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

2024-10-28

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精选16篇)

1.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一

秋风送爽,惠风和畅。10月xx日―18日,我校在学校运动场隆重举行20xx年秋季运动会,付成波校长、孙佩信、张福林、张海涛副校长等学校领导出席开、闭幕式,全校同学、教职工约24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付成波致开幕词。他对一年来学校、老师、同学们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对运动员、裁判员、全体师生的付出表示感谢,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希望全体师生发扬运动场上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希望同学们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洋文化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运动精神结合起来,以包容与进取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本届运动会,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处处充满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特色。开幕式通过各班别具一格的创意入场式展示,古色古香的太极拳表演与热情奔放的律动操方阵结合,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张扬学生个性,洋溢青春风采,充分展现了各班级的文化和特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运动会的主角,充分表达了全体渤海实验学子热爱传统、拥抱时尚的精神风貌。比赛项目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田径比赛项目,又有形式多样的趣味比赛项目;既有学生比赛项目,也有教职工比赛项目,让运动会成为全体师生人人参与的运动会。整个运动会不仅充满竞赛性,而且富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其中,带球跑比赛趣味性最浓,不光比谁跑得快,还比哪支队伍合作的好,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各项比赛中,赛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看台上观众呐喊加油,展现了学校全体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学校秋季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在闭幕式上,学校为取得良好成绩的班级和获得精神文明奖的班级分别进行了颁奖。

2.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二

田径运动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田赛和径赛,田赛以高度和远度作为成绩评判标准, 而径赛则以时间作为成绩评判标准。这两种类型的运动项目,都要求参赛选手具有足够的肢体运动能力,同时,在比赛中也会给运动员的身体造成很大压力,尤其对于参赛经验不足、训练程度不够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中学生作为田径运动的参与群体,多数成员并不是专业的田径运动员, 因而在参赛经验和训练程度上都存在明显不足,因而很容易在田径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对于中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的损伤类型、损伤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找到科学的中学生田径运动损伤预防策略。

2.中学生田径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类型

通过对多项中学生田径运动损伤数据的分析, 发现中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的类型是多种多样, 损伤的部位也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运动损伤出现的频率并不相同。从损伤部位说, 中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部位包括腿部、踝部、腰部、肘部、膝部、肩部、腕部、趾部等,其中, 运动损伤出现最多的部位是腿部, 出现较多的部位是踝部,出现最少的部位是膝部,其他部位运动损伤的出现频率差别不是很大。从损伤的性质说,中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经常出现的损伤包括骨膜炎、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皮肤擦伤、挫伤、关节脱臼、骨折等,其中,出现最多的是骨膜炎,其次是皮肤擦伤,然后是肌肉拉伤,骨折和脱臼的出现频率是最低的,关节扭伤和挫伤的出现频率居中。

3.中学生田径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中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运动损伤多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思想心理方面的原因、运动环境方面的原因、运动设备方面的原因及运动方式方面的原因。以下对这些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3.1思想心理方面的原因

思想心理方面的原因, 是造成中学生田径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也是重要原因。造成中学生田径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思想心理方面的原因包括两方面,分别是思想上轻视运动安全和运动防护及参赛心理调节不良。思想上轻视运动安全和运动防护,指的是中学生在参加田径运动时,思想上没有对田径运动的注意事项有全面、系统的认识,甚至一些中学生还存在轻视运动安全和运动防护的行为, 主观地认为自己不会受伤, 这种运动安全防护认识不足和轻视运动安全防护的思想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1]。参赛心理调节不良,指的是部分中学生在参加田径运动时,心理状态调节得不够好,出现了过度紧张、过度兴奋、恐惧、犹豫等情况,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田径运动,会导致运动判断能力下降,同样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2运动环境方面的原因

运动环境方面的原因, 也是引发中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引发中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运动环境方面的原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刮风、下雨、下雪等,凡是不利于进行田径运动的天气环境条件, 都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并且,环境越恶劣,越会增加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如在冬季进行户外田径运动,就很容易造成冻伤,而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户外田径运动,会很容易导致运动员中暑和疲劳。

3.3运动设备方面的原因

运动设备质量低下或者存在缺陷,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学生的田径运动损伤。例如,跑道老旧、不平整甚至出现坑洞,就容易导致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摔倒,发生运动损伤;沙坑硬块或者存在异物, 会导致跳远运动员在跳远时发生损伤;投掷器材表面不平整、生锈,会导致运动员在投掷时划伤手部皮肤。此外,运动员运动护具不合格或者穿戴方式不合理,使之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4运动方式方面的原因

运动方式方面的原因, 也是在田径运动中经常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例如,很多中学生在进行田径运动之前,没有进行科学的热身运动, 就很容易由于大运动量和运动幅度的突然出现导致肌肉拉上或者关节扭伤; 一些运动员在田径运动中运动量过大,超过了自身能够接受的程度,也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投掷运动如果动作不科学,则很容易由于发力过猛而导致肌肉拉伤或者关节扭伤。

4.中学生田径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

为了提升中学生田径运动的安全性, 需要采取科学的预防对策,预防田径运动中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类损伤。根据中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分析, 提供以下一些可行的预防对策供参考。

4.1提 升思想认识

提升中学生田径运动中对运动安全和运动防护的认识,非常有助于减少中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对此,一方面,应当由体育教师牵头,在体育课中为学生教授运动安全和运动防护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安全防护方法,另一方面,应当向中学生展示一些运动防护的积极案例和反面案例,通过正反案例的结合, 让中学生充分了解田径运动安全防护的意义及必要性, 使中学生能够在田径运动中自主自发地进行安全防护。

4.2考 察运动环境

学校在举办田径比赛时, 应当科学、适时地考察运动环境,通过天气预报等方式,对运动当天的运动环境进行合理估测, 评估进行田径比赛的可行性及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对田径比赛安全性的影响大小。在运动环境良好,并且有利于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的时候,举办相关的田径比赛项目,切忌不顾天气状况盲目举办田径比赛,以免造成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2]。

4.3检 修运动设备

在举办中学生田径比赛时, 应当对相关运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检修,及时发现质量不够、安全防护能力不够的运动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换,保

证进行田径项目时,不会出现由于运动设备不合格而造成中学生运动损伤。检修运动设备的工作万不可忽视,而应当作为田径项目举办之前的一项必须进行的工作来抓。

4.4改 善运动方式

对于中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的各种不科学方式, 要着手进行改善,使中学生按照科学的、安全的流程进行田径运动。具体来说,进行田径运动之前,中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热身、检查器材、适应场地等;进行田径运动时,中学生应当尽力而为,不可超过极限,避免运动超过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而造成运动损伤;进行田径运动之后,应当及时休息、正确调理,逐渐恢复身体状态,保持身体健康。

5.结 语

3.县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连锁效应 篇三

关键词 县级 田径运动会 连锁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126-01

县级学校是乡镇学校的龙头,县级中学生运动会是乡镇中学运动会的纽带,是乡镇中学运动会的“发动机和传动轴”。田径是任何体育项目的基础,田径技能上去了就为其他项目奠定了基础。重视中学生体育竞赛、给乡镇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给乡镇学生有被省、市少体校选拔的机会,县上定期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连锁效应。

一、县上定期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一)会提高基层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现在学生成绩就是教师工作成绩、学校成绩,县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召开就给体育教师提供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也给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最直接的展示舞台。学生的体育活动得到社会的重视,体育课在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运动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显示出体育课的重要地位。因此,体育教师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这强烈的刺激了体育工作的积极性,为体育教师树立了努力工作的决心。这样他们就会端正态度,增强实干精神,担当起工作责任。自觉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的意识、提高为学生服务水平。让体育课充满生机,在体育课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校园体育充满活力。

(二)会确定体育教师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县级定期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乡镇学校可主动在校内选拔特长生组建运动代表队,定期对运动队进行训练和到县上比赛使学生的运动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激发学生自觉的锻炼,主动进入校运动队参加训练。从上到下形成一条紧密的链,挖掘学生特长、避免体育苗子的埋没。

二、县上定期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对学生的影响

(一)会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和认识

如果县上能定期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学生心中有就一个阶梯发展目标——到县上拿冠军、市上拿冠军、省上拿冠军、全运会拿冠军、世界拿冠军……冠军的梦想就从此开始。学生在目标认识上提高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就会转变,体育课上学生就会自己主动接受体育教师的强化训练,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学生会奋发尝试发挥自身特长。

(二)会促进全县各校学体育工作的发展

学校运动队的成立,重视思想教育,平时训练注重理论结合实践,适当组织学生观看比赛图片、比赛直播。宣传体育的灵魂所在,学校运动队将成为体育骨干,成为今后开展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学校运动队不仅仅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代表学校外出比赛为学校争光。还起着学校体育活动的领头羊作用,每个运动员都是一面旗子,在他们训练的时候会有部分学生在运动场边助威呐喊,还会有部分学生在运动场边模仿,这样整个校园就活跃起来了。

三、县上定期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仅仅是文化高分多少,考入重点学校的名额。县上运动会的开展,给社会多了一份对学校评价的标准。有的学校文化学习开展得好,有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好。“某某学校在县运动会拿多少冠军,向市上输送多少体育苗子”会成为社会舆论热论的话题。在社会对学校的鼓励下教师学生都会更加努力,部分单位领导和热心人士也会情不自禁的向学校运动队伸出援助之手,提升社会对学校关心,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四、县上定期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对家长的影响

县上定期开展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促进家长关注孩子的体能的增强,学生在县上拿到冠军之后,校园和社区就会产生正能量的舆论。促进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家长在关心孩子身心健康、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会关心孩子的健康状况。取得体育好成绩的学生家长会以此为荣,鼓励孩子加倍努力。还没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家长会有意识关心孩子的体育成绩。这些舆论和关心会帮助学生在体育课上端正态度努力学习。

总之,抓国家的体育后备人才要从基层开始,重视初中生的竞技体育。从初级中学的每个角落挖掘有特长的学生,从县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发现苗子,并逐步向上输送有潜力的体育苗子。

4.文昌中学第b八届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两周紧张而有序的生活又过去了,对工作总结如下

我校隆重召开了第八届田径运动会

一、组织有序、宣传有力

1、制定和发布规程

2、成立大会组委会及裁判员委员会

3、本次比赛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包括对参赛运动员的和运动会赛事的宣传,彩旗、横幅、拱门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活围。

二、安全第一,彰显风采

本次运动会本着“有序、精彩、安全”的原则,在全体裁判员及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为700多名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充分发挥潜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机会。为期两天的运动会,各年级各班凝心聚力,团结一心,在开幕式上国旗导航,会徽设计精巧,中间的文字既寓意奔跑又体现文昌中学“行文博弈的办学特色”,八个方阵各服装统一,口号响亮,体现各年级各块精心准备,从放”氢气球”“和平鸽”舞狮 鼓号队,到文艺表演精彩纷呈

在运动会上展现出空前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种拼搏精神、团结精神鼓舞着运动员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好成绩。整个运动场欢呼雀跃,精彩纷呈,最后教工队,和教干队的接力把运动会推上了高潮,使得本次运动会成为一个欢乐、团结、文明、进取的大会。

第二件大事召开了家长会议

5.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五

2010年4月12日在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我校2010年春季田径运动会经过了一天半紧张、激烈、精彩、公正的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届运动会充分展示了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旺盛斗志。让我们再一次向在本届运动会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取得优异成绩的广大运动员和班集体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本届运动会付出辛勤劳动的校领导、班主任、广大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应该拥有强健的体魄。因此,此届运动会的举行,既是对我校田径运动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我校师生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的一次集中展示。同学们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着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积极发扬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顽强拼搏,奋勇争先,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从而充分展现出我们东镇中学的时代风采。广大裁判员尽职尽责、公正执法、以身作则,表现出了高水平的裁判技术。广大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兢兢业业,为本次比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比赛中,运动员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他们用汗水、泪水换来的,他们生动诠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伟大意义,谱写了运动不止,创新不息的绚丽乐章.很好地体现了“团结、文明、创新”的运动会主题。可以说,本届运动会取得了比赛成绩和体育道德风尚的双丰收!

6.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六

一、开幕式精彩纷呈,参赛人员多,成绩有进步

1.开幕式在没有经过训练的情况下做得井然有序,同学们冒着烈日而精神饱满,队伍整齐,班主任融入班集体使开幕式更添亮点。

2.本次运动会虽然比13年项目有所减少,但是仍然有3500余人次参赛,即使是高二.1班只有7个男生,也没有放弃20*50的比赛。

3.这次运动会展示了我们的成果。跑操比赛队伍整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13年我们刷新了14项记录,今年再次诞生了11项新的记录,毫无疑问我们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上得到了强有力的体现。

二、整个过程安全有序,全校和谐温馨

1.在因天气而临时变更时间的情况下,但是本次运动会秩序井然,这除了组委会组织到位外,同学们的素质起到了有力的支撑。

2.运动会期间同学们遵章守纪,没有出现随意横穿跑道、领跑等不文明行为,同时能始终保持赛场清洁,这体现了我校学生的素养和高尚情操。

同学们,2014年的田径运动会落下了帷幕,但是我们的体育运动并不能就此结束,因为体育是青春和激情的体现,我们是年轻人,应该在运动场上挥洒我们的激情和汗水;运动是健康和活力的保证,我们学习任务繁重,更应该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运动能磨练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品格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础。

7.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七

这就是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典型的夏日风景, 也是这座城市一年中最瑰丽的季节, 此时此刻, 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在这如诗如画的季节中精彩登场。

本届泛太平洋运动会的比赛时间是2008年12月1日至12月6日, 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派出了由96人组成的代表团, 主要参加了田径、游泳和篮球三个大项目的比赛。

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的前身是澳大利亚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随着赛事规模不断扩大, 以及泛太平洋地区中学生体育交流的日益频繁, 这项赛事逐渐演变为以澳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其他泛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性中学生赛事, 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此项赛事。

潜质与未来比赢得金牌更加重要

本届比赛中国主要参加的是基础大项田径、游泳, 以及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的篮球项目, 对于为什么选择这三个运动项目, 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晓毅表示:“田径和游泳是体育的基础项目, 也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学校体育发展的实力, 而篮球则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热门校园运动, 目前我国大学、高中、乃至初中都有成熟的全国性学校篮球联赛, 篮球运动在校园内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同时, 2008年奥运会之后, 胡锦涛主席也重点提出了‘要进一步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加快由体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事实上, 多年来中国体育界坚持的举国体制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取得了51枚金牌的骄人成绩, 但是在像田径、游泳这些奥运会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项目上, 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但就整体实力而言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仔细想想, 这个差距在哪里?归根结底, 是我们以往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关注不够, 田径和游泳的基础就在于学校, 体育强国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本届奥运会上, 牙买加短跑之所以令世界刮目相看, 就在于他们学校体育的发展。面向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 要让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 就一定要抓学校体育工作,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7号文件的精神, 以阳光体育为突破口, 抓好基础项目的全面发展!”

参加本届比赛, 对于中国代表团而言, 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

其一, 气候的不适应。队员们从国内的冬季寒冷气候突然转换到了澳洲的夏天, 而且澳大利亚属于高原性气候, 日照强烈, 天气干燥, 教练和队员普遍反映对气候不够适应。同时, 以往国内的冬季正常应该是进行准备期的基础训练, 而参加国际比赛则必须拿出竞赛期的竞技状态。

其二, 对比赛对手和判罚尺度不了解、不熟悉。以篮球为例, 之前很少和澳洲这样风格的球队进行对抗, 对比赛对手的技战术风格, 以及对澳洲本土裁判的判罚尺度不熟悉 (本届比赛中澳洲甚至会派出14岁、16岁的裁判执裁) , 这导致了中国中学生男女篮在开始阶段对比赛的不适应。

其三, 对于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而言, 存在着语言交流的障碍, 同时, 由于中国代表团的驻地离市区较远, 只有固定的早晚班车往返于赛场和驻地, 并且没有手机信号与网络与外界联系, 比赛结束一回到驻地, 就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与组委会和其他参赛国家与地区在塞外的交流与沟通, 给比赛的准备工作和时间安排造成了一定困难。

“挫折催人奋进, 压力激励进取!”代表团团长王晓毅和团部的成员一方面积极与组委会沟通, 力争妥善解决这些难题。同时, 他也要求各运动队负责竞赛的官员、翻译、教练要从实际出发, 多与队员进行交流沟通, 做好思想工作, 引导队员尽快适应比赛和生活环境。

“八条跑道只有一条通向第一, 八条泳道也只有一条悬挂着金牌”, 这体现着体育比赛竞争的残酷, 也体现着体育比赛的独特魅力。面对困难和挑战, 中国中学生体育代表团的成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一次又一次, 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次又一次, 将金牌挂在胸前, 将国旗披在肩头。

赛后, 当我们仔细阅读各项目的参赛总结时, 从中能感受到这种不甘言弃、积极成长的力量:

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结摘录:

田径代表队由来自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的十四所会员校组成, 分别由来自清华附中、北京一零一中学、北京八十中、昌平二中、人大附中、北京二十中、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巴蜀中学、重庆八中、上海育才中学、上海行知中学、湖南师大附中32名学生组成。12月1日6日参加比赛。我队所有参赛运动员克服了对环境和气候的不适应。在开幕式当天中午, 运动员就进入比赛场地进行紧张、认真的适应性训练。

比赛从早上9:00开始, 最晚的比赛20:20结束。赛程的安排比较紧张, 使得首次参加此次赛事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感到非常的不适应。最终在团部的正确指挥下, 在为期六天的比赛中, 经过不懈努力, 中国田径代表团共夺得9枚金牌、6枚银牌、7枚铜牌, 出色地完成了此次组队参赛的任务。每块奖牌都是由参赛运动员的血水、泪水和汗水铸成的。此次运动会成为我们的孩子们在未来踏入世界体坛、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的良好开端!运动员与教练员文明、友善、积极的态度和优异的运动成绩获得了参赛各国运动员、教练员的一致好评, 展现了中国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竞技水平。

中国代表团游泳队总结摘录:

通过比赛, 使学生们真正地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竞技水平。赛场上, 北京育英学校游泳队与北京八中的师生们一起携手、通力合作、不畏强手、积极面对, 凭借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一举夺得了8金9银, 为国家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展现了当代中国中学生的风采。

通过比赛也锻炼了队伍, 如提高了队伍的适应能力, 在这方面与国内比赛相比有很多的不同:学生们大多是第一次参加一天三场的赛制的比赛, 而按国内惯例一天比赛两场, 在这里休息没有了, 中午则要加赛一场。还有一日三餐, 午餐其实就是早餐时自己准备的面包。学生们开始很不习惯, 普遍感觉发挥欠佳。但是经过积极地适应、努力地调整, 在后半程的赛事中, 越比越好, 最终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困绕, 多人次、项次提高个人最好成绩, 并打破赛会记录。这说明意志和态度决定成败是非常正确的。再比如报名、报项时遇到的问题, 由于之前对该项赛事规程缺乏足够了解, 比赛时遇到了分组不利的被动局面, 有些项目确实是有冲击实力但却与金牌失之交臂, 后来经过多方努力做工作, 添加了新的项目并补报了成绩, 终于“抢救”了几块金牌, 这也算是值得总结的一点经验教训。此外在应急能力方面也是有收获的。

中国代表团女篮总结摘要:

本次参赛队伍水平比较整齐, 她们身体素质好、球技高、经验足。我们的队员年轻气盛, 但缺乏经验、心理起伏较大、不定因素较多。第一场与东道主堪培拉的比赛以及第二场比赛都是遭遇战,

我们没有太多两支球队的资料, 赛前虽然做了很多准备, 没想到她们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强大, 加上时差、饮食等不适应, 结果连输两场比赛。代表团团部领导及时开了总结和分析会, 鼓励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不背思想包袱、打出自己特点和风格、保持旺盛的斗志就行了。在随后的比赛中, 我们越战越勇, 连连有捷报送出, 依次拿下昆士兰和新加坡。正是由于在与上届冠军队昆士兰队精彩激烈的比赛中, 我们保持了积极的心态, 并始终控制着场上的节奏, 每一次进攻都非常流畅, 而一次次完美的进攻, 也把对手一步步逼上了“绝路”, 不过对方也不甘示弱, 连续的三分球也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最后, 我们牢牢把握场上节奏, 不给对方机会, 以较大的优势完胜对方, 又一次爆了大“冷门”。

中国代表团男篮总结摘要:

经过全队团结奋战, 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没有辜负上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期望, 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与收获, 更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 以便于缩小存在的差距、改进不足, 来提高我们五中男篮的战术、技术、体能、思想、心理等多方面的素养, 使我队成为国内中学生男篮的一流队伍, 推动我国中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

交流与友谊比竞技本身更富有价值

心与心相连, 手和手相牵, 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这首《手拉手》在此刻道出了许多参加本届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的师生们内心共同的感受。

本届比赛整体给人的感受就像一个以青春、运动、交流、友谊为主题的运动派对, 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似乎就是要让每个参与者充分感受运动文化的包容性, 从开幕式开始, 这种独特的赛事文化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入场仪式为例, 与一些大型赛事严肃有序的入场仪式相比, 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的入场显得非常轻松活泼。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队穿着不同特色的服装, 有的是印有国家标志的标准运动服, 也有的穿着自己国家的民族服饰, 这其中, 中国中学生代表团穿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服显得格外醒目。中国代表团的服装以国旗的配色和祥云图案为主题, 让很多观众联想到几个月前闭幕的北京奥运会, 也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与喝彩。

比赛的尾声, 同样体现了这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闭幕式并没有放在体育场, 而是放在了一个跑马场的开阔地上, 富有特色的当地乐团为参赛队员和来宾演奏着欢快的爵士乐。不再有统一的入场, 不再有更多的文艺表演和嘉宾讲话。大家相互问好, 一起合影。当然最开心的则是运动员相互交换纪念章和运动服, 在这里中国国旗图案的纪念章和中国代表团的服装是最受欢迎的, 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从中国代表团处得到这些。孩子们告诉我们:“北京举办了一届让全世界震撼的精彩奥运会, 自己希望能够分享这一切, 同时也希望有一天在奥运的舞台上, 能够和中国运动员再一次同场竞技!”

赛事主办者希望通过这种轻松交流的氛围, 让运动会的主题回到运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 让每个参与者明白, 竞争和胜利只是比赛的一部分, 而友谊和交流才是比赛的全部。

比赛文化的轻松写意, 并没有忽略泛太平洋运动会激发青少年运动潜能的宗旨, 在竞赛组织环节中东道主表现出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和严谨的执行力。

比赛年龄分组给了更多青少年展示自我、激发潜能的机会。比赛组委会按照每一岁就设定为一个年龄组, 从初一到高三, 不同的年龄和学段给了更多中学生展示自我、激发潜能的机会。相比之下, 国内的大多数赛事, 往往会按照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划分, 或者是按照少年甲组 (15~17岁) 、少年乙组 (13~15岁) 来分组。由于青少年时期, 学生的身体发育比较快, 如果年龄跨度大的话, 对于这个年龄段中偏小的学生来说, 显然很难真正看出来其所具备的运动潜质,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加比赛、充分展示自我的积极性。

比赛注重细节服务, 在于比赛时间的把握, 一切时间必须按照秩序册规定的时间进行, 裁判各司其职, 保证整个比赛的流畅顺利。另外, 在一些竞赛组织细节方面也体现的比较到位, 比如跳远运动员, 从检录进场开始, 每个运动员都会拿到一个小牌子, 牌子一方面提示你的参赛顺序,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作为丈量步点的标志牌。这样做显然要人性化很多, 也给参赛选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反观其他一些跳远比赛, 主办方并没有准备这样的标志牌, 很多运动员只好用毛巾和鞋子做标志物。

注重比赛自身的宣传。比赛每天都会出一份比赛会刊, 刊登头天比赛的成绩和精彩画面, 并预告当日的比赛, 在各个赛场的入口均可领到, 给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指南。同时在领奖区域, 大会有专门的摄影师会给每个参赛选手拍照, 在赛后将照片放在组委会的网站上, 方便获奖选手下载。

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晓毅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出国参加比赛, 就一定要保持平常心, 既要展示自我、赢得荣誉、体现中国中学生运动员的精神风貌, 同时也要多交流、多学习,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竞赛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8.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 篮球运动;篮球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分类号】G841

一、篮球运动中经常损伤的部位和症状

由于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导致的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常见的损伤有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確(踩在别人脚上或被踩)、急停、急转、冲撞或因场地不平、或场地过滑而引起的急性损伤。轻者擦伤或韧带拉伤、重者可用发生骨折或脱臼。一般常见的有踝关节韧带的扭伤或骨折、膝关节挫伤及半月板损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掌指及指间关节损伤等。

二、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有勇于拼搏,注意安全的意识。如在进行全场行进间低手投篮的练习时,因为学生是处在一个动态环境中,而且练习人数较多,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在等待练习的间隙,随意进行投篮,造成人或球突然进入场地中,这样容易和在场地上高速行进或已经跳起投篮的学生发生碰撞,以及其它形式的身体接触,极易造成身体伤害等其它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练习前,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明练习要求。在实际的练习中如果出现违规情况,教师必须立即制止并给予教育批评,讲明利害关系,让学生明确不安全的行为会造成的不良后果,这样通过对每一件不安全事例前后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在练习时遵循练习要求,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2.预防为主,提高运动损伤发生的预见性

教师在长期的篮球教学、运动、学习的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提高自身对运动损伤发生的预见能力,帮助学生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2.1针对篮球运动的特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

运动损伤是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运动损伤影响其身体健康、学习,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也有所区别,篮球运动易使膝部产生损伤。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要求,膝关节半屈位屈伸、扭转、发力,膝关节在这个角度恰好是它的解剖弱点,关节的稳定性相对减弱,这些动作会使膝关节产生内外旋转,极易对膝关节造成损伤。篮球运动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通常是膝部、踝部、腰部、足部、手腕、肩部,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相关部位、肌肉、关节进行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活动,使肢体进入到合适的运动状态,必要时还可以佩戴相关运动护具,以防止运动损伤对学生造成伤害。

2.2教学内容、方法科学,组织管理合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学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学生年龄、性别,其解剖、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个体之间在身体发育、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之间的差异。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区别对待学生。教学难度要由简单到复杂,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一些自我保护的动作和技巧。如摔倒时不要以头、手腕等易伤部位着地,应该团身屈体,以肩背及不易损伤部位着地,滚动保护,缓冲着地,以减轻伤害程度。

在组织管理上,教师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要实时观察和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提倡学生展示个性。在进行比赛时,更加应该强调安全意识,讲求公平竞争,遵守体育道德,注意人身安全。

2.3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准确,学生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

在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中,由于技术动作不准确而造成的伤害居多。如在进行传、接球的练习中,如果接球动作不准确,容易造成学生手指的挫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示范动作一定要规范、准确,并且要注意示范面和示范速度的合理运用,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一个全面、详尽的印象。动作细节、关键要讲解清楚,对典型错误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纠错方法。有难度的动作必须循序渐进、降低完成速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重复练习准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减少学生错误动作的出现几率。在练习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练习状态,一旦发现错误动作和危险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以防止对身体造成损伤。

3.注重课堂常规检查,确保场地器材安全

体育课有其特殊性,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学生必须严格执行。上课要求穿运动鞋、着运动服,禁止穿高跟鞋、皮鞋、硬底鞋、底加厚鞋参与运动,这为保护踝部、避免运动损伤提供了必要保证。服装的选择应该是宽松、无约束。禁止学生佩戴、携带、悬挂有危险因素的饰物及器具。场地器材的安全、可靠是预防运动损伤及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硬件基础,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场地器材要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篮球场地平整,器材无松动、无脱落、无朽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精神、练习活动情形等各方面现象,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结论

篮球运动,精彩纷呈,要想在这变幻莫测的运动中促进身体健康,就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及运动中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的目的性和运动损伤的危害及预防运动损伤的必要性;加强体育道德和精神文明教育,使之遵守组织纪律和比赛规则,确保安全第一, 加强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个关节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膝关节是篮球运动损伤发病率最高的,运动前一定要做好膝关节的准备活动,加强股四头肌,股内侧肌群及周围韧带的锻炼,必要是带上护具。

参考文献:

[1] 陈秀.试论篮球运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及其治疗和预防[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25(2):98-100.

[2] 于天源.保健与保健按摩[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5(4):54-55.

9.中学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九

2011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包头市隆重召开,社会志愿者作为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重要工作人员受到包头市团委、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组委会的高度重视。我校接到选拔社会志愿者的通知后,校领导高度重视特,开会研究将社会志愿者选拔、管理的任务交由我校团委组织开展。

此次活动得到了我校各个二级学院的积极响应,于2011年7月出从数学科学学院、化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通过层层选拔和面试挑选出社会志愿者209人,我校团委高度重视本次中运会社会志愿者的相关工作,第一时间部署,由团委牵头联络相关部门及学院,对社会志愿者考试以及中运会期间的住宿、餐饮、假期回家的火车票预订以及相关补助等相关事宜都给予了妥善的安排,确保了我校中运会社会志愿者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1年7月11日社会志愿者作为九类志愿者中最先投入工作的队伍开始进行社会志愿者志愿服务。我校209名社会志愿者分为10组分布于我市青山区各个主要街道和十字路口。负责在人流、车流密集的交通路口,引导行人安全过路,为外地驾驶员、游客指路,做维护城市道路通畅的导航使者;在商场、广场、景点、公交车站、交通枢纽、十字路口等人员密集区域,为来包人员提供餐宿、游览、出行、购物、观看比赛等信息服务;宣传环境整治、法律宣传、医疗卫生、中运会相关知识宣传等多个项目的志愿服务。

10.中学运动会作文 篇十

运动会在操场举行,操场成长方形,长方形的四周有五条崭新的跑道。长方形的北面是主席台,主席台上方是颁奖台,颁奖台的正上方是大幅横标上面写着:第二实验小学秋季运动会隆重开幕!操场的东面为比赛跳远用的沙坑。操场的南面是比赛跳高用的跳杆。

九点整,运动会开始了,全校师生都来参加运动会,总数达三百余人。这时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运动员们也个个摩拳擦掌,做好了准备。只听“砰”的一声响,60米开始了,一位运动员冲在最前面,本来正要冲破终点线的时候,就有意外发生了——他跌倒了。这时观众们都给他加油,可那位运动员却迟迟没有起来,忽然间,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他想到了自己的荣誉,想到了班级的荣誉,想到了同学们对他的支持,于是他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站了起来,又飞速的跑向终点,就在那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候,一阵噪杂的声音把我吸引了过去。原来是比赛跳远的,而且到了白热化阶段——只剩下两名同学了,而且他们两个是很要好的朋友,第一位朋友已经跳了,而且第二位比第一位可能跳的还远。可是第二名就装发挥失常,跳的不是很远。所以,他的朋友得了第一名,之后发现他们俩的对话,“谢谢你让我”,“不用谢,我们是好朋友嘛!”“那这俩牌子(金牌和银牌)就都是我们两个共同的了!”“谢谢你!”。

11.浅析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 篇十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的问题。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是上好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体育教学的任务,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与健康,因而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怎样才算“合理安排”?

什么是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区别于文化课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在内容上有两个方面:一是课中练习对学生身体的影响;二是怎样安排一次课的负荷过程。安排课的运动负荷应根据人体机能的规律和人体内部和外部适应性规律。负荷安排的合理,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身体,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练习情绪,也有助于培养运动技能。众所周知,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很多。教材性质不同,运动负荷不同,不同性质的按其不同方式的组合,其运动负荷也不相同,课的类型不同,由于教学任务不同,其运动负荷亦不尽相同。(见表1、2、3)

实践证明,教学对象相同,教材性质相同,由于教学任务不同,其运动负荷亦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教材,相同的练习强度和练习量,而对教学对象不同,都同样会引起不同的生理反应。此外气候条件、场地设备等教学条件不同,以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组织教法不同,运动负荷也不能相同。

了解体育课的负荷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排每一次课的运动负荷,所谓体育课的负荷过程是指一堂体育课的负荷的发展变化趋势。体育课的负荷过程不仅有生理的,还有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生理负荷过程不外乎有四种:高峰居中型,高峰偏前型,双高峰型,高峰偏后型。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变化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参阅有关资料,认为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是体育的三种最基本和常见的类型。课的类型不同,其负荷的变化也不相同,一般新授课的负荷较小,复习课的负荷较大,考核课的负荷居中,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练习。

2) 教材的性质与数量、静力性、力量性教材与速度性,耐力性教材的负荷应有明显的不同。

3)学生年级、年龄及生理变化规律的制约。不同的年级、年龄是不一样的,课的运动负荷安排也不一样。由于年龄年级的差异,初中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以出现高峰居中型为宜,而高中的体育课运动负荷以出现双高峰型为宜。体育教师怎样安排课的动负荷才算合理呢?

根据我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对合理安排的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提出几点建议,也是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具体问题。

1.正确地确定负荷性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任务正确确定运动负荷的性质。倘若是学习途中跑则安排教学手段和负荷就应保证技术学习,能够取得最佳效果;倘若是发展跑的最高速度则跑的距离不能太短,否则处于加速度阶段就不能很好完成发展最高速度的任务,任务不明确,笼统地提出发展跑的速度,就难以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负荷的性质。

2.客观地确定练习强度,重复次数和间歇时间。练习强度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确定。一般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强度不宜太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渐提高强度。合理安排间歇时间,使肌肉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是取得良好练习效果的必要条件。间歇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负荷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学生的训练水平确定。也受场地器材条件和班级学生人数的影响,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提高组织教学水平,合理分组以保证必要的练习重复次数和合理的间歇时间。

3.切实掌握不同练习强度下脉搏变化的数据材料,了解运动负荷外部数据和学生生理反应的关系及其恢复的时间。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基层体育教师都是以脉搏跳动的次数变化来衡量的。学生在课中的脉搏跳动次数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初中生在140~160次/分为宜。高中女生140~160次/分,男生130~150次/分为宜,超过这数据运动负荷过大,少于则偏小。

4.认真研究体育课学生脉搏变化曲线的趋势。教师如果掌握了各项教材,在一定强度下学生脉搏反应的数据就有利于了解该课脉搏变化的一般趋势,从而有可能通过组织教学措施合理调节脉搏变化的幅度,控制负荷高峰出现的时间。

5.密切掌握课后的脉搏恢复情况。脉搏恢复的情况可以判断课的总负荷是否适宜,也可以了解该负荷对学生是否有利。研究学生日常的安静脉搏,还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提高运动负荷。◆(作者单位:江西省铜鼓中学)

12.浅谈中学运动队的管理 篇十二

一、学校运动队管理内容

1. 文化学习管理。

学校运动队队员同时要实现两个主要目标, 即文化学习目标和训练目标。两大目标具有较大冲突性, 对于它们的主次, 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误, 是搞好运动队工作的关键所在。运动队员要兼顾训练与文化学习, 必须合理处理两者关系。

2. 运动队训练管理。

运动员是运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 训练工作的成效最后都集中表现在所得成绩之中。运动目标确定后, 运动员应主动、自觉地与专项老师配合, 保证训练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训练目标的完成, 对经常请假、旷训、违规的队员, 要给予严厉的批评, 甚至警告或处分, 在入校前学校就把有关制度告诉队员、队员家长, 每个学期末, 学校组织召开特长生的家长会, 向家长汇报一个学期里队员的训练表现、比赛表现。

3. 运动队思想工作的管理。

要努力培养良好的集体荣誉感。队员同时处于普通班级与运动队这两个集体中。对他们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队员处于两个集体协同影响之中, 对班级和运动队都有荣誉感;不利的一面是由于队员角色的转换而导致负面作用, 如训练原因或者比赛原因不能参加班级或年级的各项活动, 队员心理上会有抵触、反感情绪;同时, 运动队内部存在不同的水平层次, 运动员相互间心理的磨合, 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专项老师对运动队的管理

1. 制订各类训练计划。

运动队的训练因受学期、文化课、考试安排等的制约, 应合理地安排训练周期, 有初、高中组的还应考虑他们的各个成长阶段不同, 在安排训练手段、运动量、密度等都应区别对待, 切不能“一锅炒”。其中最主要的是, 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按照运动训练的规律, 创造性地制定训练计划, 并指导运动员实施计划, 以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

2. 专项老师在运动队管理中的职责。

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 教练员必须对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思想状况、文化学习、生活管理全面负责, 专项老师要给予运动员多方面影响, 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中心任务。在运动队管理中, 专项老师起主导作用, 同时也是运动训练管理的主体。他们承担着培养、训练运动员的主要任务, 对运动员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学校对运动队管理

校长或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是学校运动队的直接领导。学校应掌握明确的办队目标、方向, 挑选好专项老师, 并征求专项老师意见, 确定好运动队人选。

1. 确定运动队的奋斗目标。

制定明确的目标是学校、专项老师、队员对训练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学校运动队目标的确定, 必须对运动队内外大量信息收集和分析为基础, 集思广益, 并充分考虑学校教育学制、条件等实际情况。

2. 确定教练成员。

为了运动队目标, 必须选拔配备适当的专项老师, 同时协调运动队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关系。应考虑选择训练经验较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运动队教练, 同时应注意培养青年教师。运动队实行专项老师负责制, 学校领导不宜过多干涉队内事务。

3. 制定管理措施。

学校运动队应形成一套长期稳定的管理制度, 学校应配合专项老师、班主任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 包括学习检查制度、训练制度、升留级制度、奖励制度、比赛制度、专项老师制度等。这些制度除了应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 还应规范好队员的文化学习、日常生活等方面。

4. 做好后勤保证。学校领导应监督后勤部门做好食堂、宿舍、场地器材、资金等各项后勤工作。

四、为学校运动队员找到闪光点

有不少体育运动项目是在学校课外竞赛中少有举办的, 从而造成其中不少优秀队员不易被周围同学发现, 他们在运动场上是英雄、佼佼者, 而在文化学科学习中他们往往又是落后者。于是, 这群队员在学科学习中自卑、厌学, 这对我们获得学校、班主任、学科教师对体育运动队的支持是相当不利的。因此, 我们应该注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彰显他们对学校的贡献, 为他们打造展现自我的平台, 让他们找到成功的喜悦。

学校运动队的管理必须遵循体育与教育的基本规律, 运用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学校运动队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它需要学校、专项教练、班主任的密切配合。处理好训练、文化学习、生活管理、群体建设等问题,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使学校体育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管理学.第六章.人民体育出版社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3.中学运动会作文 篇十三

随着qiang声响起400米的男子跑步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xx挺身向前冲,局势开始白热化,xx保持着第1的位置,但是却被一个高一【1】班的运动员追上,xx的速度还是很平衡,慢慢地又在第1的位置上了。我们啦啦队喊着响亮的口号。xx还是第1,其他运动员与xx拉开了距离,“耶”班一阵欢呼——xx跑了第1名,我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

800米跑步开始了,qiang声响起,xx像一头野牛一样冲了过去,一圈过去了,又一圈过去了xx好像体力无限,一直保持着第1,但是第三圈他好像慢了下来。“快到终点了,xx加油,xx第1……”我们啦啦队的喊声,好像真是一条路上的加油站,xx就好比是一辆奔驰,奔驰加满了油,又像当时的那野牛一样冲了过去,只听又一声:“哦耶!”我们班又是一阵欢呼——xx跑第1名,我们班因为有这头“野牛”而自豪。

14.中学运动会入场词 篇十四

在朝阳温和的光辉下,国旗手举着一面神圣而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地行走在雄壮的乐曲场中,那一团鲜红的火焰曾在无数个赛场上熊熊燃烧,这团火焰曾让多少健儿不惜血泪,奋力拼搏,这团火焰又曾让多少国人为之自豪!为之动情!为之高歌!为之流泪!无数次望眼欲穿的等待,无数魂牵梦萦的夜晚,我们终于盼来了今天,一个和2008北京奥运同在的日子,今天,庄严的国旗将在毛家滩中学上空冉冉升起,它将带着我校师生的共同心愿与祝福,在祖国山河上高傲的飞翔,去迎接那属于我们的新世纪!

校旗队:

国旗队之后是手举我校校旗的4位旗手。这面鲜红的旗帜象征着我校从此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象征着我校将创造从来未有过的辉煌。校旗在风中飘展,旗中那位女运动员也欲发显得生动优美,她那蓄势待发的姿态,充分展现了我校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景象,也预示着我毛家滩中学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新风貌!

五年级 五(1):

五(1)班全体同学已向主席台大步走来,他们准备充分,信心十足!他们热情高涨,精神抖擞!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强大的集体力量是五(1)班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班集体将会在运动场中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五(2):

五(2)班方队走过来了,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喊着口号。这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学习上,他们勤奋刻苦,体育上,他们更是不甘落后,他们带着同一个心愿向同一个目标前进,他们不仅要超越自我,更是要展现体育的风采。

五(3):

此时,五(3)班全体同学的口号声已传入耳中。他们昂首挺胸,神采飞扬,他们的脸上呈现也自信与骄傲的神色。“重在参与”是他们的比赛宗旨,“争创佳绩”是他们的比赛目标。不管成功与否,五(3)班的全体运动员都会留给我们深深的印象、美好的回忆!

六年级: 六(1):

八年级的第一支代表队已迎面而来。他们的步伐严整划一,他们的身上洋溢着豪迈与坚韧。“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勇往直前”,这将永远是六(1)班的神韵。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这是一个求真、务实的班集体,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班集体。我们相信:他们的未来不是梦。

六(2):

又一支队伍大踏步而来,看,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听,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放出了时代的强音。八(2)班的同学们要在这次比赛中展示班级风貌、展示自身价值,他们要抛开过去的一切失败和成功,他们要把握现在的每一刻,他们要追求更高、更远、更快、更强!让我们祝愿他们在未来的征程中捷报频传。

六(3):

送走了士气旺盛的八(2)班,又迎来了斗志昂扬的八(3)班。你看,这个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意气风发,激情澎湃;每一张脸上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每个步伐都洋溢着充沛的活力,这样的班级,怎能不让八年级的其他班级暗暗震惊?毛家滩中学这块沃土上一定会留下他们闪光的足迹。

七年级 214 下面即将入场的是214方队,这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是一个充满活力、饱含热情的集体,它不会因为矛盾而分散,不会因为压力而丧气,不会因为竞争而冷漠。214班全体师生团结一致,积极准备,将发挥出从未有过的激情,释放出无限的能量。可以确信,214班的表现必定会成为赛场上的一大亮点。

213: 正朝主席台走来的是213班代表队。他们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顽强奋进,就会有一次次的成功。他们拥有从不气馁的精神。经过刻苦的训练和准备,213班的健儿们定会把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我们拭目以待,让我们为213班祝福吧!

八年级 212

现在走入赛场的是八年级的排头兵——212班代表队,他们步伐矫健、精神抖擞,他们本着“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仅要在学习上,更要在赛场上展现良好的风貌。他们有了展翅高飞的冲动,就不会趴在地下,有了他们今天的努力,明天,他们定能创造出毛家滩中学新的辉煌。希望本届运动会上,212班的健儿们能屡创佳绩。

211 紧跟在212班之后进入赛场的是211班方队,他们的队伍方正整齐,他们的动作充满力量,他们的眼神里透出一种不服输的毅力。他们将参加运动会年有项目的角逐。他们班有着许多的优秀运动员,他们有望在短跑、跳高等项目上与其他班级一决雌雄。运动赛场的上空将会传来211班全体同学激昂的呐喊与欢呼!

210 此时,210班的队伍也徐徐进入了赛场,他们矫健的身影,他们勃发的英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高昂的口号声,他们自信的微笑,震撼了每一个运动员的心灵,他们的身上,有一种骄人的姿态,这样的队伍,这样的集体,一定会在赛场上掀起强烈的风暴。

九年级 209 赛场的跑道上,又有一支雄纠纠、气昂昂的队伍阔步而来,这是209班方阵。他们脸上的表情和内心的激动,足以证明他们满怀希望的信心。他们要在这次比赛中展示班级风貌、展示自身价值,他们要抛开过去的一切失败和成功,他们要把握现在的每一刻,“团结一致,奋勇拼搏,争创佳绩”是他们一致追求的目标。振翅高飞吧,209班的英杰们!

208 一阵铿锵、豪迈的口号声传来,208班代表队正显示出他们特有的风采。他们前进的步伐迸发出青春一代的无限活力,更显示了他们必胜的坚定信心。此时此刻,208班全体将士,个个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充满着斗志与豪情。他们的表现也必将成为运动场上令人惊叹的焦点,请大家留心观注208班健儿们的风采。

207 伴随着雄壮的乐曲声,进入我们视野的是207班的运动健将,他们本着更高、更远、更快的精神,向自身的极限挑战。瞧,他们个个生机勃发,在朝阳中,愈发显示出浓郁芬芳的青春气息。他们面带微笑,他们胸有成竹,他们蓄势待发。让我们祝愿他们在未来的征程中捷报频传,为本届运动会增添亮丽的色彩!

结束语

金秋时节,灿烂的阳光遍洒在赛声的每一个角落,碧蓝的天空中,万里无云,蓝天下,骄傲而神圣的旗帜正随风飘扬;壮丽的乐曲响彻在毛家滩中学的上空,激荡着毛家滩英杰们青春的心灵。我校的运动健儿们,正以他们崭新的面貌去面对每一次挑战。

赛场的中央,18支整齐、方正的代表队已整装待发,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渴望,他们年轻的心在火热的跳跃着,他们的矫健身影迸射出逼人的光芒;他们在等待一次次的挑战,他们在期盼一次次的超越;他们在迎接每一次胜利的欢乐!我们为我校有这样的健儿高场呐喊,我们更要为我校的英雄而自豪!合: 我校第十届田径运动会,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隆重而胜利的举行。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我校本届运动会也必将获得最大的成功,让我们为本届运动会祝福吧。

15.中学生综合运动处方应用效果评价 篇十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合肥市4所中学和肥西县2所中学, 每个学校随机整群抽取初一和初二年级各2个班, 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共抽取1 36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动处方实施后, 共有1 347名学生完成了干预后评价。其中男生775名, 女生572名;初一学生670名, 初二学生677名。年龄为13~14岁。

1.2 方法

1.2.1 文献系统复习

内容涉及学生体质锻炼方面的理论分析、方法与措施探讨以及各种干预实践等。

1.2.2 测量与调查

先后2批对参与研究的中学生开展身体检测和问卷调查, 了解中学生身体对各种运动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偏好, 为设计有针对性的综合运动处方打下基础。

1.2.3 综合运动处方

在上述文献复习及学生体质检测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设计分别以发展耐力、力量、柔韧素质为主的三大类综合运动处方草案。在此基础上邀请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 采用头脑风暴、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上述综合运动处方提出修改建议。并在研究点校部分学生中进行初步应用, 初步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终形成干预研究应用的三大类综合运动处方。见表1~3。

1.2.4 综合运动处方的实施

综合运动处方干预实施时间持续6个月。肥西县学校2、合肥市学校1、合肥市学校4共3所中学每周实施3次;肥西县学校1、合肥市学校2共2所中学每周实施2次;合肥市学校3每周实施1~2次。干预班级学生根据身体检测和自己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偏好选择运动处方;对照班级学生按照既往习惯安排活动。

1.2.5 运动处方效果评价

培训相关体育课教师, 通过受训教师将最终形成的综合运动处方付诸实施, 并开展应用后的测量评价。为比较运动处方应用效果, 分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质指标进行测量。所测指标为台阶试验、立定跳远和肺活量。第1次测量在干预实施前开展, 第2次安排在实施健身运动处方干预之后, 实施运动处方体育课时间为0.5 a,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量同步开展, 最后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测量指标定义及方法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描述体质测量指标的分布undefined, 成组资料t检验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体质测量指标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指标比较

6所学校的2个年级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体质测量指标测试结果显示, 初一、初二学生体质测量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2 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

从表4可看出, 在初一年级, 合肥市学校1、肥西县学校2干预组与对照组立定跳远、台阶试验、肺活量3项效能指标干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而合肥市学校2、肥西县学校1、合肥市学校3、肥西县学校1, 台阶试验干预后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立定跳远所有学校干预后干预组与干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肺活量指标合肥市学校2、肥西县学校1干预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性别分组比较显示, 只有台阶试验干预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5。

从表4, 6可以看出, 初二年级学生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变化与初一年级的指标变化规律相似。

3 讨论

3.1 运动处方的先进性

运动处方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运动生理学家卡波维奇首先提出, 从自然体育实行2个多世纪的经验总结中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工作方法。西方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研究运动处方, 60-70年代美国、日本开始应用运动处方。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有关运动处方的理论, 至90年代末, 一些省市中小学实验点才开始用单一的运动处方进行体质干预研究[4], 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本课题制定的综合健身运动处方, 选择难度不大、易于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注重将娱乐、趣味及健身集于一体, 将多种运动方法集合成具有调节和协同作用的综合健身运动处方, 突出了体育锻炼的综合性和学生个体化原则2方面的要求, 使体育教学与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工具[5]。

3.2 运动处方的有效性

实施运动处方干预前,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体质效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之下, 实施运动干预6个月以后, 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指标的台阶试验在初一、初二年级干预组学生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提示运动处方的应用比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更有效, 因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体育教育方法不同外, 其他因素可以认为是基本相同的。

3.3 运动处方的可行性

首先, “处方”对应用条件的要求很低, 只要拥有起码的运动场地和一些简单的体能素质测量工具, 大多数学校都能满足这些条件要求。其次, “处方”对各项备选运动项目的操作程序和组合办法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非常便于体育教师应用。第三, “处方”鼓励因人而异选择锻炼项目, 既避免了挫伤体能较差学生的自信心, 又不至于丧失对体能较好学生的挑战性, 易于被所有学生接受和坚持。第四, “处方”还设计了大量的运动项目, 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樊莲香, 张德新, 李静波.学生体质与健康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与存亡.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12) :1661-1668.

[2]PAPATHANASIOUG, TSAMIS N, GEORGIADOUP, 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 methodology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Hellenic J Cardiol, 2008, 49 (4) :267-277.

[3]季成叶.中国青少儿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和干预建议.中国学校卫生, 2003, 24 (1) :1-4.

[4]黄玉山, 邓树勋, 曾芃, 等.中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应用研究.体育学刊, 2003, 10 (6) :90-96.

16.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成败归因 篇十六

摘要通过对中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调查研究,针对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设计问卷,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旨在为中学体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运动技能学习体育教学成败归因

一、前言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它总是对结果提出为什么,探寻各种原因。一般认为成败归因可归结为6个方面:(1)能力;(2)努力;(3)工作难度;(4)运气;(5)身心状况;(6)其他因素。

成败归因是心理学的一个范畴,最早产生于美国。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rder)依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原理,主张从行为的结果入手探索产生行为的原因,将多种多样的原因简化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基本因素。继海德(F.Herder)之后,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人们依据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程度和是否为行为者自由选择的结果两个因素,来确定是否把这种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内在属性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在海德的协变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归因的方差分析模型,把归因的原因分为3类:行为者个人方面的原因。人们在哪一种因素作为行为的原因时,依赖于一致性、区别性和连贯性这3种信息。贾斯帕斯等人以凯利归因思想为依据,提出了归因的自然逻辑模型。该模型认为归因就是寻找行为产生的一套必要和充分条件的联结,而不是具体的个人、刺激和环境的归因。韦纳(Weiner)等人正是的将此种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分为四类,即能力、努力、难度及运气。这四类归因分别有两个向度组合而成,在原因的根源向度中,能力和努力两因素系操之在我,故属外在因素,而难度和运气两因素,则因操之在他人,故属内在因素,至于稳定性向度中,能力和难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属稳定因素,而在努力和运气两因素,则随时间而改变,故属不稳定因素。

韦纳(Weiner)认为原因的根源向度,对个人成败表现,会引起荣誉感和愧疚的感情反映:而稳定性向度影响个人对未来结果的成就期望,他进一步指出归因的向度,应有三个向度:控制度,以衡量影响成就的原因能都为个人所控制。这第三向度的提出,使得归因的牧师更加完整,上述三个向度乃是目前研究原因归属时三个最合逻辑的向度,也是学者在解释实践结果是最常用的向度。随着科研成果的日益增加,对成败归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理论体系也越来越系统,我国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金晓芳、张云华在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取向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体育教师在对成功进行归因时,各原因排序为能力、努力、身体心境、学生器材、运气、他人帮助,更倾向于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原因;对失败教学进行归因时,各原因排序为努力、能力、学生器材、身体心境、他人帮助和运气,倾向于做内部的、稳定的归因,在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原因上有相同倾向。王江云在对运动员竞赛成败归因研究时发现研究结果与韦纳(Weiner)所提成就动机归因理论中,认为个体对前次成就所作的不同归因和这些归因的向度特点将影响个体对下一次成就的期望及努力的论点不一致,研究结果产生不同。曾永忠在研究中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归因前因研究时发现,研究结果和韦纳等人提出的有关成就行为的4大普遍原因——努力、能力、运气、任务难度差异很大,特别是在其中的运气和任务难度两个原因。中学生对体育学习中的成败进行原因分析时,项目难度因素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运气因素也排在了及不重要的位置。宋信勇在对运动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的研究中发现,不同运动焦虑水平的运动员在成功归因倾向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集中反映在内部不可控因素上,即集中反映在能力和心境两个因素上具体来说,不同运动焦虑水平的运动员在对成功进行能力和心境归因时,均呈低焦虑者>中焦虑者>高焦虑者的倾向;其中低焦虑者的能力歸因显著高于后二者,低、中焦虑者的心境归因显著高于高焦虑者。

中学是体育学习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时期的体育学习不但使身体素质迅速提高,而且还会培养他们今后的体育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学习”的目标实现奠定基础。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习后都会总结自己上体育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即对他们体育学习进行成败归因,这不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效果,而且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加强中学生体育成败归因的认识有着现实的意义。在对成败归因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研究是在体育运动竞赛中,而对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研究却不多。因此,在我们目前的体育研究中,应该加大对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的因素,找出它们与竞技体育成败归因的区别,建立更加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我们中学体育的教学进行理论指导,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按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山东省沾化一中、沾化二中两所学校共计 207名学生,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共获得有效问卷204份,样本有效率达98.6%。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与归因理论以及与运动技能学习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

2.问卷调查法

针对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影响因素,设计问卷,采用个人书面、匿名的方式进行填答。

3.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原始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1.0系统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成功归因统计

表1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成功归因

原因人数 所占比例(%)

能力 4622.5

兴趣4220.6

学习环境 34 16.7

努力3316.2

态度2411.8

学习难度 16 7.8

运气 94.4

(二)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成功归因分析

从表1统计的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成功的归因主要体现在能力、兴趣和学习环境上,而能力和兴趣是属于内在因素,学习环境属于外在因素,中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成功的归因主要体现在内在归因上。但是努力在总的比重中却不是很大,这表明中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过多注意努力在学习中所占的重要性。这与成年人的做法有些不同,这是由于他们还没有过多的寻找自身的原因。而是对能力和兴趣所找的比例相对最大,这符合中学生时期的特性。运气在归因里的比重很少,只占到4.4%,这与韦纳等人提出的有关成就行为的4大普遍原因——努力、能力、运气、任务难度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西方和东方文化差异所至。

(三)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失败归因统计

表2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失败归因

原因人数所占比例(%)

学习环境4823.5

学习难度4120.1

态度3517.2

努力3215.7

兴趣2311.3

努力178.3

运气83.9

(四)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失败归因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中学生运动技能失败归因主要是在学习环境、学习难度和态度,其中学习环境和学习难度属于外在因素,态度则是内在因素,从总体来看,外在因素占的比例较大。兴趣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只占到11.3%,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如果没有了兴趣,那么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转变观念,使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运动技能的学习上。在表中,运气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少,只有3.9%,而学习难度却上升到20.1%,这表明学生把自己失败的归因多归因于外界因素,认为外界是阻止他失败的原因,而对于自身的原因比如说努力等没有足够的重视,这表明他们还不能够从自身的原因找起,还有待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诱导。

四、结论

中学生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的成败归因中运气的因素所占比例不大,与韦纳等人的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所致。中学生在对运动技能学习归因的时候,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努力的重要性。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的成功归因于失败归因不尽相同,成功多归究于内部因素,而失败多归究于外部因素。

五、建议

(一)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的理论根据要灵活,加大对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成败归因的研究。要研究出适合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归因,不要一味的运用韦纳等人的现有的理论。

(二)中學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大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使他们认识努力的重要性,并且使他们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同作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完成运动技能的学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见民.归因理论与成就动机的激发[J].晋中学院学报.2005(Vol.22,No.2).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3]林晓军.大连市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4):36.

[4]Jones E E. Davis K E.From acts to dispositions: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in personperception[C].In L.Berkowitz (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London:Academic Press. 1965:219-240.

[5]Kelley H H.Attribution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C].InD.Levine (Ed.).Nebraska Symplsium on Motivation.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7:192-204.

[6]王江云.运动竞赛成败归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4):108.

[7]金晓芳,张云华.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成败归因方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4(Vol.22No.10):32-34.

[8]曾永忠.中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归因前因研究:认知的原因及归因倾向[J].体育科学.2004.24(2):66-69.

上一篇:人事协调员岗位职责下一篇:清明节祝福语简短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