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起跑教学反思

2024-06-30

确定起跑教学反思(12篇)

1.确定起跑教学反思 篇一

人教版《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反思

《确定起跑线》是一节利用第一单元圆的周长,让学生用数学知识研究在实际的运动比赛的起跑线的问题的实践研究课。

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让学生发现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找出问题的结果:弯道之差其实就是圆的周长之差。问题: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起跑点呢?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起跑点,就要计算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怎样计算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通过带学生观察体育运动场让学生知道计算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与直道没关系,实质是计算由两个弯道合拢的圆的.周长之差,再推导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道宽Ⅹ2∏,让学生知道确定起跑线位置只需知道道宽即可,实现了教学重点的突破。最后让学生练习解决相关的不同问题。如,小型运动会设置200米的半圆形跑道,每条跑道宽1.2米。第2跑道比第1跑道提前多少米?这时则需要学生要灵活应用即求相邻的半圆跑道=道。

问题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意识,达到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目标。

2.反思高中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二

【关键词】高中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确定;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教师形成的共识。它符合“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规律。构建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内化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动”起来,自主地去学习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地引导和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高效地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微效劳动和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

反思性教学是在新形势下教师自我约束的表现。时代发展到今天,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已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那种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以教定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和陈腐的教学观念已经严重不适应新时代的学生了,有遭淘汰的危险。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习惯与定势思维,变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为“以学定教”的模式,切实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断挑战新领域,克服惰性,突破自我,以新的姿态适应未来的形势和未来的学生,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以学定教”,我们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行为时往往是“以教定学”,“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忽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而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严守教师的神圣权威不受侵犯。比如说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有的教师认为应该教知识,既然是散文,就应该是“形散神不散”,问题是这老生常谈的“形散神不散”,初中老师不知道教了多少遍,学生还会有什么新鲜感呢?再说“形散神不散”并不是所有散文的灵丹妙药,甚至文章的主题性在当今都受到了挑战,也并不是所有选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都做到了“形散神不散”。“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作家的个性不同,他们写出的散文也不同,你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有的老师认为要教语言,问题是语言是不需要教的,它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和品读,去感知优秀作家的语言的魅力,而习得成为自己的书面语言,从中受到感染或影响,成为自己人格架构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的反思首先是对观念的反思。我们究竟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自己为本,究竟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要“以学定教”就必须关注学生当前的需求和将来的发展。这就要运用到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方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要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及时了解哪些是学生凭现有的经验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凭学生现有的经验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关注最近发展区域,确定我们的教学内容,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修改已经确定好的教案。

比如说在教史铁生的《合欢树》时,我告诉同学们,要深入把握《合欢树》的文本内容,必须要回到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史铁生在《合欢树》中所反映的那个时代,不是仅仅史铁生一家窘困,大多数的中国平民,包括北京四合院中生活着的人们都不富裕。我举了与史铁生同时代,也有着相似经历的梁晓声的散文《感激》,他说:“时常,我脚穿的是杨志松的鞋;头上戴的是王嵩山的帽子;棉袄可能是王玉刚的;而裤子,真的,我曾将张云河的一条新棉裤和一条新单裤都穿成旧的了。当年我知道,在某些知青眼里,我也许是个喜欢占便宜的家伙。但我的好同学们明白,我根本不是那样的人。他们格外体恤我舍不得花钱买衣服的真正原因——为了治好哥哥的病,我每月尽量往家里多寄点儿钱……”我也以自己的经历与学生进行交流,这说明那个年代,作为底层的平民,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精神和一种力量支撑。这种精神与力量的象征就是母亲种下的那棵合欢树,开始“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这便是母亲的伟大,她不仅给史铁生以坚强活下去的力量,而且给那个年代的所有人以精神力量。

那个孩子又象征谁呢?象征未来。这便是母爱的第二层含义,不仅给当时的人们以精神力量,也给未来以精神力量,能把中国人民的这种坚忍的精神传续下去。

我们该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呢?这我们要从史铁生的生命本体出发。史铁生是一位残疾作家,从二十岁开始双腿残废,到后来发展成尿毒症等多种疾病,直至突发脑溢血去世,他这一生几乎是在病中度过的,用他自己的话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因此,史铁生笔下的母爱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母爱,而是上升到一种哲学的层次,从哲学的高度来关注母爱,它是“泛爱众”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悲痛、愧疚和孤单等所有的悲伤感情,都化作一种宽慰,都趋向于人类的终极关怀。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悲伤当然成为一种享受了。

这便是我对《合欢树》这篇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反思。反思也包括对合作的反思,如学生的集体活动;也包括对同行相互评课的反思,比如我听一位同行上这一课,就仅仅停留在母爱这一层面,虽然思路清晰,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我觉得,缺少的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东西。

反思不光是对自己的反思,还包括对他人的反思。我们通过听同行的课,或观摩公开课,可以反思别人的教学,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反思我们对高中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东西。对我们过去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我觉得所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

3.《确定起跑线》片段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确定起跑线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教学过程】

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1、赛事对比,发现问题

师:请同学们欣赏这两场比赛(展示视频),谁能说一说你们从刚才的两场比赛中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重要。400米赛起跑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学生观察讨论并汇报

2、以疑促思,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的想法与我们体育比赛中的想法一样,进行400米的比赛,如果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外道比内道长,相邻跑道之间有差距,为了公平的原则,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一段距离。这个距离是随便移动的吗?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3、引入课题:

师: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400m田径运动场,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

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1、合作学习,制定方案(1)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①教师引导提问:你们打算按照怎样的思路和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②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2)交流评价,确定方案。

①引导学生交流评价。②教师适时板书。制定方案:

1、了解结构

2、收集数据

3、比较长度

2、根据方案,解决问题

(1)了解跑道结构。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每一条跑道都是由两个直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的。(2)收集相关数据。

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为什么?

②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我们需人的这些数据呢?(板书:测量)

③课件呈现:同学们在操场上实地测量的画面,在平面图上标出直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路道的直径为72.6m,每条跑道宽1.25m。

(3)小组讨论:怎样计算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计算又快又好。(4)汇报小结。

三、激发冲突,优化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7.85米。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方法更简便。生:d外x3.14-d内x3.14 师: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1:(d外-d内)也就是两跑道之间的间隔。因为有两个间隔所以:间隔×2×3.14。生2:(d外-d内)就表示两跑道之间有两个间隔,所以间隔×2×3.14。师:也就是说外圆的直径减去内圆的直径就是两个间隔,即间隔×2×3.14。把掌声送给那位同学。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把求相邻两跑道差的方法加以推广就得到了这么重要的一个规律。(板书:规律)

师:如果跑道有无限条的话,起点应该怎样确定啊? 生1:旁边那个跑道加或是减7.85m就可以了。生2:不一定,算出二道和一道差多少,依次加就可以了。师:那么我们以后再计算相邻两跑道差时,只要知道什么就行了。生:间隔。

师:知道了间隔按照这个规律去做就可以了。

4.《起跑线》教学反思 篇四

我所执教的本节课开课直入主题“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学生带着熟悉又陌生的问题开始思考。接着“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一个个问题引领着学生走向思维最深处,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整节课都在思考,都在解决问题,兴趣浓厚。

本节课教学时注重突出重难点,扫清学生障碍,要求π值不带入计算,这一小小要求,却在课堂节约了大量时间,为其它问题的深入分析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5.《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篇五

这节课我改变了以往上课的先讲解,后示范,再练习的教学模式,而是利用学生这一年龄段,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强的特点、跃跃欲试的心理,让学生观察动作,模仿动作,然后分组练习。分组练习以后,我巡回观察、指导,发现学生比我想像的要聪明的`多。小组中间同学们讨论、示范、讲解、纠正错误动作,进行的热火朝天,个个俨然是一位“小老师”。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其中一个组的一个同学在做“预备”动作时,小组其他同学就帮助他“臀部稍抬高一些,要稍高于肩”

“后腿不能蹬直了,脚要踏实,不能打滑”

“不要低头,要抬头看着自己的跑道前方”在起跑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练习时,有几种常见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 眼睛不看前方

教师对于这一现象应该在练习中教师出示手指1、2、3、4等数字,让学生不断的报出数字,教师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眼睛看前方。

(2) 学生不按口令

学生不按口令“各就位”时,学生早以做好了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强调,如果再发现这种情况,应该发口令时,注意不要喊“预备”应吹哨或让学生站起来说说错误的地方。

(3) 起跑中人先站后再跑

6.确定起跑教学反思 篇六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志士都对书法艺术有着莫名的喜爱。(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写字教学明确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新课标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正是教育他们写好字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要注重对低年级学生写字的点拨和指导,夯实学生的写字基础,让学生赢在写字教学的起跑线上。那么,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写字教学更有效呢?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写

学习最好的办法乃是激发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写好字,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当学生真正对写字产生兴趣时,就可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写字训练,那么,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呢?

在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激趣方式:一是故事激趣。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对写字的教育,涌现出了许多大书法家,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王羲之、柳宗元这些书法家为例子,向学生展示这些书法家的作品,使学生在这些作品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树立向这些书法家学习的决心,爱上写字。 二是活动激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这样榜样的力量来自于学生的同龄人时,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会更胜,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写字展评,让学生从他人写的字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爱上写字。

二、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要想真正让学生把字写好,仅靠学生对写字的一番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字方法的指导,只有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才能使学生从小就写成一手好字,也将会为学生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呢?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即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笔离笔尖一寸。其次,教师要注重示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在范写时,一定要充分利用田字格,教会学生写字的方法,比如在“川”的写字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观看“川”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撇要写在左半格的中间,中间的一竖较短,要写在竖中线上,右边的一竖要写在右半格,要写的稍微长一些。只有像这样一笔一划具体指导,才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写字方法,进而为自主写字奠定基础。最后,在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以后,就让学生先描红,再临写,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把字写端正,让学生学会写字。

三、注重写字评价,让学生乐于写

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当学生爱上写,会写字以后,为了提升学生的写字质量,就离不开对学生写字的评价,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表扬激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增强信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写字教学中去。

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才能更有效呢?一是说一说。在学生写字任务完成以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写的字哪个好,好在什么地方?哪个字写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正字才能更漂亮些?二是评一评。当学生写字任务完成以后,可以让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对书写情况互相评价,以利于学生学习他人长处,找到自身不足,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三是展一展。针对小学生都喜欢表扬的心理,在每次写字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挑选出优秀代表的作品,在班级内轮流展出,这样教学可以极大增强学生写好字的决心,感受到写字的乐趣。四是赛一赛。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一些写字比赛,评选出“写字小能手”“写字进步标兵”从而在班级内形成“比,学,赶,超”良性竞争的写字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上一手好字。

四、注重习惯养成,让学生写得好

写字教学是一个长期习惯养成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因此,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写字习惯养成的教育,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时,习惯成自然,长此以往,必将会为学生一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从小就不输在起跑线上。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呢?首先要早。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知识,学文化的起始阶段,他们的各方面习惯还没有定型,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此,教师要抓住这有力的时机,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其次,在写字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注重对学生坐姿,写字姿势的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再其次要每天坚持练习,在写字训练上,每天坚持10分钟的训练必不可少。最后,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由于学生的写字不稳定性,经常会出现课内课外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的状况。因此,家长要做好配合工作,注重监督和督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最终养成。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使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写字基础,使学生赢在写字教学的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杜莹.轻敲书法之门——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

[2]涂淼.描仿入体 读临结合——新理念下的写字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3)

7.《确定起跑线》课堂实录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跑道长度的过程,明确“跑道内外圈的长度不同是因为弯道的构造决定的”,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是由同一圆心不同半径的半圆构成,外圈半径大,外圈比内圈要长”,了解“跑道宽度相同,相邻跑道长度的差就相等”,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加深体会数学学习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转化为计算圆的周长,从而能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理解起跑线设置原理。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感受数学模型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师:课前通过了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跑道的结构。

生1:两边可以看成是半圆,中间是长方形。

生2:我补充一点,有弯道和直道。有1道一直到8道

师:了解了跑道的结构,看两幅图,一个是100米起跑点,一个400米的起跑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1:100米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400米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师:同意吗?为什么400米的没有在同一起跑线上呢

生1:因为内外距离不一样。

生2:因为外圈比内圈跑得要多一些,外圈起点要靠前。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

师:你打算从第几跑道开始研究啊?(生:第一)我们习惯上从第一道按顺序研究,先拿最靠里的第一道和第二道。

你知道第一道的起点在哪吗?

生:起点就是在终点。(课件出示第一道起跑线)

师:看一下1道的运动员是怎么跑的?(课件出示一道运动员跑步的过程。)

师:1到运动员所跑的长度呢,我们通常指的是里圈的长度?

师:请问:第二道的起跑线在什么位置?

生1:在终点靠前一点,拐弯的距离。

生2:在终点往前的位置。

师:在第一道起跑线往前一点。为什么呢?

生1:如果在同一起跑线,第二道的比第一道要跑的多。

师:同意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生2:第二道要比第一道多跑

师:为了公平,第二道应该往前一点要使他们跑得一样多,往前的这一块应该是多少呢?

生1:外圈比内圈多多少,就应该往前移多少米.师:还有吗?

生: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第二道比第一道多得部分。

师:也就是第二道与第一道的差。

师:很好,现在我们把解决生活中的确定起跑线问题就转化成了数学问题,求两跑道的长度差。(板书:长度差)

师:怎么来求这个长度差呢?现在拿出学具纸,进行画一画割一割看看怎样得到长度差。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全班汇报。

生1:我们可以先求出两个大半圆的和,再求出直道的和,再减去两个小半圆与两个直道的和,就可以求出他们的差。

师:谁明白她得思路了?

生2:先不管直道,算出外圈半圆距离和内圈的半圆的距离,再加上直道。

师:也就是说,外圈两个半圆加上两个直道减去内圈两个半圆加上两个直道。记录下来。板书:

差=(2半圆(外)+2直)-(2半圆(内)+2直)

师:这种方法行不行。(生:可以)非常好,这个同学把这个封闭图形通过分割,转化成了我们所学过的2个半圆和两条直道,求差。还有别的方法么?

生1:两个弯道拼成一个圆,算出里面圆的周长和外面圆的周长,第二道减去第一道,就知道第二道在哪起跑了。

生有问题:第二道的周长怎么求呢?

师:没有给出数据没法求。他的思路可以吗?

生:可以

师:谁明白了。

生2:他是说可以先求出两个大半圆拼成的圆的和,再求出直道的和,再减去两个小半圆拼成的圆与两个直道的和,就可以求出他们的差。

师:她说的是不是黑板上的这个思路啊。

生3:先不管直道,因为距离不相等,算出弯道距离,外圈减去内圈。

师:先写下来

板书:差=圆(外)-圆(内)。

师:是不是就是外圈两个弯道组成的圆与内圈两个弯道组成的圆的周长差。你明白了吗?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

师:是不是就是前进的距离啊。和直道没有关系。我们一起看看课件。(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把这个图形分解和重新组合在一起。

师:要想算出这个长度差,你想知道什么数据呢?

生1:知道直径或是半径。

生2:1道和2道相差的距离。(什么意思啊?)生3:里圈和外圈差多少,就能算出外圈的直径。

师:就是想知道两个跑道之间的距离。

课件:距离是多少?(1.25)72.6表示什么?

生:内圈的直径。

师:请问外圈的直径该是多少呢?

生1:内圈的直径加上第二圈比第一圈多得距离。师:列个算式。

生:72.6+1.25×2

师:1.25×2求得是什么?

生1:两个弯道的和?

生2:不是,是外边大圆的直径。

生3:增加1.25×2

生4:外圈比内圈多1.25×2

师:也就是说第二圈比第一圈多2个1.25

师:非常好,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任选一种方法,利用手中计算器开始算吧。派取3.14。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板书算式)生:先求外圆的周长。

(72.6+1.25×2)×3.14-72.6×3.14

算一下多少啊?最后的结果是7.85米。

师:差是7.85米说明第二跑道起点在哪儿??

生1:第一跑道往前7.85米.生2:第二跑道在第一跑道前边7.85米。

师:(课件演示)也就是说第二跑道在第一跑道往前7.85米。

这个同学怎么了?

生提问:1.25×2×3.14直接就能求出长度差来?

师:谁听明白了。板书:间隔×2×3.14 非常有想法,一会我们再来验证到底行不行?

师:那第三道的起点应该在哪个位置,(课件出示3道)(生:第二道往前7.85米)他和2跑道有相差多少呢?

生:相差7.85米。

师:他说是和第二跑道相差7.85米,是么?再算一算。师:第三道有几个间隔啊?

生:4个

师:再加上72.6,就是第三道的直径,再乘3.14,就求出了第三跑道圆的周长是多少.是多少啊?

生:7.85/15.7

师:再计算一边。

生计算

师:一起列出算式,第三道直径是多少?

(72.6+1.25×4 ×3.14-(72.6+1.25×2)×3.14

计算一边是多少?

师:把数据记录下来,再相减,就可得到7.85.那第四道,第五道,更多道呢?

生:都是7.85 师:如果是的话,为什么相邻两个跑道的差是一个不变的数?四人一小组继续讨论讨论。

汇报:

生1:相邻两个的宽是一样的。

生2:间隔没有扩大或是缩小,7.85一直不变,再多跑道也是7.85.师:如果有长有短,有宽有细就不公平了。

师:如果我们用d外表示外圆直径,d内表示内圆直径。那么这样两圆的长度差是多少呢?

生:d外x3.14-d内x3.14

师: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1:(d外-d内)也就是两跑道之间的间隔。因为有两个间隔所以间隔×2×3.14。

生2:(d外-d内)就表示两跑道之间有两个间隔,所以间隔×2×3.14。

师:也就是说外圆的直径减去内圆的直径就是两个间隔,即间隔×2×3.14。把掌声送给那位同学。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把求相邻两跑道差的方法加以推广就得到了这么重要的一个规律。(板书:规律)

师:如果跑道有无限条的话,起点应该怎样确定啊?

生1:旁边那个跑道加或是减7.85就可以了。

生2:不一定,算出二道和一道差多少,依次加就可以了。

师:那么我们以后再计算相邻两跑道差时,只要知道什么就行了。

生:周长?

生:间隔。

师:知道了间隔按照这个规律去做就可以了。

师:今后我们在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要按照这个思路去研究。首先,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再通过数学的解题方法得出结论,再把结论进行推广得出普遍的规律。我们这节用得是分割和组合(板书:分割组合)最后再把规律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师:好了,400米的起跑线研究完了,那200米呢?出示课件体会200米比赛。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课件表明200米一道起点、终点一道路线图。)

板书设计: 确定起跑线 间隔×2×3.14

实际问题 差=(2半圆外+2直)-(2半圆内+2直)

转化

数学问题 =圆外-圆内

组合 分割 =(72.6+1.25x2)x3.14-72.6x3.14

规律 =7.85米

d外x3.14-d内x3.14

8.确定起跑教学反思 篇八

蹲踞式起跑是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重要的一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起跑在短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一开始大部分学生起跑动作很慢。只有个别学生的爆发力好一点,跑的相对来讲快一点,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的动作不熟练和动作机械化造成的,然后我便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加以练习,先是两人一组相发令练习,接着三四个人一组,一人发令,其他人一起起跑,比一比看谁的起动速度快。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并让动作标准和动作有明显错误的学生到前面给同学做示范,其中一个组的一个同学在“预备”动作时,小组其他同学就帮助他“臀部稍抬高一些,要稍高于肩”“重心前移”“后腿不能蹬直了,脚要踏实,不能打滑”“不要抬头,要低头看着自己的跑道”,看到这一幕,让我意识到,学生的潜能有多大。最后我采用了蹲踞式起跑二十米练习。我发现通过小组练习及展示使同学很快的掌握了起动腿和起跑线的距离,并且起动速度也相应的有了提高。但是在预备口令时,学生后腿有蹬直的,通过进一步纠错,全班90%的学生都能够将预备动作做正确。

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之处,以前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展示自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习,老师不要包办一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动作的要点。

本节课主要是课堂不够活跃,学生练习时比较沉闷,纠正问题多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还不够,如在做蹲距式起跑练习时,可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讨论讲评,这样效果会更好。对个别学生参与练习不积极的问题,不能及时激发鼓励。对教材的挖掘不够,蹲踞式起跑还应包括起跑后的加速跑一技术环节,这样才能更好的练习短跑的起跑技术,安全问题虽然强调了,但在练习中的安全因素考虑不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自己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总结,加以改正。

9.《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九

乐平九小 高新华

《确定位置》一课,主要教学用方向和距高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高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有关问题难点是能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前面学段,学生已经学会用东西、南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八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在进入新课时,我先限孩子们一起复习如何用运六个方位来描述具体位置,不仅复习了旧知,从而慢慢引导孩发现,想要知具体位置,除了方位,还要知道兵体角度以及具体距离,接着开始进入新课教授。

在探素新知阶段,我先出示了课本上的情境图,以猴山为就测点,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描述大象馆、猫馆、鹿苑分别在猴山的什么方向。接着让学生发现方向坐标被平均分成子四个直角,而每个直角又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30°用课件漠示“北偏东和“东偏北”,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验收鲜艳的课件来区分“--偏--°”,逐步引导下,孩子能够快的说出相对的“--偏--°”,例如“北偏东30°”,孩子能形报快发现也可用“东偏北60°”来描述具体位置。

情镜图上的角度是直接给子学生的,并没有让学生用量角帮来实践。在下面的练习中,有一题要学生亲自用量角器来量出角度,我借此样次与学生一同复习了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但算是一举两得,在练习中,我要求学生把要量的角标由未,并且把度数标出米以混司但在后来的习题中,发现学生还是会把55°看成45°,这说明量角问题需要加强。

教材是按“方位一角度一距离这样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出示,我遵循了这样的处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才出示了“距离”,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也比较循序渐进。“距离”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所以没有多大问题。我把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说清楚“--偏--°”上。

10.《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十

1、课堂的引入,不是那么的有吸引力,没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统一标准作为前提,作为确定位置的需要,学生求知的欲望会更强。

2、在整节课的设计时,因为知识比较简单,安排了自学环节,交流时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交流环节有些流于形式,前面来展示的面比较窄,教师引导语言没有跟上,造成学困生没有吃饱。

3、在学生“说数学”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说的明白、简洁利索才是真的理解了。很多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可以省略让小老师来代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1.“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二年级(上册)学生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这些是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怎样从这些原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本节课的`内容?用第几排第几个已经能够表示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了,为什么还要学习“数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什么?这是本节课的关键之处。

本节课起初教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预设为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表示,但经过几次试教,学生呈现的表现方法大多都是用画图来展示的,这区别于以往的知识经验。如何从学生众多的画图、用文字等表示方法中抽象出“数对”是本节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让表示位置的方法尽可能的简单是本节课学生学习需求的所在。所以本节课安排了三次活动,用来表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第一次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第二是用列行的方法来表示;第三次是用数对来表示。从三次活动中,逐步抽象出“数对”的数学原型。

12.《起跑线》教学反思-马定云 篇十二

马定云

这是一节与生活(体育)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强的数学主题实践活动课。在本课的教学处理上,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动物运动会赛场比赛实况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针对数学课堂抽象问题与实际问题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课本上也没有直接就研究实际比赛中的起跑线的问题,而是采用的一个比较实在的生活情景进行学习。针对起跑线的不同正是由于比赛中的弯道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采用的这样的一个仅仅只是简单两个人跑半圆开始,来简化问题的难度。

2、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先复习旧知-圆周长的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一个好的铺垫,然后进入新课的探究,让学生先做,再同桌讨论,最后一生上台给大家讲解,让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不同层次的掌握。在完成新知的探究后,又加入了一个探索规律,让新知得到了升华。学生们从这道题中总结出了距离差就是他们弯道半径差乘以圆周率。最后通过小调查,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得到了有效的结合。

本节课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首先是课前对难点的突破设计还是有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课本新课的探究比较简单,我却不敢放手,反复让学生自做,同桌讨论,全班讲评,处理得太细,导致后面的学案不能完。

2、学生能总结出弯道的规律,但是不能把它应用在题目中,说明规律的探索只是少数同学明白规律,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没有明白规律,所以不会应用。

3、学案的设计过难。本节课教学重点把握的不错,但是学案的设计稍嫌难了一点,造成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学案。

上一篇:新加坡留学辅仁预科学院申请指南下一篇:药具避孕节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