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案(精选9篇)
1.古诗三首教学案 篇一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
首》教学案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行路难》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
2:体会李白诗风,感悟诗意。
正课:
一、朗读《行路难》。
二、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了解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四、赏析。
(1)前四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如此呢?(联系背景)
(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如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3)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4)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5).学生再读这首诗歌,背诵。
五、小结: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的描写,象征的运用,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六、板书设计
行路难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应题“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昂扬激越豪迈乐观)
课后作业
背诵诗歌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游山西村》
一、教学目标:、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背诵此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作者及背景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2、“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课前作业设计:
背诵这首诗。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饮酒》
一、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
2: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
3:体会诗意。新课标第一网
二、重点、难点:
: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创作背景的介绍;
诗人的整体评价。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语
中国的传统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诗歌和散文更是两股清泉,我们应不断地汲取,让它们永久地留在血液里,终生受益。以前我们学过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一洗都市的喧嚣、尘世的铅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画圈。展示了山村优美的风光,恬静的生活,老友间的情谊,透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的情趣。大家还能知道哪些诗人也是田园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写冬去春回的神助之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渊,杂英满芳甸。”)请大家把课本打开,今天我们来共同研讨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上品《饮酒》来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净世界。
(二)、解题:本篇为《饮酒》组诗的第五首,此组词共二十首,为陶渊明酒后写的杂感诗。
在古代酒与人关系甚密,可解忧可增兴。
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陶亦自云: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俗语:酒后吐真言,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真言。
(三)正课:、一读: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意义,体会文意。
2、逐步读——析——赏。
教师范读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点明“而”转折——矛盾人境无车马喧。
自问自答实——虚意味深长。
学生齐读(注意问句升调,答句的意味深长)
归纳: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板书心远——骨心静——境自静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说出亲切感人.中国禅宗六祖能一日诵经,风吹幡动,一曰:“旗动”二曰:“风动”慧能曰:“心动”亦点明此意。
学生齐读,体会诗意。
3:接着诗人顺势而下写出无限的意趣。
教师范读后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初句点明:妙在“悠然”——无意看山。
“见”不是“望”“看”——景已入心。
触景生情,与自然化为一体,进入更高的境界。
这是诗人推崇的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也是作者追求的飘逸之梦。王维诗中亦云其悠闲“倚杖紫门外,临风听暮蝉”。
至于“菊”字,我们可从苏东坡《冬景》中可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一个“傲”字尽现其意。
周敦颐《爱莲说》中曾云“晋陶渊明独爱菊”物芳可明志洁足见其节操高尚,淡泊名利。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可见此句有两意:)、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
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这是一种真情的召唤。在自然的感召下,诗人的心更宁静了,他悟得了真意:鸟日出而出,日归而返,那么我要像飞鸟一样,纵身大自然之中,以尽百年,不也欣然自得吗。正如《挽歌》中云“死去何足惜,托体同山阿”这接近于老庄的自然无为,返朴归真。但诗人悟得有没有说出?——引出末句。
归纳:此句展现无比广阔无比自由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正是陶渊明毕生追求的世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是很多人能懂得,足见其诗“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
此时景情意合而为一,实乃诗之完美境界。
体味、讨论、齐读。
课前作业设计:
文学常识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在其自传性散文中称“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
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史记当他在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面目)
代表作: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
散文《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花垂鬓,并怡然自乐。”
课后作业设计:
评:、陶自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宋陈师道评“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
3、金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轻松一刻: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闲()花落,夜静春山空。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始盛开。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6、人面不知何处去,()依旧笑春风。
7、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沾衣欲湿()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来。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12、()()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来日绮窗前,()著花未?
4、停车坐爱()晚,()红于二月花。
5、()尽已无擎雨盖,()残犹有傲霜枝。
2.古诗三首教学案 篇二
师:请看黑板,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幅简笔画, 同学们, 请根据你们的预习, 为这三幅简笔画配上诗或词。想上来的同学就到黑板上来写, 其他同学写在笔记本上。
(三位学生主动上黑板, 在简笔画下默写相应的诗词。)
师 (边巡视边提醒) :同学们要注意执笔姿势, 把字写端正。
师:好。非常感谢这三位同学, 也非常难为这三位同学。真不简单, 同学们通过预习和自学, 不仅能背诗, 而且还能够默写下来。
【点评:这个开题可谓别出心裁, 既展示教师的简笔画基本功, 又检查了学生预习和自学的情况, 还创设了学习古诗词的情境。】
师:请看这个“耘”字, 右半部分 (云) 读做———
生:云, 云朵的云。
师:左半部分 (耒) 读做——— (学生不知道, 教师板书“耒”, 注音“l侑i”, 并简笔画出一种农具———犁, 指出“耒”在犁上的部位) 读。
生:l侑i。
师:老师原来也不认识, 一查字典才知道它读什么音、表示什么意思。很有趣的是, 老师还发现带有“耒”字部的字, 绝大多数与农具或农活有关, 不信同学们回去查一查字典。
师:“耘”指———
生:在田里锄草。
师:同学们学过一首诗叫———
生:《锄禾》。
师:锄禾, 就是耘禾、耘田。另外一个字, (板书“耕”) 读做———
生:倮佶n倮, 耕耘, 把土翻松。
师:耕, 是不是在干农活? (生:是) 我们这样学习汉字就容易多了, 而且这也是汉字独特的魅力。翁卷写了很多诗, 这是他勤奋耕耘的结果。这里的“耕耘”又指什么呢?同学们回去思考。好的。这三位同学的字虽然写得不是很漂亮, 但是写得很工整。不简单!
【点评:黄老师运用汉字学指导学生学习汉字, 既识字又传递文化, 深入浅出。更为可贵的是, 黄老师重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激起学生对未知的好奇, 如, 回去查字典印证、思考“勤奋耕耘”的“耕耘”义。】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古诗三首”)
生:漏了一个“词”字。
师 (板书“词”) :哪一首是词?
生:《渔歌子》是词。
师:为什么说《渔歌子》是词呢?
生:因为《渔歌子》的第三句话是6个字, 与其他句字数不同, 所以我从这里看出《渔歌子》是词。
师:很好, 你发现了词的一个特点。词也称长短句, 这是它与诗在形式上的区别。这学期我们学过哪首词?
生:《忆江南》。
师:《渔歌子》《忆江南》都是我国唐代的词。词这种文学体裁兴起于我国的唐代, 成熟并完善于我国的宋代。所以,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叫———
生:唐诗宋词。
师: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同学们要多读、多背、多记。关于词和《渔歌子》, 我们下节课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前面两首诗。
【点评:此环节关于“词”的认识, 再次显示了黄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大道至简, 大道无痕。】
二、承, 诗情画意渐浓, 语言训练渐进
师 (出示书法作品) :《乡村四月》写了些什么?自由朗读, 边读边想。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首诗朗读给大家听?
(一男生朗读)
师:好, 字正腔圆!不过少了点诗的味道, 而且诗的作者也没有读出来。请同学们听老师读, 边听边想象。 (教师范读完,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谢谢!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一女生朗读)
师:好啊!你的朗读, 停顿和节奏都把握得很好。老师从你的目光中, 仿佛看到你朗读时想象到的画面。老师还发现你在停顿时, 声音断了, 气还连着, “子规声里———雨/如———烟———”好, 我们一起朗读。
【点评:“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黄老师的评价及时, 有针对性, 评价就是指导。】
师:“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通过预习和朗读, 诗都写了些什么, 你们明白了吗?同学们先根据注释想一想, 有读不懂的地方, 同桌互相请教、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哪一桌愿意把你们读懂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生:第一句写了山原很绿, 第二句写了雨飘飘的, 第三句写乡村里面没有什么闲人, 第四句写了乡亲才结束了桑蚕又去插田。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应该是做完了养蚕的事又去插秧了。
师:同学们养过蚕吗? (生:养过。) 蚕主要吃——— (生:桑叶。)
生:我要补充。第二句还写了子规鸟的叫声。子规鸟在烟一样的雨中鸣叫。
师:谁能把“鸣叫”换一个更美更像诗的词?
生:欢唱, 歌唱。
生:第一句应该是绿色布满了山原和田野。
师:“白满川”是什么意思?
生:稻田里的水倒映着天空。
师:同学们, “川”在注释里译做什么?
生:平地。
师:我们经常读到一个词叫“一马”——— (生:平川。) 对, “一马平川”就是这个意思。“川”还有一个意思是什么?
生:山川。
师:“山川”就是“高山”与———
生:平地。
生:不对, 是河流。
师:“山川”的“川”是河流的意思。我们学过一个词, 叫“川流”———
生:川流不息。
师:对啊。走在大街上, 车辆是———
生:川流不息。
师:我们读古诗的时候, 读注释, 有时还要根据白话的习惯来翻译它才通顺。再加上联想和想象, 使诗的意思更具体, 更丰富。听老师朗读第一、二句诗, 边听边想象, 用“我仿佛看见什么, 我仿佛听见什么”来说。 (教师范读)
【点评:这个环节对诗意的理解,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体现了学段特点, 体现了理解诗意的独特方法———读注释、展开想象、结合白话习惯等等。其次, 语言训练不着痕迹, 但处处见遣词造句之训练, 如, “鸣叫”与“欢唱”、“一马平川”与“川流不息”。】
生:我仿佛看见树木茂盛, 整个山林和原野都是绿色的, 稻田里的水映着天空的光辉。我仿佛听见杜鹃鸟的鸣叫声配着细雨滴答的声音, 很美很美。
师:那你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 (学生朗读) 老师从你的表情中看出了乡村四月美如画。
生:我仿佛看到大地都是绿色的, 在蒙蒙细雨的陪伴中, 杜鹃鸟的啼叫声显得格外动听。 (学生朗读)
师:好的。山原绿意盎然, 翠色欲流。山脚下一望无际的平坦的稻田波光粼粼, 再加上空中细雨如丝、如烟如尘。听———从烟雨中传来杜鹃鸟的声声歌唱, 多美啊!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真令人陶醉啊!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点评:这个环节, 可以用“四美”来概括:方法美、想象美、语言美、朗读美。】
师: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 乡村里的人们在做什么呢?读———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诗人翁卷真了不起, 短短28个字, 先写——— (生:景。) (板书:景) 再写——— (生:人。) (板书:人) 这景和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生:这景是写农村的, 因为城市里面已经看不到山原、田野了;因为城市里面的人虽然很忙, 但不是在忙农活, 所以应该是写农村的, 体现了农村的特点。
师:好, 你发现这景和人都体现了农村的特点。再来。
生:我从前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农民的勤劳, 因为从“白满川”可以看出农民在这里花了多少精力。后两句诗直接写出农民是多么勤劳!
师:太了不起了!老师第一次听到从“白满川”看出农民的勤劳, 这是间接描写吧。你有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生:没有。
师:老师就是从农村来的。乡村四月, 农民们都在忙着耕种, 稻田平整后灌满水, 水平如镜, 映着蓝天白云, 真是如诗如画。同学们可以想象, 如果田野里长满了杂草, 会有这种景象吗?
生:不会。
【点评:这次生成, 精彩!原因是黄老师俯下身倾听, 倾听学生的思考。正因为有黄老师的倾听, 学生才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创新就蕴涵在种种独特的见解中。如, 写出“农村的特点”, “白满川”间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
师:景和人,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它, 用哪个字?
生:美!
师 (板书:美) :这里景色美, 人的勤劳更美。我们把这种美读出来吧。先酝酿一下感情。好, 能背就背。“《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生:“《乡村四月》, 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摇头晃脑;有的同学面带微笑, 如痴如醉。对啊, 这就是朗诵诗歌。“乡村四月闲人少”, 他们除了忙采桑、养蚕, 除了忙耕田、插秧外, 还忙些什么?除了大人忙, 还有谁也在忙呢?与翁卷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范成大给出了非常好的答案。同学们看过来——— (出示书法作品) 你从这个标题读出了什么?
【点评:黄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但是, 不把学习方法当知识传授, 而是融入学习过程, 让学生下意识地运用。】
三、转, 运用学法, 自然迁移
生:我读出来了, 四月份田园的杂兴。
生:不应该这样读。“四时”不是“四月份”, 是指“四个季节”。我读出了这首诗是在写在四个季节里人们的各种兴致。
师:你从哪个词读出“各种兴致”?
生:杂兴。
师:“兴”在这里读做——— (生:x佻n倮。) 指——— (生:兴致。) 我们经常遇到一个词叫———
生:兴致勃勃。
师:老师打老远赶过来给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表现得———
生:兴致勃勃。
师:同学们表现得兴致勃勃, 老师上课的兴致就很——— (生:高。)
师:看, 这个题目, 先说时间———
生:四时。
师:再说地点———
生:田园。
师:最后说内容———
生:杂兴。
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60首。这是他晚年隐居乡村写的反映农民劳动和生活艰辛的诗作, 是范成大1900多首诗当中的代表作。这首诗选自他的《夏日诗》。继续刚才那个问题, 除了采桑养蚕、种田插秧, 他们还忙什么?还有哪些人在忙?
【点评:黄老师抓诗题和学生一起做文章, 意味深长。】
生:还有乡村妇女也在忙。
师:从哪句诗读出来的?
生:从“童孙未解供耕织”读出来。
众生:啊?
师:是从“耕织”读出来的吧?是哪些人在“耕织”?
生:大人。丈夫和妇女。
生:大人们白天在忙耕地, 晚上在忙着把麻搓成线。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
生:白天, 大人们出去耕田种地, 晚上又在灯下搓麻织布。
生:我从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读出了儿女在家里承担家务劳动。
师:“当家”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
生:在家各做各的劳动。
生:应该是做家务事。
生:洗衣做饭。
生:各做各的事。
师:各做各的事, 各有各的本领, 就叫“当家”, 是吧?同学们当不当家?
(生七嘴八舌, 有说“有”的, 有说“没有”的。)
生:我也煮过饭。
师:我们现在主要是干什么?
生:学习。
师:学习是当家吗?
(生七嘴八舌, 有说“算”的, 有说“不算”的。)
师:现在不学习, 将来能当家吗? (生:不能。) 现在好好学习, 好好锻炼身体, 也是在当家呀。今后才能把家当得响当当的。读———
生:“村庄儿女各当家。”
【点评:“当家”是一个难点, 本来就说不清道不明,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何理解?黄老师举重若轻, 巧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 把“当家”解得活泼, 解得有情趣, 解得有滋味。】
师:大人们在忙, 小孩子在干吗?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我不明白, 小孩子不懂耕织的事、不懂农活, 为什么还“学种瓜”呢?假如你就是诗中的这个孩子, 你在种瓜时怎么想?同学们想一想, 待会儿我要采访采访。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议论, 交流。)
师:白天, 大人们出去耘禾锄草, 夜晚, 又在家里纺纱织布。大人是忙得不亦乐乎, 小孩儿呢?这位小女孩儿, 你在桑树阴下做什么?
生:我看爸爸妈妈都那么忙, 我也得学点什么。
师:真懂事。在学什么?生:在学种瓜呢。
师:有意思。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看, 那个小男孩蹲在树阴下, 在干什么呢?
生:我在学种瓜。
师:你种的是冬瓜、南瓜、西瓜, 还是苦瓜、黄瓜?
生:我种的是西瓜。
师:好玩吗? (生:好玩。) 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点评:真有意思!这样想象, 这样“移情”, 上千年前顽皮的“童孙”似乎都穿越到了现在, 活在了学生们中间。】
师:范成大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你看, 他先写谁?
生:大人。
师 (板书:大人) :再写———生:小孩, 童孙。
师 (板书:小孩) :这大人和小孩, 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很勤劳。
生:都很忙。
生:忙得不亦乐乎。
师:用一个字, 就是———
生:忙。
师 (板书:忙) :这么忙, 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
生:很快乐。
生:很高兴。
【点评:第二学段的学生, 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发展。黄老师在着力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同时, 不忘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 而把两者结合在古诗词的学习中, 更是难能可贵。】
四、合, 提升认识, 留有余地
师:这两首诗都有这么一个特点, 都写了乡村——— (生:生活。) 乡村人们的——— (生:勤劳、忙。) 但是, 他们的心情是——— (生:愉快的。) 那就是忙并快乐着。 (板书:忙并快乐着)
师:好, 同学们把这种“忙并快乐着”的情感带到朗读中, 能背诵的就背诵。
(学生或朗读或背诵这两首诗)
师:老师还有两个问题, 《乡村四月》最后一句中的“插田”, 诗人为什么不说“插秧”?《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中的“种瓜”, 诗人为什么不说“种豆”“种菜”呢?请大家回家思考。
【点评:黄老师不仅充分领会了编者的意图 (为什么将这两首诗编在同一篇课文中) , 而且于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悟、消化。其次, 课虽已结束, 但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思考, 表明学习并没有结束, 余味无穷。当然, 如果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的或是让学生发现的, 那么, 课的品位就更高一层了。】
【总评:这节课让我们来到了山原, 走进了乡村, 仿佛在世外桃源, 体验“忙并快乐着”的人生真谛。其实黄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忙碌而快乐的“农夫”, 他的这节课给我们的仿佛是粗瓷大碗, 家酿米酒, 然后他的那个豪饮, 让我们感觉一个字———爽!
他的诗歌教学总体来说体现了诗歌教学的规律, 品词韵, 想象情景, 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 让我们一起感受了诗歌的魅力, 让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经典。他重视教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黄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具体地说:
第一, 在这堂课中, 我觉得黄老师是受新课程理念熏陶的教师, 在如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如何给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象、自由发挥的广阔的天地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在这节课上, 我们看到教师很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究。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走进课堂, 是有他们的体验的,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好, 学生就完全能够自主学习, 否则, 学生会养成一种依赖。如果教师过多地指手画脚, 把太多的理解强制性地“喂”给学生, 学生就没有自己的“咀嚼”能力了, 消化能力也就退化了。所以我们特别需要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学生发问、发挥。
第二, 整节课非常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非常重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呼吁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有“语文味”的课, 而目前一些语文课已经没有“语文味”了。应该说他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如他让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写, 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我觉得现在的一些语文课, 学生动口多、动手少, 其实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学习。他把学生的自学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下一步的以学定教提供基础。如“桑”“耘”“插”这三个生字的教学, 看似信手拈来, 其实是反映了语文教师的素质和理念, 即使是四年级的学生, 我们也应不放弃对他们写字、识字、学字的指导和训练。黄老师就是在指导学生做这些最基本的训练、最基础的训练, 也是最扎实的训练, 让学生练就了很强的基本功。所以这个环节看似打破常规, 其实真正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再比如读, 他想方设法让学生读书, 这里的读有教师深情描述之后学生想象的读, 有感慨、感叹、感动之后的读, 有恰如其分地评价之后的读, 有巧妙过渡之后的读, 有角色对话、角色体验之后的读, 还有总结、提炼、提升、升华之后的读, 整节课都想尽办法让学生读, 还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 自己去理解, 自己去体会,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会、体验情感。
第三, 我从黄老师的课中, 看出他教学相当的老练。他的老练在哪里呢?他一直在引导学生学习。你看, 他总是在适当的时候, 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而且他的导, 导在疑难处、导在缺失处、导在最容易错的地方。比如学生朗读“绿遍山原白满川”, 一字一顿, 声断气也断。黄老师马上示范指导, 做到声断气不断, 教师范读完学生再读, 明显有了进步, 这就是指导。为什么有的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不强, 有的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强, 因为我们忽略了在学生学习时对其及时辅导、及时帮助、及时提高, 而常常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样, 学生的课文朗读不好, 教师也不敢范读、教读;学生的生字写不好, 教师也不敢范写、教写等等。一节课后, 学生什么收获也没有。
再比如, 黄老师在巡视的时候, 非常及时地点评, 如“有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有的在与同桌交流讨论”“有的同学根据现在的语言习惯将诗中的词序进行调整”“有的同学在诵读时摇头晃脑, 如痴如醉”等等。这些不是写在他的教案里的, 而是即时发现的。即时发现学生的亮点、优点、缺点、不足、疑惑、疑难, 再即时点拨、点评和帮助, 这样才是真正的教———以学定教。
第四, 黄老师成功地运用比较、类比教学。如《乡村四月》前面两句写景, 后面两句写人, “景”和“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四时田园杂兴》先写大人, 再写小孩, 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很好地运用了比较,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特点,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一节课完成两首古诗的教学, 这是效益。
3.《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篇三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篇1古诗在这个学期被选为我们学校的打磨课内容,如何教古诗便成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一首古诗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重复着,为的是找到教古诗的最佳方法。这次我选择《秋思》这首诗,它排在三首表达思乡情诗歌的中间。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这之前,我听过三年级两位老师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们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亮点是能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带进一个诗意的课堂。我个人也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在读中彰显诗性。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一经这样折腾就会把诗拆得支离破碎,它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整体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在众多的借写家书的诗中,张籍的这一首《秋思》获得的评价最高。王安石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它语言精炼,蕴含丰富的内容。题目有“思”,而整首诗中却没有一个“思”字,那这个“思”究竟藏在哪呢?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三、在遗憾中憧憬未来
课后的集体评课中,许多老师也认同我这样处理所带来的效果,值得一学,同时也指出我的不足之处是多媒体课件中少了把学生带入意境的声音,多了一些不必出现的秋景图。今后在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时,我会向一些年轻老师学习,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篇2在《渔歌子》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了解词的大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词意,特别强调让学生比较同是描写江南春景的两首词的异同。
但是从课堂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我过于注重结果——比较异同,忽视了过程的体验——朗读感悟词中描绘的美景,体会词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
让学生初读正音,自学了解词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番之后,就让学生比较和前一首词的异同,从学生发言情况来看,学生只能勉为其难地从表面说说想法。因为学生还没有很好地去体验、感受《渔歌子》这首词所描绘的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青笠绿蓑,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老师没有带领学生走进词的意境,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如何能够感受两首词的不同呢?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再多读读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悟,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去感受词中的意趣。那么再和《忆江南》进行比较时,学生的感受会大不相同。不过,让学生直接去比较异同,对五年级刚接触词的学生来说,太理性化,难度也大了。不如换个问法:白居易和张志和笔下的江南各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幅呢?这样从学生的情感出发,触及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词的初步鉴赏能力。
其实,这首词和柳宗元的《江雪》对比起来学习,更便于学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一个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一个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是垂钓图,意境相去甚远。学生通过比较,更能体会《渔歌子》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另外,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学生徜徉在古诗词的王国中,课堂应当别具一番情趣。但是,学生没有被美的经典诗词所吸引,这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有关,教学生词,教师就应该有一定词的积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我的语言应有一种古典文化的魅力,给课堂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篇3《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读出词的韵味,让学生走进词境,进入词心。同时,作为一节整合课,我设计了三个整合点:一是在初读词之后,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长相思》的内容(作者,题目,写作背景,词义,感情,写法等);二是在学生学习完《长相思》之后,搜集关于思乡的诗词;三是在练习环节,引入李煜的《长相思》,利用网络资源完成阅读小题(词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运用的表达方法等)。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朗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学生汇报搜集的关于《长相思》的资料时,谈到了词的意思,我只让两个学生回答了,没有因势指导,让全体学生练习。其次是让学生想象汇报纳兰性德家乡温馨画面之前,仅用了一个问句“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来进入学生的想象。课后回想,如果能先理解词中的“故园无此声”,然后再进入想象,效果会更好。最后,我觉得在时间的调控分配上,有些不合理,最后一个整合点——理解李煜的《长相思》,由于时间原因没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下次要合理安排好。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尝试,让我收获了许多,取得了些许的进步,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我会针对自己的缺点,多学习,多实践,在学科整合的路上争取更大地进步。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相关文章:
1.关于《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2.《古诗三首》的教学反思
3.《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4.《古诗词三首》语文教学反思
5.古诗教学反思
6.古诗词三首的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7.古诗词三首教材简析教学建议及反思
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四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马诗
3、齐读课题:马诗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学生汇报:①看诗题明对象;②看作者知背景;③看诗文解大意;④看资料(注释)悟诗情;⑤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
4.学生汇报。(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古诗写了什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络 锤 凿 焚)指名读,齐读。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展示作业。这是***写的字,看他写得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也把字写得这样好。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5.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
6.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我们一起读一遍。
7.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8.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9.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这样写,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涵:说一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学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品读三、四句。
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明白这两个词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却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满腔抱负之人,却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这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企盼,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高声齐读这首诗!(生读)
《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板书设计: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写景
何当金络脑,抒情 施展才华
快走踏清秋。为国立功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2.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
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 竹石
2.找题目的相同点。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吟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2.译读,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
四、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石灰吟。
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
(1)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①自学指导自由读诗,请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②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①千锤万凿
A.学生谈体会。
B.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三言两语)那我们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也有类似使用虚词的呢?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 桃花潭水深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烈火焚烧
A.学生谈体会。
B.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相应的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粉骨碎身
A.学生谈体会。
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
总结:哦,原来石灰就是先,然后,最后。
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这首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的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④若等闲
A.学生汇报。
B.如果学生答到“若等闲”就引出: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而在石灰眼里,千锤万凿是若等闲,烈火焚烧也是——若等闲。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就是“全不怕”。
2.石灰经历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最终粉骨碎身,它这么做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1)洁白的石灰在我们人间留下了哪些痕迹?(洁白的墙、可用于干燥、吸湿、去除异味、消毒……)
(2)此时,我们不由得敬佩石灰的(顽强不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精神。请带着这种感情把古诗读一读。(出示古诗)请学生示范读,齐读。
3.像这样,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石灰的特点,这是学习咏物诗的一种方法。(板书:抓关键词)
4.知人论诗,学习托物言志。
(1)这首诗的作者是于谦,你们知道是诗人多大年纪写的吗?
(2)于谦作《石灰吟》这首诗的时间,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2岁,一说是19岁。你们猜一猜,这么年轻的他,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呢?你们来大胆的猜猜?(于谦是个很有志向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3)的确,于谦自小就有远大志向。传授于谦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非常钦佩文天祥,就把那幅画挂在书桌边,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如果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样高声诵读这首诗?
(4)后来于谦长大了,他和文天祥一样做了官。现在让大家看一下他做官的故事。课件出示:两袖清风的故事。
如果你是做官后的于谦,你会怎么吟诵这首诗?
(5)后来,瓦剌入侵,当时的皇帝明英宗被俘虏了,于谦就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让皇帝的弟弟继位,率兵打败了敌人,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炭,后来明英宗重新回来当皇帝,对当年于谦让他弟弟做皇帝的事耿耿于怀,再加上其他官员的陷害,就以“谋反”罪把于谦杀害了。抄没家产时,于谦家除了书籍,没有值钱的东西。如果你是临死前的于谦,你又会怎样吟诵这首诗,来向世人再次表明自己的志向呢?一起来读。(配乐读)
(6)《石灰吟》一诗伴随了于谦一生,也见证了于谦的一生。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赞美石灰,而是在——(他在抒发自己的志向,用石灰来比喻自己。)像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成了咏物诗的一大特点。我们通过了解得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来理解这首诗,这样的方法叫:知人论诗。(板书)
(二)《竹石》
1.接下来,请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请看自学提示一:自由读诗,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竹石的特点。
2.学生汇报。
(1)咬定:(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竹石是牢牢扎根在青山上的,体会到竹石刚毅的性格。)
(2)立根:把根深深地扎入哪里?(立根,扎根、生根。破岩,破裂的岩石。)(生长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却能把生长,生命力极强)
(3)千磨万击:想象一下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磨难,什么打击?(风霜雨雪电击雷鸣)
(4)创设语言情境,指导朗读。
①春天,当雷声轰鸣、闪电霹雳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夏天,当暴雨袭来无情地鞭打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③秋天,当秋风飒飒吹得竹子摇摇欲坠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④冬天,当风吹雪溅铺天盖地而来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经历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考验后,竹石挺立在山岩中,这就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竹石的精神呢?可以是诗中的词,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不屈不挠 傲然挺立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坚定不移 坚贞不屈)
3.刚刚我们通过抓关键字词,体会了竹子的特点
请看自学提示二:请结合诗人的资料,说说这首诗托竹石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志向?
(1)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汇报,师相机点拨。
拓展以下故事:(开仓济民)郑燮为官清廉耿直,爱民如子,任潍县知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救灾,让老百姓先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兴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就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大火烧掉。就因此而被罢官,从此郑燮以卖画为生,度过贫寒的一生。
郑燮又叫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郑燮的画大多都是“梅兰竹菊”,尤其是喜欢画竹,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诗《竹石》,目的就是(他想托竹石的坚韧顽强来表明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来,让我们带着对郑燮的敬佩之情一起诵读这首诗。(配乐读)
五、对比参读,感悟升华
1.《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一首表达了作者不流世俗、两袖清风的品格,一首表达了诗人一身正气、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质,学了这两首诗,你们有何感想?
2.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没有像石灰、竹石一样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搜集以下一些咏物诗,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然后背一背。
《在狱咏蝉》(骆宾王)《梅花》(王安石)《青松》(陈毅)
2.小练笔: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心声。(所托之物参考:梅、兰、竹、菊、松树、春蚕、蜡烛、粉笔、橡皮……)
七:板书设计:
石灰吟 竹石
抓关键词
5.《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五
教学之后,我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一、学生参与率高。因为我班学生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较明显,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我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要求他们借助注释,独立理解诗意,写在预习本上。课堂上,学生先四人一组互相交流理解诗句意思,再汇报交流。因为预习充分,在理解诗意和比较诗与词的不同时,发言的学生比以前多了,积极性也高了。当我发现学生对“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句理解有困难时,及时引导,实现了帮助者的角色。
二、时代背景补充及时。在“知诗人”环节,学生介绍了诗人的成就及学过的相关古诗,我则补充写作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被迫离开长安整整十年,长期流落他乡,让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诗。这段资料的补充拉近了学生与诗人、与作品的距离,帮助他们理解李白当时的孤独与寂寞,以及李白与敬亭山互为知己、惜惜相怜之情。
三、赏读诗词,想象画面。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忆江南》的努力方向。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 “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指导学生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
当然,与理想的课堂相比,这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因为担心时间不够,任务完不成,设计时目标定得比较低,课堂密度不够。
二、教师在学生汇报时评价激励不够,放手不够,还是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传授角色,讲
得多。
三、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对学生表达的引领不够。
四、鼠标控制不灵,影响了教学时间和情绪。
6.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六
1.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诗》,指导“昼”书写。2.正确、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积累。3.想象画面,领悟诗意,体会诗情。
4.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之处,初步感知田园诗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意,体会诗情。教学准备 课件、写字纸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
猜读古诗
导语:同学们,看屏幕,这首诗大家还记得吗? 这是一首诗,亦是一幅画; 这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看图猜诗:课件《望洞庭》
师:你能领悟到吗?大家一起来背一背。
古人云:画是无形的诗,诗是有形的画,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古诗词三首,重点学习其中的两首富有画面感的诗。板书课题。板书:古诗词三首
二、初读古诗
指导书写
1.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法是诵读,首先要读正确。在这方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见学生要问学生书上注音)多音字变红,那这几个多音字呢?(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的意思)那你们就来亲身实践一下吧!(自己先读一读,边读边解决读正确的问题。)读好了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诗,(第一首?第二首呢?)师评价是否正确(两位同学读得都很准确)2.出现的生字变颜色
5个
师:这是两首诗中出现的生字,桑和蚕指的是具体的事物,耘和绩书下有注释,昼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评价:
预设1:查字典,你很会使用工具书来解决问题。预设2:你能联系上下文。
预设3: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预设4:昼:旦当早晨讲
评价:你关注了字的构造,理解了字义,这个方法也很好。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成语
你的词语积累太丰富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昼”字,它在古代字形是这样的,大家看,这是甲骨文的“昼”字。经过演变,变成了现在这个字形。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是有渊源的,有背景的,请同学们观察,单独写“尺”“旦”和整体写“昼”有什么区别:扁
宽 怎么才能写扁写宽呢?师范写:“尺”撇,(先竖随即左拐出撇出尖)?
旦 最后一笔稳稳拖住整个字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练习写这个字,(音乐起),写完的学生自己读读两首诗。
三、指导朗读
想象画面
师:诗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它是可以吟诵的,甚至是可以传唱的,因此诗词往往是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的。(老师吟诵或视屏播放)。师读一首,第二首学生跟着老师读。学生自己练习读出节奏感,每首叫两个人读。
师过渡: 诗词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它的韵律和节奏中,更美在它所描述的意境中
1.我们先来看第一首(贴出题目)
解诗题:乡村四月 师:这里的四月是指农历四月,正值初夏时节。师:诗是一种阐述人物心灵的文字体裁,我们可以通过想象画面,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学习古诗的一个方法,同桌相互说说你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指名说。生说第一句:
师:什么是绿的?满山遍野全是绿的,有一个字准确表达出来了,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字与它是异曲同工的,出图,你们看,这个时节人们已经在水田之中灌满水,已经准备要插秧了,稻田景色映着天空景色白花花的,这就叫做白满川。
总结:你们看,边画边说:绿原配上白川这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谁能把美读出来? 你还想到了那些画面?
这句话又是从哪个角度来描绘四月的乡村的呢?生答:听
师:绿原 白川 子规 烟雨,这真是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红色字此时板书)烟雨朦胧的乡村画卷!指名读前两句。
师:还想象到哪些画面?你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后两句没有正面说忙,是委婉表达,在忙碌中人们气定神闲,井然有序。生读后两句。板书:勤 引读整体。
我们被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所陶醉,就看到了——(男生)女生再读
男女齐隐去一些字全白。
我们对勤劳忙碌的人们心生敬佩,就感受到了——(女生)让我们再次带着陶醉之情、敬佩之情齐读这首诗。(全班)让我们一起来深情的吟诵这首诗(全白 背)
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来想象第二首诗?同样是描写四月乡村景象,有什么相同点?让学生小组讨论。(见学生时说都通过了景表达作者感情。)再问不同点(优美朴素)
7.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七
在教学《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时,我在学生介绍完李白的相关资料后,又补充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年,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有了这个知识,学生对于整首诗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汇报完一二句的诗意后,我追问道:“你从哪些词上能体会出诗人孤寂的心情?”学生马上答出:“众鸟高飞尽”的“尽”字,“孤云独去闲”的“孤”和“独” 字,都能体会出诗人的孤寂。因为诗人的孤独,他看到鸟儿和白云似乎也不愿陪他,都离他而去了。我微笑着表扬了发言的同学,班级的同学也表示赞同。这时,赵习雯同学举起手来,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理解。”我让她说说看。她说:“我觉得从‘众鸟’和‘闲’可以看出鸟儿虽然是要飞向远方,但是也有自己的伙伴陪着。天空中虽然只有一片云但是它也是悠闲自在地飘走的。而这就与诗人的孤寂形成了对比,显得诗人更加孤独和寂寞了。”听了她的发言,我首先予以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今后和要这样发言。同时我也感到这个孩子真的很有想法,并且她还能够把自己的见解清晰得表述了出来。如果课堂上,其他的学生也能如此,我们的语文课不就上出“语文味”来了吗?
《望洞庭》教学反思
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就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之后,我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诗句说一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想象诗句中没有提到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多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优美,想象丰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说得较空洞,写得很不连贯。这是目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忆江南》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⑴ 多层次的诵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⑵ 要求学生质疑:
8.《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篇八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幻灯片2)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幻灯4)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谁还能送首诗给诗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课后反思:
《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诗是诗人第二次上京任职,坐船远离家乡在上京途中写的。
这首诗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当时王安石并不是这样写的,没有用上“绿”这个字,他改了十几次才改成了现在的“绿”字。这一句也是本首诗的教学难点,在教学这一句时,我将当时诗人如何改诗的过程告诉了学生,同时我也请班上的孩子们当一回诗人,也来改一改,此处还能用上什么字,话音刚落就有很多同学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我让他们一个个轮流说,他们用上了很多字,有“吹,越,暖,过,掠,拂,飘,满,抱,入,来,去,栽,见,返……”听完孩子们的回答,我很意外也很高兴,意外的是想不到他们会想出这么多替代“绿”字的字来,尤其是“暖”、“拂”、“掠”几个字用得很贴切,他们说出这些字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表扬了孩子们,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们更是来劲,又想出了一些字。
9.古诗三首教学案 篇九
教材简析
本课三首古诗以平实的语言、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田园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主客间质朴、纯真、浓厚的感情。其中《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人是客,从客人的角度写了所见所闻,表达了赞赏、留恋之情;《客至》一首,诗人是主,以主人的身份表现待客的热情和不周。不同的角度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不同心境,但语言中散发出的质朴、和谐的情味却是一致的。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和融情想象中,体会诗人的不同情感和主客之间质朴、纯真、浓厚的感情。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4、借助注释中的注音和字典能读准多音字“还”“舍”和课后的“黍、郭、圃”等6个生字,会写“邀、至、桑”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唐诗中饱含的“情”和宋诗中蕴含的“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设疑,揭示课题(课前板书:古诗三首)
1、同学们都经历过出门做客和招待客人的事吧?我们来聊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门做客或招待客人的情形。
2、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好吃的、好玩的,还有相聚时的开心、快乐,是吗?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空,走进唐宋时代,去看看留在那些著名的诗人心中的又是什么情形呢?(齐读课题)
(直接切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对做客、待客之道形
/ 6
成一种自我认识,并引出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满认知期待。)
二、读准诗句,切入主题
1、读准古诗,随机解字。
(1)请学生自由读读三首诗,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想想诗句的停顿节奏。
(教师巡视,个别指正读音和停顿节奏)
(2)指名读古诗,纠正不准确的读音,随机提问“还”和“舍”的意思。
2、切入主题,锁定内容。
(1)快速浏览,想想三首诗中作者是客人还是主人。
在《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中作者是客人;在《客至》这首诗中作者是主人。
(2)这节课,我们先随同孟浩然和陆游一起去做客吧!
(古诗作为集音韵美和意境美于一身的语文学习材料,读准、读通是古诗学习的重要任务,在指导读准的过程中随机理解多音字的意思,为帮助学生疏通诗意做准备。以“做客”和“做主”两个主题把本课的学习划分为2课时。)
三、交流方法,理解诗意
1、自读古诗,交流字词。
读一读《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有说不通的地方做上记号。
不懂字词预设: 至 田家 斜 场 把酒
腊酒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追随 衣冠简朴 古风 从今 无时
2、思考方法,归纳整理。
想一想,对于注释中没有解释的字词,除了查字典,你有什么办法了解意思? 交流预设:
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已学成语。板书: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已学成语)。
3、以《过故人庄》为例,运用方法。
(1)自己读读《过故人庄》这首诗,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理解不懂字词的意
/ 6
思。
交流:
“至”字可对应“邀”来理解,或可举“冬至”这个例子。“把酒”,老师可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来理解。
(2)知道了字词的意思后,当我们说诗句的意思时,有时还需要把字词位置换一换,这样才能使诗句意思更加通顺。比如:“独钓寒江雪”我们说整句话意思的时候,词语的顺序应该为“独雪寒江钓”。大家自己练说一遍。
(3)指名说诗意,教师随机评价,指正。(4)指几名学生读,评价,齐读全诗。
4、迁移学法,自得《游山西村》的意思。
(1)刚才我们学习《过故人庄》时,先用适当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词的意思,接着又通过调整词序说了整首诗的意思。大家能不能运用这样的学法自己试着读懂《游山西村》的意思。
当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和同桌同学轻轻地讨论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教师巡视,随机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共性问题,统一交流)(2)指名说诗意,不当之处随机指正。
(这一学习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真正的学习障碍。针对问题,启发学生“回忆旧知,归纳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帮扶”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迁移学法,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后援。)
四、比较同异,赏读两诗
1、比较相同,体会诗情。
同学们,两首诗写于不同的朝代,前后相差400多年,但我们仔细地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到很多相同的地方。请大家再次自由地读一读两首诗,你发现了哪些相同的地方?
(1)内容预设。
①两首诗中都写到了主人非常的热情好客,为客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谁来读读有关的诗句?
/ 6
读读评评,强调“具”“邀”“留”“足”,读出主人的好客。②两首诗都写了看到的景色。
看到怎样的景色呢?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指名读,点评,闭目听读,融情想象)
(朗读中体会“绿树村边绕”“青山郭外斜”的对仗工整和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的描写顺序;体会山西村的幽深,曲曲折折的山路,似乎已经到了尽头,但一转弯却又见花红柳绿;体会乡村古老、淳朴的风俗)
③都写到了诗人心中的想法。
诗人心中的想法都凝聚在最后一句话中了。谁能读好最后一联诗?(强调“待、还”;“闲、无时”等词)(2)写法预设。
①这两首诗先写事,再写景,最后写情。
这是两首律诗,律诗分为两句一联,共四联,分别叫“起、承、转、合”,也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事、写景也写情,这就是一个写法规律,这个规律还能帮助我们背诵全诗呢!
②两首诗的意思都比较好懂,没有很深奥很难懂的地方。诗人用简单、平实的词语写清了要表达的意思。(男女生分别读一首)
(3)情感认同预设。
从诗人与主人的交往当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留在诗人心中的是什么呢?
朋友之间随和、质朴、深厚的情谊。
2、比较不同,感悟诗理。(1)交流不同,适时点评。
(2)其实唐诗《过故人庄》和宋诗《游山西村》还有一处很大的不同。补充陆游材料。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张浚战败后,陆游也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乡。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
/ 6
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中。
请大家从《游山西村》中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不心灰意冷,勇往直前,相信前途光明的心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啊,诗人不仅写了客人和主人之间和谐、质朴的感情,还在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宋代的诗歌大多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而唐代的诗歌表达的是浓浓的情谊。(以“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架构起两首诗一起学习的桥梁,紧扣诗句中的重点词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目光,品读、赏读诗句,融诗意理解、情感体验、写法学习于一体。比较相同中,引导学生反复体会诗中包含的浓浓的情感;在比较不同中,引入陆游作诗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体会宋诗包含人生哲理的写法,从而对唐诗和宋诗有模糊的区别意识。)
五、小结学法,诵读两诗
1、再设情境,齐诵两诗。
让我们闭上眼,再次跟随孟浩然去拜访老朋友,跟随陆游去游山西村吧。全体起立齐背两诗,背不下来的同学可以看课文。
2、小结学法,教学期待。
这节课,我们借助不同的方法解决字词、疏通诗意,比较欣赏了两首诗的异同。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在做客。而大诗人杜甫作为主人,他会怎么招待客人呢?我们下节课就去杜甫家做客。
(情境中引导学生齐背两首诗,使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小结再扣本课中三首诗的不同,提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谁能来给大家背诵一遍这两首诗?
2、大家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两首诗的?
3、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节课采用的方法学习《客至》这首古诗,先借助各
/ 6
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疏通诗意,再通过反复诵读和想象等方法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最后熟读背诵。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回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同时了解古诗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古诗三首教学案】推荐阅读:
《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09-28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7-13
《5古诗三首》导学学案09-14
4古诗三首教学建议09-18
资源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7-10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10-28
教案1.古诗词三首08-07
5古诗三首导学案11-17
15、古诗三首—赋得古原草送别07-23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文档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