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2024-11-01

第一节语文课教案(17篇)

1.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介绍作者及九叶诗派。

2、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祖国人民深切的挚爱,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诗人赞美的是什么。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美国,大学教授,现代九叶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出版于是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二、朗读:

方式:1、放录音带让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2、由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生字生词)

三、理解:

方式:在师生一起诵读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一节:

1、站在历史的高度描写中国人民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2、表现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

3、表达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第二节:

通过一个农夫表现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惯于隐忍安于现状的特点,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节:

1、表现祖国人民多灾多难。

2、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第四节:

赞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过渡: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四、鉴赏:

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再做总结。

1、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本诗没有固定的句式和 篇章构结,形式自由活泼,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定。

2、不讲究音韵,但有诗歌内在的旋律。

本诗没有押韵的特点,但有内在的诗歌的旋律,读来生动感人。

3、宏大的包容性。

诗歌以铺陈的手法,描绘了密集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环境。

4、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诗人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回响,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力。

五、主题:

方式:由学生思考讨论再做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五、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鉴赏:

一、环境、灾难、挚爱一、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二、勤劳、隐忍、顽强二、没有音韵,但有旋律

三、贫困,饥寒、同情三、宏大的包容性

四、灾难,赞美,顽强四、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2.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篇二

花开了爬上篱笆

我不断地向上爬

哪里还有我的家

名就刻在石板下

人就站在路悬崖

爱就是盐水锅巴

还有谁明白我和她

风儿飞过了你的背

梦里看到了你的美

我在不断地向前飞

沧海桑田还有谁

云儿飘过了你的局

思念模糊了你的美

情在不断地在芳菲

就像是天上掉的泪

(第二节)

雾在不断地发芽

芽在不断地开花

我不停地思念她

哪里还有我的家

姓就埋在石板

我就站在路悬崖

爱就是一杯苦茶

还有谁明白我和她

风儿飞过了你的背

梦里看到了你的美

我在不断地向前飞

沧海桑田还有谁

云儿飘过了你的眉

思念模糊了我的泪

情在不断地在芳菲

3.第一节 准备篇 篇三

行前提示一:银行卡+适量现金

异地求学,给孩子办张银行卡是必需的,把生活费都存入银行卡,孩子离家时只要带上卡和一些现金就行。带现金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多少,这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确定;二是安全性,钱要随身带,路上用的钱和到校后用的钱要分开放。

行前提示二:车票、机票、船票

可以综合根据路途长短、时间快慢和经济花销几方面来决定出行方式。

1. 火车

火车是大多数路途较远的新生的首选。

(1) 购票优惠政策。大学新生入学购票优惠政策规定:应届大学新生可凭《录取通知书》购买一次从家庭所在地到学校所在地的半价硬座火车票;学生硬卧票的价格是卧铺全票价减去硬座价格的一半;软卧没有打折优惠。动车组列车只在二等座车发售学生票,票价为全价的75%。

(2) 乘车买票注意事项:

① 一般情况下,学生火车票只能在火车站购买,火车票代售点是出不了学生票的,但有的代售点能接受预定。

② 很多学生的学校所在地和家庭所在地之间没有直达列车,这样就需要在一些大站进行中转,建议需要中转的同学尽可能买到两张学生票,因为转签是无法保证第二次上车的时间和座位的。

③ 除了要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外,其他行李尽量托运。但一些到校后就急用的东西,特别是现金、证件材料、托运行李领取单等不要托运。

2. 飞机

乘坐飞机快捷舒适,但费用也很高。各大航空公司为新生和家长推出了机票优惠政策,但具体的折扣会因提前购票的时间、路途和各航空公司的政策而不同,可到各航空公司的网站浏览相关信息。

乘机注意事项:

(1) 乘飞机时每位旅客免费托运行李额为头等舱40公斤,商务舱30公斤,经济舱20公斤。超出部分每公斤按经济舱票价的1.5%加收费用,同学们应注意控制自己行李的数量。

(2) 乘飞机的安检极为严格,对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种类和数量均有严格限制,所以准备行李时要安排好,以免出现“要带的东西带不走”的尴尬情况。

3. 汽车

乘坐汽车没有新生购票优惠。路程较近的新生可以选择搭乘汽车,但预计行车时间超过12小时的,建议考虑其他出行方式。因为长途车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塞车、抛锚等情况,有可能耽误报到时间,而且汽车内活动空间小,长时间坐着或躺着,身体会感觉不适。

4. 船

乘坐轮船同样没有优惠政策,一般只有地域比较特殊的新生(如从海南到广州的新生)会选择此种方式。乘船出发前半个月要开始关注天气预报,因为轮船经常会受天气影响而停运,若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更换交通工具。

无论选择哪种交通工具,都要尽早购票(对于有购票优惠政策的,应带入学通知书购买),以免耽误行程;另外要到正规售票点购票,以免上当受骗。

行前提示三:证件材料

这是最重要的资料,也是入学报到的依据。出行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录取通知书中的要求,然后逐一落实。

1. 户口及身份证

根据最新政策精神,被高校录取的新生户口迁与不迁,由大学新生自己决定。若迁户口,则凭录取通知书并带上户口簿和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迁出登记。派出所审查复核后,签发户口迁移证明并注销原户口。身份证应随身携带入校。

2. 党、团关系的转接手续

如是团员,应由团籍所在学校团委在团员证上填写转至高校团委并加盖公章;如是党员,则需要所在学校党组织开具转出证明。此外,还要携带好自己的相关组织关系档案。

3. 家庭情况调查表或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

此表主要是针对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调查,必须如实填写。家庭情况特殊,学校一般会给予照顾,例如提供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机会。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应由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开具证明并盖章。

4. 其他

有的学校会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新生应当照办,有些材料虽不重要但却属必备,千万不要遗漏。比如照片,应在临行前准备好而不要等到校后再去补照。

行前提示四:应季衣服+生活用品

准大学生们在购买生活用品前,可以列一张购物清单,然后按单逐一购买。物品从用途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住:高校基本实行公寓化管理,被褥、蚊帐、枕巾等不需个人自带。

吃:新同学可能会不习惯学校的饮食,所以最好备一套饭盒、筷子等简单餐具,可带一些喜爱的易保存的食品,以备初来乍到‘救急’之用。

穿:可根据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状况准备衣服。

行:到校后考虑,不必托运自行车等。

用:毛巾、牙刷、牙膏、剪刀、剃须刀等生活必需品可根据个人需要确定,如果担心分量过重,也可到校后就近购买。

二、 贫困生不用愁

在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在我国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下面对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 国家助学奖学金

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3种。

1. 国家奖学金

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学年评审一次,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各高校于每学年开学初启动评审工作,当年10月31日前完成评审。每年11月30日前高校将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贫困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2. 国家助学金

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每年9月30日前,学生根据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各高校于当年11月15日前完成评审。国家助学金按10个月发放,学校按月将钱发放到学生手中。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

3. 国家励志奖学金

用于奖励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5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每年9月30日前,学生根据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各高校于当年10月31日前完成评审。每年11月30前将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 国家助学贷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不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和研究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并按有关规定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可向学校咨询具体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事宜。银行不直接受理学生个人的贷款申请。经办银行原则上每年集中受理一次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一个学年内的学费、住宿费贷款,银行应一次性发放;一个学年内的生活费贷款,银行(或学校)按10个月逐月发放给学生。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并由有关部门直接支付给经办银行,贷款学生毕业后的利息由贷款本人全额支付。如出现还款违约行为,由此发生的罚息必须由贷款本人全部承担。贷款学生应在毕业后1~2年内开始偿还贷款本金,六年内还清贷款本息。国家鼓励毕业后收入较好的贷款学生提前还清贷款本息。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的还款负担,从2006年起,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其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三) 减免学费

国家对部分确因经济条件所限,缴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对在校月收入(包括各种奖学金和各种补贴)已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学习和生活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免收全部学费;对其他一般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收部分学费。具体减免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制订。减免学费额度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地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本校的实施办法,结合学生本人表现及经济状况,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逐一审核、研究决定,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神奇教案 篇四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教学目标: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探究活动。

3.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2)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几个主要环节。(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1)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节

走进神奇

l课时

第二节

探索之路

l课时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课时

第一节

走进神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智慧结晶的神奇。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难点:

(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3)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提问题教学法。

四、教具准备: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的神奇

师:请同学们观看媒体动画。(动画中配有配乐朗诵:浩潮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当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变幻莫测的龙卷风,为何平地而起,直冲云霄,来势汹汹?)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自然很神奇,惊心动魄,令人震惊。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甲:我最想知道天上的星星从哪里来?

生乙:我最想知道雷鸣与闪电是怎样产生的?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生丙:我最想知道龙卷风是怎么产生的? „„

师:以上大家提问题提得很好,希望今后再接再励,学会善于提问题。

教师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如天上的星星是宇宙大爆炸形成的;闪电是云层和云层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闪电传播速度是3108m/s,而雷声传播速度约340m/s,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师:你还知道大自然哪些神奇?

生甲:海市蜃楼。

生乙:沙尘暴、泥石流。

生丙:极光。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了解自然现象,我还知道大自然中的一个神奇与大家交流。

多媒体字幕打出:

大漠里的故事

2001年1月7日,《北京晚报》第12版“中国新闻”栏目刊登了下面的消息。推测一下,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现象?

新疆消息:近日在罗布沙漠中发生的奇怪的天气现象,令科考队中的专家不得其解。

从1月4日凌晨3时左右,罗布沙漠中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到10厘米的积雪,茫茫无涯。

然而,过了20分钟左右,奇怪的事发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滩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哪有雪的影子?

师:请同学们猜想:雪跑到哪里去了?

生:讨论。

师:大自然中的神奇还很多,下面让我们走进日常生活中。

二)、日常生活中的神奇

师:夏天,我们经常喝饮料,如果拉钩断了,怎么才能把饮料倒出来,在密封的饮料罐的盖子上钻一个小孔,饮料会倒出来吗?

演示实验1:在饮料罐盖子上钻个小孔,饮料倒不出来。

师: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能将饮料倒出来?

生:把小孔弄成大孔,饮料就可以倒出来了。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还有其他办法吗?

继续演示实验:在饮料罐盖子上再钻一个小孔,饮料就倒出来。

师:你知道生活中的什么用具与刚才的实验相似?

出示茶具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的构造,演示倒水,并加以解释:这是大气压的作用。

师:把筷子斜放在水中,水会把筷子“折”断吗?

生:不会。

演示实验2:筷子斜放在盛水碗中,似乎被水“折”断了。(实物投影)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解释:这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

师: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与用拉链连接有哪些不足之处?拉链有什么优点?

生:讨论得出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都不完全封闭,费时也不牢固,而拉链方便好用,封闭好,比较牢固。

演示实验3:上下拉动,拉链便可闭合或开启。(实物投影,提醒同学们认真观察)

师:拉链为什么可以闭合或开启?

生:拉链的凹凸齿的错合。

师:圆珠笔方便、耐用,你是否探究过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笔尖的构造如何?

引导学生:水为什么可以从高处流到低处?

生:受到重力作用,类似可知,圆珠笔的油是受重力作用从笔管流到笔尖,笔尖是小圆珠。

师:将冰棒的包装纸打开,你会看到什么?

生:冰棒会冒“白气”。

师:你知道这“白气”是怎么产生的吗?解释:这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

师:下面请大家观看媒体动画:冲浪运动和撑竿跳高等。(动画中有配乐朗诵:冲浪运动惊险、刺激,为什么冲浪者弓着腰,分开腿,能在惊涛骇浪中“滑翔”?撑竿跳高,激动人心,为什么运动员借助一根小小的撑竿,便能克服自身所受的重力作用,跨越高高的横竿?)

生:讨论得出冲浪者弓着腰,分开腿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撑竿跳高,是将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教师要加以引导、启发)

师:看了刚才的几个实验和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生活中的现象也很神奇。

师: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神奇?

生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并不是总是放大的。

生乙:在高山上烧水,水都开了,却并不怎么烫。

师:同学们不仅留意大自然中的神奇,而且还通过观察、体验知道了不少生活中的神奇,说明同学们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希望大家保持这良好的习惯,今后在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将来肯定会大有作为的。

三)、归纳小结与孝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很神奇,这些神奇可以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

师:你归纳得很好,说明你上课很认真,大家掌声鼓励。每个同学都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进行具体评估。

四)、课后练习与生成活动设?

1.你还知道自然、生活中的哪些神奇?(事例不少于两个)

2.观察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及色彩变化。

3.观察风筝的构造,探究风筝在什么条件下能上升,每位学生制作一个风筝,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时间长。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神奇

1.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很神奇。

2.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

六)、课后反思

5.第一节课教案 篇五

太平小学

郑文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朗读、书写练习,掌握“协、凌、瞬、廉、颇”五个生字 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如:神形兼备、自由奔放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反复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此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⑵概括段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具体知道提纲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生字的掌握;优美词汇和语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提纲的写法 教具准备:课件、电脑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马”。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展示骏马奔跑的图片)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马奔跑)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天马”,用一句话说说你见到的这匹“天马”是怎么样的?(激起学习兴趣)想不想了解作者陈树青怎样描写“天马”的?

2、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②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①纠正读音。②你对哪些词不理解?谁来解答?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生字投影,一个读两遍

3、听录音,说一说录音和自己读的差别,朗读方法指导:录音速度慢,更加准确;更加有感情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第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2.为什么以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仔细读课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明确:它是我国古代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中心句,画上波浪线)3.文中哪些段落是对天马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等的描写,分别写的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明确:2——5段

天马的体态(3)

天马高超的艺术构思(4)

天马的艺术处理(5)重要词语:体态轻盈、震惊、轰动神形兼备、凌空、瞬间、浓厚 4.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一下,你说了解的天马,全班交流:

明确:天马是汉代的艺术作品,历史悠久,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他是艺术品中的杰作,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具有高超的设计构思和浓厚的中国特色。5.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好,那我们再看看第六段写了什么呢? 明确:天马改名称

6.天马原来的名字——“马踏飞燕”,非常形象、优雅,为什么后来却改了? 明确:飞燕——龙雀(原来是这个原因啊!我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有着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那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出这一点?)

明确: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作者在这里是非常谨慎的说法,不是十分肯定。并不是因为作者说话模棱两可,而是因为作者也无从考察史实是不是这样,所以表达上非常严谨、准确,体现了作者细致负责的写作态度。)

7.课文的第七段写了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天马的象征意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作用:点明主题,首尾呼应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

(用词要生动、准确、写作态度要细致负责、感受到了“天马”是艺术珍品、象征意义,作旅游标记的原因,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诵。

2.课后生字,把它们抄写两遍,掌握写法,再从课文中找一些四字词,抄写两遍。

六、板书设计:

天马

历史悠久②

旅游标志 ①

体态轻盈 神形兼备 ③

高超的艺术设计生动、力量、联想 细致④

艺术处理民族特色⑤

名称的由来⑥

6.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篇六

今天是我们开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首先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我们身边去找一找都是哪个地方用到了小数。我用课件展示500克的肉馅是7.9元,淘气说:“我50米的跑步成绩是24.56秒。”这里也用到了小数,接着出示淘气测量的身高是1.43米,体重是39.87千克。这幅图让学生懂得了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也用到了小数。接着用课件出示笑笑去看病的情景,他说:“我测量的体温是38.2摄氏度,发烧了。”

看完这些情境图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你所知道的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小数。有学生说:“我看到股票上用到了小数”还有学生说:“老师,我知道去超市买东西算账的时候用到了小数。”还有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了我居住的房间是8.5平方米。”这些地方都用到了小数。

其实在老师身上也藏着一些小数呢!你看老师的体重是54.8千克,身高是1.65米,眼镜的厚度是0.003米,早上吃了3.50元的早餐。学生理解了在生活中有这些地方都用到了小数,也可以说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接着继续出示题目,让学生回忆小数的写法。

最重的芹菜重二十三点八千克;

最长的胡萝卜长三点三五米;

最重的南瓜重零点六零七吨。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这个环节从我们身边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回忆小数的读写法,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知识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新知产生一种亲切感。

然后问:1.2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后进一步思考小数的意义,使学生对小数产生最直观的印象。

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提问:一个正方形是“1”,两个正方形就是“2”,那三个正方形是几?(3)。

现在,请拿出被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的纸,将其中的1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被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纸中的.1份涂色,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让学生再涂出其中的23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并交流汇报:23%也可以表示为0.23

追问:小数点后面是两位的小数叫做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是由几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接着让学生思考:三位小数表示什么?

进一步推想: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

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升华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习完新课之后,我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练习,既有基础课,也有提升题,利用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7.《选修四第一节原电池》说课 篇七

新课程标准对电极电势等概念不做要求, 在理论方面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只需借助氧化还原理论和金属活动顺序, 以及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 对有关问题进行定性介绍和分析。

二、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而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 二者都属于热力学研究范畴。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的基础, 利用其原理可制成多种电池, 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的腐蚀, 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能够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四、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原电池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体会化学反应原理的形成过程; (2) 通过原电池实验的探究,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学习原电池联系社会、生活与实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课堂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的处理

在处理教学内容时, 把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在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 (2) 学生讨论且设计实验方案; (3) 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出原电池中盐桥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思路:引入新课 (实验引入) 、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总结、反馈检测、课堂小结。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策略: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如演示原电池盐桥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化学原理。

七、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法、教师直接演示法、多媒体演示法。八、教学过程分析 (一) 复习

1. 请大家回忆, 原电池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2.原电池的形成是有条件的, 大家还记得是什么条件? (二) 练习

请根据这幅图片, 解释外电路电子流向、溶液中离子流向, 写出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三) 学生动手练习

1.探究问题:探究锌—铜—硫酸铜溶液原电池。 (1) 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Zn电极是%%极, 其电极反应为%%, 该反应是%%反应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

Cu电极是%%极, 其电极反应为%%, 该反应是%%反应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

(2) 若电流计接入, 预测该原电池反应现象是什么?

(3) 请同学们动手进行上述实验, 观察现象, 并解释原因 (请注意导线的正负极连接以及小组合作:实验员、观察员、记录员、官方发言人) 。

2. 学生活动

(1) 实施方案。

(2) 描述实验现象: (都有电流, 但不稳定;两个电极上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随着实验时间的延续, 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逐渐减小, 最终没有电流通过, 同时锌片表面逐渐被铜覆盖。

分析 (学生或老师引导学生进行) :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 在反应一段时间后, 不可避免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锌片表面直接还原, 一旦有少量的铜在锌片表面析出, 就在锌表面构成了原电池, 进一步加速铜在锌表面析出, 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 (浓度降低也能使电流强度减弱) 。

假设问题:这样的原电池能不能用来做电源?

过渡:如何才能使我们刚才设计的原电池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呢?

提示:从不稳定因素着手 (铜离子与锌片接触) , 作为原电池, 其功能就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上述实验中在负极上的变化趋势影响了供电效率, 是否可以设法阻止溶液中的铜离子在负极锌片上被还原?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小组之间讨论, 找到问题的原因。)

(3) 交流原因, 找到改进设想:将铜离子与锌分开。

提示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小组之间交流, 选择合理的方案:

(1) 若是导线, 形成原电池时, 在两极形成电荷堆积, 导线上也会出现电子堆积, 电阻致使电子不能畅通定向移动, 无法形成持续稳定地电流;

(2) 若是电解质溶液, 外电路的电子定向移动, 内电路离子也定向移动, 构成一个内外循环的通路, 就可以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4) 论证实验可行性。 (5) 实验, 描述现象。

(6) 写出两个半电池反应的电极方程式及总方程式: (-) :锌片Zn-2e-=Znn2+ (+) :铜片Cu2++2e-=Cu

总电极方程式:Zn+Cu2+=Zn2++Cu

(7) 尝试让学生解释盐桥的作用 (盐桥:充满饱和KCl溶液的琼脂) :

(1) 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避免两溶液直接接触; (2) 平衡电荷。

3. 师:电池探索者展示伏打、法拉第和丹尼尔、爱迪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8.怎样上好初中物理第一节课 篇八

一、认真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备课要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备实验。这“四备”缺一不可。

根据教材,“引言”要解决“物理有趣吗?物理有用吗?如何学好物理?”这三个问题。教师要围绕这三个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写好教案。

备方法离不开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初二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突变阶段,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或表象逐步让位于概念,并逐步用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兴趣易激发而不稳定,接受能力强但注意力易转移,情绪变化快而易受环境干扰。从“引言”课开始,教师就应当充分注意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选择教学方法,当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引导人和启蒙者。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上好“引言”课的关键所在。如课本上的“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会跳舞的小人、乒乓球会下落吗、如何让鸡蛋在水中漂起来”等非常有趣的实验会让学生一下子就产生极大的兴趣,产生学好物理的强烈欲望。而教师在备课时对于实验的安排也应该有选择,有突破,还可以安排一些让学生感到更为不可思议的实验,所以备课时应该认真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二、捕捉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教授也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原因是兴趣。”对于初二学生来说,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真正的自然规律还一无所知。从生理、心里学角度来分析,有了兴趣,大脑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思维活动敏捷。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契机。因此教师第一节课就要捕捉住“好奇心”这一心理倾向。

1.引入新课要突出趣味性

一堂好课往往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牢牢牵住。采用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住。教师让每一位学生在桌边放一张小纸条,将钢笔帽立在纸条上,问:“谁能迅速抽动纸条而笔帽不倒?”学生马上动手实验,可结果却不尽相同,于是疑问产生了:为什么有的倒了而有的没有倒呢?教师抓住这一好奇心理,因势利导,这正是我们初中物理要学习的物理现象——惯性。接着指出:惯性大家都知道,但如何用惯性来解释这一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如何利用和防止惯性呢?这正是物理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2.用生动、趣味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动、有趣的实验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比如以下一些实验:“沸水养金鱼”:把一条金鱼放到装水的试管中,用酒精灯给试管上部加热,金鱼游到试管下部,上部分水沸腾了,金鱼仍再试管中自由的游来游去,魔术般的实验,让学生感到无比惊奇,会让他们在好奇中产生疑问,渴望在疑问中寻找答案。再比如:用酒精灯烧不断棉线、小试管可在大试管中自动上升、漂亮而神奇的磁感线等等。精彩的实验让学生感到物理有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3.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兴趣

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好方法。初二物理教材图文并茂,极大的吸引着学生,在教科书上的第一页有幅插图,这幅精彩的插图分别代表自然界中关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既表述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又把学生的思维从狭小课堂引向广阔的、光怪陆离的物理世界。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为什么会有闪电?为什么会下雨?当教师提出以上问题时,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着教师,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升华。再指导学生浏览教材,使学生对教科书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对学习物理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4.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

优美动听的故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受到启迪和鼓舞。例如:阿基米德的故事:二千多年前,有个国王找了个珠宝商,给他一个黄金制成的王冠。王冠制造的很漂亮,但国王怀疑珠宝商盗窃了一部分黄金,而在王冠中掺进了同样重的白银。国王请来了阿基米德鉴定王冠是不是纯金的,但是不能弄坏王冠。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了许多天没有结果。一天,他到盛满水的浴缸中洗澡,当他跨入浴缸时,注意到浴缸里的水向外溢出,顿时豁然开朗,兴奋的说:“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后来他总结出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学生被故事深深的吸引,心想为什么呢?教师马上说,等我们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传授方法,明确要求目标

9.第一节 力.doc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记住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力的相互性,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生活中力的现象,乐于用身边的物体进行一些探究实验,感受探究过程,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重点

力的概念与力的作用效果。*难点

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这一节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物理学中的力最初是从肌肉的紧张中得出的。(投2)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用力时的肌肉紧张吧。活动与交流

活动一:手握握力计 活动二:用手举哑铃 活动三:同桌之间扳手腕

二、新课教学

1、力的概念 【交流与讨论】

师: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力的概念范围也扩大了,我们看一些力的实例。(投图3)师:提问——每个力的实例中涉及几个物体,分别是什么? 生:看图思考后回答(6人)【活动与探究】

师:单独一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生:讨论并回答

师:我们用一个手掌试一试看能不能拍响。生:动手试得结论——不能

师:由此可见,凡是讨论力总会涉及几个物体?

生:讨论后回答——两个

师:同学们,在物理学中我们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排斥、吸引等统称为物体之间的作用,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些力的实例,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投4)生:讨论后回答——都是一个物体作用于另一个物体。师:你能试着说出力的概念吗?

生:讨论后回答——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师:做出评价并板书——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

师: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在力的作用中涉及的两个物体,总是一个主动施力,另一个被动受力,我们把主动施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把被动受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投5)师:你能说出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吗?(投6)生:讨论后回答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与探究】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活动体会一下施与受力的感觉。活动1:学生用力拍桌子,并谈手的感受(疼)

师:为什么感觉疼呢?

生:思考后回答——因为手受到了桌子给手的力。(投7)师:你能说出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谁吗? 生:交流后回答

活动2:学生向上提装满书的书包,并谈手的感受。生:思考后回答——手被向下拉 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投8)

师:你能说出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吗? 生:交流后回答

师:你能再举出一些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力的实例吗? 生:思考后回答(如脚踢球脚感到疼,)师:从这些事实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后回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评价并板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投9)生:思考后回答

师:再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说出原因吗?(投10)生:思考后回答

3、力的作用效果 【交流与讨论】

师:请大家看这些实例,并思考你是怎样判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投11、12、13)生:讨论后回答(3人)

师: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以及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以上力的作用效果吗? 生:思考并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板书——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活动与探究】

活动1:

师:手捏橡皮泥,让学生说出据什么判断有力作用在橡皮泥上。生:(橡皮泥由圆变扁)活动2:

师:手拉皮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根据什么判断有力作用在皮筋上? 生:(皮筋由短变长)活动3:

生:同桌合作,一人折直尺一人观察,然后观察的同学说出根据什么判断有力作用在直尺上。(直尺由直变弯)

师:如果我们把以上物体的这些变化统称为形状的改变,那么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是什么呢?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师:板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巩固训练

四、课堂小结

10.第一节种子植物教案 篇十

种子植物教案设计

共1课时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别并熟记种子的各个结构。

技能目标:1.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理解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情感目标: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生物实验素养。2学情分析

第二节种子植物,预备设计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比较偏重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上面,重点了解种子的结构。老师准备了实物种子,帮助大家来识别种子。并设计许多游戏环节帮助大家提起兴趣,符合由浅到深的认知规律。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识别并熟记种子的各个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

理解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师:观看视频,“种子萌发成植物的过程。”(引起学生好奇)生:观赏完视频后(提出自己心目中产生的疑问)

师:学习本节内容,看能不能帮助解决你的疑问(引入本节内容)

活动2【活动】目标展示 目标展示

(ppt展示本节目标)生齐读以下目标

1.熟记种子的各个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理解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

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生:先预习书本3分钟

师:(ppt展示,各个种子图片)生:观看后得出结论,种子形态各异

师:(过渡)那么种子的结构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师:种子实物展示

生:(独立完成)观察实物,并对照书本P81种子的结构模式图,识别种子的各个结构,并熟记

师:(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情况)ppt展示各个结构

生:抢报答案 师:点评

活动4【活动】合作交流

师:每个同学都很棒,难以分出胜负,玩个游戏(由于玉米种子结构相对较难,教师提前将玉米图各个结构剪下来)

生:每组派一个代表,同组同学可以帮忙(拼图游戏)师:奖励(同时,表扬大家团队精神,同时进行情感教育)

师:(过渡)大家对识别种子各个结构都掌握的可以了,那怎样将知识网络化,还需要大家做一个小小的概括 生:(概括小结)

师:引出胚,(注意字的书写)生:(上黑板写胚)

师:一颗完整的菜豆种子,这样就对了吗?点评生的小结 生:再次观看菜豆种子,发现子叶应该有两片 师:引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双子叶植物(花生,大豆,葵花籽)生:在所有结构中最大结构是子叶,推出其功能是储存营养 师:那玉米的储存营养的物质在哪里呢? 生:(猜测)

师:尊重科学,通过实验验证一下

生:(每组实验)变蓝得部位应该是胚乳

生:(实验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玉米储存营养的主要场所是胚乳 师:主要内容已经学习完毕,请同学们最后小结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区别 生:(合作讨论)完成P80表格 活动5【活动】展示点评 师:(ppt出示表格)

生:展示(充当小老师)讲解分析

种子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生(男):讲解不同点 生(女):讲解相同点 生:补充

活动6【练习】拓展巩固

师:(设疑)为什么一颗小小种子能萌发成新的植株? 生:比较种子结构和新植株

生: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根茎之间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叶 生:得出结论——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它是新植株幼体)师:板书(红色笔书写新植株幼体)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ppt出示练习题)生:练习

第二节 种子植物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师:观看视频,“种子萌发成植物的过程。”(引起学生好奇)生:观赏完视频后(提出自己心目中产生的疑问)

师:学习本节内容,看能不能帮助解决你的疑问(引入本节内容)

活动2【活动】目标展示 目标展示

(ppt展示本节目标)生齐读以下目标

1.熟记种子的各个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理解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

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生:先预习书本3分钟

师:(ppt展示,各个种子图片)生:观看后得出结论,种子形态各异

师:(过渡)那么种子的结构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师:种子实物展示

生:(独立完成)观察实物,并对照书本P81种子的结构模式图,识别种子的各个结构,并熟记

师:(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情况)ppt展示各个结构 生:抢报答案 师:点评

活动4【活动】合作交流

师:每个同学都很棒,难以分出胜负,玩个游戏(由于玉米种子结构相对较难,教师提前将玉米图各个结构剪下来)

生:每组派一个代表,同组同学可以帮忙(拼图游戏)师:奖励(同时,表扬大家团队精神,同时进行情感教育)

师:(过渡)大家对识别种子各个结构都掌握的可以了,那怎样将知识网络化,还需要大家做一个小小的概括 生:(概括小结)

师:引出胚,(注意字的书写)生:(上黑板写胚)师:一颗完整的菜豆种子,这样就对了吗?点评生的小结 生:再次观看菜豆种子,发现子叶应该有两片 师:引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双子叶植物(花生,大豆,葵花籽)生:在所有结构中最大结构是子叶,推出其功能是储存营养 师:那玉米的储存营养的物质在哪里呢? 生:(猜测)

师:尊重科学,通过实验验证一下

生:(每组实验)变蓝得部位应该是胚乳

生:(实验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玉米储存营养的主要场所是胚乳 师:主要内容已经学习完毕,请同学们最后小结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区别 生:(合作讨论)完成P80表格 活动5【活动】展示点评 师:(ppt出示表格)

生:展示(充当小老师)讲解分析

种子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生(男):讲解不同点 生(女):讲解相同点 生:补充

活动6【练习】拓展巩固

师:(设疑)为什么一颗小小种子能萌发成新的植株? 生:比较种子结构和新植株

生: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根茎之间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叶 生:得出结论——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它是新植株幼体)师:板书(红色笔书写新植株幼体)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畅所欲言)

11.给学生上好物理的第一节课 篇十一

一、了解物理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这是《物理课程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教材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界定,只是利用几个有趣的现象来让学生认识物理这门学科。

在初中物理第一节课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教师还可以利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演示和提问:粉笔一扳就断、书本却扳不断,是何原因?告诉学生,物理这门学科要求平常多动手,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了解为什么要学习物理

为什么要学习物理?让学生了解学好物理有什么用,这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原动力。然而,许多物理教材中没有涉及这一点,苏科版初中物理课本也是这样,需要物理教师在初中物理第一节课上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物理。

1.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让学生了解物理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学习物理可以培养科学的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伟大物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要成就一份事业,既需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又要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物理知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备基础。教师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在现代科技成就中的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要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学好物理。

三、把握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学科教师的基本职责。我们不能泛泛地告诉学生怎么样才能学好物理,学生听不懂这些空洞的教条;我们更不能挟着教师的威严,说要学好物理必须要做到哪几点,那样会让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结合实际问题来渗透学习物理的方法是比较可行的途径。

1.学好物理要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勇于提问、勤于思考、联系实际。

教师在演示课本上的小实验时,要边演示边与学生互动,从而渗透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2.学好物理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借用以前教过的优秀学生的事迹,把要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学习方法穿插进来,编撰一些介绍先进学习经验的小故事,介绍他们是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和如何巩固的,让学生能够借鉴一些好的学习物理的方法。

12.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节生物课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学习兴趣

“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课?”是所有新老师都会问的一个问题, 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在笔者看来, 万事开头难, 高中第一节生物课才是关键。

生物课, 尤其是初中的生物课, 开卷的会考方式使学校、学生都不够重视, 教师配备上也很少有专业教师。教师的不专业、学生的不重视, 加上生物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节, 学生上课无精打采, 导致不想上课或无心听课。所以高中阶段的第一节课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多数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时缺少动力, 再加上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 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不了解, 使第一节课难度更大、任务更繁重。

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认为, 高中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科学和我们”这一课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发展前景。除此之外, 生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生物界丰富多彩, 生命之谜魅力无穷, 高中学生正处于具有丰富想象力、具有独立的思维和行为、喜欢做实验、具有强烈好奇心的阶段,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可能上好第一节课。在此, 我就如何在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兴趣浅谈几点建议。

第一, 巧妙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 是否得法关系到整节课的成败。成功导入新课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迅速带入生物课堂情境中。第一节内容就是和人类健康有关的问题, 用精彩的图片演示健康人、癌症患者, 病毒形态, 疾病诊断的方法引入, 可以紧扣学生心弦, 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让他们向往的神奇世界, 使学生处于“我想学”的状态, 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 联系生物新动态, 培养学习热情。这一课中的“基因诊断”是20世纪70年代在重组DNA技术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应用技术,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叙述, 要以生物科学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关系为切入点, 让学生体会生物科学的发展、应用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 从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去收集关于“基因诊断”的信息, 以专题形式在班里交流, 使学生对生物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客观的认识, 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 关注实验教学, 增进学习兴趣。目前我国的生物教学工作十分注重实验教学, 教材中新添了许多实验, 包括观察、探究和调查等实验能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能力。这节课中的“观察池塘水中的生命世界”就是一个观察实验, 所以教师该在上课前准备一些常见的原生动物和水生藻类的彩图:变形虫、草履虫、球藻、硅藻等, 以便学生比较对照。另外这个观察实验设计了观察工具显微镜的实用, 教师要帮学生回顾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实验过程中,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生物简单分类, 辨认哪些是藻类, 哪些是原生动物。这样, 通过学生的实验, 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体验的能力, 培养了科学素养, 也使学生对探索生物奥秘充满了兴趣, 增进了学习的兴趣。

当然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 也要求教师精心准备, 在结合生活实践的同时, 正确认识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是一所农村高中, 有着得天独厚的生物教学资源, 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带着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 与各种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近距离接触, 了解不同的生态系统, 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材、教参是教学的辅助资料, 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 有选择地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教材中有许多“图和图群”, 生物、生物生理过程、生物科学实验过程的“图和图群”, 将能直观栩栩如生的生物, 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过程, 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引领学生识图, 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学习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 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两大模块, 能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 让学生边做边学,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明确教学目标, 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整合教学资源, 围绕教学目标分配展示内容, 组织教学, 做到有的放矢。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想学、乐学, 教师要面带微笑, 以神态、手势辅助语言激励学生, 只有这样才算是一节成功的生物课, 才能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茹娜.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J].河南教育 (基教版) , 2012 (11) :54

[2]潘元芹.在生物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导学, 2012 (26) :60

13.《第一节 人的呼吸》教案3 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2、能力目标 通过感知、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提高科学素养,在学习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人体呼吸作用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肺的模型、呼吸运动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 引入 新授

(一)、提出问题

1、情景体验: 计算:学生自测1min内的呼吸次数,计算每天气体进出身体的次数。

2、提出问题:

氧气是如何到达人体内部的?在身体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二)、解决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

(1)观察: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肺的模型、人体胸腔示意图。(2)阅读信息库中关于呼吸道的文字。

(3)讨论交流: ①人体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说明理由。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哪些器官组成?你认为进入肺内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的原因是什么?

2、人体的呼吸运动

(1)情景体验: ①感受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以及进出身体的气体的变化。学生一只手放在胸部下侧,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一只手放在鼻腔前,缓慢吸气和呼气,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鼻孔前面的气体有何变化,胸廓发生了什么变化。②学生进行测量胸围差的活动

(2)讨论交流:

①胸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②在吸气和呼气时,你感到胸廓的起伏了吗?是什么力量使得胸廓运动的?

(3)作出假设:

教师做屈肘、伸肘动作,引导学生作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4)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 学生观察课本“人体呼吸运动示意图”,观察呼吸运动的媒体动画,演示呼吸运动模型。

(5)讨论交流: ① 呼吸运动时主要由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 ② 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肋骨和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胸廓容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

(6)继续探究“肺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 学生做模拟实验,用模型模拟膈的运动。然后思考、讨论: ①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 ②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是进入气球还是排出?橡皮膜回缩时,气体是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③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容积扩大?(提示:与物理知识相联系:在一个封闭的容器里,气压的变化与容器容积的变化成反比。)(7)得出结论:

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吸气和呼气。肺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目标检测:

1、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拓展应用:

1、你知道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强人体的呼吸功能吗?

2、某人不小心溺水导致呼吸中断,你会采取什么急救措施呢? 课堂小结: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

2、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板书

一、人体的呼吸系统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人体的呼吸运动

1、胸廓的组成:肋骨、胸骨、肋间肌、膈肌。

2、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学后感

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优化了课堂教学,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了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从而使直观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方面、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加

14.jsp教案第一节课 篇十四

一、教学分析:

(一)单元课程分析

1、分析实践操作课程在日后就业的地位与作用。

2、分析jsp在网页技术中的地位

3、分析jsp在笔试时所占百分比

(二)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1、基于学生对web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html静态网页技术,有了对这些知识的 了解,可以更好的掌握jsp技术。

2、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需要进行课后

辅导,并与组长进行沟通加强对其管理与监督。

3、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继续巩固面向

对象思想,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简单复习javaSE和Jsp&Servlet的 理论知识,可能会有部分学生接受较慢,所以需要耐心讲解,并让助教与组长进行辅导。

4、加强对助教与组长的培养,继续采取小组开发的模式。

二、教学任务:

1、建立web项目及jsp页面

2、tomcat发布web项目

3、运行jsp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术语:JSP(java服务页)

(二)能力目标:

会建立jsp页面并发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实

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长的管理领导能力。

四、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建立javaweb项目

2、建立jsp页面

(二)难点

jsp页面结构

五、课堂教学方案:

(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二)教学方法:结合项目教学

(三)使用教具:计算机、局域网

(四)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习题

六、教学过程:

(一)〖内容回顾〗

采取提问式复习(小组抢答计分制,奖惩制度)

1、什么是C/S、B/S?

2、为什么要用服务器?

(二)〖知识引入〗

JAVA web开发,前台首选JSP。理由如下:

1.JSP语法简单,使用方便,有时甚至跟使用HTML差不多。

2.封装了Servlet,内置了许多对象。比如request,response,out等,可直接使用。

3.可以使用功能强大的标签库,也可以自定义JSP标签。

4.如果有必要,可以在JSP文档中的任何地方直接插入JAVA代码或JS 等。

(三)〖本节任务〗

七、课后作业:

1、总结课上知识,整理笔记(每人一个)。

2、整理课上遇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组长检查验收,并将作业提交到群共享中。

3、分析jsp和html的区别

八、教学后记:

九、发布教学资料:

1、助教将本节课的资料(屏幕录像、课上例题、项目、作业要求)上

传到群共享中。

2、组长将本组完成的练习项目发布到群共享中。

15.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篇十五

首先, 这关系到新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一定要精心准备, 一炮打响, 让学生接受你、欣赏你, 并且在很高的层面上认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其次, 初一学生刚刚结束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 实现了小学生往中学生的角色转变。当他们以崭新的身份坐在课堂里的时候, 自然对自己的中学生活充满着期待与美好的向往, 这种心态转嫁到学习上, 就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另外, 在小学生活中的“成绩欠佳”“表现不好”等心理阴影都结束了, 更使得在新校园中的学习热情“直线上升”。这一切都是难得的教育契机。上好开学第一节思想品德课, 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每教一批学生, 第一节课总是“不干正事” (也就是不讲新课) , 而是好好地利用这节课, 给它加一些新鲜的“作料”, 给这“第一次相亲”留下个良好的印象。

1. 讲好开场白

对于新的老师, 学生们充满着好奇和期待, 想知道这位老师会有何表现。所以, 上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出惊人”, 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紧紧地抓住。我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我面带微笑, 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我对大家说:“这是同学们进入初中的第一堂思想品德课, 首先祝贺各位同学!大家知道我祝贺你们什么吗?” (学生们有些意外和茫然, 同时, 注意力一下子被我吸引住了。学生思考、讨论, 教室里热闹了起来。) 不一会儿, 有的学生举手了:“祝贺我们成为一名中学生了!”“祝贺我们能够在这么好的学校读书。”……学生想出了很多自豪的答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我总结道:“老师祝贺大家长大了、进步了!你们不再是小学生了, 从此开始了五彩缤纷的初中生活, 你的人生道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尊心, 师生之间初步形成了信任和融洽的关系。

2.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教学犹如作战, 要想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就要做到师生间的知己知彼。学生在第一节课上, 对老师本人的兴趣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他们最想知道的是老师的基本情况。作为老师, 应该大方地把自己的姓名等情况告诉学生, 不要怕学生直呼自己的大名, 更不要为此而生气, 这有利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我在开学第一节课上, 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家乡、本科和研究生就读的学校, 还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这些很吸引学生, 有助于他们了解我的过去, 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同时, 我也能感受到在我的自我介绍里, 学生感受到了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 给学生们做一个刻苦学习、积极上进、博学好学的榜样。这样做虽然有些“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但是它迎合了学生的心理, 他们需要的就是能够满足他们求知欲望的一位教师。

另外, 教师也要认识学生, 教师接手一个新的班级, 要提前从学校有关部门或班主任手中了解学生的档案资料, 对学生的性格、特长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并根据照片, 记住几个学生的名字。第一节课上, 如果不经意地对着某个学生叫出他的名字, 这对于全班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震撼, 对这个学生来说, 也一定是最动听的声音, 他一定会暗暗地吃惊和钦佩的。

3. 阐述学科的重要性

我曾看过这样的描述:有德有才的人是精品;有德无才的人是废品;有才无德的人是危险品。因此,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这也就凸显出了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在第一节课上, 就要大力宣讲本学科的重要性, 让学生有学好本学科的冲动。

(1) 思想品德课不仅传授文化知识, 还有着明显的道德教育的作用。它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2)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的特点。它涉及道德、心理、法律、人际交往、国家政策等各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弘扬民族精神, 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4. 宏观介绍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内容

当我讲完了上面的这些内容后, 学生们更加珍爱手中的这本新书了。从他们的眼中, 我似乎看到了那“强烈的求知欲”, 这是介绍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机!我是这样来进行的:

我对大家说:“这本书, 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呢?这个问题, 我想请同学们来回答。”

接下来, 我在黑板上画了这样一个图示:

设问:请同学们打开思维, 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天堂?

生:花朵、欢笑、树木繁茂、爱情、阳光、春天、五彩缤纷……

设问:你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地狱?

生:黑暗、肮脏、恶魔、恐怖、仇恨、流血、哭泣……

总结:可见, 天堂在人们的心中是个美好的地方, 是一块净土, 是个极乐世界, 而地狱却是充满了丑恶的地方。

那么人间在这个图示的什么地方呢?

(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

总结:人间就在天堂!我们要善于交往,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 伸出你的双手, 伸出我的双手, 用平等、尊重、宽容友善、助人为乐等来编织我们的人生, 把人间变成快乐的人间天堂。这就是第二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

16.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篇十六

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较2010年又新增加30万人。面对每年不断刷新的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可见一斑。然而,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就业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却处于十分茫然的状态——面对形形色色的行业岗位,不知从哪里入手,不知道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于是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变得日益迫切。

2007年12月,教育部下发通知,提倡所有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到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一时间,众高校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力求在大学期间让学生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探索,寻找目标,做出规划,让他们毕业时能有的放矢,增加就业几率,提高就业质量。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许多高校甚至把生涯规划课不断前移,从招生之初就开始了。

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并非是从大学开始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学生们在中学时期就会了解职业生涯课程。教育专家认为,适应中国国情,中国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高考开始,从志愿填报开始。所以,有人把选择专业,填报志愿称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美国学者舒伯提出颇有影响的职业生涯进程“五阶段模式”,分别为:成长阶段(14岁以前)、探索阶段(15岁~24岁)、确立阶段(25岁~44岁)、维持阶段(45岁~60岁)、衰退阶段(60岁以上)。其中,探索阶段又可以分为3个时期:尝试期(15岁~17岁)、过渡期(18岁~21岁)、初步试验承诺期(22岁~24岁)。可见,高中毕业生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中的尝试期和过渡期,这是形成最初的职业意识的阶段,也是对人一生职业发展起“锚定”作用的阶段。

二、 选对专业嫁对“郎”

高考志愿既是对中学基础教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是新的人生道路的开端。因此,高考志愿中对于学校、专业的选择,正是为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夯下了奠基石。这个奠基石一旦定下,无论将来就业或是考研,多少都会与之有关。倘若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个职业生涯的开端时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对未来的职业做自我设计,那么,就有可能进入“选错专业入错行”的误区。

案例一:

大一的小康现在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他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在供电公司工作。当初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考虑到父亲在电力系统工作,毕业后进入该系统工作比较方便,父母便让小康填报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小康也觉得这个专业就业不错,没有提出异议。可是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他发现这个专业和自己以前想的远不一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个专业需要学习电磁场、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还需要学习电力系统稳态/暂态分析、电机设计、电力电子等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技能性和研究性。然而小康的优势在于经营和社交,他对于物理、电子等方面的知识并不十分感兴趣,逐渐没有了学下去的动力。可是已经学习了一年的专业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案例二:

柳喻是个有些内向的女孩子,平时不太喜欢与人交往,但是有一股默默钻研的韧劲。高中的时候,她特别擅长理科,尤其是化学,曾经梦想当一名药剂师。然而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认为药剂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不适合女孩子,还是当一名老师比较好,于是让她同时也填报了英语(师范)专业。进入大学后,前两年的专业学习在柳喻的认真态度下倒是十分顺利,到了第三年,师范生需要到中学实习,柳喻才发现自己很不习惯站在讲台上,内向的她面对台下众多学生心里就发怵。她开始害怕实习,忧心忡忡。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师范类专业将来对口的职业就是“教师”,她该怎么办?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大学里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群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当时对于专业选择的忽视和轻率。一项调查显示,每年高考考生对所报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是:只有2.1%的学生非常了解,35.5%不太了解,10%完全不了解。对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57.8%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70.5%希望改变专业。智联招聘网曾推出《职场人对于职业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在近千参与调查的职场人士中,对于目前工作持满意态度的人并不多,仅有3%的职场人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打了85分的“优秀”分数,而选择70~85分“良好档”的比例,也不超过20%,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职场人士对于目前从事的职业并不满意。可见,由于专业选择不当而造成的失误,其影响可能是伴随我们一生的。

三、 早早建立“职业中心意识”

在志愿填报之前,聪明家长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孩子一辈子的理想,也就是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什么领域从事什么工作。当然,也不乏有些孩子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通过填报志愿的机会,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作一个通盘考虑,便于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让孩子在中学时代就建立起“职业中心意识”,可以很好的在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从填报志愿到进入大学这一过程,是对自身知识和阅历的增加,同时也会为自己的就业做一点具体的准备。

17.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篇十七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3、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4、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理解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2、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晴朗的星空,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火红的圆球。那么,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长啥样呢?我们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呀?有谁知道的? 从现代探测技术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我们可以看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区别圆和球体的概念)其实,太阳和月球也是球体。

过渡:然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曲折的过程。1.古代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那么,古时候人们是怎么描述地球形状的呢?

活动:认真阅读课本16页“盖天说”和“浑天说”材料,并概括两学说的观点

2、证实“地球是球体”

人类是在什么时候验证地球是个球体?是谁验证的呢?

活动:阅读课本17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并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讲麦哲伦的故事。

3、现代宇宙观测研究

至此,通过宇宙观测人们已经确认地球是个球体。

过渡: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呢?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谈一谈:从人类对地球形状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你有什么感悟呢? 学生答:圆、椭圆、球体、„„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答:麦哲伦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科学精神的形成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它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平时怎么描述一个物体的大小?接下来我们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地球大小把!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提问:图中有两个不同的半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极半径(6371千米)这说明了什么?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通过比较让学生对地球的庞大感受更深刻。

思考、回答 学会描述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

地球这么大,要了解它的全貌很难,也过于抽象,于是人们就把地球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找一找:地球仪和实体地球之间有什么区别?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是正球体,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3、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经纬线等。

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观察地球仪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标题,尝试自己小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球体

上一篇:游九华山·太平湖作文下一篇:名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