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教学反思(共13篇)(共13篇)
1.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教学反思 篇一
《小船》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小船》这首歌曲,歌词用了比喻的手法“爸爸是船,妈妈是帆,小船摇着我的童年”,抒发了对美满温馨的家庭生活的渴望、赞美。歌词为F宫调式,一段体结构,4/4拍。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均为4小节,第三乐句扩充为8小节。全曲为五声音阶的级进为主,曲调委婉流畅,十分适合儿童演唱。第一、二、三乐句中巧妙地运用了休止符和弱起拍,使音乐避免了拖沓充满了情趣,从而使演唱气息更易让孩子们掌握。学习目标:
1、能够深情地演唱《小船》。
2、了解4/4/拍的含义。
3、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4、认识全音符,了解和准确掌握它的时值。
5、能用声断气连的唱法演唱歌曲。
6、能用领唱、齐唱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实现,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层面的实现在音乐课堂上都要依托学生的亲身的体验,在体验中模仿,在模仿中探究。下面就我这节课做以简单的小结。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情感体验中学习歌曲。
这节课的情感目标是体会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小船》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使人眷恋那份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浓浓情意,以培养学生音乐听觉为目标,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各种环节,通过“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在这首轻柔音乐的伴奏下感受四四拍的音乐,让全体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家的温暖。
二、运用已有的知识体验牵引新授知识的理解。
已有经验的迁移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为让学生了解4/4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在教学设计上,首先选用进教室时的歌曲《小白船》,请学生唱一唱,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3/4 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伴随着音乐用动作来感受、表现。当学习《小船》让学生说出拍号时,孩子自然会用以有的经验去分析、去思考,这其实就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过程。前面情景的创设,为后面的探究与发现作了更好的铺垫。
通过此次上课,备课,也使我深刻地领悟到:作为音乐老师,要根据学生的
情况,把音乐知识与技能融于活动之中,并隐性成线,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逐步获得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情感的激发,忽略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永远只是有丰富表情但无实质内涵的人,无法让学生真正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2.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教学反思 篇二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这要求英语教师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 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因此, 本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 采用视听法、情景模拟、情感激励及任务型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 导入、练习、归纳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与疑问句,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交替进行, 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角色扮演, 实践体验, 合作与互助等学习方式, 来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过程, 使枯燥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 易于接受。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Unit3以“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为课题, 谈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如何在各项语言实践中正确使用过去进行时态是本单元的重、难点。本课是Unit3的第一课时, 围绕着UFO到达时人物在做什么这一话题展开, 主要通过听说形式让学生初步学习、应用过去进行时态, 让学生能使用这一时态表述在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状态, 从而为本单元接下来的语言教学打下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贴近生活实际, 易于引发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进行简单的交际与交流。在学习活动中, 通过观察图片、情景思维、俩俩对话, 角色扮演等形式, 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掌握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学会描述过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状态,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 特别是对要用到的一些动词, 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这样便于教学内容的突破。教材选编了富有科普意义的UFO作为话题的引入,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所以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应该能较为轻松地掌握。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大部分学生能认读、听懂、理解目标词汇和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90% 的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 两人或多人运用过去进行时态进行对话。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情境, 采取小组合作互动的方法, 开展对过去进行时态的学习,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四) 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创设新闻播报、抓凶手等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 学以致用,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 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在语言情境中使学生理解过去进行时态的意义。
(二)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使用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进行会话等语言交际行为。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歌曲欣赏 :“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
(一) 学习目标
1. To be able to read, listen and understand the 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with the Past Progressive.
能够认读、听懂并理解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2. To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past events by using the Past Progressive.
会用过去进行时态谈论过去正在发生的事件。
3. To be able to cooperate with your partners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能在小组内与同伴进行合作互助学习, 并学以致用。
(二) 新课导入
1. 图片导入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s this? (老师指着图中的UFO)
S: A UFO.
T: What’s the man doing?
S: He’s looking at the UFO standing...
T: Yesterday afternoon a UFO arrived on the earth. At that time a man was standing near it.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1: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S2: I was cleaning my room. ….
T : V e r y g o o d . T h i s c l a s s w e ’ l l l e a r n “ u n i 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First let’s look at some pictures of places.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出示图片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barber, barber shop, barber chair… (新词呈现)
T: What place is it? (依次指着图片, 让学生猜什么地方)
S: It’s a bedroom…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各种图片资料把学生带入新课。
(三) 图片展示
出示图片:
T: Where was the girl when the UFO arrived? (老师指向图中人物a发问)
S: She wa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老师依次提问人物b-f)
T: Now imagine you are one of the persons. Talk about what you wer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with your partner.
Pair Work:
A: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B: I was in the front of the library.
(同学结组谈论1a图片中的人物当UFO到达时他们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练习目标词汇和句型“当什么时候某人在哪里”。
(四) 猜一猜:
依次出示五张图片:T:What was she he doingat 9:00 yesterday morning …?
引导学生回答S: Was she he doing sth. ?
T: Yes, she was. No, she wasn’t. She wasdoing sth.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语言。
(五) A flash:“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UFO arrived?”
T: What was h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S: He was…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flash, 使学生能 说出当UFO到达时flash中的人物分别正在做什么, 练习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六) 听录音, 排顺序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听力练习目标语言, 培养学生捕捉关键词语的能力。
(七) Pairwork
W h a t w a s h e / s h e d o i n g w h e n t h e U F O arrived?
He/ She/ was doing……..
设计意图:由学生结组谈论当UFO到达时图片中不同的人物活动, 进一步练习目标语言。
(八) News Report
昨天晚上10点钟一个不明飞行物降落在我们学校, 当时你正在哪里?在做什么?
A: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B: I was in the barber shop.
A: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
B: I was cutting hair.
(活动要求:可以小组内两两对话进行展示, 也可由一人提问, 轮流回答。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 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运用过去进行时进行交流和汇报, 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句型。
(九) Activity: Catch the Killer
昨天夜里, 一名男子被谋杀了。张警官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但是每名嫌疑人都能说出当时他在做什么。凶手到底是谁?请你来当“一分钟警官”。
(游戏规则:请每组扮演警官的同学在一分钟内, 尽可能多地询问其它小组同学, 那时他在哪里、在做什么?无法回答或回答不符合逻辑的同学即为“凶手”。完成任务最多的警官即为“最佳警官”。被抓到的“凶手”在课后要完成警官布置的额外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 在游戏中再一次复习了重点句型。
(十) Group Work: A Lifestyle Survey
请学生调查组内的其它同学上周一晚上8点分别在做什么, 然后由调查人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 进一步使用目标句型进行交流, 增进对彼此生活的了解, 让学生懂得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十一) Summary
小组合作归纳过去进行时的用法 (过去进行时表示什么样的动作或状态, 你认为常与哪些时间状语连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 加深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印象, 让学生学会小结、反思, 知道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十二) 课堂即时性评价
每个小组准备一套题 (每人一份) , 八个小组交换题目, 当堂完成, 由出题的小组对其进行现场评价。最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出最佳出题小组, 最佳完成小组, 本课最佳合作小组、明星小组各一个, 其余小组为希望小组。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三) 布置作业
以“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为题, 写一写在昨天这些不同的时刻你和家人在哪里、在做什么, 60词左右。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写作的形式使学生灵活地应用目标语言,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板书设计: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T: Where was the girl when the UFO arrived?
S: She wa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T: What was he / sh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 He/ She was……..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 例如:提问、竞争、表演、游戏、调查等, 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让他们能够在情境中较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别。同时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合作、创新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这有益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评价的主体既包括教师, 也包括学生。
2. 针对本课所学语言点, 由学生小组互相评价。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个体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 勇于创新的精神, 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 评价方法:
1. 观察法。
3.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教学反思 篇三
音乐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更主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体验。在课堂中我们追求个性体验、注重音乐创新、进行小组合作等一次又一次尝试,都是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享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快乐、陶冶情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碰撞、语言交流,可以激发音乐兴趣,更能学、会学、想学。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有效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互助协作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可是由于音乐课堂存在差异,那些执教中蜻蜓点水式的合作学习的“过场”,让原本该是课堂中的一道道风景,沦落成毫无分量的“标签”。
二、案例描述
前段时间,我校音乐老师参加了一个音乐教学观摩活动,授课教师执教的课题是《五月的夜晚》,从导入到新授,可谓是煞费苦心,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再加上学生美妙的歌喉,把五月美丽的夜晚完全呈现在听课老师的面前。到这里为止,我们都认为这是一节非常精彩的音乐课,可正当我们陶醉其中时,老师给了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合作交流,请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创编,把五月的夜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在合作交流时学生能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并能积极讨论,众说纷纭,可在十分钟后的现场表演中,很多学生却还是不知所措,都说不行、不会,而且对这一活动表现得不是很感兴趣;有的小组也创编了比较精彩的节目,但都是一些“优等生”的“独角戏”;还有部分学生有兴趣,也创编出了节目,但节目质量不高,对“五月的夜晚”这一主题表现得不明确;更有甚者,把这个合作学习当成精神放松的“休闲时光”,七嘴八舌地聊起天来。他们真的合作了
吗?结果可想而知,合作学习在这里显得空洞而无效。
三、反思
1.合作需要务实
“教师的教要致力于教师的导”,如果在平时就缺少小组合作的必要训练,对于小组的人员分配、小组中角色的任务分配、如何进行倾听、如何交流等都缺少一些实效性的指导,那么,在课堂上即使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也并不会利用这些机会。思维从禁锢的囚笼里出来仅仅只是自由,而不是自主,更不用奢谈体验和创新了。从这节课看来,学生因为平时很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性不强,成了新课标下老师的不务实的“道具”。从合作的开始到轰轰烈烈地结束,学生并没有产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体验及共鸣,同时因为缺乏合作的兴趣和动机,所以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合作而合作。
2.合作应该平等
在音乐课上,许多时候都是那些所谓的优等生在表演,而大部分学生只是陪衬,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关注谁?就如上个案例中,表演得好的只是寥寥几个优等生,我们是为了让优等生好好配合老师热热闹闹地把课“演完”,还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进行创作,进行生生间的合作,发展其想象力,提高其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其音乐表现的自信等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到底有没有机会真正地参与。合作学习强调在个人学习目标基础上的小组群体目标,强调群体内的互助与合作,并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合作过程中,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让他们带着自主的思维、自主的见解走进合作小组,并以极大的热情探究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取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3.合作也需点拨
教师应该给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只有当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后,他们才会在不经意间迸发出无尽的学习能量。在教学中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合作学习”的机制并付诸实施,使每个学生会合作、会交流、会探究、会表现,那么学生就会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自主展开合作,可以适当地加以点拨,做好学生的“参谋”,而不是“管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扭转小组内学生参与不均衡和小组长说了算的局面,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教师只要坚持这样做,就能实现这种效果:组内学生对音乐的见解、个性、思维方式相互影响,每个组员越来越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合作、探究的兴趣愈来愈浓厚。相反,如果教师撒手不管,小组合作过程不仅容易偏离中心,还会出现与音乐主题无关的现象,既浪费了时间,又丢失了合作的本质。
4.合作更需引导
4.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教学反思 篇四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充分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就不必再讲,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2、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出,信息的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都需要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本课中,我在探索新知部分两次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索材料(如活动一:对大月、小月的探索,我提供给孩子―3年的年历,供学生查阅一年中12个月的每月的天数;再如活动二:对平年、闰年的探索,我提供给学生―20的年历中的2月份的天数)。这两个活动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本节课我注重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年月日知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并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过程当中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在教学中,我通过学生活动中所产生的教学资源,逐渐推进教学进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解决重难点。处处体现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从中学会了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中交往,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在全课结束时,我又送给学生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进行德教。
5.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五
课前我先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课堂上展示预习的成果,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和习惯。整个课堂上,学生想表达的很多,尤其是在老师的引读下,来重复的去读几个关键的句子时,学生的感情很饱满,他们通过自读自悟和课堂上的引导点拨,领悟到了文中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当课堂进行到总结感悟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有孩子说出了一些具体的事例,有的孩子却说父亲不太爱自己,他大多时间在外打工,在家时一见自己犯错了就会惩罚,根本就看不出父亲有多爱自己。
中国人不爱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对于一个并无多少文化的农村男人来说,他更不善于把自己的爱表露出来。但是不能让孩子这样误认为父亲不爱自己。
我想到了普通话测试材料上邦贝克的一篇文章《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就把那篇文章读给学生听,让他们想一想:你的父亲是不是也想文中的父亲一样把爱意埋在心底,而表现出严厉和冷酷呢?他是真的不关心你吗?我让学生认真地用心去体会父亲,父亲肯定把爱藏在了他的语言里,他的行动里,他的神态里,他的心里……
6.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六
2014春秦茹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春天;可爱的动物;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平;家乡美。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的特点还是天真、可爱、好奇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创作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9、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10、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1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13、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14、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15、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提高教学质量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四、学生情况分析
7.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教学反思 篇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很多老师、家长, 包括学生自己都会认为是由于“粗心”。而事实上,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错误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
一、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中对分数学习提出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中, 对第一学段 ( 1 ~ 3年级) 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能读写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能通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或者是几分之几。本单元是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通过操作, 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经历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分数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从具体实例分析学生出现的错误
例 1.
①一堆小棒有12跟。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②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
③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上面的分数。
其中①②为课堂练习中的两个小例子, ③为课后作业 ( 提高题) 。
学生解决情况: ①②基本都能够解决。③有很多学生答错或是没答。
分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初期, 思维水平还不够成熟。①的正确表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具体运算能力, 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平均分”。②的正确表明学生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直观的“平均分”成5份。而③的错误表明学生对“平均分”概念还没有完全“内化”, 虽然已经知道平均分的概念, 但是又受到“直观”平均分图像的思维定势, 在此题中未能够找到直接平均分的方法, 从而也没有通过具体的运算进行平均分来表示相应的分数,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注重“平均分”思维表象的建立, 帮助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内化。对于第②题这种类型,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直接分成5列, 涂色部分取其中的一列。有了一些这样的类型之后, 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入课后的提高题③, 让学生思考该如何进行平均分, 并且引导学生如果不能直观的平均分, 应先做一些简单运算, 促进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
例2. 先分一分、涂一涂, 再在横线上列出相应的计算式子。
分析: 在第一课时,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时候, 学生在涂色部分能够正确完成, 而到了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 却出现了错误。问题在哪里? 还是在学生思维的认知结构上。前面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的表象就是平均分后取份数, 因此不易产生错误。现在, 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知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学生的思维中, 分数的表象转为某个数, 因此当他平均分6份之后看到一份就是2颗星星的时候, 已经有2这个数了, 把取2份中的2和这个2混为一谈了, 也就是把“份数”与“个数”混成一体了,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布鲁纳认为, 数学对象的表征有三类, 即活动性表征、图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当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 数学对象分数将以图像性表和符号性表征的形式出现, 由于这种表象的不深刻性, 学生往往在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出现混淆错乱。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分数本质认识, 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处理此类问题上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份数”与“数”的区别, 强化其认知结构。
例3. 比较大小错误
①a.1/2____1 3b.3/7_____4/7
②一堆大米的1/3与一堆面粉的1/2哪个多?
学生解决情况: ①题时错时对, 特别是间隔一段时间来做两小题
②因为1/3<1/2, 所以一堆面粉的1/2多
错误分析: 有关分数的比较, 在教学时教师会采用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大小关系。为了不引起混淆, 教师往往会选择整体时往往只会选择某一个。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理解是一个信息或要素组织的过程, 需要认知结构的再组织,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认知结构尚不成熟, 信息处理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 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甚至仅凭记忆来进行比较大小: 老师强调某一个整体, 分得越多, 每一份就会越小。于是在他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多———小”的“相反”心理表象。时间一长, 看到3/7_____4/7这样的题目时, 只关注3 < 4, 完全忽视分子分母, 忽视“分”和“取”的对象, 实质上忽视了分数的意义, 便直接有了3/7>4/7这样的错误答案。而第②题的错误, 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没有理解“整体”的概念, 从而没有正确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究竟是什么。思考: 综合这两个问题, 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整体”和“部分”缺乏认知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从学生的思维出发, 倾听其思考过程, 强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比较分数大小时, 不应该给学生相关的暗示: 分子相同, 分母越大, 分数值越小, 而是应充分引导学生每一次比较大小, 我们都必须回到分数的意义上去。而对于“整体”的把握。在课堂上, 教师应举一反三, 并且明确分数与某一个具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对教学的再思考
1.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会倾听学生的思考, 把握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分数”的问题。教师自身应明确分数的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在需要的时候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2. 教师要对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错误, 从学生错误的根源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辅导, 体现新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促进有效教学。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原因, 才能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8.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 篇八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1
本课是一节对话课,课文通过MissWhite,John,Mike与陈杰在动物园看大象的语境中呈现了核心句型Ithas…
首先,总结一下我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1.本课时的整个过程设计的比较有逻辑性,各个教学环节比较流畅;2.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并将所学的知识自然有效地运用于生活实际,收到了运用语言的成效。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且大部分同学能够运用Ithasa+形容词+单数身体部位和Ithas+形容词+复数身体部位的句型。
然后,反思一下本课的不足:
1.各环节的过度不是很自然,缺少过度语言。
2.时间安排不合理,前紧后松。可以在巩固操练环节中适当增加展示的同学。
3.在拓展时,学生对动物的描述形式,放不开,稍显呆板而且局限于课本。
改进措施:
1.各环节之间的过度语言要到位,使各环节紧密衔接。
2.在巩固操练环节适当增加展示的同学,并且让学生给学生纠错。
3.可以再开放点。让学生画自己心目中喜欢的动物形象并用英语描述出来,师再多提供点形容词及颜色。把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2
本课通过吴一凡在赛车场写生的场景呈现了核心句型Howmany…doyouhave?Ihave…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下面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本节课我利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觉到贴近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2.我在课堂中安排的角色表演和模拟活动,这也正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综合各种语言技能的训练方法;
3.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不足:
1.部分学生运用句型Howmany….?总是用水果名词的单数形式;
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区分Howmany…doyousee?和Howmany…doyouhave?的语用功能;
2.对学困生关注不够;
建议:
课文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询问数量的多少。对话简洁明了,学生容易掌握,教师应注重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交际,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运用中进一步区分Howmany…doyousee?和Howmany…doyouhave?的语用功能。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3
这是一节小学英语对话课。对于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对话教学一直都是一个比佳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课型,我是带着探讨学习怎样上好高年级对话课的想法来上这节课的。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前提下,巧设活动,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圈词画句,指导学生掌握策略技能;灵活检测,培养学生理解思维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Unit1PartBLet’stalk部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同样存在着不足。
本单元接触的是一个新的句型:Where are you from?,在前两节课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降低了学习难度。我设计了几个教学活动:
一、热身部分利用了朗朗上口的chant,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很快地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
二、复习部分设计了memory game,不但能复习旧知,而且能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三、新授课部分1、带着问题看课文录像并回答;2、细读课文,完成问题;3、流利地朗读课文;4、根据图片做新对话
四、拓展、延伸。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任务型教学,帮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但也存在着不足: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并回答,提了2个问题,这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2、由于时间的关系,拓展部分没有充分地展开。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多加学习,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与同行们取长补短,携手并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一节对话课,核心句型是Whereis…?It’sin∕on∕under….课文通过张鹏和John放学后收拾书包的情景让学生感知该句型的语义及语用情景。
首先,总结一下我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能够感知本课主句型的语义及语用情景;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本课时的整个过程设计的比较有逻辑性,各个教学环节比较流畅;
3.整堂课,能够做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是:
1.部分学生不能在语境中运用Whereis…Itsin/on/under…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2.各环节的过度不是很自然,过度语言有些欠缺。
3.时间安排不合理,前紧后松。可以在巩固操练环节中适当增加展示的同学。
改进意见:
1.引导学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运用新句型,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够达到质变。
2.各环节之间的过度语言要到位,使各环节紧密衔接。
3.在巩固操练环节适当增加展示的同学,并且让学生给学生纠错。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5
本节课,我采用“I do you guess”游戏导入,将上节课所学有关动物的单词和句型进行复习。
新授课,对外貌的描述,我通过一些图片对比,将它们以反义词的形式呈现,使同学们能够形象的领悟每个词的意思。然后引入句型“This man is …./That man is …/That monkey is…/This monkey is….通过句子对单词进一步巩固练习.练习过程主要采用“role play,I do you guess”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本节课,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感觉对课件利用的并不是很好,而且课件制作较单一,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和新颖,之后还需要做进步一改进与创新。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6
我讲的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BLet’stalk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句型Where are youf rom? I’my from....并且能够在情境中运用。现在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
首先,总结一下我自己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
1.本课时的整个过程设计的比较有逻辑性,各个教学环节比较流畅;
2.整堂课,能够做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操练遵循从整体—小组---个人,分层比较明确;
4.各环节的过度比较自然,有一定的过渡语言;
5.评价语言比较丰富,例如:Goodjob,Great,clever等
同时,也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1、上课缺乏激情,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教师要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只有老师激情洋溢,学生才会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
2、在教学环节中,意义操练体现的不是很明确,要注意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相结合;
3、没有小组评价,导致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大,学习积极性欠缺;
4、对于课文的领读不是很到位,导致很多学生个别句子不会读;
5、拓展环节的chant形式有些单一,可以采用一组问一组答的方式进行,能够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通过这次讲课,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重新树立了努力方向和目标,我愿在教学中一路思考,一路前行,做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者!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7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确定的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根据这一任务标准和现阶段学生年龄的特点,设计如下:
语言知识目标: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目标为:能听、说、认读字母Aa至Jj;能听、说、熟读apple、mango、banana、bread等十七个单词;练习巩固句型:Ilike….Idon’tlike….Ilike…and….Idon’tlike…or….Doyoulike…?Yes,Ido.No,Idon’t.因此,本课的复习重点为10个字母、17个单词和以上句型。
能力目标:
根据语言知识目标和教学重点,我将能力目标设置为根据卡片说字母、说单词,并用所学单词、语句在真实语境中进行简单交流。
情感目标:
根据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实践,要敢于开口这一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树立自信心,大胆开口,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字母、单词、句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巩固掌握所学内容,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环节:
第一步是热身。听一首字母歌,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氛围,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也为五、六单元学习字母做铺垫。
在第二环节中分了三小部分:1.复习字母: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产生信息差,猜字母。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开口说字母,对猜对的同学给予鼓励,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师板书字母的过程中,学生空写。这样,字母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训练。并且我把猜字母的顺序设定为Aa、Hh、Jj、Cc、Dd、Ee、Gg;Ff;Ii,让学生细心感知字母所含音素,拓展了字母教学;这一环节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学生亲自参与板书书写的过程。
2、复习单词:
让学生在猜单词的过程中思考本单元曾学过哪些单词,并开口说出来,起到了巩固复习单词的作用。在贴图片环节,让学生先体会教师贴图片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一环节虽好,但在猜、贴、评价的环节上有些不够自然紧密,因此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教师需加强练习。
3、根据板书说chant。
本环节采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看黑板直观感受单词与字母之间的关系,并用chant说出,达到了巩固记忆的目的,还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我比较喜欢这一环节。
第三步是通过幻灯片教学、小组活动等方式操练Ilike…Idon’tlike…Doyoulike…等重点句型。通过小组操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环节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演练过程有些机械、被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明显。
第四步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检测,让学生把所学内容运用于实际交流,培养了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拓展了思维,同时检验了学生的能力目标的达成;在这一环节中,课堂气氛给人一种乱的感觉,教师的组织能力要增强。
最后一步是小组评价。评选最佳小组,对优胜组给予肯定,也要让其余学生树立进取心。同时布置家庭作业:听本单元的课文录音,复习课文内容,感知标准英语语音。
本节课的教学对四单元的内容起到了有效的巩固复习作用。与同学们的合作也很愉快,但是在教学环节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太及时,课堂教学用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由于紧张等原因与学生的配合也不够默契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也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8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首先让学生用彩色笔来涂星星的颜色,以感知颜色并复习学过的单词,在活动中,使学生能够说出单词并听教师的指令来涂颜色,使英语学科和美术学科整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又通过学生来完成星星的颜色之后,导入新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再加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用英语来描述自己喜欢衣服的颜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到游戏中,并在不知不觉中练习本课的句型。老师充当售货员,让学生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来购买,为学生提供张口说英语的机会,使学生溶入到了说英语的氛围中。最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表演对话,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对话。
同时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不足之处,在让学生涂星星时,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学生有时只动手而不说单词,这样就缩短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操练的时间,应该在今后的活动当中,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以使今后的学习活动能更好地开展,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更多地使用英语来交流。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注重学生对句子理解,学生对这部分理解的很好。但对单个句子的操练,形式还有些单一,除了用学过的单词进行替换之外,还没有找到更加有效多样的方法。但要把单个句子得掌握变成与学生、老师间的自由对话交流还需要在对话的第二部分中继续强化练习。
同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找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在课堂上如何灵活的应对学生突发事件,机智的引导学生的突发奇想,处理好教案中没有预设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改进。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9
这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介绍家庭成员的内容,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型的交际训练课,我借助“任务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为宗旨,设计了热身、预习、新授、练习、任务这五个井然有序的环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为了不使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比较形象明星图片,家庭相片等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真正进入实际情景中去交流。
回顾这节课,我也看到了一些不足。首先我觉得自己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10
本单元是整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集中复习整个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包括词汇、句型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训练。
词汇和句型
教材一共提供了六个练习,复习水果和蔬菜、科目、天气情况、兴趣、星期、时间以及城市建筑等几个常见话题的词汇。这六个练习的设计思路很相似,都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供插图,并没有提供词汇供学生选择,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插图内容写出词汇。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补全句子或回答问题,复习相关话题和单元的主要句型。有的问题需要根据插图内容回答,例如练习6,有的问题需要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回答,体现了对运用能力的关注。
听力
听力部分一共有三个练习,从内容上来看这三个练习的话题都比较明确。第一个是关于服装和价格的,第二个是关于受伤部位,身高和体重的,第三个与体育和名次有关。每个练习关注的技能有所不同,第一个练习关注听具体信息的能力,第二个练习比较综合,既有关注情景和大意的问题,也有关注具体细节的问题,最后一个练习侧重对整体信息内容的理解。
会话
与听力活动对应,教材提供了三个“说”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要求学生自选一首歌曲或者歌谣,试着说一说。这个活动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二级目标设计,体现了对技能的落实。
第二个练习提供了一个小女孩的信息,学生要根据提供的信息简单介绍这个小女孩。最后一个练习提供了两幅插图,学生需要观察插图,找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并描述、说明。插图中不同之处涉及位置、人物的活动、天气等。
从技能的要求来讲,这三个练习体现了不同的层次,从说唱歌曲、歌谣,到最后观察、找不同,以学生根据插图提示说几句话为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复习时,要采用专题的形式复习,一方面突出知识和技能的重点,另一方面可以把教材内容作为主线,复习相关的话题或者单元。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11
这学期带了三年级一个普通班,和带六年级毕业班相比较自然轻松了不少,这其中教学感想颇多。现简单聊一聊在课堂教学上一些杂感。
1、注重参与
在平时上课时,我很注重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语言活动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说英语。这对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很有帮助。如新授课后,我会布置任务,同桌为一组进行比赛,看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任务并给予奖励。
2、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思维
我们的学生缺乏语言环境,更谈不上家长的辅导,他们的语言知识大都来自于一周四节的英语课上。如果老师仅仅单纯地讲解课文内容,孩子们学会的知识永远都只限于本课的内容,而不能融会贯通,更不会灵活运用。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运用这种能力,他们一学新知识,就会把所有相关内容联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根据课文中的某个情景,提供一些物体图片作为大的环境,根据学生的想像,在这个大环境中创设合理的情景对话,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交际的角色,完成交际的目的。3B课文中有很多可以这样做的例子,课堂效果明显。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12
教材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回答物品所在位置,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自然运用。
2. let`spractise
本部分是领先所学的let`s talk部分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一个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
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听口令,做动作,能听懂、会说Where is …? It’s in / on/ under…,并能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介词 in ,on/,under。
2.通过游戏能熟练使用句型Where isin / on/ under…? It’s in / on/ under…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回答物品的所在位置。
充分设计生活情景,调动学生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利用所学短语和句型,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会话。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听说认读下列单词:toy box 、desk 、chair 、year!介词in on under ,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2. 能听懂、会说Where is …? It’s in / on/ under…,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自然运用。
3. 能听懂所接触到的指示用语,并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熟练使用句型Where isin / on/ under…? It’s in / on/ under…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回答物品的所在位置。
2.介词in、on、under在实际情景中的正确运用。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13
一、本课的难点没有突破到位。
本节课内容较少,认识学习四个表示水果的单词:banana,apple,strawberry,grape.其中strawberry的读音是难点.在由图片导入单词后,板书,领读,跟录音读,学生当老师领读,最后又设计了一个找一找的活动来巩固这个单词.但最后总结时仍的不少学生将strawberry读成/sdVbri/。当时感觉这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但课下细思量,其实责任还是在我。我只让学生从形,音上进行了整体的感知学习,学生呢,只是机械地模仿,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发音。议课时有老师建议将这个单词分成两部分来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方法我也曾不止一次地用过,但今天由于心理素质差,太紧张,竟没有想起。当局者迷。
二、游戏活动设计较多,课堂气氛活跃,但游戏有形无神。
1、在检查复习阶段设计的开火车读单词游戏,只让两排学生读,覆盖面不广,且节奏慢。如果节奏再快一些,让全体学生参与,不仅教师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在学生中间也会形成竞争。
2、猜一猜这个活动信息差不够大,学生兴趣不高。若改为只露出一小部分,根据局部猜整体,可增加被猜物品的神密感,让学生充分练说所说单词。
3、找一找这个游戏是为突破strawberry的读音这一难点设计的,但在活动时由于没讲清游戏规则:找东西的人离目标近时要高声读单词,反之,声音要低。从高到低这个度学生把握得不好,致使找东西的学生很茫然。其实,当时我只要示范一下这个游戏,学生立即就会明白。这个游戏做起来会更有趣味性。
三、歌曲教学方面。
学习歌曲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课始颀赏了这首歌,单词掌握之后,让学生学唱此歌,我先领读歌词,之后让学生跟录音唱。无奈歌中生词较多,学生只听了个大概。也没有学会此歌。
上一节课容易,上一节好课,上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却很不容易。好课要求教师不仅对教学设计要成竹在胸,学情、教具、学法、教法也要一并考虑,而且要以人为本,随时调整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一、本课的难点没有突破到位。
本节课内容较少,认识学习四个表示水果的单词:banana,apple,strawberry,grape.其中strawberry的读音是难点.在由图片导入单词后,板书,领读,跟录音读,学生当老师领读,最后又设计了一个找一找的活动来巩固这个单词.但最后总结时仍的不少学生将strawberry读成/sdVbri/。当时感觉这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但课下细思量,其实责任还是在我。我只让学生从形,音上进行了整体的感知学习,学生呢,只是机械地模仿,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发音。议课时有老师建议将这个单词分成两部分来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方法我也曾不止一次地用过,但今天由于心理素质差,太紧张,竟没有想起。当局者迷。
二、游戏活动设计较多,课堂气氛活跃,但游戏有形无神。
1、在检查复习阶段设计的开火车读单词游戏,只让两排学生读,覆盖面不广,且节奏慢。如果节奏再快一些,让全体学生参与,不仅教师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在学生中间也会形成竞争。
2、猜一猜这个活动信息差不够大,学生兴趣不高。若改为只露出一小部分,根据局部猜整体,可增加被猜物品的神密感,让学生充分练说所说单词。
3、找一找这个游戏是为突破strawberry的`读音这一难点设计的,但在活动时由于没讲清游戏规则:找东西的人离目标近时要高声读单词,反之,声音要低。从高到低这个度学生把握得不好,致使找东西的学生很茫然。其实,当时我只要示范一下这个游戏,学生立即就会明白。这个游戏做起来会更有趣味性。
三、歌曲教学方面。
学习歌曲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课始颀赏了这首歌,单词掌握之后,让学生学唱此歌,我先领读歌词,之后让学生跟录音唱。无奈歌中生词较多,学生只听了个大概。也没有学会此歌。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14
本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听、说、读、写训练内容,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培养兴趣,然后进入字母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让知识中获得成功感。
一、课前3分钟自由谈(Free Talk),增强师生情感,训练学生听说能力。
每节课开课以前,我就上节课所说内容,采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小组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复习,这一方法不仅有效的复习了上节课或以前所学的内容,而且为新授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对话。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我一直坚持用英语讲课,刚开始从最简单的短语、句子、日常英语开始,然后逐步加深。当学生听得不太懂时,我配以夸张的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之中,通过英语交流,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也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三、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我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学具。如刚开始学字母时,就可让学生作字母卡片,以便进行同桌、分组、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单词教学、对话教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图片卡、单词卡、句型卡或头饰、道具。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师生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扮演角色,进行会话,发挥学生的表演 能,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的运用英语。
我一贯认为学生会应用英语是关键,所以充分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内容。这样学生活学活用了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我在领读时声音、语调都带有感情色彩,把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让学生在表演时拿出自制头饰之类的简单道具,并模仿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带有逼真表情和贴切的动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另外我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兴趣特浓,走在校园里,走在马路上碰到我就主动用英语和我对话。
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15
在教学第一单元时,我把A、B部分的Let’slearn.整合起来教,我先教学“boy”和“girl”两个单词,我指着一个男学生说:“He’sPeter.He’saboy.”再指着另一个男学生说:“He’sThomas.He’saboy.”示范三四次之后,以同样的方***流指着三四个女学生说:“She’s….She’sagirl.”然后,指着不同的男女学生说:“He’saboy.She’sagirl.”经过反复几次的示范,一部分学生能够模仿我的话了,我又让几个优生进行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口语操练。结果,学生学得很快,一下子就把boy和girl两个单词记住了。即使我没有特意强调语法点:男的他要用“he”,而女的她用“she”;在小组活动时,有的学生会嘲笑一些“he”和“she”不分的学生,但那些聪明的学生都会帮他们纠正错误。我有点吃惊,三年级的学生居然学得这么快,不仅会说单词,还会说句子了。在设计教学时,我还担心这些学生难以接收这种单词在句子中的教学,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学生掌握“boy”和“girl”两个单词后,我以同样的方法教学“teacher”和“student”。只是变换句型为“I’mateacher.You’reastudent.”
为了巩固这四个新单词,我和学生玩一个正问反答的游戏。我向一个学生连连发问:“Areyouateacher?”学生必须根据我的发问做出与事实相反的回答:“Yes.”“Areyouaboy?”“No.”当这个学生不承认自己是男孩时,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情绪也高涨起来,一个个学生都举起了小手说:“Letmetry.Letmetry.”我和三个学生示范这个游戏后,就让他们同桌之间玩。这个游戏不仅巩固了此前所学的四个单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英语反应能力。
9.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 篇九
阅读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写作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就阅读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份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一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前一个“回合”是基础,后一个“回合”是提高,特别是后一个“回合”又恰好与写作的心理过程相吻合。因此,就这一意义而言,阅读教学已包含了作文教学的指导。
当前,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制订之后,已加强了改革的力度。在“课标”前言中有一段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说明这一次的语文教学改革,任务是艰巨的。改革的核心是改教育理念,要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系统改革中,都要体现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的,也是长期的。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做起来应该是稳妥的,要稳中有改,固中求新。
我国的语文教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有许多已体现出语文教学 规律和原理,规律性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原理也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很重视语言感受,不大注意语言规律和方法的应用。学习语言不能专靠教师讲解,主要靠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从读书中学会读书,从作文中学会作文,从说话中学会说话,从听话中学会听话。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积累丰富的语言,就会大大提高语言水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一方面需要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一方面也需要适当地指点一些语言规律和学习方法,这是使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的途径之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语言实践和学习语言规律和方法的关系。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要多读多写,但还要适当给予语言规律和方法的指导。所谓语言规律,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句法和文章的结构方法。句法,主要是句子的通顺,而不在语言修辞方面;而文章结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察事物、组织材料的方法。重要的是不能抽象地讲语言规律和方法,必须结合语言实践,体现语言规律和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既要多读多写,又要懂得语言是有规律的,读和写是有方法可循的。学生的语言实践,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语言实践,就是语言训练。所以说,合理的语言训练是不能去掉的,我们反对的是那种机械的、重复的、无效的语言训练。
兴趣的培养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利用课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一条捷径。
10.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
我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以后,就立即让学生分组活动谈论交流,课堂上出现一片表面上热闹的现象,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空间与时间,这样做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如果说,有价值的问题或主题是小组合作学习适宜的“土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适宜的“温度”,那么,独立思考则是不可缺少的“水分”。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每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圈点勾画,读读想想,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形成“统一”意见后,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让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自觉地主动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中变“学答”为“学问”。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或许他们很难很快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现代教育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开始让学生提问题,他们可能会摸不着头脑,或浅薄可笑,或不着边际、离题万里。但只要我们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实践让学生“会问”的新的教学策略,经过反复训练,学生是可以达到我们所理想的要求的。
11.三年级下册《枣核》教学反思 篇十一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在教学中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画、品味词句等方式,同时捕捉一些关键词句共同品味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民族感情。我把教学的难点落实在作者如何用友人平常生活的细节之处表现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篇看似很普通的随笔,但是随笔并不随便,作者用枣核为线索巧设悬疑,对旧时同窗家后花园的铺陈描写都是为了曲折地表达出海外游子们对故土的依恋,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需要改进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本节课我以歌词(《我的中国心》)导入引起学生思乡的共鸣,然后让学生解读文本,期望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为学生敞开心灵进行师生对话创设有利的情境,进而师生共同游历海外游子那一段思乡怀人的情感历程。但效果并不太突出,我应该给学生播放所选歌曲片段,从而能让学生能感触更深,更快的融入情境。
其二,应该加强师生互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思想情感。
其三,课堂教学不应该贪多、图全,讲授要做到详略结合,巧妙过渡。其四,要注意板书艺术,能抓住文章大意,整体美观大方。
其五,还应该搜集了关于思乡爱国的名句、名篇(比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等,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一主题的体会理解,完成了从文本解读到学生人格精神的飞跃,以求在合理控制讲授进度的基础上达到课堂效果更好。
12.湖南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篇十二
重点难点:记忆乐曲的主题,积累音乐形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为乐曲命名
师:我们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曲,听完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给乐曲起个名字(欣赏第一乐段)。
生:……
师:你们起的名字都和钟表有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在这首乐曲里我们听到了很多种钟表的声音,有大钟、小钟、报时钟……
师:同学们起的名字非常贴切,这首乐曲就是描写发生在钟表店里的故事(出示课题)。
二、主题欣赏
1、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2、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
3、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体会这个主题表现了什么?(表现了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赏
1、初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快—慢—快)?
2、复听,教师可带领学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表演欣赏,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结
1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三
物体的特征反思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体与材料》的第一课,本单元先从认识物体入手,再研究材料,让学生从认识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获得抽象的概念。本课从学生观察喜爱的物品引入,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以及测量的手段从各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把观察到的特征用语言加以描述,能判断出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知道一种物品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同种材料也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
学生分析:物体无处不在,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和熟悉。但学生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冷热、颜色等方面的特征及物体由什么材料组成,学生都理解得比较模糊。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各种物体都各自的特征,初步了解物体由什么材料组成。
【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三年级下册《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反思09-01
三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计划06-21
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10-15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09-02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教学反思09-14
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反思10-22
三年级下册《威武的盾牌》教学反思三08-05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06-25
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的教学反思08-07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学反思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