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精选14篇)
1.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篇一
中国古代饮食餐桌礼仪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社会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了其饮食文化,其中皇宴文化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清代宫廷礼仪理所当然地突出皇帝的尊严,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清代初年,宴无定制。后妃、皇子、亲王、郡王及文武廷臣一经皇帝“钦定”,即可入宴。康熙年间,清代宫廷增设专门管理饮膳的机构和人员,不仅对皇帝饮膳、筵宴设立专档,还将重要的`筵宴定为制度,如除夕、元旦、上元、端阳、中秋、七夕、重阳、冬至、万寿、大婚等宴载入《大清会典》,编入《大清通礼》,列为法定宴日,对与宴进酒事宜也都有专门记载。清朝皇帝平时进餐称进膳或传膳。
皇帝进膳,除宴会以外,都是单独摆桌,菜、汤都各有碗盖,临时才打开。制作饮食,各有专门机构。各种茶水和用牛奶、奶油、盐、茶熬制的奶茶,由御茶房供应,各样点心有饽饽房制作,正餐饭菜由御膳房供应,晚点,在宫内别有承办之处。每天正餐两顿,冬季,上午六、七点左右进膳,下午一点半左右进“晚膳”,晚上六点左右进晚点。每一餐如何预备,都一一开列清单,呈报内务府大臣画行照办。
除夕、元旦是皇帝家宴的日子。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是乾隆继位以来首次筵宴。自下午两点开始摆设宴度。乾清宫正中地平南向面北摆皇帝金龙大宴桌,左侧(地平上)面西座东摆皇后金龙宴桌。乾清宫地平下,东西一字排开摆设内廷主位宴桌。西边头桌:贵妃,二桌纯妃,三桌海贵人,裕常在;东边二桌林妃,三桌嘉妃、陈贵人。另设陪宴若干桌。下午3点半左右,乾清宫两廊下奏中和韶乐,乾隆帝弘历御殿升座。
乐上,后妃入座,筵宴开始。先进热膳。接着送皇后汤饭一对盒。最后送地平下内庭主位汤饭一盒,各用份位碗。再进奶茶。后妃,太监总管向皇帝进奶茶。皇帝饮后,才送皇后奶茶及内庭主位奶茶。第三进酒馔。总管太监跪进“万岁爷酒”,皇帝饮尽后,就送皇后酒,妃嫔等位酒。最后进果桌。先呈进皇帝,再送皇后、妃嫔等。宴毕,皇帝离座,女乐起,后妃出座跪送皇帝还宫后,才各回住处。
2.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篇二
在谈论车之前, 我们有必要对车的起源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人类自诞生以来, 一直在寻求交通工具来代替步行, 不管这种寻求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车的出现将先民们带到了一个新纪元。众所周知, 陆地面积占地球面积的29%, 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又占了陆地面积的39%, 加上荒漠森林、沼泽等难以通行的地区, 平原和丘陵等地貌较为平坦而易于交通运输的土地就更少了。但是就是这有限的土地, 对缺少交通工具的祖先也是多么的广阔无边。车是当时的物质条件下所能制造出的最好的运输工具。
世界上最早的车诞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在公元前4600年前的苏美尔王朝的乌尔王陵出土的旗杆上, 有一幅四匹马拉的四轮战车图, 这辆车的车轮没有辐条, 像是用两块木板拼合而成, 这就是距今6000余年的最原始的车。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 车在中国的出现不晚于商代。目前我国古代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车子就是殷墟的车子, 殷墟发现的车子结构复杂, 形制规范, 装饰华美, 制作考究, 已经是很进步的车。我们可以大胆地作一个推断, 这样的车一定经历过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所以中国古代的车子应该萌芽得更早。古代文献中也有车的相关记载,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杜预注:“‘驷介者, 一乘四马, 被甲之士三人也’。四马为一乘, 车兵三人, 为周人之制, 此制实源于殷人之车制。”我国先秦文献中也有许多马车发明的记载, 如, 《易·系辞》云“黄帝作车”, 《孙膑兵法·势备》云“禹作舟车”, 《墨子·非儒下》、《荀子·解蔽》、《吕氏春秋·审分览》皆云“奚仲作车”等。
我们现在所见的商代车多出现于车马坑中, 其是以随葬品的角色出现的。但实际上, 这些车是在无法修复的情况下被埋入坑中的。刘一曼先生认为殷代木质结构的马车还不坚固耐用, 在车速较快和道路不好的情况下, 轴、辕容易损坏, 但由于制造一辆车不容易, 人们对已经坏了又难以修理的车子也不轻易扔掉, 而是把它保存下来作为殉葬之物而埋入坑中。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主是社会的上层人士, 至于他们的等级如何, 以及所要表达的礼仪信息, 我们还不得而知。
独辀车自从成为统治阶级身份地位的标志, 成为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 便趋向类型多样化, 用途专门化。先秦时期, 乘车、兵车、栈车等三类车是主流车种。
乘车因车主的品爵高低而有多重等级, 最高等级为路, 后世又称辂。据《周礼·春官·巾车》记载:“王之五路, 有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即周天子有五种车可以乘坐, 前三种玉、金、象路都为乘车。玉路“以祀”, 是天子参加国家祭典等重要政治活动所乘坐的;金路“以宾, 同姓以封”, 为天子会宴宾客、封赐同姓时所使用的;象路“以朝, 异姓以封”, 为天子上朝、燕行出入和封赐异姓时使用的。我们据此可以看出, 古代帝王的乘车礼仪是多么的繁缛与奢华。而当卡尔·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时, 近代各国的元首与君主们纷纷舍弃历史悠久的马车, 转而改乘汽车。
关于元首和君主乘坐汽车的轶事不胜枚举。清末的慈禧太后就在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坐上了杜里埃汽车。该车为袁世凯在慈禧66岁寿辰时进贡。但慈禧太后囿于礼制, 不愿意让地位卑贱的司机坐在自己的面前, 于是又坐上了自己的十六抬大轿。这辆老爷车就一直被闲置在颐和园中。古人已经有效地解决了君臣同车有违体统的问题。《隋书·何稠转》记载:“旧制, 五辂于辕上起箱, 天子与参乘同在箱内。稠曰:‘君臣同所, 过为相逼。’乃广为盘舆, 别构栏楯, 侍臣立于其中。于内复起须弥座, 天子独居其上。”这就是重舆车, 它将君与臣用栏杆隔开, 以示尊卑有别。秦始皇陵二号铜马车安车的出现就已经印证了文献的说法。其实在现代社会中, 许多国家元首的车驾也被分成了两个部分, 前排与后排用强化玻璃分隔开来, 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元首们的安全。
随着汽车性能的提高, 元首们对车驾的要求越来越高。从20世纪初开始, 通用汽车和凯迪拉克就为美国总统、外交官与各国要人提供豪华轿车和特种车辆。不过这些车驾都配备有完整的武器库和最现代的保护与通讯系统, 并都装备有防弹装甲和防弹玻璃, 以保护各国政要的安全。汽车不仅成为了各国元首展现国家礼仪的宣传窗口, 还成为了他们的安全堡垒。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领导人主要乘坐前苏联制造的防弹吉斯轿车, 也乘坐过奔驰、雷诺等轿车。而当中苏关系恶化以后, 我国自行研制的“红旗牌”轿车成为领导人的座驾, 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古代, 除了周天子的路车外, 以下依次为夏篆、夏缦、墨车, 低等的为栈车、役车。《周礼·春官·巾车》曰:“服车五乘, 孤乘夏篆, 卿乘夏缦, 大夫乘墨车, 士乘栈车, 庶人乘役车。”“服车, 服事者之车”, 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用于公事的车。这五种车中, 前三种为乘车, 后两种属于属于既载人又装货的两用车。由此可见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现代社会虽然没有古代社会那么尖锐的阶级对立, 但阶层差别仍然存在, 例如劳斯莱斯汽车都专门为车主量身打造, 买主也多为一些身份显贵的上层人士。
古代车骑对车的装饰也十分考究。《晋书·舆服志》记载:“天子五路法车, 皆朱班漆轮……画辕及幡, 青盖, 黄为里, 谓之黄屋……两箱之后皆玳瑁为鹍翅, 加以金银雕饰, 故世人亦谓之金鹍。”又有“金路, 建大旂, 九旂, 以会万国之宾, 亦以赐上公及王子母弟……皆驾四马, 并以黄金为文, 髦插以翟尾”。古代车骑的外部颜色、装饰都十分的华丽, 而当代汽车的装饰多集中于内部。帝王之家多用黄色以示尊贵, 但现在的汽车多以纯色为主, 而且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更是迥异。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等因素的作用, 人们会对某种色彩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灰色给人以朴素、安全、柔和、含蓄之感;黄色代表鲜明、个性;褐色为自然、平静;红色喻示雄心和勇敢;黑色不仅给人坚实、刚劲之感, 而且庄严、神圣;绿色是希望, 是生命, 充满着青春、自然的气息。与此同时, 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社会传统文化及生活习惯的不同, 人们表现出来的色彩观念也不同, 人们都有自己偏爱和禁忌的汽车色彩。在我国, 红色具有赤诚之意, 又是幸福和喜庆的象征。但是在另外一些国家, 红色却是人们禁忌的颜色, 在美国, 红色是不吉祥的象征, 常把红色视为巫术、死亡、流血和赤字。拉丁美洲国家大多喜欢暖色调, 在他们的客车上喜欢涂饰艳丽夺目的各式图案, 或是临摹圣婴像, 或是涂绘田园风景、花鸟等。南亚的一些国家因为人的皮肤黑, 所以不喜欢黑色。
随着汽车的普及化, 汽车已经不再是社会上层人士显示其尊贵身份的资本。汽车所代表的礼仪文化正在向整个社会渗透。乘车礼仪和开车礼仪已经将传统礼仪与社会道德规范融合到了一起, 向人们展示了汽车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
当前, 小轿车的大众化倾向日益明显, 人们对乘车礼仪也越来越关注。车内座位的舒适方便程度已经成为了分辨乘客尊卑主次的标准。当人们在乘坐汽车时, 以后排右车窗为首位, 左侧位次之, 中间位再次之, 前排右侧位排在最末。主人驾车时, 驾驶座右侧为首位, 后排右侧次之, 后排左侧再次之。这些都很为讲究礼仪的人所看重。
开车礼仪已经关系到驾车人社会道德水平提高, 同时也可以透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文关怀精神。开车过程中也有一些应该注意的礼仪问题。行人与司机仿佛天生就处在对立面, 但是, 每一个行人都可以成为司机, 每一个司机也有成为行人的时候, 他们的角色总在不断地变换。作为一个驾驶员来说, 永远处在强势的一边, 这就需要其更懂得开车礼仪。一个有礼貌的司机任何时候都会让行人先行, 天气恶劣的时候, 也会注意车边行人的安全状况。总之, 开车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
内燃机的诞生使马车的脚步戛然而止。车将礼仪从古代带到了现代社会, 现代汽车又从马车手中接过了接力棒。诞生在车轮之上的礼仪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 内涵日益丰富, 并在现代汽车的牵引下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正越来越得到更多世人的关注与推崇。
参考文献
[1]刘永华.中国古代车舆马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第1版:2.
[2]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 第1版:146.
[3]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 第1版:147.
[4]刘一曼.考古学与甲骨文研究.考古, 1999, (10) .
[5]汽车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8, 第1版:41.
[6]汽车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8, 第1版:40.
[7]乘坐汽车的礼仪.科学先驱报, 2000.08.25, 第D03版.
3.中国古代饮食精神生产之历史概览 篇三
饮食的精神生产史,是人们的饮食活动实践(生产与消费)的观念史、精神史。
一、先秦诸子的饮食智慧
在夏、商、周三代,享受美食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特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尚书·洪范》)只有君王得专威福,享美食。从伊尹说汤以味,到屈原《招魂》中的招之以美食,所采取的都是诱之以美食的说服策略。这一方面说明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资源非常短缺;另一方面也说明,饮食既是人的生理需要,还是人们追求享受和快乐的需要,从而推动人们对饮食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五味调和的观念早在殷商时代即已形成,它揭示了味觉美创造的规律和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如何达到太平治世以及如何提升人生境界(把握作为智慧与真理的道),包括确立人在饮食生活中的文化意识,是先秦诸子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易经》、《礼记》、《诗经》到《老子》、《论语》以及《吕氏春秋》,都有关于饮食问题的论述或描写,或宏论专篇,或吉光片羽,由此形成中国古代饮食精神生产的第一次高峰。先秦诸子对饮食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食物的“人的形式”, 强调“食味”是“人之大端”(“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是人的真正需要。先秦诸子所讲的“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指体现审美规律的食物形式,乐生与养生则是对这种食物的人的形式的功能性规定。无论是《论语·乡党》所体现的孔子的饮食思想,还是老子提出的“味无味”的命题,都是旨在确立人在饮食生活中的文化意识。而由食物到食味,无疑是对饮食作为生理需要的一种超越。“知味”则是人的一种修养和能力,并被纳入礼仪教育的内容。二是黜奢崇俭,儒、道、墨诸学派都反对奢侈消费。儒家还极力宣扬消费等级制。先秦诸子的饮食思想,对后来中国饮食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乐生与养生,成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精神动力。《礼记》还开创了食谱记录的传统。
二、唐宋风范
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饮食精神生产的第二次高峰。
公元5世纪,北魏崔浩的《食经》问世,标志着文人个人自觉地进行食谱记录的开端。食谱记录是饮食的技术知识生产的重要形式。魏晋时期,除了专门的烹饪书,历代的农书、医药书、方志和笔记等非饮食著作,也都热衷于记录食谱,对饮食技术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以及饮食风俗资料的保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魏晋士人尚玄远高迈,重人物品藻。他们纵酒为乐,恣情任性,以美食寄寓生活情趣。“风味”一词于魏晋六朝开始流行,这个极具人文意蕴的词,将美味引向特色或趣味,折射人的风采和风度,进一步强化了美食的人文色彩,并开始出现以人名命名肴馔的现象,如谢玄鱼鲊、张翰莼鲈、庾悦鹅炙等,这些以人名命名的肴馔,往往成为表达特定的文化意蕴和生命情趣的文化符号。
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唐宋两代成为古代饮食风俗史上极为璀璨的时代。胡食和游宴,展示了盛唐的开放、自信、浪漫和奢华。尤其是11世纪至13世纪,城市的迅速发展,富裕家庭数目的增长,使美食成为相当部分居民(主要是中层以上社会成员)的消费对象,饮食业空前繁荣。一大批文人,如杜甫、段文昌、段成式父子、苏轼、陆游、陶榖、吴曾等,他们精于鉴赏,流连于饮食知识和观念生产的舞台。或记录食谱、美食经历,或评点风味、臧否风俗,视野开阔,多有卓见。诗体式评论,成为唐宋文人进行美食鉴赏与批评的主要表现形式。诗人美食评论家在饮食诗中融进自己的体验和情感,提出关于饮食的独到见解。如杜甫的饮食诗《槐叶冷淘》,不仅为美味写真,而且着力为时代饮食风俗存照,如《丽人行》等,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食风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下层人民的食生活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从而拓展了以人与饮食的关系为中心的饮食评论的疆域。再如苏轼,其直接咏饮食的名作甚多,如《菜羹赋》、《老饕赋》、《食猪肉诗》、《豆粥》等,诚如胡仔所说:“东坡于饮食,作诗赋以写之,往往皆臻其妙”。而苏轼的《荔枝叹》更是写美食与食事,讽古刺今,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明确的针对性。唐宋两代是饮食评论蓬勃发展的时代。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由唐入宋后发生重要的历史转折,饮食实践与饮食观念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一是饮食的精致化,如法国学者谢和耐在《中国社会文化史》一书中指出的,讲究烹调的精致是宋代城市阶层的特色之一。精致化,既体现在食品制作工艺的精细化和成品的精美化,还体现追求进食过程的情趣化,这也反映了以家厨、肆厨为主体的烹饪生产群体技艺的不断精进和饮食市场竞争激烈,后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二是美食内涵的扩展。“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冬日田园杂兴之七》)有宋一代的文人士大夫多倡导和遵循简朴的饮食观,如苏轼、司马光、范仲淹、范纯仁父子等,反映了自周秦至盛唐,单纯追求餐桌上的食物(主要是肉食)珍异丰奢的贵族饮食观念和风俗至宋一代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追求快乐的同时,淡泊、自然的饮食观念大行其道,由此极大地扩展了美食的范围,并刺激烹饪艺术的发展。洋溢士大夫趣味的“文人菜”自宋一代勃兴,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独有的现象。“文人菜”注重饮食的文化品质和食饮趣味,而不是量或食材的珍异。1266年前后刊行的《山家清供》(林洪馔)以蔬食为主,介绍了100余种菜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饮食文化发展的这种历史转型。宋代印刷业的发展,为饮食文化生产的广泛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
三、明清之际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构建
自晚明至清中叶,是近代以前中国古代饮食精神生产的历史顶点。这一阶段最鲜明的特点,是主体意识的张扬,以及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构建。
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极大地剌激人们的生活欲望,“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张瀚《松窗梦语》卷七)也进一步促成饮食精神生产群体的主体意识的凸显与张扬。一大批知识界精英,如张岱、高濂、冒襄、李渔、袁枚,以及李化楠、李调元父子等,不仅公开标榜自己的风味之好,而且以记录美食和趣闻,研究“小养”、“鄙事”为风雅,笑傲食林,各领风骚。明清之际饮食业的高度发展,以及地域风味菜系的崛起与交流,客观上促成饮食理论探索与建构的系统化。古代饮食文化经历代发展进入明清之际,也似乎达到进行集大成式的总结和提高的阶段。各种饮食书大量出版,争奇竞妍,异彩纷呈。如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部》,自称“备述饮馔之事”,并明确提出自己的饮食主张,包括提倡自然主义的、诉诸快乐和健康的饮食观念,“自然”、“食益”、“美鲜”的风味选择标准,以及反“虐食”的生物伦理主义观点等。他的某些观点与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绿色饮食”观念吻合。中国饮食烹饪文化史上最为体大思精的经典之作,是1792年刊行的袁枚的《随园食单》。袁枚(1716-1797),这位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不仅因其诗文名重一代,而且是最为严格意义上的美食评论家、理论家,还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为厨师作传的人。《随园食单》这部著作以大量的篇幅详述中国从14世纪到18世纪中叶流行的美食及其制法,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在烹饪基本理论建构和体系化上所作出的巨大努力。《随园食单》中的“须知单”和“戒单”二篇,互为表里,揭示了饮食烹饪的要义,表达了作者对饮食的精辟深邃的见解,对形成中国饮食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适应社会养生保健需求的饮食养生类著作,在明清之际大量涌现。当时的学者们纷纷从“尊生”出发进行饮食养生的探讨。这种以中医学为学科基础,滥觞于先秦,兴盛于唐宋,至明清达到顶点的饮食养生研究,代表了在近代科学和营养学出现以前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科学诉求。
4.日本传统饮食礼仪长辈 篇四
日本人注重礼仪,礼仪不仅表现在大方仪表,特别是女人们重视大方的服饰,适宜的化妆,更表现在他们的言行之中。
我平时早上散步,或外出遇到不相识的人,也会向你亲切地打招呼。
当你问路时,他们都详细地,反复向你说明,有的还亲切地领你倒你要去的地方。
在我住的楼里,楼里的居民包括小孩,在楼道或电梯上遇到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如你为他们稍帮了点忙,都会向你深深鞠躬道谢。
到日本后还有一件使我感动的事,那时去东京,乘山手线电车,由于车上拥挤,我不慎重重地踩了旁边一个白领职员打扮中年男性的脚,这要在北京公交车上,要惹出大的麻烦,我慌忙地准备向他道歉时,对方却抢先向我道了对不起,好像表示是他把脚放错了位置似地,听我道歉时他只是摇了摇头,这时我们同时会心地笑了。
即使对方做错了事,有了这种礼让的也会使你不会在意了.
正像日本友人说的,他们的礼仪也是从中国那儿传来的,这使我回想到小时候,我所住的老北京的小胡同和四合院,那时的所有的人一样,都那么和气,那么注重礼仪,见了面一定打招呼,见老师和长辈要行礼,街坊邻里,客客气气,一团和气,一家有事,众人主动相帮,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那时中国不愧于礼仪之邦之称。
「飲食のマナー」
饮食礼仪
在饮食方面,日本可以说是自成一体,世人一般称之和食或是日本料理。
和食的主要特色,曾被人归纳为“五味”、“五色”与“五法”。
五味是指日本人在不同的季节里,饮食的口味往往个不同的侧重,通常是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此外还好食涩味;
五色是指菜的色彩搭配,一般是绿春、朱夏、白秋、玄冬;五法是指和食的烹饪方法主要有蒸、烧、煮、炸、生等等五种。
具体而言,和食是以大米为主,多用海鲜、蔬菜,讲究清淡与味鲜,忌讳油腻。
典型的和食有:寿司、拉面、刺身、天妇罗、铁板烧、煮物、蒸物、酱汤,等等。
此外,还有饭团和便当。
其中,尤以刺身,即生鱼片最为著名。
日本人用餐时,要摆上一长矮桌,男子盘腿而坐,女要要跪坐而食。
在用筷子吃饭时,日本所使用的筷子是尖头的,在使用筷子上,日本人有八忌。
1、不准用舌头舔筷子;
2、不准拿着筷子在饭菜上晃来晃去,举棋不定;
3、不准夹了一种菜又夹另一种菜,而不去吃饭。
4、不准将筷子头反过去,吞在口里;
5、不准将筷子插在饭菜里;
6、不准用筷子的饭菜里扒来扒去,挑东西吃;
7、不准把筷子跨放在盘、碗之上;
8、不准用筷子当牙签用。
宴请客人时,大都忌讳将饭盛得过满,并且不允许一勺盛一碗饭。
作为客人,则不能仅吃一碗饭,那怕是象征性的,也要在添一次。
否则,就会被视为宾主无缘。
在文明礼仪方面,邻国日本确实还是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日本的国家不大,但他们在生活中处处注重礼节,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已经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并时时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举止中。
「社交儀礼」
社交礼仪
在社会交往中,日本人通常都爱以鞠躬作为见面的礼节。
在行礼时,日本人讲究行礼者必须必恭必敬,而且在鞠躬的度数、时间的长短、鞠躬的次数等方面还起特别的讲究。
在鞠躬时,手中不许那东西,头上不得带帽子,手也不可以放在衣服的口袋里。
在一般的情况下,日本妇女,尤其是日本的乡村妇女,与别人见面时,是只鞠躬不握手的。
在行见面礼时,态度必须谦恭地问候交往对象。
在交际场合中,
日本人的信条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无论自己开心与否,
都要笑脸对人,
这也是做人的一种礼貌。
在任何服务场合日本人都是微笑着与你讲话,这微笑意味着“我尊重你并倾耳恭听您的讲话”。
虽然日本人的微笑并不代表是否赞同对方,但微笑总会给对方带来亲切的感觉,产生愉悦的心情,日式服务把微笑运用到自己的商业性行为当中。
「習俗マナー」
习俗礼仪
日本人对樱花无比厚爱,而对荷花很反感。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荷花是丧葬活动用的,菊花在日本是皇室的标志,不要作为礼物送给日本人,盆花和带有泥土的花,则被理解为“扎根”,所以不要送给病人。
在探望病人的时还要注意不要送山茶花、仙客来花、白色的花和淡黄色的花。
水晶是日本的国石。
日本人很喜欢猕猴和绿雉,并且分别将其确定为国宝和国鸟。
同时,他们对鹤和龟也很喜爱,认为是长寿和吉祥的代表。
但是,日本人对金色的猫以及狐狸和獾极为反感,认为它们是“晦气”、“贪婪”和“狡诈”的化身。
一般而言,日本人大都喜欢白色和黄色,讨厌绿色和紫色,还敬重数字“7”这一习俗,对数字;“4”与“9”视为不吉。
日本人很喜欢送人小礼物,但是下列礼物不可;梳子、圆珠笔、T恤衫、火柴、广告帽。
礼品包装不要扎蝴蝶结。
即便是吸烟者,日本人也不喜欢别人向他敬烟,他也不会向你敬烟。
「服飾マナー」
服饰礼仪
日本人在交际应酬之中对打扮十分介意,在商务交往、政务活动以及对外场合中才会穿西服,在民间活动时,他们有时会穿国服——和服。
它是大和民族的一种传统服装,和服最基本的特点是没有什么线条。
领口很大,袖子宽短,腰身广阔。
穿和服时,一定要穿木屐和草鞋,并配以布袜,妇女穿和服时,还必须腰系彩带,要后加上一个小软托,并且手中打伞。
在过去,和服的色彩、图案、款式、面料乃至穿着方法,无一不与穿着者的地位、身份有关,因此人们在穿和服时,一点也不马虎大意。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衣着上必须注意四条:
1、日本人认为衣着不整齐便意味着没有教养,或是不尊重交往对象。
所以,在与日本人会面时,一般不宜穿着过分随便,特别是不要光脚或穿背心。
2、到日本人家里做客时,进门要先脱下大衣、风衣和鞋子。
3、拜访日本人时,切勿未经主人许可,而自行脱去外衣。
4、参加庆典或仪式时,不论天气多么热,都要穿套装或套裙。
日本人在生活中注重礼仪、注重微笑、
注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是很可贵的,
它不仅维系人们之间的思想情感,
而且是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基础,
也是社会祥和稳定的保证。
日本不流行宴会,商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
商界的宴会是在大宾馆举行的鸡尾酒会。
在宴会上就餐时,忌讳与离得较远的人大声讲话。
讲话时禁忌动手比划和讲令人悲伤或批评他人的话。
在有关红白喜事的宴会上,禁忌谈论政治、宗教等问题。
在较大型的宴会上因故要中途退场时,禁忌声张,否则会使主人不欢,他人扫兴。
日本人素以认真、守秩序、礼貌、卫生、重视集体主义、不给人添麻烦等优良传统著称于世。
其实,这一切,无不都是得益于幼时就开始的良好礼仪、道德教育。
正是对这些行为规则的严格遵守,
才在世界范围使得日本人的个人素养
及由此衍生出的日本制品
以及国家整体综合实力被赞誉有加。
我们身为“礼仪之邦”,
是不是更应该从小事做起,
5.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 篇五
1.吃得过咸。
全国平均吃盐在10克以上,东北人则最高达18克。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把食盐控制在5克以下,吃得过咸会明显增加高血压、胃癌等病的发病率。
2.吃味精过多。
吃味精也增加了钠的摄入量,对人体有害。
汤菜等宜用鸡精、蘑菇精代替。
3.吃饭多为集体进餐,增加了相互传染疾病的危险,应推行分餐制。
4.喜食动物内脏,西方国家则常敬而远之。
内脏含胆固醇较高,这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5.一日三餐,每次进食量较多,美国人则多坚持少食多餐制,后者更为科学。
6.烹调多采用煎、炒、烹、炸的方法,喜欢吃炒菜和油炸食品,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美国人喜欢吃清蒸菜,后者比前者营养丰富且更安全。
7.喜欢吃红肉(猪、牛、羊肉),吃白肉(鱼和鸡等)比例较小。
红肉含脂肪较高。
不过,近年来国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好现象。
8.很多地区的人吃咸鱼、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较多,增加了盐的摄入量。
腌制食品中还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9.喜欢吃各种卤肉,而卤肉多加入了肉桂、八角(大料)、茴香、丁香、花椒等香料。
这些香料不但性温燥,容易让人上火,且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黄樟素,有诱变性和毒性,有致癌作用。
患有感冒、发烧、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宜少食。
6.中国古代服装礼仪 篇六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带有标志性的服装,这就奠定了职业装的基本风格。古代帝王冕旒、九品顶戴,以至各级衙门里的衙役装,甚至于儒生的长衫、武将的铠甲、兵士的统一着装,都应属于职业装范畴之内。因此文士儒生被称作“青衿”,兵士被称为“甲士”,都与服装有关,可见服装早已成为某种职业人士的代表或标志。
在中国汉代,就有以服饰来标明职业的明确记载,《后汉书·舆服志》中写道:“倘书帻收,方三寸,名日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这已直接说明了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中国宋代城镇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装突出显示出服饰社会化的必要性,因此得以逐渐趋于定型化。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写:“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这种社会对于职业装的无形制约,实际上是社会文明的表现。随着明清商业资本的发达,商人的形象已逐渐定型化,如青布帽衬、黑布马褂、灰布长袍,见人垂手低头而立,不如此便被社会上认为不规矩。
7.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 篇七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现代价值
本文将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单概述, 并且将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进行了综合阐述, 希望实现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而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简述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
1. 礼仪的基本概念分析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与准则, 由于人们受到不同社会因素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 如风俗习惯、时代潮流、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 使人们在这些因素背景下其个体均存在着差异, 然而礼仪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准则, 使不同的人们通过这种行为规范及准则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关系。另外, 礼仪从交际的角度上来说, 是一种交往艺术, 是一种有利于建立和谐关系的方法;对于个人修养来说, 礼仪是一种可以表现某人内在修养与素质的内在表现。
2. 礼仪的内容分析
根据古典文学文献资料记载, 礼仪中的“礼”与“仪”是两种概念且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礼”是一种规则、制度, 即人们常说的社会意识形态, 而“仪”是“礼”的具体表现, 其主要内容是仪式的规范行为。因此, 不同的“礼”将会对应的产生不同的“仪”, 它们二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仪”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将其内在的精神表达出来, 由此可看出, “仪”可以将“礼”形象化与具体化。另外, “礼”“仪”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将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即可实现“礼”“仪”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礼仪的含义基本被细化, 不再像传统古典文学记载的那样宽泛。在现代社会活动中, 礼仪逐渐注重规范人们交际活动, 使得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人们的感情才能得以增进, 社会的文明才可以得到进一步推动。由此可以看出,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遵循的规范标准以及程序, 其需要人们的共同遵守才得以正常运行, 是推动社会文明的一份重要力量。
3. 我国传统礼仪教育资源的分析
众所周知,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 但就近代礼仪的发展来看, 我国的礼仪发展由盛转衰。虽然在五四运动中将封建落后的礼仪制度推翻了, 但其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精华被保存了下来, 其对当代的社会礼仪学习有很多的帮助与启示, 这是因为当代的礼仪教育与传统的礼仪教育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传统礼仪教育中有很多著作与记载, 其对当代的礼仪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力, 如《弟子规》《礼记·曲礼》《童蒙须知》等, 这些均有着儒家思想且对我国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可将这些儒家思想著作投入到当代礼仪教育活动中, 建立新型的礼仪教育理论。
二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1. 道德是传统礼仪教育的基础
在我国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中, 人们通过学习相关礼仪理论而长期受到熏陶, 并升华到道德的层面, 而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能够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由此可以看出, 礼仪与道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 我国传统礼仪与道德文化是紧密联系的, 礼仪蕴含于人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 且蕴含于道德规范以及道德意识中。道德是人们通过礼仪活动而体现出来的, 因此, 礼仪既是一种行为活动, 也是一种道德行为。
2. 礼仪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礼仪的实质就是社会道德规范, 它对人们的行为建立了相应的标准, 并且对人们的行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 人们在礼仪素质的大背景下, 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
3. 构建社会文明是传统礼仪教育的目标
社会秩序中一直蕴含着礼仪, 且秩序一直体现出和谐文明, 可以说, 和谐是社会秩序形成的最终状态, 而礼仪的秩序就是和谐。因此, 为了能够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则可以发挥礼仪的作用, 这是因为礼仪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结构, 从而促进社会结构实现和谐与安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 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传统礼仪教育资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并且将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进行了综合阐述, 从而为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水平, 进一步实现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局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 2008
8.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论文 篇八
【摘 要】本文从传统礼仪的主旨入手,分析了现代礼仪和古代礼仪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与矛盾。在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我们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封建糟粕,使传统文明礼仪能古为今用。
【关键词】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 主旨 融合 政治意蕴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的礼仪。
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约束人的行为。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相对于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法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前者渐行渐远,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另一个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期间,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9.中国古代的女子社交礼仪 篇九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10.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篇十
1以礼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1.1 以“礼”为表现形态的建筑等级制度
子产说:“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百姓行动的依据。天地的规范,百姓就应该效法。”因此,“礼”是人的行为规范,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对长幼、尊卑、贵贱有着严格的规定。荀子曰:“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同时,这个“礼”又强调整体利益,个人只能在既有的规范等级内安分守己,各个等级之间是不可逾越的。孔子起初就是试图以“礼”来维持等差分明的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把建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看成是兴国安邦的人伦之本。墨子的“官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比孔子的“非礼无以别男女”更为具体,所以后世在修造住宅时,大多建有高大的围墙,而且一围就围了数千年。传统宅院中也往往用一道俗称“进”的中门隔开,以便界定男女、主仆、上下之间的区域。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等级制社会中,历代帝王对此都很重视,“不同等级建筑的形式、屋顶的式样、面阔、色彩装饰、群体组合、方位朝向、建筑用材,几乎所有的细则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建筑就成了传统礼制的象征与载体”[2]。城制等级、建筑组群的规制等级、间架做法等级、装修、装饰等级等,规定之严格,限定之细密,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
1.2 建筑中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中心的表述,也是整体的权衡反映,它如同天平中间的支点,这个支点是人类理性的反映。中,有中和、不偏不倚之义;庸,有平常、常道之义。
孔子所称“允执厥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乐而不淫的中和尺度;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规矩中有自由,自由中有规矩的境界。儒家强调的就是这种恰如其分的分寸感,追求的是与万物和谐共生的境界。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筑之中充满了矛盾,运用辩证的中庸思想才能使矛盾的解决达到最佳程度。
《吕氏春秋》说到:“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圣人之所以养性也”,可见当时的建筑尤其是民居特别强调居住空间的适中性。民居建筑中也强调选址,注意将建筑组织到自然环境中去,提高整个自然环境的美学质量,而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建筑布局上崇尚中央、中轴线,即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央或中轴线上。传统庭院式建筑的基本特征都是以中轴线为主,在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左右布置次要建筑或四周围以高墙。这正体现了“执用两中”,符合中庸之道,达到了仁和礼的完善、和谐与统一。
2以崇尚自然为中心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2.1 崇拜神仙的宫观建筑
道家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崇拜神仙,这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建筑,古代的宫观建筑可谓是哲学与宗教的结晶。宫、观是道教祭神和举行法事仪礼的场所,也是某一道派的传教点。道教创立之前的道家认为“仙人好楼居”,楼乃高层建筑,所以道教早期建筑中多楼阁与台,即使普通房舍也多在二层以上。《东观汉记》有“公孙述造十层赤楼”,《道德经》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说法。有诗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道教的宫观多建于山上,且四周青山环绕,鸟语花香,松柏苍翠,观内则幽静深远,一楼一台,一塔一炉,一花一木无不显示出教徒们成仙得道的愿望;即便是城市中的道观也是古树参天,优雅深邃,极力营造人间仙境。
2.2 崇尚自然的建筑风格
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崇尚自然,中国传统民居受其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我国民居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表现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尊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真正融为一体,达到了“宅以形势为身体,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的境界。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所依据的基本标准更多地倚重于道家学说顺应天然的思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西堤一带除了桥以外未建其他高大的人为实体建筑阻挡视线,靠近西山的这一侧又有足够的长度,从而使得西山群峰能够安然倒映于湖面,尽管源于人之巧思,但却宛如天成。此外,园林中的围墙容易给人以突兀呆板的印象,而西堤的一岸垂柳却恰到好处地掩饰了绵延的墙体,抹去了内外僵硬的界限,从而使西山峰峦、西堤烟柳,昆明湖水浑然一体,整个园景无形中扩大了、丰富了,巧妙自然地融入了天地山水之间。就连为园林建筑的取名上都显得那么自然。
发于自然、归于自然的道家思想,在典型的前庭后园式的中国庭院建筑中也可略见一斑。在前庭后园的空间结构中,整个建筑群的前部是主体建筑,包括厅、堂、楼、馆等,供人日常起居和社会交流。后部的花园布局迂回曲折,他们在这里休憩养生,悠闲自得,享受着世外桃源般幽雅无羁的生活情趣,无不体现出道家对于自然情趣的追求。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来自于自然,追求天与人在自然生命上的一致性,满足人的生活方式、心安自得感的需要。这也许是道家思想中给人以天人合一、自在出世、无为而治的印象之根本原因所在。
3以法治为中心的法家思想的影响
3.1 否定“礼治”的思想
法家是儒家的反对派,坚决否定儒家的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和“礼治”思想,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史记·商君列传》)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城起初的设计理念就来自于这一思想。正值强调“礼治”的春秋末期,在建筑领域里顽固地推行“城市等级制”,吴国依照《周礼·春官典命》的规定,是一个城方为七里,“东南僻远之地,险阻润湿有江海之害;内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的二等城市。而伍子胥打破“先王之制”,不受礼制的约束,主张“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伍子胥这种打破陈规,因地制宜,独立思考,自成设计系统的做法,体现了“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进步观。
3.2 主张“法治”的建筑产物
韩非子认为“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阙”便是“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的建筑物。汉代刘熙《释名》说:“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白虎通义》说:“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阙起初仅限用于封建帝王宫门之前,东汉始普及至一般富豪家的祠墓前,不仅有“标表宫门”、“饰门”的作用,还标志着宫殿、居室、神祠、坟墓的范围。“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是说到这里已经进入帝王的宫禁之地,要必恭必敬。因此它又成为一种特殊的界碑。“刑”是法家认为君王统治百姓的工具,随着刑的运用,肺石与嘉石成了城市中的重要设施,监狱也遍布各地。这些都是“法治”思想的产物,法家建筑的代表。
3.3 注重城市规划的军事布局
法家主张现实主义,排斥书生气和不切实际。在诸侯分立、战乱纷争的历史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们,如春秋时的管仲、伍员,战国时的商鞅、尉缭,汉代的晁错以及墨家之祖的墨翟等,无不强调城邑的军事功能。有着“军工祖师”美名的墨子对城市规划主张从军事出发作布局,提出城的位置要选择有利防守的地形,边境的城市和兵寨要选择在险要的地形和必经的要道上,以阻碍敌人的进攻。城的大小要与人口多少和经济条件相对应以及在筑城、守城方面都有详尽的论述。法家提出“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不能无城垒而御强暴”,所以坚持“高筑墙”,“城厚以高”以加强国防性建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的万里长城便是最典型的一例。法家极力主张绝对的君主集权,城市的布局不仅是以保证帝王的使用和安全为目的,也是为了更加强有力地统治人民。
3.4 强调建筑规范成文化
法家认为国富民强的前提是一定要发展生产、改进技术并总结经验,制订可供全国遵循使用的成文法,在建筑方面也应如此。这一思想无疑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一套完整的技术性建筑成文法典直到北宋才出现,但之前已有诸多建筑法律规范制衡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早在公元前8世纪的东周初期,就有了法定的建筑制度。
我国建筑史上第一部系统化的建筑成文法典是北宋的《营造法式》,第二部是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其间相隔六百余年,又不能不说我国建筑发展的缓慢。
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以“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对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讨。同时法家诸家学说关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筑城防敌的要领,具体规划当时一座城市,已经综合考虑到社会、经济、军事、气候、地理、工程技术、建筑艺术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对后世的建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纵观历史,建筑是与一个民族血脉相连的象征和标志,映射积淀着传统的思想理念,成为文明的精神载体。古代哲学思想对传统建筑的深刻影响远非一篇短文所能尽述,并且儒道互补、儒法交融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相互渗透、融汇交聚的思想体系构筑了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永远是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孙宗文.中国建筑与哲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1.
[2]秦红岭.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J].新建筑,2004(7):65-67.
[3]刘成华,孔令思.建筑的哲学之思[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3):52-53.
[4]汪洪澜.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J].宁夏社会科学,2006(3):117-120.
11.中国饮食传统 篇十一
一.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也源远流长。
如果你去到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家里或是在中国餐厅就餐,你会发现他们的餐桌礼仪十分特别,而且充满着深意及乐趣。
尊重为先
在餐桌上,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尊重”二字。
对于那些长者,老师或者贵客,通常都要做到谦虚礼让。
中国人非常注重孝道。
他们往往会先把最好的菜第一个送给自己家庭里的长辈品尝,因为长辈们为了这个家付出最多。
在古时候,虽然人们生活拮据,但是善待自己的长辈并尽力照顾好他们是必须尽到的义务。
尽管中国的主人都很友好,但作为客人也要向主人表示敬意。
在晚餐开始前,主人往往会寒暄一番,客人只有在听到“请用,随意”等类似的话语后才能开始用餐。
否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主人一般会把主菜放在餐桌的中央,其余的菜围绕摆放。
通常主菜会面向贵宾或者年长者,这也显示出尊重的美意。
筷子文化
中国人都用筷子吃饭,筷子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
现在,筷子的使用也已经深入到其他许多地方,如:越南,韩国,朝鲜等等。
筷子的诞生象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这一对筷子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他可以夹,绕,戳住食物。
同时,在一些重大的场合中,例如婚礼喜宴,赠送筷子作为礼品也寓意幸福,吉祥。
重要时刻
生日是每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在年轻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生日前要吃一碗面,寓意长寿;在生日当天则吃蛋糕庆祝。
等人到了中年,这时候的生日更为重要,除了吃面和蛋糕之外,大家还会送上蟠桃祝福长寿安康。
在结婚的大喜日子,中国人往往会吃花生,龙眼等食品,祝福新人能马上有爱情的结晶。
在端午节,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亲眼欣赏到赛龙舟的精彩比赛。
但是,他们都会吃粽子,用糯米,鲜肉以及竹叶等原材料包出来的特别食物。
这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屈原而制作的,人们害怕他吃不饱,就会给他做各种样式和形状的粽子。
在中国农历最后一个月的第八天,中国人都会吃“腊八粥”,来纪念和分享大家的成果,至今这个传统没有改变。
对于中国家庭,如果有孩子出生了,父母们会为邻居送上红鸡蛋庆祝这件喜事,有时候会在红鸡蛋上点上黑点,表示孩子的出生日期,或者暗示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而在新年的时候,大部分中国人都会聚在一起,享用鸡鸭鱼肉,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些食物也寓意来年的繁华与丰收
“以食为天”:基本生存条件的追求 以食为天” 最大量的史前遗存:当时人的庖厨垃圾 墓葬:都是用饮食器具作为随葬品 考古学家给墓葬定等级的依据
:饮食器具 春秋中晚期墓葬:第一等,九鼎墓;第二等,七鼎和五鼎墓;第三等, 三鼎、二鼎、一鼎墓;第四等,随葬陶器的小墓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312枚竹简文书《遣策》,
一半以上 都是随葬食品的记录。
有鱼禽肉食撰品、主食、小食、调味品、果 品及粮食等。
贵族官僚的墓室壁画都以庖厨画面作为主题 山东省诸城县汉墓画像石 江苏铜山县汉墓“庖厨图” 河南省新密市打虎亭汉墓石刻画像庖厨图 彩色画面: 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彩色画面
:烧烤图 : ” 《释名·释宫宝》“灶,造也。
释名·释宫宝》 造也。
: 。
《汉书·五行志》“灶者,生养之本” 汉书·五行志》 灶者,生养之本” 再现汉代饮食场景——陶灶 再现汉代饮食场景——陶灶 汉代饮食场景—— 汉画像石—酒肆 汉画像石—酿酒 宋代,
钱易《南部新书》:“凡墓内置千味食,皆是非时瓜果, 及马牛驴犊鹿肉,并药酒三十余色”。
葬仪和祭仪隆重与否——都以饮食祭奠的丰盛作为标志的 “口的文化” 见面时:吃了吗——共同的饮食活动成为中国人社会交往的重 要形式。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 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 方之宾客;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 亲族共食——一种维护家族关系的理想的仪式 《魏书·崔播传》:“一家之内,男女百口。
有一美味,不集不食” 《旧唐书·刘审礼传》:“合门二百余口,人无间言,宅六院,唯 一饲”。
《旧唐书·裴宽传》:“八院相对,击鼓而食”。
《新五代时·南唐世家》:“江州陈氏,族七百口,每食设广席, 长幼以次坐,而共食之”。
《录异传》:“周时尹氏贵盛,五世不别,会食数千人。
遭饥荒, 罗鼎作粥。
啜之,声闻数十里。
” 君主“将赏,为之加膳” 商汤时代名臣伊尹——治大国如烹小鲜 钱钟书:“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 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 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说成是惹人垂涎的食谱。
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 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 调鼎’,老子也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背井离乡——乡亲关系——一起吃的关系 背井离乡 吃饭意味着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生命来源 吃饭意味着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生命来源
(团圆饭) ——是以这个家庭的母亲为中心来设计的—— 一顿年夜饭 团圆饭) ——是以这个家庭的母亲为中心来设计的—— 重申兄弟姐妹的血缘关系——
维系家庭关系的连接点 维系家庭关系的连接点 维系家庭关系的
2.“尊敬”诞生在洒桌上 尊敬” 吃与喝不分 无酒不成席 饭桌上的规矩:敬酒 饭桌上的`规矩: 以尊为敬——“尊敬”——饭桌上最高规格的礼节 以尊为敬——“尊敬”
——饭桌上最高规格的礼节 —— 一个人吃饭——吃独食 共食: 火锅就是一种共食,火锅最能体现共食性,在共食的前提下还有 个人的自由。
3.喝酒方式与兄弟情深 酒场上有一种现象:两个人兑酒…… 口水面…… 口水面…… 中国人为何要在一起吃一起喝? 结拜兄弟时结拜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结拜兄弟时结拜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酒文化——酒桌文化……
4.饮食与性格的差异 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人喜欢共食,而西方人喜欢分餐? 由生人变为熟人 六、中国人共食的秘密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共食?
中国人是否是自古就是共食的呢? 中国人是否是自古就是共食的呢? 皇帝:食前方丈 食前方丈 共食原因: 共食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一起吃; 二是吃同样的食物; 中国人思想的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人是个体意识。
餐桌上敬菜…… 餐桌上敬菜…… 为什么两人见面时,中国人拱手,西方人握手?
中国人喜欢扎堆,就是群体…… 当代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 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 八大菜系 菜、徽菜 北方文化特点
12.中国古代传统谚语 篇十二
1.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2.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馀。
3.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4. 善化不足,恶化有馀。
5.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
6.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7. 在家由父,出嫁从夫。
8.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9.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10.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馀。
11.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12.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
13.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14.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15.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16.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17.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18.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捲舒。
19.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理。
20.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21. 求财恨不多,财多害人己。
22.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23.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24.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25.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26. 若登高必自卑,若行远必自迩。
27. 三思而行,再斯可矣。
28.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29.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30.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31.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32.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33. 牆有缝,壁有耳。
34.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35.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36.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7.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38. 不以我为德, 反以我为仇.
39.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4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2. 晴乾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43.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44.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45.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46.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47.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48.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49. 白髮不随老人去,看来又是白头翁。
50.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51.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作马牛。
52.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53.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54. 路逢险处难迴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55. 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56.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57.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58.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59.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60. 深山毕竟藏勐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61.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62. 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敷红粉也风流。
63.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64.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
65.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66.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67.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68.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69.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近寻死路。
70.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71.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72.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73.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74.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75.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76.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77. 黄河尚有澄清日, 岂可人无得运时.
78. 得宠思辱,居安虑危。
79.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13.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篇十三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还处于滥觞阶段, 音乐师资的缺乏是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后来, 经过1982年教育部委托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音乐史暑期讲习班”的培训, 以及1984年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音乐史讨论班”和1986年福建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音乐史教学座谈会”等活动,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教学队伍逐渐建立起来, 如今, 这门课程的教学队伍已经成长为音乐学各学科中较为强大的一支。
1“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的发展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是随着“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草创的阶段, 正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作为一个学科初步成型的时期, 其重要的标志是1981年杨荫浏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上、下册) 的出版。《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不仅材料丰富、论述全面, 而且是建立在丰富的音乐实践基础之上的一部专著, 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的奠基之作。之后, “中国古代音乐史”方面的著作不断的涌现, 如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1) , 吴钊、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 (2) , 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3) , 还有李纯一的《先秦音乐史》 (4) 等等。
“中国音乐史”学科在方法论方面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在20世纪50、60年代左右, 中国音乐史学科的研究主要以史料、文献为基础, 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 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的研究方法也逐渐被中国音乐史学科吸收, 中国音乐史理论研究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涌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如李纯一的《先秦音乐史》是以作者之前音乐考古研究的成果《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的研究为基础的, 是一部断代音乐史方面的代表性著述。
2 传统是一条河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在时间中展开, 也转瞬即逝, 只有通过录音才能将其保存下来, 但是中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了简便的录音技术, 所以中国古代音乐史处于“无声”的状态, 音乐只是以文献或者乐谱的形式被记录下来, 因此,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缺乏音响实例, 这点对于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非常不利, 教师只能靠语言去描述历史上的音乐, 而学生也只能依靠想象去揣摩这些音乐,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直观的去把握音乐历史的真实面貌。
存在于民间的传统音乐可以改变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无声”状况。黄翔鹏先生说“传统是一条河”, 今天的传统音乐与历史上的音乐是一脉相承的, 彼此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今天的传统音乐是古代音乐的活态遗存, 承载着古代音乐的基因, 因此, 参考现存传统音乐应该可以解决古代音乐史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应用这种“逆向考察”的方法, 音乐史学者果然有不凡的收获。如杨荫浏先生对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中俗字谱的译谱, 借助了西安鼓乐所保存下来的古谱的读谱方法, 使这一距今数百年之前的古乐又重响。
现存传统音乐还可以运用于《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 并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国古代音乐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非常陌生, 而现存传统音乐与古代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选取合适的乐种以及作品去解释古代音乐现象, 可以帮助学生较为直观了解那些遥远而陌生的音乐。
3 大调曲子《康熙词》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中的应用
大调曲子是流传于河南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 号称中原的三大曲种 (5) 之首。一般认为大调曲子形成于明清时期, 在旧时是一种地主、富商这样的有闲阶层“雅集式”的一种娱乐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 大调曲子被搬上舞台并出现了专业演员, 如今, 大调曲子多作为退休职工或者退休的大调曲子演员的业余娱乐形式。大调曲子主唱者一般采用坐唱的形式, 并且手执拍板击节, 伴奏乐器以三弦、琵琶、筝为主。
大调曲子为曲牌体的说唱音乐形式, 包含一百多支曲牌, 音乐蕴藏量丰富。大调曲子曲牌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 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单曲体和曲牌连套体两种。单曲体是用一支曲牌说唱故事的曲体结构形式, 如【满江红】、【码头调】等结构长大的曲牌, 用一支曲牌即可讲唱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曲牌连套体则是多支曲牌连缀说唱一个故事的曲体结构。曲牌连套体的组合形式又可划分出多种类别, 一种是一般套曲, 即将某个曲子分成头尾, 中间插用若干曲牌, 这种曲体结构最常见的是鼓子套曲, 如《武松还乡》的曲体结构为【鼓子头】、【阴阳句】、【鼓子尾】;一种是“码头套曲”, 这种曲体结构是将【码头调】的七句唱腔拆开, 中间插用其他曲牌, 如《宝玉探紫鹃》的曲体结构为【鼓子头】、【码头调】、【玉娥郎】、【码头二腔】、【下流】、【码头三腔】、【背工】、【马头四腔】、【小桃红】、【码头五腔】、【跌落】、【码头六腔】、【潼关】、【码头七腔】、【寄生草】、【铺地锦】、【斗鹌鹑】、【石榴花】、【老满江红】, 这种曲体结构在民间又有“金镶边”的俗称;还有一种是由两种曲牌交替连接而成的曲体结构, 如《蓝桥会》的曲体结构为【满洲】、【扬调】、【满洲】、【扬调】、【满洲】、【扬调】。
《康熙词》是河南大调曲子流传最广的乐曲之一, 作品以康熙皇帝到苏杭南巡为背景, 着力描写了江南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美景, 乐曲还通过对打坐水旁垂钓的渔翁、奔走山岗打柴的樵夫、携犁转还村庄的农夫、斜跨牛背的牧童的歌唱, 勾画出一副安详恬淡的百姓生活画卷。《康熙词》的曲体结构为鼓子套曲, 其曲牌连缀形式为:【鼓子头】、【南罗】、【北流】、【南阴阳】、【倒推船】、【石榴花】、【上小楼】、【鼓子尾】。《康熙词》优美的曲词, 再伴以清雅悠扬的音乐旋律, 起到陶冶听众情操的作用。
大调曲子《康熙词》可以应用于“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唱赚”这一音乐形式。
唱赚是兴起于宋代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 其表演形式是主唱者手执拍板“击节而歌”, 其他的主要伴奏乐器还有以鼓、笛等。唱赚的音乐结构主要有缠令和缠达两种, 缠令是前有引子后有尾声, 中间有若干曲牌连缀的曲体结构, 而缠达则是前有引子, 后由两个不同曲牌反复交替的曲体结构。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堂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唱赚”时, 理解有一定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中国传统音乐方面的知识储备量非常有限, 他们的音乐基本知识以欧洲艺术音乐为主, 所以对唱赚这种中国传统的曲牌体音乐形式不能有透彻的理解。学生在理解唱赚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什么是曲牌?曲牌与曲牌到底如何连接?这些问题只靠教师的语言去说明, 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大调曲子《康熙词》去理解宋代的说唱音乐唱赚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唱赚与大调曲子非常相似, 首先, 在演唱形式方面, 唱赚与大调曲子的主唱都是手拿拍板边打节奏边唱;其次, 在曲体结构方面, 唱赚与大调曲子都为曲牌体, 唱赚的缠令和缠达的结构在大调曲子中都是存在的。通过让学生欣赏《康熙词》, 并与学生一起分析这部作品, 学生会理解中国传统的曲牌体音乐结构到底是如何的一种规律, 从而会加深对宋代说唱音乐“唱赚”的理解。
4 结语
传统是一条河, 如今的传统音乐是古代音乐在今天的活态遗存。当今传统音乐所携带的古代音乐基因, 不仅可以帮助解决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而且, 传统音乐也可以用于《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 帮助学生深入并且直观的理解古代音乐形式。
河南大调曲子《康熙词》是曲牌体音乐的实例, 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宋代的说唱音乐形式“唱赚”。从大调曲子《康熙词》中, 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底什么是曲牌, 而且可以理解曲牌是以何种方式连接的, 从而对唱赚这一古代说唱音乐的缠令与缠达的音乐结构形式有了深入直观的了解, 使《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注释
1 198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 1993年第二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3 1991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4 2005年第二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14.中国传统古代婚礼篇-清朝 篇十四
时间:2012-12-06 10:15:46| 编辑:阿满 | 来源:爱情鸟婚事网 清朝
满族入关之后,新的统治阶级同样也带来了他们特色的婚俗和婚制等,像现在这段时间清宫剧不叫流行,看电视剧我们就能从剧情里了解个大概,比如说清统治者所提出的“满汉通婚”实际上并非实用于统治阶级,清十二帝的后妃中能记入史册的没有一位是来自汉族女子。而且清朝继承了明朝时期对婚姻制度法律化的管理手法,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修改制定。
清代——各阶层婚仪规格区分化
官员:当时凡是官员结婚,先以媒妁通言女家,如果两家满意,便择吉行纳采礼。根据清朝政府的规定:公、侯、伯成婚的纳采礼,缎衣五袭,缎衾褥三具,金约领一具,金簪王枝,金耳饰全副,一品官纳采礼,缎衣四袭,其余同侯伯;
二、三品官纳采礼,缎衣三袭,缎衾褥二具,余与一晶官同,四品官以下至九晶官的纳采礼,缎衣二袭,缎衾褥一具,金约领一具,金耳饰全副。
纳采日,主人吉服,命子弟为使,从人携带礼物送到女家。至门,女家主人吉服迎入,从者将礼物陈于厅堂,使者说明纳采的来意,主人表示接受,并告于庙。主人招待使者,上茶少坐,使者及从人辞归,主人送于门外。是日,官员纳采礼之家,设宴款待宾朋,用牲数目有严格规定,不得越制。公爵纳采日设宴用牲九,侯伯递减,一品官行纳采礼设宴准用牲六,二品官准用牲四,三晶官准用牲三,四品官以下准用牲二。
结婚前一日,女家送妆奁于官员家,陈于厅堂,以示女家陪嫁之丰厚。
结婚之日,官员家一面备办酒席大宴宾朋,一面设仪卫,以妇舆遣人至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吉服在家等候,无须亲迎。女家将出嫁的姑娘打扮起来,等候迎亲的车舆。当车舆至,由嫂或其他女人扶姑娘上车,迎亲队伍返回家门,由女侍引导新娘入室。然后,新郎与新娘行礼如仪,再行合卺礼。当天,宴席的数目,在《大清会典事例》上有规定,同样不得越制。
品官之子,未受职者,婚礼视其父;已受职者,各从其品。
皇子:再说皇子的婚礼规格,内务府豫行钦天监诹指婚吉日,并列大臣、命妇中偕老者奏襄婚事。届期,赞礼大臣偕福晋父蟒袍补服,诣乾清宫东阶下。福晋父北面跪。藏历大臣西面立,称:“有旨,今以某氏女作配与皇子某为福晋。”福晋父承旨,行三跪九叩礼,兴,退。乃诹吉纳币。(见经费。)届日,内务府官以彩亭载诸礼物入福晋家,陈币于堂,陈马于庭,陈赐物于阶上,以纳币告。
福晋父母袛受谢恩,燕会行礼如仪。婚前一日,福晋家豫以妆奁送皇子丨宫铺陈。届日(上斦下贝)明,皇子蟒袍补服,诣皇太后、皇帝、皇后前行礼。若妃、嫔出者,并于所生嫔妃前行礼。皇子乃如福晋父母家,行迎娶礼,回宫。内务府选随从女宫八人豫诣福晋家阁前袛候。赞事命妇豫诣皇子丨宫内别室袛候。自宫门至于福晋家,步军统领所饬部洒扫清道。銮仪卫备仪仗,红缎帐舆。内务府总管一人,官属二十人,蟒袍补服,护军四十人,如福晋家奉迎。吉时届,内銮仪校奉舆陈于中堂。福晋礼服出阁。随从女官翊升舆下薕。内校异行。镫八十炬十前导。女官随从,出大门乘马。前列仪仗,内务府总管帅属及护军前后导护。行至紫禁城门外,众下马步入,及仪仗止于宫外。女官随舆入至皇子殿前,降舆。女官恭导福晋出舆,引入宫。吉时届,赞事命妇上合卺酒,设燕,皇子与福晋行合卺礼,执事者皆退。是日,内大臣、侍卫二品以上、八旗、文武大臣齐集,福晋亲族有职人等暨同旗之大臣、侍卫官员等齐集箭亭内,命妇等在长房内筵席,如纳币于福晋家之仪。翼日,皇子及福晋夙舆,朝服,内务府管理妻二人导,诣皇太后、皇帝、皇后前行朝见礼。皇子前立,福晋后立。皇子行三跪九叩头礼,福晋行六肃三跪三拜礼。次诣所出妃、嫔前行礼。皇子行二跪六叩头礼,福晋行四肃二跪二拜礼,各如仪,退。(其何处行礼之处,宫殿监督领侍卫皆豫奏闻请旨。)皇子仍如福晋父母家行礼如前仪。
皇帝: 虽说清朝婚礼也大多遵行“六礼”可皇帝大婚自然会比“六礼”复杂许多,比如各代皇帝大婚均要经过册立礼,必须确立皇后这一特殊的身份,这是其他各种官民不能有的礼仪;而皇帝贵为天子,大婚不亲迎,派使节迎娶称奉迎,即奉命迎娶;宋代开始皇帝大婚把“请期”改为“告期”,改变了主动与被动关系,即由男方的被动转为主动,女方由受“请”变为被告知;皇帝大婚作为国家庆典,必要颁诏等等,这些是皇帝婚礼与士庶婚礼截然不同之处。具体到清代皇帝大婚礼仪,主要有纳采、大征(纳征)、册立、奉迎、合卺、朝见、颁诏、庆贺、筵宴等。婚礼按进行的时间归纳起来,则可分为婚前礼、婚成礼、婚后礼。在具体的大婚仪式上,体现着清代典章制度发展的时代性差异与满汉间的民族差异性。
婚前礼:纳采、大征
清代皇帝大婚,皇后的选择通过选秀女的形式,并不存在像民间的订婚礼程序,只是皇家要表明尊崇古礼,举行纳采礼。所以这种层面上的采纳礼只是一种形式上的。
在纳采礼之后举行筵宴,称为纳采宴纳采礼之后举行纳采宴。如按古礼,本是在女家举行的答谢媒人的宴会,宴会后女家还要向媒人致以薄礼“脯”,即“宾即筵,奠于荐左;降筵,北面坐取脯”。明代皇帝大婚,纳采礼之后,“主婚者出大门外,至正、副使前致词云:‘请礼从者’。正、副使复入,酒馔毕,主婚者捧币帛以牢正、副使”。可见,明代皇帝大婚在纳采宴这一礼节上,与士婚礼中的纳采宴并无二致。但这并不符合儒家对礼制的“因袭其当因者,革除其当革者,减损其当损者,增益其当益者”,“礼以义起”的主张,天子大婚不可与士人婚礼等同。所以,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礼,其纳采宴的承办则改变了主宾关系,并不是像一些现代人著述中所说的由皇后父母设宴款待皇帝派出的使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纳采礼成,未时设纳采筵宴。内务府官豫设宴桌,皇上特命内大臣、侍卫、八旗公侯以下,满洲二品、汉二品以上官,宴后父于外堂,后父为宾席。”“筵宴毕,鸿胪寺官引众官诣堂下,望阙序立,听赞,行三跪九叩礼。”
至于纳吉、告期(请期)之礼,在清代皇帝大婚中未刻意地追尊古礼,而不像明代皇帝大婚礼中勉强开列在一起。皇帝大婚诸礼节,均经过钦天监这一国家天文历法机构卜测,皇后是在八旗众多秀女中经过二次复选而定,在朝廷看来是优中选优,自然吉不可疑;在大婚前,皇后的妆奁抬进皇宫的同时,也就等于告知了奉迎的时间,即在妆奁抬进的次日。婚成礼:册立、奉迎、合卺、祭神
这是婚礼中的关键,只有经过这一礼仪,男女双方才可以确立夫妇之关系,所以也是婚礼的高潮。皇帝大婚的婚成礼包括册立奉迎礼、同牢这是婚礼中的关键,只有经过这一礼仪,男女双方才可以确立夫妇之关系,所以也是婚礼的高潮。
皇帝大婚与臣庶婚礼最大的不同,是臣庶在举行了婚前礼以后,须由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所以称此礼为“亲迎礼”;而皇帝则必须派遣使节先到后邸对皇后进行册立,然后再把皇后迎入宫中。贵为天子的皇帝,绝对不可能屈尊前去迎接,必须由使节奉命迎接,因而称“奉迎礼”。
册立奉迎礼。这是皇帝大婚礼中最为隆重的礼节,实际上是两个相连续的礼仪。册立礼就是向“准皇后”授予象征皇后地位的由黄金制作的金册与金宝,它们就如同皇后的“身份证”一样。清代金册镌刻以满汉文,金宝亦镌刻以满汉文,其形式与皇帝御宝形式相同,现今故宫博物院还典藏有清代册立皇后的满汉文“皇后之宝”,按光绪《大婚典礼红档》记载,制作金宝用金550两。册立礼在皇后府邸举行,经过这一礼节,待字闺阁的“准皇后”才真正确立为皇后的身份,然后才有皇帝遣使迎娶的程序。奉迎礼是迎娶皇后进入皇宫的礼仪。册立与奉迎礼一般在同一日连续举行,册立礼结束后随即行奉迎礼,清代只有同治帝把两项礼节分为两日举行。清代同治、光绪二帝奉迎皇后以“子”时,却又颇有复古的倾向。
很多人都认为按照古礼迎接新娘是大红色贴喜字新轿,但在清朝皇后入宫所乘坐的轿辇是皇室专用的明黄色而且不能贴喜字,而是皇帝亲笔所提的“龙字”但在光绪帝大婚时凤舆内的“龙”字为皇太后慈禧所写,至今还典藏在故宫博物院。此外还要有金质双喜“如意”一柄。皇后坐在凤舆内向宫中行进时,必须一手持金质双喜“如意”,一手持苹果。
奉迎皇后,凤舆到了乾清门,才算到了皇帝之“家”,于是在乾清宫阶下轿。“皇后降舆。福晋接苹果,递宝瓶,皇后接宝瓶,四福晋搀扶,内务府营造司预设火盆于乾清宫殿内,武备院预设马鞍于坤宁宫门槛上。”按满族传统,新娘要跨越火盆才可迎娶进入夫家之中,所以皇后在乾清宫须跨越火盆。有的学者考证此俗是满族萨满信仰中对火崇拜的反映。其实,以火驱邪这种习俗不仅满族流行,而且“外人到东海窝集部的窝棚、帐篷时,要跳火,过火,这就意味着盛火去掉了邪气”。新娘从母家走进夫家,也是从外族他姓而来,为了不给夫家带来邪气妖魔,所以要从火上跨过。满族以火驱邪不仅表现在婚礼中,即使在丧事时也同样要跨火:“满洲人如本家遇有孝服者,必请出神位安于洁净之室。若族中孝服,则在大门外释去孝衣,始入院内。如无另室之家,则净面洗目,焚草越火而过之,始入”。皇后不仅在进入皇家——夫家之时跨火驱邪,而且对迎娶时所乘之轿以及盖头,提前也要用藏香熏一下以驱除邪气。
皇后跨过火盆,出乾清宫后到达洞房坤宁宫时,还要从门槛上的马鞍上跨过,才可进入洞房。其马鞍之下还要压有两个苹果。跨马鞍之俗,由来已久,以其音与“安”相同,于是人们用它作为祈祷平安的代表物。而皇后在乾清宫下轿的同时,就要由在宫中执事的福晋命妇接过皇后手中的“如意”与苹果,递上宝瓶,皇后要怀抱宝瓶前往坤宁宫。但宝瓶并非取其“平安”之意,其作用如同聚宝盆,它是财富的象征,其内盛装“珍珠二颗、宝石二块、金钱二个、银钱二个、金‘如意’二个、银‘如意’二个、金锞二个、银锞二个、金八宝二个、银八宝二个、金银米”。满族民间新娘也抱宝瓶,只是其内所盛装的东西不能像皇家那样昂贵,一般装有大米和小米,权称为金银米。在河北的一些地方,新娘下轿时,还有递给花瓶之俗,同时歌唱道:“花瓶本是圣人留,轩辕黄帝起根由。今日落在新人手,富贵荣华万万秋。”其意义与宝瓶相同,无非都寄予了对财富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皇后跨过马鞍,进入洞房伊始,最先是要与皇帝一同先行“坐帐礼”。在满族民间,“新娘入帐篷登床,面吉方而坐,俗称‘坐福’,也称‘坐帐篷’。坐帐之后行合卺礼。婚礼诸礼中真正代表男女成为夫妇的是合卺礼,这是历代以来各民族通行的传统礼仪。《礼记•昏义》:“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统治者将其推演到君臣的高度。合卺礼为现代所说的喝交杯酒。合卺礼在洞房内举行,清代皇帝大婚在坤宁宫举行。此时皇后要重新梳洗打扮,换下在母家奉迎时所穿的龙凤同和袍,把“没上头”的长发姑娘打扮成“两把头”媳妇,穿上朝袍朝褂。这身打扮,完成了从闺阁女子到已婚女子的蜕变,朝袍加身也已然表明从平民女子到皇后身份的蜕变,只有这种身份才配与皇帝合卺。清代帝后在合卺时,却模仿古人席地而坐之俗,“内务府女官恭进宴桌,铺设坐褥于龙凤喜床沿下,相向坐,恭进皇上、皇后交杯用合卺宴”。
皇后居左,皇帝居右,对饮对食。在帝后饮食之时,还要有结发的侍卫夫妇在坤宁宫外的屋檐下用满语唱交祝歌,其歌词虽不见档案记载,但无非是祝愿的吉利词语。按古礼,在新娘新郎合卺之后,“媵馂主人之余,御馂妇余”。即由新娘的陪嫁女子“媵”吃新郎所剩之饭食,新郎的从人“御”吃新娘所剩之饭食,以此表明阴阳(男女)蕴藉交接。明代帝后大婚尚恪守古礼中的合卺之仪,如以四个金爵和两个卺行合卺礼,分三次酌酒,并且“皇帝从者馂皇后之馔,皇后从者馂皇帝之馔”。而在清代皇帝大婚中,各种文献已不见爵与卺并存的记载,其合卺改以金质合卺杯。合卺后当晚,帝后还要吃长寿面,次日还要举行“团圆宴”,以表明帝后婚后生活的美满。在满族婚礼中,不论民间,亦或皇家均不见传统完全复古的合卺礼仪式。甚至在民间合卺时,还要由萨满太太向空中抛肉。这些正是满族不同于汉族传统婚礼之处。
婚后礼:庙见、朝见、庆贺、颁诏、筵宴
洞房各礼行过之后,皇后须与皇帝一起去皇家的宗庙祭祀,称“庙见”,以求得祖先神灵的接纳。皇后首先要到供奉列祖圣容(即画像)的寿皇殿(今景山公园北麓少年文化宫)祭拜上香,然后回到宫内,依次到供奉先皇、先后的各宫殿中上香行三跪九叩礼。
朝见礼是择吉日皇后到慈宁宫向皇太后所行之礼。民间婚礼之后,新妇于第二日拜见公婆(古称拜舅姑),为其点烟斟酒倒茶。而在皇家,只有老皇帝驾崩(乾隆帝除外),新皇帝才能即位,所以大婚皇后从来无“舅”可拜,而只能拜“姑”,即皇太后。
之后就是庆贺,召见外国使臣,大摆筵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