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书法家许墨简介

2025-01-13

山东书法家许墨简介(10篇)

1.山东书法家许墨简介 篇一

书法家李述林简介

李述林,1972年出生,10岁开始学习书法,曾受到当地名家陈义经老先生指点。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华书画家协会会员、武汉江夏书画家协会理事。

书画作品曾多次在《书法报》、《东方书画报》、《书法》、《青少年书法》、《钢笔书法报》等专业报刊发表,并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入展:全国“百年学府杯”书法大赛获二等奖、全国“文明杯”书法大赛获二等奖、全国“祖国颂杯”书法大赛二等奖、首届“闻一多杯”全国诗书画大赛中获三等奖、全国“羲之奖”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入展湖北第七届书法展、湖北书法系列大展、湖北首届青年展、浙江书坛六十年系列大展、浙江“陆维钊”奖书法大展。

书法作品被东方艺术研究院院、闻一多纪念馆、浙江雷马山书院、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等机构收藏。

2.甘肃省书法家刘锦章简介 篇二

刘锦章,男,1962年生,甘肃镇原人,师范毕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结业,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省书法协会会员。性乐观开朗,好斟文酌字,善书法创作,喜游山玩水。

学生期学书《礼泉铭》、《灵飞经》,初及感觉。青年时先习《多宝塔》,后临《玄秘塔》及《神策军》,寻找灵魂。中年时仿廖蕴玉、卢中南、王公寿、陈天然、曹树林、雷崇善、席时璐、朱非、周永志、邹慕白、启功等名师贤达,以启功尤多,也摹石泉、刘国有、唐双宁、李才旺等后起之秀,期间亦触及榜书,吸取精华。后拜倒赵玉亭改学行书,仿卢定山学章法,以显随意,自体日渐形成。二零零五年始学大草《古诗四帖》、《自叙帖》、狂草《四十二章经》,表达情绪。赴崆峒、兰州、银川、西安、杭州、洛阳、长沙、九江、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观察碑林、摩崖、石刻、楹联等,感触良多。

学书后期,隐约感悟到中国书法仿佛缺少点什么,遂放弃临摹,历时两年半时光重新逐一钻研历代书家书作,寻求答案。

2005年,瞻仰了伟人毛泽东故居韶山冲。2008年,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

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把大自然给中国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深受启发。

毛主席曾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中央一再倡导以人为本,前国务委员马凯也指出:“书法应雅俗共赏,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一届书协主席启功说:“书法一定要叫人能认识。”顿开茅塞,心有灵犀,洞察中国书法应抒发国人的志气、勇气、锐气、精气、神气、才气、正气、大气、旺气、意气、豪气和骨气(概为“十二气”),故一改过去全貌,立意追求新的笔法、新的线条、新的气象、新的目标,创造新的灵魂。

3.书法简介 篇三

书法简介

范好宝:笔名一石,生于196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嵩山书画副院长。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主任。1996年参加中国艺术院协会两岸名家书法联展金奖。2006年中国书法艺术获银奖,200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深造。第三届盛世中华书法大赛获一等奖。中国书法画刊物杂志多次发表他的专栏。

作品收录《中国书画艺术》一书,其作品深受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一些收藏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好评。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4.书法辅导老师简介1 篇四

赵维用老师 年11出生,19 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教高级,是我校的书法骨干教师。他的语文素养极高,有常人不可比的儒雅风度。平时他除了教书之外,还有自已的雅致,那就是绘画、练字。赵老师从小就爱好学习与写字,家里及行政村的废旧报纸常被他拿缺,没有纸怎么办呢,他很聪明,就在地上画,因为这样很省钱的。

就这样他一直练到上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更是迷恋汉字的形体美,变化美,多样美,他把吃饭省下的钱,买来了许多名人字帖,在寝室里独自修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三时,他被学校学生处推荐为本校学生书法协会主席,于是,许多同学开始练习他的字体,向他学习请教。赵维用老师的字体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章法,有时字体如天上乌云翻滚,沉重阴郁;有时如夜晚彩云追月,流畅明丽;有时如万峰争险,桀骜不驯;有时如天女下凡,缠绵飘逸......他曾这样告诉他教的学生,学习书法不能学死,不能光练一家之功,不能依葫芦画瓢,字体该是啥形体是由诗情、人情决定的,不能老写一种字体。在他看来,书法应体现出所写诗赋的情感或书者的情怀,这才是书法的高境界。

5.中国八大书法名家简介 篇五

一、王羲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二、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三.、颜真卿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四、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郑板桥艺术特色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郑板桥的绘画艺术

五、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六.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

七、苏东坡

苏东坡(1037.1.8~1101.7.28.)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原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眉山三苏之大苏。出身于寒门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八、赵 佶

6.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崇选简介 篇六

几十年来,一直将书法艺术作为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职业和爱好。不管生活多忙碌,都挤时间,临池不辍,犹如“梨花半月”,书法艺术一直陪伴他走到今天。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临习颜志卿、王羲之、孙过庭、文徵明、怀素等历代大家名帖,在注重吸收古代大师营养的同时,经常参观和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赛又从中学习其精华,他的书风从不求其索怪,而是放纵于自然而然之妙处,规规矩矩写字,本本份份做人。

李崇选对书法篆刻均有爱好,书法以真、行草、隶书为擅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书写多种字的体实力派书法家。其书写风格特点:全羊毫长锋用笔,字体突出了继承与创新、柔中有刚、变化多姿、形态显神,以变求神的个性。楷书多取法颜真卿书圣,传统功力浑厚,结体端庄完美,师古而不泥;行草以孙过庭等历代大师为范,行草结合,刚柔兼容,飘逸清秀,气韵贯通,笔墨酣畅,自成风貌;隶书在研习汉隶的基础上,独创线条“飞白”笔墨,苍劲古拙,典雅醇厚,自成一家,可谓一绝,耐人寻味。

先后举办了“李崇选书法展”、“李崇选书法交流展”等多次书法个人展览;多次参加“奥运助威“活动、5.12等捐赠书画慈善公益事业活动;先后参加北京等十几个城市艺博会活动。

获奖作品先后被录入《中国书画名家博览》、《当代书画名人四海新作大典》、《当代书画家墨迹大观》、等近20部书画获奖经典编著。

先后被授予“助威奥运系列活动德艺双馨艺术家”、“德才兼备艺术家”、“当代书画百强”、“国际最有影响力书画名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数百幅书法作品作为赠品赠送各地领导人、企业领导和国内外名人,并被沂蒙革命老区、日本、法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内外收藏家收藏。现为:

7.山东鸿瑞集团简介 篇七

山东鸿瑞集团,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科技生物产品、护肤美容用品、健康用品、营养食品为主,集教育培训、营销策划为一体的现代科技集团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开拓创新,稳步发展,已在全国开设十六家子公司,业务范围辐射全国,在业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经营篇

鸿瑞集团致力于人类健康美丽产业的发展,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陕西微生物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多家国内高等教育科研机构长期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研发生产健康、环保、节能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深谷幽兰、瑞力键、鸿瑞御宝、鸿瑞(盐水湖)、泽兰、艾美尚、欧曼琳、丹诗妮尔、瑞齿丽等九大自主品牌产品系列,获得

1、鸿瑞御宝(国家专利号:ZL200930261401.2)、2、杯子(红色蓝色直杯)(国家专利号:ZL200930007531.3)、3、含有胶原肽的乳酸菌粉(国家专利号:ZL200910158118.6)、4、活水装置的保健杯(国家专利号:ZL200920352166.4)、5、含有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的蛋白粉(国家专利号:ZL200910162254.2)、6、磁化节油器(国家专利号:ZL200420083354.9)、7、节油加速器(国家专利号:ZL200420083355.3)、8、静态负离子抗菌芯片卫生巾及护垫(国家专利号:ZL200820177191.9)、9、蚕丝面膜(国家专利号:ZL201120002774.X)、10、康美妇宝胶囊包装(国家专利号:ZL201130348840.4)、11、泽兰系列(肽清柔敏套盒)(国家专利号:ZL201130348851.2)、12、深谷幽兰抗菌凝胶(国家专利号:ZL201130348839.1)、13、三焦五脉药包(国家专利号:ZL201130348838.7)、14、盐水湖家居系列(国家专利号:ZL201130348853.1)、15、欧曼琳系列(国家专利号:ZL201130348854.6)、16、泡泡浴系列(国家专利号:ZL201130348855.0)、17、盐水湖洗护系列(国家专利号:ZL201130348852.7)

等十七项国家专利。

鸿瑞旗下的鸿瑞集团生物科技园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5亿元,占地64.3亩,于2009年正式投产。其主体办公楼5822.07平方米,生产车间共8843.83平米,其中十万级净化车间3472平方米;培训中心8724.66平方米,116个客房,按照五星级商务酒店的标准建设,可同时接纳二百余人培训学习。公司完全按照

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进行管理,并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进的生产设备、优质的生产原料、科学的管理体系,成为鸿瑞建设卓越品牌的有力保证。

鸿瑞自成立,就明确树立了“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生产每一款产品,无论是选材用料,还是生产加工,都按照极其严格的标准操作,保证货真价实,工艺卓越。为顾客奉献货真价实的产品,提供无可挑剔的服务,鸿瑞诚信经营的理念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赞誉,也获得了“消费者最信赖首选品牌”、“2008十大鲁商诚信企业”、“2009重质守信——3.15放心单位”、“中国女性健康产业用户首选品牌”、“‘春雷计划’公益明星”、“维护消费者权益-诚信服务满意单位”、“烟台市消费者满意单位”、“民营经济发展明星企业”、“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国行业十大质量名牌”、“中国品牌500强”、“全国名品名牌”、“全国重质量守信誉公众满意单位”、“中华健康产业发展先进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鸿瑞集团实行“特许经营加盟”的营销模式,在全国各地设立服务中心及代理商,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及周到的服务。鸿瑞制定出台多项支持和鼓励政策,全方位扶持经销商创业成功后及持续发展,特地推出培训、旅游、汽车等大奖,2012年即以举办两届豪华韩国游活动,2013年元月份即将为优秀加盟商颁发汽车大奖。

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2010年,鸿瑞集团全新推出美尚美都项目,美尚美都是以女性生活用品为主导的连锁专卖店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女性特护、营养食品、居家用品、护肤美妆和自助美容等系列产品及自主美容服务。自主研发产品以其科技含量高、产品性能好、生态环保等特点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成为深受市场欢迎的知名品牌。

推广篇

鸿瑞在做好内功的同时,也重视宣传的力量。通过各种媒体和活动,有力的树立并提升品牌形象。2011年,鸿瑞集团与中央八台合作,利用黄金时段(10—23点)每天七次循环热播集团旗下品牌美尚美都15秒品牌形象广告(10-23点);2012年与全国知名电视栏目《公益的力量》合作,以“特约播映”广告套餐的形式在全国164家电视台播放形象广告。

与《今晨六点》、《烟台日报》、《烟台晚报》、《消费日报》、《大众日报》、《济南日报》、《都市女报》、《河南今报》、《山东青年》、《37°女人》等全国多家报刊合作报道宣传。其中,已与《37°女人》达成2013年全年战略合作,利用显要刊位对鸿瑞旗下品牌美尚美都进行形象及产品宣传。

利用电梯广告、公交LEB移动广告进行宣传。2012年曾在烟台市内所有公交车,共38个线路,1470辆公交车投放了为时31天的广告。同时进行产品单页和封套等平面宣传品的定向派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日渐显示出来。鸿瑞集团积极适时的进行电子商务建设。建立企业

官方网站、淘宝商铺、商城,并利用微博、博客、搜索引擎及百度、谷歌、网易、搜狐、中国网、新浪网、雅虎网、猫扑网、北京妈妈网、瑞丽论坛、淘宝社区等各大网站、论坛,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和品牌推广。

鸿瑞集团积极参加各种展会,北京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纤体美容展、第三十五届广州美博会、第三十六届广州美博会上,都以时尚、活力的品牌形象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积极参与支持家乡烟台的文化艺术活动。曾主办“鸿瑞国际杯”2007(第四届)中国烟台武术节、“鸿瑞之夜”俄罗斯红旗歌舞团烟台专场演出、“鸿瑞情”相约北京·烟台行——阿塞拜疆国家艺术团访烟演出专场晚会,协办 “鸿瑞之夜——向青春致敬”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年诗歌朗诵会、建党89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在烟专场音乐会,承办“爱心烟台•情系奥运”大型文艺晚会,赞助“美尚美都”2011中韩(烟台)国际马拉松赛,开展了河北省“美尚美都”杯魅力使者大赛。一系列文体活动促进了烟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营造了城市文化氛围、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了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努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公益篇

鸿瑞集团将感恩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多年来,带领鸿瑞集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将公益活动作为一项公司制度在公司内深入持久的开展执行。鸿瑞集团将每年的十月定为“鸿瑞爱心月”,将每月的27日定为“鸿瑞爱心日”;鸿瑞还专门备有烟台慈善总会发放的鸿瑞慈善爱心工程捐款箱,鸿瑞员工可以随时为爱心工程捐款。自觉致力于公益事业,已经成为鸿瑞日常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鸿瑞的爱心活动,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进程,成为企业经营者成功后真诚回馈社会的典范。

2006年12月23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以“关爱女性健康,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启动仪式上,鸿瑞集团现场即捐赠价值500万元的产品作为援助基金,并与全国妇联及卫生部门联合发起了“中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大型公益活动,深入全国各地举办女性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举办上千场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受众人数达十万人。2012年,鸿瑞集团和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妇联联手,共同打造“婚姻家庭健康大讲堂”活动,在烟台市各辖区及所属县市普遍开展,目前已进行了八场次,影响人数达数千人。以上活动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013年,鸿瑞将继续与各地妇联联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丝带行动”暨美尚美都“关爱女性健康”大型公益活动,更大范围普及女性健康知识,提高女性生活水平及质量。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鸿瑞集团不仅在内部积极筹集款项,而且与团市委在烟台大学举办晚会,筹集善款441万元,捐助灾区。

2009年4月,鸿瑞集团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支持城乡建设”的号召,捐款175万元。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上,鸿瑞集团捐赠了价值588万元的鸿瑞产品,对全运会给予大力支持。鸿瑞集团不仅在大型活动、重大时刻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平时更是多方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为处于困境之中的人们雪中送炭,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尊老爱幼是优良的中华传统。鸿瑞多次专程到老年公寓、敬老院、福利院探望老人,并送去钱物。残障儿童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多年来,鸿瑞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成长,给他们以深切的关怀,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美好的社会环境。鸿瑞集团与烟台市聋哑学校、辅读学校、SOS儿童村、儿童福利中心等建立了密切联系,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前去探望并为孩子们捐款赠物,给孩子带去一份温暖和关爱。

鸿瑞几年来如一日,将公益事业做到细处、做到实处。鸿瑞在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建立“爱心超市”,自2005年至今,先后八次为“爱心超市”捐助爱心物资和学习用品,使贫困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怀。鸿瑞还为山东工商学院贫困大学生连续七次捐助过冬棉衣,像亲人一样关心着他们的冷暖。其他诸如为希望小学、工人子弟学校、灾区学校捐款、赠物,在鸿瑞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为人类的健康幸福而奋斗,鸿瑞将大爱的光辉,洒满人间。

自2005年成立至今,鸿瑞集团为残障儿童、贫困学生、患病妇女、孤寡老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总计已达1400余万元,获得了市政府颁发的“公益明星”光荣称号。

8.山东书法家许墨简介 篇八

——发展中的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

洛江区实验小学前身为洛江区洛南小学,坐落于风光旖旎、闻名遐迩的洛阳古桥南畔,北邻台商投资区,南连万安开发区,西靠国道324线,东看泉州后渚港,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2011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洛江区实验小学,占地面积34亩,已建校舍面积6936平方米,塑胶跑道250米,塑胶篮球场2个,班班有多媒体设备,师师有办公电脑,所有建筑及设备均按省颁实验小学标准配置,起点高、规划好、布局合理、设备齐全。

学校秉承“快乐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德智双全、身心两健”的办学宗旨,以“快乐学习,学创俱能、特长突出,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以“环境优、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为办学目标,以“自信、感恩、善学、求新”为校训,形成了“公平竞争阳光快乐、争先创优蓬勃向上”的校风,“严谨求是、博爱善教”的教风,“笃学好问、慎思力行”的学风。

“宋代书法四家”之一的蔡襄祠堂紧挨着学校,与洛阳古桥融为一体,在这既可以观赏到中国造桥历史,又可以欣赏到蔡襄书法作品。蔡襄书法表现了一种当时文人的气息,他效法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取法争上,超然脱俗,神清气淡,达到古雅优美的境界。这种境界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提升。他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学古人而泥古,继承前人而创造,因此自成一种新的书法格局,使蔡襄书法有了新的美学价值,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永留书法史册。就是这一得天独厚的文 1

化优势,培育了学校蔡襄书法的肥沃土壤,使书法教育在全校师生中扎根,形成了“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书法教育办学特色,使学校成为闽南地区第一所福建省书法教育实验校。

9.山东绿环 公司简介 篇九

目前公司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雄厚的技术开发与设计能力,可为投资商提供初识设计、安装、调试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

公司现拥有企业员工108名,管理人员13名,各类技术专家人才20人,其中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10名,高素质、高层次、多维度的人才团队构筑了绿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公司力争三年内通过稳健、高效、良性的发展,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主营的12V190系列焦化机、煤气机、瓦斯气机、天然气机、沼气机、生物气机、柴油发电机使其充分应用到多个领域。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山西、河南、贵州、云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区。

10.中国书法兰亭奖简介 篇十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综合性书法专业奖项,与中国戏曲梅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一样,都是艺术门类的最高奖,是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编辑出版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工作者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

中国书法兰亭奖活动的宗旨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遵循艺术规律;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增强评审工作透明度;全面检验书坛成果,综合考察作者成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提升人文精神;推动中国书法事业全面繁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奖,不同于一般全国书法展,也不仅仅是评艺术奖,而是除了书法艺术奖外,还要评出书法理论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终身成就奖等。为区别于其他书法展览和比赛,从第二届开始,书法艺术(创作)奖只限于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征稿。为综合考察作者水平,重视和维护作者利益,凡参评者,不仅要提供本次参评的作品,还要提供自己曾在中国书协举办的活动中获得的成果资料,从而强化综合考察作者艺术成就的力度,更准确、更全面、更客观地把握参评作者的实际水平,使兰亭奖与届展、单项展区别开来。为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愿望,兰亭奖还设有“书法新人新作展”,向年满18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海外华侨中(非中国书协会员)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征稿。兰亭奖标志

兰亭奖标志说明

1.主体图案是书圣王羲之所写的草体“书”字,标明该奖的主体是书法。

2.对该草书略加改造,使上半部成为一个草体的“中”字,代表中国。

3.兰亭奖奖名来源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以《兰亭序》墨迹局部作背景,兰亭二字亦在其中。强化了主题,增强了历史感,与其它书法奖项拉开了距离。

4.以上三点代表了中国、书法、兰亭奖三个要素,圆形寓意圆满成功,兰色沉稳古朴,极具高雅浓郁之文化品味。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 终身成就奖(1名):启 功 理论奖(15名):

王玉池 《二王书艺论稿》(著作)邱振中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著作)黄忄享 《中国古代印论史》(著作)丛文俊 《丛文俊书法研究文集》(著作)肖高洪 《印章历史与文化》(著作)陈振濂 《书法美学》(著作)穆 棣 《韭花帖系列考》(著作)华人德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著作)孙 询 《民国书法史》(著作)黄 君 《书法创作引论》(著作)水赉佑 《宋代帖学研究》(著作)吴振锋 《叩问心灵》(著作)张天弓 《永明书学研究》(论文)金学智 《中国书法美学上、下》(著作)陈方既 《论书卷气》(论文)教育特别贡献奖(1名):欧阳中石 教育奖(4名):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 胡云富 崔 陟 编辑出版奖:(6名)

《中国碑帖经典》上海书画出版社 《王铎书法全集》河南美术出版社 《墨海弄潮百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河南美术出版社 《兰亭论集》苏州大学出版社 《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 创作奖:(30名》(以得分多少为序)l、米 闹(河南)

2、仇高驰(江苏)

3、南剑峰(篆刻,浙江)

4、沈莉(女,北京)

5、李有来(北京)

6、何来胜(浙江)

7、方建光(山东)

8、贾长城(河南)

9、梁宏伟(篆刻,辽宁)

10、张文平(河南)

11、宋旭安(吉林)

12、查理达(江苏)

13、薛养贤(陕西)

14、刘颜涛(河南)

15、王晨(河南)

16、谢兴华(四川)

17、韩顺任(江西)

18.卞葆通(山东)

19、冷旭(篆刻,辽宁)

20、陈靖(山东)

21、羊晓君(浙江)

22、沈颖丽(女,篆刻,浙江)

23、金铭(辽宁)

24、胡庆恩(湖北)

25、罗荣(篆刻,江苏)

26、胡永庆(重庆)

27、黄连萍(篆刻,上海)

28、陈晓宇(河南)

29、周毛新(四 川)

30、张延龙(山东)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终身成就奖 :

王学仲

李 铎

沈 鹏 欧阳中石(排名不分先后)艺术奖一等奖 :

吴 行 韦斯琴 陈海良 张维忠 王忠勇

艺术奖二等奖:

宇文家 龙开胜 李双阳 樊子阳 李有来

李 啸 孙 冲 王 晨 王 煜 刘 波

艺术奖三等奖:

殷旭明 耿自礼 魏兵然 武 威 丁 斌

陈天民 徐正濂 张青山 顾 翔 朱 敏

祝洪新 钱守宽 刘洪洋 吕金光 李啸东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理论奖一等奖:

王宏理 浙江 《志墓金石源流》

陈志平广东 《黄庭坚书学研究》 理论奖二等奖:

盛东涛 江苏 《楚默书学论集》等著作

穆 棣 江苏 《名帖考》

曹 建 重庆 《晚清帖学研究》

尹 旭 宁夏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殷 宪 山西 《北魏平城书法综述》 理论奖三等奖:

方爱龙 浙江 《传世赵构<翰墨志>一卷完本兼及未见传本<翰墨志>著录的赵构早期书语录的钩稽》

张士东 江苏 《隶书探源》

陈中浙 北京 《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

罗勇来 江苏 《<瘗鹤铭>研究》

翁志飞 浙江 《书笔论》

徐 畅 江苏 《中国书法全集(92)先秦玺印》及文章一组

薛龙春 江苏 《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

孙 敏 上海 《风流书家唐伯虎的生平及其艺术》

张金梁 吉林 《明代书法史探微》

西中文 河南 《书法传统与现代论纲》

教育奖一等奖:王冬龄 华人德

教育奖二等奖:王玉池 邱振中 张锡庚 徐 超

教育奖三等奖:任平和 耀 樊习一 熊绍庚 刘胜角 傅爱国 于唯德 潘善助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编辑出版奖一等奖:

上海图书馆珍本碑帖丛刊(第一辑)上海 编辑出版奖二等奖:

金陵四家馆藏书画精品集

安徽

书法

上海

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

北京

书法报

湖北

书法导报

河南 编辑出版奖三等奖:

中国书法博导丛书

上海

篆刻技法图典

上海

洛阳与中国书法

河南

启功题跋书画碑帖选

北京

书法字海修订版

中直

林散之书法集

安徽

书法篆刻工具丛书

湖北

河南书法年鉴(2006)

河南

以上这些获奖作者和作品较好地反映了书法创作、理论、教育、编辑出版方面的整体风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第三届兰亭奖获奖名单 终身成就奖

刘江、沙曼翁、孙其峰、姚奠中(排名不分先后)一等奖

5名

陈花容(河南)、傅亚成(河北)、曲庆伟(黑龙江)、郑庆伟(河南)、徐强(浙江)二等奖

11名

周军 卿三彬 龙开胜 张

威 许金学 张一冰 王

浩 季

平王

瑞 仲伟迅 宇文家林

三等奖

15名毛国典 孙万民 蒋乐志 史焕全 曹元伟 曹向春 李贵阳 张信凯 周斌 万

力 史俊领 薛党军 谷松章 张英俊 彭双龙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奖提名名单(共64人)蔡兴洲

曹仕强 陈敦良 陈

捷 陈亮男 程

忠 董伟国 董卫平董文广 樊利杰 傅如明 龚小膑

巩海涛

顾春阳 顾晓燕 关宁国 郭

庆 郭延兴 郝国斌 黄

明 嵇小军 菅智民 姜

勇 金

李洪义 李建明 林景辉 刘

根 吕金光 吕

楠 栾金广 马健中 马雪宝 宁亚林 欧新中

钱松君

沈长波 石

锋 唐永平涂

君 汪能江 王洪斌 王厚孝 王

静 王

岚 王文吉 王亚林

魏有永

飞 徐右冰 袁永安 张承宗 张军文 张青山 张雅森 张

玉 刘志骋 赵广付 周少剑 朱国勇

左奇志 王乃勇 欧阳柳枝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方爱龙

《南宋书法史》 浙江 曹宝麟

《抱瓮集》

广东 徐

《先秦玺印图说》

江苏

王元军

《汉代书刻文化研究》

北京 张金梁

《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

吉林二等奖

陈方既

《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

湖北 薛龙春

《郑簠研究》

江苏

《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之研究》

蔡显良

《宋代书法研究系列论文》

广东 程章灿

《石刻刻工研究》

江苏 陆明君

《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

北京

浙江

盛东涛(楚默)《书法形式美学》

江苏 杨

《北宋汴京书法文化研究》

北京 吴慧平

《书法文化地理研究》

广东

邱世鸿

《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

江苏 三等奖

王焕林

陈中浙

吕金光

系列论文 李

释证》

赵生泉

姜寿田

赵维红

迟志邦

《书法史论丛稿》

湖南 《宋元明时期“崇王”观念研究》

浙江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

北京

四川

《苏轼书法思想研究》

河南

《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文物、文献与书迹的综合 山东

《燕赵书法史稿》

河北

《中国书法理论史》

河南

《道光之际“宣南”书家行迹考辨》

山西

山东

《关于晚明、清代、民初时期的碑学帖学发展问题新论》

《书法—在象、数、理的对应中寻求适度之美》 邱才桢

《<古诗四帖>与晚明鉴藏家的“张旭”概念 》

北京 白

《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

北京

杨庆兴

《千唐志斋馆藏唐代墓志研究》系列论文

河南 金学智

《书概评注》

江苏 廖

《陪都重庆书法研究》

重庆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

《颜真卿书法全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书法导报》

书法导报社 二等奖

《汉碑全集》

河南美术出版社 《篆刻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傅山书法全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 《书法》杂志

上海书画出版社 《周亮工全集》

凤凰出版社 三等奖

《中国古代砖刻铭文集》

文物出版社 《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 安徽美术出版社 《书法研究博士文库》

南方出版社 《刘春霖书法集》

花山文艺出版社 《书法报》

书法报社 《篆刻三百品》

上海书画出版社 《共和国书法大系》

江西美术出版社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 1人丛文俊

二等奖 1人于明诠

三等奖 12人

1集体(按姓氏笔画排序)朱世杰

闭理书

李文宝

李鼎峰

陈天民

沈长波

张国朝

寇学臣 黄承利

黄鸿琼

陕西西安工业大学书法教学团队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获奖提名名单

获奖提名

10人

2集体周庶民

史向阳

仇必鳌

辛济仁

李鹤云 庆

黄建新

陈若海

王建国

李乾山 广东深圳市石岩公学

浙江省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奖名单(共10人)

黄 惇

曹宝麟

丛文俊

孙晓云

王冬龄 华人德

林剑丹

吴 行

王友谊

张荣庆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5人)

冯印强(内蒙古)凌海涛(安徽)朱明月(辽宁)吴庆东(黑龙江)倪和军(山东)二等奖(共10人)

李锐(广东)刘长龙(辽宁)刘永清(河北)牛耕(河南)柯学刃(福建)季平(河南)曾锦溪(福建)潘文志(广西)王乃勇(河南)王官平(黑龙江)三等奖(共13人)

刘伊明(河南)杨雯(山东)孙宪华(广东)吕金光(四川)薛党军(河南)刘聚森(河南)王国柱(山西)徐右冰(北京)孙学辉(辽宁)朱志刚(江苏)李利(浙江)张红杰(河南)何来胜(浙江)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入展名单(共232人)

白旭丰 鲍佩红 蔡宝国 蔡礼礼

蔡兴洲

曹建平

曹景超 曹 洋

柴 力

陈敦良

陈 刚

陈高杰

陈国鸿

陈建明 陈龙发 陈其增

陈祥生

陈仲平

程 忠

仇高驰

崔 涛 丁忠兵 丁子同 董卫平杜延平

段国永

范玉星

范振海 方 斌 冯 伟

冯学军

冯印强

冯泽松

冯征明

傅绍尉 谷松章

韩存利 韩 东

韩绍芳

何来胜

何效义

何 勇 贺 剑 贺炜炜 胡炳华

胡朝霞

胡文辉

胡学军

黄德杰 黄继革 黄绍进

黄文泉

季平

江孝龙

姜美英

金 弋 金友华

柯学刃

孔祥宇

雷森林

李方振 李国明 李 骅 李 利

李 霖

李茂江

李 锐(广东)李 锐(山东)李世水

李树祥

李松涛

李西存

李旭东 李 由 李耘莉 李中华 李 忠

梁文斌

廖炳智

凌海涛 刘长龙

刘东干 刘广新 刘宏卫

刘 建

刘建丰 刘聚森

刘鲁旭

刘 睿 刘文秋 刘小平刘小毅 刘颜涛

刘伊明

刘永清

刘月卯 楼金辉 楼小东 鲁建飞

吕 程

吕金光

栾金广

罗小平罗小松 马成吉 马永林 马玉宝

米启伟

倪和军

倪俊冬 聂书春

牛 耕

牛 忠

潘文志

庞现军 彭双龙

亓汉友 钱松君 钱玉清 乔延坤

秦 朋

邱朝剑

史焕全

史维静 史文涛

帅 宵

宋旭安

孙** 孙建芳

孙守合孙万军 孙宪华 孙学辉 孙中伏 谭必清

汤忠辉

唐少平

唐永平滕江华 田云峰 王 琛

王芳能

王官平

王国柱 王鸿斌

王厚孝

王 荐

王 江

王 静

王军领

王乃勇 王 鹏 王铁成 王 伟

王伟卿

王向阳

韦开龙

文 佐 闻毅敏 吴健华 吴庆东 吴贤军

吴自标

夏碧波

肖朝晖 肖光豪 肖 慧

肖 楠

谢安辉

谢汉仁

谢全胜

谢扬科 辛 宏 徐圭逊

徐 健

徐全球

徐右冰

许晓俊

轩敏中 薛党军 闫 安

闫 增

羊晓君

杨 城

杨宏朝

杨江帆 杨 雯 杨玉剑

杨玉林

游云栋

于瑞欢

于唯德

余 军 余中元 袁江涛 袁少厚

袁文甲

曾锦溪

张 冰

张兵民 张呈君 张红杰 张其

张青山

张生春

张胜奇

张胜伟 张 伟

张伟民 张一冰

张永刚

张 豫

张志鸿

张忠勇 赵炳坤 赵红修 赵家兴 赵俊杰

赵立宾

赵雪松

赵永辉 郑存才 钟 成 仲伟迅

周建军

朱俊首

朱明月

朱起明 朱志刚

祝洪新

邹方臣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名单(共19项)一等奖(共3项)祁小春(广东)

《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上、下)专著

张天弓(湖北)《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专著 李慧斌(山东)《宋代制度视阈中的书法史研究》专著 二等奖(共7项)江波(湖南)《<后汉书•赵壹传>辨误》等3篇系列论文 向 彬(山东)《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 专著 张典友(河南)《宋代书制论略》专著 王晓光(山东)《秦简牍书法研究》专著

陈一梅(上海)《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专著 蔡显良(广东)《宋代论书诗研究》专著

祝帅(北京)《在“科学”与“书学”之间——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极其学术反思》等9篇系列论文 三等奖(9项)

吴 鹏(贵州)《舒卷炎凉:明人的书扇赠酬及其文化隐喻》论文 杨二斌(山西)《西汉“书法”制度研究》等3篇系列论文 曹 建等(重庆)《20世纪书法观念与书风嬗变》合著

方 波(浙江)《民间书法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以晚明日用类书中所载书法资料为中心》论文

吴晓明(浙江)

《卷轴书法形制源流考述》专著

上一篇:企业部门文化建设工作计划下一篇:护士实习结束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