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

2024-09-26

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共15篇)

1.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 篇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习准备:字词卡片

三、学习时间:一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四人小组的同学轮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3 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 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3 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母亲又是怎样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5学习第三小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么? 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课后反思:

2.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 篇二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

课例呈现

(课前,学生在语文课代表的带领下背诵李白的诗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好,背得那么流畅。

师:知道今天我们上的课题叫什么?

生:(齐)《李白与月亮》。

师:你了解李白吗?说说你了解的李白,背过他哪些诗呢?

生: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师:浪漫主义诗人,你知道什么叫浪漫主义诗人?

生:我们可以与同时期的诗人杜甫来比较,杜甫写的是史诗,它真实地记录历史。而浪漫主义诗人是把自己内心的向往与对自己内心的看法,用诗来表达。

师:给他掌声。他的思维方式很好,在对比中读懂什么叫浪漫主义。杜甫是写实的,现实主义的;李白是写自己内心的向往、追求。他的思想、心灵是非常自由的,上天入地的,对不对?谁还有补充?

生:我觉得浪漫主义诗人就是写出自己的感情,有时比较忧伤,更多地表达自己的快乐、自由、豪迈。

师:浪漫主义诗人更多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李白的情怀是豪放的、是自由的、是奔放的,这样的诗人就是浪漫主义诗人。知道为什么李白字太白吗?

生:李白出生的前一天,他妈妈梦到了太白金星,李白的妈妈觉得非常神奇,认为儿子李白与太白金星一定有关,所以取名白,字太白。

师:小朋友讲得大体不错,还了解李白的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还被称为“诗仙”。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诗仙”呢?

生:仙人是没有凡人多的,仙人只有那么几个。将他称为“诗仙”应该是诗写得特别好,非常厉害。

师:中国历史上的“诗仙”有几个?就李太白一个。你们说李太白的诗会写得怎么样呢?

生:我认为李太白的诗自由、悠闲,充满了仙味。

生:我觉得李太白的诗写得出神入化。

生:他放荡不羁,他是饮酒赋诗,喝一杯写一句,十分悠闲。

师:哦,这是你的想象。你们的想象呢?

生:李太白写诗毫无顾忌,想写啥就写啥。

师:无所顾忌,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李太白写诗,张口即来,出口成诗。这样的人才叫什么?(生:诗仙。)李白仅仅是一个诗仙吗?他还有一个仙,叫什么仙?

生:(齐)酒仙。

师:李白还叫“酒仙”呢“。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没有伟人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伟人而不知道崇拜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中国诗歌史上有了伟人,谁?

生:(齐)李白。

师:李白不仅喜欢喝酒,他和什么还特别有缘啊?(指屏幕上“月亮”二字)

生:(齐)月亮。

师:你们知道吗,李白存世的诗一千零几首,有人统计其中327首诗写到了月亮,也就是说3首诗当中就有1首诗写月亮。李白为什么对月亮这么情有独钟呢?你们猜猜看。

生:第一,我认为跟他的身世有关;第二,他经常在外面奔波,晚上很孤独,没有亲人,只有明月和影子陪伴着他。他喜欢喝酒,边喝酒边看月亮,所以对月亮情有独钟。

望———空中之月,无限遐思

师:常年在外奔波,孤独,只有月亮陪伴着他,所以喜欢月亮。猜得很有道理,让我们走进李白的诗篇,让他的诗来说话。他为什么这么爱月呢?(课件出示《古朗月行》全诗)谁来读这首诗?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预习得很好,给她掌声。

(生齐鼓掌)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古朗月行,起———

(师生读)

师:李白是怎么和月亮发生关系的呢?他和我们一样,(板书:望月)首先要什么?

生:(齐)望月。

师:望月。他小时候是怎么望月的呢?第一句一起读一读。

生:(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他把月呼作什么?(板书:盘)

生:(齐)白玉盘。

师:月亮在小时候的李白眼中是个白玉盘,他为什么把它当作白玉盘呢?为什么他没有把它比作:小时不识月,呼作大黄饼。

(全班笑)

生: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月亮很皎洁,它的光非常的漂亮,就像一块光洁的玉一样,而且在满月的时候会非常的圆,就像一个大大的盘子,所以李白会把它叫作白玉盘。

师:它和玉盘很相似,形相似,色相似。你还要补充?

生:我觉得要是叫作大黄饼的话有点俗,像白玉盘的话感觉是一种高洁。

师:说得太好了,不仅形、色像,还有高洁品质也像。看来李白小时候他就很会想。(板书:想)小时候就会联想。我看到你们几个人身上有仙气,现在让你想一想,假如你不识月,你会把月呼作什么呢?让你们跟李白PK一下,小时不识月,呼作……你来呼一呼,讨论讨论你们可以呼作什么?

(生讨论)

师:来挑战一下,小时不识月,呼作……

生:呼作玉明珠。

师:不一样的,我喜欢不一样的,再来。

生:我觉得是:小时不识月,呼作光明洞。我把它比作一个洞,因为黑夜是黑的,只有月亮一个亮亮的东西,像一个大洞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一样。

师:呼作光明洞,奇思妙想。

生:呼作小白船,因为月亮晚上有的时候是弯的,弯的时候它不是一直都停在空中。它会升起来,它会落下去,就像小船在风波里有点颠簸的感觉。但同时呢,它又不会翻过来,就是风浪不是特别大,就是微微的有一点点。

师:好。小时不识月,呼作小白船。还有吗?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荷瓣。荷花也有白颜色的,在月亮还没有满月的时候,是一个椭圆形有点尖的那种,荷花瓣也是那种椭圆形的样子。

师:给她掌声。

(齐鼓掌)

师:你看,李太白会想,你们也会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你们是小时不识月,呼作小白船,呼作白莲瓣、光明洞。是不是?你看,诗人的心灵是敞开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心灵打开,产生无限的遐想。(板书:遐) 你看李太白接着遐想。第二句又疑什么?

生:(齐)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师:他又把天上的月亮当作什么呢?瑶台镜,瑶台住着什么人?

生:(齐)仙人。

师:王母娘娘住在那里呢,那么这个“镜”是给谁用的?

生: “ 镜 ” 是给王母娘娘用的 。

师:给王母娘娘干吗用?

生:给王母娘娘无聊的时候照照,还有比如参加一些重大的聚会,在那里化妆用的。

师:梳妆打扮的,对不对?太神奇了,李白能想到,我们想不到,所以我们是凡人。李白是什么人啊?

生:(齐)仙人。

师:李白写的诗当中,有些词用得也非常好。他说呼作白玉盘。你把“呼”可以换一个词吗?可以换什么?

生:叫 。

生:唤 。

生:称 。

师:还可以换什么词?

生:想 。

师:想着、叫着、称着、喊着、唤着,是不是?唉,他不用这些词,用了一个什么词?“呼”,读读看,小时———

生:(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你觉得用“呼”怎么样?

生:小时候的李白,他非常的天真,不像一些诗人比较拘谨,会用一些比较保守的词像“喻”。

师:写出了童年的李白,那样的天真、纯真、可爱。我们再读一下,品味品味。小时不识月,起———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飞”这个词你换一个试试看。

生:浮在青云端。

师:还可以换什么词?

生:挂在青云端 。

生:悬在青云端 。

生:飘 。

生:耀 。

生:荡 。

生:垂 。

师:这些词和“飞”相比,你觉得“飞”写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飞”写出了李白对自由的向往。

师:李太白的诗都是充满仙气仙味的。前两句一读,你读到仙味没有啊?我们都在地球上,都在地上,我们写的就没有那个仙气那个仙味。诗仙啊是要这样品读。把前面四句背一背。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师:月亮到底给了李白什么呢?给了李白无限的(板书:无限)遐想。李白为什么喜欢月亮呢?因为李白看到月亮就产生无限的遐想,思绪万千。下面自己读读看。除了想到白玉盘,想到瑶台镜、仙人之外,他还想到什么?找找看。

(生自读)

师:说说看,他还想到什么?

生:他还想到了仙人坐在月亮上面,然后垂着两足。

师:仙人垂两足,你想想看那两个脚有多大?你想想看。

生:至少有我们一栋楼那么大吧。

生:我想月亮可能只是仙人的一个脚趾头而已,那么仙人的两足应该很大很大。

师:月亮只是脚趾头,那脚到哪里去了?

生:脚可能被天上的云挡住了,或者是只有月亮一个地方是亮的,其他的颜色比较奇怪。

师:传说月亮刚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地球上的人能看到月亮上的两只大脚,月亮越升越高,又看到什么呢?接着又看到什么?桂树何团团。李白还想到什么呢?

生:他通过想到仙人又想到了一些民间的传说故事。在月亮上嫦娥养了一只白兔,它天天捣呀捣呀捣,捣一种仙药。但是它捣了这么多仙药,到底是给谁服用的呢?

师:那个药是给谁吃的呢?你能告诉我吗?给谁吃?

生:我觉得给嫦娥吃 。

生:给一些仙女吃的 。

生:我觉得也是给嫦娥吃的,因为嫦娥离开了后羿之后,可能比较孤单,可能患上抑郁症之类的。

生:我认为白兔就像我们医院里的医生一样。仙女生病了,白兔捣的药就是给仙女吃,或者给王母娘娘吃。

师:白兔是月宫的医生,那个医院叫什么名字?白兔医院?

生:是给李白吃的。

师:为什么是给李白吃的?

生:因为我们人类都把李白叫作诗仙,说不定就是给李白吃让他成仙的。

师:这种妙想,一般人想不到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给那些在凡间广结善缘的人吃的。

师:他是这样想的。那么李白还想到什么呢?无限的遐想,还想到什么?

生:他还想到了一只在吃月亮的蟾蜍。

师:蟾蜍就是癞蛤蟆,民间传说除了癞蛤蟆吃月亮,还有什么吃月亮?

生:(齐)天狗。

师:这个药是给癞蛤蟆吃的,还是给天狗吃的?这个白兔的药给不给天狗吃呢?说不清楚了,管它呢。李太白还想到什么?

生:他还想到古时候有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9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然后这样使得天上的仙人与地上的凡人们都很平安。

师:是啊,原来天上有10个太阳,后羿射掉了9个,天上的仙人、地上的凡人都平安了。现在癞蛤蟆吃月亮,谁去管癞蛤蟆呢?还想到什么?

生:月亮是有变化的,有的时候是圆的,慢慢地转化成上弦月。所以,李白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想象是蟾蜍正在吃月亮,所以月亮变小了。还有,就是根据月亮变小了抒发了一些情感,觉得月亮变小了不好看,所以有些伤心。

师:他说“:阴精此沦惑。”月亮已经沦惑到这种程度了,是看不清的程度了,迷迷糊糊看不清的程度了。我还要看吗?就“去去不足观”,不值得看了。但是“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为什么他既不想看,又牵挂着月亮,并且那么悲伤、那么悲痛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李白长期在外奔波,他应该一直把月亮当成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亲人现在变成这样,他肯定会非常伤心的。

生:我认为他觉得晚上月亮孤孤单单就一个,他自己也是孤独一个人,想到月亮就是另外一个自己,现在另外一个自己失落了,不愉快了,所以他也觉得自己不愉快。

师:月亮是李白心中的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精神寄托的世界,充满理想的世界。他认为月亮应该是非常美好,永远美好的,没想到月亮也沦落到这种程度。他怎么不伤心呢?大家的解读真棒,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下来?给你一分钟,试试看。

(生试背)

师:古朗月行,起 ———

邀 ——— 心中之月,无数慰藉

师:观月我们都会,望月我们都会。如果李太白只会跟我们一样望月的话,他成不了诗仙,也成不了“月亮诗人”。李太白除了会望月,你猜猜他还会干什么?

生:我觉得他在孤单的时候还会和月亮讲话。

生:他会和月亮做朋友,互相吐露心声。

生:我觉得他会和月亮喝酒。

师:和月亮讲话,和月亮喝酒。太白之所以成为太白,就是与众不同。(板书:邀月)他还会什么?还会邀月。把月亮邀请下来。望月只能远远地看着它,他能把月亮从天上邀到地上来。大家都看过别人喝酒。你们看到别人喝酒是个什么情景?说给我听听。

生:就是有人喝啊喝,后面越喝脸越红,最后就直接趴在地上睡着了。

师:刚开始的时候是甜言蜜语,劝别人,喝到最后就变成胡言乱语、豪言壮语。是不是?

生:喝,好。你喝,我喝。好,再见。

(生笑)

师:第一,都是有喝酒的过程的;第二,都不是一个人喝酒的。你们看到一个人喝酒的吗?

生:(齐)没有。

师:一个人喝的是什么酒?

生:闷酒。就是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只能自己一个人闷闷地借酒消愁。

师:一个人是喝闷酒。你能想象出李太白一个人怎么喝酒吗?奇怪了,李太白一个人怎么喝酒呢?我们来看看李太白的诗。(课件出示《月下独酌》全诗)男人喝酒比较多,男同学读读看。

师:好多人读这首诗,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说李白一个人喝酒喝得很热闹,另一种观点认为李白喝得很孤独。请你拿出笔来,从这首诗当中找找看,你是热闹派呢?还是孤独派?热闹派的理由是什么?孤独派的理由是什么?请你从诗中找到有关理由来说。

(生在诗中找理由)

师:找好了,就坐好了示意一下,我就知道你找好了。好,我们交流一下好不好?(示意举手)哪位同学来发言,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你是———

生:我是孤独派的。我觉得李白喝酒的时候是孤独的,因为他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他只有一壶酒,如果有很多很多人一起喝,他肯定不可能只放一壶酒。李白一个人就能喝很多酒,如果很多人陪他一起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而且“独酌无相亲”就是说他是非常孤独地一个人在那儿喝酒,旁边没有亲人。后边又写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他虽然想象了有月亮、有影子,但他只是空空地想着,那些月亮和影子并没有真的陪伴他喝酒,他最多也只能跟它们倾诉,而没有人能推心置腹地来安慰他,他确实是很孤独的。

师:孤独派,掌声。还有不同的。你来,你是———

生:我是中立派。因为他时而欢乐,时而悲伤。他先是认为自己很悲伤,因为他说“:我的亲人都不在我身边,只有我一个人在异地他乡。”然后,他又想,我还有我的影子和月亮陪伴我,他的心情又会欢乐一点。但又想,月亮不会和我喝酒,影子也只会模仿我,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的心情又开始悲伤起来,所以,我认为他的心情时而悲伤,时而欢乐。

师:给他掌声。厉害,这两只小眼睛厉害,入木三分。还有吗?

生:我认为:他是既孤独又热闹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前面几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以知道他只有一个人,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他一个人在那儿喝酒,首先他非常孤单。为什么他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呢?他把自己的影子和月亮当成了他的朋友,渐渐地他的心里也就不孤独了,所以他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师:既孤独又热闹。你的观点呢?

生:我是孤独派的,我从“影徒随我身”的“徒”字看出来他是孤独的。这个“徒”字写出了李白他的影子只会徒劳地跟着“我”,“我”怎么动它就怎么动,它并没有自己的思想,就相当于一个小随从一样。李白说东,它绝对不敢说西,所以我认为他是孤独的。

师:他是从“徒”字当中解读出来的,白白的、没有情感的跟随着“我”。

生:我是豪放派的。

师:不豪放、不浪漫,怎么能想到把天上的月亮邀下来一起喝酒呢?只有豪放浪漫的人才能。大家说得非常精彩。李白为什么这么喜欢月亮呢?小时候在他的心目中月亮是美丽的白玉盘,现在月亮在他的心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物体了,而成一个活生生的什么?(板书:人)如果说小时候月亮给了他无限遐想,现在的月亮给了李白什么呢?

生:我觉得现在的月亮在李白职场失意的情况下,让李白的孤独得到了慰藉。

师:得到了慰藉。

生:一开始我们说月亮像李白的亲人一样,李白和月亮喝酒的时候,看着月亮就变得很开心。就像他的亲人陪在他身边,一边聊天一边喝酒,十分快乐。

师:两个人归纳起来,我用你的词“,慰藉”这个词用得非常的好。(板书:慰藉)月亮给了李白心灵的慰藉,无数的慰藉。孤独的时候就找月亮说话、喝酒、倾诉。

问———眼中之月,无尽思绪

师:如果李白只能邀月的话,也成不了诗仙和月亮诗人。李白还会什么?

生:(齐)问月。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问月?

生:我觉得李白会在醉酒的时候问月。

生:在他不解的时候问月。

生:我觉得他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问。因为他觉得月亮是他的一个朋友。

师:失落时会问。

生:我觉得在开心的时候也会问。因为他觉得自己和月亮很亲,开心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老朋友。

师:开心时也问,也不会忘了老朋友的。

生:孤单的时候会问月。因为他已经把月亮当成一个人了,他需要与这个人对话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师:让我们走进李太白的诗《把酒问月》。拿出笔来,从这首诗当中找一找,李白向月亮问了哪几个问题?一般人都能看出三个问题,因为有三个问号。高水平的能看出五到六个。

(生在诗中找问题)

师:好。李白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第一个问题是:青天有月来几时?

师:你用现在的话来说,把它换成问题。

生:现在月亮什么时候会来呢?

师:现在月亮什么时候会来呢?是吗?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

生:我觉得李白的问题是,这个月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天上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能回答吗?

(生齐摇头)

生:我觉得月亮是挂在天上的,但有的时候———

师:是哪一天有这个月亮的?

生:我觉得这个月亮可能是在他心中出现的。

师:青天有月来几时?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有的?

生:是这个世界出现的时候,月亮就已经有了。

师:哪一天出现的呢?为什么这一天突然就有月亮呢?那前一天就没有月亮?

生:月亮从李白的心中来。

生:月亮可能是王母娘娘要做镜子,让工人做的。

师: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想过,你想过吗?我们从来不去想天上的月亮是哪一天出现的。为什么是这一天出现的呢?因为你不想,所以你成不了仙。等哪一天你想这个问题的话,你就跟李太白比较接近了。把第一句读一读。

生:(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生:我认为第二个问题就是诗的第二句,他说“: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我觉得这也是个问句,因为他说人不能到月亮上去,月亮却总是跟着人。

师:我们人上不了月亮,为什么月亮总是能跟着我们呢?你也没想过?李太白在1000多年前就想过这个问题了。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生:是“皎如飞镜临丹阙”,月亮为什么能飞在天上,我为什么就不行呢?

师:李太白问的第四个问题是什么?

生:第四个问题是“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看到月亮从海上出现,但是谁知道它是从哪里没有的?

师:是啊,晚上的时候月亮就从海里升上来了,天亮的时候就从云间消失了。为什么每次都从海里升上来呢?有没有把龙宫撞碎呢?鲸鱼有没有把月亮吞掉呢?它在云里面消失了,消失到哪里去了呢?我认为最深刻的问题是这个问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天的人看不到唐朝的月亮,但是今月曾经怎样?照古人。今天这个月亮曾经照过苏东坡,曾经照过李太白。但是李太白、苏东坡都不在了,月亮却是永恒的。为什么人生这么短暂?月亮却是永恒的呢?如果说小时候的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是玉盘,长大成人后,在李白的心中月亮成了什么呢?

生:成了神仙。

生:成了自己的心了。

师:神仙、心都好。(板书:神)月是永恒的,人却短暂。短暂的人就要向永恒的月发问:为什么?所以,如果说“月”给了李白无限的遐想、给了他无数的慰藉,那此时的“月”给了李白什么呢?

生:月亮给了李白无限的问题、无限的疑问。

师:无限的疑问,(板书:无穷追问)无穷的追问。李白为什么这么喜欢月亮呢?原来“月”给他带来了遐想,带来了慰藉,带来了追问。

言———我心之月,无际表达

师:那你再想想看,李白会望月、会邀月、会问月,还会什么呢?如果让你来用两个字,你还会怎么对待月亮呢?

生:我觉得我会陪着月亮。

师:她会陪月。(板书:陪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我会抱月。

师:哎呀,太厉害了,(板书:抱月)出现仙人了。你还会什么呢?

生:还会乐月 。

生:我会追月 。

师:追月,好,我也喜欢这个追月。(板书:追月)你还会什么呢?

生:赞月 。

生:思月 。

生:听月 。

师:这个厉害,(板书:听月)月亮是无声的,他还能听月。

生:送月。

师:(板书:送月)他会送月。你还会……拿出笔来,写四句小诗。你用“送月”做题目也可以,用“听月”、用“追月”、用上面的都可以,写四句诗。这四句诗可以是古诗,像李白写的那样整齐的、押韵的,也可以是现代诗,四句。

(生齐写)

师:写好了举手示意一下。我们交流几个人的,请第一个小诗人:李泽全上台来朗诵他的一首小诗。先读题目,再读诗人的名字。

生:《听月》。李泽全。润白银月天上悬,可有深入人心田。静谧心眼将月邀,迷雾云间清且闲。

(生齐鼓掌)

师:诗人诞生啦,好的。我们再来一个,叫王嘉真的,上来。

生:《送月》。每当晚月入云间,我抬头来送明月。蟾蜍不识天上月,嫦娥玉兔永世存。

师:掌声给他。

(生齐鼓掌)

师:我们再来一首现代诗《陪月》。高馨怡,你来。

生:《陪月》。

月亮你孤独吗?

天上一定比地上冷吧,

我才不做不关心你的人。

我一定要想办法,

飞上天陪你说笑 。

不过你可别笑得太猛,

要是你掉下来,

我可没力气把你给背回去。

(生齐鼓掌)

师:想象月亮掉下来,我怎么背你回去呢?多么奇妙的想象啊。好的诗就在美妙的想象里。月亮给了我们这些美好的东西,我们怎么能辜负月亮呢?我们怎么能辜负李白呢?(出示《月之故乡》歌词)那我们就在一首美妙的月亮之歌当中,结束今天的课吧!

(播放歌曲:《月之故乡》)

师:这又是一轮怎样的明月呢?

(师生共同欣赏歌曲《月之故乡》)

师:同学们,当我们脚踏大地的时候,让我们像李太白那样永远地仰望月亮吧!下课。

(课堂实录由朱志林、詹妍两位老师整理)

课例评析

李白,孩子们知道;月亮,孩子们熟悉。将李白与月亮建立联系,则是孙老师的用心创意;让李白带着月亮的温度,浸润孩子的心田,则是孙老师的艺术。

一、熏陶感染,让学生“亲近”古诗

孙老师的古诗课,有字词的诠释,有诗句的朗读,也有情感的体味,但他的课还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有他的特质,有他的“气场”。

我试着用“亲近”二字来概括。

你看,此次出示的几首古诗《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和《把酒问月》与学生多多少少有着隔膜,因此无论字词句的理解、古诗句的朗读,还是情感思想的交流,总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但是孙老师几次三番地说“我的课,你答对了表扬,答错了更要表扬,因为学习总是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这话乍听不稀奇,一听而过,但在我印象里,似乎只有孙老师讲了,而且早在十年前教《赠汪伦》就讲。一句话讲了十多年,就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了。

我们的课堂总是紧张有余,总是匆忙有余,尤其是公开课,所以,倘能把自由的感觉,把安全的氛围,一点点带给学生,这是极其重要的。温柔敦厚本是中国诗教的精神,在孙老师的课上,学生能感受到这种仁爱的光芒与温暖。

孙老师古诗课的“亲近”,体现在他匠心独运的“课前研习单”的设计上,也体现在课上多次引导学生激活生活经验、走近诗人内心的种种努力上。如李白把月亮想象成“白玉盘”,大家可以怎么想象?再如李白寂寞了,会喝酒邀月,个中滋味如何体会呢?孙老师请学生交流自己孤独时怎么做。学生的答案不一而足,经验进来了,感受也有了,学生再体味李白邀月如友,排解寂寞的心情也就不难了。

孙老师古诗课的“亲近”,体现在组合古诗上,更体现在他随时随地的诵读上。学生只知道李白,可对李白了解多少呢?对李白又能理解多少呢?于是孙老师自己读“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自己读《把酒问月》。诗的情意,随着孙老师的朗诵,传到学生的耳朵,进入学生的心灵。诗,有时是不能讲的,不能讲时,讲也无用时,就读吧,老师来读,以读来感染,来进行“不教之教”,是方法,更是艺术。朗诵时的孙老师,往往就是语文,就是古诗,就是李白。

二、层层深入,教学生发展能力

关于课堂,孙老师有许多精彩的观点。比如“好课如登山”,再如“课堂因师生成长而美丽,教师因学生成长而伟大”。学生哪些方面可以成长呢?孙老师说:成长知识,成长能力,成长思想,成长情感。当然,这一切的“成长”都是在“语文”中,都得依靠“语文”。这一堂古诗课呈现了李白写月亮的诗,如何教学生读懂“古诗”呢?

教《古朗月行》重在咬文嚼字,就“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两句中的“呼”与“飞”,进行换词比较,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情,由此体会到月亮给了诗人无限遐想,也帮学生打开了想象的翅膀。

学 《月下独酌》重在抓诗眼。学生自己读诗、感悟,认为“独”是本诗的诗眼。抓住诗眼,学起来就以一当十,你看学生交流的感悟多好———“整首诗就给我孤独的感觉。诗人一个人喝酒,邀请明月,月亮又不能陪他喝酒。”“独酌无相亲,诗人喝酒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对影成三人,这‘三人’指月亮、影子和李白,其实还是只有李白一个人。”“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喝酒还有月亮陪着,醉了免不了要分散。”……

教学《把酒问月》,孙老师在范读,把学生带入“追问”的情境后,再让学生读读想想,画出、说清李白提的诸多问题。“月亮什么时候来的?”“月亮消失了,到哪里去了?”“月亮上的白兔年复一年捣药,给谁吃呢?”“为什么今天的人看不见古时的月亮,但是今天的月亮还照过古人呢?”在李白的眼里,这是哲学的月亮;在学生的眼里,月亮变成了永恒,变成了无解之谜。

几首诗写的都是月亮,学生跟着李白一起望月,邀月,问月。月不同,人也不同,情更不同。当然,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路径迥异,听得也丰富多彩。

本来,诗无达诂,咬文嚼字、读懂每一个字固然要紧,抓住诗眼整体把握也不赖,而暂时撇去词章进入“问”学又何妨?诗的读法就应该多样。所以,这样的古诗课,学生发展的是能力,掌握的是打开古诗大门的金钥匙。

三、读进读出,引学生实践创新

这堂课让人拍案叫绝的一定是学生课尾的表达。读完三首古诗,走近“李白的月亮”之后,孙老师让学生也动笔写一写。写之前,学生道出的题目实在很有意思:吟月、醉月、思月、梦月、追月。而短短的几分钟后,学生写出来的文字竟出乎意料的好。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份惊喜。任何时候,我们好像都不必怀疑学生的感悟,更不用担心他们的创意。

3.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 篇三

本课教学以小语课标为教学依据,着力于体现新型的学习方式及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读中明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教学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中的两个小故事,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借境入情,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令人感动的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这样一个故事,请看大屏幕,看完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1.课件播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广告片,教师旁白。2.学生观看后谈感受。

3.小结揭题:妈妈对婆婆的孝顺潜移默化的感染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他们都懂得在生活中将心比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将心比心》。4.教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心”字的结构。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师: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文中有关“将心比心”的故事。请同学们拿起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 2.读准词语:推开、沉重、松手、道谢、温暖 输液、扎针、不禁、宽容、鼓励

3.汇报:课文讲了几件事?找出有关的自然段。

4.分组读第1、2自然段,读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的两件事? 5.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帮助推门原谅过失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帮助推门)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划出文中描写阿姨推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如果阿姨为你推门你会怎么说?奶奶怎么说?阿姨怎么回答? 4.引导有感情地朗读阿姨说的话,谈感受,体会阿姨将心比心,帮助奶奶,懂得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要先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5.师:这件事让作者的心感到温暖。(板书:温暖)

结合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温暖”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1)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花儿露出幸福的笑脸。(2)周总理的亲切关怀让清洁工人感到很温暖。6.小结:说一说在这件事中,()温暖了我的心。7.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一起解决。8.小结学习方法:读——划——说——议

(二)自学第二自然段:(原谅过失)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读: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动。(2)划:划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3)说:说一说这个句子为什么令你感动?

(4)议: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提出来一起讨论解决。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母亲说的话,体会母亲对护士的理解、宽容与关爱,懂得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理解,先学会宽容和理解别人。4.在这件事中,()温暖了我的心。5.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三)联系生活,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师:生活中,像文中的阿姨,母亲这样关心、帮助、理解、宽容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他们对别人一次诚心的帮助,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深

4.将心比心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四

爷爷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在花园里玩,一不小心摔倒了,痛得爬不起来。旁边正好走过一位散步的阿姨,把他扶起来。当爷爷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儿子和你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他遇到这种情况,也有人把他扶起来。”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妈妈去饭馆吃早饭,年轻的服务员做了那么久还没上饭,眼见妈妈很饿。我急了,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妈妈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服务员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过了许久,服务员终于把饭端上来了。服务员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刚出来打工的,您是我第一个客人。要不是您的耐心,我真不敢给您做了。”妈妈用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服务员说:“这是我的女儿,将来工作时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客人。我真希望她给第一个客人服务的时候,也能得到客人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5.将心比心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五

我家楼前面有一个小广场,平时有许多闲人,有老人、还有照看小孩玩的妇女。时间久了,人们都互相熟悉起来,大人逗一逗小孩儿,把小孩儿逗笑惹哭,或者是小孩儿之间争抢玩具,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下午,我写完了作业,到楼下活动一下。忽然,我听到小广场的一边很吵,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两个人在争吵,只见一个少妇对着一个老人破口大骂,语言污秽,虽然她穿着时尚,举手投足却像一个泼妇,通过她们的争吵,我大概了解到了事情是这样的:妇女的孩子拿着一袋奶边喝边走,到了老人身边,老人逗了一下孩子,结果却不小心把孩子手中拿着的奶打翻了,少妇就对着老人喋喋不休地骂了起来……

我边走边想,不就是一袋奶嘛,难道比邻里之间的关系更重要吗?再说老人也不是故意的。如果这位少妇担心的是老人的衣服是否被小孩的奶给打湿了,那么两人也就不会争吵了。这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邻里之间,只有彼此宽容体谅,得到的才能是互敬互爱的好风尚。

6.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 篇六

师:同学们, 上一次去你们学校, 尹老师特意征求了你们校长和班主任老师的意见, 准备在咱们学校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大家看, 记者证我都带来了, 上面写着“运河桥小学校园小记者”。你们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生:想!

师:别着急, 咱们先得学点“采访”的本领。 (板书:采访) 你们知道“采访”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认为采访就是问别人一些问题。

师:一般都是谁问别人一些问题啊?

生:一般都是小记者。

生:还有大记者。

师:这个“采”字是什么意思?

生:摘取的意思。

师:嗯, “采”字的原意是指“摘取”, 你看上面像个小手, 在树木上采摘果实或者树叶。而现在是指搜集选取的意思, 那么采访也就是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的意思。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访”字, 老师觉得, 它很有意思。左边是个言字旁说明了什么呢?

生 (齐) :说话。

师:采访是说话, 用语言和别人交流和沟通。右边是个“方”字说明什么?

生:“采访”可能需要方法。

师:采访需要方法, 真聪明。这个“方”字好像告诉我们, 采访是有方法的, 采访要心里装着对方, 采访还要落落大方。大家看, 汉字多神奇呀, 难怪说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呢!

二、听读故事, 自悟采访方法

师: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 小姑娘苏菲是快乐岛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采访名人”, (板书:名人) 采访名人呐, 这下可把她难住了, 怎么办呢?下面我们来静静地听听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吧。

(师放故事录音, 生静听故事。)

“大嘴巴叔叔”是晚报少儿专栏的主持人。这天傍晚, “大嘴巴叔叔热线”又一次响了起来———

叔叔:你好!这里是“大嘴巴叔叔”热线, 我是大嘴巴叔叔。

苏菲:大嘴巴叔叔, 您好!我是快乐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名字叫苏菲。老师布置让我们采访名人, 我不知道怎么完成这项作业, 请您帮帮我好吗?

叔叔:当然可以。采访“名人”?你想好采访谁了吗?

苏菲:我正为这事犯愁呢。那些“大名人”咱也不认识, 也没法采访呀!

叔叔:别着急。其实, 所谓“名人”不光是指那些我们经常在电视上见到的“大明星”、“大名人”, 也可以找我们身边的“名人”来采访。你可以留意我们市的电台和报纸等, 也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或是亲戚朋友等周围的人了解, 只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就可以。不过,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你采访的人一定要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那些出了名的坏蛋咱就不宣传他们了。

苏菲:哈哈, 大嘴巴叔叔, 您真有意思。您这一说我想起来了, 妈妈单位有一位推广棉花种植的农艺师阿姨, 很受实验基地的农民欢迎。听妈妈说, 她还是我市的巾帼标兵呢!我晚上就去采访她!

叔叔:别急, 别急。你对这位阿姨了解多少呢?

苏菲:只是偶尔听妈妈提起过。

叔叔:那还不行, 你最好先向妈妈了解一下这位阿姨, 这样你和被采访的阿姨之间才能有共同语言。你还要列一个采访提纲, 提前想好要采访的问题, 不然, 采访的时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那就不好了。还有, 采访时提出的问题最好和她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 别太空洞, 让人无从谈起。

苏菲:还有这么多讲究呀!您这一说, 我心里有点紧张了。

叔叔:这有什么好紧张的, 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就可以了。你可以请你的妈妈引见, 还可以约几个同学一起去采访。采访的时候就像平时聊天一样就可以了, 可以即时记录采访的过程, 也可以采访后整理。

苏菲:叔叔, 您这一说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您说, 我能采访好吗?

叔叔:没问题, 你不是已经成功地电话采访了本市的“名人”———“大嘴巴叔叔”吗!哈哈。对了, 采访完成后, 你可以把你写的采访稿寄给我, 没准能在“小记者”栏目发表呢!

苏菲:啊?太好了!谢谢叔叔。叔叔再见!

叔叔:苏菲再见。

几天后, 一篇人物专访在晚报上登了出来, 题目是《棉农们的“及时雨”》, 作者就是苏菲。

师:苏菲在大嘴巴叔叔的提示下成功地完成了采访。现在, 我们来用心地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大嘴巴叔叔给了苏菲哪些提示呀。请大家边读边勾画, 思考这三个问题。 (出示课件:第一,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第二, 采访时要怎样做?第三, 采访结束以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采访之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生:采访之前要列一个采访提纲, 先想好要采访的问题。

师:采访之前要先选好你与被采访人之间交流的话题。那么是不是上来就选话题呀, 对什么人都可以用同样的话题去采访吗?

生 (齐) :不是。

生:应该先了解所要采访的人。

师:了解一下所要采访的人物, 确定要采访谁。那么, 大嘴巴叔叔建议我们采访的时候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物呢?

生1:采访的时候要选择对社会有一定积极影响的人。

师:采访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人, 还有补充吗?

生2:要有一定知名度的。

生3:还有不要是坏蛋。

师:不是坏蛋, 有知名度, 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还有别的要求吗, 采访的时候尽量选哪里的人去采访啊?

生4:尽量选身边的。

师:选择我们身边的有积极影响的人采访。然后, 才是了解这个人物, 选择采访话题。那么交流的时候一般要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来交流呢?

生1:要选择和他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生2:不要太空洞,

生3:不要东拉西扯。

师:对, 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要有条理, 要编好采访提纲, 还要尽量选择你们两个的共同语言。这是我们采访前要做到的。那么采访时, 我们要怎么做呢?

生1:采访时就像聊天一样就可以了。

师:就像平时聊天一样, (板书:聊天) 要放松, 是吗?谁还有补充?

生2:还可以即时记录采访的过程。

师:你可以简要地用笔或录音机帮你记录, 这是采访时我们要做的。那么采访之后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生:采访后把资料进行整理。

师: (板书:整理) 当然, 我们还可以把自己整理好的作品像苏菲一样拿去发表, 或是给小伙伴们和其他读者来欣赏。这是一个共享的过程, (板书:共享) 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成果。

三、由听、读到实践, 谋划采访活动, 完成“采访卡”

师:看来采访并不难呀。你看, 苏菲在大嘴巴叔叔的提示下, 成功地采访了农艺师阿姨, 发表了自己的文章。咱们也可以像苏菲那样去完成这次采访活动, 对吧?

生 (齐) :对!

师:不过啊, 咱们采访不用非得去采访名人, 这次只要求采访一个人 (将板书“名人”改成“一个人”) , 采访我们身边的一个人就好。下面大家就想一想, 在我们的身边, 有哪些人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

生1:老师。

生2:警察。

生3:医生, 护士。

师:医生, 护士, 一下说了两个, 还有———

生4:科学家。

师:还有环卫工人、小区门卫, 以及我们身边出色的小伙伴。你们看, 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对社会对生活有积极影响的人, 对不对?

生 (齐) :对。

师:静静地想一想, 这次采访活动你想采访谁?你为什么要采访他?你想和他交流哪些话题?

(学生独立思考约1分钟)

师:想好了就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列出采访提纲, 可以单独采访, 也可以结伴一起去采访。注意把你们交流的内容简单地记录在采访卡上。好, 四人一小组, 开始吧。

(师发采访卡, 指导学生书写采访卡, 生讨论。)

师:下面谁想把你的采访提纲展示一下? (一生站到讲台上) 好, 同学们, 请放下手中的笔, 作为记者, 还有一项本领必须具备, 那就是要学会倾听。下面我们静静地听她的发言, 看看在听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新问题想跟她交流。

生:我要采访的是一名清洁工, 采访人是我和唐于璇, 采访目的是想了解她这么辛苦地为人民服务是否快乐。与对方交流的话题是:

1.你辛苦吗?

2.你快乐吗?为什么?

3.你的工作不是那么干净, 也不是那样的起眼, 你是否想过要换其他的工作?

师:大家看一看她的采访提纲列得怎么样, 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没有吗?很完善, 是吗?那么如果让你去采访清洁工, 你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呢?

生:您一天工作多长时间?

师:你想通过问这个问题来问她工作累不累, 对吗?

生:对。

师:这也属于“工作辛苦吗”这个话题, 还有吗?

生:您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

师:你想追问一下, 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 从一开始的选择谈起。还有吗?

生:一共干了多长时间?

师:问一问她的工作时间。 (对展示的同学) 看, 大家的意见也应该列在采访提纲上, 对不对? (对全班学生) 你们觉得她作为小记者合格吗?

生 (齐) :合格!

师:合格, 那就把第一个小记者证发给她。

生:谢谢!

师:多懂礼貌的孩子呀, 懂礼貌的孩子会受到欢迎。不过, 你还不能走, 我想采访采访你。现在你是一名小记者, 我是一名大记者, 我想现场采访采访你, 可以吗? (自己佩戴大记者证) 这位同学, 你好, 我听说你要去采访清洁工, 对他们有所了解吗?

生:有所了解, 但是了解得还不够。

师:所以这次的采访目的就是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辛苦, 而且在此基础上看看他们是否快乐, 是吗?我看了一下你的采访提纲, 你想从三个方面去了解他们, 再加上刚才同学们的补充, 问题就更多了。我们知道采访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你的采访准备由哪个话题开始?

生:你的工作不是很干净, 也不是那么起眼, 你是不是想换一换其他工作呢?

师:也就是说, 从第三个话题开始, 是吗?

生:对。

师:从她的工作不是那么干净开始一直问到“你辛苦吗”“你快乐吗”, 这样一步一步的才能把整个采访深入地进行下去。通过你的介绍, 老师又有一个新问题想问你, 咱们都知道清洁工很辛苦, 我想问一下, 将来你长大了, 会选择当清洁工吗?

生:我愿意。因为我觉得清洁工能给别人带来便捷, 能为人民服务。

师:我觉得你已经了解了清洁工的高尚品质。你长大了无论做什么工作, 有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就一定会很出色。谢谢你, 祝你采访成功! (师生握手, 生下。)

师:还有谁想展示一下?

生:我想采访的是警察, 采访人是我、魏宇婷和杨玉, 采访的目的是了解警察的日常工作。我们的问题是:你一天工作几个小时?你觉得工作累不累?你的工资是多少?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当了多长时间的警察?

师:嗯, 把它们适当地调整一下顺序。老师觉得, “你当了多长时间的警察?”“你的工资是多少?”这是一系列的话题, 可以放在一起谈, 最后在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上, 再问他还有什么理想会更容易走进人物的内心, 你觉得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对她的采访提纲还有什么意见?你对警察这个行业还想了解什么?

生:我想问他能和自己的亲人待多长时间。

师:也就是说通过了解能和亲人待多长时间, 进一步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还有吗?

生:你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 你觉得别人会理解你吗?

师:问一下别人是否理解他, 尤其是他的家人是否理解他, 对吗?

生:对。

师:再加上大家的问题, 你的这次采访会更有深度。预祝你能采访成功!

四、布置采访任务, 进行拓展阅读, 借鉴采访成功的范例

师:小记者证每个人都有, 一会儿我把它放在班长这儿, 大家采访前去取就可以了。课下, 和你要采访的那个人提前约个时间, 然后好好地聊一聊, 你一定会很深入地了解他。采访完成之后别忘了把你的采访稿整理抄写在彩页纸上, 我们就可以把它们装订成一本作品集, 供大家欣赏, 行吗?

生:行。

师:大家一块儿来看一下, 这是我们沧州市运河区新华小学的学生们做的一本“个性访谈录”, 题目就是《我们与大人的对话》。“写在前面的话”是老师对这本书所作的序言。这是目录, 有《我的第一次采访》《雏鸟初飞》, 还有《学习的乐趣———采访我的小伙伴谭剑峰》《“朝气蓬勃”的老树》等。看到目录中文章的题目, 我就特别想打开看看里面的内容, 这是第一篇《我的第一次采访》, 小记者杜英楠以记叙文的形式, 写了自己第一次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 很值得大家欣赏。《雏鸟初飞》, 题目下面记录了采访时间、采访地点、被采访的人物和小记者的名字。开篇写了采访前的准备, 结尾写了采访后的感受, 中间是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记录了采访的过程。如果你能用心地读一读这本作品集的话, 你会从中了解很多人, 了解他们的工作, 走进他们的内心。想读吗?

生:想。

师:老师把它送给大家, 同时希望你们的作品完成之后也能送给老师一份, 行吗?

生:行。

师:嗯, 这里有一个大信封, 上面有老师的地址, 里面有20块钱的邮资。写完之后, 请寄给我, 我也拿给我们沧州的同学们, 让大家分享一下石家庄的同学们采访的成果和快乐, 行吗?

生:行。

师:另外呀, 尹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 名字叫《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本书记录了一个12岁的小姑娘和15位名家的真情对话, 老师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们。

师:最后, 希望大家采访成功。有信心吗?

生:有!

7.将心比心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七

“没这回事!”妈妈正在洗碗,头也不回地说,“你个子那么矮小还不吃饭,长大了想当警察都没资格。”

“撑死还不如饿死。”我有些恼火。

“你看看现在班里哪一个比你矮,反正今天这碗饭必须吃下去,学校里学的‘汗滴禾下土’都忘光了是吧!”妈妈又开始说起这些了。我跑回房间锁上门又故意打个嗝,继续写作业。

晚上,妈妈没有吃饭,而我还在房间里看书,也不想吃饭。

我意识到自己犯的错,中午的举动可能伤了妈妈的心,我放下书。

回想起有一次夜晚还不到一点钟,突然感觉恶心,胃里有一股气往上顶,我吐了一地,妈妈连忙开车到了医院,打点滴时我睡着了,而她却一直醒着陪我。回想那电影似的母爱片段:在学习班外等候的母亲,在风雨中给我送课本的母亲,在烈日下为我遮阳的母亲……她的一举一动无一不牵动着那颗爱子之心。

我忍不住饥饿的煎熬,自打了一晚饭,没几分钟便吃光了。

将心比心地想一想,感觉真对不起父母;将心比心地想一想,总会想起他们是怎样的宽容我;将心比心地想一想,总会想起他们给的大大多于我们给的。

8.将心比心七年级作文600字 篇八

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陶瓷杯,情急之下拿起扫把将碎片扫在一起,正准备往垃圾桶里倒,这时,妈妈进来看见了,她立刻阻止我,然后在厨房里找了个用过的牛皮纸袋,把那些陶瓷碎片都倒进牛皮纸袋里,用一根绳子扎紧。我问妈妈:“这多麻烦啊,不如直接倒进垃圾桶。”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那可不行,这些碎片直接扔到垃圾桶,那些捡垃圾的老人翻垃圾会把手刺伤的。”我点点头,看着妈妈把牛皮纸袋扎紧,然后再扔进垃圾篓。当我提着垃圾袋下楼去倒垃圾的时候,正好遇上了环卫工人,我告诉他:“牛皮袋子里是陶瓷碎片,小心哦!”他看着我,微微地笑了,“谢谢你,小朋友!”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暖暖的。

还有一件发生在我家附近的事情,我家附近是一个大公园,公园入口有一个游乐场,每天总是停满了小车。公园门口有一个专卖各种小玩意和小吃的小摊,摊主李叔叔就是我家的邻居。那天是一个冬日的周末,那一片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可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天冷,大家陆陆续续散去了,公园门口变得冷清起来。我正在看小摊上的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儿。这时,一个清脆悦耳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接电话。因为这个手机铃声一点也不熟悉,更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大家寻声望去,声音似乎来自一辆停在附近的小车,最后还是李叔叔眼神尖,最先发现原来是小车下面有一个手机在响。李叔叔用一根棍子把手机给弄了出来,一看,是一个高级智能苹果手机,几乎是一个全新的,“听说这样的手机买一个得五六千块钱呢?老李,你摆这小摊今天可算是走运了!”其中一个邻居说。“是啊,这样的智能手机可是市场上最值钱的,你今天运气好,赚大了!”一个路人闻讯也羡慕起来。“自己正好想换个好一点的手机,这下不花一分钱换了个最好的”李叔叔的老婆也特别兴奋。就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这个意外的“收获”时,李叔叔平静地说出了一段让大家出乎意料的话:“这个手机我得还给人家。”“为什么呀?”大伙异口同声地问道。“因为如果是我手机丢了,我会非常着急,而且手机里存储了很多个人信息,而且这些对机主都十分有用,这些无形的损失更大。”大家都啧啧地称赞李叔叔说的在理。“这么好的手机,我好想要一个的。”李叔叔的老婆失落地嘀咕着,“你想要一个,咱们自己赚钱了买一个。”说完,李叔叔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刚才的来电,“喂,您好……”不到十几分钟,失主匆忙赶了过来,脸上洋溢着说不尽的感激之情,硬要塞给李叔叔几百块钱,李叔叔摆摆手,说:“如果是我的手机丢了,一定也急死了,而且您的手机这么贵重,下次要注意保管好。”“一定,一定!大哥,真是太感谢了,丢了手机是小,联系人都丢了就麻烦了,幸亏遇到您这样的好人。”失主一面不停地致谢,一面匆忙上了自己的车,偷偷地留下了几张百元钞票在小摊上,格外地显眼。夜幕更深了,大家微笑着散去,这一片小摊似乎成了一个小小的灯塔,和谐地融入了这四周的美景。

9.六年级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篇九

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实施数学个性化教学是认可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性,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数学的个性化教学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数学自信心

数学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明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数学教导。六年级数学正是小学总复习阶段,在两极分化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个性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弥补知识空缺。心理分析表明,落后的学生存在较大的自卑感,导致对数学学习懒散。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正确对待差别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2.让学生自主选择,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不同,数学个性化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根据自己对数学的兴趣所在,积极地参与课堂提问和问题的解答。通过不断地训练与完善,采取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亲身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感悟数学的逻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六级级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1.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发展数学个性

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存在客观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掌握度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实施个性化数学教学,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平时的课堂积极性、作业情况、数学成绩和学生对数学兴趣、不足之处。尊重和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深刻思维。同时,数学学习是思维渐变的过程,它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要求学生发散思维, 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展数学个性,允许学生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老师在讲授“看图找关系”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大荧幕上显示多组图片,让学生去寻找这些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看到图片都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有的学生看到图例都是对称的,有的学生看到的是平面图形……这正是体现思维的差异性。正因为数学学习中存在多样化差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耐心解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耐心解释,同时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发现问题的思维模式。

2.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个性化的作业是根据不同层次认知能力的学生而设计的,作业是课堂效率的一种反馈,既能让学生巩固和复习数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六年级数学分块性较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在新的理念下个性化的作业针对性强,内容丰富有趣,能够有效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如,在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这一探究性小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将探究型教学活动搬到课堂上来训练,给学生展示一段“自行车与变速自行车”的行走动画,在动画播放结束时直接转换为两类车子分解为只有车轮的动画内容,提出“两种自行车,各蹬一圈走多远”的问题, 然后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比例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出最后的数学答案。另外,老师也可以开展一些诸如比赛一题多解算法、倍数接龙的趣味性教学活动,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学的方式之一,学生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 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六年级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除了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还要加强复习,不断地探索,加深理解。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灵活能动的思维过程,这种特性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自主性和丰富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数学的内在需求和个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发觉自己对数学的兴趣,懂得怎么学,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确立学习目标。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是从外部活动转化为内在思维,教师应该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思维。

总之,新课标的改革下,六年级数学个性化教学是伴随着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应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数学学习状况,有选择性地进行调整学习进程,支配学习资源。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查漏补缺,与老师、同学互相交流。实施数学个性化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亲身体会,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标。

摘要:个性化教学是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以及自身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六年级学生处于接受新知识与复习阶段,数学个性化教育是通过认知学生的数学差异性,从各个方面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从数学个性化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学策略,提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的策略。

10.将心比心小学四年级学生作文 篇十

我把自己锁进自己的屋里,不停地抽泣。过了一会儿,爸爸来了,他轻轻地敲了敲门,对我说:“孩子,咱们重新和好,好吗?”过了几分钟,他又说:“孩子,爸爸带你出去玩,好吗?”过了几分钟,爸爸还没听见我的回复,就走了。晚上,爸爸喊我吃饭,我还是不说话,爸爸又把饭碗端到我的.门口,可我还是不理不睬,爸爸只好去吃饭。

第二天早上,我醒了,发现自己的床头柜上有一碗粥,我出去一看,爸爸妈妈刚坐下吃饭,发现他们喝的是小米粥,让我喝的是八宝粥。顿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觉得我很对不起他们,爸爸妈妈每天伺候我,我还顶撞他们,让他们难过。当时我也没好意思向他们道歉,过了一会儿给他们写了一封信。晚上,他们看到后,高兴地把我抱起来,一起玩耍。

11.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 篇十一

将心比心,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尊重,对朋友来说是一种信任,而对父母来说却是一种感恩和孝敬。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值得我们去注意:捡起一片瓜皮,清洁工多一份笑脸;和伙伴发生矛盾,和平解决,让我们的游戏更加欢乐;为父母做一件家务,让他们脸上的皱纹消除一层。

以前,我上课不认真,班干部提醒我,我也不理睬,但我现在会换位思考了。老师也常和我们说要换位思考一下,老师的心情是怎样的。可我以前总是不理解。

看似简单的“将心比心”却包含着深义,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将心比心,就不可能会有人与人之间的贴心来往。

12.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 篇十二

一、准确把握基点, 有效创设情境

“知识点”重现的环节不仅担负着拉开复习帷幕的任务, 还应承担起激发复习欲望、唤醒已有知识的职能。而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又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学生的知识起点参差不齐, 为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基点。根据复习的内容, 捕捉数学知识与生活本质的联系, 创设出鲜活的数学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 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地整理。

二、注重内在联系, 善于盘活知识

从图1中学生很容易找到其中规律是n (n+1) , 图2规律也自然得到n (n+1) ÷2, 再揭示这一数字规律就水到渠成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合理编排, 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有序的结构体系, 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同时, 感受数学魅力。

三、渗透数学思想, 提倡自主评价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厚的知识储备, 具备较强的反思、评价能力。因此在复习课上, 我们更应该给学生机会,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学生发现、领悟、评价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总复习阶段笔者认为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以下数学思想进行渗透:

(1) 分类思想:小学阶段, 尤其是六年级总复习, 各种新旧知识交错出现, 应不断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分类后, 才能系统完整地理解它们, 如不分类, 就很容易出现混淆。

(2) 转化思想: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个解题过程都离不开转化。它是把某一个数学问题, 通过适当的变化转化成另一个数学问题来进行思考、求解, 从而实现从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转化。

(3) 化归思想: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 对事物内部结构、纵横关系、数量特征等有较深刻的认识。如“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学, 先组织学生回顾、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然后让学生对这些公式进行对比, 发现这些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得出除了圆锥体外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都可以写成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直柱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表示。

复习课是学生认知策略的习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及解决综合问题能力提高的极好时机, 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要教师精心设计, 以学生为主导, 渗透数学方法, 展示数学魅力, 复习课也会变得有效且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朱德江.数学会给孩子们留下什么[N].中国教育报, 2009-02-13.

13.《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十三

【课标要求与分析】: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的任何一次深情并茂的讲授都比不过学生自己与作者将心比心的交流。

【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文章。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人与人要宽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关心他人。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相对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这篇浅显易懂的课文自是容易,对文章的大概意思能正确把握好,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也略知一二,但如何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深刻道理,对他们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点拨。在读写结合上也需要老师的引导。他们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不善于换位思考,学习本文对他们的为人处事方式会有所帮助,改变他们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目标:

1、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2、联系生活经历,有感而发。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在写作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拓展阅读资源,联系实际生活,写出自己对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策略】:

教学时我采用抓重点语句朗读,体会,引导法,以生活实际熟悉的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朗读,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名字叫《妈妈,洗脚》,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课题——《将心比心》。齐读课题

师:你是怎样理解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呢?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又是怎样对待别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吧!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熏陶,感悟到人生的哲理。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8页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过渡:其实阿姨帮奶奶开门和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就是这样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师:本文用《将心比心》做题目,那么文章中出现了几句有“心”字的话。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在文中划出,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生:3次(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读的很仔细,找的很准确。

1.“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这是指哪一件事啊?阿姨帮奶奶开门这个故事,使作者的心温暖了许久,让我们也一起体会那些令人感动的场景吧。请同学读一读第一个故事,并想一想,画一画哪个画面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组讨论,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汇报:

(课件)“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个画面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阿姨面对素不相识的老人,却愿意为她推开大门,用手撑着,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手。从小事可以看出阿姨是个懂得关心别人的人。

多么热心,懂得关心别人的阿姨啊!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2)阿姨看到了老人不由的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都愿意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去关心别人。

(3)当阿姨看到了奶奶,她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年老的母亲,将心比心,因为她希望——“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当奶奶向她道谢时,她只是轻轻地说:“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是呀,奶奶的年纪很大了,还要开那么沉重的大门,对她来说真的很难,而阿姨这是伸出关爱之手,她可真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她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奶奶得到了这位阿姨的帮忙,她做了什么?阿姨又是怎么做的?

师: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师:当你为别人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别人也为你打开一扇门,文章中仅仅是指的门吗?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扇门,而是爱心的门,打开心灵的门,正是这样的故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许久”这个词,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换换?

总结:她帮助的不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而是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啊,这位阿姨的行为,这种纯洁的爱让作者有了一种暖暖的感觉,令她沉浸在温暖之中,并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记忆里。

2师:还有一件事,让作者的心不仅充满了温暖,还觉得幸福,在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场景让你感动,小组交流,谈感受。

(1)“一天„„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么在护士扎针的时候,文章对作者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小组讨论,结合人物的细节描写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平静的眼神,注视着;轻轻地;不要紧,再来一次

师: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次都没成功,针眼处都鼓起青包。假如是你,看见母亲这样,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师;难道母亲不疼吗?母亲完全可以因疼痛而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

师生:所以她说道:“不要紧,再来一次。” 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母亲没有抱怨,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有可能第三次第四次还是会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这正是母亲对护士的理解和宽容、鼓励消除了护士的紧张。

(2)第三针果然成功了。此时此刻护士也长出了一口气。母亲的动作,鼓励的话语,小护士也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扎针了。”

生:她很有礼貌,很懂事,有一颗感恩之心„„

师:是呀,这样一件打针的小事,因为母亲的宽容,母亲的理解,使护士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那她以后打针还会紧张吗?这份成功,这份荣誉来源于母亲的鼓励,作者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生:感动,感激,要像母亲学习„„

(3)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理解。

(生:妈妈很伟大„„为了鼓励护士,宽容、理解对方;考虑到自己的女儿,她是个好母亲„„

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4)看到眼前的一切,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呢?她想——

师;母亲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她将心比心,以自己对别人的宽容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也能遇上这样宽容的人。

所以听了母亲的话,作者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幸福。师: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假如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就多了一些欢乐与和气,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

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四、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板画出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2.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要在这颗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帮助、关心、宽容、„„)

4.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5.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

(出示: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的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就应该学会将心比心,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

五、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将心比心这样的故事吗?经历了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六、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

温暖幸福 【教学反思】:

本次我选择的是一篇略读课文——《将心比心》,这是一篇很简短的小文章,文中用两个小事例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真心,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看看哪位同学概括的既准确又精练?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

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上呢?我只是粗浅地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做到“精”、“略”得当。虽然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正如《将心比心》中出现了两个小故事,该如何把握呢?是两个都具体展开还是选择其一?在反复的思考后我选择了后者,我就课文中第二个故事而展开具体化。并采用小组交流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其实在设计时,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注重朗读等方面的重复指导,应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其大胆自学,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受拘束。

14.将心比心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十四

经过一个寒冬,大地虽然复苏,但并不好挖,老爷爷拿起铁锹使劲地挖,一下、两下——好不容易挖好一个,老爷爷拿起一棵树苗放入土坑中,填好土后退两步,东瞧瞧,西看看,在确认扶正后,满意地笑了。

这时走过来一个年轻人问:“老爷爷,这树想要枝繁叶茂,还得几十年后,等它能乘凉时,恐怕您——”

年轻人还没说完,老爷爷笑眯眯地说:“这些我知道,我是为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有那儿的小朋友栽的。”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我们。

年轻人听的满脸通红,赶紧拿起铁锹,不好意思地说:“老爷爷,我和您一起栽。”我和小伙伴们也深受启发,加入了栽树的队伍。

15.将心比心 教学设计(六年级) 篇十五

在小学阶段,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育, 更在中小学过渡期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知道,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授课, 一方面需要为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 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另一方面, 又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新方式, 让他们能够通过听语文课, 获得自我的成长。为此,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 既要坚持以夯实基础为目标的传统教学, 又要在新时期与时俱进, 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传承

由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 是学生了解基本汉字、训练汉语语言能力、掌握汉语阅读技巧的关键阶段。因此, 这个阶段的教学, 一定要以严格的背诵和记忆为基础, 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知道, 自古以来, 能够学好语文的学生, 都必须要背诵大量枯燥的字、词、句, 而且还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个阶段, 是多数人都无法超越的阶段。所以, 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传承以前的教学经验, 对学生加强引导和监督, 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背诵, 将基础的语文知识学习好。特别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系统地掌握基础的汉语知识, 不仅能够对他们的小学阶段进行很好的总结, 而且还能够为他们今后的中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承语文教学经验, 就是要我们更多地强调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要能够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 让更多学生掌握好基础的语文知识。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在开展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之前, 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有足够的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这个计划当中, 教师要对教学的重点有所了解, 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后,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就需要通过短时间的内容讲解, 让学生能够熟悉重点知识, 并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 他们在课余时间, 就可以对需要背诵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记忆。已有的教学经验表明,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讲解, 并在课后将其安排为课后作业, 那么多数学生就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同时快速地记下这些内容。

三、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创新

除了传承已有的语文教学经验之外, 另外一个促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途径, 就是大力倡导其语文教学创新。也就是说, 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努力探索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例如, 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益智游戏, 将语文教学中的成语、谜语、歇后语等内容能够融入到游戏当中。在教师引导学生玩游戏的时候, 学生就轻松地学到大量的语文知识。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能被激发出来。并且, 这种传授语文知识的方式, 最容易帮助学生记住重要的知识点。事实上, 在“玩中学, 学中玩”一直以来都是新课改的努力方向,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当中, 那么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学习上的帮助。很多时候, 适度的教学创新, 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让他们轻松学习更多的知识,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他们对以后的语文课也感兴趣。

其实,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 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并不算多, 更多的只是在识字、读课文方面有所进步。因此, 在探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创新时, 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以往单纯讲解语文知识的教学模式, 转而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 更多朝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向发展。例如, 我们可以更多采用将故事、玩游戏等方式, 将枯燥无味的语文教育转变为学生趣味学习课本知识的舞台。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很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 将语文课程视为一种娱乐。

另外, 已有的教学经验表明, 历史上能够学好语文, 并且在文艺领域有所成就的人, 多数都对语文课程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 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习惯。正因为如此, 在小学六年级这个关键阶段, 其语文教育一定要更多朝着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方向发展。当然, 在通过教学创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 适度的死记硬背和基础知识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以此为前提, 一切的语文教学创新才显得有意义。所以说,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授课, 一方面需要夯实基础, 另一方面, 又需要适度寻求创新。

上一篇:介绍一种物品600字作文下一篇:银行实习报告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