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培训计划(17篇)
1.医疗废物培训计划 篇一
五河阳光医院 医疗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为加强医疗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医疗危险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染和环境污染,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分类目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等相关规章、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医疗危险废物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五河县环保局建立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计划。
一、成立危险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院的危废物管理,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秦雅琼
副组长:周成文、时小席
成员:李丹丹、白如、赵晓妹、蒋春兰、王长英、游庆棋
二、全院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条例以及各类文件的学习,提高对医疗危险废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宣传和贯彻国家的各项法规条例,增强全体人员对危险废物安全管理的防范意识。每半年培训一次。
三、各科室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运送和暂存等工作,专人负责,对危险废物的贮存箱及时进行擦洗消毒,并做好登记,坚决杜绝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的混放。
四、各科室负责人是本科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危险废物管理指导、督查工作。按照医疗的目录认真分类,尽量减少本科室产生危险废物的重量(如各种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外包装皮,盛装药物的玻璃小瓶)。
五、各科室重点要加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医疗废物的管理,直接放入医疗废物抓用包装容器中;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符合规范的锐器盒中,并标上医疗废物中文标识。
六、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置必须建立台账,由专人管理,准确记录每天产生危险废物的名称及贮存、利用、处置去向数量等,严格按照分类专人专时专线进行转运。向外转移的危险废物,台账记录必须与危险废物转移及其他相关票据等内容相一致;台账记录必须与危险废物转移及其他相关票据等内容相一致;台账材料必须齐全,并按照要求向环保部门上报危险废物登记报告。
七、收集运送人员就将密封包装后的利器收集容器和包装袋放入贮存自箱内,不得使用包装袋运送。收集运送人员有权拒绝收集没有标识、密封未包装好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使用后立即消毒,保持清洁。
八、保洁人员在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过程中必须加强自我防护,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尽快启动我院的应急方案,对事故现场进行紧急处 理,并逐级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九、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任何科室或个人转让、买卖和回收利用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十、后勤部、护理部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培训、指导、督查、考核工作。后勤部应按照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建设符合标准的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同时设置危险废物警示标志。定期对危险废物的贮存装置进行检查。
十一、若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除受经济处罚外,必须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十二、我院将产生的危险废物量,严格把关以保证这些危险废物废物顺利的到达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理。
五河阳光医院 2015年01月01日
2.医疗废物培训计划 篇二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6家乡镇卫生院, 15家村卫生室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查阅资料等方法。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从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包装、运送、移交, 医疗废物暂存场所及存放时间,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
2 结果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落实情况乡镇卫生院83.4%、村卫生室43.4%;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卫生院91.7%、村卫生室33.3%;包装、运送、转移合格率乡镇卫生院67.7%、村卫生室20%;乡镇卫生院布局均合理, 专门设置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地点, 但多数暂存空间偏小。村卫生室多数布局不合理, 未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地点, 只有医疗废物存放装置。
3 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1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乡镇卫生院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制度落实不到位, 责任分工不明确, 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置的方式不清楚。大多数卫生院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由保洁公司人员来承担, 由于清洁工流动性大, 大多来自农村, 文化水平低, 接受新知识能力慢, 卫生习惯较差, 清洁工对锐器盒的使用、感染性垃圾袋分装、运送、移交及无害化处理不清楚, 对医疗废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了解。 村卫生室人员未经过系统培训, 缺乏医疗废物管理知识与技能, 多数对医疗废物的分类不明确, 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用后能及时毁形, 但对用后的棉球、棉签、纱布、敷料等其他医疗废物与医疗垃圾混放。
3.2 缺乏医疗废物管理意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 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 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各卫生院大多能将医疗废物放在专用容器内, 但因专用容器属一次性物品, 成本较高, 少数卫生院考虑到经济效益, 将废物直接放在垃圾袋中, 在包装、运送、移交的过程中极易被污染的针头扎伤。部分医护人员仍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区分不清, 且平时宣教不到位, 输液结束后按压的棉球大多扔在生活垃圾中。不知医疗废物管理不善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也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发生。一些高危科室, 如口腔科、检验科等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认识不清, 医疗废物全部以感染性废物处理, 或部分以生活垃圾处理, 容易导致收集人员或清洁工人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大多村卫生员不知道医疗废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有何区别, 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不清, 混放现象严重, 甚至一小部分卫生员将具有再生价值的部分废物 (皮条、输液瓶等) 定为非病人接触性废物, 仍采取回收方式处置。
3.3 基本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与工具不到位
卫生院专门设置了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地点, 但暂时贮存场所建筑简陋、无照明设备、通风条件差、无明显标志、无警示标志。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医疗处置设施, 如垃圾袋不分色、无专用容器、无医疗废物暂存地点。由于医疗废物产生量少且无规律, 存在医疗废物贮存时间难以执行不得超过两天的规定的情况。
3.4 培训不到位
部分医护人员和清洁工培训不到位, 对医疗管理条例及规范不清楚。清洁工经常更换, 缺乏系统感染知识培训及医疗废物知识教育, 常被污染的针头扎伤而不知道上报等。村卫生人员更加缺乏系统的感染知识培训。
3.5 登记不完善
大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内容不全面、不规范、过于简单, 不能全面反映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责任人等。
4 对策
4.1 加大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控制及奖罚制度
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 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监测与指导, 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 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增强法制观念。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 使医疗废物工作层层负责落实, 并设立医疗废物管理考核评分表, 每月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质控方式, 对各部门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将考核结果与各部门医疗质量目标考核、绩效挂钩,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4.2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制订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设置监控部门或专 (兼) 职人员, 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及村卫生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并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进行登记, 保存资料。
4.3 加强培训及防护
各医疗机构应制订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计划,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意识, 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当作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对负责人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培训,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医护人员、村卫生员、清洁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明确自己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把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行动。同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4.4 加强硬件设备
医疗机构应加强硬件设备, 对废物暂存处进行规范化建设, 有严密的封闭措施, 使其真正具备防淋、防流失、防泄漏、防扩散和消毒、应急处置等功能。要求将感染性垃圾、生活性垃圾分别用2个容器内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袋, 黄色为医疗垃圾, 黑色为生活垃圾, 要求各部门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区分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严密包装、密闭清运、不得遗散、泄漏[1]。各锐器严格放入有损伤性废物标志的一次性专用锐器盒内, 警示标志醒目, 便于操作又符合操作流程, 保证密闭, 避免外流。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及时毁型, 并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各部门医疗废物每日按规定时间送废物暂存处交接、称重并登记, 暂存处管理人员根据储备要求及废物分类安全放置, 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防止医源性损害。
摘要:为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等方法对21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在医疗废物的组织管理、分类、包装、存放、运送、移交、最终处置、培训等方面存在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参考文献
3.口腔科门诊医疗废物的管理 篇三
具体做法
成立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小组:根据上述有关法令、法规以及医院的各项规定我科成立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本人任组员。本人主要负责具体工作:①制定本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等。②建立医疗废物运送交接登记本。③负责上级及医院对科室的检查工作,并针对不足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1]。
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每个科室的管理小组根据自身科室情况进行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制定,要求每个科室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组长和组员需要履行好自身的相关义务,对科室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定期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和学习,促进科室人员在此方面的进步,加强指导和管理工作,确保人人了解、人人遵守。
理顺工作流程,明确具体职责:口腔科的具体处理流程包括废物产生、分类、收集以及运输,在产生、分类以及收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的分类标准进行处理,盛放废物的包装带颜色和生活垃圾盛放包装袋的颜色必须严格区分,分别采用黄色和黑色盛放,同时要在包装带外面黏贴警示标志,以防混淆。损伤性废物放入锐利器械收集盒中或者方形纸盒内套黄色包装袋外套黄色包装袋(主要是因为口腔科探针、镊子等一次性器械比较长,盛放起来比较便利)。防止医疗废物的包装袋达到总体容积的3/4时即停止使用,由相关人员进行封存,确保密封彻底之后在包装袋上黏贴标签,写上具体科室、日期以及类别,每天有专人进行交接并登记,将医疗废物进行集中放置,然后运送人员集中回收到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点存放保管。
监督与检查:口腔科门诊主要的医疗废物种类为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而且每天量比较大,基本上每天感染性废物7~8包。本人严格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坚决不能把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垃圾内,指导卫生员做好封口、登记工作,并根据医院检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实把各种措施落在实处。
效 果
通过这4年多的实践,口腔科门诊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较以前有很大改观,基本做到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无混淆,专人管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在上级及医院的各项检查中获得好评。
讨 论
医院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科室成立管理小组,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组织、实施,因此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
全科人员的共同参与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基础:医疗废物管理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好的,而是要靠全科人员的共同参与。通过对全科人员的培训,要求每个人都能明白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不可或缺,有效的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避免医疗废物重新流入社会造成污染,减少医疗废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充分了解各层人员在此项工作中的具体职责,积极主动的加入此项工作中来,形成全体参与,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
做好分类收集是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重要步骤:医疗废物在广泛定义上指的是医院除了生活废品以外所要丟弃、不可再次利用的废弃物,它不但包括非生物性的,同时也指一些生物性的。临床上将医疗废物划分为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以及药物性五类,如果不能将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进行区分,很可能由于处理不当而流入社会,不但增加了医疗废物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同时也给社会间接造成了危害,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契机,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分类收集。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严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在医疗服务行业中,护理人员以及后勤人员是接触医疗废物最多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禁止手持尖锐器械来回走动或是徒手传递,杜绝将用过的针头重新插回针帽,将利器盒放置于便于使用的位置。由于进行医疗废物收集的人员都是弱势群体[2],因此更需要对这类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并提供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损伤。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当立刻在就近科室进行紧急处理,以免延误处理时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近年来,由于我科室领导对于医疗废物的相关管理和处理工作的重视,大大提升了科室人员对于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加上科室人员的积极配合,确保了相关制度和规定的顺利实施,已经基本杜绝了医疗废物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确保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避免医疗废物对正常医疗卫生工作和人员安全造成妨碍和损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6-7.
4.医疗废物管理培训通知 篇四
培训的通知
全院各科相关人员: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维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研究决定举办一期医疗废弃物管理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
全院各科护理人员:
二、时间安排: 2017年3月6日下午2时30——4时;4时——5时30分。
注:本院护理人员可根据时间按排,选择其中一次全程参加培训;
三、培训地点:
医院一楼会议室
5.医疗废物培训计划 篇五
针对我院医疗废物专职人员中存在的问题:如个别清洁工运送医疗废物时从人行电梯中走,病房终末消毒未按规范执行,洗衣房工人清洗的被单、包布上仍有少许污渍等,再次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医疗废物分类
一、感染性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签、棉球、引流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体、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二、病理性废物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2、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和病理蜡块等。
三、损伤性废物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四、药物性废物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
3、废弃的疫血液品等。
五、化学性废物
1、医学影像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用于病人日常生活的一些用品(餐具、脸盆等),分泌物和排泄物盛具(尿壶、便器、痰杯),清洁用具(抹布、拖把)的消毒,应按照污染程度潜在危险性,采取清洁或消毒处理。
1、病人餐具的消毒: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晾干,自己保存。
2、传染病人餐具消毒:传染病区餐具应单独处理,个人专用。按下列程序进行煮沸15-20分钟,剩余食物煮沸15-20分钟后方可弃倒或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洗)保存备用。
3、痰盂消毒
6.医疗废物应急预案 篇六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可能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构建医疗废物的长效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全院职工对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确保在意外事故突然来临时,能够有效有序处置。
二、应急指挥体系
1、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张英辉(院长)副组长:王其林(副院长)
邓武成(副院长)杨 新(副院长)
成 员:候恩秀 柏 炜 王秀珍 尹小勇
黄海燕 张 涛 李 懿 陈慧明
主要职责:指挥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管理。
2、下设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院感科,由黄海燕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总务科柏炜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具体事务。
主要职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协调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由院感科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应急处理方案
⑴认真落实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⑵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科及总务科。
⑶上述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流向、影响范
围及严重程度,将情况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分管院长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同时报告卫生、环保主管部门。
⑷保卫科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⑸院感科立即组织人力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⑹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⑺对医疗废物污染区域进行处理,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8)工作人员要做好卫生安全防护。
(9)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7.医疗废物培训计划 篇七
医疗废物因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其他有害物质, 因此如果对医疗废物, 特别是医院临床废物不加以严格规范化管理, 在包装、贮存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污染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的流散, 从而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等, 造成疾病传播, 危害环卫职工、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出现“前门治疗, 后门放毒”的现象[1,2,3]。我院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 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全程管理原则
1.1 成立组织, 建立规章制度
为使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根据国家和卫生部文件精神,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首先组建了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 再集中进行讨论, 修改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制度”“医疗废物分类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方法及要求”“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医疗废物转运程序”“医疗废物转运时间、顺序、路线”“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登记制度”等。
1.2 实施分工负责, 责任到人的三级管理体系
主管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医院的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作为监督部门负责医疗废物的监控工作;总务科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护理部负责对各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操作、防护进行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各科护士长负责本病区医疗废物管理措施的落实。
1.3 注重培训, 强化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宣传先进的环境文化, 制订并落实了培训计划, 要求人人参加, 宣传有关医院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及有关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 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保洁员、实习生、进修人员、病人及陪侍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 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4,5,6]。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①集中时间、人员进行分批轮训;②对专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③派专人参加国家、省、市管理人员的培训;④利用医院的各种例会进行医疗废物具体问题的学习或传达;⑤对住院病人和陪侍人进行医疗废物有关常识的随机宣教;⑥对新参加工作的各类人员, 在其上岗前进行医疗废物法律、法规的培训;⑦请专家指导讲课。学习结束后, 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将学时及考核是否达标与职称晋升、外出进修挂钩, 有效保证培训率及培训结果。
2 医疗废物实行“一条龙”管理
2.1 分类管理
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5大类, 分别置于医疗废物标准专用包装袋和容器内, 在包装袋及容器外有醒目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运送前将印有废物类别、产生日期、产生科室的标贴胶卡填写完整后贴于包装袋或容器外面;特别强调将隔离病人、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密封并按医疗废物处理。
2.2 专人收集管理
选派1名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 在上岗前做好个人防护, 按规定时间、线路上门收集, 每到一个科室都实行共同检查标识、标签、封口是否符合要求后交接双签名。给专职人员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每年安排1次体格检查。
2.3 三重封闭管理
①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达3/4满时封扎;②要求每个科室存放医疗废物的塑料袋放置在塑料桶内并加盖, 不能处于敞开状态;③封闭式收集车的车厢底部设置具有良好气密性的排水孔, 即使车厢内部有液体也不会渗漏, 确保运送过程中不发生抛撒、滴漏。
2.4 暂存点管理
医疗废物暂存点设在远离医疗区、食堂、人员活动区域, 且贴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标识;备有低温贮存冰箱、鼠药投放点和便于冲刷地面而设置的地漏;要求专职人员每日收集工作结束后对收集车、暂存点地面、收集箱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3 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理等要规范, 认真清点回收医疗废物的数量及重量。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或被医疗废物刺伤等职业暴露。加强诊疗过程的锐器伤环节防护。
4 加强督查和监控管理的效果
为使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和相关制度落到实处, 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督查的方式, 对全院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登记等情况进行检查, 并加强考核力度。对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责任重大, 应常抓不懈,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对待, 及时沟通、协调、整改, 除纳入科室质量控制考核并与奖惩挂钩外, 还通报批评, 以教育、警示大家, 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多次检查中获得了好评, 有效控制和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刘丽杭, 李慧平.医疗废物对健康的危害及规制原则[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4 (3) :21-23.
[2]倪晓平, 蔡一华, 俞中, 等.医疗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探讨与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14 (8) :909-911.
[3]姚林燕.依法管理医疗废物[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14 (8) :912-913.
[4]陈静, 裴红生, 凌汉栋, 等.医疗废物管理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14 (9) :1025-1026.
[5]肖西平, 张建莉, 黄利虹, 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14 (8) :914-915.
8.医疗废物培训计划 篇八
关键词:医疗废物;焚烧;废气污染物
中图分类号 X79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074-02
Abstract:It will produce a lot of waste gas during the incineration of medical wastes,and cause air pollution without correctly handle. Taking the medical waste disposal center 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disscuses how to handle the waste gas pollution using semi-dry process.
Key words:Medical wastes;Incineration;Waste gas pollution
滁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医疗废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的企业,医疗废物经连续热解焚烧炉处置后,炉渣运往垃圾填埋厂处置,产生的高温烟气(≥1 100℃)中含有重金属、烟尘、NOx、HCl、二噁英等污染物。本文探讨了采用“水冷+风冷+喷碱液急冷﹢袋滤收尘器﹢活性炭吸附床”的半干法工艺路线处理废气污染物的效果,为该类型废气的处理提供参考。
1 医疗废物成分分析及焚烧要求
1.1 医疗废物成分分析 医疗废物的物理组成:有机物(棉签、织物、纸张、脏器、塑料)约占80%;无机物(金属和玻璃等)约占10%;其他约占10%。医疗废物的化学组成见表1。
1.2 医疗废物焚烧要求 医疗废物的热值一般大于
3 000kJ/kg,超过焚烧处置生活垃圾最低热值要求。医疗废物在热解焚烧炉中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后,经高温燃烧(≥1 100℃)二噁英类有毒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分解,炉渣运往填埋场处置,产生高温烟气进入后续烟气净化系统。
2 工艺流程
2.1 工艺流程示意图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烟气净化工艺流程示意图1。
2.2 工艺流程简介
2.2.1 热解炉高温焚烧 热解炉包括一燃室和二燃室两部分,医疗废物在一燃室内完成物料的烘干与热解过程,产生的炉渣落入一燃室下部的炉排上,温度>850℃,产生的热解气与充足的风冷段热风混合后进入二燃室,二燃室温度控制在900~1 100℃,并使烟气在二燃室内停留时间>2s,此过程可使二噁英类物质得到有效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破坏率>99.99%。
2.2.2 水冷换热 使用软化水对高温烟气进行冷却,烟气进口温度达1 100℃,经水冷后烟气出口温度达800℃,同时进行余热利用,水冷换热产生的热水供生活使用。
2.2.3 风冷换热 使用鼓风机将冷空气送入净化系统,对高温烟气进行冷却,冷却后产生的热风温度达到200~300℃,进入二燃室与热解气充分混合燃烧,以提高焚烧效率,风冷后烟气出口温度达610℃。
2.2.4 烟气急冷 采用换热效率较高的绝热换热方式——喷含碱水溶液急冷法,即通过高效雾化喷嘴将含碱水(NaOH)溶液雾化成极小的雾滴与烟气直接进行热交换而快速变成水蒸气,在很短的时间内(≤1s)即可快速将烟气温度冷却到200~160℃,以遏制在中温段(200~600℃)“飞灰”发生异相催化反应,其中的某些物质再次转化成为二噁英类物质,同时中和大部分酸性物质。
2.2.5 袋滤器收尘 经急冷的烟气进入袋滤器之前,喷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消石灰粉,以进一步吸附烟气中的烟尘、重金属、二噁英类物质和脱酸。而后进入袋滤器过滤烟气中的烟尘和喷入的活性炭,并通过定时敲打震落布袋上捕吸的烟尘和活性炭,收集后送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使袋滤器保持良好的收尘效果。
2.2.6 活性炭吸附床 经袋滤器处理后的烟气温度约150℃,再经活性碳吸床(材质为不锈钢),进一步吸附烟尘、重金属及二噁英类污染物,尾气经引风机抽风后,通过30m高排气筒排入大气环境。
3 处理效果分析
表2是设施正常运转时,省环境监测站连续2d测得数据均值,监测点位于焚烧炉烟气出口。监测结果表明,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污染物浓度均符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标准规定限值。表3是设施正常运转时,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在焚烧炉烟气出口处,3次取样对二噁英类物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均符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标准规定限值。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采用该废气处理工艺,对处理二噁英类物质、重金属和酸性气体等污染物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设施运行稳定,烟气能稳定达标排放,可以推广使用。
4.2 建议 (1)袋滤器收集的飞灰属于危险废物,要妥善贮存,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2)袋滤器定期检修更换布袋,防止烟尘和活性炭堵塞布袋,降低效率。(3)活性炭吸附床定期维护,保证活性炭较高的吸附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GB19128-003)[S].2003.
[2]周丰,刘永,郭怀成.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过程中关键参数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18(03):24-28.
[3]陈扬,邵春岩,丁琼.医疗废物优化处置技术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9.医疗废物处置制度 篇九
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二、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贮存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
三、暂存间墙面、废物回收车、盛装桶,每日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洗消毒;地面每日清洗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每次使用后的拖把、抹布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四、消毒后应进行消毒登记。
五、工作人员在做清洗消毒工作时必须穿好防渗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护眼罩、穿防渗胶鞋,做好个人防护后进行工作。
六、工作结束后进行手和皮肤消毒,消毒方法:使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mg/L)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
七、医疗废物暂存处发生环境污染,应立即进行消毒、清洁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加强我院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切断病原性的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有关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2、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3、锐器使用后必须按规定置于锐器容器中,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应分离针头后放入黄色包装物内。
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密、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
6、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朔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7、医疗废物运送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8、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要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避免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
9、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暂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10、对收集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11、医疗废物统一由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回收,任何科室、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2、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3、在盛医疗废物装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4、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5、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6、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7、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8、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医疗废物运送制度
1、医院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锐器内。
2、转运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要与废物产生地点负责人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登记的内容有: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日期、废物类别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登记材料存档三年。
3、转运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4、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5、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律实施袋装封闭运送。
6、本单位内部一般采取每天运送,运送时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
7、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容器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8、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制度
1、我院建立的暂时贮存室在1楼左侧的一小平房。
2、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时贮存室内的集箱内,不得露天存放。
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4、贮存室有严密的封闭措施,有工人专人管理,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5、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6、室内集装箱必须防渗漏和防雨水冲刷。
7、集装箱避免阳光直射。
8、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9、病理性废物暂时贮存时要由病理科进行防腐处理。
10、室内要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1、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必须交由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管理,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3、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交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4、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胞毒药物,必须由科主任批准,交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5、放射性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处理并有记录。
6、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转染病人产生的传染性的呕吐物、分泌物等排泄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7、禁止任何科室及其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者罚款5000元,因科室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罚款2000元。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1、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确定流失、渗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序。
3、感染管理人员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4、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5、运转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6、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7、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8、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9、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内容包括: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②泄漏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③医疗废物泄漏、散落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④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10、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2、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收集、运送、暂时的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
3、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消毒和消毒。
4、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理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5、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6、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
7、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8、感染管理科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2、暂时贮存室及区域用0.1—0.2%的含氯消毒剂对墙壁、地面或物体表面喷洒或拖地消毒,每周一次。
3、防护用品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用0.25%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4、医疗废物转移出去后对其区域及用品用0.1%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拖地消毒。
5、医疗废物转运推车及容器每日用0.1%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洗消毒。
6、对医疗废物包装物表面被污染时要立即采用0.2%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7、每次收集或转运医疗废物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并洗澡。手消毒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的酒精擦拭1—3分钟。
8、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必须就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用0.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9、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用0.2%的含氯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静置一小时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10.医疗废物运送制度 篇十
1、医疗废物转运人员及时收集院社区产生的医疗废物,中心负责人负责指派本部门的医疗废物转运人员将医疗废物送按照规定的时间与路线,送交指定地点。
2、转运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类别密闭运送,交由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员。转运工具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不得转运任何形式的不合格医疗废物。
3、转运员在转运医疗废物时,应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操作轻柔,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泄漏和扩散。
11.医疗废物焚烧炉烟气净化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医疗废物,焚烧,烟气净化
1概述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具有灭菌彻底, 减容效果好, 处理方法快捷等优势, 但是在烟气净化方面还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烟气净化工艺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医疗废物焚烧炉烟气排放达标的工艺控制点
1.1源头控制:由于聚氯乙烯 (PVC) 在热解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氯元素, 为二恶英类污染物合成提供条件,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环发[2003]188号) 要求医疗废物包装物不得使用聚氯乙烯 (PVC) 为医疗废物包装物生产原材料 (使用不含率元素的聚乙烯[PE]) , 确保有效降低二恶英类污染物的生成。
1.2焚烧过程控制:医疗废物焚烧炉二燃室烟气温度≥850℃, 烟气在的停留时间≥2s, 确保有害物质彻底分解。
1.3烟气排放控制:净化工艺。
2烟气处理系统研究
2.1烟气成分分析
医疗废物焚烧炉烟气中的污染物质包括: (1) 氮氧化物 (NOx) ; (2) 卤化氢 (HCL和HF) ; (3) 硫氧化物 (SOX) ; (4) 重金属 (Hg、Pb、Cr等) ; (5) 有机剧毒性污染物 (如二恶英类等) ; (6) 粉尘
2.2烟气处理系统的选择
2.2.1酸性气体的净化
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 (HCL、HF、NOX和SOX) 其传统的净化方法有湿法、半干法和干法三种, 下面分几方面对三种工艺进行比较。见表1。
通过比较,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酸性气体净化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 针对医疗废物焚烧处理的特点, 采用综合法的烟气净化方案。
综合法的工艺过程:首先, 向高温烟气中喷入含有Na OH的碱水, 在烟气降温的同时, Na OH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 降低了烟气中的酸性气体、重金属和颗粒物的含量, 随后向含水量很高的烟气喷入消石灰粉末, 进一步净化烟气。
综合法净化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烟气洗涤塔、洗涤塔刮灰机构、消石灰储仓、碱液储槽、储水槽、碱液定量泵、补水泵、混合室、 消石灰喷射机、活性炭吸收塔、风机、空压机等。
这种工艺流程的有点是:综合了三种烟气净化法的优点, 提高净化率, 并降低净化成本和一次性投资。
2.2.2有机毒性污染物 (二恶英) 和重金属的净化
(1) 二燃室的温度不低于850℃, 并且烟气在二燃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小于2s, 使二恶英彻底分解。 (2) 高温烟气采用急冷措施, 使烟气从850℃快速冷却至250℃, 缩短了烟气在500℃~300℃ 的二恶英易重新合成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 减少了因烟气温度降低而导致二恶英重新合成的几率。 (3) 选用高效布袋除尘器, 并在进入布袋除尘器前的烟道上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 进一步去除二恶英和重金属。
2.2.3颗粒污染物的净化
目前袋式除尘器工艺成熟, 与静电除尘、湿式除尘等除尘工艺相比具有除尘效率高, 对不同粒径的污染物适应性好等优点, 能够满足医疗废物焚烧炉烟气中颗粒净化要求, 广泛应用于医疗废物焚烧烟气净化工艺。
3结语
医疗废物焚烧炉烟气达标排放首先是把好医疗废物包装物的材质, 其次市控制好焚烧炉处置过程中的炉温、烟气停留时间等技术参数, 最后要选择合理、高效的烟气净化工艺:
(1) 酸性气体的去除, 宜采用综合法烟气净化工艺;颗粒物的净化, 采用袋式除尘器; (2) 去除二恶英和重金属, 采用活性炭吸附。
所以医疗废物焚烧炉, 烟气净化可以采用综合法去除酸性气体、加活性炭吸附以及袋式除尘的工艺组合。保证烟气达标排放, 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熊祖鸿, 李海滨, 赵增立, 吴创之, 陈勇.医疗垃圾热解焚烧实验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 (12) :92-95.
[1]朱阳光, 杨洁, 邹丽萍.城市立垃圾焚烧管理难点与对策.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 (7) :36-39.
[1]许大平.医疗集中焚烧烟气污染物净化技术述评.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2, (2) :46-50.
[1]危险废物焚烧控制标准GB18484-2001.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 2001.
1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篇十二
2007-04-18 15:08 环卫科技网 作者:未知
第一条 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和人事部共同负责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承担考务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工作 , 由当地人事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 具体职责分工由各地协商确定。
第二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合格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专业考试报名条件的 , 可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 , 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
第三条 基础考试分 2 个半天进行 , 各为 4 个小时。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 , 每部分内容均为 2 个半天 , 每个半天均为 3 个小时。
第四条 符合《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第八条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 , 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
(一)取得本专业(指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 , 详见附表 1, 下同)或相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 , 详见附表 1, 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三)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第五条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 程设计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第六条 截止 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基础考试 , 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0 年。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2 年。
(七)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5 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0 年。
第七条 参加考试由本人提出申请 , 所在单位审核同意 , 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考试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审核合格后 , 发给准考证。参加考试人员在准考证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单位和中央管理的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第八条 考试日期为每年第三季度。考点原则上设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大、中专院校或高考定点学校,如确需在其他城市设置 , 须经人事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
第九条 坚持考试与培训分开的原则。凡参与考试工作(包括试题命制与组织管理等)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和举办与考试内容有关的培训工作。应考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坚持自愿的原则。
第十条 考试考务工作应严格执行考试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 , 切实做好试卷命制、印刷、发送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严防泄密。
13.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篇十三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医疗废物。此类废 物不再浸泡,一律装入黄色袋中,放置于固定地点暂存。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B.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输血袋、输液袋、一次性吸氧管、一次性雾化吸入器、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尿管、引流管、胃管、止痛泵等。
C.废弃的被服、布单、病号服及其它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废物及生活垃圾。
(2)病理性废物:指从人体上切除下来的物质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此类废物要求低温冷藏后,装入黄色袋,储存至固定地点。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直接切除下来的人体组织、脏器、胚胎、残肢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3)损失性废物:指能够扎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此类废物要求单独硬质包装物(黄色)包装,防止刺穿、误伤工作人员。
1)所有的针头、缝合针。
2)各类刀、锯,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污染的废弃的药品。此类废物装入褐色包装袋内。)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OTC类药品等。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A.致癌性药物B可疑致癌性药物C免疫抑制剂
3)他用后的药物小瓶
(5)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此类废物装入褐色包装袋内。
1)废弃的消毒剂,主要是戊二醛、过氧乙酸等。2)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试剂、胶片冲洗液等。3)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4)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给专门机构处置。
(6)其它: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废弃物也属于感染性废物。
1)使用后严重污染的一次性医疗器械。(黄袋)2)使用后的一次性体腔引流袋、一次性尿袋、胃肠减压袋。使用后剪开,将剩余的液体倒入专用容器中,用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2-6小时后,倒入下水道。包装袋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黄袋)
3)一些高危物品如: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疫苗、血清、血液及血制品等。用1000—5000㎎/∟的含氯消毒剂浸泡2-6个小时后,装入黄色袋,同感染性废物一并处理。液体部分消毒后倒入下水道。
(7)放射性废物,按省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由环保部门或厂家单位处理。如: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8)生活垃圾装入黑色袋,由保洁部门处理。(9)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一个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10)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1)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三医疗废物的包装
1)生活废物用黑色包装袋;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利器盒,其它类别医疗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包装袋。
(2)在盛装医疗废物钱,应当对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四医疗废物的收集(1)放入包装袋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取出。
(2)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若容器的3/4时,使用有效的封闭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严密,(3)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外加一层包装袋。
(4)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交由器械管理部门报残处置。
(5)医疗废物中的高危险废物,首先由产生单位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进行包装,送城市集中处置单位焚烧处理。
(6)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要求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识,中文标识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数量或重量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五医疗废物的交接登记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与医院医疗废物
14.谈医疗废物的处理现状及管理措施 篇十四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 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 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 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 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 造成疾病传播, 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医疗废物的危害在于它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他有害物质。主要污染途径有三条:1) 存在相当一部分的肝炎、艾滋病等的传播病菌的注射器、输液器及其他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复使用。2) 部分医疗垃圾管理不当混入生活垃圾, 进而威胁人民的健康。3) 医疗垃圾因处置方法不当造成“二次污染”。
2 医疗废物处理状况的调查
为防止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引起传染病传播流行, 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经, 200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医疗废物处理列为重点管理项目之一, 将医疗废物纳入集中处置规划, 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集中送往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为了解目前临床医疗废物的处理状况2009年我们对大中小医院机构的医疗废物的产生、处理、收集、去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各医院下属住院部各科室、医疗废物处置公司, 调查方法以自查、现场检查的形式进行, 同时收集资料, 并进行汇总。
3 分析和总结
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渠道大致分为三个途径:第一, 大型医疗机构一般是把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在病房先进行初毁形消毒和临床一些感染性医疗垃圾分类后都装入黑色垃圾袋由工人每天收到垃圾暂存处, 再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运走进行处理, 这部分占医疗废物总量的70~80%;第二, 小型医院 (乡村卫生院及小门诊) 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在病房先进行初毁形消毒和临床一些感染性医疗垃圾一块进行焚烧处理, 此部分占医疗废物总量的20~30%;第三, 现有的医疗机构目前基本上仍是把病人的排泄物、大小便经过简单初步消毒沉淀后直接填埋, 没有作为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目前在此方面监管制度还存在漏洞。
4 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认为现行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作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防护不够规范;有关部门管理不够规范, 未完全落实相关制度, 医疗垃圾监督管理机制不够严密;小型医疗机构责任意识不强, 且处理医疗废物方法不符合标准;医疗污泥没有归入医疗废物, 没有要求纳入正常管理和处置, 在制度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 医疗污泥没有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而是直接填埋, 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为医院污水经沉淀后, 有70~80%的病菌、病毒和90%的蠕虫卵转移到污泥中, 具有医疗废物所具有的明显特性。因此, 对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污泥必须要进行有效地消毒处理。传染病房和传染病医院必须设置专用化粪池。化粪池污泥每半年到一年清掏一次。清淘时应对化粪池污泥进行监测。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污泥的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应分别达到>95%和≤100MPN/g的要求, 达标污泥应由专门车辆送到专门的处置场所处置或进行焚烧处理。
5 医疗废物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 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推进危险废物产业化发展。在一定的区域内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使规模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得到应有的集中收集和处置。
2) 制定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管理制度, 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卫生部门应要求各医院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医疗废物管理方案。医院内部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管理小组, 明确责任分工。临床科室负责废物的分类、收集、装包、封口, 处置公司负责医疗废物的清运, 医政科负责医疗废物的暂时存放和与处置公司交接转运, 并对交接全程进行严格监控, 以及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清运、处理“三环节”和操作规程、人员防护等提出指导意见, 按照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严格填写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 建立医疗废物台帐制度。
3) 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危险废物项目,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预案, 由环保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定期进行监督管理。
4) 医疗垃圾的处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一环, 医疗垃圾的分类、运输、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院内感染率的高低。注重分类回收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感染性废物。严格分类收集, 用有色袋分装, 做到日产日清。这样便于重点处理, 防止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
5) 医院内部应加强对接触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掌握消毒隔离常识的培训, 并规范医疗废物暂存场所, 防止医疗垃圾渗透和污染。
6) 加强宣传, 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宣传有关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医务人员环境卫生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 促进患者及家属积极地配合医疗废物管理。支持和鼓励每个公民对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发现有以下情况均可报告当地卫生和环保部门。如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在非指定地点收集、存放、或倾倒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流失、渗漏、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未经允许打开密封的医疗废物等等。
6 医疗废物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建议规范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针对小门诊产生的医疗废物量少且地点分散难收集的特点应建立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的暂存点集中收集, 再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运走进行处置。
2) 建议将医疗污泥纳入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规模以上的医疗机构的医疗污泥应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初步消毒沉淀浓缩后由专门车辆送到专门的处置单位处置或进行焚烧处理。
摘要:自发生非典疫情及手足口病以来, 严格处理好医疗废物已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也受到社会公众的日益重视。特别是2003年6月6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签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并对医疗废物的监管责任进行划分, 明确了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责任分工。同年6月4日国务院又签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0月10日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2005年4月1日国家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些法律的健全进一步促进了医疗废物的管理, 使医疗废物的管理不但部门分工明确, 且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关键词:医疗废物,处理现状,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3.
15.医疗废物管理资料目录 篇十五
1、《关于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
2、医疗废物监控部门职责
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4、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5、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7、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要求
8、医疗废物产生点工作制度
9、医疗废物储存点工作制度
10、医疗废物运送工作要求
11、医疗废物运送工作流程
12、医疗废物培训教育制度(计划)
13、医疗废物收集员职责
14、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15、医疗废物处理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17、关于引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通知
18、医疗废物收集员健康体检表
16.医疗废物管理总结 篇十六
二、院感科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每月的院感管理质控检查范围,按照相关要求,完善医疗废物管理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转运路线、时间、暂存管理等,并实行称重结合袋数回收的管理模式,杜绝医疗废物流失。同时,将专项督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监管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科室并协助进行整改。
三、包装容器规范,医疗废物全部使用专用的包装物和容器分类收集、贮存,有警示标示和警示说明。暂存点设有防盗、防蚊、防蝇、防鼠、防止儿童接触等安全设施,张贴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安排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暂时贮存、登记、交接、清洁消毒等相关工作。
四、各科室均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详细记录产生的时间、种类、重量、袋数,并双方签名,医疗废物处置专职人员再将医疗废物统一移交给绵阳市环卫处集中无害化处理,交接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五、制定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预案内容。
六、每年定期及不定期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清洁消毒、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知识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提高意识。
17.关于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的几点思考 篇十七
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是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指当一个地方的集中处置单位因设施维修或突发事件停止运行,不能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及时、安全处置时,委托给其它处置单位代为处置的行为。尽管目前,全国基本已经建成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但是由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采取政府特许经营的形式,原则上不许重复建设,所以基本不允许一个地方的医疗废物运到较远的别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来处置,这就使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比较脆弱。由于缺乏跨行政区域之间的协调管理、处置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一旦出现因医疗废物处置工艺限制、设施检修和故障、甚至某一区域发生严重疫情等因素导致的医疗废物无法完全、安全处置的紧急状况时,将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所以,尽快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完善相互支持、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的协同处置联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建立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机制
2.1 统筹规划布局
根据医疗集中处置单位的处置技术、运输距离以及运行现状等因素,可以将一个省划分为若干个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区域(以下简称“协同区”),协同区内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可按照市场竞争原则,与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之间签订处置协议,建立协同处置联动机制,以防出现医疗废物无法完全处置的情况发生。
2.2 签订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协议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可以根据环境保护部门网上公开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处置工艺、经营范围、处置容量等基本信息,选择所属协区内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协同处置协议,协议中要明确签订对象、双方的具体责任及义务、运输转移要求、贮存能力、协同处置收费标准及费用结算方式、违约赔偿及协议期限等内容,确保在医疗废物处置工艺限制、处置设施检修故障、重大疫情等条件下,协区内的所有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2.3 加快建设医疗废物协同处置信息管理平台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快建设医疗废物协同处置信息管理系统,公开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地理位置、处置工艺、处置规模、处置类别等基础信息,更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能力余量等动态数据,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提供服务。同时,尽快建立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管理系统,实现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的网络申报、转移审批等工作,切实提高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的审批效率。
3 保障措施
3.1 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
卫生计生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协同处置全过程监督管理。一是要强化源头监管。县级以上卫生计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杜绝非法收集、转移、倒卖、利用、超期贮存、处置医疗废物等行为。二是严格事故报告制度。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设施检修故障等导致处置设施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要及时报告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说明情况。同时,立即启动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程序,确保厂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三是加强跟踪督办。卫生计生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要跟踪督办协同区内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医疗机构、其他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之间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工作,严惩违约违规行为,防止委托协同处置方无故不提供医疗废物或协同处置方不接受医疗废物的问题发生。切实保证医疗废物在交易、运输、贮存和协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3.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根据目前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市场化运营,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切实打破当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垄断格局,形成医疗废物处置良性竞争体系,促进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设备和规模的不断加强,提高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在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薄弱的协作区,加快建立新的医疗集中处置单位或在原有医疗集中处置单位的基础上扩大处置规模和经营范围,全面提升医疗废物处置水平。
3.3 建立卫生和环保应急联动机制
积极推动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保护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加强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环境保护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双方在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监管方面的优势,推动联合执法监管。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能够在政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下,两部门迅速启动协同处置程序,确保医疗废物完全化、科学化处置。
3.4 完善危险废物收费政策
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收费政策的制定完善,保证处置设施的正常运行。
注释
13.2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技科善相互支持、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的协同处置联动机制,具有重根据目前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论技要的意义。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市场化运营,引入竞争机文论
22 建立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机制制,有利于切实打破当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垄断格局,形成
32 .1统筹规划布局医疗废物处置良性竞争体系,促进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设备和规与根据医疗集中处置单位的处置技术、运输距离以及运行现状模的不断加强,提高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在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薄案等因素,可以将一个省划分为若干个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区域(以弱的协作区,加快建立新的医疗集中处置单位或在原有医疗集中例下简称“协同区”),协同区内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可按照市处置单位的基础上扩大处置规模和经营范围,全面提升医疗废物交交场竞争原则,与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之间处置水平。签订处置协议,建立协同处置联动机制,以防出现医疗废物无法
43 .3建立卫生和环保应急联动机制流流完全处置的情况发生。积极推动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保护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
52 .2签订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协议加强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环境保护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可以根据环境保护部急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双门网上公开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处置工艺、经营范围、处方在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监管方面的优势,推动联合执法监管。一置容量等基本信息,选择所属协区内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旦发生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能够在政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订协同处置协议,协议中要明确签订对象、双方的具体责任及义下,两部门迅速启动协同处置程序,确保医疗废物完全化、科学化务、运输转移要求、贮存能力、协同处置收费标准及费用结算方处置。式、违约赔偿及协议期限等内容,确保在医疗废物处置工艺限制、
【医疗废物培训计划】推荐阅读:
医疗废物、废水培训11-06
医疗废物知识培训总结08-15
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10-27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资料07-24
医疗废物总结免费11-15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08-28
医疗废物知识考试试卷09-01
医疗废物协议书10-13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精06-15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整改报告范例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