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色发展之路(8篇)
1.走绿色发展之路 篇一
2020-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也很高兴能有这么一次机会来到我们XX市的最高医学殿堂,与大家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从一踏进校园的那一瞬间起,就感觉到无比的亲切,特别是看到各位同学意气风发、青春洋溢、充满朝气,仿佛自己也年轻了很多。
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安排,我们市级干部要进入高校进行政策宣讲,当我看到被安排到咱们XX医科大学的时候,我就想,给同学们讲点什么内容呢?思来想去,最后确定了今天这个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其一,学校的研究方向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说白了,就是讲生态、讲环境、讲保护,而环境与卫生、卫生与健康、健康与医学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所以,在医科大学讲生态环保我觉得是合适的,恰到好处。其二,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位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做好生态环保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的十九届四次全会又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前,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先进思想、精神入高校、进课堂,讲给青年人听,让青年人懂,是当前我们各级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以上考虑,今天想跟大家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沟通交流。来之前,我也对咱们医科大学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关注,发现咱们学校设有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多个特色学科,这些都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在这些领域肯定会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比我还要深入透彻,今天与大家既是交流也是探讨。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提出以后,社会上、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大体上有两个分析构架。第一种分析构架认为,我们人类历史上有几种文明,开始是农业文明,后来是工业文明,现在是生态文明,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目前为止人类社会文明的最高阶段。这种观点争议比较大,大家特别是专家学者不太认同,因为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没有一条清晰可见的界限,反过来讲,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之间,农业文明和原始社会之间,它的界限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大家比较主张第二种分析构架,那就是社会主义文明,总体上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构成,也就相当于是一张桌子的四条腿。这种理解在操作上也方便,也更容易落实。为什么?不管是十八大报告还是十九大报告,并不是就环保抓环保,而是讲“五位一体”,我们要通过更好的经济发展,更好的政治运行,更好的社会制度,更好的文化意识,我们的世界观、生活方式的改变,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这样讲就完整了。而且这与我们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更加的契合。生态文明的提出,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它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的一个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极为重视,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他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讲话,尤其在去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也由此确立。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六项原则”上。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地,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其中的部分思想和内涵。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生态是文明的基石。生态一旦被破坏,再好的文明也将难以维持下去。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理解的,纵观我们人类成长的历史,有很多典型事例可以为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和文明间的兴衰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印度文明是印度河-恒河流域孕育的馈赠,古中国是长江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正是先有“生态兴”,勤劳智慧的古国人民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闻名世界的繁荣胜景和灿烂文化,即“文明兴”。但是为什么发展到今天,有的文明却消失匿迹、不复存在了呢?如,古巴比伦文明,到现在为止,只能是活在人类的历史上。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古巴比伦人对森林大肆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伦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肥田,由于缺少排水系统,致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厚又白的“盐”外套,使淤泥和土地盐渍化。生态的恶化,终于使古巴比伦葱绿的原野渐渐褪色,雄伟的神庙和美丽的花园也随着马其顿入侵者的重新建都和人民的被迫迁移而坍塌。再如,我们的古楼兰,楼兰古国的遗址在今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这座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边陲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的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根据权威专家分析,楼兰的消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的,楼兰人盲目的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土壤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最终因断水而被废弃。又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沙漠的扩张毁坏了敦煌古城,黄土高原因为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沟壑纵横,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应该说数不胜数。但无论是哪种文明的消失,背后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生态环境的衰退引发了文明的危机,最终导致了文明的消退。这也都证明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刻道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写道过: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对此,他深刻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所以,人类文明要想继续向前、推进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并将其置于文明根基的重要地位。其实,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剧了资源供需矛盾,自然环境不堪重负,优质生态产品总体短缺,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也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在不少地方,老百姓以前盼温饱,现在盼环保;以前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才将生态文明建设定性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足以体现出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历史观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山论”思想。“两山论”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来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它的重大意义就在于,生动形象、入目三分地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正确认识“两山论”思想呢?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还是需要转化为金山银山?其实,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时,是在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县,多年来,安吉县也是按照“两山论”的引领一路走了过来,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呢?前段时间,我专门安排有关同志到安吉县蹲点学习,了解到了不少东西。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以前的安吉是浙江省20多个贫困县之一,为了加快发展,走上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路子,相继开办了一批造纸、化工、建材等企业,GDP一路高长,但对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被国务院点名批评、黄牌警告。后来,安吉县痛定思痛,不惜断腕对全县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关停污染严重企业33家,特别是关闭了当时全县第一利税大户,占县财政1/3左右的孝丰造纸厂,第二年财政收入就锐减7000多万元,这对于当时财政总收入仅1.46亿元的安吉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考验,更是巨大的压力。一系列关、停、并、转的措施,让安吉的发展速度停了下来,也很快拉开了与周边的差距。但他们很清醒,也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安吉最大的资本和优势,唯有转变观念,才能另辟蹊径;于是在2000年,安吉县果断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这在当时“唯GDP论”的时代里无异于是一个“异类”,安吉承受了包括来自于上级在内的各方面思想压力、来自于执政一方的考核压力。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没有动摇,而是顶住各方面的指责,毅然决然扛起“生态立县”大旗。在2003、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调研安吉,提出了“两山”思想,为安吉“生态立县”战略吃了定心丸。十几年来,安吉牢记总书记嘱托,秉持“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守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共享“两山”转化成果,实现了从环境污染负面典型到生态文明样板示范的蝶变,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产业发展道路。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32亿元,财政总收入80.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92亿元;今年财政总收入有望过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近70亿元。现在的安吉产业体系,基本没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全部都是生态绿色产业。比如,一产方面,有“一片叶子、一根竹子”,叶子是白茶,竹子是毛竹,撑起了安吉的农业产业;二产方面,重点是绿色家居、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三产方面,主要是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健康养老、休闲运动,201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50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24.74亿元。安吉的发展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除了安吉,还有淳安县,淳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八八战略”的基层起源地,多年来,淳安县也是坚定不移践行“两山论”思想,走出了一条立足生态优势的绿色发展之路。淳安就是千岛湖的所在地,可能有的同学也去过,对淳安也有一定的了解。原来的淳安不像安吉那样贫困,原先的淳安县是很富裕的,是浙江省的甲等县,后来,为了建设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淹没了2座县城、5个集镇、30万亩良田和绝大部分基础设施,255家企业外迁,29万群众远离故土、背井离乡,淳安由建库前的浙江省甲等富裕县变成了建库后的贫困县,老百姓对此曾“恨之入骨”,坊间流传过这样的说法“要想富先炸库”。既然贫困就要谋发展,当时的淳安也把矛头指向了工业,提出了“工业兴县”的口号,但是,经过七八年艰苦卓绝的发展,淳安大型工业项目没有发展壮大,梦寐以求的工业体系没有建立,工业发展成效微乎其微,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环保问题。经过一段时期的反思,淳安上下痛定思痛,摒弃了过去“唯GDP论”的思想,把发展理念转换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来,提出了“以湖兴县”的发展思路,围绕千岛湖,放大水优势,着力发展旅游特色产业,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位经济,探索出了独特的千岛湖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了由“唯工业论”向“唯两山论”的转变,现在淳安的旅游总收入占据经济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在这一过程中,为保护好千岛湖,淳安县提出了“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决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接受污染转移、决不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境保护门槛”的“三个决不”的原则;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在年财政收入仅有不到20亿的情况下,累计投入100亿元,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涵养水土、保护生态,把一个当年水土流失严重、到处荒山秃岭的库区,变成了如今山清水秀、环境一流的千岛湖。现在,“坐拥千岛湖,是淳安人的幸运;守护千岛湖,是淳安人的历史责任”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现在的淳安,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县城虽小,但环境承载力却大的惊人,虽然是县城,其活力甚至强于地级城市。现在的淳安群众,对千岛湖变成了“爱之愈切”。无论是安吉还是淳安,都用实实在在发展实践,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也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也能推动一个地方实现高质量发展。所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为什么说生态环境成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要从经济领域切入。人们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发展经济,过去我们都普遍认为生产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活动才是经济活动,才是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的需求呈现多元化、高标化,除了对农业品、工业品、服务产品有需求外,还需要生态产品,需要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过去之所以没有将这些生态产品定义为产品,没有将提供生态产品的活动定义为发展,是因为在工业文明之前以及工业文明的早期,生态产品是无限供给的,是不需要付费就可以自然而然得到的。但是,现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的产品。特别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产生严重后果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比如: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再如,1952年发生在伦敦的烟雾事件,相信不少同学也都知道这件事,在当时应该说也是轰动全球的,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气污染,空气中二氧化硫混入了黑烟,停滞在地面,充斥了整个伦敦。由这两件事件可以联想到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雾霾天气,远的不用说,就说我们国家,雾霾天气近年来几乎年年发生,躲都躲不掉,它就是环境污染导致的产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民众健康,引发交通事故,大家都是学医的,雾霾的危害肯定要比我清楚。我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而引发疾病的不再少数,导致死亡的更是不少,这就是因为破坏环境而导致的血淋淋的教训,是需要付出生命代价的。除了以上两个事件,与之并存的还有其他八件环境污染事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日本水误事件、神东川的骨痛病、日本四日市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这十大事件并成为“20世纪世界十大污染事件”,这十大污染事件让近3000万人直接受害,死亡人数也数以万计。又如,水质的污染、酸雨的产生、疾病的传播、土质的沙化,等等,都是因为人的破坏行为而使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各种危害的发生。尤其是对于疾病来讲,大家应该也都清楚,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污染而造成的,这点不用跟大家多说。通过刚才我举的这些例子,大家也都有切身的感受,环境问题最终的承担着、受害者都是人民群众。所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已经成为了最基本的民生。我们国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开始凸显,已经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实际上是强调要从民生改善与人民福祉的角度去改善生态环境。可以说,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着民生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必须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这也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差异,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些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环境、人文条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指不同立地、水分条件下森林、农田、湖泊和草原各种生态系统在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下形成的统一体。一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支撑和环境保护,而且这些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农田主要提供人类的食物,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离不开森林、草原和湖泊所提供的优质环境和对气候变化缓解的作用,山水的保护是所有生态系统维持的根本。这就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举个例子,内蒙古草原大家都很熟悉,是咱们国家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一提到内蒙古,可能大家就会联想到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驰骋,牧民们载歌载舞,蒙古包里还不时响起委婉动听的马头琴声。这样的场景非常的漂亮、非常的震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内蒙古草原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其中生态环境的问题成为了草原最大的短板和痛点:中部、东部地区草原面积呈现减少趋势,草原植被平均高度、牧草产量持续下降;同时,矿山开采、旅游无序开发、过度放牧等问题突出,造成草原严重破坏。近年来,为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内蒙古也下了不少功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们的方式方法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生态环境的“分头治理”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教训,所谓“分头治理”,大体的意思就是种草的只管种草、护田的单纯护田,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提出后,他们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自我反省,“分头治理”的教训他们也总结了几点:其一,就是没有全面考虑一个区域的总体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其二,就是没有整体考虑一个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其三,就是各部门的工作没有合作和衔接,各行其是,造成了很大浪费,生态治理效果不明显。说到底,就是没有做到系统治理。内蒙古的生态治理问题只是一个个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长期以来,受持续增长的人口压力、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活动、自然资源大范围开发利用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针对这些生态退化区域,国家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在提高林草植被、森林覆盖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工程之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谋划,存在着各自为战、要素分割、“各扫门前雪”、局地效果较好但整体效应弱的突出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和提升。这种问题不单单存在于我国,在国外,很多国家的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都经历了从单一要素管理到多要素综合统筹的过程。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论断,既科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又深刻揭示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统筹优化对人类健康生存与永续发展的意义,更为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提供了科学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维,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在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要坚持“保护为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要保护,就是更多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少一些开发,少一些建设,多一些保护,这层意思很好理解。关键是第二层,一定要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复旦大学旁边原来有一个军用机场,现在变成了新江湾城。军用机场是日本人建的,日本侵略中国以后,第一时间修建了机场。后来国民党拿去了,再后来解放军拿去了,一直都是军用机场,所以,对外界它也是一直封闭。因为那块地很好,就在复旦大学旁边,所以九十年代末、2000年的时候,上海市政府看中了这块地,就跟部队谈,在崇明区拿一块地跟他换。封闭了几十年没有人进去,重新进去后看到了什么?飞禽走兽,里面有狐狸、黄鼠狼、老鹰、猫头鹰、蛇,等等,数也数不清。中央为什么强调要以自然修复为主?也就是说,人类的工程修得再漂亮,永远比不上大自然的杰作。不管什么土地,圈起来一百年不许人进去,它就是一片原始森林。现在有不少同学都玩抖音,前段时间有一段视频,我相信非常的火,抖音的标题是“假如人类突然消失,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虽然视频的内容没有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是它的大概意思是没有错误的,其中有一个片段,当人类消失20年后,乡村道路将被杂草覆盖,50年后,像伦敦这样繁华城市的街道也将被野生植物占据,看不出道路的样子,人类留下的足迹,在1000年内也将消失殆尽,当然,不考虑化学、辐射成分,20万年之后,地球将再也找不到与人类挂钩的半点东西。这也就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不算什么。(五)“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种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说过: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施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最严格”表明了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和态度。为什么要靠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与我们的问题短板相适应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在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本低而生态环境治理成本高、惩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力度小而生态损失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环境违法成本平均不及治理成本的10%,不及危害成本的20%,有的企业宁愿接受国家的处罚也不停止污染行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处罚的金额远远赶不上因污染行为所获取的利益。因此,环保执法也常常会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再继续排污”的恶性循环。所以,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刻不容缓。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从201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若干规章制度,比如,《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等等。尤其在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行,这部法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律,因为它新增了“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之前法律规定的针对环境违法的罚款,是一个定数,数额并不大,导致违法成本较低,不少企业因而怠于治污,新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将倒逼违法企业迅速纠正污染行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条款,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罕见地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新法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在上述探索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将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作为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样,我们就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据最高法院官方通报,自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截止到今年7月底,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08万件,审结103万件。通过具体案件的裁判,落实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违法成本,发挥司法的震慑作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了环境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唯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这里也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可能有的同学已经看过了,这部电影叫《可可西里》,看完以后,相信同学们会有很大的感触。(六)“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
刚才也已经讲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生态环境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独占性,是与所有群体都相关的,这就决定了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曾经有一位环卫工人讲过:“千人丢,一人捡,怎么能有干净整洁?”话很朴素,但是道出了人人参与的重要意义。当前,我们国家的环境问题,并不全都是大工厂、大企业及其非法牟利性行为导致的,很多环境问题更是与群众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比如,白色污染,俗称废塑料,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包装袋、吃快餐用的快餐盒、各类塑料瓶,也包括我们的医疗垃圾,等等,使用后被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污染。这种东西被乱扔乱丢到什么程度,据通讯报道,在今年5月份,一组探险团队在马里亚纳海沟潜水到了10927米处,在打破潜水最深记录的同时,也在海沟的底部发现了一个塑料垃圾。马里亚纳海沟什么概念?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海洋最深处,在那里从来没有过人类活动,但是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了那里,而这种污染的成因就是人类最看似平常的乱丢弃行为。据统计,人类每天产生的垃圾是非常惊人的,每天地球大约产生134万吨,而一年就是4.9亿吨,而且正以每年8.42%的速度在增长,如果这些垃圾不经过妥善处理,必然会让未来的人买单。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回收垃圾的能力越来越强,乱丢垃圾的现象也减少了,但是分类丢垃圾的意识还不行,只要丢到垃圾桶之中就不管了,这无形加剧了垃圾处理部门的工作量,所以“垃圾分类”这个概念已经提出来了,而且逐渐的在进入我们的生活。再如,我们的医疗垃圾造成的污染也是触目惊心,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在医疗活动产生的废物总量中,约85%属于一般无害废弃物,其余15%被认为可能属于传染性、化学性或放射性的危险物质。高收入国家平均每天每张病床产生的有害废物为0.5千克,而低收入国家平均为0.2千克。据有关部门推算,每年我国仅因住院产生的医疗废物总量在384万吨至960万吨,其中有害医疗废物量57.6万吨至145万吨。如此庞大的数量,如果医疗垃圾处理不当,更会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而且,医疗垃圾不同于一般垃圾,它是有传染性、化学性或放射性的,所以,如果乱丢乱弃,将会引起难以估量的恶果。讲这些,主要是为了告诉同学们,头顶的蓝天、脚下的沃土、远处的山水、眼前的林木,良好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需要每个人都有各尽所能的责任感。作为党委、政府来讲,就是要研究制定促进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作为个人来说,就是要养成环境保护、低碳生活方式,从我们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做起,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少消费或不消费高碳的产品。只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把这些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自觉履行环保这一基本义务,就能营造出一个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可供生存的碧水蓝天。以上是我跟大家分享交流的第一部分内容,下面,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XX市是怎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也就是我要讲的第二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XX实践,这部分,我简要说一下。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XX实践
大家都在XX学习生活,相信大家在报考医科大学的时候,也肯定会在网上搜搜XX这个地方,了解一下自己将要迈入的新城市,上学以后,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也会到市内的各个地方,特别是旅游景点上逛逛看看,对于XX或多或少的也会有一定的了解。XX是文化之城,在2007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生态之城,山好、水好、生态好,是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更是诚信之城,重礼节、讲信义、热情好客、忠诚可靠的品质,已经成为XX人干事创业的基石和底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XX市委市政府和XX人民历来是高度重视的,都列为头等大事,这么多年来,也是孜孜不倦予以追求的。尤其是近几年来,XX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优先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有效,污染治理成效初步显现,环保责任普遍增强,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内陆城市第一,全年“蓝繁”天数保持全省内陆城市第一。总投资XX亿元的“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也在扎实推进;仅去年冬天以来,XX城绿化就新植各类树木6.9万株。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几年,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我相信,未来的XX,活力将无限释放,必将成为水清、岸绿、景美、宜居宜游、舒适怡人的区域性生态高地。下面,我们探讨第三个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生担当。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生担当
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无论是毛主席的教诲还是总书记的希望,听来很是亲切。今天在座的都是大学生,是最具活力、最富激情的群体,更是推进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也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作为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承载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的重大使命,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职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应有作为、有担当。而且,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根据时间推算,大家恰好是这一时期内的时代新人,将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骨干力量,所以,践行新思想、新理念,大家责无旁贷。那么,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作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办?我给大家提几点要求。
1、希望大家要有一颗报国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学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希望大家秉持一颗报国之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听党的话、跟党走,树立振兴中华远大志向,始终铭记国家培育之恩、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恩,以青春梦想和实际行动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2、希望大家要有一颗崇学之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不同的时间管理,结果却千差万别。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时间往往在不经意间消失了,真的不知道去哪儿了。最近有一个调查,看后令人担忧。这个调查说,有55.6%的大学生课余时间耗费在睡觉、发呆、无所事事上,仅有23.9%的大学生把课余时间用在泡图书馆和学习。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是属于哪种情况。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各种知识,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发奋读书,练就能担重任的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因为大家都是学医学的,医学与生态环保息息相关,所以,也希望大家在抓好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在空闲时间,多看看生态文明方面的书籍,多了解一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现在起就树立大健康的意识,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为以后打好基础。
3、希望大家要有一颗尚德之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想,同学们不但要在学业上成为“学士”“硕士”“博士”,在品德上更要成为“学士”“硕士”“博士”。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家要立大德、讲公德、有品德,以大德铸魂、公德善心、品德润身,做一个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和生态文明创建等活动。尤其是,大家毕业以后将要进入各医疗医学机构,从事具体的医学行为,希望大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为解决医疗环境污染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的就跟大家分享交流这么多,在这里还想跟大家说几句题外话。现在的XX正处在“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关键时候,这里的发展机遇一点不比外边少,发展环境一点不比外面差,发展空间也一点不比其他地方小,希望大家毕业以后,能够留在XX,在XX继续学习工作生活,让我们一起把XX建设的更加美好!
同学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你们是令人羡慕的时代骄子,未来你们将在工作岗位上担当重任,你们将亲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与荣耀。希望你们坚持理想信念,为祖国、为人民脚踏实地、奋发进取,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2.走绿色发展之路 篇二
(一) 山区发展问题有重要性
时至今日, 全球山区发展总体上仍处于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相对集中的地位, 边远、落后、贫困、封闭等成为山区的“符号”特征。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 整个山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9%, 山区人口所占的比重为56%, 其经济社会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没有山区的全面小康, 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山区现代化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 山区又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区、自然资源富集区, 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汇集区, 是淡水资源的主要源头。如果这些环境破坏了, 往往经过几代人也很难恢复, 所以山区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没有山区的绿色发展, 就没有全国的生态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山地的生态功能, 不仅是山区本身绿色发展的基础, 而且是全国特别是平原区、经济发达区的生态屏障。山区生态环境又是极其脆弱的, 一旦破坏, 不仅难以恢复, 而且影响到山地环境的稳定性。因此, 山区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在我国具有特殊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政治意义。同时, 山区又是中国贫困人口聚集的主要区域, 而且由于自身反贫困能力不足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山区人口反贫困的结果是, 其生态系统不断遭到干扰和破坏, 山地灾害有增无减, 山地环境不断退化, 这就体现了山区总体上不富裕的状态, 不仅影响着山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对山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 山区发展面临的四大困境
从山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 部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财政收入增加了, 但由于收入分配机制的因素, 山区民众并没有富裕起来;甚至, 少数山区的民众也富了起来, 但由于发展路径选择的偏差, 生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综合起来看, 山区在多年的经济发展中面临四大困境。
一是丰富的山区资源, 贫穷的山区经济。以贵州为例,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 贵州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门类齐全, 且成矿地质条件好, 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已发现矿产123种, 76种已经探明储量, 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 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不仅储量大, 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煤炭保有储量达549亿吨, 居江南各省区市之首;铝土矿质佳量大, 保有储量4.24亿吨, 居全国第二;贵州是全国富磷矿最多的省份, 富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全省已查明的黄金储量在150吨以上, 居全国第10位。贵州虽然有丰富的山区资源, 但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全国后列, 1978年贵州人均GDP为175元, 排全国倒数第一, 通过了30多年的发展, 2011年贵州人均GDP虽然上升至16413元, 但仍然排全国倒数第一, 比倒数第二的云南差2624元。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快速, 生态严重破坏。山西也是一个以山区资源发展为主的地区, 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牛仁亮介绍说:山西的资源型经济是粗放型的、初级化的, 万元GDP耗能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 污染则以二氧化硫为例, 它的排放也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生态破坏相当严重, 每采一吨煤要破坏2.48吨水, 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
三是富了政府、富了企业, 穷了农户。一些资源富集山区依靠资源开发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同时也造就了若干的亿万富翁, 但在地方财政收入和企业富裕的过程, 并没有实现农民的同步富裕。以山西为例, 2011年山西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260.57亿元, 增长24.85%, 跨越2000亿元大关。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01元, 比2010年增长4736.25, 增长18.26%,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6.6个百分点。这么高强度煤炭开采, 并没有给山西人民带来富裕, 山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全国的20位以后。因此, 一些山区走了一条富政府、富企业和穷农户的发展道路。
二、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
人们普遍认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走保护生态、走绿色发展之路, 就必须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就我们对湄潭进行的调研看,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矛盾的, 保护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在长期的探索中, 湄潭走了一条以发展茶叶种植为基础, 再发展茶叶等农产品加工和以茶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从而推进全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湄潭县核桃坝等村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种茶, 然后逐将茶叶种植产业培育为保护生态和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茶产业已经成为湄潭的第一大农业收入产业, 以2009年为例, 在投产茶园12.5万亩的条件下, 实现茶叶产量1.1万吨, 茶产业产值6.16亿元, 平均亩产值4928元, 茶叶的综合收入达到了10.2亿元, 占湄潭经济总量的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99元上升为2011年的5841元, 增长28.3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2011年湄潭县为59.12%, 贵州为25.26%, 湄潭县高于贵州33.86个百分点, 这充分说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湄潭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湄潭县走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湄潭县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 坚持生态立县战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基地建设面积和规模。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不断提高农村“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二是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建立完善县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实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分区保护,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石漠化生态重建工程。三是大力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工业, 制定出台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产业政策, 促进产业生态化。
第二, 以茶叶产业为突破口, 打造生态产业。一是是茶叶生产专业化。形成“湄江-永兴-天城无公害茶海区”、“兴隆-抄乐生态茶区”、“洗马-马山-复兴-西河富锌富硒茶区”三大产茶区, 进行茶叶的专业化生产。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特色优势产业迅猛发展, 跃升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县形成了“茶、米、烟、畜、椒”等优质农产品支柱产业。
第三, 以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突破口, 发展绿色工业。湄潭县在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 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围绕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发展工业促产业,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度,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做大做实绿色工业。
第四, 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打造休闲养生度假中心, 着力打造休闲避暑胜地, 精心设计“中国茶海·休闲湄潭”的主题旅游产品。“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73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5亿元, 旅游业成为全县后续优势产业的潜力得到显现。
三、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湄潭模式的启示
第一,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是未来中国山区发展的路径选择。山区的经济发展道路如何走是理论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部门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虽然专家学者在不断思索, 各地区都在进行实践探索, 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既能够兼顾经济持续发展, 又能够保护良好生态, 实现区域财富增加、政府财政增加、企业收入增加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并且农民能够分享更多成果的发展道路。换言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管是现有的经济理论, 还是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认知, 即不少地区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 都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发展地方经济就要破坏现有环境, 保护环境经济就搞不上去。湄潭县则走了一条通过茶产业这一既能保护生态, 又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还能带动农民致富的道路, 即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了实践的挑战, 实现了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农民富裕、生态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多赢格局, 不仅培育了新型农民, 形成了而且湄潭的农民文化。
第二,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深刻领会和富有创造性的践行。通过“绿色发展、富民新民”, 湄潭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落到了实处, 通过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建设发达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筑和谐农村、不仅初步实现了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口均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而且使全体湄潭人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第三,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表明。如果能够立足农业求发展, 即使是欠缺矿藏资源、缺乏工业基础、没有大城市带动的农业县, 也可以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 也可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第四,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说明。如果能够真正了解和引导农村居民的意愿, 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 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发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可以高效推动社会主义新村建设, 为农民建设起村容整洁、生活便捷、环境如画、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
第五,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说明。以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政绩观, 是湄潭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 如果能够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坚持实事求是、以民为本、民生为重, 致力于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出发, 探索具有地方特性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山区农业县完全可以化劣势为优势, 走出一条成功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
摘要: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 山区发展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山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四大困境:一是丰富的山区资源, 贫穷的山区经济;二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生态严重破坏;三是富了政府、富了企业, 穷了农户;四是欣欣向荣的劳务经济, 贫困萎缩的山村。在长期的探索中, 湄潭走了一条以发展茶叶种植为基础, 再发展茶叶等农产品加工和以茶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从而推进全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
关键词:山区经济,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湄潭模式
参考文献
[1]洪名勇.绿色富民湄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3.丘区县域经济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篇三
在11月6至7日举行的2014绿色经济遂宁会议上,绿色经济与生态现代农业成为与会专家、代表所探讨的重点,对绿色经济未来发展之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尽管国内提倡发展生态友好型循环农业已经多年,但据最近几年的调研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尚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他认为如不尽快采取科学有效地解决农村垃圾及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问题,势必将加剧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有可能形成“农村垃圾包围城市”的不堪后果,将严重阻碍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
要做好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并不容易。首要做到的便是需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贯彻循环农业的理念,只有意识到位才会有行动上的坚持。而鼓励扶持标准化有机肥生产企业、有效再利用农村垃圾及农林废弃物以及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的综合利用都是发展循环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他认为还应该在不同地区与城镇化相配套建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试验区,以点带面,广泛推进。
针对农业生产而言,家庭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特点的经营方式,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规模化与机械化。当前提出用建设城市的方法改造农村和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的口号,是值得我们重新审视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道路是不可取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在发展农业的道路上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方式呢?所谓发展生态农业,也是由此而来,我们需要为耕地用土提供保护制度,也需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利用的土地。
就规律来讲,农业的季节性、周期性、风险性,并不会随着规模经营的增加而减少。而就家庭农场的特点来讲,整个农业过程不需要监督,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市场风险并不会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相反规模越大风险越大。至于单产是否提高,规模并不是原因之一,小农的精耕细作才贡献最高单产。
应围绕成渝经济区产业大分工调整各县分工和空间格局。围绕成都、重庆增长极构建“一小时经济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提高物流水平;打造特色丘陵城市群,以城促产,以产带城,产城结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要科学合理利用优势资源,准确选择主导产业;积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特色产业区;重视丘区人才培养,深度发掘丘区人力资源;积极利用现有交通网络,发挥各县区位优势。培育现代产业以及经营体系,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积极调动市场要素活力;强化产业扶植政策落实;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攻克土地制度改革重点难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积极试点探索土地权利改革;用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深入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当前,资源环境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约束越发突出。如何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发展生态农业,遵循低碳、循环、高效、生态、安全的理念,重视全面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是破解当前农业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不同于人少地多国家,必须要树立‘资源环境有价’的理念。”石燕泉说,从目前我国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来看,保障农产品供给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必须兼顾的两个目标。“必须把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作为优先目标,研发推广高产稳产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走科学和谐和平发展之路 篇四
走科学、和谐、和平发展之路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要求、基本方向、基本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基本涵义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集中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的新诠释。当今世界,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最强音,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各国家、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但是,受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人们最初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把可持续发展、合理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理念引入发展范畴。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崭新阶段。科学发展所表达的发展愿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中央地方、个人集体、局部整体、当前长远以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整体优化。和谐发展,就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发展。和谐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发展是一种社会活力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的新的发展思路,是与科学发展内在统一的发展模式,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统一的发展理念。和谐发展所表达的发展愿望是: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以利于个体自我的身心和谐,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营造和谐发展的社会关系;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营造一个社会各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惠互利,相互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关注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处理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等的关系,构建整个社会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平发展,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作为历史任务之一。2005年,我国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把自身发展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发展的诚意。和平发展所表达的发展愿望是:正确处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来阐释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既有所区别和各自有侧重点,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共同演绎了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发展主题。第一,科学发展是和谐发展的根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二,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条件,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第三,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统一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同样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和平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同世界各国友好对话、互信互利、合作共赢,才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中国的范围而具有世界性,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代表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理念。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之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政策、总战略,是指导各项工作的总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把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推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不断突破束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才能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愿望。要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党的领导是我们的事业的根本保证。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走科学和谐和平发展之路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5.走内涵发展之路 提高教学质量 篇五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县教育局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兄弟单位的无私帮助下,冠县商业局联办小学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我校的一些做法做一下汇报,希望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提高靠教师,所以,我校将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工作的总抓手。运用“自我管理,强化落实”的管理理念,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发生了大的变化,也带动和推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一、大力推行教案改革
教师书写教案任务繁重且实效不大,有的课堂教学的实施与课前教案设计完全对不上号;有的则是不备课,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为此,我们校委会同教学科室多次协商,决定打破以往的教案写作模式,力求每个教师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我们首先实行电子备课的形式,规定了课时教案的具体形式,特别强调了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一)根据本班的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写出自己教案的个性化设计;
(二)课后反思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用“纪实+思考”的方式真实地记录课堂教学实践与当时的想法;
(三)每一节课要有课后重建环节。课后重建是对教学环节的再设计,教学过程的再评析,教学效果的再反思。要求教师在课后重建时,力求创新、实用、富有个性。课后重建是教学反思的必然结果,是以后教学活动的新思路,是一位教师成长的必然之路,我们还把课后重建的检查列入了教师考核的范围之内。在改革一年后,我们今年又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继续推进教案改革,譬如:我们可以将教案写在备课本上、教材上、卡片上,甚至练习题或试卷上;30岁以下教师写纸质教案,提倡写详案;推行“闲聊式”备课,也就是教师在课前、课后或者批改作业、批阅试卷时的交谈,“闲聊式”备课所聚焦的都是当日的教学亮点、教学失败点,让教师能够更好得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填补了之前备课的空白,并能给下一个上课的老师以很好的启示。“闲聊式”备课由于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针对性强,很有效。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夯实素质教育根基
学校为了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出了“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注重过程,分层施教,发展特长,全面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目标,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分层管理、因材施教,出现了一批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出现了许多有特长的学生,更可喜的是出现了后进变先进、智力得以开发的学生。
1、我校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重点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建立了科研室,组织了科研小组,建立了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机制,树立了“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教研工作紧密结合以及能否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是衡量小课题研究成功与否标准”的教科研思想,我们允许教师在自己的研究中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允许教师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而别人已研究过的课题。我们以一线课堂为主阵地,以课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途径,有的放矢,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近年来我们自己申报了个校级小课题,三个国家级、省级课题。开学之初,格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课题一学期的实施方案和每一位课题组成员的具体研究任务,每一学期召开两次课题阶段性成果汇报会。
2、写作教学日志。教学日志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写教学日志能使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组织教学的特点,了解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自己成长。我们建立了商业局联办小学教师群,每一位教师实名制加入该群,教师每星期写一篇QQ日志,或记录课堂现象,或记录偶发事件,或记录课堂灵感等等,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看到其他教师心智与能力,我们还将教师写教学日志的数量纳入教师考核管理,并且为每一位教师建立QQ日志档案。
3、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执行新大纲和学科教学文件的精神,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校长、主任认真做辅导讲座,带头谈学习体会,安排骨干教师做引路课,把学习要求落到实处。几年来,学校重视特长生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京剧、京胡、绘画、葫芦丝、二胡、书法等兴趣小组,参加学生人数多、涉及面广、训练扎实,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坚持大阅读,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为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我们首先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每周三、五下午第一、二节课为学校大阅读时间,规定阅读书目,班班建立图书角,班班制定具体的“阅读活动方案”。学校还在每周三下午大课间时间组织班级阅读展示活动。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体会读书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5、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学校狠抓教学计划的落实工作,根据课程表对照教学计划,认真进行审查,我们建立了每月一检查教案、作业、单元测试制度;教学、教导不定期查岗、查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等等,发现了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纠正。校长、副校长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参加教研,实地考查,亲自指导。要求教学、教导处理好学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关系,以教育、教学、教研为中心,努力做到“两不误”。
6.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篇六
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第11期 ——新农村建设
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湖北银欣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是农业部等9部委评定的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大米加工十强企业,连续8年获省农行授予的AAA级信用企业。集团现下属福娃食品有限公司、福娃饮品有限公司、福娃品牌营运有限公司、福娃武汉分公司和银欣米业公司10家精米厂,有1个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公司现有资产总额
1.8亿元,员工1350人,年产值近4亿元。
福娃集团秉承“创业育人、发展报国”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江汉平原丰富的鱼米资源,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近年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银欣”系列大米被国家质监总局评定为国家“免检产品”;“福娃”、“银欣”被评为“湖北名牌”、“著名商标”;福娃食品和银欣大米共有9个品种被认定为“绿色食品”。2006年元月,“福娃”、“银欣”产品被确认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专用食品。
1998年以来,福娃集团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在加快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实力的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发展优质稻生产,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2006年,与农户签订优质稻产销订单120万亩,实行优质优价,基地农户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每年增加收入近5000万元。
一、加快发展,增强竞争实力。企业只有做大做强,切实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才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更好地发挥促进、带动作用。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规模扩张。福娃集团是一家靠200元起家的民营企业,这些年来,我们抓住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快速进行企业扩张。目前,集团拥有10家精米厂、4家食品厂和1个有机水稻、绿色水稻原料基地,年加工转化粮食3亿多公斤。
二是狠抓产业升级。福娃集团成立之初仅仅是收购稻谷加工大米,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非常小。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利润空间,集团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化,由单一的大米加工向系列化的粮食加工转化,由传统食品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转化。例如,在大米加工上,我们抛弃了传统的粗放型的加工技术,全面推行集去杂、烘干、抛光、色选、真空保鲜于一体的系列免淘米精细加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公司1998-2001年相继新上了2条米果生产线,将优质免淘米再加工成系列膨化食品,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效益成倍增长。2000—2004年,先后又上了4条饼干生产线,新上75台套小型食品设备和2条自动化的注心蛋卷生产线。
三是抓好品牌培育。福娃集团根据食品企业的各项标准,建立了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生产到储存、销售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模式,确保出新品、出精品、出名牌。公司成立食品研究所,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使企业产品进入了“构想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提高一代,淘汰一代”的良性循环,坚持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的产品抢占市场。福娃集团生产的福娃雪饼、鲜贝、水晶米等9个品牌连续两次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福娃雪饼、鲜贝等系列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银欣”大米2002年被评定为首批全国免检产品和国家放心大米。
四是主攻市场开拓。福娃集团十分注重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销售策略上实行“四个结合”:一是开发以武汉为中心的省内市场与开发广东、湖南为重点的省外市场相结合。二是开发大中城市市场与开发县市级小市场相
结合。三是开发农贸市场与发展连锁超市相结合,实行高档米树形象进超市,中档米销农贸市场赚利润,目前在武汉超市中,银欣米的市场份额已占到60%。四是发展经销商与建立直销点相结合,目前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我们的销售点。
二、不断创新,规范订单运作。建立稳定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福娃集团一开始就注重规范订单运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得订单农业在探索创新中逐步完善。
1、创新订单模式。1998年实施订单农业之初,福娃集团提出的是“六包”承诺,即包种子供应、包技术指导、包产量、包产品回收、包优质优价、包赔减产损失。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发现,包产量、包赔减产损失使一部分农民在生产中懒于经营、疏于管理,企业的风险增大。于是,我们将“六包”改为“四包”。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的优质稻合同面积也由1998年的5万亩增加到了今年的120万亩。同时,公司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注重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生产,把开发绿色食品确立为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基地建设到产品加工,全部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来组织。为确保稻米品质,福娃集团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以合同订单形式,积极推行标准化和无害化生产。今年,集团与监利县的23个乡镇签订了120万亩的“两优培九”优质稻订单合同,以高于市场价的10%进行收购;今年,公司还建设了2000亩的“有机稻种植基地”,专门进行有机水稻的生产。为此,公司安排专人、专款,并以每公斤2.5元的高价收购基地稻谷。
2、规范订单合同。订单农业要健康发展,必须不断规范订单合同,使之更加科学、可行、合法,才能增强订单约束力,保证订单履约率。在订单的起草上,集团坚持与签约方共同协商,使合同内容双方都能接受,实现互惠互利,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在订单的签订上,在坚持以企业和农户为主体的前提下,力争做到企业、农户、乡镇
政府(村委会)、科研单位(农业部门)四方共同签订合同,尽可能地争取基层政府和农业科研部门的支持,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寻求组织保障和技术保证。在订单的具体内容上,我们不仅对收购粮食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价格进行了严格的约定,而且对粮农生产的技术操作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各自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义务以及违约处理进行了明确阐述,使合同在执行上有据可依,减少纠纷。
7.亨达:走绿色之路 篇七
时下, 中国鞋企创新“绿色产品”的步伐在加快, 欲借这场绿色风暴将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 以挑起鞋业“绿色品牌”大梁。但以低廉劳动成本、资源消耗为依托起家的大量代工、贴牌式中国鞋企, 创建“绿色”绝非易事。
长期的跟踪研究表明, 在“绿色公司”、“绿色品牌”创建路上, 先知先行的青岛亨达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内炼外修、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绿公司”的蜕变中。
基因先绿
任何时期, 鞋企比拼的终是品牌, 但品牌在各个时期包含的内容侧重点却不同。从鞋企发展历史和趋势来看, 硬实力作为各方较量的重点, 一直成为企业重兵步署的环节, 但金融危机与欧盟对华鞋业贸易壁垒让中国鞋企一夜间明白, 软实力才是企业与产品经久不衰的基石, 如果说硬实力成就了产品的躯体, 那么软实力则为产品赋予了灵魂和精神。
全球首位运动鞋品牌耐克深受消费者尊敬与喜爱, 它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除了经营管理有方, 重视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更是成功的首因。耐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kParker就曾表示, 耐克把企业责任看做跨国公司从某种意义上与主权国家扮演着同样重要作用, 这是发展和创新的催化剂。
在企业尽职社会责任上, 亨达与耐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全球气候恶化之下, 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就曾表示, 皮革行业是能源消耗型传统行业, 在低碳经济下, 我们责无旁贷, 应身体力行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 推动低碳社会的发展。
王吉万的话绝非只是一个口号。对于企业软实力的能量, 他深有感触。在低碳经济之下, 亨达选择以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来增强自身软实力。
设计与研发环节是制造企业的基础环节, 是产品定位的出发点、企业与品牌成长的基因。在尽职社会责任当中, 亨达从设计与研发环节出发, 给产品赋予“绿色”, 这为以后各个环节变“绿”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亨达在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之下研发的“皮革无缝粘接技术”、“防水透气制鞋技术”、“数字化制鞋技术”实现的个性化订制等科技成果, 使亨达在提供绿色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同时, 能够很好促进皮革行业对社会资源的节约与环境保护, 亨达集团也以绿色研发为依托, 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循环经济。
基因、战略变绿是关键, 在王吉万看来, 这是行胜于言。
管理趋绿
绿色管理的本质是和谐, 是由心到心的共鸣。
成功创办两家跻身世界500强公司的稻盛和夫认为, 领导者、管理者首先要满足员工物和心两方面的幸福, 只有我想到他们了以后, 他们才能和我一起打天下。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也曾指出, 理想的工作环境要能够授权给员工, 免除不必要的监督, 员工知道公司对他们的期望, 也很清楚公司如何评量他们的工作。
日本的丰田汽车曾红极一时, 究其原因在于其无形又有形的“5S”管理, 并一度引发了丰田管理模式热潮。从本质上分析, 丰田管理模式在于创造员工快乐工作环境, 让员工在快乐工作中实现产品的标准化。
王吉万认为, 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 那公司就不再属于某个人, 也不属于董事会, 亦非属于公司全体员工, 而是属于整个社会, 公司社会化才是趋势。
如果说, 丰田员工的快乐工作成就了丰田品牌, 同样亨达集团的和谐氛围成就了亨达绿色产品。亨达产品变“绿”的背后, 就有着一部企业的绿色管理经。
对于“一流企业做标准”这个说法, 王吉万深表赞同, 亨达的三大管理体系、ERP系统、自动流水线作业也一直执行着刚性的标准化、流程化, 而管理上的柔性灵活创新元素则让亨达的管理尽显绿色。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内方外圆”式绿色管理模式成为亨达管理上的一大特色。
王吉万对员工有一种深深的爱恋, 他曾说, “企业最大的责任首先是对员工的关爱”, 企业关爱员工、员工才能厚爱企业。在关爱员工为管理的出发点上, 亨达着力营造相互关爱的“家”氛围, 采取“员工自我管理”、“自主创新机制”等措施, 将员工看作是自己企业的子女, 让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家的归属感、成就感, 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实现全员经营, 更是让亨达保持旺盛市场竞争力的生命源泉, 并使亨达产品不断升级, 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亨达员工管理实行民主化, 董事会管理同样实行民主化。王吉万认为, 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 那公司就不再属于某个人, 也不属于董事会, 亦非属于公司全体员工, 而是属于整个社会, 公司社会化才是趋势。
绿色产业链
基因先绿、管理趋绿, 这只代表了企业内部变绿, 这不是亨达的最终追求。作为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鞋企, 亨达在内部变绿的同时, 也在不断打造着外部全产业链的绿色与和谐。
在王吉万看来, 绿色不仅是产品的呈现, 更是一种过程, 这个过程从采购到制造最后到销售, 环环相扣, 且周而复始, 过程当中的关键词就是低碳、环保、健康。
亨达的低碳过程包括二方面, 一方面通过研发低碳的制鞋原料, 其中包括环保无公害、可分解、可回收再利用材料;另一方面将采用低碳的制鞋工艺, 提高效率和材料利用率, 实现绿色环保生产。付出才有回报, 为了打造全绿色产业链, 亨达每年投入大笔的资金来支持强大的研发平台, 推出的“产品高效、节约型生产”、“快尚营销模式”等, 使亨达的协作者及利益相关者也成为了绿色的实行者、受益者、传播者, 亨达由此形成了一个互为促进、良性循环的绿色产业链条。
在全产业链的打造过程中, 亨达的绿色低碳体现的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与老子的处世之道颇为相似。老子认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其含义即“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王吉万多次对外界称, 不仅人要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 企业作为社会的公民, 更应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 尤其像资源需求型的鞋企。
近期, 青岛亨达集团出炉我国首部《中国皮革行业环境责任公约》, 成为全国首家签署环境责任公约并发起“绿色”倡议的皮革企业。中国皮革协会领导称, 亨达的绿色之路又前行了一大步。
低碳潮流之下的鞋企都在寻求转型, 真正给产品、服务赋予绿色才能使品牌长久不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央视“绿色空间”推出的《假如气温上升六度》已震憾了许多人的心灵, 每个人的心灵都在呼唤绿色, 地球也在呼唤绿色, 但真正找准定位、把握住时代命门, 从内心出发倡导绿色、构筑绿色的企业却鲜有行动, 短期利益在有些企业看来比“绿色概念”更实际、靠谱, 然而在笔者看来, 对自然与环境的漠视, 釜底抽薪、杀鸡取卵的增长漠视正在让这些企业品尝滞长、萎缩乃至倒退的苦果。
亨达或许没有什么惊人之笔, 只是依托企业文化凝聚起一个绿色大家庭, 采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走上一条“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通过尊重自然敬畏环境打造了一条和谐的产业链, 但这足够使亨达能从容应对金融危机、贸易壁垒、用工荒, 也足以使亨达品牌长久不衰、持续增值。
地震频繁、持续干旱、暴雨成灾......2010年以来的全球“极端异常”气候表明, 地球正在向人类表达它已无法承受我们对自然的破坏。作为资源需求型行业, 通过向地球大量索取成就了现在的产业规模, 回报地球、关爱地球, 已是迫在眉睫。“绿色”就是对地球最好的回报, 先知先行的亨达用企业文化、和谐管理、技术创新打造的绿色公司和绿色品牌, 正在用行动践行着回报这种责任, 也统领起鞋企持续发展的探寻之路。他们在绿色之路上积累的经验或许无法复制, 却能成中国的鞋企深刻的启示。
8.走绿色发展之路 篇八
据了解,为构建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大中公司采取了三大措施。
第一,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大中公司书记沟铁矿将选矿废水及尾矿水循环使用,全厂实现了生产废水的零排放;建设了专用的尾矿库,尾矿库坝面、坝坡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措施,既防止了扬尘、滑坡及水土流失,又美化了矿区环境。
2010年,大中公司投资2800余万元建设了书记沟铁矿尾矿渣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利用工业废渣11万吨,减少废渣堆放占地90亩,生产混凝土标砖1亿块。此外,大中公司还投资4亿元建设了120万吨球团和125万吨铁精粉再磨再选项目,现在正在安装调试生产。这些项目的上马,一方面减少了资源浪费,实现了变废为宝;另一方面保护了矿区环境,节省了一批建设用地。
第二,创新技术,节能减排。“矿石不出坑,尾矿砂零排放”,这是2011年以来大中公司在铁矿采矿方法技改之后取得的重要成果。科技创新永远是一家企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书记沟铁矿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实现了地表不塌陷,同时,利用尾砂填充采空区,减少了尾砂占地,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分段空场嗣后填充采矿法具有生产工艺先进,矿块生产能力大,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通过该方法既可节约大量土地资源,也可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低污染、零排放、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三,保护环境,制度先行。边开采资源,边治理环境,这是大中公司的一项重要制度。2007年8月,大中公司委托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为书记沟铁矿编写了《内蒙古自治区大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书记沟铁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审查。这是内蒙古第一家在国土部门要求前就已经开始按照方案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矿山企业。2009年,大中公司根据国土部门的要求,新编写了《书记沟铁矿矿山环境治理方案》,缴纳了首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险金35.04万元,并于2010年2月在巴彦淖尔市国土资源局完成备案,签订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书。
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书记沟铁矿位于白音查干山和查斯泰山两山之间的谷地,属中低山丘陵区,矿区大小冲沟较多,周围自然环境恶劣,常年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物群落生存能力极低。根据实际情况,书记沟铁矿采取林草措施,恢复植被,防风同沙,主要有各功能区的绿化、美化,防风护林的建设,矿部防护林、道路两侧防护林、线型工程恢复种草等。截至目前,书记沟铁矿矿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1.76平方公里,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5.64%。通过对塌陷区回填、采坑削坡推平、防洪坝加固、尾矿库扩容建设等专项治理工程的完善,近三年内未发生过重大地质灾害。
【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荐阅读:
初三政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09-09
绿色发展免费10-28
坚持绿色发展集约08-20
绿色农业的发展09-05
印刷业绿色发展10-02
浅论绿色农业发展06-30
绿色船舶技术发展趋势概要07-08
浅谈绿色建材的发展09-24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倡议书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