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感动

2024-10-26

感悟感动(精选16篇)

1.感悟感动 篇一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依旧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歌声,是对英雄的赞礼!

在赞美声中,灯光聚在一起,一位身穿笔挺军装的军人在别人的搀扶下走了出来,他虽然失去双手,双目失灵,却依旧雄姿英发,光芒万丈。他就是让我们心灵与灵魂震撼的英雄---杜富国。他拥有着坚定地信念,一句你退后,让我来,把责任与风险全部抗在自己的肩上。无论是面对多么可怕的死神,还是恐惧的爆破现场,都用坚定的信仰支撑着自己,与战友们手拉手趟过一片片雷场,这不正是我们赞扬的英雄情怀,爱国情怀吗?

岁月静好的背后,正是如这些扫雷战士一样,坚守在各个岗位的军人的忠诚守卫。这些可爱的人把眼泪你会为力量,坚持自己的信念,把风华正茂、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奉献给了伟大的祖**亲。祖国有你们才安全,你们才是中国最坚固最安全的墙!再此,我要向所有的战士敬礼!

2.感悟感动 篇二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一场盛宴之后,奖牌与新的运动纪录将铭刻史册,而深藏记忆的却是那震撼心灵的瞬间及对灵魂之美的悸动,这种滋味是奥运盛宴的余韵,每每品尝总让人心潮起伏,泪眼迷蒙:伟大的母亲、乌兹别克斯坦裔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为罹患白血病的儿子赚取医疗费,仍以33岁运动高龄屹立在体操竞技场上;只为了向祖国问候而回来的前中国花剑奥运冠军栾菊杰竟以知天命之年剑舞北京;穿越战火为国参赛的伊拉克代表队,这个深陷硝烟的国家,在奥运会开幕前不到10天才获得参赛资格,而此时的伊拉克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但他们仍斗志高昂地参加比赛。北京奥运会上,不仅有菲尔普斯、科比、姚明等众多明星星光熠熠,更有娜塔莉·托特、帕尔蒂卡、埃蒙斯夫妇等真心英雄讲述的传奇。普通人崇拜明星,因为他们象征生命的骄阳,但普通人更敬佩真心英雄,因为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们诠释了感动,北京奥运也因此而更加精彩。

北京奥运实践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谐世界的目标,也传播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主题,更共享了爱心与善良、关怀与同情、支持与鼓励的奥运精神。自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一个崭新的名词“奥运传播”便成为公关业、企业界耳熟能详的字眼。什么是“奥运传播”?“奥运”又传播了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奥运赞助商们认为奥运传播了企业品牌,城市设计者们认为奥运树立了城市形象,媒体记者们则认为奥运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而与北京奥运一路走来的普通百姓,通过亲历奥运的点点滴滴,见证了体育竞技如何传递爱与被爱的感动,奥运精神又如何将世界人民的心紧密联系起来,北京“人文奥运”主题最终因爱与感动、以人为本而实至名归。正如伊拉克国家足球队教练所说:“我有什叶派队员,也有逊尼派队员,但我的球队没有种族问题。”他的这番话完美阐释了奥运精神的伟大之处,即奥运超越了体育竞技而回归到“人之初, 性本善”的人性真谛。一场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局部战争在奥运开幕之际打响。当格鲁吉亚运动员妮诺·萨鲁克瓦泽在北京奥运赛场上亲吻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时, 奥运精神打破了国界,消弭了仇恨,人们对和平的召唤与期待骤然变得如此强烈。面对如出生婴儿般纯净的奥运精神,所谓文明冲突,所谓种族屠杀,所谓文化灭绝等等困扰当今世界的难题犹如过往云烟般枉然。对于关注奥运的普通百姓而言,奥运传播了人性的光辉与人格魅力。

3.感动着他们的感动 篇三

你们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饥渴的目光;你们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动人的歌曲;你们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们今生今世怎能把你们遗忘!

在编写10位“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和1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事迹时,我们为他们的坚守、执著、奉献所感动。全国优秀教师芮茂福的故事,更让我们难以忘怀:

“2011年10月27日,一个平凡的日子。当晚,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星湖中学校长芮茂福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督查学生自习,在送完所有走读生后,他又返回学校检查住校生的就寝情况,一直到深夜。就在所有学生都进入梦乡时,不幸发生了,因长期过度操劳、心力交瘁而引发疾病,年仅48岁的芮茂福就这样告别了讲台,离开了他深爱的孩子们。”“芮茂福走了,安静地闭上了疲倦的双眼。他终于可以休息了,永远地不用操劳了!”……

提到“特岗教师”这4个字,很多人不再陌生。为解决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结构性失衡等问题,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央编办部署实施中央“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任教。6年来,云南省共招聘特岗教师30000余名,分布在全省98个县市区的近2000所学校。特岗教师的到来,为我省农村教育带来了活力,给农村孩子带来了希望,极大地缓解了我省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师资压力和财政困难,为我省2010年顺利通过“两基”国检,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障作用。

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省隆重表彰10名“教书育人楷模”和87名“特岗之星”,我们在为他们鼓掌时,并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们辛苦了!”

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体会心得感悟 篇四

从大理调到华坪不到一年,张桂梅被查出子宫内有一个近五斤重的肌瘤。由于之前给丈夫治病花掉了几乎所有积蓄,张桂梅决定放弃治疗。后来,县里得知了张桂梅的病情,县长告诉她:“我们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为此,县里开妇代会的时候积极动员大家给张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仅剩的五块钱路费。

“我没为这个小县做过一点点贡献,却添了这么大的麻烦。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为他们干些什么。”张桂梅回忆起那段往事,依然哽咽。

再次回到校园,张桂梅发现,华坪的教育环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远。张桂梅任教期间,民族中学里的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

读着读着就不来了,是什么原因?张桂梅跑进大山,开始找那些退学女生做家访。和家长们一谈,张桂梅明白了:十几岁的姑娘,已经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张桂梅不甘心,拦不住的,就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进行沟通;家里太穷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她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女孩子们带回去读书。

,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身为教师的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民族中学和儿童之家的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

5.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感悟 篇五

鲍峰认为,叶老既是他的乡中先贤,也是他的同行前辈。学习叶老敬业乐业和奉献精神,自是应有之义。“叶老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崇德向善的师德,叶老是我们和县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和楷模。”鲍峰表示,叶老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业成长和身心健康,自费成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把孩子们聚拢起来,无偿施教。又把有限的收入掰成几瓣花,组织学生出外学习参观,扩大视野,甚至自费发放奖学金,鼓励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倾其所有,以个人之力,先后培养辅导千余学生。

“没有仁爱精神,是难以做到这样的倾情付出,更别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鲍峰说。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鲍峰认为,他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仁爱精神不可或缺,放下身段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关注他们学习生活情感需要,如此才能赢得学生家长的信任,教学之中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鲍峰还认为,叶老的精神还表现在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是个职业,更是学生灵魂的引路人。”鲍峰说,“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为学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扣子’,指引他们走好人生的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有这样的觉悟,好在有叶老为我们做了榜样。”

6.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感悟 篇六

研发中国自己的新型歼击机——顾诵芬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个想法,是在1963年7月的一次技术报告会上。此前,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已经对米格-21进行了近3年“技术摸透”。顾诵芬认为,摸透只是初步阶段,我国最终还是要设计出自己的飞机。为此,他在会上提交了一份设计报告。

1年后,经过进一步准备,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设计研究所提出,“现在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自行设计上去了”。1965年1月,黄志千被任命为歼-8飞机总设计师,顾诵芬担任副总师之一。

不幸的是,4个月后,黄志千在赴西欧考察途中遭遇空难。新机研制工作由叶正大领导,以王南寿为负责人的总设计师办公室,成员包括蒋成英、顾诵芬等。接下来的几年里,顾诵芬主持解决了歼-8纵向稳定性、横侧向稳定性等技术问题,为其首飞成功作出了贡献。

但对顾诵芬等人来说,首飞成功只是一个开端。没多久,他们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飞机在向大速度飞时出现了抖振问题。飞行员对顾诵芬说,就像坐在一辆破公交车行驶在并不平坦的马路上,颠得太厉害。

为了找出问题所在,顾诵芬带领团队想了各种办法,从机尾罩的设计到内外流的协调,再到方向舵上安装阻尼器,一步一步去排振,逐渐提高飞机的速度。然而,直到1978年,飞机的抖振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顾诵芬判断飞机尾部存在着气流分离现象,却苦于没有好的录像机和照相机,而无法证实这一判断。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土办法”,在机尾罩周围贴上毛线,人坐在另一架飞机上观察,哪些地方的毛线是震动的,这样就可以看出哪里存在气流分离问题,而顾诵芬本人就是那个观察者。为了观察清楚毛线条的扰动,两机的距离和间隔都在5米左右。这样的飞行对飞行员和顾诵芬来说是一种冒险,更何况顾诵芬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但他还是承受着巨大的身体负荷,连续3次上天观察,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试飞当天,他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出门了。家里人以为他只是日常上班,没想到他会瞒着他们登上试飞员鹿鸣东驾驶的歼教-6飞机。由于姐夫黄志千逝于空难,他们家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但从提出办法那时起,顾诵芬就没有再考虑这个问题。“心里想着的是国家,并不是想着自己怎么样。”顾诵芬说。

1979年年底,歼-8终于正式定型了。歼-8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完全国产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第二年,顾诵芬成为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承担歼-8Ⅱ的研发工作。歼-8Ⅱ被评价为“我国空军装备的歼击机中最高档的机种,对改善空军装备、增强国防力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而整个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

1986年,顾诵芬离开他工作了30年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调到北京的航空工业科技委工作,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为航空装备的体系建设、重点型号的未来发展,以及国防事业的宏观布局建言献策上。

从大飞机专项到第四代战机技术的革新,再到最新前沿技术探索,顾诵芬一直关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希望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有顾总在场,我们就踏实了。”不少年轻飞机设计师这么说。

,顾诵芬被确诊患有直肠癌。虽然后来接受了手术,但他至今仍处在癌症的康复期。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每天雷打不动地按时出现在办公室里。从家到办公室,距离约500米。这段路程,常人走起来用不了10分钟,顾诵芬却需要花上至少3倍时间才能走到。但他从未想过要停下来。“了解航空进展就是我的晚年之乐,”顾诵芬认真地说,“希望我们的航空工业能够真正发展起来,成为世界先进国家之一。”

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前,顾诵芬不小心摔了一跤,当被问到康复后最想要做什么时,他缓缓说道:“还是搞飞机设计。”

7.雪山的感动 篇七

踏上玉龙雪山, 置身于冰川之中的我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怀抱千年冰峰, 鸟瞰碧海云天。皎洁的白雪, 玉立的冰峰, 清澈的碧湖, 绮丽的山川, 眼前的景色恍若仙境。仿佛是在云中漫步, 雪里求仙, 这一切是如此的神秘、圣洁、超凡入圣。1 3座海拔5 0 0 0米以上的雪峰, 随浮云翻滚舞动, 时隐时现, 转瞬间呈现出千姿百态。放眼望去, 万里祥云中, 雪山呈灰色、银色, 仿佛是舞动的银龙, 顶峰竟装点了粉色的胭脂, 在阳光的亲吻下美轮美奂, 加上碧海天空的映衬, 真可谓:“丽江雪山天下绝, 积玉堆琼几千叠。”

回到山下, 仍旧是一片丛绿, 温暖如春如夏, 鲜花静静地盛开着, 明朗得如诗如画, 回望那玉龙雪峰, 竟愈发觉得它是那样气势磅礴壮美秀丽!而我作为画者, 面对造物主如此充满灵性的创造, 怎能不为之感动?这碧蓝的天空, 葱绿的大地, 舞动的祥云与银龙般的雪山、晶莹的冰川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幅幅画卷, 深深地印画在我的脑海之中。创作的欲望在我的心中不断涌动, 我要通过画笔表达我对大自然的感受与认识, 通过对大自然的勾画去承载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的世界。从真实的景色中提炼出自己对自然对艺术的热爱, 凭着艺术家对美好事物的捕捉与敏感, 将大自然的杰作呈现在世人眼前。

丽江归来, 我像往常一样走进画室, 一间位于紫禁城内慈宁宫北隅的小屋。创作出了《玉龙含笑》、《玉龙幽壑》和《白水出玉龙》等作品。在这个似乎独属于我的空间中, 用我的画笔再次感悟自然之神美, 探求艺术之本源。我在作画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笔墨技法, 是自己几十年来精心锤炼的传统笔墨技法与现实题材在这古屋中的自然融合。原有的成熟技法如披麻皴、斧劈皴等已无需套用。造化与心源, 有法与无法, 神于形、意于法, 集于笔端, 呈现在纸上。

《玉龙含笑》一图, 近景绘出丛生绿树遍野鲜花, 中层推出半山绿色半山雪, 展现出山顶白雪皑皑, 云雾轻柔地环绕着高远的雪峰和冰川的景象。在作品中, 鲜艳的蓝色渲染着天空。蓝天是玉龙美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能给赏过美景的人留下永难忘却的印象。整个画面结构, 以师造化为基础, 从心源而完稿, 突出了丽江优美的自然环境——绿雪、祥云、以及亮丽晴朗的雪山风貌。我力图使画面明快, 舒朗, 充满活力, 一反以往自己所作冰雪画中阴天少云, 色象沉静、幽深的风格。在创作时, 笔墨已无法可依, 以表现山石树木的结构为目的随机应变, 线面结合随意而行。笔墨力求保留古人的神韵与气息, 但是我们毕竟不是古人, 画面亦自然会呈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对于这一问题, 我的体会是“继往开来”这一概念是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创新是时代发展自然而必然的结果。

那些用心绘出的作品, 每一幅都承载了我创作的幸福与喜悦, 并倾吐着我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所感所悟。我愿把我的作品献给所有善良、高尚、爱好艺术的人, 让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之作带给他们视觉的享受。多么希望欣赏我作品的人们, 能够从中享受到自然之美, 并以此探求艺术的真谛, 让心灵得到平静与升华, 从而达到画者与观者心与心的交流。

巾帼不让须眉

——从紫禁城走出的女画家祖莪简介

8.感悟感动 篇八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当时,吴天一已经75岁高龄,又是桃李满天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却坚持要去灾区参与救援工作。他的同事和家人担心他的安危,百般劝阻,但他说,“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区的地震,我们要以共产党员的精神战胜高原地震灾害”,带领医疗队前往灾区。在灾区,他往返于各个救治点之间指导抢救高原病患者,在医疗点为后辈们讲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识,在临时居住点宣传科普防病知识。震后,他又将这些宝贵的高原医学救援经验加以总结,分享给了国际各方。

吴天一今年已是86岁高龄,依旧凭借着饱满的热情和求知的精神,在青藏高原继续进行高原医学研究工作。末,《吴天一高原医学》一书出版发行。这本历时4年,共340万字的著作,凝结了吴天一60多年来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该书从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高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为高原医学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指引,同时也对高原卫生保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颁授勋章。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吴天一院士曾经说过,“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60多年来,他深深扎根于青藏高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高原医学的研究工作之中。从一名普通医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的初心、矢志报国的理想、求实进取的追求和甘于奉献的品格。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中,他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服务人民,用科学报答祖国,用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昂扬的精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赤诚的家国情怀,诠释了一名医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的职业精神。吴天一坚守着高原医学研究的阵地,矢志不渝地探索科学与真理,将高原医学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生只做一件事,却将这一件事做到极致。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精神,为年轻一辈树立了榜样。

9.感动中国人物王娅事迹学习感悟 篇九

天津医科大学 学生辅导员 郭琳:今天是王老师离开我们的第33天,我想每每提到她的名字,我们总会想起那两组数字,孑然一身的她和长期资助的7名学子,(和捐赠)的一百万房产。

王娅的徒弟赵颖也赶来参加缅怀仪式,1991年赵颖刚参加工作时,就是王娅手把手地带她。20多年来,两人在工作中是师徒,在生活中是朋友。这次缅怀仪式,王娅资助过的寒门学子也特地从甘肃赶来参加。为了迎接孩子们,赵颖早就为师父打理好了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这间70多平米的房子就是王娅的遗物,也是她送给孩子们最后的一份礼物。

在客厅的书柜里,一直放着被王娅当作宝贝的东西。

亲密的关系,让师徒二人无话不谈,听说师傅经常会捐款资助学生上学,赵颖也跟着一起做了起来。

王娅生前是国网天津电力检修公司的一名普通女工,月工资从来没超过4000块钱。为了帮助寒门学子,她的生活十分俭朴。客厅里,有一个特别的物件,是王娅生前为了省钱而自制的输液架。

面对寒门学子慷慨解囊,对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苛刻,这曾一度让赵颖不能理解师傅。

王娅徒弟 赵颖:都是说保证我自己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我有能力我把多余的钱捐出去,王师傅不是这样,就是到一种很抠门的那种状态,然后把大部分的钱都捐出去了,真不理解。

10.幸福源于感动 篇十

曾几何时,我们静下心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妙的东西令人幸福,用心去感知、用情去体味,我们发现,其实琐碎、平凡的生活中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老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孺子牛精神使我感动,感动于他们的忘我品质;身体欠佳时,同事的一声问候使我感动,孩子递来的一张餐巾纸使我感动,感动于他们的关心;教研活动时大家七嘴八舌为你的教案争论不休,是感动,感动于他们的真诚;领导真诚地指出你工作中的不足,善意地向你提出建议,是感动,感动于他们的关怀;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充满感激的一声“谢谢老师”,也会让我感动,感动于他们的尊敬;每到节假日,家长、朋友的一个祝福短信使我感动,感动于他们心中时刻记着我。而在与我们每天朝夕相处、有时候甚至让我们感觉有些“烦”的孩子身上,细细思来更是有着数不清的感动:孩子们的纯真、睿智使我感动;早晨孩子跑进来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老师,昨天我在街上看见你了,但我不敢与你打招呼。”感动于他们的信赖;送孩子出校门的一个雨天,孩子从身后悄悄地撑上小伞为我遮风挡雨时,感动于他们的爱心;当孩子跑来轻轻地告诉我:“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晚上我请你吃蛋糕。”感动于他们的好客;当你忙碌了一天还在与孩子一起打扫卫生时,孩子们从我手中抢过劳动工具,对我说“老师,我们来做”时,感动更是肆意在心间流淌。踏青时,孩子兴奋地尖叫:“开花啦!”“小草发芽啦!”让我们感动于他们对生活的敏锐……

偶尔,我们也会为自己的职业而感动。虽然,我们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出的是真理,擦去的是自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出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虽然,我们知道教师要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知道,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因为我们知道,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百合与康乃馨,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和一次又一次的感动,是人世间难以寻觅的幸福。

11.感悟感动 篇十一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个人感悟作文1

坚持就是胜利,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以3-1的优势战胜日本队,取得女排世界杯冠军。要知道,她们为了这份荣耀,坚持了11年,努力了11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霍金21岁的时候,他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病,1963年,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只能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但他还是完成了巨作《时间简史》。是什么让他完成了这本巨作?归根基地就是坚持。

半塔保卫战中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在遭敌优势兵力围攻下固守待援,打守备战的经验。陈毅同志说:“半塔保卫战是固守待援的范例。”敌兵力共有一万多人,武器装备良好。而我守卫半塔的兵力只有五百多人,加上外围部队总兵力约三千人,其中还包指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分没有枪。敌我兵力悬殊很大。形成了对半塔的包围。当时我五支队指挥机关所在地苏营和半塔之间的通路也被敌人封锁。,固守半塔,以待援军,打得敌人大败。为什么能胜利?那就是坚持!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胜利之前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只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胜利就会出现在眼前。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个人感悟作文2

又一场酣畅淋漓的3比0。在本届女排世界杯的第十轮比赛中,中国女排战胜了塞尔维亚女排,以10连胜的骄人战绩,提前一轮卫冕。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十个世界大赛冠军,也是她们为新中国70华诞送上的最美生日礼物。

作为唯一一个在世界上拿过集体项目冠军,而且曾经实现过世界大赛五连冠霸业的运动队,中国女排不只是中国体育的骄傲,是其他运动队学习的对象,更是一个激励国人自强的精神符号。在“中国人玩不来大球”“中国人集体意识差”等观点直到现在还甚嚣尘上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女排站上世界之巅的成功之路,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集体体育项目的胜利原因,主观上包括个体的能力、整体的实力、求胜的欲望、教练的水平,客观上包括其他球队的水平、场内场外的干扰因素甚至运气的成分。但这只足以解释一场比赛顶多一届大赛上的表现,但若用来解释一支球队几十年处于世界前列,即便低潮期也没有哪支球队可以低估,就显得牵强了。

技战术层面的东西只适合技术性的分析,战略层面的东西则需要以战略眼光来分析。中国女排胜在战术,但更胜在战略,这个战略,就是走自己的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真正的强者之路无不是走自己的路。几十年来,中国女排教练队员轮番更迭,世界排球的发展趋势也几经变幻,然而中国女排没有被他人带乱节奏,更没有丧失以我为主的自信和自觉,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女子排球发展的道路。

走自己的路,绝不是守着老东西骄傲自满、因袭不变,更不是关起门来向壁虚构、闭门造车。恰恰相反,在中国女排的起步阶段,我们就虚心向其他国家的主教练和队员请教技战术、体能训练等各个方面的先进经验。直到现在,学习意识和学习精神仍是中国女排赖以不断进步的源源动力,中国队的教练和队员经常说的“向对手学习”,绝非面子上的客套话,也不是故意释放“烟幕弹”,因为就算是手下败将依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只是我们没有把先进经验看做僵死的教条,没有陷入对先进经验的盲目崇拜,所以不是什么都学,没有今天学欧洲明天学美洲,更绝非照抄照搬。真理再往前迈出一步,就有可能变成谬误,别人的成功经验硬生生地套在自己身上就可能是枷锁。没有人家的身体,也没有人家的技术,却非要打人家的战术;要成为另一个谁,却忘了自己是谁,如此削足适履,焉有成功可期?中国女排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结合中国人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独特的身体条件以及一支队伍人员构成上的长处和短板,磨合打造出中国女排自己的强者之路。

中国女排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冲出亚洲到到站在世界之巅,虽然每个时代、每一届大赛、每一场比赛的特点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却自始至终,那就是鲜明的中国特色。去年,郎平荣膺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贡献人物,这是对郎平也是对中国女排的高度褒奖。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女排的擎天柱,到现在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和中国女排一起阔步走在改革开放的大路上,女排精神已超越了体育本身,对各行各业起到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让中国人感受到自尊、自强、自豪,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中国女排的强者之路走得并不容易,越是这样,越要坚定自信地走下去,在自己开辟的路上继续演绎强者恒强的道理。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个人感悟作文3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奥运赛场,向来是最高强度的竞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发、昂奋、高涨、磅礴,形成气吞山河的力量。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中国女排硬是咬下了这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这是拼搏精神的胜利与壮歌!

中国女排在里约再度夺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日益崇尚训练条件、奖金待遇的当下体坛,拼搏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必须弘扬!

中国女排在奥运赛场写下的新的壮歌,将鼓舞国人在感动落泪之时,用踏踏实实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点滴奉献汇入时代大河。

女排精神不朽!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个人感悟作文4

“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但是不可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历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哪怕是遭遇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诉自己,也告诉国人,希望的启明星仍旧悬挂在前方。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无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里约奥运已经结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却早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我们向女排姑娘们致敬,向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致敬。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个人感悟作文5

“一个球哪怕你接不住,也要拼尽全力冲过去”,这是老女排留下的遗产;“打一分算一分”“一分一分咬下来”,这是新女排写下的精神。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奋斗,才弥足珍贵。曾振奋整个国家的中国女排,再次用一次跌宕起伏的夺冠,振奋了我们的精神。

有人说,中国女排 从来没有过“统治地位”,几乎每一次夺冠都靠艰难的拼搏完成。而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或许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这恰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竞技体育本来就不仅是身体、技巧的比拼,也必然会包含“精神力”的较量--有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的确,“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凝铸出来的。有记者就观察到,女排队员在训练局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吃饭,因为来得最早、练得最久、结束最晚。

无论赛场成败,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从上世纪80年代“五连冠”,到成绩滑坡陷入低潮,“两起两落”却始终目光坚毅看着前方。从起步到巅峰,从巅峰到低谷,从低谷到崛起,从崛起再到巅峰,张蓉芳、梁艳、冯坤、赵蕊蕊、惠若琪、朱婷……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30多年来,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让人看到了不畏竞争、永不言败、执着坚持的精神魅力。

今天,我们正需要重新叫响“女排精神”。从个人看,有机会、有舞台,但也只有一步步地往前走,才能收获梦想;从国家看,发展不易,前行维艰,中流击水之时,更需要鼓起精神、振奋意志。无论我们走了多远,无论我们怎样改变,那种理想主义不能丢,那种创造历史的精气神不能变。正因此,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赞美这精神、弘扬这精神,因为只有有了宝贵的“精神力”,才能写下更灿烂的诗篇。

12.感动中国人物相久大事迹心得感悟 篇十二

自申办营业执照起,相久大就感受到了其中的重重阻碍。他告诉记者,当时没有哪个行政部门同意审批与“植物人”托养相关的机构,最后只能以创办残疾人托养扶助中心的名义,在密云区民政局拿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目前,登记证书将于今年到期,需要换领登记证书并更新注册地址,主管单位也将面临变更的问题。这意味着若在到期之前无法找到新的主管单位,登记证书将会被注销,托养中心也将成为“非法经营”的“黑户”。

5年时间里,延生托养中心共接收了74位病人,有43人在照护下完成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但对于即将收住在非法经营的机构内,不少家属也对相久大表示同情,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解决托养中心的“身份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根据推算,重度失能老年人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2%左右,我国现有2.5亿老年人,核算下来就有500万人属于重度失能老人。虽然很多“植物人”从年龄划分并不属于重度失能老年人,但“植物人”本身也是重度失能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我国目前“植物人”患者大约有30万至50万人。如果在医院的ICU病房治疗,首年的治疗费用就在50万至100万元之间,因此不少家庭无法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

相久大认为,自己的托养中心若能以护理院的身份进入医疗系统报备,就可以拥有相应的医保报销资格,也可以为患者家属减轻经济负担;若能纳入民政系统,作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就可以享受床位补贴以及水电气暖等优惠。

王振耀表示,由于“植物人”群体的定位还存在不清晰的情况,所以很难明确将植物人托养机构纳入某一具体领域进行管理。他表示,目前我国在对困难群体救助的思路从“救急、救穷”开始向“救难”延伸,但对普通家庭、中等收入群体等出现重度失能人员情况的关注还不够。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北京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规定,植物状态或患有终末期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需长期医疗护理的,可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可每人每月领取600元失能护理补贴。同时,北京市民政局有关人员表示,《北京市社会救助管理办法》中提出“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大病保险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等支付后,由个人负担的符合北京市规定的医疗费用,按照门诊、住院、生育、重大疾病等不同情形,分别给予救助。”植物人患者家属也可根据此办法,向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也可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

“在重度失能面前,普通家庭因病致贫的概率也是很大的,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得到重视。”王振耀建议,对普通家庭因家庭成员成为重度失能人员的,可按照重度残疾人员进行帮扶。同时,对于严重失能人员也可进行一次全国层面的筛查,了解底数,在“十四五”规划时根据数据进行统筹施策,让更多人能够“弱有所扶”。

13.感谢你感动我 篇十三

常常给病人做静脉穿刺, 病人化疗过的血管早已破坏得不堪入目, 一块块青紫的瘀斑, 看不见, 摸不到,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 蹲下来, 绑着止血带, 轻轻拍打着手背, 拿着碘伏棉签, 一点一点地找着可能穿刺成功的血管。病人及家属便用慈善的目光鼓励我, 安慰道:“不要紧张, 不要着急, 一针不行来两针。”有了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我便更加自信地将针刺入血管, 一针见血, 听到的是感谢与夸奖, 此刻, 我满怀感激, 没有他们的鼓励与支持, 我这个年轻而又缺乏经验的护士, 哪来的自信?感谢你, 感动我, 是你给了我信心, 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今天, 整理病房时, 随口问起一位患者她母亲身体安好?她很安静地说:“我母亲?哦, 已经过世了。”我当时就愣住了, 手上的扫床刷子不知道该如何摆弄。她和她母亲都是我们科的癌症患者, 这次只见她一人住院, 便随口一问, 没想到, 听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她见我表情沉重, 不知所措, 反而安慰我说:“生老病死, 不必太过强求。”看着与我年龄相仿的她, 我说:“姐姐, 你还年轻, 记得要坚强!”她会心地笑了。那淡定自若的笑容, 是那样的温暖, 仿佛在告诉我:活着真好。感谢你, 让我明白, 活在当下, 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时光, 要用柔弱的臂膀撑起生命的坚强!

“姑娘, 快去洗洗手, 在病房一定要注意不能感染到自己。”

“孩子, 又值班啊, 吃饭了吗, 哎哟, 太辛苦了。”

“看, 抱这么多被子, 等会儿, 我帮你开门。”

“下夜班快回去休息吧, 看, 熬的眼睛都变小了, 做护士真不容易啊。”

当忙碌时听到病人这些热乎乎的关心, 我为之震动, 会心的笑了, 突然间觉得再苦再累, 能得到患者的肯定, 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有价值的。我深深的体会到,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丰碑无语, 行胜于言;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 你在患者的心中就有多重。感谢你, 感动我, 又让我在成长的历程中增添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明白要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虔诚地对待所有认识和不认识我的人, 只为他们曾给予过我的一句叮咛、一次微笑、一份关爱。

“姑娘, 能不能摘下口罩来让我看你最后一面?我已肿瘤晚期, 没有治愈希望, 出院后也许再也没有重逢的机会, 我很怀念我们相处的日子, 感谢你多日来对我的悉心照顾。”我哽咽得不知所措, 心里酸酸的, 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我应该怎样安慰一颗如此破碎的心灵, 此情此景, 无论什么语言都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经常都能在新入院的人员中看到旧面孔, 是悲还是喜?我自己也分不清, 悲的是他又入院了, 喜的是他还活着。肝病患者就是这样, 出院后回家休息几个月, 然后又来办入院了。也许,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还要化疗多少次, 也许他们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但却依然坚持着这份对生命的渴望和执着。

有时, 我也在想, 人活着真的不容易, 若患疾病, 不论贫富, 因为, 富人有富人无可言表的痛楚, 穷人有穷人生活的辛酸。看到病人脸上镌刻着一脸的愁容或略带些茫然的眼神, 看到病人千里迢迢进京看病, 因坐一天一夜的火车而肿胀的双腿……有时, 我也猜测可能发生在她们背后的故事, 也许所有的医药费都是卖房卖地换来的;也许他们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呵护, 有年事尚高的老人需要照顾, 有紧张忙碌的工作亟待解决。感受着这一切, 作为护士, 我告诉自己要好好善待我的患者。

感谢你, 感动我, 我的患者。是你让我在感动中学会了自立和自强;是你让我有了放飞梦想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勇气;是你坚强的心和对生命不弃的渴求让我懂得了爱, 也学会去爱别人, 让我责无旁贷地去干好我的本职工作, 让我明白我在为我自己工作, 对病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就是对我自己负责。

14.感悟感动 篇十四

消防员身材魁梧,头戴防火罩,身穿隔热服,背着灭火器。经常在火场里左右穿梭,救助伤员,扑灭大火,来去匆匆……可是就在4月1日这天,四川凉山的30名年轻的扑火队员去救火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突然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复杂、坡陡谷深,交通、通讯不便。火灾发生后,当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投入689人立即实施灭火救援!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30名救火队员被火团吞灭。其中27人是四川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的兄弟,他们年龄大点的是80后,24个90后,最小的两名队员是00后,甚至19岁都没到。相信所有人在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都和小编一样揪心的难受!

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但往往英雄这两个字太沉重。消防人员的遗体已经抵达凉山州西昌市,街道上摆满了菊花、蜡烛,还铺着“救火英雄一路走好”的白色条幅,大家纷纷向英雄们告别,送他们最后一程。

15.生命的感悟:感动你的心灵 篇十五

(一)生命的瞬美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因为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上不去,经常受到学生家长的指责和学校领导的批评,心情一直很郁闷。当她所带的班级升入五年级时,年轻的老师不幸患上了绝症,医生告诉她仅有半年的生命了。她没有被死亡的命运吓倒,而是想利用这最后半年为学生做点事,以弥补她心中的愧疚。于是她收集了班上每位同学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所有作文,在病床上逐字逐句地批改,并夹注上自己的感受。100多个日夜,她几乎忘了自己是不久于人世的人,忘记了生命的短暂。

她把每个同学的作文装订成册,包上洁白的书皮,写上名字,还用彩笔画上一朵小花。当50多朵小花齐齐开放在她面前时,她把它们作为遗产留给了她的学生。年轻的老师去世后,从没有人说她教的不好,学生们的作文有了突然的进步,所有的人都称赞她是最好的老师,甚至是伟大的老师。因为在生命的最后一刹那,她就象一朵美丽的花永远地开在了学生心中。

假如没有这生命的转瞬即逝,也许她还会为自己失败的教学而久久苦闷。是生命的短促擦亮了她思想的火花,将她沉寂的灵感点燃,赋予了她人生的瞬美。

就象那夏夜里一现即谢的昙花,知道上天赐予她的只有短短的几个时辰,所以他汇聚了对生命的全部激情和爱恋,恣意纵情地展现了它最完美的形象。午夜梦回时分,昙花的绝美,透着彻骨的凄艳,诠释了生命中最美的寂寞。

为什么总是越接近生命的尽头,那些灵与美、清纯与宁静的东西就越会突显出来?

因为生命的短暂,行星总是比恒星明亮。而那从夜空一划而过的流星,则在我们眼前留下了一道更加亮丽的光线。

我常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或许和生命的长短并无太多关联。一些庸碌的生命在久活中营营且且,一些罪恶的生命在苟活中几近死亡,而那些高贵的生命却能在一瞬间,留下永恒的记忆。

在无法预料的生命舞台上,如何能有一个极其优雅而精致的谢幕,留下经久不息的掌声,也许并不在于演出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最后的那个造型和表现。

(二)不舍与不恋

一位做医生的朋友告诉过我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她的病房同时收进了两位肺癌患者,一位是年过?椎睦先耍?晃皇茄??礁盏哪昵崛恕8绽吹氖焙颍?蛭?恢?啦∏椋?先瞬♀??桓背蠲伎嗔车难?樱?昵崛嗽蚵?辉诤酰?鸵缴?坑兴涤行Α?br>后来,老人的儿孙们隐瞒了真相,只是不停地孝顺他,安慰他,甚至为他拟订了出院后的旅游路线,老人的心情开始变的开朗;年轻人的妻子和家人也隐瞒了病情,但牵强的笑容怎么也遮掩不住脸上的愁云,年轻人猜测着自己的病,心情一天天沉重起来。

时间长了,老人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但他坦然地接受了。他牵挂着要考大学的孙子,牵挂着腿脚不便的老伴,牵挂着刚刚下岗的小女儿……因为有了太多的牵挂,他对生命依依不舍,与病魔顽强地抗争;年轻人最后也知道了病情的真相,他的精神一下子跨了:他憎恨老天的不公,悲伤命运的凄惨,他愤怒,他忧郁,他绝望。他认为这个世界真是没什么可留恋的,恨不得一死了之。因此他拒绝配合医生的治疗,终日里唉声叹气,自怨自嗟。

于是,年轻人的.病情迅速恶化,不久就在痛苦中死去。而那位老人,每天和老伴回忆着年轻时的美好光景,和儿女们唠唠家常,逗孙儿们开开心心,病情竟一天天好起来。

我不想追问老人最后的结果,想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决不会痛楚地离去。对生命的依恋和关怀,已然让他得到了一个圆融美满的结局。

我突然醒悟,年轻人不珍爱生命,让人痛惜,缘于没有厚重的生命阅历做支撑,缘于对生活认知的浅薄,缘于对命运多桀的不宽容。

暮色与朝晖,两种不同的色彩,映出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夕阳在暮色中深深眷恋大地,晚霞似火,久久不肯褪去。这样的人生常常是对生活的漫漫追忆,一一筛捡和细细的珍藏与回味。太多太多的牵挂、不舍、留恋和关怀,就象那黄昏里不愿归巢的鸟在暮色中分飞不止。生命在此时尤为可贵。

而朝晖的灿烂在于任意挥霍的光明,生活对于它没有过去只有憧憬。阳光下一切都充满诱惑,也都因诱惑而使年轻的心无法拒绝。他忙碌地去占有,去采撷,还没来得及学会选择和珍惜。

所以当生命的桥突然断裂,他的歌声就会戛然而止。老人不能没有对往昔的追忆,而年轻人无法忍受没有未来的日子。这才是不舍与不恋的真正含义。

(三)因为有爱

有一对夫妻,丈夫因为做了一件对不起妻子的错事,被妻子耿耿于怀若干年。在这若干年里,她不与他说一句话,不给他做一顿饭,不为他洗一件衣服,甚至不给他一个相视的眼神,可是却从来不提离婚。这样的折磨以妻子的先逝而告终,弥留之际,丈夫问她这样做究竟为什么,她的回答很吃力但是很坚决:因为有爱!因为有爱,伴侣形同陌路,这种爱深沉得近乎残忍;

有一对男女,始终徘徊在友情与恋情之间,谁也不愿先跨越界限。在等待中,他们错过了很多人生的美景。当红颜渐老,豪情不在,他们不得不选择了别样的婚姻。许多年后重逢,问起当年错失在哪里,他们竟异口同声:因为有爱!

因为有爱,有情人难成眷属,这种爱深沉得近乎懦弱。因为有爱,人生会变的狭隘;因为有爱,反而失去了爱的勇气;因为有爱,除了幸福还会有悲剧,除了欢笑,还会有伤心欲绝的泪水。因为有爱,反而学会了仇恨;因为有爱,我们怕得到又怕失去;因为有爱,我们学会了权衡利弊、计较得失。这些原本不是爱的本来面目。

很多事情,当我们无法正视,不能勇敢面对的时候,就会把爱搬出来做挡箭牌--爱因此而千疮百孔。

为什么要以爱的名义折磨人的灵魂?为什么要以爱为背景篡改人生?

因为有爱,生命应更茁壮滋润,或者更婀娜多姿。如果生命因爱而暗淡枯萎,那么这种爱,是鸩酒不是甘露。

16.公益行为,感动中国 篇十六

他希望能用相机能为农村的老人和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袁柯, 中共党员, 家住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双桐村,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艰苦的生活让他学会了独立。2009年9月, 当时, 袁柯刚刚考上大学, 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 父亲省吃俭用给袁柯买了一部手机。一天, 袁柯去看望84岁的姥姥, 袁柯说:“姥姥, 我用手机给你照一张相。”姥姥很高兴, 重病在床的姥姥硬撑着爬了起来, 让袁柯给拍照。临走时, 姥姥问袁柯能不能把照片洗出来?当时, 袁柯不知道手机里的照片, 可以先传输到电脑, 然后洗出来。就说:“可能不行。”姥姥失望极了。2009年10月, 在学校的袁柯突然接到消息说, 姥姥去世了。没能满足姥姥最后的这个心愿, 成了袁柯心中永远的痛。办丧事时, 家人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一张姥姥的照片。袁柯被极大地震撼了, 他突然想起姥姥那失望的眼神。那时, 姥姥多么渴望有张自己的照片。袁柯用手机拍的姥姥的照片, 成了姥姥的遗照。2010年春节回家, 袁柯从手机里取出照片, 他把照片洗出来后, 放到了姥姥的坟前。

袁柯是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 进入大学,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 他开始做兼职家教, 努力承担上学的费用。2011年5月, 袁柯受邀参加第八届全国绿色领袖营活动。主办方需要提交一张儿时的照片, 为参会者制作一套会议视频, 袁柯没有儿童时的照片, 当时, 他多想有一张自己的童年照片啊!他想, 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照相机, 为没有机会照相的农村人留下一个纪念, 是一个很好的公益选择。

在农村, 很多老人突然去世, 连一张做遗像的照片都没有;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 却没有一张带在身边的亲人照片。袁柯就想为贫困农村的老人和孩子免费拍照, 留下老人的形象, 定格孩子的童年, 做一件美好事情。因为缺少照片, 许多农村老人在逝世后, 丧事期间, 老人的子女要为一张照片四处奔波, 有的只用一张白纸写上老人的名字, 摆上供桌, 这张白纸就成了老人最后的留念。从小在农村生活的人, 平时没有照相的习惯, 有的孩子长大后, 却发现相册里没有儿时的照片。袁柯多么希望能用相机为农村的老人和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啊, 他多么希望老人和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照相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2011年4月, 康师傅创新挑战赛吸引了袁柯的注意, 这个比赛要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公益创业策划, 袁柯提交了自己“三秒快照”的设想, 袁柯自己也没想到, 这份企划书竟取得了组委会相当高的评价和肯定。“三秒快照”项目在“2011康师傅公益大赛”中, 从全国800多公益项目中脱颖而出, 最终获得了全国大赛第4名的好成绩, 同时也得到了该项目的1万元启动资金。

袁柯在校期间策划和组织“三秒快照”、“向阳花微笑成才计划”等多项公益活动, 2011年8月, 袁柯发起了一个叫“三秒快照”的公益项目, 呼吁爱心人士关注农村, 用相机帮助农村老人和孩子, 解决农村老人缺少遗照、孩子缺少童年照片的难题, 让照片不再成为农村老人和孩子眼中的奢望。

三秒快照”的项目虽然定了下来, 袁柯却还没有自己的照相机, 没有钱, 他一口气接了好几份家教, 两个多月后, 他才花1000元买了一台照相机, 相当于他3个月的生活费。为了筹集活动经费, 他尽可能地缩减生活开支, 同时, 多做几份家教, 多积攒一些活动经费, 就能帮助更多的人拍照。

2011年暑假, 趁着去农村小学支教的机会, 他开始做“三秒快照”活动。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 他从给孩子拍照入手, 通过孩子的宣传, 再为老人们拍照。

2011年8月3日, 第一站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苏家沟村, 苏家沟小学的教室沸腾了, 孩子们高兴得直跳。袁柯要给他们拍照时, 孩子们就全部围过来了, 抢着要站在镜头前面。在5天的支教时间中, 成了苏家沟小学的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在袁柯的指导下,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站成一排, 在镜头前享受着幸福和喜悦。苏家沟村有一个家族, 前几年因为一些事情闹了矛盾, 家庭关系很紧张。拍摄全家福照片将两家人凑在了一起。拍完照片有了言语交谈, 两家关系缓和。这个村有两位村民因为田地边界闹矛盾, 在袁柯和村民的劝说下, 两人照了合影, 矛盾和解, 关系改善。

他组建“三秒快照”公益团队给全村老人和孩子拍了照片

返回兰州后, 袁柯将照片通过邮递形式邮回村里, 让村里的人及时收到了自己的照片。每次拍照时, 老人激动、兴奋的眼神让人难忘;拿到照片时, 老人高兴得合不扰嘴。特别是那些孩子们, 拿到照片时那种高兴劲就别提了, 这时, 孩子们才知道, 原来照片里的自己是这样的。

2011年8月24日清晨, 一位70多岁的老人, 提着一包自家果树结的桃子, 来到袁柯借宿的农户家。特意送给袁柯品尝。随后, 老人伸进衣服口袋, 拿出了一天前刚从袁柯手上拿到的照片, 老人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照片说:“我活了70多岁, 是你给我照过一张照片。”在场的一个小姑娘说:“我奶奶还没照过照片呢?”袁柯说:“好, 我马上就给你奶奶拍照。”

袁柯作为西北师大环境保护学社的成员, 他准备为更多的农村老人和孩子拍照。在苏家沟, 袁柯在村里见到一位老人, 他掏出相机, 为老人拍了一张半身照和一张全身照。老人在拍照时欣喜的眼神, 令袁柯久久不忘。第一次尝试, 袁柯为苏家沟的100多名老人和孩子拍照。随着中秋节的临近, 袁柯为一些家庭拍摄“全家福”。他要为更多的家庭留下他们团聚时刻的照片, 为更多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用相机关爱贫困地区老人、儿童, 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三秒快照”公益活动的故事。很快, 西北师范大学尹青青、郭妹丽、郑思园三位同学受到影响, 2011年9月27日, 他们一起组建了“三秒快照”公益团队。他们走进兰州红古区薛家村, 遇到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 老人没有一张自己的照片。回访送照片的时候, 老两口把照片放进大相框里, 挂在房门框上方。老人说:“我活了70多岁, 是你给我照了第一张照片。”2011年10月2日, 红古区薛家村的李芬连老人十分高兴。李芬连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 端坐在家门前, 让袁柯为她拍照。这一天, 薛成基老人和妻子苏美英也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张合影。袁柯是在路上碰见薛成基老人的。当说到要免费给他们拍照时, 老人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家里拍。

2011年国庆期间, 袁柯和尹青青、郭妹丽、郑思源等放弃国庆休假, 深入到兰州市的红古区薛家村、东乡县汪集镇、临夏县尹集镇, 为当地老人和儿童拍照。袁柯将他们取名为最美夕阳红、爱的天使等。每一张照片, 袁柯都要回忆着拍照时的情景,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011年8月19日, 他们去了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双桐村, 袁柯向村干部表明了自己想为村民们免费拍照, 村长振臂一呼。不多时, 就有村民扶老携幼参加拍照。当天, 袁柯就给100多位老人拍了照片。在农村, 有些老人想拍照片留个纪念, 但又害怕拍遗照, 暗示自己要死了。因此, 在拍照时, 袁柯总是夸老人身体好、不显老。在他们为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拍照时, 老人的儿媳说:“这可能是老人最后一张照片了”。一名老人主动请求袁柯为他和老伴照一张遗照, 遗照是老年人需要的, 是老人在世的留念。一位年过六旬的李大爷找到袁柯, 说:“你给我拍张遗照吧!我怕以后没机会了。”随后, 袁柯还为李大爷的老伴拍了照, 留下了老人美好的影像。

为了冲洗和递送照片, 袁柯所获得的项目资金已经所剩无几。每次出去拍照, 他就把当家教挣来的钱垫付上。大量的照片需要冲洗和邮寄, 前后5次较大的拍照活动耗费了一笔钱, 是袁柯自己预支的奖学金和带家教挣的钱。

平时, 看似给老人拍一张照片很简单, 但是, 坐车、吃饭、冲洗照片、邮寄, 这些都需要钱, 为了多攒点钱, 袁柯将自己的生活费一省再省。“三秒快照”成员刘玉说, 认识袁柯时, 袁柯就穿着黑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 一年后, 没见过袁柯买过新衣服。

2012年10月, 他们的“三秒快照”还受到了临夏县尹集镇新寨村村支书的邀请, 袁柯一行去新寨村后发现, 这里的农民也很贫困, 有些老人一辈子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去世后就拿一张白纸作为遗像。袁柯带着他“三秒快照”公益团队给全村老人一一拍了照片, 当要给一位90岁的老人拍照片时, 老人强打着精神, 双手拄着拐杖站了起来。老人的儿媳妇说:“也许, 你给他照的这张相是他这辈子唯一一张照片。”时隔4个月后, 得知那位老人去世了, 袁柯为此伤感不已。

他成了“走基层, 最美的中国人”, 受邀登上了中央电视台

在永登县连城镇连城村, 77岁的盲人万神保得知要拍照时, 他将两个毛主席纪念章别在胸前, 让袁柯拍照。拿到照片后, 这位老人将照片放在小木匣子里, 经常拿出来看一看。“我活了70多岁, 是你给我照了一张照片。”王大爷换上新衣服, 夸赞着这些远道而来的热心青年。村里人说:“他们来的时候这些家庭最热闹, 平时都是冷冷清清的, 让人十分怜惜。”“你要给我拍照片嘛, 我一辈子还没有拍过照片呢。等着我去换一件新衣服。”在庆阳农村, 听到要拍照, 一位老人扔下锄头就往家里跑, 还坚持要在换上新衣服后再拍照, 袁柯很是感动。

这一年来, 去农村拍照片的袁柯, 有了很多的触动、感动和收获。有老人将自家产的梨塞在了他的口袋里, 还有人送来了煮熟的玉米, 向袁柯表达了最纯真的情感。

袁柯到学校给孩子们拍照时, 也常常被人怀疑, 在一个回民村, 一个小学校长并不信任他们, 反复打听他们的来历。“你要把我的照片怎么样?你不告诉我, 我的儿媳妇回家会骂我的。”一次, 袁柯给一位老人拍了照片后, 老人一直紧跟着他, 担心用他的照片做别的事。袁柯说:“每次下去拍照, 都有一些老人不理解我们的想法, 认为拍的照片肯定要去做其他事情, 会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免费拍照片?怎么可能。”“你要拿我的照片干什么去?”类似这样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 袁柯遇到了很多次, 每次他们都会耐心解释, 慢慢地, 村民也就放下了戒备。其实, 少数人对他们的不信任、不接受才是真正的困难。那些纯朴的村民没有想到, 袁柯会跋山涉水来到村里, 只是为了给他们免费拍照。

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袁柯“三秒快照”爱心公益活动后, 袁柯顿时成为全国“名人”。有很多人都来找他, 有哈尔滨、天津、广州、浙江等全国各地的热心人想要加入到他们这个团队中来。

从2011年8月到2014年12月, 袁柯第一次开展活动至今, “三秒快照”已深入甘肃天水、庆阳、临夏、定西14个偏远山区乡村, 为老人和留守儿童拍照5000多张。而在这些照片中, 只有十几张全家福。袁柯有点遗憾, 他想再下乡拍照时, 多拍些农民的全家福。

每当冲洗出一张照片, 袁柯就会回忆拍照时的情景, 他说:“每张照片背后, 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拍摄的近5000张照片, 就有5000个故事。”看到洗出来的像片, 那份感动, 就在袁柯心底慢慢开始流淌。袁柯说:“每当看到老人和孩子们在镜头前享受着那三秒钟带来的幸福和喜悦时, 就感到非常欣慰。”

袁柯担任西北师范大学环境保护学社社长。在校期间, 曾多次组织或参加“绿色出行”、“点绿中国兰州站”活动、“谷歌公益创意大赛”、第八届全国绿色领袖营等校园活动。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最美的中国人”等10余项荣誉称号。

2014年, 他成了“走基层, 最美的中国人”, 受邀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节目的舞台, 与央视主持人董卿畅谈“三秒快照”公益项目的开展情况, 他代表“三秒快照”团队, 参加了北京卫视联合举办的“中国感动”颁奖晚会, 他要做公益的行动者, 给农村的老人和孩子拍下照片, 让照片定格了人生的幸福。

上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三册下一篇: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