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2024-12-16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精选13篇)

1.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一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要点总结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

1.痰饮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1.鼻出血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4.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5.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1.实证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2.虚证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四、厥证,厥实气五虚四物,血实通淤虚人参,痰厥导痰食保神。

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食厥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

4.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

1.实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2.虚证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

1.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2.狂证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胃寒良食保滞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虚贯。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丹栀逍遥散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沙参麦冬汤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二十、呕吐。呕邪藿香食保和,痰夏肝气四七煎,脾香阳理胃阴麦。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2.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二

1 诊断

肛瘘的诊断标准不一,国内经常采用的有1975年全国肛肠协作会议制定的肛瘘诊断标准,1976年的Parks标准,1979年日本隅越幸男标准等,分类复杂。对此,王老师驭繁以简,提出一个指导临床切实有效的标准:高位与否主要是看瘘管是否穿行肛管直肠环;复杂与否主要是看是否有多个外口或多个管道。同时指出,只要是临床中遇到比常见的肛瘘难于处理,且处理过程更容易损伤肛门的控便功能的肛瘘,即应视之"复杂"。

2 治疗

2.1 外治法

王老师常用的处理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法灵活,处理不拘一格,常用的术式有切挂结合法,切旷结合法,虚 (挂) 实 (挂) 结合法等,充分体现了中医痔瘘疗法的优势和"微创"的理念。

2.1.1 切挂结合法

常用于外口距肛门较近,内口明确且较直的高位肛瘘。方法:将探针自外口探入,循管道经内口探出,沿探针切开管壁至肛管直肠环下方,修剪创面,清除管壁及坏死组织,使引流通畅。肛管直肠环处瘘道法是于探针一端系丝线引渡出橡皮筋,以7号丝线扎紧,挂线处两侧注射少许复方亚甲蓝液长效麻醉剂以减轻术后疼痛,一般10~15d左右即挂穿肛管直肠环,无需多次紧线。

2.1.2 切开挂线部分缝合法

常用于瘘道外口距肛门较远,瘘道走形弯曲者。方法有二:一种是在探针引导下切开切除肛管直肠环以下瘘道,将肛外段伤口全层对位缝合。高位段橡皮筋挂线,肛管段切口开放引流。第二种方法是沿瘘管外口做隧道式切除,保留皮桥,当弯曲瘘行径到达转向肛内的拐角处时作"开窗"切口,开窗切口以下的管道潜切后的隧道作闭合缝合。然后将上段肛瘘作挂线处理。这两种方法都是将将长.弯瘘管变成短.直瘘管。

2.1.3 切旷结合法

适用于肛瘘行径长,弯曲度大,或有支管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方法是在美蓝染色及探针引导下查清病灶范围,如切挂部分缝合法作"开窗"切口,将长而弯曲的瘘道变短变直,然后将外口处酌扩创,肛外段瘘道搔刮冲洗旷置,高位段作挂线处理。

2.1.4 虚(挂)实(挂)结合法

适用于肛外段瘘道积脓,或并存潜在的慢性坏死性空腔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方法是高位段作挂线处理(实挂),低位段开窗对口引流,搔刮冲洗瘘道后挂浮线(虚挂)。

2.1.5 手术技巧

本作损伤小,又有利于引流通畅的原则。瘘管行径部位浅,如皮下瘘则切开肛外段,切除管道后一定要缝合。瘘管行径深,如肌间瘘则尽量不全层切开,可选择"潜切"、开窗对口引流、搔刮瘘道、旷置或挂浮线引流等,开窗切口多选用放射性切口,肛管处切口注意保留两侧皮瓣,尽量避免肛管缺损,同时可防止或减轻后遗漏气漏液,术后肛门创面恢复快,也符合美学原则。反对对瘘管穷追猛切的"笨"办法。对高位肛瘘的病变涉及到直肠环区较硬的组织,如果内口附近的组织纤维化较重,且粘连固定,只要切开后估计周围组织不致回缩,王老师常予以一次性切开。经临床观察,未发生控便不良或障碍。

2.1.6 术后换药的处理

王老师尤其强调手术医师要多自行换药,经常告诫年轻医生,肛肠科手术和换药同等重要。注意观察创面是否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的量、色、泽如何,肉芽是否鲜活。换药时不主张轻易搔刮创面,强调抓住前期生长的有利时机促进创面愈合,对上纱条时尤其注意松紧适度,不留死腔。对旷置的管道,虚挂的空腔仔细冲洗。

2.2 内治法

王老师临诊时非常注意中医的整体观,经常告诫我们不要"只见病,不见人"。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过程中常据病人的舌、脉、症、征予以中药内服调理。对湿热者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血亏虚者喜用他自创的仙鹤益气养血汤加减,脾虚湿盛者以参苓白术散加减,阴虚者喜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肝郁者喜用逍遥散加减。对术后病人常在应证方药中少佐活血化瘀药,谓可促进伤口愈合。王老师临诊用药很注重顾护脾胃,推崇东垣,故虽常用清热利湿之剂但绝不过伐。王老师尤其善用龙胆泻肝汤,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甚佳。师云:川南湿度大,人皆喜辛辣厚味,湿热易自内生而下注大肠魄门。肝经下行而绕二阴,故许多肛门直肠疾病皆可从肝(经)论治。

3 小结

王老师认为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发生与预后大都与某些全身性因素有关,不能仅"肛病医肛",而应有全局观念.发挥中医整体观的优势,药术并用,进一步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

3.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总结 篇三

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总结

一、脉诊

1、诊脉方法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③医生呼吸自然。

④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

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

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2)五十动:o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o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o意义:①防止漏诊(促、结、代脉),了解五脏,全部情况。②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f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

二、按诊

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o手法: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

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

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①阳气盛-身多热阳气衰-身多寒。

②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虚证;患处硬痛拒按-实证;轻按即痛-病在表浅;重按方痛-病在深部;③润燥:皮肤湿润者-身己汗出;皮肤干燥者-身未汗出;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瘀血;皮肤干瘪者-津液不足。

④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气肿。

2、按胸腹(按虚里/按胸胁/按腹部)

o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

①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宗气充盛)。

②虚里动微而不显为“不及”-宗气内虚。

③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

④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危重证候(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⑤动欲绝而无死候的-痰饮等证。

o按腹部:1)辨凉热①腹壁冷,喜暖,手按之抚者-虚寒证②腹壁灼热,喜冷,勿按放者-实热证。

2)辨疼痛①腹痛喜按者-虚证②腹痛拒按者-实证③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思-内痈。

3)辨腹胀①腹胀满,按充实,有压痛,叩之重浊-实满。

②腹膨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气胀,属虚满。

③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膨胀。

4)辨痞满:(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寒不适,胀满症状)

①按之柔软,无压痛-虚证②按之较硬,抵抗感、压痛-实证③脘部按之有形胀痛,推之漉漉有声-冒中有水饮。

5)辨积聚(腹内结块)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①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者-积、属血分②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而聚散不定-聚,属气分。

6)辨结胸①胃脘胀闷,按之则痛-小结胸②胸骨腹硬满疼痛且拒按者-大结胸。

7)①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类②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肠痈。

3、按手足1)①手足俱冷-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阳盛或阴虚,属热(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②手足的背部较热-外感发热;手足较热-内伤发热③额上热手心热-表热;手心热额上热-里热。

2)儿科:①小儿指尖冷-惊厥②中指独热-外感风寒③中指指尖独冷-麻痘将发之象。

3)阳虚之证,四肢犹温-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亡阳之证。

三、望小儿指纹(3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1、指纹:即食指内侧络脉-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

2、诊察:医生以食中两指夹住小儿指端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指纹容易显露。

3、风关:食指第一节。

气关:食指第二节。

命关:食指第三节。

4、正常:色泽浅红,红黄粗兼,隐隐可见。

5、病理:①浮沉分表里②红紫辨寒热③淡滞定虚实④三关测轻重。

舌诊总结色:淡红常表白虚寒,红绛热证青紫瘀。

形:舌形荣枯吉凶辨,老嫩虚实胖瘦证。点剌热证脏腑候,裂纹血虚与伤津。

态:痿软阴虚气血虚,强硬热盛痰动风,歪斜肝风颤动风,吐弄内风短缩危。

质:厚薄进退润燥津,腐腻湿积剥脱虚。真假胃气偏全证。

小儿舌:白主表证黄里实,灰黑里实危重候。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脉诊:指力:轻举重按委求寻,动静结合候五十,正常脉:三部缓浮大疾除,不长不短应中各和,鉴别:一比类脉:

1、脉位相似:1)脉位浅:洪、浮、濡、散、芤、革2)脉位浮:沉、伏、牢、弱。

2、脉数相似:1)脉率快:数、疾2)脉率慢:迟、缓3)律不齐:促、结、代、涩。

3、脉形相似:1)脉宽大:大、洪、芤。2)脉细小:细、微、濡、弱3)脉体长:长、弦4)脉体短:短、动。5)脉紧张:弦、革、紧、牢。

4.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四

近期有很多学员反应中药名很难记,而且总是记混,小编在去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为了减轻学员们的压力,医学|教育网小编特意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份中药对比的记忆法,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南沙参与北沙参:南沙参与北沙参之性能功用基本相似。但就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而言,南沙参力不及北沙参;就化痰作用而言;则南沙参优于北沙参,且有益气之功。

麦冬与天冬:两者药性均为寒凉,均能养肺阴,常相须为用。但天冬寒润之力强于麦冬,长于滋肾阴而清降虚火;麦冬则寒润之力较弱,偏于养胃生津、润肺与清心除烦。两者在作用部位上尚有偏上偏下之分。

龟甲与鳖甲:两者均能滋阴清热,潜阳息风,用治阴虚发热,阴虚阳亢与阴虚风动等证,常相须为 用。但比较其功力,相同之中略有差异,即滋阴以龟甲为主,潜阳则以鳖甲为长。故欲其滋阴为主之方多用龟甲;欲其退夜热早凉、骨蒸为主之方多用鳖甲。鳖甲能 软坚散结,常用治癥瘕积聚、疟母等症,则为鳖甲之所长,而龟甲则无此作用。但龟甲能补肾健骨,治腰膝酸软,囟门不合,及固经止血,养血补心等,鳖甲很少应 用。

当归与熟地黄:均为补血常用要药,用治血虚诸证。但当归又入心、脾两经,味辛,能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又可止久咳气喘。对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证均为要药,对虚寒诸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证,亦可因其活血、止 痛、温散寒滞之功而有确实疗效。同时,血虚肠燥便秘,久咳气喘等,亦可用以为治。当归既可用于疮疡初期,以活血消肿止痛;又可用于疮疡溃后,气血亏虚,以 补血生肌,故是外科常用药。而熟地黄味甘厚,性微温,质地柔润,为滋补肝肾阴血不足的常用要药。既能补血,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 证;又善滋阴,治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证。对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又可益精填髓。

当归与白芍:均入肝、脾经均能补血养血调经止痛。同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证。当归味甘,性温,入心经,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兼能补虚散寒,故血虚、血瘀、血寒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均可使用,为补血和妇科调经要药。且当 归偏于补血活血,散寒止痛,对虚寒诸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淤血作痛、跌打损伤、痈疽等证,又有润肠通便之功效,故还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白芍苦、甘 酸、微寒,重在养血敛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用于肝阴不足、血虚肝旺,肝气不舒、肝脾不和所致的胸胁脘痛,四肢挛痛。又能平肝抑阳、敛阴止汗之功效,用于 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证;与桂枝同用,又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应为不和之汗出务风,也可用于阴虚盗汗等。

白芍与赤芍:白芍与赤芍,均味苦性微寒,均入肝经,均能止痛。但白芍则长于敛阴、养血、平肝; 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散瘀和清泻肝火。在应用上,白芍则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如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虚汗不止,肝阳偏亢的眩晕耳鸣,烦躁易怒 等;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如热入营血的斑疹吐衄,血热瘀滞的经闭癥瘕、痈肿疮毒,肝火上炎的目赤翳障等;两者虽皆能止痛,但白芍主治血虚或 阴虚肝旺所致之痛,赤芍主治血热瘀滞所致之痛。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生地黄与熟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均能养阴滋阴。但生地黄甘苦性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以治温 病热入营血,舌绛烦渴,血热吐衄发斑,及阴虚内热消渴等为主。熟地黄则甘而微温。专主肝肾阴虚,补血滋阴而益精髓。以治血虚阴亏,精血不足的潮热骨蒸,盗 汗遗精,腰膝酸软,心悸失眠,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及消渴等为主,而无清热凉血之功。

五味子与乌梅二药均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作用。用于久咳、久泻不止、津伤口渴及消 渴。但五味子又能滋肾、固精、敛汗、益气及宁心安神,主治:肺肾两虚之喘咳;遗精、滑精;自汗、盗汗;而乌梅又具安蛔止痛、止血及消疮毒之功。主治:蛔厥 腹痛、崩漏下血,外用能消疮毒,治胬肉外突等。

肉豆蔻与白豆蔻两药均能温中形气,可用治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但肉豆蔻长于涩肠止泻,又能温中暖脾,适用于脾肾虚寒或脾胃虚寒久泻不止之证。白豆蔻主治湿滞中焦,胃寒气滞之呕吐,长于芳香化湿。

莲子与芡实两药性味甘涩平,主归脾、肾二经。两药均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补中兼涩,主治肾虚遗精、遗尿;脾虚食少、泄泻;脾肾虚带下。但莲子又能入心经以养心,用治虚烦、心悸、失眠。而芡实在益脾肾固涩之中,又能除湿止带,为虚实带下证常用药。

红花与桃仁共同点:1.心肝经2.破血之品有活血化瘀之功。常相须为用治妇科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积聚、产后瘀阻腹痛,内科胸痹心痛,及伤科跌打瘀痛。

不同点:红花:性温,辛散温通,又能化瘀消肿,治痈肿疮毒、麻疹、斑疹,色不红活。桃仁:性平,苦甘润降,破瘀生新为长;又能润肠通便,治肠痈、肺痈、蓄血发狂、津枯肠燥便秘;还能止咳平喘,治疗咳嗽气喘。

川芎与丹参共同点:1.均为活血调经常用之品;2.皆能活血形瘀止痛,治妇科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产后瘀阻,内科胸痹心痛、脘腹痛、外科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血滞证。

不同点:川芎:性温味辛,又能形气祛风止痛,故宜于血瘀有寒或兼气滞之诸证,并治肝郁气滞胁痛、各种头痛及风寒湿痹等。

丹参:味苦微寒,又善凉血,故宜于血瘀血热之妇内外诸证,并治风湿热痹;还能清心安神,治无论外感内伤之血热心烦不眠。

川贝与浙贝均性寒而润,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为治热痰、燥痰要经,也可用治瘰疬疮痈。但川贝母主产四川,性润而甘,尤宜于肺虚久咳;浙贝主产浙江象山,苦味较著,性偏苦泄,多用于外感、热毒的痰火咳嗽、风热咳嗽以及瘰疬、痈肿等证。

5.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五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二.阻塞性肺气肿(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和剑突下搏动。2.肺心病的常见病因: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循环阻力增高)继发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慢性缺氧。并发心律失常多为:房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有助于肺心病与左房室瓣瓣膜病鉴别的是:左房室瓣听诊区杂音 与二尖瓣瓣膜病鉴别:二尖瓣听诊区杂音。与冠心病心衰鉴别:心电图及X线检查有左室肥大。三.支气管哮喘 1.主要特征: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困。典型发作:先兆症状后出现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困 2.危重哮喘患者,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支气管高度狭窄或痰栓堵塞。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部叩诊呈过清音。3.在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鉴别困难时应选(区别在心血管的病史和体征):氨茶碱 四.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常见于青壮年。2.临床表现:肺实变体征(X线呈叶、段状密度均匀影),咳铁锈色痰、胸痛(病变累及胸膜)3.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4.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最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5.并发症:心肌炎 6.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咳粉红色乳样痰,X线示肺多发病灶。7.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吗啡 五.肺结核 1.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病灶中的不断繁殖的(A群)传染性大。2.感染结核菌后而获得的免疫力主要是:细胞免疫。4.分型:原发型(I型):X线表现,原发灶相应淋巴管增粗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血行播散型(II型):急性粟粒型,两肺布满边缘整齐的粟粒状阴影。症状不典型,具有反复性和阶段性。浸润型(Ⅲ型):上叶尖、后段或下叶的背段。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类型。X线:渗出性病灶表现为云雾状或片絮状,密度教淡,边缘模糊不清。感染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血行播散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慢性纤维空洞(Ⅳ型):临床特点,空洞长期不愈,经常排菌。(伴有肺气肿)胸膜炎(Ⅴ型)5.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说明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早期诊断方法:X线检查。结核菌素:阳性,受过结核菌感染;假阴性,细胞免疫缺陷病。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力衰竭 表现: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右心衰:颈静脉怒张,下垂型凹陷性水肿。二.常见心律失常 1.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发于有严重心肌损害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患者。心房颤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2.听诊: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心音减弱。第三度,大炮音。二度I型,有心音脱漏。心房扑动,心律一般规律(F波);心房颤动,心律绝对规律(f波)。心电图: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明显症状),PR间期>0.20秒。二度I型,QRS波脱漏。房性早搏,PR间期≥0.12秒。室性早搏,QRS间期应>0.12秒。三.风湿性心脏病 2.风心病常并发心律失常房颤。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最容易并发栓塞。并发栓塞最多部位,脑。风心病最易并发心衰。风湿性心内膜炎,常并存心肌炎。常见瓣膜损害:二尖瓣。心电图:风湿性心肌炎: PR间期延长。风湿性心包炎:ST段上抬。联合瓣膜病变:左房室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房室瓣狭窄(梨形心-左房右室明显增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SM)。左房室瓣关闭不全-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靴形心-左室增大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周围血管体征,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舒张期吹风样杂音。(靴形心)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心间区闻及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并发心衰。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鉴别于心尖区功能性收缩期杂音。3.治疗: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普鲁卡因)青霉素。单纯关节炎或皮肤表现,阿司匹林。四.高血压病 1.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呋塞米。属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哌唑嗪。β受体阻滞剂,洛尔。高血压合并肾功不全时宜选/高血压并发心衰,卡托普利。高血压脑病控制抽搐,静注地西泮。合并心梗,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高血压危重

症快速降压,静滴硝普钠。老年人高血压的最主要特点以纯收缩压升高为多见,非洛地平。钙拮抗剂,硝苯地平。2.高血压病累及脑常见症状:眼底改变。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1.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胸骨上、中段后,短暂压迫性疼痛。冠心病诊断:选择性冠脉造影。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主要由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AMI时发生心室颤动,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心尖区粗糙收缩期杂音,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或Ⅲ度时宜用人工起搏器。3.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4.心电图:心肌损伤,ST段弓背型抬高。心肌坏死,病理性Q波。急性心梗早期:T波高耸。下壁心梗(多见),Ⅱ.Ⅲ.aVF。V1-3,前间壁。广泛前(心包炎),V1-5,I,aVF。5.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高,同工酶CPK-MB,LDH1。升高最早的是肌酸磷酸激酶(CPK),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一. 胃炎 1.急性胃炎:诱发因素,非甾体抗炎药。发病后24-48h做胃镜检查。2.慢性胃炎:诊断,胃镜加活检(幽门螺旋杆菌)。胃镜紧急检查:由胃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3.慢性胃炎分慢性浅表性(胃酸,基本正常)和慢性萎缩性。萎缩性又分为A、B型(胃窦,分泌正常)。A型(胃体)胃炎:胃液分析显示胃酸缺乏者。二. 消化性溃疡 1.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胃酸分泌增高。好发部位,球部。穿孔部位,球部前壁。空腹痛,多在中上腹正中或偏右侧。2.消化性溃疡 病因:Hp感染。最有诊断意义的症状:规律性上腹部疼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X线诊断溃疡:龛影。检查溃疡穿孔,X线透视。3.胃溃疡 餐后0.5-2小时痛。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确诊。4.治疗: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胃溃疡,保护胃黏膜药。十二指肠溃疡,H2受体阻滞剂。三. 胃癌 1.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胃癌。好发部位,胃窦。症状:失去原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发病因素:胃癌,发霉食物。慢性胃炎,刺激性食物。胃酸缺乏。早期:淋巴转移,好发于左锁骨上淋巴结。晚期:血行转移,主要转移到肝。2.诊断:早期,胃镜检查。胃癌中晚期,体征为腹部肿块。3.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四.肝硬化 2.症状: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肝掌、蜘蛛痣。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脾肿大。合并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雌雄激素比例失调,男性乳房发育。3.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晚期死亡原因:肝性脑病。4.检查:早期诊断,肝活检。肝性脑病:血氨。肝功能诊断最有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单纯腹水,淡黄色漏出液。癌变时:血性腹水。六.急性胰腺炎 1.病因:胆道疾病。2.首发症状:上腹痛。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3.特征:坏死型,休克;水肿型,上腹部肌紧张及反跳痛不明显。4.诊断:血清淀粉酶。发病后6-8小时开始升高。500苏氏单位/L。发病5日,血清脂肪酶。5.治疗:水肿型,抑制胰酶分泌。剧痛,哌替啶。禁忌单独使用,吗啡。七.上消化道大出血 1.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2.表现:黑便,出血量50-100ml。呕血,250-300ml。3.检查:紧急胃镜在出血后24小时内。呕血:胃镜。血管畸形,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4.治疗:首选,补充血容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药物首选垂体后叶素,内镜(硬化栓塞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药物首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静注。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感染后免疫性损害。(尿中最多,红细胞。肾盂肾炎,白细胞。)2.肾性高血压特点:舒张压明显升高。(中度以上)晚期发生肾衰。3.鉴别:慢肾盂肾炎:尿培养阳性。高血压肾病损害:高血压或肾炎病史。二.尿路感染 1.主要途径:上行感染(尿路梗阻)。膀胱炎最易发生,育龄妇女。病原体:大肠杆菌。器械检查:绿脓杆菌。2.表现:慢性肾盂肾炎早期的肾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减退。严重并发症: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糖尿病最易合并尿感。3.诊断:尿培养菌落计数>105/L;菌落计数<104/L,为尿液污染。三.慢性肾衰竭

1.病因: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磷高,血钙低(抽搐)——葡萄糖酸钙。

2.表现:尿毒症早期:代谢性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尿毒症晚期

3.高血压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第五单元 血液和造血系统的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诊断:骨髓铁染色(-)。血清铁蛋白<12μg/L。血清铁降低,总铁结核力增高。

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 2.表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骨髓中绝对增多:脂肪细胞。血小板<10*109/L 三.白血病

2.表现:巨脾(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高热:合并感染。4.诊断依据:骨髓检查。骨髓表现,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红细胞的30%以上。5.治疗:慢粒,羟基脲。中枢系统白血病:甲氨蝶呤(MTX)鞘内注射。

急淋方案:VP、VLOP。急性非淋(急性粒细胞):DA方案、HOAP方案。

四.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1.白减: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血象:粒细胞有中毒颗粒、空泡。

粒缺:周围血白细胞<2.0*109/L,粒<0.5*109/L。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急性型: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脾脏。慢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30-80*109/L。(出血时间延长)

3.治疗:糖皮质激素。

第六单元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1.诊断:T3、T4测定(疗效判定指标)。最灵敏,TT3。T3抑制试验:鉴别甲亢与单纯甲肿。

甲亢诊断: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高峰前移。

2.临床表现:甲亢最严重——浸润性突眼(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和眼肌明显病变)。

甲亢所致甲状腺肿大:触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甲亢常见:房性早搏。

3.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服用甲状腺片:避免甲状腺、突眼加重。

5.甲状腺危象:首选-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素释放-无机碘溶液;阻滞儿茶酚胺释放-普萘洛尔。二. 糖尿病

1.引起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变。1型糖尿病首位死亡原因:肾小球硬化症。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特点: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3.糖尿病患者注射普通胰岛素的时间:餐前30分钟。4.酮症酸中毒用胰岛治疗素采用:每小时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5U。

酸中毒重度失水,一般第一日补液约4000-5000ml。5.诊断糖尿病患者最有意义的是: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7.0mmol/L

第七单元 急性中毒 一. 急性中毒总结

1.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皮肤潮红,皮黏呈樱桃红色。呼吸带有苦杏仁味:氰化物中毒。瞳孔散大—阿托品、氰化物中毒。瞳孔缩小—有机磷杀虫药、吗啡类中毒。

二.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症状:呼气大蒜臭味,瞳孔针尖样大小(重度中毒)。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一.癫痫

2.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不超过1分钟。失神发作:儿童或少年。

失神发作(小发作):5~30秒意识丧失。大发作表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继之阵挛、昏睡。

癫痫持续状态:连续大发作,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

3.诊断依据:病史和脑电图。

为了排除继发性癫痫:首选检查,颅脑CT或MRI。二.急性脑血管病

1.病因 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TIA: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心脏病。(栓子来源,风心病伴房颤)。腔隙性梗死: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脑出血: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诱因,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

2.症状:TIA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大脑中动脉区梗死:三偏征。

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膜刺激征。(外伤性,自发性)

桥脑出血:交叉性瘫痪、针尖样瞳孔和昏迷。小脑出血:眩晕、共济失调。

3.CT不易显示:脑干部梗死灶。

西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症状学

1、稽留热: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心脏:

周围血管征――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二、骨髓检查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

(二)血清酶

1、转氨酶

AL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1)肝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以ALT升高明显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 肝硬化(终末期):正常或降低 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2)心梗:6-8小时 AST增高

2、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胆道阻塞 急慢性肝炎 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

3、Υ-谷氨酰转移酶(Υ-GT)

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

4、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急性心梗; 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

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血清尿素氮(BUN)3.2-7.1mmol/l

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2、血肌酐(Cr)88-177 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120 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二)肾小管功能

1、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

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低比重尿

2、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 22-31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七、免疫学检查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癌胚抗原(CEA)

(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

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盐类结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

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

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

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有病变。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

黑色痰――矽肺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一、常规导联

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左心室 V1、V2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3、V4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5、V6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二、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轴:0-+90之间

心电轴轻中度右偏:婴儿,垂位心,肺气肿,轻度右室肥大

心电轴显蓍右偏:右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电轴轻中度左偏: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大

电轴显著左偏:左室肥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三、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1、P波高尖,电压>0.25mV,在II、III、aVF导联最突出

2、V1导联上,P波前部高尖

(二)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宽>0.11s,常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I、II、aVL)

2、V1导联上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变宽

(三)双房肥大――异常高大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

四、心室肥大

(一)左室肥大

1、左室电压增高:RV5>2.5或RV5+SV1>3.5(女)-4.0(男)

2、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达0.1-0.11s

4、在以R波这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二)右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改变:RV1>1.0,RV1+SV5>1.2,RaVR>0.5

2、QRS波群形态改变

3、心电轴右偏

4、QRS波群时间并不延长

5、V1或V3 R等右胸导联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五、心梗

1、缺血型T波改变:两支对称的尖深倒置T波

2、损伤型ST段移位:S-T段抬高

3、坏死型Q波改变

六、心绞痛

1、典型: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

2、变异型:S-T段抬高,常伴T波高耸,对导联同表现为S-T段压低

七、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S-T段压低(除aVR导联):水平型、下垂型ST段

下移

2、T波改变:低平、双向或倒置

八、心律失常

(一)早搏

1、室早: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宽大畸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房早: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形态与P波不同;P’-R新时期>0.12;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房性早挖墙脚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

3、交界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RS,形态基本正常;其前或后可有逆行P’波;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异位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速:频率快,节律规则

2、室性心速:R-R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QRS波畸形、增宽,时间延长,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P与QRS无固定关系

(三)房颤

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间距不均、形态各异f波;

2、R-R间距绝对不匀齐,即心室率完全不规则;

3、QRS形态一般与正常窦性相同。

(四)室扑:一过性。QRS-T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

(五)室颤:QRS-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

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六)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QRS波

P-R新时期延长 >0.21(老年人>0.22)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

II度II型:P波规律出现;QRS波成比例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

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RS波频率 QRS波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二、肺与纵隔

3、肺炎

(1)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是在实变期。(2)支气管肺炎:(渗出)两肺下野的中内带肺纹理增粗,有散在多数密度不均匀的边界模糊的小斑片状致密阴影。小儿表现为两肺中下部内、外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

(3)间质性肺炎:以中下肺野肺纹理增粗模糊

4、肺结核

(1)原发型(I型):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肺门淋巴结炎组成的哑铃状影――原发综合征 早期为渗出性病变。

(2)血行播散型(II型):

急性粟粒型:两肺广泛而均匀的粟粒样阴影,边界清楚。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病灶数目较多,大小不等,新旧不一。(3)浸润型:病变大多在肺尖或锁骨下区,很快干酪化。(4)胸膜炎

干性结胸:无异常表现或有膈肌运动受限

渗出性结胸:多为一侧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X线:在相应部位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炎性实变。CT:中央型:支气管腔狭窄;肺门肿块;侵犯纵隔;纵隔淋巴结转移。(最早出现的征象――肺门阴影增浓)周围型:肿块边缘可有分叶,伴或无毛刺,密度均匀。(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细支气管)

三、心脏与大血管

(二)病变

1、左室增大:

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左前斜位,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在心脏后下缘明显凸出;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2、右室增大: 心脏呈二尖瓣型; 心腰变为平直或膨起;

右前斜位,左心室段前缘呈弧形前突,心前间隙变窄。

3、左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心右缘双弧影,心底部双心房影; 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

早期增大的观察位置:右前斜位像

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6.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六

一、儿科转岗医师轮转培训目的

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时间基本为一年, 培训结束后回到单位即开展儿科临床工作。因此培训目的力求实际实用。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儿科最常见疾病的诊疗, 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腹泻等;二是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分类、诊断及基本处理原则, 如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 正确推荐患者到相应亚专科进一步治疗;三是学习识别儿科急危重症, 如感染性休克、重症手足口病等, 了解紧急处理方法, 为转诊争取时间。

二、目前儿科转岗医师轮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转岗医师水平参差不齐, 专业基础薄弱:

儿科转岗医师大多为基层有一定年资的其他科室医生, 多来自县级以下单位, 理论基础及实践能力差异较大, 多数人从未接触过儿科专科实践, 其儿科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均较薄弱, 给培训带来很大难度。

2、轮转时间短, 学习内容多:

转岗培训时间基本为一年, 而儿科学习内容多、难度大, 在短时间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有相当难度。

3、对转岗医师轮转培训重视不足:

由于每个科室轮转时间短, 考核机制不完善, 转岗医师不易受到科室重视, 降低了学习积极性;一些转岗医师对自身要求不严格, 使培训流于形式, 均影响培训效果。

三、儿科转岗医师轮转培训的改进方法

在儿科转岗培训中, 在短时间内要掌握儿科基本理论及临床技能, 亟需寻求有效的培训手段。其中, 师资水平、培训方法和细节管理等在培训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可从以上方面进行改进。

1、制定轮转计划, 合理安排实践时间:

轮转培训时间短, 学习任务多, 必须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并形成书面的制度, 合理的安排临床实践时间。从入科教育、临床培训到出科考核均制定配套的培训制度。

2、培养高素质教师, 实行导师指导制:

转岗医师带教队伍建设是保证转岗培训的关键, 带教教师应系统地接受转岗师资培训, 明确培训目的, 制定培训方案, 研究培训方法。每位带教老师管理1-2名转岗医师, 实行导师指导制。

3、丰富培训手段, 保证教学效果:

(1) 入科教育:良好的入科教育等同于良好的开端。让转岗医师意识到科室的重视, 增强其自律性。同时了解本科室培训重点、培训方案、学习技巧, 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 (2) 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培训:第一, 理论知识学习需主次分明, 重点要求掌握常见儿科疾病的基础知识, 熟悉各系统常见疾病以及基本操作, 了解其他常见儿科疾病的诊疗原则。第二, 收治新病人是系统的实践过程。在带教老师指导下, 采集病史、专科查体、初步诊断与处理、书写病历, 可极大的锻炼启发思维。合理分配病房、门诊的学习实践。病房做相对系统、规范的培训。门诊可学习更多种类的常见儿科疾病及处理原则, 能在短时间内丰富临床知识。第三, 积极参与科室举办的专题讲座, 涉及儿科常见疾病、儿科常用药物、常见儿科急诊的处理、基本操作规范等。第四, 运用多样培训方法:将“以问题为导向”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方法引入儿科临床教学中, 以典型临床问题为导向, 分析讨论, 启迪思维, 引导思路。此外, “以病例为引导教学” (Case Based Study, CBS) 教学法对于有一定临床工作基础的转岗医师更为适宜。把真实、典型住院病例用于实践教学中, 通过分析讨论病例, 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激发转岗医师学习兴趣, 提高其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比如:“感染性休克”章节, 选取典型住院病例, 转岗医师分组讨论, 给出诊断及治疗原则, 快速掌握儿科急、危、重症的诊治。第五, 参加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 锻炼临床思维能力, 学习专家教授严谨求实的风格。总之, 要从实用角度出发, 加深对儿科临床知识技能的学习。 (3) 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儿科是一门“哑科”, 多数时候我们沟通的对象为处于焦虑状态的患儿家属。因此, 必须使儿科转岗医师掌握良好的解释教育技能、说服技能和沟通技能。带教老师需言传身教, 还可通过医患沟通经典案例学习讨论等方式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沟通技巧, 学以致用。 (4) 转岗医师科研能力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转岗医师进行可持续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培训非常重要。举办文献检索、科研课题申报、论文撰写要点等讲座, 鼓励转岗医师与带教老师共同进行科研活动, 调动其科研兴趣。 (5) 医德医风教育:儿科医师的培养既要有技术上的指导, 更要有医德医风的教育。转岗医师应受到优秀的医学人文知识的熏陶。通过医德医风教育, 使其意识到看病不止是在“看疾病”更重要的是在“看人”, 在诊疗每一个环节中都要体现出人文关怀。 (6) 实行多层次、多阶段考核制度:考核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 应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能力的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考核方式, 实践运用为考核重点, 以考核促进学习。科室培训结束前均需考核, 季度或半年再次考核,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大病例书写以及操作技能考核等。多层次、多阶段考核保证整个转岗培训的质量。

4、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作用:

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应做到有效沟通, 为转岗医师培训提供质量保证。 (1) 一般转岗培训基地同时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 管理部门可充分协调资源, 共享培训基地硬件设施等。 (2) 提高转岗医师师资培训质量, 组织带教老师进行培训, 充分掌握转岗医师学习目标和工作任务。 (3) 发挥管理部门作用, 建立健全各级培训负责人工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带教老师工作制度、转岗医师考核制度等。建立培训档案, 定期反馈培训情况, 可通过调查表量化学习情况, 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补充培训。定期组织学员座谈会, 转岗医师汇报学习情况, 及时反馈、补充强化。

四、对儿科转岗医师培训未来展望

儿科转岗培训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 短时间内使转岗医师系统掌握儿科专业知识及技能, 尚需探讨更好、更有效的手段。应拟定切实合理的培训目标, 严格执行培训计划, 使得转岗培训落到实处。可开展多元化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即使培训结束后, 对于有强烈愿望希望更深入系统学习的转岗医师, 可开展远程网络教学等实时指导教学进行继续教育, 持续指导和答疑, 建立长远指导机制, 使转岗医师能够终身自主学习, 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 解决新问题。长期有效运转真正为基层输送优秀的儿科转岗医师。

摘要:随着国家生育政策调整, 儿科医师紧缺是社会面临的难题。国家卫生部门为加强儿科专科医师培养, 提高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进行了儿科医师转岗培训, 推行转岗医师临床轮转制度。然而在实施转岗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生源质量不高, 培训内容不系统, 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方法, 以期为儿科转岗医师培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儿科医师,转岗培训,轮转培训,改进

参考文献

[1]蔡涛, 方圣, 陈爱军, 单葵, 魏彬.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皮肤科教学的探讨.教育教学论坛, 2014:85-86.

[2]李春芳, 李雪兰.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妇产科带教的实践及体会.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108-110.

[3]黄蔚, 朱凤, 周朝晖.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效果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9-10.

[4]韦思明.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教学论坛, 2014:131-132.

[5]李勇华, 姜兴鹏.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中医养生保健学》教学调查分析.时珍国医国药, 2016:218-219.

[6]周佳, 张东华, 薄红, 王志博, 陈禹含, 张宇.OSCE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医院管理, 2015:58-59.

[7]朱玲勤, 刘兰, 李正直, 李吴萍, 刘辉, 范灵.改进全科医学培训模式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发展.教育教学论坛, 2013:170-171.

7.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七

作者:博大致睿职业资格考试网来源:/zyzg/

2013年卫生资格考试将于5月18、19、25、26日两个周末进行,各科目的考试大纲已经发布,在进入冲刺复习的考试周期中,博大致睿专家为您进行大纲解读,让您结合大纲变化能更有效的抓住重要知识点深入学习。

主治医师(儿科学)试大纲;发生任何变化,只有第二部分大纲发生了变化。

在20122013年发布的考试大纲中,而且医学伦理道这一部分几乎增大本部分的考试力度也是大势所趋。

1.生长发育”、“3.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9.小儿药物治疗”知识点;

三、症状与体征章节;

四、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章节;

五、营养性疾病章节;

六、消化系统疾病章节之“2.小儿腹泻病”知识点;

七、呼吸系统疾病章节;

八、循环系统疾病章节之“2.先天性心脏病”、“4.充血性心力衰竭”知识点;

九、血液系统疾病章节之“2.小儿贫血概论”、“3.细胞性贫血”知识点;

十、泌尿系统疾病章节之“2.;

十三、风湿性疾病章节之“9.十六、小儿结核病章节之“1.总论”、“4.、“6.结核性脑膜炎”知识点;

14.、“15.化脓性脑膜炎”、“16.沙门氏菌感染”、“17.20.败血症”知识点。

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战术 篇八

准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时候,如何系统化、体系化医学知识,个人认为最好途径是――好好看教材,我们唯有用一颗谦虚、踏实的心,好好看教材,才能搭起医学的框架,在医学上,我们既有面与体的缺陷,也有点与线的不足,人卫版的教材,我看了差不多2遍。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很费劲,后来看的越来越多后,接受的也越来越块。

2、做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执业医师考试平时做题很重要,没必要说了,再怎么强调不为过。对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里的真题要做到熟练,当你最后一遍看时候,基本能做对百分之八九十,估计基本一定能过了,

真题,我踏实地看了两遍。

3、累的时候就听点mp3吧

考试大网校有课程的MP3下载,下下来听就是了。听mp3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重点突出,能让你把握住重点之处;二是能让你的知识点系统化。建议朋友们下载mp3,耐心地好好听完,你将受益匪浅。

总结一下,我的模式基本是:教材+做题+mp3,至于教材、做题、mp3选谁的,哪个出版社的,我认为真不重要,材料不在多,在于利用率。

9.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九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

2012年中国新闻网发布消息:曾是中国儿科人才培养重要摇篮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2012年起将重设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并打通“本硕连读”的教学途径。这一消息的公布无疑为儿科医师的培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1998年教育部为了拓宽专业面,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自1999年开始,中国内地医学院校陆续撤销了儿科学专业,事实上这也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所以,目前儿科医师的主要来源,一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的学生,二是经过儿科学专业硕士、博士培养,三是其他临床医学的二、三级学科的硕士、博士,由于寻找工作困难而无奈来儿科就业。虽然1993年卫生部颁布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并相继在16个省市、19所高校、100家医院、1,112个基地进行试点[1],但由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对象水平层次差异大,因此在目前的培训制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1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本科教学的衔接

儿科不是成人内科的缩影,而是具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儿科覆盖医学的全部学科,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持。由于儿童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理特征和主观感觉,因此这一学科存在更高的医疗风险,儿科医生必须具备更好的观察力、沟通能力和更为精湛的医疗技术。由于目前我国儿科医生面对高医疗风险、高负荷工作和与之不相适应的劳动报酬等原因,加之儿科专业取消后,致使近年来儿科医生数量增加缓慢,且流失现象日渐严重。据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统计数据显示,近15年来,我国儿科医师仅增加了5,000名,特别是近几年,儿科医师的增加更是处于停滞状态。我国儿童人口数与儿科医师数的比值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在美国,0.61亿的0-14岁儿童拥有8.3万名儿科医师,相当于每1千名儿童拥有1.36名儿科医师。然而,在中国,2.67亿的0-14岁儿童却只有6.2万名儿科医师,相当于每1千名儿童仅有0.26名儿科医师。按1∶1000的比例估算,儿科专业医师缺口逾20万名。即使将目标减半,未来10年,每年需要增加1万名儿科医师。但就目前我国儿科医师的培养制度来看,每年仅能培养出1,800名左右的儿科医生,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现在急需建立儿科医生培养的长期机制,应该构建一个综合的学科体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全面的医学教育,而不是照搬基于成人的医学体系。

虽然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为这一学科输送后备力量,但目前这一培训的对象往往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儿科学教学安排远远少于原儿科学专业,只具备最初级的儿科知识,如果想从事儿科专业,只有在念完5年的基础医学后再到儿科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这就是说,近乎十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名儿科医生,这显然不能满足现在我国对儿科医生的需求。而对于儿科专业的本科生,由于在本科学习阶段接受了儿科系统专业的培训,对儿科专科培训掌握快,技术水平提高快,对加快儿科医生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儿科专业本科、七年制、八年制研究生培养是充实、提高儿科医师质量的有效途径,要与规范化培训做到良好的衔接和补充。

2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完善

当前形势下要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儿科医师,主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完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轻医师成长中不可逾越的培养阶段,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以满足儿童医疗工作的需求。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为例,2004年开始接收第一批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初期招收学员较少,无论学员的来源和教育程度如何均实行5年制的培训方式,由于没有进行分阶段培训,缺乏侧重点,导致本科学员对亚专科知识技能的掌握不足,儿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又没有得到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培训成效不理想。自2006年开始我院调整培训机制,实施“3+X”模式,第一阶段的培训重点是二级学科的基础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二级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前3年普通专科轮转,每名住院医师必须轮转儿科的各个亚专业,且必须保证每个专业的轮转时间,同时还安排辅助科室轮转,但对于儿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在专科轮转时更强调了亚专业的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也为不同教育水平的学员在更为合理的培训时间里提供了实践机会。“X”为亚专业定向培训阶段,培训时间2-3年,培训方式以参加本亚专科临床实践为主,必须到专科门诊、急诊、病室和相关部门训练,担任总住院医师半年,在第二阶段的培训中更利于学员对亚专业技能的掌握,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另外,住院医师培训教师是住院医师职业生涯的领路人,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训质量的保证[2]。以我院为例,培训教师往往是在一线临床工作的上级医师,虽然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足以满足培训要求,但以我院儿科平均年门急诊量为40余万人次、年住院近2万人次的规模,而且疑难危重病例所占比例较高,本院医师不管是临床工作任务,还是科研、教学任务都很重,分身乏力,这势必会影响主动教学的积极性和培训质量。为带教师资开展培训可以提升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但如何加强对带教师资的培训,如何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提高教学积极性等都是相关职能管理部分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战略措施,也是储备儿科人才、推动儿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应做到统一管理,落实相关责任制,由相关部门负责统一编排轮转计划,明确培养要求、落实培训流程,统一量化考核指标,如目前国外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模式作为考核指标之一[3],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改革人事分配、晋升制度。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沟通、相互监督,将培训、考核、奖惩工作严格落到实处,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严谨性、公平性和发挥其激励作用[4]。

3 扩展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才的输出途径

目前国内儿童专科医院不足全国医院总数的1%。一方面,儿科服务和就诊人数的需求大幅攀升;另一方面,综合性医院儿科却在不断萎缩,有些医院甚至撤销了儿科,这也是导致儿科医师就业困难的一大原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风险高、工作累、收入低”是目前儿科医生的真实写照。虽然儿科对医生的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但儿科医生的收入在综合医院医生收入中却是低的,儿科医生的逐渐流失已是目前各综合性医院的普遍现象。长期以来儿科不受重视的现状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儿科专业医师培养不足、流失严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难以完成正常门诊和病房治疗工作。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儿科专科医师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输送人才的途径受阻,最终仍会导致这一培训制度的缺陷。我国卫生部已将儿科医师作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纳入《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面对医疗需求快速增长的儿科医疗市场,医疗主管部门应了解儿科住院医师的职业现状,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儿科医师队伍来充实儿科医疗资源。因此在开展规范化培训的同时需要强调综合性医院儿科的公益性,不能单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儿科的价值,尤其在综合医院中要保护、发展儿科,增加儿科编制规模,制定合理的分配机制,通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来提高医师的价值观,努力提高儿科医师职业现状满意度,为人才输送途径奠定基础[5],另外如果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把儿科发展较好的综合医院也作为培训基地的话,不仅可以缓解专科医院的压力,也方便毕业生尽快熟悉综合医院的环境和特点,开展临床工作也更顺利。

与欧美等医学技术发达国家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相比,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开展较晚,存在许多问题,加之儿科专业的特殊性,目前仍缺乏一套权威、统一、科学的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方案,因此,各培训基地还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在规范化儿科医生培训的同时,还应对现有的儿科医生加强职业规划,持续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其执业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鹏,胡波,鹿玲,等.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制度建设[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3):69-70.

[2]邹鹿鸣,鲍勇,单炯,等.加强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院,2011,15(8):33-35.

[3]Junger J,Schafer S,Roth C,et al.Effects of basic clinicalskills training on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performance[J].Med Educ,2005(39):1015-1020.

[4]王可为,汤请波,祝益民,等.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人才,2011(11):70-71.

1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时间 篇十

学员提问: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时间?

老师回复:您好,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时间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考试报名时间一般是2-3月份,先在国家考试中心进行网上报名,再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是由当地卫生局组织的。

欢迎进行网上报名或来电来函咨询

详情请咨询或访问中国医药卫生网

11.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十一

一、第一站辩证论治(时间60分钟,40分)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1辨病

2辩证

3病因病机

4病位病性

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二、第二站操作技能(时间15分钟,30分)口试+实际操作(包括中医操作和西医操作)

学位的定位、主治等。

三、第三站临床答辩(时间15分钟,30分)口试

问诊

1.现病史:1主病时间、程度;2伴随症状,是否治疗,怎样治疗,效果如何。

2.既往史

3.个人史

4.家族史

5.过敏史

12.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前如何减压 篇十二

考试压力是思想被外部作用的结果,那么,首先老师和家长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不要给学生施压。同时考生也要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结果,养成将考试当作业,作业当考试的习惯。

二、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考试焦虑往往是因为有些学生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所形成的,比如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而且生活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

因此,我们在迎考的这段时间,更是要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三、学会放松,学会宣泄。

有焦虑症状的学生可以运用意念控制、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松弛躯体,转移注意力,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也要适当学会宣泄,特别是当自己处于一种莫名其妙的精神痛苦之时,可找朋友、同学谈心说笑,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自己的焦虑郁闷情绪,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宣泄从而达到情绪的稳定。

13.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十三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由于考试重点、难点较多,广大考生在儿科主治医师复习考试中很难适应,这对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信心不足的考生来说,已成为儿科主治医师考试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医学关于儿科主治医师的模拟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目:4岁小儿体检发现鸡胸和郝氏沟,血钙2.4mmol/L、磷1.7mmol/L、碱性磷酸酶150U/L,X线长骨片未见异常,诊断为 A、维生素D缺乏症初期 B、维生素D缺乏症激期 C、维生素D缺乏症恢复期 D、维生素D缺乏症后遗症期 E、软骨营养不良 参考答案:D

题目:女,12岁,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用他巴唑治疗3周,近2d四肢出现少许小丘疹,奇痒,宜采取下列哪种处理最合适 A、减少他巴唑剂量 B、改用丙基硫氧嘧啶 C、加用左旋甲状腺素 D、加用抗过敏药继续观察 E、改用I 参考答案:D

题目:下列哪项不符合1型糖尿病诊断 A、血浆胰岛素浓度很低 B、与HLA系统有关 C、对胰岛素不敏感

D、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E、早期胰岛素抗体(ICA)常阳性 参考答案:C

题目:男,12岁,近3d感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突发晕厥2次,心尖部可闻及Ⅱ/6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B、扩张型心肌病

C、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D、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E、暴发性心肌炎 参考答案:E

题目:患儿9岁,左颈部无痛性肿块1个月,3cm×3.5cm,质地偏硬。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化脓性淋巴结炎 B、结核性淋巴结炎 C、病毒性淋巴结炎 D、转移性肿瘤 E、恶性淋巴瘤 参考答案:E

题目:7岁女孩,不规则低热18d,近3d来挤眉弄眼、耸肩,有不自主运动,病后服用多种抗生素,血红蛋白105g/L,WBC13×10/L。N79%。ASO800U,血沉6mm/第一小时末。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中毒性脑病 D、舞蹈病

E、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参考答案:D

题目:男。3岁,发热腹痛腹泻3d,粪便豆汤样,恶臭,腹胀,全腹压痛,粪便红细胞(+),白细胞(++),X线检查见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该患儿诊断为 A、侵袭性肠炎

B、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C、阿米巴肠炎 D、炎症性肠病 E、细菌性痢疾 参考答案:B

题目:急性腹泻,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按以下哪一项进行治疗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代谢性酸中毒 E、混合性脱水 参考答案:B

题目:腹泻合并脱水患儿,补液过程出现抽搐,经10%葡萄糖酸钙治疗后仍有抽搐,考虑以下哪种情况 A、中毒性脑病 B、脑炎 C、低钠血症 D、低钾血症 E、低镁血症 参考答案:E

题目:3岁幼儿,高热3d入院。伴咽痛,轻度腹泻。体检:咽部充血,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剥离。双侧结膜充血,有滤泡。耳后淋巴结黄豆大小。血常规:WBC7.6×10/L,L72%N26%。该患儿最可能的病原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肺炎支原体 C、腺病毒 D、疱疹病毒 E、柯萨奇病毒 参考答案:C

题目:患儿男性,5岁,高热伴咽痛3d。体检:体温38.5℃,双侧结膜充血,有滤泡。咽部充血,肺呼吸音粗糙,无啰音。耳后淋巴结黄豆大小。血常规:WBC7.6×10/L。L72%N26%。主要治疗措施是 A、对症治疗 B、青霉素G C、第三代头孢菌素 D、红霉素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A

题目:6岁女孩,乳房增大2个月,身高118cm,双乳B2期,左手骨片:腕部骨化中心7/10,GnRH激发后LH峰值4.5U/L,FSH峰值12.5U/L。诊断是 A、单纯乳房早发育 B、真性性早熟 C、假性性早熟 D、特发性真性性早熟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A

题目:脱水性质(如高渗性、等渗性等)的判断依据是 A、血钠+血钾 B、血钠+血氯 C、血钠 D、血钾 E、血氯 参考答案:C

题目: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骨髓检查结果是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降低 B、幼稚白细胞增生降低

C、有核红细胞胞核发育落后于胞质 D、巨核细胞计数正常 E、骨髓铁染色阳性 参考答案:D

题目:关于足月新生儿特点的论述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Kemig征、Barbinski征在新生儿均可阳性 B、出生以后有明显的听觉定向能力 C、对成人的触摸和声音产生反应 D、甲状旁腺常有暂时性功能不足 E、出生时温度觉很灵敏 参考答案:B

题目:全脂奶粉配制成全脂奶的方法是 A、按重量1:4按容积1:6 B、按重量1:4按容积1:8 C、按重量1:6按容积1:8

D、按重量1:8按容积1:6 E、按重量1:8按容积1:4 参考答案:E

题目:以下哪些情况会直接影响母乳喂养,但除外 A、乳母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乳母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致母乳不足 C、乳头凹陷 D、乳头裂伤

E、乳房肿胀、热、痛 参考答案:A

题目:正常婴儿每日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供给量为 A、200μg、0.4mg、40mg B、200μg、0.4mg、30mg C、500μg、0.6mg、30mg D、500μg、0.6mg、40mg E、300μg、0.2mg、40mg 参考答案:B

题目:单纯以谷类喂养的人工喂养儿如不及时添加水果、蔬菜即可造成 A、维生素A缺乏 B、维生素B缺乏 C、维生素C缺乏 D、维生素D缺乏 E、维生素E缺乏 参考答案:C

题目:关于腋下测温法,下列哪项正确

A、较口腔测温及肛门测温安全 B、应测试4~5分钟 C、36~37℃为正常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D

题目:低出生体重儿是指

A、初生1h内体重不足1000g的新生儿 B、初生1h内体重不足1500g的新生儿 C、初生1h内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 D、初生1h内体重不足3500g的新生儿 E、初生1h内体重不足4000g的新生儿 参考答案:C

题目:足月儿是指

A、胎龄>37周至42周(260~293d)的新生儿 B、胎龄≥37周至≤42周(259~294d)的新生儿 C、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d)的新生儿 D、胎龄>37周至≤42周(260~294d)的新生儿 E、胎龄>37周至43周(260~300d)的新生儿 参考答案:C

题目:有关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因素,下列哪个是不确定的 A、与遗传可能有关 B、与父亲年龄过大有关 C、与母亲妊娠时放射线照射有关 D、与母亲妊娠时使用某些药物有关 E、与母亲妊娠时接触苯类农药有关

参考答案:B

题目:风湿热是下列哪项感染后的晚期并发症 A、A组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 B、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 C、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皮肤感染 D、A组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皮肤感染 E、A组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 参考答案:B

题目:尿液检查有助于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前者尿比重常 A、>1.005 B、>1.010 C、>1.015 D、>1.020 E、>1.025 参考答案:D

题目:尿液检查有助于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前者尿渗透压常 A、>300mmol/L B、>350mmol/L C、>400mmol/L D、>450mmol/L E、>500mmol/L 参考答案:E

题目:有关小儿排尿问题错误的是 A、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排尿 B、99%的新生儿在出生后48h内排尿

C、出生1周后排尿每日20~25次 D、18个月已能控制排尿

E、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排尿每日6~7次 参考答案:D [2009年主治医师考试(儿科学)]基础知识(A型题1)-基础知识(A型题1)解析:

题目: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脑脊液改变如下,但除外 A、压力升高 B、外观毛玻璃样

C、细胞数(50~5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 D、蛋白质、糖含量升高 E、涂片抗酸染色可阳性 参考答案:D

题目:9个月小儿体重,按公式计算应为 A、7.0kg B、8.0kg C、8.5kg D、9.0kg E、9.5kg 参考答案:D

题目: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原体为 A、痢疾杆菌 B、空肠弯曲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E、白色念珠菌

参考答案:D

题目:以下哪一项目前已被证实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MALT淋巴瘤发病有关

A、幽门螺杆菌(Hp)感染 B、精神高度紧张

C、喝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D、遗传因素 E、重症糖尿病 参考答案:A

题目:食管最主要的抗反流屏障为 A、食管正常蠕动 B、唾液清除

C、下食管括约肌(LES)D、His角 E、腹腔内食管段 参考答案:C

题目: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不包括 A、全肺静脉异位引流 B、肺动脉闭锁 C、法洛四联症 D、大血管转位 E、完全性房室通道 参考答案:E

题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生理性胃食管反流 A、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B、由于餐时LES反射性松弛 C、由于餐后LES反射性松弛 D、食管粘膜无病理改变 E、BarTett食管 参考答案:E

题目:以下哪一项不能作为诊断(Hp)感染的检测方法 A、胃镜下取胃粘膜标本Hp培养 B、血清Hp-IgG C、胃粘膜活检组织病理染色 D、快速尿素酶试验 E、C-尿素呼气试验

参考答案:B

题目: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是 A、结核性胸膜炎 B、原发型肺结核 C、结核瘤

D、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E、支气管内膜结核 参考答案:B

题目: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提示奶量不足 A、每日哺喂6~7次以下 B、哺喂后乳儿能安静入睡 C、吸吮时能听到咽奶的声音 D、体重增加不良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D

题目:关于小儿喂养,错误的方法是 A、奶粉配制按重量1:8 B、代授法适合将要断奶的婴儿 C、母乳喂养可按需哺乳 D、辅食添加应循序渐进

E、人乳喂养可延长至8个月再添加辅食 参考答案:E

题目:营养不良患儿腹泻,下列哪项表现不易出现 A、高渗性脱水 B、低钾血症 C、酸中毒 D、低钙血症 E、低血容量性休克 参考答案:A

题目:标准ORS溶液为 A、2/3张溶液 B、1/2张溶液 C、1/3张溶液 D、1/4张溶液 E、1/5张溶液 参考答案:A

题目:儿童幽门螺杆菌所致的局部病变较多的是 A、结节性胃炎 B、出血性胃炎 C、胃溃疡

D、局部粘膜糜烂 E、局部粘膜充血、水肿 参考答案:A

题目:有关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婴幼儿鼻粘膜易肿胀致鼻塞 B、鼻窦中上颌窦发育最迟 C、右支气管短而粗,异物容易进入 D、婴儿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 E、肺血量相对较多而含气量少 参考答案:B

题目: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A、链球菌直接感染 B、病毒感染 C、葡萄球菌感染

D、感染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D

题目:引起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肺水肿的原因中哪项是最重要的 A、血容量增加 B、血压增高 C、心肌间质水肿 D、中毒性心肌炎 E、血和缺氧 参考答案:A

题目:儿童原发型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病理类型为

A、微小病变 B、膜性肾病 C、单纯性系膜增生 D、局灶性球性硬化 E、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参考答案:A

题目: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水肿 B、大量蛋白尿 C、血尿 D、低白蛋白血症 E、高脂血症 参考答案:B

题目:作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原发病原,下列哪种可能性最小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流感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腺病毒 E、肺炎球菌 参考答案:E

题目:正常胎儿循环时血氧饱和度最高的部位在 A、脐动脉 B、脐静脉 C、下腔静脉 D、上腔静脉 E、升主动脉

参考答案:B

题目:关于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发生功能上关闭 B、卵圆孔一般于生后1年形成解剖上闭合 C、动脉导管大多于生后24h形成功能性关闭 D、动脉导管大多于生后1年形成解剖上关闭 E、脐血管于生后6~8周完全闭锁 参考答案:B

题目:一般青紫多久以后可出现杵状指(趾)A、1~3月 B、3~6月 C、6~12月 D、1~2年 E、2年以上 参考答案:C

上一篇:HSE管理体系的知识简述下一篇:ICU带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