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 分别是培训内容偏好、培训时间偏好、培训方式偏好及培训知识偏好。

问卷调查结果, 如果由政府出资, 牧民在培训内容上大多选择的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选择的比例高达58.6%。对其他的学历教育、转岗技能培训、技能证书培训、既有学历证书又有技能证书的培训, 牧民的需求愿望不强烈。在培训时间的选择上, 牧民比较倾向于夏季和秋季。培训方式的选择上, 最主要的为现场实习, 在选择比例为37.5%;其次为面对面互动教学, 选择比例为33.7%。其他的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学、送教下乡选择的比例则不是很高。在所需要的培训知识方面, 饲养技术知识的需求最大, 选择比例达到25.2%;其次为改良技术和优良品种的知识需求, 选择比例分别为20.7%和19.7%。

(3) 当前牧民培训的主要问题及阻碍因素。阻碍牧民接受教育培训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和缺乏当地培训, 这两个因素所占的比例达到了28.6%和27.3%。其他的因素, 如没钱、没合适内容、语言不通、不需要、路途较远、大家都不去学习、传统经验够用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大。当前牧民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路途较远, 交通不便, 占38.1%;其次是占用时间较多, 选择比例为20.3%。没人组织、内容不切合实际、费用太高等其他因素则不是现存的主要问题。

2 提高牧民培训需求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的基本描述和入户访谈、有关人士座谈的结果, 结合我区草原畜牧业地区幅员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牧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市场意识淡薄、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高等实际情况, 我们认为提高牧区劳动者培训的满意度、增强牧民整体素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教育培训应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和农牧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需求。对牧区牧民培训要区别于其他学历教育, 要区分对象, 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 根据家畜养殖繁育周期分段安排课程, 注重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培训内容必须始终满足牧民需求, 采取贴近牧民生产生活的教学方式, 推行牧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 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使牧民接受的培训与自己的全面系统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 形成对农牧民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的长期持续的素质培养, 使新型职业农牧民的培育达到较好的效果。

(2) 选择更为合理灵活的培训时间。当前牧民培训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交通不方便和占用时间太多, 为此, 想要提高牧民教育培训的需求, 就得选择合理的培训地点和时间。为了避免牧民参加培训的长途跋涉, 在安排培训地点方面, 可以选择建立多个培训站点, 缩小培训范围, 让牧民就近选择培训地点。在培训时间方面, 可以将培训安排在夏季和秋季这两个牧民更容易接受的季节, 每次培训1~2天, 使牧民可以更方便安排出时间接受培训, 从而满足牧民对培训的需求。

(3) 使培训更为通俗易懂, 为低学历者所能够接受。在牧民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中, 受教育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示, 受教育程度越高, 牧民对培训的需求也越高。我国牧民普遍接受教育的程度偏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牧民培训教育需求不高的现状。低学历者牧民对培训教育的需求不高, 主要是因为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令他们难以理解, 所以他们不愿意也认为没必要接受培训。因此, 改变培训的方法和内容, 显得必不可少。在培训中, 少运用一些专有名词和理论, 多交流些实际内容;切忌搬用学术化的理论, 应想方设法将理论形象化, 用牧民的话语表达。培训中多交流讨论, 分享学员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这样对知识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

(4) 坚持“双语教学”, 通盘考虑教学计划。草原牧区是母语 (蒙古语) 交际区, 牧民大多不懂汉语, 具有语言单一性的特点。母语作为本民族语言来说, 具有双重价值:实用价值, 情感价值。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周围环境的需要, 少数民族牧民在新形势下对掌握汉语有迫切感。在牧民教育培养中采用“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是突破草原教育封闭性、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文化教育的需要。另外, 在培训内容设计方面切忌零碎, 缺少关联, 要连贯一气。要注意把握一个整体培训思路:如何切入, 如何引发, 如何讨论, 如何归纳, 如何发扬, 要做到心中有数, 上下部分做好承接, 培训一气呵成, 效果才会体现。对少数民族学员少些批评, 多些鼓励。从学员长处入手, 建立信心, 则会有再试一下的冲动, 如此激发其精神动力。不断的鼓励是参与式培训带给学员的最有价值的内容。

摘要:内蒙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由于文化信息闭塞、科技教育落后, 生产生活方式长期受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根深蒂固的影响, 牧民学习意愿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的形式了解当地牧民的风俗习惯、产业发展状况、学习意愿, 努力探索适合新型职业牧民的教育培训方式, 尽可能调动农牧民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并提出未来新型职业牧民的发展模式和教育培养途径。

7.内蒙古民族风情 篇七

摘 要 本文从分析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入手,探究制约内蒙古民族大学网球公共选项课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推动内蒙古民族大学网球公共选项课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内蒙古民族大学 公体 网球 现状 分析

网球运动现已经流行于社会,并逐渐被高校大学生所认识,他们对这一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然而,由于受师资力量和场地等因素的困扰,网球运动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仅处于萌芽状态。本文对影响内蒙古民族大学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制约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推动网球运动在学校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内蒙古民族大学中随机抽取网球选修课学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网及互联网,收集有关网球的各种资料信息。

2.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网球选修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9份,回收问卷全部有效,回收率99%,有效率100%。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选修网球课的原因分析

表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选修网球课的原因调查统计表(N=99)

内容百分比(%)内容百分比(%)内容百分比(%)

增强体质63.2技术动作优美23.5终身体育意识2.3

社会交往36.7技术易学6.1其他1.2

易拿学分28.6时尚运动9.2

网球运动以其独有的锻炼价值和趣味性,以及深厚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吸引着众多的我校大学生,多数大学生有着较强烈的愿望去参加网球运动。大学生喜欢网球的原因也较多,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希望参与网球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网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很高,是一种既能消遣又能增进健康的手段。打网球可以培养准确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据有关资料记载,网球运动在能量代谢和能量消耗方面属于偏高的运动项目,能量消耗值在13.04千卡/分-16.4千卡/分之间,心率为178次/分左右。从体育课程150次/分左右要求来看,网球运动完全符合课程要求。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视网球运动为重要的社交手段。可见大学生给予网球运动的社会价值评价较高,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在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毕业后必须面对社会,如何与社会沟通,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网球是隔网对抗项目,没有身体接触、安全、文雅。另外,打网球需要有一个球友或对手,所以通过打网球可以交流球技,增进友谊。同时现代大学生除了要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需要外,还想通过这一时尚、高雅的运动来反映自己追求社会进步与文明。这反映了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积极心态,以及对新兴事物更深刻的理解。

(二)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对网球选修课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对网球选修课学生对网球课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有46.9%的学生对网球选修课现状表示不满意,其中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如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建设、课时的安排等。

1.网球运动场地设施

网球运动场地设施是开展网球运动的物质保障,也是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反映[2]。随着大学师生对网球运动的喜爱,内蒙古民族大学网球场地现状得到日益改善,已经成为推动学校网球运动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内蒙古民族大学网球场10片(沥青6个、塑胶4个)。但是由于受学校扩招、校内发展规划不协调及经费紧张等因素影响,场地器材建设发展缓慢。内蒙古民族大学在现阶段的网球选修课的教学中在场地器材方面,有22.4%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提供足够的场地去进行练习,调查显示内蒙古民族大学网球场地共有10块,其中塑胶场4块、沥青场6块。内蒙古民族大学现有学生大约在1.6万人左右,学生数量与场地数量的比例不协调。从而直接影响网球运动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网球是一项小群体的球类运动,它不像足球和篮球一样,以大群体在同一个场地上进行练习或比赛,现今35个人一班进行网球教学,对场地的需求量是较大的,每班至少需要四五个场地,况且网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训练的队伍通常是一片场地6-8人练习,学生对场地的评价反映出上课场地不足以及上课人数不符合网球运动教学训练的客观规律要求。从而直接影响网球运动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从场地情况来看,学生进行网球活动的自由空间极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校网球运动的发展。

2.网球师资

教师是以他的知识、能力以及人格因素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训练能力,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取得最佳的教学、训练效果的最重要条件之一[3]。而内蒙古民族大学网球师资现状不容乐观,师资力量较为匮乏。在所教学的六位网球教师中,四位是从其他项目转行过来的教师。有的是因为兴趣而转行,有的是因为职业需要而转行。这些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对网球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影响。因此学校在注重自我培养的同时,应聘请校外长期或短期兼职教师或教练员,以缓解网球师资的不足。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网球优秀人才,促进我校网球运动的开展和水平提高。

3.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增加课时安排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文化基础之一的大学体育选项课,应摆脱传统体育观念的束缚,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新教材内容的设置既要突出时代特色,又要考虑大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朝着娱乐性、健身性、消遣性、社交性和时尚性的方向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学校体育课程结构, 加大网球的教学课时量,增加网球选项课课时数量。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球练习当中,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网球基本技能。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多数大学生喜欢网球运动,参与网球运动的动机明显,其中强身健体、社会交往、展示自我是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主要动机。

2.目前学生对网球选项课的满意度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对基本设施建设、师资力量、课时安排、校内网球运动氛围的满意程度较低。

(二)建议

加强网球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除了学校预算内的投入外,还可多渠道利用社会资金。同时,师资力量是开设网球选项课的前提条件,各普通高校都缺乏网球专业人士,有些院校甚至没有,造成网球教学无法开展。因此,解决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学校可选送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进修学习或引进高水平网球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希升,刘占捷.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 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走向[J].体育与科学.1999(20):117.

8.蒙古民族音乐论文 篇八

关键词: 蒙古 节日 长调 短调 舞蹈 乐器

“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原为蒙古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很多艺术家在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使蒙古族民歌得到进一步的整理、保护、传播。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尤其表现在本民族的宴会,庆祝节日上,那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他们唱古老的民歌,聊聊民间传说的故事,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有那达慕、白节、马奶节、燃灯节等等。当然在这些节日上也充分体现出蒙古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以下为蒙古族主要几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介绍。

那达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白节: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马奶节: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每当这些节日的到来,蒙古人民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本民族的歌曲,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而激昂。蒙古音乐按照音乐形式可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歌,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等等。按照音乐内容可分为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等等。

长调民歌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用蒙古语歌唱,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在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

以上是长调《盗马姑娘》的谱例。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短调民歌

短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的代表作。下面是短调《达古拉》的谱例:

好来宝

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呼麦

呼麦也是蒙古人民在节日中最常出现的歌曲形式,它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可见蒙古民歌是一种“曲调性强、风格性强、节奏性弱”的音乐。另外蒙古人民歌唱时更多的都运用本民族的乐器加以伴奏。常用的乐器是马头琴、火不思、四胡、三弦、蒙古筝、蒙古琵琶、胡笳、兴隆笙以及笛子等。蒙古器乐的特点是柔和、安静。上述乐器中马头琴是最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低沉柔美,音量不大,表现力丰富。除了为民歌与说唱伴奏外,还常用于独奏与合奏;不仅演奏旋律,而且适宜于表现马匹的奔跑与嘶叫。蒙古的器乐曲多半是民歌旋律的器乐化。下图分别是火不思、雅托克、马头琴。

喜迎节日时除了高歌自然少不了舞蹈了。蒙古民族在欢度节日时更多是边歌边舞。传统的舞蹈有“安代舞”、“顶碗舞”、“筷子舞”、“马刀舞”、“鄂尔多斯舞”、“萨吾尔登”等。顶碗舞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安代舞

流行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地区以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黑龙江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由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演变而来。每人手持一条手巾或彩带,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载歌载舞,节奏多为□拍,无乐器伴奏。最初舞蹈动作简单,主要以歌为主,所以也称“唱安代”。现已发展到曲调有三十多种,舞蹈动作也达二十几个。

筷子舞

筷子舞多为男子独舞。舞者右手执一把筷子,打手、肩、腰、腿等部位,有时旋转,有时跪下,敲击地面,节奏由慢渐快。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扬琴、笛子等。现也有男女共同表演的集体舞。

9.内蒙古民族风情 篇九

摘要:民族语言的开发和旅游的发展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在内蒙古旅游业中开发探索蒙古少数民族语言经济。

关键词:少数民族?Z言:研究

一、内蒙古文化旅游业现状

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到《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亮相到《旅游法》颁布实施,从带薪休假落地到鼓励推行“2.5天”休假模式,被提到扩内需的战略高度的旅游业,已是今日国中最朝阳产业之一。加快发展旅游业、搞“大旅游”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共同选择。相较于单纯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旨在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收获精神的愉悦。

内蒙古现代工业和高科技文化旅游包括,蒙牛、伊利乳业,鄂尔多斯羊绒衫等全国知名企业生产线的参观,由北方重工生产的火炮所打造的北方兵器城,以及神舟飞船在四子王旗草原起飞和降落地点的参观。历史文化游既包括内蒙古博物馆、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公主府等静态了解蒙古族历史与风情的景区,也包含了在草原探访牧民、祭拜敖包、观看马术和摔跤表演的互动内容。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景区,成吉思汗陵的祭祀场面以及代代相传的达尔扈特守陵人习俗:格根塔拉草原的牧民虽然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他们遗留下来的传统蒙古包、今天蒙古族小孩的双语课本,都是游人津津乐道的内容。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语言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章太教授说,语言是特殊的资源。语言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是语言资源价值的体现。我们要积极保护蒙古语语言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_国家语委多次明确强调语言是一种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民族语言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民族语言对旅游业的作用

作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旅游近些年来得到了社会民众和旅游业界的重视,而民族语言所体现和承载的民族文化是开发文化旅游的重要对象和途径之一。如上文所述,民族语言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体现了当地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甚至是民族历史,这些都是外地游客在文化旅游过程中极为感兴趣的内容。开发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注重从民族语言的角度开发文化旅游,将为旅游产业,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活力,这也是带动地方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旅游业对民族语言的作用

旅游业促进了民族语言的使用,使更多的人看到民族语言的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进而促进民族语言的语言习得与代际传承。保护语言,最重要的就是“用”。这种“使用”,首先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使用,即通过比如旅游标语有汉蒙双语等的做法,让语言文字在旅游经济中得到开发,开发出语言产品,形成语言经济。简言之,这种语言使用是把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其次,使用语言是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使用,即逐渐扩大民族语言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使用范围,扩大民族语言的使用人群、使用场合,从而进一步逐渐增强民族语言的代际传承能力,同时在语言态度上,使得本民族成员增强对本民族语言的积极评价与认同,进而推动民族语言的推广,扩大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

三、开发内蒙古少数民族语言经济价值的途径

除了传统的语言经济类型,民族旅游业中的语言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发展新的语言经济形式:

1.语言艺术传承

语言艺术主要是指利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并由此获得经济利益,如文学创作、艺术作品等。如《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在此过程中,语言是其获利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旅游业中的语言艺术可以体现在多方面的语言活动中,例如在原生态的民族歌舞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语言魅力,最动人的酒歌曲目、蒙古叙事民歌,这些艺术形态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向游客多方面展示当地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

2.语言体验

这里的语言体验,类似于语言培训中的语言学习但又不同于语言学习,主要是在旅游活动中,引导游客对当地的民族语言进行体验式学习,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学习(甚至是习得)民族语言,感受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体验异域文化的神奇诡秘。具体做法可以有多种,例如,采用汉字配合达斡尔语记音符号的方式学习体验我国首部达斡尔语教科书《达斡尔语校本教材》《鄂伦春语释译》等工具书;在诸多语言体验过程中加入语言科技的成分,将传统的语言经济形态――语言科技融入到民族语言体验中来,如民族语言与通用语的互译、旅游景点的语音信息服务等。

3.语言展示

民族语言的动态展示,主要是语言博物馆功能的体现。具体来说,旅游经济中的语言展示,是通过静态博物馆的方式,向游客形象地展示蒙古民族语言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使用领域,即展示民族语言在不同时空下的状态,使游客简洁了解蒙古语言的历史与现实,进而了解与此相关的语言文化,以此达到文化旅游的目的。这种语言展示,也需要一定的媒介,如不同时期的书面文字材料,民族语言所依赖的文学、音乐作品等。

10.内蒙古民族风情 篇十

关键词:内蒙古;察哈尔阿斯尔;民族民间歌曲

1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蒙古族民歌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蒙古族民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也是蒙古族文学艺术的主流。对于蒙古族这样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民歌乃是最深动、便捷,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一部蒙古音乐史,就是一部蒙古民歌的历史。

蒙古族音乐发展的历史,同它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是相一致的,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狩猎经济时期的音乐。这个时期的蒙古族音乐文化还处于古朴、原始的状态,一般是曲调简短、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舞蹈性。与此相适应的蒙古狩猎歌曲便是包古尼道——短调歌曲,如17世纪蒙古学者罗卜桑丹津在《黄金史纲》中记载的狩猎歌曲:“行猎于多石的山崖,射杀那黄羊野马;每当分配猎肉时啊,让我们祭祀神明,欢宴歌唱。”

第二,畜牧业经济时期的音乐。这个时期产生并绵延至今的蒙古族民歌便是乌日图音道——长调歌曲。这一独特的民歌体裁及其风格形式对蒙古族民歌如赞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及器乐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农业经济与畜牧业经济并存时期的音乐。这一时期的蒙古族民歌在包古尼道——短调歌曲的基础上发展为长篇叙事民歌和说唱音乐,故又称之为新包古尼道歌曲。如著名的叙事歌曲《嘎达梅林》《陶格特胡》等。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蒙古族民歌由于地域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格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色彩区:

第一,察哈尔色彩区(主要包括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阴山山脉以北地区,)。这一地区流传的民歌主要是乌日图音道——长调歌曲和潮尔歌曲,包古尼道———短调歌曲、蒙古族宫廷器乐曲“阿斯尔”,常用调式为宫、徵、羽调式。“阿斯尔”是察哈尔蒙古部特有的丝竹乐曲。在众多的蒙古部落中,唯有察哈尔部有传统的丝竹乐曲——阿斯尔。对于阿斯尔乐曲名称的由来,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认为阿斯尔乐曲是由蒙元时期的宫廷器乐曲转化而来,因其在有“阿斯尔”(楼阁)的地方演奏,故名“阿斯尔”。

二是认为阿斯尔乐曲的名称本来是叫“阿苏茹”,因口误而叫成“阿斯尔”。

阿斯尔这样一套器乐曲,为何冠以“阿斯尔”这样的名称,是与察哈尔部的历史息息相关。北元时期,察哈尔达延汗再次统一蒙古后,把察哈尔部划为六个万户之首。由于察哈尔部既是蒙古大汗的亲军护卫,又担负着历届汗廷的礼乐、库府、帐册、车马、兵器等内务管理职责,宫廷礼乐的演奏人员本身就是察哈尔部的成员,因此,蒙古宫廷音乐阿斯爾,由本部乐工们代代相传。根据蒙古族对事物起名的一般规律,一是依据事物本身的内在性质和外观特点,二是依据该事物所处的地点和环境。 “阿斯尔”,蒙语意为“楼阁”。所谓的楼阁,必然是叠层架屋的气派建筑,在过去辽阔的蒙古高原,只有皇都汗廷才有这种建筑的可能。据元上都(锡盟正蓝旗境内)遗址的考证,元代上都不仅有“阿斯尔”楼阁,其规模与豪华,让西方的马可波罗都感到震惊。所以,察哈尔部的传统乐曲阿斯尔,过去在有楼阁的宫廷中不是偶然演奏,而是经常演奏,甚至是专属宫廷中的乐曲而得名。当然,当时众多的宫廷乐曲,另有其名。(如1635年,清军从察哈尔部缴获的宫廷音乐《茄吹乐章》和《番部合奏》)等。另外,从“阿斯尔”乐曲的本身来看,它也具备了宫廷乐曲的乐理内涵。

阿斯尔的曲目很多,最早流行的有“巴布若阿斯尔”“白翎雀”“阿都沁阿斯尔”“和音”“固勒查干阿斯尔”“太卜寺阿斯尔”等。

第二,鄂尔多斯色彩区(主要包括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市阴山山脉以南的部分地区)。这一地区流传的民歌主要是包古尼道——短调歌曲,风格独特,色彩鲜明,旋律活跃明快,常用切分节奏和大跳进行。这里也有乌日图音道——长调歌曲,旋律质朴无华,很少运用复杂的装饰音,常用调式为宫、徵、羽,除五声音阶以外,有些歌曲的旋律常以下行音阶级进的方式引进清角或变宫音,形成了具有鄂尔多斯风格的六声或七声音阶,但这一地区流传的民歌调式变化较少,有时羽调式民歌的宫音和徵音偏高,甚至升高半音。如《古古日玛》等(谱例祥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第三,阿拉善色彩区。这一地区流传的民歌主要是乌日图音道——长调体裁的歌曲,风格古朴,庄严醇厚,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宗教色彩很浓。如《雄伟的须弥山》和《轮回》等。包古尼道——短调歌曲在这一地区主要流传在民间,曲调活泼,起伏较大,多用跳进,多数内容是歌唱爱情、婚姻等世俗的。常用调式为徵、羽、宫,其中宫调式和徵调式所占的比重要比其他色彩区为多,这是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乌拉特色彩区(包括乌拉特前、中、后旗)。蒙汉合璧的乌拉特民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常用调式与阿拉善色彩区相似,主要为徵、羽、宫,调式,但歌曲在结构上有所发展,调式变化较为丰富,乌日图音道较多,歌词内容也常带有宗教色彩。如《蒙汉合璧乌拉特民歌精选》中优美清秀的《天鹅》、深沉委婉的《辽阔美丽的杭盖》、热情豪放的《请安》等都是本色彩区的优秀曲目。

2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民歌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人民,在与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人民长期相处,共同开发北疆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间歌曲。这些歌曲具有浓郁的高原风格,它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是塞北地区社会历史、劳动生活以及世情风俗的多彩画卷。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民歌,旋律线起伏很大,音程大跳较多,高音区常用假声演唱。常用节拍为散拍子、二拍子和四拍子。常用调式为徵和商调式,宫、羽调式则相对少些,调式变化较为丰富,除了调式交替外,还常见同主音调式交替。从音阶形态上看,五、六、七声音阶均属常用。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民歌按民间传统可分为以下六大类:

第一,号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号子和自治区各族人民的民歌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唱词多为即兴编创,内容大多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有着深动的比兴和诙谐的情趣,围绕着具体的劳动,反映出劳动人民广阔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船工号子具体有船工号子和打夯歌两种。

一是船工号子。船工号子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境内的黄河流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拉纤时唱的;一种是抗船下水时唱的。它们都具有鲜明有力的节奏,起着协调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作用。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所不同的是:拉纤号子是短领短和,抗船号子是长领短和。如李杰记谱的磴口县船工号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1194页)。

二是打夯歌。在建筑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时期流行,也是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但速度变化较大,节拍节奏也较为丰富,它的领唱有长有短,既有长领短和,也有短领短和。如察哈尔翼前旗、集宁、包头、巴盟、丰镇等地区都流行着不同的打夯歌。(祥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1196-1203页)

第二,爬山调。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爬山调,当地人称之为“山曲”。类似山西的山曲和陕北的信天游,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抒发情感的山歌体裁。其内容大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即兴创作的,它以传统的赋、比、兴写作手法,编织成文字锦绣,文辞形象鲜明、比喻深动、含蓄蕴藉、引人入胜。

爬山调的词曲关系有专曲专词的,但大多数是一曲多词的,可以依情随景,现编现唱。唱词基本上是以七字句为基础的,并形成两句一段的格式,有时也可以自由处理。

爬山调大多数是两乐句的乐段结构,下句大多是上句的变化重复,上下乐句的落音一般是属、主关系或下属、主关系,或同主音的八度关系。还有完全重复的乐段结构和以垛句的方式扩展结构的乐段形式。此外还有以四个短句构成乐段的形式。

爬山调的节拍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也有三拍子和散拍子、混合拍子或变换拍子,除了五声音阶的旋律常见外,也有六、七声音阶的旋律。爬山调的调式变化非常丰富,除了以徵、商调式为主的单一调式外,还有调式交替和同主音调式转换等等。

为了突出乡土气息和地方方言的韵味,爬山调歌词比较多用中双叠字和各种衬词,从音调特点来分,爬山调可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

一是山区类爬山调。主要流行在大青山地区,群众称之为“后山调”。这类爬山调节奏自由,音域宽广,大跳较多,拖腔悠长,听起来刚健挺拔,高亢奔放,体现出内蒙古高原的雄伟风貌和山区人民豪迈的气质以及宽广的胸怀。如流行于武川县的《大黑牛》《割莜麦》等。

二是平原类爬山调。主要流行在河套地区(群众称之为“后套调”)和土默川平原(群众称之为“中滩调”、“河路调”等)。这类爬山调节奏较规整,音域较窄,听起来舒展优美、深情委婉。体现了平原地带的清秀风光和劳动人民美好的内心世界。如《你把妹妹尔在后大套》等。

第三,漫瀚调。漫瀚调是内蒙古西部地区黄河沿岸,特别是鄂尔多斯高原蒙汉杂居地区的独特歌种,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交融的产物,是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一朵奇葩,深受蒙汉两族人民的珍爱。

漫瀚调大多数以汉语演唱,但有时也蒙汉语混合使用,具体细微地体现了蒙汉民族杂居的文化特征。音乐结构上有两句体的和四句体的,常用节拍为二拍子和四拍子,常用调式为羽和宫调式。如《栽柳树》《达拉楞》《拉骆驼》等。

第四,小调。当地群众称小调为“地方小曲”,其中包括小曲和马头调两类。

一是小曲。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农村,是农民劳动之余在各种场合自由演唱的歌曲。小曲不少是在山歌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节拍节奏较为规整,结构也有所发展,词曲的结合趋向固定,歌词的句式也较为多样,常用节拍为二拍子和四拍子,结构多为规整均衡的单乐段。

二是码头调。是在节日里演唱的歌曲。在内蒙古西部农村,每逢节日之后都要闹“社火”,其中有秧歌、踢鼓子、高跷、小车、旱船等歌舞活动。当这些表演队伍休息时,就开始集体演唱歌曲,当地群众统称之为码头调。

码头调在结构上和小曲相似,只是内容上除了有反映劳动生产、社会生活,以及爱情婚姻题材而外,还有人寿年丰等喜庆祝颂的内容,以活跃节日的欢乐气氛。如《庆寿》《红云》《画扇面》等。

第五,秧歌。内蒙古西部地区春节前后闹“社火”是的秧歌,分为“跑圈子秧歌”和“双墙之秧歌”,所演唱的歌曲有时连说带唱,具有说唱性,句段之间有打击乐器伴奏。它们以语言的韵味和风趣幽默见长,虽然旋律性不强,但音调明快质朴,别具一格。

秧歌的音乐结构,大都突破了方整性,旋律的发展常用重复和变奏手法。常用节拍为二拍子和四拍子。如《大观灯》《对铁牛》《闹元宵》等。

第六,二人台歌曲。二人台是清末民初汉族人民走西口移民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蒙古族人民长期共同而产生的歌种,它是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火花相互碰撞的产物。吸收了汉族民歌和蒙古族长、短调民歌元素混合而成,基本板式进行为散板(亮调)、慢板、流水板、快板和捏子板。有时伴奏还加有刮板,伴奏乐器主要为“四大件”(扬琴、四胡、梅和四块瓦)。农民们多数在农闲季节(农忙午、晚之余)或节庆时演唱这些歌曲,当地老百姓称其为“打座腔”。二人台精典唱腔曲目很多,不胜枚举。

参考文献:

[1]乌兰洁.蒙古族音乐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白志文.察哈尔蒙古族民歌欣賞[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6.

[3]武殿林.察哈尔史迹[M].远方出版社,2010.

11.内蒙古民族风情 篇十一

一、蒙汉文化差异

1. 语言使用

“族群间最明显的文化差异通常表现在语言方面, 如果两个族群在语言上互不相通, 无法进行思想交流, 那么这两个族群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显然会比较少。”因此, 语言的使用情况是衡量多民族地区族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乌拉特中旗这样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区, 双语现象较为普遍。在旗北部的牧业区, 蒙古族居多数, 汉族人口约是蒙古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在这些地区, 一些年长的蒙古族妇女懂汉语的比较少, 但是一般男子都懂汉语甚至会说汉语, 而年轻的蒙古族大多都会说汉语。相应的, 为了便于交流, 一些年长的汉族男子也一般都懂蒙语甚至会说蒙语, 年轻一代的汉族男女却一般不懂蒙语。因此, 在各自的家庭中, 民族成员一般都使用自己最熟悉的民族语言;而进行族际交往时, 两个民族的成员之间一般都使用汉语, 但有时也会夹杂一些蒙语。在旗中部的半农半牧区, 语言交流更加容易。而到了南部农业区, 汉语则成为两族交流的主要语言, 甚至蒙古族家庭的成员之间也用汉语交流。可见, 该旗蒙汉两族在语言上基本相通, 交流障碍较小。

2. 风俗习惯

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方面, 乌拉特中旗蒙汉两个民族之间现在已经基本没有差别了。以饮食习惯为例, 在牧业为主的苏木, 奶茶、手把肉等依旧是蒙古族牧民最喜爱的饮食。但是, 长期受汉族饮食文化的影响, 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 白面、蔬菜也成为蒙古族牧民生活中的常见食品。而这些地区的汉族牧民在长期以畜牧为主的生产活动中, 在与蒙古族的长期持续的交往中, 形成了和蒙古族一样的饮食习惯。除了白面和蔬菜, 奶茶、牛羊肉也成为汉族牧民的日常的主要饮食。

在呼勒斯太苏木这样典型的半农半牧区, 蒙古族和汉族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方面的融合程度更高。呼勒斯太苏木南部处于黄河灌溉区, 以农业为主, 汉族居多, 北部则以草原畜牧业为主, 蒙古族居多。这样, 两个民族便可互通有无, 经济往来较为频繁, 族际互动也随之增多, 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也非常明显。

在汉族为多数的村落里散居着少数的蒙古族。这些地区的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饮食结构方面, 以白面、大米、蔬菜为主, 奶食、肉食为辅。当然, 汉族也会受蒙古族的影响, 喝奶茶、吃手把肉也成为汉族居民的一种时尚。

乌拉特中旗的蒙汉民族在其共同生活的生产区域里, 长期交流互动, 互相影响, 在生活习惯上逐渐接近, 形成一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又促进蒙汉两族之间更好地交往互动, 进而促进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

虽然蒙汉两族在生活习惯方面几乎已没有差异, 蒙古族还保留着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风俗, 例如祭敖包。每年夏天, 蒙古族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祭敖包活动。在族际互动过程中, 蒙古族的这种习俗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和愿望也逐渐得到汉族成员所认知和尊重。

二、蒙汉民族的社会交往

在乌拉特中旗北部草原牧业区, 汉族与蒙古族基本是以嘎查为单位分开居住的, 聚族而居。而且草原牧区地广人稀, 人口密度小, 因此每户与每户之间相隔甚远。这样的居住格局是不利于两个民族成员之间的日常交往的。这些地区的人们一般都以自己的邻居为友, 而与离得较远的他族人员来往较少。因此, 牧区的蒙汉两族牧民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 社会结构上没有相互渗入。但是,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蒙汉通婚不断增多, 牧区过去蒙汉分别居住的隔离状态被逐渐打破, 蒙汉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也随之增多。

在旗中部的半农半牧区, 因为蒙古族牧民和汉族农民之间经常要进行经济往来, 互通有无, 相应的社会交往也会增多。而在南部的农业区, 蒙古族大多都与汉族混杂居住在一起, 他们除了自己的亲戚之外, 一般都与汉族交友往来。在农区, 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每家每户之间的距离很近, 人们不仅与周围的邻居关系好, 而且全村人一般都相互认识彼此熟悉。蒙古族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 他们也必然“入乡随俗”, 与汉人交往甚多, 关系密切。

三、蒙汉通婚状况

在乌拉特中旗, 无论牧区、半农半牧区还是农区和城镇地区, 蒙汉通婚现象都很普遍。笔者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笔者的表哥就娶了一位蒙古族妻子, 一位表姐也嫁给了蒙古族。而且据访谈了解, 一般人们都不反对蒙汉通婚, 甚至有的还很乐意。他们认为, 现在的蒙汉两族在生活习惯上几乎没有差异, 对彼此的行为观念也能理解并接受, 不存在什么障碍;而且通婚是互利的, 汉族人认为将来子女可以享受蒙古族的优惠政策, 蒙古族则可以扩大自己的人际圈。一般蒙汉通婚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都比较和睦, 很少会因为民族文化问题产生矛盾。以蒙汉通婚的家庭为核心, 又扩大了其代表的两个民族之间的族际交往。可见, 大量的族际通婚是在民族交往增多、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关系增进的情况下发生的, 反过来又“可以增进民族间的交往和友谊, 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

乌拉特中旗蒙汉两族在保留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基础上, 在语言和生活习惯上相通, 相互的认知不断加深;借着紧密的稳定的地缘关系, 两族之间的社会交往频繁、深入甚至相互渗入;蒙汉通婚在文化异质性减小、交往深入的条件下也不断增加;该旗的蒙汉民族关系和谐融洽, 并且不断增进。

四、影响蒙汉民族关系的因素

1. 生计方式的影响

在牧区, 由于草原畜牧业依然是蒙古族牧民的生计方式, 因此草原文化仍然是他们的文化基础。而汉族牧民在长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活动中, 为适应牧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 自产的奶食、肉食逐渐成为他们饮食结构中的主体, 生活习惯更接近当地的蒙古族, 草原文化也成为他们的文化。在半农半牧区特别是农牧结合地带, 蒙汉之间经常互通有无, 进行经济往来, 各自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 逐渐融合。在农区, 蒙古族和汉族一样从事农业生产, 长期受农业文明的影响, 生活习惯自然倾向于与当地汉族一致。这样, 蒙汉两族的生活习惯都受制于各自所从事的生产活动, 在不同的生计方式下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中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这样紧密的地缘文化基础之上, 各生产区域内部的蒙汉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尊重, 民族关系处于和谐共生状态。

2. 居住格局的影响

民族居住格局是影响民族间交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居住格局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互动提供着不同的客观条件。“民族社会学研究表明, 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各民族之间的人口数量构成与居住空间的分布状况可反映民族凝聚程度、民族交流合作的空间条件及相应的发展动力”。

在乌拉特中旗北部牧业区, 蒙汉两族形成了蒙古族占多数汉族占少数的、每户与每户相隔甚远的、聚族而居的居住格局。这样的居住格局限制了两个民族接触的条件, 减少了他们互动的机会;在同样的生计方式下, 他们又缺乏互通有无的经济往来的动力。这样, 牧区蒙汉两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就比较少而浅, 族群关系的发展比较缓慢。而在半农半牧区特别是农牧结合地带, 虽然也是蒙汉分开居住, 但两族的人口结构较平衡, 又有进行经济往来的动力和条件, 所以两族成员之间的民间交往相对会多一些, 关系也随之增进。到了南部的农业区, 少数蒙古族散杂居于集中居住的汉族中间, 都是村连村、户连户, 土地也是你家地头连着我家地尾交错分布。这样的居住格局, 显然非常便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进行交往。可见, 不同的居住格局会对民族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摘要: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 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 汉族占多数的民族地区。通过分析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蒙汉民族在文化风俗、社会交往、族际通婚方面的情况, 考察了该旗蒙汉民族关系的现状, 探讨了影响该地蒙汉民族关系的因素, 主要是生计方式的影响和居住格局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关系,风俗习惯,社会交往,生计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社会学——族群关系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抗先.民族社会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苏州大学2009年新闻学传播学真题下一篇:二年级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