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ps教学计划

2024-07-12

中职ps教学计划(8篇)

1.中职ps教学计划 篇一

第一章 ps 概述

1、当前市场中ps的使用范围

1)配合Coreldraw或AI实现平面设计:包括图片处理、绘画、制作传单等

2)配合3D或SU实现装潢设计

3)配合AE或FLASH实现动画设计

2、软件版本: 1)2003年前叫ps1、、、、、、8 2)2003年后叫ps cs,现在pscs2、cs3是常用版本。

3、位图和矢量图:Ps是标准的位图处理软件。

1)位图:一般常见的图片都是位图标准,一般对于颜色要求较为高的图片会使用到。它的致命弱点是存储时容量较大,并且放大后会失真,所以一般在制作大型的招贴或海报时可以使用Coreldraw软件进行操作。

2)矢量图:利用Coreldraw或AI等矢量绘图工具制作的图形,其特点是大多数图片需要用专门的软件打开,所以在流通上比不上位图,并且其支持的颜色较少;但是它在进行放大的时候不会产生任何的失真,故更适合在户外大型广告中使用。

4、ps界面: 1)标题栏 2)菜单栏 3)工具属性栏

4)工具箱面板 5)浮动面板

6)灰色区域:文件图像放置区域

5、如果面板找不到:

1)窗口菜单——>找到你想恢复的面板 2)窗口菜单——>工作区——>复位调板位置

6、新建文件

方法:文件菜单里新建

Ctrl+n

Ctrl+双击左键

1)预设:纸张的介绍(A4、A3)/平时我们创建练习,使用像素。常见尺寸:

一寸照片尺寸:2.5×3.5cm 二寸照片尺寸:3.5×5.3cm 名片尺寸:90mm×55mm 8开纸宣传单:8开(285mm×420mm)≈A3(297mm×420mm)16开纸宣传单:16开(210mm*285mm)≈A4(297mm×210mm)2)分辨率:单位面积里存在像素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图片越清楚,反之越模糊。

写真分辨率是35-72像素/英寸

喷绘分辨率是25-35像素/英寸

电脑上图像分辨率是72像素/英寸

输出打印大于等于300像素/英寸 3)喷绘与写真的区别:

喷绘是喷绘机出,采用油性墨水,不怕水,多用于户外广告、围挡等,也可用于室内的背景等,优点是价格便宜,可出的面积大,一般机器3.2米宽,也有5米的宽度,不过贵点,缺点是有刺激性气味儿,画面精度稍差,表面不光滑。

写真是写真机出,当然有室内写真和户外写真之分,这里说室内写真,用水性墨水,怕水,因此得覆膜,亮膜或者亚膜,多用于室内的一些画面制作,易拉宝(海报架、展示架),X展架,也可以做背景,不过大面的需要拼接,也可以覆板,KT板或者冷板出图。优点是精度高,无异味,缺点是价格较喷绘高一些。

还有户外写真,差不多就是喷绘的墨水,加上车贴,喷绘布等材料,价格比室内贵一些,优点是不怕水了。

4)色彩模式(常用)RGB:支持颜色最广;ps默认色彩模式

CMYk:印刷模式

5)存储预设

7、打开文件:

1)文件菜单中的打开 ctrl+O或双击左键 2)打开多张图像文件:配合ctrl、shift

8、保存文件:

文件菜单中的“存储”命令: ctrl +S 存储为/另存为: ctrl +shift+S:在旧版的基础上另存新版,继续画新的内

容。

第二章 ps 选区工具

一、工具箱面板简介

1、图像选择、选区工具、移动工具

2、图像编辑、处理、美化绘制的工具

3、路径工具、矢量工具:绘制复杂图像、添加文字

4、辅助工具:

1)放大镜工具(快捷键Z:默认是扩大视图,配合alt键是缩小视图)注意:视图扩大(ctrl+“+”)、视图缩小(ctrl+“—”)的妙用:在不改变正在使用的工具的前提下,缩放视图。

2)抓手工具(快捷键H)

3)按屏幕大小缩放:ctrl+0;按图像实际大小缩放:ctrl+alt+0 4)区域缩放:放大镜工具拉框 5)空格键的妙用:

在使用其他工具的时候,按住空格键可以暂时切换到抓手工具,这样可以在不退出正在使用的工具的情况下,拖动视图。

5、背景色填充:ctrl+del

前景色填充:alt+del 按字母D可设置默认黑白色 按X键可切换前景色与背景色的位置

注意: ctrl+z是退后一步操作,ctrl+alt+z可以退后多步

6、图像文件全屏显示

二、选区

1、选区的概念:

选区的作用是确定我们要操作的工作范围,将所做选区内部的图片进 行处理,而其他地方不受影响。

2、规则选区工具组: M

1)包括:(矩形、椭圆、单行和单列选取框:制作一个像素的选区)2)矩形选框工具:

a、按shift键拖框是以对角点为固定点画正方形

b、按shift+alt键以中心点为固定点画正方形

c、在已有选区的基础上,选区的加减:按shift键加选区;按alt减选区; 按shift+alt是交叉选区(在选项的最左边按钮选中后有同样效果)

d、羽化属性:可以形成边缘模糊的选区 实例:画梦幻气泡

3)针对选区的调整:

移动选区:

a、移动条件:只有在选区工具组、套索工具组、魔棒工具组下才可以移动选区。

b、移动方法:鼠标移动/键盘移动(配合键盘方向键移动选区:配合shift键是每次移动10个像素)。

② 修改选区:“选择”菜单栏——>修改

a、作用:主要是精确修改当前已经建好的选区

b、“边界”命令:用扩大的选区减去原选区,形成包围原选区的条形选区。

c、“平滑”命令:把直角选区变成圆角选区

d、“扩展”命令:使原选区扩大

e、“收缩”命令:使原选区收缩

f、选区的羽化:把直角选区变成圆角选区,且使用前景色、背景色填充时,边缘模糊。

③变换选区:作用:不精确的修改选区。

“选择”菜单栏——>“变换选区”命令:控制框 a、“随意”变换:拖住控制点

注意:“回车键”是确认选区变换完成,“esc键”是取消正在进行的变换。

b、“等比例”变换:配合shift键拖动顶角的控制点 c、“中心”变换:配合shift+alt键拖动顶角的控制点 d、“扭曲”变换:配合ctrl键拖动顶角的控制点

e、“斜切”变换:配合ctrl+shift键拖动中间控制点,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斜切

f、“透视”变换:配合ctrl+shift+alt键拖动顶角的控制点,选区产生透视效果

g、鼠标放在顶角的控制点外,出现“旋转符号”,可实现选区的旋转,配合shift键是每次旋转15度。

4)关于选区的其他命令:

a、全选 ctrl+a

b、反选 ctrl+shift+i

c、取消选区 ctrl+d

5)实例

三、不规则选区工具组:L:

1、作用:制作不规则选区

2、分类:A、套索工具(常规套索)B、多边形套索工具C、磁性套索工具(有吸附性,适合对前景和背景反差较大的图片进行选区制作)

3、工具组所包含工具:

1)套索工具:选择工具后,按左键连续拖动松开后自动闭合形成选区。

2)多边形套索:选择工具后,在页面中连续单击确定多边形的角点,双击 闭合或按回车闭合。

3)磁性套索:

a、选择工具后沿图形的边缘移动则自动添加定位点,按delete键或退格键可删除多余的定位点,双击或按回车闭合。

b、使用工具建立选区,配合空格,可以既实现抓手功能,又不取消正在使用的工具。

4、实例:扣取荷花

四、魔棒工具:W

1)一次性将画面中与“单击处”相同或相近颜色区域选中

2)原理:适用于与单击点颜色相近的区域,选项栏中的容差值

决定选区的精确性,值越低越精确,反之数值越大范围越大,默认值为32.3)连续选项命令:

取消选项中的连续复选框,使用魔术棒时就可以将所有的相近颜色(无论连续与否)都一并进行选中。

4)实例图片

五、移动工具:v 1)作用:实现图像的位移移动 2)操作:

a、拖动时,配合alt=图像的复制

b、可以跨文件拖图像/配合alt+shift键盘拖动是图像的居中复制。

3)实例:面具的制作

a、选区与图像的描边:“编辑”菜单——>描边

b、变换选区的应用

六、“色彩范围”选区工具:

1)“选择”菜单——>色彩范围

2)“魔棒工具”与“色彩范围”的异同: a、两者都是根据色彩来建立选区

b、魔棒工具抠图不如色彩范围选区工具精细

c、魔棒工具只能一次选择,色彩范围工具可以多次选择

d、色彩范围工具比魔棒工具功能强大

七、图像的变换:

1、“编辑”菜单——>“自由变换”(ctrl+t):它的操作和“变换选区”一样,只是“变换选区”变换是选区,自由变换变换的是图像。注意:大尺寸的图片缩小后,如果再扩大,图像会变虚、失真。

2、“编辑”菜单——>“变换” ——>缩放/旋转/斜切/扭曲/透视:与自由变换实现的功能一样。

3、“编辑”菜单——>“变换” ——>变形:只是控制点多了一点,与自由变换实现的功能一样。

4、“编辑”菜单——>“变换” ——>再次(ctrl +shift+t):重复你上次所做的变换操作。

5、ctrl +shift+alt+t(三键加t):再次变换并且复制出一个新的图像。实例:三键盘+t

八、图层的基本操作:

1、背景层:永远在图层面板的最底层、不能调顺序、不能移动、不能描边,操作很不方便,所以要转化为普通层或者复制出层。注意:绘制图形的时候,要新建层;调图的时候要复制层。

2、背景层与普通层的相互转化:

1)“双击背景层”可以将背景层转化为普通层

2)普通层转化为背景层:图层菜单——>新建——>图层背景

3、新建图层:图层面板——>创建新图层:创建出来的都是透明图层即没有背景的图层

4、给图层改名:双击图层缩略图后的名字

5、删除层:拖动层到垃圾桶

6、复制图层:把要复制的层拖动到“创建新图层”的按钮上

7、选择多个图层:配合ctrl/shift点选

8、找到图像所在图层:

1)法一:移动工具:勾上“自动选择”属性——>点击图像——>系统自动找到图像所在图层

2)法二:移动工具:如果不勾“自动选择”属性——>右击图像——>自己选择图像所在图层

9、改变图层的上下顺序:

1)作用:通过调整图层上下顺序实现图像的相互遮挡,以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2)方法:

a、法一:托住图层,往上/下拖动

b、法二:ctrl+[ 下移图层

ctrl+] 上移图层

ctrl+shift+[ 把图层移到最下面

ctrl+shift+] 把图层移动到最上面

10、把图层中图像范围转化为选区/载入选区:

配合ctrl键——>点击图层缩略图: 图层中的图像范围就转化为了选区。

11、合并图层:

1)向下合并可见图层:ctrl+E 2)合并所有可见图层:ctrl+shift+E 3)集合可见图层的所有图像,复制出一个新的图层:ctrl+shift+alt+E(三键加E)

12、1)通过拷贝的图层ctrl+j:要是没有选区,是复制当前图层;如果有选区,就把选区里的内容复制出新层。

2)通过剪切的图层Ctrl+shift+j:把选区图像剪切成图层:主要用来分层

13、链接图层:选择你要链接的图层——>右击图层空白处——>链接图层:被链接的图层就可以一起选中拖动了

14、打开/关闭所有图层:配合Alt键单击“小眼睛”/右击选择“显示隐藏所有其他图层”

九、裁切工具:c 作用:用于画面的裁切:双击结束裁剪。

第三章 ps 工具箱第二部分工具讲解:主要是用来修图

一、污点修复画笔:J

1、选择工具后点击瑕疵,适合对较小的瑕疵进行修复

2、画笔的笔触越大,误差会越大

3、实例图片

二、修复画笔工具:

1.选择工具后使用Alt键在要修复的位置最接近的地方单击进行拾取颜色,然后以单击的方式或者拖动的方式在其位置进行修复。

2、以“单击方式”修复画面时,“拾取点”始终保持第一次拾取的位置。

3、在进行修复的时候要适当的进行拾取点的更换,以配合不同的待修复区域的不同颜色和纹理。

4、修复时,工具会考虑被修复区域的光影,并不会照搬拾取位置的图像。

5、修复画笔可以实现跨文件的拾取、修复图像。

6、实例图片

三、修补工具:

1、源模式:指你开始选中的位置是需要修复的位置,拖动到的位置是取样区域(图像中的画面好的区域):ctrl+d取消建立的修复区域。

2、目标模式:是把好的区域拖放到需要修复的位置

3、实例图片

四、红眼工具:点击红眼位置即可

五、画笔和铅笔工具:B

1、笔触大小:【调小画笔; 】调大画笔。

2、不透明度:不透明度调小,画出的图像变浅。

3、流量:笔墨水流出的速度,与不透明度相似。

4、喷枪功能:柔化的笔触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喷枪功能实现笔触不断扩大。

5、实例:logo倒影制作:画笔:虚化大笔触——>不透明度降低

六、颜色替换工具:用前景色替换画面颜色

1、作用:给物体上色

2、模式:选择“颜色”即可

3、取样:决定被替换颜色的区域

a、连续方式:画面中的所有颜色只要在笔触下都被替换

b、一次方式:以鼠标第一次单击的颜色为被替换的颜色

c、背景色板:以背景色为被替代的颜色。首先要设置图片的背景色

4、容差:容差越大,被替代的颜色越多

5、实例:玻璃球上色

七、仿制图章工具:S

1、选择后使用Alt件在要修复的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的地方单击进行拾取颜色,然后以单击或者拖动的方式在其位置进行修复。

2、仿制图章工具与修复画笔工具的区别:仿制图章工具照搬拾取位置的图像,不考虑被修复区域的光影。

八、图案图章工具:是以图案绘制到画面上,不用取样。

九、历史记录画笔工具:Y

1、作用:1)历史记录画笔能够记录画面过往的状态

2)历史记录画笔涂过的区域恢复到修改前的状态

2、实例:照片磨皮

1)打开图片——>复制出新图片——>高斯模糊

2)历史记录面板:历史记录画笔放到高斯模糊层上(系统自动记录了画面模糊的这个状态)——>点击复制图层——>使用历史记录画笔开始

磨皮。(注:a、使用柔性画笔,把该画笔的不透明度改为40%左右。数值再稍微低些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注意不要磨得太过分,这是新手在做这个教程中最常犯的毛病。适可而止,保持皮肤一定的质感。b、注意不要触及不需要磨皮处理的五官及其他部分。)

3)对磨完皮的图片进行色彩及明暗的调节

十、历史记录艺术画笔:产生艺术效果。

十一、橡皮擦工具:E 作用: 实现画面擦除

十二、背景色橡皮擦:

1、根据十字光标所处的位置进行区分擦除,擦除后显示透明区域(选项:取样——背景色板;限制—不连续;勾选保护前景色)

2、实例:扣头发

十三、魔术橡皮擦:

1、实质是橡皮擦与魔棒工具的结合体:系统自动选中图像中相同或者相近颜色的区域,然后加以擦除。

2、实例:魔术橡皮擦抠图

十四、渐变工具: g

1、可创建直线形、放射形、斜角形、反射形和菱形的颜色混合效果。在渐变工具的选项栏中,可以设置不同的渐变类型,并且改变渐变混合颜色的方式。

2、默认渐变是创建一个从前景色逐渐混合到背景色的填充,点按渐变色板旁

边的三角形以挑选预设渐变填充。单击这个色板将打开渐变编辑器。

3、在渐变色板的右边是代表5种渐变类型的图标,我们选择一种类型来指定所需要的渐变生成方向。

(1)线性渐变

以直线从起点渐变到终点。(2)径向渐变

以圆形图案从起点渐变到终点。(3)角度渐变

围绕起点以逆时针扫描方式渐变。

(4)对称渐变

使用均衡的线性渐变在起点的任一侧渐变。(5)菱形渐变

以菱形方式从起点向外渐变。

4、编辑渐变:“渐变编辑器”

(1)在渐变色板内单击就会打开“渐变编辑器”对话框,渐变编辑器既可以编辑已有的渐变,也可以定义新的渐变,并添加到列表上。我们也可以从渐变编辑器或预设管理器中保存和装入整个渐变调板。

(2)要想给渐变添加一种颜色,单击预览栏的下面,一个新的颜色色标就会出现。如果要想删除添加的一个颜色色标,只要点按该色标并向任意地方拖出即可。要更改一个色标颜色只要单击“颜色”色样,打开拾色器对话框,从中选择一个颜色。

(3)单击位于渐变条上方的不透明度色标,选中后不透明度色标下半部分的三角形会变黑,色标上半部分为黑色表明不透明度为100%。如果在编辑器下面的“不透明度”后面输入数值50%,不透明度色标的方形部分会变成灰色,表明颜色是半透明的,其对应的渐变条可见表示透明的方格出现。移动不透明度色标之间的中点可以重新分布透明在渐变中的比例。

5、反向:反转渐变填充中的颜色顺序。

仿色:用较小的带宽创建较平滑的混合。

透明区域:勾上后,渐变编辑器里的不透明色标才起作用。

6、实例

十四、油漆桶工具:

1、作用:以前景色或者图案填充画面中与单击点颜色相同或者相近的区域

2、实例:铺设地砖

(1)定义图案:编辑菜单——>定义图案(2)图层样式 ——>图案叠加(3)删除已定义的图案

十五、模糊工具:R 作用:使画面中被鼠标涂抹过的区域变得模糊 实例

十六、锐化工具:

(1)作用:与模糊工具相反,使画面中被鼠标涂抹过的区域

变得清晰

(2)使用前提:图像像素还在,只是有些不清晰

实例

十七、涂抹工具: 作用:实现手指涂抹的感觉 实例:给马画绒毛

十八、减淡工具:O 作用:使画面中被涂抹过的区域颜色变淡,而且变亮

十九、加深工具:

作用:与减淡工具相反,使画面中被涂抹过的区域颜色变深,而且变暗。

二十、海绵工具:

作用:模式:(1)去色:是吸走画面中的颜色。

(2)加色:加重画面中的颜色。第四章 ps工具箱第三部分工具:路径工具组的讲解

一、钢笔工具:p

1、作用:

1)用来建立复杂的选区 2)用来绘制复杂的图像

2、绘制基本的直线/曲线:

1)钢笔工具属性栏:工具属性栏上选“路径”——>点击是画直线(配合shift键画水平/垂直/以及45度线)——>拖动是画曲线——>esc键是结束不闭合的路径绘制

2)锚点(贝塞尔点/角点)、线段、手柄的概念 3)实现路径的“曲直转变”:转换点工具

a、作用:实现角点与贝塞尔点的转化,以实现所绘路径的曲直转变 b、在钢笔工具下——>配合alt键——>可以暂时切换到转化点工具:使上下曲线的效果不相互影响

3、自由钢笔工具:勾上“磁性的”属性,就相当于磁性套索工具,拖动绘制可以建立路径

4、添加锚点/删除锚点工具:

使用条件:在已经绘制的路径上,可以使用

二、路径选择工具:A

1、作用:可以选择整个路径,移动整个路径的位置。

2、复制路径:路径选择工具+ALT键单击拖动

三、直接选择工具

1、作用:可以选择路径上单个锚点,选中的锚点呈黑色,就可以移动这个锚点的位置,同时可以拖动控制柄,实现路径形态的修改。

2、全部锚点被选中时=路径选择工具,可以移动整个路径的位置。

3、按ctrl可从“钢笔工具”暂时切换到“直接选择工具”,方便我们在绘制路径的同时,修改路径。

4、复制路径:直接选择工具+ALT键单击拖动 实例:扣取汽车

四、钢笔工具属性栏:形状图层

作用:以前景色填充我们画出的路径区域

五、路径面板的讲解:

1、用前景色填充路径

2、用画笔描边路径:必须在画笔工具下才能描边

3、将路径转化为选区载入

4、从选区生成工作路径

5、新建路径:新建的是永久路径

1)我们用钢笔工具所画路径,在路径面板中自动生成工作路径,工作路径是临时路径,当我们点击路径面板空白处,再次用钢

笔工具绘制新路径时,系统会自动取消原来的路径,所以说工作路径是临时的,容易丢失。

2)

永久路径:我们在路径面板新建的路径是永久的,即使用钢笔工具重新绘制新路径,它也不会丢失。

6、删除当前路径

六、钢笔工具的综合应用:各种logo的绘制

七、形状工具组:系统自带的一系列路径: 实例:baidulogo

七、文字工具:T:

1、包括: 横排文字工具/直排文字工具/横排文字蒙版工具/直排文字蒙版工具

2、文本的分类:单行文字和段落

3、单行文字的输入:在绘图区单击——>输入文字——>ctrl+回车:结束文字输入

4、段落文字的输入:拉框输入

5、路径文字的制作:先绘制路径,选择文字工具靠近路径,当光标变为一个特殊符号时,落入光标输入文字

6、字符及段落的修改:在属性栏右侧

7、改“文字颜色”的快捷方法:选择文字层——>ctrl+退格键:把文字颜色变为背景色/Alt+退格键:把文字颜色变为前景色

8、渐变文字:要先栅格化文字(使用“文字层”变成“图像普通层”):右击文字层空白处——>栅格化文字

9、横排文字蒙版工具/直排文字蒙版工具:

作用:输入完成后,形成文字选区。

10、综合练习:传单的制作

1)查看图像尺寸/改变图像尺寸:

“图像菜单”——>图像大小:像素大小/文档大小

注:改变图像大小只能使图像尺寸变大变小,但不能使不清楚的图片变清楚。而且图像尺寸变大,文件所占容量会变大。

2)利用钢笔工具制作表格

第五章 ps工具箱第四部分工具:辅助工具

一、标尺:ctrl+r

1)作用:测量图形,产生辅助线

2)配合移动工具,拉出/拉走辅助线

3)辅助线:移动工具配合alt点击可将水平辅助线变成垂直的,反过来也可;移动工具按shift拖动可强制对齐标尺上的刻度。

二、吸管工具:

1)I

2)作用:用来拾取图像中单击处的颜色作为前景色使用,alt单击作为背景色使用

三、颜色取样器:

1)I

2)作用:用来拾取单击处的颜色RGB数值显示在“信息面板”上,一次最多吸取4种颜色,按alt,鼠标会变成剪刀 ,去除你单击处RGB数值。

四、度量工具:

作用:可以量取图片的倾斜角度

实例:倾斜图片的纠正

五、注释工具/语音注释工具:

作用:添加文字及语音注释,以提醒他人。第六章

图像明暗与色彩的调整

一、概述

(一)图像的明暗:

三大面:亮部、暗部、灰部;

五大调子:其中暗部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二)颜色HSB:

H代表色相(表示不同的颜色)、S代表饱和度(颜色的浓度)、B代表颜色的亮度

二、直方图:

x轴由左至右是由暗到亮;y轴是颜色分布多少(峰值代表颜色较多,若信息较紧密是颜色较多,反之是颜色较少)

三、调整图像的明暗的方法:

1、曲线:图像菜单——>调整——>曲线:ctrl+M 1)曲线最左端是设置暗部、中间是灰部,右边是设置高光

2)配合alt键按取消,可以复位操作

3)曲线面板会有3个吸管工具,黑场设置工具,灰场设置工具,白场设置工具。

a、选黑场工具--在图像你认为最黑的地方点下(比取样点黑的都变黑色)

b、选白场工具--在图像你认为最白的地方点下(比取样点白的都变白色)c、选灰场工具--在图像你认为最灰的地方点下(比取样点灰的都变灰色)

2、亮度/对比度:

作用:拉开图像明暗层次

实例:戴帽女孩

3、自动色阶

4、色阶:ctrl+L

5、阴影/高光:

1)作用:调整缺少中间过渡色的图片,它的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是让图片中的颜色亮的暗一些,暗的亮一些。

2)给图片添加阴影/高光命令后,图片就进行了自动修复。

3)阴影数值越大,阴影部分越亮;高光数值数值越大,高光部分越暗。4)逆光照片的修正

6、实例:照片

四、调整图片的偏色

1、色彩平衡:ctrl+b

实例:带草帽的女孩

2、色相/饱和度:ctrl+u

实例:夜视照片/小黄猫照片

五、其他调整图片颜色的方法

1、去色:做黑白照片

2、匹配颜色:

将两种不同色彩的图像,匹配起来,使其中的一张图像照搬另一张图像的颜色

3、替换颜色:

1)将吸管选择的相似色彩进行一次性颜色的替换; 2)在缩略图中所有白色的地方都是要替换的区域,可通过颜色容差进行选区大小的调整;

3)下半部分为替换颜色,可以直接通过拖动滑块进行颜色的调整。

4)它适合画面中有大面积纯色的图片替换颜色

4、变化:

1)图像菜单——>调整——>变化 2)作用:直观的调节图像的明暗和色调

3)给图像添加“变化”命令后,图片就进行了自动修复。4)“原稿”是没调整前的图像,点击它可恢复图片原来的效果 5)“加颜色”、“较暗”、“较亮”不断点击,它就给系统不断的加上效果。

5、照片滤镜:

用于调节色温使用,在面板中,可以直接使用加温或冷却滤镜,颜色可以不用做调整,直接更改色彩浓度即可;在一些特殊情况,可以使用颜色进行特殊效果的处理。

6、反相:ctrl+I:颜色的反相

例如黑白色的反转

第七章

图层的高级应用

一、图层样式

(一)作用:图层样式是图层的各种效果,常用在做文字特效。

(二)投影效果:

1)距离:影子距原图像的远近

2)扩展:影子的范围

3)大小:投影的模糊程度

4)等高线:投影的浓淡变化

5)杂色:影子产生杂点效果

6)全局光:表示灯光的方向

7)混合模式色块可以调整影子的色彩

(三)内阴影效果:产生内部投影效果

1)影子如果为黑色,字体不能再是黑色,要调成别的颜色,2)大小:影子的大小

3)例子:字体:华文行楷、字体颜色:黄色、内投影红色

(四)外发光

1)混合模式“滤色”情况下看不到发光效果:切换混合模式/新建一个不是白色的背景

2)扩展:发光的范围

3)大小:发光的模糊程度

4)因素:方法:柔和(柔光);精确(尖锐的光)

5)品质:

范围:发光范围大小

6)拖动图层样式,可以实现图层样式在不同图层间的切换;ALT加拖动是复制图层样式。

7)“外发光”效果除了可以发出纯色的光,也可以发“混合的光”

(五)内发光:“内发光”效果除了可以发出纯色的光,同样可以发“混合的光”

(六)斜面和浮雕效果

1)样式:浮雕的样式

2)深度:字体的凹凸程度

3)柔化:浮雕的凹凸效果柔化一下

4)光泽等高线:给浮雕添加一些阴影效果

5)勾选“等高线、纹理”选项,也可以调节斜面和浮雕效果。

(七)光泽效果:产生字套字的效果

(八)颜色叠加效果

(九)渐变叠加效果

(十)图案叠加效果

(十一)文字的描边效果

二、图层蒙版:

1、作用:

1)通过建立图层蒙版实现图层间的相互遮挡的关系 2)实现图像的隐现

2、建立图层蒙版:先建立选区——>选区是留下的部分,在图层蒙版中显示为白色区域:黑透白不透——>“选区以外的区域”在图层蒙版中显示为

黑色,就能透过去看到下一层的图像。

3、配合画笔工具修改图层蒙版:

选中图层面板中的图层蒙版,用黑色画笔绘制,黑色画笔涂过的区域,可以看到下一层的图像。

4、实例:鱼缸里的书:滤镜——>扭曲——>水波

5、实例:做电视海报特效

三、快速蒙版:Q

1、作用:“快速建立选区”的一种方式,其中白色形成选区、黑色形成非选区。

2、实例1:使用快速蒙版抠图

1)

首先Q进入快速蒙版——>配合画笔建立选区:使用黑色柔性、硬度为50%的画笔涂抹——>按Q键退

出快速蒙版,回到图层面板,按Delete键,删除选区(呈蚂蚁线状态)的图像

2)按Ctrl+D取消选择,选择“橡皮擦工具”,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柔性笔头,把多余的图像擦除掉。

实例2:艺术照片

1)新建文件——> 进入快速蒙版——> 使用黑色硬性画笔工具,在窗口画“心”形

2)退出快速蒙版,形成选区

3)在选区内任意填充颜色——> 滤镜:扭曲:波纹 4)打开素材中任意一张照片——> ctrl+A选中整个图像—

—> ctrl+c拷贝图像

5)选择——> 色彩范围:建立心型选区

6)“编辑”菜单——>“粘贴入”:crtl+shift+v(把刚才复制的照片,粘贴入心形选区)

四、图层组的使用:

作用:创建新组可以方便管理图层

五、调整层的使用:

1、作用:和调整图像明暗和颜色作用一样,只是调整层易于删除。

2、注意:添加调整层,它会对它下面的层都起作用。

六、图层的混合模式:

1)概念:

所谓“图层混合模式”就是指一个层与其下图层的色彩叠加方式,平时我们常用正常模式,除了正常以外,还有很多种混合模式,它们都可以产生迥异的合成效果。2)常用混合模式

a、正常模式,也是默认的模式。不和其他图层发生任何混合。b、正片叠底模式:产生变暗效果 c、叠加模式:使暗的更暗、亮的更亮 d、柔光模式:产生柔光效果 3)平时都是一个个试效果 4)

实例1:利用“混合模式”和“调整层”给衣服换颜色

步骤:选中要换色的衣服——>点击“调整层”,选择“纯色”:设置颜色——>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 ——>把图层“不透明度”降下来 实例2:利用混合模式调整效果图(使效果图线条精细、明确)

A、调整好效果图明暗和色调后,合并出新图层——>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B、混合模式改成柔光——>不透明度降低

C、三键加E合并出新图层——>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混合模式:叠加

七、图层的不透明度和填充

1)不透明度:“图层本身”和“图层样式”的不透明度都降低

2)填充:只降低“图层本身”的不透明度 实例:做影子

第八章

通道

1、通道:

1)定义:通道把图像分解成一个或多个色彩成分,图像的模式决定了颜色通道的数量。RGB模式的图像有4个通道,1个复合通道(RGB通道),3个分别代表红色、绿色、蓝色的通道,CMYK图像由5个通道组成:一个复合通道(CMYK通道),4个分别代表青色、洋红、黄色和黑色的通道

注:改变图像的模式:“图像”菜单——>模式

2)作用:

① 存储图像的色彩资料

② 存储和创建选区:在通道中白色为选区,黑色非选区,灰色半透明。③ 抠图

3)Alpha通道:所有新建的通道都是Alpha通道,作用存储选区。

4)载入通道选区:按Ctrl键加单击通道

2、通道实例: 通道抠图的步骤: 1)2)3)4)5)6)复制图层

在通道面板中,复制出蓝色通道

使用“色阶”命令调节黑白程度——>使用色彩范围建立选区 回到图层面板——>删除背景天

复制出绿色通道——>色阶调黑白程度——>使用色彩范围建立选区 回到图层面板——>在图层上建立“图层蒙版” ——>选中图层蒙版——>使用画笔涂抹(黑透白不透)——>使要显示的图像显示出来

3、浮动面板其他命令 1)颜色/色板:用来设置前景色

2)样式:电脑自带的一些“图层样式”

第九章

滤镜

一、滤镜的概念:

1、滤镜的原理:模拟相机中的镜头出现一些特殊的效果,主要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效。

2、分类:内置滤镜(PS自带的滤镜)和外挂滤镜(网上下的滤镜)

二、常用滤镜

1、抽出:

1)作用:进行精细的抠图操作

2)

实例: 扣取狮子

修边:图层——>修边——>去边/移去黑色杂边/移去白色杂边

2、液化:

实例:制作瘦脸效果

3、“图案生成器”滤镜: 制作无缝贴图

作用:图案生成器滤镜可以把选中的图像作为样本纹理扩展填充到更大的区域,也可根据纹理的类型创建无缝拼贴图案。注意:

1)平滑度:控制拼贴的平滑程度。

2)样本细节:控制样本的细节,若值大于5,会大大的延长生成图案的时间。

3)显示:选择显示原稿还是显示生成的图案效果。4)拼贴边界:勾选此项可以显示出拼贴边界。

5)更新图案预览:勾选此项将自动更新图案的预览效果。6)控制生成的拼贴图案:最多生成20次。4、5、6、滤镜——>扭曲:主要用来做图像变形 滤镜——>模糊:动感模糊/高斯模糊 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

作用:用来使效果图线条明显

第十章

动作

一、作用:ps动作适合于批量处理图片的大小

二、把两张图片变成一样的尺寸

1)打开图片——>打开动作面板:新建动作——>系统自动记录——>开始修改图片尺寸:“图像”菜单:图像大小:约束比例勾去;宽高都要设置尺寸——>停止记录。

2)打开另外一张要调整尺寸的图片——>动作面板——>播放选定的动作(播放选区):系统自动修改图片的尺寸。

三、成批的处理图片

1)打开图片——>打开动作面板:创建新组(创建新设置)——>新建动作——>系统自动记录——>开始修改图片尺寸:“图像”菜单:图像大小:约束比例勾去;宽高都要设置尺寸——>停止记录。2)把要处理尺寸的图片新建一个文件夹

3)“文件菜单”——>“自动”——>“批处理”:点击“选取”找到你新建的存放要处理尺寸的图片的文件夹。

第十一章

ps命令补充

一、画布的调整:

1、画布概念:相当于我们绘图的纸张

2、实例:通过设定画布大小为照片添加白色边框:“图像”菜单——>画布大小

3、旋转画布:“图像”菜单——>旋转画布

二、图层间的对齐:

移动工具下——>选中你要对齐的图层——>移动工具工具属性栏:顶对

齐/底对齐/右对齐/左对齐、、、、、、三、选取相似:

1、作用:在原有的选区基础上扩大选区

2、“选择”菜单——>“选取相似”

四、选区的储存:

建立选区——> “选择”菜单——>存储选区——> 载入选区(和Alpha通道功能一样)

五、建立选区抠图的方法总结

1、规则选区工具

2、不规则选区工具

3、魔棒工具

4、色彩范围

5、钢笔工具

6、快速蒙版

7、载入选区

8、通道抠图

9、滤镜——>抽出

>“选择”菜单——

2.中职ps教学计划 篇二

关键词:翻转课堂,PS课程,教学应用

一、翻转课堂特点

翻转课堂是指在多媒体学习资源的辅助下, 学生自主在课前完成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学习;在课堂中, 通过教师引导与同学的讨论, 把外化知识变成内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翻转:

(一) 教学形式的翻转

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完成作业”翻转为“课前讲授—课中讨论—课后巩固”,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内容,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自主与自由。

(二) 师生角色的翻转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 可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 选择何时何地学习教学资源。在课堂上,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跟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 教师也可有针对地辅导, 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三) 课堂互动翻转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跟学生沟通的时间较少, 导致课堂更多的是“一言堂”。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在课前已经对知识有一定掌握, 教师就能利用更多的时间, 跟学生讨论他们困惑与感兴趣的知识, 并适当地给予指导。由此可见, 翻转课堂可以让课堂更活跃, 充满互动性。

二、PS翻转课堂教学可行性

从PS课程特点来讲, PS是一门实践性强, 入门较易, 深入较难的课程, 往往越到后期, 操作步骤越难记忆, 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练习操作。从中职学生培养目标来讲, 主要培养动手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的应用性人才。从当前Ps的教学方法来讲, 在PS教学中教师采用操作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制作来掌握PS的操作与知识点的理解。而翻转课堂所具有的“颠覆性”为PS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PS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 PS翻转课堂教学整体设计

本次课教师授课对象为室内一年级学生, 班级人数48人, 分为8个小组, 他们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与自学能力。根据学生与本课程的特点, 结合众多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 此门课的整体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笔者将设计的整体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其中课前教师会制作微视频、提供丰富教学资源, 并上传到职教新干线, 学生则利用课余的时间自主到空间学习, 将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引导讨论, 并把所学内容设成具体项目, 组织学生合作完成, 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课后学生根据教师总结进行项目整理与分享, 并完成教师设置的课后测试。

四、PS室内彩平图制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前面笔者对翻转课堂整体设计进行了概述, 下面以PS室内彩平图的制作为例, 进行具体教学设计:

(一) 课前

教师会利用Camtasia Studio 6.0录制彩平图的CAD户型准备、3D模块渲染、卧室户型的绘制3个微视频, 每个视频不超过10分钟呈现一个案例。同时教师会根据视频制作导学案, 并将资料上传到职教新干线, 创设PS教研苑讨论贴,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导学案, 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将问题发布到讨论贴中。教师会将学生反馈信息进行汇总与整合, 在课堂集中讨论与解决。通过课前微课与导学案学习, 学生对彩平图制作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 实现了知识的外化。

(二) 课中

课前学生对彩平图制作预习之后, 教师以实践项目为引领,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 进行分类操作与解答, 此环节不可超过20分钟 (也可以前10分钟让各组之间互动解答, 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对彩平图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以后, 各小组分工合作,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项目制作中。在项目进展中遇到问题各组成员尽量协作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 对有问题的小组与学生及时给予指导, 各组制作完成彩平图后, 上台展示分享制作过程与本组特色。

如何能让课堂知识实现最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1.小组分组问题。教师在分组时需考虑课前同类问题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并可根据课程需要适当调整分组, 各个项目都可进行一次新的分组尝试, 培养学生的沟通与适应环境能力。2.教学方法问题。教师设计PS模块时, 对每个模块的能力要求不同。教师要根据每个模块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而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各种时髦的教学方法。

(三) 课后

课后师生需要对彩平图的制作做出评价, 教师将评价表的原始数据整理后放入各组创建空间电子学习档案。评价包括自评、组评、教师与行业评价四个部分。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前彩平图学习的计划安排、独立学习卧室彩平图的记录、课中问题的讨论、小组合作的表现、创意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同时教师需要把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 制作成动态性资源分享给学生。这些资源会长期存放在教师的空间, 方便学生随时查阅。

五、目前Ps翻转课堂研究效果与问题

(一) 研究效果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学习。为了检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教师选择我校室内设计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翻转课堂的第一次实验。教师将从到课率、评教、期末成绩三个方面进行第一阶段的数据分析:教师收集其它课程教学日志信息, 从到课率来看, 其它课程在97—98%之间, 该课程持续在98%以上, 到课人数浮动相对较小;从教师评教来看, 该课第一次评教比该班的整体评教平均分高出1.03分, 该课第二次评教比该班的整体评教平均分高出2.27分, 可见该课程学生的喜爱率整体提升;从期末成绩来看, 教师联合同样上PS课的计算机班进行联合期末试卷操作, 翻转课堂班平均成绩为87分, 对照班平均成绩为85, 就平均成绩而言, 翻转班比计算机班成绩高出2分 (其他数据还会在下一阶段研究中汇总整理) 。

(二) 存在问题

1. 学生的不可控性

中职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高, 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制作学习资料的时候, 录制的视频一定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时间尽量控制在学习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内, 同时需配上导学案与学习计划表, 方便学生计划与学习, 完成课前的练习。

2. 信息技术是保障

翻转课堂最大保障是技术支持, 而网络速度较慢是影响网络教学最大因素, 因此推广翻转课堂的实施, 要增加宽带的接入量, 提高上网速度, 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条件进行网络学习。同时翻转课堂的实施, 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虽然教师在课堂中教学任务简化, 实际课后教师的任务量更大, 要掌握的信息化软件也更多, 收集信息与归纳问题的能力要求也越高, 对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也是一种挑战。可见, 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信息化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六、结语

在中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翻转课堂必定对以后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翻转课堂不是全盘推翻传统教学课堂, 而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 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实现课堂时间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04)

3.中职ps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翻转课堂;课程教学;教学模式;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27-3一、引言

伴随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翻转课堂这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职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也就是“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这样的模式忽视教学对象的差异、漠视学生个性化需求、抑制学生探究创新、阻碍教学效果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本质上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其时间安排上的弹性,学习内容上的可选择性,以及视频资源便于反复播放学习和掌握的特点,更适用于职业教学,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先学后教”,课前学习,课中通过教师引导,同学交流协作、自主探究,在实践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为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颠倒教室”,改变传统的“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让学生课外借助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和其他开放性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回到课堂则开展协作学习、实践练习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先教后学”向“先学后导”的转变,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促进了学生思维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课前借助教师制作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发现问题;课中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和提出的困惑进行精讲和解惑,学生借助微课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实践操作,完成项目任务;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互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和拓展,巩固知识和技能。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师生角色定位

1.课前,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确定教学任务。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除了要制作传统课型的教案和课件,还要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目标,同时提供相应的微课视频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任务,实现高效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按自己的速度和进度观看微课视频,提前了解项目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在学习单上记录自己的困惑和疑难点。

2.课中,教师创设情境、布置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学生借助“微课”视频,边看边做,自己通过尝试操作不了的,再请教老师或同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应接不暇,而“微课”视频成为了好帮手,让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同一疑难问题而要重复向不同学生进行解答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3.课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课前和课中发现的问题,反思“微课视频”和“自主学习单”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同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新问题。学生也要反思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还没有熟练掌握的技能点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复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平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交流、课后复习巩固,完成知识的学习、内化和拓展。

三、“翻转课堂”在中职PS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中职PS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PS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熟练使用PS操作平台,能够独立完成平面图形图像设计。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PS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来掌握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然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候常常会忘记某些步骤,只好求助于老师或同伴,老师常常应接不暇。操作性强的课程知识连贯性也较强,且内容难度也逐步增加,学生一步跟不到导致步步跟不上,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由于课堂时候有限,教师讲解示范占用时间较长,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相对也较少。同时学生在课堂的短时间内也只是临时性的记忆,课后一段时间后容易遗忘,没有真正地熟悉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据此,笔者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职PS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课前借助微课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的拓展,重新建构学习流程,提高中职PS课程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在中职PS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笔者以“艺术照片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例,介绍“翻转课堂”在中职PS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教师准备和学习自学

结合职业学校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为了拉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距离,笔者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根据PS技术应用方向,将教材知识整合归纳为摄影工作室和视觉传达工作室两个工作室模块,很据各工作室的服务类型设计学习项目。“艺术照片设计”是摄影工作室常见的服务项目之一,主要的制作思路是“抠图——修图——调色——模板合成”,需要的支持技术有“魔棒工具”、“修复工具”、“图像调整命令”和“模板套用”等。笔者将这些技能点用专业微课制作软件制作成5~8分钟的视频,制作微课时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讲解各技能点,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观微课视频。同时笔者创建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将“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视频上传至平台。

学生利用“摇一摇”、“扫一扫”功能加入课程账号,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熟悉“魔棒工具”、“修复工具”、“图像调整命令”和“模板套用”等技能操作,同时也可以浏览其他开放性网络资源。学生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除了魔棒工具,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抠图?”、“修复工具中,按什么键可以不断选取?”、“图像调整命令可以设置哪些参数,分别是什么含义?”、“套用模板的操作步骤有哪些?”等,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任务。遇到疑问和困难时,可以向群里的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或发起多人讨论,同时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创新思路通过微信空间给教师留言。

2.课中:教师答疑和学生探究

课中知识的内化的成效体现在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方面。课堂活动分为两种形式实施,分别是针对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和应用性知识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实施。

基础知识部分的实施方法是学生质疑、师生交流、教师个性化分类指导。先由学生根据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时存在的疑点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问题,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针对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如,在图像调整命令中有许多子命令,有的参数值的设置学生觉得比较难以把握,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对于一些个性问题,教师则进行个性化指导。

应用性知识部分的实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协作探究学习。首先,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艺术照片设计”项目,设置“影楼人像背景更换”、“彩色照片做旧处理”、“照片多余对象处理”和“个人写真照版面设计”四个分解任务,让学生独立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进行相应的技术训练。其次,单项技术训练结束后,教师发布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大项目,按照现实职业岗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创业团队,让学生模拟岗位活动,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小组中的成员积极参与其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项目,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最后小组代表进行成果汇报,进行作品展示和方案叙述,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质疑,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3.课后:教师反思和学生复习

教师将学生的小组成果上传至微信平台,师生共同点评,评选出最佳作品。教师针对课中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如“图像调整命令”中学生对参数理解有困难,教学视频中可能没有表述清楚,教师更一步完善教学视频。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深入拓展学习,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吃不了”的学生可以通过回放、暂停、反复学习,加强理解,查漏补缺,并寻求教师的个性化指导,避免前面听不懂,后面跟不上。

四、“翻转课堂”在中职PS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微课为主要载体,而微课的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相对独立,短小精悍,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更利于学生把握课程要点。视频学习,方便灵活,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自身接受能力,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骤控制学习进度,获取知识的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将传统的灌输式、被动式课堂教育转向新型的个性化教育,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微课的生动化素材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重构学习流程,实现课堂时间高效化

翻转课堂通过学生课前的网络自主学习,将“预习时间”最大化,延长教与学时间,同时减少课堂教师讲授时间,从而留给学生等多的学习活动时间。学生学习的时间的地点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方式。学生遇到知识盲点和难点时可以随时回看教学视频或者询问教师和同伴,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微课视频上传至微信等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单”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课中师生充分利用面对面的时间交流解决问题;课后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下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关注微信平台,实现了课程资源的随时获取,进行复习巩固。解决了先前传统课堂时间有限,将教师从应接不暇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三)实现求同存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由于学情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形成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两种现象。“翻转课堂”中,将知识点化整为零制作成有较强的针对性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可以反复多次观看视频,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实现分层教育,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加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时间限制和学生情况等因素,课堂讨论和交流较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延伸课外预习时间,将部分学习内容移至课下,从而提升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时间。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在课中为学生提供互动的个性化指导,提供充足的讨论、交流和协作空间。在课前和课后,学生在自学和复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向同学请教,随时能得到帮助和解惑。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轻松高效地实现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五、“翻转课堂”在中职PS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与思考

充足的时间和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保证“课外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伸和“课堂时间”的高效性是翻转课堂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课前“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的。教学视频的质量是能否吸引学生实现“课外时间”的最大化延伸、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所以,录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要考虑视觉效果、主体突出等,避免单调、死板的讲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教师都要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学习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内化”在课中,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比视频的制作更为重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素养。教师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课中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课堂交互讨论和协作探究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参考文献]

[1]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08).

[2]陈菁,王忠,范青刚.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12).

4.ps教学设计 篇四

遂昌中学

胡恒峰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内容——photoshop的图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图象处理这部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熟悉图层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图层为初学者学习这个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充分理解图层这块知识,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2、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图像信息处理部分的一节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但还不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因此,本节成为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图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使学生独立完成图层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懂得学习的乐趣无处不在,从而进一步培养对Photoshop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图层的概念及基本操作。难点:图层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运用自主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基础知识以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积极探究实践。2.扩展知识以教师启发,学生练习为主。【教学资源】

机房,教学所需的素材图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本节课为理论与实践课,1课时。【教学过程】

引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东西——图层。它神奇在哪里呢,接下来马上让大家知道它是怎么神奇的,不过在学习这个神奇的图层之前我们心里要先有一个概念,在我的心中我把图层想象成“透明的玻璃纸”,请大家先想想透明的玻璃纸是个什么东西,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很有帮助哦!

1、图层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图层呢?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

图层就像含有文字或图像等元素的胶片,一张张按顺序并叠放在一起,组合起来形成页面的最终效果。

2、认识图层面板

3、图层的功能及相关按钮作用

新建图层、删除、复制图层、隐藏、显示图层、重命名图层、对齐、链接图层、合并图层

教师讲解:图层的锁定,图层重命名,图层可视,图层的顺序,图层的删除等。

上机实践:打开“素材”的客厅文件夹,利用photoshop工具,将其中的三幅图片:背景墙.jpg,骑马.jpg,电视机.jpg进行加工,加工后的效果如图所示:

技能点:矩形选框工具、魔棒、移动工具、文字工具、编辑选区、自由变换(ctrl+t)、填充、新建图层、图层不透明度、图层层次、链接图层、合并图层等。

教师先操作,边讲解矩形选框工具、魔棒、移动工具、文字工具、编辑选区、自由变换(ctrl+t)、填充、新建图层、图层不透明度、图层层次、链接图层、合并图层等知识点。

学生上传作品:教师点评,并对突出问题或集中问题集中讲解。

图层的某个对象调整大小,使用自由变换功能:ctrl+t 图像的旋转/翻转:先选定图层或对象,执行ctrl+t,然后再变换区域右键单击,再出现的菜单中执行相应的操作即可。

上机实践:打开“素材”下的“清明上河图”文件夹,利用photoshop工具,将其中的三幅图片:清明上河图.jpg,蝴蝶1.jpg,蝴蝶2.jpg进行加工,加工后的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此题在操作时,除了巩固刚才做的电视墙那个例子的图层相关操作,还让学生自我探究一下自由变换功能的其他操作。比如旋转,魔棒的使用,反选等等。学生上传作业:

教师讲评。并对突出问题或集中问题集中讲解。【课堂小结】

1、图层的概念

2、图层的操作

3、图像的调整

4、图像的翻转/旋转

【课堂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时间充足情况下)同步练习相关的选择题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2、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本课我主要是指导和组织学生学习,避免了枯燥的讲述,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探索和具体操作的时间。

5.ps教学工作总结 篇五

一、熟练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各种工具使用技巧是创新的前提。

1.趣味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自发地去思考和学习课堂内容。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引导、讨论、鼓励、总结等。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深入拓展课堂内容,也可以打破常规鼓励创新,在意想不到时通过设疑激活发散思维,启发学生自己领悟、思考和实践。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选取一些趣味性实例,如路径描边这一知识点,可以通过设计运动鞋让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喜欢的运动鞋的同时掌握课堂难点;图层混合模式可以通过制作素描、个性水彩效果,高涨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在创作中掌握这一知识点。

2.举一反三法,可以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比较所学的相似知识点。

Photoshop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某一效果,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操作方法,例如抠图,既可以使用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又可以利用图层蒙版、通道选取。所以,学习这一类知识点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对不同的图片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抠图,并分析各种方法适合的图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学会根据要求,举一反三。

二、模仿和美感的培养是Photoshop创新的重点训练过程。

1.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多搜集一些经典的案例并辅以详细的步骤和参数设置说明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对各个工具和命令能达到的效果心领神会;模仿学习的高级阶段仍是让学生进行案例模仿,但只给出最终的效果图,而不再有任何步骤和参数说明。

当模仿学习达到一定的量以后,看到广告、LOGO等,不需要提示,脑海中会自然地想到完成这个作品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命令,应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为以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能更好地树立自信心,这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是大有好处的。同时,也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必经之路。

2.美感培养

Photoshop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作品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点评好的效果图在设计中需要注意色彩搭配和构图设计。例如制作某一商品的广告画时,色彩的搭配要合理,不能过分单调,也不能杂乱无章;主题要鲜明,一幅广告画,展现在人们面前,第一眼就能明白你想要突出的是什么。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既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感。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美术素养普遍不足。

具体表现为:

(1)审美能力不足,学生对于作品往往是凭个人主观的好恶进行评价,而很难说出作品的具体优劣;

6.ps教学研究论文-李怡均 篇六

绵阳市游仙职业教育中心 李怡均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Photoshop图像处理的教学实践,探索性的使用了案例教学法进行的探讨。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效果评价三个阶段阐述和分析了教学改革尝试,得出案例教学法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开发了智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Photoshop 教学;三个阶段;教学效果

一、引言

Photoshop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其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效果丰富多彩。对这门课的教学“好上”,但“上好”却很不容易。面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兴趣、审美能力的差异,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乐学、好学的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每一个信息学教师都曾思考过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学理念。本文试从作者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photoshop专业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教师出示一个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任务上,要求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的独立分析研究为主,教师的传授、指导应配合学生进行。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把握信息善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例如:学习利用Photoshop的通道选取对象。上课一开始我复习了已学过的选取的所有方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Photoshop中的选择工具(包括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路径工具)和通道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我提供给学生 一幅图,图中有形状、大小、色彩各不相同的许多蓝色气球,这时我提出问题“如何选出图片中蓝气球?”学生首先想到利用“魔术棒工具”去选取蓝气球。思路是对的,但当请学生实际操作时,他们会发现用学过的办法选取蓝泡泡时,每次只能选取一个。再用增加选区的方法增选,操作慢,且易出错。学生提出疑问:有没有又快又准的方法呢?此处设下伏笔,强化学生具有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好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进行启发性说明:单色通道中的白色区域(默认情况下)可转化为选区,马上就有一位同学想到RGB模式下,有个蓝色通道,在蓝色通道中所有蓝色气球以白色高亮显示,可一次性转化为选区,选中所有对象。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在中职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预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 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最后,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操作。中职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性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技能课是学生获得中职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项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因此学生通过技能课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通过这样的案例,增强了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功能的感性理解,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喜悦,逐步形成新颖、正确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三、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中的实施应用

Photoshop案例教学是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制作实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在目前的教学中,教材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直观形象的典型案例,教师也可以编选一些更典型、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如图形制作、图像处理、照片修饰等。在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中,我们主要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巩固练习和效果评价四个阶段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尝试。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首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把知识点大体分为几个专题,寻找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其次,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关心的话题等。还要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和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拟定多种相应 的教学方案。

学生的课前准备。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也要在课前做相应的准备,如仔细阅读案例,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等。学生把遇到的疑问可以事先跟同学还有社会上其他爱好或擅长Photoshop的朋友都能参与和回答他们的疑问,互相交流心得。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激发了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

(二)课堂实施阶段

案例的引入。

案例的引入关键在于巧。对于别人的案例,可以向学生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许多学生家庭都拥有了数码照相机。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就围绕如何用Photoshop更好的处理数码相片这一主题设计了专题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图像色彩处理这一教学单元。上机课我安排了如何消除照片中的皱纹现象,如何处理曝光不足的数码照片,调整偏色照片和制作自已或他人的艺术照这些教学内容。又如滤镜是Photoshop的万花筒,可以在顷刻之间完成许多令人惊叹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滤镜功能,我把原图像和用滤镜处理的效果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较,使他们初步体会滤镜这种图像特效工具的使用效果。

案例的讨论。

案例讨论旨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滤除掉案例中次要的细节,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和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对学生的大胆回答要及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有点偏离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评判,可以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例如:运用通道和蒙版的功能对图形进行处理。首先给出任务,1、几度夕阳红――利用色彩通道调整颜色;

2、天衣无缝――利用蒙版使图片融合;

3、金光灿烂――通道的复杂编辑,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可利用课件给出的解决问题关键步骤的提示,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能运用所学独立完成任务;在操作上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

1、教材的阅读,2、同学之间 的帮助,3、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还完不成任务的学生可以仿照课件中给出的详细步骤操作达到目的。

总结评述。

总结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已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讲评和答疑。此时应注意: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应当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做出现场评价,指出优缺点;讲清案例中容易出错的难点,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再次讲授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在学生上机实践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按照课堂上讨论的方案来实现案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要求掌握的知识记牢。

(三)效果评价阶段

评价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教学的效果。

对于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掌握,我们主要采用课堂检查和作业检查两种方式。对于部分简单的一般练习,采用教师课堂检查的方式,通过巡视,教师将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记录在表。而对于部分复杂的一般案例,如创作设计类的案例,则采用作业检查的方式。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完成的任务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是否有扩充、学生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从而分析出预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差异,为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针对作业完成的质量,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评价,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这也是一种协作学习的方法。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欣赏、肯定他人的长处。

四、案例教学的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案例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能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同时将学生被动听的课堂变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引导 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所学的知识的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Photoshop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方法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培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显示出更强的上进心、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开发了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在Photoshop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教学将会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张新平.案例教学的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用教材.岭南美术出版社

7.中职ps教学计划 篇七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一堂好的项目教学, 需要完成诸多的流程。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 首先要确定“以学生为中心, 项目内容仅仅依托于课本”的教学原则。只有在做到了这两点原则的情况下, 才可以真正开展项目教学。

1. 项目教学的选题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 项目的选题非常的重要。一个好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PS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进行选题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整合好知识点, 做到知识与选题自然的融合。而且还可以针对学生爱用手机拍照的生活实例, 在项目的选题上就从学生平时自拍的照片中来,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PS照片处理技术美化“自己”。这样选题, 学生的兴趣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种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选题, 可以在教学中拉近学生与PS知识的距离, 实践证明, 很多优秀的学生PS作品往往源于这种教学法。

2. 利用选题组织教学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要制定一个良好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 要合理地建立教学情境、教师自身的示范教育、学生自行训练的项目。设置情境时, 教师应该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 基于平时上课的情况, 在计划中可以事先设置好教学的情境。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事先设定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教师在示范教育上, 要对该堂课程中PS操作内容非常熟悉, 进而选择具有普遍性的项目进行示范教学;学生自行训练的项目由其自己决定。在这段时间内, 学生可以自由地讨论分析,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3. 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

当学生完成了自行确定的项目后, 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各自的PS作品展开讨论。在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时, 可以针对各自PS作品的色彩、背景处理等诸多技术展开交流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别人的制作思路, 进而完善自己在制作上的不足。

4. 做足总结功课

在项目教学中, 教师应该在一个项目结束后进行客观的总结, 在总结的过程中, 要做到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 但同时更要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 这种人性化的总结方式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开展非常的重要, 在教学中更加得到学生的认可。

5. 对学生项目作品的评价

这个环节作为最后一个环节, 既是对学生PS功课的检查, 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批改和评价过程中, 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 切忌死板的利用PS技术要领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个环节,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PS作品,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通过作品的批改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 进而合理的调整教学进度, 以便适应学生的学习。

二、项目教学实施中的诸多问题

(1) 在项目的设置上仍以老师为主。教师在项目的确定上没有留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 只是一味的知识和PS技术的传输, 然后单一的“牵引”式教学。这种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似, 使得学生对知识和PS技术掌握不深, 必将影响其操作训练的效果, 对于照片的处理模板不清楚。

(2) 在项目教学中, 教师的项目选题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知识点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梯度。长久下去, 学生就可能会放弃对该门课程的学习。

(3) 缺乏项目总结和评价的环节。很多教师认为这一环节是多余的, 其实这一环节的丧失, 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脱节。

总之, 一个好的教学法往往需要依托严谨的教学方案,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更多地围绕学生进行开展。在项目教学中, 如何更好地把课程内容融合到项目之中是其得到广泛运用的关键。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 项目教学法给图形图像处理PS教学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法莉.项目教学法在PSCS3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0 (26) .

8.对比教学法在PS课程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对比教学法;PS课程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好课堂教学艺术,如在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语言、情绪、教态等,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发现,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的适当运用,能够达到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正确运用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概念,提高分析能力,获得规律性认识。

二、认识对比教学法

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对比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促进学生掌握和巩固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运用对比教学法的关键是要确定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因为相近事物之间不仅在现象上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而且在本质上也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

PS基础课程教学除了工具箱,还涉及选区、路径、通道、滤镜等几部分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些内容之间有的存在着关联性,科学地采用对比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清概念,提高认识。下面,笔者通过列举几项教学实例就如何在PS中应用对比教学法进行探索。

三、对比教学法在PS中的应用举例

1. 图表对比。

所谓图表对比就是把相近或相似的概念列成表格以加深理解。例如,在PS图像修复这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各个工具的使用并不难,困难的是当教师把这些工具讲完,给学生一幅被洒落的咖啡弄花了的婚纱照片让他们处理时,因为该图片比教材提供的素材图片复杂一些,修复过程中要涉及多个修复类工具的综合使用,结果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在应用过程中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个工具合适,修复效果不理想。根据这种情况,笔者意识到单一地介绍工具,而不将工具之间的区别、联系和适用范围总结出来,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有必要指导学生将最常用到和最有对比性的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复画笔工具和仿制图章工具通过如下列表进行对比。

通过列表对比,使学生能对这部分知识有全面且清晰的理解,也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应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可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

2. 概念对比。

在学习中,有一些概念,可以通过对比来加深学生的理解。PS基础教学中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学生掌握,一个是选区,另一个是路径。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知识点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要使学生能学好PS课程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这两个概念。笔者在教完教材后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①选区﹨路径在图像中如何显示?

②选区﹨路径间的组合方式各包括几种,如何实现?

③如何为选区﹨路径填色、描边?

④如何移动、取消、复制、变换选区﹨路径?

⑤选区、路径之间如何互相转换?为什么要转换?

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进而让学生对选区与路径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图像对比。

抠图是PS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操作。所谓抠图,就是把图片或影像的某一部分从原始图片或影像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图层,主要是为后期的合成做准备。PS中用于抠图的方法有选区类工具、快速蒙版、钢笔工具、抽出滤镜和通道等。其中抽出滤镜和通道对于特殊图像的抠图作用很明显,是学生学习PS必须要掌握的两项操作。那么图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呢?笔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采用图像对比的方法,先与学生分析图像的特点,再根据特点选用合适的操作方法以达到目的。

如以上三幅图片,图一的人物轮廓清晰、背景简洁,抠图可以选用磁性套索工具、钢笔工具或魔术棒工具等,抠图任务很容易完成;图二中女孩和小狗的毛发比较凌乱,想要保留图片本身毛发蓬松的效果,单一使用选区类工具进行抠取很难实现,而抽出滤镜和通道对于这种特殊图形的处理可以让人得到满意的效果。抽出和通道的特殊作用是可从繁杂的背景中抠出散乱的发丝、羽毛等,也可以抠取如图三中透明的纱。通过图像对比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图像的能力,也让他们对抠图操作有了进一步认识,为后期的图片合成打好基础。

4. 实物对比。

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在学生掌握了大量的PS基础知识后,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进入到实战阶段,尤其是中职生,他们渴望所学到的知识能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体会用PS进行海报设计、影像处理、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几大领域的基本制作流程。

如学习包装设计时,首先需要学生了解包装的分类、造型和设计要素,所以,课前笔者会要求每一位学生带一个包装品进课堂。面对琳琅满目的包装品,笔者会让学生按照包装的形状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虽然拿回来的包装品都不相同,但主要可分为盒装、袋装、瓶罐装三种类型,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包装的分类,明白设计之前要先根据物品的特点选择设计包装的类型。笔者再让学生把拿回来的包装品拆开,观察它们的平面图,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分析平面图的构成,比较不同形状平面图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对盒形包装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笔者甚至在课堂上引入了手工环节,让学生拿纸制作一个盒子出来。解决了对包装平面图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观察包装品上所包含的信息,学生发现每个包装上基本包含商品名称、图片、广告语、使用说明、条形码等,由此,学生理解了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有加入该有的设计要素。

有了对包装的以上认识,此时让学生利用PS为一款润手霜制作一个外包装,学生表现出十足的自信心。所以,实物对比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物品带入课堂,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以上列举了几项对比教学法在PS教学中的应用实例,笔者认为通过对比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复习了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使学生能在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能认识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又能分析出知识点之间的个性,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处,通过联系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对比方法构建知识网络,实现了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单位: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

上一篇:我们那迷人的田野散文随笔下一篇:冰心:《图画》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