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业务培学习结

2024-06-11

图书馆业务培学习结(共10篇)(共10篇)

1.图书馆业务培学习结 篇一

图书馆业务学习资料:

服务——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21世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高新技术将不断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社会的网络化将不断使图书馆成为一个资源的共同体。如果说,一个世纪前,我们图书馆是以馆藏多少为荣的话,今天,图书馆的藏书多少和馆舍的大小已不再是形成竞争的优势,只有出色的服务才是图书馆的区别所在。服务是贯穿图书馆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 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及转型

1. 发展

由于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演进,图书馆服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借阅服务到参考服务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从无偿服务到有偿服务,从按时服务到及时服务,从在馆服务到多馆服务,馆外服务,从在线服务到全球化服务的发展过程,其服务内容从:“提供给读者馆藏文献”变为帮助读者获取馆内外信息,服务方式由片面变为远程,并呈现出多种服务并存,其手段与方式不断更新与拓展的前景。

在西方图书馆服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世纪、在雅典出土的古希腊一个图书馆墙壁上就刻有“不得将图书携出馆外”的文字、可见阅览是图书馆最早的一种服务方式,而后由阅览逐步扩展到外借。

15世纪,英国著名藏书家理查德、伯里在其专著《热爱图书》中明确指出,收集大量图书是为了学者的共同利益,而非个人享受,他编制了藏书目录,拟定了借书办法。

17世纪、法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诺德在《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意见中》,对创办图书馆目的也有十分精当的说明:图书馆是供人研究而不仅仅只供看一眼。

19世纪中叶,随着邮借和馆际互借方式的出现,以及20世纪初电话咨询方式的兴起,出现了并不访问图书馆的图书馆读者。

20世纪以后,以开架服务为基础,以方便读者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方式相继出现,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日益增多,1956年,美国国会制定了《图书馆服务法》1964年发展成《图书馆服务与建设法》,图书馆服务逐渐走向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20世纪70年代前后,图书馆工作的计算机化主要应用于内部业务,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架构。80年代兴起的信息化热潮,对图书馆传统的一次文献服务形成强烈的冲击。

90年代网络的出现,文献利用的“场所束缚”,图书馆利用的“时间限制”文献与利用者的“地理间隔”等问题不复存在。为此,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情报学院教授伯克兰德在《图书馆的再设计-宣言》一书中指出:未来一百年将是图书馆员必须重新构筑图书馆服务架构的时代。他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世界,一场图书馆革命迫在眉睫。但是这场正在进行的革命是一场技术方法的革命,并没有证据说明图书馆的历史使命会有根本变化。他认为,整个图书馆服务的架构要发生根本性变化,有必要重新设计。他认为,图书馆服务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服务的便利性,服务的自助利用与馆外利用等。

网络出现的同时使图书馆人认识到,“我们的核心能力不在于所拥有的资源,而在于我们具备的利用广泛信息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应该将核心能力定位在知识服务,既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三个因素是:1)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决定性的。2)社会与读者的需要,这是导向性的。3)图书馆自身服务的组织形式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保障性的。

2. 转型:

1)办馆模式的转型

过去的图书馆主张小而全,大而全,一家一户关起门来过日子,封闭自己,也拒绝别人。尽管多少年来每个馆都在呼吁一个相同的问题:书刊涨价,经费紧张,可还是走着同一条路子,自给自足,互不往来,尽管每个馆都明白,这条路走不通,自给不可能自足,可还是得自己的梦自己圆,现在不同,大网络下的大环境,打破了一家一户的小圈子,合作共享,互通有无,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读者不必为找不到一本书四处奔波,工作人员不必为超强的体力劳动而叫苦不喋,因图书馆计算机化、网络化,共享共用的春天已经到来。

2)收藏观念的转型

过去图书馆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谁的馆藏量多,广泛,全面,谁的价值大。图书馆开展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藏来进行。图书馆的管理也是如此,如何把这些书管好,如何把家底看住,至于这些书的利用率如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保存好这些书。图书馆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随着改变,图书馆的收藏也发生着质的变化,由以藏为主的封闭型,变为以检索为主,以用为主的开放型,评价图书馆的标准也不再是你的馆藏,而是你每本书的利用率如何,你的社会效益大小,图书馆的收藏结构,服务内容,方式方法等都随着读者的需求而变化。图书馆向社会敞开了大门。

3)服务重心的转型

过去图书馆的服务重心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读者离不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是服务的主体,读者对图书馆的任何了解,都必须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尤其是一些闭架书库更是如此,读者要随着工作人员的指挥棒转,工作人员是绝对的主角,绝对的繁忙,因为读者离不开工作人员。如今不同,大多数馆都实行了开架借阅、微机管理,网上进行,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取书,通过网络查找所需信息,不再依赖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由唱主角变为配角,由台前到了幕后。

4)服务手段的转型

过去我们从事的是一种被动服务,馆员对读者的服务是一本书,一张报纸,一本杂志。读者要哪本书我们给找到了,就是完成任务了,读者咨询一个问题我们给解答了就是一个合格的工作者。我们的服务要靠索书单,要靠读者的催促,别人让我们做什么,我们才能做什么,并且也满足于这种服务。如今不同,用索书单找书的年代已成为历史,图书馆不再满足于借借还还,一问一答式的,浅层次的表象服务。而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层次服务,深入到文献的知识层,二、三次文献加工,跟踪服务,专题服务,信息服务,网上服务使图书馆工作锦上添花。

二、图书馆服务的改造与创新

面对激烈的市场与技术的竞争,改造与创新新图书馆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

1. 建立新的服务理念:

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互动”。是一种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生存方面互相信赖关系的具体体现。相互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形态,可谓是互帮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图书馆早就提出了“读者第一,读者是上帝”的口号,也形成了相应的服务理论,但是服务不只是需要承诺就可以的问题。它不仅内容具体而且比较锁碎。要把口号升华为一种思想,将理论变为自觉的行动,要使思想成为相应的管理文化和组织文化,并使这种文化逐步地被认同形成一种文化力,成为全体职工的潜意识,有一个相当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可以具体为八个字:关爱、无限、完美、超值。

关爱,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倡导这种精神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务虚”,服务既具体又无形却涉及到方方面面,体现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大到建筑布局,小到着装说话,不管读者的身份如何,也不管读者的要求多么微小,都应谒力满足。这就需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反之,既使是满脸堆笑,读者也会被这种做作吓跑。

无限,体现服务的无止境。读者提出各种要求是一种正常现象,问题总是无限,服务总是有限,这就

需要服务方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要求。

完美,这是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服务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都要力求完美,服务是一个持续的,有很多过程的任务,即使工作不直接面对读者,其工作“成果”仍然有一个为读者服务的问题。一个工作环节出了错,就可能全盘皆错,对读者负责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

超值,就是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向读者提供超越心理期待的,超越常规的满意服务。

2. 奠定品牌化服务基础

1)服务是一种品牌。强调的是一种服务社会的形象与口碑,在网络时代,大家都说网络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的核心战略是创建名品牌。

什么是图书馆的品牌,如果一个图书馆能够通过自己的某种独特性,或一定的规模和馆藏,或某一信息产品,或某一特定服务,在同一行业中形成差别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就是品牌。

麦当劳的炸薯条和汉堡包举世闻名,大写的“M”总是使人联想到它那严格的食品制作标准,统一的布局,规范的着装,然而麦当劳人士则认为自己卖的是服务。因为他们清楚,既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炫耀其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销售的汉堡包底部的厚度基本相同,也无法保证其不同雇员在不同时间提供的服务质量始终如一,可见高明的经营者都懂得在激烈的商业竟争中,商品种类,店铺外观设计,室内装饰很容易模仿,价格可以浮动,只有出色的服务才是他和竟争对手的区别所在,为此各种个性化服务层出不穷。同样图书馆服务也是一种品牌,读者进入图书馆,环境是第一视觉,然而要培养稳定的读者群,关键在服务。图书馆完善的服务包括:热情,周到,开放,亲切的借阅服务;准确,迅速的咨询服务;积极主动推介图书和图书馆利用的指导性服务;电子网络时代的信息,知识服务;接受读者各种申诉,意见和要求的即时服务等。但作为一种品牌,仅有这些还不够。服务的极至在于给人以惊喜,既服务已超出读者的想象和预期的结果。读者因受到超值的服务而喜出忘外,这是一种超附加值的劳动,其核心是高效+优质+个性内涵。什么是个性化服务?就是在不违反法则和道德的前题下,让读者获得“满意加惊喜”。其实质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着想。

一位读者兴冲冲地走进图书馆,希望能借某一本书,而这本书恰恰已被别人借走或本馆未收藏,这时我们可以十分抱歉地告诉他实情,一般来说,事情也就算处理完毕。但是如果我们能主动介绍一本类似的书,或者为其办理代借,读者的感受就会大不一样。口碑和信誉是世界上最好,最省钱的广告,也是一种资源,人们的需求总是在变化,人们的要求总是越来越高,图书馆的服务如果没有创新,就有可能落伍。品牌的基础在于全员的投入,因为在创建服务品牌的过程中,每一成员都同等重要,因此任何一个成员都可能轻易地将整个事搞糟,而且,服务并不只是一线工作人员的事,只有全员都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才会有持之以恒的追求,才会有尽善尽美的服务。

2)服务是一种文化

创造服务品牌的关键是文化。图书馆服务无止境,其服务过程也是传播文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可以被看成是具有群体或组织特征的规范与价值观。服务是一种由决定其组织成员特定态度和行为的共有价值观和规范形成的体系,是群体的理想,道德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在这里起核心作用的是一种“文化力”。规范是群体共认的对待特定事物态度与行为的准则,价值观是反映本单位对“什么是最重要”的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理念。

什么是图书馆最重要的?文献?读者?建筑?员工?从图书馆存在与生存的根本上来看,读者是图书馆的重中之重。读者是什么?上帝?客人?朋友?都是,又不完全是。服务是什么?微笑?语言?仪表?承诺?都是,又不完全是,服务是什么?服务是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服务是一种帮助,一份关爱,一种给予,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服务也是一种生存竞争,一种品牌,一种时尚,一种文化。

人们对服务的企盼主要是质量,而服务质量既是全方位的,也是十分细微的。在这里起核心作用的就是文化。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服务文化才会有创造性的个性化服务。服务文化也是一种理念,要使一种理念

成为一个单位集体言行的准则。第一,能体现行业或单位特有的价值观,每一个行业都有特定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行业价值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观不同之处在于它行业的特点,也就是价值观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共性指导个性,个性服务于共性,是共性在具体工作中的体现。

图书馆的总体任务是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主要工作内容,一是文献的收集与保存,二是文献的流通与传播,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读者,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文献的利用,知识的“活化”与“物化”,最终价值的体现就是读者。

第二,有一套体现价值观的行为规范,规范包括对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合作关系和工作方法等各方面的规定。如果一个群体核心价值观很一致,行为规范也就会一致,相反,则说明群体的行为是松散的。从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图书馆工作的核心规范应该是服务。也就是说:我们制定各种工作规程都应该以服务为核心,既:全员服务读者,并围绕这一核心服务对象,建立一整套服务制度,包括馆长服务全员,二线服务一线,一线服务读者,行政服务大家等,以及服务行为、态度、语言、服装等各种规范。

第三,成为群体的共识与自觉。特定的价值观和规范是搞好服务的基础,但是仅仅取得一致的看法还不够,关键是把这种思想灌输到每一位员工的脑子里,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强调和宣传,直至被全员所接受。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将一种思想放进别人的脑子里,这就需要进行长期的,强烈的宣传,使其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强烈的本能。所谓强烈,就是当群体中的成员正确与否产生犹豫时,其他的员工会自动告诉他们,而不需要领导加以指正,因为规范不可能规范所有的工作过程,现实中也存在着不少超规范的要求。图书馆服务最难的不是如何按要求去做,而是如何面对读者不规范的要求,为此,要培养一种判断能力,以便在多变的环境中把服务做得更好。

三、图书馆服务的深化与实施

多少年来,抵制文献资料的采购,编目,外借等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任务,这些工作从手工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各业务部门的划分也基本上是按这种格局。电子图书文化正在对图书馆的文献收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信息存贮将由新型的数字化存贮技术代替纸制印刷存贮,管理上将由高效率的计算机运作替代手工操作,网上采购,联合编目,将替代传统的采访分编,机器联网查目替代手工查目,指导用户获取信息和深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将替代书刊的借借还还等等。。图书馆员应从传统意识中解放出来,改变原有的图书馆管图书的观念,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努力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要以为信息服务只是信息部门的事,图书馆每个岗位都与信息有关,采编、外借、阅览期刊等都离不开信息人才。

未来图书馆是信息服务的网络体系,未来图书馆是新概念的图书馆,不再是独立分散的一个一个的点,而是社会文献信息服务的网络体系。图书馆不再局限于馆舍围墙的范围之内,图书馆只有纳入网络系统,其藏书量就会从有限扩大为无限。

图书馆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战略对策,要在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上全方位开展高效优质服务。

1. 服务内涵的延深

读者服务的中心环节是组织服务。向读者提供有关文献和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服务的内涵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传统的文献提供服务是通过简单的书目参考,对馆藏印刷型书刊的借阅,复制等形式,揭示和提供静态的文献资料。近几年来,新的技术手段为文献服务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体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服务手段日趋现代化,越发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

其次,服务内容正在由印刷型文献的提供向电子文献的存取方向发展,呈现如下变化。1)通过计算机终端或工作站,访问图书馆检索系统打印或套录所需信息。2)利用局域网建立参考服务系统。3)通过联机检索系统提供外部的电子信息资源服务。4)采用联机方式复制文献,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

传递给读者。

第三.服务类型也开始发生重大变革,正在出现多样化的服务。

1)动态服务:以超前意识主审服务过程,包括激活静态文献信息,捕捉分析各类变化的新信息,利用虚拟图书馆等。

2)交互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在网上发布书刊征订和入藏信息,开展读者检索借阅情况统计,信息跟踪,信息推进,联机统计等等服务活动;另一方面,读者可向图书馆输入所要咨询的问题,以及对图书馆的意见,建议等。

3)横向服务:在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文献信息机构之间,联合开发信息资源,更好地提供多层次,多类型,多文种的文献信息服务。

4)柔性服务:指在读者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不是机械,呆板,枯燥地代替

他人服务。而是处于轻松、灵活、舒适的引导性的自我服务。

2.如何搞好服务

1)了解、欣赏、分析、满意读者

对图书馆而言,研究读者群的读书动机和阅读倾向是十分重要的,过去我们也在研究这个问题,目的是对号入座,争取每一个读者,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没有必要留住所有的读者,事实上也留不住。互联网的开通,计算机的普及都冲击着图书馆,但是图书馆应不遗余力的挽留住那些研究型和求知发展型的读者群,对高校而言我们的读者群是教师和学生,我们讲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既是第一课堂的补充,拓展与延伸,又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及构建学生知识体系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图书馆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服务活动的场所,所以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得以发挥。在这里共同的学习兴趣,能形成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同声相庆,同气相求”。图书馆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宁静,优雅的氛围,一个自由思维与争鸣开放的空间,一个开放式服务、知识服务的灵感感应场。

欣赏:不拒绝每一位读者来馆,为每一位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图书馆不要忘记对读者的光临和学习表示感激和欣赏。我们说:欣赏读者是由于我们提供的众多的图书中读者做出了适合自己阅读需要的选择,给图书馆提供了求新的机会。

分析:图书馆人员要随时征求读者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感受,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科学分析,这将有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开展导读工作,了解阅读内容,引导阅读倾向,指导阅读行动,提供阅读方法,还可就学生中的热门读物,流行的文化思潮组织专门研讨会,作品赏析会以及学术讲座。

满意读者: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产生抱怨。一般说有二个原因:一是服务传递系统的失误,图书馆品种短缺,表现为延迟服务;二是对读者的需求反映冷漠,表现为员工对读者的服务态度不佳,甚至有无理的行为。图书馆应多倾听读者的心声,提高读者对图书馆和图书的满意度。

2)体现科学和人文精神发挥教育职能

科学精神就是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积极研究并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手段,提高为读者服务的工作效率。人文精神就是指在为读者服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要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的关怀,创造美与和谐的服务宗旨,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将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休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素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

要强化图书馆教育职能。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经济竞争活力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努力都有赖于高素质的人才教育。靠具有掌握新的知识和能力的人。图书馆是人们吸取知识,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读者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独立的情报使用者,通过教育使读者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可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和效率,也可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3)开展多途径服务

(1)进一步完善阵地服务

在今天图书馆阵地服务仍然存在,因为纸制出版物不但存在,而且数量更大,质量更高,书毕竟是人们案头学习的最直接,最简便的载体,仍然会有更多读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阵地服务要求会更高。我们要对馆藏印刷型出版物进一步开发利用,可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新书点评,热点追踪,新书通报等,根据读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编制专题文献索引,为读者提供便利。辅导读者阅读,指导读者进行网上书目查寻,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加强文检课教学。闭架书库也不要只依赖索书单,要熟悉馆藏,在众多的书刊中为读者推出最佳本。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手续,简便是服务的核心,从繁--简的距离,就是服务的学问。

(2)开展咨询服务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标志着社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斩新的阶段。它把传统、分割的图书馆推向全球一体化。网络环境创造了一个跨时空,跨国界的时代,拓宽了人们的生产,交往和思维方式,对传统图书馆而言,这是一种变革,现代图书馆员是知识信息的管理者,在对知识进行加工的同时,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揭示信息的使用价值。对网络进行有效的控制,筛选。使网络信息更加有序化,建立各种信息数据库,使信息资源更加丰富。

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知识含量,应是图书馆发展必备的前题。而加强图书馆的咨询服务,是提高知识含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开展:书目咨询,接受咨询课题,负责解答读者的各种问题。利用书目索引,文摘,手册等各种手工检索工具,向读者提供具体事实,或有关的文献资料。目前咨询服务已进入了新阶段。不仅可利用光盘数据库进行检索咨询,而且能借助于互联网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咨询服务。

a.进行电子邮件咨询,经常性问题解答,即时视像咨询,主动帮助读者了解电子图书馆,电子出版物,编制读者网络手册,网上导读系统,网上资源索引等,将网上有关信息节点归类整理,以超文本方式做成链接,形成专题信息导航系统,便于读者直接进入专业网络,查找所需专业信息。

b.建立一个包括传统文献,电子出版物和网络资源在内的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开展文献、光盘、网络一体化的服务。这样,既可利用现代化手段提供传统文献,又能通过本馆的光盘服务系统和本馆主页,指引读者有效利用专业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

c.图书馆各部门也可把本部门负责的信息资源输送到网络上,形成自己的网页,如期刊目次,定题情报,摘要,新书通报,专题书目,专题论文索引等提供到网络上。

(3)着力加强特色与知识服务

在知识管理时代,读者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可直接利用的信息产品,从而要求图书馆能开发特色资源,强化特色服务,特色是关键,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因此图书馆必须根据自身的文献资源实际,人员知识结构,选准几个学科专业作为突破口,开发不同层次的知识信息产品,组织特色资源上网,开展具有信息特色,课题特色,用户特色的信息咨询服务。

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服务。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阶段的信息服务,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其中蕴含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运作的新机理,它既是信息服务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进入信息时代,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回避不了客观存在的“投入产出”的法则。事实上图书馆也是一个产业,只不过它的产品是无形的。它是以无形的信息与知识作为产品,使图书馆成为信息资源的服务中心和生产中心。馆员既是信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信息产品的创造者。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必然改变,旧式的信息与读者的人际关系必然改变,表面上看,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在减少,其实不然,我们的幕后工作在加大,由过去的半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向,而且大多数是在做开创性的前人没有做过的脑力劳动。

我们应该清楚,现代的图书馆对未来而言,可能还意味着传统,图书馆的职能,职业理念等还会有微妙的变化,因为时代在前进。但是服务不会变,只要图书馆存在。服务便是其永恒的主题。

2.图书馆业务培学习结 篇二

塑造高校图书馆形象,重在培养女馆员素质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素质现状入手,分析了女性馆员在服务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论述了塑造高校图馆整体形象的关键是高校图书馆对女性馆员的素质培养,并提出了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的一些举措.

作 者:盛腊梅  作者单位:鄂州职业大学图书馆,湖北鄂州,436000 刊 名:改革与开放 英文刊名:REFORM & OPENNING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G2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女性馆员   服务形象   素质培养  

3.国培学习成果 篇三

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 王静

近段时间我参加了国培学习,日子过得尽管忙碌而紧张但收获和感慨颇多。首先国培让我我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和快捷。其次在国培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

首先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十年的工作实践里对农村教学现状和自己的工作所存在的压力和挑战已是了如指掌。例如,农村教学资源匮乏、教学信息阻塞,我的教学设计几乎在这十年间几乎是换汤不换药,尽管时常会听到教改在进行,但苦于没有方向,没有方法。自己犹如瞎子只能摸索着前进。为了取得教学好成绩我只能加强备课的强度,力争把每个知识点整理的具体、全面,很怕疏漏一丝一毫的传授给学生,当我苦于学生不领情寻找问题纠结时,是国培让我懂得,我的这种灌输式教学正是新课程理念下杜绝的教学方式。国培中介绍的两种教学方式,更加的科学、有效、专业。授导型教学不仅仅是授更在于导,探究性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的课堂。重新审视了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再只是灌输者和传授者。追求课改的课堂,也是师生共同成长、交流互动、心灵碰撞的平台,一切都“以生为本”,而不是以“爱生”为借口剥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体验学习过程的课堂。

其次我学到了新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前的教学设计,我只关心对知识的设计,而忽略了情感态度的关注,只会照搬教材的设计过程,不会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案,只会注重课堂活动,淡化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在国培的学习中,专家们专业科学的理论理念作指导,优秀老师的课堂实录做引领,还有辅导老师的辅导和同行们的交流互动,让我学会课改下的教学设计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情,生成资源的开发和调控,能力的培养和生成。(1)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往的课堂机械、沉闷,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国培让我知道更要注重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更要体现学科文化素养的精髓,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2)捕捉生成资源。以往是遵循固定路线的教学,从不考虑生成资源,实质是一种浪费,通过国培的课堂实录,感知到课堂是向未知挺进的旅行,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或美丽的风景,如果合理利用,(3)培养学生能力。以往自己“重知识,轻能力”,“习题化”淡化了“生活化”让知识和实践脱节,在课堂实录中,感受到他们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学回归生活,让教学生活化,生活教学化。”课堂教学重视生活体验,把教学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创设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注重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我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技术。以往的课堂是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行走于课堂,再加上常年不变的老面孔,毫无新鲜感、吸引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旧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课堂的需求,而这次的国培学习,引进了现代教育技术,是久旱逢甘雨的及时和欣喜。现代教育技术的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大大增加了视听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国培带来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成为了广大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接受这个新生事物时,必然要经历一番波折,在学习制作幻灯片,的确遇见了一些困难,但辅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同行们的鼓励下,才接受并领悟,幻灯片的制作和使用,由不会到有点会,在从有点会到活用巧用。通过这次国培学习,我要努力掌握好教育技术,充分挖掘,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工作闲暇时写下了每日的学习困惑和感受。这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观念的调整,专业的提升,可以涌现出鲜活、精彩的画卷,善待意外,激活心智,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自由飞翔。更是增强了新课改探索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还会遇见各式各样的困难,但有了这次的国培学习,我可以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化解课改下的困惑和烦恼,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所学的理论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4.国培学习小结 篇四

张桥中学徐珩通过这次“国培计划”项目的培训,使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让我有机会再次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下面谈谈我这次学习的收获。

一、提高了教师道德修养

这次国培,首先让我感悟到的就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师德,只有热爱教育事业,不计较名利功德,才可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真挚的心。加强师德修养,才会促使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中找到差距,更好地按照教育规律做事,耐心、细致地帮助好每一个学生。这次的培训学习,让我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大.看到很多同学交流的宝贵经验,让我不光学到了教学、研究的本领,还学到了如何做人为师。

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埋头苦干是我们踏实的工作作风。但一味地埋头苦干在这与时俱进的时代却让我感到了迷惑,辨不清了教学道路前进的方向。这次国培的学习,让我心中点起了一盏明灯,明确了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进,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让我得到了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还对怎么理清新课改中的教与学的种种关系有了很大的帮助。国培让我了解到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三、提高了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这次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各位专家讲座的视频,积极和辅导教师的互动交流,并且和同伴在网上互相讨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观摩了名师风采后,我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了解到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还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能力。让我还知道了新课堂

教师不再操控学生的大脑成为学生学习的统领者把自己的知识机械化传送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创造中学习,培养学生的高级创造思维能力。

四、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

这次国培只是一个手段,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国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慢慢摸索经验,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教学的信息化。我要时刻告诫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我还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教学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成为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5.国培学习感言 篇五

国培学习感言

时光飞逝,网修已将近尾声,国培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让我们收获多多。这次培训虽然我们大家是第一次接触,但是却好像已经很熟。是国培让我们相互了解,是专家的指导让我们有共同的理解,是网络的交流让我们的距离拉近。这种培训不同于以往的培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不再是一堆堆的理论“灌输”,而是有许多生动的令人反思的案例供我们借鉴和参考。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已经在反思自己,以作业来检测自己,通过专家的评定。同时我们在和许多同仁交流、探讨中发现,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这次研修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思想与智慧碰撞出的成果和彼此的情谊!国培陪伴的日子是快乐的!愿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国培之路,让我们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学习之路宽阔无限!

6.国培学习感想 篇六

2013年11月24日上午,应省教育学院教育系的邀请,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叶平枝来到我们园长短期集中培训班的课堂,为全体学员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题的精彩讲座。

此次讲座中,叶教授详细阐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构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特色。她提倡实施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原动力。离开看爱,教育就失去了灵魂。叶教授以《教育的渴望》做总结: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梦想,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希望,让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独特而自豪!听完叶教授的课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也会把学到的专业标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叶教授诙谐幽默,不时把课堂氛围掀向高潮,场内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学员们精神集中、全神贯注,都沉浸于一种愉悦、收获的状态中,同时也在细细品味着平凡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带来和谐和幸福。

7.国培学习感受 篇七

乌林九年制学校 郭春梅

今年的暑假,我参加了形式新颖,效果明显国培计划网络培训学习。一开始我认为,这次的学习与往次的学习一样,无非又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流于形式罢了,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觉得本次学习并非如此简单,领导及指导老师都非常重视,每天都坚持上网学习、写作业、发表评论,也可在网上直接与专家交流,互动效果好,克服了以往只是专家讲,培训老师听的这种单一的形式。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本次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

随着学习的推进,自己对此事的学习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要学好。所以我每天都坚持在线学习、写作业发帖子,交流等。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非浅。下面我简单总结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收获:

1、我的确是转变了学习的观念,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2、认识上和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本次网络培训中的视频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所在,这种形式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3、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多,特别贴近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易于接受,从而也认同了培训的内容,我从内心愿意接受这样的培训。

4、本次培训学习,几位专家的讲座内容可谓: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例如所讲的“用心学习”是教师最值得寻觅探求的地方,更是教师一生追求所在。

8.国培学习心得 篇八

2012年10月25日,我们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小学英语培训班所有成员有幸聆听了来自山东省教育厅师训干训中心副主任于维涛博士的报告——《教育的终极目的与人民教师的使命》,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于老师从三个方面解读了本次报告的主题,一、引言:基于教育原点的追问;

二、中外教育家论教育、教师的属性;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视角。于老师说话诙谐而又充满了激情,博学多才,娓娓道来,课堂气氛活跃、融洽,一会儿妙语连珠,让我不得不为于老师的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而折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独到的见解使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杰出人才培养:表现在学校,根子在社会,出路在改革,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领导。”;“教育其实很简单:回归原点。”

“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这些或教育家或伟人的话不正是我们工作中的理论引领么?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我们所能给予学生最多的真的不是知识,而是我们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和爱。

二、我们所看到的一个视频对我的触动很大。一个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背着160磅的队友蒙上眼睛艰难的往前爬,最终战胜自己超越了自己,完成了无法想象的负重训练、、、、、、那一刻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潜能(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同时旁边教练一声声的鼓励打气甚至是跪在他的学员旁边,一边陪着他往前爬一边不停地说“别放弃,加油,继续”,我想如果没有教练的鼓励和陪伴,学员也一定不会超越自己的极限,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角色,在我们的工作中,我又何时像这位令人尊重的教练这样关爱自己的学生呢?想到这些,我不禁汗颜,每天也是高喊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口号,可是在他面前,我又是多么渺小啊!

9.国培学习心得) 篇九

-----参加安徽省 “国培计划(2011)”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心得

10月28日-11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 “国培计划(20

11)”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这次为期一个月的远程培训,时间虽与自身教学时间交叉,但在紧张的教学之余,聆听各位专家和名师的讲座,获益匪浅。本次培训,专家和名师分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评价、初中语文提问的设计与生成、初中语文说课与案例评析、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研究与评价、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等七个专题进行了课程教学,给我们这些缺少外出学习机会的农村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你问我答” “学科论坛”“集中答疑”等活动的安排,解决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许多的困惑。

10.国培学习心得 篇十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美术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书育人,师德是前提。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职业的圣神使命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岗敬业的教师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尤其是美术学科的教师,一方面要由崇高的师德,要爱岗敬业,同时,还要不断积极探索,努力学习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贯彻其中。

二、更新了教学方式

在教学上“教学有法”是讲规范,“教无定法”是讲创意,从“有法”到“无法”,从规范到创意曾经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的教给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而新教材扩展了美术学习内容,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密切联系。

三、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上一篇:南华大学学生校外住宿管理办法下一篇:计算机绘图本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