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2024-06-22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精选16篇)

1.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一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平昌县土垭小学

活动方案名称: 土垭小学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的方案

活动方案目的 :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科技教育中得到更多的动手能力的锻炼,提升全体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开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我校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活动方案所涵盖的年级:四至九年级学生

活动的背景:我国建立在基础差、底子薄的基础上,我国现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制造技术的创新能力、制造技术的创新体系上存在差距。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努力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全民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培养青年人的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创造精神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研究、创新、发展”为工作思路,全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提升全体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开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我校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总体目标

通过这一次的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评选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制定完整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加以推进和实施。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全校师生支持、关心、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不断丰富我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培育我校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师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科技活动与知识产权教育活动相结合,设计组织富有创新意义的科普创新活动,促使我校科普教育工作能上一个台阶,争创“县级科普学校”。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对“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评选”活动工作的领导

成立土垭小学“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评选活动”领导小组,校长阳义祥任组长,副校长潘宗强、青少年科技总辅导员王毅任副组长,其他班主任和全体物理、化学老师、美术教师、语文教师为成员。

(二)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评选”制作系列活动

1、开展小发明创作活动。

全体科技活动教师、劳动技术教师、生物教师、物理教师、化学教师、要对部分对小发明、小创造有爱好,并且有较好创作基础的学生要做到一对一的辅导,让这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特别是对节约能源现象、环保等)有更深的理解,能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保证这一部分特长学生被辅导率达100%。学校还将不定时组织小发明比赛。小发明比赛将由科技活动小组、劳动技术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和学校教导处统一组织举行。

2、开展小制作活动

学生要在小发明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亲自动手,切身体验才能够有亲身体会。学校科技活动组、物理教师、化学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要为学生制作小制作作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备,要手把手的告诉学生怎样使用一些常用的制作和劳动工具,要协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小制作中也要力求节约、简化制作步骤,不要求大、求全、求多,要做到在制作中体现:着力求精、求准、求新,在设计上下功夫,在制作上求精,这样才能出好作品,出精作品,才能体现创作活动意义。

3、开展科幻画活动。

学校的美术教师和语文教师要承担起科幻画的重任,因为科幻画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幻想性(儿童趣味)、艺术性(绘画技术),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要毫无保留地对学生以全面的辅导,要让学生在已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此基础上作品才能够有够创意,美术教师要承担对学生绘画的指导,特别是一部分美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做重点辅导,力求能够有较大的提高,能够设计出有一定档次的作品。

(三)加强创新大赛作品的收集工作

因我校起步晚,起点低,此项工作在以前还是一片空白,在以往的各届县科技创新大赛上成绩不够理想,作品仅获得县级二等奖一次,县级三等奖五次。我校以这一届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特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评选活动评选活动,对我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组织工作是一次促进,将进一步推动我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为我校参加县第二十七届青少

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丰硕成果,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技作品的收集和制作活动。

四、实施步骤

本方案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1年5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1年6月—2011年9月)

把科技意识强、科普热情高、科普质量提升快的班级作为创建示范单位。每项工作都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并建立标准统一、形式规范的档案,做到资料齐备、完整、真实。

要做到措施到位,加强过程管理,落实监督机制,针对薄弱环节抓重点、难点、疑点,全面推进工作。

第三阶段:作品验收(2011年10月)。

根据创建工作计划和要求,各班要积极上交作品,上交好作品,精良作品,力争在作品档次上能有一个提高。每班至少两件作品上报学校,学校将组织评比,并将优秀作品上交县科协,参加本届科技创新大赛的评比。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2011年12月)。

在上交县科协作品的基础上,要认真进行总结工作经验,评比表彰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在作品制作和完成的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整改。

2.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二

1 科技馆开发科学与工程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工程技术是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实用技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工程技术的覆盖领域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馆在开展常规科普教育活动的同时, 有必要让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有所了解, 但目前与小学教育大纲中科学课相结合进行的工程教育活动, 似乎尚未普遍开展。这对学生了解工程学, 学习工程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另外, 尽管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但真正具有实践经验的专科生和众多行业的高级技工成为人才市场抢手资源。因此, 不论从教育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适应劳动就业市场的角度, 都有必要探索改进我国的科学与工程教育, 而这应当“从娃娃抓起”。

黑龙江省科技馆开展的“初等工程教育系列活动”正是基于此背景下进行的设计与开发。以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为出发点, 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联系, 通过设计、建模、分析、评估等实践来解决具体问题。此外, 该项目对科技馆进行校外教育活动带来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利用科技馆展品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某一工程领域的直观印象, 又可在活动后期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

2 科技馆工程教育活动设计的目的和方式

2.1 科学与工程实践的理解和应用

早在学龄前阶段, 孩子们就会像他们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如果学生开展并进行过科学与工程实践, 他们就会提出更好的问题, 学会认识“提出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之间的区别, 并从各种类型的问题中分辨出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

黑龙江省科技馆在开展工程教育系列活动中, 我们发现, 涉及到试验数据分析和解释时, 低年级学生一般是通过绘画、写作、口述来进行简单记录和阐述;而初、高中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使用数据表格和函数, 解决问题时使用标准和限制条件, 并学会描述数据间的关系, 找到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 对学生更有帮助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 学生还应该了解, 科学是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 并用基于实证的解释来给出答案;工程学源于需要解决有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的某个难题, 并以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形式给出解决方案。除此之外, 科学与工程实践大多是平行和互补的, 并在很多方面是重叠的。

因此, 科学辅导教师需要认识到科学与技术作为学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并能开发出充分体现各学科特点的实践活动。在小学阶段, 很多已有的活动都是基于工程学的问题。例如, 建桥、高空掷蛋以及设计小车模型, 这些活动都是工程学在小学学校教育中的例子。但遗憾的是, 这些工程学问题以及相应的实践往往被简单地误认为是科学的成果, 而忽视了工程的价值。通过对典型项目的深入开展, 辅导教师可以引入科学与工程实践的差异, 而有趣的工程设计问题则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工程技术的热情。

2.2 采用基于典型项目的学习方式开展工程教育活动

基于典型项目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强调在面对一个实际项目时, 不仅需要了解项目内容, 而且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能力。在面对工程设计或是解决实际问题时, 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领会科学与工程的关系。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同时它也并没有抛弃内容, 而是一种更为深入的教学方式。它强调项目本身的真实性, 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如何应用的同时, 能够深刻地领会工程应用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同时, 它还强调对于任何一个问题, 都会有多种路径、多种解决方案。这样, 学生就不会只是去寻找那个“正确的答案”, 而是更愿意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和视角去寻找新的答案。

这里介绍的基于典型项目的学习方式是开展工程教育活动一种很好的方法。工程教育活动强调的是一个动态过程, 从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开始, 再围绕这个题目设计项目。项目的设计有很多要素:首先要建立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成果;能够真正让学生参与探究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和挑战。例如:在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工程挑战中, 学生需要利用塑料管将水杯里的水在光照条件下引流至另一杯中, 并在该过程中让水温尽可能地升高。通过引入一个真实情景, 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温度变化和光照、材料、颜色、水流速度、塑料管长度等相关因素联系起来, 完成模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 因为项目本身就具有现实意义, 学生也要做出最终的产品, 因此, 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也就具有了意义。

3 工程教育活动的形式

3.1 通过工程挑战任务激发创造力

黑龙江省科技馆开展的工程教育系列活动以“初等工程教育系列活动”为主题, 将科学、工程和技术相结合, 围绕生活中常接触的机械、结构、材料、土木、能源、电力等工程领域设计的一套工程技术系列教育活动。

该项目包括“礼花发射器”“感受热量”“快速住房”等十项新颖创意的工程教育活动, 每项活动以解决某一实际工程问题为目标, 对激发学生创意思路, 培养其自主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载体。每项活动都可以把较为枯燥的工程技术概念转为有趣的工程挑战任务。小学生几乎对工程这个概念并不熟悉, 然而一旦他们发现这项活动的趣味性, 会帮助学生找到发明创造的兴趣所在, 并自主进行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估改进, 完成工程挑战任务。

3.2 学习像工程师一样思考

在工程教育活动中, 探究式教育可以鼓励学生模拟和再现工程师对某些问题研究的过程, 学会通过确定方案、建立科学模型、方案改进等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明确实验的起始条件、控制条件, 掌握和理解科学思维。例如, 在“设计降落伞”活动中, 学生在记录降落伞下降时间时要注意每次降落伞下落高度要一致, 并在等条件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使结果更精确。同时, 还要让学生认识到, 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原因;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或技术成果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开发出新产品, 以达到改造自然的预期目的。

结束语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是科技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青少年科学素养、科学技能、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科技馆如何更好地开展工程教育活动是科技馆在探索新的学习模式上迈出的一步。这对提高科技辅导教师教授工程技术的能力以及更好地推动我国中小学设置工程技术方面的初等课程都是一个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张璐.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7.[1]张璐.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7.

[2]工程教育进入小学校园[J].中国科技教育, 2011.11.[2]工程教育进入小学校园[J].中国科技教育, 2011.11.

3.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三

【关键词】科技馆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方法

一、前言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科学技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科技馆的开设,就是要让青少年通过亲手实践和亲身体验,在科学实践中不断感知,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通过科技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创造能力,促使青少年对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感知和主动的探索,从而使其科学潜能获得开发。科技馆合理开展有益的科学实验活动以及课外的科技观察活动或者竞赛活动,都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去迎接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挑战。

二、科技馆开展科学技术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案战略

(一)通过科学实验活动深化科技教育

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获得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因此,科技馆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不断深化青少年的科技知识,从而不断地培养青少年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科技馆可以开展种仙人掌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结合课本中对仙人掌的介绍,增强学生的认知。在仙人掌种植中,学生可以通过看、闻、摸等方法,观察仙人掌的颜色、形状、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特征来认识仙人掌。同时,科技馆也可以通过种仙人掌盆栽活动的科学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各项实验的过程和变化及其数据,让青少年充分参与了解仙人掌生长过程,这样就会使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仙人掌生长的科学认知。科技馆也可以通过开展浮与沉、磁铁游戏、轮子省力、制作指南针、茎的扦插、叶的蒸腾等科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从而深化科技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意识。

(二)建设科技基地拓宽科技教育活动

在科技馆内建立科技基地,不断拓宽科技教育活动的发展途径。在科技馆内可以模拟动物园、水族馆中的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加强青少年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在科技基地内开设植物园,让青少年通过亲手栽培种植,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再如结合“大手拉小手”活动,邀请园艺专家到科技基地为青少年开展“花卉栽培技术”指导活动。在科技基地内设置航天馆,模拟航天设施,让青少年通过在模拟空间的体验,感受航天科技带来的变化等等。利用科技基地内丰富的展馆,可以更加直观地深化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和促进其自行探究知识的需求。青少年在展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导下开展多种实验观察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在实践中,把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有意创设生动地展示科学意境,激发青少年对科学奥秘的探索和求知。

(三)科技馆应开展科技讲座、录像、展览活动

我国的公众科普素养相比于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差距。在加强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要想改变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这种差距,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教育。科技展览馆可以通过开展科技讲座、科技录像、科技展览等活动不断拓宽青少年的科技视野,让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科学技术,从而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培养科技意识,了解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如最近的科技影视片《星际穿越》,讲述的是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根据影片,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可以为青少年详细讲述关于“虫洞”的知识以及关于太空宇宙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宇宙始于大爆炸、生命如何登陆地球等知识,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科技馆也可以邀请航天专家到科技馆给学生开办“航天飞船知识”讲座。专家们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座,很有感染力和启发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丰富科技知识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总结

科技馆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是有组织地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的过程,能充分激活、开发青少年的潜能,使青少年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活动中不断增强创造力。在科技教育活动中,通过让青少年感受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变,感受现代科技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学会关心、学会负责,正确理解个人的发展和自然、社会发展之间的合理的关系,从而使青少年在对科学技术发展有正确的认知。科技馆通过开展多种科技教育活动,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升国家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4.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教育。同时,引导广大青少年加深对“科技为城市添彩、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为“创教育强区”献计献策,更为创建和睦、和谐的社会而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二、活动主题:与科技同乐 与创新同行

三、活动对象:天心区中小学生

四、活动时间及主要内容

(一)承办市级青少年科技竞赛1、2009年长沙市小学生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 地点:幼幼学校 4月18日

2、第二届长沙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 地点:青园小学 5月8日一9日

(二)全国、省、市级各项青少年科技竞赛

1、参加“尚德电力杯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

2、参加2009年湖南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

3、参加长沙市2009年公众知识产权知识有奖竞赛

4、参加长沙市2009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示活动

5、参加2009年长沙市小学生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

6、参加第二届长沙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

7、参加2009年长沙市第二十届模型竞赛

8、积极推荐优秀获奖作品参加《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集》的出版。

(三)科技创新教育下社区活动

活动目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创新科技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营造社区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切实提高长沙市市民的科技创新素质的同时,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深入开展,使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与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为创建“创新型城市”及打造“两型社会”夯实好人才基础。

具体内容

1、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如何促进少年儿童创造性的发展》——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谭迪熬。

2、少年儿童科技创新活动:《未来的帽子》—长沙市优秀科技辅导教师肖宗文、康龙。

活动范围:

时间:2009年3月22日 地点:长沙市天心区长坡社区 组织学校:沙湖桥小学

时间:2009年4月10日 地点:长沙市天心区白沙井社区 组织学校:黄兴小学

(四)“校园科技创新周”活动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份第四周)。

在各学校营造活动气氛,各校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科普知识、科学人物,宣传活动内容,利用班(队)会、校园讲座设立科普讲坛。各学校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第二阶段:启动仪式、展示(5月份第二周)。

各学校组织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及电脑美术的形式创作科幻画、动漫画、电脑创想画,内容要表现人文、地理、自然等,学校利用展板现场展出。

科普小制作展。为鼓励广大青少年在参与、实践、体验中主动接受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举办科普小制作展。作品以表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科普知识为主。

组织师生观看科技影片,参观省市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和生态园等。

第三阶段: “校园科技节”(5月份第三周)。

为广大青少年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科普知识提供平台,以“与科技同乐 与创新同行”为主题学校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的科学普及教育,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与社会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观念。从而达到活跃校园生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融入班级管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动手所带来的巨大益处。时代在前进,科技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以人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富有进取精神和竞争能力的自主人。

(五)“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发明创造成果展开放活动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营造鼓励发明、激励创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时间:2009年5月25日 地点:长沙市天心区第一中学 天心区沙湖桥小学

五、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学校要高度认识科技活动的重要性,成立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大力支持各项活动。

2、专人负责,明确职责。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各校要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3、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要精心制定活动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广大师生在“创教育强区”中具体、生动的实践,积极营造活动声势,使科技活动深入人心。

4、各学校学生在参加科技重大活动时,必须由教师带队,并做好文明与安全教育工作。

科技活动周结束后,各学校要及时对本届科技活动周的举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活动的组织实施、主要内容、活动成效、典型案例等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形成2009年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附有关声像资料),将根据各校开展活动的规模、效果等情况,天心区2009年科技活动周组委会进行评比表彰。于5月28日前报送天心区少年宫。电子邮箱:k5125719@126.com。

附件: 1、2009年科技活动周宣传口号

2、天心区学校2009年科技活动周开展情况登记表

天心区教育局

2009-5-1

2附件1:

2009年科技活动周宣传口号

1、热烈祝贺200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隆重举行

2、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3、科技为城市添彩、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4、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5、科技为“创教育强区”添彩

6、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7、加快科技创新,努力提高长沙城市综合竞争力

8、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9、强化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10、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11、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12、加强科学防疫、控制疾病流行

1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14、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15、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长沙市民的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

16、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17、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5.首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进一步弘扬“低碳环保”理念,克拉玛依区科协将于2011年9月——10月围绕“低碳生活 创新体验”这一主题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青少年的低碳环保意识。

各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二期课改和“低碳生活 创新体验”的要求,有效整合校内外的各种科技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实践低碳生活,体验科技创新,争取在全区各个学校的在校生全员参与“科技节”活动。

活动主题:低碳生活 创新体验 活动时间: 2011年9——10月 活动内容:

一、克拉玛依区科技辅导员培训

时间:2011年8月23——24日 地点 :克拉玛依区第一小学 主办单位:克拉玛依区教育局 项目负责人:李京6229225

二、克拉玛依区首届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星级争章评比活动 时间:10月20日前申报 主办部门:团区委 科协 项目负责人:廖昌羽 6229731

三、克拉玛依区青少年科技节开幕式暨科技创新竞赛及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展:

1、科技节开幕式:10月21日下午4点

2、竞赛及活动内容:

学生类:

1、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评选和展评;

2、科技研究论文评选和展评;

3、科技实践活动评选和展评;

4、青少年“金点子”小发明展评;

5、商标设计展评;

6、少年儿童科幻绘画展评。

教师类:

1、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展评(教具展);

2、优秀科技创新方案设计展评。

3、辅导员科技论文展评。

时间:10月26日截作品

主办单位:区科协 科技局 教育局 团区委 地点:第一小学

项目负责人:刘颖 6227761 郭文学6229379

四、科技节单项竞赛

1、克拉玛依区第七届“七巧科技”比赛

时间:9月24日

地点:克拉玛依区第六小学 主办单位:区科协

项目负责人:符航行 6226244 朱莉***

2、克拉玛依区第四届国际数棋比赛

时间:10月15日

地点:克拉玛依区第十小学 主办单位:区科协

项目负责人:郑冀 6222106 程胜华***

3、克拉玛依区第七届青少年四驱车比赛

时间:10月22日上午9:30时

地点:实验小学

主办部门:区教育局

项目负责人:罗华林***

4、克拉玛依区“小淘气玩科学”幼儿科技周

时间:10月17-20日 地点:克拉玛依区中心幼儿园 主办单位:科协 中心幼儿园

项目负责人:杨彩霞 6239945 陈霞 6220466

五、校园科技节(10月22日前交2011年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和总结)

六、优秀组织奖评选

6.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六

1、读科普书

10月11日开始各班组织学生阅读科普书籍。

2、学习科普、健康生活

(1)10月11日开始,发动家长一起利用科普中国APP学习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生活。

3、认识身边植物

(1)10月1日开始利用“形色”等软件,认识身边的植物,建立“身边的植物相册”

(2)10月30日前,发送3——5个图片(标清班级、姓名、拍摄于……)至科技群或邮箱:__X

第二周——科技户外玩

10月19日,二年级赶小猪——利用纸做推杆,推易拉罐。

第三周——科技助我飞

1、10月28日校园纸飞机直线竞距赛。

第四周——科技创未来

1、结合第35届__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校园科技创新赛。10月28日前上交相关资料。

2、每班上交科技创意或科技发明作品1——3个,科幻画2——5幅。

说明:创新大赛学生项目包括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意、科技实践活动、科幻画四类。教师可以申报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包括制作教具和科技教育方案。(具体规则要求参阅“35届创新大赛”相关资料。)

第五周——科技我能演

科学魔术、实验、科普微视频等展示——自愿报名(11月13日前,网络发送作品)(每人不超过2个影视作品,建议时长不超过2分钟)。

第六周——科技我会玩

1、解九连环赛——11月17日竞赛,每班最多3人。只拆下,不安装。

2、魔方竞速赛

(1)11月18日,二阶魔方,每班最多3人。

(3)11月20日异型魔方,除了二阶魔方外,会不少于3种魔方,自愿报名。

第七周——科技我来说

11月25日前,读科学童话。

第八周——科技动手做

1、科技小制作(12月2日前上交,原则上每班不超过3件)

2、叶贴画或书签或贺卡(适当辅以绘画或文字)——自愿

3、12月1日,二年级“积木搭建”赛(现场赛)

第九周——科技智闯关

由2个挑战项目组成,自由报名。

12月7日竞赛。

纸杯快递——两个纸杯底部粘在一起,形成滚筒,利用扇风的办法使其滚动20米,用时越短越好。严禁碰触纸杯,违者视为比赛结束。

依据全部活动名次评判等级。

纸牌高塔——5分钟内,利用1副扑克牌(自备,可折,不可粘、撕、剪)搭建纸塔,越高越好。

第十分周——科技大汇演

12月17日,科技节展演会。

八、成果展示

活动期间,通过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微信平台、网站等多途径展示在科技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按年级设班级参与奖。

九、总结表彰

12月16——25日

7.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七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0年1月26至28日在北京召开,以“发展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科技辅导员能力,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而努力奋斗”为主题的大会工作报告中,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国家《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标准》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按照“调查研究—形成标准—充分论证—区域试点—拓展研究”的指导方针。作为国家科协面向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推出的行业执行标准,如何兼顾现实情况与长远发展、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中国国情与国际潮流、评测尺度与操作弹性、目标理想与实施条件等各种矛盾因素,成为《标准》制定中的难点问题。如果不能恰当解决,将影响《标准》内容的共识性,影响《标准》推行的普适性,制约着人们对《标准》的准确把握和实施策略的制定,不利《标准》的贯彻执行。为此,作为《标准》课题组成员和成员单位,我们为《标准》的研制进行了调研,以确定《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策略。

二、调查方式与对象

本调查所涉及的是《标准》课题组研讨中热议较为集中的问题。我们在河北省区域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科技辅导员队伍进行了调研。调研跨越小学、中学、大学几个学段,覆盖学校、科协、科技馆、社区工作站等领域,调研对象涉及学校教师、科技场馆人员、科协管理人员和社区科普工作人员。问卷的调查题目如下:

1. 您认为《标准》应该是①基本标准②最终标准③最低标准④可变标准

2. 您认为《标准》内容应体现:①指令性②指导性③动力性④方向性

3. 您认为制定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更合适:①通用标准②分类标准③各级标准④分期标准

4. 您认为《标准》制定难度在何种关系上:①专职与兼职②东部与西部③城市与农村④理论与实施

5. 您认为《标准》的制定最需要的是:①科学的依据②实践的经验③同行的共识④国外的模式

6. 您认为《标准》的制定中应重点考虑的是:①理论框架②实施策略③内容解读④评价体系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 调查结果。

在河北省1 1个地级市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反映了河北省区域内科技辅导员队伍对上述问题的的认识现状、理念特征和愿望取向,为确定《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策略提供了行业共识基础。

2. 结果分析。

从问题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最终标准”是不现实的,“最低标准”缺乏发展的动力性和质量要求,绝大多数人要求《标准》应是面对大多数人的“基本标准”和面对未来的“可变标准”。这一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问题2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希望《标准》能体现指导性和方向性,表现为在给定目标和领域前提下的自主探索愿望。《标准》制定过程中,面对许多方面的差异,以求大同为前提,留有余地的指导与实施,实事求是地探索与推进,而不是强制的模式管理,应成为首版《标准》的主要特点,以符合现阶段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现实和大多数科技辅导员的愿望,更有利于推进青少年科技活动。

问题3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标准》是分类标准”者居首位。这是因为,调研对象涉及不同学段、不同领域,谁的科技辅导员,各自都希望《标准》对自身有适用性,而各类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差别较大,所以分类制定《标准》成为他们的首选要求;统一科技辅导员队伍的要求,实现科技辅导员队伍统一管理与交流是“通用标准”成为第二选择的原因;各学段的科技辅导员工作内容有层次差别,事业发展的评价需要有水平标志,这是“分级标准”成为第三选择的原因;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当前要制定的《标准》,暂未涉及未来《标准》,所以大家也未对“分期标准”予以过多关注。

问题4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标准》制定难度为“理论与实施”关系者居首位。《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已有的前期理论基础与正在进行的创新实践之间的差距不可避免,理论可靠、逻辑完美的方案在实施中也常会遇到意想不到问题,解决“理论与实施”的矛盾成为人们共识的第一难点;“专职与兼职”位居第二,主要是大家考虑到《标准》的内容要影响到通用标准下如何进行不同行业人员准入资格的量化考核;“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基本上都属于先进与落后的问题,把握“基本标准”这个定位,则这二者不是大家考虑的重点。

问题5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标准》制定最需要“实践的经验”者居首位。科技辅导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所以实践经验成为《标准》制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第一要素)。《标准》越接近于实际,越贴近于国情,越有利于操作,效果就越好。认为需要“科学的依据”者次之,表明人们已认识到科学理性对于《标准》体系完整、合理的建构是必不可少。制定《标准》的指导文件是国家《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就是研制《标准》的科学依据。“同行的共识”要影响到《标准》实施中的认识统一与行动统一。“国外的模式”很重要,它凝聚着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范例,也透射着许多成功的要素,但被调查群体并未认可。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为:一是我们的科技辅导工作大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具备高水平和国际化的特点,国际比较的意识尚未凸显;二是国外模式的许多内容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实际,需要一个内化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批有实力、有水平的个人或团队领头完成,并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大部分基层一线人员目前完成这一工作还存在能力上的差距,这也造成大多数人对国外模式有距离和陌生感。但在赶超国际先进的目标下,对国外成功模式的借鉴是我们必需的工作。

问题6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标准》制定应重点考虑实施策略”者居首位,说明《标准》的实用功能最为关注。认为应考虑“评价体系”者居次,说明评价问题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解读”是在解决基本需求后,如何提高需求质量的体现;至于“理论框架”主要是研制者需要考虑的,不被多数使用者所关注。

四、调研结论与实施建议

1. 关于《标准》性质特点和制定理念。

(1)《标准》是国家青辅协制定的行业文件,是中国青辅协对从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人员在该领域基本素质的要求。它不是量化指标,也不是执行条例的细则。首先它作为一个标准,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特点,《标准》只能是大多数科技辅导员都必须达到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不是每一个成员的最低要求。随着发展,整体水平提高后,基本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标准》的可变性成为必然。而当前,“基本标准”的研制是首位的。再者,要求从业人员在每一个维度都具有标准的要求,基本达到就可以,并不要求在每一个方面都达到优秀,即所谓“合格”或“及格”这一级别要求。

(2)除《标准》概念的界定外,从《标准》工程的推进程序上讲,《标准》制定之后还要进行培训考核、资格认证、岗位聘任和专业职称等工作,其中科技辅导员能否通过资格认证、持证上岗的培训考核,才涉及量化的要求,《标准》只是对培训考核、量化具体内容指标的指导性文字,而不宜出现指标细则的要求,用“向度”的概念要求,《标准》的研制更应明确“向”的要求,而不突出“度”的特点。对于“度”的把握以不与《科普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相关条例相冲突为原则。

2. 关于《标准》的功能定位与权重分配。

(1)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对《标准》的第一要求,但实施中也需要辩证地理解运用。目前,我们正在制定的是“第一版”面向全国科技辅导员且对大多数人适用的一个基本标准,是《标准》工程实践的首次尝试,也是以后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所以先制定一个通用标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它首先保证了现实状况的针对性和操作的有效性;有第一个“通用标准”做基础,可在以后进展中延伸出更适合各领域特点的的“分类标准”,突出各领域的特色,但仍以“通用标准”为“归宿”;随着发展,学校各学段和同一领域中人员水平的认定,以及为未来的岗位聘任与专业职称提供指导,制定一个“分级标准”也是必要的,但从现实考虑,必要但还不必太急切;而在未来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修改重构,制定符合相应阶段使用的“分期标准”也是势在必然。所以,制定哪一类型的《标准》是由发展不同阶段的条件所决定,它所体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本阶段首要制定的是“通用标准”,它是初期面向全国科技辅导员队伍规范管理与发展的指导性文本。

(2)如何实现理论对实施工作的有效指导,将我们的理性设计转化成有效的、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以及能对后续的资格认证、培训考核提供指标和量化的参考依据是我们要下大力量解决的主要矛盾。我们目前制定的是一个适用于全国大多数科技辅导员的基本标准,是一个行业资格的准入标准,只涉及要求,不涉及岗位,也不受“学历专业背景”、“岗位专设”、“职称系列”等这类“专业与非专业”因素的直接影响,所以无论专职和兼职都需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基本标准,接近底限,但不是底限,对于“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着重考虑底限,矛盾就容易解决。所以我们面对这一开创性的工作,首先要有理性的思考,确定正确的目标方针,如以针对性强的理论指导,可先以成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确保初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进而推动这项创新实践的探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最后再实现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为《标准》工程的进一步良性推进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3. 关于《标准》制定的基础条件与保障条件。

(1)“实践经验”与“科学依据”是我们研制《标准》最主要的基础条件。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哲学的基本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也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标准》作为一个推进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这项实践活动的理性文本,必然要以“实践经验”为基础,这也是我们围绕《标准》的研制,许多工作从调查研究开始的缘故;为推进《标准》工程的进展,无论是《标准》文本的研制还是后续工作的开展,我们都始终不能放弃实践环节,不能忽视经验的总结积累,使文本的内容深深扎根于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这项工作的实际。再者,《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是理性构建《标准》框架的科学依据,作为一个“基本标准”,从推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科学、规范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点出发,构成其基本框架的“向度”中,其中的“度”来自于我们对国情的把握,而“向”就来自于这两个指导性文件中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领域的直接与间接的要求,我们决不能凭空抑或是只凭经验感觉杜撰文本,必须使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具体要求在《标准》中得以具体呈现,使之既富于理性,又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配套于国家的整体工作,这样才有助于形成“同行的共识”。“国外的模式”相对于我国更多的属于先进的模式,但需要有国情基础与内化能力,我们应该有积极借鉴的意识,但也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有基础的先进地区可提前进行,其他地区也可及早准备。

(2)《标准》出台后,配套的“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是科技辅导员们最为关注的。《标准》的推广实施是一项社会实践工程,所以,从为服务对象本身考虑,为保证其有效性,《标准》内容确定后,实施的策略应是着力考虑的内容;为体现《标准》的动力性和指导性特点,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评价体系也是实施工程另一要完善的内容;“内容解读”是相对《标准》文字的简约而做的补充工作,如何具体、有效地理解而产生的认识需求,应随后配套出台;“理论框架”是文本研制的灵魂,科技辅导员们虽不倾力关注,但理念的形成、实践的指导以及对今后的发展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标准》文本前期形成的要素,是研制者的思想基础,是研制工作先最应予以关注思考的。

总之,作为国家科协首版《标准》应是一个对于当前多数从业人员能过达到的基本标准,是对于操作层面的指导性标准,是对于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通用标准,标准面向底限而非底限,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是使标准符合我国国情与发展规范的基础,配套的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是标准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这也应是基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行业共识基础上的、理性地制定和撰写《标准》文本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摘要:国家《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标准》作为国家科协首版《标准》,是当前多数从业人员能够达到的基本标准,是操作的指导性标准,是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通用标准。《标准》面向底限而非底限,因此,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是《标准》制定的最重要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是《标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8.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八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稳定;发展;影响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17-03

在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共表彰了142名优秀会员,有85%来自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由此可见,在数量可观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中,中小学教师是主力,基础教育领域成为国家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开展工作的最大板块,他们为推动我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科技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辉煌的荣誉之后,却有不少科技辅导员出现了转型、隐退等消极念头,其中不乏中青年教师,据有的省市负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的人士反映,每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流动近50%,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稳定这支队伍?如何让这支队伍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这支队伍在我国课外科技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基于当前现实和未来发展必须深入思考和力争解决的问题。作为《标准》课题组成员和成员单位,我们采取了调研分析方法,以期以事实为根据,揭示导致该问题主要原因,提出发展的建议。

一、基于问题的调查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并根据会议期间代表们研讨和交流中的生成性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5个相关内容设计如下:

问题1. 您的工作单位属于 ①学校 ②科协 ③科技馆 ④社区工作站

问题2. 您主要从事的工作 ①科技教育 ②科技普及 ③科技竞赛 ④科技管理

问题3. 您认为当前科技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①没有职称体系②待遇低③工作繁重④得不到理解。

问题4. 关于科技辅导员问题,您认为当前首要解决的是①从业标准 ②生活待遇 ③专业职称 ④社会理解

问题5. 您认为科技辅导员体系职称制度推行中可能的制约因素为①评价体系 ②教育部门认可 ③单位认可 ④社会认可

问卷调查是在河北省11个地市的科技辅导员群体中进行。调研工作跨越小学、中学、大学几个学段,覆盖学校、科协、科技馆、社区工作站等领域,调研对象涉及学校教师、科技场馆人员、科协管理人员和社区科普工作人员。

二、调研数据统计与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一)调研数据统计

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10份,经数据统计,问卷中各选项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反映了河北省区域内科技辅导员队伍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现状、理念特征和愿望取向,为我们进行理性分析和提出有效的实施建议提供了实证性的认识基础。

(二)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问题1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校是目前青少年科技活动最主要的领域,学校教师在科技辅导员队伍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是科技辅导员中的主力军,显示出学校教师在科技辅导员队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问题2 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辅导员中的多数人是从事科技教育工作,少部分人从事科普、科技竞赛和学校科技管理工作,体现出学校科技工作多方向和多层面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体现了学校科技工作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特征,科技工作逐渐成为学校常规性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这部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必伴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3 调查科技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无论是起步阶段还是发展阶段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这是行业内的热门话题,也是目前管理层极为关注的焦点。从调查结果看出,四个选项虽有差别,但区分度不如其他问题明显,说明这四种因素对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影响均不能忽视。“待遇低”居首位,它影响到科技辅导员们精力投入与生活质量,因为许多科技辅导员反映这项工作不计工作量,无劳务费;“没有职称体系”影响到他们在该工作领域的专业发展空间,为实现职级愿望,只有转入其他系列,无法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工作繁重”主要体现在科技辅导员工作具有课外、应急和创新的特点以及竞赛普遍带有的功利性等,使他们在非常规化的时间还要进行非常规化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得不到理解”使他们失去了必要的社会认同,科技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好的社会发展意义,但大多数学校却未能将其纳入主体工作的结构,而是作为“增光添彩”的辅助性或修饰性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科技辅导员在高投入、低收入、无职称希望之后,也很少能得到必要的舆论肯定和同事理解,使他们进一步感到自己在工作环境中价值的无谓性,最终黯然离去。

问题4 针对众多问题,要把握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工作切入点,整体工作应以怎样的程序进行。从调查数据中看出,该问题中“专业职称”呼声最高, “从业标准”、“生活待遇”紧随其后且要求程度相当,“社会理解”次之。

对该问题认识的关键是分清工作重心与工作程序的不同。这里,“专业职称”是重心,是当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地位和综合待遇的一个标志,是稳定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关键、核心与目标,是热点,也是重点。专业技术职称的落实,能使科技辅导员的专业思想和工作热情得到稳定,生活待遇得到提高,社会理解和承认能够得以实现。但是,作为工作程序,需要持理性态度,热度最高、渴望度最大并不一定是整体工作的起点或切入点。科技辅导员的职称制度不是凭空建立的,它需要前期的建设基础和必要的建设程序,需要经过行业资格认定、职业资格认定、岗位聘任、专业职称几个步骤方能实现。所以,“从业标准”的制定以及从业资格的认定才是眼前我们整体工作的切入点,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5 调查是推行科技辅导员体系职称制度中可能的制约因素。从结果可以看出,四个选项①评价体系,②教育主管部门认可,③单位认可,④社会认可,选择比例依次为29.9%,52.7%,6.0%,11.4%。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虽然许多专业技术工作的评价方法或由政府或由行业协会制定,但最终领导、掌控和执行者还是政府主管部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体系的职称制度也不例外。所以“教育部门”对科技辅导员职称制度建立和推行起主要作用既是现实也是共识。另外,职称是专业技术工作发展台阶的社会标志,所以,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也是促使这项工作能够正常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成为大家认为的第二权重因素。至于“单位认可”和“社会认可”是由前两者决定的。

三、研究结论与实施策略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四点结论及实施策略建议。

1.学校教师是我国科技辅导员队伍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科技辅导员工作体制的建立和政策的制定应该更多地考虑这部分人员的利益和需求,特别是与专业发展相关的问题,是需要考虑的重点。科技辅导员的工作是由科技教育工作而延伸出来的,具有新生的特征。搞好这项工作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其体制的建立和政策的制定要为科技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使其付出、贡献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认可,使他们能专心地、长久地、更好地从事这项工作。

2.科技辅导员工作也是服务于国家未来的一项事业,也是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展与进步是每个人工作与生活的普遍要求。然而,长期的艰苦付出和承受不应有的社会漠视,是造成这支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待遇低”和“没有职称制度”是主要原因。而在当前事业单位职称决定待遇的现实下,职称问题实际上是最主要的问题。

3.科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所面临的多种问题中,“专业职称”的解决是重心,它将带动“生活待遇”和“社会理解”等问题的解决。“从业标准”是国家进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整体建设的切入点,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看似平行出现的四个问题实际上是程序逻辑和效应逻辑的问题。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必须遵守现代职业资格制度的一般要求和程序。现代职业资格制度是现代社会的职业教育评估形式,是职业技能实现社会化评估的一种方式,也是人才规格统一化的必然反映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我们目前面临的科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标准》的制定、从业资格的认定、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确立是固有的必要程序,我们应引导科技辅导员理性地遵从规律,而不是盲目地违背规律。

4. 科技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从大概念上划分也属于教育的范畴,所以,该体系的职称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也离不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的方针:政府推动,全民参与。使之在青辅协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使之不仅建立,而且能得到实质上的推行。在职称制度建立后,还必须制定符合本领域特点又能够与现有职称制度接轨的科技辅导员职称评价体系,保证统一性和公正性。

从根本上说,职称制度是强化队伍专业性、建立有序有效的人员结构、促进专业人员建功立业、提高专业人才待遇、稳定科技辅导员队伍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也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一项目标。职称问题的解决可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但科技辅导员行业起步伊始,职称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职称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协会与人事部门、劳资部门、立法部门、教育主管等部门的共同合作,比单纯由协会制定《标准》具有了更大的社会复杂性。所以,我们应做的工作既要力所能及地推进程序的进展,又要让科技辅导员理解这项工程的艰巨性。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能违背。要稳定科技辅导员队伍,职称是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标志性工作。但在发展时期,我们要继续强化宣传科技辅导员工作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大程度上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推进政府部门、工作单位最对这一新生领域的认同、支持和接受,把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纳入到常规的结构性工作中,实行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统一奖惩考核;同时,也要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自身的专业化建设,加快从业资格认定、岗位聘任和职称制度等管理规范化的进程,让科技辅导员认识到这一新生行业存在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步解决,以此实现队伍稳定,保证可持续的建设发展。

9.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九

中国网 | 时间: 2005-08-05| 文章来源: 中国科协

海南省三亚市一中 韦迪兴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单位在全国倡导的一项大型青少年科普活动。它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自1985年以来,积极策划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共获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级一、二、三等奖26项,省级一、二、三等奖84项。下面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结合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1、按照初中生物课本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外出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我和科组老师先后指导学生制作出植物标本1800多件,昆虫标本900多件,海洋鱼类标本200多件。其中一部分存放在生物实验室,供教学和学生学习之用。

2、按照高中生物“生物和环境”一章的教学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学校附近的生态环境”活动。要求学生在外出调查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并登记评分,作为测验成绩记入成绩单,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0多年来,先后有3000多名学生外出调查并写出了本地生物种类调查表、当地动植物资源保护情况、植树造林、环境污染现状等情况的实习调查报告3000多篇。

二、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

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我校规定每天下午4:00—5:00为课外活动时间,利用这良好的契机,我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①进行显微镜操作比赛、生物知识智力竞赛、环保知识智力竞赛、海洋环保知识竞赛、环保黑板报比赛、自栽一盆花比赛、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比赛。

②观看环保录像、环保图片、野生动物标本展览室、生物进化史录像等。

③配合科协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参观海洋水产养殖、野生动物驯化养殖场、淡水鱼立体养殖场等。

④进行蚯蚓养殖、果蝇饲养研究等。

⑤指导学生在生物园进行花卉扦插、压条等实践活动,并成功培育出一批花卉。

⑥参加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的“野生动物集图”活动,有21位同学成绩突出,被主办单位授予“全国绿色小卫士”称号。

⑦指导学生进行卫星搭载农作物干种子培育的试验活动。1992—2002年,利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的卫星搭载的种子,先后进行了番茄、白菜、长茄、青椒、黄瓜种子的对比种植活动。经过辛勤的培育、观察、记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上级有关部门提供了一批详实的资料,写出的论文频频获全国奖。如1993年“卫星搭载番茄种子科学实验报告”获全国青少年“卫星搭载番茄种子科学实验”评比一等奖、省一等奖;1997年“卫星搭载白菜种子对比种植实验”获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一等奖、省一等奖。1999年“高空气球搭载长茄种子科学实验”获全国第五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评比二等奖、省第一名;黄也同学获“环境科学活动论坛最佳提问奖”。2000年“太空青椒种子对比种植实验”获全国第15届创新大赛论文评比二等奖、省一等奖,学生方金华获教育部主办的“长江小小科学家提名奖”。另有1998年“卫星搭载白菜第二代种子对比种植实验”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⑧开展环保科技活动,进行专题环保调查、环保科学考察并撰写环保调查报告和环保科技小论文。1987年—1998年,笔者配合学校领导,先后7年7次组织学生参加市环保局、市科协组织的市环保夏令营,还自己带领学生到三亚市内、市外,实地观察、调查三亚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破坏现状、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等,并指导学生撰写出环保论文调查报告。先后写出了700多篇环保科技小论文和调查报告。覃磊同学撰写的《红树林可创造三亚旅游文化》获全国环保小卫士征文比赛一等奖。王国英撰写的《关于三亚市水污染的调查与建议》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评比二等奖、省第一名。唐南慧同学论文《甘什岭无翅坡垒资源保护的调查与建议》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评比二等奖。郑远新的《三亚市垃圾污染的调查与建议》获第三届全国生物和环境科学活动评比三等奖、省一等奖。容旭岛写的《三亚市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吴清源的环保设计《三亚市红树林的恢复和种植设计方案》获2000年全国青少年环保活动设计评比优秀奖、省第一名。吴清源、覃磊、王国英同学的创新性建议还被市政府采纳,立项实施三亚河污染处理工程,三亚河红树林公园整治工程和补种三亚河红树林等工程项目。

三、几点体会

①通过10多年的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在学生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参加活动的学生,参加高中生物会考,绝大多数成绩为A,个别为B,全部考取了大中专院校。不少学生毕业后,成了生物科技科研、环境保护事业的骨干分子和领导。未考上大学的学生,许多从事水产养殖、作物栽培、环境保护等工作,有3位学生被评为市十杰青年,5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团员、学生干部。

②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能使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和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具备科学创新素质。

③通过指导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也能促进教师的思想、科学、文化等诸方面能力水平的提高,做出的成绩也能受到社会和学生的好评。笔者本人因此写出教研科研等论文在省以上刊物发表118篇,合著省劳技教育等书26本出版,独著《科技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一书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宣传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方法和途径。呼吁社会各界和青少年对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视,并积极参与。这些论文中有35篇获全国一、二、三等奖,9篇获国际优秀论文奖。《科技教育的实践与探索》2004年获 “中国教育学会奖”二等奖。本人亦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奖、全国青少年优秀科技辅导员、海南省优秀专家等全国、省荣誉称号14个。

④要指导好学生进行青少年科技活动,教师必须有强烈的活动和辅导意识,要有高尚的品德以及高度的意识和耐心。要认识到这也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作为教师对搞好此项活动责无旁贷。

10.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心得 篇十

2012年2月25、26号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举办的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本次辅导员培训班的目标是:适应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推动中小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途径;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理论素养,掌握科技活动设计、策划和组织的基本方法,提升辅导科技实践活动的实践能力,为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提供有效服务和支持,促进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两天的学习时间紧张又丰富,却使我对辅导员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到科技创新并不神秘,并非遥不可及,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源自于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学生能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主要看他会不会思考,会不会探究;两天的学习,也让我认识到开展科技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让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探究、善于创新和善于实践的习惯。对于我们普通教师来说,掌握创新的技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实践的深入开展等问题都是尤为重要的。同时我也了解到了我们泰安市在青少年科技培训这一块的现状、师资力量、和国外以及外省市的差距、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外的一些专业比赛的比赛流程等。现在的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在科技创新这一方面的培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像中国的海尔、海信等大公司在中国很厉害,但是在国外却很难与日本韩国等国家抗衡,很大程度是由于国家的创新能力。科学创新应该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开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今后的中高考中也会加强这方面的录取比例。

作为刚接触科技教育的普通教师我们也要追求观念上的改变,要指导好学生进行青少年科技活动教师必须有强烈的活动和辅导意识,要有高尚的品德以及高度的意识和耐心,要认识到这也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同时也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一定的手段,在活动中要做到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做到指导学生但不包办代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活动前对学

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意识,明确活动目的,提高对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11.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活动、科技活动、科技辅导员

在我国饱受诟病的“奥数”培训活动一直在数学科技活动中充当主力军角色,而国外促进青少年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数学教育却让我们羡慕不已。如何为中小学生组织数学创新活动,引起很多教育同仁的深思。作为一名小学科技辅导员,我一直努力地探索着数学和科学教育。我坚信用科学教育的思想指导学生数学创新学习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数学创新活动也是我在小学科技辅导工作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下是我对指导数学创新活动工作的梳理。

一、创新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长期以来,数学科技活动主要就是讲座、练习、测试、竞赛等形式,活动也必须向着应试教育倾斜,给学生增加压力,被社会诟病,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创新活动的必要性更加凸显。创新数学活动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数学科普活动

数学科普活动是针对全体学生最广泛的数学科技活动。开展数学科普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数学家的榜样作用,了解课内外的数学研究方法,了解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现在的数学教材在学生了解数学史、数学家、数学研究方法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等方面远远不足,学生只有通过课外书刊、网络等才能更好地学习。如果科技辅导员再组织一些专题讲座、专题阅读活动等科普活动,对于学生认识数学科学世界能起到非常好的补充作用,对其他数学科技活动也能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数学科普活动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让学生补充更多数学知识,还要掌握科学的数学方法和技能,更要获取丰富的数学思想和精神。比如,在“质数”主题科普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史料,让学生认识钱德拉筛子、厄拉多塞筛子等这些数学典故,也可以把这些“筛子”制作成实物模型用于创新学习;让学生重新验证或经历历代数学家的证明,运用或探索历代数学家的猜想,学生可以从事质疑、利用、联想等探究活动,再把其中的思想和收获运用到其他有规律图形或数字的研究中去。

2.数学探究活动

数学探究活动是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思考、探索某些数学现象或某一过程的结论或规律,以类似数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讨和研究。它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掌握和继承。在科普活动中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的模式,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亲自实践学习科学家参与力所能及的研究。数学科技探究活动应作为数学科技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开展。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勾股数时,有学生给我提出大胆的数学问题:能不能通过勾股数组呈现的规律,从已知直角三角形任意一条边长,求出另外两条边长来。我们根据大量数据比对探究,终于研究出一种“根据勾股数组任意其中一数求其他两数”的初等数学方法。至今,我仍然觉得这是我指导的最成功的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从问题的选择分析到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3.数学创造活动

数学创造活动,指学生对数学方法和日常数学学习用具的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活动。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数学创新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过程,成就感得到满足,科学素养也在悄然提高。科技活动的重心在于创新,数学活动也不例外。在数学创造活动中,学生可以研究各种数学难题的创新算法,也可以研究基本运算的创新速算方法,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制作创新数学模型的活动,这些活动甚至可以与“科技小发明”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我在组织学生探究“三阶幻方”时,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镜面和对应原理,发明了“三阶幻方推算盘”学具。在探究“2位数乘法竖式”时,我们运用乘法速算知识改变乘法竖式,运用古写算法研究“格子算法”,并且还制作了“磁性乘法方块”学具。

4.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数学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学习和探究到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等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实践的创新活动。通过数学实践,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创新数学应用领域,收获成功的喜悦或经历的兴奋,绝对是让学生欣然参与的活动。比如“研究某道路拥堵的限号问题”“探索学校食堂排队窗口设置问题”“探究学校集体操排队问题”等现实数学问题,让学生乐于参与,并且有一定收获,都是科技辅导员应重视的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安全性是其开展的首要保证。

5.数学整合活动

数学整合活动,指数学与数学外的其他学科整合学习的创新活动。数学整合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融入别的学科学习中,别的学科知识也可以帮助数学学习,体会到学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鼓励学生善于同时运用更为广泛的多学科知识思考、分析、决策和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并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例如,在科学实验活动中的数据分析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解决,应用Excel软件,结合函数思想,研究公式简化等,学生在几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数学活动的操作建议

1.处理好数学教学和数学科技活动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数学科技活动是学校科技教育的一部分,与数学教學是不可分割的,但也有很多地方不统一。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与数学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完全一致。但是数学创新活动的内容就不一定非得跟数学课程一模一样,否则会阻碍限制数学科技教育的正常发展。数学教学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创新活动也是这样。但数学教学更强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目标,而数学创新活动则更关注学生使用科学方法应用创新数学学习和研究。其次,我们更应该清楚,数学创新活动肯定不为数学应试教育服务,可以说,它们是背道而驰的。数学创新活动不能搞成专门提高数学成绩的活动,比如有的类似“怎样提高应用题解题能力”、“怎样快速四则运算”的研究对数学科技教育没有一点好处,甚至偏离了自己的方向。

2.把握好数学科技辅导员的角色和作用

可以这样理解,数学科技辅导员是依靠自己的数学学习和教育背景,依托教育、传播和普及等渠道,通过设计、组织和实施数学创新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专业人士。可见,学生是数学创新活动的主体,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数学科技辅导员是数学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好的数学创新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科技辅导员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科技辅导员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实行探究性活动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科技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在探究性数学创新活动中,辅导员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依靠和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重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3.数学创新活动应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学生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在组织活动时,辅导员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组织和实施数学创新活动。在同一活动中制订不同层次的数学探究方向,切莫在活动中加重学生的负担,也切莫故意减慢高素质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步伐,否则会阻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脱颖而出。辅导员在策划、组织和实施数学创新活动时,有意识地增加个体活动的比例,就非常有助于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数学创新活动应营造“自己的宽松环境”,保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摆脱应试的环境,创造科研的环境。因为数学创新活动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必须保证学生课外参与数学创新活动的时间和必要的辅导,不能将活动时间变为补课时间。其次,数学科技辅导员在学校必须是一个群体,师资数量是决定开展有效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活动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决定活动不能以固定内容长时间开展,所以活动指导不能以固定教材指导,科技辅导员策划组织活动要经常创新。总之,数学创新活动在开展时不应有过多的“限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素质才能得到提升,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才能得到选拔和提高,这才是数学创新活动开展的正确道路。

数学创新活动如果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探索,势必成为学校科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只要科技辅导员坚持探索,必定能为学生数学素养和科学素质奠定更堅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田自豪,四川省宜宾市旧州小学校,小学一级教师、科技辅导员,电子信箱:tianzihao1979@qq.com。

点评

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中,一位西部地区的小学科技辅导员能够通过自身思考、研究和探索,开发出深受青少年欢迎的系列数学创新活动,实属不易。本文作者正是紧扣“创新科学教育内容的实践探索”这一征文主题,通过总结提炼的案例,为我们呈现出数学科普活动、数学探究活动、数学创造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整合活动等不同类型的数学创新活动,对广大科技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如果作者在所论述的实践探索中,能够注意与相关先进教育理论相结合;同时解决好论文“创新数学活动的操作建议”部分逻辑关系不够清晰的问题;以及扭转把“摘要”视为“内容提要”的认识,则会使本文的学术性更为明显。

12.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十二

一、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

1. 公众对课外科技活动认识不够。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束缚, 一部分学校和学生家长只关注学校的升学率, 忽视了学生接受科技教育、参与科技活动的重要性, 导致青少年普遍对科技不感兴趣, 对课外科技活动冷漠。

2. 部分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吸引力不足。

由于组织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资金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 大部分学校存在活动设备不齐、辅导员辅导能力较低、策划活动方案不够全面等问题, 致使青少年对课外科技活动项目的参与率较低。

3. 科技辅导员队伍力量薄弱。

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中, 科技辅导员是活动的引导者。而在大部分学校的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中, 存在着兼职、专业知识不足等现象, 科技辅导员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 使其所在地区、学校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总体水平偏低。

二、加强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措施

1. 校外机构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一要做好对青少年的引导。对青少年的引导, 学校是第一位的, 社会是第二位的。校外机构如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只有认识到这个关系, 才能组织好青少年的课外科技活动。校外机构只有广泛与学校协作、联合, 通过学校的组织, 让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加“大手拉小手”科普活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调查体验活动等课外科技活动, 才能使他们了解到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科普知识, 弥补中小学科技教材滞后于当代科技水平的问题。二要通过竞技性科技活动, 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这个科技活动不仅可以展示青少年的知识面、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而且可以使他们收获科技创新的设计、科技论文的选题等成果。

2. 建立健全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的深入, 学校和校外机构密切配合, 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使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迅速发展。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大手拉小手”科普活动等已形成常规活动项目。另外, 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活动, 如陆海空模型制作与比赛、无线电测向等形式的科普活动。要使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取得切实效果, 就需要对如此众多的活动项目进行归类、整合, 需要以这些活动项目为依托建立一个健全的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说:一要夯实科技活动的基础, 制订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的管理办法、竞赛规则、评选办法等, 营造一个“公正、平等”的活动氛围。青少年科技中心等校外机构应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技能辅导、专题讲座和展品展示等活动;组织基层科技教师和辅导员专业培训, 进行业务竞赛等;建立各类人才队伍如专家队伍、志愿者队伍、科技教师队伍等, 确保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二是科技活动要做到统筹兼顾, 实现以点带面。开展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离不开市场经济, 这就需要注意区域经济的条件。经济条件好的地区, 可以通过“活动养活动”的方法开展活动, 如组织开展航海航空模型比赛等;经济条件差的地区, 可以通过各级组织的资金注入开展活动, 如创新大赛、求知计划、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等活动。同时, 要做好各项活动之间的结合, 以节约活动经费为重点。三要健全科技活动的评估体系。一个完整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需要经过策划、组织管理、制作、效果评估、反馈和考核等环节。至于科技活动是否成功, 是否创新, 则要看评估的结果。通过评估, 可以对青少年科技活动具体的策划者进行综合评定和绩效考核, 对学校和学生受益的情况进行评定。这些评估和考核, 不仅可以对各基层单位的工作给予肯定, 使科技活动工作的总结更加科学和规范, 而且可以使人们摒弃以前对科技活动要靠印象、要靠关系进行表彰的印象, 对促进青少年科技活动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3. 提高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程度。

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存在着公益性和普惠性问题。那么如何提高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度?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放低活动门槛,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策划一项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时, 首先要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其次要考虑学校组织开展活动的难易程度;最后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 使活动设计、规则、实施、评估和总结各个环节一目了然, 便于科技活动的开展。二要设计各年龄段学生适宜参加的科技活动。目前, 我国主要设有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手拉小手”科普、科技馆进校园、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科技活动。在此基础上, 可以设计更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活动, 如三模一电、七巧科技等, 以使科技活动涵盖各年龄段学生。三要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如青岛部分中小学每年开展一次的“科技节”活动。如同体育运动会, 它让每位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 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展露才华的舞台。

4. 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要做好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科技辅导员开展科技活动项目的业务交流和讲座, 邀请国内青少年科技活动专家开展讲座和指导, 提高科技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辅导能力。二要建设好科技辅导员之家, 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青少年科技中心等校外机构要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在科技活动指导、资源、器材和宣传等方面, 全方位地为科技辅导员做好服务工作。三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来促进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把开展科技教育作为考核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内容和指标。在教师的激励机制方面, 应将科技辅导员辅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纳入评价系统, 要确保科技辅导员在评优、晋级、职称评聘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三、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1. 注重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平台建设。

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确定了大联合、大协作的总体格局, 这对做好未成年人科学普及工作有着积极作用。搭建多种形式的平台、广泛联合社会力量是提高青少年科技活动水平的重要方法。青少年科技中心等校外机构有着网络齐全和密切联系科技人才的优势, 它可以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大型企业的联系,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实验室开放、专业性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形成一支专家型的科普宣讲、指导队伍, 定期到学校进行科普讲座。同时, 也要注意引导青少年在日常和寒暑假课外活动中参与社会组织开展的科普活动。通过开展青少年各项竞技科技活动, 搭建青少年展示和交流科学知识的平台, 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2. 注重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协调发展。

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分为科学普及性活动和科技竞技性活动。两种活动如同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科学普及活动是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性工作, 没有功利性, 适合于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科技竞技活动是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风向标, 需要一些资金投入, 适合在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开展。

3. 注重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品牌建设。

以青岛市为例, 近年来, 青岛市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了科普工作品牌创建工作。青岛市科协、区科协及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在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提升区市科普服务能力, 积极打造具有本单位、本地区特色的科普工作品牌的同时, 探索出一系列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工作品牌, 促进了全市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健康发展。如青岛市青少年中心推出了“科技绿洲”服务品牌, 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另外, 以青少年科技传播系列活动、青少年科技健身系列活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为支撑体系的科普品牌, 成为青岛市科协工作的重要亮点, 取得显著成绩。

13.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十三

教育普及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源远流长。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文明礼仪更是成为交流、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手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理解的、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是当前基础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关爱他人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活动宗旨

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德育素质,以文明礼仪、礼节知识为重点内容,使广大青少年学习和牢记文明礼仪常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行为举止,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水平,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贡献。

二、活动主题

“文明礼仪伴我行”

三、活动时间

2008年9月1日 至 2009年9月1日

四、活动对象:

本校全体在校学生。

五、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李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成员:任伟彬(德育处主任)

桂艳东(团支部书记)

翟晓燕(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六、活动内容

(一)以《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为主要内容,印发学习资料,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学习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

(二)学习新《小学生守则》,结合实际情况召开礼仪普及主题班会,结合自己日常生活、学习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三)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1、体验教育活动

①“在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②“美在文明、爱在礼仪”自我成长活动;③“讲文明、懂礼貌” 争当“文明礼仪之星”活动;

2、“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竞赛活动

①“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活动;②“文明礼仪伴我行”书画比赛活动;③“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比赛活动。

3、集体教育活动

①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班会;②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报告会;③“文明礼仪伴我行”主体宣传活动

利用学校现有的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文明礼仪常识,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宣传计划。

七、活动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08年9—10月)

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教育作为本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让所有学生了解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在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认识。

1、举办启动仪式,由少先队大队长宣读“争做文明少先队员”倡议书。

2、利用班队课和教师会议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利用思想品德课、校本教研课指导组织全校师生学习《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结合学校日常行为要求,提出行动目标及要求。

4、开设礼仪课。组织“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的文明礼仪宣传活动;组织文明礼仪专项训练,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用语成为校园里最流行的言语。

(二)实施巩固阶段(08年10月—09年6月)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思想意识的快速提高。

1、利用我校现有的校报、黑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宣传渠道,以“文明规范办我成长”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根据我校学生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将礼仪、礼节、礼貌、敬人、自律、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内容,编排成歌舞、朗诵、小品等形式的文艺节目,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展演活动,向全社会宣传文明礼仪。

2、“文明每一天”——践行文明礼仪活动。践行文明礼仪是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只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践行文明礼仪,才能使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得到真正提高。通过践行文明礼仪,还可以带动和感染周围的人,使文明礼仪之风吹遍校园、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

3、组织学生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每天做几件文明事,逐步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进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友谊和真爱。“文明在我口中”:从讲文明用语,正确使用称呼,不讲脏话、粗话等方面开始;“文明在我手中”:从保持清洁(如不在教室、楼道、操扬等公共场所乱扔纸屑、果皮,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等)、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等方面开始;“文明在我脚下”:从文明行走,文明乘车,文明游园,文明用厕等方面开始;“文明在我心中”:从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等方面开始;

4、“校园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树诚信文明校风、做诚信文明学生”主题教育。让学校的诚信教育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同时开展诚信格言、校园诚信文明用语、诚信故事收集等活动,以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形式,使学生感悟、体会诚信做人的道理。开展“诚信学生”、“诚信班级”的评比表彰活动,表扬一批优秀的学生、班级,树立典型,把诚信素质列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5、“我们的身边文明”——调查活动

号召每个班同学成立调查小组,根据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我们的身边文明”调查表,对身边的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组织各班走进社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开展 “做清洁小卫士”、“建设社区我参与”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4)、总结阶段(09年7月)

1、活动主题: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总结这项活动的典型和经验,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2、活动内容:

(1)、组织开展学期“学校文明之星”评比活动,并通过学校学生集会进行表彰。

(2)、全面总结学校一学年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方面和存在的优势,根据以上情况制订下阶段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计划,并完成活动总结报告。

苏尼特右旗第一小学

14.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篇十四

太阳能的利用与探究

班级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小组创立及职责:

活动小组组长:韩宝锋负责活动方案的组织、策划、制定和实施 活动小组副组长:樊晓娟负责活动方案的管理和具体实施

王伟敏负责活动方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活动小组成员:牛小璐韩萌刘旭光周跃军石浩丽负责活动方案的调查、开展和实施

活动实施时间:2006年12月——2007年4月

一、活动背景: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创新性社会的进程中,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关注的重点、建设的关键。因为,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上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小加强学生对能源合理利用的学习、实践、探究,其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二、活动目标:

1.经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探究其原理,懂得合理、科学使用太阳能的方法以及重要意义。

2.加强对我国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基础知识学习研究,加强对能源利用技术等高科技发展信息的了解。

3.在动脑动手参加实践中,设计太阳能利用的器具,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4.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科学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搜集资料信息(06年12月10日——2007年1月10日)

1.全班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或通过上网查阅太阳能能源的相关资料,了解太阳能这一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如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太阳能利用发展史;太阳能的优缺点等等)

2.全体学生向家长和安装太阳能系列产品的家庭或单位进行调查访问活动,并做好访问咨询中太阳能系列产品的特性及优缺点的记录。(如太阳能无污染,使用安全,避免了毒、废气体和废渣的产生,可缓解煤、石油、可燃气等能源紧缺状况,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但太阳能要受到夜间和阴雨气候的影响,家用太阳能仅利用在提供热水方面,比较单一等等)

3.归纳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

(二)、学习活动:实践探究原理(07年1月11日——2月10日)

1.以班级活动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太阳能装置及使用方法的学习研究活动。

2.在多媒体教室由指导教师韩宝锋老师演示太阳能家用集热设备装置,进一步探究其科学原理,掌握有关知识方法。

3.全体师生共同归纳家用太阳能设备和一些小型太阳能仪器设备的优缺点及使用改进方法。(如太阳能受夜间和阴雨气候的影响,这是利用太阳能所遇到的最大限制,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限制正在逐步缩小。目前,一般家庭太阳能热水器,都有储热槽储存热水,高级一点的储热装置,即使连续一二天阴雨,仍能使用前日储存的热水。还用固体储热和化学储热法。家用太阳能仅利用在提供热水方面,比较单一,应引进广、电转换技术,开发太阳能解决建筑物的取暖等;还要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和解决冬菊利用太阳能的技术问题,提高整个热水系统的效率等等)。

(三)、操作活动:创新设计制作(07年2月11日——4月10日)

1.科学幻想:创想太阳能装置的未来发展,让学生通过对未来太阳能仪器设备设计,在动脑动手实践中,提高发展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2.小组介绍:创想设计的作品可以是制作模型,也可以绘制设计图,讲解设计思路和科学原理等。最后通过各自的介绍交流,评选出参加班际交流的作品。

3.班际交流:各小组代表介绍各自作品的设计思路和科学原理。

4.公正评选:进行投票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科技创新作品,评选出优秀科技创新优秀学生。给每件作品打分(满分5分)评分标准:①装置注重环保,不污染空气,节约能源。②装置的造价是否昂贵,是否有一定的经济效益。③符合大众观念,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能走进千家万户。④装置设计理念心,科学性强。⑤作品名称是否有创意,有特色。

5.让辅导教师和活动小组成员对优秀展示作品进行复审、讨论和评论。

(四)、拓展延伸:关注科技发展(07年4月11日——07年4月30日)你还知道哪些利用太阳能的新兴装置、仪器和家用、工业用的产品,你了解她们的工作原理吗?(对学生了解的科技信息辅导教师作一一介绍,开阔大家视野,增加学生知识面,知道科学技术、能源利用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向和水平)

教师收集信息并作介绍:例如太阳屋、利用太阳能养殖、太阳能保鲜集装箱、太阳能空调热水系统、太阳能受机、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发电;2008北京奥运会召开时,奥运场馆外墙将贴上太阳能电池,场馆周围80%至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技术供电;而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来自太阳能集热技术;神州5号、6号载人卫星也运用了太阳能发电装置等等。工作原理举例: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及方法是一种新颖的利用太阳能速动空气发电,是利用太阳光能加热空气,使空气气流加速,使装置内部空气产生永久不息的持续性的气流推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它能实现大容量,高效率及低成本的发电,可建造数千千瓦至数万千瓦的电厂。具有经济、环保、安全等等特点,其主要原料是来自大自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光能及空气。表明本发明可以取代活力、水力、核能发电,对保护环境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15.青少年科技教育途径的思考与创新 篇十五

一、整合资源,提高效果

生活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且不说网购的便利与高效,光外出购票、就医预约、出行导航、问题查询等等就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可是,青少年科技教育却迟迟不肯和互联网牵手,或是不被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取之不尽的资源,不仅仅是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前沿资讯,还包括视频、音频、幻灯以及论坛、贴吧、博客、空间等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科技教育的效果。

二、学科整合,大胆创新

如火如荼的高效课堂建设,越来越多地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科技教育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中呢?没人否认实践出真知,可偏偏我们的学科教学忽视了实践,而让学生大胆创新,做中学、学中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理念,我们为什么不通过动手实践与实验验证来完成对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呢?如: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量角器去量一量固然比较精确,可是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建筑的角度是不是直角还需要量角器吗? 为何不试试用一根12米的绳子,分别在3米处、4米处固定,首尾连接,形成的不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吗?动手探索是人的天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天性让学生主导课堂,改变教材至上的现象, 不再以学会教材为目的,而是以教材为媒体来进行学习,立足于把生活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科技创新活动的乐园,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个性学生创造的需要,还能让学生走进科技创新的世界,实现智慧的启迪和快乐的传递。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各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创新中成长,在科技创新的追梦中成就自己。

三、角色转变,教学相长

科技发明与创新不单属于教师,也不单属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作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我们必须蹲下来,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不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按我们备课时设计好的套路去学习,而是和学生一起,在通往预定目标的过程中共同寻找一条捷径。角色转变了,教学才能互相促进;角色转变了,对于学生科学行为的培养才会变得顺其自然,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会更快地提高,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格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

四、评价激励,考核导向

我不否认教师的工作是良心的工作,但也不否认教师的工作也是为了年终的考核与评价,评价与考核本身就具有导向作用,学校工作的好与坏几乎囊括在对领导和老师考核与评价的标准里。 科技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把对科技教育效果的预期写进考核与评价的标准里。对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看起来比较全面,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评价,也难怪,通常学生会把科技创新大赛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而不是出自于兴趣。

五、多位一体,拓展方式

科技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学校的科技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与帮助,家庭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因此,科技教育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

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意识也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协助,让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欲望,不亲自去种田,发明不了播种机与收割机,蒸汽机是在烧开的水壶旁发明的。 许多知识都是在学校所学不到的,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地参与科技教育,科技馆与少年宫的建设与普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取决于经济条件,但舆论的宣传与氛围的创建这样一本万利的方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格局,才能开创科技教育的新局面。

以上是我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一点思考,很不成熟,但我坚信,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很快会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摘要:科技辅导员队伍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但是,担任科技辅导员职务的教师却往往不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将科技教育导向了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科技教育的创新就应该靠整合资源来提高效果,要融入学科教学,进行大胆创新,科技辅导员也要通过角色的转变来实现教学相长,学校也需要改变考核与评价的方式,将科技教育导向正常的轨道上来,家庭、社会与学校要多位一体来拓宽科技教育的途径,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与欲望。

16.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育活动方案 篇十六

关健词: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1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形式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些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试验、考察、种植等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活动内容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扩大、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生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由于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容易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因此,生物课外活动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和加深。这样,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仅可以学到一系列科学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增强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实验素质和热爱生物环境科学、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2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类型

注重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根据活动内容可以把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分为:

(1)观测考察型,主要是观测和考察动植物個体或群体的形态、分类或生活习性或环境、生态问题,。如“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调查”、“人体某些正常性状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等。

(2)实验操作型,主要在室内进行,不受天气的影响,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条件,如显微镜、恒温箱,药品等有关仪器设备。如“肥料量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植物向光性反应”、“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等活动。这类活动能使学生掌握各种生物的培养技术,具备准确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的能力。

(3)栽培饲养型,指导学生进行“果树嫁接”、“金鱼的饲养”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掌握动植物的栽培饲养技术,并能进行栽培饲养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

(4)参观访问型,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标本馆、养殖场和生物制品厂等,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并了解各种生物技术。

(5)游艺竞赛型,组织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知识竞赛活动,可以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比如开展生物学知识猜谜活动、叶脉书签制作比赛等,还可以开展生物周、爱鸟周等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更多的生物学知识。

3 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方案设计

生物学教师要想使科技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详细地设计活动方案。在设计课外科技活动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3.1 课题要吸引人

课题往往能反映活动的主题,所以一定要引人入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堂教学不同,它没有统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所以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愿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但不是自由活动,而是要在教师的批准下进行,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3.2 活动目的要明确

只有具有了明确的活动目的,才能科学地安排活动内容,恰当地把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学生的独立活动为主;课外科技活动是一项学习活动,还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3.3 合理地安排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合理恰当,不仅能使活动顺利地进行,还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应该提出要求,帮助学生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并帮助他们解决临时发生的困难。活动结束后,还要检查结果,指导学生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应注意尽量地降低活动成本,动员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器具,这样不仅能节约开支,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动手能力。

上一篇:初中历史提纲重点知识点下一篇:美术老师新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