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精选4篇)
1.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篇一
我看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来又非常重视饮食,“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深入人心。因而,中华民族在适应自然、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国饮食文化。
几十万年绵延不断的积累沉淀的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层,内容异常丰富,表现绚丽多彩。这主要表现在:构成中国饮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种类多而且完整。
中国幅员辽阔,在悠久的饮食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烹饪大师们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菜点与饮品。
由于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各地形成了众多的地方风味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这些著名的地方风味菜,大多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精湛的技巧、美丽动人的传说和典故,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最为绚丽的篇章。
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烹饪原料广取博采,无人能及。中国烹饪采用原料的广博,是世界其他民族不能比拟的。其他民族采用的,中国采用了;其他民族没采用的,中国也采用。不管是禽兽鳞介虫、蔬果瓜菌藻,还是肉骨筋爪皮,根茎花叶实,无所不采,无所不食。一句话,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跑的、林里生的、土里长的、人工造的,只要可食,都入食谱。
烹调方法众多,精妙而独特。中国烹调方法之多,举世无双。据统计,经常使用的烹调方法就有五六十种以上。而且,烹调方法的精妙,也令外人叹为奇观。如爆炒,火焰熊熊,风声呼呼,瓢勺叮当,厨师手臂高扬低回,翻簸颠甩,行云流水般一两分钟一道菜就出了锅。西方人说像演杂技,变魔术。不仅爆炒,蒸也是中国的专利。其他如溜、煸、烹、拔丝、挂霜等方法,中国特色也非常鲜明。精烹还表现在制作一道菜时,往往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采用氽、炸、蒸、煮、煎、焖、炖等多种方法,才产生了“开坛香味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效果。
风味流派多如繁星,美食名食数不胜数,在世界首屈一指。从不同角度划分,中国风味流派的总数大大小小在数百种以上。不考虑历史上的风味流派,仅以现在而言,地域流派大者二三十,加上其中子层次的可多达百数;民族风味流派大者五六十,再加上其中很多有地域之差形成子层次流派,总数达近百种。这里还未把从其他角度划分的市肆、民间、寺院、仿古、养生、荤食、素食等流派及其子系统计算在内。如果考虑到流派问的相互交叉,如地方性市肆、民间、寺院等风味,民族性养生、市肆风味等,数量就更为可观了。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美食名食不胜枚举,仅以菜肴而言,如“西周八珍”,楚地的“腼(炖)鳖”、“腥腾(红烧大龟)”,汉代的“炀豚韭卵”(烧乳猪、韭菜炒蛋),隋代的“金齑玉脍”(桔末生鱼丝),唐代的“猴头羹”(有“宁负千石之粟,不负猴头羹腥”的话),宋代的“山家清供”(山野原料名食),元代的“筵上烧肉”(大型烧烤筵席),清代的“满汉全席”等。现代名食美食更加众多,各风味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菜,名菜总数在数千种以上。菜肴、面点、小吃等名品争奇斗艳,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中国饮食文化有独特的审美观。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审美,集中表现在对食品的审美评判和饮食活动的综合审美两个方面。对食品的审美评判传统标准概括为色、香、味、形、器、名六个字,即食品的颜色美观而诱人食欲,香气扑鼻,味道好吃,形状悦目,器具和食品相配和谐有美感,食品的名字有意趣。现代有人增加了质、养、卫三项,即口感好,富于营养,卫生。但对“味”的重视却是一致的。可以说核心是一个“味”字。因此有人说Et本人用“眼”吃(好看),法国人用“心”吃(精心配食),美国人用“脑”吃(特别考虑营养成分),而中国人用“口”吃。因此,“味道好坏”、“好吃不好吃”成为中国人评价食品好不好的第一标准。在饮食活动中,要求良辰、美景、可人、韵事、美食,即“五美俱”,讲求饮食活动中的时间美、环境美、亲情美、行为美和食物美的统一。、不但使人享受了美食之美,而且使人在优雅的环境、融洽的气氛中心情愉快,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然而最高层次的饮食审美是为求在饮食活动中,通过特定的环境和食物(如品茶),达到物我俱忘的“天人相通”或“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些审美中既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又体现了人生观、世界观。
中国饮食文化的重食观念和重养观念,而且这些观念与政治、哲学紧密相连。中国人重食观最通俗的体现就是“国问”——“吃了没有”、“吃的是什么”。这一问候的形成包含着几千年中国农业社会食物短缺而形成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在政治上则集中表现为历朝历代的“重农”思想。重农则衣食丰足,衣食丰则民安,民安则国家统治稳定。所以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没有不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的。中国人的“重养”即重饮食养生,其原理是通过饮食,摄人体内五行运转需要的“精气”,使体内阴阳平衡,从而与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相通,达到“天人相通”的境界。这与饮食审美中的“天人相通”殊途同归,也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把饮食升华到哲学的高度,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酒的影子,早在《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在中国5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李白斗酒诗百篇”;
“酒隐凌晨醉,诗狂且旦歇”„„
有谁能够否认,酒无论是在诗人的生活中,还是在诗人诗歌的创作过程小所产生的奇妙的作用呢。酒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酒文化。而这种酒文化与中国的文学和文学创作紧密结合的结果,便有了以酒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与文学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学”。
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密切关系,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酒精具有刺激和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当人们把酒慢饮低酌的时候,这种刺激作用就会由缓到烈逐渐发生,使人的思维逐渐地兴奋起来,而产生创作的灵感。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都与洒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形成了以饮酒为乐事、以歌咏酒为雅事的文学创作内容,就形成了酒文学,由此留下了无数趣闻铁事,而更令人鼓舞的是文人们为此创作了大量的酒诗、酒词、酒歇、酒赋及其他更多形式的文学作品。
“诗言志,歌咏言”,中国是诗歌的故乡、古今诗歌数量之多*元与伦比。其学洒济酒歌又占据了诗歌中的相当多的部分,比比皆是,代代有作,传承至今,风格各异。一都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有多少叙酒之诗、歌酒之事[从《诗经》的“宾之初延”里的“举酬逸逸.酒食合欢”到曹操《短歌行》中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楚辞》到《全唐诗》,几乎每一篇中都充满了酒的芬芳。酒诗酒歌的诞生,是和中国诗歌的诞生同步的。中国最早的诗总集《诗经》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酒诗歌,这些酒诗酒歌大多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民间风格。秦汉魏晋南北朗是中国酒诗洒歌的繁荣时期,其风格多有忧郁激昂、悲凉慷慨的特点,最有代表性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歌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苫多。慨以当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悲壮慷慨激昂之情与美洒交织成一幅别开生面的人生画卷。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辉煌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唐代诗人之多,吟诗数量之众,都达到了最高峰:其中有关酒的诗歌,更是别具一格,其特点是豪放英发,深绵绵。杜甫、李白、王绩、陈子昂、王勃、王之焕、干吕的、王维等都写下了不计其数的酒诗。宋朝以来.诗的成就不是太大,酒诗酒歌数量也较少,但其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多是悲愤豪放和浮艳绚靡之作。近代有关酒的诗歌也不乏豪放雄壮之情,因为他们多借以抒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情操。
词,在古代是一种配乐而歌唱的抒情诗体,其兴起与音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酒词则是以酒为内容或借酒抒情遗兴的词,最早是社会名流、文人学士、帝王宦官在楼阁舞台上饮酒吟诗,玲听清歌妙曲时作为自挨或欢娱宾客的文字游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成为中国独树一帜的酒词。据现存的词中,大约最早的酒词当属隋扬帝的《望江南·御制湖上酒》。而最有名的酒词当局大文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阀,今夕是何年„„”不过,词发展到了宋代,出现了被润壮阔的局面。正如《宋词鉴赏辞典》中所说:“由单纯的小令,繁衍为八百余调、二干三百余体的形式,使之更适于表现复杂曲折的感情与生活。”
词之外,还有酒赋。赋是中国文体中的一种,源于《诗经》的六义之一的“赋”.发展至汉朝成绩最高,故有“汉赋”之称。赋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因而易于咏物说理,而酒赋尤富有抒情色彩。由于赋最易于咏物抒情,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独具一格的酒赋。仅直接以《酒赋)为名的篇章就有扬雄、曹桓、王荣、袁松山、吴淑等文传世。但最有影响力的还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e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酒也”的意境,成为多少后生追求的生活目标。
酒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明.更是一种精神文明,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密切关系.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饮合文化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酒精具省刺激中枢神经的作用,当人们把酒侵钦低酌的时候,这种刺激作用就会由缓到烈逐渐发生刺殷作用,使人的思维逐渐地兴奋起来,而产生创作的吴感。中国历史几乎所有的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形成了以饮酒为乐事、以歌咏酒为雅事的文学创作内容,就形成了酒文学。
中国又是茶的故乡,茶与大多数中国人日日相伴,不能割舍,茶是当之无愧的“国饮”。随着社会的发展,茶也走出了国门,嗜好饮茶者遍及全国各地。
从神农发现茶的药物作用到今五条成为世界性的饮品,是经历厂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的。中国的先民们运用他们的勤劳和智能,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种茶与制茶的经验,培育出了数不尽的茶种,其中仅名茶品种就多达数日种:如今,茶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古人所谓“开门七件争,柴米油盐酱配条”的生活总结,就充分反映了茶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关于饮茶的起源,在中国历来流传着神农发明茶的观点。古籍中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与荣字通)而解之”的记载。
中国茶文化,首先是一个艺术宝库。中国人不仅喝茶,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品茶。喝茶为的是解渴,而品茶则把饮茶活动上升为精神和艺术境界。品茶者,不仅含有品评、鉴赏工夫,还包括精细的操作手艺和品落的美好意境。古人姑且不说,即使令人饮茶,也是非常讲究的。如品茶首先要择器,讲究茶具的古朴还有雅致,追求其美韵,壶要异形,杯要小巧。品茶更要讲究与人品、环境协调,鉴赏茶饮美味的同时,还要领略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雾种种妙趣和意境。自然还包括礼仪、礼节、情节、饮规等,其次便是选水、论茶、煮茶等等一系列的程序,这就完整地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饮茶艺术——中国茶艺。
品饮茶主要讲的是饮茶时的分茶和品饮环境。
唐代以釜煮荣汤,汤熟后用瓢分茶,通常一釜之荣可分五碗,分时沫悖要均匀。宋代的点菜法可以一碗一碗的点,也可以用大汤钵、大荣笺一次点就,然后分茶,分时也要均匀。明清以后,直接冲泡为多,以壶盛之。壶有大小多种,有白冲自泡的小壶,有能斟四、五碗的大壶。分荣即使是在民间也是十分讲究的。为使上下精华均匀,烫盏之后往往提壶巡杯而行,好的荣师可以四杯、五林乃至十几杯巡注几周不停不撤,谓之“关公跑城”’一点一提则叫做“韩信点兵”等。总之,这也是中国茶艺的一部分。
饮茶更要讲究环境,因为中国人把饮茶看成是一种艺术。近世的大茶馆、茶社、茶楼等是人多聚饮,形成友好亲切热烈地气氛。而传统的中国茶艺讲究的是清幽典雅之意境。唐代的校然和尚认为,品茶是雅人韵事,应与赏花、吟诗、听琴等相结合。因而,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有关茶人的韵事铁闻,且不绝于历史典籍中。宋代饮茶环境则因层次不同有很大区别,朝廷重奢侈讲礼仪,民间重友情讲情调,文人则重自然讲雅趣。明清以来,饮茶的环境更为时人所重,尤其看重与大自然的融合之意境。明唐伯虎有《品茶图》一幅,画的是青山高耸,古树权丫,敞厅茅舍,短篱小草,并题诗云: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烹前已得前入法.蟹服松风联自家。”其品茶心境昭然世人。
其实,所谓饮茶环境,不仅在景、在物,还要讲人品、事体。翰林院的茶宴文会,虽多礼仪,而不少风雅。文人相聚,松风明月,又逢雅洁高士,自合一番传调。掸宗佛事,需要的苦寂,自然远离风雅。而荣肆茶坊,却少不了欢乐气氛,家中妻儿小酌,若中透着亲情,好友造访,茶中自蕴敬意。总之,饮茶环境要与人事相协调。
中国历史上,好茶的人往往都是些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等。唐代的陆羽、校染白不必说,五代的陶谷、宋代的苏东坡、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撤宗赵信、元代赵孟烦、明代吴中四杰、清代的“扬州八怪”、乾隆皇帝乃至近代的诸多文学大家,都是文化修养很高、艺术造诣深厚的茶入。
因此,中国入把饮茶品著称为“茶艺”,并非夸张、吹嘘之词,而确实在烹饮过程中贯彻了丰富的艺术思想,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因此,中国茶艺不仅是我们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奉献给全世界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
中国茶艺,把“精神“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希成是一种进行自我修养、锻炼意志、陶冶情操的方法。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物质财富,中国饮食主要以主食、副食和饮品三个部分构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进入农业社会后,农业就成为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经济生产部门,在粮食生产逐步增长的问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也就逐渐形成了以谷物为主食,以其他肉类、蔬菜、瓜果为副食,以茶、酒等为饮品的饮食结构。这种饮食结构延续至今,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饮食结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饮食文化必将会掀起另一个高潮。
2.中国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篇二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能思考,思考能带给我们科技,而更重要的,思考也带给了我们艺术,艺术赋予了我们生活魅力,抒发了我们心中的情感,传递了我们心中的思想。而艺术有很多种,看到的图画,听到的音乐,读到的文字,等等,而眼看,实际上是了解万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作为一名大学生,不得不说我对艺术的了解实在是太贫乏了,所以选课之初,趁着这个机会,选了这门中国美术鉴赏,希望我对艺术能有体会了解。
中国美术的确很特别,其表现主要在于线条,在于布局,在于意境,这恐怕是其他所偶国家所不能比的,看似简简单单的几笔,画家却能够用远近呼应、以动衬静等手法将人物、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唯妙唯俏,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所在!
从远古的陶瓷绘画,到魏晋的墓室彩绘砖,再到隋唐的壁画,个人感觉,相比较于西方油画的死板,我们中国美术讲究的是形散神聚,画家们举手投足之间一挥笔墨,就能表达自己对人物、事物的态度与看法——不论是一种巫术,还是讽刺官僚、表现民生疾苦,抑或是细致刻画某种动物等等。通过这几次选修课,我觉得古代的画家不仅仅是画家,他们往往能够用笔墨批判现实或者是表达某种愿望或抱负,总之,绘画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欣赏,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绘画之中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内涵美、意境美,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研究的地方!例如,甘肃出土的魏晋墓室彩绘砖上,《出行图》《屠牛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都能表达出了墓室画家的一种精神志向。在《屠牛图》图中,牛眼和人的衣服都是红色的,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把整幅图点染得意趣盎然、活泼生动。除此之外,这幅图更是表现出了民生疾苦。因为在古代是不允许随便杀牛的,而图中的人杀的恰恰又是一只瘦骨幼牛,可见当时生存环境的艰苦,充分表现出了笔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一种心中的怨恨之情。而在《出行图》中,更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讽刺了官僚主义,他呼吁劳动人民觉醒。
又如在我国古代鼎盛的唐朝唐太宗时期,吐蕃势力强势,唐太宗会见松赞干布的场景被阎立本用画笔记录了下来,在《步辇图》中,唐太宗被一群宫女所环绕、包围起来,并且就连座椅都是宫女们抬起来的,这些许表现了阎立本对当时唐太宗、当时整个唐朝的不满与讽刺。
还如,在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中,将晋武帝司马炎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肥硕的身躯,凶险耿直的眼神,充满杀气的目光,张牙舞爪的造型,都让我们跟恶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个出名的伪君子,尤其是晚年的司马炎,颓废无比,不理朝政,沉于女色,使朝政紊乱,庸臣当道,种下“八王之乱”祸根。而阎立本的这一幅画,精妙绝伦地刻画出晋武帝司马炎的形象,起到了讽刺的效果。
其实,个人认为,我觉得中国美术是最能彰显我国文化特色的历史产物,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深厚底蕴,这不仅仅包括历史,更囊括着我国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我国古代美术对当时人民、社会都有十分深得影响,夸张点说,美术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命运。不仅仅是对当时有影响,乃至对以后的一代代王朝,都有深远影响。对于画家们来说,他们之间也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不论是从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还是到所表达的内容,这种良性的竞争都推动了我国古代美术的发展,为以后甚至当今的美术奠定了基础。因此,对我们来说,我国古代美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要保护下来,更要传承下去,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中华儿女、一个华夏之子最需要做的!
3.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篇三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洋
务
运
动
与
清
末
新
政一、二、论文题目 背景、发生原因
内容(引用部分)
失败原因
产生影响深远影响
个人对其历史评价
正文: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但是无论任何时代之下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希望自己的国家走向没落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从古至今。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开始摆脱封建枷锁走向近代化的开端。无论经济还是政治中国人没有停止他们对未来的探索。人们总说是西方的船坚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那么引领中国走到今天的又是谁呢?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是腐朽的清王朝在垂亡阶段为延续其统治而做出的挣扎,下面就对二者从多个方面做一下比较。
产生背景:
洋务运动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从鸦片战争的惨败到火烧圆明园的惨状再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浩大声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不断加深之下。满清政府深刻认识到了西方工业给他们所带来得巨大之利益,和军事力量的强大。早期的资本主义思潮萌芽的产生,已经在沿海地区渗透。开明的士大夫以及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睡梦中惊醒。统治阶层开始关注西方学习西方在饱受西方凌辱的时刻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以曾国藩等为代表开始开办近代工业,从机械、开矿、等方面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满清政府被列强瓜分殆尽,革命呼声高涨,动荡不安的时代。有人说是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实行的愚民政策,从皇族内阁的产生来开这样的判定也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对于无可救药的清王朝来说,又有谁能支撑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厦。
内容: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
动,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倾向。洋务派是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核心是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陆海军的军事活动。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洋务派建立起了以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为一体的近海防御体系,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御侮”的作用。
清末新政,从政治经、经济、军事、文化、司法、教育等全面的改革。具体体现在: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制定宪法可以说是一次深彻的改革。但是清王朝
已经丧失了统治的基础和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变革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但是清王朝已经错过,而西方列强不可能允许一个东方大国的重新崛起。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是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而宣告破产的,而对于洋务运动来说,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厌恶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无能。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很大程度上只是几个热衷于洋务的大臣和开明的地主士大夫所进行的。相对于几千年的饿封建制度而言显得更加的脆弱,封建反对势力从自始至终没有放松过对洋务派的打击和阻挠,腐朽的思想在顽固势力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其次洋务运动只是对经济领域的改革没有触动造成中国现状的实质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再次,西方对中国的技术限制以及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不正义的勾通。在洋务运动之中存在的用人不当,任人唯亲造成了腐朽势力对洋务运动的侵蚀。也就是说洋务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其命运最终是沿走向失败,只是给让清王朝能够苟延残喘。
清末新政,首先,他产生于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列强瓜分殆尽,然而反清势力此起彼伏,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离心,满清贵族处在了四面楚歌声中。新政是形势所迫,但是新政内容的深彻性,也体现了变革的决心,但是这个千疮百孔的政权已经不能愚昧他的臣民了。当人们彻底绝望之时也就是清王朝的覆灭之时。
影响: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却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运动不仅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并且孕育了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冲破旧的思想上,中国也在逐渐的接受着工业文明。
新政是一次必将失败的变革因为清王朝的时代已经走到尽头,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其次,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恶果,而西方列强在次机会下对中国的剥削也在进一步加剧。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未来深彻变革的施政纲领它的借鉴意义,为后来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推翻封建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根基,打下了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近代化的一段坚实历程。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也深远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个人对二者的历史评价:
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清末维新,无论倡导者的阶级地位是什么,都是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未来道路的大胆探索,我想无论哪个统治阶级都不想将其统治在别人的控制之下。统治者在听到国泰民安时都是内心深处的喜悦,然而社会和自然一样就是在不断地进行着物竞天择的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可能出现了之后,而必定需要另一种力量来打破这中格局,进而影响它。但社会总得来说是在朝着进步的一面在发展,不管在这个发展中存在着怎样的曲折。
洋务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对近代中国未来的一次探索,无论其是否成功,但是我觉得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洋务运动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元素,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的经济下才能给现代民主政治提供基础,洋务运动三十年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几个大工厂、新式军队、还有甲午战败的惨痛,更重要的是中国近代工业也在其丛生之下随之产生,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效率意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对于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提供了前提。人们从排斥到接受标志着近代技术在中国成长的土壤在不断地培养。
清末新政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从形式上对以中国政治体制为中心的一次深彻的改革,我想这是中国人在经受半个多世纪的凌辱之后真正的认识到了落后的根源所在,然而清王朝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无论出现五大臣这样多么有雄心和抱负的人物也不能挽救。而中国民主政治的步伐是不会因一姓王朝的覆灭而告终,因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命运的不是个人而是这个社会发展究竟给时代人物所提供的历史条件。新政的理念为后来政治近代化提供了一次借鉴的经验。
4.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篇四
题
目:雾霾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学生姓名:* *
学
号:********
学
院:计算机学院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班
级:******** 2016年1月1日
目录
一、引言........................................................3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3 2.1 选题背景.................................................3 2.2 意义介绍.................................................4
三、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启示......................................4 3.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4 3.2 启示.....................................................5
四、分析........................................................5 4.1 短期求平衡...............................................5 4.2 长期求发展...............................................6 4.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7 4.4 走新型工业化路线.........................................7 4.5 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7
五、研究总结....................................................8
六、参考文献....................................................8
一、引言
从最近几年的天气状况来看,雾霾天气的增多不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从雾霾产生的原因来看,工业污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消除雾霾天气,就要从优化工业结构入手,减少或关停重度污染企业,合理布局工矿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减少雾霾天气。从最近几次爆发的大规模雾霾天气来看,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对雾霾天气的成因有正确的判断,将无法消除雾霾对经济的制约。为此,我们应正确分析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的现实影响,达到治理雾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
2.1 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升级,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据官方给出的数据,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雾霾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分别为 18.6、23.7、13.6、5.8 亿元,共计 61.7 亿元。而2013年1月雾霾事件造成全国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损失保守估计约230亿元,民航航班延误直接经济损失为2.7亿元,高速封路导致的收费损失近1.88亿元,雾霾事件导致的急/门诊疾病成本达226亿元。雾霾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呈逐步上升趋势。
频繁出现高污染的雾霾天气,实质上就是“经济活动中超过环境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及其累积”的一个切实写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之一。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追求不受“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因为,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污染排放量的多少,“经济产出”与“污染排放量”是经济活动的同时产生的。现实中,各个经济主体往往只考虑到给社会成员带来正效用的“经济产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给社会成员带来负效用的“污染排放”。在这样一种“GDP至上”的发展观念下,突破“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增长是必然的选择,超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和累积也是必然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雾霾对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但由于普遍缺乏系统的量化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学界恐难以对雾霾治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做出确切答复。但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雾霾等环境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经济学界的分析框架里。
2.2 意义介绍
只有把“环境承载力”作为宏观经济指标的先决性约束,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量才有可能限制在环境自净化能力范围之内,超量排放的长期累积形成的“雾霾”才有可能逐渐消散。要根治“雾霾”,必须在宏观层面、消费者层面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如果说经济是社会发展中的“脉搏”,那生态就是社会发展的“血液”,如果我们避而不谈生态,那么经济发展将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济和生态保护应该协调发展,应该按照生态经济的路线发展,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健康发展,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好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做好雾霾治理工作,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3.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对“雾霾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这一题目有很多细致研究,并有数以万计的专著、论文集、论文、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莹在其论文《“雾霾”下的生态经济发展分析》中提到:解决雾霾的方法——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两个矛盾: 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增长与生态环境中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非可再生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中废弃物的无限性的增长和生态环境中的可容纳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处理好这两个矛盾,生活中出现的雾霾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具体方式是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态经济平稳发展;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炭的燃烧与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调整产业布局,加速产业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于2015年2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做了题为“治理雾霾: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作用”的演讲。在其演讲中,他提到治理雾霾也一定要靠经济和金融手段。我国未来今后5年当中,要达到减排的目标,年均至少有2万亿以上的绿色投资的需求。但是政府预算只能拿出3千亿左右投入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的领域,也就是政府能拿出来的钱是我们差不多每年绿色投资的10%--15%,还有85--90%需要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没有足够激励情况下不愿意进去,怎么办?就需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这种体系会创造一种激励,让企业减少对污染型行业的投资,增加对绿色行业的投资。十八大三中全会强调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绿色金融体系就应该是这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发展了包括绿色贷款、绿色股权基金、绿色债券等、绿色保险、绿色银行在内的各种绿色金融产品、融资渠道和绿色投资机构,来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有很多政策手段可以用,有一些是财政的,有一些是金融的,有一些是法律的。许多国际上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3.2 启示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
四、分析
4.1 短期求平衡
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少汽车销量,影响经济增长。再如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燃煤量,但替代能源不能及时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最后,雾霾治理各项子任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形成雾霾的因素很多,如燃煤、交通扬尘等,相对燃煤,交通扬尘对雾霾的“贡献”要小得多,短期内治理燃煤比治理交通扬尘成效更大。
总之,短期内需要权衡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应循序渐进,把握治理重点和治理力度,不可急于求成。可民主投票方法来评价、平衡各项治理措施,决定是否实施治理,以及治理力度。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可暂时放弃某项治理工作。但是,此种情况需要慎重使用,并有法可依,否则会偏离雾霾治理原有轨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以上原理和方法时,可能需要综合考虑,以制定最优方案。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公众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不同理解,以避免产生社会问题。
4.2 长期求发展
经济增长不仅仅指经济量的增长,更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发展经济是我国第一要务,雾霾治理也不能偏离经济发展这个核心。长期内需要从根本上消除雾霾,但是,不能为了“治霾”而“治霾”,应以雾霾治理为契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雾霾治理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具体来说,通过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转型;解决“城市病”问题;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环保科技研发等方式,在治霾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以上治理过程中,加大创新力度,完成治霾的同时,增大治霾对经济发展的边际量。
第一,环保金融创新。雾霾治理需要大量资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力求创新,可尝试发行环保债券等金融工具,加大集资力度。
第二,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企业既是污染大户也是治霾潜力股。因此,需要从国家政策、税收等各个方面调动企业治霾积极性,如将其治霾成本转为税收进行减免。
第三,引进和吸收国外经验、资本与技术。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都经历过空气严重污染的阶段,这些国家治霾经验丰富,资金充裕,技术先进,需要充分利用,减少治霾弯路,并促进经济发展。4.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与经济粗放发展对应的是经济集约发展,区别在于经济集约发展已经主要不是靠要素投入驱动,而是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实现。19世纪后期,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由主要依靠物资资本的积累和资源投入驱动向依靠人力资本积累和效率的提高驱动的转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Kuznets)称这样的经济发展为“现代经济发展”,舒尔茨(Schuhz)认为:“技术进步来源于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不同,它乃是递增报酬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经济集约发展方式不是靠大量的能源投入,从而切断了污染排放源。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要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大气污染排放强度。
4.4 走新型工业化路线
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集约发展方式实施的路径是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率高的工业化。我国雾霾天气发生的城市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依然坚持旧的工业化路线,一些城市热衷发展重化工业。因此,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加强与科学相关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在生产、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使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建立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减少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的影响。
4.5 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快扭转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发展方式,从追求经济增速和规模转向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建设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生态健康的新型城市,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城市建设中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中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倡导勤俭节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五、研究总结
总而言之,雾霾治理工作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雾霾治理工作,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后工作中必须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格外注重解决雾霾治理工作。雾霾治理的好坏对公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有利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推荐阅读: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6-20
中国传统学术07-03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6-21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作文07-01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07-04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总结07-17
日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07-23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汇总》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