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精选8篇)
1.文化旅游融合 篇一
力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以岳麓山旅游文化提升为例
刘继勋
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基于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方针,全国各地旅游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消解了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成了一个噱头,文化也仅仅是旅游唱经济戏的台子而已,由此导致旅游业过渡度商业化与文化内涵缺失。本文拟以岳麓山旅游文化提升为例,就力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命题谈谈自己几点陋见。
岳麓山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一张名片,也是享誉中外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较为成熟,但后劲明显不足。概其缘由为三:其一,知名度虽高,但遇发展瓶颈,创新意识不强;其二,对旅游主体认识不够,人文关怀方面较为薄弱;其三,文化资源虽丰富,但较为碎片化,整合力度不大。针对这些现实困境,我想从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文重人优秀传统、开发富有人文关怀的旅游文化产品、整合文化资源及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三个方面加以简述。
一、充分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人重文的优秀传统。
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自古崇尚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而弘扬中国旅游文化重人重文的优秀传统,在重人感受的同时,更要重视名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充分再利用再发展这些资源。然而,名人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应该更高的或更多的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不应该过高过多地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与定位。岳麓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历代名人雅士仰慕至此,游历登临,作诗赋文。把他们的简单生平、游历的情景,以及赋写岳麓山的相关诗作文章,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在现今摘选于亮化灯、指示牌的名人诗句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在山脚下建造一个小诗林集中让游客观摩,也可以在名人游历的遗迹处塑像树牌立碑,撰文刻字介绍,让游客感受并体验昔日名人雅士的游兴情趣。
二、遵循“旅游,人是主语”的原则,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真正凸显人文关怀。在旅游的主体、客体与介体三要素之中,旅游主体才是真正核心。旅游主体文化的要求彰显时代性,旅游主体文化跟旅游主体自身文化素质或文化内涵有关联。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在未来文化旅游产品构架中,应该遵循“旅游,人是主语”的内在要求进行设计、思考与定位,从而真正凸显人文关怀。
岳麓山自2009年6月1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极大方便了广大民众。偌大景区成了市民登山健身之所,外来游客也只是逛逛岳麓书院,看看爱晚亭。留给游客只是景点碎片化印象,更多的文化资源也没有充分挖掘与利用。据此,可以分类制作分布导游图,比如烈士墓地、亭子、泉眼等等。另外,文化虽深厚,但曲高和寡。可以把书院楹联、禹王碑、麓山寺碑等刻印成楷书小册子,分发或低价售予游客,以便比照辨认。同时,选辑岳麓书院历代校友名人录,以传记形式编辑成书,向游客出售。总之,从消费性角度来看待旅游主体,以喜闻乐见而非仅仅敬仰、朝圣、教育的方式,让游客去体验去娱乐去旅游,这样人文关怀就会更加浓厚。
三、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着力打造以书院文化为主导,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为辅的旅游文化景观群,从而强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提出,是建立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之后,人们在发展旅游思想和理念上已经由原来的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的过渡与迈进。岳麓山作为成熟的旅游景区,应该努力实现从品质突围到品牌深耕、从平台升级到舞台换新、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注重自我推销、从注重策略到注重战略等四个方面的转变,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
岳麓书院是岳麓山的灵魂之所,是湖湘文化的集结地,也是中国书院文化的重镇。深耕品牌,注重战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成了一条提升岳麓山旅游文化的必行路径。据此,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复兴生活,活化文化遗产中的历史生活。
书院有三大传统功能:教学、藏书与祭祀。可以还原当年大儒朱熹与张轼的“朱张会讲”、潇湘槐市的盛况,志愿者衣着古装,席地而坐,静听儒士教诲;同时还原书院祭祀仪式,庄严而隆重,尊师而重教。每天定时进行,期间游客除了观摩,还可以租赁服装,亲自参与并体验古代书院的教学与祭祀等活动,并摄制成短片,低价售予或赠予游客,以示留念。恢复朱张渡,把云麓道宫——古麓山寺——岳麓书院——自卑亭——牌楼口——朱张渡——湘江橘子洲——天心阁——城南书院(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这条长沙文脉串起来。
其次,完善中国书院博物馆。
新落成的中国书院博物馆收集并展示了全国各地历代知名书院的珍贵文物,丰富多姿,琳琅满目,但更多的是实物展示。为了给旅游主体对书院有较全面的了解,应该对书院文化的历史沿革通过多媒体较为详尽地呈现,提高观感度与审美度。同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书院文化活动以现场表演形式与游客互动。
最后,整合其他文化资源,兴办文化产业园。
推广生态文化。岳麓山因植被覆盖率高,素来被世人称为长沙的天然氧吧。六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朝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木,都是一张张生态文化名片。可以立足已有的万景园与鸟语林,举办红枫文化节等活动,让游客真正亲近与感受大自然动植物带给人类的裨益与快乐,把科普知识寄寓娱乐之中。同时,还可以挖掘亭文化、泉文化的内涵与意蕴。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青山有幸埋忠骨,近现代众多革命先烈休眠于岳麓山,比如禹之谟、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蒋翊武等,还有纪念北伐阵亡将士的五轮塔、纪念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刻印烈士们的生平事迹、革命活动,一一展现给游客。每逢烈士们的生辰、忌日,清明节、以及相关的重大革命纪念日,组织祭拜、瞻仰,让人们在静穆中升华爱国情怀。
架构宗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传播的津梁。岳麓山上的古麓山寺、云麓道宫虽建筑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充分发挥佛学院研究型功能,打造成与高校合作传播传统文化的基地,更好地利用道教、佛教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再现宋代僧人挑书办学的情景。
从短期看,旅游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但从长远看,旅游是人们福利的一部分,力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未来旅游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创立旅游经典巨制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湖南融合经济促进中心)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一路491号
邮政编码:410006
联系电话:***
2.文化旅游融合 篇二
1“互联网+”带来的旅游大数据变革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正在积极改变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习惯,互联网使信息贮存和传播更加方便和快捷,它突破了传统旅游消费的实地差异性和时空限制性,更加强调参加旅游行为的人本身。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人,国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升级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推广,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互联网+”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变革性的影响。
1.1“互联网+”让更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得到共享
在传统的年代,各种资源、信息的传播速度、时间和区域都具有典型的排他性,很多资源和信息都无法共享,限制了人们的思维与行为,致使各种资源与信息的闲置与浪费。互联网时代是万物联网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出现,任何地方和个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获取到其他任何地方的旅游资源与信息,海量的信息为各个行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数据与资料,有助于及时解决“互联网+全域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促进“互联网+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
1.2“互联网+”是旅游产品营销体验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可以让旅游消费者,及时进行体验分享、旅游评论,将彼此不认识的群体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之间对感兴趣的旅游项目共享旅游消费体验,再形成旅游消费体验的后续市场体验效应,产生一定循环体验效果,进而影响旅游消费。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数据显示,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
2 全域旅游的核心与本质
2015年旅游产业进入了“互联网+全域旅游”的发展新阶段,随着旅游产业的多元体共同挖掘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全域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无论是从旅游形态的产品上,还是旅游业态的服务,同程不断尝试突破于转型,从观光游到休闲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关注游客怎么玩、如何玩,到“大数据+人”的模式新探索及在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模式的整体布局,都在不断地去颠覆和改变玩法。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核心是通过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在各个空间板块上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或业态集群,打破都市(或单一景区)旅游一枝独秀的接待格局,在不同的区域内打造各自旅游吸引物和服务业态。
全域旅游的本质是泛旅游产业的差异开发和集聚落地。在全域旅游的开发中,要达到能和都市旅游并举、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必然要求是以特色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催化,促进本地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市场化开发,促进地方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转型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泛旅游产业的集聚、规模和特色化建设。
全域旅游的关键是对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对旅游功能和产业分布进行重新“洗牌”。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已经不适合现代旅游业规划的需要,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旅游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而且市场区位资源、交通资源、城市载体资源以及地方特色产业资源都是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基础。基于这个角度,“互联网+全域旅游”开发就是对所有利于旅游业开发的各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评价,将能够挖掘到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能够利用到的优势整合在一起,能够培育的产业要素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全域旅游的大开发格局。
3“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内容
3.1 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
为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3月在全国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就是以地方行政区为范围,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的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典范,是整合区域范围内一切可资利用的旅游吸引物资源,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居民生活及游客体验需求、旅游产业拉动效应明显的旅游目的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有262个市县,江西省占11个市县,其中有南昌市湾里区、上饶市、鹰潭市、九江市武宁县、赣州市石城县、吉安市井冈山市、吉安市青原区、宜春市靖安县、宜春市铜鼓县、抚州市南丰县、抚州市资溪县。
“十三五”时期是江西旅游业奋力进位赶超的机遇期,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和建设旅游强省的决战期。在经济新常态、发展新理念、市场新需求的背景下,江西省“十三五”旅游将以“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主旋律,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力争通过五年全面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常态下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五位一体”建设的样板产业、代表江西省域竞争实力的优势产业、绿色崛起的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性现代幸福产业。
3.2 构建互联开放型省域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旅游将紧紧围绕打造万亿元产业目标,重点构建“一核心,四门户,九节点”空间格局。即:将南昌打造成江西旅游核心城市,九江、上饶、萍乡、赣州打造成江西旅游门户城市,景德镇打造成国际性旅游城市,将鹰潭、吉安、宜春、新余、抚州打造成江西旅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将井冈山、瑞金、共青城打造成特色旅游城市。在此基础上,依托交通主干线,形成两横两纵“井”字形四条旅游带(长江沿岸旅游开放合作带、沪昆高铁旅游经济腾飞带、赣粤高速自驾旅游经济带、济广高速生态休闲旅游带),构建互联开放型省域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3.2.1 长江沿岸旅游开放合作带
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发挥江西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打造长江沿岸旅游开放合作新高地,提升旅游国际知名度。
3.2.2 沪昆高铁旅游经济腾飞带
以沪昆高铁为依托,串联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七市,打造横贯全省东西、最具竞争力的高铁旅游经济带。
3.2.3 赣粤高速自驾旅游经济带
以赣粤高速为主干线,形成外部对接华北、华中、华南、港澳客源市场,内部串联九江、南昌、吉安、赣州四市,打造纵贯全省南北的京九沿线自驾旅游经济带。
3.2.4 济广高速生态休闲旅游带
以济广高速为主干线,形成外部对接华东、华中、华南、港澳客源市场,内部串联浙闽皖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鄱阳湖东岸、武夷山脉西侧的人文生态景观,打造江西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带。
中国旅游重心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由传统工业密集区向生态环境优良区转移。江西省为中部地区,拥有承东启西的、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游客南北对进、东西互联的承接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使江西省由沿海开放的腹地变为内陆开放的前沿。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江西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更加发达,里程已突破5000公里;高铁时代的到来,支线机场建设和航线航班的增加,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
3.3 启动“江西智慧旅游”工程全方位拓展江西旅游营销模式
基于战略机遇和现实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江西省旅游将打造两横两纵“井”字形四条旅游带,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江西旅游的宣传力度空前,效果显著。在一系列立体式、全方位的营销推广后,“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正是由于高强度的宣传,使得江西旅游在2011年实现了快速发展。江西省旅游产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战略部署,紧密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重点抓好推进“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国际化,推动江西省旅游转型升级,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功能,加快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构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着力打造旅游品牌,着力扩大旅游消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完善产业体系,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实现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优势,继续拓展新媒体营销,启动“江西智慧旅游”工程,打造江西智慧旅游网,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合作推广销售江西旅游产品。推进江西省“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的信息化建设,强化旅游景区、城市和旅游企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基于3G应用的“江西风景独好”手机客户端,使其兼具娱乐性、宣传性、服务性功能。组建旅游网络媒体联盟,建立全覆盖、立体式、全方位的旅游宣传营销网,继续举办第五届“全国网络媒体江西游”活动。扩大微博的应用,面向微博博主的“博动江西·风景独好”大型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吸引广大微博粉丝的关注。
4“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的示范效应
旅游业包括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消费不仅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等行业直接相关,还与工业、农业、制造业以及通信、金融、保险、医疗、安全、环保等产业关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个,因此其促进就业的作用十分明显。世界旅游组织发表的报告指出,旅游直接就业与带动间接就业的比例为1∶5,创造就业岗位的潜力巨大。
4.1“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
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的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餐饮、交通等第三产业就增加4.3元;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美元,利用外资额就相应增加5~9美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不仅表现为直接给航空交通、饭店餐饮、商业网点、景点景区带来客源,而且间接带动和影响了农林牧渔、城市建设、金融保险、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动态贡献是旅游支出的乘数效应,居民旅游支出和社会总支出之比为1∶6。旅游消费每增加1%,将平均带动GDP增加0.1965%。
从表1中,就可以看出江西省旅游产业在实施“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所产生的产业经济效应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见表1。
注:数据来源,根据江西省2009—2015年旅游数据统计整理。
4.2“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对江西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力
江西省旅游产业实施“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能够根据江西省旅游资源布局情况及旅游客源市场等因素,制定出一系列推广措施,能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经济拉动能力、产业融合能力和产业群集聚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平台,通过“旅游+”功能,旅游发展成果能为全民共享,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对江西旅游客源市场形成了规模影响力。以2016年元旦假期江西旅游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为例。(具体数据见表2)。2016元旦小长假三天,江西共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034.74万人,其中,省内游客782.74万人,省外游客252万人。
根据2016年元旦小长假的江西到访游客总量,以及2015年度江西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化规律,2016年江西到访游客的有效市场规模在5亿~7亿人次之间。江西旅游客源市场与2015年相比江西到访游客的市场潜力巨大。从2016年元旦小长假的江西旅游大数据显示,元旦假期江西旅游发展显现出4大新趋势:(1)自驾自助出游渐成主力;(2)全域全季产品引领风向;(3)休闲旅居时代正在到来;(4)旅游门户城市地位初显。
元旦小长假江西旅游的市场大数据反映了江西“十三五”旅游的新起点、新基础,对于“十三五”期间江西旅游的发展,从而证明“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对江西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力。见表2。
注:数据来源,根据江西省旅游数据统计整理。
4.3“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对江西经济的贡献率
根据江西省统计局的2015年旅游产业统计数据,2015年,江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是8.8%、9.8%和81.5%。旅游产业横跨一、二、三产,对一、二、三产均有拉动,主要拉动第三产业。
2015年江西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为517.68万人,比2014年的378.58万人增长了36.74%,显示强大的带动就业能力。其中,直接就业约64万人,比2014年约增加1万人,其大头是大中专学生就业;间接就业约453万人,比2014年约增加140万人,其大头为乡村旅游农民兼业和涉旅企业的增加。江西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占全省总就业人口2560万人的20.22%,比全国平均水平11%高出1.94倍。其中,住宿餐饮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最多,为439.06万人,占84.81%。这些旅游数据表明,旅游产业对江西GDP的总贡献率达46.92%,已成为拉动江西地方经济增量的主要产业。“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已经成为江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的着力点。
5“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5.1“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需要真正满足游客的需求
从传统景点旅游到数字旅游,从智慧旅游到“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发展理念在不断突破和变化升级,不管怎么变化,旅游质量和品位,旅游的需求满足度需要提升,只有旅游客户通过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才能感受旅游品质,旅游产业才能进一步发展。所以,如何为游客提供更碎片化、更个性化的,非标准化的目的地信息与服务,满足游客的全域深度旅游需求就是重中之重。
5.2“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是区域内诸多产业行业资源的组合拳
“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不是简单按照的行政区域打包,利用行政命令实施的,而是要利用区域内诸多产业行业的资源优势,进行的区域内资源整合重组,建设管理理念需要不断创新,产业行业资源之间需要互补和充分利用,让这种产业组合拳产生“1+1>2”的增值效应,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满足感,发展壮大区域内整体旅游产业。
5.3“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信息系统是关键
信息经济时代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尤为重要,而“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更是离不开与之相配套的信息系统支持。如何搭建“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的云平台更是关键点。
“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旅游目的地资源和区域内的诸多资源,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而这些诸多资源都原本都是彼此单独拥有,不能与其他分享的,这就需要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平台,打破原本的数据孤岛和应用孤岛,建设开放式的旅游产业融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流、客户流和资金流的数据共享。这样才能够真正对接和支撑区域内众多的旅游资源,实现诸多旅游资源的弹性配给和灵活组合与扩充。为旅游产业融合提供数据的共享,交易数据的同步分享。真正体现“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的信息技术优势。
推进“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是适应和引领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旅游发展新阶段扬弃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主动选择,是更好、更主动、更全面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新机遇。通过“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打破景区有形围栏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有机配合,相辅相成,能够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多样化的旅游服务,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摘要:“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各产业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新构建新的商务模式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全域旅游突破了以景区为核心的“景点旅游”制约,把旅游目的地城市变成一个不收门票的大景区,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打通了旅游产业发展瓶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互联网+全域旅游”则是利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旅游产业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产业经济融合模式,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是我国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对“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的研究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大数据,旅游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1]郑李辉.“全域旅游+”互联网实践探索[J].旅游动态,2016(3).
[2]胡晓苒.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全域旅游[J].城市旅游,2013(3).
[3]江西省旅发委,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Z].2016.
3.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篇三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青海具有良好的资源和基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她所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雄浑的山河湖泊以及丰富的高原生态赋予青海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目前,我省8个州(市、地)43个县域单位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有8处,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有383处。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6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9个,历史文化名城3座。全省已建成各级各类森林公园17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处、省级森林公园10处;自然保护区11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5处;各类型湿地面积约为8355万亩。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7处,国家矿山公园1处。全省已建成A级旅游区57个,其中5A级1个,4A级16个,3A级35个。青海许多景观景点令人叹为观止,有些还是全球绝无仅有的“精品”、“极品”。
近年来,青海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实际工作中,把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有机融合,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把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有机融合,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进行融合,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可以说,青海的文化旅游已逐步迈向蓬勃发展期,一个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势头正在形成。据统计,2011年,全省接待国际国内游客1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国内旅游收入91亿元,增长30.1%;接待入境游客5.17万人次,增长10.5%;旅游外汇收入2659万美元,增长30%;实现旅游总收入92.3亿元,增长30%。
青海的文化旅游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开发规模与深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提升,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文化与旅游存在“两张皮”现象,融合程度不高,协调配合不够。其次,对各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有些景区景点甚至不能正确地展示自身的文化内涵。第三,青海文化旅游没有形成以各类文化类型为主导的旅游线路。第四,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多样化、多层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总体来看,青海的文化旅游业基本上处于“弱”、“小”、“散”的状态,竞争力强的文化旅游企业少,文化旅游规模化、品牌化尚未形成,整体实力不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努力把青海打造成为文化和旅游名省,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充分认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增值空间,赋予传统产业巨大的品牌效应,并且以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等特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文化和旅游都是为人们提供精神消费服务的,这是共同属性,具有天然的偶合性,也是两种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们具有互动关系,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将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开发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统一,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更具吸引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提升旅游资源品位和知名度以及附加值和可持续发展力,同时文化也通过旅游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两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当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旅游产业发展也已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要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通过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青海特色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有助于扩大青海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的影响,提升青海软实力,促进文化名省和高原旅游名省建设。
二、科学制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科学规划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青海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对全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历史渊源、文化寓意、科学价值、艺术特点等方面入手,科学制定青海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我省未来5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在规划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突出特点、品牌引领、项目支撑、市场引导的原则,着力把握“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按照“一核三带四区”特色文化发展格局和“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框架的要求,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深入挖掘青海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的丰富内涵,注重整合和优化文化旅游资源,正确处理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一流文化旅游景区为载体,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文化旅游企业为支撑,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撑产业,力争用5年至8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深入发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文化旅游资源。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和各具特色,因此应找准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要发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入研究昆仑文化、彩陶文化、羌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唐蕃古道文化等历史文化,加以挖掘运用,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青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亮的文化形象。要发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旅游资源,依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大力发展互助土族风情游、循化撒拉族风情游、河湟民俗游、环青海湖藏族风情游等文化旅游业态,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多彩的各民族风情。要发掘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儒道文化资源,打造成中国宗教文化旅游圣地,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我省多宗教和睦相处、各民族团结和谐。要发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从青海生态环境特点出发,着力提升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科教生态旅游产品、探险生态旅游产品、人文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使旅游者充分体现和感受生态文化旅游之美。要发掘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传承轮子秋、射箭、赛马、摔跤等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登山、攀岩、滑雪、探险等现代体育运动,壮大环湖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世界攀岩赛等高原体育赛事,发展高原体育健康旅游,使旅游者充分体会和感受惊险快乐和康体养生之美。
四、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品牌是文化旅游业的名片,要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使青海文化旅游具有更鲜明的总体品位和整体形象。要坚持统筹谋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着力抓好品牌的创意、设计和开发,进一步构建文化旅游品牌体系。要重点打造景区景点品牌,结合生态旅游、避暑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旅游、自驾车旅游和民族风情园体验等新兴旅游产品的培育,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文化创意,充分体现文化之魂。对青海湖、塔尔寺、原子城、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群)等已经具备较好发展基础、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区,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凸现亮点,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和体验项目,成为引领青海文化旅游发展的品牌;对黄南热贡文化和贵德休闲游、丹噶尔古城、柳湾彩陶、祁连草原风光、坎不拉地质公园、孟达天池、年宝玉则、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观赏基地、盐湖工业游等发展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景区景点,要从历史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民俗风情等多方面、多层次突出和彰显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开发其文化特点,提高旅游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重点打造文化节庆活动品牌,按照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等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同时,要搞好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管理,提升各地节庆活动水平,通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形成省、州(市、地)、县(市、区)文化节庆活动网络,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向外界宣传和展示青海绚丽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
五、着力实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作为示范和支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独有或特有资源,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软硬件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内涵,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要重点抓好文化旅游景(园)区建设,着力建设西宁多民族文化旅游区、湟中“八瓣莲花”旅游文化产业园和宗教文化旅游区、湟源丹噶尔古城文化旅游区、青海湖文化旅游区、海北金银滩—原子城文化旅游区、海南贵德黄河文化旅游区、黄南热贡文化生态旅游区、海东河湟文化旅游区、互助土族民俗文化旅游区、撒拉族绿色家园文化旅游区、海西昆仑文化旅游区、都兰吐谷浑古墓文化旅游区、玉树康巴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旅游区、果洛格萨尔文化旅游区等。要重点抓好文化旅游线路建设,以黄河沿线为依托,建设体现源远流长黄河上游文化和神奇独特高原生态景观的文化旅游线路;以唐蕃古道为依托,建设体现青海悠久文明史和民族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线路;以青藏铁路、公路为依托,建设体现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线路;以宁张公路为依托,建设体现高原生态和自然景观,民族文化体验、自驾车旅游与观光、登山和滑雪及探险的文化旅游线路。要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库,对重点项目要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群带动,使重点项目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先导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要依托重点项目和精品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引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以独特魅力文化装点景区景点。从旅游产业的角度看,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资源基础,旅游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青海独特魄力的文化不仅是高原旅游名省的基本标准和重要内涵,也会使青海在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必须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要注意改变文化资源展示、阵列的单一模式,把静态的文化资源、分散的文化元素、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贴近游客、美味可口的文化大餐,转化成为既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又有很强参与性和很广消费面的文化休闲娱乐产品。通过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改造、包装、升级,使其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要着力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投资融资为纽带,整合旅游演艺资源,促进演出单位、演出场所、旅游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培育旅游演出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积极鼓励和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把“花儿”、藏族“拉伊”和“锅庄舞”、回族“宴席曲”、土族安召舞、服饰表演、说唱艺术等民族民间经典歌舞表演作为演艺的主要内容,创新演出形式,提高节目创意,打造体现青海民族地域特色的旅游演出节目。旅游景区景点要广泛吸纳文艺演出团体和艺术表演人才以多种方式灵活参与景区经营,不断提高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既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本真性,又要通过旅游开发向游客进行宣传和展示,鼓励和支持景区景点把热贡艺术、湟中堆绣、土族盘绣、贵南藏绣、加牙藏族织毯、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藏族黑陶烧制、藏刀锻制、木雕石雕等传统技艺表演及其产品展销体验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要做好景区景点的宣传推介展示工作,结合各景区景点实际,创意并开展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创作和制作一批高质量的介绍景区景点的图书、光碟,增强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七、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和途径,但实践证明,通过旅游产业带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的发掘和传承,而且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值增值甚至创新,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为此,要实施文化旅游创意战略,善于研究旅游市场,下功夫解读和整合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为旅游者提供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高能力的机会和别样的文化体验。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抓好大遗址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利用工作,实施喇家遗址、热水墓群、柳湾遗址、明长城等4处大遗址修缮和利用工程,实施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以及塔尔寺、隆务寺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利用工程。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各类博物馆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优化结构,进一步丰富馆藏文物,提高陈列展览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博物馆参观。要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依托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文化项目的空间整合和优化,着力建设一批具有示范、集聚、辐射并具有旅游功能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要将文化资源纳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围绕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产品,整体捆绑、合理布点,使青海特色文化资源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热点。
八、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能否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直接关系文化旅游业发展成效。要依托资源优势,制定青海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发展规划,促进工艺品(纪念品)系列化、档次化、品牌化。要实施品牌工程,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工艺品,挖掘旅游品牌的形象价值,拓宽旅游品牌的产业链条,逐步提高精品份额,扩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工艺品种。要加大文化旅游工艺品的挖掘、研发、策划、包装、展销力度,重点开发唐卡、堆绣、刺绣、木雕、藏毯、奇石、昆仑玉等工艺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从事工艺品的创意研发、生产销售,大力扶持以基地(公司)+农户、专业户等从事工艺品制作、生产和经营的文化能人。要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不断推出民族民间艺术精品,极大丰富旅游工艺品市场。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的市场推广,逐步提高工艺品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坚持举办全省文化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引导企业及从业人员在质量、品牌、传统与创新上下功夫。鼓励有创新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加强对文化旅游工艺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维护文化旅游工艺品的良好形象。
九、全力抓好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和营销传播。文化、旅游产业是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推介、营销传播等市场开拓环节具有较好的融合性、互补性。要紧紧围绕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开展多层次、高水平和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活动。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传媒手段,组织开展文化旅游品牌推介和展示活动,形成多角度、高密度、立体式的宣传阵势。积极争取中央媒体、兄弟省区市媒体、境外国外媒体对我省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形象的宣传、推介和展示。积极邀请国内外新闻记者、旅行商及艺术家来青采访、考察、采风,积极与国家驻外机构合作,多渠道宣传青海旅游目的地形象。继续办好“青洽会”、“藏毯节”、“环湖赛”、“摄影节”、“诗歌节”等品牌活动,办好各地独具特色的会展、节庆和文化活动,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旅行社企业要积极组织和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实施文化旅游品牌“走出去”战略,做好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包装,加强与国内外旅行社的协作,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和群体加强宣传营销。发挥市场推广优势,将反映我省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充分展示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增强宣传效果,不断扩大我省文化旅游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十、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有力支撑。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决打破就文化抓文化、就旅游抓旅游、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等落后保守观念的束缚,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协调机构,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重点在行业发展规划衔接、扶持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统筹,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无缝连接,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同步。特别是要建立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制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定期通报文化旅游综合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文化和旅游的紧密合作。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群众受益、永续利用”的发展战略,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注入,鼓励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以及海外资本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做强做精一批具有创新性竞争力、专业水平高、特色明显的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企业,促进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形成,聚集社会各种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智慧和才能,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促进我省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4.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 篇四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与经济高度融合的新型现代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文化既可以给旅游提供一种真实的体验,也能展示一个地方的独特所在,而旅游则可以将文化具象的传递,文化和旅游二者彼此约束彼此促进。
近几年,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由此我县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积极提升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也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纵观目前我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尤其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本文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剖析,就如何打造文化旅游强县提出建议,以期对发展**县特色旅游业有所帮助。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及相互融合现状
1.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县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关**通往西域古丝绸之道必经之地,人文古迹众多,有古人类遗址、古石窟石雕等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关山40万亩原始森林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中,着名的**景区距县城38公里,有观赏、保护价值区域约120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有大小景点100多处,是我国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存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有“秦皇祭天第一坛”之美誉,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避暑采风的理想之地。在民间,马尾荷包、藤编、刺绣、剪纸、根雕、陶瓷等民俗艺术独具特色,洋芋搅团、罐罐茶、核桃饺子、玉米糁饭、凉粉鱼鱼等风味饮食远近闻名,贴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曲子戏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药王撒籽”、“双凤献宝”等美丽传说增加了游客的趣味性、神秘性。
2.当前文旅深度融合情况。我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前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日益重视下,文化与旅游正日渐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规划编制进一步科学合理。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科学编制了《**县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25)》和《**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明确提出我县旅游开发必须挖掘和融入**地方文化,并对文化旅游相关产品、重点项目以及生态环境与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划。编制完成了《关山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片)建设性详细规划》、《玄**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期建设项目规划》和《全县城市亮化造景总体规划》,《米家沟生态园景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也已启动实施,进一步凸显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思路。
二是城市文化旅游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县倾力投资过亿元,打通了**旅游专线,相继完成了秦皇祭天广场、**景区综合开发、南汭河风情线、雷神山生态园工程和黎明川农业旅游观光带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规划任务。实施四馆两中心、人民广场、**影剧院等12个大型公共文化场所,截止目前,全县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星级旅游厕所12座,在建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5家,商贸步行街、大型购物场所4处,客运公司3家,旅游商品定点销售点2处,开通20条环县城县内公交车,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相继对社会免费开放,城市文化旅游格局初具规模。
三是对外整体形象进一步树立。主要是坚持每年组团参加西安、**、**、**等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宣传推介会,开发活性炭雕**、滋补中药材和工艺玻璃等系列旅游商品,举办了**各类旅游摄影大赛,征集**主题歌曲、形象宣传口号,印制了手提袋、招贴画和地图册等宣传品,特别是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演唱会、**新貌摄影大赛及中国摄影家大pK**站采风活动、“诗画关山山水**”全国摄影大赛及金秋关山文化旅游节,在全国知名媒体上,对全县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地域文化进行了广泛宣传。
四是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特邀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了**省**山(**)历史文化暨旅游开发研究会,深度挖掘**独具特色的先秦文化、齐家文化和祭天文化,编辑出版了《**历史文化研究文集》、《**揽胜》、《**诗话》、《聚焦**》等宣传文献与书集。及时加固修复上关石拱寺石窟,及时成立保护机构,积极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组织举行曲子戏调演、“非遗成果作品展”、“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等活动。至目前,全县共有包括曲子戏、陶瓷工艺、打乐架在内的各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2个。
五是特色文化旅游探索起步。整合我县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建成了石堡子三线文化主题展览馆。以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为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农家乐58家,正在创建农家乐专业村2个。发挥工业产业优势,在安口正在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积极探索开辟工业旅游线路。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县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层次,“重山水轻文化”现象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旅游主体文化特色不明显。风光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中原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如各大景点的导游解说词仍以介绍自然造型为主,缺少对景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宣传;部分历史名人和山水文化资源虽已出书成册,但缺少宣传与应用,仅成为摆设,鲜为人知。二是文化体验活动匮乏。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缺乏有轰动效应和市场带动力的产品。三是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欠缺。对能体现**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民间工艺品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街(店)建设几近空白,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制约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四是实施品牌化战略不到位。近年来虽然也举办过多次节事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促销作用,但由于后续跟进工作不到位,以至于使“办节”成了“一办就结”,变为短期行为,没有形成叠加品牌效应。
三、对策及建议
(一)系统研究,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叠加,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建议组成专门队伍,系统整理研究我县历史文化脉络,特别是对秦汉祭**历史史实,上关石拱寺、铜厂沟等文物古迹资源,曲子戏、陶瓷工艺、打乐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研究,为推动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打造精品,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围绕打造“诗画关山山水**”的形象定位和建设“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基地”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叫的响、有震撼力的精品力作。一是加大精品的开发力度。加强煤陶文化、祭天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以打造“诗画关山山水**”旅游品牌为抓手**、雷神山、双**“一点十线”旅游景点,积极培育休,依托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乡村旅游、演艺摄影、文物博览等特色旅游产品。二是加大产品的创意力度。加快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以文化提升旅游的魅力,快速推进书画、摄影点建设,集中力量建好三线文化、陶瓷文化展示等一批特色园区。三是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根据城市文化底蕴和旅游发展的要求,按照建设“中等工业化现代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旅游产品来经营,在新城建设中,加强旅游功能的提升,规划城市休闲街区、旅游体验区,精心策划包装“一轴四片”城市发展新格局,城市功能有效弥补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少、配套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带动县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县城成为融文化展示、民俗体验、休闲观光消费购物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经济带。
(三)创新营销,进一步树立整体形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消费,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消费,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媒介和其它手段树立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一是注重文化资源的灵魂作用。在宣传**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凸显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以“祭天文化”、“生态文化”的鲜明文化吸引游客,让旅游推动**文化的传播。二是把旅游要素作为文化旅游的宣传点。要将能够体现**文化特色内涵的宣传口号和标识融入各个旅游景区。在景区(点)道路标识、导览牌以及景区入口处和景区内部重点突出**旅游口号和标识;在餐饮(吃)、住宿(住)、交通(行)、景区(游)、购物场所(购)、娱乐场所(娱)等服务场所重点体现**文化相关内容和特色,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文化旅游形象,让游客在接受服务到参观旅游的任意一点感受到浓郁的文化,使**文化旅游形象深入人心。三是重视**文化的节庆活动,深度融合**旅游。进一步办好金秋关山文化旅游节、全国知名书画、摄影家采风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表现**特色文化内涵,做到既有亮点,又有规模,以此吸引媒体和游客的眼光,进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演艺及旅游纪念品市场。依托**艺术团,从乡镇和三支一扶中选拔有文艺特长的干部,组建高水平的演艺公司,在景区定期演出,开发陶瓷、玻璃、砂器、药材、核桃等一系列融纪念性、收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5.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表现 篇五
(一)校园环境职场化,构建新型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层面,主要指师生生活和工作学习的环境。它包含学校整体布局、学校建筑、形象标志、艺术景点、文化走廊等。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学校可以将本校职业化的办学理念与特色融入校园布局和设计中,创建浓厚的企业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职校要彻底打破普教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职场环境。将企业工厂的布置、设施等复制到学校课堂上;在墙上张贴企业核心理念、形象标识等,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学生统一着装、佩戴工号、上课打卡,让学生每天到学校来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变为对员工的要求,努力为师生构建职场化的生活和教学环境。
(二)导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理想状态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和谐、民主、向上的校园精神氛围,主要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体现出来,具有积沉性、隐渗性、持久性。好的精神文化会代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三)引入优秀企业制度,提升和完善职校制度文化
制度对于学校的师生员工具有强制约束力,天长日久,最后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心理契约,形成一种制度文化。那么,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除了进一步完善与健全学生行为规范、教职员工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外,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将ISO9000质量认证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构建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职校要有选择性地吸收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等,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习惯以及善于与他人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职校还可以安排学生下到与本校合作的企业,让他们感受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
(四)结合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建设职校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是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形成的课程观念和活动形态,往往反映了学校对社会需求的定位,集中体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等层面。学校要成立由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市场需求调查。然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学校的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作为该岗位(群)的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再根据这些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及教学实施办法。课程内容是将现有的课程体系和企业行业的需求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将以章节知识点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变为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项目编写中融入企业文化,使课程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教学以项目为中心来展开,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方法。
(五)多开展有职业特色的活动,使职校活动文化职业化
职校通常会组织艺术节、歌赛、球赛、运动会、开学仪式、毕业典礼、绿化校园等活动,活动涉及面广且丰富多彩。那么,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职校可以多开展有职业特色的活动,使职校活动文化更职业化。一是以大赛为突破口,实施“走出去”。学校依据学生的兴趣及特长,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组进行强化训练。在政策上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实施“请进来”。定期邀请企业优秀的工程师或技师到学校来做专题报告,将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带入学校,使班级企业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另外,还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里或邀请企业到学校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的文化内涵、价值理念等。三是以技能节等活动为媒介,搭建校企之间交流的平台。每年定期举办技能节,在各个专业全面展开。邀请企业领导和专业人士担任评委,从职业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更客观公正,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校园开放日、校企合作洽谈会、先进员工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让企业文化走入校园,也走入学生心里。
二、结语
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立足职校实际,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融合不是做加法,更不是机械替代,而是由校园文化吸收企业文化的精髓并加以提升。目的在于突破传统的校园文化,创设一个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符合学生发展特点、遵循职教规律的育人环境。在这种新型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实现职校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作者:张冬娇单位: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
(二)一、企业化的实训文化建设
1.仿真模拟企业岗位环境
引入企业运行机制,加强实训中心的建设。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各种仿真的工作环境,实训场所要最大化地模拟企业场景,实训器材的摆放、规章制度的要求、教师的演练都要与企业岗位的工作环境相一致,并通过实物、标语、展板、易拉宝、文化墙的形式展现企业精神和工作气氛。同时,为了实训操作安全、规范,要把操作规范和要求张贴在实验室、车间、实训场。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行为提高实践能力,感受实际工作氛围,使学生和教师的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的职业教育环境中提升,最终达到学习知识、修炼职业素养、提升职业技能的目的。
2.全真实践就业创业内容
加强企校合作,形成订单式生产合作关系。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和师资支持,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原材料来自企业,实训项目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设计、生产,产品盈利由企校学生三方共享。如机械制造专业可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订制少量的机械器具、通信专业与服务外包公司承接电信运营商网络机房维护业务,学生跟随企业技术人员学习机房日常工作,当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技术人员、老师及学生一起分析排除故障,学生从中锻炼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企业化的班级文化建设
1.人性化理念贯穿班级教育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其中以人为本为其核心价值。班级管理理念也应采用“民主自治”的理念。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班级教育重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可在班级树立榜样,设立学生风采专栏,定期评出班级的“品行佳人”“微笑大使”“卫生标兵”“体育健将”“技术能手”等不同名誉的优秀学生,起到榜样效应,达到班级教育和管理的目的。
2.考核制度规范班级管理
将优秀的企业制度引入中职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中。中职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教育》,还应该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严谨求真、团结协作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在班级管理中,普遍发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普遍抱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真正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人很少。制定“学分制”考核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实行量化考核。每个学期的考核基准分为100分,根据“考核细则”(考核细则以企业规范为标准)进行打分,凡是做得不好的,进行扣分,做得好可以加分。同时制定“值日班长责任制度”(每天设班长一人,具体负责当天的行为规范等常规事务及考核),为使班级工作良性运转,配套推行“常委轮换制”(即班干部每学期调整一次),做到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周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常委”每个月给予“岗位津贴”,一方面对他们工作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传递了“多劳多得”的理念。通过“学分制”的考核制度管理班级,能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
3.用职业氛围打造班级环境
办公室是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企业化的班级管理也需要将教室按办公室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及布局。班级环境建设注重“绿色、清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小组之间以工作室或部门名称分组座位,可设置“茶水间”“充电站”等休息点,提供饮水和书籍,在教室布置“班级历史墙”和“名企记录墙”分别记录班级成长史和著名企业的成长史。
作者:吴燕单位: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
(三)一、企业文化与中职政治教学有效融合的途径
1.在政治教学理念中融入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化的价值标准
中职政治老师要树立企业文化的教学理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可依不同企业的不同岗位要求,把教学管理和政治教学教育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构建相应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竞争等意识观念渗透到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树立企业文化价值标准。
2.有效整合政治教学内容,实施多种教学手段
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中职政治教学内容要以职业要求为中心,对中职生的培养要重点突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政治老师在校企文化对接基础上,有效整合政治教学内容。在学校开设的各种政治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典型实例,采用企事业真实案例、情景表演、讨论思考、总结归纳、升华情感等多种教法来组织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意义,使学生了解更多企业文化知识,提高更多企业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通过灌输知名企业的文化体系,使中职学生体会现代企业的形象。
3.吸纳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激活中职政治教学的职业文化在中职政治教学上引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引入到教学、学生管理、科研等日常管理中,使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例如,学生管理理化制度就是采用了企业化教学管理模式,班级为公司,学生为员工,上课为上班,每个学生完成整个学业需要挣到分值,学习期满才会颁发毕业证书。把这一理念引进学校、进管理、进班级、进头脑,写入学生手册,成为学生在校的常态化管理要求。把企业管理标准化手册印发给政治教师,作为上课、备课参考书。也把企业自主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这样的管理方法会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观念、自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4.架起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沟通纽带,拓展政治教学途径
中职政治教学可围绕企业文化开展专题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架起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沟通纽带,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互动。可以通过企业专家讲座、优秀企业员工座谈、主题会、征文、企业见习、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直观而感性地给学生以思想和品德的教育,培养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让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成熟成长。
5.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与方法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政治教学可通过考察、调研、座谈、等方式,增加企业文化的素质教育和训练内容,作为实现学校与企业文化教育中直接对接和双向贯通的重要桥梁。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强的竞争意识,对企业文化理解得更透彻。也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考核,形成在社会实践工作的竞争态势,对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也可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快速融入社会,深入企业体验企业文化。还可开设相关企业文化课程和文化专题讲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素质教育。
二、结语
总之,从社会发展来看,将企业文化融入政治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拥有正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专业人才。
作者:姚明珍单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四)一、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能性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同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很多共性,存在很多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首先,两种文化都是以人为基点,都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和组织文化,员工和学生同为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和组织中心;其次,两种文化的结构和内容相同,都可分为外表层(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中间层(制度文化)、中心层(精神文化),企业精神和学校精神分别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再次,两种文化所起的作用大致相同,在企业和学校内部具有规范、凝聚和导向作用。职业院校的教育宗旨是为社会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一线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企业文化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只有很好地相互融合,才能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两种文化能够融合还体现在:
(1)两种文化教育的对象具有相同性。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校园文化的培养和熏陶,毕业后终究步入社会,融入到各行各业,成为一名员工,他们将进一步接受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不断将校园文化的意识和企业文化理念进行融合,更好地服务企业。
(2)两种文化融合的内容具有相通性。企业文化在许多方面与校园文化相融,如:团队精神和班级集体精神、遵守厂规厂纪和校规校纪、穿戴厂服厂标和校服校徽、尊重客户和同学、爱厂如家和爱校如家、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精神,还有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在精神文化方面,许多企业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细节决定成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名言,激励员工勇于进取。学校也经常运用这些警句激励和鞭策学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和永不言弃的高尚品格。在管理文化方面,许多知名企业都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鼓励员工、激发热情”的理念,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同样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权利,把学生的一切放在工作的首位。
(3)两种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的校园文化教育是将来步入社会的必备条件,是进入企业的前提基础。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再教育、再提高,从而实现企业目标。两种文化的相融是企业文化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创新的强大助推器,必将带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职业教育为企业服务,职业院校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平台,为学生从学员平稳地过渡为“职业人”做好充分的准备。由此可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将直接体现所在企业的文化状况,决定企业的发展动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可将职业规范和创业意识教育融入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需求,更加顺利完成从校门到企业的过渡,缩短融入企业文化的过程。
二、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办学理念企业化
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历史和特点凝炼学校的校训,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确定“以人为本、强调沟通与合作、强调开拓与创新、面向市场与需求、努力提供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企业文化教育思路,提出“面对企业文化标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管理理念。训诫全体师生牢记报效国家、服务企业、感恩父母的良好品质,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职业精神,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将企业文化精髓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要建立企业文化教育的制度保障,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企业文化教研室,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落实规范要求,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突显学校优势和专业特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专兼职企业文化教师,编写企业文化校本课程标准和授课讲义,如:《企业文化教育手册》等,研究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2.文化宣传多样化
在校园里设置文化长廊,两侧悬挂体现中外企业发展、企业家的展牌。构建文化墙,在教学楼和宿舍楼的走廊设置优秀毕业生、行业精英展板和师生美术作品等使校园处处沐浴在企业文化之中,使师生目之所触、行之所至都是一道文化风景,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校报、校刊和校园网站开辟“企业文化教育”论坛平台,师生充分利用报刊和网络进行互动沟通,开展网上文化状况调查和网络企业文化论坛,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互联网催生的诸如自由和共享、互助和奉献、开放和兼容等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不断地充实企业文化教育工作的内容。学校一方面拓展本校内的企业文化教育平台,让学生接受文化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学会或主管部门与同类学校共同研究,每年设计一个研究专题,按照“集中讨论、实地观摩、论文评比、文化论坛、分组讨论、总结提升”六个环节组织实施,会后开辟企业文化教育工作网络平台,进行深入交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班级管理公司化
班级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职业院校要改变过去班级管理传统方式,在改革管理方面,对教学班实行“公司制”管理。一个教学班是一个“公司”,有自己的名称、宗旨和管理制度,有自己的内部机构和部门,学生统一着装,佩戴公司标志胸卡。班委会就是“董事会”,每位学生都是股东,自己认购股份,选举产生的班委成员担任“公司”的各部门负责人,同时提出“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口号。对有违反校规校纪行为的“员工”,“公司”将开具《处罚通知书》并扣除当事人的“工资”。学生的学习成绩即为工作业绩,学生迟到早退、请病事假全部纳入学期末绩效考核,学生操行量化考核标准即为公司管理制度,从而使专业和行业的文化元素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经过在校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将来能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4.校企合作深入化
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要向知名企业学习,并与其进行“全方位、广角度、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体现“职业”为特色,从培养目的、课程安排、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都要达到企业要求。学校管理要冲破工作关系的壁垒,引进企业经理任校长,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搞活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任职上班,打破教学教研只是在学校内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使教学更具实践性;学校聘请行业能手和创业毕业生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择业、创业教育,深入解读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给学校带来一线的理念,使教学教研与企业实际零对接,真正实现企业和学校是一家。改革教学模式,学校与当地大中企业进行校企联办,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入学即入厂,招生即招工”。组建诸如“核算员班”、“机场服务班”、“房地产营销班”等特色班级,学生上课穿上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作服,进行模拟仿真实训,在氛围和意识上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企业员工的身份;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并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开设够用的专业课程,让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置身一线,通过了解企业理念、人才观、价值观、成长路径等,进入到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亲身体验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内开办公司连锁店,为学生提供“准就业”场所。学校将食堂、文具店、微机房等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全部实行社会化。在校内开设餐饮公司、购物超市、网吧、银行、记账公司、打字复印社、装饰设计公司等,企业只负责安排管理人员,其他员工全部从在校学生中招聘,企业运行模式完全按公司连锁经营的规范操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满足了学校,还营利了企业,一举多得,实现了多方面共赢。
5.文化活动职业化
组建学生行业社团、兴趣小组,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组织包括企业创业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主题讲座,让创业明星、行业精英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与我同行”、“我的中国梦”活动,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企的情结;组织学生技能和体育运动会、教师技能大赛和“五四表彰”,并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劳动周、教学实习的方式,依据个人特长,安排学生到教学、管理等部门进行锻炼;定期组织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人才招聘会、当地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联系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服务站、交通岗、城市公共场所做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敢吃苦、能协作、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积极联系大中企业,开展校企共建活动等。在实践企业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
6.东西文化融合与碰撞 篇六
由于西方的文化是处于强势的,在几百年,近几百年都是处于强势,所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远远不如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般的中国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里边重要的人物,它的大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大家都会知道,但是一个西方,一个美国的学生或者欧洲的学生要问他中国大诗人是什么?有哪些大的思想家?有哪些大的这个文学家,大概他们都不会知道。或者知道的人是很少的,除非他是专门学中文的。所以这个就是一种知识的不平衡。这知识的不平衡其实反映出来在这个文化的,这个所谓软实力或者说整个国家的这个实力方面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呢,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其实一般地来讲是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不过随着中国最近几十,十多二十年,几十年以来中国越来越强大,在经济上越来越发展,在政治上也,在国际政治上也起来,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西方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对中国的了解的愿望是越来越增加了。
西方文化当然是非常重要一个文化,在近几百年几乎可以说从16世纪以来到现在,西方文化是在全世界都占着强势,就是说它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西方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呢,当然也是非常强大的一个文化,而且有非常强的非常长的这个历史传统,我们从先秦一直到现在,有很长的历史,中国跟西方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接触,所以我们对这个先讲一下它的历史的这个中西方的文化的这个历史的状况。我们知道最早有所谓丝绸之路,那是一个基本上是以商业贸易为主的一个交换,在古代的时候,在罗马帝国的时代,在中国先秦到汉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交流。但是呢,由于地理的原因,在古代不像现在我们这个交通很方便,所以互相之间的来往就比较多,但是在古代要从欧洲到中国,还是有很大的这个阻力。不光是地理的这个遥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西方我们说西欧到中国中间隔着一个中东,隔着阿拉伯世界。那么在很早的时候呢,基督教文化和这个伊斯兰教文化之间是有冲突的,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曾经有好几次的十字军远征,所以跟西方人、欧洲人、基督教跟中东的阿拉伯世界是发生冲突的。所以那个时候从西方要到中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耶稣比默罕默德早出生半个多世纪,他们创立各自宗教不是为了日后发生冲突,然而当公元3世纪基督教就成为地中海背面最大宗教,默罕默德则在公元6世纪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阿拉伯大帝国,矛盾产生了,公元1096年西欧国家的骑士们就组成十字军东征,开始争夺地中海东岸以及耶路撒冷的控制权。之后的200年间十字军总共进行8次东征,最大战果就是与伊斯兰教结下了1000年来都无法解开的仇怨,阿拉伯世界横亘欧洲各国与中国之间,阻隔着东西两端的相互探索,直到一支来自东方的军队异军突起。
最早的一个欧洲人到中国来,就是马克·波罗在13世纪,那个时候马克·波罗为什么可以到中国来?是因为蒙古人在那个时候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到后来很多蒙古的这个军队呢,可以说是打破了从欧洲到亚洲的这个道路。所以那个时候,马克·波罗从威尼斯就是现在的意大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威尼斯可以一直沿着这个丝绸之路的路线,从这个,努力从水陆两个方面最后到了中国,到了元代的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那么马克·波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他的意义在他,他所谓《马克·波罗游记》这本书,在西方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现在要知道《马克·波罗游记》不是马克·波罗自己写的,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本书。
因为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人,当时威尼斯在意大利,那时意大利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威尼斯跟热那亚这两个不同的城市在打仗,他从中国回去以后,他在中国住了25年,回去以后呢,参加了这个威尼斯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被这个热那亚的军队把他俘虏了,俘虏了以后坐在监狱里边,在他同在,住在同一个这个牢房里边的一个人呢,就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就是在中世纪的那种小说,所以马可·波罗给他讲了他自己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这个人叫Rustichello,就把他的经历写出来,这本书叫做《马可·波罗游记》,所以大家知道《马可·波罗游记》要知道不是马可·波罗自己写的,但是是依据马可·波罗自己的经历来写的。这本书在写出来的当时,不是被很多人所接受,虽然这本书非常流行,我们现在还有100多种手抄本,就可见这本书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那么这本书在当时没有受到很多人相信的原因,是因为他把忽必烈,把蒙古人讲得非常有文化,他曾经说,在那个书里边他说把欧洲所有的财富和国王的力量加在一起都没有蒙古人,都没有忽必烈这个大汗这么大的财富。把中国的文化讲得非常的,但当他所讲的中国是元代的中国,就是说以蒙古人作为统治的时候的中国。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呢,也是一个,可以说是不可信的,就是说马可·波罗到中国的时候是蒙古人在元代的时候,所以他对于汉族的文化了解的不多,所以他在书里边没有提到中国这个有孔子,没有提到儒家的文化,也没有提到中国的这个用毛笔写字啊、喝茶啊,甚至没有提到中国的女人包小脚啊这些事情,也没有提到长城,很多人都认为马克·波罗的书是不可信,因为他没有提到我们现在认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东西。
又是过了400多年,也就是说到了明末的时候,不是元代,到明末的时候,另外一个意大利人,也是从意大利到中国来,那就是利玛窦。利玛窦呢,就跟马可·波罗非常不一样。利玛窦是耶稣会的一个传教士,而耶稣会在基督教的这个天主教的教会里边是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的一个教派。那么利玛窦呢,因为他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一个人,他到中国之后他就发现,那个时候,中国在明末的中国,其实文化是非常发达的。所以他中国以后呢,他发现不可能像这个,在有些地方,他们基督教传教的方式是非常直接的,就说你必须要信我的教,因为你没有文化,我来给你传这个上帝的文化,在中国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就采取了一种所谓适应策略,就是他去学了中文,用中文来写《天主实义》就是他写他自己的那个讲基督教的书。而且呢,他是跟中国的很多士大夫有很多交往,比如说徐光启,大家知道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徐光启、杨庭钰、李之藻这三个人是当时这个朝廷的很高的官。他们都跟利玛窦成为朋友,皈依了基督教。
利玛窦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到中国之后呢,他最先他知道佛教在中国是有的,而佛教呢,是一种宗教,所以他到中国以后他最先穿的是袈裟,是和尚的这个服装,结果他穿着袈裟跟和尚服装以后发现没有多少人对他很重视,他才发现就是我,刚才已经提到过的宗教在中国没有很高的地位,佛教虽然在中国也很普遍很多地方都有寺庙,但是和尚跟士大夫跟做官的比较起来那是地位是不如的,所以他非常聪明马上就换了儒服,他就把和尚袈裟给脱了,那个黄的衣服不要穿上读书人的那种袍子,然后自称自己是西儒,是西方来的儒。所以就受到很多读书人的尊重,所以他后来很成功地把徐光启、李之藻、杨庭鈺这样的人都变成基督教的教徒。
他跟徐光启合作翻译了这个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本)》的前面的六部,所以这对中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最先在中西的文化上,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交流,可以说是利玛窦的时候才做了很大的贡献跟马可·波罗时代就很不一样了。但是不幸的是明代快就被清灭掉了,所以就是在清朝的时候呢,一开始对于教会,对于基督教也是很允许,也是很宽容的。康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耶稣会教士的那些数学的知识非常有兴趣,所以康熙几乎每天都跟几个传教士跟他们讨论数学的问题,我们知道清代的钦天监,钦天监就是观察天文的,对于一个朝代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有钦天监的监正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几乎都是欧洲人,都是耶稣会教士来做的,最有名的就是汤若望和南怀仁,这18世纪非常重要的两个欧洲的这个耶稣会的教士到中国来做了钦天监的监正。而康熙对他们非常尊重。
康熙初年,曾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然而接下来却发生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礼仪之争。利玛窦当年为了传教尝试融入东方文化的做法遭到罗马教廷的质疑,教皇坚持认为儒家的祭奠与天主教教义冲突,禁止中国教徒赞誉祭祀活动。然而这场争斗真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吗?这个争论的背后其实就是讲在教皇的权力,跟这个远方的一个君主的权力之间的冲突,其实教皇跟康熙的冲突。康熙就把所有的这些基督教的教士全部赶出中国,就禁教。那么能够要留在中国传教的人必须要按照利玛窦的方式来传教,而且必须一辈子在中国不能回去。所以这就是基督教传教在中国后来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个我讲的都是历史,当然我们知道历史后来康熙到了乾隆到后来中西方这个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个冲突呢就已经不是文化的冲突,而是利益。因为最先就是英国的西方那个时候经过了这个文艺复兴,经过了宗教改革尤其经过了这个17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19世纪的这个工业革命以后西方进入了近代,在国力上又非常强大,所以西方就开始向外扩张就是殖民主义的时代和帝国主义的时代,所以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就被英国人打败了,然后这个各国都到中国来,有很多租界,然后我们都很熟悉这样的一个历史,所以就是造成了一个中西方的在国力上的一个很不平衡的时代,可以说这个时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下半叶,那么中国可以说在很长时间都是处于一个很弱的这个地位,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那么近30年以来就是文革以后的改革开放,我觉得是使中国有很大的变化,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上中国现在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这个经济实体。对美国,对欧洲来讲都不能不对中国引起重视,那么随着经济的这个增长呢,在政治上,在国际政治上中国也发生,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中国跟西方现在在很多方面,既有交融的方面也有,可以说是碰撞的方面,这碰撞的方面我刚才讲了不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实际的利益和权利的问题。
21世纪,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冲突与战火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吗?为何伊斯兰文化世界会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事实上,文化是不会有冲突的,文化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可以去克服,可以去了解,就是在面临到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碰撞的时候,跨文化理解,可以说是有效地去消除这些矛盾的一个最重要的办法,我们现在知道,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的反恐的战争,那么反恐战争呢,当然有很多很多很复杂的情形,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伊斯兰这个整个的文化和伊斯兰的这个,现在的极端主义把它混在一起,伊斯兰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是宽容的文化。比如说奥斯曼帝国,在18世纪到19世纪很长时间版图非常大,奥斯曼帝国在统治的下面犹太人和基督教都是存在的。所以我觉得把伊斯兰文化看成就是恐怖主义或者说等同于恐怖主义这是不对的。当然伊斯兰文化也有它很大的问题,比如现在我就觉得这个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这个王国,它跟这个挖瓦哈比的这个所谓神学就是这个伊斯兰教有很多派别,不同的派别,那么这个瓦哈比这种派别呢,可以说是一个原教旨主义,就是非常严格地去规定人应该怎么样去做事情,有很多非常这个原教旨的那种没有宽容性的方面,所以这是造成现在阿拉伯文化很多问题,我觉得这个是大家可以去注意的,我们一般人对阿拉伯文化都非常缺乏了解,我自己对于阿拉伯文化也非常缺乏了解,但是我觉得为了要消除一些问题,要消除我们现在世界所面临的矛盾的话,去理解不同的文化包括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尊敬不同文化的这个理解,尊敬文化互相之间的尊重它的差异,但是与此同时呢,不要造成这种这个极端的冲突,不要有极端的这种原教旨主义的思想,不要以自己的文化是唯一的一个文化,这样的话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非常需要的东西。
提问1:我们知道中东地区跟我们东亚地区的文化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跟西方地区文化呢,就是完全不同,那么现在中东地区有很多的动荡,比如说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地区冲突,以及包括西方国家跟中东国家的冲突,比如美国和北约对伊拉克的一些战争,那么您觉得这些冲突的原因的根源是因为文化冲突吗?那么文化冲突是否会造成实际上的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些灾难?
张隆溪:好,这是非常好的问题,就说现在中东有很多问题,有很多冲突,比如说美国、北约然后巴勒斯坦跟以色列的这个冲突,然后伊拉克还有像叙利亚现在造成了很多这个难民,这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它的根源是文化的冲突造成的呢?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呢?我觉得,我觉得这个文化的冲突我刚才讲了文化是不会有冲突的,文化只能有差异,冲突都是涉及到政治和实际的经济政治的实际的利益,利益是有冲突的,所以利益和权利是有冲突的,所以我认为中东的问题主要还是一个实际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这个原因。
自2014年起极端组织ISIS通过频繁袭击占领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大片地区,宣布建立了伊斯兰国,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在占领地区恐怖治国,实施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屠杀异教徒,“伊斯兰国”能代表真实的伊斯兰世界吗?ISIS与西方世界的宿怨是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吗?如何才能使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机遇,而不是人类的灾难呢?
张隆溪:我刚才讲到这个沙特阿拉伯的问题,沙特阿拉伯在18世纪以后,它的那个王室就是沙特的这个王室跟瓦哈比就是一个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教的教派这个互相之间就有一个同盟,这个同盟是以亲结亲的关系来做同盟的,所以这个阿拉伯的这个沙特阿拉伯的王室呢,都一定是一个家族的男人来担当,但是另外一个家族呢就作为这个教会的最重要的领袖,宗教领袖,所以这个宗教跟政治,政改合一。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而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所以沙特阿拉伯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支持一些比较极端的,这个伊斯兰教的这个极端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所以我觉得这个宗教的排他性跟沙特后来的发展是有关系,为什么沙特有很大的这个利益的冲突?是在于石油。沙特那个地方,沙特阿拉伯的地方,是石油非常丰富的,所以沙特阿拉伯非常非常有钱,是完全是由于石油的原因。那么我们知道中东是个产石油很重要的地方,这个地区。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背后它的这个冲突的背后,其实跟这个经济,跟这个控制你比如说现在所谓伊斯兰国它也是控制这个伊拉克跟叙利亚的产油这个地区,所以现在很多去轰炸它的时候,法国和美国、北约去派兵轰炸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炸它的这个运油的车和产油的这个油田的地方,打击它经济的来源。所以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的冲突问题,而跟这个实际的利益和经济的利益是有关系的。
提问2:您之前一直说文化本身没有冲突只有差异,我就想问一下如果我们要求我们去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然后去减轻由此带来的冲突,会不会很难?因为像现在信息那么发达,我们始终对于世界另外半边的文化都会理解上都会有一些偏差,那么是不是就是比较难,让大部分人能够去理解对方?理解不同的文化?然后来消除,来减轻这种矛盾?
张隆溪:当然要对不同的文化能够理解当然是很难的事情,我刚才讲了孔子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说它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说一个读书的人应该有的态度,知道是很难的事情才去做它,因为难的事情做了才有价值,我觉得我们现在要解决比如说像中东的问题,伊斯兰教文化的问题,不能够简单地靠一个战争,不可能。战争永远不可能解决,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人的头脑,要去改变。包括在阿拉伯文化里边伊斯兰教文化里边,它有它理性的声音,也许在现在很极端的时候,原教旨主义,这个原教旨主义很有影响,很有这个吸引力的时候对很多年轻人来讲,也许这样理性的声音被淹没了,但是我相信最终要改变,要解决这种问题是需要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这个宗教里边自己的理性这种声音,来产生一个对社会有很好的正面的影响的东西,你刚才讲,现在我们这个好像信息都很发达,信息发达发生一件什么事情都知道了,比如说哪里打仗啊什么,确实这个现在这个传媒尤其新闻报道阿,还有评论,对我们的影响都有很大的这个作用,对我们一般人对这个世界的这个看法,对了解世界上的事情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呢,我觉得这也是我坚持说要对历史要有了解,不能只看现在的一些事件,报道往往新闻报道都讲坏的事情比较多,你说哪里发生了很好的事情,有人结婚了,有人这个在一起吃饭,很高兴,这个大概不会是新闻上很有吸引力的话题,你说哪里杀了一个人,哪里炸掉了一个房子,马上就可以很多人去关注,所以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与此同时呢,我觉得对于文化的了解,对于一个不同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为什么要做他们做的事情?这个是需要去了解的,包括一些采取极端行动的人,他们也不是说他生下来就自己就变成一个去自杀的这个炸弹,不可能嘛。他总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原因,所以我觉得这个包括对这样的东西,都要需要有理解的态度,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提问3:我刚刚想到的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最大的与我们中学生最息息相关的就是,就是东西方的教育文化。就是我想知道东西方教育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什么?而且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越来越西化,我想知道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您觉得它的发展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张隆溪:这个说起来当然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因为教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制度,但是教育作为观念来讲呢,我觉得基本上是普世性的,就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文化都觉得教育是重要的,因为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在这一点上中国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
我刚刚讲了中国最大的影响的是儒家的文化那么这是一个重视文化的一个传统。而且中国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设计考试制度(的国家),我们中国在隋代的时候在唐以前就开始把考试作为一个正式的,科举制,科举考试制度,就是说一个读书人当然读的都是这个儒家的经典,通过考试呢,就可以参加这个统治的阶层做官,所以读书做官这是中国一个传统,那么这个也形成中国人对文化的重视,我们大概都可以知道,可以想到自己身边很多例子,就说有些家庭很贫困,父母不识字,当然现在文化,文盲的程度已经很少了,所以大家不识字的已经没有,但是几十年以前不识字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即使是不识字的那些人,他们一定会让自己的子女去读书,这是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这个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不是每个文化都是这样子,但是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视教育的。
那么西方的文化呢,尤其是犹太人的文化也是这样,犹太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当然不光是说犹太人,我刚才讲耶稣会教士也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所以在西方,在中国,在伊斯兰教的世界其实也是,我们讲到伊斯兰教世界的时候,往往把它讲到现在,其实在中世纪的时候,在欧洲非常落后的时候,欧洲很多人都不识字的时候,在伊斯兰的世界里边,很多把古代希腊的像亚里士多德的东西在阿拉伯世界有很多学者,去把亚里士多德这个重要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作了很多注释,这些东西后来到了13世纪的时候,被重新翻译为拉丁文,回到了欧洲,对于当时的基督教的教会,提出很大的挑战。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跟当时的神学是有冲突的,所以在13世纪最重要一个神学家就是托马斯·阿奎纳,这个阿奎纳,托马斯·阿奎纳写的《神学大全》基本上是把传统的基督教的神学跟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的希腊哲学把它调和起来,所以对于整个的中世纪到后来的文艺复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有人说13世纪就已经有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就是说在我们一般讲文艺复兴是15世纪到16世纪,可是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纳已经把这个由阿拉伯世界传回来的当时或者重新在欧洲也发现的这个古代希腊的一些哲学和这些思想,跟基督教神学做了一个调和,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任何的一个文化和任何一个民族呢都是非常重视这个教育的问题,你现在说中国的教育,现在越来越西化呢,这是跟当然跟这个20世纪以后有关系,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是科举教育,科举制度,就是读儒家的经典而且这个以四书五经,或者说诗词歌赋来作为考试的内容,但是20世纪就是五四(运动)以后,整个教育制度的改变,是把很多新的教育内容,就是把科学,把西方的那些什么生物、化学这些东西作为教育的内容。
所以在中国的现代的教育,所谓现代教育跟传统的科举考试不一样就在于它是一个现代化的教育,这个现代教育呢,就是包括了西方的很多这个内容,但是我觉得这个不应该说是一个西化,为什么呢?因为科学是人类的知识的一部分,物理学不是西方的物理学,中国人也有物理学,这个物理化学从来没有人说这是法国的化学,那是英国的化学,化学就是化学,对不对?所以这种是一个普世的知识,大家都应该去了解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教育但是不应该说是西化的教育,所以中国传统上那我刚才讲了,教育,中国人很重视教育,而且考试在中国是最早的,西方人考试是从中国的考试受到启发以后,18世纪以后才有这样的制度。所以这两个东西呢,其实都分不清楚谁是西方的,谁是中国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们要有一个非常开放的观念去看,在历史上的形成是怎么样一个情形?那么教育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对西方人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7.文化旅游融合 篇七
当前关于宿迁项羽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项王故里景区的规划与设计、项羽文化品牌的构建等方面,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专门研究宿迁项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文献较少。因此, 本文以宿迁市为例, 结合产业融合的理论, 探讨项羽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 旨在为项羽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一、项羽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一) 推进项羽文化品牌建设。
近年来, 宿迁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1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0多亿元, 同比增长49%, 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旅游总人数近1, 000多万人次, 同比增长24%, 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但由于宿迁地处苏北、营销不力等原因, 其知名度并不高, 在中 (远) 程市场上辐射力有限, 这严重制约了宿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 当前整合项羽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成为摆在宿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前的重要一题。
(二) 打造旅游发展崭新道路。
随着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转变, 传统旅游产品的魅力正日渐消退, 现如今创意十足的文化旅游精品俨然成为大众的新宠, 备受追捧。近年来, 虽然宿迁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并不占据优势, 而且当前传统的旅游产品也已不能满足人们文化旅游的新需求。因此, 深入发掘项羽文化遗产, 打造旅游精品项目, 其对宿迁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三) 转变宿迁经济增长方式。
旅游业天然地可以与相关产业有机融合, 并相互促进。因此, 旅游业的发展对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中企业的发展及转变宿迁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宿迁市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苏酒集团、秀强玻璃公司等少数企业, 发展项羽文化旅游可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助力经济腾飞。
二、项羽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
宿迁作为项羽故里, 境内不仅风光秀美, 生态良好, 而且项羽文化底蕴深厚, 但是历史上这些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近年来, 市委和政府逐渐认识到项羽文化的价值, 并着手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开发项羽文化, 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项羽文化主题活动, 如举办西楚文化节、扩建项里景区、成立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举办项羽文化国际研讨会、开通“项羽文化网”、创办《项羽文化》期刊、设立项羽文化研究“金鼎奖”、出版论文集《项羽研究》、重塑地标性建筑霸王举鼎雕像 (进行中) 、拍摄纪录片《西楚霸王》与《美人虞姬》、投放城市旅游宣传片 (于央视) 、建设项羽文化主题公园 (在建) 及项王影视城 (规划) 等。但是, 与国内其他名人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如浙江绍兴相比, 宿迁项羽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还处于初级阶段。总结宿迁目前项羽文化资源开发的情况, 具体可概括为三点:
(一) 扩建了项里景区。
2011年, 宿迁市委及政府经过详细规划与科学论证斥40亿元巨资扩建项王故里景区, 核心景区于2012年9月建成, 并于当月正式开园迎客。整个景区有一街六区, 涵盖了项王功德、楚国古镇、博物馆、魁星楼、下相书院、楚湖泛舟等内容。景区开园以来, 游人如织, 既弘扬了项羽精神又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景点之一。
(二) 修建了一批文化工程项目。
为进一步开发项羽文化资源, 宿迁修建了一批文化工程硬件设施。建设项羽文化主题公园, 园内规划建设项羽纪念馆、项羽文化广场与项羽雕塑等。重塑宿迁地标性建筑———霸王举鼎, 原有的霸王雕塑已不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为更形象地展示霸王的英雄气概, 宿迁市做出重塑霸王雕塑的决定。这些硬件工程项目与设施的建设, 极大地丰富了项羽文化旅游产品群, 传承了历史文化, 带来了良好的经济与文化效益。
(三)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营销工作。
为打造项羽文化品牌, 宿迁市除兴建、扩建了一批硬件设施外, 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营销工作。包括:节庆营销———举办西楚文化节, 传承西楚文化、展示宿迁魅力;名人营销———邀请《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解读项羽精神, 畅谈文化传承;会议营销———举办项羽文化国际研讨会, 广邀海内外专家畅谈项羽, 共研项羽文化;影视营销——拍摄纪录片《西楚霸王》与《美人虞姬》, 于央视黄金栏目播出, 市场影响良好;体验营销———举办寻找虞美人———宿迁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 寻找最美虞美人, 推介宿迁旅游。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推广, 极大地提升了宿迁作为项羽故里的知名度。
三、项羽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项羽文化产业的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相比, 仍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其在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亟待解决。
(一) 产业融合方式简单、粗放。
宿迁项羽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气候。目前, 其旅游产品还是以项王故里的旅游观光为主, 虽然中间穿插着有一些楚服表演等演艺活动, 但都比较零星, 一些体验互动类及新兴的旅游业态类产品也属凤毛麟角, 整体上来看, 开发程度有限。近年来, 文化产业中的动漫业、演艺业、影视业及体育健身业等获得了迅速发展, 实践表明, 它们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但是, 目前宿迁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方面,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层次上都处于低开发状态, 缺乏深度挖掘。
(二) 产业链条既短又窄。
围绕吃、喝、玩、乐、游、娱、购、住与行等, 旅游产业的充分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深度开发与发展。但是, 目前宿迁旅游业产业链条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展现, 应进一步促进项羽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构建大旅游产业链。如在纪念品方面, 宿迁的云渡桃雕很出名, 除可围绕项羽雕刻相关人物及故事场景外, 还可将其生产、制作、销售过程纳入旅游产品体系中, 既带动桃雕销售, 又增加顾客体验。对衍生品市场进行深度挖掘, 延长并拓宽产业链, 必将促进宿迁项羽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项羽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路径
综合宿迁的实际情况, 项羽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沿着以下几条路径逐步展开:
(一) 以影视传播为媒, 揽五湖四海之游客。
自古以来, 项羽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成为文人文学创作题材的来源, 其作品深受民众喜爱, 而其中关于项羽的影视作品尢以其形象生动、易传播的特点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据此宿迁可组织开发项羽影视旅游。由政府牵头, 以宿迁秀美的自然风景与厚重的历史人文环境为背景, 组织拍摄或邀请名导名角拍摄以项羽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以此丰富项羽文化内涵, 招揽四海游客。开展项羽影视旅游, 在带动宿迁影视基地建设、特色服装设计与生产、新闻出版等的同时, 亦可提升项羽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二) 以文化创意为纲, 烹西楚文化之盛宴。
近年来, 创意文化产业在国内发展迅速, 实践表明其与旅游产业的成功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宿迁可通过与相关部门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以文化创意为纲领, 开发创意旅游产品, 烹制西楚文化的饕餮盛宴。如可修建项羽文化儿童主题乐园, 围绕项羽志存高远、敢于担当、胸怀坦荡、勇武盖世、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及与项羽相关的成语典故, 诸如取而代之、破釜沉舟、妒贤嫉能、妇人之仁、悲歌慷慨等设置相应游玩产品, 寓教于乐, 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 以动漫演绎为轴, 展西楚霸王之雄风。
可围绕项羽传说与典故设计、制作动漫产品及衍生品, 并融入时代元素, 借助于此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项羽文化, 形成项羽文化动漫游。如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热播, 引发人们对中国成语文化的关注, 宿迁可借势创作《中华成语故事之项羽专辑》动漫作品。据统计与项羽相关的成语故事共计76个, 如有表现其英雄气概的力能扛鼎、破釜沉舟、所向披靡、先发制人等, 制作系列动漫作品既丰富了项羽文化内涵、传承了项羽精神, 又宣传了美丽宿迁。
(四) 以会议展览为机, 秀跨越千年之西楚。
除继续做好项羽国际研讨会外, 应积极探索新的会议形式, 并努力承办具有影响力的与项羽相关的国内外会议。例如:史载项羽足迹遍布宿迁、苏州、徐州、平乡、西安、荥阳、灵璧、和县等地, 可据此策划项羽文化国际旅游节, 邀请各地相关展商参展, 携手弘扬传统文化, 展跨越千年之西楚。同时, 做好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及接待工作, 提升区域影响力, 擦亮项羽文化品牌这块宿迁城市营销的金字招牌。
(五) 以演艺演出为形, 筑盖世英雄之品牌。
接力全国各地实景演艺演出的热潮, 依托洪泽湖、骆马湖与京杭大运河秀美的自然风光, 以演艺演出为形式, 引入现代科技, 创作大型反映项羽成长的实景演艺剧目, 开展项羽文化实景演艺旅游, 共筑项羽文化品牌。此举亦可带动宿迁餐饮、酒店、交通、影视制作、旅游特色纪念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延长旅游产业链条, 推动宿迁经济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腾.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宿迁市项王故里景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6.
[2]丁芸.历史环境中商业空间的城市设计研究——以项王故里景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6.
[3]杨继霞.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研究——以宿迁项王故里景区开发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6.
[4]许田静.寻找区域文化之根——宿迁市政协提案为打造项羽文化品牌鼓与呼[J].江苏政协, 2011.11.
[5]王刚, 王梅花, 朱军.打造“项羽文化”品牌的探索与思考[J].中华魂, 2013.18.
[6]张成, 娄静.宿迁市旅游主要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EB/OL].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1/26.
[7]彭飞.霸王举鼎雕像昨日赴南京“美容”[N].宿迁日报, 2014.6.26.
8.文化旅游融合 篇八
作为一所拥有80多年历史的乡村老校,金近小学以童话教育特色闻名全国。早在2000年,学校就定位了自身的办学目标:即乡村儿童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的童话公园;乡村百姓感受教育、享受文化的精神家园。多年来,学校尝试开放办学,与施教区九个村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的校村共建实践,让学生在乡村这一大课堂中追溯新农村之嬗变,体验新农村之大美,传承新农村建设之薪火,留住乡村文化血脉之根。
一、营建乡村校园,助推美好乡风
作为乡村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学校连结着千家万户。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濡染生活其中的学生,进而带动家庭,辐射乡村,必定能促进乡村文明的提升。学校邀请村民一起营建具有乡村特色的童话校园,助推美好乡风建设。
1.用童话环境濡染乡风
所谓“只要进入校园,教育就开始了”,校园环境本身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学校立足农村学校实际,用公园布景的思路,利用馆舍,教室、广场、走廊,甚至草坪、池塘等校园空间,开辟了“童星街”“鱼龙池”等十大童话教育景观,建成“金近纪念馆”“小鲤鱼图书馆”,开辟了“童话教育馆”,形成了三园三馆三十室的儿童化校园环境文化。学校从童话《小鲤鱼跳龙门》中提炼了“真、善、美、新”的童话精神作为校训,并通过极具童话气息的“校品”系列的开发,将校训具象化、物质化、艺术化。如童话画般的校徽,校服,童话诗般的校歌、校园标语等;学生们争当校园宣传员,制做校园宣传展板、宣传册,组成宣讲队,向村民们介绍校园。
在“土家菜”般的校园环境文化的熏陶、濡染下,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乡村,向村民们着介绍着新时代的乡村文明,帮助村民们改变生活陋习,杜绝不文明行为,真正实现学在学校,美在乡村。
2.邀请乡贤引领乡村生活
激励是行为的钥匙,又是行为的键钮。按动什么样的键钮,就会产生怎样的行为。学校邀请乡村“名流”与师生、村民一起营建团结友善、生动活泼、文明向上的校园生活,引领师生和村民感受乡村生活之魅力,生发建设美好乡村家园的愿望。
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学校开辟特色栏目“家事讲坛”,让学生介绍自己村庄的最美人,最美事,最美景,最美路;开辟“家乡文化墙”,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本校学生所在行政村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特色产业和农副产品等;邀请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种田能手、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等乡村“名流”,走进学校作为客座老师,为学生上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指导学生开展榜样学习故事演讲赛,动漫画设计比赛等;邀请村民走进校园,共同评选“最美办公室”“魅力教室”“美德小鲤鱼”“阳光小鲤鱼”等,和师生们一起学真,懂善,行美。
师生和村民一起营建着美好的乡村校园。在这里,学生学有所成,老师教有所得,村民闻有所感。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村庄,爱上可爱的父老乡亲,让村民重新发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用乡村校园建设助推美好乡风。
二、丰实教育内容,传承乡村文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土、家乡水养育独特的我们,乡土文化习俗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开窗放入大江来”,敞开学校大门,用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文化丰实学校教育内容,让学生认识乡村的文化积淀,感受生动的乡村生活,重新发现乡村,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农村,自觉传承乡村文明。
1.民间文化激发恋乡情怀
朴实、生动的农村生活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也为农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拓展和深化儿童文学教育内涵,开展了民间文学教育活动。学校发动全校师生、村民搜集民间童谣、民间故事、谚语和笑话等,编辑民间文化读本;引导学生参与庙会、中秋乘凉晚会、清明包艾饺、家乡方言比赛等民俗活动,体味民俗文化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在语文课堂中开设民间故事教学课,领着学生深入理解自己的乡村文化生活;音乐课堂则带领学生编唱地方童谣,唱响乡村生活旋律;体育课堂上,学生们玩起了跳房子、跳大绳等民间游戏……
带着泥土芳香的民间文化在现代课堂、乡村校园大放异彩,启迪了学生对民间文化的情感,学生们自然萌发了爱家恋乡的情怀。
2.乡村农事弘扬农业文明
泥土是农村教育的课堂,乡村是农村学生的摇篮。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乡村教育自当从农业文明中汲取营养,鼓励学生传承和发展农业文明。
24节气农事种植、生长知识、编麦秆扇、搓草绳、包粽子、打年糕等,是千百年来农村耕作生活的智慧结晶。学校将这些元素融入每年一次的乡村文化节,让学生亲历、感受农事,体验农业文明;寒暑假时,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村里娃夸家乡”活动,鼓励学生将看到、听到的家乡新事、新貌制成小报,夸一夸自己的村庄;春游远足活动,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村民走进施教区各村参观,捕捉新农村生活,感受农村的发展……
多彩的活动根植乡村生活,激发了学生知农、爱农、兴农的情怀。学生懂得了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感恩农村,热爱农村,弘扬乡村文明。
三、组建村民义工,共筑精神家园
在农村学校,家校协同教育往往因家长素质等因素而难以开展。实际上,朴实的乡里乡亲拥有朴实广博的教育情怀。多年来,村校共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热情的村民自发组建了“村民义工社”,用充满乡土气息的义行善举,与学校共筑美丽的精神家园。
1.兴趣分组丰富教育元素
【文化旅游融合】推荐阅读:
深度融合文化旅游资源调研材料11-15
体育旅游融合发展11-06
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09-24
实训基地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06-22
企业文化融合度06-14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12-04
试析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07-11
农村音乐教学融合了地方乡土文化09-18
烟草企业重组中的企业文化融合07-04
融合电力企业文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