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韵律活动《小雨和花》(8篇)
1.中班韵律活动《小雨和花》 篇一
中班音乐教案: 小雨和花
瑶海和平家园幼儿园中一班
王姝然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旋律,尝试随着三拍子的音乐按下雨、浇花和喝水的情节做动作。
2.将日常观察到的雨点下落情景用舞蹈动作表演,通过夸大动作幅度来表现不同的雨点落下时的姿势,以及小花喝水时快乐的神态。3.在表演中体验小雨对花的关爱以及花对小雨的感激之情。
二、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过下雨景象或观察过浇花过程。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乐曲《小雨和花》,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师:“小雨在干什么?”
(二)欣赏课件,熟悉乐曲的内容
师:“小雨和小花在做什么?”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编A段小雨落下的动作。1.教师启发幼儿做小雨落下的动作。师:小雨是怎样落下的?从哪儿落到哪儿呢?
2.教师唱谱,幼儿重点练习按乐句做小雨由上而下落下的动作。3.师可以以游戏的口吻检查幼儿是否在乐曲休止的时候蹲下。师:小雨有没有落下来啊?怎么落下来的?
3.教师带领幼儿练习A段,重点带领幼儿通过手部抖动、摇手腕等动作表现小雨。并练习边走边做小雨落下的动作。
(四)教师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示花喝水时快乐的样子。师:小花喝水吗?那你们来做做小花喝水时高兴的样子。
2.教师做雨点的动作,幼儿练习随雨点方位调整自己身体的姿态。师:小雨点来了,小花要看这小雨点。小雨点在哪个方向,小花就要朝着那个方向和小雨点做游戏。
3.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练习B段。教师引导幼儿从动作、表情上表现出快乐和感激之情。
师:花开心是什么样子?除了可以用动作表示,也可以用什么样表情让人感觉小花很快乐呢?
(五)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演两次。
1.教师分配角色,指导扮演花的幼儿散点站位。
2.教师引导一部分幼儿当小雨,然后随音乐分角色表演。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赞美的语言和积极的神态对幼儿的表演给予及时的肯定。3.交换角色,听音乐再次完整地表演。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课件帮助幼儿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内容,表现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动作。幼儿能用不同的动作创编小雨落下来的动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时候,小花喝水和长大的动作幼儿表现动作不明显。特别在分角色表演时,孩子没有分清两段音乐的区别,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动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2015.4.24
2.中班音乐韵律活动 篇二
学前121班
53号 朱栋恋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短片,感受乐曲的节奏。
2.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景和情节。3.与同伴合作,表现音乐,体验按摩师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与自豪。活动重点:
懂得音乐可以将平淡的活动变得有趣,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乐于为别人服务,愿意合作。
活动难点:
感受乐曲活泼流畅的性质及节奏,愿意用表演的形式表达、表现。活动准备:
卓别林《理发师》视频,《匈牙利舞曲第五号》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视频导入,用谈话的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音乐吗?有一位理发师特别喜欢音乐,他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给顾客服务,看他来了。2.老师播放《理发师》视频,幼儿欣赏。
老师:这位理发师你们认识吗?他就是著名的滑稽大师卓别林,他的动作多有趣呀!有了音乐滑稽大师的表演就更有意思了。3.理发师听了音乐可以快乐的理发,滑稽大师听了音乐就有滑稽、有趣的表演。在生活中我们听音乐也可以做很多事,小朋友想一想,你听音乐最想做什么事?
4.理发店里除了理发还可以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按摩)
二、音乐里的按摩师
1.引导幼儿自由创编按摩动作。
2.师幼共同提炼出适合音乐表现的按摩动作。
3.随着音乐节奏,老师示范引导动作,较完整地让幼儿欣赏。
三、我是小小按摩师
1.老师:现在,我们来当小小按摩师,为辛苦的人服务。2.一名幼儿扮演辛苦的人,老师扮演按摩师,进行按摩,听音乐看教师完整表演,并请幼儿模仿。
3.请部分幼儿当按摩师,部分幼儿当辛苦的人,配合着音乐节奏,进行按摩。
4.幼儿互相交换角色配合音乐节奏进行按摩。
5.师幼共同表演,教师在表演过程中作适时提醒换动作。活动延伸
3.中班音乐活动:韵律《新疆舞》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创遍舞蹈动作,进一步巩固垫步,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提拔的姿态。
2.从舞蹈中懂得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以节奏游戏来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请孩子坐在位置上)
二、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很喜欢唱歌跳舞,今天我是请小朋友来一起唱歌跳舞的,现在我就来为小朋友表演一段新疆舞。”
2.播放音乐,幼儿听音乐,熟悉新疆音乐的特点,并能跟着音乐打节奏。
“你们喜欢刚刚我跳舞的音乐吗?喜欢这个舞蹈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音乐,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欢快的,高兴的)你们说得真好,新疆音乐的最基本的特点是鼓点节奏非常强,我们一起边听边来打节奏,好吗?
三、幼儿创遍舞蹈动作,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1.幼儿创遍新疆动作,并请全体幼儿跟着学习。
“新疆的音乐多好听啊,我们来为新疆的音乐加上好看的动作,好吗?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跳给大家看。”请全体孩子跟着音乐把自己想的动作跳一次。
2.学习新舞蹈动作: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动作。
四、听音乐完整地跳舞,教师引导幼儿除了新学的动作外,还可以把刚刚自己编的动作融入到舞蹈里面去。
“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和起来一起跳。”
五、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跳舞。“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我们把这份喜悦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
活动反思:
4.中班韵律活动《小雨和花》 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跳跃、连贯的特点。
2.能随音乐特点的变化,有节奏的做青蛙跳和青蛙游泳的动作。3.体验小青蛙轻快的跳跃和连贯的游水的快乐。活动准备:
小青蛙跳和游泳的图片,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活动过程:
(一)律动《走路》入室。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跟着音乐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教室。(律动入室)
(二)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2张图片,请你们看看图里的青蛙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2.师:对了,这张图的青蛙在跳,而这张图的青蛙在游泳。现在我们来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跳是双手举到胸前,双腿弯曲跳起来;小青蛙游泳是双手做向前划水的动作。(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跳和小青蛙游泳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随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的节奏道白。1.教师播放音乐。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青蛙跳跳游游》的音乐,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并想想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3)师:现在请你们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讲了小青蛙在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4)师:回答的很好,这首音乐轻快跳跃的表现了小青蛙快乐的跳和游泳。2.出示图谱。
(1)师:老师把这首音乐画成了一张图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看图谱边道白。(2)师:接下来老师播放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边看图谱边听音乐,随音乐的节奏道白。
3.引导个别幼儿按音乐节奏指图谱,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随音乐节奏道白。(1)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做的最好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小老师要根据音乐节奏边听音乐边指图谱,其他小朋友要跟着小老师边看图谱边听音乐,随音乐的节奏道白。
(2)师:现在请小朋友上来当小老师。(引导个别幼儿按音乐节奏指图谱,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岁音乐节奏道白。)
(3)师:小朋友们念的很好,但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没看图谱,有的没跟着音乐节奏。
(四)引导幼儿学习青蛙跳和青蛙游泳的动作。
1.师:小朋友们等一下我们要做在椅子上边听音乐边做小青蛙跳和小青蛙游泳的动作,小青蛙跳可以用小手拍腿的动作表示,小青蛙游泳的动作用手臂划起来的动作表示。
2.师:现在老师播放音乐,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听音乐按节奏边做小青蛙跳和小青蛙游泳的动作。
3.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小朋友站起来当小青蛙,边听音乐边做小青蛙跳和小青蛙游泳的动作。等一下小青蛙之间不能靠太近要保持距离,小青蛙跳时不能太用力,要轻轻跳。
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5.师:小青蛙们都跳的很漂亮,但老师发现有些小青蛙跳的很用力。(教师根据幼儿情况小结)
(五)律动出室《小青蛙跳跳游游》出教室。
5.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泥娃娃 篇五
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师:泥娃娃那么可爱,那么想要爸爸妈妈,我们怎样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可爱的你娃娃呢?
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二、集体学习《泥娃娃》律动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动作,请大家看老师来表演一遍。老师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学一学。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6.中班韵律活动:戴帽子的老爷爷 篇六
第1-3小节:右手做大拇指伸出。(老爷爷出来啦!)
第4-5小节:左手把小帽子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戴上小帽子)
第6-13小节:创编老爷爷去郊游四种不同方式的动作。
第14-15小节:大拇指藏在左手胳肢窝下,同时把小帽子藏在手心里。
第16-1?小节:对着藏起来的手指吹一口气。
第18小节:右手大拇指伸出,小帽子不见了。同时说:变!
第19-22小节:右手大拇指创编寻找小帽子的动作,要求左右边各做两次。
第23小节:右手大拇指绕到脑后,同时把手心里的小帽子戴在大拇指上。
第24小节:右手大拇指伸出,小帽子回来了。同时说:变!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ab段的节奏变化,能根据音乐乐句模仿相应的动作。
2、创编老爷爷郊游及找帽子的形体动作。
3、体验魔术的神秘有趣,在探索秘密的过程中获得努力一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图谱挂图、魔术道具:小帽子、音乐剪辑2段(a段郊游的音乐和ab(完整音乐)、半圆形座位摆放。
2、经验准备:课前谈话活动:丰富骇子的魔术表演经验。
活动过程:
一、完整的感受音乐,熟悉音乐的旋律。
l、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请幼儿谈谈感受。
2、再次练习。
二、学习音乐游戏,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表演动作。
l、教师示范表演音乐游戏,幼儿观看,熟悉游戏内容。
提问:老爷爷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事?他的帽子在哪丢失了?又在哪找到了?
2、幼儿跟老师随着音乐表演一遍。
教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做一遍,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3、说说看,老爷爷遇到了什么事情?
4、跟着音乐练习一遍。
三、创编音乐中郊游的动作、找帽子的动作。
l、欣赏表演第一部分音乐。
教师:如果我们小朋友出门郊游,会怎样去?(创编三种不同的走法)请小朋友示范表演一遍、老师从旁提醒节奏。
2、创编第一部分音乐郊游的动作
3、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幼儿练习。
4、请一位小朋友示范表演第一部分音乐。
5、创编找帽子的动作。
教师:老爷爷找不到小帽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四、根据幼儿创编,完整表演音乐游戏。
l、教师: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音乐和老爷爷一同郊游吧1
2、出示图谱,带领幼儿完整回忆。
3、看图谱,听音乐做动作。
五、学习变魔术。
1、发现魔术的奥秘。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帽子,自己试一试,帽子是怎样变没又变出来的。
2、教师讲解魔木。
教师演示魔术的过程,重点讲解魔术中手法的秘密。
3、幼儿学习变魔术。
幼儿练习魔术手法。
六、请魔术师表演,激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l、幼儿跟音乐,拿魔术道具,完整表演游戏。
教师:其实我们现在表演的就是一个小魔术。魔术师的本领很大,可以把东西一下子变走、一下子又变回来。成功的魔术师在变魔术的时候,手要非常灵活,要很快。希望你们大家要认真练习,都能成为小小的魔术师,登台为大家表演。
2、看图谱,听音乐做动作。
小朋友跟着图谱试着表演一遍。
3、幼儿再次完整表演音乐游戏。
7.中班韵律活动《小雨和花》 篇七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
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
3、袜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
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教学反思】
《理发店》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理发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理发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
8.中班韵律活动《厨师和小老鼠》 篇八
a段音乐:
第9小节开始,每8小节分别做动作:双手做和、捏、擀、切、扯面团的动作;
b段音乐:
第53-55、59-61、65-67、71--73小节:小老鼠做“闻”的动作,小厨师“睡觉”;
第56-58、62-64、68-70、74--77小节:小老鼠做“躲”的动作,小厨师“伸懒腰”;
音效部分:厨师捉小老鼠,学说陕西方言。
游戏玩法:
1.照镜子游戏:厨师与小老鼠面对面同时做面条。
2.躲藏游戏:小老鼠围绕厨师闻面条,找面条,厨师伸懒腰时及时蹲下躲藏。
3.追逐游戏:幼儿双图圆站立做动作,听到油瓶碎了的声音后,厨师才能去捉小老鼠。考虑到游戏的可循环性,建议再进行角色互换。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情景表现厨师和小老鼠的肢体动作,感知音乐ab乐段结构和不同风格。
2、在熟悉乐曲旋律韵基础上,游戏中分角色感受与表现音乐,深化对音乐的认知。
3、体验厨师和小老鼠在“厨房”做面及学说陕西方言的乐趣,在躲藏中学会克制,在追逐中学会竞争。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剪辑、音乐特效(油瓶碎了);圆形座位摆放。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做面条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教师:一年一度的陕西美食大赛就要开始了,小厨师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一群小老鼠趁机溜进了厨房,它们也学着小厨师的样子做起了面条。面条做好了,休息一下吧。听到小厨师们的呼噜声,小老鼠们偷偷站了起来,想尝尝厨师的面条和自己的面条究竟谁的更好吃。这时,厨师伸起了懒腰,吓的老鼠赶紧蹲下,躲在了灶台下面。小老鼠的一举一动其实都被厨师们看见了,厨师们也想知道自己的面条做的好吃不好呓?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件好玩的事吧。
2、选取动作
教师:我们刚才在音乐里听到了都有谁7厨师在做什么?谁能学一学。
3、故事、动作与音乐的匹配
(1)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厨师和小老鼠一起做面条专互逗
(2)站在座位前做上下肢动作:厨师和小老鼠一起做面条斗互逗追逐。
4、挑战的累加
(1)师幼示范游戏,交待游戏规则:听到油瓶子打碎的声音,厨师要立刻转身去找你身后的那只老鼠。
(2)在追逐游戏中学说陕西方言。
【中班韵律活动《小雨和花》】推荐阅读:
中班韵律活动《冲锋枪》07-05
中班韵律活动红绸舞08-16
中班韵律活动设计意图10-08
大班韵律活动泥娃娃07-04
二年级体育下册 韵律活动教案07-31
韵律活动熊和石头人12-07
《小雨点》中班语言教案11-24
词牌韵律09-23
《秋天的韵律》散文10-03
秋的韵律小学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