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024-09-0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精选16篇)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一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人教版新课标

在全国,农村占有很大的比例,我们绝不能忽视农村的教育发展。身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在几年来农村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使农村的学生受益非浅。诸如: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好了,他们不再畏惧老师,不再畏惧考试,敢于直言。学生的想像力也丰富了,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我班就有将近25%的学生对学习漫不经心,抱无所谓的态度,50%的学生成绩不断下降。事实上中学教师也不断的抱怨学生素质不佳,“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可以想像其他农村小学的情况如何。何以造成这样的不良后果呢?基于农村教育,本人认为原因有二:

一、客观原因

1、来自教育系统

在农村,教研评价制度的中心是常规检查(查教案,查书面作业等)。教课标师们为了接受各级的常规检查不得不成天埋首于成堆的教案、作业中。(虽说目前,很多农村的学校确也采用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这种方法。但由于对教师的评价还是照旧,最后的结果是集体备课只能流于形式,教师们只会越来越辛苦)与此同时,教师们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理论,领会新理念,探索新教法以便使新课程得以顺利地实施。这已够累了,再加上农村师资力量不够,无法做到每个年级均配备各技能科的专职教师(有的甚至一个教师要担任好几科的课程),这又要求教师们在力求使自己的专业科转型的同时,还得努力的钻研技能科的课程。要知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呀,这么重的工作量只会使教师们疲于奔命,颇有“顾此失彼”之感。

2、来自社会家庭课标课标课标

农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不高。当考试不再具有课标课标选拔,甄别的功能后,家长就不再重视学生的教育。在农村,部分家长认为学习的作用不大(因他们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有限)且现在入中学也不再以成绩而定,那么学生的学习是好,是坏都不重要了,因而就放任学生不管。亦有部分家长虽说也较为重视教育,但实行了素质教育之后,分数不再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家长们变得无所适从(由于他们的认识有限,除了分数之外,他们找不到监督点,xiaoxue.xuekeedu.com

无法指导、监督孩子)少了家庭,社会的监督与配合,学生自是更加地放任自由了。

二、主观原因

教师们在接受了新理念后,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多的使用外在的动力,徒劳无功。

新教育理念强调要重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农村的课堂上,我们随处可见教师们努力地创设各种情境(如:通过讲故事,游数学王国,闯关游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确实收到了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发现过多的采用外在的动力刺激学生,反使学生只知一味追求新鲜、刺激而忽视数学本身的魅力且这种外在的刺激无法长久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多的鼓励与赞扬,适得其反。

“真不错”“太棒了”“很好”“真聪明”诸如此类的词语,你在课堂上随时可听。不错,我们是要把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放在首位,是要尽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量地让学生享受成功感。但过多的滥用鼓励与赞扬,却只会使学生麻木、盲目,反而失去了激励作用。

3、过急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

讨论与交流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利于学生接收多方的信息,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有效的讨论与交流必须经历学生“独立地思考——组织语言——表达”这一过程。这就需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可在我们的课堂上常见的却是教师一声令下“开始讨论”学生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开了。这样不加思索的讨论、交流非但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反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基于以上原因的分析,本人认为做为一名农村教育实践工作者目前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努力贯彻实施新课程,努力地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在我们已有的运用创设情境等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xiaoxue.xuekeedu.com

我们更应注重做到从外在动力的使用向从内在动力的激发上转变。要知道,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对“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感兴趣。因而,我们必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挖掘教材的现实因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具体做法:

首先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从自行车的三角架看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从圆形的车轮深刻理解“在同一圆中,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这一特性,放大尺里有平形四边形的可变性,各种各样的地图离不开比例尺,而诸多的圆形也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通过观察体会,使学生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其次应注重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多进行“运用这个知识可能解释哪些生活中的现象”的反思,使学生养成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应当挖掘教材的可探究因素,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从真正内在意义上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百分数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在充分地调查社会上出现的百分数后,再让学生自主地观察这些百分数的特点,分析百分数的意义,处理搜集到的信息,并由这此信息引发思考和联想等)

二、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

本人在此所指的“挫折”教育并非是让学生承受失败,而是指我们应当适当地给学生设难,让学生遭受一定的“挫折”(这时教师必要适时给予的鼓励与赞扬)从中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战胜“失败”,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上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亦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更增强其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优化意识

新课程中指出: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为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要不断的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学生将已学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应用

xiaoxue.xuekeedu.com

于生活中。例如: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画出一个排球场,如何较准确地确定出直角等问题。在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社会对公民数学素养提出要懂得选择,懂得优化的要求。在我们周围,优化问题几乎随处可见。例如: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如何选择出行的最佳路线等。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与交流,提出众多的方案中,从而加以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二

相比语文和英语等文科科目来说,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是较强的,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文科科目那样活跃,而是一门较严谨的学科。在数学课程设置逐渐深入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往往会因为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态度不对、学习习惯错误等原因而使得数学这一科目成绩较差。而后随年级的增长,数学的难度也在增加,这就让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如此循环往复,使得我国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1.我国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与案例式教学策略的积极作用

1.1我国小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国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处于被动的状态,为了应付每次的考试而学习, 而且小学生还处于思想不成熟的阶段 ,自身的主 动学习意 识不强 ,学习目标 不够明确 ,这样一来 很容易造 成教师对 数学这一 科目的教 学难度加大。 经观察可以发现, 我国很多小学生都有错误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薄弱。很多小学生的家长由于长期外出打工、忙于工作或个人文化水平较低等,没空看管孩子学习和作业,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放松状态,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数学成绩下降,于是学生逐渐对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积极性下降只会使其学习形成恶心循环。案例式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方便其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使得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更简单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2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的小学生较多, 因而逐渐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社会现状下教育工作者在对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就只重视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不授予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方法,只一味授予学习重点,小学生只能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然后通过不断重复等各种方式达到牢记的目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还会在每一次考试前把教材的内容进行压缩,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接受,在时间不充裕时还会占用一定的课余时间进行加课辅导,这就在无形中加强了小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在学习数学时思维不活跃,缺乏创新意识,个人能力无法得到发挥。还有些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小学生在每一场考试中从容应对, 正常发挥,就在课上课下通过不间断地试卷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逐渐适应考试,把原本应该有趣的教材知识转化成了各类枯燥的练习题。学生在成长阶段应有的灵活思维都变得迟钝,数学的魅力也被各种练习题所埋没, 小学生每天在一堆重复的劳动中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取案例式教学策略, 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和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为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供保障。

1.3教师的个人专业水平及教学设备不一

虽然我国已经有大部分小学院校已经采取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依靠于黑板和粉笔及简单的幻灯片进行教学, 这样的教学并不能调动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无法在创造中学习。而且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个人专业水平不一,多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就不够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就只会依照教材适当进行浅层面教学, 无法深入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 也无法为小学生提供一定的便于数学学习的学习方法,这就使小学生不能接受到较深入的数学知识。

2.案例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案例式教学的意义及方法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将较隐形的知识向显性转化的教学方法,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所具案例一定要贴近实际,真实性较强,便于小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该案例也要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难易程度适中,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2.2教学中所举案例要具有真实性

在我国各方面都迅猛发展的现状下, 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改变了原本以获取高成绩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思想,而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学会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为主要的数学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现实进行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一定要有真实性这一特点,在设立各种教学任务时都以实际出发,譬如在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如“100-37-29=?”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实际情景:小明的妈妈出去买菜,一共带了100元钱,在购买土豆和鸡肉时共消费37元,然后又购买汤圆和白糖共消费29元,小明的妈妈还剩下多少钱? 这种依据于实际的案例不但不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而且在今后实际应用中也大有帮助。

2.3案例式策略要有开放性

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时所采取的案例也不需要规矩不变的模式, 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譬如在对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让学生知道正方形、长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求法,然后根据其公式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有学生认为, 若将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向内对折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该长方形的长为三角形的底边的二分之一,长方形的宽是该三角形高的二分之一,因此该三角形面积为长方形的两倍,即三角形的底边长×高÷2。

让学生推向不同的解决方法: 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将两个边对其拼成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底边×高,其中底边为二分之一三角形的底边长,高为三角形的高,该公式所得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因此三角形的面积为底边长×高÷2。

第三种解 决方法 : 把一个三 角形纸片 的顶角平 行折向底边 , 然后沿折 痕将三角 形剪为两 部分 ,即梯形和 三角形 ,再将其中 的三角形 进行中间 对折并沿 折痕剪开 ,所得两个小 三角形分 别放置于 梯形的两 边 ,可以得到 一个长方形 。此时长 方形的面 积为底× 高 , 该长方形 底为三角 形的底 ,高为原来 高的二分 之一 ,因此三角 形的面积 为底边长×高÷2。

这样就让 小学生凭 借自主思 维实现该 堂课的教 学目标,改变原本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课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其创造性。同时学生也能够透彻地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不再是死记硬背,不但使得课堂的趣味性大大增强, 而且学生在对数学学习中的兴趣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 能力大大 增强 ,既获取知 识 ,又形成获 取知识的能力。

3.结 语

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手段有效性小学生

自古以来,数学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习科目,且是学生必学的基础科目,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目前的小学数学,想要真正的实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的基础性教学作用,还需要老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学,要主动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學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才会循循渐进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目前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老师信息素养较差

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老师的信息素养较差,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不平衡,导致老师在教学之中,极少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老师对于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软件,其操作能力较差,制作多媒体课件水平较低,花费时间较长,制作存在很多难题,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极其不利。

2、宣兵夺主的现象严重

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要以此为目标,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快乐的学习。但就目前老师使用多媒体授课情况来看,老师过于追求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新鲜感,而忘记了教学最终的目标,导致学生每节课都在玩之中度过,并没有实质性的学到知识,使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节省老师教学时间

以往的数学教学,老师总是需要通过黑板展示较多的东西,而老师展示的阶段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占据了大量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不仅影响教学效率,还会使学生降低学习的兴趣。而多媒体如果能够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便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且多媒体教学功能较多,只要老师课前设计好,便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究学习的欲望,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年、月、日》时,如果老师用语言去讲,学生会听的云里雾里,会比较迷惑,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2008年到2016年的日历用多媒体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认真、仔细的观察每年日历有何不同,哪一年有365天,哪一年有366天,哪个月有31天,哪个月有30天,哪个月又会出现29或者28天,这样学生观察完之后,清楚的意识到28天的那一年肯定是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肯定是闰年。自然就总结出可以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够被4整除的是平年。比如2008年,可以被4整除,那便是闰年。

2、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根据教学观察可以发现,小学生年龄小,学习任何知识都靠形象思维,理解之后才可以逐渐发挥抽象思维的作用。鉴于此,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学生此学习特征,在设计教学设计之时,必须以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为中心,还要注意不能单靠语言将知识点讲于学生,要善于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题目等进行具体化的呈现,这样便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的展示出来,将乏味的知识灵活的展现出现,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的分析出来,使学生多个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可以真正的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加减运算》之时,如果让学生拿笔计算或者口算,会让学生觉得身心疲惫,所以,老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加减环节设计成动画版的水果相加相减,这样便可以增加学生计算的热情,自然会从中掌握运算的技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去。由此可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且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曾经明确指出,教学中必须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学生自己熟知的事物为切入点,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快乐、独特的学习环境,让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真正的价值。

【总结】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教育创新发展的产物,对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有较大的帮助,不仅可以帮助老师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更加快乐的学习。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合理运用多媒体,做好学生的指引人,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扬帆远行”。

【参考文献】

[1]刘洪竹,史亮思.论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34)

4.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四

[关键词]数学 激趣 学生

作为一位教师,一定要考虑如何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根据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学过程波澜迭起,富有活力。为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疑激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而设疑则是激发学生探求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理造成一种悬念。置学生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这样就能引发他的好奇和思考,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美中求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喜欢感受到事物的美,都有一种对美的追求。数学里充满着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形式美、解法美,等等。当学生对数学所提示的客观规律浮想联翩时,对数学本身的简洁与和谐回味无穷时,对奇异、复杂深奥的数学问题豁然开朗时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奇感、愉快感、成功感,从而陶醉、领悟到了数学的魅力。在数学美的世界里享受数学学习的种种快感,将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爱。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首先我从欣赏的角度出示了几幅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剪纸艺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表象;紧接着我亲手剪(或撕)出树叶,蝴蝶等图为观察对象,引入“对称”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对称现象的心理。在新课进行中,又向学生展示各方面具有轴对称特点的东西,让学生在欣赏对称美的同时丰富感性认识,此时在学生的心中,轴对称已被抹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撩拨着他们的心弦,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三、以异悟趣

小学生都有种求异心理,即希望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因此,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仅仅是数学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是符合学生的意愿和心理特征,不管是概念教学,规则教学、计算教学,还是应用题教学都应该诱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住学习的内容,领悟到数学的种种魅力,产生强大的自觉动力。

教学中常用的一试多叙,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都会给学生带来无比的快乐。如我曾经设计这样题目:?=1,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角度思考,结果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多种答案:

(1)1+0=1(用加法运算);(2)100-99=1(用减法运算);(3)1×1=1(用乘法运算);(4)8÷8=1(用除法运算);

(5)2/5+3/5=1(想到整体1)。这样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5.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篇五

(2012 至 2013 学第1学期)

题目浅谈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认识科目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姓名邹晓丽专业教育学学号201231470102

2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单位:兰州市安宁宁区万里小学

姓名:邹晓丽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如果只布置一些形式单

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就谈不上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积极探索并实施设计多样化的数学作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突入点,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的硬件。

关键词:新理念 小学数学作业意义设计

数学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主要工具之一。经过千百年的与发展,数学学科形成了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等特点的学科,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更多的练习与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下面先来谈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意义;

1、作业是联系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纽带

数学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往往是和多学科知识交叉在一起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情境,确实能帮助学生较快、较容易地理解新知,但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要靠学生亲身体验,才能更直观、更深刻,而作业恰好补充了这点不足,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对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感对他们来说才是更真实、更有趣味、更有意义的。如果说,在课堂上是学习书本知识,那么,作业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2、作业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新知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任何人无法替代。在课堂上,小学生虽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了新知,但对新知的充分理解,知识系统的合理建构以及计算技能的掌握,尚需在课外完成,而作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巩固所学知识、练习技能、探索新知,从而自主性与创造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作业是学生掌握与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的过程。

不论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还是新课程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方式,都不能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而应当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将这些方式内化在学生的行为中,使学生能自觉地灵活运用,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多样化的作业必然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多种学习方式。

4、作业是学生内化数学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养成良好情感的过程。数学学习不应只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应是包括能力、情感态度在内的多方面发展过程。

作业的内容、形式所呈现的人文思想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而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态度既是其内心写照,也是社会生活对学生影响的一种反映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所以,就小学数学而言,作业是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外作业的设计。作业作为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延伸,应该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要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考虑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因此,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存问题,并找出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策略,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新课程实践中,我们认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让兴趣引领学生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以及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活动巧妙联系,使之符合小学生好动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愿做”变成“爱做”,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案例1:在设计“小数加减法”题目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购物,自己去交钱、找钱。还有进行“分数加减法”时,巧编故事——“猴子分西瓜”。这样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计算现象,变成具有趣味的游戏性、故事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小数、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语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还设计了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如在学完“有趣的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或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一下他们喜欢的校园,并涂上颜色。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二、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探索发现

这样,能鼓励学生勇敢地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学生在“多种解法”、“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放性作业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案例2: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后,可以布置类似的开放作业:“六年级(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而书店对于一次性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的优惠。根据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48=240(元);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90%×50=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3.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90%×2=216(元);4.多买2本再按原价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2=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而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三、变“独立”为“合作”:

1、亲情型作业

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案例3: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后,教师让学生在家里与家长玩扑克牌游戏,边玩边计算两人手中扑克牌包含的数字的和与差。学了“高矮”后,让学生与爸爸妈妈比高矮,并用“谁比谁„„”说一句话。学了“测量”后,比较爸爸和妈妈,谁的胸围大?自己的头围和妈妈的头围相差多少?

在这种具有亲情的环境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发展。

2、友情型作业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如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友情合作,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在学习的思考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并学会互相尊重,从而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当然,数学作业的设计除以上形式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如准备性作业、资料搜集、延伸阅读等等。为让精心设计的数学课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除了形式要多样外,教师在设计时,还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设计的目标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能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让他们通过探究、操作、交流、分析,获得成功的喜悦。

(2)作业的时间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每学期可考虑

一、两个需要花一番艰苦努力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作业。

(3)作业的评价要有激励作用,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教学作业的设计,是教师在备课中的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好的作业设计,就不是一份好的教案,也不可能有一节好的课堂教学。我们一定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出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内容丰富有趣,富有创意的作业。

总之,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4、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5、[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6、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篇六

[关键字] 数学作业   设计   有效  自主  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后的作业设计中。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真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巩固充实学习效果。

课后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消化、理解、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解决的。具有促使学生动脑思维、动手演算、动口表达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技巧、利于学生的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练习题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后练习的设计要注意“趣”、“实”、“分”“合”几个原则。

一、趣--突出作业的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特点决定单一形式的练习会感到单调乏味,因此在设计作业题时,要注意对同一项知识或技能的训练设计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它不仅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还其本来面目。

1、书面作业要创新,要讲究图文并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情境图等形式,做到“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2、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数学课后作业还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

比如像《小学生数学报》《小学数学》等报刊书籍中有很多数学童话故事(如“丁呱呱和他的伙伴们”、“八戒分桃”等)、数学游戏(如数学跳棋、模拟购物等)、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等。

3、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又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峰,做好事”活动(修理学校、邻居家的桌椅,保护被大风刮倒的小树苗等)。

二、实--突出作业题的实效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学生的数学课后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1)通过度量、计算,求出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外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内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2)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积,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三、分--突出作业的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并以不同的智力来学习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课后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所谓层次性,指的是问题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有浅、中、难适合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一连串的问题链,浅层次的记忆性问题可供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高层次的问题可供用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课后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挑战题。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后,我设计出3道必做题(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的基本题);2道选做题:(1)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20米,比宽长50米。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2)量出家里的书桌或者饭桌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上述2道选做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同学之间或者和爸爸妈妈讨论、交流、合作)、或者咨询完成(向家长、老师请教)等。

四、合--突出作业的综合性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每个单元结束后的“整理复习”。在每一单元新授结束后都可用,尤其适合中高段学生。这一板块的内容是重在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旨在形成清晰的脉络,从而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完一个单元以后,可让学生在家自己先回顾所学知识,用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对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和重难点知识都应做到胸中有数,了如指掌。刚开始训练时,只要求能清楚、准确、全面地整理出知识即可。经过几次练习后,学生基础好的话,还可以针对梳理出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举例,写出解题的提示、完整的解题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自行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的话,学生其实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编书者。

7.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篇七

五年级在讲了正比例以后, 我出两个题:一是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什么比例?二是长方形的长一定, 它的宽和周长成什么比例?学生一看题, 马上就错误地判断成正比例。这是什么问题, 这主要是教材中的难点还没有攻破。在讲正比例时, 我重新反复强调了三点: (1) 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 必须以某一种的量固定不变为前提,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一边变化, 其余的边也随着变化。其中没有一个固定量, 所以边长和面积不成正比例。 (2) 充分强调了“相同倍数”这个要领相关联的两种量, 虽然其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 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但如果它们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不相同, 这两种量仍不叫成正比例的量。比如, 长方形的长固定, 宽和周长就不成正比例。因为宽扩大或缩小, 周长虽然也随着扩大或缩小, 但它不是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 因此也就不成正比例。 (3) 告诉学生如果两种量之间成正比例, 那么自变的一个量相当于乘法中的一个因数, 固定的一个量相当于另一个因数, 随之变化的另一个量相当于积。

讲清概念的含义, 突破难点以后, 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 我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方法, 每一节我只讲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其余时间, 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讲完一个概念之后, 就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推敲, 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 用除法”这一概念以后, 我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 观察思考题中的图解和算式, 从而理解了它是从乘法和除法逆运算关系上推导出来的, 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条件, “求这个数”是问题, “用除法”是计算方法。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王永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 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 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 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 设疑引思,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 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掌握新本领。

(1) 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 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风和日丽的春天, 鸟儿在飞来飞去, 突然天阴了下来, 鸟儿也飞走了, 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 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 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 可能会打雷电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 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 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 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

(2) 结合生活经验, 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 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 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 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 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 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 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 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 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 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这样教学, 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 但没有找到规律, 我们可以运用经验, 通过创设活动, 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3) 依托儿童生活事例, 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 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 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 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 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 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 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 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 能活学还不够, 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 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 数学知识贴近生活, 用于生活。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 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 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 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同时, 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 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2) 增强策略意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 为了提高效率, 都要讲究策略,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 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 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 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2个黄球、3个绿球, 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 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 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 摸到黄球为二等奖, 摸到白球为三等奖, 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 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讨论, 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 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生活素材, 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 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 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8.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篇八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新课之前我们可以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如教学“中位数和众数”时,我创设了一个找工作的生活情境,在教学时,出示一则招聘广告:某超市招收工作人员若干名,月平均工资1000元。李叔叔看到这份招聘广告后决定去应聘,超市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表:经理3000元、副经理2000元、员工A 900元、员工B 800元、员工C 700元、员工D 650元、员工E 600元、员工F 600元、员工G 600元、员工H 600元、员工1500元。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数据,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帮李叔叔分析这样两个问题:1、经理所说的超市员工平均工资1000元能真实反映员工月工资水平吗?为什么?2、你认为用哪个数表示员工的月工资水平比较合理?通过分析、交流,学生会发现中位数650元和众数600元,都能表示超市员工的月工资水平。最后追问学生:如果换作你找工作,有了今天的学习,你会怎样去了解工作报酬?通过这种真实、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学生不仅能很好地解释中位数、众数的实际意义,而且能感受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把学生引入迫切探个究竟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如在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容器,然后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块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要求学生求出这个石块的体积。学生兴趣很高,但一时又说不出答案。有的学生问:“有没有计算这个石块体积的公式呢?如果知道了公式,只要找到公式中未知的量,不就可以求出石块的体积了吗?”听到这话,我马上补充:“没有计算石块的体积公式,我们就不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学生一时被这个问题噎住了——不知石块体积公式,怎么求它的体积呢?学生马上议论纷纷,讨论起来,争相想办法。不一会儿,有的学生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求出石块的体积,但是我们可以先求出水的体积,只要把长方体容器中水面上升的体积求出来,石块的体积也就求出来了。我接着问学生:“那水面上升的体积怎么求呢?”经过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先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量出长方体容器的长和宽后计算体积。正当学生为此感到高兴时,我又问:“那水面上升的高度怎么测量呢?”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到:“先记录好原先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的高度,再测一下石块放入后水面的高度,然后把这两个高度减一减即可。”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算法后,我马上又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求石块的体积呢?”学生马上又开动脑筋:分别求出放入石块前后水的体积,再减一减即可。

三、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基一量,可以使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亲自尝到学习的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首先,课前布置学生人人动手做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一个。课间学生小组合作拿出一个土豆,然后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切出一个平面,再用手摸一摸切的面,这样学生就对面有了真正的认识,然后又让学生在第一个面的旁边再切一个面,这样两个面之间就有一条相交的线,这条线就叫做棱,然后又让学生在两个面的另一端再切一个面,形成三个面相交,这样就得到三条棱相交于一个点,这个点就叫做顶点。这样让学生初步认识面、棱、顶点的意义,而后又通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学具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并动手摸一摸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量各有多少,各自之间有什么特点和关系,最后通过对图形观察,口头归纳叙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思考讨论,得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学生能真正清楚认识理解,促进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创设出更丰富多彩、更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教学气氛中学习,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9.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篇九

[摘要] 本文就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拓开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树立新的数学教学观。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实践

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确立并完善,这时基础教育工作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来说,是一个激烈的挑战。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数学改革的新趋势,拓开教学的新思路,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把数学真正变成生活中数学,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数学,变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数学。

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点是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数学也不例外,同样也是从实践中来,并为实践服务。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学却脱离实际,以致学生数学,除了记忆一些公式、法则、定理之外,不了解数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既不了解数学的实践基础,也不善于用数学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实际能力十分薄弱。因此,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增大实践能力,就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只观的,他们的思维来源于生活。在生活实践及动手操作中,他们能够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合作交流。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他们总想看一看、动一动。教师应借助于孩子们的这种天性,让孩子们在看一看、动一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想一想、议一议,把看到的和想到的都说出来,要让每个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最为真实。遇到反对意见时,他们又到实践中去摆、去量、去想。如此反复实践,使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讨论,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学习。《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也指出:“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实践。如,进行“关于角的初步知识“的教学,教师可设置四步走。第一步是找角(根据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有关角的图形)——你准备给角的组成部分怎样命名?第二步是折角(学生用纸折角)——你折的方法有哪些?第三步是画角(学生在纸上画几个角)——你有什么体会?第四步是数角学生在有关图形中数角)——你发现了什么?整节课,始终是让学生在”做数学“,他们凭借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实践中获得了新知。不但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习的兴趣也非常浓厚。

二 让学生在发现中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再创造“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单靠记忆现成的结论来完成,而应该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尽量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构建知识,发现真理。美国教育学家布鲁那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一切形式“。就是说,在布鲁那看来,学生的学习也可能是一种发现,学习者自己发现的知识才是最重要最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接受还是发现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整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创造思维条件,引导学生自己悟出道理,独立发现结论。

这里以教“圆周率“为例,展示学生在发现中学习的过程。上课前,布置每个学生用纸板作一个圆,半径自定。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写出以下三项内容:①写出自己作的圆的直径;②滚动自己的圆量出圆的周长;③计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全班作完后,让每个学生回报自己的计算结果,教师把结果一个个地记录,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很快就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每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个倍数是固定的数,数学上叫圆周率”。

从这一教例可以看到,学生对圆周率概念的形成,不是教师“给予”的,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营造一定的条件下,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出来的,是主动获取的。

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一是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使之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二是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三是有利于体验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和规律的具体过程,从而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三让学生在开放中学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由封闭走向开放。《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推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式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证明,实行开放式教学能较好地实现以上要求。

开放式教学是多层面的:一市教学内容的开放;二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三是教学空间的开放;四是思维训练的开放。而最重要的首先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没有开放的教学思想,就不可能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对小学数学来说,实行开放式教学,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格局要开放。传统的“复习——新授——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呈现一种封闭的格局。如果该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与创作交流——实践与应用”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就会出现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格局。这里的核心是教师精心设疑,巧妙设问,提出富有启发性,能提供发散思维空间的问题,供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再者,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要开放,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对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要鼓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以利于问题解决。在小学开放式教学中,最容易入手、最方便进行的就是教师善于设计的开放式问题。

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条件不完全确定,或结论不唯一,或没有固定的所谓“标准“答案,而解题思路、途径、方法,也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如教师在教“元、角、分”时,给学生设计这样一道题:

(1)你调查并记录下列物品的饿单价

一个文具盒、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尺子、一个书包、一瓶果奶、一袋方便面。

(2)如果你有10元钱,可以买上面哪些东西?

学生通过调查记下了上述物品的单价,仅文具盒就有10多种不同的价格,正因为单价不同,所以用10元钱购买的物品也各不相同。有的同学排列了多种不同的选择方案。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钱数的可能性,做出多种不同的合理的选择。答案是开放的,这样的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四 让学生在创新中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创造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实践证明,每个小学都有一定的进行创新学习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创造能力,要靠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深入地挖掘。

就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学生是固守书本,迷信考师,死背硬记。这些学生只会机械记忆,不会理解变通,当然谈不到有什么创新性,但不等于他们不存在潜在的创造力,只是由于教学上的各种原因,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没有被挖掘出来而已。另一类学生则不然,他们不拘泥于书本,不盲从于考师,对所学知识善于独立思考,乐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对各种习题,特别是一些思维过程较为复杂且有多种解法的习题,不满足于上会一种解法,往往去想出几种解法,并能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佳解法。所以他们对所学的有关数学知识,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收到事丰功信的效果。这类学生的学习难道不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吗?正如一些心理学家所说,中小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与其说是发现,不如说是发展。因为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规律。只要把人们已经发现的原理、规律或方法应用于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上,这就是创新。那么,小学生创新学习的基本条件应该是:打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同时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性的思维和大胆探索的实践活动。

指导小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小学生想创新、敢创新,并逐步会创新。总的来说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他们能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训练,主要是创新思维训练。小学生在面对不熟悉的世界时,会提出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为引导小学生在创新中学习,教师首要的是给他们留足思考的空间、探索的机会。如:在教“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在启发学生领会概念后,可出这样一道题目:写出24的因数和8的倍数。当学生尝试做完这一题目后,可问学生,上边两题你们发现了什么?经老师点拨,学生很快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而一个书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如果这个结论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就会丧失探索的乐趣,他们学到的就仅仅是现成的知识,而不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同时他们探索知识奥秘的好奇心会慢慢丧失,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10.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篇十

阳光外国语学校王峰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一种语言,可以训练学生对世界进行精确、简洁的表述;数学是一种思想方法,可以训练学生推理获得可靠的知识和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数学课程作为传播人类文化的基本方式之一,应该也能够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直接关系到其将来能否在社会中立足,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状况。显然,小学数学教育应该着力于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让他们终身受益.然而,综观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则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地存在着。造成这种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往往会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体目标中就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为此,站在重新审视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立场上,我认为我们在课堂上更应关注是:

一、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探究”的激情

1、从学生的认知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更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启发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把孩子们带入数学情境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意识中的矛盾激化,在问题情

境中产生对新知的需要,并在兴趣的激励下,提高探索去掌握新知。

2、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提出要以激发学生解决的兴趣、需要为突破口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3只猴子得到了10个同样大小的桃子,然而它们在分桃子时却打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纷纷抢着发言:猴子不懂文明礼貌;10只桃子被3只猴子分,总会多出一只,猴子就此打起来了;因为10不能被3整除,所以猴子在分桃子时才会打起来。教师顺势接着问:“如果有几只桃子让猴子们分,它们就不会打起来了呢?”12只;15只;30只;„„桃子的只数只要是3的倍数,能让猴子们平均分配,这样就不会打起来了。学生以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数学学习,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二、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发现”的时空

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我们反对“满堂灌”式的教学,师生双方超负荷地付出,却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发现,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时空。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1)设置障碍,促合作。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并不善于与人交往合作。教学中要注意设置障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不断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问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与合作。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会到快乐、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创设条件,勤交流。教学中尽量地压缩教师讲解的时间,放手让学

生面对面地共同解决知识疑难,友好合作做实验,热烈讨论辨是非,学数学的过程也就是学交往、学合作的过程。

2、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不要设计过于完美的过程,要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发展。因为,作为一个自立的人,学生的成长需要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我们面对的是能力、经验不尽相同的学生,提出同意的要求,不会适应所有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尽量根据显示自己的能力。如在作业布置上,分为必做和选做内容,既使所有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又使能力强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不觉得是负担,反而正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3、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时至今日,课堂教学早就不再是局限在课堂和短短的35分钟之内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广阔的社会市场,时时吸引着师生。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在“做中学,做中教”正被更多的教师理解并接受。走出课堂,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成了师生共同的追求。

让学生到超市去,了解一下最新的商品信息;让学生到社区去,统计大楼居民的用水情况;让学生回到家里,记录一个月内的生活支出„„。凡此种种,学生学习的时空在延伸,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丰富,学数学、用数学,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会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三、鼓励“再创造”,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

我们在头脑中正确树立创造观,要把握创造发展能力的规律,在自主探究中,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应当是与此有关的人类创新过程的揭示、再现,继而给学生有所启迪的过程,这应是创新教学的精髓所在。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的观点给我们组织这样的教学予很大的启示、他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让学

生进行“再创造”,即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或发现出来。如同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学会创新,勃发创新的欲望。

在开放教学中,给予学生创新的自由。创新不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的范围内。这不行,那不行,这不对,那不对,标准程序、标准答案只能培育出循规蹈矩的学生。人只有在自由的创新中才能焕发创新的活力和豪情。

开放教学方式。封闭的教学把学生的生命活动束缚在教师预定的教案轨道里,把课堂教学异化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剔除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可能性。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就应该创设活动化、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2、创设“生活化”的思维训练方式

创设“生活化”的思维训练方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3、联系实际,注重数学的应用

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后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学意识的重要条件。鉴于此,应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作用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观察、分析具体事物的意识。

1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 篇十一

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一改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孩子们活泼、接受能力强的天性,不以单纯的成绩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全面的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和能力。

孩子们对于数学概念、原理、判断、操作过程等的描述,都是其思维过程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听取孩子们的表达,判断其对概念和原理等的掌握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增加课堂教学中与孩子们的交流,让孩子们积极提问,并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操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教授孩子们组织语言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因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成绩还要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们做到听、说、思、做四位一体,巧妙结合。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提出以下观点:

一、开设情景教学,鼓励学生勇于发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多么有效、先进的教学方法,都不及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来的实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兴趣越浓厚,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的精力也就越集中,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则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厌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求新求异,改变以往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开设新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提出问题和积极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教师得到及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教会孩子们语言表达的技巧

小学的孩子们不仅仅是活泼和可爱的,他们也是比较害羞的,他们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是一样强的,这点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一定要认识到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勇于发言,是要让他们战胜自己的羞涩心理,敢于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并且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致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发言并且潜移默化的教孩子们如何去表达,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保持孩子们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有很多教师在孩子们回答问题不全面或者不正确的时候,总是给予毫不留情的否定,并且带有责备的态度,这是十分错误的,久而久之,孩子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兴趣也会被我们消磨殆尽,因此我们在听取孩子们的回答的时候要细心耐心,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委婉的予以改正。并且在课堂教学之上或者之余教授孩子们语言表达的技巧,让孩子们享受语言表达的快感,切实的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三、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善于语言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当代的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教授孩子们知识方面的东西,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们在诸多与学习有关的方面的能力,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在心智方面发育程度有限,在很多时候不能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我们如果只教会他们方法而不去培养孩子们的能力的话,将会导致孩子们思维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并且小学教育只是一个孩子受教育的开始,这个时候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很有可能会跟随一个孩子一生,因此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为孩子们开好这个头,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2.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篇十二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 概念是基 础 , 利于学生 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只有重视概念教学,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 学生才能弄清其本质属性, 这样才能灵活运用, 否则就会出现思维混乱, 而无法展开学习。如加法与减法, 加法是两个数合在一起, 一共是多少。而减法是两个数相比较, 大多少, 小多少。只有正确理解, 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才能正确运用加减法, 这样才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2. 概念是前 提 , 利于学生 数学思维能 力的培养与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正是建立在概念的前提之上。概念错误, 就无法找准思考的切入点, 无法解决问题, 自然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最简单的例子,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的判断, 如果没有弄清两者的概念, 自然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 学习活动自然就无法开展。

3. 概念是核心 , 利于学生 将数学知识 转化为实践能力。只有深刻理解与真正掌握概念, 才能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由这一个概念延伸到更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商不变性质这一基本概念, 才能充分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通分、约分等知识点, 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概念在整个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 概念教学自然也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概念有效教学呢? 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更好地展开数学的学习活动呢?

1.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形成。只有学生亲身参与, 主动思考, 亲历概念形成过程, 学生才能是真正的理解, 而不是死记硬背。因此在进行概念的教学时, 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所熟悉的现象来抽象出数学概念, 以达到学生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例如, 关于周长这一概念, 在教学中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效果来直观地展现四画面, 学校操场上, 学生1沿操场跑一圈半, 学生2沿操场跑半圈, 学生3沿操场跑一圈, 学生4从操场中间直接插过去, 并用多媒体的特殊效果来将这几名学生所跑的轨迹用闪烁的线表现出来。这样的形象展示, 更加符合小学生以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 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直接而直观的认知, 可以让学生在思维与表象之间建立直接联系, 这样自然就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周长这一概念。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照本宣科, 将概念直接地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记住, 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入手,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 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与事物, 经过精心设计, 来引导学生一起来发现、分析与提取, 这样才能达到对抽象概念的形象感知与理解。

2.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内涵即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外延即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总和。这二者相互制约, 但又相互依存, 只有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才能达到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 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于问题的解决中来。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揭示, 要让学生认识到内涵与外延是理解一个概念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 平行四边形的内涵是对边平行且相等;外延是一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等对象的总和。角的内涵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外延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圆周角的总和。只有从这两个方面来展开, 才能达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这样的概念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 而是深入本质的真正理解。

3.在运用中加深概念的理解。要想达到学生对概念的真正理解, 我们还要为学生创造实践运用的机会, 通过学生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 来实现学生对概念理解与运用层次的提升, 从而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更加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同时可以让学生享受运用的乐趣, 成功的喜悦, 这在无形中更能强化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更加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 在学完众数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鞋店要补货, 如果你是店主, 你会选择进哪种鞋号的鞋子, 是以什么数据为参考? 是卖出相应鞋号鞋子的数量的中数还是众数? 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众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 同时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与信心。

4. 以概念为中心构建知识体系。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知识系统性, 可以说某个知识点在小学各年级段都有涉及, 只是教学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简单而机械就某一个知识点来进行讲解, 忽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是要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串联起来, 以某个概念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加强学生的理解, 巩固旧知, 学习新知, 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例如, 分数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三年级学习分数初步认识, 四年级学习分数意义, 五年级学习分数计算, 六年级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在三四五六年级均有涉及, 我们要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既要重视各年段知识点的教学, 同时又要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 这样更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整体把握, 可以让学生将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形成网络图, 存储于头脑之中。

13.浅谈小学数学的难点教学 篇十三

王彭彭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难点教学 文章摘要:

小学数学的难点内容可以说是教学中的“明雕暗堡”,如果老师不能带领学生及时地集中火力攻克下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认知结构就得不到提高。如果教学难点处理得好,不仅能让学生领悟知识,发展思维,而且还可以磨练意志,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那究竟何为我们的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和突破教学难点?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在一线教学岗位上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何为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且容易错误的知识内容,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是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原理、定律、法则、公式等知识,也是那些应用基础知识去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感到困难或是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难以内化的知识。通常难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该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二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三是该知识包含多个知识点,知识点过于集中;四是该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大,旧知识掌握不牢或因大多数学生对与之联系的旧知识遗忘所致。难点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难点内容一旦经过教学被学生理解和解决了,难点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难点的暂时性。同一知识与方法对一些学生可能是难点,而对另一些学生就可能不是难点,这就是难点的相对性。

二、如何确定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教学难点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那如何找准教学难点呢?我们可以综合以下几方面来找准教学难点:

1、根据大纲、教材确定难点。认真系统地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材,弄清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再具体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前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把学生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但掌握不熟练,甚至多数同学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定为难点。

2、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难点有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方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3、根据所能提供的教具、学具确定难点。把没有直观教具、学具,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定为难点。

4、根据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技能确定教学难点。把教师不熟悉,不了解,讲不清的知识定为难点。

三、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1、钻研教材、备足学生是突破难点的前提:

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破难点,首先是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梳理出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难点。其次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难点。教学大纲指出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我们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每一课的难点,认真备课,根据数学本身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了充分合理的教学准备,才能为教学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的条件。

2、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认真阅读这段话,可以知道: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难度大,光靠教师去讲解显得非常的枯燥乏味,教师若能抓住问题的症结,设计出精巧的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启发点拨,指导学生思维,学生就能豁然开朗。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教学生,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更容易突破难点,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4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我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4-9=5;有的把14分成10和4先算10-9=1,再算1+4=5;有的把 9分成5和4,先算14-4=10,再算10-5=5;有的先算14-10=4,再算4+1=5;有的想9 +()= 14,因为9+5=14,所以14-9=5。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教学生,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更容易突破难点,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媒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在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教具的优势,化动为静,化隐为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并通过与传统技术的联合与互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索能力,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促进教学难点的突破。如小学数学第一册“加减混合”是第六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它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我在教学上运用了多媒体,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在教学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时,屏幕上出现湖里有5只天鹅,又飞来4只,一会儿又飞走了3只的场面,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5+4-3。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表明计算顺序。这样,轻松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了在黑板上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3、找准知识的生长点,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突破难点的条件:

抓住知识间的衔接,运用迁移的方法来突破难点。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有时新知识可以由旧知识迁移而来,可同时它又成为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数学知识点就像一根根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如果老师能够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自觉地以“迁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旧引新、旧中蕴新,组织积极的迁移,就不难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了。如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这时我们就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难点。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多位数除法的难点,在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分层次逐步推进,突破各个难点,学好试商的方法。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基础的,后者是除数由一位变为两位、三位,出现了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的问题。但无论除数是几位数,试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点,就是教学中应抓住的,教学时,先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复习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试商方法,从而启发学生明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试商方法同一位数除法相同,进而再研究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总结归纳出除数是一、二、三位数的除法都是从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除到哪一位够除,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就抓住了一类知识的共同点,仿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再把新知归为旧知识。这样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为学好多位数的试商,达到正确迅速地求出商,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又如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这时我们就要突出“连接点”,进而突破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通分两个旧知识组成的,它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我在教学新知识前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是旧知识,并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为什么它们能直接相加?我们现在的分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那我们又该怎么办?这时又让学生想起了我们学过的旧知识——通分来代替,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并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讨论此题的计算步骤,抓住规律“化异为同”,沟通新旧知识,从而突破难点。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迁移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4、形式多样,精心设计的练习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手段: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能及时了解当堂教学效果,使教与学的信息得到立即反馈,避免“亡羊补牢”。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练习的设计关键在于“精”,即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新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多形式地练习。另外在练习的设计中要注意把握基础题和提高题的尺度,练习中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练习,并且要提倡:“生活中的数学”使练习生活化,使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巩固,在练习中转化、运用,以此来突破教学中难点。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在备课时多动一番脑筋,多花一番心思,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准确把握教学难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并时刻谨记:“教学难点是教学魅力之所在,是思维之源泉,探索之动力,更是创造之契机”,我们就会抓住每一个教学难点!在难点上“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难点教学》

14.浅谈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 篇十四

现实告诉我们,数学课上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的。而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情境不可比拟的优势。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一只大猴子和一只小猴子分别拿着一块长方形 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的丝巾,它们争论着,都说自己的丝巾大,究竟谁的丝巾大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思维开始活跃,都互相讨论交流起来,争着想办法,说思路。最后达成共识:最好先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已经学过,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通过“议一议、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推(理)一推”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启迪、开发。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可对学生产生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学生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维。

15.浅谈小学数学教学 篇十五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夜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数学联系到一切场地,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提高生活质量, 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联系生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了解;应用数学知识, 可以对数学的功能更能感受, 学习的信心会增强;教学中, 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如果被教师激发出来, 学生就会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考虑, 去行动, 很多生活中相关的问题会通过他们的思考解决。这样,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息息相关。学生领悟了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的哲理, 就会激情不断, 对学习兴味盎然, 乐于参与, 热爱生活, 喜欢所学的知识。

教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 我出了一道题, 让学生思考:我们要搬进新教室了, 教室长50米, 宽35米, 这间教室要铺地转, 总共有三种地转, 甲种:边长为7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12元。乙种:边长为9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15元。

丙种:边长为65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10元。你能为做参谋, 买到适合教室的地砖吗?结果, 学生做题踊跃, 很多学生都做对了, 下课铃声响起, 学生意犹未尽。

再如, 教学《小数四则运算》后, 我给学生留了以下作业:1、调查几个商店的练习本和铅笔的价格, 看看有多少差距;如果购买多一些能够便宜多少。是不是质量上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调查, 自主搜集数据资料, 这样的开放型探究活动使学生化消极等待为主动获取, 激活了思维, 让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放飞到生活实践中, 提高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再比如《认识钟表》这一课, 我先向学生介绍我向学生介绍, 今天老师带了几位新朋友来, 课件出示并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 时针、分针、秒针一个个飞到表盘上, 展示在了大屏幕上, 学生兴奋不已的说着它们的名字, 接着时针、分针、秒针分别动起来, 学生观察着它们走的速度, 比较谁快谁慢, 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为接下来的时间换算做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能够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使得教学有声有色。利用好了多媒体, 教学气氛活跃, 学生热情高涨。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情境需要模拟表演, 需要创设氛围,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后, 教学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这些困难能够迎刃而解。利用好了多媒体, 可以很简单的移植情境, 有关对话的教学模拟课程由于声像并茂, 文图结合, 立刻变得形象生动, 小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不仅仅是学习, 而是在做一场游戏, 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的理解, 激起了学习的欲望, 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一切学习都在趣味中进行, 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建立起了生动的联系。

三、锤炼心理

对学生的培养, 很大一部分是对心理的培养, 比如对学习的兴趣, 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 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信心, 不怕学习中的困难, 学习态度要一丝不苟, 学习方法掌握以后要不断实践。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概括, 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 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四、和学生做知心朋友

师生良好愉快的交往, 可以构建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质量则不言而喻, 和学生做知心朋友, 做为教学中的一环, 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尊重学生, 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变化, 每一点成长, 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诱导, 使每个学生都发展顺利。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注重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动, 彼此补充, 不断进步。

五、以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导入新课

很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 在学习这样的知识时, 若能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学生会感到亲切和自然, 乐于去研究。例如, “图形的变换”就是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物体及其运动、变化, 是对物体运动、变化的数学抽象。教学时从生活中去选取材料, 学生不会感到陌生, 于游戏中增长知识。

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枯燥

数学的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更具形象性、逻辑性、标准性。很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学生一旦感觉到枯燥, 势必要影响到合作交流的效果。

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小组竞赛、动手操作、引入情境进行活动等形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积极地去参与学习。另外, 对小组活动的过程, 教师要进行监督管理, 不能留下任务就放任学生自由发挥, 要有适当的引导与调控, 否则很容易形成学生“聊天”很热闹, 但学习效果却不理想的局面。

总之,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发挥。教师必明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新时期的数学教师, 应该注重以人为本, 强化德育意识, 更加重视发挥数学的教育作用。

摘要:体验、理解、应用是学习数学最重要的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 还要引导学生快乐体验, 熟练应用, 充分体验数学的价值, 感受成功的喜悦, 体会知识的力量, 从而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

16.浅谈小学数学 “比例” 教学 篇十六

【关键词】数学;“比例”;教学方法

比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也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依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紧抓关键点,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注意联系实际,由实际问题引入概念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实践性,探索性。这样既能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又能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注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学会认识和理解“比”

教师可利用学生熟悉的表格(列式),引导学生搞清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1)比的意义 如,兩个同类量的比表示倍数关系,求长是宽的几倍,可以写成“长÷宽”,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不同类的比产生了一种新的量,工作总量÷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也可以说成是“工作总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借助于除法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的含义。

(2)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3)比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紧扣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类推出比的性质。

(4)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引导学生真正明白:它们只是分别“相当于”分数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或分别“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和分数值。这种比喻是从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说的,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即“比”是指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二、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帮助学生弄清楚下列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比和比值 a、b两数的“比”,只能写成a:b或a/b(b≠0,真分数或假分数)两种形式:而a、b两数的“比值”,就是一个“数”(a与b的商),可以用整数、分数或小数来表示。

(2)求比值和化简比 教学时教师要从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不同要求来说明它们的区别:求比值是求商,它是一个数;化简比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的整数比,只能是化(或真假分数)的形式,决不能写成整数、小数或带分数。

(2)把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值再改写成最简化。

(3)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是表示事物数量关系的又一种形式。教师稍作引导,学生就很容易辨别清楚。列表如下:

(4)正比例和反比例 在学生初步学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以后,要引导学生总结两种量成正(反)比例的异同点。列表如下:

三、准确理解并运用概念,紧紧依据给出的数据,数量关系式判断是否成比例或何比例

努力做到一看,就是看数量关系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二找,就是从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关系式中找出定量,找一找,是它们的商一定,还是它们的积一定,或者是它们的积,商都不一定;三判,就是判断两种相关的量或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如果是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积,商都不一定,就不成比例。如,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不成什么比例?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1)正方形中,周长和边长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周长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4(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成正比例的。

四、正反比例的应用

(1)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砖618块。如果24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

(2)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16平方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上一篇:国家赔偿经典案例下一篇:政工干事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