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评悲惨世界(精选8篇)
1.电影影评悲惨世界 篇一
(一)从前吧,有一本很厚的书,里面提到如何修建下水道,如何说黑话,如何越狱,如何养成萝莉等实用技能,然而最终要的是提供了成为一个好人的详细步骤。它叫les misérables,但是我读此书会觉得很欢乐。
后来我很难接受音乐剧版本,因为去掉各种欢乐的细枝末节,剩下的主干故事就跟它的名字一样苦逼了,我又非常讨厌看苦情戏……后来粉上音乐剧版是从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开始的,一听到就热血沸腾了,瞬间发现原来1832年的那帮法国小青年就是一群土摇啊,cool!
电影版的选角一出来我就各种凌乱了,几个主演跟我想象中的反差好大,更别说唱歌都不咋的……不过看了电影以后觉得演员们任务完成的基本都很不错,导演也是可以让人一眼就看出诚意来,尽管遗憾也不少。
以前我特别不看好狼叔,哪怕是在金刚狼时代,我也就当他是个秀肌肉的帅大叔而已。但是在LM里我彻底沦陷了,苦逼的时候好戳泪点啊!微笑的时候好治愈啊!成为企业家的时候好英俊啊!唱歌的时候……呃……除了声音略显年轻以外其实还不错啦,如果不算bring him home的话……
但是bring him home我真是无法理解啊!虽然我努力揣测狼叔和导演的意图为啥我就想不明白啊?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哪里??为啥我觉得狼叔在霸气地对上帝吼:你丫要是敢让我女婿挂了,我就率领麾下众狼挥舞着爪子砸你们家冰箱洗衣机旧电脑!
此时寇爷爷一定在幕后暗想“我单教会了你怎么做个好人,却忘了教你怎么唱bring him home……”所以结尾的时候,看吧,狼叔还是投入了寇爷爷温暖的怀抱,好好学吧年轻人~~~
Russell Crowe,看之前对他鬼斧神工的唱功早有耳闻,已决定忽略之。没想到他的声音一出来居然突然就吸引了我。后来我懂了,他在LM里演警察唱的确实好烂,但是人家其实有一副完美的暗黑嗓子啊!Russell叔您是一大把年纪还没找对自己的路子啊!您怎么能大晚上的跑到房顶上去嗥叫stars啊!这不是找挨削么……所以被狼叔揍了吧,然后又被小愤青们群殴,然后还要被观众无限黑TT 快去组个团唱死亡民谣啊,军工啊,自杀黑啊!白瞎了一副半死不活的暗黑嗓子……
狼叔跟Russell打架的时候,狼叔中气十足地对小警察咆哮,警察用他那闷骚的声音有气无力地招架,我瞬间对小警察充满了森森的同情……是不同情的早了点?唔……狼叔你表欺负可怜的警察咩!
Anne这姑娘太聪明了!其实她过于甜美的长相挺限制戏路的,但是这姑娘总是非常聪明地扬长避短,把所有各种不同的角色收服。之前她演猫女的时候我就特别不看好她,因为她完全没有神秘阴冷的气质,结果Anne姑娘完全抛弃了米歇尔的路子,演出了一个优雅版的猫女。
LM里她也非常聪明,所有演员里她最能理解电影与舞台的区别,最能发挥出电影的优势。特写镜头+泣不成声支离破碎的声音,甚至能听到她颤抖的呼吸,这时候谁不会为之感动呢?谁还管她唱功到底好不好。而且含笑而挂的时候Anne的眼睛特别明亮,这种原本只有文字才能表达出来的眼神竟然被她演出来了,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小雀斑基本很完美,外表美貌表演呆萌唱歌意外地好,就不多说啥了,好评!其实最惊喜的萌点是,他外公居然出来打酱油了。马吕斯的外公是我原著里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啊,改编电影总会把老爷子忽略掉。虽然只是出来打了个酱油,已经让我很激动了,给老爷子请安~
小C这个角色本来就只有在原著小说里有存在感,剧中完成花瓶的任务就可以了。萌点是狼叔衣冠不整地闯入小姑娘的闺房……然后我就邪恶了……当时特别希望打个雷把正在路上的马吕斯劈死,然后狼叔和萝莉……呃……[脸红]
在预告片里听Samantha的on my own感觉她唱的没有25周年好,比较弱。但是在电影里看的话会觉得这样唱是对的,电影比舞台更有真实感,气息弱一点比完美的演唱反而更加能表达感情。跟着小雀斑去寻找女神那一路上又难过又开心的样子演的真好。
大E太没存在感了,我不说啥了,ABC们还是有好多萌点的,革命这一段是电影的优势,比小说和舞台都更加动人心弦。ABC小哥们完美地表现出了法国小青年充满激情又很不靠谱。(以及英国小青年充满基情又欲说还休)。
小Gavroch好萌啊!这小孩其实长得一点都不好看,但就是好萌,痞痞的特别萌,跟原著很贴近。熊孩子你家住豪宅啊!是不是很多城市都有只囧囧有神的大象?好歹这只大象有屁股的。我就不吐槽尚贝里那四只没屁股的大象了。萌娃子挂掉的那段,我记得书里写的是冒着枪林弹雨去捡子弹吧,电影里貌似是小Gavroch想出去卖个萌,然后警察蜀黍们心一软就散了吧,结果明显卖萌失败中枪。开枪的那位蜀黍,这孩子是偷过你们家蛋糕么?不然你肿么忍心开枪的TT
小小C……小小年纪我就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反抗的怒火……特别是隔着木板给了眼睛的特写,看得我浑身发毛……
旅店老板夫妇跟原著反差好大!而且这两位唱歌都很灾难,好在两位演技都很了得,加上master of the house那段场面调度很精彩,所以还是相当欢乐的。
(二)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电影破了票房纪录,几乎场场爆满。而且几乎场场结束时观众都对着空无一人的银幕鼓掌,这在电影史上是少有的。当然,电影仅仅是进一步普及了这出音乐剧,原剧本身就非常受大众欢迎。从1985年问世以来,在伦敦已经连续演出了27年,至今仍旧不衰。在纽约百老汇也曾连续演出16年,停了三年后,又于2006年重新上演至2008年。音乐剧《悲惨世界》在英语世界的成功几乎让人们忘记它原本是法国人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作曲,布伯利(Alain Boublil)和纳泰勒(Jean-Marc Natel)作词的轻歌剧。可是在法国,这出剧于1980年问世,只演了三个月。在英美大获成功后,经过改编的作品于1991在巴黎再度上演,命运仍不见好,只演了很短一段时间就收场了。这个奇怪的现象让我想到原著作者雨果的命运。他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独裁而被迫流亡海外,从1851开始侨居法国旁边的英属岛屿长达19年之久。小说《悲惨世界》就是在此期间(1862年)完成的。当然,这出轻歌剧在法国受到冷遇的原因绝不是政治。甚至还不能说它受到冷遇,毕竟也演过一百多场,只不过它不像在英美这么成功罢了。这“墙外香”现象应该归功于英语大众的喜爱和英语本身的强势。
法国人在艺术上是比较挑剔的,尤其对改编法语名著特别敏感。《悲惨世界》是法国文学经典中的经典,无论谁来改编,无论把它改编成什么,都遭到过严厉的批评和无情的讥讽。评论家们不仅对删繁就简十分厌恶,而且对破坏语言的优美尤其愤怒。但对读翻译的人来说,凡是与我交谈过的读者都一致认为,这部鸿篇巨制如果删掉一半,文学价值可能更高。小说里有太多游离于故事之外的议论和轶事。那些鞭挞时政的批评也好,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也好,惊动巴黎的绯闻也好,当年的读者看着热闹,就像我们今天在网上打架差不多,但与后世读者没多大关系。现在我们关心的只是小说人物的命运,除了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谁还关心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而且真正研究历史的学者要去史册典籍里钩沉,小说最多就是用来参考而已。至于语言美,《悲惨世界》毕竟是用法语写的。其中的美妙在翻译中难以完全再现出来。改编成音乐剧,也许会让法国文学评论家们非常不满。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反正以前也没有充分领略到原文的妙处,我们能感到的文字美的缺失肯定要少得多。我们欣赏的是小说对不公道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是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是主教的善良的感召力量,是冉阿让面临的矛盾和他的高尚行为,是雨果刻画的鲜明人物和他讲述的浪漫故事。而这一切都在剧中得到生动的再现并通过音乐得到感人的表现。
法国人在艺术上也格外求新好奇。“先锋派”这个词就来自法语avant-garde,他们厌烦艺术上的重复,甚至仅仅是有些近似都难以忍受。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要作曲家和歌词作者早在1973年就合作出品过摇滚歌剧《法国大革命》(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比《悲惨世界》早七年。规模大得多,从攻占巴士底狱,推翻波旁王朝,一直演到罗伯斯庇尔的暴政。音乐新奇得多,虽然也有传统轻歌剧的段落,但主要歌曲都是非常上口的摇滚乐。票房在法国也好得多,不仅在70年代红极一时,而且这四十来年一直在不断发行各种版本的唱片,至今依然炙手可热。但是摇滚歌剧《法国大革命》涉及的法国历史事件和人物较多,缺乏个人的遭遇和命运起伏,感情上也不够动人,因而从来没有翻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很少有人知道。虽然音乐剧《悲惨世界》并不是关于法国大革命,最后的街垒战是1832年6月巴黎的起义,但其历史大背景还是很相似的,音乐又回归到比较传统且稍嫌过时的轻歌剧甚至大歌剧风格,加上法国人对改编他们古典文学精品的挑剔,这个作品在法国受到相对冷遇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广大英语观众没有这类挑剔和顾忌,也没有那似曾相识的感觉和印象。我们听到和看到的是牢狱里失去尊严者的愤怒,是受污辱的妇女的悲情和怨言,是无辜的孩子可怜的希望,是在那残暴的王朝受压迫者愤怒的吼声,是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强烈渴求,是全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愿望。当芳汀失去工作,为了抚养女儿而不得不卖头发,卖牙齿,卖肉体,还因略微反抗而遭受惩罚,当她唱起那支忧伤的歌《我的梦想》,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流泪。当娇小的珂赛特吃力地拿起巨大的墩布和木桶,当她唱起那支希望的歌《云中的城堡》,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流泪。当那个捡子弹的男孩倒在镇压者的枪下,当他用稚嫩的童声唱起那支英勇的歌《小孩子》,有谁不会为之热血沸腾?当那些革命青年搭起路障,站在上面高唱那激昂的战歌《你听到人民的歌声吗》,有谁不会为之热血沸腾?这样一部优秀的音乐剧竟然在它的出生地受到冷遇,就算我能够理解,在感情上也难以接受,原先对法国的崇敬也减少了。
然而,我对雨果的崇敬并没有因为上述缺点而有所减少。那些缺点是针对小说的广大读者而言,但对于希望了解当时法国社会风土人情的学者则有巨大价值。另外,这部史诗般的小说同时又体现了古希腊的悲剧传统,而且是被黑格尔尊为典范的《安提戈涅》(Antigone)那种理念冲突的悲剧。剧中矛盾的双方并非简单的正义与邪恶的代表,他们代表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冉阿让本能地感到世道不公,他偷个面包,砸个橱窗不该受到那么残酷,那样剥夺人性的惩罚。沙威则坚信帝国的法律,他维护法律的威严是为了国家的稳定,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他们俩都不是歹徒。所以,当沙威以为自己认错人时,就坚持要求马德兰市长惩罚他。所以,当冉阿让有机会处死沙威时,却放了他。所以,当沙威意识到自己的信仰出了问题时,当他看到“上帝的正义和人的正义背道而驰”时,他的精神世界崩溃了。冉阿让和沙威不是简单的好人和坏人,而是像雨果另一部小说《九三年》中共和军司令官戈万、保皇党叛军首领朗特纳克和特派代表西穆尔丹那样各有不同信仰的正直的人。他们既因各自的原则水火不容,又具有超越其信仰的人道精神而能够自省并自我牺牲。基于此,音乐剧电影增加了沙威察看街垒战死者的镜头,增加了他看到那个英勇男孩尸体的特写。让没读过原著,不知道沙威心理矛盾的观众进一步理解他为什么会自杀。这种超越意识形态,为各自理念奋斗而产生的冲突和悲剧似乎还未曾在中文作品中出现过。中国文学以往总是把敌人都描绘成道德败坏的歹徒,总是把他们的作为都描绘成自私利己的行径。这种简单化的根源在于不能不带偏见地观察人世。雨果也不是没有偏见,他藐视并贬低的是德纳第夫妇那类小人。他们像吃死尸的乌鸦一样,在战场上掠夺阵亡将士的遗物。他们为了钱财对芳汀和珂塞特百般压榨,我认为雨果把他们描写得太过分,太单一了。对此,音乐剧作了适当的调整,让这对夫妇变得较为可笑,而不那么可恶。这显然是承袭英国音乐剧《雾都孤儿》(Oliver!)的传统,在那出剧中教唆犯费根(Fagin)受到的是笑话,而非丑化。
有些人指责《悲惨世界》里有太多巧合:德纳第在滑铁卢战场上扒死人财物正好扒到马吕斯的父亲;沙威正好来到冉阿让冒名马德兰开工厂的城市,正好看见他抬马车救人,因而产生怀疑;冉阿让跳进修道院里正好撞到他救的人;德纳第的女儿爱潘妮也碰到并爱上了马吕斯,还替他找到珂塞特;冉阿让背着马吕斯钻地下水道逃跑,正好在出口碰到德纳第,等等。这么多巧合,在五卷长篇中也许还不太明显,但在改编的三小时音乐剧中让情节显得很不真实。但我看《悲惨世界》并不是把它当作写实的小说,而是把它当作浪漫的故事来看。“浪漫”被很多人误以为仅仅是爱情。其实在西方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是与新古典主义相对,强调感情超过理性,描写平民百姓的文学运动。《悲惨世界》中的人物是被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是善良的基督徒的典型代表,是受到感召后一心向善者的典型代表,是忠实执行王朝法律的典型代表,是被侮辱的万千妇女的典型代表,是纯洁的儿童经受命运折磨的典型代表,是贪婪无耻的人渣的典型代表,是血性青年革命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的碰撞、交往、矛盾与融合,他们的情感交织和理念冲突构成一张历史的巨幅画卷。这幅画卷反映的并不是一时一地的真实事件,而是整个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精神,是更高层次的艺术真实。而改编的音乐剧运用感人的乐曲和唱段进一步将此时代精神和艺术真实表现了出来。与我看过的十来种《悲惨世界》改编作品相比,我认为英语音乐剧的取舍最佳,不多不少,而音乐剧电影的结构和节奏更加紧凑,也充分发挥了细腻表演的电影特长。
让专家和学者研究雨果的原著《悲惨世界》吧。让大众享受删繁就简的改编作品吧。我读过两遍原著,中间相隔了30年,估计今生不会再读了。但我还会看无数遍改编的音乐剧和电影。在剧院里,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欣赏的更多是声乐艺术。电影的音响和一些唱段虽然比不上剧院的效果,但它充分发挥了特写镜头的优势,表演出在舞台上看不清的细腻感情;比如芳汀临死前演唱那段令人同悲共泣的哀歌,她嘴角的抽搐,眼睛里闪动的羞辱、幽怨、绝望和愤怒。可能是因为在电影上看得清楚,也有助于听明白唱词。不仅是我,我的几个朋友也都觉得在电影院里比在戏院里更容易听懂唱词。电影还发挥了场景转换方便的长处,展现出文字描写和舞台美术都无法再现的场景;比如一开始拉船的那个非常有创意的镜头。它不仅表现了那些囚犯的苦役,也是比喻王朝复辟的法国犹如那倾斜的破船一样不可修复。
音乐剧的成功也多亏蒯茨默(Herbert Kretzmer)把法文歌词自由意译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多亏英文是世界上最强势,最国际化的语言,才使得音乐剧《悲惨世界》不仅在英国和美国获得巨大成功,而且红遍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它许多英语国家,并且已经译作21种语言,以不同形式在42个国家上演。随着电影的成功,我相信,想看音乐剧的观众一定会更多。就像网络文学促进纸媒出版一样,电影和音乐剧的关系也会由先前担心的竞争变为相互促进。看过平面的影子以后,一些朋友的兴趣都被激发起来,他们还希望去看真人的表演。还有一些朋友以及我自己,虽然早已看过音乐剧,仍然想看电影是怎么表现的,也想看不同团队的演出。戏剧艺术就是有这种魅力;一出剧有人能看上百遍,但很少有人把一部小说读上十遍。
如果你关注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你会察觉到《悲惨世界》与大多数音乐剧不同:没有轻歌曼舞,音乐和唱段不是疾风暴雨般地强烈,就是凄楚得催人泪下;没有说话,歌曲之间是像大歌剧那样用宣叙调连接起来的,但又没有大歌剧那么高难的咏叹调;没有光彩夺目的场景和鲜艳的服装,每一场都是昏暗的,几乎人人都是破衣烂衫;没有插科打诨,即便德纳第夫妻出场时,也是滑稽和讽刺,不是玩笑或幽默。一句话,除了音乐以外,这部剧其它各方面都更接近大歌剧。但又不像曲高和寡的大歌剧那样,这部音乐剧非常受大众欢迎。说到底,还得感谢雨果。法国人错过了让自家文豪的经典在全球大放异彩的机会,其实怨不得他们,而是因为法语正江河日下,而英语却如日中天。
如果你特别关注音乐剧,你还会想到,在某种意义上,《悲惨世界》与美国第一部真正的音乐剧《演艺船家》(Showboat)异曲同工。Showboat直译就是“演出船”,我译作《演艺船家》是因为那部音乐剧实在是关于几个以船为家的艺人生涯。其相似之处在于,那部作品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苦难。一开幕,观众就在美国舞台上第一次看到一群黑人装卸工在码头上愤懑地唱道:“白人整日闲游荡,黑人整日工作忙。汗水落入密西西比,一直忙到末日降。”剧院老板和出品人西格弗里德(Florence Ziegfeld)在1927年首演之夜,在观众悄然无声的观看时以为自己高尚一把就会惨败。但《演艺船家》震撼人心的艺术赢得了观众的欣赏,接连演了一年半572场。这在当时算是极大的成功,并为这种艺术形式赢得了音乐剧(musical)的名称,把这个形容词变成了名词。时隔60年后,《悲惨世界》在百老汇首演。在美国的舞台上,音乐剧从欢快的歌舞回到了沉重的歌唱,从谐谑回到了庄严,从轻松回到了严肃。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成功表明了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更大的表现力和可能性。
作曲家勋伯格和作词者布伯利的后续作品《西贡小姐》就是证明。这也是一部严肃的作品,堪称是英语的《蝴蝶夫人》,是越南的乔乔桑的悲剧。音乐剧《悲惨世界》在英美的成功令歌词作者直接用英语创作《西贡小姐》,令出品人决定在英美上演。在伦敦从1989到1999十年间共演出4264场,打破了之前由《窈窕淑女》保持的特鲁里街皇家歌剧院公演最久音乐剧的记录。《西贡小姐》在纽约百老汇从1991到2001年也演出了4092场,而且也拍成电影了。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的成功一定会促使音乐剧电影《西贡小姐》早日上演,进一步普及这部作品。英语在其它所有领域里都早已成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音乐剧《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的成功和“墙外香”现象更明确地标志着英语在文学艺术上也独占鳌头。
(三)终于去看了电影版音乐剧《悲惨世界》。还带爸妈一块去的。我妈好像还挺喜欢的,我爸感受一般般。
前半段讲冉阿让的救赎,加上沙威那说不出哪里不好但听起来就是很不好的嗓音,让节奏显得冗长,有点点让人瞌睡。边上一对小情侣一直在讨论情节,我真蛮想给他们先“科普”一下的,听得让人感觉好着急啊。
直到几个年轻人出现,情形终于扭转过来了。之前曾经说过,看《悲惨世界》的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艾潘尼的死。有可能音乐剧的创作者也觉得这角色好让人心伤,出彩的唱段好几处。电影里开始那几段马吕斯和珂赛特的对唱,可都夹杂着艾潘尼在边上默默难过。你说你的情绪放在谁身上好呢?一见倾心的爱情纵然甜蜜,哪比得上这边厢又恨又不忍。我觉得艾潘尼说珂赛特是bourgeois的时候再凶一点也能接受。又没文化又不漂亮,出身低微的人,也想谈恋爱。最后是通过牺牲生命才换来心上人的一吻。哗~再说下去我要打开文艺女青年属性了。
我之前并没有听过赫赫有名的音乐剧。这回看了电影版,印象最深的除了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I Dreamed a Dream这类脍炙人口以至于怎么着都会让人印象很深的曲子之外,最感叹的就是Red and Black和One Day More了。Red and Black是马吕斯、安灼拉以及一众“ABC之友”革命前夕讨论形势的唱段。安灼拉说红与黑是讲革命的光明和现实的黑暗,他说,革命马上就要来了,现在有重要的问题要讨论。另一边马吕斯还在为只见了一眼的珂赛特神魂颠倒以至于神知糊知,红与黑是爱人是否在身边,是否在自己的那个世界里。这曲子把革命与爱情唱到一起去,让人觉得这两件事情在荷尔蒙的基础上,是很有共通之处的。此外One Day More的处理也深得我心。从马吕斯和珂赛特互相留恋,到冉阿让的又一次逃离,到艾潘尼伤心欲绝,到沙威准备镇压革命,到所有革命的参与者对于新世界新生活的渴望。就这么一句句加上去。我心里蛮感慨的。其他表现手法都很难做到这点的吧,因为其他那些都太有“逻辑”了。
描写革命的片段并没有太多地方出彩。尤其是由始至终只有那么一个由各种破烂家具堆起来的路障。怎么说呢,虽然我也知道戏剧可能会需要这种突出某一个点的表现手法,但这部电影前面的大多数场景还是比较写实的,这突然弄出一堆烂桌子烂椅子,再告诉观众这帮人就是在这样的地方革命,而且革命就只有这么一堆烂桌子烂椅子可以守护了,多少有点令人出戏。安灼拉发现他们誓死要保卫的人民最后也没有站在他们一边,路障被攻陷之后,革命者们四散逃亡街边却没人开门,这都蛮虐心的。最后一群女人蹲在地上清理血迹,说这些人之前也都是父母珍爱的孩子。我心想,其实中国人很少看到有人这样描写革命的呀。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也是蛮感人的——问题在于。。嗯?马吕斯刚刚唱完珂赛特就出现了,然后就是他们俩的事了。那你看到bourgeois大美妞就突然不觉得痛苦了?你死去的同伴,你们曾经的理想,就都这么算了?你不准备再革命了,要和bourgeois大美妞永远生活在一起?那你之前干什么要去革命呢,你直接就可以和她在一起过幸福安宁的生活的嘛。
我年幼的时候看这本书,并不觉得这里有对于革命理想的背叛,也丝毫不觉得这两件事情当中可能是有个“转”的。我当时只觉得珂赛特是个没什么意思的人,因为从头到位她只负责美丽着纯真着,什么事情都没有干。而马吕斯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波折,他应该“和心爱的人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这是所有在小说中经历很多苦难的主角们在最后都能获得的credit。今天看了电影又忍不住想,谁知道呢,也许就需要珂赛特这样一个“什么事情都没有干”的纯洁的姑娘,那是革命者们的理想,幸福的结局也正是革命者们对于建立新世界的希望?而这希望又不能以革命战争本身的胜利来表现。打仗赢了反而不是希望?
哭我那干枯单薄又一根筋的艾潘尼呀,还有我那差点就去做了文青的中学时代。有些东西不常常念起也并非是淡忘了。它一直都在那里,你不用总是提罢了。
(四)之前看了一次现场的音乐剧,25周年的音乐会,还有一部分10周年的音乐会,然后是电影。
俺是音乐素养比较差的那种人,除了能听出来唱的象25周年的马吕斯和电影里克劳的沙威那种水平的确实不咋好听之外,其他人谁唱的好谁唱的不好听我是基本上听不出来。我以我层次不高的鉴赏水平看这几个版本,有这么几个感觉。
1.看预告片的时候知道25周年的爱潘尼要在电影里出现,特别期待,感觉25周年的音乐会上她唱的on my own太有感觉。各种细节处理的特别好。电影里感觉也不错,但是感觉她的脸更适合镜头拉远一点正面全景观看,片子里镜头老是拉那么近而且角度好像还挺刁钻,感觉把她那种挺有特点的好看给抹掉了不少。
2。安妮海瑟薇的芳汀演的很棒,而且我觉得唱的也不错。具体的那些指标就像嗓音是不是浑厚什么的我是根本听不出来,反正唱的都在调上,而且很有感染力,之前25周年的芳汀,应该是个公认的唱的好的吧,但是我确实是不喜欢看她的演唱,至少不喜欢她在那场音乐会上的演出,感觉不象是芳汀应该有的感觉。而十周年的音乐会,我就是听芳汀唱了一半dream the dream之后觉得看不下去给关了。那个歌声悠扬的我接受不了了,这哪是芳汀所在的那种饥寒交迫的绝望状态该唱出来的感觉啊,那简直就像是一个贵妇人在阳台上感叹远处的海景太美了。我感觉音乐剧只是一种能够更好表现剧情和人物的演出形式,演员首先应该是融入剧情充分表现人物,然后再谈其他。而十周年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是,演员们演着演着就要出来表现一下自己很会唱歌。可能是我确实是欣赏水平比较低下,以至于象十周年这样大家公认的经典我欣赏不了。
3.电影里切掉了很多内容,我个人觉得最可惜的是turnning那首歌被切了一点,我觉得那首歌的歌词写的特好。一年一年一年一年,没有什么会被真的改变。那个小小的街垒上徒劳的抵抗最后还是变成了历史的尘埃,但是……也许只要被人记住了,就不是徒劳的。
4.马吕斯演的确实不错,从看现场音乐剧开始就讨厌这个人物,25周年那家伙唱的太难听让俺对这个人物的讨厌又加深了一个层次,但是看过电影版的演出,反感少了很多。
5.小加伏罗什演的很好,有孩子的灵性,唱的也好听,相比之下25周年的那个小混混真让人想拉出去揍一顿。
6.沙威俺还是更喜欢25周年的那个黑人叔叔,可能是因为他长的比较帅,至少挺符合俺的审美。而且在原著里我也很喜欢沙威这个人,因为在任何时代,不管出于什么立场,一个永远坚持原则的人是值得敬佩的。而那个黑人叔叔演的比较符合我心目中的沙威的形象,威严但是并不可怕。10周年的沙威有点可怕……而拉塞尔克罗,俺总觉得不够威严……
7.主教出现的时候,我差点喊出来,虽然我十周年只看了一点点,但是俺却很喜欢Colm爷爷的感觉,而25周年末尾的那些合唱让俺对这位元祖冉阿让更加深了好感,我知道这部音乐剧也不过就一年的时间,但是看25周年的时候,当1985的演员阵容出现的时候,我却也跟着莫名其妙的激动,虽然我一个都不认识。也许看着一部优秀的作品经过一拨又一拨人的演绎慢慢成为经典,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幸运的事。
9.德纳第夫妇个人感觉没有25周年那一对出彩,25周年那对看着就很有夫妻相,配合也挺默契,而且在那个邪恶小市民的气质下还保存了一丝很萌的感觉。10周年的那个看起来有点狰狞,电影版这个天然呆气场太重,总是让人感觉睁不开眼,没有那个眼睛一直滴溜转的精神头。老板夫妇是在这种乱世中最容易生存下来的一类人,可恶,但是让人又没法对他们只简单的抱有“仇恨”这样的情绪。
8.最后一幕处理的特别棒,当你看到结尾的时候,其实应该能猜到他们会怎么处理,但是当那一幕出现的时候,你可能还是会受到震撼,就像看friends,你看过不知多少遍,你明明知道笑点在哪里,但是你到那里还是会笑个不停,而且,你好像在等着那个笑点到来。
就像这个音乐剧,你可能背下了所有的歌词,你甚至知道每个版本演员的演绎都有什么特点,但是你每一次去看的时候,感动都不会减少一点。
(五)不出所料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成为《悲惨世界》上映后微博上流行的一句暗语,映衬我们为“乳”和“房”焦虑时,一声悲愤的叹息。
近年来,在讨论海外电影引进的可能性时,看不见的“政治正确”成为我们挥刀自宫的一条潜规则,今年的奥斯卡系电影,以为过度解读会出在直接呼唤民主平等的《林肯传》上,不曾想一部音乐剧《悲惨世界》才是最明晃晃的讽刺。所谓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问题从来不出在草木风声上,出在听风者、踏草人。我们那么多电影被扣上隐喻的帽子,恐怕有错的不是无心插柳电影,而是这个慌腔走板的年月。
那些为草木风声而心惊肉跳的人,其实太低估经典文学作品的境界,雨果创作了《悲惨世界》150年后,各种版本的文艺作品依然能常演常新、打动人心,不在于它是战斗檄文,或宣传号角,在于它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人间万象,专权者看出风起云涌、多情者看出儿女情长、自省者看出人生救赎。
因此,比起慷慨激昂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我更喜欢决战前夜的“One Day More”,慷慨赴义者准备了牺牲的勇气,一见钟情的情侣期待相见的忐忑、有污点的圣人和洁癖的殉道者狭路相逢,蝇营狗苟的投机夫妇不谋而合,再加上孤苦相思的少女,冷眼旁观的庸众:这种经典的叙事多线糅杂、复调交织共鸣,宛若黎明前的黑暗沉闷而汹涌,为后来的情感宣泄,蓄积了排山倒海的情绪能量。
《悲惨世界》里丰富的人物关系,既有爱憎分明的黑白对立,在深度和广度两个个维度又有深浅不一的灰度过度。它的壮丽之处,更在于它不是歌颂伟大的成功,反而咏叹伟大的失败。青年学生的慷慨就义没有换来市民的支持、血染长街,与此同时,意志坚定的沙威也无法面对人生信条,纵身殉道,这些伟大的失败,不就是悲惨世界里一直渲染的“One Day More”?他让理想主义远离功利主义的侵袭:希望是悲惨世界里奋斗的目标,而不是投机获利的筹码。
看完《悲惨世界》,是我少有的在电影院,听到普通观众自默默摸鼓掌。我相信人们是为胜利欢呼,也是为牺牲而感动,像恩佐拉那样不被呵护的青春热血、像爱波尼那样不被垂怜的爱情,像冉阿让和沙威那样纠结而委屈孤独的人生。我们的文化习惯为胜利者著书立传,将成王败寇的理论发扬到极致,成就了一堆鸡贼还沾沾自喜的文化产物。于是乎,《悲惨世界》这种宽容和慈悲,这种在现实主义里浸染的理想主义,才回显得如新鲜,和动人。
不是每个牺牲都有回报,因为牺牲本身就是价值。
爱护他人,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为明日而奋不顾身,就是今天的意义。
One Day More。
Ps:雨果在盖纳西岛流亡的时候写完《悲惨世界》,他指出19世纪法国面临的三大问题:贫穷使男人潦倒,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如今看来,是那么的亲切。少时读书,我完全不相信指鹿为马、掩耳盗铃这样违背基本逻辑的故事,对晋惠帝说出“何不食肉粥”这样的话更觉得蠢到不可思议,现在我只相信: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为何不食肉粥?或许只是他冷漠的幽默呐?
2.电影影评悲惨世界 篇二
一、不离不弃的夫妻之爱
爱情使两个原本陌生的人走到一起, 相知相爱, 而婚姻又使得这种爱更加坚固, 使得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变成了血肉相连的亲人, 不离不弃的爱人。
电影中最突出的夫妻之爱就是小林大悟和妻子美香之间的夫妻之情。妻子美香一直追随在大志身边, 即使当初美好的誓言并没有实现, 美香依然深爱着大悟, 所以毅然跟随大悟回到偏僻的家乡。当美香发现大悟竟然是做入殓师这个工作时, 她根本无法接受, 一向温柔顺从的她选择了离开。她原本以为入殓师的工作是肮脏的, 是见不得人的, 所以她无法忍受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 也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有这样一个爸爸, 一切的改变是因为亲眼看了丈夫给澡堂老板娘的入殓, 那种对死者的尊重, 不仅仅可以让死的人有一个最美的终结, 也给活着的人留下了美丽的回忆与安慰, 入殓师原来是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工作, 于是美香最终理解了丈夫, 也接受了丈夫的职业。电影中还有一对夫妻就是大悟的父母。虽然在大悟很早的时候, 父亲就有了情人, 并且抛弃母亲离家出走, 但是直到死去, 母亲也还是没有忘记父亲, 一直想念着, 也许也一直等待着, 所以一直保存着父亲曾经喜欢的唱片。虽然大悟的父母已经分开, 但是思念还在, 爱还在, 正是因着这份爱, 这对夫妻才各自孤单地走完自己的一生。电影中还有一对不是夫妻胜似夫妻的夫妻, 就是澡堂老板娘和她的常客殡葬官, 他们相依相伴几十年, 彼此理解, 彼此照顾, 不离不弃。当澡堂老板娘围上自己喜爱的黄围巾问好不好看时, 那脸上少女般的娇羞, 当殡葬官对着棺材里曾熟悉的面孔说谢谢时, 那份不舍与深情, 都让我们感动不已, 虽然死亡已经把他们隔开, 但是爱还在, 回忆还在, 他们已经约定好了, 不久会在另一个世界里重逢。“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句承诺, 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真实, 是一份不离不弃的爱。
二、剪不断的父子之情
血浓于水, 更何况是骨肉相连的父子之情, 无论何时何地, 亲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这份情已经流入我们的血液里, 是怎么也割舍不断的。
电影一开始就是为一个年轻的儿子入殓的, 年轻的儿子静静躺在棺材中, 生前与父亲的种种矛盾, 此刻都因为死亡而无足轻重, 也是因为死亡, 因为永远的分离, 父子之情在这一刻才如此深刻。父亲痛哭:“即使打扮成女孩子, 也是我的孩子啊!”所有的矛盾, 所有的埋怨, 都抵不上深深地父子之情, 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 是怎么也不会被割断的。也是因为死亡, 大悟才敢正视自己心中对父亲的爱, 并大悟最终原谅了父亲。在大悟心里, 父亲一直是一个缺席的角色, 从父亲离开家的那天, 大悟就尘封了对父亲的爱。他以为时间会让他忘记父亲, 但是时间模糊地仅仅是父亲的那张脸, 父亲一直是大悟心中的那道伤疤, 他以为他是恨父亲的, 而这种恨是理所当然的, 他耿耿于怀的也只是父亲不爱自己, 内心深处他还是爱父亲的, 并且渴望得到父亲的爱, 所以他会一直保留着父亲给的鹅卵石, 一直弹奏父亲爱听的音乐, 恨只是他爱的伪装, 所以当他看到父亲被那么潦草的抬入棺材时, 他那么激烈地阻止了, 他不能允许父亲就这么离开, 他要亲自给父亲入殓, 要父亲整洁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当他看到父亲手中紧紧握住的小鹅卵石的时候, 终于知道了父亲对自己的爱, 所有被尘封的关于父亲的记忆一下子就复活了, 父亲陪自己练大提琴的样子, 父亲在河边给自己鹅卵石的样子, 而此时父亲在记忆中的面孔, 是那么清晰, 也是那么慈祥。泪水忍不住落下, 那一刻, 大悟不仅仅有对父亲的不舍与爱, 也应该因为父亲原来一直爱着自己而感到欣慰吧。父子之情, 无论怎样掩盖, 总是割舍不断的。
三、对生命的悲悯之爱
世间万物, 所有的生命应该是平等的, 无论是人还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 所有的生命都带给我们欣喜, 以悲悯的心来对待生命, 我们才能够热爱生命, 尊重生命。
电影《入殓师》虽然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 却一点也不阴沉, 相反却很温情, 这与导演赋予这部影片的悲悯之情是分不开的。作为大悟的上司也是大悟的人生导师的社长, 在屋里种满了各种绿色的植物, 在一个放满棺材的地方, 却充满了绿色的生机, 可见社长是一个多么热爱的生命的人。作为入殓师的大悟, 是热爱生命的。这种热爱, 不仅仅是给予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对陌生的已经死去的生命, 大悟也是怀着一种尊重与悲悯之情的。正是因为如此, 大悟才能够慢慢接受并且热爱上入殓师这个职业。对死者的敬重与悲悯, 使得大悟每一次给死者入殓时, 都是像在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 他一丝不苟并且细致入微, 让死亡成为死者最后的一次美丽旅行, 给活着的人留下死者最美好的最后一面。不仅仅对于人, 对于大自然中的生命, 也一样怀有一种悲悯之情, 这种悲悯更多地体现在了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当大悟在空旷的田野里拉大提琴的时候, 在悠扬的音乐中, 春天的小草慢慢的破土而出, 美丽的天鹅在湖水里嬉戏, 一切生命都充满生机, 面对着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 大悟的心中肯定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吧, 世间的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所以应该珍惜生命, 爱护生命, 尊重生命。也正是因为对生命的理解, 所以大悟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有尽头的, 活着是一段美丽的旅程, 任何人任何生命都会走向死亡, 但是死亡并不会让我们消失, 因为有着爱, 有着回忆。这些都会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延续下去。
摘要:《入殓师》是一部关于爱与宽容的电影, 虽然死亡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但是因为爱, 死亡并不再是阴冷的, 也不再是悲伤的, 在这里, 死亡只是另一个开始, 而爱是永恒的, 超越了生死, 也超越了时间。在整部电影中, 爱是不变的主题, 不论是父子之爱还是夫妻之爱, 包括对一切生命的真爱, 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与感动。
3.影评应该成为电影节的一针强心剂 篇三
整个电影节期间,微信朋友圈里刷着各式各样长短不一的影评,让人一度有种影评力量在资本的浪潮里重生的错觉,这种感受在《心迷宫》上映前后出现过,《聂隐娘》上映前后出现过,还有《路边野餐》的未映先热。而近期的《百鸟朝凤》现象,虽然引起各路人马、学界大咖集中对该片发表评论加持源自一桩看似荒唐的“下跪”事件,但这几个回合下来,影评看上去确实摆脱了“小叙事”,发出的声音着实有些回响,这种回响不仅仅是票房上的增长,更多的是对电影艺术本身的关注与讨论。
电影作为人类的第七艺术,是一种用同一种语言并且能够让人们直接交流的艺术,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与人的沟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需要电影节来促进本民族的电影发展和发扬民族电影文化传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更需要电影节进行交流、传播、买卖。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唯一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后有追兵(创办于2011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情况下,努力地年年刷新自己的成绩单。今年共收到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2403部,展映近600部中外佳片,场次达1360场,票房超过2000万元。所有数字均创下历史新高。
一场电影节,对于明星来说是一个秀场,对于观众来说是一场影迷的盛宴,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就是绝佳的宣传机会,对于电影从业者们来说就是发掘商机或者圈钱的地方,对于记者们来说,不是在发布会现场就是在赶往发布会现场的路上。很多中小型电影公司都在上海电影节上宣布超过十个未订档期的电影项目正在同时进行,今时今日的电影节看似一场繁华的背后,却早已被电影票房、好莱坞、工业、项目、投资、IP、明星、电影金融、资本博弈等关键词包裹成另外一种“数字化”,诚然,用数字来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无疑是十分可笑的。
回望我们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榜单,无论从影片质素还是影响力上,都仍然和主流电影节相距甚远。
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著名导演李安在一场名为“票房即将超美,成为‘老大’还差几件事”的论坛上发表的言论一时间被媒体、网络争相转载。李安导演“慢点成长”的一席规劝,给蓄势“赶英超美”的中国电影市场和无数年轻电影人泼了一盆凉水。李安所说无非是由己而发的几句真话,却像拆穿了“皇帝的新衣”一般,由此联想到近几年中国电影往往叫座不叫好甚至烂片迭出,诸多的影评人,甚至业内专业的编剧、导演都对此表达过批评、担忧等等,却每每都在票房数字的遮盖下被消弭;更不屑去提及,某些影片的发行方雇佣水军、刷评分、购买影评,甚至偷票房等行为,混淆观众视听,最终对电影的评价体系造成负面的影响,举目四下一片混乱与悲凉。
对于影评人来说,电影节更像是一种个人与集体的考场。电影节给予影评一个集中的、可供言说的“场域”,而影评人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广阔视野以及对电影艺术的执着守护,对场域内的电影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交出一份对电影本身、对电影观众、对电影创作者们均负责任的答卷。而集合影评人的评论工作能反映出这个时代下国家和城市里的人们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当下电影业生产和工艺等问题,以及指引着电影艺术未来探索的空间,重塑民族电影的品格。
人人都有对一部电影发表评论的权利。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成为主要沟通传播方式的当下,“全民影评”已成现实:每个人在豆瓣电影上发表的一句话影评,或者在格瓦拉上的一次打分都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影响到一部电影的口碑与票房。
戴锦华教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回答澎湃新闻采访提问“今天影评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时说:“我希望自媒体时代的影评人是垄断性资本之外的一种力量。如果他们达到了足够的数量和规模,他们或许能影响观众,能够以某种方式改变目前这种极度单一的、围绕电影这个繁华景观而形成的虚假性。只是我担心,在他们还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之前就被资本买断了。”
在中国电影市场异常繁荣、众声喧哗的时代,愈是需要专业的、权威的、具有指引意义的、资本垄断之外的声音,需要有人真诚地告诉观众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一部好电影究竟好在哪里?这愈发需要专业影评人的一份共同坚守,去承担影评所应肩负的责任与作用,建立和完善符合这个时代的一个公正客观的影片评价体系,并且寻找到树立权威性和发挥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形成对当下的电影创作产生可信任的正面积极推动力量。
上海国际电影节一直以来对影评较为关注,也注意聆听影评人的意见看法,一些知名的影评人都能参与到电影节的选片及“亚洲新人奖”的评选工作当中。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影评方面又有了一些新亮点。新一届的上海影评学会去年成立,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建立初步合作。毛尖、程波、刘海波、葛颖、何明、崔辰、马纶鹏、木卫二、奇爱博士、卫西谛、叶航等人的影评出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官网上,作者大部分为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的中青年骨干学者。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的合作不仅在官网上刊登影评引导市民观影,还选择了部分国产佳片,以增配字幕和旁白的方式,为视听障碍人士制作无障碍版本,在指定影院的专场放映,被评价为最贴心的观影服务。
上海国际电影节能够让高质量的影评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爆发,其背后的深义是有理论基础的权威电影批评配合电影节的節目展映,形成一套有价值电影评价话语,与电影节的浓郁的市场功利氛围拉开距离,体现电影节的办会水平以及电影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意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上海本土影评也更多地走向了观众。对上海本土影评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无障碍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坚持在做的一个社会公益项目,关注弱势群体,让听障和视障人士可以在第一时间和健全人士一样欣赏到最新最优秀的电影作品,此次合作更是可以让更多特殊群体的观众了解上海影评学会的公益项目并且参与到电影节中来。
nlc202309090643
但相比较国外电影节的做法,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合作还远远不够,专业影评的作用和影响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且看作为欧洲电影节的一面旗帜,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于1962年引入了最早的平行單元,即由法国影评人协会创办的“影评人周”,以拔擢新人导演为使命,旨在精心呈现全球新锐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或第二部作品,电影历史上不少功成名就的电影大师,如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让·尤斯塔奇、奥塔·埃索里亚尼、肯·洛奇、雅克·欧迪亚、阿诺·德斯普里钦、王家卫等等,都在这个单元留下过身影。另一个平行单元,由法国导演协会发起的“导演双周”在1969年创立。这两个平行单元摆脱国家和政治的阴影,以独立、先锋、不妥协的姿态,坚持自身的选片口味与原则,对入围影片的质量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同时也为很多不适合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提供了平台,为很多富有潜力的青年导演开辟成长之路。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直乐于为平行单元提供活动场地及经费支持,平行单元的存在无疑使戛纳国际电影节更加完整,更加多元,更具威信。
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周”平行单元共收到了1500部短片,看了1100部长片。最终入围名单中包含了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包括了10部长片,其中6部是处女作,4部是第二部作品;还包括了15部中长片。“影评人周”将继续陪伴着这10位新人,让他们在一个名为“下一步”(Next Step)的工作坊平台中继续自己的长片拍摄计划,并为他们提供培训与帮助。
虽然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创立十余年以来也始终致力于发现、推出亚洲电影新人,激发亚洲电影创作活力,今年还是“电影项目创投”十周年,十年间上海电影节已促成40多部电影制作成片,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影响力、权威性和认可度上仍余力待发。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宣布了“亚洲新人奖”及电影创投单元继与东京电影节达成互推协议之后,还将陆续和爱沙尼亚电影节、孟买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及多伦多电影节达成协议互设“直通车”,彼此输送优秀作品。此举之下,上海国际电影节更需既能服务于电影节发展又游离于官方电影节体制之外的影评力量,建立从电影本体出发,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出发,成熟稳固、独立先锋、专业权威的电影评论及评选体系,并且带有上海本土的特色。借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经验,本届电影节与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的合作未来还有更为广阔深入的空间。专业优质的影评及成熟的影评运作体系或许能成为电影节的一针强心剂,为电影节的发展瓶颈撕开一道裂口,让知识、理性、思辨的光亮照耀进来。
影评无论是被理解为电影评论抑或是电影批评,始终是电影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在场”,它有三个层面的“被需要”,首先是电影本身需要被言说,电影语言的演进,电影美学的提升并不是电影导演的一次偶然创造,很多时候也是无数电影理论家、批评家、评论家不断阐释和助推的结果。其次电影观众需要影评做指引,影评人需要用自身的素养争取观众足够的信任,从而观众亦能跟随影评人的品位和判断,选择自己喜爱的电影实施观影的行为,影评的价值继而得以实现。再者电影工业也需要影评,这不仅是电影工业机制的需要,也是电影工业发展方向的需要。当今中国影评人职业化和电影评论的权威化可谓迫在眉睫,几句真话因为从著名导演李安嘴里说出来遂变成一种正确的“真理”广泛传播的现象本身就值得反思。
每一位职业影评人的心中都应该驻扎着一本《电影手册》,一位罗杰·伊伯特,影评的使命就是要对电影的过去(历史)负责,对电影的现在(观众)负责,也要对电影的未来(艺术)负责。唯有电影影像本身以及无数当时人们真实的观影体验所沉淀下来的历史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4.电影影评悲惨世界 篇四
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一
1月17日,电影《囧妈》举办“相拥心囧途”全国首映礼,导演兼领衔主演徐峥,制片人刘瑞芳,领衔主演黄梅莹,特约主演袁泉,主演贾冰、郭京飞,以及欧丽娅等主创悉数亮相,与观众近距离互动,温暖共度小年夜。更有众多明星嘉宾现身观影,冯小刚、顾长卫、管虎、唐季礼、杨澜、文牧野、郭帆、路阳、任鹏远、柯汶利、胡军、于和伟、秦昊、李光洁、陈伟霆、吴磊、钟楚曦、韩杰、谭芷珊、束焕等纷纷表达对影片的喜爱。作为徐峥“药神”之后,回归经典喜剧的最新力作,《囧妈》迎来全方位升级,不仅展现更为震撼的异国风光,其轻松诙谐的叙事风格也愈发成熟,更突破性地聚焦中国式家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笑泪与共的心灵之旅。当天,由青年演员、歌手王一博演唱的宣传主题曲《给妈咪》MV也同步温情发布,影片网络预售正式开启,等待观众共赴一次有欢笑、有感动的家庭团建。电影《囧妈》将于2020年大年初一全国公映,看《囧妈》,抱妈妈!
《囧妈》千人首映礼笑泪与共家庭团建大片分享成长体悟
饰演“囧妈”卢小花的黄梅莹分享了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囧妈》以喜剧方式讲述了一个亲情故事,能让大家开心快乐,感悟感动,让孩子带着爸爸妈妈来看这部电影!”对于影片中国式亲情的主题,袁泉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你跟妈妈的关系就奠定了和世界的关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这部电影会像一种邀约方式,让家人的关系有一段变化。”影片不仅在情感上引发了广泛共鸣,列车群像的人物细节都令观众印象深刻。由贾冰饰演的列车员贾建国,全程见证了徐伊万母子的冲突升级,却总是能适时出现,以更有人情味的诙谐方式推动着两人的情感沟通:“这是每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因为我跟我妈就是这样,看了电影会改变跟妈妈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厚喜剧表演功力的郭京飞则分享了与徐峥导演的合作感受:“这个题材非常有意义,在让大家娱乐开心的同时,也提醒观众们留意身边的亲情。我觉得片子非常真挚,我被打动了。”饰演娜塔莎一角的欧丽娅也表达了参与拍摄的欣喜之情:“我觉得不仅在中国,在俄罗斯、乌克兰,都能产生共鸣,我觉得导演和电影都特别棒。”
俄罗斯亲情冒险感动众星徐峥戏里戏外拥抱妈妈
首映当天,众多明星、导演共同观影,胡军、秦昊、李光洁、路阳、任鹏远、韩杰等悉数出席,从各自角度探讨对电影的喜爱。导演冯小刚表示:“徐峥了不起,质量信得过。看了片子我就知道徐峥费了多大的心思。”曾与黄梅莹合作过《孔雀》,并促其成为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的顾长卫导演感言:“看到黄梅莹老师,我觉得特别感慨,《孔雀》里您就演了一家三个孩子的妈妈,那么出色的表演。今天又看到您,特别亲切,还是那么美,那么动人,那么温暖。”管虎导演亦精彩评价:“黄梅莹老师值得尊敬,一个人挑起半个电影,最重要的是给中国银幕留下了中国女人的另一种美,这种美是异常的魅力,不是年轻漂亮的美,这个力量很大。公路喜剧是特别难拍的类型,徐峥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深,剧作往深度走。徐峥导演定位准确,演员一同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旅行之路。中国式的母子关系是特别奇特的关系,这个电影在这个问题上破题。”笑泪与共的剧情,也给文牧野导演留下深刻印象:“前面一直在笑,后面一直想哭,我过年的时候问问妈妈,能不能一起看看这个电影。”郭帆导演现身助阵:“去年春节档,徐峥导演给了我们很大鼓励褒奖,那是很大的动力,我也希望今天能把这个动力重新传递给你。”柯汶利导演感动提及:“好看,运用了一个喜剧的类型去包装,讲这么一个深的亲情主题,是高级的喜剧。”
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二
新年季马上就要到了,各小编剧贺岁片们也紧锣密鼓地筹备宣传,徐峥老师的《囧妈》那自然也是少不了滴!
前些日子,我们摄影师看到了徐峥老师去为自己的影片做宣传,宣传前一晚,他从机场VIP到达口出来上车去酒店,下车后自己背上包包和同事们一起上楼,晚上8点左右他单独来到酒店大堂,和同事一起上车去海边一家餐厅与朋友吃饭,徐峥老师在饭桌上侃侃而谈,自带一种hold住全场的气势。
饭吃到一半,徐峥出门接电话,没一会儿徐峥的助理与另外一位一起吃饭的女士接进来两位女性朋友一起就餐,其中一位还坐在徐峥身边,但徐峥老师听着该女士的发言面无表情,饭后几个人一起从餐厅出来上车回酒店。
近日有业内人士向本号爆料称,“囧途”三部曲的前两部《泰囧》、《港囧》都是光线影业出品制作发行的,所以徐峥如今的发展离不开曾经光线影业的支持,而第三部《囧妈》光线影业也希望能继续投资制作这部影片,但是徐峥向光线影业开出天价,报价该影片制作成本是6亿,而6亿中徐峥自己要拿走3亿,3亿包括他的监制费与片酬。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该片制作成本是6亿,再加上宣发成本,总成本大概8亿左右,想保本的话,票房就要达到24亿!且徐峥本人的监制和片酬及团队费用太高,可徐峥不愿降价,而且还要在未开拍前拿走三亿,且《囧妈》一部喜剧电影却投资如此巨大,所以以“谨慎、稳健”著称的光线影视也只能望而却步,忍痛割爱,最后决定退出这部影片,导致徐峥与光线影业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后欢喜传媒成为该片的发行方,并对徐峥的《囧妈》发出了票房保底24亿的公告,公告中写到“双方约定保底票房为人民币二十四亿元,保底方需要最少支付保底发行代价为人民币六亿元,倘若电影的实际票房超出保底总票房,除以上提及之保底代价外,双方可就超出保底总票房的票房部分,按影片的净收入比例分配:欢喜为35%及保底方为65%”。
新年马上就要来到,徐峥的囧系电影第三部也即将上映,该部影片到底成绩如何,能不能达到甚至超过24亿票房,我们拭目以待!
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三
《囧妈》这部电影从爆出开始就一直受网友们的关注,除了演员阵容和前几部“囧系列”作品良好的反响以外,《囧妈》这部电影完美诠释了“你妈觉得你”的概念,引起不少网友共鸣:“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1月17日,徐峥自导自演的“囧系列”新作《囧妈》在北京进行了首映仪式。
火车包厢里,黄梅莹饰演的“囧妈”卢小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徐峥,衣食住行全面把控,哪怕是人到中年,也依旧难逃母亲的“强势关怀”。
总有一种关怀叫做:你妈觉得你冷,你妈觉得你美,你妈觉得你饿,你妈觉得你虚……这正是无数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导演徐峥说:“很多妈妈把过多的爱和过多的控制给到了下一代,导致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的关系。但是等孩子长大了以后,这种力量就变成一种束缚约制。”
囧妈的扮演者黄梅莹则表示:“这些控制之中其实也饱含着妈妈对于儿子的一种依赖。”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和自己妈妈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种更好的关系,更好的样貌。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受人关注的点就是高以翔。
高以翔的离世可以说是娱乐圈中的一件大事了,事件从发生到最后舆论对于蓝台的追责,以及该事件引发的一些列连锁反应,从2019年末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囧妈》这部电影意外成了高以翔的遗作!
徐峥将高以翔作为友情出演并特别在海报中圈出,可是,高以翔再也无法欣赏自己的作品了,这场定在大年初一上演的喜剧也带上了一丝伤感。
虽然高以翔不能来欣赏自己的电影,但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高以翔的父母来了。这两位老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靠后的位置,全程没有发言,也没有特别的举动,只是默默注视聆听着现场的采访。
2020春节《囧妈》电影影评四
徐峥,大家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吧?作为内地知名的一个男演员,以及大导演,徐峥绝对算是演艺圈中一个让人骄傲的存在了,走起导演路线的徐峥,这两年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再到去年的《我不是药神》,徐峥的作品,也是那真的是越来越接底气,从观众情感角度出发的徐峥,也是一位公认的好导演!
而今年,我们的大导演也是再续“囧”字系列,一部以“亲情”为主的《囧妈》也是即将来袭,作为大导演的片子,大家也是必须支持一番了,而这部影片,那自然也是大咖云集,不仅由我们的大导演亲自主演,还请来了袁泉以及老搭档黄渤前来客串,光看这阵容,就知道影片该是多么的精彩了,而在最新放出的电影海报中,也是出现了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名字,那就是“高以翔”了!
5.电影影评悲惨世界 篇五
《误杀》电影影评【1】
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肖央、谭卓、陈冲等演员领衔主演的电影《误杀》发布了预告海报。海报中肖央左脸负伤,眼神中充满疲惫和绝望,雨水夹杂着泪水从面中淌过,让人看得五味杂陈。
“没有孩子却要演一个17岁孩子的父亲。”李维杰这个角色给肖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做父亲的滋味。然而,这位父亲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轻松,除了要直面事关女儿命运的难题,还要为家人的平安与警方周旋。除了接受一系列心理“磨难”外,还有很多生理上的痛苦等待着肖央。据爆料,为了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观感,肖央接连三四天淋雨拍摄,把自己浇透,还原角色的原始状态。
此外,片中饰演肖央妻子的谭卓也曾在采访中爆料:“肖央拍戏拍到一半掉色了!”原来在拍摄前期,肖央为贴近李维杰这一角色的外形特意把自己晒黑。但没想到连续十几天的夜戏,见不到太阳,竟又白了回来。
《误杀》电影影评【2】
电影《误杀》根据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改编,讲述了肖央饰演的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查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谈及影片传递的意义所在,导演柯汶利表示,“希望影片不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类型片,而是做到商业性和社会责任意义兼具,可以更升华,传递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感受。”陈思诚表示,希望观众看过这部电影后能够有更多反思,家长能更多保护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
影片中,肖央、谭卓和陈冲大胆颠覆过往形象,收获了观众的超高评价,活动现场几位演员也分享了各自的感受。肖央表示,以往演喜剧比较多,这次成为了一名“父亲”,还是一个拥有几副面孔的老爸,希望大家可以在影片里感受到这位父亲不同层次的情感。谭卓称,自己饰演的是一个柔中带刚的母亲,她可以在孩子面前温和柔软,也可以为了保护女儿瞬间爆发。陈冲表示这次的角色是一个新挑战:“这个挑战挺过瘾的,如果以我现在的年龄还能够在演员这条路上成长的话,这部戏就给了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监制陈思诚和导演柯汶利也对肖央的突破表现赞不绝口。陈思诚表示:“肖央是一个多元化的演员,不容易被定型。他可以兼顾幽默、深沉、可爱、狡黠等特点,如果他身上有角色的某种特质,我们把它唤醒就行。”
首映礼当天,众多导演、编剧、演员、资深影评人出席观影,并分享观后感。导演郭帆表示:“实在是太好看了,心满意足,每一秒都在调动我的神经,每个演员都很棒!”蒋方舟表示:“非常惊喜,从情节到情绪都特别饱满,里面很多细节,非常值得二刷!”编剧束焕称:“希望中国高智商犯罪电影能够从《误杀》开始,捅破票房天花板,成为一个爆款,引领这种类型片打开新局面!”
《误杀》电影影评【3】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能够在观影中体验到生活中没有的刺激”正是犯罪片的爽点所在。而这部即将上映的《误杀》正是一部以犯罪题材为背景,实则在引发观众对于“爱和家庭”思考的电影。对此,导演柯汶利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这是一部有温度的犯罪电影。” 既能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犯罪题材的紧张刺激,也能在观影后通过角色的故事进行反思。
不论是片中李维杰和阿玉一家,还是拉韫一家,在他们身上都有着一层为人父母的共性,虽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出发点都是为了“爱和家庭”。正如肖央日前在特辑中所说,“我们才是受害者”,所处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和判断。究竟将如何守护家庭,这一话题将是《误杀》带给我们的思考。
《误杀》电影观后感【4】
不同于以往发布的剧情向物料,今日(11月26日)的“谁是受害者”角色特辑带领观众直面误杀事件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并搭载肖央、谭卓、陈冲三位主演的视角,重新解读电影所要表达的话题内核。肖央表示,身陷孩子被欺凌的绝望中,“激发了一个普通父亲身上的一些潜质”。
建构在此基础上的善恶是非究竟要如何判断,是电影带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探讨。正如肖央和陈冲在特辑中所言,“善良就是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你对它的观察是一个不同的视角,你得到的就是一个不同的结果。”关于“家庭和爱”的思考以及“善恶”的讨论,也正是《误杀》能成为贺岁必看的犯罪爽片的看点之一。
《误杀》电影观后感【5】
《误杀》集齐了肖央、谭卓、陈冲等一众实力演员,演技派“铁三角”的黄金阵容给观众带来很多期待,这支特辑也提前为大家讲述了几位演员拍摄幕后的心路历程。“我没有孩子却要演一个孩子的爸爸”,这是李维杰一角带给肖央最大的挑战。
通过“回忆父母对于我的感觉,把生活中一切可能有的、类似的情感体验在心里过一下”的方式,肖央置身于李维杰的角色,向观众看到一个在被生活逼上绝路的父亲是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守护家庭保护孩子。
而在电影《误杀》中以母亲形象示人的谭卓和陈冲却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谭卓饰演的阿玉是一个看似怯懦却蕴含无穷能量的母亲,对此谭卓在今次的特辑中直言:“我希望阿玉的平时就像个群演,但在事情发生时又会变成一个不认识的人。”
6.浪潮电影影评 篇六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Dennis Gansel:
甘赛尔从小就对希特勒很好奇,听遍爷爷年轻时在希特勒军校所遭遇的事情,丹尼斯便一直梦想着揭开这个军校的神秘面纱,这也成为丹尼斯拍摄《希特勒的男孩》的最大动力。2008年作品《浪潮》改编自美国人写的一本小说,同样和希特勒脱不了干系,将独裁政治和教育制度联系在了一起。此外,从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到德意志民族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对当初自己民族的独裁统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有些国家却一直未能进行如何深刻如此发人深省的反思,比如前苏联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比如中国(比如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他们也都是中学生,而当时他们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读书无用;不谈经验,直接实践;打倒反动派……以至于他们做出了许多在现在我们看来无比荒唐的事情)。
影片中的故事:
这不是一部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故事,只不过是发生在美国,导演甘塞尔看到了故事中的有关纳粹的主题,所以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定在了德国。故事发生在1967年4月,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不过结局与影片不一样,影片有点夸大严重后果的味道。真实的结局是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国的影片,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心甘情愿地当了一回冲锋队员。这个别具一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惊世骇俗的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
影片中设计到的心理学知识
1、心理学实验的伦理性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课堂上,和大家所经常看到的实验室实验有所区别,但仍是一个心理学实验,我们称之为“自然实验”。心理学实验也有自己独特的实验原则,其中重要一项便是伦理原则。每个心理学实验进行之前,都要进行伦理性的评估,无论被试是人还是动物。对于人类被试,实验不能造成被试的身体、心理的伤害,如有不利结果出现需想法弥补。比如是实验后被试情绪有消极表现了,实验人员可能会采取一些心理咨询或辅导方式来恢复到平和的情绪。所以在每项实验进行前都需通过学院或研究机构的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像影片中的实验如果放在现在,是绝对不可能通过的。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实验一是违反心理学的伦理原则,心理实验的过程的影响有时是一生都无法磨灭的。所以,在任何一个心理实验实施之前,都要尽量减少对受试者的伤害。像影片中这样的心理实验,最好通过一个缓慢的过程来化解其负面作用,如果突然终止,有可能会给被试带来很严重的心理伤害。就如同电影中的结局一样,蒂姆无法接受浪潮的解散,选择了自杀。无论如何,心理实验设计者应更加注重人的利益。另外一部涉及到心理学实验的片子叫《死亡实验》,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2、影片中的从众现象
从众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从众的类型有三种:真从众,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与群体。在影片里属于真从众的便是最原始的“独裁统治”班的同学,他们真真正正的与成员们的步调保持一致,也用心的贡献集体,他们当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蒂姆,他是“浪潮”运动的狂热追随者,到高楼涂鸦、为文格尔作保镖;把“浪潮”当作了生命的全部甚至愿意为了浪潮牺牲自己。第二种是权益从众,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认为真理在自己心中,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这些人的从众往往是出于对偏离的恐惧,所以才选择参与到浪潮中去。就像卡罗及大部分的学生,他们怕被排挤,怕别人认为自己跟不上潮流就盲目的加入浪潮,其实他们甚至不清楚浪潮到底是什么,等真正知道了“浪潮”后,卡罗毅然决然的成了“浪潮”的反对者。第三种不从众,即行为上表现的与群体不一致。在《浪潮》里不从众的代表便是莫纳,从一开始被要求穿统一的制
服时便直接反叛,并要求换课。大家也许或说到凯文也是一个不从众的代表,其实在浪潮最初形成之初便能看出其独裁统治之本质,其实需要相当敏锐的观察力的,而凯文其实是没有像莫纳一样的洞察力的,他退出“浪潮”这个组织是因为他一贯的“老大”思想在做怪,因为课堂上的老大变成了“文格尔先生”。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从众基于以下三种原因:
1、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比如一个宿舍的女生出去买衣服,三个人都买了同一件衣服,而你也打算买一件,这时就很容易也买一件和舍友一样的衣服,因为舍友都认为这衣服不错了,自己觉得能获得正确的信息时便容易出现从众现象)。
二、对偏离群体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很大的群体压力,甚至制裁,比如卡罗在浪潮组织时受到的压力以及马尔科在礼堂演讲时受到的责难。三:群体凝聚力的吸引。这点可以从以前蒂姆经常被人欺负,而加入“浪潮”后他在被欺负时锡南等人帮他打抱不平可以看出一二,而统一的服装也消除了利萨等人关于服装的顾虑,因为利萨家境不好,穿的衣服不是太时尚,所以会感到平等,此外浪潮让缺乏关爱和归属感的蒂姆和马尔科等人感到了团队的温暖和归属感,这些都是吸引成员的团体凝聚力。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个体越容易从众,电影中只有一个卡罗在后来的活动中出现分歧意见,一致性很高,所以大家就都从众了。
(2)个体自我评价越高、独立性越强,从众行为就越少,比如卡罗家境优越,人长的漂亮,学习成绩又好,准备到巴塞罗拉申请大学,父母又是典型的自由主义者,所以她最终成了浪潮有力的反对者。而莫纳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体,所以是第一个退出“浪潮的人”。而蒂姆缺乏家庭的温暖,受到同学的欺负;马尔科也缺乏父母的关爱寄宿在卡罗家,利萨家境贫寒,这些人的自我评价都很低,都能在浪潮组织中获得归属感,都能感到“所谓的平等”所以他们成了浪潮组织的中流砥柱。
3、影片中的归属感问题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除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最重要的需要便是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前两个需要比较容易被满足,影片中的所有人这两个需要基本都可以满足,但爱与归属以及尊重的需要
是很多人缺乏的,比如蒂姆(影片开头他免费给混混带毒品以求得朋友,可见他内心孤独,想要融入人群,渴望感情。后来从他向父母述说第一天上课情景,父母态度冷淡,可见他缺少家庭亲情。后来从他把自己的名牌衣服烧毁的过激行为可以看出他希望的不是物质,而是内心的归属感)、比如马尔科、利萨,包括科尔文老师,他是自考生,学历低于妻子,他其实有些自卑的,觉得尊重的需要没有很好的被满足,所以在妻子警告他关于“浪潮”组织危险性时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和妻子吵了一架,其实他在这场实验很享受,享受的正是来自学生的这份尊重,当然他也期望可以获得妻子及同事的尊重。从那么多人加入浪潮组织,短短5天内由一个班级到满满一个礼堂那么多学生,足见归属感及尊重需要的重要性。
4、影片中去社会化
7.电影影评悲惨世界 篇七
最新上映的大片《悲惨世界》,虽然有众多好莱坞实力派明星加盟。但笔者日前慕名跑去先睹为快时,还是有点儿“上一当”之感。现在什么都时兴“穿越”,但大都是时间上的“穿越”。比如前一段在影院热映的进口大片《云图》就是同一拨演员在六个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年代中来回的“穿越”,令人人眼“累”;而那新《悲惨世界》就是让人耳朵“累”!笔者不断听到一起观影的观众在一旁议论,“这里边的唱怎么让人感觉好像老唱不完似的”,“这段唱也太长了”。连看电影时从来不舍得睡觉的笔者也烦得打了阵盹。原来,是新《悲惨世界》在艺术种类之间搞了回“穿越”,让音乐剧“穿越”进了电影。尽管据说拍成这部电影的那部音乐剧是仅次于著名音乐剧《猫》的演出场次最多的经典剧目。但观众到影院来是来看电影的,而不是到剧场去欣赏音乐剧的!演唱上看,主角们的嗓音条件以及唱功也都还不错,那些重唱、合唱,尤其是片尾的《马赛曲》大合唱,也颇有西洋古典歌剧的宏大、华彩和震撼之感!但全片没几句台词,叙述事情便如西洋古典歌剧的“宣叙调”般唱出,却并不精练。人物内心独白便如“咏叹调”般抒发,却都太长。尤其是艾波妮在雨中那大长段“失恋感言”和冉·阿让对珂赛特与马瑞斯的那段“临终赠言”,都拖沓得简直让人起急!让人感觉,看该片就真有点儿像当年看“八个样板戏”的那种“舞台纪录片”——这哪是看电影呀,远不如上世纪70年代时兴看“内部电影”时笔者才第一次见识到的那部拍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又名《孤星泪》的同一题材电影!
所以,尽管该片表现的是大文豪雨果的世界名著,有好莱坞大明星,演员也不乏帅哥靓女,但真正作为一部“电影”,而非“音乐剧”来欣赏,笔者还是不买账,颇觉得这电影票钱花得冤!
nlc202309011055
8.电影影评 篇八
摘要: 本文通过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语言的解读,旨在剖析其中丰富的电影艺术内涵。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电影语言,爱情,人性,异域文化和“歪打正着”的三个火枪手。
本片的主色调以平时的中黄色调和答题时的暗蓝色调,使观众和主角在这变换的色彩中变换不同的心情。时而轻松,时而紧张,时而温馨,时而恐惧。让这
部”悲剧的喜剧”的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再加上影片插叙的叙事风格,使影片剧情发展的虽快但稳。
再来本片的镜头大部分运用手持拍摄,镜头多是倾斜,且伴有抖动,展现了贫民窟中动荡不安,紧张混乱。但与此同时,也想观众展现了一个动感的印度,激情的印度。贫穷并没有待走希望。在这个“倾斜”的世界中,主人公杰玛被一
本《三个火枪手》击中,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是倾斜的。
音乐是本片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感的”印度嘻哈音乐”与动感的印度影像搭配起来,将印度民族音乐与现代电子曲风融合的天衣无缝,感染力极高。
其中拉曼创作的主题曲JAI HO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它完美地融合了切
合影片主题的电子变奏版《命运交响曲》,再伴以略带饶舌的印度流行音乐唱腔,激情澎湃地歌唱着胜利的喜悦,每一次在影片中的出现都将剧情推向高潮。至死不渝的爱情。
爱情是电影永远不会变老的主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年轻人用爱情去对抗
因体制而产生的种种苦难,这到底是一个神话,还是一个阴谋?现在的流行文化
总是在宣扬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于是爱情成为了
现代年轻人的宗教,成了可以刺激年轻人去消费的灵丹,同时也成了让年轻人自
动逃避自由的妙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
多菲的这首诗几乎人人都会背,但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会认为自由是比爱情更值
得追求的东西呢?虽然命运使他们分开,但杰玛用他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命运。给了我们最积极的答案。
沙里姆的悲剧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沙利姆逐渐走向暴力死
亡之路,他一方面维系着贾玛尔和拉娣卡的爱情归宿,一方面又成为反面势力的代表阻碍着贾玛尔和拉娣卡相见。这是何其有意思的事情,沙利姆心口不一,他
希望弟弟与拉娣卡有个好的结果,但现实决定他得先让弟弟好好活下去,因此他
不得不牺牲拉娣卡的利益,让拉娣卡做了大boss的情妇。这种心理的巨大冲突是本片中屡见不鲜。人性的善与恶。
主人公杰玛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为了伙伴可以在出逃后重回火坑苦苦寻找,为了所爱的人可以不管时空、环境发生什么改变,他都不放弃。杰玛最终赢得千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贫
民窟长大的他不因财富而变,而是继续苦寻朋友和爱人。他是平常人,但对理想和追求不放弃;他跨越贫富两重天,但依旧那样友爱、善良、厚道。
沙利姆身上集中了所有的罪恶:杀戮、欺诈、暴力等等。没有什么坏事没有
做过的,但我们都知道他不是个坏人,反面角色之所以有引人入胜的地方,那就
是反面角色都有坏的理由,正如杀人总有不得不杀的理由,这才能让观众对凶手
有同情的地方,不然没有理由地坏只不过是一个模板,缺乏了内在的魅力。沙利
姆每次干坏事之前都需要向神祈祷,尽管这不过是安慰剂,无助于心灵的净洁,但沙利姆这个角色更具层次感,比起单纯的贾玛尔要来得更生动。
最可怕的不只是妒忌的人,还有虚伪的人。影片中《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主持人是妒忌和虚伪的最佳代言人。他故意表现的很友善,给了贾马尔一个错误的答案,并告诉贾马尔他相信他会赢。在贾马尔获得百万奖金后,他拼命的在台
上跳动,想表达他虚伪的激动和祝贺之情。然而诬告贾马尔作弊,让警员带走贾
马尔的也是他。这个主持人真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女主角拉提卡,一个纯粹的为爱而生的人。就在电话求助的最后一秒,拉提
卡接到了电话。出人意料的是,她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知道,贾马尔,就算
没有钱… “依然是那甜美,天真的笑容。出身贫民窟,从未受过教育的他们,不知道文学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们内心都明白,就是为了爱,去赌一场,输了又
如何?即便是一场豪赌,输了世界,赢了你,就足够了。一个英国导演眼中的印度。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印度是惊人的大规模的贫困和贫富悬殊,触目惊心的司法和警察系统的腐败、黑社会的猖獗并利用民主制度迅速暴富、残
忍的宗教和种族仇杀以及种姓制度下的天生不平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取景
于孟买贫民窟密集的棚户区、红灯区以及地标性建筑维多利亚终点火车站,甚至
片中的群众演员也都是真实生活在孟买社会底层的人。孟买不仅拥挤,而且有成千上万人口住在街头,街道便是这些印度人的客厅。这份真实感增加了影片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为低等的贱民被称作“不可碰的阶层”,他们不能穿鞋,不能受教育,有身份的上层种姓不跟他们说话,也不接近他们,如果食物不小心擦到贱民衣服的边缘,上层人立刻就把食物扔掉。电影《贫民富
翁》带观众看到了孟买赤贫阶层生活的细节,触目惊心的大垃圾场,孩子们肮脏
却纯真的笑脸,飘满垃圾的河道,泥泞水坑边一块块绚烂的莎丽铺满黄土场。美与丑的强烈对比,苦难与欢笑的平行存在,这样的文化让人皱眉,迷惑,心酸,又迷恋。表象的喜剧故事下是赤裸的哀痛,是控诉,是怒吼,也是叹息。再美好的结局也不能抹去童话中藏匿的真相,笑容中的眼泪,希望后的绝望。但导演最
终并没用绝望结尾。《贫民富翁》是悲剧式的喜剧,明知虚假,也要一歌到底;
而对苦难的深切同情,决定了形式上的喜剧反而是必要的——绝望中我们必须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片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导演:丹尼·博伊尔;
编剧: 西蒙·比尤弗伊 改编自维卡斯·史瓦卢普的作品《 Q & A 》;
出品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公司;
出品年代∕片长:2008年∕120分钟;
国家:英国 / 美国;
类别:爱情 / 喜剧 / 剧情;
获奖: 第81届奥斯卡8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
创歌曲,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效合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剧情介绍:
贾马尔·马里克(戴夫·帕特尔饰),来自孟买的街头小青年,现在正遭到印度警方的审问与折磨。原因是贾马尔参加了一档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直播节目,这个节目可以使人在一 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然而就在他面对最后一个问题之前,主持人却揭发他作弊,原因是贾马尔并没有选择主持人在休息时间时给他的答案,这不合乎情理,贾马尔当然矢口否认。
在解释为什么能完美答对每道题的同时,贾马尔的生活也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他讲起了认识的一位好莱坞明星,在一宗教冲突中丧生的母亲,以及他与哥哥沙里姆如何认识了拉媞卡(芙蕾达·平托饰),他一生的挚爱。三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被一所孤儿院收容,每天以乞讨为生。但是孤儿院的负责人却想弄瞎他们的眼睛以增加乞讨收入,于是他们逃走了。在他们爬火车时拉媞卡因为跑的慢而被落在后面,火车上的沙里姆本来已经抓住了她的手,却突然在一瞬间故意松开了手,眼看着拉媞卡再被孤儿院的人抓去。兄弟俩在泰姬陵附近暂时住下来,贾马尔以给游客提供导游服务为生,而沙里姆则与街头混混趁机偷取旅客的财物。
但是贾马尔对拉媞卡的思念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最终他说服沙里姆一起回到孟买寻找拉媞卡,可是一系列的变故使得他虽然见到了拉媞卡,却再次失去了她──她被黑帮老大夺去,而兄长沙里姆也成了黑帮的一员。
于是贾马尔想到了来参加这个电视节目,因为他知道这是拉媞卡最喜欢的节目,她一定会看到他。此时,贾马尔凭借他那传神的生活经历破掉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隔在贾马尔与2000万卢比之间的,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警方认为贾马尔的故事“虽然怪诞,但貌似有理”,于是放他回去继续参赛。拉媞卡果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他,沙里姆此时也幡然醒悟,给了拉媞卡车钥匙与电话,催她快去找贾马尔。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第三个火枪手的名字”,贾马尔不知道答案,他使用了电话求助,他想让兄长沙里姆回答(他唯一知道的电话就是他哥哥的,而且那是他们小时候共同学过的课文)。电话打给他的兄长沙里姆,接听的却是拉媞卡。贾马尔听到她的声音非常兴奋,但拉媞卡也不知道答案。于是贾马尔猜了一个答案,正如片头问题的答案,命中注定他猜对了„„而此时沙里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与黑帮老大同归于尽。
【电影影评悲惨世界】推荐阅读:
电影画皮影评08-13
电影影评及感想06-10
电影《赎罪》观感影评06-20
韩国电影影评12-27
电影大约在冬季影评10-31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11-07
《天堂电影院》综合影评06-30
杜拉拉升职记电影影评07-26
《误杀》电影观后影评以及观后感悟07-11
电影暮光之城影评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