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2024-11-06

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精选13篇)

1.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篇一

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县建立六项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建立申请报告制度。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外出理由、去向和时间。党支部在接到党员的申请后,及时找党员谈话,加强对将要外出党员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

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党支部分别对每一位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外出时间、地点、就业情况、工资报酬、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的活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档案。

三是建立联系制度。党支部确定一名正式党员对外出党员进行联系,明确职责。要求联系人要通过信件、电话等形式了解外出党员的从业与生活情况,定期通报本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督促党员主动汇报思想,按期交纳党费,参加从业地的组织生活。

四是建立组织关系转移制度。对外出时间在1年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党员,要求流动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对流入本地,在本地工作或居住时间半年以上,并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流动党员,由其工作单位党组织或其居住地党组织负责登记,并报党委备案,同时编入所在的党支部或党小组过组织生活;在本地工作或居住时间1年以上,而没有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或没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流动党员,其工作单位党组织或其居住地党组织要督促其办理组织关系迁移手续或《流动党员活动证》;对持有《中国共产党党员介绍信》的外来流动党员,按有关规定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五是建立鉴定制度。外出党员在离开流入地之前,要求当地党组织对党员参加流入地党组织过组织生活和所从事职业的情况作出鉴定,并寄回原所在党支部。连续在一个地方工作与生活的,要求流入地党组织每半年对流入文秘杂烩网党员要作出一次鉴定,并寄回本地党支部,作为年终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提供其现实表现情况,原所在党组织要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做好跟踪考察工作。

六是创新载体,发挥作用。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在每年春节期间和借党员回家之机,党组织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向他们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家乡建设情况,同时组织回乡党员汇报当年思想、工作情况,介绍外地先进做法,鼓励他们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教育外出党员“在外不忘家乡,富了不忘乡亲”,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同时,对外出流动党员的家庭困难的,党组织切实帮助解决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外出务工党员送去组织的关心,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2.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篇二

一、高校学生流动党员的形成原因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也逐渐增多, 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毕业制度的改革, 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随之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难点。流动党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未落实就业单位、延期毕业或暂缓就业、较长时间出国在外以及较长时间在校外从事科研或实习工作未办理组织关系转接而将组织关系留在学校。

二、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特点

高校流动党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党员年纪轻、党龄短;流动数量大;流动频率高;流动时间长。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形式的复杂多样化, 高校流动党员的数量和流动频率也随之增加, 而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基本还停留在听报告、读报纸、念文件的水平, 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单一、枯燥, 已缺乏实效性, 无法跟上时代需要, 由此造成了“名册党员”、“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的出现。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性强、流动地域广, 一些毕业生流动党员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党员意识、理想信念和组织观念有所淡化, 在工作条件、经济利益、福利待遇等社会因素的驱动下, 常常跳槽, 使得跨单位、跨地区流动的频率较高。许多未就业的毕业生党员忙于找工作, 与党组织保持联系的越来越少, 甚至失去联系, 更谈不上对其管理教育。

三、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制度不健全, 流动党员活动无法开展

学生流动党员比较特殊, 不像企业下岗分流出来的党员和农村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有相对固定的居住地, 有一个固定的党组织, 他们的流动具有暂时性的特征, 而且目前全国已经实行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 明确了各社区党组织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以及党员的临时管理办法。而社区党组织不愿意接受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关系, 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 毕业生党员流出以后, 流入地社区党组织、高校党组织以及人才交流中心党组织各自的责任和相应的管理等都还不明确。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但部分高校也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一些高校在人员、机构设置及经费保障上还没有落实到位, 想管但人员不足, 想指导教育、培训又没有经费, 致使一些高校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无法开展, 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对学生流动党员的要求不明确, 有的学生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留在原学校, 但远离原籍居无定所, 由于学校对其没有明确要求, 因此他们不主动向学校党组织汇报情况, 也无法参加组织生活, 把自己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因此党员活动难以开展党员的作用难以发挥先进性难以体现。

2、认识不到位, 学生流动党员无人管理

一些高校党组织对加强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思想上存在误区, 导致了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思路、对策与办法因此在一些高校出现了学生流动党员无人问、无人管的局面。据调查统计, 我国约有33.3%的高校没有专门的流动党员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 即便在设有流动党员专管人员的学校中, 也有超过1/3的高校没有配套专项管理经费。有的人认为学生流动党员只占党员总数的小部分, 抓不抓都不要紧。有的人存在怕麻烦的思想, 认为这部分学生党员已经毕业, 虽然组织关系还留在学校但已经不是学校的人了, 教育和管理是接收单位的事, 是地方党组织的事情, 没必要去管;有的高校党组织认为毕业生党员流动性强, 分布广, 情况复杂, 怕管理不好。他们没有认识到高校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能否做好这一项工作关系到我党和学校党组织的形象;关系到我党先进性能否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系到学生党员未来的发展。

3、管理难度大, 学生流动党员无法管理

由于高校毕业生党员分布广、流动快, 过去那种集中上课、统一培训、一起过组织生活的静态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群体, 因为党员教育管理在时间上、人员组织上都难以落实, 学生流动党员学习与了解党的新理论、方针政策的渠道也变得狭窄, 完全变成了纯粹的个人行为, 没有检查与监督, 也没有统一的要求也。这些都加大了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同时个别组织观念淡薄的学生流动党员, 完全脱离党组织, 不按规定提出转正申请, 处理起来也有一定困难。特别是还处于预备考察期的学生预备党员, 他们的工作情况、汇报思想以及他们的表现都难以掌握, 进一步培养和考察工作难以落实, 转正难以履行, 正常的组织程序也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在一些高校出现了学生流动党员无法管理的局面。

4、党员年纪轻、党龄短, 对党的知识学习得不够

一般党员发展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的学生群体中, 因此毕业生流动党员年纪轻、党龄短, 接受党组织教育的时间不长, 对党的知识学习得不够, 甚至很匮乏。随着国内外各种文化意识和思潮的传播与交流, 年轻人的价值观正在悄然改变, 由于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党的理论教育时间有限, 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方面都不是很牢固, 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流动党员中研究生群体类型复杂, 管理教育也又一定的困难。据国家教育部统计中心的数字, 截至2007年9月, 全国在读研究生已达到165.34万人。研究生党员既有直接从本科考入的, 也有参加过工作的, 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相对比较成熟,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 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忙于导师或者个人的课题研究, 没太多时间关心党支部的事务和参加组织生活, 这种惯性难于让他们在毕业后加强与党组织的联系。

四、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机制

大学生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一部分, 他们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如何, 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 直接影响着党员队伍的整体性、先进性, 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探索加强对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1、摸清情况、建立联系, 建立毕业生党员行前培训制度

各高校要摸清情况, 建立了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档案, 并与他们建立联系, 把每一个大学生流动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管理之中。一方面对已毕业的学生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要摸清并记录保存, 如: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现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入党时间、是否转正、毕业时间、原所在班级、入党介绍人等。另一方面做好对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指导工作。对已找到工作的学生党员, 让他们及时把党组织关系转移到就业单位的党支部;对没有找到工作或工作单位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学生党员, 进行毕业前的党性党规教育, 教育他们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岗位, 都要牢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 增强党性观念,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加强与党组织的联系, 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2、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第一, 对毕业生流动党员, 学校党组织要主动管理, 要及时通报每学期的组织生活内容, 主动与他们加强联系和沟通, 提出具体要求, 如:按时交纳党费, 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 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使大学生流动党员从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提高党性修养。第二, 要科学、合理地建立流动党组织, 真正做到哪里有大学生流动党员, 哪里就有党组织, 就有党组织的活动。对于学生流动党员, 要本着有利于党的建设, 有利于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原则;对相对集中的单位, 大学生流动党员少的建立流动党小组, 流动党员中正式党员达三人以上的可以设立流动党支部, 对于相对集中的区、市, 党员多的可设立流动党总支。第三, 建立专门联系人, 实行流动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 建立“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联系对子, 明确责任,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联系人负责向大学生流动党员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 通报党代表选举、支部改选、党内评先等情况, 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以保障大学生流动党员应享受的权利。第四, 强化监督, 建全流动党员管理组织机构, 提供人、财保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使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全流动党员管理组织机构, 提供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支持, 使党的管理教育工作能有保障的开展。

3、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大学生流动党员肩负着实践党的基本路线、完成党的基本任务的重大责任, 加强对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些大学生党员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 他们在市场经济的社会, 见识广, 思想活跃, 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和限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 讲求利益, 实现自身价值是他们的渴求。因此, 要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把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之中。根据他们社会阅历短、实践经验不足、理论功底不深、理念信仰不牢固等特点, 要着重加深他们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掌握其精神实质, 用来指导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开展流动党员管理教育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 网络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互联网正以其便捷的信息传输、开放的网络氛围和强大的媒体功能成为高校学生群体日常生活和学习离不开的重要媒介。学校和学院在党员毕业前建立专门的流动党员党支部、QQ群, 进行网络化管理。这种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方式将使暂缓毕业的流动党员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文认为, 高校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 因此必须创新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使学生流动党员能够继续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 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薛泉祥.关于高校学生流动党员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

[2]喻怀礼, 杨海明.加强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 10 (5) .

3.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篇三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60-02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知识层次较高、思想相对活跃,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复兴中华的伟大重任。而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在普通同学中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重点在“治”上,而党员教育培训就是“治”党的药方,如何在新时期开好药方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 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对党员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着重强调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要围绕着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展学生党员培训。高校每年入党人数占全国入党总人数四成左右,开展新党员培训,抓好“源头”教育更是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心。文件明确要求新党员培训要“着眼于从思想上入党、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集中学习、党课教育、主题活动等方式,在党员入党后一年内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坚持以理想信念为重点,开展主题教育培训。通过改进方式方法、创新载体手段、开发整合资源、加强制度建设和加强学风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党员队伍。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学生队伍中的骨干分子,在新时期要针对高校学生党员自身的成长规律,契合“90后”学生党员个性化发展趋势,采取党员教育培训的有力措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于早日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薄弱点

1 党员教育培训不够系统规范

高校学生党员培训向来就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几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学校组织部门、党校、各学院以及支部等多家单位通力协作,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培训工作。但事实上部分高校存在党员教育培训“板块化”,存在分工也分家的现象,很多时候在党员教育培训上缺乏顶层设计。高校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培养脱节、内容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部分党员在培养教育缺失的情况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在广大同学中不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甚至有的党员入党前后表现截然相反,有些做法破坏了党在广大同学中的求真务实的形象;部分预备党员存在着错误观念,认为只要不犯错误,就能按期转正;有的党员同志觉得入党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存在党组织不叫不动,甚至叫不动的情况,这些都是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有人戏称“入党积极分子全自动,预备党员半自动,正式党员推不动”。一个党员表现出的问题是个例,但一群党员都表现类似问题或更恶劣的问题,这就值得让我们反思高校党员教育的成效性和内容的规范性。从种种“90”大学生党员不担当、不务实等表现可以反映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缺失,培训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2 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实效性不强

新媒体时代,信息源繁杂且传播速度快,“90后”大学生党员接收信息较快且便捷,思想更活跃。在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冲击下,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极其不稳定,情绪化思想严重。人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的态度无不是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社会环境对党员教育有着重要影响。虽然社会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党员在追求自身价值和个性上,存在着差异性,但是部分高校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只讲老问题,不提新方法,内容枯燥无味,不能结合社会实际,未能洞悉学生党员特点,只重单边讲解,不重交流感悟收获,培训流于形式,不能让学生党员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很多学生党员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家政策,但是理解不够透彻,在党员教育培训中这块内容又有所缺失,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的人误导和利用,在完善学生党员的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3 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

自学、专题讲座、讨论交流和现场教学等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培训采取的主要教育方式,但普遍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节的现象。有的高校甚至是一张“课程表”周而复始地使用,党员教育培训只满足学时要求,不求实际效果。党员教育培训无法接地气,不能主动对接社会,服务基层,未能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90”后学生党员与群众严重脱节,不识黍麦,且党员主体性实践活动开展严重不足。尤其是网络媒体大行其道,有的高校视而不见,对大学生党员网络教育培训阵地关注不够,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党员教育培训研究不足。支部活动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很难被广大同学喜爱。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渗透力明显不足。

三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突破口

1 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完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开展好,就要构建党群部门引导下的多方联动机制。高校学生党员培训的内容应按照党员培养不同时期进行分解,党委组织部门与学校党校通力协作,构建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开展入党积极分子、近期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集中培训,确保党员教育培训的无缝对接。针对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特点,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针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时间的机动性更强,学术研究的要求更高,而本科生、专科生相对课程较多,时间相对固定等特点,高校党员培训教育应抓好主流阵地建设,同时借助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通过研究生不同党支部之间的学术大研讨和技能大比拼等形式来生动党员教育培训,本科生和专科生可依托学生会、社团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同时充分发挥院级分党校的作用,结合党支部生活,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构建多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2 谋划好培训内容篇章,凸显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成效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是高校党员教育内容的主体,而理论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灵魂。十八大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部署,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坚持以理想信念为重点,开展主题教育培训。谋划好党员教育内容篇章,紧扣时代主流旋律,融入时代强音,抓好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重要节点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党员教育培训成效。如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学生党员观看阅兵式,加强国防教育;结合社会热点,比如结合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解读国家政策导向,开展国情教育。实践教育的开展重点是要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价值,服务广大群众,提升党性修养;结合高校实际,可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设定政策宣传岗、民意信息岗、班级辅导岗、学习示范岗、科技活动岗、考研互助岗、党务监督岗、饮食监督岗、文明监督岗、学生干部岗、环境保护岗、就业服务岗、社团联系岗、寝室示范岗、勤工助学岗等岗位,根据学生党员能力素质和兴趣特长选岗上岗,并履行岗位职责,接受群众监督,按期接受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民主评议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的重要依据。

3 创新教育培训形式,搭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平台

大学生党员年纪轻,思维活跃,一成不变的培训方法往往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排斥,导致培训效果不够理想。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应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形式,但要结合高校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学习生活的场所、载体,搭建各类平台,让他们时刻接受党性熏陶、理论培训和实践教育,让党性教育入耳入心,形成潜意识动作。加大高校场所利用,合理利用学生公寓,通过开展党团文化进公寓,建立学生公寓党支部,设立公寓管理岗,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合理利用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通过贴标语的“广告式”宣传,让广大党员接受潜在教育;合理利用党员活动室和图书馆等场所,保证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和书籍的供给。结合“90后”学生党员“网络一族”“手机党”的特点,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创新党员教育培训载体,积极运用QQ、微信、微博和博客等新媒体开展教育培训,及时推介中国共产党微信、易信公众号,“学习中国”等APP,让学生党员在零碎化时间中学习。结合主题教育,围绕时政热点,改进支部生活方式,让学生党员运用道具、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表演,来表达对党的认识和理解,阐明个人观点。通过诗朗诵、情景剧、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新颖的方式方法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通过开展人文暖农、便民利民、扶贫帮困、文明倡导、绿化环保、就业服务、义务讲解和赛会服务等多类学生党员服务,深度挖掘党员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探究[J].世纪桥,2015(4).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手册[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

[4]姚芳.创新大学生党员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篇四

大山镇利用春节期间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契机,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为流动党员“补课充电”,增强流动党员的组织观念,听取流动党员对家乡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走访慰问聚人心。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镇党委班子成员分组带队,与村(居)干部一同深入流动党员家中,了解归乡流动党员在外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并帮助解决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生活居住等实际困难,解除他们务工创业的后顾之忧。同时在春节前开展生活困难流动党员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了红包、春联、米、面、油等慰问品,让返乡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二是组织座谈话发展。以村(居)党支部为单位,镇党委于春节前召开专项会议,安排支部成员利用春节提前拜访的机会,进一步摸清流动党员的情况。在春节期间召开返乡流动党员暨成功人士座谈会,介绍家乡建设发展的现状,动员党员们结合在外的工作经验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了解在外地工作、生活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情况,积极借鉴、推广、筛选他们在外地掌握的经验、技术和信息以促进家乡建设。调查2012年党员外出务工、经商的计划,重点询问党员今年的外出地点、从事行业、联系方式等,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提供政策、要素支持。积极引导走上致富之路的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本地公益事业,通过捐资捐物,为家乡建设作贡献、为困难群众办实事。

三是搭建平台谋创业。积极为返乡的流动党员搭建就业

创业平台,鼓励返乡农民创业并且提供政策支持。与县劳动部门协调,开展流动党员与企业对接会,积极为党员农民工和用工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充分利用党员创业就业培训中心的有利条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创业本领和维权意识;

四是集中充电强素质。制定了返乡流动党员学习计划,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并安排专人结对联系,集中开展流动党员培训活动,主要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增强流动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对流动党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创先争优等方面内容的培训,确保学习取得实效,并组织部分流动党员参观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为宣传家乡、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5.流动党员思想汇报 篇五

一、思想上:本人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实践“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履行共产党员义务,用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把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投身到日常工作中。

二、学习上:为了应对好新挑战、新要求,我十分重视学习,并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定政治立场。理论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指挥棒。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年来,“讲学习”始终摆在我生活和工作的首位。我坚持定期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同时撰写心得体会两篇。二是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每年定期参加培训班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三

是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内涵。

三、工作上:我始终做到仔细踏实、勤于思考、认真对待,很好地维护了一名党员应具有的形象。由于领导的信任,让我负责驻外办的管理工作。虽然工作担子重了,但始终影响不了我的工作热情,我总是埋头苦干,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在工作中,我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勤于思考,遇事总能经过“三思而后行”;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始终能以一颗“平常心”来融入到团队建设中,在发现问题时,首先考虑是否自己在工作上有问题,如果是我的原因,我就及时纠正;如果是同事的原因,我并不是一味地批评埋怨,而是耐心地说服教育。始终保持端正的心态,服从领导分工、不计得失,始终做到与领导、客户、同事关系融洽。

作为一名流动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踏实认真,勤奋刻苦,在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同时,也不断培养自己的品格。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会坚定信念,努力进取。为党的建设、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希望和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加强沟通、请大家继续给予我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特别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履行党员职责。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学习方面。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创先争优”等知识,深刻领会党的政策,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未出现违纪违规行为。

二、工作开展方面。认真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支持村里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三、存在问题方面。一是理论学习还不够,方式比较单一,侧重从电视新闻中了解一些党的知识、政策,其他方面学习不够多。二是与村党组织联系的比较少,不能充分发挥外出党员的信息优势组织更多的人员外出务工。今后,我将从多渠道多方式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与村党支部建立常态的联系制度,为我村的各项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汇报人:宋汉坤 2011年3月30日

尊敬的党组织:

从我离开了原党支部,已快一年了。期间人虽然迁移了,但与组织经常保持联系,除了交纳党费外,还向党组织汇报我的思想、工作、学习。

我比较注意政治和业务的再学习,比较注重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在工作岗位上能较好地发挥党员干部应有的作用。在接到原党支部邮寄给我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及相关材料后,我感谢组织上对我的关心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于是从学习上抓起,远离吵闹的环境,坚持经常性政治时事学习,按时收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搜集各类报刊,有必要时还做些笔记。通过不断地学习武装头脑,充实自己,扩大知识面,特别是通过典型人物事迹的学习,对自己触动很大,让我重新感受到,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明确了一名党员的权力和义务及社会责任,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实践使我感到,经常性学习理论、时事政治,确实有收获。

通过学习还使我联想起古之贤哲的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位卑未敢忘忧国”,“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回顾我党执政以来,每个历史时期都曾涌现过可歌可泣的优秀人物。近期,我们省又涌现出优秀共产党员郭明义同志,其先进事迹在全国范围内传扬,自己也常想:长期在外地居住,衣食无忧,而且公务员的福利待遇较高,利禄两三万,岁筵有余粮,但精神上不能空档,应利用有生之年的有限时间,为党和社会做点有用的事情,以诠释一个党员应有的情怀。基于这种想法,这几年在外面也做了一点有益家乡、有益社会、有益群众的事情。

利用适当时机,向周边的群众宣讲省情、市情、县情,以提高家乡的知名度。我主要采取聊天的形式来介绍我省的地理位置,大致情况,特别是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政策方针,以及改革创新带来的新局面;介绍我省实施的三大战略:沈阳经济区(八城市群)、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辽西北战略(改造贫困地区);介绍沈抚同城化、雷锋精神发祥地,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发展规划;重点介绍xx满族自治县地理位置、战略地位,是辽宁省重点林业县,生态环境大县,沈阳、抚顺城市入口饮水供应水源地,以及北方第一漂的旅游大项目等等,从而让外地人越来越了解我们家乡的人文地理,经济发展的概况。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外乡人。我在北京的住所地处闹市区,大超市、商场林立,离北京站较近,流动人口多。每天我走出家门到大街上、广场上,经常有来京 的外乡人焦急地向我咨询问题,每逢遇到类似情况,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答疑解难,尽可能地为外乡人提供方便。我很同情理解外地人来京的感受,因为我过去来京办事也曾遇到过许多难题。为了帮助更多的外地人,每逢双休日,赶上家里没啥事可做时,就去北京站广场,主动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外乡人,甘当一名志愿者,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方便。接受过帮助的外地人误认为我是当地的退休老人,连声称谢:“北京人真好”。能为外地来京的人员提供帮助对我自身也是一种慰藉。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爱管“闲事”。比如:小区的公共卫生、物业管理、车辆停放、自来水跑冒滴漏等。总之,这几年从南方到北方,自己确实做过别人不想做、不能做、不爱做的,看似鸡毛蒜皮实则关系到群众利益的事情,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生活环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尽一份退休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但比起身负重任坚守岗位工作的党员干部实在是微不足道。

目前,我们国家面临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我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即将实施,全国上下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出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我作为退休赋闲的党员干部,无论是思想上、行动上,都要同党组织上保持步调一致,对

6.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篇六

根据安排,现将XXX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基层党组织数XXX个,其中基层党委XXX个,党总支XXX个,党支部XXX个,党员XX名。XXX年以来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主体班XXX个班次XXX人次。按照区级普遍培训、乡镇兜底培训方式,分级分类开展党员集中学习万余人次,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思想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在不同班次设置相关的教学专题课程,进一步增强党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阵地建设。依托XXX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作用,组织区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开展现场化教育教学,凝聚“感恩XX、回报XX”思想共识。截至目前,累计现场受训党员干部XXX万余人次。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党员干部培训监管和考核制度,通过网上学习、闭卷考试、现场问答等方式,对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长期的党员干部培训档案,并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增强工作活力,确保党员培训取得实效。

(二)抓实培训任务,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制定计划明方向。制定了《XXXX2021年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推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培训实效。二是聚焦重点定内容。紧扣“四新”主攻“四化”“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合理制定培训内容,突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多种形式抓培训。举办各领域党务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提升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班等各类主体班次XXX期XXX人次,累计完成省市各类调训XXX期XX余人次。组织干部参加新时代学习大讲堂XXX期XXX人次。

(三)创新培训载体,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丰富教学方式。打破过去以讲座为主的培训模式,通过“上门”授课、集中授课、集中宣讲等形式,广泛推行情景模拟式、体验式、互动研讨式培训,保障辖区基层党员培训全覆盖。结合庆祝“七·一”系列活动,XXX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到XXX教育基地累计参加革命传统教育XXX余人次、开展警示教育XX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二是创新培训载体。依托“学习强国”“XXXX”等线上平台,拓展和创新培训方式,搭建“指尖课堂”,实现党员网上学习、在线培训、互动交流。三是开设“三大课堂”和教学课程。开设XXX教学基地教学课堂,现场实景教学课堂、室内课堂,开发XXX课程,将纳入主体班和相关专题班次的教学,让XXX理念植根XXX干部群众心中,让XX干部群众人人都是转型发展的代言人。

(四)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注入新活力。

一是优化师资力量。通过聘任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领导干部、基层党员任兼职教师,完善专家库成员,定期邀请他们为广大党员干部作专题讲座。成立XXX工作专班,挑选XXX领导干部、亲历转型发展的群众作为讲解员,用他们的亲生经历为学员讲解,提高培训的生动性和故事性。二是开发精品课程。组织区委党校师资力量开发XXXX等课程,其中编撰的XXXX等党员教育图书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三是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组织全区党员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党校教师及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身边榜样”上讲台为广大党员干部上党课。拍摄XXXX党员教育电视系列片XXX部,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XXX余次,上报“党课开讲啦”视频XXX期,精品拍摄XXX期,其中XXXX被评为20XX年全省精品党课。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我区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部分培训课程的安排方面。理论课程较多,实操课程、现场教学课程较少。农村党员参训学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他们在学懂弄通、消化吸收上还比较吃力,理论知识与农村工作经验结合还不够。二是在培训技能的应用方面。部分参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未能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方法,“学”“用”成果转换不够明显。三是在学习意识方面。部分党员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的错误思想,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时,往往认为学习是“软指标”,没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7.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篇七

[关键词]流动党员教育;创新服务品牌;队伍建设

针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呈现出“教育培训难集中,参训率难确保,教学效果难提高”的“三难”现象和“三难”导致党员意识弱化或丧失,造成流动党员精神上的“贫血症”,思想上的“水土流失”的严峻现实,为流动党员教育设计活动载体,搭建互动平台,高新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法、途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创新服务品牌,助推流动党员队伍建设。

一、“三网一台”有机融合,助推流动党员深化学习全覆盖

高新区采取“三网一台”的有机融合,即高新区党校网站、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站、远程教育中心网站和手机短信平台,努力实现全区流动党员深化学习教育的全覆盖。

“三网一台”的融合,拓宽了党员教育的平台,注入了流动党员教育的“源头活水”,强化了党员教育的网络教学,拓宽了流动党员教育的教育领域。例高新区网站每月及时更新,短信平台每月发送不少于两次的理论学习内容。高新区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等优势对党员真心诚意地“帮”,身体力行地“带”,因地制宜地“扶”,不断激活流动党员教育。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新区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部分党课内容提炼成“红色短信”,向流动党员发送信息,进行“空投式”教育,为流动党员“充电”。高新区创新了“三网一台”党员教育载体,构筑了互动的交流平台,架起了党组织与流动党员沟通联系的桥梁,实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现代化、信息化,高新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网一台”成为高新区流动党员交流思想的窗口,沟通信息的渠道,理论学习的园地,实现了高新区流动党员深化学习教育的全覆盖。

二、“支部+协会”共建共管,打造流动党员红色港湾

针对部分党员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组织生活无法开展,党员去向难掌握、教育管理困难等问题,高新区形成了“支部+协会”共建共管模式,打造流动党员的红色港湾。

党支部+劳务协会共建双赢。流动党支部与协会通过联合办公,定期联合组织党员和务工人员开会或是集体开战活动,实现“以党员带群众,以老乡管老乡,共建和谐社会”的工作目标。一是“一年一评”教育管理模式的形成。《流动党员活动证》一人一卡,这样便于协会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日常工作情况,开展评议等,并按时予以登记,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二是“党员互助基金”的设立。扶贫帮困机制的建立,对因灾、因病等致困的流动党员实行定点帮扶。多年来共发放困难帮扶资金10多万元,帮助近十个困难流动党员家庭走出了困境。三是技能教育培训制度的确立。流动党支部还与协会组织开展市场经济理论、产业行业知识、法律法规等培训,帮助新来昆的务工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多年来已累计培训近四百人次。流动党支部和劳务协会共同努力,广泛搜集用工信息,主动和用工单位联系,帮助难以找到工作的在昆农民工找到工作。

流入地+流出地共筑港湾。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的双重关爱。以“红岩流动党支部“为例,流入地党组织无偿提供流动支部和劳务协会的办公场所,电话、放映机等办公设备,党报、杂志、书籍等。经常性地组织流动支部一起参与总支的党员活动,如轮训、冬训等党课学习,共同组织广场文艺汇演等。丰富了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对昆山的归属感。作为流出支部“娘家”,经常关心流动支部的工作,指导他们开展党员活动,向他们传递家乡的党建信息等,为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们传递呼聲办理相关证件。“暖心机制”建立,夯实了和谐基础,激发了流动党员共筑红色港湾的动力。

流动党员+务工人员共促和谐。从务工人员中挖掘发展党员,是流动党支部开辟的一条壮大支部规模、改善党员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务工人员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流动党支部每年从在昆经商务工人员培养“能说话会办事又有影响力”的先进分子,邀请他们加入劳务协会,由党支部为他在劳务协会中安排具体负责的活动或事项,以此逐步考察并择优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挥党员在劳务协会中的先进模范作用,带领同在昆务工人员共同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流动党支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以党员带群众,以老乡管老乡,共建和谐社会”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实现了流动党组织流出地、流入地共建双赢的效果。

三、“党建e家亲”特色服务,提升流动党员幸福指数

针对流动党员党费收缴难、管理实施难、开展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四难”问题,以社区流动党员寻找“家乐福”活动为载体,创新、落实各项支部活动,探索出一条为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的新路子。

建“家”,营造流动党员有“家”之感。“听民声、记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的深入开展,对辖区内的外来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并进行了登记造册,做到对流动党员的底子清、情况明。建立了“流动党员e家”网上支部,满足流动党员“家”的企盼,全面落实“组织找党员”的同时,引导“党员找组织”。实行了“一人一档”,通过发放基本信息卡,完善流动党员登记、思想汇报、联系服务、学习教育等制度,确保“来有登记、走有注销、查有明细、问有详情”,从而实现了全区流动党员100%动态管理。

当“家”,营造流动党员有“乐”之感。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管理社区和服务居民的各项活动,真正实现流动党员为建设和谐新家园“当家作主”。根据流动党员的特长,发动他们参与“常青树乐队”、“五老宣讲团”、“校外辅导员”、“五老宣讲团”、“红袖标巡逻队”、“老年文明劝导团”等各类志愿者队伍。

恋“家”,营造流动党员有“情”之感。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党员,我们利用网络、短信、流动课堂等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组织生活会等活动。以流动党员需求为导向,强化对流动党员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推行家庭亲情式服务管理,做到“以情暖心,以情动人”。每逢节假日,各级班子成员都要亲自慰问流动党员,如“携手共前进 决胜现代化”、“中秋献温暖 爱心永相传”等慰问活动,送上慰问品和党的祝福。同时流动党员如有困难,党组织也会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基层党组织以为流动党员建家,让流动党员当家,让流动党员恋家为工作思路,创新了流动党员服务品牌,党组织对他们的关爱,更让流动党员对党组织有了归属感和自豪感,真正为流动党员带来“家乐福”,确保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活动不断档、争优不落后”。

8.流动党员思想汇报精选 篇八

回顾整个*月份,我成为了党的“发展对象”,参加了几次报告会,对最近一次的资教生报告会感触最多。

看了学长和其他优秀资教生的精彩报告,对他们的行为有着由衷的敬意。整个报告看到最多的是资教生生活条件的艰苦,教育环境的落后,可他们在资教生的岗位上毫不退缩,忍得住艰苦,耐得住寂寞,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在教育事业不发达地区挥洒自己的青春、汗水与智慧,让我想到了“经院精神”。每当我们谈到深入群众,艰苦奋斗,理想与现实时总感到有些虚,而他们用行动阐释了这一切。在这金钱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他们为广大农村付出的青春与热血,不以金钱为目的的劳动与奉献,很好的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也是党员同志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应好好学习和反思的。

四月底,听完了学院的党建工作报告,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党支部的现状,知道了支部现在存在的问题,如:组织涣散,规模不合理,未能建立好党建和团建,有些同志入党时很积极,入党后松懈了等。这是对党的组织归属感和责任意识日渐淡薄了,回想到那些优秀的资教生,他们除了自己有坚毅的品质外,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对组织的感情。我们的党支部是一群有思想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在平日里完善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加强集体主义的思想,党组织对此有所重视,我们这一组织中的成员更加不能松懈。

一是要加强党风建设,没有纪律就没有共产党,作为我们自身而言,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做到不怕群众批评,不断在批评中成长,党组织风气好了,就会带动党内外同志与群众的积极响应,凝聚力也就增强了,号召力也跟着增进了;二是要细化党内组织,加强管理与交流,完善党小组,加强了成员间的交流,切实感受到成为了其中一员并明确了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位同志的主观能动性,自学意识增强了也就不会出现思想意识倦怠,组织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乏等问题;三是继续提高自身素质,党建工作报告会上周书记对我们提出了给新生讲党课的要求,这是对新生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引领也是对自身党的理论知识的考验和对党的组织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强化。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与骨干队伍,我们要在进一步加强先进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应时刻不忘党,勿忘艰苦奋斗和团结群众的作风,增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化组织归属感与社会责任感,沿着正确的道路坚定的走下去。

此致

9.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篇九

xx街道在激发基层创造活力,抓基层、打基础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抓责任落实、抓制度规范、抓典型示范、抓考评激励等四项措施确保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基层的有效落实,以实质性的举措催生基层党建新气象。

一是抓责任落实,筑牢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街道党工委把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以领导带头为核心,层层负责、分层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社区党委(党总支)书记是抓社区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社区党建工作负总责;社区党委(党总支)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抓落实。街道党工委成立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年初还与各社区、辖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签订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状,明确当年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和奖惩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二是抓制度规范,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制度为先导,着眼长远抓规范,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一是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街道党工委成员结合各自分工,在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工作难度大的社区或单位,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经常深入联系点指导工作。

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街道党工委每年至少召开2次专门会议,听取各社区党委(党总支)关于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基层党建工作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三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制度。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条件。三是抓典型示范,树立基层党建标杆样板。街道党工委按照抓典型树立导向、抓培育促进辐射、抓推广带动全局的工作思路,选树一批树得住、叫得响的典型。如志愿者服务队、义工队等都在全街道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并多次被评选为市级党员志愿者先进服务团队;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把工作基础好,示范性、导向性、激励性强,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每年表彰的各类党建优秀个人和集体,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辖区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是抓考评激励,确保基层党建任务落到实处。街道党工委把建立完善督察考评机制,作为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措施。一是强化督促检查。采取巡回检查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指导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二是实行科学考评。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社区党委(党总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与岗位业务工作考核一并进行,并作为社区领导班子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激

10.流动党员培训工作汇报 篇十

永登县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永登县委组织部 | 作者:永登县委组织部 | 日期:2007年9月3日 | 浏览3043 次] 【大 中 小】

一、基本情况

永登县总面积609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40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8万。全县设党组10个,基层党委(总支)36个,党支部572个。共有中共党员14692名,其中女党员1808名,少数民族党员129名,农民党员9132名;35岁以下党员2354名,36-59岁8237名,60岁及以上4101名;大学及以上学历522名,大专以上1572名,中专及以下12598名。全县干部总数7401名,其中,县级干部51名,科级干部972名(包括非领导职务);女干部2202名,少数民族45名,中共党员2603名;大学及以上学历1280名、大专3309名、中专及以下2812名;35岁以下的2819名,36岁至50岁的3548名,51岁以上的1034名;党政人才1121名,事业干部65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28名,专业技术人员5296名。

我县基层党员干部培训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乡(镇)委党校为依托。县委党校现有教职工25名,其中高级讲师3名,讲师6名,从高等院校聘请兼职教师6名。近年来,先后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110万元,开通了中央党校远程教育C级站、中央电大小站和甘肃电大在线直播课堂,建成了县委党校局域网,现有微机86台,多媒体教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多媒体教学设备2套。

2002年12月以来,县、乡(镇)委党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30期,共培训党员干部8310人(次),其中县委党校举办61期,培训干部4093人(次);乡(镇)委党校举办69期,培训干部4217人(次)。具体培训情况为:党务干部培训班8期,培训295人;“双培双带”骨干培训班23期,培训2680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7期,培训1255人;项目管理知识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行政许可法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公务员法》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村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480人,积极协调,选派100余人按时参加了省、市组织的调训。

二、主要做法

省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的意见》下发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和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我县干部队伍实际,研究制定了《永登县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意见》,提出了我县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具体措施,对后备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建立健全了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和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学习型、创新型基层党员干部

队伍为目标,突出抓基础、抓重点、抓关键、抓保证,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理论武装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理论素养是干部素质的核心。近年来,我们从抓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入手,围绕“靠得住”和“有本事”两个方面设置培训内容,适应了新形势下干部培养的需要。

一是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干部政治理论的培训,坚持与实际相结合,贴近干部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克服了以往贪多求全的弊病,着力在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的掌握和运用上下功夫。对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根据形势要求和干部自身岗位、专业特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按需施训,因人施教,提高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具体培训中,对乡镇干部侧重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党建以及党在农村法规政策的培训;对县直机关干部侧重公务员基础知识、现代项目管理、网络技术等培训。

二是体现培训内容的系统性。我们围绕提高干部执政能力这一目标,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从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来看,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党性修养、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和参观学习6大类。同时,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发展这一主题,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各类干部有针对性地研究讨论,把帮助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发展能力贯穿培训全过程。三是增强实践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对现任领导干部,让他们立足岗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对县管后备干部,通过上挂、下派、横向多岗位轮岗交流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干部到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去磨练意志,经受考验,增长才干。2003年,从县直机关抽调600多名干部,深入抗击“非典”第一线,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春耕期间,都抽调机关干部500多名,指导农民调整结构,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积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针对部分村级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较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弱的实际,选派了47名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上任职、挂职,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县抽调县乡机关干部549名,全程帮助村党支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他们充分发挥教育指导员、村情民意调研员、新农村建设宣传员、民事纠纷调处员、村级发展指导员的作用,为所驻村办了142件实事,调处矛盾纠纷286起,帮助240个村制定了“十一五”村级发展规划,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使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组织全县93名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参加了市管副县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同时,县上还开展了副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从参加报名的480名年轻干部中公开选拔了12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建立了副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干部执政能力

为了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我们立足永登实际,大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组织协调,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多次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

二是建立制度,规范干部培训。建立了培训项目和培训菜单管理制度。根据培训需求,设计一批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模块和培训菜单,开办周末学校,举办休息日兴趣班等,由干部根据自我需求自身选择培训项目,实行“点菜”式的自助培训。目前我们

依托县委党校培训基地建立了县委“流动党校”,共开发先进性教育、依法行政、科技文卫下乡、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10个套餐式培训项目,完成干部培训6000人次。同时,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还积极争取了国家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办了农村行政管理、乡企管理、现代设施农业和畜牧兽医四个教学班,参加学员196名。建立了干部培训情况和建档立案制度,建立了干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管理体制。我们对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组织部门主管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协调、指导、检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宣传部门具体指导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狠抓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县委党校发挥培训主体作用,制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并负责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师资力量的配备;人事部门负责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组检检查部门负责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贯彻市委“治庸”计划的检查和落实情况,农牧系统负责农村党员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开发。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层层管理,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立足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育培训中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坚持改革创新,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一是创新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时把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传输给干部,优化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大力开展特色培训,开设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专题培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干部澄清认识、拓宽思路,提高干部服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在培训手段上,我们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突破时空局限,集成教学信息,增强培训的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和覆盖面。在方式方法上,坚持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教员讲,学员听”的单向封闭式的传授模式,灵活运用菜单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讨等实践性强的方式,增强学员与教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把听、看、讲、写、做、练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员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参训学员坐得住、学得进、记得牢、用得上。

三是创新培训管理。坚持分层分类施教,根据培训对象、班次、学制及干部年龄、文化层次、现有基础差异,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区别对待,不搞“一锅煮”。我们充分利用各类讲座、论坛等培训资源,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目前,我县常年举办的系列讲座、专业论坛达5个,我们把其中有规模的各协会年度座谈作为干部教育培训课堂,通过这一渠道培训干部近1000人(次)。同时,按照能力建设的要求,开发了一批现场教学培训项目,建立了红提葡萄、中药材、洋芋、玫瑰等示范点现场教学点,请第一线的干部群众讲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着眼于提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质量,我们在建立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注重团队建设,科学规划专职师资资源。县乡两级分别制定了师资队伍和人才建设规划,普遍实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多项改革,推行了教学评估、集体备课、课程招标等做法,加大对县委党校师资特别是中青年教研骨干的教育培养力度,不断提

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

二是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制度,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县上“四大家”领导身体力行,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亲自为联系点干部讲课。自党政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以来,全县25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达75场次,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1800余场次。同时,县委党校及18个乡镇党校,聘请了一批有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

三是调整教学师资配置,深化培训机构教学改革。我们对党校教学师资配置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教学师资实行校内外组合,在县委党校主体班次中实行师资“三三制”,即1/3的课程外请省、市委党校知名专家、教授,1/3课程内请优质师资,1/3课程聘请实际工作部门同志主讲,让学员接受多样化、复合式培训,锻炼和提高了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四是实行“送教上门”制度,提高师资资源效率。为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我们抽调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及机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流动党校,赴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讲课,实行“送教上门”和“培训下乡”,通过这种形式,已培训干部3200人次。

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干部,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培训工作责任不够明确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未纳入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致使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产生“重工作、轻学习”的倾向。一方面,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致使干部参训率不高。另一方面,干部被动参训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干部对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不高,自以为会做工作就可以了,把培训与工作对立起来,一味强调工作忙、事情多,以种种理由推脱培训。有些干部进入党校学习,处于“组织上派我来,我不得不来”的被动地位,把培训作为“应付”、“休息”来对待。

2、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县委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教学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教学考核评估制度。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学员听”为主,教师与学员交流较少,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干部培训内容与干部学习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培训内容比较笼统,一些学员认为,集中培训无法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效果。

3、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缺乏一套明确规范的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干部脱产培训、在职学习、参加中心组学习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都还不够规范完善,没有具体的、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导致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评价抽象化,学习培训考核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尽管我们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委党校完成了硬件建设,但由于我县财力十分困难,培训项目所需经费无法足额拨付,导致干部培训工作无法如期进行。

四、今后的打算

为了进一步落实“大规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我们今后干部培训方面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结合《永登县2006—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计划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普遍参加3个月以上培训、一般干部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并要对后备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定向培训。今年异地培训科级干部100人,落实农民和农村干部“三个五”(即创业干部50人,创业能人500人,创业农民5000人)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和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二是健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讨论制订干部教育培训职责分工办法、干部教育培训申报登记制度、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登记制度、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培训操作体系。通过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优化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积极探索实施网络化培训、学分制考核,高质量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有效途径。充分依托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干部网上培训学校。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在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参与培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训,优化师资队伍。

11.新生党员培训思想汇报 篇十一

***年**月**日,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参加了****大学***级新生党员培训班开班仪式地点是三教124,多位学校领导、学工部领导以及全体党建辅导员都参加了这个仪式。我们培训的课程主要分为两项内容,第一是开班仪式上由老师给我们上的党员理论课;第二就是我们新生党员进行为期二十天的党日活动。

在开班仪式上,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是****老师给我们讲“大学生党员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从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党建现状,抓基础,抓基层是其核心内容。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不仅应该掌握好政治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应该在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就对我有以下要求:第一,思想上的要求——政治的表率。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入党,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联系实际,深入实践,确立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第二,学习上的要求——学业的标兵。因为学习的过程是我们掌握科学本领,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没有知识作为基础,何谈在实践中带领群众,发挥党员作用。第三,生活上的要求——行为榜样。诚实守信、宽容之心、乐于助人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品质,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党员就应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第四,工作上的要求——活动的先锋。只有我们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与更多的人接触,深入到人民中去,才能让群众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党员必备的能力有学习能力,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应变创新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要有责任心、诚信、意志力和自律力、先锋意识、助人意识。我了解到自己身上有好多不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必须从以上方面提升自己。

***月***日,我观看了影像资料《邓小平》,这位伟大的共产党员在中国最低迷的时候作出决定,把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带领我们走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天塌下来,高个子顶不住,矮个子一定顶得住。”这是我们党员应有的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这是党员应有的爱国精神!从先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我们新生党员讨论的党日活动主题是低碳环保。活动的流程包括谈论主题确定方案,活动准备以及实际活动。我亲身的参加了这次活动,真正体会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别。即使我们设计了很好的方案,但由于准备工作没到位,实践起来困难重重,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多注重实践。而且在我们的活动过程中,虽然有很多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但仍然有同学在我们的宣传展板以及条幅前悄然走过,不想加入倡导“我环保,我自豪”的队伍中来。这种现象与我们党员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证实了党员的义务与责任应该通过实践来检验。

通过这次新生党员培训,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党的章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需要我在日后生活中深刻理解的。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我还有很多的不足,我要充分利用大学这个学习的平台,不仅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应注重提升能力,增强自信心。作为班委,我就尽职尽责,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既然我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步入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我相信我也能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时刻准备着。

12.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XXX村党总支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要求,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在“管住、管好、管活”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主要工作

1、建立组织,构筑组织机构。村党员总数达152名,其中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有32名,我们从健全组织着手,建立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乱的管理体系,变“有党员无组织”为“有党员有组织”。推选组织协调、活动能力较强的党员为联络人,对流动党员进行直接管理,使流动党员管理有了最基层的组织,结构更趋科学,管理起来更加简便。

2、规范管理,构建管理机制。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我们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式,变“有组织无活动”为“有组织有活动”。一是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先后制订出台《发展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强化教育,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小组作用,以信息交流、网络教育等为裁体,积极开展“三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三是加强联系,跟踪服务。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

3、发挥优势,激发创业热情。流动党员大多在外闯荡,信息量非常大。党支部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春节期间,通过座谈会形式为党员们提供交流机会,让大家互相熟悉、互相交流、互相帮助,鼓励他们创业致富。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我们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流动党员素质的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个体经商的党员越来越多,党员流动会越来越频繁,流动党员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也多了起来。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组织难运作、管理难到位、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几点措施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积极创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突出流动党员管理的个性化。

1、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2、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

3、创新活动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

4、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

13.农村流动党员思想汇报 篇十三

2011年,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不断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做好工作。现将今年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学习方面。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刻领会党的政策,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未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特别是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来,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使自己在思想政治水平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忠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开展方面。认真工作,充分利用外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员的积极性,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支持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利用适当时机,向周边的群众宣讲省情、市情、县情,以提高家乡的知名度。我主要采取聊天的形式来介绍我省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大致情况,特别是昭君文化及旅游资源等等,从而让外地人越来越了解我们家乡的人文地理,经济发展的概况。

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乡。我积极向老乡宣传家乡的各项政策,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变

化,团结他们一起在外闯天下,支持家乡发展。同时,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存在问题方面。一是理论学习还不够,尤其是对党的各种政策、知识学习不够,不能从大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与村党组织联系较少。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外出党员的信息优势,组织更多的人员外出务工。

目前,我们国家面临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我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即将实施,全国上下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出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我作为农村的一名流动党员,无论是思想上、行动上,都要同党组织上保持步调一致,对照先进找差距,努力做一名合格党员,在党和社会需要的时候,尽力多做些的好事实事。

汇报人:

上一篇:学生上课迟到睡觉检讨书下一篇:文学社“新社员”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