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文章有感汇总

2024-11-07

读胡适文章有感汇总(共9篇)(共9篇)

1.读胡适文章有感汇总 篇一

思想就是知识

作为一个破万卷的读书人,老先生对读书的态度是绝对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读书方法。最让我感触的一句话就是:“Express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appropriating impressions.要使你所得印象变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记录或表现成文章。”这是我写了那么多读后感之后的感悟,也恰恰无法表达出来,直到看到这一句话。其实看的书越多其实觉的越可惜。看过的每本书都是好书。看的时候激动万分,感慨万千;刚看完的时候有如打了鸡血,觉得学到点什么,应该改变点什么,已经知道点什么;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去回忆,却什么都记不得了,当初的共鸣全部抛之脑后。当然这和记忆力有关,和理解能力有关,因此如此之笨鸟岂能不先飞呢。不管是札记,节选,读后感,心得等等,无论是几十字小感,几百字大感,还是几千字的深感,我觉得都应该留下点什么。作为这本书的一个阶段性的了解,和对自己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思考付出的总结。这才是你真正从书中可以吸收的养分。

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老先生对大学生开的三个药方虽然当时是对应届大学生说的,而我等已经在社会上历练多年,但如果我们回头反省一下,或者深思下现今,都一直没有做到,是不是应该尝试用用这个药方来改善下自己的“病态”生活呢。第一味“问题丹”,在还没有迈入古稀之年之前,在还没有参透人生中那些不可不想的事情前,我们是不是不该放弃研究些问题。特别是近不惑之年,多些形而上的思考才能做到真正的不惑。第二味“兴趣散”,有爱好是件好事情,让生活充满更多的色彩,虽然追逐欲望,痴迷事物不是一个智者应该做的事情,但把握好喜好的度,对些美好的事物有一定的追求,对于世俗之人来说还是必要的生活润滑剂。第三味“信心汤”,这味药还是很长效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都明白信心的意义,哪怕你很小众或很懦弱。这三味基本药方可以说是补品,如果缺少任意一条,那还是应该补补的。

作为一个严谨的哲学家,老先生对人生观也阐述一二。坦率的说,个人认为有点偏左,但的确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特别是认为如果要想为社会贡献,最好的做法是让自己先成器。不必考虑为社会做过点什么,成器才是最大的贡献。用在家庭教育上是不错的理念,当然还应该对“器”的定义做一定的时代化界定。如果只是单纯财权利的话,这种“器”则不一定会对社会有好的贡献。当然我认为偏左的还有一个观点是在学习西方思想上,隐约的觉得过分的崇洋媚外了,希望的是全盘西化,对传统文化的极力鄙视。可能现在的社会就是老先生期望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一代又一代的消弱,中国只剩下中国特色的经济,中国特色的政治,而中国特色的文化已经渐渐消隐起来。

当然,从我的能力,我的立场实在无权无力去评价胡老先生,只能说记录些自己的想法,作为日后的回顾,也许过了些许时间再来看这点文字又会有新的觉悟,以此来纪念胡老先生,也感谢胡老先生教我把他的思想变成自己的知识。

读书会分享《胡适谈读书》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书,叫《胡适谈读书—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本书是中国华侨出版社将胡适的一些文章集结成册,所以这本书的上写的是“胡适著”。这本书里收录了一些文章,文章前面有„引子‟,主要是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我觉得这个设计不错,有助于我们了理解文章。每篇文章后还有不知道谁写的读后感悟,我觉得像教科书一样无聊。

我读胡适,如和一个绝世美女在一起谈情说爱一样舒服,惬意。胡适有很多名言,都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追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再比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但是分享时间有限,我想重点分享对我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三句话,这三句话对我的影响,渗入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句,胡适说,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这句话即使在五四时期呢,很少有人认同,但是我深表赞同。我一直觉得大部分人有一个问题,我称之为道德高尚论。就是张口闭口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为了父母,为了孩子。这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也不问问对方是否需要。春秋战国有一个鲁王养鸟的故事,说鲁国飞来一只漂亮的鸟,鲁王很喜欢。鲁王给这只鸟听最好的宫廷音乐,喝酒,吃肉,最后这只鸟饿死了。所以,为了别人尽心尽力,很少问问别人是否需要。过去改革开放之前,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只会饿死人。而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去追求自己的价值,社会有一个无形的手,自然会做好最合理的资源分配,最后每个人和整个社会就都好了。所以,我学会了,在生活中,我从不道德绑架任何人,也谢绝一切道德绑架。

第二句,胡适说“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句话解决了我的读书困惑。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已。读书的过程中,总觉得读不完,就会羡慕一些读书达人。读书达人固然牛,但是我们做不到,可以学习胡适的法宝: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把这句话从读书方面,拓展到我的整个人生中。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喜欢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比如我负责打扫卫生,总是攒着想一口气打扫干净,却越积攒越不想打扫。后来,我就听了胡适的话,打扫一点有一点的欢喜,从此家里再也不乱了。现在,在我所有的处理事情的指导思想上,深深的刻上了胡适的这句话: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第三句,胡适说,少谈些主义,多谈着问题。普通老百姓不喜欢动脑子,所以喜欢口号式的语言,喜欢非黑即白。奎哥分享过法国名著《乌合之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分享的很精彩,我就不赘述了有兴趣去看奎哥的分享笔记。我想分享这句话的另一面,我理解就是“要有就事论事的能力”。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事情,咱们遇到事情,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无限扩大,不要乱发脾气使性子,要有就事论事的能力。不要用老板就是看我不顺眼,他就是不爱我了,要是当初我就怎么怎么样就好了,社会就是腐败啊,就是不公平啊等。最后的建议,多读胡适,人生无忧。谢谢。

用心良苦译白话

开始读《胡适译文集》的第一感觉是在读《今古奇观》或者《三言》、《二拍》,第二感觉才是这是现代的短篇小说,第三才会真正感受到这是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原因无他,因为每一篇小说的文辞具有以上时段的特色风貌。

多年前,读胡适最著名的那篇《文学改良刍议》时,就知道他的文言文写得非常好,如今再次看见胡适译的这些小说,特别是读到他翻译的莫泊桑(文中为“莫泊三”)的《梅吕哀》,通篇的古文,承启规整,句法稳重,文辞端正,抑扬顿挫,收放自如,真是应了那句——提倡文学改良的人写了一手漂亮文言文。或可以这样说,这些小说如果不知道是译文,很可能会以为是一位明清时代演义作者、说书人或者弹词、评话作者的文字,就好比它们直接从英文译到了文言文,所有的句式整理都不在文面上,仿佛这一篇篇小说本来就是中文的;甚至还可以这样说,对于当时的人们,这就是他们所熟悉的、林琴南成名的那种译文方式,完全可以与林琴南的那种中国式的讲述方式衔接上,甚至可以说很契合,即使没有林琴南那种追求雅致工整,却更能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也能令更多对外界好奇的人们更容易接受胡适推介的这些小说中的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等读到了中、后期的翻译作品,日渐读到胡适更为清晰平顺的白话文,直抒明言地表达了西方小说名家的本意,娴熟畅快地阐述从民主思想到个性解放,从大方向到细微部,又再次证明了,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真正是一位白话文大家。胡适自己就曾言:“译作当然以明白为妙,我译了短篇小说,总的先给我的太太读,和我的孩子们读,他们倘能明白,那就不怕人家不明白咧。”众所周知,胡适的太太江冬秀并不是一位与他比肩的文人,特别是不曾留洋,平素最爱的是“搓麻将”和读武侠小说。这也正可以看出,胡适一直都在努力做到让普通人都能接近“新文化”、新思想、“新语言”,他一直很贴近现世,更亲近现世的。

细看胡适选择的这些短篇小说作者,从都德、莫泊桑、吉卜林、欧亨利到高尔基、契科夫,都是近世的西方短篇小说大家,特别是都德的《最后一课》,胡适是此文中国的第一译者,可见胡适作为新文化先驱的独到眼光。编注者王新禧在序中说:“纵览胡适翻译小说的时间线,可以发现他选择小说的标准一直在变化。从一开始以启蒙、教化民众为主,到中期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再到后期回归小说的文学性本身,这样的变化时胡适自身的境遇变动紧密相连的。”从头读尾,编注者这句话概括得非常准确。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二十一篇,涉题宽广,情节生动,译言直白,内涵丰富,引人深思。不仅对当时,其实也对今世不同的读者,都有各种各样的启发。不仅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学大家笔下的西方社会,也能体会到他们对人类社会各种矛盾的思考,还能读到西方文化中对个性解放和人性本色的诠释,更能被胡适那明确的选题思想所打动,感受到胡适当年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为了中国,他实实在在地在一点一滴之中做事,而且,真的在做他说的“少谈主义,多做实事。” 本书里近半数以上的小说早在他写出《文化改良刍议》之前已经翻译发表(最早一篇是1906年发表),他已经很早从世人聊以消遣的“小说”入手,以白话文的平实,开始了文化启蒙。不得不说,胡适用心良苦。

而今回味他译成就的这些小说,绝大部分已经由后来的其他人从原文译出,而非英译之后再译,如果要说译文精准,恐怕仅就转译这点来说,胡适的译文便算不上,但胡适当年从事的这项翻译事业之时,他已经是先驱者,后人不能要求先驱者的全面,但一定能赞赏先驱者的大胆尝试。对于翻译外国小说来说,胡适何尝不在应证他自己的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尽管胡适生前死后被褒贬不一,尽管胡适的各方尝试都有“点到为止”、“”浅尝而已“的不够深入,但胡适的所有尝试,都应该值得后人心怀赞赏去研读的,因为他就是上世纪中国无法抹去的一块丰碑之一。

听胡适讲掌故

曾托人给我买《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结果当时没有买到。越是没有心里越是难受,据说那可是一本充满八卦掌故的书呢。呵呵。

早先看过唐德刚的《胡适杂忆》,觉得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胡适。唐德刚是胡适之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亲自录制、并译注《胡适口述自传》,被公认为海外论胡允当者。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书结尾处说到:“关于了解胡适——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要了解胡适,我个人的看法,最可靠的两部书,便是《四十自述》和《胡适口述自传》。”然而,看完《胡适杂忆》后,我个人却觉得这本小书却是了解胡适斯人的最好读物,难怪江湖会有言称:了解胡适“先读德刚,后看胡适”。

1949年,胡适离开北大前往美国,开始其一生中最为黯淡的一段岁月。没有生活开支来源,除了学术与写作,没有其他谋生之术,只得就职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员,以此“谋生糊口”,也就是这个时候,胡适和唐德刚往来密切,唐德刚可说是胡适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陪伴者之一。唐德刚的《胡适杂忆》叙述与评论交相辉映,作者把胡适的抱负、品行、学识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以杂忆形式随性讲述,皆是作者亲身感受,逼真贴切,活脱脱地再现了晚年时期日常生活中的胡适先生。

在杂忆胡适时,唐德刚语言尖刻、风趣与超脱。谈到胡适与政治,唐德刚说,胡适是“不要儿子,儿子来了”;胡适容忍,是“爱惜羽毛”、“畏首畏尾”(借李宗仁语);搞政治胡适后天不足,“在主观条件上,胡先生所缺乏的是:他没有大政治家的肩膀、中上级官僚的脸皮和政客与外交家的手腕;他甚至也没有足够作政论家的眼光”;“胡适被杜威老师牵了一辈子鼻子,做了几十年齐天大圣,最后发现自己不过是个癞和尚的保镖”;老顽童甚至向读者回忆起胡老师挤上公共汽车时的情景,“一个瘦骨嶙峋的脊椎动物”。

然而这些并不影响胡适在弟子眼中的光辉形象,“(胡适是)近代中国,唯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胡适的确是个圣人,在他身上,全然没有两千年来无数乡愿、学究、家天下帝王及其臣仆们自阉精神的“变态继往”,更没有红色革命时期极端的革命党人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狂阉他人的“变态开来”。

关于胡适的生活细节,书中有一些精彩的记述:

一次在背后看他打麻将,我忽有所悟。胡氏抓了一手杂牌,连呼“不成气候,不成气候!”,可是“好张子”却不断地来,他东拼西凑,手忙脚乱,结果还是和不了牌。原来胡适之这位启蒙大师就是这样东拼西凑,手忙脚乱。再看他下家,那位女士慢条斯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她正在摸“清一色”,所以不管“好张子,坏张子”,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其实“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又岂只胡家这位女客。在胡氏有生之年里,各党派、各学派、各宗师……哪一个不是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呢?!胸有成竹,取舍分明,所以他们没有胡适之那样博学多才,他们也就没有胡适之那样手忙脚乱了!

说到底,胡适毕竟一书生。他最为中意还是读书与学术。本书也记录了几件小事,说明适之先生的书生本色。其中一例便是:胡适担任驻美大使期间,时值珍珠港事变前夕,中国北平图书馆有数百部善本书运至华盛顿托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存。当时此为文化大事,所以当该批书籍在图书馆开箱时,美国国务院和该馆馆长延请大使先生并派大员相陪,同往书库察看。谁知这位大使是位书谜,他一进书库,便如入宝山,情不自禁地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看起书来,把那些大员凉了个把钟头,最后大使才从书堆里提扑着上衣,笑嘻嘻地走出来,和这批大员大谈其“善本”的经纬。

作为一个曾经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大人物,胡适的一生曲折而又复杂,有过坚守也有过转变。他有他的光荣,也有他的悲哀。

我废话了一堆还是因为手头没有《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这本书收录了胡适之先生晚年的言谈。(以下数语为转载)

胡颂平先生在他随侍胡适之先生的岁月里,把胡适之先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足以代表他晚年的智慧。

一生倡导自由的胡适,在晚年却有“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之语。事实上,无论是为人为学,胡适身上所体现的中正平和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定义的君子标准。在对待批评时总不乏有一种平和理性的风度,“有些人真聪明,可惜把聪明用得不得当,他们能够记得二三十年前朋友谈天的一句话,或是某人骂某人的一句话。我总觉得他们的聪明是太无聊了。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以下为《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书摘,可与《胡适杂忆》互相参照,互为补充:

钱锺书

1959年4月29日

一位香港的朋友托人带来一本钱锺书的《宋诗选注》给先生。先生对胡颂平说:“钱锺书是个年轻有天才的人,我没见过他。你知道他吗?”胡颂平说:“十年前在南京,蒋慰堂(复璁)同他到教育部来,匆匆见过一面。他是钱基博的儿子,英文很好。”先生说:“英文好,中文也好。他大概是根据清人《宋诗钞》选的。”先生约略翻了一翻,说:“黄山谷的诗只选四首,王荆公苏东坡的略多一些。我不太爱读黄山谷的诗。钱锺书没有用经济史观来解释,听说要清算他了。”过了一天,先生看了此书后又说:“他是故意选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诗,不过他的注确实写得不错。还是可以看看的。”

毛泽东

1959年12月26日

中午,留胡颂平吃午饭。先生谈起《碑传集补》里收的“吕佩芬家传”说:“这是我的太太的外公。”又谈起杨昌济,他是毛泽东的丈人,在北大当过教授,教伦理学的。胡颂平因问:“毛泽东进北大图书馆工作,是他的丈人带进去的吗?”先生说:“不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生事,把它烧掉了。——当时北京有个工读辅助会,他先在辅助会工读,很苦。”胡颂平问:“是否先生介绍他进图书馆?”先生说:“不。当时章行严当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当主任。章行严是湖南人,大概是章和李大钊两人把他介绍进去的。他管理报纸阅览室,每月八块钱,那时八块钱也可以过活的。”

张荫麟等

1960年3月27日

先生今天对胡颂平说:“我昨夜一夜之间把五百多页的《张荫麟集》看了一遍,因为书内有许多事情我是知道的,所以看得很快。张荫麟是广东人。广东是我们中国文化的边区。凡是边区地方都是守旧的。像梁廷柟、康有为,都是边区守旧思想的反动,因为边区先和外国文化沟通的关系。张荫麟是清华毕业的,很聪明,37岁就死了。集内的„尚书考‟一篇,他的方法和我的《„易林》判归崔篆‟的方法一样,算是全集中最好的一篇。还有一篇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材料写的„沈括传‟,也写得很好。此外好的文章很少。这个人可惜死得太早了!那种病,在他那个时代无法医治,在现在是可得救的。”

先生看过的《张荫麟集》,上面都有红色原子笔的批语。张荫麟说他的译文是受林琴南翻译的影响,这话不确切,还有一些句子不通的。先生对他译笔不通的地方,都划上了红杠。于是又对胡颂平说:“你们做文,先要把句子做通。像某君„天道循环之‟的„之‟字,无论如何是不通的。”先生又说:“张荫麟以前的文章都发表于《学衡》上。《学衡》是吴宓这班人办的,是一个反对我的刊物。我想把他的文章作一个发表时间先后的表来看——大概他在清华时已经露头角了。人是聪明的,他与他们那一班人相处,并没有成熟。”胡颂平因问:“倘使他不入清华而入北大,能在先生旁边作研究工作,那他一定会有特殊的成就。”先生说:“不,北大里边也有守旧派,就是入了北大,也不一定会跟我学。他是广东人,或者出于守旧的家庭;如果他有好的师友,造就当然不同了。你不要以为北大全是新的,那时还有温州学派,你知道吗?陈介石、林损都是。他们舅甥两人没有什么东西,值不得一击的。后来还有马序伦。马序伦大概是陈介石的学生。”胡颂平又问:“傅斯年当初不是很守旧吗?他只旁听了先生的几天课后,才丢了旧的来跟先生吗?”先生笑着说:“是的,孟真是很守旧的。那时穿上大袍褂,拿着大葵扇的。”

郭沫若

1960年6月2日

今天先生说起“郭沫若这个人反复善变,我是一向不佩服的。大概在十八九年之间,我从北平回到上海,徐志摩请我吃饭,还请郭沫若作陪。吃饭的中间,徐志摩说:„沫若,你的那篇文章(是谈古代思想问题,题目忘了),胡先生很赏识。‟郭沫若听到我赏识他的一篇文章,他跑到上座来,抱住我,在我的脸上吻了一下。我恭维了他一句,他就跳起来了。”

冯友兰等

1961年4月30日

晚饭后,钱思亮夫妇来,大家就在客厅里随便谈天。先生说“翁文灏的父亲是个大少爷,他本人也是个大少爷出身。后来在比利时进一个修士办的学校,又受了这些修士的训练,养成一种非常刻薄的性格,人家很难做他的下属的。据说翁文灏已经死了,李仲揆(四光)也病了。”后来谈到陈寅恪,又谈到姜立夫。“在天主教办的一个刊物上,知道冯友兰在那边认过130次的错,自己承认是无可救药的资产阶级。他本来是个会打算的人,在北平买了不少的房地产。1950年在檀香山买了三个很大的冰箱带回去,冰箱里都装满东西,带到大陆去做买卖,预备大赚一笔的。他平日留起长胡子,也是不肯花剃胡子的钱。此外,现在三反五反之后的钱端升、朱光潜、沈从文、华罗庚等人,听说过得非常的苦。”先生也谈起“思杜1958年上半年之后就没有信来过,恐怕是不免了。”

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 1961年2月7日

“书,是要它流通出去给人看的。印书的人不能有错字。在从前的读书人想借阅一部宋版的或善本的是很困难的,自己没有财力买得起,借看也不容易。不过我这一生向人借的书从来没有人不借给我。商务印书馆,名字叫做商务,其实做了很大的贡献。像张元济先生为了影印《四部丛刊》,都是选用最好最早的版本,里面有许多宋版的书。读书人花了并不太大的钱,买有这部书,就可以看到了。这部书对中国、日本的贡献之大,也可以说对全世界都有贡献的。像《百衲本廿四史》,都是顶好的书。当时想征求一部善本的《五代史》,在报上以重价征求,始终没有出来。商务的确替国家学术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张元济当选院士之后,全国没有一个人说话。”

丁文江和傅斯年 1961年6月30日

胡颂平因事出去半小时,回来经先生的书房门口。先生看见了,好像在书房里等他似的。笑着说:“秘书先生,刚才我想请你替我拟一个应酬的贺电,你出去了。我自己拟个白话的,你看这样说法可以吗?”这个电文是:

中央银行徐总裁柏园先生鉴:明天中央银行在吾兄领导之下复业,这是自由中国的一件大事。敬祝贵行前途无限的发展。胡适。

胡颂平看了之后,当然说很好。他因今天先生突然喊他“秘书先生”,于是接着说:“先生:一般人都这样说,真正够得上当先生秘书的只有两个人,可惜这两个人都已过去了。”先生问:“他们指的是哪两位?”胡颂平说:“一位是丁在君,一位是傅孟真。”先生说:“这都是瞎说。他们两位的学问比我好,都可当我的老师。”

摹临及张大千等 1961年9月5日

下午,有一位客人郑君送来《大学衍义》(崇祯本)和《大学衍义补》全部二十四册,希望出售,还带来祝枝山的横幅及董其昌的册页。先生欣赏祝枝山的字,说他写得飞舞;董其昌的字,就不太喜欢,而这本册页恐怕不是真迹,更不欣赏了。又说他最讨厌赵孟頫的字。于是谈起当年在中国公学的一位会作诗的同学汤昭(保民),“他说我样样都聪明,就是写字真笨。写字的、学画的,必须先有模拟的本领;学什么人的字,就像什么人的字;学什么人的画,就像什么人的画。有这样的本领,然后熟能生巧,写出他自己的个性来。张大千学八大山人,便可以乱真。他在美国博物院里发现有一张他的画,美国博物院是花了三千美金当作八大山人的真迹收进的。后来大千向美国博物院说明这张是他的画,被卖画商人当作真迹卖了。他承愿私人出三千美金把它赎回来,不愿有不是八大山人的真迹留在美国博物院里。这件事,张大千这个人有可取的地方。”

胡颂平问:“当年汤保民说先生写字真笨,这大概先生天分特别高的缘故,不愿意摹临人家的字吗?”先生说:“不,你看我少年时候写的字多难看!”

梁启超及王国维 1961年9月20日

胡颂平问:“我昨夜看了梁任公先生的年谱长编。里面有他给先生的信,是谈„中国图书大辞典‟的事,不晓得后来有没有编成?”先生说:“他给我的信很多,有封很长的谈词的信,你没有看见吗?他的信,我都照了照片给他的家属了,我保留的是原稿。„中国图书大辞典‟,后来好像没有编成?”

胡颂平又问:“任公先生只有57岁。看他50多岁的信札,他的心境好像已经很老的样子?”先生说:“那时他很怕,他曾计划出逃。他的门生故旧多少人,他是可以不怕的。王国维的死,是看了任公的惊惶才自杀的。王国维以为任公可以逃得了;而他没有这么多的门生故旧,逃哪里去呢,所以自杀了。任公先生就因心里害怕的关系,又因身体不好,心境就不同了。” 李敖

1962年1月2日

这一期《文星杂志》的封面是用先生的照片,其中有一篇李敖的“播种者胡适”,先生看见了。胡颂平问李敖的文章怎样?先生说:“在我的年纪看起来,总感得不够……他喜欢借题发挥。他对科学会不够了解,何必谈它。你要记得,作文章切莫要借题发挥!”

2.读《胡适论教育》有感 篇二

Wzn6835 据统计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九百多万,并且录取率达到70%,也就是说进入大学的有将近七百万,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生了。在中国,无数人为了考入大学倾尽全家之力,一考再考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国家、社会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为什么每个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学生?我们每个人也希望走进大学?

因为即使是现在这个可以说“大学生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的时代,社会仍然普遍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分子。这就是父母为什么要求我们读书的原因。在我们的父辈这一代还有许多人知识水平不高,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踏入更高的学府就读,学历不高,在社会中或多或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他们希望我们通过大学改变自己的前途和身份地位。即使是大富之家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被当作是暴发户,所以千方百计送孩子上名牌大学;普通的家庭则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找到一份轻松的工作,所以也要求孩子上大学。可以说我们进入大学或多或少地抱着家长对我们的期望,然而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是否让父母感到了欣慰?有多少人进入大学后不是专心学习,而是吃喝玩乐,享受生活的,这真可以说是当今大学生的悲哀!这怎么可能成为社会的精英,怎么能够肩负起建设未来社会的重任?

正是因为大学生被当作社会精英,所以“人家对于你们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总希望会与平常人有所不同,和大多数没有念过大学的人有所不同。他们预料你们言行会有怪异之处。”这是胡适先生在一百年前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的,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也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那么“大学男女学生与众不同的这个标志是什么呢?多数教育学家都很可能会同意的说,那是一个多少受过训练的脑筋,——一个多少有规律的思想方式——这会使得,也应当使得,受大学教育的人显出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你们四年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一定教过你们独立思考、客观判断、有系统的推理,和根据证据来相信某一件事的习惯。这些就是,也应当是,标示一个人是大学生的标志。”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懂得独立思考,能够根据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而不是人云亦云。古语有云:谣言止于智者。应当说大学生即使不是一个智者也可算作半个,但是,如今社会上的不实言论有多少是我们所传播的,甚至直接是由我们捏造的。我们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将其夸大成狂风暴雨,弄得全世界沸沸扬扬,这难道应该是一个大学生的所为吗?昔日大学生前辈们以爱国为口号,掀起五四运动,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精神觉醒,今天的我们却以谣言来败坏社会风气。这岂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我们应当做的是“成为更好的公民,更聪明的选民,更有智识的报纸读者,成为对于目前国家大事或国际大事一个更为胜任的评论者。”而不是谣言的创造和传播者。

既然进入大学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客观判断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这样的习惯呢? 第一,我们要学会自找问题。胡适先生说大学生“那应当有一个或者两个或更多足以引起兴趣和好奇心的疑难问题,借以激起他们注意、研究、探讨,或实验的心思。”“这种自找问题和解决问题方式最重要的用处,是在于用来训练我们的能力,磨练我们的智慧。”

第二,我们要学会读书。胡适先生说:“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就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活得思想材料的来源。”如何读书?读书时应该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不要走马观花;口到是看到好的文章要朗读熟读,甚至于背下来;心到是要搞懂每一个字、词、句的意思,遇到不懂就使用工具书查询,不可不求甚解;手到是摘录自己觉得重要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三,我们要学会自修。“灌进去的知识学问,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可靠的学问都是以自修得来,自修的能力,是求学问的唯一条件。不养成自修的能力,决不可能求学问。”而要想学会自修,必然要具备以下两种修养“一工具的求得„„第一种工具是语言文字„„第二种工具是科学的基本知识„„”“二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遍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勤谨和缓’„„。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的去作。„„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不要忙,不轻易下一个结论。„„”语言文字和科学的基本知识是我们在小学和中学学习的,在大学更重要的是陶冶品性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的作用也是必不可缺的。学校尤其是大学,应当给学生以自由学习的环境,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而不是像小学一样,安排得一板一眼。大学应该要多一些选修课,让学生自由地选择。

对于社会来说,要提供给学生安心读书的环境。学生运动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可以上溯到东汉的太学生请愿,翦伯赞写道:“知识青年,往往出现为革命的先锋,这在中国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而中国的知识青年第一次出现于政治斗争的前线的,便是东汉末的太学生。”,作为学生首先的应该是学习,但是青年学生更有一颗爱国之心,有一腔报国热血。社会及政府不应该怪我们冲动,而应该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有什么没做。“社会若能保持一种水平线上的清明,一切政治上的鼓吹和设施,制度上的评判和革新,都应该有成年的人去料理;未成年的一班人(学生时代的男女),应该有安心求学的权利,社会也用不着他们来做学校生活之外的活动。”学生运动的产生,是不应用强力镇压的,而应该改革社会制度,使社会实现公平。

大学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看是漫长岂是很短,很快我们即将踏上工作岗位,那么作为一名准教师,应该知道教师的素质要求,好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达到,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弥补不足。

“师范,就是教师的模范,他们至少要有两方面的理想:人格方面;是要爱自由和爱独立,比生命还重要,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把自由独立看作最重要的,这样的人格才算圆满;另一方面是知识,就是要爱真理,寻真理,为真理牺牲一切,为真理受苦,爱真理甚于自己的生命。”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如果一个老师不爱真理,因强权而传授歪理邪说,那么学生怎么还有未来?国家怎么会由有未来?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怎么可以顽固不化?那只能培养出一堆书呆子、老八股。老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因此必然要有自由独立、热爱真理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的教育并不是仅仅只停留在学校,不能认为学生一毕业就不关自己的事,而应该是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仍然保持继续学习的欲望。要知道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最普遍也最容易的就是“溜回到怠惰和懒散方式的思考和信仰”,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十几年的教育不就毁于一旦了吗?因此教师应当使得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然继续学习思考,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们有一个或者多个足以思考一生的问题。问题从何而来?这就需要老师们指导学生去寻找。

3.读胡适文章有感汇总 篇三

偶幸读到胡适先生在1932年6月所作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演讲稿,(此文被收录于大学语文课程)深感胡适先生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学者,对那个年代中毕业大学生的殷切希望与教诲,虽说已经过去了八十余载,但这篇演讲对当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仍然具有着现实意义。

胡适先生在演讲中提到,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可能会出现两种堕落:其一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的欲望,其二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结合自身想必这两种危险也是每一个走出校园初入社会的你我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危险,胡适先生开出了三种防身的药方即“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这三种方法看似朴实无华,但仔细想来其中的奥秘让人感触良多。这篇演讲稿中的"三法”,胡适先生从30年代到60年代一直推荐给晚辈后生,想必胡适先生对这三法也是很看重的,作为当今的后辈学子更是值得我们去重视。

文中胡适先生特别提到,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合理利用他的闲暇时间,我个人很是赞同,在闲暇的时间多培养非职业的兴趣,这样会使我们有一些精神寄托,最后使我们们有精力去施展能力,学到的那么点兴趣说不定会成为我们通向成功的垫脚石。

4.读鲁迅文章有感 篇四

但人无完人,他同样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重读鲁迅的文章,我看到了一代顶天立地巨人身后的孤独和寂寞。

鲁迅是孤独的。回想当年,钓虾偷豆看戏放牛,一众伙伴玩耍,与闰土谈天聊海边。可是如今,一声“老爷”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是造成这个局面的源头。纵然鲁迅一代文豪,可却找不到一人与他畅聊童年时光。长大后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起过往,可鲁迅身边再也找不到当初的人,物,物是人非,多么孤独。

鲁迅是孤独的。儿时故乡多热闹,碧绿的豆麦田地,潺潺的小溪流水。现在却只剩下萧索荒村。俗话说:人死后都要重归故土。可鲁迅的故乡还剩下什么?熟识的,承载着童年的回忆都不在了。在外漂泊多年,如今连归处都不知尚在何方,这,又怎么不孤独?

鲁迅是孤独的。在日本留学时,他就目睹了那个年代人们的麻木冷漠。他愤然,可无人在乎他的感受,这当然是孤独的。而后他弃医从文,孤军奋战,想唤起这个社会的良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同样令他深感孤独。

5.读《文章大家毛泽东》有感 篇五

今天我读了《人民日报》梁衡写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

梁衡在这篇文章中说,对毛泽东的功过早已有评说,但作为文章家的 他还研究的不够。毛泽东的毛笔、钢笔、铅笔,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毛的那种风格,语言,气派,是浸在骨子里,溢于字表,穿透纸背的,只有他会有。

中国是个文章国度,青史不绝,佳作迭出。梁衡把毛泽东的文章与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比肩竞秀,是历史群山中的一座巍峨的高峰。我看有点过誉了吧,但梁衡把毛泽东文章 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及梁衡对文章的写法、分析是值得一看的。

梁横把毛泽东 的文章的特点总结出四个方面。

一、思想与气势

毛泽东的文章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古今文章家大致可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纯文人,一种是政治家。纯文人之文情胜于理,政治家之文理胜于情。理者,思想也。写文章,说到底是拼思想。只有政治家才能总结出社会规律,借历史交替,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文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宣扬自己的政见。毛泽东的文章就属于这一类。

举一列,当党内外对农民运动颇有微词时,毛泽东大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再如,当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毛泽东却用诗一样的语言预言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站在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燥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对于美国的核讹诈,毛泽东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古今哪一个文章家有这等气势。这是梁横说的。

为文要有丹田之气,古人论文,讲气贯长虹,力透纸背,毛泽东的文章有思想,而且有时代思想。如果说苏东坡文如泉涌,那么毛泽东的文章就是如海之波涛了。这是梁横说的。

二、説典与用典

毛泽东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渊博,用典丰富,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一是从典籍中找根据,证目前之理。比如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话: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政治领袖和文章大家的功力,能借力发力,翻新经典为己所用,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普及了经典知识。

二是到经典中找方法,[课件 ]以用来作比喻阐述一种道理。毛泽东的文章大部分是论说文,搬出中国人熟悉的故事,以典证理,成了他常用的方法。如《愚公移山》。他还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文学故事当作哲学、军事教材来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领袖应当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一个博学杂家。因为领导一个集团,一场斗争,一个时代,靠的是战略思维、历史案例、斗争魄力和人格魄力,这些只能从到历史典籍中去找,在数理化和自然科学中是找不到的。

三、讽刺与幽默

毛泽东的文章第三个特点是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

人一当官就易假,就爱端个架子,这是官场的通病。毛泽东却不一样,他仍然嬉笑怒骂,当然他的身份有权让他这样做,但有一些人就是洒脱不起来,权力不等于才华,洒脱是需要有文化底蕴的。

洒脱和幽默都是轻松的表现,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动作。我可以用一棒打到你,但我不用,我只用一根银针轻刺你的穴道,你就酸痛难忍,哭笑不得,扑身倒地,这就是讽刺。我可以用一个笑话就妙解其理,让你在轻松愉快中茅塞顿开,这就是幽默。这就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熟知历史典籍,毛泽东是熟用讽刺和幽默的高手。

他讽刺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他在许多危机关头,仍然很乐观。”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等等。

尖锐的讽刺,见棱见角,证明他眼光不凡:轻松的幽默,不慌不忙,说明他有睿智,肚里有货。

四、通俗与典雅

毛泽东的文章第四个特点是通俗与典雅完美地结合。”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等等。

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不管论文、讲话、电稿等何种文体,毛泽东都能随手抓来一个形象,借典说理或借事言情,深入浅出。毛泽东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他永远有追求不完的目标。其中之一目标就是放下身段,当一个行吟诗人,当一个作家。

6.读关于贝多芬的文章有感 篇六

Beethoven impresses all the people for his talent in music.However, it impresses me most is the description about his smile.His smile is beautiful but unhappy because he seems be caught into miserable mood and can’t get rid of it.Why he smiles like that?

I think the reasons why his smile is so saline must be contained for three aspects.What a musician is afraid of most? Of course, it’s deaf.Unfortunately, he is the one who has to suffer from it.The more someone loves an object, the more sadness he should bear when he loses it.If Beethoven is an ordinary person who has no relationship with music or not a genius in music, he may take it easier.Consider this and you can understand why I say his smile is saline is because of his deaf on the one hand.Many men are deaf in the world but they are also happy for having the love from the people they love.How about Beethoven? He has a father who only wants him to gain much money.What’s worse, he loves a girl very much while she can’t understand his pain and at last she leaves him.He is deaf and can’t be filled with love and care so that his smile is saline.After he is deaf and the girl he loves leaves him, the only thing supports him to live is his political conviction.He follows after freedom, equality and philanthropism but the society in his times forbids the progressive ideas like that so he only can express it in his music.I think it’s a pity for him to see his country

7.读老舍先生的数篇文章有感 篇七

读老舍先生的数篇文章有感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他写过很多著名的文章,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集》、《我这一辈子》和《茶馆》等。我了解到他的生平,他注重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还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虽然他获得很多荣誉,但他却是一个挺可悲的人,他在“文革”中受尽打骂屈辱,最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投湖自尽。从他身上,我看见了文人的气节,也看到了中国当时的黑暗。

《骆驼祥子》,一个车夫悲惨的经历。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著名的作品,《骆驼祥子》虽然没有任何让人落泪的感人情节,它从头到尾用平平的语调叙述,但是在你阅读的时候和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为祥子这个人物经历感到无比的伤感。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车夫在三十年代谋生的故事。祥子十几岁就从乡下来到城里,那时的他单纯而坚定,他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梦想,那就是:挣钱,买自己的车。在他努力朝着目标奋斗了几年之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新车。却因为他的单纯而入了虎口——被军队抓了起来,让他无法用他的车子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虽然他日后逃了出来,临走前还偷了三只骆驼,买了三十多块钱,可是他的梦想已经破灭了。车没有了,一切又要重头再来了。这次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很想再次站起来,可是他的力气远不如从前大了,他的愿望变得更加简单了,那就是:本本分分的赚钱,再不奢望什么了。没想到,他又遇上了一件倒霉的事情,为了帮助自己拉车的主人,他再次被别人骗,买骆驼的钱和自己辛苦赚的血汗钱全让一个缺德的侦探给骗走了。他又再一次掉进痛苦的深渊,他似乎有点绝望了。车行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耍了一个小小的手段让祥子不得不和她结婚,虽然祥子不喜欢她。当虎妞真的怀孕的时候,他以为可以好好的当爸爸了,可是,最后他还是无法如愿,虎妞却因为难产而死。在虎妞怀孕的那段时间里,他认识了小福子,一个同住在大杂院的穷苦人家的姑娘。他们渐渐产生了真挚的感情。虎妞死了之后,他并不是非常的难过,唯一让他很伤心的是,孩子没有了。小福子想跟他走,由于他们两人都没有开口,导致了这个机会的错失。当祥子又一次在外拼搏不成反遭人骗的时候,他去找小福子,发现她已经自杀身亡,这又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啊!虽然他还不算老,他完全还要能力从新开始,可是他的心早已经是白发苍苍的了,他已经无力再次站起来,去实现他那最简单的愿望了。从此以后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故事没有讲述祥子将来的命运,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他会有一个凄惨飘零的晚年,还是会再重新开始呢?我们都希望是后者。但是,他真的可以得到后者的结果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中下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不也一样吗?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里的主人公和《月牙儿集》里的主人公,他们不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吗?

在那个时代,像祥子那样的中下层得劳动人民,饱受生活的煎熬,再加上上层社会里的种种的压迫,他们被压迫到几乎喘不过气来,但他们却是无力反抗,只能努力去只能接受样的环境。有些人可以苟且存活下来,但是他们都像祥子一样失去原本的善良,堕落了;有些人承受不了这么强大的压迫,甚至死去„„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中下层劳动人民的命运——无力反抗,最终走向思想和身体的死亡。

《四世同堂》,抗日战争环境下的小羊圈

这是老舍先生写的另外的一篇名著,这是一篇正面描写抗日战争,可以喻为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该著作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中各色人物的荣辱沉浮, 描绘了日伪统治下北平社会的广阔画面和北平人民痛苦、屈辱、悲惨的生活情景,歌颂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勇敢的抗争精神,鞭笞了日寇的凶残和汉奸走狗们的罪恶,同时对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四世同堂》中,我最佩服的是钱先生.他不但先后遭受丧子和丧妻之痛,还曾被日本人打到奄奄一息,但他面对这些却没有丝毫的退缩,试问,我们这些像他一样的柔弱的书生可以做出他那样的事了吗?他的这种毫不退缩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去学习。有些人会大声地说,他只是时代环境决定的,我们又没有那种环境,怎么能做呢?但是,当我们真的遇到的时候,你们还敢这样说吗?姑且抛开他的政治观点这方面不说,只是论他的坚强勇敢,就是全书不容忽视的一道风景了。钱先生他有知识有文化懂事理的人,虽然是柔弱书生,却是那个时代的一位不可多得的革命战士。旧中国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钱先生这样的人,才使中国能够摆脱帝国主义束缚,勇敢地站起来,走向光明,以崭新的面貌面对新的挑战。

瑞宣和瑞全这两个人物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他们两人与巴金先生《家》中的觉新,觉慧极为相似。瑞宣是祁老太爷的长孙,虽然他和瑞全一样希望去参加革命,但是由于放不下那个家。我还记得,当时瑞全决定要去参加革命的时候,瑞全叫瑞宣和他一起去参加革命,他却语重心长地说:“你可以去,我不可以,我还要照顾这个家。你去尽忠吧!我来尽孝!”而瑞全则不同,他敢想敢为,毅然帮助王排长离开北平,还亲手杀了自己的初恋——做了特务的招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当时的有志青年的那种为自己的理想和那种勇敢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大形象。当我在为瑞全的行为感叹的时候,也为瑞宣他的无奈而感到一丝的惋惜之情,他无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不过,他应该在瑞全身上感到一丝的欣慰和满足吧!

在本书里,让人不禁对于那些汉奸的行为咬牙切齿,对于他们的死,我感到无比的痛快!虽然他们的出现是因为日本人的到来,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的贪欲和对于名利的不择手段地追求。冠晓荷,大赤包,祁瑞丰,蓝东阳和胖菊子,这些都是中国人的败类啊!他们为了自己利益的贪婪和渴望,这也导致了他们直接通向了死亡之路。其实不仅仅是当时的汉奸,现在的那些腐败的官员也是一样,都是因为一个贪字,最后让他们走向死亡的道路!虽然他们都会风光一时,但是他们最后还是会步向灭亡的结果。

中国人是痛恨日本人的,看完《四世同堂》后,更加确定中国人对日本人是多么地恨。但是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却又是那么无助的,他们很多人没办法去发泄自己对日本人的憎恨,一部分人只能通过去参加革命,用生命去发泄他们的憎恨。总的来说,老舍先生的这本著作像是一本中国式的《战争与和平》。

《月牙儿集》,一个失足的女性的“控诉”

老舍取月缺之时,“月牙”之形,唤“月牙儿”之名,疼爱,希望之义溢于言表;唤“女”为“儿”,更显老舍对其的期望之深。然而,这么美好的东西,却遇上了一个“黑暗”的世道,所以得到一个悲惨的命运。

月牙儿的冰清玉洁和柔美正如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善良,自爱自重;月牙儿悬浮在空中无依无靠,正如她的孤苦伶仃可怜无助;当月牙儿微弱的光被黑暗所吞没的时候,正如她无力挣脱黑暗社会带给她的恶运。老舍以美好的、诗意的意象却遭逢摧残,这强烈的反差使内容产生了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所以更能从内心

深处打动读者,揭批罪恶。

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感受到“月牙儿”的无奈,也为她感到无比的感伤。迫于生计,她不得不做暗娼。虽然她生活在麻木、无奈的生活当中,但是她仍然没有不顾及母亲的生存,甚至当她被抓进狱中,她还时时惦念她的母亲。其实,这是一个极其普通老百姓形象,她有着中国女人特有的隐忍、负重,有过微弱的抗争,也有过少女单纯情意,有着面对那无奈的现实的那种消沉和颓废,更有着那种永不泯灭的“善”意。“月牙儿”几乎是一个没有个性,对痛苦上的生活无怨无诉,一直奉行着“这一切都是命”、“羞耻又不是我造出来的”的女性。但是,她却又是一个极其典型的形象,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出她的性格。让读者看完后,无法不为她的悲惨命运感到悲伤。在那个时代,她无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一直都在默默地接受着生活所对她的折磨。即使是现在,我们依然有着不少这些失足妇女,她们为生活所迫,我们只能为她们感到叹息,只因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若要改变这个现象,政府还需要不少的努力。

月牙儿从一个不谙尘事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单纯而热烈的少女,最后被迫从妓。这一切,老舍先生用平静的词句中演绎,他只用了一句“装了一身新的行头,上了市”。这种含蓄的表达,更能倾露老舍先生对月牙儿的同情和怜惜。含蓄中蕴藉明朗,含蓄里同样也含有那难掩沉痛和悲愤。她之所以变成这样,全是由于生活所迫,她无力去改变,而当时的时代也注定她那种中下层人士难以有力去改变。

8.读胡适文章有感汇总 篇八

——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

提起魏晋风度,不了解的人总觉得那时候的文人学士是很飘逸和自由的,但是现实是残忍的,对那时的文人学士来说那是一场华丽的梦魇。宗白华曾说过“魏晋时期,堪称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

最近有幸读了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这篇文章据《鲁迅日记》为1927年7月23日广州市教育局所主办的夏期学术演讲。当时正是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四一五”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之后,鲁迅的许多学生也被杀,为了表示抗议,鲁迅已坚决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当时他在广州的处境也很危险,按林语堂的说法,国民党政府请鲁迅公开演讲,也有窥测他的态度的用意,鲁迅则在这次演讲中曲折地对国民党暴政作了揭露和讽刺。首先我先大概介绍一下这篇文章,鲁迅先生的这一篇文章是以时间为线索,从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开始一直到晋末。在时间主线索中又穿插从文章风格写到“建安七子”,然后引出何晏服五石散,接着又伸展到“竹林七贤”与酒。全文语言不乏幽默,结构紧凑,明朗,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状况,给我们阐述了当时的行文风格,文人吃药和嗜酒的原因。

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有很多自己独特的观点,我挺赞同的,因为他是立足当时的社会融合自己冷静的分析,如在文章的第3段“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画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我觉得虽然在这时期有“晋之董狐,书法不引”,但是史官的记载有时候的确不能全信,即使是那一时期秉笔直书的史官,也有个人偏好和“当局者迷”的嫌疑,而且很多时候当权者的压力会改变史官秉笔直书的初衷。还有他对于魏晋文人的种种放荡不羁的行为和表面的风光说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一针见血的道出了当时文人学士不可自拔的无奈。对于魏晋的破坏礼教者,鲁迅先生认为是“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看到这句话时我仿佛能感受因不满当时社会那些表面的和虚假的礼教者,但又无可奈何时,当时文人学士是怀着怎样一种歇斯底里的心痛看着那些“假礼教者”去亵渎礼教,于是他们走上一条看似与自己信仰背道而驰的路。其实在他们心中的信仰是真正意义上的礼教而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就如阮籍在自己母亲故去后,饮酒而后吐血,可以看出阮籍的孝道是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形式。除了对鲁迅先生的由衷佩服,我也有对魏晋文人学士吃药嗜酒等一些行为的感慨。

先说一下魏晋时期的背景:从1世纪末2世纪初起,东汉王朝的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握政权,他们之间明争暗夺,进行着尖锐的斗争,同时又都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掠夺。终于,激起灵帝刘宏中平元年的黄巾大起义,随而产生献帝初平元年的董卓之乱和以后军阀大混战。经过这些大的战乱,中原形成“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中日行,不见所识,”“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的惨象,人民死亡枕藉,生产严重破坏。这种残破不堪的现实社会和生活于其中的惨痛经历,从逆方向加速了知识分子头脑中人的觉醒,他们唱出了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生何有常,但患年岁暮”(孔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等都是当时心里极度不安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学士在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自由主义不断高涨,他们蔑视礼法,荡检逾闲,秕康功名利禄,注重自我表现,向内拓展了自己的情怀,向外发现了自然情趣,接受宇宙与人生的全景,体会其深沉的奥蕴,滋生了后世所说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的萌芽。

我觉得魏晋时期的文人士人是深情与智慧兼具的,在他们吃药嗜酒,放浪形骸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内涵和不可抑制的痛。因为在我看来魏晋朝可以说是一个鲜血淋漓的时期,死亡的黑夜笼罩着这时的天空,所以很多荒诞不羁和不可为的事在这时候反而成为发生了。当时的文人学士有很多死于非命,“建安七子”中孔融和曹操作对,行文讥讽曹操而被杀;与他一同反对曹操的祢衡也被杀;而因与曹操有关系的何晏、夏侯玄也被司马氏所杀;嵇康发议论有碍司马氏办事被杀。到底怎样才能寿比金石?在孜孜不倦的求索中,一道五色的光芒照亮了文人学士的眼睛——道教。道教炼制金丹大药,以求服后不死成仙;即使办不到,退而求其次,服药引导,求得生命的有限延长也行。所以,服散应运而生了。魏晋文人学士吃药始于何晏,他吃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服用五石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引热酒。吃五石散,一不小心,就会毒死。那么为什么明知这样,当时的人还是乐此不疲呢?我想这是不是跟清末的鸦片,现代的吸毒一样,一旦尝试之后就是摆脱不了的习惯呢?或者人们前赴后继地走上这条不归路,首先也不乏是为了治病和强身健体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是因为当时人们内心极度不安,渴望长生不死的心理寄托呢?这种吃药的习俗也就造成了“扪虱而谈”,与后来的嗜酒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居丧无礼”的局面。

吃药之后,皮肤易于磨破,不能穿新衣服而宜于穿旧,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我想没有那个人变态到觉得身上长虱子还舒服吧,可见看似云淡风轻的“扪虱而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文人学士心里的极度苦闷和不轻弹的眼泪只能放在心里了。

嗜酒,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如阮籍就曾大醉两个月,还有刘伶外出时总会有一人跟在身后拿着铁锹,为的就是喝酒醉死后就地挖坑埋葬。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那么爱喝酒呢?在除去吃药需要饮酒以外,我觉得当时的文人学士内心的不满是需要发泄的,而在当时发泄不满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所以需要借助酒,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即使讲话讲错了,也可以借醉得到人的原谅。”我觉得还有就是那时的文人学士喝酒,虽然不能消愁,但是可以短暂的逃避现实,或许醉了还能看到自己一直想要的。

9.读《昆虫记》有感精选文章 篇九

是我对《昆虫记》这本书的评价。从内容上来看,我从来没有读过以昆虫来作主题的书,当然我说的‘书’里不包括寓言。我能够感觉的,在亨利?法布尔的书里,所有的昆虫都是它最本质的样子。那是一种没有被人类的想法所捆绑的,昆虫所具备的最自然的样子。它们的世界里没有勾心斗角,只有生存这一种本能。

我不能接受寓言中对昆虫的低毁,毕竟那不是昆虫自己的错,作为同样是生物的我们没有权利去左右他们,毁坏它们的名誉。

这同时久造成了我对《昆虫记》中昆虫原原本本的世界的向往。不被束缚,没有权利,只有生存。我认为那是一种无法比拟的美好世界,尽管有厮杀,尽管充满危机,但它永远是单纯的质朴的。

总觉得可以看出些什么,尽管是昆虫,尽管它们的世界是那么的细微。昆虫,其实很单纯,他们就只想着生活、交配、繁殖后代,只要有这些他们就满足了。总是想去它们的世界看看,可能危险重重,但总会有一些新奇的事发生,会是什么呢,不得而知;总觉得可以去看,那个关于昆虫的世界,可能只是一只可以活过一夏的萤火虫,但那总是一种新的冒险吧,会是什么时候,不得而知。

上一篇:人防办上半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下一篇:业务销售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