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2024-12-12

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共19篇)

1.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农二代”创业搭上“十三五”顺风车

《建议》公布后,大学生创业者朱健涛十分兴奋,他创办的“农二代”农产品电商项目在未来五年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让朱健涛兴奋的原因在于《建议》原文指出,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朱健涛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植入,国家对于互联网制度的不断改革。已经促生了一大批新型职业的农民,我们“农二代”就是这样的新型农民。这个项目的四位主创人员均是来自河南大学的在读和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并且都是农二代。

朱健涛说,目前互联网+农产品的示范不断体现,农村电商的模式开始越来越清晰。未来五年,相信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接越来越简单,可以更好地为优质农产品寻找到优质的价格,“农二代”也将搭乘“十三五”的顺风车快速发展。

大学生支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建议》中提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接受新鲜文化能力最强的就是年轻人,我们年轻人最喜欢的那些文化产品,无一例外,都有相应民族的文化特色。”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的陈忻怡看到“十三五”规划建议后,为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支起了招。“中国媒体在创作文化产品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意识地把带有我们民族‘文化标识’的东西‘包装’一下?‘韩流文化’的蔓延过程对我们就很有借鉴意义!比如韩剧里的美食、韩服、音乐等等……”

“《甄嬛传》以及最近很火的《琅琊榜》都是很好的作品,它们在传统服装的规制、道具的设计方面非常考究,丝毫不马虎。把这些含有中国古典元素的作品推广到国外,观众在被中国剧情吸引的时候,也会爱上这些文化元素。”同时,陈忻怡特意提到,国内作品在文化细节上下功夫,才能促进其它国家的人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而少些误解和偏差。

新闻专业大学生关注未来五年“主流媒体发展”

“现在新媒体自媒体太多太杂了,几乎人人可以发布消息,真实性、客观性等不能保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专业的陈思蓉作为一个准新闻人,一直对现在的媒体发展状况有着一点担忧。

“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后,陈思蓉看到有关于《建议》中提到关于媒体发展的建议,很开心,她感觉作为一个媒体人,毕业后大有可为。《建议》提到,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

“建立新型主流媒体的初期,需要主流传统媒体多在媒介融合方面发力。”对于“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武大新闻专业的陈忻怡也有自己的想法,传统媒体要设计出合适的转型发展路径,既要保持新闻采编深度上的优势,也应坚守的底线。也希望主流媒体在贴近大众方面下功夫。“人民日报和央视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现在的言论和标题都更加‘接地气’,大学生都很喜欢。” 陈忻怡如是说。

2.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课题申报条件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以教研机构或学校为单位进行申报, 由课题负责人填报《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负责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在外语教科研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中学外语教师、教研员, 原则上应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中级职称教师申报课题, 需2名中学高级教师推荐;

3.具有较丰富的教科研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 所在的课题承担单位具有保证课题实验和研究顺利进行所必需的设备及其他物质条件;

4.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能够切实承担主要课题工作并组织、指导研究成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5.只能申报一项课题, 已申报外专委课题尚未结题的或已申报其他组织和学术团体相同名称或内容课题的, 不得申报本课题。

课题申报流程

1.申报单位填写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申请·评审书》 (一式四份) ;

2.将申报材料提交当地教育教研部门审核、盖章;

3.将申报材料快递至翼课网科研办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

4.翼课网科研办将材料提交总课题组审核、盖章;

5.总课题组向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管理办公室申报;

6.立项后, 翼课网科研办留存一份申报材料, 其余材料返回申报单位和主管单位存档;

7.申报单位收到返还的《课题申请·评审书》及相关批复文件之后方可开展研究工作。课题批复两个月内, 申报单位需提交书面《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组织开题。

翼课网科研办联系方式

联系人:易老师

联系电话:029-68811332 15249272804

电子邮箱:ekwjky@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沣路长安国际企业总部42号楼

邮编:710118

3.“十三五”规划三个问句 篇三

今年是“规划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亦是“十三五”筹划。

当下的宏观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国家战略必须成为新增长极,如何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此加以充分谋划、有效布局,且如何增强规划在下一个五年中的可执行性,均是棘手问题。

总体上,“十三五”规划将面对三个问句:一是如何说清“走出去”的钱从哪儿来,国内需求和“走出去”资金如何平衡利用?二是能否一改之前对投资忌讳莫深的态度,科学理顺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系?三是如何确定“十三五”期间的GDP增速目标,做到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

三个问句回答好了,下一个五年或许会走得更稳、更扎实。

“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十三五”区别于“十二五”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国家对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态度、方式的改变。

早年,我国强调韬光养晦,经济活动与境外国家之间存有一层“防火墙”,即便提倡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但始终与外界存在隔绝。期间,我国走过一段漫长的“引进来”岁月,并在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开始尝试抵御“引进来”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冲击。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思索“走出去”寻找新增长极这一新课题。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抵御冲击,而是如何“走出去”影响世界,展现大国风范,扛起大国责任。

这其中,资金问题可谓主要难点——“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去年北京APEC会议召开至今,我国在全球合作以及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中“许诺”出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安排。但事实上,我国境内大到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小到农民工子女教育、医疗改革等民生工程,都对资金充满了渴望。由此,“十三五”规划该如何平衡好资金的内外需求?

最热的答案,莫过于动用我国现有的近4万亿元外汇储备,强化其多元化投资。

因此,注册资本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就由外汇储备、中投公司和进出口银行、国开行共同出资,其首期100亿美元资本金中,外储投入65亿美元,为最大出资方。同样,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其中国出资部分也基本由外储“扛大旗”。

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中投公司以外储注资成立时,其2000亿美元注册资本是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来分期注入的,而非凭空派生货币。

但现今各种战略性资金安排或很少依照上述规矩,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均有外汇储备直接注资。

毋庸置疑,“走出去”意在提升综合国力、寻找经济新增长极,但目前国内还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医疗和教育改革等诸多民生问题,应当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综合考量。

当下,建议多以财政资金为种子来引导民间资本、商业资本进入,避免顾此失彼。

再看投资的重要性

“十三五”规划涉及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应该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实现多目标发展和“走出去”的夙愿,还需要提振决心和信心,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多目标发展进行很好的梳理,使其成为有效的奋斗方向,而非空谈。

这其中,核心目标还在于稳增长,尤其五年规划这一中长期指导意见,更应强调增长、强调供给。

近两年来,一部分人对投资一词避而不谈,“恐投症”蔓延,转而寄希望于以消费来提升内需,忽略了投资在中短期稳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缺乏投资,消费是无源之水,只能维持经济发展现状。经济要增长,依赖于能否实现和促进必要的投资。

例如,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就非常重要,既需要政府的组织和规划,也需要通过PPP等形式来加大民资参与;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民生建设亦非常关键,需要更多的市场化规则,在政府给予扶持基金等方面,更多交由市场来选择,一改过去“政府决定赢家”的做法。

再例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亦需要进一步投资,且规模不可小觑。

改革开放初期,为降低工业化的实现成本,我国走过一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五小企业”的历程,上马了一大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和小火电企业,隔断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原本相辅相成的关系,造成了两者长期不配套的特殊国情。

这使得作为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推进难度骤升、“补课”成本攀高,大量民生投资亟待落实。

因而“十三五”规划中,既需要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还需要解决投多少、谁来投、投向哪里等关键问题。投多少,关乎宏观结构调整;谁来投,要捋顺政府与民间投资在不同领域的轻重占比;投向哪,则是既要契合国家对外战略又要顾及民生工程的平衡艺术。

GDP增速的困惑

“十三五”规划中,GDP增速目标如何确定也是难题之一。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对外表示,从实现“十八大”提出的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的要求来看,如果2015年GDP增速能够实现7%,则“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速必须达到6.56%左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总值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多数估算认为,“十三五”期间GDP增速或在6.5%底线之上,但超过7%的概率不大。

4.党员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篇四

五大发展是理念创新,也是重大的战略方向和举措。新常态下的发展最大的挑战是在旧的发展动力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如何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使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显著提高。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确立和坚持践行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只有创新发展,才能实现由数量扩张式的外延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增长转变,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战略的实质就是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摆脱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新发展模式;而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化解各种经济社会风险,协调发展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举措。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我们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予以重大关注和战略安排,这就是系统全面地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战略。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全球视野,着眼于全球视野来解决各种发展难题,并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就是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开放不仅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体制创新,促进改革,实施新的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开放战略,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共享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落脚点和出发点。

5.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各类风险挑战增多,旧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安徽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就像是给我们所有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让大众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感受到了强所未有的信心,在这个时间节点,召开这样一次会议,真的是很提振人心。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以来,采取各项有力措施,为民谋福祉。特别是在惩治腐败上,花大力气、下深水,各项禁令的实施、苍蝇老虎的纷纷落马、法律条令的修改完善,成绩斐然,也展示出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朝着一个目标在努力,就是让百姓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让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保障民生,关键还要干部务实清廉,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前政治生态环境虽然已较以前好了很多,但是一些顽疾留下的残渍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理,所以,在营造风清气正的为官环境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保证十三五目标顺利实现,党政干部务必厘清思想、摒弃坏习惯,真正成为一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干部。

习总书记在今年组工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五好干部标准,我们的党政干部要对照几点要求剖析自身。首先是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久了就有了机关病,作风懒散,效率低下,改作风首先要改掉的就是这些坏毛病,做到积极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其次,要善于学习,身处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务必要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处理问题的新思维,跟得上潮流;最后,也还得约束好自身,我们常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新常态下还真的要做到这一点,权为民所赋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不忘初心,坚守好自己,做一个勤政廉洁的好干部。

6.大学生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篇六

20,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到新的阶段。部分高校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绝大部分高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部分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全国已经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深入挖掘岗位,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确保招聘活动场次、岗位数量进一步增加,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

高校已经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性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低保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将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纳入求职补贴对象范围。

7.“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近日完成 篇七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要全面推进“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

环保部编制完成《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以下简称《基本思路》) , 提出了环保“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与形势、目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和项目以及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指出, “在经济新常态下, 环境管理需要新思维, 管理手段应在继续坚持、深化完善总量控制制度的基础上, 向分地区、分时段的流量控制转变, 这是基于环境容量的精细化管控模式, 既可以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又可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精准地采取措施以确保环境质量。”

8.“十三五规划”的律动 篇八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发布,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贵刊继第三期《“十三五”:中国经济新突破》全面解读“十三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和伟大意义之后,本期今日视点《“十三五”的“中国愿景”》和特别报道《“十三五规划”决胜百年目标》就建立世界工业强国、未来经济走势、区域合作协调发展、就业更多自主选择、互联网改变中国以及决胜百年目标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呈现出“十三五规划”的律动。

“十三五”为中国新型工业化以及“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制定了明确的路线、确定了中国经济在五年内保持年均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十三五”实施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四大板块”,“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協同发展为三大支撑,统筹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经济;“十三五”明确要解决5000万人的就业问题,给大学生等就业主体更多的就业选择,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亿众受益;“十三五”强调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互联网+”正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助推产业结构转型,改变人民生活方式;“十三五规划”决胜百年目标,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以增强人民福祉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举全国之力实现消除极端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前景辉煌、鼓舞人心!

9.大学生学习十三五规划的体会 篇九

基层执法部门和执法工作者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政治任务、维稳压力与依法办事、维护法治权威之间的矛盾,基层相当一部分群众恶意制造或宣称制造群体事件、上访事件,来干扰执法或办案,从而达到其自己目的,基层执法人员往往也怕出现不稳定事件而放弃法律,选择和稀泥甚至违背法理的做法,这不仅会让其他广大群众纷纷效仿,更会导致百姓“信访不信法”的心理蔓延,大大影响了法院的形象和法治的权威。建议在明确责任和监惩机制的基础上,取消或减少司法办案人员的维稳、信访、上访考核指标,让司法机关、执法人员心无旁骛地维护法治、严格执法。如果说提高法检人员待遇、明确案件终身负责制等司法改革举措是增强法治建设的外在动力,那么我想执法人员“去政治化”、执法标准“单一化”则是对他们内在的心理减压。

基层组织部门主要是干部、组织、人才三大块,干部选拔方面越来越规范,但仍存在群众不理解甚至误解的情况,建议借鉴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逐步挑选有素质、有威信的群众参与到干部考察过程中去,毕竟“互信缘于透明,谣言止于公开”;组织工作主要困境也是“接地气”不够,理论性文章和政策调研占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方面,建议可以利用党组织的全覆盖,广泛开展诸如”寻找遗失婴儿“等百姓关注、期盼的实在事情,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人才工作建议要将对基层的考核指标从单纯的“招引”数量、层次转向“留住”人才和人才利用程度上来,避免人才资源浪费、流于形式。

10.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篇十

一是正确认识“十三五规划”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科学决定性作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是正确认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严酷遵循正确的发展原则。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人民、积极服务人民,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勇于调动广大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不折腾,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患,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深化改革,就是始终抓住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是发展的力量源泉,没有改革、固步自封就没有出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坚持依法治国,必须牢牢把握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置身于法律的约束之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中国没有“铁帽子王”;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紧紧抓住国内外大势,认清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是也要认清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在地缘政治问题上,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与菲律宾、越南部分东盟等国家在南海南海问题上还有分企,加之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企图与我国作对,这些要求我们必须谨慎处置,中国发展仍然要韬光养晦,不能受外界因素干扰。

三是要正确认清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目标。一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11.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篇十一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和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全国6 000万名师生已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水平日渐提高,资源服务体系已见雏形;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学生、教职工、中小学校舍等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并在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国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也都取得丰硕成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领域结合各自需求,在扩大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应用典型,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在总结工作进展和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深度应用、融合创新的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思想认识尚需深化,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力度有待加大。体制机制尚需创新,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尚需加强,学校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只管建设不顾安全、只管硬件忽视软件、只管数据采集不顾数据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信息化建设推进进度不平衡,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信息化区域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有关政策密集出台,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论述指明了教育信息化今后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任务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更好地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

(二)工作原则

坚持服务全局。要通过服务全局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格局。“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更加贴近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融入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领域,为教育改革发展增添动力与手段。要在“十二五”工作基础上,由点及面、由单项工作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深入应用,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

坚持融合创新。要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要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要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坚持深化应用。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作用。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结合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要进一步深化应用驱动的基本导向,通过应用带动环境营造、支撑核心业务,围绕应用目标开展培训与绩效评价,依托教育信息化加快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坚持完善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进一步理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门、支撑机构和教育业务部门的关系,理顺教育部门和其他企事业机构的关系,形成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合力。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任务保完成。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应用上台阶。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为广大师生、管理者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进一步深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发展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推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充分彰显。

治理上水平。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形成政府规范引导和统筹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持续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教育信息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安全有保障。教育领域网络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标准规范逐步完善,防护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安全体系,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局面得以保障。

四、主要任务

(一)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结合国家“宽带中国”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具备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有效提升各类学校和教学点出口带宽,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5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4M以上;推进“无线校园”建设,东部和具备条件的城镇各类学校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将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配备师生用教学终端;推动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具备信息化教学环境。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基本形成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二)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

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各地要根据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做好资源平台建设规划论证,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区域平台建设和与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协同服务。鼓励企业根据国家规定与学校需求建设资源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十三五”末,要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的水平。制订出台教育数据管理办法,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在进一步明确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基本完善教育基础数据库。着力做好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国家已有系统开发相关应用。

(三)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积极推动“专递课堂”建设,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点开课率,提高教学点、薄弱校教学质量;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逐步使依托信息技术的“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大力推进“名师课堂”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以“名师工作室”等形式组织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与一定数量的教师结成网络研修共同体,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推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创新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相关规定,鼓励、要求名校利用“名校网络课堂”带动一定数量的周边学校,使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继续推动高校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在线课程,促进中央部门高校支援西部高校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积极支持、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和在线教育联盟、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建设,扩大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在提升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快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水平与能力。

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实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试点专项,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以先建后补方式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应用。加快制订数字教育资源相关标准规范,完善多机制、多途径整合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制度。加大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治培训,增强教育部门、学校使用、应用数字图书、音像制品等资源时,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确立通过市场竞争产生优质资源、提供优质资源服务的机制。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市场,积极探索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购买资源服务费用的机制,将数字教育资源的选择权真正交给广大师生。鼓励企业积极提供云端支持、动态更新的适应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保障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并发挥好已有资源的作用,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多种手段将资源提供给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学校免费使用。大力实施面向不同行业、企业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e行动计划,办好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就业技能培训等,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五)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

要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空间要集成网络教学、资源推送、学籍管理、学习生涯记录等功能。要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鼓励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养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良好习惯;鼓励家长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与学校、教师便捷沟通、互动,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有效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空间。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实践经历记录的网络学习空间呈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教学模式,以“人人通”的广泛、深度应用进一步体现“校校通”“班班通”的综合效能。

(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能力是关键。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将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

(七)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全国互通共享。要推动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基础上,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充分释放教育信息化的潜能,系统发挥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教育管理方式重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作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利用信息化实现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推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人性化,使各级各类学校、相关教育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教育信息,更加便利地享受到教育服务,更加深入地参与教育治理过程,形成一个有效的教育治理体系,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加快发展各项教育事业。

(八)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从服务教育自身拓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在“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惠民、智慧城市、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作用,提供广覆盖、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培育新型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积极探索。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视野,拓展国际空间,抢占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制高点,增加国际话语权,服务国家外交话语权的提升。要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部署和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做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服务国家安全战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规范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支撑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要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明确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制。要建立“一把手”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信息化工作。要明确教育信息化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业务应用推进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等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格局中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要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整合教研、电教、信息、装备等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形成合力,为学校、师生等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要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得到落实。

(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要求和本地区教育现状与教育改革发展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省会及中心城市要率先实现国家确定的发展目标,率先深入普遍应用。各级各类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改革发展重大目标的实现。基础教育要推进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普及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职业教育要着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重点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高等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管理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继续教育要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推进的基础上,要着力加强对本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与教学点的支持力度。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指导,加大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把教育信息化纳入本校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

(三)开展督导,形成制度化的评估机制。

要制订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将相关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纳入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和区域、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各地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核查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的依据,以提升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四)完善保障,形成多元化投入支持机制。

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引导地方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力度。各地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信息化整体规划。要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惠民、智慧城市等工作;要建立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建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使用资费优惠机制。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生均公用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优化经费支出结构。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经费在当地生均公用经费、教育附加费中的支出比例,形成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五)明确责任,确保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调发展。

12.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二

日前, 据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长陈伟透露, 工信部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启动。据悉, 2014年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是:培育龙头企业,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兼并重组、集中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 打造云计算产业链。

与此同时,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也在近日表示, 将专项重点支持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数据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及推广项目3个领域。

业内专家表示, 随着云计算“十三五”规划的进一步落地, 产业发展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期。云计算产业在我国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这一渠道为云计算产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大门。

根据此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云计算白皮书》显示, 目前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仍处于低总量, 高增长的产业初期阶段。据估计, 2013年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约为47.6亿元, 增速较2012年有所放缓, 但仍达到36%, 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和深远的影响。相关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其产业链的激活将使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开发、产品创新等多方面带来很强的激励作用。此外, 云计算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决策层鼓励信息消费的大背景下, 云计算产业将在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本市场在日后将会对云计算产业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上述分析师进一步表示, 随着云计算“十三五”规划的启动, 云计算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因此也将更加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13.关于解读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篇十三

从全国31个省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中部呾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丌断上升,东北地区自以后下降。但区域发展丌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受国内外环境影响,近年来,尤其是至今,东北地区呾山西省经济增速下滑明显,这些省仹以资源、能源输出为主,产业结极单一,主导产业多处二产业链的上游,深加工能力相对薄弱,受需求下降影响较大。一些贫困地区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斱面不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带、城市群经济支撑力明显提高,但要素跨区域流劢仍存在障碍。沿海地区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区域,经济总量仍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长江沿岸省仹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40%以上,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全国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劢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呾参不国际经济合作不竞争的主要平台。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支撑带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受财税体制呾政绩考核机制丌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劳劢力、人才、资本呾技术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劢仍存在障碍,产权俅护、市场体系、市场准入、俆用体系、市场监管等制度仍有徃健全。丌同层次区域合作丌断推迚,但区域治理机制有徃健全。东中西、跨省市、省内跨市的区域合作不次区域合作广泛开展,合作领域呾内容丌断拓展,区域一体化步伐丌断加快。合作治理机制丌断完善,丌同类型区域根据自身发展所处阶段,推劢区域合作规划的编制呾实斲;探索建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生态补偿等制度;对口支援呾帮扶工作迚一步开展。但在区域合作呾治理中仍存在中央不地斱政府职责呾权限丌清、区域合作利益协调机制丌健全、财税体制丌完善、政绩考核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特殊类型问题地区得到较大支持,但差别化政策仍有徃完善呾落实。国家出台了径多针对特殊类型地区的区域政策,但地区间政策攀比竞争加剧,丌同地区的政策越来越呈现趋同特征,政策精准性有徃提高。

“十三五”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戓略思路“十三五”时期,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呾宏观指导,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斱,促迚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劢不合理配置,极建以城市群、经济带、重点经济区等为支撑的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协调联劢的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强群区耦合。提高城市群的辐射力呾带劢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长等城市群。下一步,需要在加强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斲网络化呾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基础上,推迚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城市群内部功能整合,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

要顺应城市群呾经济区相互耦合的趋势,推迚空间结极的优化。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东北、泛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海峡、中部、西南、西北八大经济区。这种空间组织模式,既能发挥各区域自组织、自协调、自调整的能劢性,加强相邻各省的经济联系不合作,中央政府也能发挥统筹协调能力,消除区域壁垒,促迚要素跨区域流劢,缩小区域差距。加强轴带引领。当前,我国交通运输斱式组合条件好,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一级开发轴带主要有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广京哈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包昆经济带等。这些主要交通干线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隆起带,对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斱具有重要意义。除上述发展轴线外,沪昆经济带、沿边经济带、汉江经济带、胶济邯经济带、大(同)太(原)运(城)经济带、呼(呾浩特)包(头)银(川)经济带等可以作为国家事级轴带。加强开放合作。“十三五”时期,丌仅要继续深化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呾对内陆地区开放的带劢能力,还要加快推迚沿边、沿江呾内陆地区开放,通过开放促改革、促合作、促发展。同时积枀极建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不交流平台,全面促迚国际国内区域呾次区域合作。

当前,推迚国际区域合作的戓略重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呾21世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应以国际大通道为依托,通过珠江-西江经济带,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深化珠三角不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把长江经济带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连接起来,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不中亚国家的合作,幵加强不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呾地区的合作,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通过深化东北亚的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核心区呾重要枢纽。在加强国际区域合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国内区域合作。应通过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拉劢戒引领国内区域合作,通过国内区域合作支撑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完善促迚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迚一步消除行政壁垒,积枀推迚区域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呾土地要素市场建设,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平台、技术呾人力资源市场,积枀推迚城乡土地资产市场一体化,促迚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呾优化配置。推迚区域市场俆用体系建设,制订呾完善俆用法规呾标准,共同打造俆用俆息大平台,推迚俆用服务市场建设,共建市场俆用监管体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福利特权呾针对非户籍人口的歧视性规定,提高社会俅障统筹层次,加快完善各类社会俅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机制,迚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更多考虑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加强对城市群、经济带呾重点经济区的规划引导。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斲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俅护等领域的作用,重点对跨行政区、次区域迚行规划引导。“十三五”期间,应启劢若干重大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如编制城市群规划呾重点经济区的规划。编制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汉江等流域的发展不合作规划,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在市县层面,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避免规划之间的脱节呾冲突,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呾权威性。在全国,极建上下一体相互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全国性的空间规划、区域性的空间规划、市县层面的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应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仸务。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的分类指导呾支持力度。

更加兲注空间布局分散、共性问题突出的特殊类型区域,迚一步明确政策支持单元,完善差别化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基础设斲建设,强化生态俅护呾俇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缓解问题区域的突出矛盾。切实改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贫困地区不扶持贫困人口相结合,提高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呾社会俅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俅障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的生存权呾发展权,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落实好对滞缓衰退型城市呾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兲政策呾措斲。

加强对农产品主产区的支持政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继续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横向呾纵向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区域合作互劢机制。建立完善自上而下不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域合作模式,发挥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呾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极建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网络。鼓励呾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呾技术、人才合作,创新区域合作斱式,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迚一步打破条块分割,鼓励成立各类区域性社会组织,明确区域性社会组织的法待地位,对区域性社会组织的产生、职责、权限、运行机制等予以规范呾指导。支持社会组织呾企业参不区域性公共产品生产呾服务的供给。建立区域合作的服务体系,搭建各类合作平台,促迚区域俆息资源、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制度呾措斲。鼓励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斱式帮扶欠发达地区,鼓励社会力量参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应瞄准哪些重点?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丌是要降低发展的要求,而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所以,兲键就是速度转换,要给调结极呾转斱式留出空间。“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乢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

(一)新常态:中高速增长。

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原有的劢力在衰减,新的发展劢力没有接上,出现了发展劢力转换期的空档。另外,是因为需求拉劢力的作用一时还丌能接替供给推劢。

1、稳(俅)增长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前提。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丌是要降低发展的要求,而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所以,兲键就是速度转换,要给调结极呾转斱式留出空间。虽然新常态表现为中高速增长,但是中高速增长丌是自然达到的,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前,我们的经济仍然处二下行区间,这种下行丌是新常态。如果速度持续下行,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如:产能过剩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债务违约的风险,局部性金融危机的风险,房地产市场呾股票市场走势的分化所引发的风险,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所产生的地斱政府的债务风险。防范这些风险的基础是稳增长。

2、改善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既然讲到俅增长,我认为当前需要改善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一般认为,在合理区间内国家丌要随意出手调控,只有达到通货膨胀的下限戒者失业率的上限时才要实斲紧缩戒者刺激的宏观调控政策,目的是给市场的自主作用留出更大空间。但现在宏观经济已经临近合理区间的下限,宏观经济需要加大刺激力度,如果到了下限才迚行调控,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们还要研究宏观刺激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是要发挥政府投资平台的作用,经济处二下行,止跌回升更需要政府加大基础设斲呾公共产品的投资;事是要活跃金融投资活劢。判断我们金融是否落后,丌只是看它有多少贷款、贷款项目的安排,兲键是看金融投资活劢是否活跃。

二是减轻实体经济企业的负担。最重要的一个是降息,一个是全面减税。(事)转斱式: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转斱式需要创新发展斱式,目标是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转斱式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斱面:一是由转变经济增长斱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斱式;事是由片面追求速度转向可持续发展;

三是由单纯依靠改革推劢转向需求拉劢;四是要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劢经济发展。1、转斱式的政府作为。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斱式丌能单纯依靠市场,政府要有作为,而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规划上。“十三五”规划对涉及到经济增长斱面的指标,可以是指导性的,预测性的,但是对涉及发展斱式的指标,必须是约束性的。增长的指标,物价上涨,就业的指标,可以是指导性呾预测性的,但是对二一些发展斱式转变的指标,如节能减排、土壤、水呾空气质量、绿色技术的采取呾采用问题,这些指标都必须具有约束性。

2、投资配合消费拉劢。我们现在丌仅需要消费拉劢,也需要投资拉劢。在“十三五”规划中,应该把这两者协调起来,更要突出消费的拉劢作用。有三个斱面特别重要,第一,培育消费力。消费力主要包括收入、就业呾社会俅障。第事,发展消费经济。消费型城市呾服务型城市建设是城市化的新内容,城市的服务性、消费性发展起来了,服务经济也就能发展起来。第三,拓展新型的消费业态。网络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等,都是消费新业态,需要迚一步开拓。

(三)调结极:产业结极转向中高端。

中高速呾中高端应该是“十三五”规则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主要有四个斱向:

第一个斱向就是三次产业结极的中高端化。现在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占到50%,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占到了70%,所以,产业结极中高端化的第一个斱向,就是三次产业结极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当然,服务业化丌等二去工业化,尤其是江苏工业比重比较大,追求服务业的比重绝丌能以牺牲工业为代价,而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比工业的发展速度更快一点。第事个斱向就是产业类型、产业水准转向中高端。这首先要从理论上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理论问题是,拘泥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丌可能缩短不发达国家的产业距离,更谈丌上迚入世界产业前沿。第事个理论问题是,过去一般都是谈模仺,谈引迚创新。模仺呾引迚迚丌了高端,只有不发达国家迚入同一个创新起跑线,才能迚入高端。因此,中高端的目标,应该是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戒者说培育代替的比较优势,突出培育呾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戓略性新关产业。

第三个斱向就是全球的价值链的分工迚入中高端。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处二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有规模优势没有附加值优势。产业结极迚入中高端的重要斱面就是依靠创新攀升价值链中高端:一是在已有的全球的价值链上,通过边干边学研发核心技术呾兲键技术攀登价值链的中高端;事是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呾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呾产品,建立以我为主导的价值链,在全世界布局,品牌,核心技术、兲键技术在中国,但是生产环节可以布局出去。第四个斱向就是传统产业迚入中高端。一个地区的产业水平,丌仅要看有没有新关产业,还要看这些传统产业有没有迚入中高端。俆息化呾工业化融合,就是指传统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现代传统产业中高端化的路徂,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智能化+,一个是绿色化+,这三化在中国的传统产业中间也得到体现。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互联网+”的产业升级效应。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应该把响应“互联网+”作为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斱面。

(四)促创新:创新驱劢成为转斱式的新常态。

从创新发展斱式的角度说,创新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驱劢产业结极转向中高端的引擎。

1、转向创新驱劢发展斱式的标志。从哪几个斱面来衡量创新驱劢?一是强调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仹的两大评价指标;事是科技迚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创新驱劢丌能仅仅是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以下四条:一是技术创新向科技创新提升;事是创新要素的高度集聚幵且充满活力;三是人力资本成为投资重点;四是孵化呾研发新技术成为创新驱劢的重点环节。

2、以产业化创新培育新增长点。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创新是创新的终端。创新要实,实就实在要靠产业化创新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产业化创新具有两个导向,一是市场导向,市场决定创新的商业化价值;事是科技水平的导向,大学呾科研机极的科学发现决定创新的科技价值。这两者结合起来,迚行产业化创新,才能真正创造出具有市场价值幵迚入科技前沿的产业。产业化创新,是科技创新呾科技创业的有机衔接。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要在产学研的协同中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丌是指每个人都创办企业,而是要求每个人都以己之长参不到创新创业中去。就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费尔普斯所说,各种类型的人都变成“创意者”,变成了主导从开发到应用的创新过程的研究者呾实验者,科学家呾工程师往往被他们召集过来提供技术支持。使金融家成为思考者,生产商成为市场推广者,终端客户业成为弄潮儿。

4、产业化创新的主体。第一个问题,产业化创新的主体是谁?企业当然是创新主体,但要注意产业化创新往往是出现在现有的企业之外,而丌是之内。第事个问题,率先发劢产业化创新的一般丌是已有的大企业,而是迚行科技创业的科技型小企业。第三个问题,产业升级也往往是由率先迚行产业化创新的小企业引领的。因此,所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首先是指从亊科技创业的科技型小企业,创新成功的科技型小企业,是推劢产业结极转向中高端的领跑者。这些企业爆发性扩张之路,也就是产业结极转向中高端之路。

(五)补短板:农业现代化。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斱面的目标丌可能同步达到,根据木桶原理,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是由“短板”决定的。“十三五”期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是补短板。

1、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现在谈三农现代化,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发展的对象,要通过城镇化来解决农民的问题,通过非农化来解决农业问题。所以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是农业本身,要从根本上改变它落后的生产斱式呾经营斱式,提高包括资本、劳劢、土地在内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事要从社会来讲,满足全社会现代化迚程中丌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量呾质的需要。

2、农业技术发展范式。农业技术发展的范式卲由农业剩余范式转到农产品的品质范式,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农业。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着力点也要调整。农业的科技创新分为两类,一类叫机械创新,目的就是增加农业剩余呾节省劳劢力;另一类是生物创新,是培育出优良品种,改迚农产品的品质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符合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所以生物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14.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8月8日电经签批,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

《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确立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6%提高到20%;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15.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五

公共服务: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百姓诉求】:“8月20日, 上门理发;9月15日, 打扫卫生……”这是安徽安庆市75岁老人赵洵琦的“公共服务账本”。老人长年瘫痪一直靠老伴照顾, 非常想有人帮衬。去年, 安庆实施城区70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 圆了她的愿望。

【建议摘编】: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 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增强政府职责, 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表示, 让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就要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五中全会对人民怎样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规划了明确具体的路线图。

“一方面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努力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通过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他说。

【百姓诉求】:要问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镇贫困户马俊祥对未来的期盼, 他会毫不犹豫地说:“拔掉‘穷根’, 手头宽裕。”现在, 像马俊祥这样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7000多万。

【建议摘编】: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专家点评】: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 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因人因地施策, 提高扶贫实效。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未来五年, 这‘五个一批’政策, 是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方向。

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百姓诉求】:家中贫困的湖南省宁远县高二学生小刘, 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顺利完成学业, 考上大学。不久前, 他拿到了2000元国家资助。

【建议摘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教育公平。

【点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 建议强调教育公平, 意味着未来五年, 我国将在教育均等化方面加大力度, 保障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让孩子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就业创业:让人们的工作前景更光明

【百姓诉求】:不久前, 抱着创业梦想的北京市民施京登录了名为“网上会客厅”的中关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发现很多曾经困惑的创业问题在这里可以找到相应的服务。他希望这样的平台今后更多, 服务更全。

【建议摘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鼓励以创业带就业, 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

【点评】: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 只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支持政策和措施, “十三五”期间我国就业工作前景光明。

缩小差距:让农村和城里都过上一样的日子

【百姓诉求】:河南中牟县官渡镇大马寨村村民郑明水最近盘算着自己的“十三五”蓝图:“大棚面积扩大到5亩;家里小楼小院装修升个级。”他希望国家为农民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让农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日子。

【建议摘编】: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 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汤铎铎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资本分配的份额或者资本的收入往往越来越大, 而劳动的收益越来越小,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必须要强调“两个同步”, 要在经济增长的时候, 让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能跟得上经济增长, 共享发展成果。

大病保险:让人们不再“因病返贫”

【百姓诉求】:“一场大病消灭一个中产家庭”、困难群众得了大病重病无钱医治……这些现象让很多人直呼“不敢病”“病不起”。实施大病保险, 是群众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

【建议摘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坚持公益属性, 破除逐利机制。

【点评】:“大病保险的全面实施能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说。一边是健全社保网络实现应保尽保, 一边是降低人们的就医用药费用, 建议中提出的种种做法直击“看病贵”问题, 让人们的健康生活更有保障。

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百姓诉求】:41岁的贾女士今年喜得千金。在欣喜的同时她又感到忧虑。不时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她对食品安全格外关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女儿能够吃得安全健康!”

【建议摘编】: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点评】: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当前, 中国老百姓的诉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顺应这种诉求的转变, 在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领域, 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做出了调整, 把食品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说。

全面两孩:让人口发展更均衡

【百姓诉求】:在听到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时, 深圳市民刘女士欣喜万分。她的儿子今年十岁, 由于她与丈夫都不是独生子女, “再生一个”的愿望一直未能达成。

【建议摘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点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于人口年龄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 我国家庭逐步简约化, 全面二孩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结构, 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

户籍改革:让群众公平享有合法权益

【百姓诉求】:“城里人拿的是户口, 我们办的是暂住证, 没有固定住所, 扎根不易。”23岁的农村姑娘陈双在外漂泊五年, 始终没有放弃在城市追梦。

【建议摘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 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说, 户籍制度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事关亿万群众切身利益。当前要在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上下功夫。

改善生态:让人人在蓝天下呼吸

【百姓诉求】:即将进入一年中的供暖季, 年近60岁的北京市民刘红嘀咕:“雾霾天又该时常造访了。什么时候才能每天都是‘APEC蓝’‘阅兵蓝’?”

【建议摘编】: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16.“十三五”规划:目标破中有立 篇十六

建议稿在五中全会上通过后,发改委等部门将在此基础上制定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并在明年3月全国“两会”上提请审议,之后正式对外公布。

舆论普遍预测,“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将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提出的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规划。因此,与以往不同,这份规划绝非是时间点的简单递推,而是被赋予了更多新内涵,将是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下对经济社会作出的战略安排。

十大目标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诞生于1953年。从那以后,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制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成为一种惯例。由于每个五年规划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这使得每个五年规划具有不同的工作重点。

比如,“十一五”的规划背景是加入WTO、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三农”问题突出,而“十二五”规划则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时代背景。

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表示,做任何一个规划,首先要对规划期内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这是提出规划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很重要的前提。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阶段、体制背景、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其他根据规划对象所确定的特殊环境分析。

在徐林看来,“十三五”规划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变化,就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

“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过去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传统比较优势在弱化。要想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这是新常态条件下,我们未来发展面临的新变化。”徐林说,“对这样一种环境的分析和把握,对规划的编制至关重要。”

事实上,早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强调,“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除了新常态之外,“十三五”规划的另一个大背景是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其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十三五”也被认为是中国从大国转为强国的关键,其规划的编制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首次阐述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和推进扶贫开发等十大目标。

专家指出,与“十二五”规划的16大目标相比,“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更为精简。新增了保增长、促扶贫等目标,更强调调结构、促创新和改革等目标的重要性,可谓“破中有立”。

编制过程

此次“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14年4月23日正式启动。不过,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发改委就已经着手前期的研究工作,选定了80多个专题,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研究机构。

据徐林介绍,全国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大概分为七个环节:从上一个规划中期评估开始,到前期研究、编制草案、规划衔接、广泛听取意见、审议批准,最后是公开发布。

在上述环节中,编制草案中的规划框架研究最为重要。徐林说,这一环节与中央建议稿的起草基本同步进行。中央建议稿出台后,就进入规划草案的正式编制阶段。

建议稿通常由中财办牵头起草,而国家发改委负责牵头在建议稿和框架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完成规划草案,并在明年3月全国“两会”上提请审议。

在编制新的五年规划前,往往需要做很多前期研究,这些前期研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据徐林透露,参与“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的研究机构,不光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比如他们请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研究未来世界技术变革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请阿里巴巴研究信息经济,请恒生银行研究金融体系改革,还请复星集团研究大健康产业。

“不同主体的研究,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构想,这对我们扩展视野,广泛吸取不同的观点会很有帮助。”徐林说。

规划草案编制完成后,还需要广泛征求意见。今年3月,发改委公布了一个由5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他们将对草案进行专门的审议,提出意见。国内很多著名学者和专家,如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等都在其列,阵容堪称“豪华”。

这55位专家从事经济领域研究的最多,有18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知名经济学家均在列。

工程科技研究领域的专家数量仅次于经济领域,有10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刘德培、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等著名科学家。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专家委员会还有4名企业家,分别是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

对于这些企业家的入选,国家发改委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就是要更好地让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在决策中起更加直接、更加自主的作用。所以在“十三五”规划中会特别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

此外,发改委还与腾讯公司合作,开通了“十三五”规划建言微信平台,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直接给规划提建议。据悉,目前已收到建议近万条。

在徐林看来,因为规划要体现共识,所以编制程序比规划本身更重要。他认为,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如果程序安排合理,对规划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发展的政策问题,有非常广泛深刻的讨论,一旦形成共识,有没有规划都不那么重要。

经济增速权衡

在“十三五”的十大目标中,保持经济增长位列第一。进入新常态后,尽管政府对GDP的追求有所减弱,但稳增长仍被认为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基础。

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先后8次提到“稳增长”这一主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保增长一是要创造新的发展活力,二是要巩固和维持已有的经济向好的势头。只有经济基础面基础牢固了,国内外各种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硬指标是2020年GDP要比2010年翻一番。徐林在今年2月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5年年会”上曾表示,如果2015年GDP增速达到7%,为了实现翻番的目标,“十三五”期间的年均GDP增速必须达到6.56%,即6.5%左右是底线。

当前,中国正处于前期过剩产能消化期、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转型阵痛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形成。

因此,有不少专家认为,将“十三五”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下调至6.5%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这样既能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又可以调整经济结构、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

但也有专家担心,GDP增速低于7%后,可能会导致财政收入偏低、城市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甚至会引发局部金融危机。因此建议“十三五”年均GDP增速应该保持在7%以上。

经济学家樊纲、林毅夫等人则更为乐观地认为,“十三五”时期潜在增长率虽然要低于“十二五”,但仍可以保持在7%以上。

目前,对于“十三五”年均GDP指标是应该定在6.5%还是7%,或者是6.5%?7.0%之间,各方仍并没有统一意见。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宣布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创近五年同期最低值。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7%。

有分析认为,这个数据除了影响四季度的政策走势,还可能给“十三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带来显著影响。在全年经济面临破7压力的情况下,定7%似乎越来越难,定6.5%或6.5%?7.0%的可能性更大。而为平衡各方诉求,定一个目标区间不失为一种既合情又合理的方式。

与GDP翻番相比,十八大提出的另一个硬指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

按照2020年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核算,“十三五”完成时,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12600美元。现在中国人均收入是7485美元。世界银行设定的中等收入水平的上限是12000美元。通过“十三五”的努力,中国要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根据“十二五”之前30多年的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速度比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平均快2.5个百分点。“十二五”之后,居民收入才反超GDP增长速度,但要继续维持这种状况挑战巨大。

要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就会涉及到收入分配问题,再往深层次说,是收入分配中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十二五”规划虽然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但并没有明确到底是降低政府还是降低企业的比重,由此导致到现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仍在下降,因此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不能再回避这些收入分配中的深层次问题。

补齐短板

然而,“人均收入”仅是均值指标,未能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上升,但贫富差距也持续扩大,2008年时达到0.49的历史高点。此后,基尼系数开始下降,但目前仍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

国家统计局今年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9,达到社会不安定的数值区域,如果再考虑城乡巨大差距、持续高涨的城市房价,实际的贫富悬殊情况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数据更为严重。

除了贫富悬殊、基尼系数偏高,中国贫困人口基数大也是整个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严峻现状。官方统计显示,中国去年的贫困人口有7017万。要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平均每月需要减贫100万人。

实现贫困地区人口脱贫是“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硬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的一个短板和薄弱环节,现在距离2020年还有5年多,核算下来每年要减贫1170万,这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是严峻的考验。

17.“十三五”疾控中心规划 篇十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继续加强疾控机构履行基本职责工作的能力建设;优化人员和设施条件,从发展健康和促进健康公平入手、科学评估,明确疾病防控重点、防控策略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完善与我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全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努力满足我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目标原则

——继续深化医疗机制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加大人才配备及硬件建设,理顺结构体系,2020年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建立全团疾控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能力,完善、规范各项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机制,做到及时、准确。

——建立健全全团各级政府领导、多部门配合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控体系。健全艾滋病实验室和艾滋病疫情监测网络,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大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推行预防干预措施,艾滋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有效防控传染病流行。坚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建立覆盖全团主要病种的疾病监测网络;提高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审核率、完整率,降低漏报率,保持全团传染病报告质量稳居全师前列。健全和完善团、连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完善传染病疫情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规范各项应急预案,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率达100%;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流感等重大传染病为重点,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以提高应对各种新发传染病的处置能力,逐步实现由控制疾病向预防疾病的转变,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15-60岁居民达到8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青少年达到90%以上。健全全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网络,配备较为完善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满足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需要。艾滋病检测工作人员100%接受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100%接受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社区和连队卫生室医生80%以上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的服务人员90%以上接受预防艾滋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原则上每年引进1-2名大专以上学历,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5%以上。完善医学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岗位培训制度。加大培养力度,逐步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十三五期间使团疾控中心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能有一定水平的师科研成果。

二是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造或新建团级检测检验中心,不断完善团级应具备的检验能力,规划年度末团级疾控中心A级实验项目达到80%以上。开展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物溯源等方面的试验,提高对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评估能力和预警能力。完善食品、水、空气等的卫生质量检测,作业、生活等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开展病毒分离技术。

(三)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开展公共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有益的行为方式。2020年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达到80%以上,农村70%以上;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达60%以上,农村达50%以上。积极开展以公共场所和流动人群为重点的普及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团、连两级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健康教育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

三、重大举措

(一)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建设。根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统信息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条件。

(四)加强疾病监测,依法科学防控传染病和慢性病。坚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法对传染病进行监测与防治,加强监控能力,提高传染病监测与防治规范化管理水平,准确掌握其他发病情况及防治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覆盖全团的慢性病、重性精神病发病报告网络和死因监测系统,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干预,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发生。加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100%的开展血糖测定,50%以上开展肺功能测定,促进慢性病的早诊早治。规范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提高检出率,完善干预措施。扎实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行动覆盖率以全团为单位达到100%。

18.最新“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八

规划指出,“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规划要求,部署启动新的重大科技项目。面向2030年,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力争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种业自主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等重点方向率先突破。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批次有序启动实施。

另外,规划要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包括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发展新材料技术;发展清洁高效能源技术;发展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发展先进高效生物技术;发展现代食品制造技术;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19.北京“十三五”规划中的商业图景 篇十九

2015年在北京商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市的社零总额突破了一万亿。回顾“十二五”期间商业和消费市场的发展变化,有几个深刻的特点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第一,消费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市场消费总规模达到了1.7万亿,比2011年增长了12.9%,2014年的最终消费率达到了62.5%,比投资率高出了23.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2.7%。这几个数字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首都经济消费拉动型增长的特征进一步凸显。

第二,商品性消费的增速明显放缓。“十二五”期间,本市的社零额连续跨向了8000亿、9000亿和一万亿的台阶,但是增速呈现逐年减缓的趋势,由两位数的增长逐渐降低到了个位数。去年设定的增速是8.6%,预计今年还会进一步放缓。

第三,服务性消费的潜力稳步释放。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北京服务性消费出现了较快增长的态势。2014年的增速达到了9.5%高于社零额0.9个百分点,占全市消费市场总规模的45%左右。今年1-10月份,服务性消费增长速度达到10.3%成为拉动总消费提速的主要力量。

第四,如果从消费市场的结构来看,也有几个鲜明的特征:居民消费正在从商业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从基本消费向发展性和改善性消费升级;从经营业态上看,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传统业态呈现出持续低迷、销售相对下滑的状态;从增长动力上看,传统的增长点普遍增长乏力,消费增长点正处于动力转换,换挡提质的关键时期。

二、用创新驱动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流通方式的现代化,也催生了流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电子商务异军突起,2014年,全市限额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达到了1456.9亿元,同比增长接近70%,对社零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8.1%。今年前11个月,网上零售额达到了1749亿元,同比增长39.6%,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达到了18.7%,对比发达国家的数字,这个比重要远高于现在发达国家达到的水平,对社零额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82.3%。

商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全面提速。一是我们传统企业纷纷触“电”,依托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升级。二是互联网+商业的新模式层出不穷,深刻影响着市民的消费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讲,“+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双向融合或许会成为推动我们首都商业和流通业未来发展的一股重要趋势或者潮流。三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兴未艾。跨境电子商务,我国有一个国家批准的6+1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北京不是这个试点城市,但是从今年年初以来,北京市在没有更多政策的优惠条件下,致力于改善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努力通过实现对跨境电商贸易的便利化来驱动跨境电商的发展。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到11月份,北京跨境电商的交易和交易额开始呈现出一种井喷式的增长,北京跨境电商所有的指标大概都翻了两倍以上。四是电子发票带来了管理上的创新。自从2013年6月27号中国内地首张电子发票诞生以来,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大型零售、电信、金融保险等企业,目前20余家试点企业累计开出的电子发票已达一亿多张。电子发票的推行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成本的降低和管理的高效,也为政府部门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发展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渠道。五是城市的物流日趋精细化和现代化。在这里仅举一个例子,北京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每天发布面向全球交易的信息量大约达到一百万单,成为最具规模的信息交易公共平台之一。北京城市末端物流配送体系趋于完善,覆盖近千个主要社区。物流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力的支撑了我们新的流通业态的发展。

三、用政策促进发展

1、当前,北京的工作重点是要努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在内贸流通领域发展的主线。

北京市作为特大型消费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市场需求大,保障城市运转的正常供应任务重。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今年7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着力推动生活服务业的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和特色化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四个明显提高的发展目标:全市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行业体系;行业组织化、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流通方式现代化、骨干企业集群化的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品牌影响力明显提高,特色优势更加凸显;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商家诚信经营、群众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2、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工作将为北京商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今年5月21号,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本市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点城市。在今年的9月13号,商务部和北京市也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方案。10月27号,国务院又发布规定,公布调整或者是中止部分规章在北京市的施行,标志着我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法律依据得到正式确认。按照这样一个总体方案的要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将聚焦在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六大领域。通过逐步扩大向各类资本开放,降低或取消外资股权比例限制,部分或全部放宽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充分应用,以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加快服务业的升级和换代。

跨境电商在年末这几个月的井喷式增长,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我们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国家综合试点带来的政策效益。用商务部高部长的话讲,我们这个综合试点工作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四个自贸区,加上我们和粤港澳实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一道,这三个试点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我们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3、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和绿色发展。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商品、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消费性的鼓励政策,持续扩大绿色消费规模,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的绿色发展,开展行业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引导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对行业能耗限额的指导,也同时加大对餐饮、洗浴等行业节能节水环保达标情况的检查。提高物流配送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和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水平,构建循环物流的体系。鼓励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工具,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的建设。以上提到的这些,有些政策今年已经开始启动实施,有些政策将延续到整个“十三五”期间。

四、关于“十三五”商业发展

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方针、总的目标和大的发展思路,“十三五”期间也是本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我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对商业、流通业而言,创新发展方面,要落实国家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指导意见,着力从供需两个方面推进结构性改革,抓住服务、信息、绿色消费等重点领域和方向,以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特别是要在供给渠道、供给方式、供给环境上下功夫。通过优化供给,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协调发展方面,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部署,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统筹疏解转移,以转型升级,淘汰低端业态,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加快对满足民生需求,保障城市运行功能的产业和企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在绿色发展方面,重点要扩大绿色消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的绿色发展。在开放发展方面,要全面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工作,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改革监管模式,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构建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基本框架,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体制。

共享发展方面,要夯实便民服务的基础,特别是要统筹城乡商业发展,提高行业组织化、流通现代化的服务,使全市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从行业发展的层面来看,面对流通发展的大趋势,应该在当今这个时代有一些具体的应用之道。从各方面对未来流通发展的观点看,将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零售业态的线上线下融合。电商和实体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线上购买、线下消费等等,或许将来成为一个趋势。二是销售的对象开始呈现出有形和无形的并存。过去我们讲商业就是卖商品,我们追求的就是社零额和商品消费总额,可能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之一,类似O2O很难简单的说是在销售商品还是服务,这个O2O我们销售的更多是一种符号三是便利、个性、体验或许会逐步成为我们商业企业和行业竞争的核心,地段和品牌决定一切的时代或许将会过去,便利店、社区店等小型业态在新的技术手段支持下,或许会出现一个更快地发展。四是竞争力今后会来自于大数据或者说是对供应链的整体优化。我们最近总在讲物联网、云计算,不管哪一种多高新的技术,它最终要回归到我们商业本身,所谓的大数据最终无外乎是追求对你这个客户的精准发力,或者说最先的体现是在精准营销。物联网、供应链,无外乎是你要操作,让上下游达到一个对市场信息最快速和高效的一种整合。

上一篇:美工年终美工总结下一篇:初一语文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