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技术方案汇报

2024-10-25

电站技术方案汇报(精选9篇)

1.电站技术方案汇报 篇一

浅谈核电站常规岛技术方案

摘 要 根据国内外有关核电设备制造厂所提供的资料,形成四类可供我国将来核电站选择的常规岛技术方案,并对四类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

核电站的设备选型和供货商的选择,应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方式,在技术、经济、自主化、国产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比较,来选定供货商和机型。国外制造商必须选择国内设备制造厂作为合作伙伴,转让技术、合作生产,逐步全面实现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

经初步研究,常规岛部分可供选择的国外主要设备潜在供货商有:英法GEC-ALSTHOM公司、美国西屋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美国GE公司等。到目前为止,ALSTHOM公司已同中国东方集团公司进行合作,形成一个联合体;美国西屋公司已同上海核电设备成套集团公司合资,组成西屋-上海联队。其它公司到目前尚未进行合作。

根据ALSTHOM公司、西屋公司、三菱公司和GE公司等核电设备制造商所提供的资料,按照堆型的不同和一回路的不同,可以形成四类技术方案:

方案一――三环路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机组;

方案二――ABB-CE的系统80(System 8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

方案三――日本三菱公司的四环路压水堆核电机组;

方案四――先进型沸水堆(ABWR)核电机组。

下面就各类技术方案分别进行分析。

1 三环路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机组

此方案的一回路为标准的300 MW一个环路的三环路压水堆。此类方案包括中广核集团公司提出的CGP1000、欧洲公司(包括EDF、FRAMATOME、GEC-ALSTHOM)推出的CNP 1000和西屋-上海联队推出的CPWR1000三种压水堆核电机组。

1.1 CGP1000与 CNP1000核电机组

CGP 1000由中广核集团提出,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站,并借鉴美国西屋公司和ABB-CE公司的部分先进的设计,有选择地吸收了用户要求文件(URD)的要求,形成以300 MW一条环路的CGP1000技术方案。常规岛部分,汽轮发电机组选用ALSTHOM的.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

CNP1000由欧洲制造商(EDF、FRAMA-TOME、ALSTHOM)根据法国核电计划及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工程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及维修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推荐给中国的核电机组。常规岛部分的汽轮发电机组也以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作为推荐机组。

由于CGP1000和CNP1000的常规岛部分的汽轮发电机组均为Arabelle1000型,所以实际上为同一类核电机组。

ALSTHOM在总结54台第1代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经验基础上,组合出了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参考电站为Chooz B(2台1 450 MW机组已分别于7月11月投入运行)。

1.1.1 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的主要技术数据

a)最大连续电功率:1 051 MW;

b)转速:1 500 r/min;

c)机组效率:36.3%;

d)末级叶片长度:1 450 mm;

e)排汽面积:76.8 m2;

f)背压:5.5 kPa;

g)凝汽器冷却面积:68 633 m2;

h)发电机额定输出功率:1 050 MW;

i)发电机视在输出功率:1 235 MVA;

j)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0.85;

k)发电机额定端电压:26 kV。

1.1.2 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的主要特点

a)缸体结构:三缸四排汽(HP/IP+2×LP94),汽轮机采用高中压组合汽缸并直接和2个双流低压缸相连接,含有流向相反的高压和中压蒸汽流道。低压缸为双流式,低压外缸体支承在冷凝器上面,不是直接装在汽机基础上,轴

[1] [2] [3] [4]

2.电站技术方案汇报 篇二

1 过程层的实现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为直接与一次设备接口的功能层, 其典型的过程层装置为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目前国内110 k V及以下变电站的过程层多采用61850-9-1点对点采样值传输。

该站亦采用这种传输方式, 但采用IEC61850-9-1实现的过程总线, 增加了网络通信设备的投资, 而且在跨间隔传送采样值方面存在着缺陷。该站采用过程总线与站级总线合二为一的方案, 实现了站内统一的单一总线信息共享, 利用V L A N技术将过程层划分为一些功能子网, 子网同时传输采样数据和GOOSE报文。其结构如图1所示。此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站控层和过程层的数据流量, 网络故障也可以在小范围内诊断, 又很好地解决了跨间隔的采样值传输。在具体实施中, 采用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二合一的过程终端。

110 k V、35 k V电压等级互感器在传统互感器的基础上通过加装电压、电流转换装置实现数字化;10 k V电压等级互感器全部采用电子式互感器。

为解决常规开关、变压器等一次设备的接入问题, 在过程层应用智能终端来代理, 就地安装在一次场地上, 智能终端与一次设备之间采用硬接线连接。

2 间隔层的实现

间隔层的配置采用集中式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按照不同电压等级母线段进行集中, 考虑到集中式保护的检修方便和运行可靠性, 所有集中式保护测控装置进行双重化配置。间隔层与过程终端之间的采样值传输采用IEC 61850-9-1通信协议, 与过程终端单元的通信采用GOOSE通信协议。

具体间隔的继电保护实现如下:

(1) 110 k V所有间隔都是测控和操作箱集成在一起的智能测控装置, 支持I E C61850。该装置具有实时的全站逻辑闭锁功能, 支持GOOSE方式实现间隔层防误闭锁功能。

(2) 110 k V数字化主变压器保护装置 (包括主变压器差动、后备保护) 高压侧电流采自110 k V进线和桥电流, 电压取110 k V母线电压, 低压侧电量是通过合并单元转换成光信号, 通过光纤传输;高后备零序/间隙保护通过合并单元, 采集主变压器零序/间隙电流。主变压器本体保护采用智能本体终端装置, 支持IEC 61850。本体重瓦斯、有载重瓦斯通过电缆接至就地端子箱内变压器本体保护智能单元, 采取“直采直跳”;本体智能单元通过GOOSE实现控制功能。

(3) 110 k V桥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保护是内桥方式, 两条110 k V进线, 跳合闸采用GOOSE传输方式。

(4) 10 k V馈线/电容/站用变压器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 通过常规电缆接入装置, 主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和分段是通过合并单元将模拟数据转换为光信号接入主变压器保护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过负荷联切通过M M S实现。

(5) 两条进线间隔的计量设备为数字式电能表, 接收来自进线合并单元的数据, 并按光电电度表规约实现远方抄表。

3 站控层的实现

站控层由变电站监控系统、远动系统、防误闭锁系统、保护信息管理系统、通讯监控系统、电量远传系统、安防监视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等进行整合, 后台监控系统还附有VQC电压质量控制功能和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以达到网络共用、信息共享的目的。

站控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之间采用IEC 61850协议进行通信。监控后台主要用于实现当地功能和变电站内的就地监视、控制功能。在IEC 61850中, 监控后台与其他间隔层设备一样, 是一个逻辑设备, 包含多个逻辑节点。

站控层设备主要配置站控层主机1台;远动装置2台, 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实现向调度或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的远传;配置规约转换器1台、公用测控装置1台, 用于接入其他非IEC 61850装置的遥信、遥测和遥控;配置微机五防机1台。站控层与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设备采用IEC 61850-8-1通信协议, 单以太网配置模式。

4 其余设备的处理

对变电站内一些不具备IEC 61850通信功能的单元, 如交直流系统、消弧线圈、消防和站用变压器等通过IEC 61850网关进行规约转换, 转换到IEC 61850标准再接入监控后台。

5 结语

理想的智能变电站工程应该是:完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层, 包括电子式互感器和一次智能设备, 采用IEC 61950-9-2的过程层组网;间隔层除了采用I E C6 1 8 5 0-8-1的M M S与站控层之间实现客户/服务器的信息共享外, 还在间隔层内部、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实现GOOSE的快速状态传输, 实现网络化的测控、保护功能;站控层则应用基于SCL的各种参数管理、设备管理和配置手段。

该站的实现方案还未达到纯粹智能变电站的程度, 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智能变电站的研究与实践, 不断地提升智能化水平。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指以一次设备参量数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信息平台为基础, 实现全站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变电站。按IEC61850标准, 智能变电站在逻辑上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它打破了常规变电站的各个子系统是信息孤岛的困境, 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某一智能站为例, 简要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实现的技术方案, 及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IEC61850,智能变电站,数字化

参考文献

[1]曹金鹿, 吴光强, 符杨.110kV数字化变电站在浙江电网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9, 25 (2) :126-130.

3.智能变电站培训方案研究 篇三

关键词:培训方案;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组成要素;培训方案评估

目前,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包含六大环节,分别是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智能变电站作为变电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节点,也是目前智能电网建设中开展最好的一项工作。近几年,大批智能变电站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相较传统变电站的运维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概括起来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智能高级应用。这些新的情况对运维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掌握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的高素质人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一套高效、实际的智能变电站运维培训方案,将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岗位进行调研和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方案的组成要素,并提出通过培训实践方法对培训方案进行评估、修正和完善,以期得到最佳的智能变电站运维培训方案。

一、智能变电站运维培训需求分析

(一)运维人员现状调查

通过对辽宁省公司系统内的4座220kV智能变电站和1座66kV智能变电站的运维人员,以及电网调控中心监控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后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人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和技术掌握的还不够深入,获取智能变电站相关知识技能的主要来源有自学、参加理论培训、现场参观学习、现场设备安装调试等,知识的掌握不系统,知识点很离散。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运维人员相对欠缺的主要是智能变电站新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系统、以及智能变电站的智能高级应用功能。如:电子式互感器原理,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原理,数字式保护测控一体装置的使用,网络记录分析仪分析仪的使用,智能变电站的全站通信网络构架,SV、GOOSE和MMS网络构架, GOOSE网络的跳、合闸方式,全站对时方式,以及智能高级应用的等。

(二)培训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结果分析,可以确定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目前最急需补充的理论知识包括:智能变电站新设备的原理(包含一、二次智能设备)、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系统、智能高级应用功能原理等。需要补充的技能包括:智能变电站新设备的使用,智能变电站的倒闸操作以及异常和事故处理等。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改革的推进,“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将是未来电网运行的主要方式,相比以往的变电站运行方式,“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监控系统、操作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进步,一些智能变电站目前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和集中监控,因此调控中心的监控人员也需要了解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和监控特点。

二、培训方案组成要素

智能变电站是融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相对于常规变电站其运维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也将使相应的培训方式发生变革。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新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高效且有针对性的培训平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他们进行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培训,使学员不仅能够掌握智能变电站先进设备的基本理论知识、通信网络结构,还能够掌握新设备的使用,以及变电站的正常操作、异常处理和事故处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一)确定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应使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操作和维护技能,更好地适应智能变电站调控与运行维护需要,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保驾护航。

(二)选择培训内容

通过前述的运维人员调研和培训需求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培训内容,见表1:

(三)确定培训对象与培训师资

培训对象应包括调控智能变电站的电网调度员、电网监控员,以及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操作、检修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

培训师资应以国网公司各级技能培训中心的从事智能变电站培训的专职培训师为主体,并适当聘请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相关专家为兼职培训师,两者结合作为培训师资力量。

(四)选择培训方法

培训方法的选择,应以培训达到最佳效果为目标。针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欠缺,应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理论知识型的培训,可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等方式进行培训。对于专业操作技能,应采用仿真实操培训最为有效。

目前国内已经针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培训开发出了专门的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包括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培训系统。单纯的软件仿真系统,对于培训学员进行智能变电站的监视、倒闸操作、异常和事故处理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而硬件仿真培训系统,采用了与智能变电站现场实际相一致的部分真实二次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对时系统、网络记录分析仪、网络交换机等真实设备,并按照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的原则构成了网络通信系统,采用硬件仿真培训系统,能够对学员进行智能变电站新设备使用培训。把智能变电站软件仿真培训系统和硬件仿真培训系统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智能变电站混合仿真培训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培训就可实现智能变电站专业操作技能的全覆盖培训,能够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方案的评估和完善

每一个培训方案制定后,都应该在实践中检验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每次运用智能变电站运维培训方案进行培训后,都要进行培训成效评估,以便及时修正、完善培训方案。可以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从培训方案自身的角度来考察,看培训方案的组成要素是否合理,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看被培训对象的反应,对此培训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培训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看运用此方案进行培训后,传达的信息能否被培训对象所吸收。其次,应该通过培训的实际效果来考察,即计算培训的成本和收益之比。培训的成本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费用、培训方案的设计费用、培训方案实施费用等。若成本低于收益,则说明此方案可行;若成本高于收益,说明此方案不可行,应找出原因,设计更优的培训方案。然后继续在培训实践过程中对方案进行修正、完善,循环往复,以至最佳。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通过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岗位进行调研和培训需求分析,进而确定培训方案的组成要素,包括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对象与培训师资、采用的培训方法等要素,提出了一个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进行培训的方案,并提出在培训实践中对培训方案进行评估、修正和完善的方法,以期在不断的改进中得到最佳的智能变电站运维培训方案,为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培训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振亚.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4.

[2]高翔.智能变电站技术与[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4.

[3]许建刚,吴曦 .智能化变电站运维问题探讨[J].供用电,2013 (01).

[4]邱艾超 .员工培训方案的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5(11).

4.水电站防汛工作汇报 篇四

1.汛情回顾

今年清水河流域汛期始于5月下旬,按设计要求结束于11月上旬。整个汛期5-9月(10月、11月上旬除外),流域平均降雨量182.36mm,其中5月降雨量120.2mm,6月降雨量221.9mm,7月降雨量273.5mm,8月降雨量181.3mm,9月降雨量114.9mm,5、8、9月降雨相对较少,降雨集中在6、7月。本汛期第一场洪水于6月27日发生,其洪峰流量为264m3/s(小于设计度汛标准Q10%=1860m3/s),也是今年的最大洪峰流量。本汛期第一场雨发生在5月25日,连续降雨时段分别为5月25日-5月30日;6月9日-6月30日;7月22日-8月2日,8月19日-8月22日,其中因多日大雨,20XX年7月27日11点05分从右岸边坡100余米高处滚下巨石砸坏4#交通洞进口处的一台800KVA变压器;20XX年8月20日20时30分开始持续大到暴雨,山洪暴发,K0+015涵洞小河水位暴涨,对小河两侧边坡和涵洞冲刷严重,于8月21日23时50分,涵洞侧墙被冲垮、涵洞顶板坍塌,从而导致涵洞顶约8m高的回填料被水淘空坍塌,导致毛家河水电站唯一进场交通中断(该路又名新民通村公路),毛家河施工现场成为孤岛。

本汛期无超标洪水,属正常年份。

2.经验与体会

2.1建管处领导高度重视和周密布置

领导的高度重视是确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今年初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完善了《毛家河水电站防汛管理制度》;3月份组织参建单位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重点对防汛工作进行检查;汛前组织各参建单位编制完成了《毛家河水电站20XX年防洪度汛措施》及《毛家河水电站20XX年防汛应急预案》;与六盘水市气象局签订气象服务协议,与电站上游万家口子水情测报中心签订了水情预报服务协议。

精心组织,健全机构是安全渡汛的关键。成立了以建管处主任为组长,各参建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工程防汛工作,防汛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办公室,防汛抢险队,落实了防汛值班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岗位职责。落实防汛物资、设备的储备。

加强与六盘水市、水城县防汛办及都格乡、鸡场乡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和联系,努力配合其防汛检查工作,取得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2.2安全至上,扎实工作

防汛工作是工程安全施工的中心环节,关系着参建各方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确保今年安全度汛,建管处、监理、各施工单位每日均派人24小时值班,对导流洞进口、导流洞出口、大坝左坝肩支护、右坝肩开挖与支护、下游交通桥桥墩施工、公路沿线和施工区域高边坡、洞内渗水等部位进行巡视检查,一旦发现有超标洪水、滑坡、掉石的征兆等紧急情况,立即向防汛领导小组汇报,使事故得到及时地处置不致扩大,从而减少损失。如8月21日,因现场连续性强降雨导致唯一的进场公路桥涵坍塌事件发生后,现场防汛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由建管处召集各参建单位及时充分分析事件性质及对抢险工作的布署。并第一时间上报了业主及相关单位,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件进行安全警示、搭设生活应急通道,同时向金元集团公司计划发展部进行汇报。以初步报告、跟踪报告、分析报告三种方式,填写书面的事件报告单向公司质安部进行报告,在上级各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8月23日上午水电三局搭设完成生活保障应急通道;广水二局经过连续六天的日夜奋战,于8月30日深夜提前完成应急运输通道的抢险任务,这充分体现毛家河水电站建设工地上各参建单位团结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大凝聚力和快速反应的应对能力。

每周五,定期召开周会,组织各参建单位对一周以来工程各部位防汛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查找出防汛工作不足之处,并下达下周的防汛值班任务,确保万无一失。

在每月15日,由建管处组织监理、施工单位进行防汛安全大检查,列出各施工部位的防汛安全隐患,要求施工单位按期整改完成。为了正确观测河床水位,在导流洞进出口和引水隧洞2号施工支洞口低洼处设置了水位标尺,用以准确观测水位,指导工程度汛工作。同时在易塌方和滑坡地带设置了安全标志,用以提示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紧密联系上游万家口子水情测报中心和六盘水市气象台,了解天气情况和电站上游雨情、洪水流量,并及时将天气、雨情、洪水流量传达至工程各防汛部位,使各部位防汛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存在问题

3.1由于施工用电是引地方杨梅变电站的农网出线,施工用电极不稳定一遇雷雨天气易停电导致施工现场无照明通讯信号中断联系极不方便;

3.2施工现场通讯信号覆盖面窄,特别是在大坝区域信号极其差;

3.3水情测报系统距离大坝太远,流量、水位测报欠精确

4.下一步工作计划

4.1虽然现已进入10月,但河水流量及区域降雨持续不停,仍虽继续做好防洪度汛工作的值班、检查、防汛资料的上报等工作;

4.2在20XX年4月10日前完成毛家河水电站水情测报系统的建设;

5.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情况汇报 篇五

一、强化领导,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是全面提升电网管理水平,增强变电站运行安全可靠性,努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供电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今后企业发展有着极其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在标准化建设前,我们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成立了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管理规范》及标准化建设施工管理措施,围绕省公司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总体部署,集中精力狠抓落实。省、市公司领导多次到西郊和北郊变电站改造现场,检查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组织、技术措施,建设进度,并给予指导;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到现场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各项工作做到“严、细、实”,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顺利达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创建过程中,变电工区始终坚持以打造安全性、服务性和可靠性电网为目标,以西郊变电站标准化变电站建设为先导,采取“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重点从人员素质、基础管理、硬件设施、文明生产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变电站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二、超前防范,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安全质量保障

为切实加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施工中人员伤害及设备事故发生,针对工程工作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措施:认真审查承包方的资质和条件;进入变电所进行施工前,公司审查承包方的安全技术措施合格;对承包方安全施工所需的机械、工器具、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用具进行审查。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并通过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对工作负责人和现场安全员进行单独的安全培训,经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现场工作。

加强现场的施工监管。在施工前工区根据施工作业特点及所内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包括设备运行方式、带电范围等),使施工人员对现场的安全措施及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等了解清楚后,由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生效。施工作业中,运行人员认真执行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进入变电所施工必须办理工作票,运行人员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施工人员才能进入现场进行作业,杜绝无票作业。每天作业结束后,由运行人员将工作票收回,次日工作前发出,设备运行方式如有变化,运行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交代并留有记录。施工作业过程中,工区安排专人在现场进行监护,对在带电设备附近施工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护,及时制止各种违章行为,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在变电所内接拆临时电源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指定地点由运行人员监护才能进行。在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禁止施工人员进入变电所进行作业。

三、精心组织,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措施保障

为确保标准化建设工作圆满有序进行,各所站根据建设任务制定详细的保证安全措施及进度表。公司、变电工区在施工开始前制定专门的负责人,协调施工进度及安全管理诸项事宜,工区在每个变电站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监护,定期汇报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主控室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对运行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影响,我们多次到现场进行考察,采取并制定有效措施,保证了标准化变电站建设安全有序进行。主要建设情况及措施:、对西郊、北郊变电站周边环境进行了整理,清除了危及变电站安全的违章建筑、废品回收站、垃圾站等,并对变电站门前的路段进行了重新修整。、新建食堂、车库、收发室、围墙加高抹面、刷涂料 采取措施:防止人身坠落措施,避免人员伤害。、锅炉房拆除、收发室重新装修

采取措施:使用机械作业,避免人工作业,防止出现人员砸伤等事故。、主控楼内交流回路照明回路改造

采取措施:有关低压交流回路作业时,联系变电站人员停电后方可施工,防止出现人员低压感电。、暖气改造、主控室天棚更换、上下水系统改造、地面楼梯处理、主控楼内外墙面处理。

采取措施:在室内进行破拆工作时充分考虑振动问题,防止保护误动造成设备事故;在有二次设备的房间进行室内施工时,用苫布将保护设备覆盖,防止大量灰尘进入影响电子元件运行,更换天棚等高处施工,搭建脚手架将二次设备上方遮挡,防止落物砸伤设备,造成设备短路或保护误动。、室内外设备标识的统一更换

采取措施:更换室内外标识工作由变电工区负责,室外架构上的标示牌由公司协调检修工区协助完成。、所内道路整修

采取措施:在高压设备区域作业,避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防止安全距离不够,导致感电,用小型较矮机械设备施工并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监护。、配套安防设施、防火设施建设 采取措施:制定专人负责加强设备验收,保证设备的可用、好用。

四、规范管理,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行为保障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确保变电安全供电能力,全面建设可靠的电网是省公司对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基本要求。创建标准化变电站绝不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而是把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实到站所建设上,切实做到按标准化管理设备运行、技术培训、优质服务和文明生产。

一是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和工作评价标准实现了细化统一。按照要求,对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包括运行记录)、规章制度建设、站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统一的安全生产、办公及生活设施配置方面的标准;不仅规范了站内的工作,而且有效解决了变电站运行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在工作要求上的不同意见,有效地克服了不同领导、不同人员检查有不同要求、不同标准的问题,简化了运行人员在非生产性工作的负担,得到一线员工的一致赞同。二是将运行管理的标准细化到每位值班员,对照标准将值班员的维护管理、设备熟炼程度和规范操作情况每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运行管理中,突出安全生产这个重点,持之以恒地反对违章作业,针对系统内发生的事故教训,尤其是今年的变电操作事故,结合实际,举一反三,认真查找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和事故处理预案。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标准化建设是全过程的管理,是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积累起来的,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忽视。针对反事故演习活动以往不切合实际、内容空洞乏味、没有起到预防和演练的效果,工区及时采取措施,结合不同季节负荷特点,详细列出典型事故案例,认真加以分析,使值班人员深刻理解事故预想在安全管理中发挥的预防作用。

三是每月将重点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技术问答题下发,强化职工的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通过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职工的专业基础更加扎实,判断和解决日常故障的能力显著提高,从而解决了“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工作标准是什么”的现实问题。通过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有效提升了创建工作质量。在此基础上,组织全市各一二次变电站负责人到西、北郊变电站互查,提出意见、建议,对查出的问题,逐一认真整改,不留死角,狠抓落实。促进标准化建设。

四是以文明生产标准规范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值班人员的言谈举止,接听每一个电话,看似职工的个人行为,其实质体现了企业文明生产管理程度的高低。标准化变电站建设不仅是对运行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实践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为变电运行人员营造一个学技术、促技能的良好氛围,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生产再上台阶。

五、突出特色,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持久创新 标准化变电站创建工作对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标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标准化变电站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变电工区推陈出新,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及颇具新颖、实效的变电站管理模式,提高了标准化建设的水平。

特色一:安全文化系统的导入为变电站营造安全氛围。变电站场地安全提醒牌和室内安全警示图片将企业文化理念大量导入变电站,时刻提醒运行人员确保安全。“把隐患当事故跟踪,把违章当事故处理”、“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安全是家庭的靠山”、“安全措施重落实,互相监督保安全”等安全理念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事故的贴近性、预防的重要性和无知的可悲性。同时变电站场区及所内道路的整修,使场地整洁、道路畅通,采用标准固定遮拦,使作业现场安全措施布置方便、可靠。

特色二:新技术、新装置的大量引进,使管理手段更趋先进,科技自动化水平明显提升。西郊变电站建立了智能巡视系统,增强了巡视的可靠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利用掌上电子操作票专家系统,实现微机五防开票、操作功能,杜绝人员擅自解锁操作现象;新型地线和地端的选位安装,杜绝了接地线挂错位置或误触误碰的发生;利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工作票的网上远传、审核和缺陷管理的网上流转,提高了工作效 率,节约了成本。

特色三:全面推进变电标准化操作准备会制度。在操作前进行现场勘查,根据勘查情况,全面分析作业及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关键点,做到人人清楚后,指定专人进行风险控制。同时根据工作任务,进行人员分配,做到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标准化操作准备会和全过程录音等好经验、好做法满足了动态变化中的安全要求,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了操作“零事故”。

特色四:行为规范高标准,定置管理细要求。工区各站主控室、资料室、休息室、会议室、厨房等的所有可移动物品全部实行定置定位管理,并悬挂定置定位图表。强化变电站半军事化管理来塑造企业形象,展示职工风采。站内办公、生活环境幽雅整洁,职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军人作风充溢全站。

特色五:图纸、资料、台帐齐备且实现了电子化管理。目前站内图纸资料整齐、存放有序,达到能方便查找、随时取用的要求,而且还将目录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为设备检修和现场培训提供完善的基本资料。此外,通过建立常用生产指示图表、规范常用资料夹(盒),规范存放地,使杂乱无章的资料和表格得到规范管理,使现场面貌一新,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

特色六:现场设备管理清晰、实用。根据标准,使设备标识全面清晰,一次设备标示均采用白钢材质,按标准尺寸制作,名称四重编号,全部设备的接地装置外漏部分均涂黄绿相间标示。二次设备保护屏全部采用统一标示,名称编号及操作更加清晰,使得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现场管理更加规范且具有适用性。配电箱统一粘贴标牌标明用途,箱内开关有明显的标识。使变电站设备管理统一规范、焕然一新,为有效杜绝人员责任事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了现场工作的快速性和安全性。

特色七:后勤工作实现物业化管理,减轻了运行人员负担。对变电站的环境、绿化、生产办公设备以及卫生间、淋浴间、厨房的改造完毕后,全部实现了物业化管理,有效减轻了运行人员工作负担,既确保了运行人员能够专心安全生产,同时也为变电运行环境规范管理提供了专业保障。

特色八:生产办公设施统一装备。对办公室、会议室、控制室需要的桌椅、电脑、标签机、传真机、扫描仪、资料柜等予以规范装备,有效改善了变电站生产办公环境和办公设施,为提升现场日常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资料管理、站务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全面推行生产管理系统运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6.变电站标准化创建工作汇报(共) 篇六

亲爱的领导和同志们:

今天,节电(集团)公司区新农村标准化变电站的施工现场举行隆

重的仪式。这是对我局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鼓励和推动。为此,我代表

全体干部职工,衷心感谢省集团公司和工作委员会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好机会!

我们真诚地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来检查和指导工作!

它被称为泸州,是先秦文化的发源地,苏轼文化的起源,是冯酒文

化,民间艺术聚集的地方,也是交通运输发达的农业县。

全县总面积 1179平方公里,人口 51 万,17 个乡镇,250 个行政村,12 万电力客户,年销售额

1.3

亿千瓦时。该县实现了 100%的村庄输电率。被市委,市政府列为“ xxx ”规划目标县和“撤县建设城市”。

我局对 35 个变电站的 3 个变电站拥有管辖权。它已达到目标,目 前正在创建一个目标。主变压器容量为

25.6

MVA,基本满足供电区工农 业生产和居民用电需求。其中,变电站位于县城西南部,1 月新建并投 入运营,有名值班员,平均年龄 28 岁,大中型。

名毕业生。经过 6 年的电网建设和改造,10 kV 和 0.4 kV

线路设备的供电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 xxx ”规划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该局先后获得省级电力公司省委“省级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委“园林式单位” 和“行使示范单位”。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都在争取先进的项目资金。单位 “平等荣誉称号。

下面,我将向领导和同志介绍标准化变电站的建设情况: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开展标准化变电站建设 标准化变电站的建设是本集团管理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

电网管理水平,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市场竞争力,规范和规范电力管理。对于实现整个系统“ xxx”规划的目标,促进未来地电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基于这种理解,在创

建合规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建立安全,服务导向和可靠的电网的目标。以陈村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为先导,采用“建立典型,示范,带动,全面

推进”的方式。注重人员素质,基础管理,硬件设施,文明生产等,全

面提高变电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关注集团公司标准化变

电站建设的总体部署,县局领导将审查情况,明确目标,精心组织,集

中实施,“保持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并一如既往地继续贯彻落实《标准化变电站建设规范》要求,不

断加强安全运行,工作标准,技术培训和文明生产工作,切实发挥县级

调度管理职能,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有效促进全球标准化

和科学管理。标准化变电站的成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标准化变电站建设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保证变电站安全供电能力,全面建设可靠

电网,是省电力集团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基本要求。标准化变电站的创

建绝不是一个肤浅的文章,形式主义,而是对电站建设实行规范化,精

细化管理,实用管理设备,技术培训,优质服务和文明生产。结合实际

情况,完成了四项主要任务:一是对每位服务员进行操作管理标准的细

化,按照标准对值班人员的维护管理,设备熟悉程度和标准操作状态进

行定量评估和评估。结果是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在运营管理中,突

出了安全生产的重点,并且一贯反对非法运营。

针对系统中发生的事故,特别是近两年的变电站运行事故,结合实际情况,对事故的最根本原因

进行了认真研究。制定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计划。每个员工每个月都应

该结合各自的职位编写安全经验,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实际联系和典型

经验的优秀文章,在自组织《安全月刊》上发表,并发表系统出版物的文章。基层站工作人员,县局给予 50 元奖励。这些微妙而循序渐进的安全和保障教育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工作责任感。标准化建设是

整个过程的管理。它是从一个一个,一个字和一个行累积的,并且可以

忽略不小的部分。今年 4

月,当变电站检修保护屏时,值班人员用湿布擦拭测量和控制单元。视察员找到现场阻止它,并及时召开安全分析会

议,让他知道车站的同志接受了良好的安全预警教育。事故预期活动不

切实际,内容枯燥乏味,没有预防和锻炼的效果。生物技术部门及时采

取措施,结合不同季节负荷的特点,典型事故案例的详细分类,认真分析,使值班人员深入了解。事故预计将在安全管理中发挥预防作用。

二,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完善合规管理制度,编制《县级调度规程》,系统打印《标准化变电 站达标制度汇编》,修订《现场运行规程》,标准设备操作标准,实行分级管理,设备完整率达到 100%,最初形成了 比较完善的变电站运行管理系统。这些明确的规则,明确的责任和有效 的规章制度不仅在标准化变电站的建设中起到了倍增作用,而且为工作的创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发布月度重点,针对性和实用性技术问答,加强员工的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通过技术竞赛和岗位培训活动,员工的专业基础将更加扎实,日常的缺陷将得到评判和解决。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从而解决了“什么工作,如何工作,什么是工作标准”的真正问题。同时,采用“请进出去”的方法,聘请生产部门,工作委员 会领导和专家指导现场标准化建设工作,找到薄弱环节,提出纠正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有效提高创作工作质量。在此基础上,组织变电站运营 商到供电局 110kv 变电站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进标准化。我们始终 将实现合规的工作与“零违反站站”的创建相结合,努力成为 ” 安全型,学习型员工 “ 活动,并将标准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渗透到变电站运营的 每个环节,最后满足熟练掌握现场操作程序,操作程序和操作技能的值

班人员的标准化要求。四是按照文明生产标准经营人员的日常工作。值班人员的言行,回应每一次电话,看似员工的个人行为,其实质反映了

企业文明生产管理的水平。

标准化变电站的建设不仅是文明语言和操作人员礼貌的基本要求,也是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奉献,一定文

化素养,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队伍。技能。

因此,我们从现实出发,为变电站运营商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技术氛

围。鼓励在职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教育。

两名服务员获得大学学位,三名学员进行函授学习,使他们的文化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更适合标准的变电站工作要求。截至 7 月日,该变电站共安全运行 934 天,无任何责任事故,安全事故,设备运行事故,一类设备的完整率达到 100%;电压质量合格率为 99.81 %,功率因数为 0.90;税率从标准前的 62%上升到目前的 90%,电力年销售额从过去的 1,100 万千瓦时增加到目前的1467 万千瓦时。工人的精神得到了更新,文明生产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经过详细的自查,报告被提交工作委员会接受,检查开始时发现 的问题经过仔细整改,逐一纠正,没有死角,并予以实施。

在今年年初,他们再次被报道审查。变电站通过了标准,效果良好。该局的标准化已 经建立了一个学习帮助的代码 三是不断总结实现标准的经验,全面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的标准化标志着安全,服务和可靠性网格的综合 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未来标准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土地促进了所有工作任务的完成。

安全生产保持良好势头,利润实现“超过一半的任务超过一半”,六个标准电源单元通过验收测

试。为配合新农村建设,公司投资 28 万元,完成了四个村组低压线路的改造。

“管理年”活动取得了实效,逐步形成了“敬业,诚信,规

范,管理”的企业文化。公务员之家

: 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创建标准只是一项分阶段的工作,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全面 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稳定电力保障能力,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才能在竞 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决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

机,以现场会议为出发点,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坚持不懈地 做好标准化变电站的建设。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变电站创建工作,完成三个变电站合规任务;二是把重点放在“拆迁县建城”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打造电力服务品牌,全面建设安全,服务第三类是引导员 工认真实践

7.电站技术方案汇报 篇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网络结构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与之相适应的电力工业也在飞速发展, 特别是数字技术、通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变电站的发展也就非常迅速。我国第一座数字化变电-翠峰变电站于1998年3月3日建成投产后, 近几年数字化变电站进入高峰建设期。在IEC61850 (DL/T860) 标准实现“一个世界, 一种技术、一种标准”为理念的新信息交换标准的推广应用下,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中国“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的蓝图, 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节点, 智能变电站的提出及发展加快了步伐。国家电网公司要求2011年以后的新建变电站全部按照智能变电标准建设, 贯彻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理念, 有针对性地开展智能变电站改造。

目前智能变电在设计、建设、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发展和完善。

2 一次方案的特点

2.1 智能变电站的实现模式

智能变电站是指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 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 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 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目前常用的结构模式有智能化设备+测控装置或常规一次设备+智能组件通过网络系统来实现智能变电站功能要求。

2.2 一次设备特点分析

一次设备全为常规设备, 如互感器、避雷器、隔离开关及断路器组成。常规设备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寿命较长, 便于维护, 且价格低, 与非常的互感器和智能断路器相比存在很多问题。

非常规互感可以输出模拟量信号和数字量信号, 直接用在电子式计量和微机保护设备, 适合二次智能化、网络化和系统数字化的需要, 因为它的动态范围变化较大, 可以用作测量和保护功能, 且具有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测量频带宽等特点。这些特点是非常规设备不具备的。

智能断路器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新型传感器和微电子应用的基础上上研发出的新型的断路器二次系统。其特征表现为: (1) 运用数字化控制装置、电力电子技术组成的执行单元代替传统的带有机械结构的辅助继电器和辅助开关, 用电压波形控制跳、合闸角度, 以精确地控制跳、合闸时间, 从而降低暂态过电压幅值; (2) 首先检测电网中断路器断开前一瞬间的各种工作状态信息, 然后自动地选择、调节操动机构和灭弧室状态相适应的工作条件, 改变常规断路器的单一分闸特点; (3) 新型传感器与数字化控制装置相互配合使用, 可以独立的采集运行数据, 检测出设备的故障和缺陷, 并在缺陷变为故障前发出报警信号, 以便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总之, 智能断路器提高了机械系统的可靠性, 并与计量、控制和通信等功能集成在一起, 使电力设备呈现出模块化、系统化优点, 正是常规断路器所不能比拟的。

3 二次系统方案主要特点

3.1 网络结构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中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星型拓扑以及汇合型拓扑结构。

延津110k V胡堤智能变电站采用了110k V智能变电站的典型结构方案。在逻辑方面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站控层主要由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主机组成。它的作用是提供站内运行的人机联系界面, 控制间隔层、过程层设备等, 是全站监控、管理中心, 并与远方监控/调度中心通信。间隔层主要由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相量测量系统组成。它的功能是在站控层及网络失效的情况下, 仍能独立完成间隔层设备的就地监控。过程层 (设备层) 主要由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构成。它的功能是具有实时运行电气量的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控制命令的执行等功能。

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的硬件设备分别接入相应网络, 通信规约都是以IEC61850标准为基准。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采用制造报文规范 (MMS) 与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GOOSE) 通信, 采用单星型以太网结构;间隔层之间、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采用与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GOOSE) 和采样值传输报文 (SV) 通信, 采用单星型以太网结构, GOOSE报文及SV报文采用网络方式, 并共网设置。

分析本站的网结构的特点, 全站分为三层两网组网结构。采用的单星型结构是在网络中设置一个中心交换机, 其他的所有交换都与其连接以形成一个星型网络结构。由于在网络中属于不同交换机的任何2个IED之间通信仅仅需要两跳, 所以其网络时延比较小, 但是, 此结构没有网络冗余。如果中心交换机出现故障, 则所有与其相连的交换机都将成为网络孤岛, 如果一个上行链路出现故障, 则与其相连的所有l ED的数据将会丢失。

3.2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监控

本站的交直流电源结构是采用了将交流电源、直流电源、电力UPS、通信用直流变换电源 (DC/DC) 及事故照明等装置组合为一体的电力交直流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共享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 统一监控的成设备,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智能模块化设计, 由统一的微机监控系统监控:直流电源、电力UPS电源、交流电源、通信电源及事故照明的各种模拟信号和开关信号, 由总监控单元统一状态显示和故障处理, 并可根据蓄电池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均充、浮充自动转换, 完全实现电池智能管理。

监控系统采用集散式系统, 使监控工作更快捷、更稳定, 并且监控单元按电源三级监控系统的思想设计, 负责收集、处理、上传配电、模块各监控板的数据, 装置能根据直流系统运行状态, 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 对整个系统实施控制和管理。监控系统功能模块化设计, 任意部分故障, 不影响其它部分正常工作, 可靠性高, 便于维护更护, 与成套装置中各子系统通信, 并可与上位机通信。采用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器, 人机对话友好, 可实时显示、修改各种信息及参数, 采用多层密码保护, 操作和设置的自动纠错, 强大的在线帮助, 智能化的电池管理, 大容量历史告警记录等, 形象的原理图动态显示, 直观清晰的各部件、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告警信息。便于维护人员对设备的维护和故障点的查找。因此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提高了智能站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性。

3.3 时钟同步对时系统

全站采用GPS和北斗卫星双时钟源配置, 站控层用IEEE1588网络对时, 其他层用IRIG-B码对时, 对时精度达到ns级, 从而对计量、故障测距及PMU的要求提高了同步对时的精确性。

本系统采用了精准的测频和智能驯算法, 使振荡器时间频率信号与GPS卫星/北斗卫星/IRIG-B码时间基准保持精准同步。该装置具有智能状态切换功能, 能够智能识别GPS、北斗接收系统的稳定性, 并提供相应时间基准配置方法。一方面可以设置GPS卫星、北斗卫星任一参考源为高中低级别参考源, 如果主用参考源不稳定或不可用时, 它可以能够自动循环切换到低一级别的备用系统上, 如果这两种系统都不能用时, 它可以能够自动切换到守时单元模式。另一方面, 运用了可以“智能学习算法”的GPS时钟, 在驯服晶振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晶振的运行特性, 把这些学习到的相应参数存储在板载存储器中, 当IRIG-B码时间基准出故障或不可用时, 可以自动切换至内部守时状态, 并依据板载存储器中的参数对晶体振荡器特性进行补偿, 使守时电路继续提供高可靠性的时间信息输出, 而且避免了由于晶体振荡器老化造成的频偏对守时指标的影响。当参考源恢复正常时, 系统会按相应级别自动切换到正常的参考源系统, 从而达到无缝切换。该系统装置采用了全模块化即插即用的结构设计, 具有支持板卡热插拔, 配置灵活, 维护方便的特点。为今后建设三网合一或四网全合一的同步网打做好准备。因此时钟同步对时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4 总结与展望

本站技术方案针对一次设备采用了常规设备加合并单元来实现输出数字化信号, 没有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或光电式互感器和智能断路器直接输出数字化信号, 这种结构模式是符合我国当前电力设备发展的基本国情。因为目前的电子式互感器和光电式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验证, 一次设备的在线监测功能的实用化、可靠和可信、顺序控制对一次设备的要求有待进一步的测试。

由于二次系统的结构模式需要与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安全化共同发展与改进, 本站技术方案的二次系统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合理分层和监控。此外, 在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的道路上, 需要国内电力设备传统的一次、二次生产厂家加强合作, 按照统一的通信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备整合、站域控制进行开发更加成熟、稳定、可靠的智能化一次设备和一体化监控系统。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应该以达到信息共享标准化、通信平台网络化、全站信息数字化为目标要求, 实现信息自动采集、计量、测量、保护、监测、控制、等重要功能, 最终达到国家建设“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的智能电网”的高级功能要求, 从而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变电站。

参考文献

[1]Q/GDW 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S].

8.电站技术方案汇报 篇八

安江水电站厂房属于低水头灯泡式厂房结构形式。厂房进口流道和尾水流道均为由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方圆变化的曲面流道。

厂房进口流道进口为矩形,进口底板高程▽136.4m,顶部高程▽151.2m,宽度为13.674m,为方转圆水工曲面。厂房尾水流道为圆转方曲面,上游接尾水钢衬管,下游渐变为方形出口。出口底部高程▽137.32m,顶部高程▽150.28m。宽度12.96m。

流道截面如图所示:

本厂房流道截面均由同半径的4个1/4圆弧与直段相切,形成一倒圆角四边形,再扩散放大或缩小形成。

2、流道模板传统制作方案

使用传统的流道模架制作安装方法,使用木料较多,拆除安装繁琐,配合施工的劳动力较多,现场安装时间长。

3、方案优化必要性

(1)传统方案的弊端

传统的制作方法是流道模架制作好后,以单片为单位运至现场安装,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拱架采用12cm*12cm松木制作,曲面模板材料为5.5cm松木板,需要大量木方进行加工,造成原材上的浪费。2)拱架在场内拆除和现场安装时,需要进行二次拆卸和安装,过程繁复,不利于安江电站紧凑的施工节奏。而且,分开拆装的拱架和模板较为零散,安装或拆除过程中,需要使用吊装设备的时间较长,增加了成本投入。

(2)新方案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新方案是把4片模架和相应模板在场内连成一个整体,将原来制作拱架的12cm*12cm木方改为10cm*5cm和10cm*10cm两种,面板材料厚度从5.5cm改为2.5cm,增加了拱架整体性,在场内拆卸和现场拼装过程中,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劳动力投入,但由于模架安装对设备依赖性强,所以占用门机时间较长。

该施工方法具有结构合理、节省木料、加快进度、节省人工、但会增加设备使用时间等特点。

4、应用效果

装配式流道模架制作方案(优化后方案)相当于大钢模技术的延伸,采用此方案主要有三点好次:a模架所采用的5cm×10cm方条较以前所用的12cm×12cm方条便宜;b节省人工,现场安装流道时,有5个木工就可以完成;c现场安装时间快,整个尾水流道(28.5m长)3天就安装好所有模架;此方案的缺点就是装拆模架要门机配合,占用设备时间长。与原方案效果比较:4个半套流道模架木料共节省60m3;木工节省12人2个月;4个流道模板安拆时间共节省工期20天;采用装配式流道施工工艺后,降低施工人员投入,工程进度加快,整体稳定性好。

5.创新点

(1)本项目在二局水电工程流道施工中属节约型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模架制作安装方法;(2)较好的解决了本工程的施工人员紧缺和工期紧张的问题;(3)易于操作,提高了实用性和经济性。

6、项目技术总结分析、改进提高

9.电站技术方案汇报 篇九

北京送变电公司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 1.1工程概况

1、工程选址及自然条件:

高头220kV变电站位于廊坊市文安县西北部南舍兴村东南,106国道103.5 km处东侧,东临铁路干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变电站坐东朝西,东西长164.5m,南北长137m,征地各向外延伸2m。

2、建设规模:

终期规模为3×180MVA,本期规模为主变压器2×180MVA。220kV侧11个间隔,110kV侧18个间隔。

所区总占地面为24025m2(36.03亩),其中围墙内占地面积为22536m2(33.8亩),所外道路占地面积541 m2。

所内总建筑面积:1683.26m2。

3、工程职能部门:       项目法人: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项目运行及管理单位:廊坊供电公司

设计单位: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北京华联电力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送变电公司 承包方式:

包工包料

工程质量目标:保证贯彻和实施工程主要设计的技术原则及国家、行业颁发的规范、规程;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并超过质量评级优良标准。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5年版)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试行)2005版》标准,同时要争创电网公司优质工程。

1.2 1.2土建建筑结构布局及特点

1、变电站坐东向西,变电所由北向南共分4个区域:220kV架构及设备区;中央控制楼(檐高8.4m)及主变区;泵房、室外电容器、10kV配电室区;110kV架构及设备区;均自西向东成长条形布置。道路环绕全所。由于所区自然地平低于百年洪水位,对所区进行了场地回填,并在所区围墙外侧设置了素混凝土散水,以保护围墙基础,防止破坏。

2、工程施工特点:工期紧;同时质量目标定为创国优项目,施工中要做精、做细,特别是装饰装修项目更要精益求精,观感得分率要达到95%以上;设备支架及架构基础为杯口连接,土建施工中要加强过程控制,保证预留、预埋准确,给安装创造条件;每个区域施工本着先深后浅、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进行安排。

1.3 1.3土建主要工作量:(1)全所建筑物有中央控制楼1097.56 m2、10kV配电室513.7 m2、消防间32.5 m2、联合泵房46.15 m2。(2)所外道路57.1m,所内道路5560m2。(3)所区围墙长603m,所区绿化面积11600 m2。(4)所区电缆沟长1050 m。

(5)室外架构及设备大小基础共计567个,挖土方量为15373立方;回填土11973立方;基础混凝土2173立方。

(6)场地平整需填土方量23051 m3,最终购土量为20000 m3。

二、施工进度及完成情况

我公司自2006年4月15日正式开工以来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排除地方各种干扰。至2006年11月30日止,各项土建工程均已全部完成。

从施工准备开始一直使用国际通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软件制定详细、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进度进行跟踪、滚动管理,关键时倒排计划。施工过程中根据天气和实际进度进行及时调整,同时采取了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增加加班、部分改用商品混凝土等有效措施,工程最终顺利完成。

三、工程管理

1.4 3.1质保体系的实施

高头220kV变电所工程是廊坊电力公司重点工程、是创优项目,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使工程按预期的目标进行,确保工程按期竣工。我项目部为实现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经营管理理念,本着“让业主放心,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意识,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崇尚科学、服从设计、尊重监理、誓创优质工程”的施工口号,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大工程组织力度,加大工程协调力度,加大工程管理力度,做到事前有筹划,过程有控制,事后有落实,为工程的可持续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我项目部严格执行我公司的《质量保证手册》的各项条款,使每个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责。

1.5 3.2项目部制度管理

我项目部开工伊始,认真收集廊坊电力公司下发的各种制度文件,仔细研究北京华联电力监理公司编制的高头变监理细则,结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高头变的实际特点,特编制本工程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实施前召集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对实施细则进行充分的讨论,集思广益,使每个管理人员都积极主动参与项目部的管理,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明确自己在工作中应尽到的职责,把制度贯彻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3.2.1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就是生命。根据我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的要求,结合高头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了班组、施工队、项目部三级质检机构,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和检查。每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开工前、竣工后以及工序转接间都及时以书面形式申请监理验收,对于监理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实现了质量的闭环运行。严格履行施工检查验收制度、旁站监理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极大地规范了施工质量管理行为,确保了施工在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下运行,为达标、创优、创一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夯实了生存基础。

3.2.2加强技术管理

坚持施工要开展,技术是先行的技术管理理念。工程伊始对所有参战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积极组织管理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强大的技术团体认真审图,加强内审,加强内控。同时积极响应监理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消除施工疑虑,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了服从设计,尊重监理。根据具体工作对象修订了原作业指导书,使得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各单位工程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交底,使得每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明白技术标准和施工要领,确保工程按技术要求正确施工。过程中严格履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技术检验制度等,使得技术管理更趋标准化、规范化。

1.6 3.3项目部施工管理

总体规划,分步落实。项目部组建之初,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认真学习北京送变电公司《项目部管理办法》,进行项目工程的全面质量、技术、安全交底。培训结束后对所有人员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允许进入项目部。在此基础上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学习《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办法》等,实行目标管理,量化控制,使每个施工人员通晓工作目标,技术标准,达到施工行有根、动有据,使得施工在质量、技术、安全方面一直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与此同时积极响应监理对项目管理的良好建议,丰富完善自身管理体系。积极主动与监理配合,按程序、按标准、按事先约定及时上报,及时反馈,极大地促进了项目管理的有序顺利进行。

1.7 3.4施工过程管理

3.4.1加强材料管理

工程施工用材料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按我公司程序文件要求,我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材料管理制度实施细则。首先由技术部门根据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物资备料计划,经总工审核,由项目经理批准后交付物资部门按公司规定进行采购,对于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及资料复核及相应复检,并及时申报监理复查,以确保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在材料使用中,为保证对所用材料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编制材料跟踪台帐,填写材料发放记录,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质量问题记录,并通报相关部门及厂家进行最终确认,不合格材料及时退出现场,把住了材料关。同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编排物资进厂计划,既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又避免了物资积压,给施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于厂家资料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内部台帐清楚,出入手续健全,保证了资料与施工同步进行,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管理理念。3.4.2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我项目部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施工,使之成为一种施工程式,并使每个施工人员将其上升为施工习惯。

首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深刻的图纸审核,然后与设计及甲方进行图纸会审交底,统一认识,再进行内部分项技术交底,严格履行设计变更及洽商手续,精心施工,最终通过验收移交甲方。

在施工过程中,聘任有资质的人员持证上岗,确保使用的工器具、仪表、设备的安全、正确、有效。对所使用的材料、安装设备进行严格的开箱检验。及时详细地填写施工记录,做好标识,确认无误后申请公司质量处进行鉴定。对于所发现的问题以工程修复单形式下发项目部限期整改,并跟踪修复情况,使每个施工环节受控,并可追溯,最终申请监理对各单位环节进行检验判定。3.4.3加强质量检验

执行《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和《最终检验和试验程序》确保施工的过程质量受控,并保证最终质量达到优良。为实现这一目标,每道工序实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上道工序不完善,严禁下道工序施工,严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或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和处理,杜绝隐患,以确保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按照《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已出现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实现工程质量的不断改进。按照《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施工过程中坚持边施工、边检查、边记录,原始记录数据准确可靠,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为施工工艺不断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3.4.4加强机具及仪器管理

合格的机具及仪器是质量的保障。本工程投入了大量机具及仪器,为确保质量可控,施工具有可追溯性,我项目部严格按程序文件要求设专人进行管理。首先由项目部根据需要及先后顺序向总公司申请相关设备,对于所到设备进行严格的有效性确认,并及时将有关证明报请监理审核,杜绝了不合格机具及仪器进入施工现场。编制并颁发了机具操作规程,保证了机具的正常操作,确保施工顺畅。并且严格执行机具月检制度,认真填写检修记录,保证了其功能完备,性能良好标识清晰,在有效使用期限。3.4.5加强信息管理

信息是工程控制和协调的基础。为适应市场变化和现代化管理要求,加强工程控制的有效性,项目部配置了电脑3台,黑白及彩色打印机2台,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扫描仪各一部。用先进的现代设备对施工情况进行如实的记录。同时项目部建立健全了明确的信息沟通网络(内部沟通网络),明确各部门负责人通讯方式。并积极响应以业主,监理为核心,各有关单位为成员的“施工现场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外部沟通网络)。以上诸多措施保证了项目部与公司的快速信息反馈,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形式和供电公司、监理、设计院进行沟通,使得各种信息能够正常快速的传递,极大的保证了各种问题的合理快速解决,保证了控制与协调的有效性及顺畅性。

3.4.6加强档案管理

档案是工程静态管理的集中体现。为真实、准确、全面反映施工全貌及其管理过程,加强资料的可追溯性和复核性,我项目部加强了此方面的工作。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认真研读供电公司档案要求以及我公司的相关规定,再与监理进行探讨,统一并规范了报验程序、报验项目、报验格式,明确了工程质量验评范围及划分表,商定了施工记录及调试报告格式,规定了工程资料整理方案和组卷方式。理顺了思路,顺畅了管理,为资料与施工同步奠定了基础,为工程顺利移交,达标投产创造了条件。

1.8 3.5加强安全管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管理理念。贯彻我公司项目管理要求,组建之初进行了安全交底,开工之前申请总公司安监处进行开工前的安全评估,评估不通过严禁开工。针对本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项目部制定并颁布了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票、安全保障、治安、消防等管理制度,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治安、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制度上墙,责任到人。项目部每月进行安全总教育,施工过程中每星期设置一个安全日,班组每天施工前进行安全教育。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中包含相应安全交底内容,极大地保证了安全施工。对于关键作业、重要环节要求专职安全员必须旁站监督。同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重要作业安全交底制度。加大安全宣传力度,采用了集中的安全宣传栏、安全宣传园地、黑板报和场内张贴安全标语、操作规程及警示标志等多种形式。做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意识根植于每一个施工人员心中的目的。

施工到六月份时积极响应网公司号召,开展一系列安全月活动,组织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宣讲安全知识,并开展了安全知识问答竞赛,评选优秀个人和集体。通过安全月活动,安全工作深入到每一个施工环节,极大地保障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1.9 3.6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企业文化与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项目部制定了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严格考核。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资料管理。形象方面,职责上墙,制度上墙,统一着装,佩带胸卡上岗;加强成品保护,材料堆放整齐,标识清晰;施工现场设垃圾箱,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开展分区劳动竞赛,实行挂牌施工。建立游艺室,配备娱乐设施,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同时,加强生活区环境卫生建设,搞绿化,铺草坪,种鲜花;加强食堂管理,提高饭菜质量与品种;建立宣传橱窗,及时报导施工现场的成绩和不足。总之,通过以上诸多措施,不但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创优质工程措施

为了落实华北网公司领导对廊坊高头220kV变电所工程质量的要求,实现该工程“确保达标投产,保电网优质工程,争创电力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公司组织强有力的技术力量成立了施工创优工作组,编制了《高头220kV变电所施工创优实施规划》、《创优工程亮点实施细则》。明确了建筑工程的5大工程亮点:①进站大门及围墙、②站内道路(包括井盖、雨水篦子、巡视小道、绝缘地面)、③电缆沟盖板、④中央控制楼及附属建筑内外装修、⑤混凝土基础。提出了亮点工程创优指标并细化每个施工部位的施工工艺。施工中严格执行,注重每一个细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达到良好的效果,现简单列举如下:

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达到混凝土内实外光的效果,基础施工时采用抛光木模板,按基础尺寸定型制作,采用60×100mm木方作加密肋,四角楔口连接,对体积比较大的主变及架构基础采用对拉螺栓进行模板加固,拆模后无变形和边角漏浆现象;在设备基础中为避免杯口变形的质量通病,加工定型钢板杯口,收到良好的效果。2.在施工工艺上,采用“样板制”施工,如外墙干压陶瓷砖镶贴以消防间作样板,即施工方案一经确定,所有同类问题按此施工,不得随意改动。特别在装修方面,为吸取众家所长,经多方考察同类优质工程后,请装饰专业人员设计装修方案,制作精美逼真的效果图,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磋商最后确定。

3.马路施工中为保证其本身的弧度,采用定弧模板及压滚分5米一段进行浇筑,表层用日本加滕马路抹平机进行压光,保证了马路弧度的均匀和表层的光洁。绝缘地面面层采用干硬性砂浆镶嵌花岗岩块料石,满足绝缘地面功能要求,雨水能及水散流,同时亦保证了颜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围墙大门采用华北电网公司典设方案,美观大方。其它墙体抹灰前采用了加胶水泥浆处理基层有效地控制了涂料面层出现龟裂的质量通病。5.电缆沟施工盖板采用仿大理石无机复合电缆沟盖板,为保证铺盖稳定、平整、整齐,沟壁顶面砂浆找平时预埋铝合金线槽,安装盖板时,槽内填嵌橡胶带。

6.其它诸如墙面抹灰不同材料基层交界处铺钉镀锌钢丝网、屋面防水细部做法、防渗混凝土施工缝及预埋件的防水、止水等等细部做法均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同时我们还在装饰装修方面积极主动提出改进方案与多方协商确定,如主变油池上加盖铸铁篦子;所区照明布置改用深圳海洋王公司方案采用防眩通路灯和防震投光灯,还另外将普通广场灯更换成高级庭院灯;中央控制楼内电采暖(电热膜、电热板)方案更换成中央空调系统,既改善了采暖效果又节能;为提高使用功能增设中央控制楼不锈钢无框玻璃门、不锈钢玻璃隔断、电动感应门等等。

7.进入九月份,是进一步实施、完善和突出创优工程亮点的施工高潮期,施工质量管理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艰巨。收悉廊坊供电公司关于质量月活动的实施规划后,围绕“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的质量月活动主题,结合工程创优实施情况,依据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布置、组织学习、提出要求、落实责任,并开展了质量知识问卷考试、质量大检查、质量竞赛评比、总结等质量活动,并向相关各级领导和部门作了成果汇报。通过建设管理、监理、施工、设计等多家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的质量样板工程检查评比活动中该工程被评为“质量样板工程”。

五、工程质量评定

本工程于2006年4月15日开工,至2006年11月30竣工,全部完成合同所要求的施工项目,经我公司三级检验,工程监理确认:分项工程274个,合格率100%,分部工程48个,合格率100%,单位工程7个,均达到优良等级,施工资料齐全,具备竣工监督检查条件。

六、结束语

我项目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断努力优化管理,提高施工工艺,大力弘扬我公司的“团结互助、求实创新、四海为家、优质服务”的企业精神,为业主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确保优质完成高头220kV变电所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以一流的工程质量回报供电公司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

在紧张的施工期间,廊坊供电公司领导百忙之中多次亲临现场,对我们的施工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并询问现场施工情况,帮助工地解决实际问题,给我项目部创造了有利的施工条件。华联监理公司不论严寒、酷暑,始终同我们一起战斗在生产一线,不间断进行旁站监理,在验收中多次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严把质量关,使施工质量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大力配合高头变的施工工作,及时派专业设计人员到现场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是这种有力的领导和密切的配合给我们的工程施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使我们能够按合同要求优质高效的完成整个变电站工程的施工任务。

上一篇:安全四不放过下一篇:游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