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2024-10-14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10篇)

1.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

2.理解内容,了解卡特琳对小海豹的关爱,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卡特琳是如何关爱小海豹的。

教学难点

感受卡特琳的行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海豹的资料以及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平时你听过或见过人类保护动物的事例吗?交流资料。

2.你见过海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生在一个小女孩儿和一只小海豹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全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音。

蹒跚(pánshān)舔(tiǎn)笨拙(zhuō)

3.讨论交流。

(1)这个小女孩儿怎么样?这是一只怎样的海豹?

2)她和小海豹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理清脉络

第—部分(第1—6自然段):发现小海豹。

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决定养小海豹。

第三部分(第13—18自然段):喂养小海豹。

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教小海豹游泳。

第五部分(第23—24自然段):小海豹吃鱼、学捕鱼。

四、理解内容

1.卡特琳是如何关爱小海豹的?画记有关语句。

2.小海豹对卡特琳产生了感情,从哪儿可以看出?

3.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五、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汇报交流。

板书:

发现小海豹

决定养小海豹

喂养小海豹

2.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复习教学设计 篇二

一、词语

大名鼎鼎 相辅相成 浪淘风簸 一塌糊涂 恋恋不舍 恼羞成怒 不虚此行 腾空而起 珠圆玉润 清心寡欲 神采奕奕 小心翼翼 蜀鄙之僧 何恃而往 面有惭色 寡不敌众 浪淘风簸 德高望重 截然不同 直截了当 独出心裁 万象更新 香气袭人 聪慧机敏 此起彼落 悬灯结彩 无暇及此 日夜不绝 兴致勃勃 垂头丧气 不计其数 想方设法 无穷无尽 如痴似迷 悲喜交集 感人肺腑 毕生精力 成年累月 专心致志 安然入睡 自食其力 慢条斯理 再接再厉 气喘吁吁 欣喜若狂 满心欢喜 光明磊落 一诺千金 黯淡无光 热泪盈眶 五彩缤纷 一塌糊涂 出人意料 不可思议 兴高采烈 名扬海外 大名鼎鼎 相辅相成 竭尽全力 面红耳赤 水平如镜 绵延无尽 五彩斑斓 峭壁断崖 悬崖峭壁 炎暑逼人 安然无恙 不约而同 狂风怒号 高山深涧 梦寐不忘 毒辣透顶 朝夕相处 犹豫不决 相依为命 眉开眼笑 成家立业 聚精会神 心满意足 身临其境 争先恐后 喜出望外 排山倒海 哭泣号啕

1、品质平易近人、持之以恒、先人后己、大公无私

2、勤奋 凿壁借光、孜孜不倦、发奋图强 闻鸡起舞、4、外貌: 眉清目秀、白发苍苍、唇红齿白、面如土色、6、口才好 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7、历史故事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完璧归赵、8、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9、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牛郎织女 火眼金睛、10、aabb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风风雨雨 风风火火、11、abac 十全十美 不知不觉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12、abcc 风度翩翩 书声朗朗 死气沉沉 千里迢迢、神采奕奕 气势汹汹、小心翼翼、兴致勃勃 忠心耿耿 怒气冲冲、白发苍苍、白雪皑皑、得意洋洋 大名鼎鼎

13、aabc 头头是道 津津有味 井井有条 奄奄一息、念念不忘 姗姗来迟、振振有辞、窃窃私语、息息相关、彬彬有礼 亭亭玉立、夸夸其谈、孜孜不倦、跃跃欲试、14、生肖 胆小如鼠、对牛弹琴、杀鸡儆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呆若木鸡、人仰马翻 顺手牵羊、人怕出名猪怕壮

15、春:草长莺飞、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阳春三月、夏:汗流浃背 赤日炎炎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

秋: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秋色宜人 冬:冰天雪地、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寒冬腊月、16、情况紧急的: 千钧一发、刻不容缓、十万火急、火烧眉毛、危如累卵、危在旦夕

17、人物情绪: 怕:胆战心惊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七上八下 急:迫不及待、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焦急万分

18、时间快: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岁月如流 稍纵即逝、慢:一日三秋、度日如年、宝贵:尺璧寸阴、一刻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

19、一组近义词: 兴国安邦、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左顾右盼、眼疾手快 20、两组近义词: 花言巧语、胡言乱语、改朝换代、装模作样、胡思乱想 甜言蜜语、21、一组反义词:东倒西歪、前赴后继、七上八下、九死一生、同甘共苦、弄假成真

22、两组反义词:悲欢离合、弃旧图新、喜新厌旧、舍近求远、深入浅出、口是心非 大同小异、名存实亡、阳奉阴违、出生入死、扬长避短

23、一近一反的成语 大同小异 深入浅出 喜新厌旧 有始无终 出生入死

24、心情高兴: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眉飞色舞、欣喜若狂、喜笑颜开、眉开眼笑

25、器官的: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 手足情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26、含有“想” : 苦思冥想、深思熟虑、胡思乱想、浮想联翩、左思右想、冥思苦想、27、含有“走” :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东奔西走、走马观花、奔走相告、蹑手蹑脚

28、含有“说”意思的:窃窃私语、高谈阔论、促膝谈心、各抒己见、谈天说地、说长道短、29、含有“看”意思的:走马观花、左顾右盼、东张西望、面面相觑、一目十行、察言观色

30、首尾同字的: 微乎其微、神乎其神、天外有天、痛定思痛、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人外有人

31、颜色的成语: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绿水青山、一碧千里、花红柳绿、翠色欲流

32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33、含有“风、雨”字的成语: 血雨腥风、风雨交加、风调雨顺、风雨同舟、风雨无阻、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满城风雨、春风化雨、斜风细雨

35、夸张的成语: 怒发冲冠、一目十行、一日千里、一字千金、一日三秋、一步登天、千钧一发、气吞山河、胆大包天、寸步难行、日里万机 惊天动地、36、比喻的成语: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力大如牛 骨瘦如柴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归心似箭

37、雪景的: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白雪皑皑、38、形容考试的成语: 冥思苦想、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左顾右盼

39、数字:一箭双雕、两面三刀、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七手八脚、八方呼应、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百战百胜、千变万化、万紫千红

40、形容团结的成语: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万众一心 同舟共济 65、“笑”:哄堂大笑 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破涕为笑 嫣然一笑>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背默句子)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事竟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7)《蜀鄙之僧》节选自清代彭端淑《 白鹤堂诗文集 》。

《蜀鄙之僧》是通过(对比)来说明道理的:一僧(贫),一僧(富),但是(贫)僧(志向坚定),(富)僧却(犹豫不决);(志向坚定)的实现了愿望,(犹豫不决)的,(终究是在空想)。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去”是距离的意思,“至”的意思是 到,请你写出对“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句话的理解:

8)在《北京的春节》中,作者选了一些典型的事情来写,比如腊八吃(腊八粥)、做(腊八蒜),放年假时儿童(买杂拌),除夕的(团圆饭),元旦拜年,(元宵)节的灯。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帖好(红 的对联),屋里帖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为绝)。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 截然不同:除夕,街上 挤满了人 ;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 休息。

9)学习这件事,有没有人教你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自觉)。10)《小英雄雨来》六大部分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与鬼子作斗争)、(沿河的枪声)、(雨来没有死)。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坚贞不屈、热爱祖国)的少年,文章开头写雨来游泳本领高,对故事发展起的作用是(为雨来脱险做铺垫)。

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孩子。火把象征(正义)、(光明)和(爱情)。

1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静)。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宁静)。

12)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地道)(洞)、(气孔)的顺序来具体介绍的。地道中“洞”有五个特点:(洞顶牢固)(数量多)、(用途广)、(大)(生活设备全)。地道的作用一是(坚持生产),二是(打击敌人)。人藏在洞里,既不(),又不()。冀中地道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的一个奇迹

2.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洞口准备土和沙)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孑口”上装吊板;)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13)《北京的春节》作者是 老舍,原名 舒庆春。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 等,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2、田野一片,田边 的花草上,还挂着 的雨珠。

14)火呀,到处是(热烈)的火,到处是(炽烈)的火,到处是(从欢乐的心儿里飘起来)的火。

3、火海 掀起波涛,火浪 溅起火花。火,了天;火,烧红 了水;火,烧红 了山。烧红,一片通红!

15)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16)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17)王七是一个(好恶逸劳、投机取巧的人。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 京张铁路 铁路。课文中,介绍开凿居庸关采用了(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原因是(山势高、岩层厚)。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了

(中部凿井的)办法,原因是《八达岭隧道差不多是居庸关的三倍长》。过青龙桥,设计了(人字形)线路,原因是(坡度大)。詹天佑是个(不辞辛劳、工作认真、热爱祖国)的人。被称为“铁路之父”

(18)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从他曾经入迷地观察过(蚂蚁)(蜘蛛)、(蜈蚣)、(蜣螂)可以看出来。他成年累月地(观察)昆虫,(研究)昆虫。写出了巨著《昆虫记》,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不家)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认为应当向法布尔学习什么? 热爱科学、坚持不懈的精神。

(19)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习性是从以下方面介绍的:(爬行)、(睡觉)、(吃食)、(繁殖)(栖息)

(20)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清(朱熹)

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又三到,谓(口)到,(心)到,(手)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亲人的心情。“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茱 少一人。”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重阳节指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 佩戴茱、登高。

唐 朝诗人 李商隐 在《乐游原》中以一句“(阳无限好,只是近黄)。”表现出对美好而又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出塞》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但使”一词的意思是(只要,要是,)“飞将”是指(汉将李广)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将士们的同情、渴望良将保边卫国)的感情,诗中用了互文见义修辞手法的诗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表达诗人对智勇将军的渴望,对边关安宁的渴望,对征人团圆幸福的渴望的诗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浪淘沙》的作者是(唐)代(刘禹锡).这首诗表现诗人大胆想象的诗句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用了夸张手法的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2)《七子之歌》的作者是(闻一多),他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其中“七子”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威)、(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诗中所说的“母亲”、“生母”是指 祖国。从修辞角度看,这既是(比喻),又是(拟人)。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表达了

(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思想感情。

(23)《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记叙了 1949 年 10月 1日在 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传导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着伟大的意义,它向全世界宣告:

所以,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1、蓝天衬着(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22、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23、《骑马上天山》用 移步换景 的方法交待了作者先后游览的位置,也写出了这些地方的变化特点。

25、天山的气候特点是:在戈壁滩是 的夏天,进入天山就像 炎热,再往里走就像 秋天。

27“我”八岁时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真美),这是一种(鼓励的)爱,爸爸的评价是(真糟),这是一种(严厉的)爱。这两种爱表现形式不同 的,但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孩子健康成长。

28、体会“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劲风中驾稳我的风帆。”的含义。

29、(灼热)的阳光会把蜗牛的身体(晒干),因此它一看见有点儿(强烈)的阳光就会把身子(缩进)壳里,用薄薄的一层黏液把壳口(封上),然后就(安然)入睡了。

30、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想象来安慰自己)。

31、《劳山道士》的作者是(清)代(蒲松龄)。选自 《聊斋志异》。春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给老师的对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书的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复习教学设计

一、词语

大名鼎鼎 相辅相成 浪淘风簸 一塌糊涂 恋恋不舍 恼羞成怒 不虚此行 腾空而起 珠圆玉润 清心寡欲 神采奕奕 小心翼翼 蜀鄙之僧 何恃而往 面有惭色 寡不敌众 浪淘风簸 德高望重 截然不同 直截了当 独出心裁 万象更新 香气袭人 聪慧机敏 此起彼落 悬灯结彩 无暇及此 日夜不绝 兴致勃勃 垂头丧气 不计其数 想方设法 无穷无尽 如痴似迷 悲喜交集 感人肺腑 毕生精力 成年累月 专心致志 安然入睡 自食其力 慢条斯理 再接再厉 气喘吁吁 欣喜若狂 满心欢喜 光明磊落 一诺千金 黯淡无光 热泪盈眶 五彩缤纷 一塌糊涂 出人意料 不可思议 兴高采烈 名扬海外 大名鼎鼎 相辅相成 竭尽全力 面红耳赤 水平如镜 绵延无尽 五彩斑斓 峭壁断崖 悬崖峭壁 炎暑逼人 安然无恙 不约而同 狂风怒号 高山深涧 梦寐不忘 毒辣透顶 朝夕相处 犹豫不决 相依为命 眉开眼笑 成家立业 聚精会神 心满意足 身临其境 争先恐后 喜出望外 排山倒海 哭泣号啕

1、品质平易近人、持之以恒、先人后己、大公无私

2、勤奋 凿壁借光、孜孜不倦、发奋图强 闻鸡起舞、4、外貌: 眉清目秀、白发苍苍、唇红齿白、面如土色、6、口才好 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7、历史故事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完璧归赵、8、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9、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牛郎织女 火眼金睛、10、aabb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风风雨雨 风风火火、11、abac 十全十美 不知不觉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12、abcc 风度翩翩 书声朗朗 死气沉沉 千里迢迢、神采奕奕 气势汹汹、小心翼翼、兴致勃勃 忠心耿耿 怒气冲冲、白发苍苍、白雪皑皑、得意洋洋 大名鼎鼎

13、aabc 头头是道 津津有味 井井有条 奄奄一息、念念不忘 姗姗来迟、振振有辞、窃窃私语、息息相关、彬彬有礼 亭亭玉立、夸夸其谈、孜孜不倦、跃跃欲试、14、生肖 胆小如鼠、对牛弹琴、杀鸡儆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呆若木鸡、人仰马翻 顺手牵羊、人怕出名猪怕壮

15、春:草长莺飞、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阳春三月、夏:汗流浃背 赤日炎炎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

秋: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秋色宜人 冬:冰天雪地、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寒冬腊月、16、情况紧急的: 千钧一发、刻不容缓、十万火急、火烧眉毛、危如累卵、危在旦夕

17、人物情绪: 怕:胆战心惊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七上八下 急:迫不及待、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焦急万分

18、时间快: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岁月如流 稍纵即逝、慢:一日三秋、度日如年、宝贵:尺璧寸阴、一刻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

19、一组近义词: 兴国安邦、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左顾右盼、眼疾手快 20、两组近义词: 花言巧语、胡言乱语、改朝换代、装模作样、胡思乱想 甜言蜜语、21、一组反义词:东倒西歪、前赴后继、七上八下、九死一生、同甘共苦、弄假成真

22、两组反义词:悲欢离合、弃旧图新、喜新厌旧、舍近求远、深入浅出、口是心非 大同小异、名存实亡、阳奉阴违、出生入死、扬长避短

23、一近一反的成语 大同小异 深入浅出 喜新厌旧 有始无终 出生入死

24、心情高兴: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眉飞色舞、欣喜若狂、喜笑颜开、眉开眼笑

25、器官的: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 手足情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26、含有“想” : 苦思冥想、深思熟虑、胡思乱想、浮想联翩、左思右想、冥思苦想、27、含有“走” :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东奔西走、走马观花、奔走相告、蹑手蹑脚

28、含有“说”意思的:窃窃私语、高谈阔论、促膝谈心、各抒己见、谈天说地、说长道短、29、含有“看”意思的:走马观花、左顾右盼、东张西望、面面相觑、一目十行、察言观色

30、首尾同字的: 微乎其微、神乎其神、天外有天、痛定思痛、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人外有人

31、颜色的成语: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绿水青山、一碧千里、花红柳绿、翠色欲流

32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33、含有“风、雨”字的成语: 血雨腥风、风雨交加、风调雨顺、风雨同舟、风雨无阻、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满城风雨、春风化雨、斜风细雨

35、夸张的成语: 怒发冲冠、一目十行、一日千里、一字千金、一日三秋、一步登天、千钧一发、气吞山河、胆大包天、寸步难行、日里万机 惊天动地、36、比喻的成语: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力大如牛 骨瘦如柴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归心似箭

37、雪景的: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白雪皑皑、38、形容考试的成语: 冥思苦想、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左顾右盼

39、数字:一箭双雕、两面三刀、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七手八脚、八方呼应、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百战百胜、千变万化、万紫千红

40、形容团结的成语: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万众一心 同舟共济 65、“笑”:哄堂大笑 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破涕为笑 嫣然一笑>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背默句子)1)一言()出,()马难追。

2)()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3)()多助,()寡助。一夫(),万夫()。4)“无志者常()”“有志者()”

5)()不能(),()不能(),()不能(),此之()大丈夫。

6)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风一吹,()的苇絮就()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的芦花里。

7)《蜀鄙之僧》节选自清代彭端淑《 》。

《蜀鄙之僧》是通过()来说明道理的:一僧(),一僧(),但是()僧(),()僧却();()的实现了愿望,()的,(终究是在空想)。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去”是距离的意思,“至”的意思是 到,请你写出对“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句话的理解:

8)在《北京的春节》中,作者选了一些典型的事情来写,比如腊八吃()、做(),放年假时儿童(),除夕的(),元旦拜年,()节的灯。

除夕真热闹。家家(),到处是()。老少男女都(),门外帖好(),屋里帖好(),哪一家都(),(),炮声()。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 截然不同:除夕,街上 挤满了人 ;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 休息。

9)学习这件事,有没有人教你不是(),关键是你自己()。10)《小英雄雨来》六大部分小标题:()、()、()、()、()、()。雨来是一个()的少年,文章开头写雨来游泳本领高,对故事发展起的作用是()。

小夜莺是一个()的孩子。

火把象征()、()和()。

1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枪声打破了林中的()。

12)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的顺序来具体介绍的。地道中“洞”有五个特点:()()、()、()()。地道的作用一是(),二是()。人藏在洞里,既不(),又不()。冀中地道战是我国()的一个奇迹

2.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13)《北京的春节》作者是 老舍,原名 舒庆春。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 等,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2、田野一片,田边 的花草上,还挂着 的雨珠。

14)火呀,到处是()的火,到处是()的火,到处是()的火。

3、火海 掀起波涛,火浪 溅起火花。火,了天;火,烧红 了水;火,烧红 了山。烧红,一片通红!

15)开门七件事:()。

16)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17)王七是一个(的人。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 京张铁路 铁路。课文中,介绍开凿居庸关采用了()办法,原因是()。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了

()办法,原因是《八达岭隧道差不多是居庸关的三倍长》。过青龙桥,设计了()线路,原因是()。詹天佑是个()的人。被称为“铁路之父”

(18)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从他曾经入迷地观察过()()、()、()可以看出来。他成年累月地()昆虫,()昆虫。写出了巨著《昆虫记》,他是()国著名的()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认为应当向法布尔学习什么? 热爱科学、坚持不懈的精神。

(19)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习性是从以下方面介绍的:()、()、()、()()

(20)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清()

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读书破万卷()。”

“读书又三到,谓()到,()到,()到。” “书是人类()。”

(2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亲人的心情。“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茱 少一人。”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重阳节指农历()这一天,人们 佩戴茱、登高。

唐 朝诗人 李商隐 在《乐游原》中以一句“()。”表现出对美好而又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出塞》这首诗是()朝诗人()所作,“但使”一词的意思是()“飞将”是指()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将士们的同情、渴望良将保边卫国)的感情,诗中用了互文见义修辞手法的诗句是(),表达诗人对智勇将军的渴望,对边关安宁的渴望,对征人团圆幸福的渴望的诗句是()。

《浪淘沙》的作者是()代().这首诗表现诗人大胆想象的诗句是()。用了夸张手法的诗()。

(22)《七子之歌》的作者是(),他是我国著名的()、()。其中“七子”是指()、()、()、()、()、()、()。诗中所说的“母亲”、“生母”是指 祖国。从修辞角度看,这既是(),又是()。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表达了

(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思想感情。

(23)《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记叙了 1949 年 10月 1日在 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按()的顺序写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传导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这句话有着伟大的意义,它向全世界宣告:

所以,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1、蓝天衬着(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22、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逐渐变得(),很有一伸手就可以()似的感觉。

23、《骑马上天山》用 移步换景 的方法交待了作者先后游览的位置,也写出了这些地方的变化特点。

25、天山的气候特点是:在戈壁滩是 的夏天,进入天山就像 炎热,再往里走就像 秋天。27“我”八岁时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这是一种()爱,爸爸的评价是(),这是一种()爱。这两种爱表现形式不同 的,但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

28、体会“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劲风中驾稳我的风帆。”的含义。

29、()的阳光会把蜗牛的身体(),因此它一看见有点儿()的阳光就会把身子()壳里,用薄薄的一层黏液把壳口(),然后就()入睡了。

30、成语“望梅止渴”比喻()。

31、《劳山道士》的作者是()代()。选自 《 》。春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给老师的对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3.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三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2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的表达方法。

2、在读文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一切事物在早晨充满着希望与欣喜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2、 唤起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重难点分析:

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语段,品味语言之美,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

2、 理解“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去看一天是怎样诞生的!”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一)教师就早晨的景色和学生开始谈话。

例如:我们每天都会沐浴着晨光走向学校。早晨那行色匆匆的路人,路边布满露珠的花花草草,以及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万物,我们都是那样熟悉。下面请同学们谈谈早晨带给你的感受。出示交流话题

(二)同样的早晨,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们就随苏联作家高尔基走进他为我们描述的又一个“早晨”。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早晨的美好。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关注生字新词,将每句话读通顺,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读了课文,说说“早晨”留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交流预设:

1.学生应该都能读准生字,但“惺忪”、“惬意”、“醇厚”等词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在之后的品析语段时加以理解。

2.学生对早晨的感受只会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如早晨是美好的,不会从情感上有深刻体会。教师不必深究,在下面的学习中自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脉络,了解课文所描写的美好事物。

(一)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勾画出课文是通过描写哪些美好的事物来表现早晨的?

(二)反馈交流中,教师指导学生按课文依次勾画出:

海浪、太阳、蜥蜴、花儿、蜜蜂、知更鸟、黄雀、家燕和雨燕、蔷薇花等事物,以及热爱劳动的人们。

(三)伴着贝多芬的《黎明奏鸣曲》的背景音乐,每人一段,全班展示读文。

四、交流识字方法,书写生字。

(一)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他们各自介绍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二)书写生字。

出示:“搅”、“躬”二字。让学生观察同是左右结构的字,前者左窄右宽,后者左宽右窄。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发新的思考。

(一)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说一说:课文是通过描写哪些美好的事物来表现早晨的?

(二)作者高尔基和我们一样,在这些事物的描写中,发出这样的感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去看一天是怎样诞生的!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所描写的每一种事物,去感受这份美好。出示文章首段

二、品读文本,体会情感。

(一)默读课文,走进每种事物的描写中,认真品味、体会并想象画面。选择两种你最喜欢的事物进行批注。出示阅读提示

(二)学生交流,教师要重点从以下事物进行引导。学生交流时,教师随机出示相关课件。

1.海浪的描写。

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描写,“高高地昂起雪白的脑袋”、“向太阳鞠躬”、“整夜戏耍着,不停地翻滚”、“披头散发”等描述了太阳升起后,海浪虽带有倦意却依然充满生机的景象。

2.太阳的描写。

抓住“应该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得到各自的享受,不是吗?”体会太阳给万物带来的生机,感受作者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3.蜥蜴的描写。

引导学生想象“从石头缝里爬出……眨着惺忪的睡眼”、“……轻易地捕捉他们……吃活的苍蝇……”的情景。

4.花儿的描写。

可以进行小练笔。“请你用言语为沾满露珠的花儿描绘一帧小照。”通过阅读将感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重点理解蜜蜂和蔷薇花的歌声的含义。

蜜蜂的歌声:太阳的升起使早晨变得美好,而这美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

蔷薇花的歌声:这个世界的美丽,除了早晨的生机与活力,还有那份永恒。世界因美丽而永恒,因爱而永恒。可以以此为小话题: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怎样的东西才是永远美丽的?

三、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一)让学生随美妙的音乐走进一组早晨的图片中,整体回顾课文意境。出示图片

(二)学生伴随音乐全班展示读课文。让学生在对每种事物分别感悟之后,回归整体,去体会“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去看一天是怎样诞生的!”

四、拓展练习。

(一)小练笔:和老师、同学或父母一起享受黄昏、雨后……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

(二)拓展阅读。出示推荐表

1.借助课后“我的资料夹”了解高尔基。

2.推荐阅读书目。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

4.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本单元课文主要内容,明确本单元表达主题:通过生活故事,表现人间爱情。

2.学会《船长》生字新词,理解“巍然屹立、忠于职守、井然有序、阴森可怖、履行做人之道”的意思。规范书写“薄”字,摘抄课文中描写人物表现的语句。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六个自然段。4.联系全文,感悟船长的“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5.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场面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写出船长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全文,感悟船长的“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难点: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场面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教师设计“单元导读自学单”。自学单要具有开放性和研究性,能通关整个单元。注重学习归纳和学习方法的思考。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单元导读,明确主题

1.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情况。利用“单元自主预习单”。合作学习的要求:

(1)字词学习。互评书写,轻读生字词,交流自学弄明白的词语。(2)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读,其他同学进行指导。(3)说内容。人人参与,互相指导。2.班级交流。现在交流第二项。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并进行指导。(1)说说这一单元中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写作顺序(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点明主题,引入《船长》。

四篇课文分别抓住生活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不同的人物特点,表现了人间爱情。这节课我们学习《船长》,看看是一位怎样的船长,我们从船长身上学到什么。板书课题。

(二)初读《船长》,学习字词,把握内容 1.同位互相检查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字词,了解学情

(1)出示生字词,读准多音字“薄、号”,重点指导“薄”的写法。薄雾 秩序 呼号 哭泣 舰桥 阴森森 顷刻间 不可开交 井然有序 巍然屹立 阴森可怖 忠于职守(2)重点词语的意思。

顷刻间:形容速度很快,一眨眼的功夫。井然有序:形容有条有理,一点都不乱。忠于职守:忠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岗位。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没有词典,可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作者抓住什么故事来刻画船长形象,表达了什么人间真情?

(学情预设:这篇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环节

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通读故事,了解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画出总写船长形象的语句,找出关键词。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关键词: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2)联系上下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船长形象。预设句一: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学生可能会说:船长的镇定自若、沉着冷静,安排逃生顺序;船长心里只想他人,把自己给忘了;他决心把所有的人都带出去,自己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1)指名朗读。读出船长的镇定自若和决心。(2)作者对船长的什么描写?(语言描写)

(3)读出“吼”的味道,感受到什么?(感受到船长命令的威严,语气有力量。)

小结写法:作者通过船长的语言、语气表现船长的忠于职守、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板书:语言 语气)

预设句二: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1)换词理解“顷刻间”。(刹那间、转眼间、瞬间)(2)说说你的感受。

(学情预设:让人感受到当时场面的混乱、紧张、紧急、可怕。)(3)这是场面描写,对刻画船长形象有什么作用?(学情预设:,用乘客的慌乱衬托描写船长的沉着冷静和镇定自若,这也是间接描写。)

(四)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说说单元导读学习方法。(课前借助单元导读预习单自学;课上小组交流自学情况;全班围绕主题重点交流;以《船长》为例学习写法。)

2.教师总结:以后每进行一个单元学习之前,我们都可以这样进行单元导读。

在以《船长》为例学习写法中,同学们通过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了解了抓住语言、语气直接描写人物性格和运用场面描写借助别人的表现衬托人物的性格,从而初步认识了船长的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品格。

3.布置作业(1)继续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意思,感悟写法,并在书上进行批注。下节课交流。

5.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盼》教案 篇五

本文围绕“盼”字记叙了“我”因为想穿新雨衣,迫切地盼望着一场雨的到来,展现了儿童细腻、有趣的内心世界,赞美了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之情。“盼”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情感主线,围绕着盼,作者描写了一系列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蕾蕾纯真可爱的童心。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围绕“盼”字展开,如“盼”的事例,“盼”的心理,“盼”的环境。让学生理解作者围绕中心思想安排了哪些典型事例,感受生动、细腻的心理活动,还要注意文中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之间的关系。学生都有过“盼”的心理,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曾经“盼”的经历去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情,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斗篷、瓦蓝、预报、理直气壮”等词语。

2.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重音。

3.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

4.关注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文中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我”盼的过程,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安排典型事例的写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上下文,透过细腻的描写品味“我”的心理和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缩”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斗篷、袖子、遮盖、油锅”等词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

教学难点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把握主要内容,概括文章围绕中心思想写的几件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感悟课题。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盼》。一个“盼”字带给大家怎样的联想呢?老师看到“盼”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他盼望的是春天的来临,经过了一个寒冬的人们,对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是多么盼望啊!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盼”的经历呢?

2.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盼”的经历。

预设:本文的题目只有一个字,但这一个字却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盼”的经历,盼生日、盼节日、盼望一次旅行、盼望快快长大……,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盼”的经历,能回忆起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为全文的学习奠定感情基调。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铁凝 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主要著作有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本文《盼》最早收录在铁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夜路》当中,这本书出版于1980年。

2.学生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新词。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区别形近字并组词。教师提示易读错字、易写错字,整理特殊结构的词语。(课件出示生字)

袖筒 斗篷 缩着 疯了 瓦蓝 厚墩墩 甩打

叫嚷 吱的 酱油 蒜薹 炖肉 嘴唇 蹦出来 楼梯

◆需注意的字音:

“缩”和“蒜”是平舌音;“甩”和“唇”是翘舌音;“篷”“疯”和“蹦”是后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

易错字:“唇”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辨字:篷—蓬 嘻—嬉 甩—用 锅—祸

(2)理解词语。教师说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①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窸窸父)

②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逗引)

③状态词,形容很满。(满满当当)

④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理直气壮)

(3)整理文中特殊结构的词语。

①AABB式:

(窸窸父 安安静静 满满当当 瓶瓶罐罐)

②ABB式:

(凉冰冰 沙啦啦 厚墩墩 明晃晃 静悄悄 甜丝丝)

③ABAB式

(瓦蓝瓦蓝 滴答滴答)

预设:课文中ABB式词语特别多,读来十分亲切、生动,就像课文中的小女孩在向我们描述她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种.种事物,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语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4)学生提出自己在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与小组成员交流,全班汇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交流后进行汇报:课题中的“盼”指的是什么?

(盼着变天、下雨,盼着穿上新雨衣。)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puxuewang.com』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学生交流,整理答案。

明确:课文是通过以下事例来写“盼”的:①“我”有了一件新雨衣,大热天在屋里试雨衣,并且开始盼着变天。②下雨天,“我”主动要求帮妈妈去买酱油,却被妈妈猜着了心思。③“我”希望雨停下来,留着明天下,雨果真停了。④第二天真的下雨了,“我”理直气壮地拿出新雨衣,穿上新雨衣去上学。

3.学习第1—3自然段,感受“盼”的缘由及心情。

(1)学生快速默读这几个自然段,圈出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

(2)组织学生交流,出示语句及问题。

①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

思考:加点的词语表现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立刻”写出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雨衣的心情;“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我”看到雨衣后惊奇、高兴的心情。)

②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父响。

思考:结合句中的动作描写,想象画面,体会此时“我”的心情。

(尽管现在没有下雨,但“我”已经等不及要试试新雨衣了。这里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我”试穿雨衣时开心的心情和神气的样子。)

过渡:读到这句话,老师仿佛想起了小时候过年时试穿新衣服的情景。因为新衣服要大年初一才能穿,所以就盼着年快点到,年到了就可以穿新衣服了。但晚上睡觉前自己还是会偷偷地把新衣服穿起来,在家里转呀转呀,觉得自己漂亮极了。大家有过这样类似的心情吗?(可引导学生谈一谈,侧重点在描述当时的心情。)

③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思考:读到这两个“安安静静”,你有什么感觉?你能体会到蕾蕾当时的心情吗?

(有种无奈、失望的感觉。雨衣只有下雨天才能穿,可是天气一直这么好,雨衣只能躺在盒子里睡大觉,真可惜啊!)

④找出文中一处关于“盼”的心理描写,体会“我”此时的心情。

(“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这句话中有一些担心,担心天一直晴而不下雨,就没有机会穿雨衣了;还有些生气,觉得老天似乎故意在和自己做对,故意不让自己穿雨衣,所以才一直不下雨。这里写出了“我”的天真和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3)请学生稍详细地概括第1—3自然段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把缘由、心情描述清楚。

示例:妈妈送给“我”一件既漂亮又实用的雨衣,“我”特别喜欢,尽管天气炎热,“我”还是迫不及待地试穿了它,在家里神气地走来走去,直到被妈妈训说才脱下来。于是,“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天天都是晴天,“我”盼下雨盼得太焦急了。

过渡:同学们描述得不错,但要注意语言要更简洁些,抓住重点。大热天试穿雨衣,天天盼下雨,这是文章围绕“盼”字安排的第一个小故事。雨真的会被蕾蕾盼来吗?我们下节课再去看一看。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盼”的滋味我们许多人都尝过,盼的过程或许有忧愁,但也有憧憬与美好。正是盼的过程中的那份等待让我们在愿望实现时有种非常快乐的感觉,虽然没有“美梦成真”那么夸张,但一定有心满意足的幸福感。小女孩蕾蕾“盼”的就是在雨天穿上她的新雨衣,我们体会到了她因“盼”而生的小心思。阅读一个个有趣的小插曲,我们感受到了她那小小心愿的简单、纯真、可爱。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让我们有所共鸣,是因为作者把“盼”写得活灵活现,所安排的材料都紧紧围绕着“盼”展开。这节课,大家通过默读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文中叙述的几件小事,体会了作者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写法。同时,我们围绕着重点字词、语句,去揣摩了蕾蕾盼下雨的心情,再一次体会了心理描写的作用。在下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围绕着更多的小故事、更生动的心理描写去感受蕾蕾的“盼”。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结合课前导语、课后习题和旁批阅读)。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透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品味“我”的情感。

2.重点关注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童真的可爱,学会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生动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2.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同桌互相批改。(教师出示词语卡)

袖筒 斗篷 收缩 疯了 瓦蓝 厚墩墩 甩打 叫嚷 吱的 蒜薹

酱油 炖肉 嘴唇 蹦跳 楼梯 逗引 预报 满满当当 理直气壮

预设:本课生字较多,个别字比较难写(如“嚷”),有的字容易写错(如“篷、酱”),所以在课前检查一下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很有必要。告诉学生易写错的字可做上标记,在课堂上多留意,课后多写几遍,直到完全掌握。

2.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回顾上节课内容,过渡到新课。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蕾蕾的新雨衣有什么特点,让她这么喜欢这件新雨衣?

蕾蕾太喜欢这件新雨衣了,她干了件什么“傻”事?

因为想穿上这件新雨衣,蕾蕾开始“盼”什么呢?

过渡:是啊,蕾蕾天天盼着下雨,因为只有下雨了她的雨衣才可以派上用场。可是她盼啊盼啊,一连好多天都是晴天,她真失望。不过天怎么可能老不下雨呢?这不,这一天,终于下雨了。她有机会穿上新雨衣吗?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4—17自然段,感受蕾蕾盼得雨来、希望却落空的复杂心理。

(1)学生快速默读第4—17自然段,教师出示三大阅读任务。

任务一:画出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句子。

任务二:标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任务三:与同桌一起读一读,分角色表演蕾蕾与妈妈的对话。

(2)学生大声读出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句子,交流读后的体会,描述蕾蕾不同的心情。

心理描写:

①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放慢”和“加快”形成了对比,表现了雨来时“我”兴奋的心情。)

②“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蕾蕾的语言不连贯,“嘟囔”是指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可见其神态;心理描写显出了对妈妈有些生气,对妈妈不明白自己的心思感到失望。)

③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担心的情绪。虽然今天穿上雨衣的愿望落空了,但如果明天还下雨的话,自己还有机会,所以祈盼着雨别在今天下完,这种天真的想法让人读来既觉得有趣又心疼——如果此时她能够穿着雨衣在外面玩一会儿就好了!)

④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想象穿着雨衣时雨点打在雨衣上的情形,此时她对雨的期盼更强烈了。)

小结:这四处心理描写,若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蕾蕾当时的心情,可以用:兴奋——失望——担心——期盼。

预设:在第四单元,学生已经重点学习、交流了心理描写的写法、作用,懂得了心理描写常常会与语言、动作、神态结合起来,从而更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心理描写随处可见,如果学生仔细读一读,会发现这些心理描写也伴随着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文中有些句子虽然没有“想,心想”这些心理描写的提示词,也没有进行内心独白的描写,但通过其他细腻、生动的描写,学生也能体会到女孩子蕾蕾的内心活动,如:①“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②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教师可引导学生留意类似的句子,去体会蕾蕾的心理活动。

(3)学生读一读描写环境的句子,交流它们的写法特点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环境描写:

①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预设:提醒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嘻嘻地笑”“变了脸色”,这些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读来非常生动。“嘻嘻地笑”虽然是用来描写小杨树,其实是暗示着蕾蕾的心情——开心。“天一下子变了脸色”形象地写出了变天时的样子,蕾蕾盼望的雨终于要来了。环境描写常常可以烘托出人物的心情,比如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常会用阴天雨天暗示低沉、伤心的心情,而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烘托轻松、愉悦的心情。教师这样稍微点拨一下,学生便能体会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②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后清新、亮丽的风景。因为“我”盼着雨停,而雨果然停了,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了“我”高兴的心情。)

(4)请三名同学读一读第5—14自然段中的对话,两人分别扮演妈妈和蕾蕾,另一人读旁白。

过渡:同学们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读出蕾蕾的着急、期盼的小心思了吗?读出妈妈的表面一本正经而心中在笑的情态了吗?有谁觉得可以读得比他们更好?可以举手示意。

预设:文中的这一大段对话描写非常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我”想方设法要妈妈同意“我”穿上雨衣出去玩耍,而妈妈偏偏不解风情,始终不答应“我”的请求。母女的这场“暗战”,以“我”的失败告终。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他们肯定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情的同时,也可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来谈谈对这段对话描写的体会。

对话描写:〖puxuewang.cOm〗

①“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可见妈妈平时对蕾蕾要求比较严格。)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不太乐意、有些失望。)

②“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故作乖巧,想出出门的方法。)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妈妈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因此巧妙地回绝了“我”。)

③“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真的吗?”(妈妈虽然没有直接揭穿“我”的谎言,却用两个有力的问句暗示“我”,她已经看穿了“我”的小心思。所以“我”才会不敢再去看妈妈了。)

质疑交流:为什么妈妈已经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却不给我穿上雨衣到外面去走走的机会呢?吃完了晚饭,其实“我”也可以穿雨衣出去转一转,为什么“我”不出去呢?

预设:可能有的同学会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疑问。妈妈明明知道“我”很想穿上雨衣出去玩耍,可偏偏就不答应,还很有技巧地拒绝了“我”,似乎有点不通情达理。学生提出此疑问很正常。教师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教师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答:第一,文中的蕾蕾六点半要听英语讲座,妈妈肯定不希望她这个时候出去而打乱了学习计划。哪怕还有半个小时,妈妈更希望她能安静地休息一会儿,再去听讲座。第二,妈妈看出蕾蕾是为了穿雨衣出去玩耍而说谎,她可能不会纵容女儿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学会说谎,所以不会同意她出门。第三,在大人看来,雨衣是实用性的工具,妈妈给女儿买雨衣的初衷就是上学或出门时遇雨而穿的。此时既不是上学,也不需要出门,所以没有必要让她穿上雨衣。第四,为了情节的需要。本文原本是一篇短篇小说,有情节安排上的需要,需要戏剧性的内容。如果此时写妈妈同意让她出门,那么就没有后文了,也就写不出这种“盼”的急切以及最终心愿达成的快乐了。这个质疑很有探究的必要,既可以结合写法来谈,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生活中学生和家长也会有类似的矛盾。

2.学习第18—21自然段,体会所“盼”成真的快乐。

(1)学生自由朗读,画出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2)分组讨论、交流、发言。

预设: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子、修辞等方面去思考。

生1: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别生动:“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觉得雨不可能是“甜丝丝”的,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蕾蕾一直盼着下雨,这下她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她可以穿上雨衣上学了,所以才觉得连雨都是甜的。即使一个人高兴到了极点,他的心也不可能从嗓子里蹦出来,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蕾蕾激动、兴奋的心情。

生2:我觉得第18自然段中的“理直气壮”这个词用得特别好,读到这个词时我都笑出来了,仿佛看到了蕾蕾得意的神情。她此时肯定在想:这下妈妈再也没有理由拒绝(我)了,(我)心心念念的雨衣终于可以穿上了。

生3:我喜欢课文的最后一段。因为蕾蕾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她的心情特别好,所以她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她的雨衣上落。这种感觉非常真实,我有时也会有类似的感觉。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本文写法特点归纳。

过渡:在学习课文时,我们重点从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话描写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肯定也发现了这三种描写方法都不是单独使用的,常常要结合多种描写方法。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本文的写法特点,然后再来进行几个小练笔的训练吧!

写作特点归纳:

(1)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我”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3)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写出了儿童的纯真、可爱。

2.小练笔。

(1)出示小练笔要求。

小练笔一:不同的心情下,我们看到同一个景物的感觉就会不一样。所以唐代大诗人杜甫才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请你用一小段文字描写一处自然景物,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即“寓情于景”。

小练笔二:文中蕾蕾与妈妈“斗智斗勇”的对话读来很有意思,在有趣的对话中还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你也来写一组对话,注意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相结合。

(2)学生朗读所写片段,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6.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六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感受绿色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以大问题统领,“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感悟绿色的美妙,从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感受绿色的韵味,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紧接着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呢,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感受绿色的韵味。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大、小环境的特点等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行。

五、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1、语文教学中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本次教学教学预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教师的互动,灵活运用教学平台,缺少课堂生成。

3、学生还没有切实参与到评价当中,教师的评价也是以知识评价与操作技能评价为主,对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还体现不够,评价内容只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而对过程和方法评价少。

4、语文教学味不浓,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不够,学生的朗读缺少个人体验。对文中的重点佳句指导不够。

六、新的教学设计

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媒体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象这样的写景文章最后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绿色的韵味。初读课文,紧抓绿色的美妙。突出绿和人的和谐统一,提供相关的学习提示。利用网络论坛,提出自己所感兴趣及所要了解的问题,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在学习汇报中后完成相关的习题。

7.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七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有关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的听众。

板书: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的听众”是指谁?

“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评: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读题解题质疑,培养读文质疑思索的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

(2)“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三、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评:让学生学会理性学习,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和感悟新篇章。]

四、读一读句子

五、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回顾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A: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相机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聋了吗?为什么她要这样说?

(出示词语)介意

指导朗读。

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为什么要溜走?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妇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

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的老妇人

再读老妇人的话。

B: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齐读句子)

(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指导朗读

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她心里在想──?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是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

C:你还找到了哪句?

(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指导朗读

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想象什么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2.让我们再一起来读5-8自然段,体会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

(1)你有什么问题吗?

(2)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出示词语):难以置信(理解)

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了,家里人对我的这一变化──难以置信。

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

(出示词语)潜滋暗长(理解)

(3)有一次,她竟说──引说

这时,老妇人又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

(4)为什么我会忘记老人是一个聋子?为什么我会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的老妇人(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4.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话想对这位“耳聋”的老妇人说啊!所有的话,都凝聚在他的琴声中,(相机出示12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吗?(感激激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小结我在学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6.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评: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习读文思考、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一起探究,围绕老教授的言行展开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美好的心灵,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

三、总结课文

1.情感升华:“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

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

的听众

老人给我鼓励、信心、力量、帮助

8.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篇八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得以彻底平复。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二、学情分析

读课文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言语,注意读准字音: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检查字词自学情况,互解疑难:指名试读课文,回答析题时的问题:按自然段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大意。

三、教学要求:

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理解诗句,了解内容。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二、初读,了解大意

1.正确朗读诗

①在预习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能正确朗读这首诗,做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②生评价。

③指导读“妻子(zǐ)”生读,师读,比较

④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2.在诗句中理解词语

①读中体会

(忽传、初闻、涕泪、却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②师生讨论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喜欲狂)

板书:喜欲狂

三、细读,品诗

1.过渡:是的,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2.学生自由体会

3.学生自由表达

4.出示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小结: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明之处。

5.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6.指名读

7.背诵(师引背齐背)

四、联系生活,激情练笔

五、学一带一

六、指导课外阅读 教学后记:

课堂上抓住一位学生质疑的契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讨论,在解疑的同时,深化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他们的爱国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历代的许多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这首诗就是我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示儿》。

二、质疑

(一)、轻声的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你要提的吗?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得?

3.对这首诗中的理解上的一些问题。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网站导航

1.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们通过网络来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有没有信心来学好一课?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的网络课件里有些什么内容?

2.你准备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呢?你能告诉大家你准备先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

3.教师归纳

第一步:把这首诗读正确。

第二步、能过重点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步、体会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生自主学习

五、学生交流学习的结果

1.指名诗本诗,读后评价有无读错的地方。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话?

(1)说说诗的意思。(2)你还想说些什么?(3)你能把它读好吗?

六、反复品读,感情诗歌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当时北宋被金兵占领,南宋小朝廷无意北进收复故土,北宋人民处于国破家亡、水深火热的空难中,日日盼宋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临死前也不忘收复中原,同学们谈的体会真好,能不能把你的体会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教师配上音乐。

1.自由读

2.小组内相互读,然后选一个读的最好的同学代表本组来进行表演。

3.小组代表读,读后评议

4.全班读

5.指名背诵

6.全班背诵

七、作品发表

同学们,此时此刻陆游的儿子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陆游的儿子,请把你要说的话发表在作品栏里。

八、测试

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台湾小朋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 》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我深信:以后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

欢迎到我们家乡玩!教学后记

9.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篇九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tíng)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幺,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chàng)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亲的深深的爱与怀念。

对祖**亲: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三、默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1.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

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四、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

四、朗读全文,师生小结。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

二、(接第一课时)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

(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2)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

(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细读怀念祖**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

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

有感情地读。

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教学说明】此部分教学,不拘泥于一句一句地讲解过程,均由学生自己找出句子,不分先后秩序,学生找到的句子老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共同讨论,得出祖**亲与自己生母一般,让作者思念,作者那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同时通过文字也传递给了我们。教师应多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及抓住句子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除武装句子的意思。

4.齐读这些句子,想想它们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

1.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如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课文),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

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

四、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结束教学。

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板书:

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 真挚爱慕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他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对祖国的怀念,文章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首尾呼应,说明了为什么会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默读,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接下来,我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先出示统领全文的问题“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而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好批注。在小组间巡视时,我提醒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语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爱慕之情。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交流。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下重点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当学生在交流时,仍感到困难时,我引导学生先自由读相关段落,再细读相关语句加以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个来回。每个学生在朗读、概括、体会的过程中都能各有所得。两位母亲身份虽然不同,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升华。

10.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十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积累、传承古文化。

2、 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诗词的内容。

3、 在诵读基础上体会讲坛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感情。

4、 运用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根据诗意展开联想与想象作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程设计

一、 古诗引路,揭示课题

1、 引导背诵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并指名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师吟唱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并介绍诗的大意。

3、 出示王昌龄又一诗篇《出塞》,并简要交代诗的历史背景。(秦→汉→唐)

二、 诵读诗句,了解内容

1、 教师范读(放录音),学生标出节奏。

2、 指导学生按节奏自由读诗。

3、 师生齐读,男生女生轮流读,指名读,指名式背诵。

4、 同桌合作,诗句、注释,插图三合一体会诗意。

5、 请学生说说读书收获,交流诗之大意。

三、 品读诗句,体验感情

1、 教师领导填补式读诗句。

2、 学生有感情地边齐诵诗篇,边思考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 引导学生品味“未还”、“在”与“度”的用词之精妙。

4、 引导学生总结诗人抒发的感情。

四、 赏读想象,依诗作画

1、 学生边读诗句,边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2、 交流所画景物词:明月、关塞、飞将、胡马、阻山

3、 激发想象,指名依文、物作画,或用图文说明。

明月

胡马

阴山

三唐 关塞 飞将

上一篇:人生心路摘要励志美文下一篇:古代励志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