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2024-06-29

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共11篇)(共11篇)

1.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篇一

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学习型组织,是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愿景为灵魂,能够快速适应时代变迁,不断增强成长能力,实现人与组织同向、持续、健康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在国税系统打造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就是在基于国税工作内在规律,基于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税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通过组织持续系统的学习和建立科学完善的学习机制,积极营造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新、自主协调的学习气氛,使学习、工作与创新高度融合统一,实

现国税事业与国税人员全面发展。

一、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的总体思路 实现依法治税、科技强税、管理优税,关键在于人才这第一资源。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团队,必须大力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要坚持“三个原则”创建思路:坚持前瞻性原则,优化学习理念;坚持科学性原则,创新学习机制;坚持实效性原则,追求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实践成果。要制订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和工作措施,通过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团队的学习力、服务力和创新力。

二、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的主要措施 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一是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和能力的现实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激发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

上的学习,而是把学习作为消化、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并进行创新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提高组织、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实现人的能力增值。因此,要将学习上升为一种管理理念,与提升国税系统以及国税人员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福利和一种责任,深学政治理论,精学税收业务,勤学修身知识,在国税机关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三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参与性强的组织活动,提供学习和相互启发的平台,激发干部职工的自立意识和学习热情。

不断健全学习机制。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把创建学习型组织摆在重要位置,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负责,为学习活动提供组织保障;发挥领导带头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做好表率,以学识、人格等非权力因

素影响人、教育人、感染人;同时,制定相关创建规定,增强一般干部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是创新学习机制。调整内容,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特别要针对税收征管的精细化,根据岗位的需求,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实和调整,把好学习的“内容关”;改进方法,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题辅导、研讨、参观学习相结合,专题教育与经常性思想教育相结合,确保学习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把好学习的“过程关”;创新载体,紧扣当前经济税收工作形势,坚持做到与“政风行风评议”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与“优化投资环境”相结合,充分发挥每种方法和载体的作用,拓宽学习深度和广度,把好学习的“质量关”。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在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时,建立科学灵活的创建目标动态考评机制。通过建立学习档案管理制度,对学习计划安排、管理制度、学习情况以及干部职工出勤,学习任务完成、学习成果和在职自学、参加培训进修情况归档管理。同时,将学与德、能、勤、绩、廉等一并作为机关职工考核、评先评优的内容记入档案;通过学习绩效考核评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广大国税干部按照所处职位、岗位的要求,树立学习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依法治税能力,推动学习型国税机关建设。

注重学习实效性。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不能仅满足传统意义的读读书、看看报、写写心得,简单获取知识的学习,也不能单纯地为追求一纸文凭而学习。要注意学习,也要善于学习,特别要从书本中学、从实际中学、向基层学、向管理相对人学,使学习成为推动国税工作水平的“第一动力”,使学习成为提高工作能力的“第一过程”,使学习成为实现干部个人自身价值的“第一需要”。把学习与做好税收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不断提升岗位技能,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成果落实到推进税收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

2.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篇二

关键词:国税;税收管理;互动机制

1 营建桥梁:落实税收管理员主副管制度

主副管理员制度,指的是在税源管理部门的税源管理岗上,由两名以上管理员结成小组或团队,其中一人为主管,其他为副管,副管在主管的综合指导下开展工作。直属分局自今年初推行管理员主副管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2 搭建平台:建立以办税服务厅为核心和枢纽的税收业务工作运行模式

(1)简化办税流程。按照“统一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程序办理。在简化办税流程的同时,搞好办税服务厅各岗位之间以及办税服务厅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与业务流转,建立业务流转衔接制度,明确各环节职责,畅通业务流转渠道,逐步实现“两个统一”,即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各类涉税事项,统一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国税机关找纳税人调查核实事项,统一由税收管理员实施。

(2)理顺岗责体系。直属分局办税服务厅设置申报纳税、发票管理、综合服务等三类岗位。目前正积极推行“一窗多能”综合服务窗口模式,即多数涉税业务采用一个窗口办理,少量特殊业务(如专用发票发售、专用发票代开、防伪税控企业发行等)由专业窗口办理,条件成熟后,再由“一窗多能”转变为“一窗全能”,最终实现纳税人“走进一道门,来到一个窗,办完一切事”。

(3)合理划分区域。根据全省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要求,直属分局办税服务厅现设置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取表填单区、纳税咨询区、资料取阅区、等候区等6大功能区域。其中,办税服务区是纳税服务的主体区域,也是征纳双方联系最直接、最频繁的区域;自助办税区是纳税人自行办理纳税申报业务的区域;取表填单区是纳税人取用、填写各种涉税表单的功能区域;纳税咨询区是为纳税人解答疑难,收集意见,帮助、辅导纳税人办理各种涉税事宜的重要区域;资料取阅区是纳税人了解税收政策,获取政务信息的重要区域;等候区是为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提供等候和暂时休息的区域。各个区域独立发挥作用,成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和国税机关提供税收服务、履行税收职能不可或缺的环节。

3 构建环境:建设独具特色的税收服务体系

近年来,直属分局在税收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加强税法宣传教育,强化纳税咨询辅导,推行办税公开,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健全纳税服务制度等方面探索,收到了明显成效。特别是针对大税源的特色服务,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围绕“规范管理、强化监控、贴近服务”的“三位一体”主题,全面推进驻厂服务制,提高了征管质效。

(1)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分局实际,出台了《大税源驻厂管理服务办法》、《驻厂管理服务工作规程》、《驻厂管理员岗位职责》、《分局领导驻点包户联系制度》、《大企业电算化核算税收管理办法》等10项工作制度。明确驻厂管理对象、管理人员需具备的条件、工作职责、要求及考核办法。推行驻厂管理员主副管制度,通过考试考评,选拔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管理员为主管,优化人员配置,推进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能力搭配,变单打独斗为团队作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2)强化监控,不断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做好税源分析和分类管理,将大企业按年纳税额1000万元分为“特别重点户”和“一般重点户”两类。对“特别重点”户,如中石化荆门分公司、国电长源荆门发电分公司等实行适时监控,随时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前景以及各种原材料和关联产品的成本价格变动情况等,凡是与税收有关的情况和数据收集整理,清理掌握企业近年来的应纳税款、入库税款、滞欠税款、留抵税款等情况,分析其收入变化、成本核算、产业政策、宏观经济、税负增减等因素,按月按户出具税源分析报告。

3.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篇三

李长平

关联企业税收管理对于基层国税机关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课题。关联业务往来,由于企业间关系的特殊性和税收政策的专业性往往成为企业偷逃税款的避风港,可以说关联企业管理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强关联企业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是当前基层国税机关急需解决的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关联企业管理的现状。

以笔者工作的汨罗市局为例,2009年共有270户企业进行关联业务往来申报,申报关联交易额为412114万元,占全部交易额比例为53.32%,2010年共有294企业进行关联业务往来申报,申报关联交易额为 667713万元,占全部交易额比例为 60.76%,通过审核发现各类申报错误600多户次,督促企业调整应纳税所得额940多万元。关联企业数量多,交易额大,所占比重也大,税收管理存在很大难度。

二、关联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底子不清。全面掌握情况是税收管理的基础,而在基层国税机关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及时掌握关联企业的相关情况,摸不清关联企业的底子,更谈不上搞好关联企业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一是业务不精。关联企业管理对基层国税机关来说是个新课题,企业所得税管理专干和税收管理员对关联企业管理的业务不精,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二是人力不够。由于关联企业管理工作量大,而基层一线的管理人员偏少,年龄偏大,专业人才更是缺乏,人力明显不够;三是管理难度大。由于关联企业数量多,交易额大,企业之间关系特殊,涉及的税收政策又专业又多,管理难度很大。

(二)责任不明。因为关联企业管理是个新课题,基层国税机关缺乏管理经验,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往往导致在关联企业管理中存在责任不明确、互相扯皮的现象,管理专干和税收管理员不知道该干什么,什么是自己必须做好的事情,一旦出现管理上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追责。

(三)监管不严。日常监管是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税收管理的关键所在。基层国税机关由于业务不精和人力有限,往往对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关联交易物流、存货变化情况、申报纳税调整等情况监管不严,难以从源头上堵塞税收漏洞。

(四)申报不实。一方面由于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关联企业申报业务不熟,对关联企业的相关政策不了解,客观上导致关联申报不实;一方面由于企业老板利用关联企业的关联业务往来转嫁税负,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主观上导致关联申报不实。

三、加强关联企业管理的建议

(一)摸清企业底子,做好“基础”文章

在关联企业税收管理上,首先是及时掌握情况,澄清底子。一是要加强对国税干部的关联企业管理知识培训,使得管理专干和税收管理员熟练掌握关联企业管理的业务知识,增强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督促企业及时将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的相关情况及时报告税务机关;三是通过一年一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的关联企业纳税申报掌握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的情况;四是通过日常巡查、涉税审批核查等日常管理活动随时掌握关联企业纳税申报掌握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的情况。

(二)强化管理责任,做好“规范”文章

一是要全面落实责任,对税收管理员、税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政策法规部门管理专干等都明确了具体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到岗。二是设计专门审核表,对申报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填报数据是否准确等关键要素逐项进行把关。三是制定专门考核办法,将企业的申报质量、相关岗位人员的审核质量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

通过以上措施,力求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独立企业,所有企业从经营管理机制、经营场地、人员使用上要与其相关联的利废企业分开;二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通过健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配备专职财务人员,使企业做到按要求设立账簿,完善物流、资金流凭证及其他形式要件;三是规范资金管理,使关联企业之间原则上要全部通过银行进行资金结算,减少现金支付关联交易货款,同时关联企业之间要做到不代垫或代收货款。

(三)抓好监督管理,做好“扎实”文章

一是规范关联企业转让定价。关联交易定价往往成为企业间规避税收的主要手段。部分企业经常利用自行开具收购发票的便利抬高货物进价,拉开进销差价,以达到利废企业降低税负少缴税款的目的,为此必须制定关联交易定价规则,对“一对一”回收公司的价格构成作出统一规定,并督促企业将关联交易的定价情况及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二是监控关联交易物流的真实性。为了确保企业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对于部分重点关注企业的关联交易货物,要求税源管理部门进行实物查验;在日常巡查过程中,要重点核查关联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是掌握关联企业的存货变化情况。要及时掌握企业关联交易情况,对关联企业定期进行存货盘底,并对重点监控企业实行财产监盘。

四是把住关联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为了有效防范关联企业逃避纳税,在关联企业日常税收管理中要做到 “四个必核”:企业票种核定核查时必必须对比分析关联企业的相关情况;在进行企业纳税评估时必须评估分析其对应的关联企业的关键指标;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必须要求企业报送关联申报数据和同期申报资料;在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同时检查域内关联企业。

五是强化关联企业税收纳税调整。再生资源行业由于废旧物资收购发票由回收公司自行填开,部分企业往往利用这一便利虚抬进销价格已达到利废企业多抵扣税金的目的。为此,要定期对关联企业的存货、进销价格和资金往来账户进行审查,发现存货账实不符、进销价格高于市场行情或同类企业同类货物价格或存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的,督促企业进行自查自纠;拒不自查的,税务机关实施特别纳税调整。

(四)搞好关联申报,做好“落实文章”

为确保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申报的申报率和申报质量,主要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搞好清理摸底。每年元月份必须要求税源管理单位安排专人对辖区内的关联企业和应当报送同期资料的企业进行清理摸底;二是搞好宣传发动和培训辅导。在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箅清缴培训班上扎实搞好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申报的宣传发动和政策辅导和申报业务培训;三是上门督促辅导。对于关联企业和同期资料申报企业,安排税收管理员上门进行督促和业务辅导;四是层层审核把关。对于关联企业报送的关联申报数据和同期申报资料,实行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政法规科两级把关审核;对重点企业由主管局领导实行审核把关。

4.关于创建五型机关的心得体会 篇四

为了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我段针对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近日,扎实开展了以创建“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廉洁型、和谐型”为主要内容的“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对此我谈些个人的体会与心得:

在此次活动中我体会到,通过创建“服务型”机关,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向基层学习,为基层服务,请基层评判,让基层满意”理念,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程序,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接待、办事、转接、反馈结果等工作水平和质量,把机关真正建设成为“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职工服务”的服务型机关。机关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切实做到管理重心下移,深入群众,摸透实情,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推动管理机关切实由行政指令型向服务指导型转变。

通过创建“效能型”机关,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职工的效能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增强抓落实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重点针对机关个别干部职工中存在的“慢、散、懒、浮、庸、混”等不良作风和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要求不高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加强管理创新,改

进管理方式,大力改进机关文风会风,大力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的良好风气。严肃劳动纪律,坚持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严格规范请、销假制度。坚决杜绝官僚主义作风及推诿、拖拉、扯皮现象,不断提高机关的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通过创建“节约型”机关,牢固树立忧患发展意识,把厉行节约变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要积极开展“精打细算、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活动,牢固树立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思想,形成人人节电节水,节约办公用品,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对通讯费、差旅费等要制定出可操作的管理办法,加大财务监管和审计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生产性和不必要的开支,确保有限的资金使用到养护一线。

通过创建“廉洁型”机关,机关牢固树立廉洁公正办事、依法依纪行政的理念,教育机关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对机关内部重点工作环节、重点职能部门落实廉政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治理机关个别干部存在的吃、拿、卡、要等影响文明廉洁形象的不良行为,全力提升机关形象。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通过机关人员集体学习、中心组学习等途径,利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真执行好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确保各单位廉政工作不出问题。不断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内容,最大限

度地保证党员、干部职工对党务和政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通过创建“和谐型”机关,机关牢固树立“团结和谐共事、齐心协力为公”的理念,进一步大力弘扬“团结协作、创新进取、敬业奉献、甘当路石”甘肃公路精神,大力营造团结和谐、坚强有力的工作氛围,切实为创建和谐机关做好表率,提供保障。在政治、工作和生活上关心职工,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公路行业发展凝心聚力。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全力推进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创建“五型”机关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性的、短期的活动,更是一次长期性的、持久性的发展建设,我们要将这次活动的意义延伸拓展,让每一个人都领会到“五型”机关的内涵,推动各项养护事业的良好开展,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5.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篇五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主要任务是号召和动员机关全体同志为创建学习型机关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2005年3月,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王宁书记做了重要讲话,把XX建设学习型城市列为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今年,在市委、市政府制定的XX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又明确提出了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把XX打造成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根据市委的意见,市委宣传部将XX市国税局机关确定为创建学习型机关试点单位。对此,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上来,积极参加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下面结合实际,我就市局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明确意义

我们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市局党组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是第一次。对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投身学习,全员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吃苦、爱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不难看出,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朝换代的重要关头,还是在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的关键时刻,我们都把加强学习和教育民众问题突出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历史一再证明,事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队伍要壮大都同我们民族高度重视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理念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面对纷纭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历史任务,我们更是把学习提高到了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为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能力,市委决定率先从市级机关抓起,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其意义十分重大。这次,市委宣传部将我局确定为全市十一个学习型机关试点建设单位,既是对XX国税工作的重视、支持和肯定, 是一项十分光荣的政治任务,又是对XX国税发展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全员学习的浓厚氛围,奋力推动XX国税工作的蓬勃发展。

(二)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动力,积极应对改革和发展需求。学习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是加强市局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不断推动“双争双创”和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等方面同以往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适应新变化,迎接新挑战,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履行好我们的职责,毫无疑问对我们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次全系统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工作,可以说就是对我们征管精细化、信息化建设能力的一次全方位检阅,是对我们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工作技能的一次全方位考验,如果我们这支队伍平时不努力学习、不超前学习、不积蓄本领,就会留下“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推综工作也就不可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实践证明,自觉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是做好工作、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因此,建设学习型机关不仅关系着每一个人素质提高、一个集体工作的成效,更重要的是关系着国税事业的发展。广大干部职工只有充分树立“以乐于学习为荣、以甘于平庸为耻”的荣辱观,充分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常怀本领恐慌、知识恐慌之心,才能真正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释放全身的学习能量。

(三)认清形势,查找差距,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从我市国税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看:纵向比,我们成绩很大,近六年税收收入都保持了增长,创造了很多的荣誉,得到了省国税局和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横向比,不管是我们的收入总量、GDp含税率、管理质量,还是国税事业的自我发展、自我保障能力,都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市局机关作为全市国税系统的领导机关,对全市国税事业的发展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破除自我感觉良好、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阻碍自身发展进步的旧观念,树立勇于学习、敢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新观念,在学习上知不足,在学习中抓差距,这样才有可能促进XX国税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即使市委宣传部没有把我们作为试点单位,我们也应该主动、自觉地抓好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活动,这是事业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内在冲动。现在给了我们外在压力,只要我们把压力变动力,把外因和内因有机结合,就一定能够把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从市局机关干部队伍状况来看:84名在职干部职工中,有81人取得了大专学历,达96.4%;有51人取得本科学历,达60.7%;有18人取得研究生学历,占21.4%。有38人次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电子工程师、秘书中级、省局级征管稽查能手等证书和荣誉称号,特别是近两年,通过机构改革和人事调整,机关已汇聚了相当一批各个工作领域的拔尖人才,有力推进了机关建设,这是值得肯定和欣慰的。但也应清醒的看到我们一些干部的能力、水平和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学习,或不重视学习。目前,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还不够强,学习的热情不高。缺乏主动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进取精神,一些干部八小时以外不是抽出时间学习,而是把时间用在社交和娱乐上。二是学习与工作不能很好地结合。有的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学不学一个样;也有的认为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也有的讲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学无目的,学无所用,存在着学习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三是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如有的工作并不忙,却不抓紧学习和提高;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或取得一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职位变了,职责重了,却缺乏内在动力、压力和紧迫感。四是缺少学习的总体规划。有的同志也在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不强,致使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把学习融入工作之中和生活之中,真正把学习作为毕生追求,作为一种享受,作为神圣的职责,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联系实际,把握目标

创建学习型机关,必须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按照市局党组《关于建设学习型机关试点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项工作安排好、组织好、落实好。

(一)要正确把握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内涵。具体讲,就是要提高机关干部职工四个方面的水平:一是提高思想水平。促进干部职工养成爱思考、会思考、勤思考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境界要提高,眼界要开阔,思维要活跃。二是提高理论水平。促进干部职工掌握更多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税收理论和科学技术,融会贯通运用于税收工作实践,让工作少一些弯路、少一些折腾,多一些实际、多一些创新。三是提高道德水平。促使干部职工更加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公民道德、家庭美德和党纪国法,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修养的意识,并积极影响周围的人和事。四是提高工作水平。促使干部职工自觉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贯彻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既要出思路、出办法、组织协调,也要动手、动脑、会抓落实。通过提高四个方面的水平,把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过程,变成推动全市国税事业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

(二)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对待学习的问题不能仅仅从个人习惯和爱好上去认识,必须上升到精神状态和事业成败的高度上来认识。可以这样说,评价一个干部的精神状态好不好、事业心强不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其对待学习的态度。每一个同志都应该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待工作的责任,是一项任务。因此,我们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把学习作为自觉的、经常的任务来抓,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不断推动机关的全面建设。

(三)要正确把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施者、参与者、受益者是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在学习组织方面,为使创建活动针对性更强一些、侧重点更明确一些,我们将在机关开展学习型班子、学习型处室、学习型小组、学习型团队等学习型细胞建设活动,构建多层次创建格局。在建学习型班子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局中心组的理论学习,逐步丰富学习内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决策水平;在建学习型处室上,坚持机关和处室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制定具体的学习标准,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在建学习型团队上,以现有党、工、青、妇、离退休干部组织为群体,因人制宜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在建学习型小组上,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开展信息、法制、文秘等方面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在学习内容方面,各单位要注重机关干部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内容,以增强学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方式上,市局将继续深入扎实地推进干部能力培训工程,将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一批同志参加总局、省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鼓励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学历学位教育,报考各类专业等级资格证书,并将把各处室负责人每年为机关全体同志作一次专题知识讲座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将快乐学习理念贯穿其中,广泛采用情景教学、模拟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增强学习的生动性;广泛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即每天读一篇文章、每月看一本好书、每季度写一篇心得、每年写一篇论文或调研报告;广泛开展各类知识竞赛、业务比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交流学习等活动,通过开展上述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扩展学习时间和空间,营造无所不在的学习阵营,增强不断学习的氛围和实效。

(四)要正确把握促进干部学习的长效激励机制。按照年初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市局将出台以“考试考核定能级,以能级定岗位、以岗位定报酬、以考核定奖惩”的绩效考评体系,为有能力干好工作的同志创造更多的利益空间和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随着试点工作的完成和进一步的全面铺开,必将有力促进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学习、增长才干、发奋工作。从今年起,市局将各县市区局要报考的专业资格证书人数以任务列入了目标责任书,这使各单位普遍感到有压力,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县市区局能及时将这种压力转变为动力,已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进入落实阶段。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市局机关虽没在这方面作硬性规定,但作为领导机关应率先垂范,更要积极主动地落实好这一工作,不能只要求县市区局完成,对市局机关就开绿灯,下来请人教处再进行督促检查。今后,市局还要在完善学习考评和激励的相关制度方面进一步下功夫,探索把学习的实际成效纳入干部考核内容,作为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年度评先和实施奖励、晋升与提拔的重要参考依据,使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有所成的同志在政治上、精神上、物质上都有丰厚的收获,以深入持久地推进学习型机关的创建活动。

三、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建设学习型机关,是当前市局机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和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市委和市局党组的要求,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安排,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局党组对创建学习型机关非常重视,对创建学习型机关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市局还将成立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领导小组,我为第一责任人,对这项工作负总责;党组成员按照分工,负责分管处室的创建工作。本文由网络提供,请登陆查看更多文章市局局内各单位具体负责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机关党委和人事教育处是这项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同时,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在创建活动中的协调作用,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

二是求真务实,学以致用。这项活动能否取得成效,检验的标准是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质量和水平是否真正得到提高。我们反对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一定要在思想上体现求真精神,在行动上体现务实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作起,从身边抓起,务求取得实效。市局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市局的中心工作,瞄准创建工作的整体目标,把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保障措施与工作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互动,使创建学习型机关同机关建设相结合,同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相结合,达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目的。

三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创建学习型机关,关键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好头。有了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才能带动整个机关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探索风气、实践风气、创新风气。市局党组要求科级以上干部必须作到“三带头”:坚持带头学习,率先完成学习任务;坚持带头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促进工作;坚持带头撰写学习体会文章,用以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局党组成员和各处室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推进全局改革与发展中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切实认识到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机关的创建工作。

四是营造氛围,共同提高。创建学习型机关,涉及机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意见,我们制定了《关于建设学习型机关试点活动的实施方案》,这既是当前的任务,也是长远的计划。市局局内各单位要结合本部门人员实际,对《实施方案》进行细化,务求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期间,我们将不定期的安排召开汇报会、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学习体会,探讨学习方法,总结、宣传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和成功经验,为建设学习型机关营造良好的氛围。

同志们,创建学习型机关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我们要紧急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务求创建学习型机关取得真正实效,为推进全市国税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 章来源 莲

6.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篇六

关系的总和是否达到“1+1>2”的效果,对机关党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情况看,影响机关党组织内部关系的因素以下三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行政职位因素。《条例》规定,机关党组织书记一般应由党员行政负责人兼任,所以机关大都是党政“一肩挑”,也有少数是由行政副职兼任。正是因为行政领导身份的特殊性,反映到党内会依然左右着党组织成员中的每一个机关干部。因此,虽主要领导也说“我是以普通党员身份来参加会议的!”之类的话,实际上还是有意无意的起到了提醒:“虽然我参加了会议,但我是主要领导!”因此,机关的一般党员,有时即使个人有什么想法,也碍于领导的特殊党员身份而不敢乱说。这就造成了机关党的组织容易成虚设或者以行政会议代替党的会议现象的存在。二是素质结构因素。机关干部在文化、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而每一个班子都是由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思维方法的个体所组成,在外在表现上往往具有明显的性格行为特征:如有的反应敏捷,有的深思熟虑;有的冷静,有的急躁;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注意权力,有的追求理想。而且由于各成员的年龄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修养的不同,也会使各个成员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表现得更加错综复杂。在工作中,上述差异往往会反映在对问题、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中,产生意见、评价不一致的分歧。而且,由于个体性格特征的复杂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对班子成员思想观念的影响,并与性格特征交织在一起,使得班子成员之间因个性、思维方式、年龄、经历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和摩擦有增加之势,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班子内耗,产生不团结现象。三是组织制度因素。党的组织制度是班子成员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工作规程和行动准则。包括民主集中制的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等。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班子内部缺乏民主,或表面民主实际不民主,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民主“过剩”,班子成员“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意见相左,形不成统一认识;班长不善于集中班子成员的智慧和建议,形不成领导核心,造成无谓的分歧矛盾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班子内部关系的正确处理。实践证明,这些不协调、不统一,甚至软弱涣散的表现,最初都是由于没有认真按照组织制度办事,工作中的矛盾、思想认识上的分歧缺乏通过交心通气、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内生活制度来统一思想,使矛盾扩大化。

一、发挥“班长”在和谐内部关系中的领军作用

1、摆正位置。机关行政一把手往往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面工作、有的甚至负责本地区的全面工作,承担主要责任,是领导班子中的“主角”、“班长”,他与委员的关系,既是主角与配角、上下级的关系,在党内决定问题时又是平等的。应该时刻谨记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把自己置于集体领导之下。坚持重大问题一定要由集体讨论和决定、少数服从多数等民主集中制原则,表决时正职与副职、其他委员都是平等的一票。

2、处理好与党内副职的关系。机关党组织的副职,情况比较复杂,有些人数多、机构大的机关部门或单位,党组织为总支或党委建制的,副职往往就是行政班子中的副职;而一些人数少的单位,副职可能就是机关中层干部或者一些年龄、资历深一点的同志。因此,正确处理与副职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由部门行政副职担任副书记的,要把握好行政正副职和党内正副职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与联系;对于由行政中层干部担任党内副职的,书记要针对自身行政工作任务重、精力相对不足的特点充分发挥副职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允许副职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比较灵活的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切忌避开副职去包揽一切事务,使副职感到可有可无或者是个摆设。

3、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职要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塑造好的形象,通过非权力因素即自身的人格魅力树立威信。因为,机关党组织书记实际上是党政“一肩挑”,在实际工作中用权行为的独立性较大,如果自己不注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回避甚至压制批评意见,那这种独立性就很容易演变成家长制。对成员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批评,善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既指出缺点而又讲清道理;努力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搞好班子建设。总之,要关心人、了解人、团结人,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二、遵循“共识”在和谐内部关系中的准则作用

7.关于创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专业论文

关于创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摘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提出的总体要求。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创建和谐企业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和谐企业;特征及意义;矛盾和问题;对策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fairness and justice, honesty and friendship, full of vitality, stability and order,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roposed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Enterprise is the cell of society, creating a harmonious enterprise is the basic uni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n important part.Key words: harmonious enterprise;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2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创建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意义

1.1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

和谐企业是企业结构合理的企业。所谓企业结构,是指企业的治理结构、文化结构、员工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各种资源要素结构等等。所谓合理,是指企业结构的各个子系统处于一个均衡、稳定的状态,企业内外部的张力很小。因此,企业内部资源要素的整合以及对企业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小,成本较低,企业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强。

和谐企业是行为规范的企业。一个和谐企业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应该是一个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照章纳税、诚信经营的企业;一个和谐企业在把握企业内部关系时,应该是一个秩序井然的企业,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向,有透明公正的晋级和薪酬规则等等。

和谐企业是运筹得当的企业。有了合理的企业结构和良好的企业规范,还要有优异的企业运筹能力,企业才能最终得以和谐。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家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在企业中的作用。

1.2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和谐企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财富源泉,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就业载体,同时也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生活载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生产载体。只有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设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致力于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企取得长足进步,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而且培育了自己的管理和技术队伍,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改变粗放性、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就显得更为必要。

第三,建设和谐企业是解决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在不断调整;就企业来说,市场竞争无序化,劳资关系白热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紧张化,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不和谐现象频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在理性发展中寻求妥善化解矛盾与企业冲突的理想方案,只有化解了诸种社会和企业矛盾,才能避免冲突与对抗,企业才能顺利地提升到更高的发展平台,使整个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2当前影响企业和谐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1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不深。国有企业虽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构建和谐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整体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不够明确。一些企业强调投资环境,注重招商引资,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创建和谐企业重视不够。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2部分企业重企业发展。轻职工权益,劳动保护不到位,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参保率“双低”。一些企业领导和经营者仅仅把职工看成是“打工者”和管理对象,“以人为本”的和谐双赢理念不强。某些分配不公平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均可按贡献参与分配,但实际情况是各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是不公平的,作为最重要的劳动要素,在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而资本和管理等要素却处于强势地位。职工收入偏低,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成为当前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主要问题。经营者、管理者与职工的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不少企业还存在着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的现象,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相应增加。

2.3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变。企业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必然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一些企业盲目强调做大,片面追求规模,忽视对先进、成熟技术及清洁工艺的开发应用,对新建项目安全环保“三同时”把关不严、审核不力、措施落实不够,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形成了新的浪费和污染。

2.4企业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国有企业形成了多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包括在岗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内部退养人员、离退休人员、家属工、待业子女等,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加之历史与现实的问题互相交织,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护企业内部稳定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市场开放程度加大,竞争日益激烈;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性较强;国家对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给企业维护和谐稳定增加了新的难度。

3创建和谐企业的主要对策措施

3.1创建和谐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关系

①要处理好依法治企与加强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公平公正。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严格遵守《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依靠”方针,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治企、依法管理,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和谐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要处理好科学发展与合理分配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企业要和谐,根本地讲主要取决于两条:其一是要把“蛋糕”做大,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其二是要把“蛋糕”切好,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用分配原理的合理化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要处理好企业稳定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和谐企业首先是一个稳定的企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企业。要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着力发挥维护稳定网络的作用,及时沟通、及时收集、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要主动超前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建立可靠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要进一步严格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从远着眼建立起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要下大力抓好安全生产,从根本上说,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

④要处理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统筹兼顾。一是在企业内部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一切有利于企业进步的愿望得到尊重,活动得到支持,才能得到发挥,成果得到肯定;二是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引导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和上升通道。同时,要始终坚持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要以强化执行力为主线,保证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要正确处理在岗职工与离岗职工、主体单位职工与改制单位职工,干部与职工等群体之间的关系,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承受能力;要通过适当的活动和形式,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的机会,融洽员工关系。

3.2创建和谐企业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①注重抓好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和谐。要尊重和服从地方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积极了解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遵守法律、法规,调节企业和国家、地方的各种关系。要严格依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法纳税,履行应尽的义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与合作,多向地方政府传递企业有关的信息和情况,协调好企业与地方政府中各部门的关系,争取他们对企业的理解、支持和指导。

②注重抓好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要坚持把施工所在地当作自己的家园,时刻注意企业形象,积极参加当地公益活动,加强与地方组织以及当地群众的沟通,并为当地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施工安全,强化环保意识,坚持安全文明施工、绿色环保施工,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促成企业与环境和谐相融。

③注重抓好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因此,企业在营造自身“小环境”的和谐氛围时,还应该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大环境”相和谐。要十分注重加强与新闻媒介的沟通联系,既要通过新闻媒介了解社会动态和经营环境,获得更多的有利于企业生产的信息,更要注意通过新闻媒介,将企业介绍给社会,帮助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以利于企业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人民需要和谐,企业需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发展,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创造国家的繁荣昌盛。党的十七大发出了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成为人心向往的时代最强音。我们要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在企业发展、生产经营工作中,唱响和谐发展的主旋律,把和谐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握机遇,练好内功,加快企业做强做大做优的步伐,实现又好又快又安全地发展。

8.对创建和谐机关的研讨 篇八

和谐机关问题。

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角度:当前需要建设和谐机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和谐机关是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建设和谐机关,是解决发展中各种不协调问题的客观要求。几年来,松原中支在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领导班子建设、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和金融业务建设都有很大的提高,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还存在着重视业务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只顾个人、局部利益而忽视集体、全局利益的问题;存在着攀比的思想;存在着只讲索取,而不讲奉献的问题;存在着好说懒做的现象;存在着一事当前,先考虑个人利益的问题等等。

对于这些不和谐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干部职工的思想和情绪,必须用发展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构建和谐机关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从价值观的角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论断,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把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和最高诉求。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成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文明中支来讲,就是维护好干部职工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

在构建和谐机关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干部职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干部职工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干部职工的全面发展,让最广大的干部职工成为和谐机关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享用者。第一,要保障干部职工受教育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保障干部职工的创造权利;第二,要保障干部职工的政治权利,不断拓宽实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的渠道, 维护和实现机关公平和正义,把维护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保障机制;第三,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努力做到三个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干部职工物质利益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全体干部职工共享发展的成果,朝着统一的方向稳步前进。

从主体观的角度: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构建和谐机关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不仅要把干部职工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把干部职工作为构建和谐机关的中坚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和谐机关是一个具有创造活力的机关。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广大机关干部投身于构建和谐机关的事业中来。这就要求:第一,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只有把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反映好、协调好、处理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处理好,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中心支行“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干部职工是推动事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力量,必须尊重他们的劳动、知识和创造,在机制上保障他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真正做到使一切有利于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三,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机关建设的事业之中。第四,必须

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干部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使机关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从辩证法的角度:把握矛盾的度

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和谐机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中心支行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三个文明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干部职工得到

实惠,因而是和谐稳定的,我们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

在肯定总体上的和谐稳定并不意味着否认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和谐社机关并不是没有矛盾的机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正面对并将长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例如,干部职工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长并更趋多样化,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对机关建设出了新要求;干部职工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民主政治提出了新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

9.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篇九

一、从税收环境分析看内控预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COSO内部控制框架(COSO是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的英文缩写,其于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报告被誉为内控研究的奠基之作。)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内控环境是其他所有内控组成要素的基础,决定着内控预防体系建设的形态和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基层国税机关面临的内控环境,对有的放矢地加强内控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内控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基层国税部门的内控环境,应当从税收业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三个层面来分析:

(一)税收业务环境。税收业务工作是基层税务机关的中心任务,主要体现为征收、管理、稽查等税收执法活动。近年来,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深入实施,基层国税干部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干部素质不

一、对执法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执法权的运用不够规范,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随意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同时,由于某些税收政策和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业务岗责、办税流程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税收执法行为的规范和对管理风险的防范相对不足和滞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税收执法风险的发生机率。税收执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体现了税收业务环境的主要特征。而要优化业务环境、推进依法治税和依法行政,最终实现法治规范文明高效的税收管理目标,迫切需要加强国税机关内控预防体系建设。

(二)人力资源环境。税务干部是基层国税系统内控预防体系建设的建立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内控环境的优劣及其他要素的结构、设计和执行,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控的效果。从当前的状况看,基层税务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学历结构不一,部分单位在年龄结构上还呈现逐年老化的趋势。如潍坊市所属县市区国税局的税务干部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0岁,部分单位平均年龄达到47岁,而每个县市区局每年新招录人员仅为1-2人(新招录人员年龄大约为23岁)。随着干部队伍年龄的老化,容易产生惰性心理,极易在依法办事方面放松要求。从基层队伍人员的构成来源看,有的通过毕业分配或者公务员招录,有的从其他部门调入,还有军队转业安置等多种渠道。其中,很多人在进入税收队伍以前对税收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接触,对税收法律法规、执法风险认识不足。

(三)社会发展环境。税收社会发展环境,简而言之就是指税务机关在履行职能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和部门对税收工作的关注、监督和影响。影响内控的社会环境因素较多,最直接的外部影响来自于有关监督机构以及纳税人等社会公众实施的监督及提出的要求。对基层国税机关而言,其直接接受的监督包括来自于检察机关的司法监督、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等方面。作为行使国家税收职权的经济执法部门,基层国税机关还要随时面对纳税人依法提出的政务公开、听证、复议等各项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基层国税机关进一步增强控制意识。同时,基层国税机关在执法服务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极易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以上分析看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国税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承担的税收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税收执法要求越来越规范,干部队伍管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要确保国税事业科学和谐发展,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然而,在目前基层国税机关惩防体系建设中,“防”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税收执法检查、税收执法责任制等基本上属于事后监控,各种内部监督措施难以覆盖税收工作的全过程,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风险缺乏有效的事前控制和及时的事中控制,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及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因此,大力加强和完善基层国税机关的内控预防体系建设尤为重要、非常必要。

二、内控预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们潍坊市国税局积极借鉴COSO内控框架的理论和方法,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提出了“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通过科学的风险防范和权力制约措施,强化‘一岗两责’,完善‘两权’监督,推进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和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注重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简捷高效;一岗两责,齐抓共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工作原则,明确了“一岗两责、三级联动、五步防控”的思路举措,探索了一条基层国税机关的内控预防体系建设新路。

强化“一岗两责”。实行全人员、全岗位、全过程防控,构建积极有效的大预防工作格局,是内控预防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一岗两责”概念,不论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同志,在内控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中都要承担“一岗两责”的责任,在抓好本单位、本部门、本职业务工作的同时,又必须同时履行廉政职责,抓好岗位防控。实行“三级联动”。运转协调、高效的组织架构是确保工作落实的关键。国税机关的内控预防体系建设要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建立上级与下级、单位与部门、部门与个人等相互间有效的联动机制。各级国税机关都建立起内控预防中枢机构,即总控组织;市、县两级国税机关业务职能部门积极落实“一岗两责”职能,形成内控预防中控组织;基层管理分局及每名国税干部形成抓落实的底控组织。通过机关部门之间横向联动,上下级之间纵向联动,内控中枢对各级重大事项重点控制并与相关的“点”“线”“面”多向联动,形成内控预防立体组织架构。

推行“五步防控”。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内控流程的优化和工作运行机制的科学严密。为此,我们结合基层税收工作特点,制定了“基础防范、风险评估、自控管理、他控跟进、结果应用”五个循环工作步骤,建立环环相扣的闭环式内控预防流程,将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纳入内控机制之中,确保各岗位工作都有机融入到内控预防体系建设中来,形成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

基础防范,即通过开展全员风险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以及强化廉政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全系统形成人人思廉、事事显廉的良好风气和氛围,打牢内控预防工作的思想基础。

风险评估,即通过以岗位为基本单元、以部门为责任单位,做好“点”上的排查;以案例分析为抓手,做好“线”上的疏理;科学评估岗位风险,做好“面”上的筛选。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岗位风险分级分类管理。

自控管理,即通过加强岗位自控,要求每名干部都要清楚自己岗位涉及哪些高风险点,明确风险防控的要求和措施,在工作中自觉落实,抓好预防;通过加强部门自控,要求各级各部门自觉对本级职责范围内的下级工作链条各环节,实施自上而下的主动防控;通过强化领导自控,要求领导干部真正把风险防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在内控预防体系建设中要切实发挥领导作用和表率作用。

他控跟进,即在要求各岗位自控的同时,通过建立完善他控制度,优化他控方法,拓展他控渠道,积极推进全方位的立体监督,形成有效的他控工作机制和全时段、全方位、全环节的内控预防工作格局。

结果应用。即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责任追究和以控促管等机制,不断提高内控预防工作质量,形成持续改进的工作态势。

在“一三五”组织架构中,“一岗两责”是基本要求,着重于思想上的引导和约束;“三级联动”是组织保障,着重于架构科学的组织体系;“五步防控”是方法措施,着重于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严密规范的内控机制和监控网络。以此,将执法、服务、征管和行政管理等诸方面的监督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对税收执法、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的全面监控。

三、内控预防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内控预防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受传统观念、现实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内控预防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并且有些问题带有普遍性。正确认识和科学解决这些问题,对深化基层国税机关内控预防体系建设、促进系统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控预防认识不到位。当前仍有少数干部对内控预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内控预防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的认为内控预防是领导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单位对内控预防教育力度不够,忽视干部岗位廉政教育与自我教育,内控预防教育与当前任务不匹配、不同步;有的部分税务执法人员存在执法不严,行为失范的问题,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时有发生,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

(二)内控资源整合利用不高。当前,国税部门内控预防工作尚处在初步实践阶段,内控管理职能分散于监察、法规等少数部门,部分部门之间信息不够畅通,综合协调不强,容易造成内控预防不到位、监督管理脱节现象。内控预防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内控信息分散在各业务部门之中,缺乏毕业的整合和共享。

(三)内控预防措施亟需完善。在部分基层单位中,内控措施不得力、方法不科学、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单位他控措施尚未形成制度和固化,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目标管理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有的业务流程衔接不紧密,责任划分不明确,上下监督、内外监督、相互监督不到位,税收执法责任过错追究不严;有的单位对税务干部的管理、监督、奖惩等制度执行不够严格,权力分解不到位,决策权、审批权、监督权制约不够,权力过于集中并缺乏有效的公开。

四、深化内控预防体系建设的措施选择

当前,深化内控预防体系建设,既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内控管理理念,又必须紧密结合基层国税机关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扎实推进,确保真正取得实效。

(一)建立完善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组织体系。一般企业内控管理理论认为,内部控制有经营性目标、遵循性目标和可靠性目标等三个基本目标。经营性目标是指内部控制应确保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遵循性目标是指内部控制应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可靠性目标是指内部控制应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国税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其工作职能、性质和企业有所不同,但我们在建立内控预防体系时,也应首先确定机关的战略发展目标,围绕战略目标实施内控管理。当前,各级国税机关应围绕履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统一要求,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长远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并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把发展性目标与遵循性目标、可靠性目标结合起来,以目标为导向,建立完善国税机关内部组织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完善以全员“一岗两责”为重点的岗责体系和总控、中控、底控 “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内控预防工作格局,推进内控预防体系建设的不断规范和完善。

(二)建立完善以税收业务为导向的制度机制。内控预防工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做好税收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性措施。所以,分析内控预防工作的客体、确定内控预防的重点事项,是内控预防工作开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当前,基层国税机关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税收管理,二是行政管理,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基层国税机关内控预防

体系建设,也要紧紧围绕这三大主体业务,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并使内控制度贯穿、渗透到税收征管查、机关人财物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使内控制度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覆盖,彻底消除内控“盲点”。要正确处理加强内控管理与提高工作效能的关系,既要确保各项税收业务工作高效开展,又要确保内部权力规范运行,使二者相融相促,而不是相反相背。

(三)建立完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工作流程。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纳税人及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个别素质不高、执法不规范的税务干部来说,所面临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违纪举报等问题呈高发趋势,可以说税收执法风险正在逐步加大。面对这种形势,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对潜在风险的预见和控制,成为税收管理的现实需要。当前,基层国税工作风险主要包括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两个方面。要通过加强岗位风险评估,找准风险点,并紧紧围绕风险点,针对工作岗位或具体环节,建立健全条规具体、相互制约、措施配套、有可操作性的风险防范管理流程。要从工作内容、操作程序、岗位职责、违规处罚等方面,规范和细化具体岗位或具体项目的实施要求;要赋予监督机构和人员明确具体的职责和权限,杜绝个人说了算,杜绝“简单”行事等无序操作的缺陷和漏洞,确保“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依,凡事有据可查”,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深入到哪里”,以逐步形成以岗位为点、以工作流程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风险防控机制。

(四)建立完善以核心价值为导向的内控文化。所谓内控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内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广泛认同、遵循,带有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思想作风意识、行为方法及其物质、活动载体等的总和。加强内控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凝聚、激励、熏陶作用,形成“科学发展、内控先行”的文化氛围,提高税务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加强内控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当前,加强基层国税本部门的内控文化建设,一是全面提升国税干部的文化素养,造就根植于内心的团队精神和共同愿景,形成不需要他人提醒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自觉性。二是努力打造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理念文化。将国税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进行融合,使国税干部自身价值和国税事业发展目标达到有机结合,为不断提升内部控制力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不断完善控制有力的方法举措。提高国税干部职业道德水准.规范员工职业行为,使所有人员都熟悉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努力发现问题,控制风险。四是全面培养国税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将文化理念融汇于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合方面,通过制度文化的不断渗透,使制度的“外在约束”演化为国税人员对规则自觉服从、对风脸主动防范的“内在约束”。打造有国税特色的内控文化,必须要按照部门文化建设的原则要求,在国税文化总体框架内逐步进行;同时,又要突出特色,积极创新,从精神、环境、组织、行为等方面稳步推进,使内控文化成为国税文化中的亮丽分支。

(五)建立完善以管理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首先,对内控预防工作的考核要以内控预防工作绩效为抓手,突出严肃性、全面性和独立性。严肃性,就是要将内控预防体系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对工作完

10.关于创建和谐型国税机关的思考 篇十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而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职能正常发挥的有力武器,对提高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树立部门形象等都有不可低估的功效。对基层国税机关来说,要带好队、收好税、执好法、服好务,就不得不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纪检监察职能,不折不扣地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为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正确认识基层国税机关纪检监察的作用

基层国税机关的纪检监察工作是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保护器,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能确保干部职工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

路线一经确定,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任何事都是人干出来的,任何工作也都是品德高尚、廉洁奉公、德才兼备的干部才能做好的。因此严把廉洁这道防线,保证干部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廉洁从政、任劳任怨、尽心尽责,把该办的事办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就真正发挥了纪检监察的作用。

(二)能确保作风好、事业兴

作风问题是关系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运转是否顺畅、工作秩序是否正常、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国税形象是否良好等问题,也是做好税收工作、确保税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作风好则事业兴、作风差则事业衰。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打招呼、检查考核等方式,使干部职工以优良的作风对待工作,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

(三)能确保行风正、服务好

管行业必须管住行风,基层国税机关是直接面对纳税人的,是直接为纳税人服务的,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反映在纳税人的印象中。如果在税收管理活动中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存在吃、拿、卡、要、报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不廉洁行为。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就要主动出击,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要通过行风问卷调查、走访纳税人明察暗访、召开纳税人座谈话等形式,力求听到纳税人的真实声音,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

(四)能确保行政行为规范有序

基层国税机关的每一项行政行为如政府采购、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税收政策的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等是否按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办理,是否在操作过程中有不规范、不严谨、不科学、程序不合法等行为。对这样一些重大问题,要对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加大监督检查、全程参与和全程跟踪,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项工作行为都合理合法,都符合上级的规定。

(五)能确保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领导干部的一切活动都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起到非常大的导向作用,一个领导干部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对单位的发展、对干部职工的成长、对社会的贡献就非常大,相反就只能是制约发展、伤害干部职工的感情、就谈不上有什么贡献。因此平时采取加强监督、善意提醒、督促纠正、向上级报告等方式,规范领导干部的领导行为和从政行为,让领导干部把精力集中到领导国税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来,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

二、基层国税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发挥好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对推动税收工作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但对目前要真正开展好纪检监察工作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

基层国税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已涉及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涉及到征、管、查等税收执法方面,又涉及到人、财、物等行政管理方面,还渗透到税收信息建设方面。牵涉的范围广,难

度大、压力大、责任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外,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不但要学会纪检监察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还要懂得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征收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基建管理等相关规定,才能适应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要求与现行从事纪检监察的人员素质极不匹配。

(二)教育形式不够多,实效性不高

基层国税机关目前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了一些常规性教育,如每月一次的纪检日活动、开展家庭助廉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但效果并不明显,没有从心灵上受到触击,没有真正起到警醒的作用。认为这些都是领导干部的事,与我们一般干部没有关系,这些形式只要我们参加就行、有记录就行,根本没有通过这些教育的形式为契机查找自已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利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为自己和家人捞取好处,有没有得到过不义之财。

(三)监督力不从心,显得软弱乏力

没有监督的权力就会滥用、就容易滋生腐败。但从基层国税机关来说,从领导体制上,纪检组和监察室是在本级党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的体制要发挥好监督作用就显得有些无力,不敢或不愿进行监督。进行善意提醒的多,直面出击的少,正面教育的多,违规惩处的少。从人情事故上,大家都工作、生活在一起,也不愿意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得罪人,只要没有违纪违法,能过则过。从业务素质上,一些业务上的问题由于没有涉及,不熟悉各业务环节,很难在断时间内发现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四)没有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一些部门或领导片面的理解纪检监察工作是纪检组、监察室的事,与我们没有关系,只要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就行了。部门负责人只顾抓业务工作的多,抓干部教育管理的少,认为只要自己保证廉洁,就一了百了,没有真正形成党风廉政

建设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做好基层国税机关纪检监察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纪检监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工作压力大、责任大、要求高。对做好这项工作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只要有党组的坚强领导,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人员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勤学苦练,多思考工作、多想办法、多出主意,就一定会做好的。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没有真本领,哪敢上刀山。因此从事纪检监察的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纪检监察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征管规程、行政事务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才有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可能,才会变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才能防范于未然。要在适当时机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中纪委、监察部和上级国税组织的纪检监察业务培训,使纪检监察干部有良好的素质投身到“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行业中。

(二)丰富教育形式,力求真正取得实效

在开展常规性教育形式的基础上,组织干部职工到红色教育基地感悟革命先烈为国献身的优秀品质,到青少年教育基地感受尊老爱幼、以善为本的高贵品质,到贫困农村体验农民的吃苦耐劳的纯朴品质,到监狱倾听腐败分子的忏悔录等这样一些具体有血有肉的形式,使干部职工从灵魂深处去感悟、去体验、去品味,可能这样的教育形式更容易接受,取得的效果要好些。

(三)加强日常监控力度

要真正形成监督制约的良好机制,纪检监察干部要感于坚持原则,感于抵御歪风邪气,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低头,坚决摒弃那种为了领导关系、干群关系、私下感情关系的就放弃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而使小错误酿成大错误,甚至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样不是照顾了干部,反而是害了干部,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四)形成合力,共同把工作做好

11.国税局创建和谐分局规划 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关系、夯实和谐基础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和谐分局为重点,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内涵,创新创建形式,兴起一轮创建工作热潮,推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人人共享和谐的生动局面。

(二)总体目标

xx区国税一分局开展和谐分局创建的总体目标是:

——以实现征纳和谐为目标。公平、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维护税收公平、开展诚信服务是实现征纳和谐的必然要求。我们突出法治型、服务型国税的创建。我们以让纳税人缴上满意税作为追求目标,加强和改进税收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以增进内部和谐为目标。把塑造和谐文化作为国税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重视思想舆论导向,加强对干部的理想、信念、责任教育,用共同的精神追求来激励和凝聚人心。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税务干部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学法纪条规,做廉洁公仆”专题教育活动,争创“好班子”活动,切实增强国税干部岗位建功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国税干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活力迸发,税收事业全面、稳步、协调、持续发展。

——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对内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突出“和谐”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弘扬xx国税精神的主旋律,巩固和谐共进的道德基础;对外自觉将国税工作置于地方发展的大局中来考量,主动为地方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和提供优质的税收服务,努力提高为地方领导提供信息、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服从地方党政的正确领导,接受监督。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符合广大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第一准则,把干部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创建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准,调动全局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和谐分局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满意度。

坚持重在教育。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加强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干部群众的和谐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氛围。

坚持典型引路。培育、发掘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亮点,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和谐创建活动水平。

坚持探索创新。适应新形式、着眼新要求,重视在和谐创建活动的覆盖领域、评价体系、监督措施、长效机制等方面的探索,不断创新思路举措,是和谐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主要措施

(一)以实现征纳和谐为目标,大力开展法制型、服务型国税建设

公正执法,为构建和谐经济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坚决执行上级文件规定,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实施税收征管,规范执法。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进一步规范各税种管理,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加强与公安、地税等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动机制,完善“两权”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三是不断提高国税干部的执法能力。通过行之有效的执法培训,强化法制观念,丰富法律知识,以征收管理为重点,加强执法监督制约,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以公平保证和谐。

优化服务,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一是更新服务理念,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实现税收工作由“监督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坚持并落实“国税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税机关为基层服务,国税干部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把纳税人“满意不满意”、“方便不方便”作为依法征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明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保证税收政策公开、税负公平与执法公正,为纳税人创造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二是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要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行多元化纳税申报制度,推行“一站式”审批、“一窗式”办税,简化办税程序,降低纳税成本,切实提升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加强征纳沟通。针对纳税人的个性需求,改善办税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优质服务,实现“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政策规定之外零收费”。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通过“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举办税法辅导讲座、开展“送税法上门”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宣传税法,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广大公民的依法诚信纳税意识,营造互信、平等、融洽、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二)以增进内部和谐为目标,大力开展干部思想道德、和谐团队建设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深化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二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把握干部职工思想脉搏,采取多种学习形式,改进学习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国税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明辨是非的能力。三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困难有机地结合起来,继续落实健康工程,及时解决基层及干部职工存在的实际困难,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和聚人心

打造国税文化,形成团队合力。和谐的团队,定然是同一阵线,凝聚力、向心力共进的队伍。这就要求广大国税干部要有共同的工作信念和目标,在工作中互相帮助,携手并肩。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我们提出构建“以国为根、以税为业、以人为本、以学为乐、以绩为真、以廉为荣”的文化体系,分局要求全体干部要具备“三心”:一是要有尊重之心。尊重别人就是承认自己,看不起别人就是否定自己。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还是能力强弱,都要互相尊重,共同努力,做好工作。二是要有包容之心。包容是做人的一种艺术,对上对下,对左对右,都要有包容心,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它;要包容别人的缺点,借鉴它。三是要有理解之心。误会往往由误解产生。“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人与人各不相同,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猜测别人,当然就会错位,引起误会。干部之间共事相处,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对别人提意见的同时要反思自己,评价他人的同时要定位自己。做到这“三心”,分局就是一个坚强的、富有战斗力的集体,才会不断创建出新的成绩。分局通过国税文化建设,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国税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把构建和谐国税分局变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战斗力、创造力、执行力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主题。构建和谐国税必须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团队和谐氛围。一是抓住人员培养、使用、监督三环节。根据干部工作能力的特点合理分工,挖掘、发挥干部之所长,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增强干部的归属感。领导干部要关心职工生活,关注干部工作,关爱困难群体,落实安居工程和健康工程规划,适时开展慰问交心活动,逐步建立起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激发人、发展人的管理机制,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帮助干部实现自我发展的和谐。引导国税干部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自我价值和国税事业目标正确地统一起来,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只是大局中的一部分,找准位置,定好位,在系统和单位总的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之下,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实现自我发展。四是促进干部心理和谐。针对目前税收业务量的不断增多,人员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领导干部要想方设法做好为下属减压减负的工作,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减轻干部的工作压力、思想压力、心理压力,确保干部职工身心愉快,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国税建设之中。

抓好制度建设,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为主,惩罚为次,以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工作的开展为目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考核制度。二是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引导干部树立“无功就是过”,“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的理念,实现在干事创业中考察识别干部、培养锻炼干部、激励约束干部,鼓励干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大力营造让干部施展才智和本领的环境和平台。三是建立科学的廉政机制。贯彻落实《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积极开展与纳税人签订《税企廉政公约》活动,把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常敲警钟,严抓不懈。

着力提高干部整体素质。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全面落实干部素质工程规划,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以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岗位技能、行政管理培训为重点,组织实施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国税干部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二是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资质资格考试,提升学历层次;鼓励岗位成才,通过开展岗位练兵、能手比武活动,提升全员岗位技能,引导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现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大力开展行业文明新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突出“和谐”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弘扬xx国税精神的主旋律,巩固和谐共进的道德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比贡献、增团结、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和尊重他人相互融洽、扶贫济弱、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自觉将国税工作置于地方发展的大局中来考量,处理好各种关系,营造和谐环境。一是处理好与地方党政的关系。国税部门虽是垂直管理的部门,但工作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一方面要多请示、多汇报,努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理解,以促进和推动国税事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以赢得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响应号召,参加区、镇有关部门组织的文明共建、捐献帮困、接对扶贫、义务献血、三下乡、文明城区创建等社会活动,为地方奉献力量,向人民奉献爱心。二是处理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坚持国、地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协税的同心力;建立与公安部门联合打击偷、抗税的执法机制,形成协税的威慑力;加强与财政、工商、审计、媒体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协税的合力,创造国税和谐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三是处理好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上下级之间注重沟通,上级心怀基层,下级服从安排,建立顺畅的上情下达、下情反馈的运行机制,换位思考,相互体谅,以理解实现和谐;部门之间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建立合理精细的岗位职责体系,心怀全局,合作互帮,以协调促进和谐;干群之间、群众之间倡导团结友爱,以共事为缘分,愉快相处,坦诚相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以融洽增进和谐,以外和增进内顺,实现国税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农业局项目实施汇报下一篇:学生专升本的自我鉴定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