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心得体会(8篇)
1.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篇一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精选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1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宝贵,失去了就没有第二次了。日本大地震只是一个莫名的瞬间,就让许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了,让许多人无家可归。地震是自然灾害,我们没有办法避免,但我们有减小损失的办法。一次地震发生,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生与死。而那则取决于我们当时果断的措施以及自身心理素质。
今天第六节课,班主任老师向我们宣布,全校要举行防震演习。同学们顿时兴奋异常,议论纷纷……等同学们安静下来,老师很严肃地告诉我们:“虽然是演习,大家要认真对待。掌握一定的逃生方法是我们自救、珍惜生命最简单也是的途径。”接下来老师除了教给了我们一些防震防灾知识之外,还向我们演示了自救的正确规范的动作。当同学们还沉醉于学习的海洋里时,警报突然拉响!同学们立刻按照老师讲的,反应都很迅速,有的钻到课桌下,有的躲到墙角,还有的用书包或者书本护住自己的头部。
在警报解除后,同学们自觉排队有序地抱头弓腰,毫不犹豫地快步向教室外移动,往楼梯口快步奔去。大家不再像平时那么放松了,都严肃了起来。每个楼梯口都有老师在疏散我们,同学们紧靠着楼梯右边两排走,下了楼梯。
在离教学楼较远的操场空地上,按照事先约定的位置停下来,四五个人蹲在一起,双手抱头原地待命。接下来是班长清点本班人数,向领导汇报,一切工作井然有序。
这次防震演习十分成功,不仅让我们增长了个人保护意识,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生命。面对自然灾害,关键在于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遇险不惊,应对得法。要学习抗灾知识,学习补救技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避免出现不该有的损失。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力极大的严重自然灾害,其带来的危害、造成的损失居各类自然灾害之首。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且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范围广。据统计,全球地震的十分之一发生在我国,上个世纪以来,因地震死亡的人数,我国就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尽管,从地震的板块构成上看,大足属于地震少发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大足也曾多次发生过地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足也不是绝对的地震安全地区,也必须进行地震设防。因此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应对地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下午第二节课后,我校第一次“防地震紧急演练”开始了。下午三点二十五分,一声急促的哨声响彻整个校园,全校两千多名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桌子下面。十秒钟过去了,长哨声响起,全体师生紧急疏散,迅速冲出教室,在楼梯上我们自觉排成两队,整齐有序的跑到操场上指定的地点,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这次演练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比如:在地震来临时我们不要先急于往外跑,要先抱头蹲下,躲在桌子下面或墙角边,因为随时都会有余震。在这次演习过程中,有的同学只是把它当作一次游戏,没有重视起来。其实,在地震真的降临的时候,过程就是这样的,如果你现在不好好练习,到时候你就会不知所措的。
地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多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从而带动和促进全社会的防震减灾工作。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2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我想如果今天是在学校,老师一定会给我们讲面对灾难如何应对。今年在家上网课,我们家人上网查资料学习。我在网上看资料后才知道,当遇到地震或洪水时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我还知道了,发生地震时,自己所处环境不同躲避办法也是不同的。比如住平房的就找机会迅速逃到室外,如果住在楼房里的就不能盲目往外跑。
我们家住的是楼房,所以妈妈带我们做了一次防震演习。当我们听到妈妈大喊“地震了”的时候,我们用枕头护着头部迅速躲到了小卫生间,这时我们被困住了,我们不能大喊大叫,要保存体力,用敲击管道的方法等待救援。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没有被困,我们要走楼梯下楼,不可以乘电梯。
通过这次查资料学习和家庭演习我知道了生命的宝贵,我一定要多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3任何灾难的来临,在事先都没有明显的预见性,让我们防不胜防,措手不及。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后,国家就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震减灾”日。为了防止遭受类似灾害,提高我们防灾的意识,每年的这一天,学校都会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紧急疏散演练。
5月11日上午,演习正式开始。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响起,教室立刻嘈杂起来,同学一个个像慌了神一样,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传来老师严肃的话语:“冷静!快躲在桌子底下!”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抱头、蹲在各自的课桌下。接着又一阵警报声响起,这是撤离的警报。在老师的指挥下,同学们不像平时那样放松,挤在门口打闹,而是自发的排好队伍,一个接一个井然有序的出去,前排的同学从前门出去,后排的同学从后门出去。等我一冲出教室,烟雾从四面八方充斥而来。原来学校还投放了烟雾弹!我在烟雾中弯下腰,立刻用衣服捂住口鼻,摸索着向楼梯走去。烟雾很浓熏得我想流眼泪。平常了熟于心的路线,在烟雾中变得朦胧起来,但是老师告诉我们此时此刻千万别慌张,顺着楼梯扶手和一侧墙壁有序走下去,就能顺利逃生,终于,我来到了安全的地方——操场!
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提高了我们对突发灾难应急处理的意识,还让我们学会了逃生的本领,更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我们要珍爱生命!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4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难。有些地方还会出现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当然,遇到这些危险后,要有一定的办法逃生,不过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这一些灾难。
在这次寒假的星期六,我和爸爸到科技馆去参观了一次防震减灾的科普展览。在这一次展览中演示了我们在遇到地震、火灾后该如何逃生的办法。在这次展览中着重讲的是在发生地震时,我们该使用那种有效的自救逃生方法。首先,在室内时发生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巴,用鼻子呼吸。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墙角和地面会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避震,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安全。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在那次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就是因为有的学校有提前演习的习惯,所以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学生们都安全地撤离了,没有发生一些事故。
看完这个科普展后,我感受到了在发生任何灾难时,我们都应该沉着冷静地去面对困难,只有按正确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其实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发生地震时沉着冷静地面对灾难,就会有逃生的可能性。有些灾难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比如火灾、水灾。
虽然灾难还未降临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多一份安全知识,少一份不必要的`损失,让我们多学一点知识,少一点安全隐患。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5灾害是人们的天敌,当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我们怎么自救,怎么保护我们的家人。我们应该学习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比如:在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如何进行防护?保持清醒,头脑冷静,不慌张,做出正确的判断,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单元楼,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角落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不能乘电梯。
当大地震发生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只有我们懂得这些基础常识才能提高躲避灾难的能力,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家园。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6地壳运动过程中,地下的岩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岩层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断层处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断裂之处就是震源,岩层断裂所产生的振动就是地震。
在家地震时要躲在比较坚固的家具下或者躲在卫生间、火房里,用靠背捂在头上。在学校时,应用较厚的书本护住头,躲在课桌下,等地震小了再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撤离教室。在户外,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场地选择开阔、稳定地方就地避震;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库坍塌而涨水,或出现海啸;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地震发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于地层之中,地震前应力的变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发浑或引起化学成份的变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异常现象;临震的气象异常种类繁多,形式多变,主要包括震前风、气压、地温、气温等等,是非常丰富的。震前出现灰尘满天,雾气腾腾,地裂气升,臭气难闻等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异常现象一般在震前几分钟甚至几天多为出现;动物震前异常比较普遍,表现行为有:烦躁、惊慌、活动反常、不进圈。动物异常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震前几分钟至两三天,以震前一天反应居多,震中区最为集中;震前植物异常现象与气温、地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在冬季果树开花、重果,竹子开花,树干裂缝。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开花,含羞草、榕花树叶子开合时间反常······发现这种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准备。
其实,不光是地震有强大的破坏力,比如:火灾、泥石流、洪水、海啸······我们应该在户外也注意一下,以免碰到其他灾害。应该定期组织家庭和学校做防灾演习,这样可以减少受害人民。
大家一起动起来!我们一起保卫家园!让自然灾害变得更少!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7地震是自然界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地震,但是从视频上来看,真是太可怕了。
如果在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会这样做:地震时,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乱跑,如果靠进门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如果靠近墙就紧靠墙根,用双手护住头。
如果在家时地震我会这样做: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或家具下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可以提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
5.12日是防震减灾日,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提高急救自救互救能力,今天我通过画手抄报,学习了关于“防震减灾”的知识,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灾害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比如地震、海啸、火灾等等......发生灾害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包括人的生命,因此我们要懂得减灾的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遇到地震我们不要害怕,如果在室内要躲在书桌或餐桌下,不要靠窗;如果在车里时,千万不要靠近大树,要找一个比较安全的路边停车,不要下车;如果在外面要远离桥梁,防止坍塌;如果在室内,逃离的时候,不要坐电梯,下楼梯时,要有顺序的往外跑,跑到宽阔的室外。
这些都是遇到地震时的一些基本常识,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懂得一些基本知识,在灾难到临时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防灾减灾真实心得体会8拿起手中这沉重的笔,却不知道如何写起。脑海里浮现的依旧是那一张张震憾人心的画面,耳边听到的还是那声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彻心肺的哭泣,那悲惨的呻吟。
“灾难”,多么可怕的两个字啊!生命,在这场突然的浩劫面前显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击,就算是全力地反抗和斗争,能唤回几许年轻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类在自然灾害前是多么的渺小,地震、海啸、洪水、火灾。各种各样的灾难频频发生,就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刹那,顿时,乌云密布,就在那接下来的一刹那,美丽的一切都变得不堪一击。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曾经繁华的城市刹那间化为一片废墟,曾经的美好家园转瞬间变为死亡的坟墓,曾经的欢歌笑语、和平安宁顷刻间荡然无存。到处人心惶惶,新闻里反复的报道死亡人数以及失踪人数。既然,我们不能控制自然灾害,那我们就应该从本身做起!
我们要重点知晓防灾的基本要素,当灾难不约而至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为,我们应该对各种的灾难做出各种反应。例如在发生地震时,如有条件,应把软的物品放在头顶,躲在桌子一类物品下,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应马上跑到空地;在突发海啸、洪水时,尽量跑到高处或紧紧抱住一根坚固的桌子;在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万不能采取跳楼的措施。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些措施,不再为灾难的降临而慌忙的束手无策。
而在我们面临灾难的考验时,是否应让我们好好反省一下,灾难的发生与我们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对于破坏环境,我们不能再屡教不改了,否则,大自然就将会一点一点的偿还我们,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过,更可怕的还是不顾所有,破坏环境的我们——人类!我们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其它的细节,总是在不经意间做出了破外环境的举动,正是因为这些平日里不经意间的举动,而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我们用破坏环境获取自己的利益,环境又慢慢地偿还我们,我们再用曾经的利益来换取生命,这种循环,不觉得很可笑吗?
曾经的世界多么美好,可惜的就是那些美好都只属于曾经。现在,环境因人类的作为而变得越来越糟糕,变得不堪一击,于是,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这是我们破坏环境后的代价!值得吗?回答:不值得!
呵,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改变一点,我相信,世界一定会恢复曾经的容貌!
让我们记住这个口号:关爱生命,防灾减灾!
2.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篇二
由于中国是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时期内逐步建立起相关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 因而我国的这些关于防灾减灾的法律是在不同的组织体系和部门的领导之下起草制订的, 导致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却又严重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容易造成执行法律法规过程中的相互推诿和各自为政。有的法律表述不够清晰、歧义较大, 不同法律之间具有重复乃至相互矛盾的地方, 和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立法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
一、美、日防灾减灾的立法考察
世界上如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的经验, 可为我们国家的相关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对于减灾、防灾的综合化、立体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格局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起来的, 这些国家从中央政府直至基层政府均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防灾、减灾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 一般在各级政府组建了专业的救援队伍, 政府对这支队伍进行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管理, 并建立了高效和严格细致的政府信息公开的细则、程序, 防灾减灾工作一般由在政府设置的专门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建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体制, 并对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进行了明确。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预防工作, 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众的教育, 提高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建立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注重建立应急预案并加强平时的演练工作, 提升专业队伍防灾减灾工作实战能力和水平, 一旦有灾害事故发生,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注重对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工作, 对于相关防灾减灾事项一般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便于操作执行。美国官员防灾减灾的法律有近100项, 日本也有50多部, 美国和日本的防灾减灾法律比较完善和健全。
(一) 日本的防灾减灾立法
日本的防灾减灾法律规范体系是以1961年公布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为根本的一个巨大的法律体系。《灾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这个国家最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 是日本制订其他相关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法律依据。作为防灾减灾方面的基本法,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使原先日本本来比较散乱的法律第一次得到系统化、体系化, 这部法律使日本当时已经出台颁布的相关法律得到了有机地结合。该基本法的规定了日本民众特别是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规定了日本防灾减灾的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 规定了制订防灾减灾规划制订的程序、要求, 规定了灾害产生后关于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及其专门组织机构和相关协作部门的职责, 规定了灾害发生后日本政府财政支持的相关措施。在这个基本法的基础上, 日本对于其他的抚恤金发放、灾害救助、受灾者生活重建等方面的完整的法律规范, 以及地震特别措施法等, 这些法律以《灾害对策基本法》为主体、其他相关领域立法为补充,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为日本整个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和制度保证。
和美国一样, 日本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也是非常完善的。在日本, 发生灾害的时候, 日本都道府县会委托该国红十字会进行相关物资准备和医务人员的派遣等工作, 在红十字会派出自己机构医务人员的同时, 红十字会还负责对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整合, 便于充分发挥医疗救护的作用, 形成救护合理机制。在红十字会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积极保持和其他国家红十字会的联系以及国际红十字会的联系, 并接受国际援助、捐助等。
(二) 美、日防灾减灾的立法借鉴
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 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上的成功经验, 理应作为人类同灾害作斗争的宝贵财富, 各个国家有打破地域, 乃至意识形态的限制, 在防灾减灾中互通有无, 相互借鉴, 共同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努力改进防御灾害的能力与措施。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具有普世价值的, 体现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法律制度一经日本和美国颁布实施之后, 以比较快的速度被其他国家进行立法上的借鉴, 比如, 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吸收借鉴的有灾后重建基金的设立、灾后金融服务恢复方面的特殊政策、针对企业的赈灾捐款可以抵扣一定的纳税额等制度。在目前, 美国、日本通过实施之后被证明是有效的法律制度, 我国即使在目前尚没有这些法律制度, 但在国内也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讨论, 通过讨论, 结果是希望我国也尽快出台相应法律制度, 如NGO参与救灾法等。
2008年我国“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国民带来了严重的损伤, 在地震发生之后, 我国在充分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受灾后防灾减灾的一些有效经验, 及时启动了全民救援的救灾抗灾机制, 并且及时实施了企业捐款可以抵扣一定纳税额的制度、筹集重建基金等一系列的救灾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灾后恢复重建和及时抗灾减灾发挥了一定借鉴作用。当时的救灾减灾抗灾工作中, 我国允许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工作, 同时也允许美国和俄罗斯派出飞机参与地震救灾, 这些做法是对于相关国家立法而做出的, 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在减灾方面的一些法律, 我国当时以比较快的速度及时建立了针对汶川大地震进行的救灾制度, 为我国有效、有序开展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防灾减灾方面相关法律的制订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 所谓其是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立法工程, 也就是说防灾减灾的立法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 需要出台多部法律, 当然, 我们出台的这些多部法律中可以有类似于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这样的基本法为主体法律, 在此基础上制订其他相关的法律, 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因此, 防灾减灾立法并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 也不是通过制订某部法律就能够实现的, 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完成。针对我国的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我们亟待制订出台灾后国家以及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救灾方面的职权、义务方面的法律, 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义务进行法律上的明文规定,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影响救灾的政府及其部门进行责任追究。在借鉴国外如美国、日本的法律制度的时候, 我们也不能不加消化地进行接纳, 毕竟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日本有巨大差别, 我们所制订出台的法律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进行, 并且要使我们所制订的防震减灾相关法律具有一定的制度基础, 便于法律被制订出来之后的顺利实施。在学习美国、日本方面法律制度方面来说, 我们要学习的是那些比较成熟并且已经被实践证明有效地基础立法, 对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修改乃至制订出台新法。
二、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主要原则
防灾减灾立法需要有相应的原则作引导。除了要遵守一般的立法原则之外, 防灾减灾立法还有着自己特有的原则, 可以简要概括为:第一, 国家干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第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第三, 比例原则;第四, 便捷、高效的原则等。
(一) 国家干预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
此项原则是我国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 公众参与和国家干预并不是矛盾的, 而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我们在开展防灾减灾立法的时候首先必须坚持国家干预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防灾减灾中的国家干预措施也就是国家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的需求而依法对相关资源的活动进行直接的管理或者进行强行征收, 因此, 国家干预是确保防灾减灾工作高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国家可以制订财政收税等手段进行强行的干预, 以提高公众促防灾减灾工作地积极性、主动性。
(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在防灾减灾立法的过程中, 不仅要坚持国家干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还同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这三者之中,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预防为主”, 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相关的可能的灾害进行事先的预防, 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从而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 对生态环境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三) 比例原则
在防灾减灾立法体系中的比例原则是一项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原则, 是最能体现防灾减灾特点的原则之一。在防灾减灾立法中的比例原则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必要性原则。即防灾减灾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应该是必要的, 而不是凭空想象的。其二, 适当性原则。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尽管时间紧迫, 但也要注意采取措施要基于防灾减灾的目的, 至少有益于目的的实现。其三, 利益损害最小原则, 又称为狭义比例原则。也就是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既不要拘泥于法律条文的生硬规定, 置公共利益、人权、个人利益于不顾, 也不要畏首畏尾, 贻误战机, 而是要做出一个利益的权衡, 标准就是利益最小侵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不断对这种利益权衡的标准进行探讨, 并逐步予以明确, 更便于操作。
(四) 便捷、高效的原则
所谓“便捷、高效”的原则, 是由灾害的突发性和后果的及其严重性所决定的, 灾害是无情的, 许多灾害来势汹涌, 如果不采取便捷、高效的措施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措施的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 在灾害发生之后或者发现具有灾害的隐患之后, 政府应当及时采取便捷、高效的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危险进行排除, 对发生的危害进行尽可能的降低。便捷、高效的原则要求:第一, 必须确保执法相关程序的快捷性, 既要有章可循也不能他繁琐导致浪费宝贵的时间;第二, 实行特殊时期的集权, 使各种权力集中起来, 确保权力行使的高效;第三, 给执行任务的负责组织机构或者相关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因为如果过分注重向上级请示汇报必然浪费宝贵的时间资源, 措施救灾减灾的良机;第四, 应当明确紧急权力的追认制度, 这是基于自由裁量权而言的, 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如果没有得到事后的追认, 须适当对行使权力的人进行责任追究。
三、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改进与完善
针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及结合我国对于防治灾害发生方面的一些客观实际的具体要求, 我们应当充分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外先进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切实完善我国防灾减灾立法工作。
(一) 加大立法体系的理论研究力度
上文已经说到, 防灾减灾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 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 我们对此不能盲目进行, 不能仅仅从立法的速度上来评价防灾减灾立法工作的成效, 必须切实加大防灾减灾立法体系的理论研究力度, 因为理论是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 良好的、正确的理论可以为实践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而如果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防灾减灾立法只能给我国的立法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损害。对此, 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相关立法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建立在此领域的基本制度, 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实现防灾减灾立法体系的健全、完善;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实际, 体现系统化要求, 全面建立法律位阶不同、效力等级不同、具有不同适用范围的协调一致、完整严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
(二) 成立统一的防灾减灾行政管理部门
目前, 世界上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统一的防灾减灾组织机构对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负责统一协调指挥的做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我们对此应当加以借鉴, 在各级政府部门设置专门的行政部门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总体协调和进行统一的管理, 这样才能防止各部门职责不明、行动不力、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发生, 从而大大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效率。目前, 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还在持续进行, 机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在防灾减灾方面还非常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工作力度, 对分散在民政、水利、地震、环境保护等行政部门的防灾减灾职责集中起来, 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上成立国家防灾减灾委员会负责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 该委员会直接对国务院总理负责, 各级人民政府相应的防灾减灾委员会, 开展辖区内的防灾减灾工作, 直接对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在规定由防灾减灾委员会负责防灾减灾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和指挥工作的同时, 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做到“政府主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协作氛围, 使防灾减灾工作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同步进行、协调进行, 建立完整齐备、高效运作、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网络。
(三) 完善防灾减灾过程的法律监督机制
法律监督是推动法律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最有效的力量, 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也是灾害防治立法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上述成立统一防灾减灾行政管理部门的设想, 如果我们在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 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直接对行政首长负责,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以政府为主导, 这个委员会必然是权利高度集中的工作机构, 其权利高度集中是防灾减灾工作高效、快捷进行的要求所决定的。行政权利的高度集中有可能在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因此必须完善对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长效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防灾减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与此同时, 权利的高度集中非常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要切实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法律监督, 对于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惩处。即使在现行体制下, 我国贪污、挪用救灾物资款项的案件时有发生,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灾害的抗灾过程中, 仍然有害群之马贪污、挪用救灾物资和款项, 对此司法机关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因此, 我们要以防患于未然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救灾物资和款项使用的审计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 对于贪污、挪用救灾物资和款项的犯罪人员从重、从快进行判处, 以儆效尤。
综上所述, 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之外, 更多的还是要挖掘自己制度的优越性, 针对防灾减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 研究与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 并在以后的防灾减灾过程中不断予以完善。灾情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每一次灾害的呈现都不会雷同, 带给人们的损害也不会相同。但是, 法律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 不管灾情如何变化, 我们都应做到有章可循, 有条不紊。在防灾减灾立法过程中, 必须要全面认识法律的功能及其局限性:也就是法律制度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演化为局限性。法律制度往往会在变化多端的灾情面前显出其滞后性、顽固性, 防灾减灾过程中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往往会与现有的法律制度出现碰撞。当然, 这也是推动防灾减灾立法演进的一大动力。正因为灾情的变化莫测、难以预料等特征, 防灾减灾的立法变化速度之快, 稳定性之差, 解决问题的效果之差强人意等特征成为一大立法的难点与急需攻克点。美、日等发达国家关于防灾减灾的立法的情况, 可以为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参照, 但考虑到防灾减灾立法任务的艰巨性与紧迫性, 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发达国家防灾减灾法律条文的文字本身感兴趣, 更多的还是应该从制度背后的根源以及其应对灾情的策略与技巧着手, 力争使我们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做到未雨绸缪, 以人为本,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摘要:防灾减灾作为一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重要工作, 既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主管部门、协助部门、民众等各自的职责权限, 也需要通过立法对切实有效的方法、制度予以法定化, 从而赋予其法律效力。防灾减灾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责任与义务, 各国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制度都是在互相借鉴与结合自我发展基础上的结晶, 堪称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的考察, 将为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个参照, 也提供一份可以借鉴的资料。
3.电网综合防灾减灾系统 篇三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种灾害对电力设备的危害,减少电网故障和停电事故,加强电网的健壮性,更安全有效地为国民经济服务是电力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统一的信息标准编码和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了一个全省统一的电网运行灾害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综合现有的各种电网灾害监测系统数据,并结合全省电网基础数据,在统一的平台上灵活展示各种监测信息。利用该系统可以分析电网数据和各种运行环境数据,实现对电网灾害的自动预警、形成灾害防治方案及电网灾害的抢修指导,并在各种数据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做到前瞻性的电网灾害预防。
1系统概述
本系统以GIS为前台界面,采用图形化的管理和显示方式,使得电网运行调度、防灾减灾工作安排更为直观,便捷;利用Web技术方便信息共享,提高信息查询速度;以防灾减灾系统为中心,连接雷电、气象等预警预报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各种减灾系统中心互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电力公司的防灾减灾抗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先进手段。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传输信息量大、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特点。本系统建设成功,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生产运行和电网防灾减灾的信息化水平。电网防灾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具体实现的功能有:信息采集,势态描绘,辅助决策,指挥调度,行动响应,信息反馈。系统的功能流程图如2所示。
系统行的GIS服务器采用IBM xSeries445,客户端采用普通PC机。软件GIS平台为:GeoStar 5.0,GeoSurf 5.0;数据库:Oracle9i;服瓣:Windows 2000 Server。客户端: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Oracle9i客户端;Web GIS客户端:Internet Explorer 6.0及以上。该系统软件采用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有c语言、java、C++,并使用Windows系统和Photo styler等寝为先进的绘图软件。
2.1系统功能描述
(1)信息采集
电网内部采集的信息有:雷电实时监测信息、气象监测信息等。划也如台风信息等需要从相关政府部门获取。这些信息时效性不一样,需采用多种方法采集数据。
(2)势态描给
灾害、灾情的现状及趋势,在屏幕地图上叠加灾害信息(雷电信息点、气象点、火灾点、台风路径等)、电网数据,图形化地实时展现给用户。
采用人工干预加计算机辅助的方式进行灾情等级评估,发布不同等级灾情预警信号,并提供相应的预警方案。
(3)辅助决采
根据势态描绘和灾害模拟,灾害历史数据,以及专家建议,提前对可能发生灾害地区,提供应急预案;针对台风的大小、路线以及变化,提供相应的预警方案和避让措施。
(4)指挥调度
灾害发生时,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提供相关部门、人员以及物资合理配置方案。
能够辅助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联动调度。
(5)行动响应
参考灾情势态,以及辅助决策,实现快速反应。通过统一的响应方式实现和社会相关部门的联动。
(6)信息反馈
灾害或故障现场情况的反馈。例如:现场人员可以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及时向抢险救灾指挥台发送文字、图像;利用统一的信息反馈平台,如:统一的服务电话、门户网站、邮件、短信等手段,及时收集和反馈灾情和预警信息。
2.2关键功能模块介绍
2.2.1应用矢量和影像的叠加融合技术
防灾减灾系统采用武汉大学Geosurf ImageDB实现矢量和影像的叠加。ImageDB能够做到由全貌到细节、由整体到局部、由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快速、无缝的影像漫游和浏览。GeoSurf ImageDB服务端数据库直接连接GeoStar 5.0影像数据库,系统利用GeoSuff ImageDB Admin数据发布配置工具发布配置,使用连接管理配置影像地图应用服务与数据库的连接信息。启动应用服务后,可以通过GeoSurf ImageDB Viewer在Web浏览器中浏览和查询发布的数据。
采用矢量和影像的叠加技术,并融合显示电网运行环境监测信息,可以更直观地反映电力设施附近的地形地貌,使故障抢修人员在到达现场之前就对现场的环境有较好的了解。
2.2.2台风信恩模块
(1)台风信息展示
①根据采集的台风信息,结合GIS在信息展示方面的优势,在地图上直观地显示台风的实际路径和预测路径。把鼠标移动到台风路径点上就会出现台风气压、风速、风向、风力、七级风圈半径、十级风圈半径等等信息。路径点根据风力等级用不同颜色显示,红色表示12级以上的台风,黄色表示10至11级台风,绿色表示8至9级,蓝色表示7级,黑色表示7级以下。可以没定在地图上显示风圈范围以及预测路径,不同的气象台的台风预测路径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如图5所示)。
②系统服务端的后台服务可以实时监测台风数据,将台风信息及时分发到各客户端,并实时更新显示台风数据。
(2)台风信息分析
①具有历史台风与当前台风的分析比较功能,为防台决策提供了辅助手段。
②可以快速查询处于七级或十级风圈范围内的输电线路、变电站、发电厂等电力设备状况;查询台风预测路径上的地区供电局防台物资准备情况。
2.2.3气象信息模块
气象信息以Web的方式发布并在地图上显示。
①依据雨量的大小,以不同颜色显示气象站点,以描绘全省的降雨情况。
②可以自定义需要实时监测的气象站点,在地图上点击气象点,在气象点附近固定一个标签,在标签上显示气象实时信息,并且可以与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更新。
③网页上发布全省九地市未来三天的天气情况,每天的8点和20点更新一次数据。如图6所示。
2.2.4雷电信恩模块
雷电定位系统是一整套全自动、大面积、高精度、实时雷电监测系统,能实时显示对地雷击的发生时间、位置、雷电流幅值、回击次数;雷击点的分时彩色图能清晰地显示雷电运动轨迹。
雷电信息能在地图上直观地显示。配合GIS系统图形放大、缩小、漫游等功能,可以对雷电信息直观地查看和查询。系统提供了多种方式的查询、统计及显示。
(1)雷电信息展示
①系统默认显示实时雷电数据。可以按需要显示雷电的历史数据。雷电的显示符号以及颜色,形状都可以由用户决定。
②新产生的雷电直接在地图上显示,与数据库处理同步。
③以不同符号显示不同强度的雷电。
④沿线路显示历史雷电信息。
⑤按小时回放历史雷电。
(2)雷电信息分析
①系统可以按年、月、日、电流强度等多种方式统计雷电信息。
②可以设定线路的缓冲区带半径,查询输电线路附近的雷
电信息。
(3)雷电预警
当一分钟内的雷电数目以及电流强度均大于临界值时,系统发出警示。临界值根据当地的雷电发生状况设定。
2.2.5故障抢修模块
(1)故障抢修模块的网络结构图(如图7所示)
用户可以直接登录防灾减灾系统,进入台风抢修模块,系统可自动判断用户所在的局域网中是否有专用的台风抢修服务器。当台风造成网络中断的时候,用户可以访问局域网内的台风抢修系统。通过故障抢修模块发布的信息,用户可以实时关注受灾情况,指挥灾后抢修工作。
(2)关键技术点
①实现与95598系统互联互通。
②对每条馈线故障,提供上传CAD图纸的接口。
③实时更新网页上的故障抢修记录。
④对历史的故障信息进行分类统计,以饼图、柱状图等方式展现。
2.2.6灾害预警模块
预警的内容有:
①当台风到达48小时警戒线及24小时警戒线时,系统自动预警。
②当电力设备处于七级十级风圈范围内,系统自动预警。
③在单位时间内某个地区雷击点数超过警戒线,系统自动预警。
④单个雷电的电流强度超过警戒线,系统自动预警,并搜索雷击点附近是否有电力设施,列表并在地图上显示。
⑤某个地区的雨量超过警戒线,系统自动提示,并查询该地区最近几天的降雨量。
所有的预警信息都归类存储,便于随时查询统计。同时系统可以自定义各项指标的参数,如雷击点密度,临界电流强度等,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不同的指标。
2.2.7水库水情信息模块
为满足水库防洪调度的需要,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防灾减灾系统加入了水库水情模块,及时地让水管机构掌握水库的水位、库容及进库、泄出流量的实时数据。
系统以台账形式显示水库的水情信息以及设备状况。可以通过定位来查询各个水库的信息。
2.2.8 PDA应用
PDA的应用的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故障发生后,线路抢修人员,带上PDA可以实时发送故障第一现场的情况到指挥中心,使抢修队与指挥中心联运,进行有序高效的故障抢修。
②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可以调出当地的电力设备的发布情况,从整体上把握现场的情况,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抢修,在最短地时间内恢复线路送电。
③通过GPS定位技术,指挥中心可以知道抢修队的位置,合理分配各受灾地区的抢修人员,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3结束语
4.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篇四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加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展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时机,提高应对紧急突发大事的力量。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肯定要留意安全,保障措施肯定要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当进展。
二、筹划缜密,演练安全可行。
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学校仔细研讨,对演练方案进展调整、充实和完善,使演练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详细的说明。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校长的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需听从指挥,听从命令,马上快速、安全进展疏散,不能再整理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觉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忙一起逃离危急地。要求各小组根据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加,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周四下午,校园铃声长鸣,防震、消防逃命演习活动开头。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快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立刻清点人数,报告校长。各班向校长汇报,校长对演习活动进展简要。校长宣布防震、消防逃命演练活动完毕,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与这次演练活动马上进展分析、小结。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与,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40秒钟,演练按预案进展,整个演练过程既紧急、剧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校应付突发大事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大事的`力量,更进一步增加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把握在危急中快速逃命、自救、互救的根本方法,提高抵挡和应对紧急突发大事的力量,整个演练活动到达了预期目标。
在这次的演习中我学到了如何机灵应对突发大事,并能冷静的处理。这次地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把握危难时自救的方法是必需的,学校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育学生逃命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对此特别感谢学校,盼望下次还有这么有意义的活动。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范文2
首先,假如地震来了,咱们要怎样躲避?我有5种可能:
1、假如在教室里,肯定要听从教师的`指挥,躲在课桌底下,留意爱护头部。
2、假如在上体育课,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
3、假如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等悬挂物,用东西爱护头部,听从指挥员撤离现场。
4、假如在商场发生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体。
5、假如在公共汽车里发生地震,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次,就是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假如地震来之前,马等牲畜会摆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蜜蜂会惊飞;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会处处窜跑;老鼠们会急赶忙忙地搬家。假如发觉这种状况,要准时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让咱们记住这些防震减灾的学问,并且好好练习,让灾难远离咱们,让咱们这个世界永久平安、幸福!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范文3
拿起手中这沉重的笔,却不知道如何写起。脑海里出现的照旧是那一张张震憾人心的画面,耳边听到的还是那声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彻心肺的哭泣,那凄惨的呻吟。
“灾难”,多么可怕的两个字啊!生命,在这场突然的浩劫面前显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击,就算是全力地抵抗和斗争,能唤回几许年轻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类在自然灾难前是多么的渺小,地震、海啸、洪水、火灾。各种各样的灾难频频发生,就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刹那,立刻,乌云密布,就在那接下来的一刹那,漂亮的一切都变得不堪一击。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曾经繁华的城市刹那间化为一片废墟,曾经的美妙家园转瞬间变为死亡的坟墓,曾经的欢歌笑语、和平安静顷刻间荡然无存。处处人心惶惶,新闻里反复的报道死亡人数以及失踪人数。既然,我们不能掌握自然灾难,那我们就应当从本身做起!
我们要重点知晓防灾的根本要素,当灾难不约而至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为,我们应当对各种的灾难做出各种反响。例如在发生地震时,如有条件,应把软的物品放在头顶,躲在桌子一类物品下,在有时间的状况下,应立刻跑到空地;在突发海啸、洪水时,尽量跑到高处或紧紧抱住一根结实的`桌子;在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万不能实行跳楼的措施。我们肯定要牢记这些措施,不再为灾难的降落而慌张的束手无策。
而在我们面临灾难的考验时,是否应让我们好好反省一下,灾难的发生与我们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对于破坏环境,我们不能在屡教不改了,否则,大自然就将会一点一点的归还我们,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过,更可怕的还是不顾全部,破坏环境的我们——人类!我们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其它的细节,总是在不经意间做出了破外环境的举动,正是由于这些平日里不经意间的举动,而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我们用破坏环境猎取自己的利益,环境又渐渐地归还我们,我们再用曾经的利益来换取生命,这种循环,不觉得很可笑吗?
曾经的世界多么美妙,惋惜的就是,那些美妙都只属于曾经。现在,环境因人类的作为而变得越来越糟糕,变得不堪一击,于是,大自然开头报复人类,这是我们破坏环境后的代价!值得吗?答复:不值得!
呵,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转变一点,我信任,世界肯定会恢复曾经的容貌!
让我们记住这个口号:关爱生命,防灾减灾!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范文4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攻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依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损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慌张。慌张使得很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索。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跳楼,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准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行猜测的,假如人类能够猜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假如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逝。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行以猜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学问武装自己,来精确地防止和削减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损害。
那么,当地震灾难降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灾难是人们猜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损害,与其慌张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我认为,地震一旦发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要保持糊涂、冷静的头脑,准时判别震惊状况,千万不要慌张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可依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查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展躲避,等第一轮地震波过后,快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削减人员伤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亦可转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墙角处、厨房、卫生间去暂避一时。由于这些地方结合力量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第三,千万不要躲避在门窗四周、楼梯口等承载力不够、简单垮塌的地方,不行在慌乱中跳楼或拥堵,不行以在楼房、电杆等四周逗留,防止高空坠物损害。第四,平常要保持楼梯、走廊等通道畅通,不行以在过道上积累物品,影响紧急状态下的逃命。第五,在熟识了各种自救措施后,政府单位、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单位要组织防震自救演练,使书面自救措施学问经过训练,得以娴熟操作。
桑枣中学的师生们就是用学问爱护自己的典范。学校所在的位置安县紧邻着地震最惨烈的北川。由于平常的屡次演练,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包括两千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上,以班级为单元站好,共用时一分三十六秒,全校师生无一伤亡,制造了奇迹。
全民行动起来吧,仔细学习防震减灾学问,用科学的防震减灾学问来武装自己,保卫自己的生命!
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范文5
5月12日,是防灾减灾的日子。今天下午,有几位消防员叔叔来到学校给我们讲消防方面的知识。
消防员叔叔们刚进教室,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鼓起雷鸣般的掌声。有一们英姿飒爽的`叔叔做了个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xx,是离石消防支队的一个参谋。今天就由我给大家讲如何在火灾发生时自救。”
首先,他给我们讲了火对人类的利与弊,并解释了火灾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无法控制的燃烧;消防是指消灭、防止火灾。接着他问大家:“家里的电器或油锅着火了,怎么办?”话音刚落,马上得到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回答。有的说:“用水泼灭。”有的说:“用灭火器。”还有的说:“用锅盖盖上,火就会与氧气隔绝,火自然就会熄灭。”听完同学们的回答,消防员告诉我们正确的做法。然后教给我们使用灭火器的方法:先拔掉拉环,提着灭火器来到距火源两米的上风处,然后拿着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火就会熄灭。最后,我们还分别进行了两次火灾逃生和地震安全演习,知道了火灾逃生时要捂住口鼻,弯下腰,手贴着墙前进,还不能拥挤;地震来临时,要赶快护住头,迅速钻进桌下,防止石块砸伤。
5.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体会 篇五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体会1“嘀…...嘟……嘀……嘟这是什么声音啊!仔细一瞧,原来是连江附小为了增强同学们在地震时自救的本领,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地震逃生演练。
听见这声音同学们觉得好像真的地震了。个个抱紧头,闭紧双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躲进桌子底下。我顿时觉得平时宽敞的桌子竟在“危及”时刻没有了我的藏身之地。我闭紧双眼,双手抱紧头,用力向里面缩,差点没把自己卷成一个肉球。好不容易摆好了姿势,脚不会酸了,我的“同桌冤家”又毫不留情地撞了我一下,把我千辛万苦摆好地完美姿势给破坏了。我咬了咬牙......“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我想站起来和他评理,没想到......也许是桌子让我遵守地震逃生演练的规则------把我的头顶了回来差点没出来个“小包子”。
终于熬到头了,可以开始跑了。同学们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在老师的“命令”下,井然有序地排好队伍,跟着六班跑出去。我们依然是双手抱头,往前跑。每个人的心里都想着要逃离这个“危险之地”,虽然如此,但是没有一个人过于紧张,去推拉别人。
由于同学们的团结协作,我们很快就逃离了“地震区”,来到了西操场。曾校长讲话: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这次地震逃生演练进行地十分顺利,这都是……
通过这次的地震逃生演练,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在地震时自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团结才可以取得成功。如果当初每个人都想最早离开,整个队伍就会散乱,造成堵塞。因此只有团结才能取的成功!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体会2当地震突如其来时,如果咱们能够采取正确科学的逃生及自救方法,那么就会把人员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为强化学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助能力,按照教育局统一要求,遂平瞿阳二小积极制定预案,并全力部署做好充分准备,于5月11日下午开展了逃生自救演练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分钟课桌下防震演习活动及地震后的疏散演练。县公安局莲花湖有关领导受邀前来观看。
首先,由县公安局莲花湖派出所李警官给我校全体师生讲解校园暴力事件的安全防范的常识,李警官结合生活实际和生动事例,从有关安全知识,讲到面对安全事故出现的时候如何及时进行自护自救等,并亲自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安全教育课
之后开始逃生自救安全演练,有四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及六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的学习,忽然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学校铃声)同学们迅速拿起课本抱头,钻到课桌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地震解除”信号(哨声):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不着急、不慌乱,纷纷用书本遮捂头部,有序、快速地跑出教室,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成功进行了安全撤离。
通过这次防灾减灾的活动,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和团结互助的品德。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体会3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几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
在地震时,咱们须知的有十条分别是: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居的下面。二、摇晃时灭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六、在百货公司、剧院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禁止停车、行驶。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小限度。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在地震时关火?因为如果不关火的话,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情,这样会使危险变得更大。
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观前兆,如地变形、地应力、地磁、地点等这一类是不能被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巨额超导的。而能被觉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异常的现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还有规律;雨水变浑浊,有臭味并且难闻。在地震前动物还能给咱们一些前兆:家禽上树、骡马不进圈、猪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
因此,咱们要多多观察,注意防震减灾!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体会4最近,一股“防震减灾”风吹进了我们每一个附小同学的`心中。学校组织大家举行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防震减灾手抄报比赛,让我们在图文结合的天地里认识地震;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让我们在增强记忆力的同时,对地震有更深的了解;防震减灾征文比赛,让我们在文字的海洋中理解灾区人民的心……最值得一提的是防震减灾的逃生演练。
现在,防震减灾逃生演练,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第一遍铃声意味着“地震”了,同学们听见了就躲到桌子底下。有的同学躲在桌子底下的时候,还会和同学开玩笑,使同学因此而笑出来,他一点也不清楚,在这种那么严肃的时刻,是应该镇定自若,但他却在和人命开玩笑!这种行为是可耻的!
第二遍铃声响起时,同学们从桌子下钻出来,迅速有序地在走廊上排好队,一个紧跟着一个,飞快地跑向安全地带。
虽然每天上上下下地跑很累,但是,看到一次比一次熟练的动作,一次比一次快的速度,都令我们感到欣慰。而且,这让我们又多了一份面对地震的勇气。
地震逃生演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不单单是我们小学生,全社会,甚至全世界都要参与。因为,这个活动能让我们在地震中镇定自若、临危不惧。
经过逃生演练,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知识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我喜欢这样的活动!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体会5数学课上,我们坐在位置上埋头苦干的写作业,教师里静的出奇,“呜”的一声警报打破了教室的宁静。我们开始了地震演练。
同学们都惊慌失措,有的双手抱头,卷成一团,往桌子底下蹿,好像重物马上就要塌了一样;有的嘴巴张大形成了一个“O”字形,双眼紧闭,埋着脑袋,等着地震的到来;有的将手放在嘴边,大声地说:“地震来了!地震来了!快躲好!快躲好!”
黄湘涵迅速把书包举在头上,像狗一样钻过去有钻回来,他一手举着眼镜,一手抱着书包,生怕自己受这点伤。
看着黄湘涵马上多了下去,我也望着子底下躲,我将课本举在头上当头盔,黄湘涵焦急的对我说:“快躲,快躲啊!”我吓得面无神色,连大气都不敢喘。
“呜——”警报再次响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向操场跑去,课桌与凳子的相互碰撞声,钢笔掉到地上的“啪啪”生,还有同学们的尖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死神已快将我们吞噬,我一把丢掉课本,向外跑去。
来到楼梯口,人头攒动,我本想等着黄湘涵一起逃的,可是巨大的人流已将我们挤到了3楼,我十分焦急:算了,算了,人太多了,我还是先走吧!说不定他已经下楼了呢!我立马拨开人群,向楼下冲去,空气里弥漫着急促而又紧张的气息“呀”“啊”“我的手”“我的脚”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楼道想起。
到了楼下,高年级,低年级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向操场冲去。来到操场,同学们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6.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最新 篇六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1
“地震”这个词也许对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以前的人们来说还是那么遥远。这两个仿佛来自地狱的的字被残酷的拼在一起后瞬间迸发出天崩地裂,地动天摇,隐天蔽日的力量。于是,上苍的一震,震塌了千千万万幢房屋,震去了千千万万条生命,震碎了千千万万个美丽的梦。
那一天的汶川县,那一天的四川省,那一天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感受到了这个大自然的威力。但是,虽然天灾无情,可是人间有情。大地震振出了人们抗震救灾的勇气,振出了人们众志成城的精神,振出了人们血浓于水的关爱,振出了人们团结一致.不畏艰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战胜灾害的决心。
就在地震发生后,汶川.北川.青川.绵竹.什邡.都江堰等地成为了重灾区,其中很多的乡镇几乎成了废墟。无数的人们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处于极度恐慌之中。但还有无数的人被那些厚重的钢筋混泥土所掩埋。由于交通的堵损和通讯的中断,他们与外界事情了联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孤镇死城。
可是救灾千里之外的救援队伍却没有放弃。他们夜以继日,前赴后继,不畏艰险,视死如归,一心只有营救被困的群众。人民子弟兵,消防战士,武警,医护人员,通讯人员还有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纷纷赶往灾区,去援救那些被围困的人们。
这次8.0级的大地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无法估计的痛苦和损失,但是这次地震也唤醒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2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自己的生命。
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日本就是一个频繁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天都要出现三次大小不等的地震。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1、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2、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3、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4、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5、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6、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7、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7、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8、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珍惜水源、要节约用水。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3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几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
在地震时,我们须知的有十条分别是: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居的下面。二、摇晃时灭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六、在百货公司、剧院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禁止停车、行驶。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小限度。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在地震时关火?因为如果不关火的话,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情,这样会使危险变得更大。
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观前兆,如地变形、地应力、地磁、地点等这一类是不能被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巨额超导的。而能被觉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异常的现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还有规律;雨水变浑浊,有臭味并且难闻。在地震前动物还能给我们一些前兆:家禽上树、骡马不进圈、猪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
因此,我们要多多观察,注意防震减灾。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4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一瞬时,山崩地裂,家园损毁,生命消逝。熟悉而温暖的家园被撕裂成山般的废墟,天真烂漫的笑脸被夺去花一样的童年,鲜活的生命被那一瞬间把生与死分开,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被残忍无情地摧毁掩埋。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被设为全国“防震减灾日”。
灾害确实可怕,但比灾害更可怕的是无知,作为小学生,我们要珍爱生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就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那么,我们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镇静,任何突发应急事件不要慌乱。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户,以防玻璃碎片伤人。在走廊或楼梯上同学,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如果在场等户外,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到围墙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如果发现有浓烟,我们要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注意保存体力,不要大喊求救,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当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灾难的几率是小的,我们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第二.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_件的发生。
第三、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解决不了的矛盾,一定要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
第四、现在春夏交替季节,温差大,同时也是病菌滋生的季节,教室、宿舍要多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第五、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小学生不要到河边、沟边、玩耍,更不要私自下河游泳,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警钟长鸣!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5
明天就是5月12日,我们迎来了第七个全国“防震减灾日”。八年前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自新中国以来最为可拍的灾难,地震造成7万余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5.12”是一个需要永远记住的日子。
“防震减灾日”的设立,既是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们,也是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作为学生,我们要珍爱生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就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那么,我们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镇静,任何突发应急事件不要慌乱。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户,以防玻璃碎片伤人。
如果在走廊或楼梯上,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果在操场、大街等户外的地方,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广告牌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
如果在家里时发生地震,家住一楼的,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停止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家住高楼的,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最后如果万一不幸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不要大喊求救,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同学们,纪念是为了科学地认识灾难,有效地防震减灾。地震无法预报,但能预防,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特别是要学习抗震救灾中展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克服困难、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7.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探讨 篇七
关键词: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现状,问题,策略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中人工种植花草树木形成的绿色空间;广义的城市绿地指被植物覆盖的土地、空旷地和水体的总称。城市绿地可分为永久性绿地和城市绿地,前者指农耕地和天然绿地,后者指分布在城市地域范围内人工种植、养护的绿地。城市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对城市功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一种事件。城市由于其人口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现代化及广大民众对公共设施的依赖,其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更为突出[1]。
目前我国主要的城市灾害有地震、水灾、火灾、地质灾害等。城市防灾减灾是指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2]。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时间较短,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处于起步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重新建设城市防灾减灾绿地要耗费大量时间及人力物力,我国现有城市绿地已有一定规模,所以对现有的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除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外,其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一是避震功能。大地震发生后迅速地将居民从震坏的建筑物中疏散到空旷地,可有效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城市绿地是人们避震的理想场所。1976年7月,在唐山地震波及影响中,北京市区的各公园绿地立即成为避灾、救灾的中心基地,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逾400hm2,疏散居民20多万人;1923年9月日本关东地区大地震,震后30min内就有136处起火,在这次地震中,东京市内公园绿地挽救了在公园避难的70%以上的生命[3]。二是防火功能。其主要是通过公园绿地的植物和水体为载体来实现的。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受害者超过100万人,死亡者多达9万人,而90%以上死亡者是被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大火烧死的。据地震后的调查,在这场火灾中城市的绿地和公园的灭火效力比人工灭火高1倍以上,63%的火灾是由于城市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存在而熄灭的,其余37%的火灾才是通过人工熄灭的[4]。三是防洪、抗旱、保持水土功能。公园绿地通过截留降水、土壤吸收等途径对径流速度和流量具有明显调控功能。树冠的截留、地被植物的截留以及死地被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了地表径流量,减缓了流速,起到减小洪水、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5]。
2 我国现有绿地防灾减灾现状
城市绿地是城市各组成部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贡献。至2008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m2[6]。
自唐山大地震开始,“减灾”概念第一次引入我国。北京最早在1993年提出建设应急避难所,2003年10月建成的中国第一个“应急避难所”便是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将城市绿地建设成具有完备防灾设施的防灾公园[1]。2005年为配合2008年奥运会,北京制定《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其他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现已建成朝阳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海淀公园等27处遍布城中8个区的城市防灾减灾绿地[1]。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建城市绿地已具备了一定的防灾减灾能力,但城市防灾减灾的工作仅侧重于防灾预警预报,城市灾后应急救援等工作相对滞后,防灾设施不完备,因此现有的城市绿地根本无法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其存在的问题,一是规划中重视不足,管理中保护不力。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更多的是注重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不够重视,致使城市的防灾绿地不能形成有效的防灾绿地网络系统。我国城市还未建立起像日本“防灾公园计划”那样完备的城市防灾绿地系统,仅在城市的周围或城市局部地段建设了呈带状或片状的防护绿地,难以起到全方位防御灾害的作用[7]。二是城市绿地中缺乏防灾设施。城市绿地系统灾害防御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国城市绿地建设中极少考虑防灾的需要。在绿地中无应急避难标志牌,也没有防灾、救灾中必需的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等防灾设施[7]。三是城市发展速度与现在绿地建设速度不协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没有对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的建设高度重视。另外,由于城市规划的缺陷、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对基础设施维护力度不够等,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城市灾害时,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的脆弱性显而易见。
4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建设策略
实施普通绿地改造原则,能够充分利用普通绿地原有的防灾功能,能明显减少速度投资,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作用。
4.1 因地制宜配备相应的防灾设施
防灾设施是公园和绿地防灾功能的基础与保障,也是确保避难者安全避难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公园一般分为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及临时防灾公园三级防灾据点。三级防灾据点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其所配备的防灾设施也不同。总面积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坪、应急消防设施等防灾设施[8]。依据规划,为各个地域配置与其防灾功能相对应的设施并绘制各个设施配置的平面图,配置设施时应当考虑各个设施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设施的综合防灾功能[9]。例如宝海公园,是昆明市规模较大的现代城市公园,于1999年12月建成开放,是云南省第一家应急避难所。宝海公园内部的应急避难所内建有作为永久性避难设施的应急避难所,如应急指示牌、应急水井、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存储室、应急供电系统、应急医疗救助站、应急停机坪等。
4.2 避灾通道建设
避灾通道是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应当有助于各个社区居民快速有序的安全避难。其建设原则为:主要避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有宽度为10~30m不等的绿化带,避难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倒塌后产生的废墟宽度设定为建筑物高度的1/2,倒塌后应不覆盖避难道路。小型防灾公园避灾道路的宽度为5~12m或更宽,大型防灾公园避灾道路应宽于15m。在防灾公园内应设救灾通道,小型防灾公园为8~15m或更宽,大型防灾公园应宽于15m[9]。例如北京市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长4.8km,外围周长呈现最大化,有助于迅速有序地组织邻近社区的居民避难疏散;公园横跨6条街道,被自然分解为7个避难区,可以供邻近社区的25万居民紧急避难;比较合理地规划了各个社区居民安全避难的道路等,邻近各个社区的居民可以通过预先规划的避难道路安全到达预定的避难区域[10]。
4.3 制定防灾植被规划
防灾植被带一般设在绿地四周,绿地外围发生火灾时起防火作用。从绿地外围火灾现场到避难疏散场所的地域可以划分为火灾危险区、防火植被带和避难所,即通过防火植被带隔离火源与避难所确保发生严重火灾后不受或减轻火灾对园内避难所的威胁[11]。植物是城市应急避难系统中重要的防灾、抗灾组成元素,我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配置应注重乔灌草搭配,形成生态性强、富有层次感的植被景观。复层结构林带要比单层结构林带的防灾性能好,乔灌草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蓄积水分,保持水土,保持局部的小环境。植物选择原则为:着重从防灾角度考虑,并兼顾生态性和观赏性。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为了防止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选择树冠宽大、浓密,根系深广,截留雨量能力强和耐阴性强而生长稳定的树种,如柳树、槭树、胡桃、枫杨、水杉、云杉、冷杉、圆柏等乔木和榛、夹竹桃、胡枝子等灌木[12]。以木结构建筑较多的地震多发区,可选用不易燃烧的树种作隔离带,根据火灾规模设计防火植树带的树种、宽度与高度。宜选择火焰遮蔽率高、抗火性能强的树种构建防火树林带[9]。如苏铁、银杏、青冈栎、槲树、珊瑚树、棕榈、桃叶珊瑚、女贞、红楠、山茶、厚皮香、八角金盘等[12]。
4.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绿地建设的补偿与激励机制
8.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不容松懈 篇八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茂松认为,我国防灾减灾形势严峻。
李茂松认为,要充分认识农业自然灾害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整体上,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改变,而且从长期看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要始终立足于防大灾、抗大灾、长期与灾害作斗争的意识。他提出我国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面的几点建议:一要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条例的制定;二要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机构、落实经费;三要建立政府主导、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民众参与、协调统一的高效运转机制;四要修订和完善《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特别是备灾物资、资金的准备。当前急需开展的一些工作包括:一是开展全国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调查;二是制定全国农业灾害风险区划;三是制定全国农业防灾减灾规划;四是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五是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六是加强农业减灾防灾科技创新。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08-06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心得体会10-17
防灾减灾演练11-23
防灾减灾口号11-25
防灾减灾演练方案07-26
创建防灾减灾社区08-02
2017防灾减灾总结09-08
防灾减灾工作汇报10-11
防灾减灾工作建议11-25
防灾减灾调查报告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