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语(15篇)
1.新概念英语 篇一
英语阅读之乐,其乐无穷
有很多人问我平时是怎么学习英语的,这样的问题往往让我有些犯难。他们眼中那期待的目光似乎想从我的脸上找出能让芝麻开门的咒语。其实,我又哪里有什么咒语呢?若要真说有什么的话,那一定是广泛的课外阅读了。
很多人说学习英语最让他们头疼的事就是那成千上万个看起来毫无道理、记起来无从下手的英语单词。这种痛苦恐怕每个英语学习者都曾经历过,我也不例外。然而课外阅读却让我的单词记忆过程变成了有趣的经历。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借给我一本外研社出的彩页版的《傲慢与偏见》。虽说那时的词汇量小得可怜,可一翻开书,看到里面精美的图画和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我又忍不住来了兴趣,觉得自己能够啃下这本书。就这样,在字典的帮助下,加上书中那些形象的图画和流畅准确的译文,我完成了平生以来和外国文学名著原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次阅读经历让我遇上了一些可能在高中课本中都不会出现的单词,扩展了我的词汇量。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阅读中记住的单词竟然比平常死记硬背课文后面单词表的单词要记得牢固很多。细细一想,其实原因很简单。单词的作用就是要联句成篇,孤立地记忆单词的意思、词性和拼法很费劲,但是如果放到上下文中,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我们不仅能通过阅读顺理成章的得出单词的意思,就连这个词的用法也在阅读中一目了然。
从那以后,我的课外阅读可谓正式拉开了序幕。开始是看一些简单的、英汉对照的读物,如《格林童话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鲁宾逊漂流记》等等,接着又接触到牛津大学的书虫系列。我对世界名著的认识很多就是从书虫开始的。《简·爱》、《苔丝》、《金银岛》、《大卫·科波菲尔》、《格列佛游记》,这些书不仅帮助我保持对英语的强烈兴趣,而且让我在名著阅读中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随着词汇量的扩大,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对我来说属于考试难题的阅读理解好像一下子变得容易了。我再也没有那种原来读完整篇文章还是对意思模模糊糊的感觉了。相反,文中的每一个词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一样,它们跳出来,和我亲切地打招呼,一个个急切地要把它们知道的故事告诉我。阅读理解这道题目对我来说也从考试路障变成了一种享受,而我的英语成绩也从中等一跃成为班里的尖子生。
其实不仅是词汇,就连语法这类看似必须死记硬背的东西也可以在阅读中得到锻炼和巩固。记得初中时学的语法还不多,所以每当看到我所学过的语法内容出现在阅读材料的某处,我就会特别高兴,觉得好像自己离完全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又进了一步。当然,现在回头看来,当时的想法过于单纯,毕竟要完全掌握一门语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正是那种“他乡遇故知”的兴奋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对在课堂上学过的语法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枯燥的语法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些不讲道理的条条框框,而变成了我在英语学习中自然而然的语言习惯。记得上学时总有老师强调语感,我想这大概就是我的语感吧。
大凡英语考试,最后一道题目必定和写作相关,这和我们的中文考试是一样的。写作可以说是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不仅能帮助你顺利通过考试,就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也大有裨益。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扩大词汇量,还能帮助你迅速提高写作能力。我有一个习惯,在阅读完一本读物或一
篇文章后,我会再翻回去,找找我认为写得特别精彩或是我没有见过的句型,然后把它们抄下来,记在自己专门用来积累句型的本子上,然后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写作中予以运用。还是以“书虫”为例。虽然这套丛书是原著的简写版,但改写者都是英美国家资深的教师和作家,语言地道优美,比起原著的略嫌艰深来说,又更加通俗易懂。这样好的一手语言材料如果仅作泛读,看过便扔,实在有些可惜。我们老是抱怨自己的语言不地道,学的都是“中式英语”。我想这和我们平常接触的材料不够地道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意识地为自己选择一些好的、地道的读物,也许就不会出现类似“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了。
我在初高中阶段,英语课外阅读材料远没有现在丰富,很多书都是从老师或图书馆那里借来的,必须尽快归还,有时候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书,却发现不是太难就是太容易。所以,看到现在书店里琳琅满目的英语读物,我确实从心底里羡慕今天的孩子们。他们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书籍供选择,而且还有类似剑桥英语分级读物、DK英汉百科读物等等这种在书本上明确标出适合哪个程度的学生阅读的图书,为他们在挑选图书时省去了不少因难易不合适而浪费掉的时间和金钱。在阅读内容上,他们不仅可以选择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还可以在诸如《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英文注释)这类图书中体验到异域风情,学习到科学知识。
课外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虫蛹化蝶,虽然有些痛苦,但却乐趣无穷。等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在以英语为载体的世界中自由飞翔时,你就会觉得以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广泛的课外阅读实践让我不仅在英语学习上,而且在知识面和思维深度上都受益匪浅。你还等什么呢?开始阅读吧!■
2.新概念英语 篇二
一、精心选材,训练听力
听力可以说是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很多学生往往只能听懂只言片语,再利用推理、排除等一些考试策略选择答案。用这样的方式解答题目,实际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可想而知。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经过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训练,无法真正提升听力水平。《新概念英语》作为初中生的听力教材,无疑是最佳之选。以Lesson 1 A private conversation中“我”与青年男女的对话为例:
In the end, I could not bear it. I turned round again. “I can’t hear a word!” I said angrily.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the young man said rudely.“This is a private conversation!”
当学生遇到听写不出来的bear、business、private和conversation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根据前后文语境进行推断,再对照原文反复听,直到能够清晰地听写下来。一开始可能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训练也比较单调枯燥,但随着听写量的增多,听力会逐渐增强。
二、重视朗读,提高表达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频繁的通用语言,不仅具有视觉因素,还具有口语因素,要求朗读者眼睛看着文字,大脑想着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声。可见朗读的作用很大:一方面,它能促进记忆力的提高。学生大声朗读时,注意力容易集中,读过的语言材料在大脑中容易产生较深的印象。另一方面,它还能够促进口语和听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强化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本区学生受江淮方言的影响,诵读部分元音和辅音时容易出错。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长元音/i:/和短元音/I/,辅音/w/、/v/、/θ/。例如“Pumasare large, cat- like animals which are found in America.”通常是这样划分的:“Pumas are large / cat- like animals / which are found /in America.”中间有三处小停顿,“large”、“animals”和“found”都以小升调处理。而其他词则以平调处理,结尾词则以降调来处理。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节奏等通过听觉感官,可以强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新概念英语》课文朗读训练后,表达能力自然也就得到提高。
三、强化背诵,培养语感
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核心便是语感的形成。但语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行。学生只有习得了良好的英语语感,才能熟练自如地把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形成真正的基本技能,并最终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
初中生由于缺乏学习英语的具体环境,语感的培养更多地依赖于背诵经典课文。而背诵作为一种简单古老的学习方法,却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获知途径。朱光潜谈到读书时就曾说过:“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比如Lesson 10 Not for jazz中“Recently it was damaged by a visitor. She tried to play jazz on it! She struck the keys too hard and two of the strings were broken.”这句话不仅含有被动语态,而且意蕴深刻,语言优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背诵记忆,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而且还对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大量阅读,积累词汇
词汇积累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无论听说读写怎样重要,都离不开丰富的词汇作为基础。绝大多数英语学习困难的人都是因为词汇问题。没有充分的词汇,就无法听懂别人所说的内容;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可能理解文章意思。离开了词汇,写作和所谓的口语就是空谈。所以,词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新概念英语》里所学习的单词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词汇,所学习的词组和句型也都是最常用的类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随时翻查英汉词典。
以单词duty为例,在小学课本中就曾经碰到“Who’s on duty today?”这样的用法。这里duty指“责任”或“义务”。而《新概念英语》Lesson 11中的duty则是“关税”的意思,并且还会作进一步的拓展迁移。duty是对进出口货物或消费货物所征收的税种,而tax的含义却更加丰富,如income tax(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个人所得税)等等。当然在查词典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所查的单词。例如在查absent的时候,就应该做到“一目十行”,注意浏览上下与之相关联的其它单词,如absenteeism(旷工)、absentminded(心不在焉的)、absentee(缺席者)、absentia(失踪)、absently(心不在焉地)等等。这样记忆的内容也就不限于单个词语,而是成串成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词汇积累也会更加丰富。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使用信心和水平也随之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将会更加浓厚,积极性将会更加高涨。
3.巧学《新概念英语》 篇三
《新概念英语》全套共分四册,可以说是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多功能英语学习教材。《新概念1》着眼于日常生活的各大基本话题,讲授生活中常用的基本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能帮助英语学习者坚定地迈出英语学习的第一步。《新概念2》以喜闻乐见的小故事为背景,全面系统地讲述英语语法知识,词汇量有所扩大,为学习者写作记叙文构建了必不可少的模板。《新概念3》通过总述引出故事,逻辑严谨、结构紧凑,语言难度进一步加大,为学习者写作议论文提供了可参考的句型结构。《新概念4》选自英文原著,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昆虫学、美学等十多个学科门类,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让阅读者在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的同时,体会其文化精髓。
《新概念英语》的四册书不仅有助于英语爱好者切实提高英语水平,而且也是一套非常有效的应试教材。假如你参加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第一册的生存英语可以引领航程;假如你参加中高考,第二册的基石英语可以铺垫基础;假如你参加四、六级,托福,雅思考试,第三册的功能英语可以抛砖引玉;假如你参加考研英语、GRE、GMAT考试,第四册的文化英语可以点石成金。
大家都知道,在医药领域,西药有助于快速缓解病痛,中药有助于彻底去除病根。那么在英语学习领域,《新概念英语》就像是一剂治疗“英语学习无效症”的中西药结合的良药,不仅有助于考生在短期内提高应试水平,更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从根本上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就从听说和读写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一教材。
听说训练
听和说是困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两大难题。《新概念英语》的好处在于它的每篇文章都配有音频,学习者可以通过听地道的英语音频来训练自己的听力和口语。在训练时,学习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找文字难度与自己的英语水平相当的课文进行练习,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在练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单句复述训练、单句听译训练和单句听抄训练等方式来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译能力以及听写能力。
1.单句复述训练
所谓单句复述训练,是指以一句话为单位进行训练。也就是说,每听完一句话,学习者都跟着复述一遍。学习者也可以录下自己复述的声音与原音频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发音与原音频在语音、语调上的差异,通过不断的模仿来纠正自己的发音。
2.单句听译训练
所谓单句听译训练,是指每听完一句话,学习者就快速口译出这句话所表达的中文意思。如果在口译过程中遇到因无法理解词义、句意或其他原因而翻译不出的地方,就记录下来。如此重复训练三遍后,如果还有口译不出的句子,学习者可以参照英文原文,找到无法翻译的原因所在,消除在词汇、语法或理解方面的盲点。
3.单句听抄训练
所谓单句听抄训练,是指学习者每听完一句话就将这句话默写下来。学习者需要注意的是默写时要在行与行之间留出空格,以便在听写第二遍和第三遍时对第一遍听写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听抄完整篇文章后,学习者可对照原文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查漏补缺。
《新概念英语》中的文章文字优美,句法结构严谨,涉及的知识面宽泛,是英语学习者练习阅读和写作的佳作。学习者可通过正反互译训练、阅读技能训练以及课文仿写训练来提升自己的笔译水平、阅读水平以及写作水平。
1.正反互译训练
这种训练模式要求学习者先通篇阅读完英文原文,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原文逐句译成中文。翻译完整篇文章后,学习者需将自己的译文与参考译文进行仔细对照,找出两者存在的差异,分析自己译文的不足,取长补短。过一两周后,英语学习者再将自己的译文回译成英文,然后再与英语原文进行对照,找出两者的差异,学习并记忆地道的英文表达。
2.阅读技能训练
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新概念英语》中的文章时,不但要注意对细节的理解,还要训练自己对宏观内容的把握。具体来说,学习者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
(1)关注细节
在《新概念英语》的文章中,作者一般通过对多个细节信息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学习者要理解文章的内涵,对细节信息的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主要包括对词汇含义、指代关系、具体事例的把握。下面我们以《新概念英语》中的文章为例,来分析一下如何把握词汇含义和指代关系。
词汇含义
在英语阅读中,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至关重要。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新概念英语》的课文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猜词的能力。
例:Historians have long been puzzled by dots, lines and symbols which have been engraved on walls, bones, and the ivory tusks of mammoths. The nomads who made these markings lived by hunting and fishing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which began about 35,000 B.C. and ended about 10,000 B.C. (《新概念3》Lesson 38: The First Calendar)
分析: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生词:mammoth和nomad。虽然这两个词不为大家所熟悉,但它们并不影响我们对整段意思的理解。我们这里仅以nomad一词为例来分析如何猜测词义。首先来看该词所在的句子:“The nomads who made these markings lived by hunting and fishing …”这句话透露了nomad的两个特征:①根据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可知nomad指的是人;②这类人以打猎和捕鱼为生。分析到这里,nomad一词的含义已经非常明了了,以打猎和捕鱼为生的一类人十有八九就是游牧民了。
指代关系
英语文章中经常出现指代词,这些词汇直接影响学习者对句子以及整篇文章的理解,因此识别指代词的指代关系是理解英语文章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点之一。当我们在英文中看到it、they、those等指代词时,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它”“他们”“那些”,而是要将其还原成具体指代的内容。我们来看一段例文。
例:By correlating markings made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historians have been able to read ①this difficult code. They have found that ②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ssage of days and the phases of the moon. ③It is, in fact, a primitive type of calendar. ④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the hunting scenes depicted on walls were not simply a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⑤They had a definite meaning, for ⑥they were as near as early man could get to writing. ⑦It is possible that there is a definite relation between these paintings and the markings that sometimes accompany them. ⑧It seems that man was making a real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seasons 20,000 years earlier than has been supposed. (《新概念3》Lesson 38: The First Calendar)
分析:这段话中有多处出现了指代词,我们来一一分析它们的指代关系:①中的this difficult code指代的是markings made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②和③中的it均指代this difficult code;④、⑦和⑧中的it均为形式主语,本身无意义;⑤和⑥中的they指代hunting scenes depicted on walls。学习者在阅读文章时,要将这些指代词还原成其指代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地理解全文。
(2)边读边思考
在《新概念英语》的一些议论文中,作者有时不会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或给出论断,而是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法暗示自己的观点或态度。这时,学习者就需要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手法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有意培养自己在字里行间判断作者态度和观点的能力。
(3)重视篇章结构
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要在微观上注意对细节的理解,还要在宏观上对全篇文章进行把握,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含义、框架结构等。
3.课文仿写训练
大家都知道,模仿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很好途径,但前提是英语学习者要找到好的素材来模仿。《新概念英语》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称得上是经典的写作模仿范文。如果学习者想写一篇以时间发展为叙述线索的文章,那么《新概念2》第33课的文章中对时间的运用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中表述时间的方式。
例:Nearly a week passed before the girl was able to explain what had happened to her. One afternoon she set out from the coast in a small boat and was caught in a storm. Towards evening, the boat struck a rock and the girl jumped into the sea. Then she swam to the shore after spending the whole night in the water. During that time she covered a distance of eight miles. Early next morning, she saw a light ahead. She knew she was near the shore because the light was high up on the cliffs. On arriving at the shore, the girl struggled up the cliff towards the light she had seen.
That was all she remembered. When she woke up a day later, she found herself in hospital. (《新概念2》 Lesson 33: Out of the Darkness)
分析:大家可以看到,上述这段文字以时间为叙述线索,将一个小女孩的一段惊险经历讲述得栩栩如生。大家在模仿英文文章时,除了要模仿经典的词汇和句式,不要忽视了对英文行文方式的模仿。
4.新概念英语简介 篇四
一册基础班:学习英语的敲门砖(First Thing First)讲练基本语音、语调(包括所有的音标、连读、同化)及英语中的基本语法、词法、句法及句型结构知识。学好第一册,是练好英语基本功的关键,适合于英语基础差,欲在短期内掌握英语基础的学习者。
二册初级班:构建英语的基石(Practice and Progress)在掌握一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由浅入深、逐步讲解语法要点,使你轻松掌握枯燥的语法;通过对句型想方设法的分析及对词汇、短语的讲解,使你在听、说、读中能真正运用地道的句型。
三册提高班:掌握英语的关键(Developing Skills)着重分析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使你认识到句型的精炼、优美、实用与可模仿性,从而将其有机地运用于英语写作之中;老师将进一步扩充讲解词汇、短语及语法的实战运用。具备3000个左右的词汇,或已完成《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学习的学员可进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学习。
5.新概念英语2B教案 篇五
Unit20: An ordinary life 1:Teaching objectives 本单元第一次讲解由will构成的一般将来时,以及与be going to的区别(前者是表示不太确定的将要发生的事情,即简单的预测,后者是将来时,用于谈论计划或打算)
句型: I’m going to do some shopping tomorrow.You are going to do some shopping, aren’t you? I’ll see you in town.I promise.2:Language focus: 生词:fashion shoot, successful, regular, wonderful, unsuccessful 3:Teaching procedure Part 1:
6.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篇六
转载▼
分类: 新概念英语第2册辅导
本课重点:在若干动词及词组后的动名词(ing)
一、词组
no matter how 不管怎样
wave to=signal to 打招呼, 招手
just in time 刚好,不迟不早=only just
insist on 坚持
prevent…form 避免
follow around 跟着转
there(be)plenty 有不少……
二、跟ing的动词及词组
avoid meeting him 避开他
come running 跑过来
it was no use pretending 假装没有用
enjoy meeting him 喜欢见他
insist on coming 坚持要来
(be)busy doing… 忙着干
(would you)mind opening 你是否介意打开……(请你打开……)finish speaking 讲完了
fancy meeting 真想不到见着……
it’s not worth worrying 不值得担心
I can’t stand shouting 不能容忍大叫大嚷 smell(something)burning 闻到什么烧焦味
go dancing(swimming,shopping)去跳舞(游泳, 购物)forgive(somebody)for being rude 原谅别人卤莽
三、come和现在分词连用表示“来”的方式:come十ing wind came blowing 风吹来
7.新概念英语 篇七
一、大赛前后所做的具体工作
1.确定新的大赛方案。针对今年的新情况制定新的大赛方案。广泛争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修改大赛方案,向领导提交大赛方案,修改后进一步确定大赛方案。最终确定的大赛方案。由八部分组成,分为参赛对象,报名时间,初赛时间、决赛时间、比赛类别、评分细则、评分技巧和奖项设置。比赛类别是最重要的部分,具体介绍如下:大赛分两个类别,综合赛分级赛和单一PK赛。学生可以同时报两个类别或选择其一。综合分级赛分两个级别。根据背诵的难易程度,综合分级赛共设A、B两个级别,独立设奖,互不干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有挑战性的级别。A级和B级的主要差别在于背诵课文的篇数和课文的难度不同。(注意:曾在背诵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的选手,不能报名参加B级别的比赛)。单一PK赛分两类。一类是最美英文PK赛。所有参赛学生只背大赛指定的同一篇文章,评分标准聚焦于语音,语调。按照评分标准从高分到低分选出冠军,亚军和季军。没有决赛。另一类是背诵课文数量PK赛。奖项PK的焦点是课文的数量,参赛学生自报能够背诵课文的篇数,参赛时从以上课文中现场抽取一篇。按照背诵篇数的多少选出冠军,亚军和季军。有必要时还要进入加时赛(背诵课文篇数相同的的参赛选手进入加时赛,在指定时间内,现场背诵其他类别比赛范围外的一篇课文,视背诵情况给分。)
2.大赛宣传。安排大一各班分别制作预热、初赛以及决赛的宣传画。在每个教室和宣传栏张贴大赛具体方案,并安排辅导员口头通知。每天上课前 ,到各班巡视,检查各班具体方案的张贴情况并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大赛的问题,及时调整大赛方案。
3.大赛预热。预热的目的是督促学生背诵。(1)每班安排一个学生跟踪学生的背诵情况,尤其是背诵PK赛,在开始比赛之前十天,开始上报每班背诵篇数最多的学生姓名及篇数,并在宣传栏及时更新。(2)提醒新概念英语老师及时做好跟大赛相关的辅导工作。比如辅导学生发音、语音语调等。
4.赛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比较繁杂,大致总结如下:(1)定制奖品。因为奖杯要提前预定,还要在上面刻字,所以一定要提前定制。(2)安排每个比赛初赛和决赛时间、顺序和地点。由于比赛类别较多,涉及到四个不同类型的比赛,而且有的赛种报名人数较多,一个类型的比赛需要分几个赛场。(3)张贴比赛具体流程。比赛的具体流程包括赛前怎样入场,怎样抽号、比赛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评委何时评论并给分等。(4)大赛主持人的培养。主持人的培养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大赛主持人的选拔至少要提前一个月进行,这样能对大赛的具体流程提前熟悉,根据大赛的具体场景撰写出精彩应景的主持词。具体需要关注的有几个方面。首先公开竞争,选拔大赛主持人。其次分发大赛具体流程给主持人,并布置他们撰写主持词。然后帮助主持人修改主持词,并在初赛赛场,安排主持人彩排,初赛后,给出反馈意见。最后跟主持人沟通决赛的具体流程。(5)安排大赛服务学生。首先安排学生布置赛场。包括打扫卫生、清理桌上书籍、办黑板报。另外,安排服务学生提前20分钟入场,引导参赛选手抽签,分流选手到各个分赛场。安排服务学生计算分数,求平均分并且排名。还有,安排计算机服务人员负责保证多媒体的正常运行,帮助参赛选手拷贝比赛文件并负责转换大赛背景音乐及PPT等。最后安排负责颁奖的学生归类奖品并且现场填写获奖学生奖状,确保有序颁奖。(6)组织英语教师开会讨论评分标准,不断修改和完善评分标准。
二、大赛中遇到主要的困难
1.没能首先调动老师和辅导员的大赛热情,个人精力有限,力不从心。一次成功的大赛离不了评委老师、及学生的三方积极充分的参与。事实上无论是赛前的预热、评分标准的制定和评委的工作都需要他们的积极合作。这就要求在调动积极性方面要从上至下,充分认识调动老师和辅导员参与热情的重要性。
2.安排学生服务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有很多事情不安排不做,安排了不一定做到,做了不一定做好的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并落实相关的学生服务优惠政策。对愿意付出的学生要大大鼓励,并且应尽快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
三、大赛不足
1.监督工作不够完善。给服务学生布置完任务后,没有检查,在一些宣传海报和颁奖PPT上 出现了英文书写错误。
2.颁奖工作安排不够周密。由于赛种繁多,决赛后颁奖工作需要安排的更细一些才不会手忙脚乱。
3.主持人表现不够精彩。加强主持人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工作。
4.现场的多媒体服务安排不够妥当。应当配备娴熟的音响技术人员。
5.注意赛场桌面,地面环境卫生。
6.学生背诵课文时,有点单调。建议配备轻音乐,更有美感。
四、大赛的优势
8.新概念英语 篇八
【关键词】新概念英语;语法;自主学习能力
一、语法难度循序渐进
从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开始,第一课A private conversation的重点语法知识为简单陈述句的语序,通过一则有趣的短篇文章为学生呈现简单陈述句不同的几种形式,陈述句用来叙述一件事情,课文中所有的句子都是陈述句,同时,每段陈述句包含一个概念,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凡是叙述一件事情的陈述句都是简单陈述句。其次,通过例句再次的详解激发学生深入了解陈述句的的结构并能够举一反三。第二课:Breakfast or lunch?其语法重点是表示现在和经常发生的动作用now,often,always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陈述句与疑问句发现该语法内容的基本规律。其后的七篇课文的语法重点依次为: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用法,不定冠词和定冠词,过去进行时形容词的比较级,介词的使用,被动语态。
二、语法难点重复穿插,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属于正常现象,任何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都会反复经历记忆,遗忘的过程,本书尊重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并顺应遗忘的规律,在先前部分的重点句型及语法内容循序安排的基础上,于教材的第十八课开始,再次对之前所涉及的语法内容再次强调,我们可以看到第十八课开始分别涉及的语法内容有:have用法,情态动词can和may的用法以及它们在用法上的区别,动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被动语态,介词。在第二十三课的关键句型部分,再次对第十二课至二十一课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及关键句型梳理,I’ll see you torrow(第十二课,一般将来时).What will you be doing tomorrow?(第十三课,将来进行时)After he had finished work he went home.(第十四课,间接引语)If you open the door you will get a suprise.(第十六课,条件句)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上,充分考量了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与记忆的规律,合理安排。
三、丰富的课后练习,增强学生对语法的实际运用能力
《新概念英语》的课后练习题一般分为几种类型:1,用所给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学生自主核对答案。此类练习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根据词汇的不同变换形式,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形成一定的语感。2,选择恰当的动词代替斜体印出的词或词组。学生通过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扩充自己的词汇量与词汇辨析能力。3,填空题,根据special difficulties部分的知识讲解与例句展示,学生可自觉掌握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例如在第二十一课的难点部分提及的动词drive的不同使用,学生对drive的理解一般为“开车”,这个部分以例句的形式展开了drive的多种词义:The farmer drove the cattle into the field.农夫把牛赶进田里。Our army drove the enemy back.我们的军队把敌人撵了回去。During the war,many people were driven out of their homes,战争期间,许多人被赶出了家园。例句详解后,紧跟着练习题,讲解与练习结合,学生能够借此轻松掌握难点知识。4,多项选择题,例如:I have been offered some money.They want to____me some money.A.serve.B.give.C.take.D.make.此类选择题旨在弥补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选择题的单一性,无论是语法类选择题或是词汇类选择题,均能使学生深度理解部分词汇与语法的具体用法。
尽管新概念英语》系列用书能够对学生的语法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但是这种效果的产生与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法的学习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实施活动中,对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是较高的,与此同时,对于老师英语课堂的教学,其复杂程度也是较高的,一直以来,关于语法学习的呼声不断,语法被认为是英语语言中的筋骨。对句型的分析,时态的准确应用在学生考试和应用时形成无形的阻力。为刺激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的动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使用学习《新概念英语》的时候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概念英语》为语法学习提供了诸多途径。但教材只能是辅助作用,新课标的要求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英语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学生的学习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只有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才会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当代教育的科学理念要求下,变得尤其重要。
2.扩充英语学习资源,学习地道英语表达。当今的大数据时代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英语为学生的语法学习带来了有效的助推作用,但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寻找新的语言学习资源,利用更加宽泛的学习途径,比如通过网站,通过进口的书籍,学习更加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摆脱中式英语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詹绍霞、李灏.《新概念英语2》教学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张妮.关于在英语教学中改用“新概念英语”的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第9期.
9.新概念英语教学方法 篇九
《新概念英语》有两大特点:第一、内容全是日常对话(双数课是练习;第二、书很厚,有多达144课,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本巨大的书(成年人也望而生畏)。
《新概念英语》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会话的各个方面,把这144课全部熟练掌握,英语日常口语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新概念英语》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不需要太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几个层次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不把《新概念英语》的学习层次弄清楚并明确小学生的学习安排和目标,学习迟早会进行不下去。我们认为学习《新概念英语》有下列几个层次:
1、能背诵课文,至少能流利朗读。
2、能背诵、默写《新概念英语》课文,并能独立快速完成《新概念英语》的配套习题(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概念英语--一课一练》),能正确地口头造句。
3、具有很好的听力和阅读能力(与《新概念英语》程度相当的内容的听、读),能熟练地做有关语法、翻译习题,能会话。
四、《新概念英语》学习的目标与安排
如果小学生达到《新概念英语》学习的第2层次,就能在中学阶段对英语学习应付自如,如果能达到第3层次,在中学阶段就能成为拔尖的佼佼者。因此小学生《新概念英语》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第2层次,尽量追求第3层次。学习的安排应该是一层层深入,先达到第1层次,再达到第2、3层次,就是说《新概念英语》应该学习两遍以上。在第3层次学习时要适当使用辅助材料。无数实践证明,层层深入是外语学习中保持兴趣和保证效率的最好方法。
在学习中要保持相当的进度,快速突进,但也要考虑孩子们的承受能力。第1层次的学习应该控制在一年半左右,高层次的学习在小学阶段余下的时间进行。可见《新概念英语》这本大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对孩子和老师都是意志力的考验,特别是对老师能力和毅力的考验。
五、《新概念英语》中的语法、词汇学习
语法是学习外语的工具,回避语法是学不好外语的。《新概念英语》里面没有语法内容,但课文里含有很多的语法现象。对于小学生,还是要适当讲解语法规则,但要精到,通过在课文中反复灌输的办法使孩子们最终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最好共同整理出与《新概念英语》配合的语法学习材料来,作为《新概念英语》的补充。
在学习词汇时,第一、意思讲解要精到,在《新概念英语》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就讲什么意思,不要展开;第二、要讲解拼写与读音的关系,这非常有助于孩子们记住它的拼写和读音,要经常总结灌输读音规则。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句子上面,不要太关注单词。需要指出的是,外语学习的最大失败就是过于关注单词,使每个单词都成为了一座山。每每看到那些年幼的孩子在那里念经似地背单词拼写都让笔者感慨万千,英语是拼音文字(尽管不如法语、意大利语那么严格),哪需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死记拼写啊!
六、关于《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学习
10.小议《新概念英语》教与学 篇十
[转]如何使单词“记而不忘”
下面举例说明:
Weird a.不可思议的 分解为we+ird,ird就是没有头的bird(少了开头的字母b),联想一个情景:一觉醒来我们变成了无头的小鸟,这的确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Bliss n.好福气,天福 谐音“不理事”,联想一个情景:一个人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打理,别人什么事情都给他做得好好的,这个人真是天生的好福气
Dearth n.饥荒,饥馑 分解为d+earth,d为“冻”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earth为土地,联想一个情景:当土地冻起来之后就长不出庄稼,所以要闹饥荒,闹饥馑
Waif n.无家可归者 分解为wai+f,wai为“外”的汉语拼音,f为“放” 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联想一个情景:一个人被外放的时候,他必定是有家难回
Pore vi.钻研 谐音“泡”,联想一个情景:一个科学家在钻研问题时需要花很多的精力,要在里面“泡掉”许多时间
Pauper n.穷人 分解为paper+u,paper是“纸”,u借用汉语读音“有”,联想一个情景:富人有的是钱,但穷人光有纸没有钱,所以光有纸的人就是穷人 Caprice n.怪想法 分解为cap+rice,cap是“帽子”,rice为“大米”,联想一个情景:我们平时把大米都是放在米缸里或米袋里,但有一个人说,我不用米缸装大米,也不用米袋装大米,我要用帽子来装大米,这个人的这个想法就是怪想法
Languid a.没精打采的 谐音“懒鬼的”,联想一个情景:一个懒鬼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所以每天都是无精打采的 Elf n.淘气鬼 与self(自己)相比较,elf是少了头的“自己”,联想一个情景:一个小孩子很顽皮,他把自己的头都给玩没有了,真是不折不扣的淘气鬼
Cactus n.仙人掌 分解为c+act+us,c为“刺” 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act是“作用”,us是“我们”,c+act+us就是“有刺作用于我们”,联想一个情景:仙人掌最大的特征就是浑身有刺,我们只要用手去碰,它的刺就会扎我们
以上是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的资料,小孩子很感兴趣,尤其对那些不常用的生词,通过这种形像的转换,就会牢牢地记住,记得前几年还看过台湾一个漫画学英语生词的资料,“吊床”hammock的谐音是“害马渴”,作者画了一个马在吊床上,下面有桶水,马把脖子伸得老长,就是够不着,害马渴,呵呵~
生词的记忆方法很多,但是能同时做为一条更加深入的常规的教学手段解决音形对应的记忆方法在哪里?
最近将过去《语音学》和《词汇学》的学习笔记拿出来看了看,在最近几次课上,我开始对整句进行“意群”的分解,那么,生词是否可以通过分步骤的“音节分解”辅以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解和领读呢?打个比方,elephant , 可以分解为e le phant,三个音节,分别用音标标注在每一个音节的下面并用提问启发孩子形象化的记忆,孩子记住了每个音节的发音和字母组合以及这个字母组合所对应的音标,这种“笨办法”的积累,结果是不难想像的。
老版《新概念英语》在磁带中没有生词的领读,即使有的话,孩子初学时,机械的模仿,是不可能分清最容易弄混的几个元音,更不用说双元音的分辨了。
《青少版新概念英语》教学中,学龄前儿童的生词的音形对应准确把握,是不可能通过课后的复习独自完成的,我现在已经遇到这样的难题,就是不得不“回炉”,通过反复训练将孩子错误的发音的痕迹从孩子的脑中消除,这是一项比较麻烦的工作,在未来的课时安排上,我会把它做为重中之重。
11.新概念英语 篇十一
英语重客体意识,中文重主体意识
西方人有理性思辨的传统,主张人与自然或者说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相对立的思想。体现在英语表达上,英美人更强调客观效果,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经常使用一些表示事物、动作或效果之类的没有生命的词作主语,即所谓的“无灵主语”。在中国,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表现了国人很强的主体意识。体现在语言表达上,中国人习惯用人或是有生命的东西作主语,即所谓的“有灵主语”。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句来体会这一差异。
例1:There is always hope that in its (指antique shops) labyrinth of musty, dark, disordered rooms a real rarity will be found amongst the piles of assorted junk that litter the floors. (《新概念3》 Lesson 34: A Happy Discovery)
分析:这句话摘自“A Happy Discovery”一文,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古玩店中发现稀世珍品。这句话的结构比较复杂,包含主句(there is always hope)和两个that引导的从句。其中,第一个that引导的从句充当hope的同位语,第二个that引导的从句作the piles of assorted junk的定语。根据句子的主干可以判断,这句话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人们常常抱有某种希望”。但作者并未使用people作为全句的主语,而是使用了hope这一无灵主语。在第一个that从句中,作者同样未使用其暗含的主语people,而是使用了无灵主语a real rarity。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西方客体型的思维方式,即把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重点,注重体现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意识到中英文在这方面的表达差异后,大家在翻译时就要注意转换思维,尽量使译文符合相应语言的表达习惯。就例1来说,将其翻译成中文时,译者要注意从“客体意识”转化为“主体意识”,为句子加上适当的主语,使译文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参考译文:人们常常希望在发霉、阴暗、杂乱无章、迷宫般的店堂里,从杂乱地摆放在地面上的一堆堆各式各样的破烂货里找到一件稀世珍品。
例2:The path led to a tiny village perched on the steep sides of a mountain.(《新概念3》 Lesson 48: The Silent Village)
分析:这句话摘自“The Silent Village”一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在偏僻乡村一次不太愉快的旅行经历。在这句话中,作者想表达他和妻子顺着一条小路来到了一个小村庄,但他并未使用we作主语,而是运用了表示地点的名词path作为主语,使整句话显得简洁、生动。如果按照中文的思维方式,大家很可能会把这句英语说成:“We followed that path, and finally came to a tiny village perched on the steep sides of a mountain.”这句话虽然表达了与例2同样的意思,但语言略显啰嗦,形式也过于中规中矩,失去了例句的灵动性。
英文中常用表示地点或时间的名词作主语,这一方面是源于英文重客体的表达习惯,另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强调或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在表示地点或时间的名词作主语的句子中,其谓语动词常用lead、witness、bring、see、find等词。大家可能在备战四级考试时遇到过类似这样的句子:“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 flight.”这句话的主语就是表时间的名词“2003”,谓语动词使用了see,这一表达方式不仅简练、生动,而且达到了强调时间的效果。
参考译文:顺着这条小路,我们来到了一个坐落在陡峭山坡上的小村庄。
英语重形合,中文重意合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ada)曾说过:“就英语和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立。在英语和大多数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if、because、although、but、when等明确表达出来。”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论翻译书》中说道:“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中英文表达上,就表现出了如下特点:中文表达注重传情达意,在形式上较为松散,颇有“得意”而“忘形”的轻灵洒脱和“形散而神聚”的飘逸风格;而英语则注重形式逻辑,各语言符号之间有较强的逻辑联系,常常运用各种有形的、明确的、显性的联结手段以使句法完备、逻辑严密、表意精确。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句。
例3:If you are catching a train, it is always better to be comfortably early than even a fraction of a minute too late. Although being early may mean wasting a little time, this will be less than if you miss the train and have to wait an hour or more for the next one; and you avoid the frustration of arriving at the very moment when the train is drawing out of the station and being unable to get on it. (《新概念3》Lesson 60: Too Early and Too Late)
分析:这一段摘自“Too Early and Too Late”一文,文章探讨了关于守时的问题。在这段话中,作者通过使用if、although、and等连接词使句与句之间的连接很紧密,结构非常紧凑,整段话仿若节节相连的竹子。正是由于英语重形合这一特点,语言学家把英语句子描述为“竹节句法”。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段话少了这几个连接词,不仅语法上说不通,整段话表达的意思也会支离破碎。连接词在英语表达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相比英语,中文在形式上则较为松散,例如人们常说的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在形式上就体现了中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句子表意明确,但句中并未出现让句子结构更严密的逻辑连词。但如果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就要注意形式的严谨了,比如可翻译为:“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参考译文:如果赶火车,早到总比晚到好,哪怕早到一会儿也好。虽然早到可能意味着浪费一点时间,但这比误了火车等上一个多小时坐下班车浪费的时间要少,而且可以避免那种正好在火车驶出站时赶到车站,因上不去车而感到的沮丧。
例4:I should wish to die while still at work, knowing that others will carry on what I can no longer do, and content in the thought that what was possible has been done. (《新概念4》 Lesson 11: How to Grow Old)
分析:这句话摘自“How to Grow Old”一文,文章主要探讨了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连词while和and,使句子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句意明了。掌握了英文行文的这一特点后,大家在写作时就要注意适当地使用连接词,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可读性;而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时,则要根据中英文在表达上的差异,在结构上做适当调整,使译文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参考译文:我希望工作到死为止,明白了有人会继续我的未竟事业,想到能做的事都做了,也就坦然了。
英语篇章结构呈直线型,中文篇章结构呈螺旋型
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这一思维方式使英语的篇章结构具有如下特点:在开篇直接切入主题,随后的句子都是围绕主题句层层展开,并深入论证,最后做一个总结,与开头的主题句相呼应。因此,英语的篇章结构具有直线型特点,呈演绎式。而中国人内敛和含蓄的特点则使中文表达注重迂回、暗示和渲染。因此,汉语的篇章具有螺旋型特点,呈归纳式。例如中国考生在写英文作文时,常喜欢以这样的句子开头:“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这个句子并无语法错误,但一些无意义的渲染成分使整句话看起来像是一句空话。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英语篇章结构的特点。
例5:Why, you may wonder, should spiders be our friends? Because they destroy so many insects, and insects include some of the greatest enemies of the human race. Insects would make it impossible for us to live in the world; they would devour all our crops and kill our flocks and herds, if it were not for the protection we get from insect-eating animals. We owe a lot to the birds and beasts who eat insects but all of them put together kill only a fraction of the number destroyed by spiders. Moreover, unlike some of the other insect eaters, spiders never do harm to us or our belongings. (《新概念4》 Lesson 2:Spare That Spider)
分析:这段话摘自“Spare That Spider”一文,文章旨在说明蜘蛛是人类的朋友,呼吁人类不要伤害蜘蛛。这段话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在开头的两句话中直接点明了文章主题,即蜘蛛是人类朋友及其原因。随后的句子开始层层深入地探讨昆虫的危害、蜘蛛消灭昆虫的能力(与鸟和兽消灭昆虫的能力进行对比,以加强表达效果)以及蜘蛛对人类的无害性(与其他食虫动物进行对比),由此论证和强调了主题句。这一表达方式使文章主题明确、论证清晰、意义明了。
参考译文:你可能会很纳闷,为什么蜘蛛能够成为我们的朋友?因为它们能消灭那么多的昆虫,其中包括一些人类的大敌。要不是人类受一些食虫动物的保护,昆虫就会使我们无法在地球上生活下去,昆虫会吞食我们的全部庄稼,杀死我们的成群牛羊。我们要十分感谢那些吃昆虫的鸟和兽,然而被它们杀死的昆虫全部加在一起也只相当于蜘蛛所消灭的一小部分。此外,蜘蛛不同于其他食虫动物,它们丝毫不危害我们和我们的财物。
考生可以将上述这一表达方式运用在英语写作中。例如,如果考生想写一篇关于“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的文章,那么考生可以这样开宗明义地开篇:“Why, you may wonder, should the issue of global warming become one of the most urgent and challenging problems faced by mankind? Because it has posed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12.概念隐喻与英语精读教学探索 篇十二
阅读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认知活动。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依赖已有背景知识,依据上下文或者语境进行逻辑理解的过程。概念隐喻是人们思维、交际和认知的普遍方式,是人们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即通过熟悉的事物去认识和了解不熟悉的事物。这一认知过程就必然在语言中以隐喻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隐喻性思维方式决定了隐喻语言必然存在。作为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概念隐喻和阅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概念隐喻的认知过程是语篇理解中的关键环节。英语阅读中的理解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隐喻理解,阅读理解与隐喻概念的建构息息相关(顾琳,2010)。
在英语精读的教材中,隐喻普遍各种语言层次中:词、词组、句子和篇章中。本文试图以《新编英语教程6》中的某些课文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概念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和隐喻的语篇功能,探讨概念隐喻理论给英语阅读教学带来的启示,同时为精读课教师提供具体的隐喻实例供教学使用。
二、概念隐喻的理解
概念隐喻的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结构“X is Y”。目标域X和始源域Y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因而具有语义异常的特征。“The Fine Art of Putting Things Off”(第二单元第一篇)一文存在这种典型结构的隐喻:“hurry can be assassin of elegance”(仓促是谋杀雅致的刺客)。在这一隐喻构成中目标域“仓促”和始源域“刺客”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具有鲜明的隐喻特征,很容易辨别,意义也不难理解。作者先是把“仓促”和“雅致”喻指为人,然后把“仓促”喻指刺客,强调二者互相对立的关系和仓促对雅致的破坏性。在实际的阅读理解中,概念隐喻更多时候是以非典型结构出现的,需要读者结合语境,费些心思进行辨认和意义推断。
概念隐喻理解是语篇理解中的关键环节。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者根据语义异常辨别是否使用隐喻,近而通过隐喻中喻体的主要特征,猜测说话者使用隐喻的意图,即重新认识隐喻本体。也就是说,隐喻的理解可以分为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两个步骤(束定芳,2000)。隐喻的辨认可以依靠领域信号或话题标志。某些词语搭配明确地表明有不同领域的概念进行了转换,即说话者使用了隐喻这一认知手段。我们尝试用隐喻思维理解“bite into the world and taste its multitudinous flavors and juices”(第八单元第一篇,“Appetite”)这一表达。当“bite”与“the world”搭配时产生了强烈的语义冲突,读者不难辨认隐喻的存在。在隐喻理解中隐喻意义推断更重要,也比较复杂。这一过程要求读者运用想象力,结合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认知体验,根据语境建立起始源域和目标域的联系,寻求二者特征的相似点,猜测作者使用隐喻的意图,从而正确理解隐喻性语言的言外之意。上一个例子中,“bite”和“taste”两个表示“吃”的这一行为动作,“flavors”和“juices”是食物的组成部分,这四个词有效突出了“世界像食物”这一隐喻。结合文章主题,深入思考作者的意图,我们不难推断出作者意在说明体验认知世界的欲望如同对美食的渴望。
隐喻理解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相似性,建立事物之间新联系的功能,有助于学生篇章理解,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有一定帮助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仔细辨别隐喻性语言的存在,认真思考其中蕴含的语义和情感内涵,提升隐喻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意识使用隐喻性语言,使其英语表达更生动更地道。
三、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
上面给出的概念隐喻,单纯强调隐喻表达的的文体意义。概念隐喻可以被展开,贯串于整个语篇,即语篇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概念组织系统,隐喻的系统性各域之间的相似性与互动性赋予了隐喻语篇功能。在语篇的推进过程中,隐喻延伸可以以源点域为出发点,使语篇紧紧围绕一个基本隐喻展开,从而在语篇中形成以源点域为中心的词汇衔接关系。隐喻是语篇生成的重要机制,隐喻的语篇功能具有浓厚的语言学和修辞学理据,对语篇分析和教学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冯志国,2012)。
本文以“The Romance of Words”(Unit 1,Text 2)为例解读延伸隐喻的语篇功能。语篇隐喻是由隐喻思维将事物的相似点加以扩展引申,由一个关键的相似点好到与之对应的一串关系,然后层层深入展开。这时的隐喻或表现为一个贯穿语篇始终的反复重现的喻体,或是一个基本隐喻与其派生的表达式之间的呼应(侯奕松,2011)。前一种如第八单元第一篇“Appetite”,作者将人的各种欲望比喻成对食物的胃口(appetite),喻体appetite则反复出现在文中的每一个段落。后一种语篇隐喻在第一单元第二篇“The Romance of Words”中有典型的体现。该文主体部分围绕“words(are like)living trees”(词如活生生的大树)这一概念隐喻展开。文中第四段作者提出“words(are like)living trees”这一主要概念隐喻,即根隐喻(root metaphor),同时指出根隐喻派生出的三个隐喻,即词如树有根、枝和叶。随后作者依次阐述了这三个概念隐喻:词根指的是词源;词的枝指的是有相同词源的词构成的“家族词”(word families);词的叶是指词本身和词义。在这篇文章里概念隐喻不仅使意义表达生动清晰,而且保障了语篇的连贯。精读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理解隐喻的语篇功能,同时鼓励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尝试利用隐喻组织语篇。
结语
隐喻性表达的普遍性使隐喻能力成为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本文以《新编英语教程6》中存在的隐喻为例,阐述了概念隐喻理解和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给英语阅读带来的启示。语言学习者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可避免地碰到比喻性语言,教师应该有意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强调隐喻理解和隐喻的语篇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深入理解语篇语义和情感内涵。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以读促写,训练学生自觉使用和创造新的隐喻,从而使其英语表达更地道、更生动,进而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既然隐喻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师自身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是很必要的了。
参考文献
[1]冯志国.隐喻语篇功能研究的理据及意义[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
[2]顾琳.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生英语阅读中的应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
[3]侯奕松.隐喻研究与英语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3.新概念英语学习方法 篇十三
1、听录音,每天坚持,不能间断,熟能生巧,尤其是那些对话的录音,一句一句的播放,相当于在和别人交谈,你看你能否回答正确?即使你的回答不是和书上的一样,那么你想想你能顺利的做出回答吗?听完还要尽力模仿,还原语音语调,通过语调,揣测对话双方的心理,这样就和我们实际生活相接轨了,实际生活中就会不自觉的想起英语。新概念第一册前期,语速是慢,这种情况下,你能在听英文的时候反应出它的中文解释吗?在听录音的同时,直接做出它所表现的动作或想像出它表达的意思。因此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就像我们看到别人唱手舞足蹈,听歌曲手舞足蹈一样的过程,把语言用肢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一种方法,并且印象深刻。
2、每课学完后,背课文就是最关键的了。只有背诵更多,掌握更多的句型和课文,你能把这些简单的对话用到生活中去。背诵是积累的基础前提,每一篇都要流利背诵,这样就有了语感,任何情景就能脱口而出纯正英语。背诵要理解性的去记忆,无须一字不落,你学英文的目的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是为了能够表达思想,而不是去给别人单纯的背课文。机械式的背诵只能让你打击自信,失败得更快。除了课文你会背诵,让你自己说点什么就一概不知了,这不是掌握英语,而是应付差事。 在背书时,每次都把要背的内容写出来,再和原书去对照,拿着你默写的去背。你的书翻得越少越好!磁带越多听越好。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巩固记忆力,锻炼阅读能力。
3、新概念第一册的每篇文章学完后,要照着原文自己写出一篇来。刚开始就是纯粹模仿,但是坚持时间长了,就慢慢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把自己的作文整理成册,每本书学完,其实就是两本书,成就感油然而生。改写是明白课文的意思后,就要学会去改写它,把范文中涉及到事件改写为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让自己成为第一人,而不是一个阅读者或是一个旁观者。这样,你的记忆才能深刻,才能积累语言,迅速的表达思想。
14.《新概念英语青少版》教学总结 篇十四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是专门为中国814岁青少年以及英语初学者编写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在秉承其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
1.突出复习。由于本教材是参照语法大纲、循序渐进的编排的,由浅入深,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所以,课堂上前二十分钟的复习十分关键。突出复习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这样才可以在良好扎实的基础上,更容易、更清楚的接受新知识。尤为重要的是,每堂课的复习并不只局限于上一次所学习的内容,是可以以分类式复习来温习所有相关的知识的,正符合本教材的特点,即语法内容以线性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持续不断的复习并重复所学内容。例如,《新概念英语青少版》1A Unit1Unit7中都在不断学习特殊疑问句,在学习Unit 8前我给学生列出了所有学过的特殊疑问词:what, which, who, whose, where, when, how等,让学生回想所学过的有关句型,并举例练习。这样,学习Unit 8时,相关知识就可以“不点即通”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正灵活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可以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
2.突出课文。由于本教材配有大量彩色插图,人物形象活泼生动,并配有DVD光盘和MP3。为此,我校还配置了相关设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课堂上观看课文内容,刺激他们的听觉、视觉,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的学习语言。所以,利用现代化设备突出生动的课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的关键。突出课文的作用是可以让学生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单词、句子、段落、对话、文章,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记住关键句的语言点。教学步骤如下:首先看DVD光盘,了解整篇课文接着跟读句子,模仿光盘中的语音语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语音语调更加纯正,同时也能学会生词的发音;再次,看DVD温习文章,尽量记住句型;最后,学生逐个回答有关课文的提问,从而检查每个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突出课件。我校教师还为本教材每个单元的教学制作了相关课件,是教授语法的关键。突出课件的作用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法时,与画面相结合,更易理解语法结构和意思。例如,在《新概念英语青少版》1A中Unit3的课件中,既有Robert骑在自行车上的图片,也有Mr.Jenkins打伞的图片等等。同时,在图片旁边还配有相关的句型结构:Who is that boy? Who’s that man? 用这样的方式教授由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时,学生就可以立即明白是什么意思,并且可以仿照造句、灵活运用了。
另外,语音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句型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法水平,巩固课文知识。当然,这些都只是教学方面的一些方式方法,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就何其自身有很大关系了。由于新概念英语青少版1A是集语言大纲和技能大纲为一体的教材,它就要求学生学习每一个单元是做到:“理解”“回答”“问”“说”“学”“记”“写”这些技能,所以有一些英语基础的学生可以较好的做到达到技能。具体情况是:大部分学生是“理解”“回答”是没有问题,可以做到理解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部分学生在“问”“说”时能做到利用课文句型应用到实践中来,但反应较慢的学生掌握句子结构不太好大多数学生在“学”“记”是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到“写”时就会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基础不够牢固、粗心大意造成的;另外,对于掌握单词拼写,还需要让学生多加练习。
15.概念隐喻理论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 篇十五
一、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始终将语法作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重视语法和句型的讲解与操练, 忽视词汇教学。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词汇的词义、拼写及各种用法, 把英语单词和汉语意思笼统对应, 缺乏对构词法知识和词的文化内涵的讲解, 使学生在学习中“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无法准确使用, 更谈不上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了。由此可见, 很多学生只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依靠机械记忆的方法来背单词, 对词汇的掌握无法熟练到灵活应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隶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 即指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参照他们所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 思维, 经历, 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 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随着认知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所合著的Mete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1980) 的出现, 标志着隐喻研究被纳入了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方式, 是人们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抽象的概念域上, 以助对后者的理解。前者被称之为始源域, 后者被称之为目标域。Lakof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解释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Lakoff把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 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以TIME IS MONEY为例, 用于谈论money的所有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 时间被当做金钱一样宝贵的东西, 于是我们有“花时间”、“浪费时间”、“节约时间”等说法。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 运用诸如上下、前后、深浅等空间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 这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密切相关。比如概念系统, 这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密切相关。比如英语里空间方位词up-down可以用来表达情绪好坏、数量多少、社会地位高低等抽象概念。实体隐喻指人们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视为具体有形的实体, 因而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特征及原因等。最典型的实体隐喻是容器隐喻, 比如活动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容器, 故有这样的隐喻表达:Areyou in the race on Sunday?状态可能被理解为一个容器, 因此可以说:We are out of trouble now.
三、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隐喻的认知观和语言的隐喻性首先使隐喻研究的各种成果应用于教学成为可能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辅助新知识的习得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隐喻的教学功能体现在隐喻能够利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共有的经验基础, 在教师的理性知识与学生的知识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因此, 研究隐喻或隐喻性表达, 用隐喻的认知观来审视语言教学, 将有力地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词汇是语言的要素之一, 扩大词汇意义认知与扩大词汇量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任务。
四、概念隐喻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词的意义不是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是源于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对它的使用, 这种使用不是任意的, 而是来源于人的认知联想, 从而形成了一个词的有关联、有规律的多义范畴。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现象的原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映射。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弄清多义词的隐含意义来培养高职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 进而增强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了解一词多义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认知及思维的方式, 就能理清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隐喻性关系。从多义词的已知义项推导出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未知意义, 进而做到灵活地使用该词并熟练地掌握。例如:bank最基本的意思是堤、岸, 引申意义是银行, 那堤岸和银行有什么关系呢?堤岸蓄water, 银行存money;河中的水流为current, 银行流通的货币为currency;水可流动 (flow) , 与之对应的money flow表示货币流通、资金流通;水可冻结 (freeze) , 资金账户同样可以冻结 (frozen account, frozen capita l) 。因此, 堤岸和银行都有储蓄的功能。该意义进一步延伸, bank还表示聚合体、组合、库, 如data bank (数据库) , blood bank (血库) 。
2.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复合词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中的复合词一般是指词根的语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而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可归结为一定的认知框架, 复合词就是框架的成分在语言表层的映射。把概念隐喻的理论应用于英语复合词的教学中, 是增加高职生英语词汇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英语中复合词的构成方式主要包括词性的转化、词的派生及词的合成、词的转化。英语复合词可以分为三类:纯复合词、半字面复合词及字面复合词。以纯复合词为例:纯复合词的词义并不是其构成因子词义的简单叠加, 而是要通过人们的隐喻思维对构成因子的词义进行加工融合才能获得。再如, bottleneck的词义从表面上看是瓶+颈=瓶颈, 其实该词的构词过程蕴涵着隐喻思维, 单词neck最初用于人, 指头与身体的连接处。人们在把瓶子造出来之后, 需要一个词来表达瓶口与瓶体的连接处, 此处刚好与人的颈在位置、形状和功能上相似, 于是便有了从人颈到瓶颈的映射。因此教师在进行高职英语词汇的教学时, 要积极地把隐喻思维能力应用到教学中来, 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记忆能力, 最终加深学生的词汇记忆。
3.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习语教学中的应用
习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人类普遍的隐喻性思维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习语中, 习语本质上属于概念层次, 是人类对世界经验化、概念化的产物。概念隐喻是英语习语认知的意义理据, 以含有fire这一具体概念的一系列习语为例: (a) He is spitting fire.他愤怒得都喷火了。 (b) The fire between them finally went out.他 (她) 们之间的爱情之火最终熄灭了。 (c) The paintings set fire to the composer s imagination.这些画作激起了那位创作者想象的火花。在 (a) 中, 习语spit fire是以fire这一概念域为基础来理解anger这一概念域的, 即anger是通过fire的概念被理解的, 因此这个习语的语义理据就是ANGER 1S FIRE这一概念隐喻;在 (b) 中, fire went out这个习语的语义理据是LOVE IS FIRE, 即是通过fire这一具体概念来理解love这一抽象概念;在 (c) 中, 可以通过概念隐喻IMAGI-NATION IS FIRE这一概念隐喻来理解set fire to imagination这一习语。由此, 客观世界与人类思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 人们对习语意义的理解凭借的是头脑中日积月累的隐喻知识。可以说, 英语习语在本质上是有成分的、概念性的、有依据的, 或者说习语的生成机制在于概念结构的映射, 习语的学习离不开隐喻的思维。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来进行英语习语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同时也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 第一, 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扩展词汇, 理解词义的变化和一词多义等现象;第二, 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理解不同语境中词汇的意义, 做到领会式的长久记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概念隐喻理论同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增强词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汤晓云.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6 (3) .
【新概念英语】推荐阅读:
新概念英语教法07-19
新概念英语提纲01-15
新概念英语补习01-19
新概念英语教材简介08-06
新概念英语一测试题09-27
新概念英语3作文答案07-19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软件08-03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教案08-06
新概念英语三23课09-16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