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2024-12-04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精选9篇)

1.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篇一

文化自信之中国音乐

一、中国音乐与文化发展应保持自身音乐文化体系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受西方音乐影响最大的是浪漫乐派或民族乐派。如果说语言的整化和统一必然以一个有权威的方言或语言为基础,那么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因素与西方的浪漫派音乐的结合构成了这种整化的音乐语言基础,直至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种对浪漫乐派的接受和音乐语言的整化现象也有其自身的音乐文化基础。其一,中国音乐对音乐标题性、文学性的爱好;其二,中国音乐对音乐旋律抒情性的重视;其三,对音乐的民族性、英雄性、幻想性偏爱。以上三个特点也是浪漫乐派所具有的特征,举凡中国大众广为接受的音乐作品,如《黄河大合唱》,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交响诗《嘎达梅林》等等,无不具有以上特征。到本世纪八十年代,这种整化的音乐共同语开始分化,其主要标志为受西方“先锋派”音乐影响而出现的“新潮”音乐(以及后来出现的通俗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部分接触,较突出的是郭文景音乐创作中的“四川音乐风格”,如作品《蜀道难》,谭盾音乐创作中的“湖南音乐风格”等。通俗音乐创作中也出现了“西北风”、“东北风”等与地方音乐风格的接触。但这些接触是短暂的,并没有能形成新的音乐共同语的整化或分化。这种非本位文化技术元素的强行导入,使本位文化的整体构成骤然变换,甚至被悬搁了起来。其影响不仅发生在创作思维及其具体的操作层面,同时也影响到包括传播、教育以及从事这一专业的音乐文化当事人的身份结构。由此来看,在全球音乐文化越来越开放、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仍应该保持与自身音乐文化原型——地区性音乐风格文化自主体系的联系。

二、具有中国特色地区性音乐风格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之源

第一,地区性音乐风格是建立在中国音乐上千年历史演变基础上的(上可追溯到周代十五国风)。其本身的变异或演化有其内在和潜在的文化基础,如语言、艺术、哲学、心理、美学、地理环境等。这就形成了一种生命遗传体的“基因”——音乐风格历史演变框架的“活动”传统,也是宇宙地球地域生命文化的体现。在综合音乐观的参照下它可以成为一个包容各种音乐类型的开放体系(如通俗音乐、专业音乐、传统音乐等),同样也可将西方音乐的优秀部分纳入这种地区性音乐风格演变框架中进行演变。第二,地区性音乐风格以音乐历史风格演变的框 架为基础。这将有利于在变化因素和连续性要求之间建立新的平衡条件,使音乐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与文化原型发生关系。第三,地区性音乐风格有利于促进东方音乐的发展和东方文化效应。东方国家多属于地区性音乐风格体系,同类型文化的交流更容易引起相互共鸣、吸收和促进发展(如表演、教学、理论等交流),考虑共同面对的问题,促进东方音乐参与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形成东方文化效应,增强东方音乐的国际地位。第四,地区性音乐风格所具有的社会学意义。地区性音乐风格重建是根据各地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来考虑的,了解自己的音乐传统根基与文化业绩及历史,有利于增强各自的自信心、自豪感与自觉意识,即发现自己是谁,它独具的音乐文化特征,然后也发现别人是谁,以自己的方式接受自己和别人,并以自己的方式前进。第五,地区性音乐风格有利于保持地方文化生态特征(如音乐与民族特性、语言、生活方式、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等),只有保持一定的地方文化生态,音乐才具有文化个性和吸引力。

三、中国音乐文化自信要在新的道路探索发展

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 “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 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 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 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文化自信之中国音乐与社会的发展

首先,经济体制与音乐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经济体制结构是音乐文化生产结构形式的基础。可以说,中西方音乐文化生产结构形式就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结构的反映。如对比中西方封建专制中的经济体制结构: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成为这个政权和文化的重要经济基础。商业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出现,在音乐方面也反映出来。当时工业技术的进展,给音乐艺 术也带来极大的变化,以威尼斯为中心的乐谱印刷业的产生,使音乐记录手段标准化,音乐有了更统一的书面作品的版本,音乐作品附带以商品形式出现,成为一种社会音乐文化的需求,逐渐形成整体的文化过程,在此整体文化过程中,乐器制造工业、音乐出版商、作曲家以及演奏演唱家职业等专业分工,逐渐形成类似工业生产规模形式的音乐文化生产方式,从而使欧洲音乐艺术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而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国(明代)城市的商品经济只能作为整个封建经济的附庸,农业和小手工业仍是其政权和文化的重要经济基础,音乐存在方式,如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等更多地反映出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的关系,没有形成工业性附带商品形式的音乐传播和生产。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国经济结构受到外来的冲击,外国资本主义一方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业经济的发展。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卓有成效。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将涉及音乐文化生产体制的改革。事实上,市场上的经济利益往往与文化观念、道德价值发生着潜在的冲突,市场和资本主义“毁灭”了它们所不 能取代的文化价值和道德价值。

其次,全球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相冲突。文化本身发展中的全球综合化趋势与地方寻根意识的冲突主要反映在全球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方面。全球文化的概念出自于“全球经济”的基础,全球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广告、出版、新闻、电影、演出等方面,也在文化交流设施、新闻流通、教育输出、精神产品等方面,这些自然包括了全球音乐文化。其结果是一种音乐文化压倒其他音乐文化而处于千篇一律的状态。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文化传布全球形成了主流文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如各大洲现代作曲家的出现、西方音乐技术结构在各种文化中的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电影音乐等,这也就形成了世界音乐文化综合化的概念,即各种文化音乐的共同趋势和发展可能,它也综合了各种民族音乐中有生命力的因素。中国在保存传统音乐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国家文化部与中国音协于1979年联合制订了《收集整理民族音乐遗产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全面普查、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歌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华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和《中国琴曲集成》五种传统音乐集成。法国著名学者L·多洛讲到:“在一个国家的文化关 系政策中,考虑最多的是确保本国文化的传播,尽管越来越有必要考虑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技术援助”。因此,在当今世界,全球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在发展关系中,音乐可以说象语言发展一样是不断整化与分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应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和全球意识,立足自身,放眼世界。

再次,音乐文化价值随着商品价值的波动而波动。商品价值的概念是对劳动产品这种物在商品交换中所表现出的性质或属性的规定。而文化价值所包含的意义存在于社会、伦理、哲学、美学、政治等广泛领域,较之商品价值有着更大的涵盖意义,商品价值则只有较狭窄的含义。但当文化以商品的形式出现时,以商品的法则聚集文化的法则,商品的价值规律无可遏制地形成垄断,同时也摧残着文化产品本身,于是,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冲突便展开了。如广告是文化交流中最赚钱的部门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每年费用已达一千六百四十亿美元。广告已成为世界性的活动,而大众交流媒体对广告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电台、电视台、报纸等,许多文化活动其目的成了商品经济的投资,如许多音乐会、晚会、大奖赛以及各种音像带的生产,影响着音乐文化发展的趋向。而那些从事具备文化价值的音乐艺术创造的劳动力价值则“相形见拙”,音乐教师、音乐家、传统音乐家、作曲家等的社会价值受到严重冲击。

由此,音乐文化发展中音乐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关系的协调的背后,也需要考虑“新发展观”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因此,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也应该考虑:整体的发展——以文化价值为统领;综合的发展——包括各种音乐形式和商品形式,以及市场的、计划的、个体的、自然的、生态的、人文的等目的;内在的发展——不排斥引进,但真正的发展将是充分依靠和利用本土音乐与音乐资源的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篇二

关键词:中国传统乐学,音律,音阶,调式,调性,传统

一、基本内容述略

第一章:声、音、律、调、韵。本章从音乐文献学的角度, 厘清了声、音、律、调、韵等传统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如:声是指单个的乐音, 音阶中的各个音级;音与“音阶”或“曲调”概念相近, 是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的声音;律是衡量乐音音高的标准等等。

第二章:传统宫调的律学基础。本章主要梳理了历史不同时期的定律方法, 结合曾侯乙钟的用律系统, 综合各家所言做了详细的解释并客观评价。如京房六十律, 人们曾多次对其否定, “维护律历相通的迷信思想”、“六十律没有什么新的发明, 只是将三分损益法机械地推算到六十律”[2], 作者的观点是:“没有它就不会有三百六十律, 就不会有在律术增加到极端的基础上所出现的驭繁于简—向十二律传统的回归。”[3]

第三章、第四章为中国传统记谱法和传统音阶, 介绍了中国传统记谱法和传统音阶的几种不同形式。

第五章:均、宫、调。厘清了相关概念, 同时揭示了均、宫、调三者的关系:均统帅宫, 宫统帅调的统属关系。对于“同均三宫”的问题, 从理论体系的角度, 也作了通俗的阐述和客观评述。

第六章:旋宫转调。转调的意义在于使不同段落之间的曲调形成更为鲜明的色彩对比。本章结合大量实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转调的几种手法, 如旋宫转调、不旋宫转调、旋宫不转调、借字等多达十几种。

第七章主要对传统宫调理论的四大命名系统, 即律、声命名系统、琴调系统、工尺谱系统、词曲及南北曲声腔系统的功能、实践、理论基础做了阐述;第八章对特色节奏、节拍体系和曲式结构作了大致梳理;第九章是从律学的视角, 运用数理逻辑分析的方法, 揭示了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背后的深层理论, 对其内在的构成逻辑进行定量分析。

第十章: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特征。作者利用大量的实例揭示出少数民族在调式音阶、节奏模式、曲体结构、旋法等方面的特色, 其中涉及到少数民族音乐存在的多声部织体现象, 如壮族的分声部式织体、傈僳族装饰式支声型织体等等。

第十一章:中西音体系的比较。具体而又系统地对比了中西方音乐理论差异性。从中国宫调理论、基本音级、音主和调头、音阶、“之”调式和“为”调式等特征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对比, 较完整性地显现出两者体系的差异, 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将西方理论生搬硬套在中国的音乐现实上。

二、学术精神下的著述特点

(一) 综合各家之言, 做出自己的学术判断。例如, 在对清商三调实际内容的辨析上, 作者认为, “三调代表以正调调弦为基础的三种调弦法, 每种调弦法可有两种弦式。”[4]以往学界认为七声音阶包括三种形式, 分别叫做雅乐音阶、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作者对此提出质疑, 认为部分名字会使人产生误解, 比如雅乐音阶是适用于宫廷雅乐中特有的音阶。而实际上, 宫廷雅乐是多种音阶并用的, 俗乐也同样运用雅乐音阶。古音阶的命名也有问题, 贾湖骨笛能吹奏清角和闰, 比古音阶要更古老一些, 所以也是不妥当的。作者认真地辨析了音阶命名的不合理性, 并求证于《国语·周语》和《晋书·乐志》相关记载, 将其正名为“正声音阶”、“下徵音阶”和“清商音阶”。

(二) 揭示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以简驭繁”的思想。作者认为“以简御繁”并非是传统音乐本身所致, 而是人为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太丰富、太复杂, 对其理论总结时不得不简化。其次是研究要继续, 必须抽象出共同性的规定形成系统, 便于交流, 促进学术发展。例如, 在乐律方面的表现:“曾侯乙钟铭实际用律约二十五律, 但都归为……十二律位”。在音阶方面的表现:“在音乐实践中某些曲调也存在少于五声的音阶结构……二声、三声、四声的情况。这不过是五声音阶的省略形式……”

三、小结

《中国传统乐学》一书以理清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异同的角度, 从音律、音阶、调式、调性等音乐体系, 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本体形态的特色。作者以史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 注重对传统音乐史料的梳理和辨析,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一本中国风格的“音乐基本理论”教科书, 帮助学子们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规律, 正确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 值得任何一位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为目标的学子读上一读。

参考文献

[1]童忠良, 谷杰, 周耘, 孙晓辉.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2]同上, p54.

[3]同上, p55.

3.心系中国传统音乐 篇三

《文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陆续发表的二十余篇文章,主要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戏曲音乐研究、民族音乐形态学研究三部分内容。薄薄一册,二百余页,却有着相当的分量,它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留下了多个“第一”:

一、首次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的学科概念。20世纪中国学者对本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叫法不一,其间数易其名。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进入中国以后,在理解和应用上也出现过某种程度的混乱,引起过不小的笔墨官司。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能否称为“学”?“民族音乐学”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吗?该著副标题“中国传统音乐学文集”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立场,“中国传统音乐既然有自己的特质和规律,当然应该而且可以成为一门单独研究的学问,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者语)。文章对中国传统音乐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支学科分别进行了讨论,认为它与民族音乐学在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目的、侧重点、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不同(也有重叠),因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应直接称之为中国传统音乐学(类似于“汉学”、“藏学”、“红学”、“敦煌学”)而非民族音乐学。这一观念颇令人惊讶,自1980年南京会议开始作者曾参与推广民族音乐学,包括引进人才、编纂文献、召开学术会议等等,最后却得出这一结论,好似走了一个“之”字形道路。实际上,无论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一门学科,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传入国内不久的西方的学问,其学术谱系与中国并不同,它并非仅仅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的学科。民族音乐学的特性应该保留,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主体性应当彰显(整体)。中国传统音乐学可以吸收民族音乐学的理念和方法,民族音乐学也可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正如《文集》所说,对这两门学科的同时并存应持互补的宽容态度。

二、明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现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不包括在近代历史时期内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以欧洲为中心的所谓‘专业音乐’那一部分的基础上由我国人(或外国人)创作的与‘那一部分’相类似的音乐”(中国第一部传统音乐概论即引用了该定义②)。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重新分类,正式提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的四大类分类法,以区别于按体裁划分的传统五大类分类法(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词概念学界早已使用③,但从社会学角度明确将中国传统音乐分为这四个部类的,尚属首次。四大类分法提出后,迅速普及开来。十余年来学界大部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性质的专著、教材都采用了这一分类法,并与五大类体裁分类法结合使用,产生了相当大的学术影响。

三、率先发表专文对“乐种学”问题进行了讨论。④自1957年杨荫浏、曹安和先生在《苏南吹打曲》中第一次使用“乐种”以来,乐种的概念一直在音乐界沿用(如《民族音乐概论》、《民族器乐概论》、《民族器乐》等),但何谓乐种?乐种的标界是什么?鲜有论述。八十年代中后期,乐种学的问题被提出来。作者在《中国民族音乐集成编辑学座谈》(1987)⑤和《中国传统音乐学与乐种学问题及分类方法》(1988)⑥中呼吁“首先是乐种学”,乐种学“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应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学主学科内的一个分学科”而存在。文章从乐种的角度对传统音乐进行了划分,认为对乐调和乐调系统的研究是乐种学研究的基本课题。随后,在1988年7月召开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5届年会中乐种学成了热点问题。与多数学者将乐种主要应用于器乐领域不同,作者认为乐种应当包括歌种(民歌)、曲种(说唱)、剧种(戏曲)、乐种(器乐,狭义)、以及两个或两个乐类以上的乐种,而“形成的地区性、曲目的传承性、传承人的代表性、表演的规范性、风格的独特性”则是确认乐种的标准。目前在多位学者的努力下,乐种学已经(或即将)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

四、针对以往体裁分类中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交叉多向分类法”。众所周知,传统音乐中很多形式复杂的乐种(如福建南音、木卡姆等)很难划入器乐、说唱或歌舞中的任何一类。作者认为“所谓有些乐种无法‘归类’或‘归类’不当,就不是分类体系的毛病,而是对乐种分类的方法不对,或者说我们对乐种如何分类,在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上需要重新调整”。乐种和乐类可以“一对一”划分,也可以“一对二”、“一对三”划分,“企图把南音‘全盘端入’乐类中任何一类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必要的。”在“乐体、乐调、乐种、乐类”的纵表中,木卡姆分属器乐、民歌、歌舞等乐类项,而说唱这一乐类又包含大鼓、含说唱的二人转、南音等乐种。在纵横表格、斜向连线的交叉多向分类中,各部类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以往体裁划分的矛盾在这里消失了。这一分类思维对于以往追求科学完美的“一对一”传统音乐分类习惯,颇具有启发意义。

五、在戏曲音乐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程式分析法”这一定量标准的分析方法(“程式结构识别法”,共三要素十要点):1.结构程式(板位、板数、分逗、字位);2.曲调程式(曲调型、落音、拖腔);3.伴奏程式(定弦或筒音、过门、锣鼓)。这一模式应用性很强,在戏曲音乐的学习和研究分析中,“三要素十要点”更加简明和易于掌握。与之相关的“程式性与非程式性”分析方法,则更带有全面总结中国音乐形态规律,分步骤建立中国音乐形态学的意义。

除此之外,《文集》中“部、类、体、系、种”的分层研究法,群体声腔、单体声腔的分类,代替“变奏体”的“派生体”与“组合体”、包含“声腔”、“声腔系统”之“乐调系统”概念,以及将小二度一分为四并设计相应符号等等,均属首创,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关于“苦音”的确切音高并非是中立音,《八板》属于“起展落”三部而非四部结构,戏曲音乐“承认危机论,不承认消亡论”,作为多种选择之一、中国古代音乐史可以写成中国传统音乐史,民族音乐三部性结构与西洋三部曲式主要区别在于尾部非再现性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阅读完《文集》,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提出的诸多概念和想法(包括分类),其中有的已经被学界广泛接受,成为“公共知识”,有的则尚需进一步检验。尽管在阅读中获益良多,但坦率地说,笔者对某些思考也并不见得全部赞同。例如“中国音乐五大类”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对国际民族音乐学近年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把握;该著戏曲研究成果较多,其他方面则略显薄弱;随着作者认识的深化,部分文章之间说法有不一致之处;很多思考闪耀着睿智的火花,但有的(如乐种学)未更进一步系统展开等等。凡此种种,均可谓该著之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出色的论文集。

董先生今年七十有七,是位谦虚、朴实、平易近人的长者,深受后辈学生敬重。笔者仍记得他在2004年院庆校友聚会和2006年“冯文慈教授八十寿辰音乐学学术研讨会”中引吭高歌的情景。老爷子现在每天带着两层的黑框防风镜,背着手,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我们衷心祝愿他快乐、健康,学术之树常青!

①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②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台北海棠事业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出版。③《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出版。

④“乐种学”这一名词当时应有多位学者私下谈及,但很难确认由谁首次口头提出。据笔者所查,国内各大公开音乐刊物直至1987年才正式出现这一名词(见《中国民族音乐集成编辑学座谈》,《音乐研究》1987年第1期),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考证。

⑤王曾婉记录整理,《音乐研究》1987年第1期。

⑥《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2期。

徐天祥 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4.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 篇四

一、摘要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古代音乐经历了古代乐舞、中古乐舞、宋元以后戏曲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平发展的高低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无论经历怎样的历史洗礼,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因其特有的民族风骨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是带有普遍价值的,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美、和谐美、文学美和声色美值得细细品味。

二、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意境美、和谐美、文学美

三、正文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1986年,我国考古专家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了随葬的16支骨笛,根据测定,这些骨笛至今已有八九千年之久,有力地证明了中古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之悠久,而且在很早以前中国音乐文化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纵观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历程,当今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音乐经历了古代乐舞、中古乐舞、宋元以后戏曲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在各自的文化大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然而,音乐是一门艺术,艺术美是一种美的创造性反映形态,来源于自然美和社会美,具有普遍性。因此,尽管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作为艺术的音乐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因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风骨所呈现出的美感是有普遍性的,我们可以总结各个时代音乐文化的艺术美,以审美的心理挖掘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审美特征。

美学这个词是从希腊审美文化中转化来的,内涵涉及的是感观方面的体会,而不是理性方面的分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正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基础之上的,因此从人情感体验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求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

(一)意境美 从音乐角度上说,意境即是音乐所反映的内容跟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境界,音乐可以使听众通过聆听,产生想象和联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并在思想情感上得到共鸣。无论是龙飞凤舞的原始时期,还是气势磅礴的秦汉时期,或者是瓦舍勾栏、文人逸气的宋元时代,音乐本身就呈现出一种意境美,让人感叹不已。

中国十大古曲之《春江花月夜》便是典型的例子。从内容上看,以春、江、花、月、夜五种最动人的事物依次展开,以清新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勾勒出一幅色彩柔和、淡雅清丽的山水画卷,月夜春江的美貌和江南水乡的风姿,在迷人的曲调中被展示得酣畅淋漓。具体的演奏形式中,各种乐器各自发挥、相互交融,琵琶着重于模拟江楼钟鼓和急浪拍岸的声响,二胡则以其独特的音色表现出绵绵的思绪,古筝把舒缓的水流之声展现得十分逼真,洞箫表现出舟子晚归,渔歌互答的悠扬之美„„各种乐器在演奏时变幻莫测,围绕同一主题,旋律委婉、节奏流畅多变,任何一名听者在这样优美的意境中,走进作者描绘的诗情画意中,都不得不拍案叫绝。

意境美之所以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开作者在创作中将情景有机结合起来的同时,将虚和实结合得恰到好处则是意境美是另外一个源泉。借有限之物表现空灵和悠远的韵致在许多古代音乐中都体现得十分明显,《平沙落雁》、《十面埋伏》等名曲大都是通过极其有限的环境展现出或气势磅礴、或空灵幽远的气质,这种融实入虚的方式,让人们超越音乐的限制,大胆地想象之后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情境。

(二)文学美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代音乐在人格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文学方面,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学美主要是体现在各个时代的具体作品创作过程中的。

中国古代文学的滥觞和发展与诗歌创造息息相关,而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与“诗歌”密切相关的。据研究,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在当初都是配有曲调,可歌可咏,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诗经》中优美的文字加上配有的曲调,文学的味道渗透到宛转的旋律中别有一番意味。这个传统在后期也一直贯穿在整个古代音乐史中,比如汉代的官方诗歌集成就叫《汉乐府》,唐诗宋词也是都能够歌唱,甚至到了今天,也有许多流行音乐家为古诗谱曲演唱,如苏轼的作品《中秋佳节》就被谱上曲广泛传唱。

另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个民族用本民族创作的民族特色音乐也都是极富文学的雍容典雅之美,她们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从文学角度分析这些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到音乐文化本身所营造的效果和意境。

(三)和谐美

“中庸”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枝干,它要求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在各自适合的限度内发展,以求达到和谐。自古以来,“中庸”思想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音乐作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原则影响下,中国古代音乐呈现出一种十分和谐的美感,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旨趣所在。

和谐美首先就是表现在音乐内容本身,曲与词的自然天成,不同乐器交织的音调和谐等。上面所举的例子《春江花月夜》便是最有力的证明,整个作品以水墨画般的笔触,向听众描绘着迷人景色,同时各种乐器互相配合,十分融洽地表现出五种美景的浑然天成,提供了一顿丰富美味的感官盛宴。当然,《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许多作品也是在音乐内容本身展现出和谐之美。

从众多的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分析不难看出,和谐美在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不仅仅是表现在音乐本身,而是更深层地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即所谓的“天人合一”。自然是人类栖息生活的场所,人失去了自然便没有依存,因此人们创作的音乐本身也必然体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沙落雁》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描绘,《夕阳箫鼓》对国家山河壮丽之美,《阳春白雪》对大自然万物复苏的讴歌等无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意境美、文学美、和谐美三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意境美需要文学美和和谐美的点染,文学美则需要在意境与和谐间寻找一个平衡,和谐美则是意境美和文学美相统一的结果,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正是在这三者的互相辉映下经久不衰,为后人折服。

5.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篇五

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 机遇 挑战 应对措施

引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然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十七大六中全会所要求的那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2]

一、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3]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4]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对世界上所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构成破坏和冲击,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1.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来机遇

现在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很有价值,尽管有其落后、僵化、腐朽的一面,但更有它灵活开放,能够吸纳、适应、自我调节、获取新的生命力的一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它完全有能力在继承自己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当今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东方文化体系,从而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1.1 融汇百家发展自我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排他性,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交融性。自从汉代统治者推行“独尊儒术”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凌驾于诸子学说之上而成为经学,是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文化。[5]儒家学说能够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而维持其主导地位不动摇,其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本身具有吸纳性,它不断地吸取一些新的、适应历史发展需要的因素,而使自身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可以如此。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西方文化,但它最终能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是因为其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最终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毛泽东思想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最佳结合,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向前发展,产生出邓小平理论。这些无一不体现一种客观辩证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壮大其自身。1.2 去除糟粕提升自我

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中的反映,无论古今中外,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6],也有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文化。全球化的进展,打开了人们的文化视野,要求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文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门类发展不平衡,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文化门类发展较快,而以精神创造为依托的文化门类则相对迟缓,全球化趋势有利于我们按市场规则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产业经营开发力度,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提升自我,使中国先进文化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7]

1.3 文化传播增强影响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传统文化必然发挥重要的凝聚和认同作用,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与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因此,借助于全球化的平台,使得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自2004年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8]孔子学院的兴起是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将中国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传输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1.4 文化归属外在动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基于历史、传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全球化带来的人群扩散与混居,使得同一地域的民众信仰着不同的文化,他们需要确定自己的文化归属。中国有着大量的海外移民,他们的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他们认同的文化也还是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出于文化上认祖归宗的需要而不断的探寻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海外游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外来文化也不断的进入中国,冲击着人们已经习惯的文化信仰。这种冲击曾经一度被我们,特别是年轻人视作一种时尚,将对传统的背叛视为自己进步的标志。但背叛带来的传统文化生存危机以及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思维方式等诸多的差异,使得他们从背叛传统走向了维护传统,从鄙视传统文化走向了重视传统文化,从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5 国外关注国际支持

全球并不仅仅是富国与强国经济的全球化,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的融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改变着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就在我们否定传统的时候,西方人却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从中发现了不少可以根治他们的社会弊病的方法。例如,他们从老子的著作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成说的初步设想,也从中找到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保护思想,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从中他们看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在全球化的带来的文化冲击下,一些植根于弱势经济的文化面临着生存危机;同时由于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导致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保护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国际环境为中国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国际支持,这对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1.6 审视自己加强保护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起来,人们不仅需要文化的认同,更需要对一种文化资源的合法拥有,从法律上确定文化资源的归属。正是基于这种心态,韩国人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列为韩国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而2006年又传出了日本人要在文化领域抢注三国等商标。这些都为我们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之前不少人认为西方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中国传统文化是应该被淘汰的文化,是可以抛弃的文化。外国对中国的文化资源的抢夺,特别是国外对基于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价值,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韩国人抢注了端午节而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高度关注,进而推动了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民间也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2.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挑战

江泽民曾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9] 文化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与好处: 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美国大片,可口可乐加薯条亦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然而,当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京剧、昆曲岌岌可危的发展困境,民间艺术的后继乏人,文化全球化富有侵略性的一面也表现出来,其带给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是无法回避的。[10] 2.1 思想观念倍受冲击

全球化趋势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日益显现,西方敌对

势力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以其文化强势,竭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鼓吹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由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有优势,使得依托网络传播的文化交流失去了对等性和相互性,变成了不对等的和单向的渗透,从而使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国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可能发生变化。

2.2 文化认同产生困境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对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全球化而被推销到全世界的不仅仅是牛仔裤或美国大片等实体商品,同时还有这些产品所附带的美国文化。[11]这一切,正在削弱中国的文化基础,使输入西方文化的地方出现了文化的混乱,表现为目的的丧失、道德的冷漠、暴力的嗜好和传统的破裂。面对美国影视文化不停顿的狂轰滥炸,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正在遭受严重的扭曲,甚至遭受一场严重的劫难。文化的侵略扩张使我国社会变得极度脆弱,抹杀我国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或文化身份。2.3 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如今的年轻一代,对近代、现代、当代历史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所知了了。他们更关心消费的新潮,消费文化对他们是具体的诱惑。十几岁的儿童们亦是在这种大量广告文化、商业文化的影响下成长的。他们从小就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几岁就开始学习英语,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如何无人注意,但却会因英语好而受到表扬。他们喜爱的是“麦当劳”、“肯德基”,他们醉心于“美国大片”。他们更加迅速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植根更浅,而他们却是中国未来的文化大军。面对这些严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知识大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倍显重要。2.4 文化产业压力巨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和创造财富的手段。文化产业是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复兴中的我国传统文化理应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但是面对技术先进、经营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西方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产业规模上,西方已经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巨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而我国文化企业则规模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分散、竞争力弱。现在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 以上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着。在技术上,西方文化产业已经广泛应用数字技术、仿生技术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互融合,而我国的文化生产单位大多还停留于传统技术手段,停留于一般文化产品的制作和开发。因此,在全球化竞争中,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二、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应对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自古以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中国的文化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全球化这个 大背景下,要做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传承及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应对措施:

1.突出民族特色,强化核心地位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12]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

2.吸收外来文化,做到兼容并蓄

西方文化中有些东西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全球化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让自己在这个利弊兼有的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力争上游。[13]当然不仅经济、政治体制要变,我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要变,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个趋势更要变,但这个变不是说丧失其个性,而是在保持自身积极因素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特长,最终实现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并又回到自身,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自身才能有所发展。

3.积极创新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江泽民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4]同样道理,创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灵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创新的原则,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充分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创造性地发展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振兴,这个民族首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当然,要重树这种自尊心、自信心,我们就要首先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我们传统文化要以崭新的姿态去平等独立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去。

4.进行传统教育,提高传统素质

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人,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国民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开放的胸襟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将我们古老

[15]的文化带到世界面前,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兴。还要培养他们拥有足够的现代意识和目光继续吸收外来文化的新成果,以繁荣自己的文化传统。

5.输出传统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悠久,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具有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态和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它在解决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与各国交往中,应大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使处于不同价值观支配下的西方日渐增加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并且通过扩大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领域,使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有渠道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鼓励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倡导各种文明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世界和谐。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文浪潮中,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培育中国文化的特色,进而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机勃勃,使之成为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瑰宝之一,真正做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6.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篇六

(一)背景材料·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先进文化”是与“落后文化”相对而言。一般来说,科学的,健康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反之,一切颓废的、专制的、消极的,主张复古或停滞不前的,或阻碍社会发展的文化,就是“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动力,同先进社会生产力一起,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先进文化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大部分。中国先进文化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文化的典范。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两个历史时期分别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胜利。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统一战线等问题,是一个比较完整而又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一样,是党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

二、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的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构架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注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泽民同志指出:“这一文化,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促进作用”。我们党把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充分体现其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三、中国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我国有5000年文明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既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党对民族的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使民族优秀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有鲜明的中国气派,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正因为是民族的,所以具有世界意义,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的文化,来源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这一特征,不仅体现的党的宗旨,而且为文化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发展动力。

四、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大力倡导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和人类进步的阶梯。发展文化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们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社会提倡尊师重教,发展各层次的教育,倡导终身教育,大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事业,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我们党把教育、科研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充分体现了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7.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篇七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篮球,文化,创建

前言

培养和发展篮球文化关系到篮球运动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1]。篮球文化的诞生,篮球运动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竞技游戏,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化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充分利用篮球运动这一文化载体,将篮球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充实校园文化实现育人的目的。为了使中国高校篮球文化更大程度上发挥育人的作用,我们在明确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发展背景下,提出创建一种属于中国特色的校园篮球文化,我们主要把高校篮球发展的人文化、绿色化、和谐化、科学化作为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创建的主要内容,从而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1 篮球文化概念

篮球运动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篮球文化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2]。随着崇尚人文精神到来,我们积极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主要把人文化、绿色化、和谐化、科学化作为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创建的主要内容。

2 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创建背景

2.1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篮球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围绕“和谐”这一文化核心构成的,具有“平衡性、整体性、封闭性、守常性”等文化特征民族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谦和忍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讲究忠义服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数千年,力量之巨大、绵延久、影响力深远。“在体育运动,在篮球运动中同样伴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中国篮球历来讲究整体的配合,追求整体实力的提高,欠缺那些有某些专门技巧的球员,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篮球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提倡个人能力的培养也影响到了球员创造能力的发挥,使中国球员缺少张扬的个性。[3]”“中庸”、“仁义”、“和谐统一”与“礼让”的道德规范,实质上就是公平、和睦、不相竞争,反映出明显的非功利主义色彩。当今我国的篮球文化形式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仍然以不同形式显示出它的承袭性。这种非功利主义色彩,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已经在我们民族中根深蒂固,形成了我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中国的稳定与发展。但是我们的篮球运动要创新要赶超,我们必须还要借鉴西方的优秀的篮球文化。在中国篮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去粗取精、丰富内涵,向多元化、时代化方向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篮球文化发展现状表现在:在篮球价值观念方面,通常注重篮球的健身、教育和修心功能;竞技比赛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在运动规律上注重攻守平衡,有条不紊的比赛;在战术指导思想上,强调集体配合,协调统一;在队伍管理上注重整体行动的统一化管理;从队员价值观上,则强调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运动形式与行为方式上,注重传统性风俗,不强调个性的张扬等。

2.2 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篮球文化发展影响

篮球在中国校园里是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篮球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高校篮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也是及其深刻的。中国教育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并受其深刻影响,许多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得到了新的继承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现代高校中的校园文化或多或少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学生个体创造性的发展上。自孔子时代,儒家文化就把教育同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必须要统一的道德规范下学习与生活,个体与社会要保持高度的统一。同样在学校,我们的教育理念很多还沿袭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灌输性”教学或是“本本式”教学现象在很长的时间内还存在,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缺少主动学习能力与欠缺自我学习的精神,严重束缚着学生自由创造性的发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进取精神差,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而在篮球场上,面对瞬息万变的场上形势,审时度势的战术安排,传球、投球时机的把握,无不要求队员的高度自信、主动性与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从某一方面限制了校园篮球文化构建主体自由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不利于高校篮球文化的整合与构建。

3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篮球文化创建内容

3.1 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人文化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具有健身的功能,而且使用得当,在校园能充分显示它的教育价值。高校把篮球作为人生价值的教育手段与方式,学生通过在球场上的运动,达到人性教育和人格塑造,是一种人文篮球理念。根据篮球文化对人的可塑性的特质,我们把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人文化,作为中国高校校园绿色篮球文化构建主要内容之一。为全面实施高校绿色篮球文化建设,我们应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对篮球文化进行宣传。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灵活多样的方式,举办校园篮球文化教育活动,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灵,打破以往一位追求篮球技术为主导的旧的格局和篮球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篮球文化价值观。坚持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激发学生从事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实现教育目的,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合格人才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2 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绿色化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季的象征;性格色彩中代表和平、友善、善于倾听、不希望发生冲突的性格。绿色是现代体育与健康的结合点,是人类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必然。绿色篮球文化是在篮球活动过程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在内的整体动态和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首先,在高校绿色篮球文化建设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破旧创新是体育的特性,篮球运动中在创造人与人和谐的精神价值方面,体现出重要的价值。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中要体现篮球在促进人与人和睦的重要作用,参与篮球比赛遵循和平目的及友谊、团结、竞争、公平精神,把它作为高校校园绿色篮球文化建设的重要宗旨。其次,在高校绿色篮球文化建设中强调人的自我完善。高校篮球文化就是要体现人性自身的完善,人格健全,人体完美,获得人自身的和谐。正如萨马兰奇所说,“由于体育运动有助于将身体置于为心智服务的位置,它在任何文明需求中都值得居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把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绿色化,作为中国高校校园绿色篮球文化构建主要内容之一。

3.3 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和谐化

“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若是和谐的、积极向上的,那么,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篮球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构建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篮球文化环境。所以,我们把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和谐化,作为中国高校校园绿色篮球文化构建主要内容之一。建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校园篮球文化环境,将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在物质层上,在学校总体规划的氛围内,建设好开展篮球文化必要的场所、设备,使高校篮球文化环境的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和谐统一,更好的发挥校园篮球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就需要体育工作者及校园篮球运动者发挥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自觉的构建内外相协调的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制度层需要创建一种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篮球文化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能够发挥学生自由、独立创造性学习的篮球文化氛围与篮球学习机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行为的习惯与学习理念。在精神层,应该从本校的培养目标出发,建设具有本高校特色的篮球文化,如在体育馆、健身房、棋艺室的墙上挂篮球明星的画像以及名人谈关于练习篮球的方法;在校园宣传栏中贴有篮球球星的格言等。这样的篮球文化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学习态度。

3.4 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科学化

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存在两种观念,一是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观念,二是对主观世界的人文观念[4]。篮球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有科学和人文两种观念集合而成,这两种文化因素即相互独立与相互联系。科技为篮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人文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所以,在高校绿色篮球文化的建设中,既要重视科技在篮球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又要符合正确的人文价值与人文观念,这样方可促进高校篮球文化的建立与发展。特别是篮球技术的改进,篮球文化的宣传,更加需要现代化技术的支持。比如:信息时代,篮球文化的建立离不开信息媒体的应用。现在生活中文化的宣传主要依靠大众传媒,其中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在高校校园里,我们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园电视、学院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促进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学校成立专门负责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和宣传的组织,构建合理的宣传与管理体制,有利于校园篮球文化的整体协调的发展。可见,要实现校园篮球文化的推广、实现校园篮球文化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有利于中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科学化平台。因此,我们理应把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科学化,作为中国高校校园绿色篮球文化构建重要内容之一。

4 结语

目前,高校篮球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步成长。为使篮球运动更加符合我们社会与高校的发展需要,在高校校园我们积极构建一种属于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我们把高校篮球发展的人文化、绿色化、和谐化、科学化作为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创建的主要内容。篮球文化是一个很大的研究领域,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正处在探索改进和提高阶段。在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创建过程中,需要全校领导和师生共同努力,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建设与本校发展相适应的高校校园篮球文化。

参考文献

[1]欧阳柳青等.论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现代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36-38.

[2]李颖川,孙民治,于振峰.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727-730.

[3]刘玉华.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与中国篮球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8):35-37.

8.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篇八

一、音乐文化的独特性②

这里表述的是“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不是“音乐”的独特性。那么两种表述的区别何在?“音乐文化”与“音乐”有何不同?什么是“音乐文化”?

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有“音乐文化”的使用,如说“音乐文化事业”等。这里的“音乐文化”是指“文化艺术”之类的文化,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具体就音乐及围绕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承、研究等各种活动整体而言的一种文化。这种“音乐文化”也就是以音乐为中心、以音乐为特征的文化,一般直称为“音乐”,“音乐文化事业”也就是“音乐事业”。

现在所说的“音乐文化”大都属于民族音乐学的大文化概念。大文化概念强调音乐与其周边文化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把音乐与其文化背景看作一个文化整体。这种音乐文化与一般文化概念的不同,是在对文化背景的强调上突出了文化背景的作用,梅里亚姆甚至认为文化背景对于音乐具有决定作用③。但是文化背景只是一种背景,还不是主体。文化背景再重要也是要通过主体起作用的;文化背景固然是文化,但由它还构不成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大文化的概念,虽然其中的文化背景被特殊强调,但作为一种文化的重心还是在音乐上。之所以称作“音乐文化”,就主要是根据“音乐”而言,而不是根据文化背景说的。

其实,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为音乐是人的文化创造,是人化的产物。梅里亚姆尽管强调文化背景对音乐的决定作用,但他也承认“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④。内特尔说,音乐被人类学特别关注与研究,“可说是人类文化中寥寥可数的几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⑤,可见音乐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所以,“音乐文化”也就是具体作为音乐的文化。

既然音乐是一种文化,文化背景只是音乐的一种背景,那么作为“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就只能通过音乐体现出来,而由音乐所体现的自然就是音乐的独特性。因而“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作为音乐的这种文化的独特性。那么这种独特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提起西方音乐,我们会想到西方音乐的某一乐曲,提起贝多芬我们会想到他的交响曲、钢琴曲;提起中国音乐,外国人也会想到《茉莉花》《二泉映月》等他们熟悉的中国乐曲。音乐是具体的,是由一系列作品、乐曲构成的,因而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就只能通过具体的作品、具体的乐曲体现出来。那么由乐曲体现的什么东西才能称为独特的呢?

这种独特性不是指具体的音调、节奏、句法、结构等,但又是由这些音乐的构成因素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也就是由无数具体乐曲所体现出的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所具有的特殊的音乐思维方式。黄翔鹏说过,西方音乐以七声为平均,中国音乐以五声为核心⑥。此话即指明了中西音乐在音乐思维方式上的一个根本不同。中国自先秦以来,文献中既记载七声又强调五声,即表明了一种五声为核心的思维;现存传统音乐中除了极个别其他体系的音乐外,绝大部分都属于五声性体系,即便是被认为由印度传来而受到印度音乐影响的佛教音乐,从现已出版的所有音响及乐谱看也都是五声性的。

由无数中国乐曲所体现出的以五声为核心的五声性思维也就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种独特性。至于其他还有什么独特性,则需要通过具体研究确定。

二、音乐文化的功能性

音乐既然是一种文化,那么音乐文化的功能首先应该是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审美功能。其次则是音乐在社会、民俗、仪式等环境中所发挥的音乐以外的功能,也就是音乐对于周边文化事物的意义、作用,有的称其为音乐的“文化功能”。那么这两种功能是一种什么关系?它们在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各处于什么地位?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引述。这是梅里亚姆为说明他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音乐的决定作用”,也就是文化背景决定论时引用赫佐格的一个例子⑦:

对作品或表演的接受或拒绝可能依赖于文化要素或社会要素本身,其依赖程度可能远高于我们的状况。例如在那瓦霍印第安人的治疗仪式中,只要主体部分的数百首歌曲中的一首出了一个错误,整个表演就变得无效了,于是表演必须在经过适当的净化以后从头再来一次。我们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表演在何种程度上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被破坏了,又在何种程度上是在仪式的意义上被破坏了。这个问题对于那瓦霍人来说毫无意义,而且可能根本无法让他们明了。

这个例子的意图是为了说明“对作品或表演的接受或拒绝……依赖于文化要素或社会要素”,但从所述治疗仪式中歌曲出错而需要从头来过的情况却分明说明不了这个问题,反倒表明了治疗仪式的有效依赖于音乐的统一与完美。梅里亚姆引用此例是为了说明他的文化背景决定论,但实际例中表明的却是否定的。不是作为“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治疗仪式决定了音乐,而是治疗仪式对于音乐的依赖性,显示了音乐对于治疗仪式有效性的决定性。例中所表明的不是仪式对于音乐的作用,而是音乐对于仪式的作用。这种音乐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功能为用,属于音乐文化功能研究的范畴。

那么这种音乐文化的功能其实质是什么呢?从上例可以看出,音乐自有其作为艺术的审美功能,而治疗仪式中所起的是一种治疗功能,似乎跟音乐的艺术功能无关。其实治疗仪式之所以采用音乐,正是看中了音乐所具有的艺术功能,是借用音乐的艺术功能来实现其疾病的治疗功能。至于音乐是否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或者只起到部分的作用,或者只是人们意想的功能,都没关系。这里音乐的治疗功能是依赖于音乐的艺术功能,是以音乐的艺术功能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对音乐艺术功能的一种发挥和利用,而不是脱离艺术功能、与艺术功能无关的独立功能。

上例中的功能是与艺术功能相对的、主要是就音乐对其周边事物所具有的意义、作用而言。音乐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作为一种文化的创造从一开始就与周边事物构成一定的关系。除了作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审美方式而存在外,音乐往往与其他事物相关联而存在。就具体关联的情况看,有的是作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与其他因素共同构成仪式),有的甚至成为主体(如上述治疗仪式中的音乐),有的则为其中的一个独立部分(如庙会中的演出)。这三种关联存在及审美独立存在的情况中西音乐中都有,只是具体的情形有所不同。西方不仅有专业音乐也有民俗音乐,其民俗音乐的功能性质与我国传统音乐相同。西方基督教中就有音乐,而且其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作用更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性,西方专业音乐就是在教会音乐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中国音乐不仅是社会、民俗、仪式中存在的音乐,中国的戏曲不仅在民俗还愿等场合表演,在庙会中演出,而且也在剧场演出。笔者夜晚散步,就常常见到人们拿着电唱匣、收音机在听豫剧、曲剧、河南坠子……

那么音乐的功能方面能否构成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呢?我们还是以实例说明。我所收集的灵宝鼓吹乐是在婚丧仪式中演奏的,其在婚丧仪式中具有很强的仪式功能。但其音乐具有自己的独立性,是作为一个系统的完整性而在仪式中灵活运用的。⑧有一段时间灵宝艺人曾停止演奏,婚丧仪式中的奏乐部分由豫东过来的鼓吹乐代之,虽然已不是原有的鼓吹乐了,但其照样发挥了音乐在婚丧仪式中的仪式功能。如果说灵宝鼓吹乐有什么独特性的话,那就只能是灵宝鼓吹乐的独特性,而不在于其于仪式中所具有的功能性。不管是灵宝鼓吹乐,还是豫东鼓吹乐,其在仪式中的功能都是相同的,而且这种功能即如上述,也就是音乐艺术功能的一种发挥,是被仪式所利用而已。因而,作为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只能体现在音乐上,音乐文化的功能性并不构成音乐文化的独特性。

三、关于“中国音乐文化史”

我们讨论的是“中国音乐文化史”,但就所涉及的实质内容看是重在音乐的功能为用上。作为功能为用的研究若用“中国音乐文化史”称之,即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首先,易于引起大家的误解。似乎音乐不是文化,音乐的功能则成了文化,有可能引导大家都去关注音乐的功能,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研究,从而以偏概全,产生不利于音乐史研究的后果。

其次,有可能与既有研究形成对立。将已有研究作为“音乐艺术史”,而现在研究的则是“音乐文化史”;似乎以前的“音乐艺术史”具有局限性,现在的“音乐文化史”则是要“改变”和“摆脱”其局限的。其实既有研究(如杨荫浏的古代音乐史)并非不重视功能为用,只是从音乐史的全局考虑,没有将其作为重心罢了。如果说“音乐文化史”的研究只是“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加以“拓展”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另立名目,而完全可以在已有音乐史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了。

其三,无法涵盖音乐艺术方面的研究。说“中国音乐文化史”是“涵盖音乐艺术,更体现多功能为用的音乐文化史”,这样说说是可以的,能否做得到则是另一回事。功能为用的研究涉及音乐以外的诸多方面,恐怕就有许多专门的理论问题需要处理,哪还有工夫兼及“音乐艺术”问题?况且,仅就所要“涵盖”的“音乐艺术”来看,功能为用的研究也是涵盖不了的。从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看,其中所反映的音乐艺术方面的问题不知有多少,黄翔鹏还将有关乐律等问题归纳为一百个乐问,所提及的问题大都是极其繁难而需要专门下工夫的。仅就一个唐宋燕乐二十八调来说,对其研究既涉及历史上的音乐文化交流,关乎到当时的中国音乐是否改变已有方向而龟兹化的问题,更涉及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全局本质,是否如王光祈所说。“直至今日,吾国音乐犹在此种胡乐势力之下”。这个涉及全局方向的乐调问题,至今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就像此类问题即使专门研究也未必能解决好,作为偏重功能为用的研究则是根本无法“涵盖”的。

当然,功能为用的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有关音乐的环境、条件及事物关联的认识中,功能为用的研究也能对音乐史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起到某种根本作用,也能从其特殊的角度为音乐史全局问题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项阳先生由对民间鼓吹乐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古代乐籍制度的存在及其对于古代乐人活动的种种规范,正是这些规范从制度层面保证了音乐传统的延续不变。在其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一个《朝天子》的曲牌实例,各地流传的《朝天子》均与古代乐谱的《朝天子》一致,所有的《朝天子》在结构、旋法、调性上基本相同,而且无一例外都是五声性的⑨。此例既表明了乐籍制度对于传统音乐传承的一种保障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表明中国音乐古今发展的实证。如果将这方面的研究及所提供的资料与有关二十八调等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即有可能对历史上唐宋音乐的本质以及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本质得出一个符合其历史真实的认知来。

音乐的功能为用研究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研究是必要而重要的。但这种研究毕竟只是偏重于功能为用的局部性研究,属于专门史、专题史的范畴,本不能涵盖作为全局性的“中国音乐文化史”。从实际的研究重心来看,何不为其取一个更为相称而又实在的名目,譬如称作“中国音乐文化功能史”,或者直接称作“中国音乐功能史”,这样是不是会好些呢?

① 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联合主办,2015年8月下旬于北京举行。

② 这里的“独特性”,一般也称作“特殊性”。

③ [美]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穆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④ 董维松、沈洽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07页。

⑤ 同{4},第183页。

⑥ 黄翔鹏《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关系问题》,《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第19页。

⑦ 同{3},第28—29页。

⑧ 参见笔者《一个典型的乐曲系统》,《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4期。

⑨ 项阳、张咏春《从〈朝天子〉管窥礼乐传统的一致性存在》,《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

杨善武 河南大学音乐学研究所教授

9.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篇九

前言

中国传统音乐,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产生了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从定义里可知,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人民运用民族固有方法及形式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谷底啊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地,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另外,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四类,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期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导迎及巡幸乐、宴乐。

但在现代的浪潮中,中国传统音乐仿佛渐渐被淹没了,尤其是在新时代,年轻人新的思想以及流行音乐的盛行,导致其氛围远远好于传统音乐,甚至说很少接触,另外,在教育方面,就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方式,更注定了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的时候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于中国是一种危险,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因此,为了更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做了问卷调查以及分析,以便将来改善中国传统音乐的氛围与环境改善做出些帮助。

调查方式:

以问卷形式,在各大学进行宣传并收集

调查对象:

100名各大学在校大学生

问卷:

1.性别: 女(56%)男(44%)

2.年级:大一(4%)大二(75%)大三(12%)大四(9%)

3.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是?

A挺了解(7%)B一般,略为了解(61%)C基本上,不怎么了解(32%)D完全不了解(0)

4.在你心目中,传统音乐是怎样的?

A很吸引人的一种音乐(58%)B与西洋乐差不多(25%)C很无聊的(4%)D无法引起我的兴趣(13%)

5.你了解的民族乐器有几种?

A0(10%)B1~3(25%)C4~7(19%)D8种以上(46%)

6.相对西洋乐器,你会选择民族乐器吗?

A不会(33%)B会(67%)

7.一下几个民族乐器,你对哪个感兴趣?(多选)

琵琶(12%)竹笛(15%)二胡(23%)古筝(31%)扬琴(8%)古琴(12%)

8.你会选择了解民族音乐的选修课吗?

A会,我有些兴趣(58%)B不会,无聊死(3%)C看情况,在选不到合意的时候,会勉强选它(39%)

9.你觉得中国的民族音乐氛围如何?

A挺好的,经常会在周围听到(29%)B比较少听到,大多是在过节才听到(58%)C相当的沉,周围都没人去听(13%)

10.戏曲也是中国的传统音乐的一种,你对它的态度是?

A不错,挺吸引我的(32%)B很沉闷,很少听(29%)C那只是老人才听的东西(19%)D其它(20%)

11.假如村里有学习唱戏的兴趣班,你会去学吗?

A会,多学些东西(48%)B不会,不喜欢它(42%)C再无聊也不会想去学它(10%)

12.在舞蹈方面,你觉得民族舞如何?

A很好看,动作优美(71%)B一般,也不算差(23%)C太难看了,不喜欢(0)D其它(6%)

13.要学习舞蹈的话,你会选择民族舞吗?

A会,我一直都很想学(48%)B不会,我比较喜欢现代的(29%)C其它(23%)

14.你对民族歌曲的态度如何?

A挺好听的,有很强的中国气息(55%)B一般,不大注意了解(42%)C好难听,不喜欢(0)D其它(3%)

15.你觉得传统音乐在中国受欢迎吗?

A那肯定啦,自己国家的精髓(26%)B一般,年轻人不大喜欢(68%)C很冷清,不怎么受欢迎(6%)D其它(0)

分析:

在收集到的问卷中,数据可能代表性还不够强,主要是其大部分的被调查人都为大二年级的,造成一定的偏差,但在男女方面比例比较均匀。以下分析,是以收到的问卷为主进行,代表的是被调查人的思想。

从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仍具有一定的认同感与肯定感,过半的同学都于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一些了解,并且相当地肯定它的地位,但仍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同学,对中国音乐不怎么地了解,说明中国传统音乐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人群也许会不断地增加,引起更大的问题,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上绝不能再忽视,要更认真地对待这个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在对传统音乐的学习上,大家依然有很大的兴趣,不仅是在民族器乐的学习上,还有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67%的同学会选择民族乐器来学习,这个数据超出了我的想象,因为,就我生活的周围,学习民乐的同学并不多,相反地,更多地是对西洋乐有很大的兴趣,像钢琴、吉他等,通过这次调查,让我看到了我不知道的事情,说明,民乐在大学生当中也是相当地受欢迎,并反映了中国民乐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感是相当的高,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上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度的问题了,学校如何发展学生的兴趣?如何进行培养?如何给中国民乐的带来学习浪潮?而社会更应考虑,如何把民乐的氛围热起来?

尽管民乐收到大学生不错的认同感,但在被调查的人当中,71%的同学都感觉中华民族音乐的氛围较为冷清,大多都是在过节的时候才听的较多,其他时间,都是以流行音乐为主,而我觉得,听到民族音乐的时间都是在过春节时,那时外面的商店、电视广告、节目都是些喜庆的民乐,这时的气氛较好,但相对过去10年,这种气氛也已经大减了不少。因此,在氛围的营造方面急需国家、社会的帮助。

在戏曲方面,它的调查结果就不尽人意,喜欢听的同学比较少,但却有接近一半的同学,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会去进行唱戏的学习,相反地就有52%的同学不喜欢这种音乐。戏曲这种音乐,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戏曲特别强调抒情、传神、整体美,从形式方面来看,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就是唱、做、念、打四种表现方法:五法是指手

法、眼法、身法、发法(头发)、步法,它不像话剧那样,可以让每个演员根据自己对剧情的体会,根据实际生活和塑造人物的需要设计自己的动作,中国戏曲具有相对的固定性,而且,它的唱词以慢唱为主。在新时代,在流行音乐、摇滚等对比下,就不为年轻人所喜爱了,因此,戏曲要在新时代中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些创新的改革,在不改变其核心的前提下进行改造,改造为更易为喜欢的形式。

在民族舞蹈与歌曲方面,受到学生挺高的认同感,而且有71%的同学都喜欢并欣赏民族舞蹈,或许是因为从过去到现在,大家接受的舞蹈与歌曲都比较多,就如过去的所有的晚会,都以舞蹈、歌曲等形式进行,学生接触得较多,因此,学生的认同感就越高。这就说明,在平常的生活、学生中多接触,令学生对事物的认同感会形成正比的影响,接触多了,就会更认同,那么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点,学生从小学踏入学习大门后,过后的十多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学校就是学生兴趣、思维的出发点与培养点,因此,要改变的话,首先要改善学校的氛围,另外,社会也要给予力量。

最后,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传统音乐在中国的欢迎度,有68%的学生认为它不受年轻人喜欢,6%的同学觉得在中国很冷清,这就更严重地说明,中国传统音乐急需关注,需要整个国家、社会的改造。

调查结论:

1.中国传统音乐的氛围急需关注,2.中国民乐仍受大学生们的青睐,3.戏曲在未来需要一定改革与变化,4.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的欢迎度比较低

结语

上一篇:书籍调研报告1000字下一篇: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