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方向(精选8篇)
1.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方向 篇一
绪论
第一章,中学历史课程面面观
1.中学历史课程演进
2.中学历史课程目标
3.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4.中学历史课程资源
5.中学历史选修课程
第二章,中学历史教科书纵横谈
1.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制
2.史料证据与中学历史教科书
3.习题作业与中学历史教科书
第三章,中学历史教学方式与方法探索
1.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辨析
2.中学历史教学方式
3.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第四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新视角
1.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2.中学历史教学说课与观课
第五章,中学历史学业评价与考试命题
1.中学历史学业评价透视
2.高考历史命题改革
第六章,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
1.教学反思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
2.做研究型中学历史教师
2.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方向 篇二
一、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历史的简要回顾
改革开放之初,很多高校原来被撤并的教育系得以恢复,教学论也成为教育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981年1月我国开始实行学位制度后,西北师范大学(1981)、西南大学(原西南师大,1984)两所高校先后获准设立教学论专业博士点,华东师范大学(1981)、北京师范大学(1982)、东北师范大学(1984)等高校获准开设教学论专业硕士点,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招收和培养教学论专业研究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华中师范大学、原杭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也相继设置了教学论专业硕士点。同期,一些高校在教育学原理专业下也招收和培养教学论、课程论方向的研究生。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以前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起步和稳定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主要特点体现在4个方面。
(一)导师人数少,学术素养高
改革开放之后,教学论学科的恢复和教学论学位点的设立主要依赖20世纪40年代以前出生的一批教学论学者。在硕士点和博士点初创阶段,由于标准严格,当时所遴选的教学论专业导师数量非常少,后来才陆续增多。但在90年代中期以前,全国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导师仍然屈指可数,总数不足40人。在这些导师中,老一辈学者主要有张敷荣、李秉德先生。他们都出生于民国之前,留学欧美,“文化大革命”后作为国内教学论与课程论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成为第一批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也有一批年轻的导师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大多在40年代战乱背景下就读国内大学教育系,建国前后大学毕业,并留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另外,还有一批出生于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初的学者,大多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从国内大学教育系毕业,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也具有较扎实的学术基础。
由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时代环境,这几代学者无法静心从事正常的教育学术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们获得新的学术生命力,富有激情地投入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中。这些导师治学有方,诲人不倦,淡泊名利,专心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注重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对研究生的学术态度、思想品德、为人处世等均严格要求。
(二)招生人数有限,标准严格
在研究生培养的起步阶段,大多数导师都坚持“少而精”的招生原则,每一届研究生招生的数量都比较少,平均1-2个硕士生,有些导师甚至坚持隔年招生或毕业一届再招生,博士生招生更少。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培养的教学论专业研究生数量一直没有大的增长。从全国范围来看,1981-1996年间平均每年毕业的教学论专业硕士生不超过50人,16年间累计培养教学论专业硕士生350余人,总计培养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含教育学原理专业下教学论方向)30余人。
由于招生指标和数量极为有限,很多导师在选材标准上较为严格,“宁缺毋滥”。据西南大学第一个教学论专业硕士、现四川师范大学吴定初教授回忆,1982年春天张敷荣先生为了慎选弟子,专门找教育系几位教师了解学生的专业志趣和学习情况,又亲自调看各科试卷。此时他仍然不放心,还专门把弟子叫到家中,拿出英文原著,让学生翻译成汉语,考核英语水平[1]274。如此严格慎选弟子在当时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是比较普遍的。正是由于坚持严格的招生标准,早期招收的研究生大多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培养潜质,加上导师精心指导,因而所培养的研究生质量总体较高,如今正是这些人支撑着当前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三)强调研讨,发挥导师小组作用
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有限,培养方式也就相对灵活,针对性比较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在教学中都是个别授课,通常一个导师对几个学生。教学方式更多是导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读书、自学以及集中研讨和交流。1987年西南大学硕士生毕业、现首都师范大学石鸥教授回忆:“当时的教学基本上以我们研究生发表读书看法为主,教授只做点评与补充。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我们常常在周末、在晚上紧张地查资料,写心得,准备下一周上课……这比仅仅带耳朵带笔去记录效果久远得多,印象深刻得多,这样获得的认识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了。”[1]280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先生培养研究生时,每两周组织一次小型的学术研讨会(戏称为“学术星期六”),前后共举办了100多次。据瞿葆奎先生回忆,“这项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当年大家在周末的时间,围坐桌旁,‘济济一堂’,享受着比较丰盛的、营养的‘学术餐’,体验着智慧上发生碰撞的乐趣”[2]。总之,研究生培养中注重读书、交流和研讨的方法,这使很多学生获益匪浅,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为他们的学问和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老一代教学论导师还特别注重发挥导师小组的作用。导师小组的优点在于发挥导师群体的力量,打破“一对一”封闭的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最大程度的指导。西南大学张敷荣先生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深得美国研究生培养之道,非常重视导师小组的作用。他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教学论研究生时,就成立了导师小组,由张敷荣、高振业、秦仲实、张增杰、刘兆吉、何志汉、刘克兰等7名教授组成。西北师大教学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小组的组长是李秉德先生,副组长是电化教育专家南国农先生,成员中有吕方、胡德海、李定仁和邢志勤教授。瞿葆奎先生培养教学论博士生和硕士生时,指导小组成员有徐勋、施良方、陈桂生等教授,为研究生讲授课程的还有教育系刘佛年、张文郁、沈灌群、孙培青、赵祥麟、金一鸣、张人杰等教授。导师小组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研究生总数比较少,这些教授经常一起约见研究生,对他们进行集体指导,或者研究生单独去登门求教,每位教授都能给予精心指导和解答,使他们获益良多。
(四)注重跨校交流,支持研究生访学
早期培养研究生非常重视让研究生参与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扩大学术视野。1985年6月,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年会,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年会。每次年会上,很多导师都带着研究生参加,让他们了解学术动态,向同行专家学习和交流。很多有一定影响力的导师也会借助一些平台,举办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和专题研讨班,将教学论专家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组织在一起,共同研讨,通过向这些专家学习,与他们交流,研究生能很快了解各个学科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学术素养。
教学论专业导师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也特别重视跨学校的合作与交流。他们鼓励研究生“走出去”,到外校访学,向知名教育学者“登门问学”。当时,“访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据20世纪90年代初从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郭华回忆,1989年10月中旬她与两位研究生从大连来到北京,遵照导师罗明基教授的嘱咐,专门拜访北京师范大学的黄济教授和王策三教授,两位教授耐心地与他们交流,使他们感受到了学术大家的风范,获得了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曲阜师范大学陈信泰教授1979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时,也带领学生到全国各地,访问学界名流———成为当时中国教育学界的一道独特风景[3]。
二、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各学科课程论、教学论(或称学科教育学),都纳入到“课程与教学论”中,课程与教学论正式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同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成立,11月在广州召开了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此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持续增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在研究生培养中也开始出现诸多问题。
(一)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1. 博士和硕士点迅速增多,水平参差不齐。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研究生学位点持续快速扩张。目前,全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点已达25个,比2006年增加近1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点超过120个,比2006年增加近30%。目前,几乎所有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还包括一些省属师范学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学都已开始培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虽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快速增加,但发展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华东师范大学借助自身优势,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面获得巨大发展。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1999年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其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被批准为当时国内唯一的课程与教学论国家重点学科。同期,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也建构了较高的发展平台,获得较大的发展,延续了在国内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期,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被批准为省(市)重点学科或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得到较多资金和较好的政策扶持,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
不可否认,当前有一些高校虽然也设立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点或硕士点,但由于区位劣势、政策扶持不够,在学科发展、学位点优化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而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有些高校本身不具备足够的学科力量和研究生培养能力,却不顾自身条件,把申报硕士点或博士点作为最迫切的目标和追求,一旦申报成功后,在学位点的建设上便失去了动力,不再投入更多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学位点得不到发展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难免处于低水平状态。
2. 导师队伍日益庞大,整体素养有所下降。
近些年在教育学所有二级学科中,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已成为最大的学科。随着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扩张,研究生导师人数也持续增加。2010年,全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总数已接近300人,硕士生导师已超过750人,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约9倍和8倍。其中,导师数量最多的是华东师大和西南大学,截至2011年,两所高校博导数量分别是20人和17人,硕导则分别为30人和47人。
总览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导师队伍,60后学者已成为引领学科发展和学位点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力量,70后一代导师群体正在成长和壮大。但毋需回避,与较早一批导师特别是老一辈导师相比,无论是学术素养、治学态度,还是研究生指导能力,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导师确实存在一些差距。尤其在当前高校注重规模而忽视了质量的背景下,由于缺乏严格的遴选标准和合理考核机制,研究生导师数量虽然不断膨胀,但整体素养下滑的趋势较为明显。
3. 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学科方向增幅明显。
1999年至2005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时期,增长率连续6年超过20%,2005年我国在校研究生已接近100万[4]。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情况看,1997毕业硕士生总数不足80人,博士生仅5人;2005毕业硕士生超过480人,博士生38人,分别增长了6倍和7倍多。2006年之后国家已经有意识地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但随着硕士学位点的快速增加和导师人数持续增多,硕士研究生培养人数也以年均11%的速度递增,2006-2010年5年间全国共培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3500人以上。
同期,由于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博士生教育规模进行了宏观调控和对招生数量有所限制,最近几年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扩招有限,培养人数增长缓慢,2006-2010年5年间共培养博士生不足300人。
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不断增长的份额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90年代末随着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统整之后,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教学论成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重要分支,获得了蓬勃发展,现已成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到2010年为止,全国有近20多所高校开始招收和培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生,招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生的高校也突破了100所。在很多具有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和硕士点的高校,其学科方向所培养的研究生在数量上已超过基本理论方向。譬如:华东师范大学在2006-2010年间共有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477人毕业,其中,基本理论方向硕士生有161人,占总数的33.7%;学科方向硕士生有316人,占66.3%。北京师范大学在2006-2010年间共培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303人,其中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138人,占45.5.%;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165人,占54.5%(以上数据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二)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定位混乱,特色不突出。
长期以来,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主要目标就是为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培养专业师资和课程与教学理论工作者。然而自从大规模扩招之后,研究生培养数量迅速增加,而高校与科研机构人才储备趋于饱和,吸纳能力有限,研究生就业出路问题越来越尖锐。目前,全国每年毕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超过1500人,除了大多数博士能顺利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继续从事教学与科研之外,绝大部分硕士毕业生被迫“另寻出路”,不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在经历3年的学术训练之后却必须面对“学而无用”的尴尬现实。对这种现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似乎也很无奈,仍然延续已有的惯性,并没有及时调整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定位。
由于很多高校对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因而在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教学管理与培养模式的选择方面就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审视现实,近10年来很多高校所培养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没有很好地体现本专业特色,与教育学其他专业研究生相比较也没有显著差别。缺乏特色和优势不仅体现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上,而且体现在实践技能方面。即使面对中小学学科教师岗位的竞聘,本专业研究生也没有体现出比教育学其他专业研究生更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也表明,目前我们对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本身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本专业研究生应该具有何种水平和能力没有清晰的定位。
2. 大班化教学普遍,师生交流减少。
在扩招之前,研究生一直是社会的稀缺人才。近10年来,研究生招生人数急剧增加,班额也越来越大,大班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事实上,真正学术型的研究生,应当是小班教学,班额越小,越容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具体指导和进行个别教育。在研究生教学中,“小课”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那时,研究生主要是上‘小课’。所谓‘小课’,还真有点开小灶的意思,即导师专门为他所带的几个学生上课。上课有时在学校的课堂里,有时就在先生的家里,有时是听他的专题讲座,有时就成了讨论对话。”[5]“小课”真正体现了研究生教学应该具有的特点——重视研讨、交流和探究。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反映,3年没上过一次“小课”,20人以下的课堂几近消失,有时候100多人在一个教室里听课。这种现象在很多高校已司空见惯。毫无疑问,在大班化教学模式下,研究生教学本科化了,教学方式也逐渐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逐渐被排除在课堂之外,教学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随着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当前全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超过10人,其中甚至有15%的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在30人以上。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导师与学生之间见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在很多学校,有些学生读研3年,见不到几次导师,更遑论让导师“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了。许多导师很久之后依然叫不全自己学生的名字,师徒形同陌路,缺乏浓密的感情和交流。师生之间感情和交流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3.“师而不导”现象突出,学术讨论不足。
当前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增多,因此用在研究生身上的指导时间相应减少,“少导”甚至“不导”现象已经比较突出。有些导师忙于著书、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和奖项、拉项目,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也有些导师对学术本身没有兴趣,“忙于走穴”,或把时间用在应酬和其他日常事务中,无暇过问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可以说,不少导师学术态度不端正,放弃了对研究生指导的责任,给学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也直接导致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读书风气变差。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中,不读书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与不少导师消极的治学态度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在导师自身做出的“榜样”的直接误导和示范之下形成的。
对研究生培养而言,学术讨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术讨论的基本价值乃在于讨论参与者至少能够在其所讨论的问题上增进知识:它不仅可以逼得讨论者把观点阐释得更清楚,而且也能够使讨论者意识到各自视角的限度。再者,学术讨论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大学氛围:既能够使参加讨论的研究生产生阅读和思考的动力,同时也能够给参加讨论的提供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的压力[6]。审视当下课程与教学论界学术活动,很容易发现这样一种普遍且明显的现象,那就是真正自由、平等学术讨论处于严重缺位的状况。目前,虽然课程与教学论界学术会议很频繁,但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参加的机会却比较少,即使参加也往往是作为听众,鲜有机会能平等地参与讨论和交流。毋庸讳言,很多学术会议中“一言堂”现象比较普遍,质疑、批判性的学术讨论趋于减少。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当前一些偶尔展开的学术讨论中大体上只能发现两种论式:一是“御用”或“注释”型论式,二是强化一己之论断的论式,这就迫使广大硕士生和博士生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对策:在学术讨论中要么大而化之胡乱吹捧,要么沉默不语,缺乏真正的批判[6]。没有真正学术讨论和交流,研究生就不可能从学术会议上获得更多知识和接受高层次的思维训练。
4. 生源质量下降,学位论文质量下滑。
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也带来研究生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优质生源不足。尤其是很多地方高校,其生源质量要比重点高校更差。以东部某省属师范大学为例:2009年招收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中,80%的生源来自地方学院、独立学院以及高职院校,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跨专业考生。大量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进入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队伍,势必会造成研究生队伍整体质量下降。当然,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也与过于僵化、单一的招生考试体制有一定关联。2007年起,教育学专业初试由原来高校自主命题改为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这样的考试基本是以考核基础知识为主,不注重学生主观分析问题能力和研究能力。由此,助长了很多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初试中的应试倾向,不利于选拔具有学术潜力的研究型人才。事实也证明,考进来的一部分学生,在他们上本科期间也是花很大精力来死记硬背、应付考研,阅读量很少,知识面和学术视野比较窄。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标志。国外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达不到相应标准和学术要求就无法毕业和获得学位,因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淘汰率。美国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硕士生因不能通过论文而无法获得学位。一般研究生院的淘汰率达到了15%-25%,名牌大学甚至达到40%-50%。在2005年,哈佛大学应毕业的硕士生是1856人,而最后得到学位者只有763人。相比之下,我国研究生培养中长期以来坚持“严进宽出”原则,整个培养环节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和质量监控,淘汰率几乎为零。近些年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有些导师每一届带七八个以上研究生,很多导师平时指导机会减少,在学位论文指导上的时间也大大缩水。特别是由于学术共同体缺乏严格质量标准,在论文评审环节,论文评阅人碍于情面、利益等多种因素,给出的评阅结论不够客观公正,无限制地放宽要求,造成不少学术水平低劣、粗制乱造甚至抄袭造假的论文也往往能蒙混过关。更关键的是,而本该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把好最后一关的学位论文答辩,在某种程度上也已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总之,失去制度的约束,缺乏严格的学术标准,整个学界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一降再降,过于包容,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质量不高,与早期培养的研究生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关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毫无疑问,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亟需我们审时度势,重新思考和厘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定位,有效地管理现有的学位点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尽快更新不合理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招生体制
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定位来看,我们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两类:学术型和专业型。前者培养的是基础型、理论型专门人才,这也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主要的培养目标;后者偏重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训练,培养的是教育实践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是近几年着力发展的方向。无论从理论自身发展,还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这两类人才的培养都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和考虑社会实际需求以及客观培养条件。从美国研究生教育经验来看,其学术型研究生数量只占15%,专业型研究生占85%[7]。我国则与之相反,长期以单一学术型为主,专业型过少。虽然从1991年开始就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但发展缓慢,直到2010年所占比例才达到25%。从目前社会需求来看,一方面,经过这些年“跨越式”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早已饱和,严重过剩;另一方面,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却不能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当前合理的改革方案是,应该逐步减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扩大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培养大量没有真正学术素养又不能适应就业需求的学术型研究生,减少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能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为了更好提升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必须在认清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专业性和立足教育现实基础上,打破原有招生体系。在招生环节中,应该减少应届毕业生招生数量,扩大从中小学一线教师中招收的比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本专业学习者而言,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尤为重要。这样,他在学习时才能有更切实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去思考课程与教学论问题。当前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师资正面临学历提升与专业发展的迫切诉求,因此,国家及地方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加强高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合作,招收一定比例的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支持和鼓励他们脱产进修和学习,引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学位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现有师资条件下,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审批和考核机制,防止学位点继续盲目扩张。有必要设立合理的淘汰机制,对考核不合格、力量薄弱、不能胜任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学位点予以撤销,做到“有进有出”,形成良性竞争和淘汰机制。同时,社会有关部门和学术机构也要加强对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位点的监督和评估,不断提升学位点的质量和水平。目前虽然全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庞大,但这些学位点在导师队伍、学科实力、培养能力等方面差别较大,可以考虑引入一个分化机制或分流机制[8]。尤其是那些具有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点的国内重点大学,可以进行精心建设,以博士生培养为主,以学术定位为目标;而那些师资力量薄弱、无博士点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考虑应用定向为主。这种分流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竞争,也可以抑制许多学校的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的定位和目标的倾向。
当前遴选和机制不合理造成了大量不具有相应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的人进入导师队伍,再加上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成这些人“有进无出”,以致于很多人一旦成为导师,就容易失去进取心和自我提升的动力,导致学术水平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不能胜任导师职责。为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就需要提高导师准入门槛,创新导师遴选机制,确保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队伍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指导能力;同时创设良好的氛围和学术环境,保证导师能真正潜心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从而保证导师“会导”和“精导”。当然,也要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缺少责任心、知识结构老化、不思进取的导师应取消其指导资格,真正做到导师的“能上能下”。
(三)改进培养方式,强化专业特色
为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还必须立足于专业特色和定位,引入新的培养模式。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开展合作培养。首先,要实现跨学科的合作。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特别是学科方向)研究生培养工作基本分散在各相关院、系中,“各自为战”,这样封闭的培养模式造成研究生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在今后改革中,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必要重新修订培养计划,统整校内学科资源和导师队伍,打破封闭的课程体系,扩大校内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要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高校之间资源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对提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之间合作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尝试“1+2”模式或“1+1+1”模式,把原来在一所学校独立培养变为两所或三所高校联合培养;也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譬如派研究生短期“互访”,请外校专家短期讲学,联合或轮流举办“研习班”等形式。再次,注重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本专业研究生培养不能局限于理论学习,而必须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接触教学实践,从教学实践中学习和研究。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研究基地。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应该有较多时间在中小学和课堂空间中观摩、调查、探究,以理论关照现实,学会分析和思考现实的课程与教学问题。
高校除了要与外界加强合作之外,还应该注重自身优势的挖掘,在研究生培养中体现自身的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在研究生培养中,没有特色也就没有真正的质量。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培养中不应该是统一的规格和模式,而应该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长期以来,国内很多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传统,其导师群体在学术兴趣、研究专长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特色和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却往往容易被忽视,以致于我们很多培养单位所培养的研究生并没有显著区别。在今后改革中各有关培养单位应该充分继承自身的传统优势,挖掘现有资源,结合导师学术专长和自身地域教育实践,在教学培养、论文选题和实践调查研究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特色,展现独特的培养风格,真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坚守质量标准,注重过程管理
要提高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必须抛弃“粗放型”的培养方式,严格质量标准。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必须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严格管理。当前,虽然各个培养单位有相应的培养过程和培养环节,如制订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报告、教学实践等等,但执行不严,很多都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实。这是造成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当前,除了要进一步规范培养程序和强化落实之外,我们认为可以突出以下两点:
一是在研究生培养中引入分流和淘汰机制。所谓“分流制”,即在学术型研究生接受一定阶段的基本理论学习和训练后,通过严格的评估和考核,将那些具有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转为“学术型”,继续让其接受更专业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使其为进入博士生阶段做准备;同时,把那些缺乏学术志向和兴趣的研究生分流出去:一是提早进入就业市场;二是转为专业型,接受较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获得更多实践技能。
二是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把关。研究生培养质量最终体现在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上。要提高论文质量,首先要强化导师的指导责任,真正贯彻“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监督检查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恪守职责和严格把关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鉴于目前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研究生论文写作中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抄袭等失范行为屡有发生,有必要强化导师的责任,督促其对研究生论文写作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加强其对研究生论文的质量管理。学位论文被认定为质量低劣甚至违反学术道德的,除了要对研究生进行严肃处理以外,同时还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导师责任,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导师进行一定的处罚,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其次,严把出口关,建立有效、有力的评审、答辩制度。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严把研究生出口关,创新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尽量排除非学术因素对论文评审和答辩工作的干扰,这是防止学位论文质量下滑的最后屏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学术与人生——张敷荣教育学术思想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编辑部.以“有涯”追“无涯”,以“严谨”求“真知”——瞿葆奎教授谈治学[J].教育研究,2003(02).
[3]于述胜,王俊明.真直实干的教育学家——陈信泰教授访问记[J].教师教育研究,2011(01).
[4]周本回.中国研究生教育30年发展的历史回顾[J].当代教育论坛,2009(01).
[5]萧郎.我有王师[J].时代潮,2005(23).
[6]邓正来.学术讨论为什么缺位[N].东方早报,2005-01-28.
[7]苗乃耕,苗浡.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3.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方向 篇三
关键词:地方红色历史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
收稿日期:2011-03-01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号码:RY200915)。作者简介:王雅馨(1980-),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一、牡丹江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牡丹江地区的红色历史文化恢弘悲壮,内容丰富,这里简要介绍几例,以期抛砖引玉。
(一)中东铁路建筑群
位于牡丹江横道河子镇的中东铁路建筑群是黑龙江省目前国家认定的唯一工业遗产。建筑群造型属于较纯正的俄罗斯风格,包括圣母进堂教堂、机车库、大白楼、专家楼、铁路治安所、俄式木屋等,其中圣母进堂教堂是全国唯一的全木结构教堂。中东铁路是1895—1903年沙俄为了控制远东地区而修建,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众所周知,中国铁路诞生比西方晚了半个多世纪,而且发展极其缓慢,直到甲午战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方向过渡,加快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沙俄由于“干涉还辽有功”抢占了先机,取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透过中东铁路建筑群,可以看到帝国主义侵略给我们留下的创伤。
(二)八女投江群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乏巾帼英雄,她们英勇顽强,勤劳善良,为后人代代称颂。在抗日战争时期,牡丹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以宁安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东北四大游击区的主战场,东北抗联共有11个军,第四、五、七、九军都在牡丹江一带开展过抗日武装斗争。1938年10月下旬,东北抗联的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被日军围堵在江边,她们投出了最后一枚手榴弹,坚决不做俘虏,毅然走进了冰冷的江水中,牺牲时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女投江的英勇壮举,令敌人都很震撼,日军指挥官连连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1]八女英烈成为闻名世界的反法西斯战斗女性群体代表,为缅怀先烈,牡丹江市江滨公园修建了八女投江英烈群雕,成为这段历史不朽的丰碑。
(三)东宁要塞群
东宁要塞群位于牡丹江市东宁县,是侵华日军在亚洲修筑的最大的军事要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战场。日军在此修建飞机场、永久性工事、野战炮阵地、地下野战弹药库、反坦克壕,它们隐藏在密林深处,一直很神秘,被称做日本的东方马其诺。已发现的勋山要塞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处,依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工事内有升降井、屯兵室、指挥所、弹药库、包扎所、仓库、厨房、通风间,分上、中、下三层,四通八达,防水防毒,让人惊叹日本人的严谨、智慧,当然还有野心。为修要东宁要塞,日军不惜奴役中国劳工达17万人,为防止泄密,大部分劳工被秘密杀害,劳工坟遗址位于东宁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北的山岗上,共有8000余名中国劳工的尸骨埋在这里。此外,东宁要塞还设有慰安所39家,是慰安妇最多的地区之一。[2]东宁要塞群以最真实、最生动的存在让人们看到日军在中国侵略扩张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教育国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林海雪原
以杨子荣为代表的牡丹江军区部队在林海雪原开展剿匪斗争、保卫土改的事迹,通过一本书《林海雪原》和一部戏《智取威虎山》而闻名全国。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为应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中共中央决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命令山东立即派主力部队开赴东北,杨子荣正是在这个时候参军,随部队来到牡丹江,所在部队驻扎在海林镇,改编为牡丹江军区二团。当时盘踞在此的土匪气焰十分嚣张,一心等待蒋军的到来,继续作恶,尤其潜藏在威虎山里的“座山雕”,非常狡猾,二团曾以一个营的兵力搜索半个月,未发现一丝踪迹。杨子荣向首长献策打进匪穴,查清敌情,里应外合,实行智取。他应对了种种考验,终于取得了土匪的信任,诱敌转移,趁机一枪打中“座山雕”右手腕,活捉了匪首,其余匪众跟着投降,创造了以少胜多歼灭股匪的成功范例。但在追剿残匪时,杨子荣不幸牺牲,年仅30岁。为标纪念,在林海雪原剿匪英雄活动的地方,修建了杨子荣烈士陵园和威虎山城。
二、地方性红色历史文化对《纲要》课教学的意义
(一)充实了课程内容,增强了课程吸引力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李文海教授曾经指出,要“力争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3]然而,这一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作为公共必修课,来到课堂的学生往往上百人,来自各个专业,他们有的认为纲要课就是讲大道理,毫无实际意义,有的认為纲要课的内容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学过,到了大学再念一遍,如同嚼蜡,还有的理工科学生直接把纲要课等于死记硬背的东西,因此,课桌下面有背单词的,有做练习题的,甚至有看小说的,这无疑给纲要课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激励着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人们的认识总是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由近及远,利用地方性历史文化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发挥图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效果更佳。如:讲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把“八女投江英烈群雕”图片打到屏幕上,学生的眼睛顿时为之一亮。讲镇反运动时,智取威虎山的音乐一响,只要一小段,群情激昂。要知道,无论学生家就是牡丹江地区的,还是从外地来到这里读书的,大学四年,青春的四年,必将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成长。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高校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恰当地引入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辅助学生对于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
《纲要》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4]这也是纲要课和历史专业课的区别之一,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仰和使命感。发挥纲要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使这门课真正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个性,贴近学生情感。利用地方性红色历史文化,显然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打出中东铁路今昔对比的图片,学生的情绪立刻就会被调动起来,这就是他们自己或者同学回家和返校的必经之地。讲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当学生看到东宁要塞群的劳工坟和慰安所的悲惨画面,无不感叹,个个有话要说,有的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爱国主义的情感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这种情感激发出来,从而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生活的动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地方性红色历史文化在《纲要》课教学的应用
(一)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讲解
首先,避免盲目使用地方红色历史资源,要创设恰当的历史情境,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要严密紧凑合理地组织教学,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在运用地方红色历史文化时,要把它放到国家、国际的大背景下,使每一教学环节都有充实的活动内容,环环相扣。其次,要明确教学目的,在介绍地方红色历史文化的同时,要安排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总结历史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体悟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最后,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优势,地方历史文化大都源自学生土生土长的地方,有些历史事件就发生在他们所在的村庄或乡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讲述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到纲要课的学习。
(二)课堂下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顾虑安全和资金等诸多问题,总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白白浪费了地方教育资源。因此,高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障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所必需的资金,纲要课程组教师也要广泛开展调研,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可行的活动计划,各方面通力配合,把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好。其次,聘请对地方历史文化有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或事件亲历者来学校做专题报告或讲座。他们有一定的威望,讲出的内容更有信服力和感染力,学生通过与他们交流,能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拓宽视野,增长见闻。最后,指导学生写出实践报告、心得或是研究论文。课堂学习多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和结论,而实践学习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调查研究,走进图书馆、档案馆,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研究方法和人生经验,社会实践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最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人说:“如果《纲要》教学仍然采用摆事实、理线索的方法,没有新的教学元素的介入,会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和空头说教,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5]因此,利用丰富的地方性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显然成为增强其时效性的一种途径,当然,地方性历史文化资源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绝不是《纲要》教学的全部,我们还应该探索更多的途径,把这门课程真正讲活,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课题组.侵华日军东宁要塞群中国劳工、慰安妇调查报告[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6).
[3]李文海.要把“纲要”课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高校理论战线,2007,(3).
[4]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王俊,郝先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方向 篇四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系统专业理论,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团结协作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眼界开阔,能了解该专业方向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动向;思路灵活,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刊、资料,并能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
4、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对于没有达到学校培养要求,完不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为3个学期,具体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教学计划表。研究生在此期间必须完成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补修课程的学习。
2、研究生修完37学分方完成教学计划,这37学分包括学位课程23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如论文答辩前仍未完成规定学分,则不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3、外国语课共4学分,包括基础英语3学分和专业英语1学分。外语基础较好,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研究生,经个人申请,任课教师、导师同意,学院审核,报研究生处批准,可以免修基础英语,但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外语学位课程考试。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3门本专业大学主干课程,并参加相应的考试。以考试及格为准,虽然不计入学分,但未补修或未能通过考试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管理
1、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程的考核以闭卷考试方式为主,辅以考查方式,闭卷考试分值所占比例不能少于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非学位课程考核采用考试方式或考查方式;学术活动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为依据,导师签字认可后由学科负责人进行成绩评定;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写出评语,评定成绩。
2、学位基础课、专业课和非学位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的考核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学院来负责具体组织。学位课程考试时间不少于2小时。考试和考查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学位课程达到70分、非学位课程达到60分方为合格,可以获得学分;教学实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分。
3、考试不合格的课程应重修,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4、研究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核者,须在考核前提出缓考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学位公共课须经研究生处批准)后,方可缓考。擅自缺考者,该课程成绩记为0,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5、研究生若违反考试纪律或考试作弊,该课程考核成绩无效,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培养环节
1、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
研究生指导教师要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指导研究生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必须经学位点负责人审核、学院领导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后实行。
2、中期筛选
中期筛选应在第4学期初进行,4月中旬前完成。主要是以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考核研究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思想政治表现和科研能力等。考核小组由院总支书记、院长、分管院长、导师组成员及研究生秘书组成。按期完成培养计划、中期筛选合格的研究生即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否则应进行淘汰或分流。
3、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在公开发行的合法学术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增刊、专刊、学术会议论文和一般论文集等)或出版专著一部(位列前两位),且第一署名为聊城大学,否则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学术报告或参加学术会议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否则将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也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4、实践活动
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以“助教”的形式实施,安排在第二学年,工作量不少于36学时,必须面向本科学生,参加教学第一线的工作,方式包括授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实习、辅导毕业论文等,由指导教师根据备课、讲课及学生的反映等环节对研究生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考核,写出评语,“合格”以上方能通过;入学前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并已经取得助教职称者,经导师审核,院长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处批准,可免修教学实践。
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学院和学科点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毕业论文答辩以前,要至少完成1篇高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5、学位论文开题
研究生应在第3学期11月底之前通过论文的开题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毕业(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论文答辩,应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否则不准参加论文答辩。
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第5学期,学院组织相关导师对研究生的论文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该项工作在研究生申请答辩前6个月完成。如果未能通过中期检查,则学校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7、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资格申请
第6学期4月份,毕业研究生要向学校提出毕业申请,学校将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全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任务的研究生方可取得论文答辩的资格。经毕业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获得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
8、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研究生论文写作完成后,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按《聊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办理。
七、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确保培养质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个性;
2、加强实践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把握研究动态;
3、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考试、考查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等形式,确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4、按照学校规定做好中期筛选、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指导等工作,确保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历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5.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改方向 篇五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10年从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经验体会,提出了五个教改方向。
教育部最近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条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说明当前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会计作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会计专业方面的人才显得十分紧缺,如何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快出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是会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正当许多院校积极筹备双语教学工作之际,笔者不揣浅陋,根据自己10年使用原版教材教学的经验体会,就如何搞好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五点看法,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一、形势逼人,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观念必须转变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整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随着贸易和融资壁垒的逐步解除,外国企业落户中国,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已成定局。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要求,会计教育要加强对会计思想的培育,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交流性技巧,重视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我国的会计工作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之中,所以,AECC的要求对我国会计专业的教改工作也是适用的。
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精通英语并能够按照国际通用的会计标准使用英语处理会计业务。无论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贸企业和一般企业的产品外销,还是在国外开设的中国企业分厂或者直接到外国就业,会计专业英语都是基本能力要求。但是,现在会计专业英语在各院校会计系开设的课程中,不是被列为主干课程,而是作为选修课或者考查课,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结果是系里随便派个老师去装潢门面点缀一下,学生们也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现在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进步正在把大世界变成“地球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会计教育所表现的“国际化”和文化发展的“世界化”现象是令人瞩目的,而实现“一村三化”新观念的基础就是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所以,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各个院校的会计系(或者二级学院)倾情打造名牌专业的一个重大举措。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力求使培养对象在人才市场上具有国际竞争力。
二、适当增加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课时数
会计教育的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有效从事会计实践活动的人。本科层次会计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从事具体会计岗位的工作,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外贸等第一线上的具有专业岗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知识。所以,一般普通本科会计系(学院)开设的课程一是人文素质教育应具备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外语、政治、法律、道德、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二是具有与会计专业相关的高等数学、计算机、会计电算化、资产评估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三是具有履行专业岗位职能必要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的技术知识;四是全面履行会计专业岗位职责所必需的统计、企业管理、经济法、财政、金融、市场营销等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我们传统的做法是把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技术课作为主干课程,分配给足够的课时,非主干课程则比较均衡地分配剩余课时。在这样的思路和安排下,会计专业英语就显得无关紧要。
当然,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技术课作为主干课程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必须指出,会计原理十分简单,只不过是制度和规定繁杂而细致了一些。一年一度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又人为地提高了会计行业壁垒。年年出台新规定,年年增加考试的难度。这些知识未必需要高智商,只要下苦功夫死记硬背就可搞定。所以,主干课程的课时少一点儿也没有很大关系。
至于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如政治理论、中共党史、邓小平理论、组织行为学、法律与道德等,学生在初、高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完全可以自学,最多是安排几次辅导与答疑就可以直接考试。企业管理、经济法、财政与金融、市场营销等管理基础方面的课,客观地讲,是有一些难度,但也可以适当压缩一些课时。在会计专业的所有课程中,最难学的是数学和统计,这些课程的课时是绝对不可减少的。
上述分析表明,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如果按照重要程度排列,是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等;如果按照难易程度排列,是英语、数学、统计等等,由此排列与比较看来,调高会计专业英语的课时比例是肯定不会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质量的,而且在事实上也是可行的、容易操作的。另外,笔者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英语是最费时间的一门课,他们一般要花费三分之一的课余时间来应付四、六级考试。如果我们适当增加会计专业英语的课时,也有助于学生的过级考试。
三、必须根据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成绩来划分班级,由大班教学改为小班教学
目前,各本科院校的会计系(学院)在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班级划分上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班大人多。这种规模对于一般专业课而言,在组织教学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对专业外语教学就很不合适。因为班大人多,必须占用大教室,这样,老师不是在讲英语而是在“喊”英语,而“喊”出来的英语就失去了纯正英语应有的语音、语调、语感、节奏和抑扬顿挫。另外,语言学习应该是双向式交流,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程度、发音情况,向学生提问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回答问题也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但是,班大人多使学生得不到发言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课堂秩序也因人多而难以控制。二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般而言,会计专业英语的开课时间都在第三或第四学年。经过第一、第二学年的学习,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拉开了距离。每个班都存在三个等级:不达四级水平,四级水平,六级水平。这三个档次混在一起,众口难调,老师想因材施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会计专业英语老师只能是“以不变来应万变,每年做一锅夹生饭”。
如果能根据上述三个等级(即不达四级、四级、六级)划分班级,且将大班变为小班,就便于老师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备课、讲课,使会计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之间的语言双边活动的过程,让各种不同基础、不同素质的学生都得到均衡的、等量的专业英语应用和实践的锻炼机会。这样就打破了因班大人多所造成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口译,学生笔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另一个主体。当然,专业英语教学不同于口语教学,对于教材内容的难点和重点,或者对于不达四级水平的班级则宜将双向式交流法和双语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同时,也使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与四、六级考试保持一种默契形式,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必须选用原版教材
据我所知,现在全国不少院校会计系的专业英语教材选用常勋主编的《会计专业英语》或者与之类似的教材,或者老师自编教材(讲义),一般不选用英文版教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加入WTO以前,客观上不太需要;二是思想认识上没有超前意识;三是片面地认为学生英语水平太低,用原版教材效果差;四是双语教学的师资缺乏。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许多院校的会计系正在积极迎接挑战,研究和准备用英语教会计专业课。从1997年开始,笔者用加拿大英文版《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上课。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原版教材上课的总体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因为美国和加拿大的会计教材一直走在各国前面,引导世界潮流。在老师的教导下,学生仔细研读,认真领会,可以达到高屋建瓴,“望尽天涯路”的效果;从原版教材中可以领略英语的真谛,品味英语的妙趣,探寻英语的奇奥,从而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西方教材的编写方式、思维方式、说理、陈述、举例、练习、作业、实习等各个环节与中国的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使他们有兴趣学好原版教材。有的地方文字高深、结构复杂、论证严谨、深奥难懂,通过语法分析,层层深入,使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学生们普遍反映,原版教材内容编排科学合理,说理深入浅出,比中文的专业教材还容易理解和接受。
五、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必须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一)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一般而言,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手段是黑板加教材。老师先领读生词,然后逐句翻译,并讲解语法要点。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释放的信息量少。尤其是英文版《中级财务会计》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单靠传统教学手段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如果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音像并重,图文并茂,立体感强,而且会计电算化完全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这种天然联系就决定了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手段必须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即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大屏幕(或者学生桌上的显示器)。
在拥有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条件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必须选用美国或者加拿大的会计软件,因为他们的会计软件简单明了、易学易用。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有了英文版会计软件,教学工作就轻松自如了。如显示财务报表和各个总分类账、说明各个总分类账和各个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关系,老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告诉学生敲哪个键即可。这样,老师就既教会了专业英语,也教会了如何使用英文版会计软件。另外,如果教师有兴趣时,还可以制作一些教学课件:1.利用Power point等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一些幻灯片,将讲课的章节内容、习题、答案、示意图、会计报表等做成演示文本,并将其予以美化背景、加载声音和动画,使文本带着不同声音、不同动画从不同方向飞来,增强立体感和音像效果。使用这些演示文本既可以加快讲课节奏,减少板书和画表的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又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2.运用数码相机、扫描仪、VCD抓取技术,在课堂上把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显示出来。
(二)建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网页
现代教学技术的影响已经从单纯的辅助教学扩大到教学理念的革新。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及会计软件与我国的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可通过个人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网页,根据中国学生的会计知识、电算化知识、思维方式、英语水平和国际惯例,对美国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内容进行“本土化”的重新设计、开发、编排和应用,所以每个会计专业英语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页都有其现实的意义。
6.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方向 篇六
四川宜宾学院B区 罗艳
摘 要: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新理论,笔者运用该理论结合当前中学历史课改的新动向,提出历史教师应当从学科教学知识、历史教学原则、教师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反思.通过重新解释和构建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经过两年的试点,目前新教材已在全国中小学普遍使用,具体情况如何?新课程新在那里?学生该怎样学,教师又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胜任新教材的教学?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运用反思性教学理论,通过实践调查和系统研读“课改”的相关文本,对中学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教”提出几点思考。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教育界兴起后,就倍受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界说,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本文中的反思性教学取自熊川武教授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在群体研究的支持下,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省评价,推动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辞海的解释,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返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3]。教学中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能素养的过程。反思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被视作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是那些既能思考发现并能提炼出实践当中碰到的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教师。他们能把教学的信念和技巧内化,并以之研究自己的教学,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更应该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因为从宏观上讲,历史学科是一个反思的学科,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反思。
一、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反思
由于历史讲的是不可重复、无法实验的、过去的事情,人们认识历史就只能依据史料(或证据),历史学习中这种“史由证来,论由史出”的意识,决定了史学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特性。只要新的材料出现,只要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就会产生与以往不同的“解释”。这就产生了历史教学的时代性。因此在这个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时代,历史教师为了更好地阐释历史知识的时代意义,就应该在准确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对所教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和研究,认真改正过去在“斗争哲学”“冷战思维”影响下的解释或看法。比如,在关于农民战争问题的认识上,过去是站在农民造反有理的角度去歌颂农民起义的正义与伟大,现在则要求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去讲,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为什么会不稳定,社会矛盾的对抗和冲突为什么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尖锐化。
二、对历史教学原则的反思 历史教师以反思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历史教学,注重历史教学的人文性素养的开发,让历史教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的特性。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就是让学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他们成了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头脑里装满了答案,却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在不断的记忆和“占有”中他们不仅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主见和判断,没有学会思考,更没有学会创造,对拥有的知识变得冷漠。要扭转现状,历史教师就应当把问题还给学生,因为我们所学的许多的历史人文知识和人文事件都不是关系到学习者自身的,是在学习者自身生活世界之外产生或发生的。要使它们转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切身追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开始于问题,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鼓励学生学会从史料的阅读中或者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处发现问题,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鉴别问题的价值,学会升华实质性问题;通过自主的努力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根据课改新理念,历史教学应当开始于问题,教师应当具备把知识变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出与学生的经验相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开始和推进教学。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历史动态意识。
即前文已述的历史发展变化的“运动性”特征。从“认识”历史的意识出发,教师应该更多地呈现前人认识历史的过程,创设历史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体验历史认识的过程;并且告知学生:“这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历史,并能够做出的解释和评价,问题可能多多„„”,使学生知道历史实际上还有很多是有待认识、研究的,现在的认识程度是这样;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察历史的视角日趋多元化,对历史本身的认识也会愈见丰富多彩,逐步逼近历史的真实。帮助学生树立历史知识、历史思想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的观念,从而避免把历史的相对真理绝对化。
3.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证据或史料是我们了解史实的唯一根据,在课程设计中,历史教师应当选择典型的史实摆出证据,交代证据的来源,分析证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证据(或史料)意识与认证能力;将依据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是根据什么得出的认识或解释,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历史是重证据的,重证据的思维习惯在市场经济、法制社会中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什么认定的史实,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地向学生渗透,使他们形成追求证据的思维习惯。
4.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
真实是历史学的根本属性,是史学的立身之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准确的历史知识,就应当注意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为什么,而应先引导学生搞清是什么,在搞清是什么的过程中探讨为什么,形成不先念、不盲从(或“不唯上,不唯书”)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与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历史教师应当从历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交汇点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典型的史实、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以萌发求真意识;让学生懂得多元理解,以促进思维发展;让学生知道相悖评论,以孕育创新精神。
5.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习不仅包含着记忆,也包含着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知识,往往只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不要把它奉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师和科学的权威都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9]。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对教材的结论进行严肃的理性的质疑和反思,并要求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对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的反思
众所周知,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他的发展则需要自身用心去努力达成。教师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反思和更新是推动教师通过他们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成长的机制,因此,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当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碰壁或遭遇到有意的挑战时,教师产生了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由此促成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是教师反思的起点。历史教师还应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用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尤其应当注意课后的反思。教师通过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及时进行自我肯定,并从中开掘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在反思中将过去形成的过时了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做法予以解除或摒弃,只保留合理的部分。反思性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自觉自主地、坚持不懈地进行个体反思的基础上,主动寻求教研组同行的帮助与群体支持,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反思性的行动研究,共商改进对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改进建议,直至解决问题。为了让教师的反思落实到对实践中不合宜的教学行为的改良上,以修正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历史教师还应反思个人的实践性知识(缄默知识)。教师应当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话、研讨来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以及这些缄默知识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使自己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从而来剖析、批判和检讨、扬弃一些约定俗成而又消极的教育行为与观念。由此把反思引向抵达教师的意识结构层次以触及其灵魂,进而完成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这样的反思才是深刻的、全面的。
7.论绘画创新与教学的方向 篇七
关键词:中国绘画,继承与创新,新形式,新技法,新意境,风格独特,耳目一新
目前, 社会在发展, 知识在更新, 绘画创作与教学也同其他行业一样, 要融进新语言、新风格、新形势、新构思和新创意。要合得上时代的节拍, 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够得上时代的高度。要适应人们在新时代欣赏绘画艺术审美的心理, 要培养出一批有超前意识的艺术人才, 要为民族悠久的美术宝库增添新的亮丽。
一、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创新
展开古今历册, 浏览绘画篇章。我国的美术大师们经过历代承传, 千锤百炼, 在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花鸟鱼虫画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不断创造发明出各种艺术技巧与方法, 形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皴、擦、点、染等运笔用墨形式。 (运笔有:中锋、侧锋、順锋、顿挫等;用墨有:浓墨、淡墨、干墨、破墨等) 著名的十八描法与批麻皴、斧劈皴、折代皴等, 都是古人们勤劳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绘画人物, 花鸟大多依照古人的高古游丝描与铁线描的相互结合发展而成。古人创造的斧劈皴、披麻皴、雨点皴、拖泥带水皴等都为今人掺杂利用, 画出的景物、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更真实生动, 更有深的意境。要想学好绘画, 我们首先要重视学好最基础的素描色彩, 最传统的线条与皴擦, 把老祖宗们的绘画技法要精心研究, 反复临摹, 在研究与临摹的同时融进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这个过程就是理解加创新。用新形势、新构图、新技法、新材料绘画出符合新时代审美要求的美术作品。用这全新的艺术作品再展现于学生面前, 言传身教, 激励起学生们对绘画的浓厚兴趣, 由简入繁、由浅入深, 逐步画出意境特色。不仅继承发扬光大了民族的优良传统, 再增加进现代的素描五个色调, 推陈出新, 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绘画艺术精品。
二、创新的绘画作品要让大众读懂和理解
目前的绘画艺术, 也同其他行业一样, 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变革。有些画家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不择手段地专门研究一些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稀奇古怪、邪恶丑陋的所谓创新作品。他们认为越是故弄玄虚, 别人看不懂的东西, 就越说明自己的水平超前。他们误入歧途, 进入病态的抽象, 显现出“前卫”和“顶尖”。辩证认识绘画艺术创新的深广内涵, 是我们追求的永远课题。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把握潮流, 看清方向。在理论上, 思维上, 手法上, 作品上把中国的绘画创作推进新高潮。同时, 我们要在思想上明确创新的严肃性, 艰难性与延续性。进一步明确继承和发扬传统创新的科学连接, 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新芽, 开新花。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责任的画家, 应该选择正确的绘画创新之路, 上承我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术之精华, 面对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之实际, 努力创新, 与时俱进。把美术作品的构图布局、言情立意、笔墨 (色彩) 技法等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健康向上, 有歌颂故园优美之情感, 有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之意义。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更要让大众看懂, 让大众喜欢, 要让艺术的魅力鼓舞人的情绪, 走进人的心理, 唤起共鸣, 这才是一个画家在美术作品上创新成功之处。作为美术教师, 要时刻牢记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的责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找准既定的目标, 坚持光大民族文化艺术的宗旨, 不乱方向, 面对各种思潮和流派, 不怀疑不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继承老祖宗不畏艰难困苦, 永远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走到艺术发展的正路上, 把中国绘画的创新推向前进。
三、要正确认识绘画创新与价值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 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切商品都在经济价值和利益上体现出来。绘画作品是一件艺术品, 同时也是一件商品, 它具有艺术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双重性。一件美术作品的价值、价格同时也受到作品意境高低、作品年代的远近, 作者声誉的影响, 如果作者声誉大, 年代久远, 艺术价值就很高。例如:吴道子、周仿、顾宏中等大师的作品, 留传世上似凤毛麟角, 无比珍贵。然而就近代的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大师, 其作品比古人更加创意, 笔墨技法更淋漓尽致地散发着创新韵味与时代的气息。其代表作品也是金钱难以买到的无价之宝。现在的我们面对商品社会, 更要迎合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 欣赏观念以艺术创新为佳, 以真、善、美、特、奇、雅为标准。对于那些意境高深, 极其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经济收藏价值的绘画艺术珍品, 就需要我们认真借鉴, 冷静观赏, 仔细分析, 揭开表皮, 发掘内涵。学习其笔墨技法独到之处, 领会其绘画情境深刻意义。我们作为一个教书育人老师和有高度责任心的绘画工作者, 无论所处任何时代, 都应以人格品德为首要, 用一颗平静、真诚、善良、慈悲正觉的心去作画, 去创作、去教学, 我们必须要言传身教, 因材施教, 全力以赴, 尽职尽责, 提高绘画作品的艺术水平, 意境价值和所教学生的思想品德优良程度。就像我平时经常向学生们说的口头禅那样;参世态炎凉, 画人间春色, 立身天和地, 不思失与得。
四、重绘画创新, 更重培养青年人
随着我国加入WTO, 经济体制要与国际全面接轨, 美术界也应如此, 我们的艺术也需要走出国门, 被外人接受, 融入世界的艺术潮流中。但是多少年来, 这种文化的交融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现象, 我国的艺术作品在外影响甚小, 而外来的思潮、理念、表现手法对我们到是冲击很大。我们要从理论、观念、技术上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艺术之精华, 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不能完全抛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技法, 实行国画全盘西化。我们承认西方文化艺术有广阔市场、庞大群体、画家如云、佳作似海、名人辈出, 达芬奇、凡高、毕加索等灿烂群星, 超人精作, 无不显示着西方文化魅力, 但是我们历代老祖宗的技艺之精深、技巧之纯青, 确实是智慧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意境与造型统一地天成;色彩与环境巧妙地交融;生动与定格神圣的永存。我们要时刻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决不能丢弃民族的优良传统完全西化, 让他们知道青年艺术工作者的担子很重, 要真正让中国画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画, 把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美术流派、作品特点引入我国, 让绘画创作也与国际艺术接轨, 这是时代的必然, 形势的要求, 我们的绘画艺术家不能无动于衷, 漠然处之, 反感抵制, 要以热情而积极的心态去解决绘画艺术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中国绘画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绘画, 把世界的优秀绘画艺术引入我们中国的绘画创新里面, 博采众长, 虚心学习, 促进自身发展。开拓青年人的眼界和创作思路, 协助和辅导他们创新出彩, 把中国画、中国艺术推向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中国人物画技法[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2]中国山水画技法[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8.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方向 篇八
【关键词】大学语文;通识教育;文化素养;课程改革
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始于1978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要求,“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日益增多。200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全国许多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但近年来,大学语文在高校遭遇到尴尬,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一度引起了学界和舆论界的争议,也让人们再一次正视了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学语文要想改变目前的边缘化境遇,得到应有的尊重,必须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一、大学语文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1、课程地位低下,授课教师日益边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如人大、东南大学等将其从必修改为选修课,一些高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课或从未开设过此课。在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下,教师对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课不爱上。大学语文的授课多是由缺乏深厚学术背景的年轻教师担任,教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较弱,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2、教材良莠不齐,缺乏特色。据调查统计,当前名为《大学语文》的教材高达1000多种,在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中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约有100 余种,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只有少数能脱颖而出为大学所用但很多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体例的安排上缺乏科学性、针对性,不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
3、大学语文课堂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在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成“高四语文”教材,课堂基本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部分授课教师沿用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路来进行文选精讲,“一篇好文章在学生眼里分解成了知识点,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比什么都重要。母语魅力支离破碎,丧失殆尽。”〔1〕很多大学生们会觉得这样的大学语文课面目可憎,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4、汉语学习遭到挤压和冷遇,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推力下,英语学习占据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成为学生“主攻”内容,相反,汉语学习遭到挤压和冷遇。
二、当前大学生语文素养水平令人堪忧
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汉语能力水平令人堪忧,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尺度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语言文字素养上,首先表现为读写水平较差,部分大学生经常写错或不会写常用汉字;手机、网络等带来的非规范的解构性语言对母语学习带来的冲击,使学生不能正确表情达意。其次,书面表达、思维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写专业论文时感到很困难,上交的毕业论文谬误百出,指导毕业论文让许多大学老师感到烦恼;有人甚至连请假条、欠条都写不明白。遇到写作,很多学生习惯于到网上下载文章抄袭或参考。第三,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上网娱乐、聊天时间增多,阅读时间减少。很多文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读四大名著,遑论其它专业学生。
针对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令人堪忧的大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深化改革,努力创新。
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1、高校要把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系列。
高校应摈弃功利思想,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合理调配专业计划和学时安排,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低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系列,做出教学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40学时和2学分的明确规定。〔2〕此外,高校还要以配套的鼓励措施,调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秀教师走上大学语文课讲台,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2、以学生为本,建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改革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重新选文来改编教材,在文学作品欣赏的基础教学内容之外,加入写作、母语交流与表达、思维锻炼等内容,突出“大学语文”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阅读写作能力及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人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设计开发课程,着眼于修课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提升,使大学语文走出“欣赏与解析”的传统套路,如人大开设51门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要求全校学生必须在课外阅读至少20本文化经典,并建设分类指导的基础技能强化类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能;组织阎连科、刘震云等文学院作家群开设“作家谈写作”系列公开讲座,并建设“大学生写作指导中心”,由专业老师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3〕
3、大学语文教师要寻找提升自我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途径。授课教师首先要有个人的研究领域,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在有建树的领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也为学生选修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得大学语文等公共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在一起。〔4〕其次要不断地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兴奋点,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4、搭建语文素养学习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探索语文素养学习的新途径,扩大大学语文的影响力;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灵感。如北京理工大学为非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低年级学生)设计开发了公开课“语文高级素养”,刷新语文观念,在网上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南开大学文学院推出了“大学语文在线”网站,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网络课堂开设富有特色的栏目,激起了学生们汉语学习和写作的热情和灵感。
新时期下,大学语文只有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在教改中不断催发课程魅力,才能不辱使命,真正发挥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强 张国 张剑.大学语文: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光明日报,2007-05-23
[2]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王玉勤.大学语文教育应超越选修必修之争.光明日报,2013-11-20
【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方向】推荐阅读:
教育学考研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11-25
试论课程改革与高中历史教学01-16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标准08-19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09-10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06-30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答案08-15
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09-16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09-26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