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创新项目

2024-08-26

高校党建创新项目(精选12篇)

1.高校党建创新项目 篇一

技术支部党建创新项目

2011年是公司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公司发展和党建的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大力培养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坚持在经营一线发现人才,在技改扩能、重点项目建设的主战场锻炼人才,把政治素质好、创新能力强、在基层重要岗位和艰苦岗位经受锻炼、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选拔到重要管理岗位。加大干部多岗位锻炼的力度,培养复合型管理干部。

我们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宣传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宣传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以此为基本思想,我技术支部领导层多次组织会议,努力寻求提到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动技术革新的项目管理方式。在经过认真讨论和详细计划后,推出了“项目自由选择,人员自由组合”的项目管理方案,同时为各项目规定了时间、经费以及项目奖金。在此办法推出两周后,我们召开了技术研发项目申领会,在会上各位技术人员都谈了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的基本思路。然后组成项目小组承接相关项目。会前列出的六个项目均被各项目小组申领。目前各小组成员正在积极搜集项目中的重要资料并完善项目计划,各项目将在近期逐步开始启动。由此可以看出大家对此次项目管理方式的极度赞同,这次管理办法的革新无疑会对技术管理工作产生一个巨大的推进。

在做科学研究的同时我们积极寻求更好的管理方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积极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中的各项任务。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永不懈怠的创新勇气,不断开创公司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而奋斗!

2.高校党建创新项目 篇二

1高校党建工作的困境

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实效性不足。目前, 有的党组织忽视思想政治建设, 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部分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兴趣, 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 流于形式, 民主生活会被动, “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 党内政治生活活力不足, 未能很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一些不参加组织生活, 不按时交纳党费, 不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的党员形不成约束;党校建设薄弱, 办学条件和工作力度不到位, 难以发挥党校教育、培训的龙头作用;有的“三会一课”内容陈旧, 形式单一, 时效性和针对性都不够, 缺乏吸引力。

高校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 不重视。一些高校党务工作者和教职工对高校党建工作不重视、摆不正位置。认为高校是以传授知识为已任, 把重要精力放在了高校教学科研上, 而把高校党建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长期不开会研究, 快要到“七一”党的生日了, 开个会纪念应付一下, 赶紧突出发展一批新党员, 上级党组织要来检查了就赶紧准备汇报材料, 按照考核内容、指标作相应准备。有的高校还摆花架子工程或政绩工程, 比如提出提高发展党员硬性指标, 以确保“低年级有党员, 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实现, 而全然不顾党建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去从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2高校党建工作需要创新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 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适应的问题。为此,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 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改进创新;围绕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 着力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围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创新, 着力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围绕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围绕立德树人, 着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以下分别从高校学生党建和党建领导班子建设两方面阐述高校党建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扩招以后, 学生人数剧增, 院系规模逐渐扩大, 但作为基层党组织, 如何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凸显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为建设优良校风学风及和谐校园发挥作用, 特别是随着高校办学层次的不断深化, 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引导大学生处理好政治与业务、集体与个人、学习与成才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观, 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 坚持育人为本,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的精神, 需要倡导主体选择, 强调个性多元化发展。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 随着学分制的全面推行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打破了原来学生班级和公寓的管理格局, 学生各类社团纷纷涌现, 新的管理模式正在建立和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 公寓和学生社团往往成为校园不稳定因素潜伏的场所, 新的形势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来考察积极要求进步的大学生。因此, 高校从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同志们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 开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另一方面, 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在于把高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好, 特别是要建设好高校领导班子。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正确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为此, 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 健全干部管理机制是学校党委长期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 能不能正确理解科学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科学发展, 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考验, 是对每一位干部是否达到“高素质”的基本要求。我们各级党的组织所做出的每一项决策是不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不是脚踏实地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是不是让广大青年学生和教师在事业上、生活水平上真正得到了实惠; 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在科学事业上、教书育人上还是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则, 是不是做到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考虑问题是不是先为他人、危险面前是不是挺身而出、困难面前是不是冲在前头、待遇面前是不是先考虑广大教师和员工。正因如此, 我们在党内必须坚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从党的每一个基层组织做起, 从我们每一个党员的一点一滴做起, 以我们的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优良作风永不褪色, 保证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

3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

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目标是“两个作用”的充分发挥。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应该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 这也是高校党建工作充分显现育人效益的关键。

高校党的制度创新如何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兴校水平。目前, 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均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兴校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培养人才的规格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性问题。首先, 应健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健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就是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从实践来看关键是能否做到党内民主。高校党委应始终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科学规范与行政的关系, 坚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把握大局, 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治校职能, 协调各部门步调一致搞好办学建校工作。通过制度创新, 充分调动行政系统的工作积极性, 使学校党政机构设置合理、机制顺畅、运转协调、工作高效, 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高校党的机制创新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全面考核党员干部的德、能、勤、绩, 大力表彰先进的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为高校师生树立身边的旗帜, 对推动高校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 要在坚持公平、公正与公开的评价原则的基础上, 全方位地制订基层组织工作目标、党员教育管理与工作目标以及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评价体系,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和先进的评价技术, 增强评价实效, 最终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从而形成学有目标、赶有目的, 工作学习争先恐后的良好氛围。此外, 还可以通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量与质综合考评等方法, 加强对党支部和党员的管理, 使党支部建设有目标、党员工作有方向。

高校党的制度创新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要建立健全上级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上下联动监督机制。党内和群众监督是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并得到有效执行的基本手段, 是战胜党内腐败的强大武器。可以尝试按高校学术会议的模式坚持和改进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制度, 开展谈心活动, 从团结的目的出发, 认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以此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许箭星.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刍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16) .

[2]王亚杰.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建设高校坚强导核心[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4) .

[3]梁华.对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2) .

3.如何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路径 篇三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路径;创新思路

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思路是随着时代发展逐步产生转变的,推动社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的重要保证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探索。随着我国现代化深入全面发展的进程,高校党建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不断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运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手段,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进程。

一、大力挖掘高校党员社会参与内在价值

(一)从工作原则的角度出发,给予社会参与因素“广泛性”的挖掘。高校把公平、公正作为党建工作开展的中心原则,以此来保障高校党建工作中党员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升,同时强化高校党员社会价值认识的“全面性”。这一原则对于高校基层党员社会发展的认知程度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也充分体现了党员社会参与因素。

(二)注重开放化的高度,社会参与机制运行价值的体现。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推动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党员,高校党建工作中对于党员的“主体性”应该进行更为广泛的加深,更好地探究党建工作开展的动力源泉。

二、体现党员社会参与机制“突破性”特征

(一)首先确立创新思路,强调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引导作用。创新作为我党在当今时代不断取得进步的“根本性”战略发展思想,无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还是法治社会的构建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功能“完善性”作为基础,能够体现出高校党建工作“科学性”。新时期党建工作开展的核心是在于对基层党员思想意识进行正确的指导,渐渐全面地提高高校党员的社会公共事务的认识层面,更好地为高校党员社会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三)把制度化运行作为社会参与机制运行的关键,为高校党建思想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机制运行实现“制度化”发展,能够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同时也会在第一时间对于社会参与机制的主要架构存在的基本现状和不足做出反应,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参与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性”作用。

三、遵循先进理论内涵,提升高校党建思想工作社会参与机制

(一)积极深入探寻理论工作的实践意义,强化社会参与机制对党建思想工作的全面指导作用。提出高校党建工作这一理论,目的是为了对工作方向以及工作途径的探索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更好地为党建工作开展的“持续性”以及“科学性”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把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党建工作开展的基础,为社会参与机制“针对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校党建工作主要是正确引导高校人才思想,使得高校党员更加正确和全面地认识社会存在价值这一角度。

(三)确立深化落实作为工作开展的契机,以“科学发展”思想来提升社会参与机制的实践价值。检验一切活动开展效果的唯一途径是实践,这一点也是我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部署的根本原则,在高校党建思想的工作中,对社会参与机制的有效落实与实践为根本,从中有效优化社会参与机制,能够有效发挥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功能。

(四)确立科学“转型”作为发展根本,强调社会参与机制在党建思想工作中的“先进性”。在不断加快时代社会发展脚步的进程中,我党在新时期党建工作开展的重心也有了逐步转移,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工作的新方向。

四、建立系统化的工作开展思路,体现党建思想工作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性”

(一)确立“依法治国”新理念作为切入点,实现党员社会参与机制运行效果的“最大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应该把“依法治国”新理念作为根本切入点,能够对高校党员社会“主体性”以及“能动性”作出进一步的挖掘,更加积极地推动社会法制的加快进行。

(二)准确定位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以法治社会构建新思维来推动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发展。工作定位的“准确性”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的总体发展格局,也会对其工作长期目标的制定产生“决定性”作用。

(三)积极有效践行党的教育实践路线,完善高校党建思想工作社会参与机制的“社会功能。高校党员对社会发展新动态的有效引导,为社会发展总体环境的优化提供了相应的动力,不断加强了党员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程度,同时也体现出了高校基层党员的社会发展价值。

(四)确立“依宪治国”基本方针作为动力,突出高校党建思想工作社会参与机制的社会意义。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立足推动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有力支持了社会环境的优化,社会参与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作为“依宪治国”方针策略有效落实的前提,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作用和意义。高校党建工作思想逐步引导了基层党员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意识,推动了“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赵君,熊英.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问题探析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5):29-31.

[2]严军英,朱晓阳.社会参与机制下高校党建思想工作开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29-131.

[3]李佐同.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党建现代化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6):7-9.

4.党建创新项目工作总结 篇四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离(退)岗干部党员队伍是一支忠诚党的事业、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勇于吃苦的队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企业深化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离(退)岗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大局,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搞好活动,公司党委专门召开会议,将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党建创新书记项目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党办主任、人事科长等任成员,具体负责书记项目落实工作。公司后勤党支部由45名离(退)岗党员组成,承担着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为发挥好作用,确定责任心强、熟悉党务知识、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并按照联系方便、利于活动的原则,就近划分党小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教育效果

公司党委从离(退)岗干部党员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组织生活、通报工作、民主评议党员等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效果。

1、组织生活制度。定期组织三会一课,学习传达文件、布置有关工作、座谈心得体会、相互交流思想等。并根据老党员的年龄、身体状况,不断研究离(退)岗干部党员开展活动的新形式,以保证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2、通报工作制度。及时向离(退)岗干部党员通报全县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成果、新成绩、党内的重大事项和全县及本单位重要工作。让老同志耳闻目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3、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个老党员都要对照党员标准从思想上、行动上进行自我小结,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三、加强教育管理,积极开展活动

从实际出发,本着有利于参加活动、有利于教育管理和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对离(退)岗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座谈会、学习讨论会、谈心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对有条件的离(退)岗干部党员依托“临朐e支部”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活动,变简单说教为寓教于乐。对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活动的,及时送教上门。在教育内容上,以思想政治、党性理论教育为重点,使离(退)岗干部党员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主动参加学习活动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互相交流学习体会,交流生活工作情况,开阔思路,解放思想,积极发挥余热,做一些对经济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事。

二是发挥离(退)岗干部党员作用,为企业发展发挥余热。离(退)岗干部党员离职前在企业工作多年,有的亲身见证企业的变革改制,对公司情况了如指掌,法律专业知识深厚;有的从事生产运行管理多年,对产品制造、工序控制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的从事过财务、成本核算、物资管理的领导工作;有的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参与过产品开发设计与跟产制造,有较高的技术业务水平;有的曾是生产技术能手,有高级工人技师职称,是操作工人中的佼佼者。他们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为此,公司从离(退)岗干部党员职工中聘请专业技术顾问,参与法律、技术、生产等方面的工作,遇到问题一起探讨,共同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了许多难题。“七一”前夕,公司专门邀请离(退)岗干部党员代表召开茶话会,介绍我县工业立县形势,介绍企业发展情况和远景规划,就目前所生产经营状况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踊跃发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关心离(退)岗干部党员生活。公司依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成立离退休职工办公室,具体负责离退休职工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工作。着重抓好离(退)岗干部党员的信息咨询、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等亲情化服务项目。公司还定期走访退休人员,结成对子,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体验到组织的温暖。离休干部刘启凡在公司家属院居住,子女不在身边,今年夏天,家中下水道堵塞、水管漏水,公司立即派人帮助检修,因下水道设计不合理,又年久失修,已经无法通开,只能重修改造。公司又专门请专业修建人员连续施工,用两天的时间帮助修好,解决了燃眉之急。

5.在职党员进社区 党建创新项目 篇五

党建创新项目

(一)深入调查摸底,科学设置设岗

一是统筹建立党员台账。社区党组织对前来报道的在职党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设置专人专岗,及时掌握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专业特长等方面信息。二是准确把握群众需求。社区党组织采取个别走访、发放问卷、集中座谈等方式,认真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找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找准活动形式与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收集整理了包括就学、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意见建议160条。三是合理设置服务岗位。按照“居民所需,党员所长”的原则,精心为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创设擂台、打造平台、搭建舞台,并将各驻区单位机关支部融入社区“七彩党员志愿者”队伍当中,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促进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提档升级。

(二)集中有序报到,广泛开展活动

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促进活动有序开展。一是有序组织报到。按照“三不”原则,即不扰民、不烦民、不乱民,统一报到程序,积极发放“在职党员进社区报联系服务卡”,签发《在职党员赴社区报到介绍信》。二是分类开展活动。社区党组织按服务内容,以每月2-3批次的频率开展服务活动,同时建立支部联系人和临时报到党员两个QQ工作群,定期发布活动通知和工作简报,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三是结对定点服务。社区实行“两对两定”的工作模式(即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结对,服务人员与服务事项结对;定服务地点、定服务时间),充分调动在职党员积极性,增强服务灵活性。

(三)定岗践行承诺,按需提供服务

社区围绕当好社区七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因人因事开展服务活动。一是科学定岗。社区党组织按照“岗位所需、党员所长”的原则引导在职党员认领岗位,引导其加入社区“七彩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在职党员开展服务打造平台、搭建舞台。二是庄严承诺。在职党员根据所认领的岗位职责,就服务目标、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作出承诺,并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全面服务。社区党组织通过严密组织实施,有效促进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围绕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扶贫帮困、改善环境、为老助残等方面扎实开展为民服务。

(四)健全完善机制,力求形成常态

6.兴华社区党建创新项目自查总结 篇六

作为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兴华社区党委高度重视抓好党建创新项目,把创新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认真实施党建创新项目。结合已开展的“访、听、解”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居民的需求调研活动,在活动中主动走访,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创新服务项目。经走访调研社区党委结合社区党员群众意见,认真研究决定,上报“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作为我社区2012年度——2013年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一年多来,通过有效的服务,“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取得了良好的收效。现就项目完成情况、实施成果、项目开展的亮点及创新点,存在的问题等做自查总结:

一、创新项目内容:

“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 创新项目,经前期的酝酿,筹备,组建队伍,于2012年6月正式启动,社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1、兴华社区党员连心服务队以服务党员群众,倡导互帮互助为宗旨,一直致力于为辖区老人做好服务工作。针对社区老旧平房多,各项性能老化,找房管所需要时间等实际问题,就近为辖区居民提供包括维修水电、煤改电设施、疏通下水管道等服务,旨在第一时间内为居民解决燃眉之急。

2、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因生理或生活等原因造成的感情封闭,与人交流有困难,但又渴望与人倾诉等现象,兴华社区成立为老精神服务小组,积极搭建与老年人沟通的平台,与老年人进行交流,满足兴华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二、创新项目完成情况:

(一)首先组建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伍

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包括两个项目:党员帮帮维修组和党员为老精神服务组。

1、党员帮帮维修组由兴华社区党员志愿者、辖区电话班的战士、辖区单位当代中国研究所、文献雷锋小组等30人组成。

2、党员为老精神服务组以党员志愿者为主力,现有队员25名。

(二)制定“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的制度

1、维修组在服务的基础上,完善了维修组的各项制度,细化了服务范围及内容,明确了全体队员的职责和任务。

2、为老精神服务组的服务制度,初步界定了服务人群和服务内容。

(三)突出实效,社区党建创新项目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抓手,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社区连心服务队成立以来服务群众。

1、维修组队员进行了技能培训。在街道工委组织部的资金支持下,及时购置了一批包括电钻、锯片等在内的服务工具。并设有工具专用。柜,专人负责。,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维修服务。

2、党员为老精神服务组针对平房区,各种管道等设施老化进行维修,结对子帮困,关爱社区老人。通过开展了对辖区老人情况的初步摸底工作,组织党员志愿者对辖区老人们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组织志愿者协同健康讲座老师入户为老人提供测血压、保健按摩等活动。6月至9月成立由党员志愿者牵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聊天组,促进老人间的互帮互助。志愿者将着重关注空巢和孤寡老人,逐一进行入户关怀。

三、项目开展的亮点及创新点

“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是关注点创新、形式创新:一是联合辖区共建的创新,以往的便民服务主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侧重为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兴华社区在不断提升便民服务质量的同时,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纳入社区关注的重点。组织专门的志愿者关怀老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也组织开展老人间的小组活动,以更好地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例如心理咨询,开心聊天等。社区与北京“关爱你”家庭支持资源中心联手为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免费搭建了心理咨询、调解纠纷等,社区专门腾出房子作为老人心理咨询使用。二是拉近社区与辖区单位的距离,通过帮扶、互助、走访、慰问,体现社区与共建单位联手将党的真情和组织的关怀,使困难党员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辖区单位当代中国研究所,雷锋小组成员联手共建,在贯彻十八大精神活动中为社区老人送书上门服务,人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够在家里看到十八大报告精神。走访慰问了社区空巢及孤老,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和身体状况,并对他们遇到的暂时困难,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将稻香村的元宵送到他们的手中。要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要相信组织,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好当前遇到的困难。服务队亲切的问候、暖心的话语,让困难党员们十分感动。三是急老人之所急。2012年7月21日一场大暴雨,社区内房屋有倒塌现象。我们组织维修组和为老服务组的队员,冒雨对辖地区进行防汛安全房屋检查,重点对孤老户、特困户危房户进行细致的查询,当得知厂桥12号院下水别堵,服务队员们就拿起工具疏通下水,为居民院解决了不安全隐患。去年冬天党员章云清独居在家,窗户漏风,维修组的队员及时为老人用塑料封上,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还有为老人修理煤改电使用的开关盒,电话班的战士为社区老人维修电话,理发等,雷锋小组为老人更换电源盒等,充分发挥了“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的作用。

四、创新项目成效

通过开展党员连心服务队的工作,一方面为社区老人及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便民服务,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能够为老人们提供精神关怀和心理安慰,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增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社区党委在为民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同时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三是激发党员在“争先锋创一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党员叮咚连心服务队”活动,我们创新了党员与群众的服务模式,社区党委积极引导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到了党建工作和各项公益活动,实实在在地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党员的力量。使社区党委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是十八大报告精神的真实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总结经验,继续做好创新项目延续工作,让党员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让居民中的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得到更更多的实惠。

五、当前存在的问题:

7.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篇七

一、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 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 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这是总书记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深刻把握新时期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从国际形势看, 急剧变化的国际环境对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世界,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高校作为其渗透的首选地, 打着交流合作的旗号从事不法活动。此外, 互联网的普及, 国际交流的频繁, 对师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条件下, 高校要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就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从国内形势看,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造成了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和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多变性。社会各种变化在高校的反映越来越迅速, 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高校只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 才能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高校自身来看,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对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如扩大办学规模后, 高校党委如何优化配置人力和物力资源, 保证办学质量;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高校党委如何科学整合原有的教育资源, 发挥协调各方、统揽全局的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进入学生公寓、落实到每个学生;在多所学校学生共同居住的大学园区, 如何实施有效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 确保高校的稳定;在同院系的学生分散居住后, 院系党组织如何针对本院系学生开展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推动高教事业健康发展, 离不开党的建设这个根本保证。

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 是各种思想文化集散之地, 也是新思潮新观念发源之地。高校教师和学生思想活跃, 追求人格独立, 民主意识强, 批判精神强。在高校开展党建工作, 尤其需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研究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原则

在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过程中, 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

与时俱进, 是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鲜明的时代精神。总结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创造性地贯彻中央要求, 从高校实际出发, 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我们要着力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 确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 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2.渗透性原则

在高校, 教学科研是中心工作, 党建工作是政治保证。我们一定要克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 始终坚持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抓党建, 着眼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抓党建, 使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协调推进。要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 用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实绩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3.效益性原则

党建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马上变成一个产品, 但党建工作做好了, 就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党建工作的效益主要是通过软实力的提升和软环境的打造来表现为对发展的直接推动。党建工作不仅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 更要有效益观念, 用科学的方法谋划组织建设。党建工作的效益首先体现在选人用人上, 通过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组织、用活人才, 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 能干事的给岗位, 干成事的给地位, 把干部的心思和注意力引导到加快发展上来, 为学校发展创造出最大效益。其次要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有考评才有激励, 有激励才有效率。探索建立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想干是德、会干是能、多干是勤、干好是绩、干净是廉”的目标考核机制, 把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三是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意见, 出实招、求实效, 把广大党员的热情和干劲凝聚到服务发展干实事上来。这样才能实现党建效益的“最大化”。

三、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途径

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表现在思想创新、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等多方面。本文结合扬州大学党建工作的实践, 从民主决策、组织运行、队伍建设、考核评估几个层面论述高校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

1.创新民主决策机制, 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

高校是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地方, 民主氛围非常浓郁, 科学管理、依法治理的呼声高, 理应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面走在社会前列。高校党委必须充分依靠师生员工民主办学, 使各项决策真正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 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 扬州大学将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作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首要环节, 通过规范决策程序, 试行重大事项票决制度, 推进了党内民主, 扩大了决策民主。我们认为学校干部聘任, 应采用常委会票决制:对于中层干部聘任, 全部实行票决;对于空缺岗位的人选, 实行差额票决。在会前充分酝酿、听取意见的基础上, 常委会认真讨论, 而后无记名投票确定拟任人选。这种方式由于把民主参与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可使学校制定的政策符合校情民意, 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2.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组织机制创新, 就要合理设置党的基层组织, 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党章规定, 党的基层组织建立的原则是生产原则和地区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校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上其他组织一样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教职工分散流动性增大, 学生管理体制多样化, 学分制全面实施后学生同学不同班现象, 等等。应该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原则, 对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

面对扩招后高校普遍办学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实际, 我们认为, 可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 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体系。例如, 提升二级党组织的设置层次, 学院均为党委建制, 为学院下属党组织的设置改革留下空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开展设立学生党总支的试点, 创造条件在本科高年级班级建立学生党支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支部设置的新形式, 在具备条件的学生公寓成立党支部、党员接待站、党建工作站等, 努力使党建工作进公寓、进社区、进社团。教工党支部则可与教学、科研、行政组织对应设置, 尽可能建立在相对独立的工作实体上。同时, 针对学生党建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实际情况, 可聘请一部分有经验、有能力的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兼职组织员;采取多种措施, 加大党员的发展力度, 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

3.创新选拔任用机制,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主体, 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是高校最敏感、教职工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体推进的新形势下, 如何结合高校特点, 建立完善民主科学、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 是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对此, 我们认为, 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民主推荐突出公认度。在干部聘任工作中, 可召开全校干部教师大会、本单位述职推荐大会和党委全委会、纪委会, 组织三轮推荐, 真正把推荐干部的权力交给师生员工。坚持由群众选人, 从群众中选人, 选群众公认的人。

(2) 竞争上岗体现透明度。邀请校外专家出题和面试, 同时组织教职工代表现场测评。竞争上岗各个阶段的情况, 均通过校园网及时发布公告;进入组织考察和常委票决的人选, 全部根据测评成绩决定, 做到机会公平、过程公开和结果公正。

(3) 考评环节强调真实度。干部考核是对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评判的复杂过程, 是组织选拔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组部颁布《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后, 地方领导班子换届考察普遍加以运用。但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难以量化, 目前高校对干部的考核, 基本上以定性测评为主, 按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 考核的最终成果都是以文字表述形式提交的考核材料, 缺乏目标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 可借鉴地方组织部门测评工作的成功经验, 结合高校实际情况, 研制开发干部民主测评软件系统, 细化考核指标, 把干部的德才表现细化为理论政策水平、全局观念、敬业精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敢抓善管、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10多个方面的指标, 量化测评结果, 创新高校干部测评机制, 提高考察工作的真实度和准确性。

4.创新考评机制, 加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

在高校, 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党建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并不平衡。有人以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是实的, 而党建工作是虚的, 导致当教学科研等工作繁忙时, 党建工作常常“靠边让道”, 弱化虚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实践证明, 实施党建工作考核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结合扬州大学的实践, 我们认为,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落实各项党建工作目标任务, 可以通过目标管理的方式来实现。

(1) 目标考核与专题考核相结合。

高校推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 将学院党组织建设的考核目标纳入班子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 从班子建设、党建和思政工作、各项业务工作等方面确定目标, 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 将党建工作任务分解到院系党支部和每个党员。 目标考核的实施, 是对院级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全面评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题考核和领导班子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对院级党组织建设相关工作的重点检查。“面”的掌控与“点”的解剖的有机统一, 有利于全面了解被考核单位的工作全貌, 重点剖析工作中的不足。

(2) 量化评估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对学院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 可通过发展业绩量化评估和民主测评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发展业绩主要有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标, 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当年的实际完成情况给出量化成绩;民主测评是一种定性考核, 在学院领导班子报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 由校领导、学院师生、机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等级测评。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 可有效提高党建考核的说服力与可信度。

(3) 绩效考核与项目评比相结合。

高校党委在对院级领导班子的总体工作任务进行绩效考核的同时, 以开展“最佳党日活动”评比为抓手, 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项目化管理、过程化监督”。

考核工作的有效开展, 将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按照以上思路, 扬州大学党委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 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

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党。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关键也在党。高等学校党的组织承担着正确领导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的崇高使命, 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 做到思想上有新解放, 理论上有新发展, 实践上有新创造, 才能为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7-10-25.

[2]段建国, 周连选, 刘荣江.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研究[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7, (10) .

8.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党建创新研究 篇八

关键词:信息网络时代 创新 民办高校 党建工作

一、引言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与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互联网用途正在多元化,互联网的发展正日趋宽带化以及实现三网融合(播电视网、电信网、数据通信网),构筑新的信息网络平台的发展趋势日益成熟,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同时民办高校网络化的大量普及,学生每天都接触到电脑以及网络,这也正迅速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网络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通过网络学生能方便、快捷地接受丰富的知识,享受网络资源,了解到更廣泛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民办高校是我国利用现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不断扩大新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项创新。民办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虽然在办学主体、管理体制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有所不同,但是,民办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没有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宗旨没有变。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党员青年的发展情况等越来越受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将党建工作与网络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党建工作很好地融入到网络环境当中,为己所用,让网络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让网络环境成为党建工作开花结果的一片沃土。

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和完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是新时期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党建创新工作

2.1 以学院网站为载体,开辟“党建工作”专栏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坚持履行好《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职责,在借鉴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以学院网站为载体,开辟了“党建工作”专栏,精心设置了学院党总支简介、工作动态、规章制度、学习园地、文件下载等版块,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党员以及群众深入对党总支工作动态以及党总支制度建设的了解,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最新时政信息的获取的网络领域。通过“学习园地”有计划适时地发布学习的内容和时政信息,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教育学习的内容,为党建工作打造一个先进的技术平台。

2.2 以网络为手段,筑造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阵地

民办高校党组织组建与学校组建不同步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大约有90%的民办高校党组织组建滞后于学校的组建。民办高校创建之初,领导体制、用人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是民办高校最先考虑解决的问题,至于党建工作任务的界定、党务系统的架构、党员作用的发挥等等往往成为后一步的工作。由于党组织建立上和党建工作机制上的相对滞后,导致党员的发展上存在着相对的滞后性。因此在利用网络手段营造教育阵地,加强党建教育阵地建设的同时,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以新颖的教育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筑造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阵地,使之变成了学生乐于接受的鲜活教育形式,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网上党课视频学习,通过网络通讯手段进行跨时间跨地域思想交流学习,实现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全覆盖。为理论知识学习,主流意识形态拓展一块新阵地。

2.3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互动交流、密切联系群众平台

(1)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通过建立党支部QQ群、党支部微博、党支部微信群和党支部微信交流平台等互动交流平台,开展“网上咨询”、“网上调查”、“网上监督”、“网上谈心”、“网上征求意见”等活动,引导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利用电子邮件、QQ、博客、飞信、微博、微信,通过在线交流、网上留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和建议。党支部可以随时掌握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更加全面深入地对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并且针对党员和积极分子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引导他们增强党员意识,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微博网上留言板块和党支部互动交流邮箱,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群众对党支部建设的建议。更好地为群众对有关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党支部活动事宜进行答疑解惑。接受群众对党支部党员的监督,从而在党支部和党员、党支部和群众、党员和群众之间建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增强互动性。特别是在我国现有国情党情条件下,要提高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以“网络党建”为代表的新形式有着互动、公开、不受地域限制的独特优势,在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和群众基础建设的进程中,能够发挥出传统党建手段所不具备的作用。为提高基层党建水平提供一个新手段。

三、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党建创新存在的问题

3.1传统党建工作方式根深蒂固

民办高校相对而言更注重办学效益,对信息网络的发展与党建的关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习惯侧重于传统党建的工作方式,不愿改变传统工作方式,不愿轻易尝试致力于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开展党建工作。传统的党建观念根深蒂固。民办高校党组织隶属于申报院校,带有一定的依附性,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给党员发展和党员组织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在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体制上,部分民办高校党组织与董事会、院务会的领导权限界定不清,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在人员配备上也是相当匮乏。

3.2注重网络形式,强调创新,忽略党建实质

民办高校部分基础党组织过于强调网络形式创新,忽略了党建的实质,倾向于单纯地建立党建网站、党支部QQ群、党支部微博等形式创新,却忽略了网络环境下党建创新的实质在于把党建工作与信息化相结合,形成党建工作的网络体系,实现完善党组织机制、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以及日常党务工作有机管理和综合创新。一味追求网络形式创新,导致群众关注和咨询的脚步跟不上网络交流平台更新的步伐,而且只注重形式创新,忽略内容的更新以及网上咨询、交流、监督平台的建设,绝大多数党建网站、交流平台只是个外壳,内容单一,信息更新速度慢,沒有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党建的渠道功能。

3.3网络软件、硬件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

现今网络大环境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在软件、硬件设施上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如党建经费不充足,硬件设备不全。民办高校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党建工作中,更谈不上配套设备的完善问题。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人员相对较少,几乎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者,大部分以兼职为主,而且大多数党务工作者经验不足,缺少系统的教育培训,网络技术型专业人员短缺,以上种种原因制约着党建工作在网络领域中创新发展。

四、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党建创新存在问题的措施建议

4.1党建工作要与现代信息网络相结合,强化阵地建设意识

网络化是党建工作创新的要求。重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党建创新,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党建网络阵地的重要性,强化党建网络宣传阵地和网络教育阵地建设意识,围绕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时代任务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现代信息网络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中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要继续发挥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尽快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轨融合,提高自身科学技术含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4.2注重实效,增强权威,保证真实

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党建工作的实效。注意内容的时效性、特色性和实用性,从满足学生网络学习、生活的切实需求出发,不断丰富党建内容,及时针对国内外时政热点、时事变化进行信息更新和改版,创建特色栏目,建立健全网上咨询、交流、监督信息平台,加强与师生间的思想交流,适时解决师生的疑难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强权威性,在网络环境的下,党建网站或相关信息交流平台一定要充分发挥其由党组织所建立的独特政治权威性优势,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性。

4.3改善软、硬件设施,加强党建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软、硬件的设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信息网络基本条件。为党务工作者创造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借鉴公办高校成功的经验,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使其提高网络技能,健全优化党建队伍建设,开拓党建工作新时空。

参考文献:

[1]金丽馥.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创新研究[J].人民论坛,2011年26期.

[2]张威勇.民办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思考[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3]林华英,林小勇.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内涵、意义及实现路径[J].福建电脑,2012年05期.

9.高校党建创新项目 篇九

关于建立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档案的

公司各政工部门、各党支部:

为加强对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创新项目运行的规范化、信息化,不断巩固和深化公司党建工作创新成果,按照集团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评审委员会要求,各基层单位要建立创新项目档案,现将此项工作的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成立创新项目档案管理小组

各政工部门、各党支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组建创新项目档案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要由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或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档案管理小组要明确组长及各成员工作职责和责任分工,并建立创新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建立创新项目档案

创新项目档案在内容上要包括目录以及每个项目从项目调研、申报、项目实施、项目过程监督、指导以及项目评审、项目推广等全方位的过程记录等;在形式上,可使用普通档案盒建档,但务必要做到专档专用。各政工部门、各党支部要对本单位近三年来创新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回头看”,本着最大限度“完整、齐全、规范”的原则,收集、整理近三年来项目运行相关资料,并按照以上工作要求完成建档工作。

三、创新项目档案的管理

各单位创新项目档案管理小组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及时了解和关注本单位本年度创新项目运行情况动态,收集、整理项目运行相关资料,并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内容及要求,做好创新项目档案的更新和完善等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四、工作要求

各政工部门、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创新项目建档工作,要按照通知内容及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立本单位创新项目档案。对在建档工作中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以及建档不规范的情况要进行信息采集,予以重点考核,并在政工系统干部会议上进行通报。

中共司马煤业有限公司委员会

10.高校党建创新项目 篇十

峪字[2012]29号

中共峪耳崖镇委员会

关于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实 施 方 案

按照县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创新意识,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不断培育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特点、新亮点,整体提升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经研究,决定对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管理为抓手,有效整合推动党建工作的优势资源,着力在抓基层、强基础、提素质、建机制上下功夫、求突破,努力使基层党建工作在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推陈出新,培育一批富有本镇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典型,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项目创新”与“创先争优”相结合。要紧密结合各单位实际,围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合理选择创新项目和内容,使创新工作符合实情、切合实际;要健全机制,确保创新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推动党建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创优。

(二)坚持“常规创新”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树立规范

也是创新的观点,深入挖掘常规工作中蕴藏的创新空间,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常规性工作,夯实创新基础;要善于找出不足,发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制度性问题,针对薄弱环节,选准突破口,强力攻坚,确保常规工作与创新项目同步实施、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坚持“自我提高”与“整体提升”相结合。要重视总结

创新经验,及时推广创新成果,并加以规范,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水平;要注重把创新成果、创新经验放在更大范围中去检验,转化成普遍经验进行推广,实现全镇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提升。

三、项目设置

按照全镇组织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紧贴县委、政府中心工

作,结合我镇实际,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选择创新项目:

(一)常规工作创新项目

1、后进支部整顿转化工作;

2、村民活动场所建设、使用、管理办法。

3、实施设岗定责等措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建立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探索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

5、建立健全党务、村务档案,由专人收集整理,完善“五本

三盒”档案管理制度。

6、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7、引导和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

集体经济;

8、信访综治工作;

(二)重点工作创新项目

1、理顺“两委”关系,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

治运行机制;

2、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村级重大

事项“四议两公开”,落实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3、党建指导员工作管理办法;

4、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两推一考双公示制度,选拔入党积极

分子;

5、解决村发展家族党员问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式方法;

6、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管理办法;

7、落实党员“双育”(党性教育、技能培育)促“双带”(带

头致富、带动致富)做法;

8、探索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9、探索离任村干部作用发挥的新思路;

10、建立党支部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支部+协会+科研院所”

工作模式;

11、幸福新村建设,企业资助的新模式;

四、工作要求

1、明确责任主体。镇党委组宣部对创新项目实施牵头抓总,各村党支部是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实施责任主体,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好项目的确立,出主意,想办法,积极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注重效果。基层组织建设重点项目要突出实效性,通过项

目实施真正解决一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防止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走过场。

3、广泛宣传。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的目的意义、推进措施、工作成效等,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新经验,交流项目成果。

附: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年重点工作项目申报表

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项目申报表

11.高校党建创新项目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 群众路线 党建工作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满足群众期盼,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带领群众致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并带头落实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党风政风改进,也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了思想动员、工作准备和行动示范。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的先进代表,理应第一时间响应党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自2013年起,为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提高新发展党员质量,民办院校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为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建设,把好关口,着力提高新发展党员素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在整个发展程序上,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综合考察其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情况,不能走过场、讲关系,要将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和优秀分子作为重点发展对象。高校党员中,学生党员就存在于广大学生之中,拥有更多的机会与普通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因此,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学生党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校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视入党前教育,忽视入党后教育。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不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的特点,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也形成了快节奏的特点,加之现在积极分子人数增多,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工作重心放在了入党前的教育上,积极分子入党前的党课与思想汇报等工作都能真正落实。但是一旦学生加入党组织,成为预备党员,学校党建部门就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形式,忽视入党后的新党员教育,使学生党员所受教育出现断层,本来非常积极的学生党员也会变得不积极。

2.学生党员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模糊,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许多学生党员缺乏对党的根本认识,缺乏群众路线观念,当社会变化复杂或者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常常表现为无法正确认识现实社会,无法把握自我,无法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大多数学生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行动、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3.党建队伍建设不力,战斗力不强。党建工作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保证,担负着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党员发展及学生党员教育等重任,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成效。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主要以学生党支部、党员教师及辅导员为主体开展各项活动。党建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工作实效都不太高。

4.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空洞

高职院校从职业教育的目的出发,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党的知识不重视。多数党支部开展教育活动形式单一,要么观看纪录片,要么组织学习《党章》条例,使党员学习活动流于形式,造成部分党员对党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把参加党的会议当成负担,这必将削弱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和号召力。

面对新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需形成共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笔者就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以下策略:

1.加强思想教育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党的知识,都不够重视。此外,学生党员入党时间不同,所处年级不同,觉悟水平不一,所以我们要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如对于低年级新党员,可实行全方位的过程管理;对于高年级党员,可实行目标管理。还要在继续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不断总结以及做好群众路线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普及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学生党性修养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提高群众路线活动质量

针对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力求使每一名党员都能切实从党支部的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除坚持开展民主生活会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外,还要创新性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和指导。例如,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建立QQ群调动学生党员交流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党员对党的知识认识不够、不深的问题,可组织党史知识竞赛,让党员在快乐中学习;发挥党员榜样的教育作用,通过选取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党员。

3.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党员是学生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发挥其在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需加强教育工作。在业余党校中开设学生党员培训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与党员意识。还要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充当学校与学生的联系纽带,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带头作用,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4.参与社会实践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可扩大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范围,增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因此,学生党员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研、走访校友等。要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的常态行为,让学生党员更深入地与群众交流,树立群众观点,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深化。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新时期学生特点和党建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努力体现高校党建的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把高校的党员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

12.高校党建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及实施 篇十二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高校党组织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通过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载体, 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坚强保证。

在高等学校的党建工作中, 如何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 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 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学校党支部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支部活动始终, 发挥党支部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1]。

1 高校党建模式的创新及实施

1.1 高校师生一体党支部工作模式的内涵

专业 (或专业方向) 作为学业门类, 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基本单元。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学生队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教育资源主要是按专业进行配置的。按专业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应当遵循这一基本规律, 将党支部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师生一体就是把某一专业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结合在一起成立党支部。在党组织建设层面上实现师生结合、教学相长, 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使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双方都能够在政治思想上得到充分地培养、锻炼和提高[2]。

以专业为基础, 以教研室为依托, 师生一体的党建模式, 把专业课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结合在一起成立党支部, 在党的基层组织层面上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结合, 较好地发挥教师党员在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加强了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之间的联系, 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直接沟通和交流, 促进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广大教师党员不但可以在课堂教学上发挥作用, 而且可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上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党员能够在政治思想上进一步教育帮助学生, 学生得到向更多的教师党员学习请教的机会。建立起老师和学生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实现以党建为龙头、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局面。

1.2 高校师生一体党支部工作模式的实施

为了在党的基层组织层面上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结合, 将党支部与教研室相结合, 教研室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 支部成员为教研室的专业课教师党员和相应专业班级的学生党员。各支部的教师党员都是学生党员的任课老师, 甚至是班主任, 对学生有较深的了解, 教师党员是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人和联系人, 确保他们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质量。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在2006年开始采用以专业为基础, 以教研室为依托, 师生一体的党支部工作模式开展活动, 建筑工程学院共设六个党支部, 每个专业设两个党支部。以第三党支部为例介绍党支部的成员组成, 第三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交通土建教研室主任担任, 教师党员有交通土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学院副书记, 教师党员分别担任各年级的班主任, 主要培养和发展交通2班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从新生报到开始至学生毕业离校, 党支部的成员与学生班级密切联系, 党支部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开展相应活动。

党支部设教师党员为组织委员, 学生党员为宣传委员, 具体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在党支部下根据年级设党小组, 以宿舍为单位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小组, 积极推进思想教育进宿舍。加强队伍建设, 逐步打造出一支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甘于奉献的团队。

2 高校党建内容的创新及实施

2.1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创新学习方式, 为党员搭建好学习平台, 提供各种学习条件是非常必要的。支部学习形式多样化,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加大投入, 积极在网上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 努力把网络建设成学生成才的精神家园, 主动为学生提供教育信息。以宿舍为单位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小组, 积极推进思想教育进宿舍, 平时多自学, 业余时间党员多交流, 抓住集中学习机会再做指导, 进行深度学习和研讨。

开办读书沙龙, 开创多媒体、研究型、亦教亦学、人人参与的内部讲座形式, 主持人由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轮流担任, 讲座设有互动环节, 要求主持人必须熟悉主讲内容并进行介绍和点评, 从而提高了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应变能力。通过丰富的学习形式让大家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师生经常自发地在一起活动, 达到了师生亦师亦友的效果。

以人为本, 重视个人在活动中的发展。让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双方在活动中受益, 体现活动的育人功能。按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要深入学生中, 发现并思考问题;从所学专业的高度看待实际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2 党建工作内容充实有特色

调查研究是掌握情况、总结经验, 探索规律的好办法。要了解民意, 知晓民情, 有的放矢的开展创新工作;悉心倾听群众的呼声, 向群众求教问计, 把群众广泛动员和组织起来, 让他们参与到各项工作创新的实践中来, 从而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多次调研和座谈, 党支部找出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最关心的问题, 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活动。

开动脑筋, 精心设计和安排基层党组织活动, 结合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和学生的专业特色, 拓展工作领域。努力构建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基层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 以专业为基础, 以教研室为依托, 创新活动载体, 激发基层活力, 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特色, 结合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性环节, 把加强专业教学实践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融合在一起, 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 以实现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活动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方面, 提高交通土建学生的专业兴趣, 深化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 对其他专业的师生进行科普宣传, 在全校扩大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土建专业的影响力。结合交通土建专业的学科特点, 发动本支部的教师党员结合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搜集相关知识和工程案例, 开展“专业前沿知识系列讲座”, 保证选题的前沿性、学生的接受度, 达到专业性和科普性相结合;要求本支部教师和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参加, 通过签到和上交讲座记录进行考察, 通过精心策划和积极宣传吸引更多的师生参加讲座;每场讲座结束后开展学生党员交流会, 对讲座的内容开展讨论, 以期使每位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上交讲座记录和感想。

2.3 党支部及党员工作目标和考评办法切实可行

要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就必须使党的工作有目标、有任务、有检查、有考评, 合理核定党务工作量。党支部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员教育工作及党员发展工作等方面。党员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纪律观念、先锋模范作用及紧密联系群众等方面。考评可采用自我考评、民主测评和支部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将教师党员必须要做的党务工作与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相结合, 贯穿始终。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党员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确定班主任时, 尽量将班级、班主任、党支部相对应;在安排教学工作时, 尽量安排本支部的教师党员担任本支部班级的专业课教学。

针对培养考察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 细化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 坚持标准, 规范程序, 严格把握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高校基层党组织从学生走入校门开始, 就要利用新生入学、军训等教育, 为学生上好第一堂党课, 吸收优秀学生参加[3];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后, 通过党校培训和考核,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一些党的活动并分配一定的工作。如参加党校学习培训、参加讨论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参加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参加党内组织的有教育意义的其他活动等;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 才能被党组织列为发展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被列为发展对象后, 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教育考察, 方可确定为发展对象。为了保证学生持续地学习党的各项政策, 关心时事、社会发展, 关注学校工作, 热心支部活动, 在学生成为正式党员的各个培养阶段, 会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出要求, 学习内容涉及到党和国家的国内外方针政策, 学校的各项政策和活动, 本学院的学生活动及本支部的各项活动, 在开展党支部会议讨论之前, 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笔试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察,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答辩。

师生一体的党支部, 突出了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密切结合, 发挥了教师党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在基层党组织层面上实现了师生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不仅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更加容易协调解决, 而且师生之间更能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 能更好地实现师生和谐, 增强了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党在高校的中心工作任务。

摘要:师生一体的党建模式, 把专业课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结合在一起成立党支部, 在党的基层组织层面上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结合, 较好地发挥教师党员在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细化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 提高党支部工作水平, 丰富党支部工作内涵, 稳定党组织结构。

关键词:党建模式,组织结构,培养,考察

参考文献

[1]刘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 2010, 9.

[2]曹有光.高校师生一体的党支部工作模式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 2009, 6.

上一篇:暑假随笔日记200字下一篇:一年级上册课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