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07-13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精选11篇)

1.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篇一

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加强了对教育教学尤其是高中教育教学的关注,通过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推出,高中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实际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高质量

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主要是通过文字记录,语文教学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使用范围最广,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首先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其他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对语文的应用;其次语文高中语文是学生参加高考的第一科,直接影响着着学生高考成绩和未来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目标。

1.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科学。语文的学习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前提,想要学生能够在高考时考个好成绩,考上好大学,语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我们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是与语文有关的,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有助于学生掌握高中语言的运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在现如今高中的语文老师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样虽然教学质量有了部分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本篇文章当中将主要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更好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2.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时对于老师来说授课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有一部分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教学方法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迎合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比如说,虽然现代科技比较发达,教师上课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即使增加了知识量,但是学生毕竟一直处于学习状态,过多的信息量,不仅不能达到学习目的,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学生这样不停地在各种教材中转换,根本没有时间独立思考,对知识进行吸收,很有可能产生精力疲劳,如此反复开始厌倦学习。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教学,忽略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吸收能力。还有高中语文知识大多都是要求记忆,这样很容易造成课堂无趣乏味,教学气氛沉闷,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的问题,但是很多教师习惯了这种教学氛围,在授课时只是考虑让学生尽量多的掌握这些语文知识,完全实行“满堂灌”的方式教学,这样的课堂只会听到老师一个人在讲课,而学生只是机械的听,没有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去。以至于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表现的都很沉闷,机械的学习,不会主动的加入到学习当中去,违背了教学中学生主体的理念,学生的潜能不能得到发挥,而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表现出来的两个问题就是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于老师来说教师就需要积极主动的去探讨教学改革下的教学要求,组办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力、创新能力,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3.1提高语文教师的水平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语文教师是知识的布道者,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的学习。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最重要的工具,教师要注重自身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程度。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了教材,才能把教材文章中隐含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章的欣赏水平,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品质的提高。众所周知,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不同,语文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断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些学生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主动拉大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或困难不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语文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在课下主动与同学进行沟通,真正了解学生语文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在以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2丰富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丰富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通常语文教学就是一篇文章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至于这篇文章精髓学生根本没有吸收。老师要不断的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举办一些小活动,比如语文知识竞赛、阅读能手、生字词大赛等等引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被引进课堂,推动了高中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语文素养。

3.3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水平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而且关系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现在很多的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读、多写。

目前,高中的语文教学走到了瓶颈阶段,这需要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都能够共同努力探讨、创新迈过这一阶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急需解决的就是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两大问题,只有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在新课标下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还能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的未来发更好展提供可能,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菊玲.《教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教书育人,,(10).

[2]欧阳波.新教学策略与传统教法并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04).

[3]赵慧莲.优化语文教学设计构建有效课堂教学[J].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42).

2.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篇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 “建立良好的常规, 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制定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幼儿的管理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其特有的明确性和权威性在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上有强大的效力。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 对于复杂语言和逻辑的理解力不足, 所以在规则的内容表述中应尽量简明扼要, 并以正面引导为主, 做成校歌、顺口溜的形式最好, 并经常让幼儿合唱或诵读, 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样他们在做相关事情的同时脑子里就会自动弹出这些规范的话语, 逐渐形成规范行为。当然, 还应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这些规则内容的落实, 比如吃饭前全班一起排队去洗手、午休起床后必须自己叠被子等, 如发现有孩子不遵守, 则会在其“笑脸卡”上减去相应的“笑脸”。

但是我们在制定制度时也要注意, 制度内容必须是大部分幼儿都能理解和执行的, 一旦形成便是所有幼儿均应共同遵守的, 幼儿老师也要严格执行监督的职责。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建立常规不仅是为了约束幼儿的行为, 更应该起到使其行为规范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作用。

二、实行人性化管理

立章建制固然有效, 但是难免会让人觉得冷冰冰的, 而幼儿管理的核心是爱心, 所以我们在制度和规则之中也要有合适的变通之法,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两者充分结合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比如, 从来没有迟到的孩子因为天气原因或者交通堵塞等而迟到了, 教师可以不扣去学生的“笑脸”, 反而应安慰他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 迟到了也没关系。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感激之情, 从而今后努力保持零迟到的纪录来感谢老师。

现今, 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 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依赖性很强, 家长送他们到幼儿园来学习也不外乎让孩子适当地脱离这种依赖, 但是这仅仅靠格式化的制度从外力上去约束他们是不可靠的, 只有当孩子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该那样做, 这才是教育上的真正成功。所以, 教师一定要尽快了解自己班上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状况等, 以便“因材施教”。例如, 在管理小班幼儿时, 就可以尽量多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 像用摸头、拥抱、亲吻等来表示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和鼓励, 这不仅能让孩子爱上这种被表扬的形式从而规范自身行为, 更能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近似于父母般的安全感和亲切感, 放松身心在园学习和生活。因此, 幼儿教师应以自己真诚的爱心和热心, 恰当地运用表情、动作和语言去最大限度地感化孩子。另外, 可自由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区角、游戏对孩子们来说也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所以教师可以制订类似于“谁先叠好被子谁就可以先去玩具区”这样的规定, 或是请表现优秀的幼儿担当课堂或体育活动的领袖, 如美术课中让认真练习的幼儿充当小老师等, 这些都有助于强化儿童的自信心。总之, 幼儿教师要在管理中倾注爱心, 运用人格魅力等非权力因素影响和感染幼儿, 努力营造一种温馨、轻松的家庭式教育氛围, 以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引导幼儿自我管理

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 幼儿园是教育幼儿的正规机构, 应该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 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而不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去执行。这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艰难过程, 教师主要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协议、游戏等形式来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以培养其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面便以用餐和盥洗这两个方面的管理进行阐述:

1. 进餐

在进餐过程中要注意的事主要是让幼儿学会细嚼慢咽、先汤后菜、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浪费等。因此, 在每次吃饭前幼儿教师都应不厌其烦地强调一次不文明进餐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如偏食不长个, 狼吞虎咽会噎着, 不洗手会拉肚子……但一旦开饭, 教师就该停止说话, 和幼儿一起遵守“食不言”的准则。即使是发现了违反进餐纪律的行为, 也只能用眼神或肢体语言暗示, 若幼儿视若无睹, 可先放弃在这一时段的纠错, 以免影响其他幼儿的正常进餐。进餐结束之后再单独找其谈话, 给予适当的批评, 并与其单独达成秘密协议:“如果你好好吃饭的话, 老师就把你的小红花做大一点, 好不好?”并采用“拉钩”的方式来体现这个协议的正式性。这种“软硬兼施”的管理方法有助于使学生在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主动地规范自身行为, 逐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 盥洗

勤洗手是幼儿园生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餐前饭后要洗手, 上完厕所要洗手, 洗脸之前先洗手, 做完游戏要洗手, 等等。这些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 将对幼儿的管理渗透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去。而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也应对学生们做好示范: 先用清水冲洗全手, 再涂抹香皂, 然后开始搓手, 从手心到手背还有手腕, 接着是指尖、指缝, 采用两手交叉搓、拇指互相搓的方式搓满两分钟, 然后再用清水把泡沫冲洗干净, 最后用各自的干毛巾或纸巾擦干。同时还可以举办“洗手比赛”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 给做得好的孩子以零食奖励, 做得稍差的学生也给他们再洗一次的机会, 同样给予零食鼓励, 以便能在差异管理中体现平等原则, 避免幼儿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 让幼儿对教师充分信任, 做到即使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规范洗手。

四、各方合力强化管理

在对幼儿的管理教育中, 我们千万不能自行其是, 而应想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 只有这样才会使管理事半功倍。首先是幼儿园内部各班级之间可以进行交叉管理, 如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一起活动, 这时大班的孩子就会自动进入一种“小大人”模式, 为给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而主动规范自身行为, 可见这也是教师减轻自身负担的一个好方法。此外幼儿教师和保育员还经常向其他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学习管理的方法, 分享各种管理经验, 并在网上向幼儿管理专家请教, 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但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家庭的力量。教师不仅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 还应积极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以便适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效率。所以幼儿教师和家长要经常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进行沟通, 保持幼儿发展信息的持续畅通。而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渠道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家长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手段向专业化靠拢, 以便共同做好幼儿管理工作, 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和教育合力, 推动幼儿管理的发展。

幼儿管理工作关乎每个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需要幼儿教师倾注很多的心力在制定管理办法上。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在硬性制度中渗透人性的温暖, 并综合各方力量进行引导和感化, 才能保障幼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崔利玲, 吴敏.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事业[J].家庭与家教 (现代幼教) , 2009 (05) .

3.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篇三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许多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而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出现极大的用工荒。这固然存在高校学科设置落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民营企业没有发挥其就业吸纳力等原因,但对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力度不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诱因。良好的职业指导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实现个人、学校和企业三方的有效沟通,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引入新的理念——“全人教育”理念,通过全时指导、全员指导、全面指导等途径,可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指导的质量与效果,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职业指导的涵义

职业指导是指为求职者实现快速而又稳定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它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内容。可见,职业指导大于就业指导。只有针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才接近就业指导,但是它也不等同于就业指导。

总体而言,高校的职业指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过程,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指导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设计、选择自己的职业,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完美融合;职业指导的内容广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提供就业的咨询与服务。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不足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各高校虽然根据教育部高教厅[2007]7号文件的要求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制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要求,但是仅作为完成教学计划而进行,实际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很多学生对专业前景及未来职业生涯缺乏正确认识,甚至是被动地接受家长或高校的安排,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和意识,对职业指导课也难以提起兴趣。

2.指导方向的偏颇

每年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均会发布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通知。与此同时,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高校也是从促进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进行职业指导工作,可见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仍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指导,无法发挥职业指导的真正价值,并未实现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导向的职业指导。

3.缺乏系统的指导体系

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大多侧重于就业指导,将职业指导简单地理解为向学生介绍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方法、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搭建沟通桥梁,而忽视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与指导。许多高校没有将职业指导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纳入教学系统而贯穿于学生教学的始终,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举办几场介绍就业情况的报告会。这样就无法涵盖职业指导的全部内容,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指导体系,无法发挥职业指导的真正作用。

4.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因而在师资建设方面,高校更加侧重引进专业教师,职业指导师的引进力度不大,从而导致了许多高校职业指导师资力量的匮乏,只能由辅导员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这些人员缺乏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这就必然导致与学生及用人单位沟通不畅,导致职业指导工作与相关专业脱节,大大降低了职业指导的作用。

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近现代以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首先产生了全人教育。美国学者隆·米勒将“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理论做了系统化阐述,正式将之称为全人教育,是提出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全人教育理念认为除了知识和技能外,教育要更要注重人的内在品质的培养,比如情感、道德、智慧、审美、社会性等。这就更多关注人内在情感的体验和人格的全面培养,达到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高度统一。将全人教育引入职业指导工作对于提高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就业率,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创造性、团队性、社会性及职业性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其结果必然导致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全面发展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社会适应力差,很难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准位置、摆正心态,从而对工作和社会奉献都造成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弊端越来越严重,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实质上就是全人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述,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同具体化教育实践的中介,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策略。因此,在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职业指导等方面实施全人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所在

全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学生在道德、智慧、知识、精神、灵魂、创造力和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个人的人、一个家庭的人、一个社会的人。因此,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课外活动等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计,从而完成人的全面培养。 职业指导是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辅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所学专业及社会需求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整体规划,帮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实施内容丰富的全人教育理念有助于顺利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

3.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目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是衡量我国高校整体实力一个十分重要的评判标准,因此造成许多高校存在功利主义教育观和人才观,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甚至弄虚作假,忽视了学生道德、精神世界、创造力、团队性、社会性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的学生虽然能够迅速实现就业,但由于缺乏身心和谐、均衡发展,也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将全人教育引入职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培养职业生涯所需的团队性、创新精神、决策能力等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全人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工作

1.全时指导

目前,许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只是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或一个学期,有的甚至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举办几场报告会,只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很难实现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全人教育倡导学生全时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学生时代。这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不谋而合。应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职业指导工作,从新生入学开始,从学生的特点、爱好、专业等特性出发,结合之后每个年级的情况进行系统规划,形成整个学生时代的职业指导体系,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全面性的职业指导,从而实现学生各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社会中全面发挥自己的个人潜能,实现其社会价值。

2.全员指导

全人教育理念主张学生的指导与培养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除专业指导师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外聘专家、行政人员、图书馆管理员等均可立足本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或素养的教育。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高校职业指导的师资建设,充分整合校内外师资队伍,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校内,抽调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进行职业指导师培训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这是保证和提高高校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校外,充分挖掘校外专家、合作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家长、行业精英等社会资源,尽可能地将这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纳入到学生职业指导队伍,使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全员化,为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师资保障。

3.全面指导

职业指导工作内涵广泛,不仅仅包含当前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就业指导,还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诊断、职业辅导、职业规划、职业心理咨询等众多内容。全人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群、事、情等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是否完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作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可见,全人教育理念十分注重学生的职业性,其中“事”方面的能力培养即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职业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指导是切实可行的。

(1)职业生涯规划。我国高校目前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条件进行职业设计与规划,从而导致就业中产生种种问题与误区。因此,高校应指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所学专业、性格、爱好、知识、能力等素质,使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从而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

(2)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执业纪律、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它属于自律范围,通过行业制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因此,高校应利用学生在校学习的机会,向其传递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同时加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校期间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其就业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

(3)心理咨询与辅导。据调查,因就业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障碍因素中排第四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如:因心理不成熟造成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从众心理、择业标准不现实或遇到困难就紧张、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新就业观念。

(4)就业信息服务。学生实现良性就业,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中充分实现其价值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毕业生最为关心的也是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因此,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内容便是学生的就业指导。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除上述职业指导措施外,还应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具体方式有:充分向学生传递行业发展信息、就业政策信息,使学生对整个行业有正确的判断;大量收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并加大与就业单位的合作力度,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搭建学生与就业单位沟通的平台,可通过举办招聘会、浅谈会、见面会、订单式培养及网络等渠道,多方面收集招聘信息,供毕业生选择。

小结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将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重视。可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通过全时指导、全域指导、全员指导和全面指导等途径将职业指导与高校的德育工作、专业教学、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指导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效地推进职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4.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篇四

做优环境,打造红色领航“总引擎”。“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高质量推进的牢固基石。集宁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立场坚定地提出了“一年促提升,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目标要求,力争将集宁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自治区环节更少、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地区。区委、政府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统筹推进、主动作为,将24个单位和部门入驻区政务服务大厅,选配驻厅单位工作人员140余名,进驻大厅事项192项,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办事成本,加大政务服务资源整合和数据信息互联共享,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上下联通、全域联动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努力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营造了聚企业、凝人心的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建强队伍,当好红色先锋“贴心人”。秉承“让企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为民服务理念,驻厅各单位部门将党支部设在窗口,选派21名党员骨干认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限时服务等重点窗口岗位,激励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中亮身份、当先锋、树旗帜、作表率,发挥党员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规范窗口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细入手,从严要求,从实管理。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党员责任区,选派业务精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身披绶带,处理应急突发状况,引导办事群众,提供咨询代办服务。在各类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和“理论素养好,业绩成果好,服务质量好,廉洁自律好,模范作用好”的“五带五好”示范活动,以党员带头推进全员跟进,以优良作风促进清新政风,以改革力度提升服务温度。

5.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篇五

年初以来,在集团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党委工作会等系列会议精神和重点工作部署,围绕目标任务,紧扣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任务,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监督作用,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效能,保障了企业稳定持续高效发展。

一、抓班子带队伍,增强党建战斗力

一是突出班子建设,发挥“头雁”效应。

以锻造过硬队伍为目标,突出抓班子、带队伍、管干部这一核心,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心组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均提交支委会讨论研究。坚持依法合规按程序作决策、办事情,培育了“阳光、简单、坦诚、和谐”的工作氛围。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按时召开了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巡视整改为主题的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建议、谈心谈话等方式,三次生活会共征求到各方面意见☆条,针对查摆的问题制定了责任清单和整改落实措施。

二是突出党员干部管理,发挥“示范”效应。

全面推行党员积分量化考核和星级评定。以积分为基础,以量化为依据,每月对党员进行积分量化考核和星级评定,考核得分与绩效、评先树优挂钩,不断激励党员争当执行落实、服务大局、攻坚克难的模范。结合☆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亮短查摆、亮剑攻坚、亮旗争先为内容的“三亮三争”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亮职务身份、亮岗位职责、亮绩效目标、亮工作承诺,做到在安全生产争先、在提质增效争先、在服务员工上争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头雁”效应。深入实施“双培”工程,以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为目标,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和考核,新发展党员、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转正各☆人。

三是突出“过硬党支部”建设,发挥“阵地”效应。

围绕“六个过硬”基本要求,以“强堡垒”、“树旗帜”为抓手,围绕中心、亮明标准、竖起靶向,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基础保障力度,推进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实际需要,将五楼会议室改成党员活动室,购置了桌椅、电脑、投影等配套设施,订阅党报党刊,购买学习书籍、资料等☆余套,做到了“七有七上墙”。

二、抓形势任务教育,增强党建引领力

一是注重常态长效,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组工干部上讲台、微型党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实“规定动作”。通过学一个文件、提几个问题、进行一次小考等形式,做活“自选动作”。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次、支委会☆次、支部理论中心组学习☆次、“主题党日”☆次、讲党课☆次,开展了专题学习讨论☆次,发言☆余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关注“e党课”、下载“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平台,方便党员干部“时时学”、“事事学”,提升学习能力。

二是开展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形势任务教育。

始终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破难题、促发展、聚人心、鼓干劲的“助推器”。先后开展了“☆”形势任务教育、“☆☆”主题教育、☆”形势任务集中教育、“转思维、促提升”培训学习、读书研讨、红色教育等活动。把通过形势任务教育激发出干部职工的动力、合力、活力引导到工作中。期间举办举办了演讲比赛☆场、征集征文、演讲稿件☆篇、组织“转思维、促提升”专题培训☆期,撰写学习体会☆篇,并进行了交流评比。在读书研讨、红色教育系列活动中,各级管理人员结合全年工作目标,撰写读书心得体会☆份。撰写征文、红色故事☆篇。围绕“面对当前形势我该怎么办”,开展“大家谈”活动,全体干部员工结合本职工作,谈认识明责任,查不足定措施,把全员思想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目标上来。

三、围绕生产经营重点,增强党建推动力

一是融入中心,抓实“结合点”。

坚持围绕☆工作大局思考、谋划、深化党建工作,将开展“标准化+”党建品牌创新创建活动融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同向同力,虚功实做,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使党建工作焕发“新”的活力。党建“标准化”+安全生产。把党建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有机结合,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大力开展“党员身边无三违”“党员安全示范岗”等活动,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操作规范化水平,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党建“标准化”+经营管控。将党建标准化工作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市场化有机融合,推行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经营管控网格化,层层分化经营指标,围绕挖掘“增量点”、开拓“创收点”、找准“提效点”、严控“降耗点”主线,优化生产组织,降低运维费用,持续在优化管控上下功夫。通过外拓市场增供扩销、内优结构盘活资产等形式提高经营管控精细化水平。党建“标准化”+创新创效。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创客”群体作用,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升级改造,切实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效益。通过系统优化、管理提升,实现创新创效。

二是抓牢安全,密织“保障网”。

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系列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把握阶段安全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了全优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抓现场,控风险,超前防范,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突出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逐级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全年计划任务与工作任务分解落实相结合,逐项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履行到位、考核到位,工作完成到位。1-4月,现场纠正不安全行为☆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份,安全罚款☆☆元。突出强化特殊时期安全管理,扎实做好极端天气、重要会议期间,特别是在当前全年工作临近收尾的特殊时期的安全管控,超前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力保了敏感时期、特殊时段的安全稳定。突出强化隐患超前预控管理,认真汲取☆☆单位事故教训,始终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管控作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以“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等活动,及时梳理排查运行以及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和隐患,制定反事故措施,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三是着眼长远,蓄积“后发力”。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抓好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培养,着力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人才队伍,以适应业务拓展需要,强化技术支撑作用。以加快推进☆☆总承包资质办理为主攻目标,全力抓好☆☆师考试培训、各类资质取证培训工作。为☆☆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质、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抓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建工作保障力

一是突出主体责任,深化“一岗双责”落实。

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真正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切实管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政治“责任田”。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牢记自己的党内职务,积极履职,把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纳入工作总体布局,定期分析研究,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年初,支部书记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突出“一岗双责”延伸落实,保证责任落实到基层,压力传达到岗位,常态化的警示教育和监督检查不间断。

二是聚焦执纪问责,强化执行落实。

以监督权力运行为重点,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围绕“人、财、物、事”等岗位权力的运行,对本单位物资采购、销售、经营管理、工程预决算、合同管理、工资分配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深化监督。坚持“问题早发现、小病早提醒”,及时关注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状态,开展一对一谈话、组织约谈☆人次,开展各类自查自纠、专项巡察活动☆次,春节、元旦等传统节日期间,对党员干部提前发信号、打招呼,重申“十个禁令”和纪律要求。重点对收受礼品礼金和宴请、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以及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现象进行监督检查,未出现违规违纪情况。

三是注重超前防控,突出挺纪在前。

以开展廉洁主题教育为抓手,持续加强廉洁风险警示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专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开展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上廉政党课、德廉知识讲座等活动,学习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纪法规、德廉知识。党员和非党管理人员☆人参加了德廉考试,平均得分☆分以上。坚持正面典型学习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鲜活教育”形式。以正面典型为标杆,进行红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培养忠诚、担当、干净的干部队伍;同时以反面典型警示人、设红线。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反腐倡廉方面的影片,通过以案明纪、以案育人的方式,教育党员干部以反面教材为镜鉴,自觉在思想上划出红线、行为上明确界限、道德上坚守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五、以党建带群团建设,增强党建工作凝聚力

一是深推企业文化,提升幸福指数。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突出企业理念渗透和氛围营造,先后制作企业文化宣传画板☆余块,安装在办公区、车间、施工现场,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学习、知识测试活动,参加测试人员☆人,平均得分☆分。坚持建塑企业文化与推动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将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延伸到保安全、创佳绩、比贡献、崇廉洁,将“三个快乐”渗透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让员工更有获得感和归属感。

二是规范推进厂务公开,提升透明指数。

对工资分配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员工关心、关注的问题在做好日常公开、登记的同时,对每次公开的事项拍照留存,各类厂务公开事项☆项;各车间、班组做到每天得分、奖罚公开,每月工资绩效公开,全方位实行“阳光管理”,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员工的满意度,有效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

三是注重关爱帮扶救助,提升满意指数。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履行维权职责、协调劳动关系、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作用,尽心竭力地解决员工生活和工作困难。成立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中心,积极开展“困难帮扶”、“爱心捐助”活动,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户,动态帮扶困难员工☆☆名;高温、严寒季节开展“送清凉”“送温暖”活动☆次;组织劳模和职工疗养☆人次;组织职工体检、女工查体;传统节日发放节日慰问品,让员工切实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温暖。

四是文体宣教不断线,提升快乐指数。

广泛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学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和浓厚文化氛围,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以来,工会、团总支组织参加集团公司举办文艺汇演、职工书画展、微电影作品等各类比赛、活动☆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奖项。注重抓好新闻宣传工作,☆月中旬,在☆☆报、网站、官微发表稿件☆篇、省部级外媒☆篇,较好的完成了外宣任务。

五是展现青春风采,提升活力指数。

以提高团员青年自身素质为重点,以服务于生产工作为中心,团总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主题活动,充分展示了团员青年的青春风采。开展了“青年文明号”、“保安全、促生产”青工座谈、安全事故分析讨论会,学雷锋日活动、“五小”创新等活动。

6.如何实现个人发展计划 篇六

个人计划

1、从现在开始

从今天就开始你的个人发展计划。要实现真正的改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你需要从现在就开始。个人计划可以基于你今天或者明天的所做所为。

2、最小的步骤

制定一个计划必须要包括具体的步骤。要将一个大的目标分成最小的步骤。当专注于最小的步骤的时候要牢记你的最终目标。

3、向他人学习

从他人的成功和错误中学习,你会受益匪浅。你自己失败的经历总是太严酷,所以还是从他人的错误中学习经验吧。如果你能有良师益友的话,你的任务将会变得简单许多。尽可能多阅读。如果你买不起书或者不愿意花钱买书的话,可以从图书馆借阅。

4、积极改变

世界处于不断变换之中。即使你什么也不做,你也会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无一例外。如果人类和思想没有任何变化的话,我们现在依然住在洞***中。

你的个人发展计划应该包括你打算怎样变化,以及打算采取什么行动。只有行动才会导致结果。

5、承担责任

你应该为自己的发展负责。你应该为今天的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位置负责。

这意味着,开始你的个人发展计划相关的步骤是你的责任,如果你自己不做,别人也不会去做。这也意味着后果仍由你来承担,而与他人无关。

6、心存感激,认清自我价值

关注你已经拥有的一切。

想想别人将会从你的所作所为中得到多少益处。而你若能完善自己,他们就会更加受益。你个人的发展是为了你自己,同时也是为了别人。

7、认清你的意图

无论你想做什么最终都会成为现实。当你决定作某件事之前要认清自己的真实意图,确定你所言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你真正想做的。如果你的目标和意图不一致的话,你就得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和境况来阻碍你的发展。

8、挑战自我

你的目标应该是刚刚超出你的能力所及。如果你要到达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你将注定会失败。如果你的目标太容易,那你就会丧失成功的满足感,而且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而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9、做你喜欢之事

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是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的。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选择你希望能够帮助你的人,确定你按照自己的意愿。但你绝不能避重就轻,因为那是你迟早要面对的。

10、坚持向前,永不放弃

生命是不断循环并以一定的周期前进的。你的生活会有起起落落。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或者当一切看起来停滞不前的时候,不要放弃,继续努力。世上没有持续快速发展的事情,这也以为着你的个人计划应该是能够平稳实现的。找到你的规律并去遵循。自我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你的一生中,应该坚持学习,不断改变,并且让它时时保持焕然一新的感觉。

如何实现计划

如果你心中有了某种目标和成熟的想法,就可以设想一下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实现。接下来,是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果利用充分,是很有助于你成功。

个人发展投资用至少3%的收入购买各种书籍和杂志,其中包括音像图书和学术刊物。你应为培养你的能力而投资,尽管成千上万的人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然而却有极好机遇的情况下,也攀登上了成功的顶峰,但是他们的成功也是由于具有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品质以及付出了极大的艰辛。

每天至少阅读60分钟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你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每天阅读一小时,五年之后你可以变成国家级专家,七年之后,你可以变成世界级专家。每天阅读一小时意味着你用两周时间阅读完一本书,这样,就相当于每年读完25本书,读完250本书。 在现在世界上每人平均每年看专业书籍不到一本的情况下,你每年阅读专业书籍25本,将有助于提高你的专业水准,不仅使你成为众多竞争者中的佼佼者,而且可以改善你的经济状况和提高你的生产率。应记住,你头脑中装载的所有知识对于塑造今天的你都是有用的。

在途中听录音带一个人每天驾车往返于工作地点和家中,一年平均有500小时至1000小时可以用来听专业知识录音带,这相当于在大学学习两学期。很多伟大的成功者都把这一方式作为到达成功彼岸的有效方式之一。

7.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篇七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质量,职业素养

调查数据显示,自1999年各大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毕业生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101万一直跃升到2012年的680万,我国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顺利就业,做好自身的就业观念准备是当务之急,而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更是重中之重。

一、目前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无论是在师资力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面,还是生员素质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个人的知识储备、理论运用、能力拓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个人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很大的主观阻力。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由此导致大学生就业供需严重矛盾,很多大学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危机。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还是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将自己的就业定位得很高,将学历的高低作为自己选择工作的重要指标,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依然落后不合理,盲目选择职业,造成自身就业困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仍然持高标准、高职位、高薪酬的就业选择理念,没有意识到现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已经由“抢手货”变成了“自荐自卖”的局势。不切实际的职业选择幻想,不仅使自己找不到工作,而且导致市场出现“民工热”的现象,市场就业分配严重紊乱。另外,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追求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很多毕业生都选择去东部沿海地区找工作,极少数的人选择去西部,导致东部地区大学生就业人数严重超过公司预期招新人数,而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人数严重匮乏。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都会忽视这个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就业没有完整的职业设想和具体可行的职业规划,最后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地随意乱找。

影响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还有其就业心理。部分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极易产生功利、依赖、焦虑、自卑、骄傲、怯弱等不健康的心理。很多大学生因为受到不良心理的影响,在求职时出现很多问题,失去了很多机会,最终使得大学生无法及时就业。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建议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目前国家重点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难题,应积极寻找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

1. 政府进一步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

(1)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深化政策改革。建立长效就业保障机制,完善相关就业法律,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性制度性的就业环境。

(2)加大对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财政支出。政府加大对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的财政支出,保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按各学校计划进行,激发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激情。

2. 高职院校加强学校教育

(1)开设就业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国家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完成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公布社会就业形势,时刻提醒学生不可滞懈,对就业形势与趋势始终保持警惕。

(2)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职业规划能够帮助不擅长于对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出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的同学对自己的大学努力方向、毕业初期工作安排、毕业中期工作安排等做出合理的规划,有条理、清晰地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在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念滞后的情况下,进行具体的分析,科学的指导,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正确的就业方向。

(3)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以大学生兴趣、意愿、特长为前提,为其提供知识、技能、服务和经验,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开展招聘应聘会、就业推荐介绍等相关就业咨询工作,是毕业生在大学完成职业就业指导课程后,在就业上仍有疑问,提供就业帮助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作为提供就业信息资源、给学生提供就业帮助的部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更新就业市场信息,注重部门师资力量的培养,由专业学科培养转向人才培养,注重日常宣传工作,保证就业指导中心真正成为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的部门。

3.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与工作两不误

在学校期间,既要将专业知识学好,做好知识储备工作,又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及早接触社会,这对于自身毕业寻找工作的心态及经验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寻找工作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做到不骄不躁、不慌不急,从容应对就业时面临的选择与考验。认真分析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改正不足,保持优势,在面试时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三、国内外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及分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观念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实施者,承担着协调学生与工作的关系、学生和学校的关系,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及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任务。而职业指导员很少与学生进行直接沟通,而这就需要采用科学实际、可行又与时俱进的沟通方法与学生沟通。随着科技信息的迅速发展,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员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支持和拥护,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1. 国外现状

研究表明,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正朝着专家型、职业化的道路发展。职业指导即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逐渐取代职业辅导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在美国宣传和推广,此后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得到推广学习;8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新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国外教育重点的一部分,在国外长期社会实践中,国外学校形成了“自我概念、发展潜能”的全人辅导模式,并辅之以矫正,添加职业指导规划项目团队。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西方国家的职业指导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历史嬗变。

美国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构建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完善而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在日本,大学生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要认清自我,很多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

2. 国内现状

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现状。职业指导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综合素质,同时,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职业指导教师需要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市场形势等多种综合知识。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师的评价体系,许多高职院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确切的、具体的指导方法。据资料显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明显不足,师生比例达不到1︰500,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200,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刚刚毕业就从事职业指导课教学,既缺少实践经验又缺乏社会阅历。这样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各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尤其不能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咨询。其次,大多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缺乏发展空间,积极性不高,缺乏相关培训,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也有待提高。

当前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具体的方法,职业指导工作仅仅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对刚进入学校的大学生却不做任何指导性工作,向学生传授的各种职业思想没有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同时,当前的职业指导方法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而没有解决实际性问题,对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3. 职业指导分析

职业指导分析应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理论性。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却存在相关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工作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职业规划分析,如此才能切实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前瞻性。为了达到人职科学匹配的就业效果,职业指导首先要尽早提醒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就业形势,根据社会职业需求,进而引导求职者认识自己。职业指导作为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关键有两条:一是掌握空岗供给,二是提高求职者素质。所以,职业指导工作表现出了较强的前瞻性,其职业指导人员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要时刻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提供适合求职者的就业信息。

(2)可行性。职业指导是向大学生提供关于就业及其相关信息的咨询或是指导的一种社会服务形式,其特点是指导对就业工作存在疑惑的大学生,让他们学会选择、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敦促自己做好自身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最终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此外,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应注意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只有做到真正替求职者着想,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参谋者。

(3)理论性。职业指导的应用性很强,涉及领域宽泛,有特有的理论体系、工作规律和专业化的方法。同时,为了能够给予大学生以正确的指导,该指导工作也必须具有理性思维,靠科学的理论和令大学生信服的道理来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四、关于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素养的建议

1.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要有基本的专业技能,具备与职业指导相关的综合知识。

2. 职业指导老师应时刻关注国家就业政策方针,了解就业形势,收集就业的相关信息。要了解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各专业发展状况、社会职场最新状况,了解社会现实、社会环境,了解学校往届毕业生的发展状况。

8.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篇八

【关键词】 高质量;职业指导;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职业指导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的时候指出,要让每个人活的更好,要让每个人都能够快乐的工作,要让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可见,对于单位人而言,能够了解自己的能力并能够通过能力发展自己的职业,并能够由此为自己带来更多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事情是每个人的梦想。那么职业指导工作就是切中要害,是在面对目前很多毕业生无法有效发展职业目标,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无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开设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对学生本身、对学校以及对社会对国家而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自己的能力与未来发展

对于当前的很多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的职业困惑非常多,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些问题也都一一浮出水面受到各方人士的大力关注。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为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很多有效的信息,给学生以信心,在对社会探索方面也能够给出更多的备选答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做出更合理的选择。目前,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判断过于模糊,不是特别自信,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就是非常自卑,对自己要做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把握。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学生本身造成很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通过职业指导工作就能够为学生与社会之间建立一道更有效的桥梁,可以解决学生各种各种的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探析他们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帮助他们更好的衡量自己与职位的匹配度。

2、职业指导能够为社会、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匹配人才

职业指导能够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因为通过对毕业生的有效指导就能够合理更快速的为他们与职场搭建一条通道,在缓解市场人力不足的情况下,职业指导是一项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对于国家发展而言,职业指导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才,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如若能够聘用综合素质更高、更优秀的人才就会为我国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如何更好的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工作

1、健全职业指导工作的相关制度

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在制度建立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复杂化,所以我国在进行高校就业改革政策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变。起初,我国可以解决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在由原来的单项选择变成了现在的双向选择。所以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在制度上也必须随着国家的政策来进行不断完善,在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前提下,制定出更符合毕业生发展,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毕业生的职业信息,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增加企业对等需求资源,搭建更具有时效性的信息获取平台,为职业指导制度的建立做出更多的保障。

2、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队伍建设

对于我国职业指导队伍而言,大学中的队伍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所以也就不能更好的解决职业指导的问题。由于队伍建设滞后,导致职业指导工作比较俗套,也不能够通过团队的力量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提升和更新,更没有更多的人才支撑指导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工作的完善,所以加强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是职业规划工作的重要基石。在职业指导规划队伍中,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懂得教练知识、心理知识、职业规划知识、性格探索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所以职业规划队伍是一个庞大的队伍,需要各方人才注入才能够搭建一个更好的职业平台。也才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职业规划指导。

3、职业指导工作需要贯穿教学始终

大学教育的起点是新生入学教育,起着成才发展的“导航”作用,所以为能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应从大一做起,从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做起,把学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同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等三方面的指导,使新生入學后可以很快对自己的专业前景及就业去向等情况有所了解,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特点、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树立自己的个人目标。其次,要做好大二、大三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本着人文关怀的角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竞赛、学术讲座等活动,开拓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平台,不断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另外,要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有良好的学风作为基础,才能为职业指导工作免去后顾之忧,也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的有序推进。一方面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特别感兴趣,要不断激起他们对职业的兴趣、加强他们对于自我意识以及市场的敏感度;另一方面,要能够借助优良的学生建设为职业规划工作带去更多的积极影响。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所以以学生关心的就业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的学风建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职业生涯,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工作。

4、建立健全职业指导工作的评估体系

对于职业指导工作而言,除了要建立健全职业规划制度以及建立丰富的人才指导队伍以外,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系统对职业指导工作的成绩和问题进行评估。否则,工作就会由于一团乱麻,没有最终的结果测试就不会推动职业指导工作更好的进步与发展。所以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评估体系,一方面要以本校职业规划体系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职业指导评价方面的经验,与本土实际进行有机结合然后指定出更标注、更合理、更规范的评估系统。在评价系统中不是以就业率为参考标准,而是以学生就业状态好坏,就业专业匹配度以及市场认可度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职业规划的目的,不会出现职业规划被利益化、功利化。

参考文献

9.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九

《教师转移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培训感想马天卫

通过校长几天来对我们不辞辛劳地培训,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要从基础做起,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师德水平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增强、教学行为的改善、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智慧的生成、自主意识的觉醒、教育幸福的体验、生命价值的实现等。专家教师具有自动化的教学技能,而新教师在短时期难以达到技能娴熟的程度。我们要想真正做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着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二,积极进取,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我们首先要掌握以下技能:教学内容处理技能、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运用、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规范化、语言表达的专业准确性、教育智慧和学生沟通能力、教学反思和研究能力。没有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也就没有高水平的专业发展;当不好教书匠,更不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愈来愈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2.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3.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三.不断探索,提高教育理论、教育科研能力水平。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边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学活动中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

10.大学生自身如何实现全面发展 篇十

第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 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厚积薄发。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统筹安排。要 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 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牢固树立终 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

第二,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学习工作方面,要进行多方位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洞察力,努力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 行补充和延伸,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个 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第三,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自己的人格。我们 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 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始终保 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 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讲求团结合作,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

双赢

第四,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建立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 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胸开阔,善解人 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 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 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 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 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 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 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大学生应如何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论文摘要人应该如何活着才有价值呢?怎样才能最大限度 地去实现人生价值?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然 而大学生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价值 取向。人不应当只拘泥于金钱,地位,权力,职业以及享乐 其中。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外在价值 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与精神 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①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问题。

关键字:人生价值

问题

价值取向

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人生观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绝大多数大学生 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但还是有不 少问题的。

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

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马克思主义人生理想,但也有的人内心 认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生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 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副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 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 付出爱心。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 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 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 不择手段。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 “六十分万岁”;

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的利己主义人

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

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 观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 有市场,由于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膨胀,而导致了集体主 义观念的淡化。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选 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 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

要知道,“一

般人的幸福或者不幸福和社会利益相同或者矛盾为转移。” ②

3.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的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一些大

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

“重

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 公肥私。

少数学生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甚至打架、斗殴、偷窃、赌博,个别人还走上抢 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然而“德性的修养,内心的开悟是一 种学问”③只有更好的培养道德素质,大学生才能做得更 好。

“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

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

育。”④

4.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

随着我国加入

WTO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随着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 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 挥霍,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 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 力,而追求超前消费。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的人才资源。社会主 义事业要求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人。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把学生的全面 成长成才放在首位,努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人才竞争为大学

生全面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当 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之中。随着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复合型、知识面宽、全面发展的人才深受社会的欢迎。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除了学好本专业知识以 外,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强 化人际交往能力、文体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管理 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力争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现在在大学校园。大学生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讲座以及考证、考照。大学生的素质 得到了提高,发展也更加全面了。

对大学生而言,其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 质、创新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几种素质在大学生成长过 程中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这几种素质的协调发展。艺术教育作

11.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篇十一

摘 要:进入新时期,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等内部因素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称性是就业难的重要因素,高校大学毕业生迫切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指导。融入实景、重于实践、联动市场、助人自助,或许是高校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职业指导质量

课 题:本课题获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事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伴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因此,提升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质量,推动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在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起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开始显现,职业指导工作在社会前进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飞跃提升、生产结构和劳动关系的深层次变化,“人口红利”优势已不可持续,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等诸多社会发展伴生问题已经开始集中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正在考验着就业率。这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自身建设以及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从宏观来看,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属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社会发展推高了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槛;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已经达到普及化程度,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群体内和群体外社会性的双重就业竞争压力;第三方面,中国的人口政策客观上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从个人化向家族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除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个外部因素外,大学毕业生迎接就业的观念与意识、应对就业变化的心态和能力等内部条件与用人需求的不对称也是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理性就业观念与现实就业感受的适应性冲突。当前,在“传统思维”就业观念向“市场思维”就业观念的更新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进行理性思考,但就业难的现实感受以及对未来社会开放性激烈竞争的预期感受,让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又比较趋向于将高薪酬、较稳定、可发展等因素作为选择标准。这种适应性冲突造成的结果是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就开始形成竞争,使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剧烈化。

二是择业优先与就业优先的选择性冲突。就业与择业的优先策略已经被大学毕业生广为掌握并在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的心理调节与职业生涯规划调整上发挥出积极作用,但是在毕业与就业实务中,择业表现出来的是个体降低初次就业标准而非从整体上让位于就业。这种选择性的冲突一般不能缓解就业难的压力,相反会使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化。

三是能力的多元准备与岗位的多元需求的对接性冲突。随着社会国际化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培养与成长的目标,能力的多元准备在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中表现出一定的人力资源与竞争优势,但是社会经验、工作经验或某方面能力的欠缺造成的能力多元与需求多元的对接性冲突,往往会制约大学生毕业后的个人发展或持续就业,甚至造成就业坏死,从深层次给大学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短板”分析

职业指导的本质是就业心理咨询,是以人职关系为对象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其价值在于助人自助。从上述就业难的内因看,大学毕业生也正需要就业心态、沟通技巧、调适能力等心理、意识、经验等精神层面的修炼。

新时期以来,高校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同时,开始注重毕业生就业工作,寻求以“出口畅”带动“入口旺”的就业与招生工作良性循环。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指导实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结合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推动了就业指导工作向实践化、专业化、全程化转变,促进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线发展。

但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社会发展中后期中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整体建设相对于需求仍然比较落后。一是缺乏专业化、专职化职业指导队伍。根据教育部标准,每500人配备一名专职职业指导师,而高校实际配置人员却不足三分之一,加上兼职职业指导人员才不到1/2。二是缺乏足够的职业指导转化为就业质量的时空条件。“助人自助”的落脚点在于大学毕业生能够技、能兼备,能够主动、自觉应对就业的压力和形势的变化,能够建立起足够的迎接挑战与风险的心理素质,这就需要除职业指导理论课程、理论咨询之外更多的实操经验与实景体验,显然高校当前的教育模式尚不能满足。

三、对提高高校职业指导质量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以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寻求更加切实高质的途径。

一是以专业教师为基础,建立一定规模的兼职职业指导师队伍,将职业指导融入专业课程,以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指导。专业教师的优势在于更加了解行业背景与前景,如果能够在专业教师心理咨询、技能培训、专业课程中将职业素质内容融入等方面有所投入,职业全程指导目标的实现会更有保障。

二是以教学实习为平台,确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将职业指导融入企业实践,以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景指导。经验来源于体验、体验依赖于条件。如果能够有一批固定的合作教学企业伙伴,持续性向学生提供就业练兵机会,聘请企业人员为校外兼职职业指导师,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景经验,职业指导向就业能力转化的程度会有所提高。

三是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依托,建立人才输出与人才配置联动关系,将职业指导融入市场人才流转,以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指导。就业需求与就业形势都来自于社会发展,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最直接的温度计。如果高校能够建立区域性甚至全国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让学生适时感受市场变化,职业指导的时效性、服务性功能会更加充分。

四是以跟踪联系为手段,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将职业指导融入后大学时期,以实现大学生就业跟踪指导和回笼指导。高质量的就业取决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或持续就业情况,建立大学毕业生职业跟踪信息库,一方面可以对毕业生后大学时代进行跟踪指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纵向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还可以聘请毕业生中的优秀员工为兼职职业指导师以实现回笼指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严峻是当前一段时期内不可回避的问题。虽然学生可以依据市场需求自发应对或被动接受,但是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在学生就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全程化、去职介、重实效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继续探索。

上一篇:四项监督制度实施难点下一篇:《认识十二生肖》大班主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