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克服(共7篇)
1.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克服 篇一
企业培训,是企业实施有效人力资源管理及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企业重视。但是,企业培训应该克服弊端,以求取得最佳效果。
一.出现培训对象错位
主要表现是一些岗位的骨干,本应该跟上知识的更新,但是由于工作脱不开身,长期不能得到外出培训的机会。往往出现让工作一般、能离开的同志“顶替”现象。
二.重理论,轻实践
企业培训时,往往只注重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却忽视了对员工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理论与实际反差很大。由于忽略实际技能培训,使被培训员工的说与做的能力,成了两回事。
三.重文凭,轻技能
有的企业重视各级干部的文凭取得,甚至出现企校联合办班,给干部提供追赶时髦、拿“大”文凭的机会,却忽视了技能工人的培训和企业的实际需要。
四.培训缺少规划性
今年企业培训一点这内容,明年又换新材料,培训知识没有系统性、连续性。培训应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做到善始善终。
五.培训管理不严格,考核评价脱节,被培训人员无压力
应该重视企业培训效果的考核,也为下一次培训提供经验和思路。有的时候,甚至是花钱不少,却没有在生产经营中真正发挥作用。
2.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克服 篇二
关键词:朗读教学,克服弊端,创新模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然而,随着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朗读这种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却出现了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目的性不明确以及朗读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目前朗读教学的弊端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上更注重老师的讲,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的讲课已经占用了课堂很多的时间,学生对课文能做到充分朗读最多也就几分钟,朗读训练过于形式化,如雁掠过,不能达到朗读的效果。甚至在课堂上老师虽有朗读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实际上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读完,老师就示意学生停止,然后老师就要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的朗读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更别说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二)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花样翻新。在朗读教学中,老师们绞尽脑汁地变换着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其实效果不佳。另外,老师在朗诵前没有明确的朗读要求;在读的过程中,也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兴致勃勃读完以后,没有老师和学生的评价反馈,这样导致学生在读的时候不用心,只是接受老师的命令被动地朗读而已,朗读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学生甚至会养成不认真的习惯。
(三)朗读训练的面较窄
语文老师在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朗读的时候,往往只重视班级的尖子生的朗读表现,对他们或指导或表扬,而一般其他学生几乎就像是听众,这样的朗读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发展,其朗读训练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教学中,有的老师认识到了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读去感悟,所以在课上也安排了朗读训练,但朗读指导方法过于单一、枯燥。要么没有明确的朗读要求,要么只注重学生朗读语气的指导,不能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培养,也不能把理解和感悟融为一体。比如,有时候老师告诉学生哪个字应该重读,哪个字应该读得轻一些,哪个句子读慢一些,哪个句子读快一些,这样的指导,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再比如,老师按照对文本比较“成熟”的理解,要求学生读出诸如愤怒、恐惧、欢乐、伤感等情感。事实上,这就有本末倒置之嫌。这样的形式没有什么实效,朗读也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一种点缀。
二、创新朗读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一)保证读书时间
在朗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安排合理的朗读时间。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的情况下,让学生再去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获得感悟,有所启发。学生读完后,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反馈,通过老师评或者学生互评,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
(二)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要想提高朗读训练的效果,语文教师要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地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朗读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去读,或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和创设一种良好和谐的读书情境等,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愿意去读,乐意去读,争先恐后去读。
(三)朗读教学分层训练,实现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一样,其所处的环境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学生的朗读能力难免会有差异。所以,老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体现分层次训练的原则,对朗读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朗读标准要求,对学生的朗读评价也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学生最多的鼓励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朗读的自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指导朗读
朗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训练和指导朗读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切忌把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割裂开来。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只有充分地读,才能对课文有所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结合生活经验,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体会,来感受到文本的味道,尽管这可能与比较“成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却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自然能读出真实的情感。
(五)合理运用多样训练形式,不断提高朗读效果
朗读的形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朗读方式都有自己本身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比如,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或者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时候,需要老师范读。当课文对话比较多的时候,需要安排学生分角色来朗读。当为了增强气势,有号召力的时候,需要学生齐读来渲染气氛,对朗读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专门进行深入培养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活动,使每一次的朗读都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3.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克服 篇三
-ひ弧⒍嗝教逵⒂锝萄У挠攀
-1、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矫正发音错误。
-2、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学,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容量,是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ご由厦娴姆治霾荒芽闯觯多媒体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三忌”
1、 忌画蛇添足
多媒体英语教学于常规媒体(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之间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种媒体配套使用,让多媒体用得恰到好处。但不要贪大求洋,结果是画蛇添足。比如:我在上人教版第一册45课时,书中的句型是Where’s my chair? Over there. 我是先在黑板是话一张椅子,然后把椅子擦了,问:学生Where’s my chair?接着在墙脚又画一把椅子,指着那边说:Over there.这个环节用了简笔画,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意思。后来我试着用课件,反而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2、 忌英语教师变成放映机
英语教师的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连贯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力。但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在教单词的书写过程不是自己板书,而是用多媒体展示笔画及书写过程,教读课文不是自己范读而是跟读课件录音。长此以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如同一个放映员,其威信将大为下降,其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偶尔的借用多媒体课件,是可以的,甚至达到的效果也不错,但总是依赖,后果就严重了。
3、 忌操作不当
曾经看过易篇报到,对多媒体教学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发现朝左事物的比例竟达到30%。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计算机理论于实践,只懂一点皮毛。一旦敲过了头或一不小心按错了键,便方寸大乱,束手无策,只能让技术人员上台重新测试,倘无外援便干脆弃电脑于一旁……于是一堂课从此一败涂地。
-ざ嗝教褰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任课教师也是一种新的考验。英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一要掌握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二要能够辅导学生上机操作;三要能够利用软件编写适用于教学的简单课件。
-ぷ苤,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在教学实践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不断探索、交流,共同为英语教学的改革而努力,共同为培养出跨世纪的有用人才而努力!
4.医疗手段与英语教学弊端 篇四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手段也多样化发展。如果你患了感冒,以往的治疗一般是抓点口服药即可,大不了高烧不退的打一针。这样,感冒会慢慢好,身体也不受什么损失。然而,现在如果感冒了,一般就是输液。这样好得快嘛。好多患者会选择输液,医生也欢迎你这样做,都省事,代价高,效益高。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样对身体没好处,对日后的感冒治疗更是恶性循环——治疗感冒的代价会越来越高。
目前,广大中学的英语教学就像医治感冒的现代手段一样,让人担忧。众多(毫不夸张)教师不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教英语,而是偏重于课外作业及课外辅导,多重地练习一些使用率不一定高的语言点,死练死学。就像感冒很快会好一样,这些死练死学的学生书面成绩会取得一些明显进步,但这样就挤掉了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时间,同时随着年级的增长,学英语的路子会越走越窄。
大家认真总结一下吧,识别一个好教师与识别一个好医生是一个道理。当然,如果你只是为了某日应付某事以保证身体“健康”,你可以输液以保证感冒快好而不误事。同样道理,你如果只是为了考学而不事深造的话,你可以谋这样的“名师”。
吃止疼药与抄作业
平常有的人有了病痛,不是积极地去对症下药治疗,而是先搞点止疼片之类的药止止疼,应付一时。其实,这种吃止疼片的做法,只能麻醉神经,减轻一时的病痛,是不能治本的,甚至它还能掩护病魔“病入膏肓”时,你还浑然不觉,到时悔之晚矣。如果病者不吃止疼片,那么,其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都很明显,给医家提供了很好的诊病依据,何愁病不去也?
同样道理,现时有好多同学功课上问题多多,他也不感到“疼”。为什么?因为他吃了止疼片,即照抄作业!本来,他如果不照抄作业,老师会根据他的作业错点给予及时辅导和指点,会使他及时“康复”,健康成长。可事实上,老师没能这么做,因为在老师眼中,看不到病体孩子。
5.如何规避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篇五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 教师成了课件的放映员、讲解员
计算机辅助教学, 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来模拟教师的教学行为, 完成教师的部分工作, 但它只能是一种教学手段, 起到辅助教学作用, 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有些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后, 从此就没有了板书, 没有了师生交流, 躲在电脑后面盯着电脑屏幕, 一页一页地放映讲解预先做好的课件, 俨然成了一个课件的放映员和讲解员。而学生也只盯着大屏幕, 成了课件的观众。这样的授课方式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了教师在讲台上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启发诱导作用。
(二) 课件制作不当, 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 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然而一些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刻意追求视听效果, 使用大量的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背景图片、背景音乐、动画和视频效果。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是课件中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 而不是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件忽略了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不能专心于课堂的教学内容, 结果适得其反。
(三) 助长部分教师的惰性思想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 在网上下载所需要的课件已不是什么难事。现在很多教材都配套有多媒体课件光盘。有了这些教学资料对于我们备课, 制作自己的课件来说确实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然而, 部分教师有了这些课件以后就不愿意去钻研教材, 也不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直接拿来教学。这样使得教师没有了自己的观点, 缺乏创新思维。如此长此以往, 不仅不利于教学, 也不利于教师个体成长, 助长了教师的惰性思想。
(四) 多媒体设备操作不当, 影响课堂教学
开展多媒体教学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对于部分年纪大的教师来说可能是个难题。在授课过程中, 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可能会影响到整堂的教学进程。笔者曾做过多媒体教师的管理员。很多教师由于系统不熟悉, 操作不熟练导致程序错误, 于是束手无策、方寸大乱。一堂课光调试系统就花了半节课, 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教学设备本身也有其缺陷。投影仪的灯泡理论使用寿命是2000小时, 而实际上使用1000小时后光线变暗, 效果就很差。多媒体电脑是公用电脑, 很容易中病毒。有些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 事先没有熟悉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以至于开机就花了十来分钟。更有甚者, 有些教师带来的课件的格式是计算机系统不支持的格式, 以至于多媒体课无法进行。
二、规避多媒体教学弊端、改进多媒体教学的建议与措施
(一) 多媒体教学应立足于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传统教学的延续。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中依然适用。传统教学所倚重的口头表达、板书、实物教具和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人格感化也是多媒体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交流, 多提问, 对于一些问题同样可以进行课堂讨论, 以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在上多媒体课时同样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室的黑板 (白板)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有时需要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分析与强调, 有时需要对重要概念的重申与再定义, 有时需要作即兴的举例, 这时就需要黑板的板书来进行讲解。板书具有课件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多媒体只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 不能替代和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地位。所以上好一堂多媒体课同样需要扎实的教学功底。
(二) 教师应提高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水平
课件与教学内容直接联系, 一个好的课件应该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是教师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反映。同样课件的好坏也决定了一堂多媒体教学成功与否。制作课件前, 任课教师需要吃透教材, 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作课件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精简课件的文字部分。课件的内容要突出重点, 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切忌成为课本的“电子版”。适当地在课件中插入与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但过分追求技术表现和形式的花哨势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有的技术应用和形式表现都要为课程内容服务, 切忌在课件中插入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多媒体素材。课件的播放的速度要根据讲课的内容恰当控制, 要给学生留足记笔记和思考问题的时间, 切忌“走马观花式”的教学。
(三) 自主研发课件
我们从因特网上可以下载到大量的课件, 但这些课件在内容的侧重点、难易度方面大多数是不适合我们的学生的, 而教科书附带的课件光盘多数是教科书的“电子版”。所以好的课件一定自主开发的课件。制作课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同时也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教师的工作已经满负荷, 教师把过多时间精力用于课件制作上, 势必影响其他教学活动。对此, 笔者认为同一学科的任课教师可以建立课件制作小组, 共同深入研究, 完善课件。学校也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自主研发课件。
(四) 用好多媒体设备
6.浅谈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弊端 篇六
一、学习兴趣转移到多媒体
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 首先是教师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探索欲望, 其次是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然而多媒体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局限性, 具体表现在:
1. 不能体现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的范唱、范奏是学生感知、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 是引起学生美感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的引导, 能直接感染学生, 而多媒体是通过画面感染学生, 不能与学生产生共呜。
2. 不能体现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音乐课提倡愉快教学, 要让学生在愉悦和游戏中学习知识, 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征, 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多媒体限制了学生的身体运动, 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不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音乐教育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作为审美的主要途径, 演唱、演奏、体态律动、舞蹈编排, 是激起学生参与热情的最佳方法。多媒体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有一定的限制。
当然, 多媒体音乐教学课, 学生可涉及课外流行歌曲、了解歌坛名人名事, 由此产生好奇, 导致学生学习注意力转移到多媒体上。
二、音乐教学变成电脑课
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 一定是一个博学多才, 有较好的气质修养, 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表现能力。然而, 在多媒体教学中, 音乐教师的手在不停地移动鼠标, 眼也离不开电脑, 可以说教师的精力全部集中在鼠标上。
如:有这样一节器乐欣赏课, 题目是二胡独奏《赛马》,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从影片中下载了一些很有特点的图像配合乐曲播放, 效果很好, 学生的热情很高, 教室里热闹非凡, 学生激动的高喊着, 为胜利者欢呼着, 直到曲终, 大家还在望着屏幕, 期待着"鼠标"的移动。无疑, 这是一节成功的电影欣赏课, 是老师教学生如何操作电脑的课, 但却不是一节合格的音乐课。
三、网络下载导致不备课
现在大多数音乐教师不需备课, 几乎都是从网络上下载电子教案, 不需动脑, 既快捷, 又方便,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 不能体现音乐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艺术个性。
音乐教师的气质修养、艺术个性以及个人爱好和所学专业都各不相同。然而网络下载的教案, 既不能体现个人对乐曲的感悟, 也不能体现教师的个性特点, 更不能激起学生探索欲望和参与热情。
2. 不能体现因地制宜和因人施教。
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和成长环境, 然后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课堂内容进行选择, 电子教案千篇一律, 不适合所有学校的教学。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备课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教师熟悉课堂内容, 了解作者生平, 了解创作背景, 和旋律结构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口备”、“耳备”、“心备”去认真分析和理解作品, 使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解音乐,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总而言之, 音乐课需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不能仅仅依赖多媒体。
7.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克服 篇七
但在多媒体技术出现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后, 在实际的生物实验教学中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过度使用多媒体, 不管是否合适都一概使用多媒体替代学生分组实验或者教师演示实验。不少教师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积极地研究使用不同方法制作各种模拟实验代替课本中的各个学生分组或者教师演示实验, 从而出现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 不管什么实验都使用多媒体课件, 甚至运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的探究性和验证性实验的现象。无可厚非, 这样做确实可以让某些实验的教学效果更明显, 如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 将肉眼难以看到的草履虫通过显微镜连接多媒体并投影到屏幕上, 让学生现场看到快速游动的草履虫以及水中的其他微生物, 一滴看起来清澈的水中居然含有那么多不同的生物, 其效果是相当震撼的。但笔者以为, 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 在每一个实验教学中都不加思索地引入多媒体技术, 甚至用多媒体上的模拟实验代替学生实验或者演示实验, 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弊端如下:
一、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背道而驰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倡导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基础, 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其形成严谨求实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价值观。实验教学是整个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但如果因为怕麻烦、赶时间或出于其他原因, 将学生实验改在多媒体上演示, 用课件的模拟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实验, 觉得那样既形象又生动, 又减少了实验准备过程以及实验当中可能出现的许多问题。
二、学生自己不能动手操作, 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的知识, 不利于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知识巩固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其明显特点之一就是求知欲强、好奇心重, 具体表现为好奇、好胜、好动, 同时他们对学习内容求新、求奇、求趣, 很多东西刚提及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新课标下的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生物教学中的很多原理、结论都要通过实验来进行论证, 课本的设置也十分符合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的, 既有指导性的验证性实验, 也有探究性实验, 因此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有其重要的作用。
三、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不是教学的全部。生物实验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之外, 还可以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整理分析能力, 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 找出实验成败原因, 并能解释实验现象, 写出实验报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不少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后, 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这是不可取的。传统的实验教学虽然有它的诸多弊端, 但经过多年改进和提炼, 有其精华方面, 不可将其简单否定或随意取代。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上实验课时应该十分慎重地考虑。但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把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但由于二者整合的科学性不够, 课堂上常常手忙脚乱, 使课堂教学过程显得比较混乱。
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生物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在实验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这就需要学生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 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长期如此,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 学生无形中就培养了敢于“挑剔”与“批判”的眼光, 敢于对周围事物和课本、参考书提出质疑的勇气, “吹毛求疵”并进行批判, 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敢于表达与教师不同的观点, 逐渐养成不畏权威、独立思考的创新习惯, 从而实现完善和超越。
【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克服】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甜蜜与哀愁09-02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优势互补研究09-22
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08-11
谈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10-24
多媒体美术教学软件课件的设计与制作10-20
刍议多媒体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和11-08
乳腺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应用08-20
试谈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09-08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的整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