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志愿者学校考察报告

2025-02-04

安徽阜阳志愿者学校考察报告(共3篇)

1.安徽阜阳志愿者学校考察报告 篇一

安徽阜阳(北京)“接您回家”恳谈

暨项目考察活动方案

一、时 间:2018年1月14日—17日

二、地 点:北京市

三、阜阳市参加人员

孙正东 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 红 阜阳市政府副市长

秦 煦 阜阳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 黄 琦 阜阳市政府秘书长 桂 超 阜阳市人社局局长 李海川 阜阳市招商局局长 高文军 阜阳市经信委主任 朱振华 阜阳市林业局局长 张治中 阜阳市畜牧兽医局局长

束浩然 阜阳市城南新区管委会、西湖新区管委会主任 蔡小伟 阜阳市政府驻京联络处主任 窦灿辉 颍上县委副书记、县长 刘永春 阜阳市政府政研室副主任 王成龙 阜阳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姚聪聪 阜阳市政府办公室科长

四、活动内容

(一)考察企业 1月14日(星期日)

下午:市领导乘坐高铁到北京,入住北京中土大厦酒店(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6号(西二环白云桥西侧))。

1月15日(星期一)

上午:8:30酒店出发,参观考察中科院大学(玉泉路校区);(参加人员:孙正东、秦煦、黄琦、束浩然、李海川、蔡小伟、刘永春、王成龙)

下午:14:00酒店出发,考察国际竹藤中心;

(参加人员:孙正东、黄琦、朱振华、李海川、蔡小伟、刘永春、王成龙)

1月16日(星期二)

上午:8:30酒店出发,参观考察北京首农集团;(参加人员:孙正东、李红、黄琦、张治中、李海川、蔡小伟、窦灿辉、刘永春、王成龙、姚聪聪)

下午:15:30,召开安徽阜阳(北京)“接您回家”恳谈会; 1月17日(星期三)

上午:8:30酒店出发,考察四维数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参加人员:孙正东、李红、秦煦、黄琦、高文军、李海川、蔡小伟、刘永春、王成龙、姚聪聪)

下午:市领导返程。

(二)召开安徽阜阳(北京)“接您回家”恳谈会 时 间:2018年1月16日下午15:30 地 点:北京中土大厦酒店 参加人:

阜阳市领导:孙正东、李红、秦煦、黄琦、桂超、李海川、蔡小伟、窦灿辉、刘永春、王成龙、姚聪聪及相关县市区负责同志;

邀请人员:阜阳籍务工人员、高校学生、科技工作者、成功企业家代表,共约60名。

主持人:李 红 阜阳市政府副市长 议 程:

1.孙正东市长致辞并介绍阜阳新变化; 2.参会人员代表发言。

五、工作要求

1.请各单位做好项目考察的前期对接工作,参会人员由市招商局、市驻京办、相关县市区政府共同邀请,会务工作由市招商局牵头负责,车辆保障、食宿及会议场地安排由市驻京办具体落实;

2.请市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按照活动安排参加相应活动,并于活动前一天自行前往北京。

2.安徽考察报告 篇二

班级:xx

学号:xx

指导老师:xx

20xx年3月25号,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10级环艺专业的同学怀着高兴的心情踏上了去安徽的写生旅途。

我们足足坐了十多个小时的车终于眼前出现了期待已久的徽派建筑,沿途的风景也大有不同,麦田渐渐的被水田所取代,不时还能看见几头大水牛在稻田里耕作,远处出现了成片的竹林,山上的植被也越发的茂密起来,不时还有许多云雾环绕其中,风景如画美丽极了,同学们也是激动不已。慢慢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我们的车也不知不觉的进入了黄山市,路边的小山也渐渐多了起来,风景也越发秀丽了,我们的车子在小山之间穿梭,不时还穿越几个长长的隧道,这是在北方少见的惬意,同学们也纷纷拍照留念。

不知不觉的到了下午七点多,我们的车队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南屏,下车后我们直奔饭店,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也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这里的空气比较凉爽,没有想象中那么热,当天晚上吃完晚饭同学们就拖着疲惫的身体早早睡了。

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餐,老师让我们集合安排了一天的行程。几位导游带领我们各班同学进入南屏景区,开始参观景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群充满古代气息的建筑,绿树白水下的房子,以马头墙为建筑主题的屋顶,以灰色的墙壁,黑色小瓦片的屋顶为主题的房子,充满了情画意,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南屏的美丽风光,如“慎思堂”“程氏宗祠”还有“抱一书屋”、这里的居民以“叶”氏为主,建筑古朴,地方特色十分浓郁。沿途还有一些茶馆,木雕馆,酒馆,颇有一番地方味道。空气中略微带些湿气,天上下着小雨,显得格外清爽,真不失为居住养生的好地方。房屋多为高大的墙体,巷子也格外幽深,窄窄的充满古香古味。最吸引人的是建筑上的石雕、木雕,每一块石板、木板,都不是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使人不禁赞叹古人技艺的精湛。

对于南屏,最深的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台阶和村边的万松林,以及村外田地边的石桥和水车.万松林因为树梢上跳跃的松鼠而得名,遗憾的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松鼠的身姿;不过倒近距离观赏了采蜂蜜的小蜜蜂.大水车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清澈的水流随着转动的水车灌入小水渠,让人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石桥上行人匆匆,桥下河水潺潺,勾起人无限的绘画冲动。

3.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 篇三

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所在院系:设计学院专业: 艺术设计(产品造型)姓名:苏毅江学号:200906300考察时间:20100509-20100529指导教师:韩志录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部

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

公元2010年05月09日,按照学习计划,我们到了安徽古村落西递、屏山、宏村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这里的风景很是优美,同时又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地方,我向往它那古老的历史、神秘的文化。来到这里让我有这个机会如此接近的去感受这延续了几百年的文化氛围,我感到十分高兴。

面对着这些古老的文明,我很虔诚。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 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皖南保留下来大量古代人生活的遗迹。随便走进一个山坳中的小村,就可能看到高耸的马头墙或者矗立的牌坊与祠堂。深入到村民当中,还能意外地发现许多流落在民间的稀世古玩。几百年前的家谱、文书、字画,那些发黄的纸页,残损的卷秩,恰好是岁月赋予它们的高昂身价的樗,还有那些神工鬼斧雕琢出来的雀替、门饰、窗棂,也都在向人们拆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荣耀。对收藏有兴趣的客人们,来这里游玩,说不定就可以在无意中以很便宜的价格收购到几件稀世的珍品。这里是内行的收藏家的乐园,也是情趣高雅的旅游者寻古探秘的绝好去处。

我们首先来到了西递,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西递是由胡氏家族几十代繁衍绵延而形成的一个古村落。仅在1565~1826年间,胡家就出了130多名官吏。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胡氏祖先选了一处空气、阳光、山水、风向、温度各方面都呈现出吉祥的风水宝地作为安身立命之地。西递村依山造屋,傍水结舍,最后形成了船型布局的一个村庄。一代代胡氏人,年纪轻轻出外谋生,走官、儒、商的道路,把在外面积聚下来的钱拿回来置田造房,造福桑梓。正是他们的心血他们的钱财,成就了这个“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距屯溪54公里交通便捷。西递村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占地16公倾.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称。村中有明清胡文光刺史坊1座,尚存明清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十分完好的有124幢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西递——东方古建筑的艺术宝库。西递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它是胡氏宗族聚居之地。集聚会、娱乐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走马楼”,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的胡文光刺史牌楼,悬挂写“错”字的楹联的“瑞玉堂”,花卉、假山、鱼池、盆景的园林式建筑西园,粗犷古朴、宏伟壮观的胡氏宗祠“敬爱堂”,供奉明经胡氏远祖唐太宗李世民的“追慕堂”。这些都是西递村的典型建筑。走在一条条的小巷中,感受古老建筑的魅力,感叹古老的神奇,人类的智慧。它们的神秘气息吸引了那么多人前来探究,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尽古人的智慧。行走在村庄里,我仰头凝望:古人的智慧藏而不露,谁知道他们把更多智慧埋在了哪里?是在村庄的某个角落还是在阡陌田畴之间?抑或就在哪块牌匾的后面?24届主席团对它们做出的评价是: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而恢弘的徽派建筑则是离宏村十里之遥的西递的代言者。

对西递,我们都很恋恋不舍,但该走还是要走的!

离开了西递我们来到了宏村,听说原名叫“牛形村”,因为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月沼”称为“牛胃”;一条四百余米长的水川,九曲十八弯,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虞山溪上,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腿”;村口两棵很大的风水树为“牛角”;这样就形成了“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牛形村落。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 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而这个月沼叫半月湖,建造的时候本来打算建成圆形的,但是聪慧灵秀的胡重娘闻讯前来劝阻众乡亲:花开则落,月满则亏,“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才是生命的常态和最佳状态,我们的池塘万万不能掘成圆型!胡

重娘啊!她定不会想到多年之后,这半圆月沼无论从实用价值还是欣赏价值来看都成为经典。

西递、宏村作为古村落的代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成为了世界的旅游地,无论中国人想了解明清建筑,亦或是外国人想了解古老的中国,都会去西递、宏村。作为一个景点,需要人们的开发,只有合理的开发,合理的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魅力,让更多的人们来此观光旅游,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效益。任何一个景点的开发都须遵照一定的原则,比如独特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参与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现代性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原则,旅游开发与地区总体规划相结合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从现在看来西递、宏村的开发是良好的。西递、宏村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加之明清时期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景观效应,是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也因此成为民族的象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任何一个景点都需要用时间来证明它的价值,所以可持续的原则不可忽视。西递、宏村在开发上可以不必操之过急,一步一步的走,在开发的同时保护已开发的景点,这样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另外,效益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追求最大的效益是目的。一个好的景点自然能吸引人来,它的效益也随之增加。西递、宏村也是同样,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有点,来招徕游客,来增加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社会效益,尤其是环境效益。只有将三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除了在加强旅游景点的开发外,对于旅游相关产业也可作发展,做到全面发展,比如在宏村内的小商品市场,可发展购物游。此外,交通,住宿等产业也应加快发展,完善整个旅游系统。总之,西递、宏村的开发还具有很大的潜力,相信只要遵守一些开发的原则,西递、宏村的未来会更美丽。

上一篇:初三随笔作文750字下一篇:施工交工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