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办移民工作总结(精选11篇)
1.农办移民工作总结 篇一
今年以来,农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大复兴,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xxx号文件,结合市委、市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具体部署,精心谋划,全力实施,圆满完成市、区下达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农业、农村工作的新突破。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xxx万元,占年计划
xxx%,同比增长xxx%;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xxx元,占年计划xxx%,同比增长xxx%,市内三区位居第一。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承担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1、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农办配合有关部门落实了定性、定编、定员等工作,建立了“xxx动物防疫监督站”。按照建站标准,对办公用房进行了粉刷修缮,购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基本达到“八有”要求,通过了市局验收。
2、“农业项目年”得以有效落实。今年市下达我区谋划一个投资xxx万元以上农业项目。xxx生态种植园建设项目列为首选,并列入我区今年xxx件要事之一。农办作为责任部门,全力帮扶。全年投资xxx万元,新建花卉展厅xxx个,引进花卉盆景xxx余种,名贵苗木xxx余种,不断提高园区档次,为全区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承担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农办在没抽调任何人员情况下,单独承担起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五号病防治工作。及时制定了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全体干部昼夜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印发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发动;组织摸底排查,全面开展强制免疫,对养殖场所、家禽粪便实施无害化处理,严格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等,确保我区动物家禽、牲畜接种免疫率达到100%,牲畜耳标佩戴率及免疫合格证发放率均达100%,多次赢得市督导组的好评。
2、绿化工作卓有成效
一是引进区外资金xxx万元,倾力打造了xxx亩绿化基地。农办科学规划,数次沟通联系,争取市政府四个部门带资金、带劳力参与基地建设。投资xxx万元,栽植薄皮核桃、日本甜柿、鲜食冬枣等xxx万株。超额完成了区政府下达我办的引进区外资金(xxx万元)的任务(占计划的xxx%)。该工程还得到了市级领导的极大关注和赞同,市长xxx带领市四套班子领导到该基地现场观摩,给予了高度评价。二是完成了辖区环路以内空闲地和公建预留地植树造林任务。开展两环绿化林带的完善建设工作。春季补栽椿树、杨、柳树xxx余株,入冬以来,对xxx米林带内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清理,为今冬明春绿化补栽创造条件。今年共植树xxx万株。绿化工作多次被新闻媒体报道,xx月我区被市政府评为城区义务植树基地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3、创建文明生态村,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作为区xxx件要事之一,农办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xxx年农村城市化工作方案》。结合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建设项目xxx个。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制定农村城市化建设帮扶资金筹集办法,筹集社会各界捐款xxx万元。积极争取市级有关部门来我区投资建设。农村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区、乡、村共投入资金xxx余万元,完成项目xxx个(比年初多完成xxx个)。硬化道路xxx米,更新改造上下水管线xxx米,新打机井一眼,并配备无塔供水设备一套,建成文化广场一座,小游园建成xxx个,垃圾转运站xxx个,新建高层住宅xxx万平方米,迁居xxx户。综合整治脏、乱、差,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四化”工程,使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观。我区农村城市化建设引起了省、市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被报道多次。
4、圆满完成秸秆禁烧工作
农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了全区夏、秋两季禁烧工作,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实行宣传、组织、督查三到位,下发禁烧通报xxx期,禁烧工作实现了既定目标。
5、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谋划村务公开阵地建设,使我区100%的村建成了铝合金公开栏和高标准不锈钢橱窗式公开栏。调整充实公开内容,健全规范公开档案。指导完成了每季度村务公开和xx民主议政日活动。同时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开展了农村财务检查,起草了《农村财务管理办法》,使我区的农村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其他几项工作
农办参与开展了中央xx号文件宣讲工作,将党的一系列惠农富民政策切实落实到基层,努力为农民办xxx件实事。农村调研深入展开,认真开展了失地农民生活出路问题调研。xxx区农村劳动力投向结构和农民增收途径两项调研成果被省
农业区划委评为科技成果三等奖。“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圆满完成,我区已有xxx名农村高中毕业生被xxx农大录取。农业科技示范园土地租金收缴如期完成,及时给农民兑付,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三、共性目标完成情况
农办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奋进、廉政务实的领导集体。
1、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以有效贯彻落
实。农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对本部门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进行分解,农办主任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按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手册》,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抓好科级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全区禁止和查处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五股歪风”》会议精神,完善各项廉政制度,规范干部行为,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单位财务管理,严格审批制度。认真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树立单位良好形象。一年来,单位领导及干部未发生公款大吃大喝、婚丧事大操大办、娱乐消费、跑官要官等违纪违规现象。
2、党建和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明显。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中央xx号文件,普遍提高全体干部的理论素质,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今年预备党员转正xxx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xx名。
3、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本系统本单位没有发生影响稳定的案、事件及其隐患。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条例法规,按时组织育龄妇女上站普查,单位未发生一例违反计划生育现象。
四、xxx年工作计划
结合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确立了xxx年“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绿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思路,确保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作重点:
1、深入开展两环绿化工作。加大两环绿化带栽植补植,拆除有碍绿化带整体效果的建筑物,彻底消除断带。重点部位乔灌木合理配置,建设精品绿地,增加景观游园,进一步丰富植物种类和配植层次,确保明年xx月底前形成林带完整、功能完备、景观完善的城区风景防护林带。
2、继续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档次。继续加强苗圃基地建设,更新花卉、苗木品种,增加名贵花、木品种数量,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为辖区绿化提供优质苗木。
3、继续开展辖区禽流感及牲畜五号预防控制工作,实现我区家禽、牲畜动态接种免疫率达到100%,耳标佩戴率及免疫合格证发放率均达100%。
4、做好南水北调摸底工作。督促对所占用土地、地上附着物和其他占用土地的摸底调查,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在我区的顺利实施。
5、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硬件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公开栏实现塑钢彩喷式;公开内容全面、真实、规范。
2.农办移民工作总结 篇二
一、整村推进夯实脱贫致富之基
2006至2010年,莲花县以3000多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为“酵母”,整合各类资金4000余万元,集中用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深山移民得到妥善安置
截止2010年8月,共完成深山移民搬迁9800余人,先后从深山区整体搬迁自然村落86个,建立集中安置点42个。
三、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全县使用财政扶贫培训资金198万元培训贫困农民6000余人次(其中培训大学生村官36名,中高级技师108名),转移劳动力5800人次。
四、互助资金试点为贫困村群众带来了新希望
2009年起,莲花县向省扶贫办争取在5个贫困村实施互助资金试点,每个村注入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
五、产业化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
以“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市场,逐步形成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扶贫开发格局”为扶贫开发思路,围绕果、油、畜、苗木构建扶贫支柱产业。
六、定点帮扶情系老区人民
“十一五”期间,莲花县安排扶贫工作组36个,共投入帮扶资金千万余元,结对帮扶贫困户1800多户。
七、社会扶贫真情不断胜春水
3.农办移民工作总结 篇三
今年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为引领,以“三化同步”协调发展为主线,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改革逐步深化,农村经济社会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均有望全面或超额完成,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班子,推进创建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办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由综合秘书处负责本办精神文明建设有关工作,并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规范化学习型党支部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本办精神文明建设,确保本办精神文明建设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自查、年终有总结。在年初制定本办支部理论学习计划时,就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列入其中,使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理想有道德,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位好公仆。党建工作规范有序,“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坚持每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的团结协作,做到分工不分家,作风民主。
(二)健全管理制度,优美工作环境。一是加强了制度建设。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制定了学习制度,综治、平安建设、上下班、财务、值班、来访接待、车辆管理及使用、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创先争优、党员活动日、党内监督、民主生活会和廉政制度。二是强化民主管理,推进本办党务、财务公开。三是加强综合治理,积极创建平安单位工作。制定综治平安建设措施,把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轨道。全面提升工作环境优美和服务规范高效工作,以“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和“创先争优”双服务活动未载体,开展市农办领导
班子及有关处室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解民忧,切实转变本办机关及干部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总体上,今年我市“三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效明显,基本上形成了对内抓好管理服务,对外树好形象的良好格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们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如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缺乏长效机制,作为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三农”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我办在建立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及时掌握各地新农村建设动态,分析问题,解剖麻雀上还存在一些差距,机关及干部的作风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工作重心需进一步下移,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认真研究加以弥补,以便今后更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三农”工作服务水平。
农办集中督导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落实整改办”工作要求,我单位就 正之风”问题。
10、关于“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子女插手工程建设项目”的问题。我单位不存在该类情况。
11、关于“为官不为”的问题。我单位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就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单位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为官不为”的八个重点内容,广泛开展征求意见建议活动,重点查找:是否存在群众观念淡薄,是否存在工作执行不力,是否存在工作能力不强,是否存在工作标准不高,是否存在工作不敢担当,是否存在工作状态不佳,是否存在工作作风漂浮,是否存在工作推诿扯皮。从党员干部、服务对象等的意见和建议情况反馈看,我办不存在上述问题。
二、进一步推动深化整改力度
“两方案、一计划”的整改任务涉及农业开发办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单位对整个整改工作进行了再盘点再梳理,做到“三个搞清三个征求”,加大整改力度,建立整改落实责任制,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整改工作格局。一是完善整改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把每一个整改问题具体到事、责任到人,明确措施、明确时限、明确成效,一件一件去落实,改一件成一件,及时把完成情况装订成册,建立台账。二是对整改问题,无论涉及哪个股室都要全力配合,形成整改合力,确保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三是每周一调度,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任务开展分析讨论,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强化整治效果。为确保整改落实任务取得实效,我们通过开展“回头看”、自我评估、专题督办等形式,针对每一项整改落实任务,从整改内容、措施、完成时限和取得的效果,一项一项梳理,一个一个督办。将整改工作按照整改到位、未整改、整改进行中进行分类“晒账单”,比进度、比质量、比效果,在确保实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整促改、以改促提升的目标。通过前阶段的持续努力,农业开发办在纠正“四风”、改进作风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工作措施有力、务实,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日常工作深入推进、有序开展,整改任务都已按照时间节点得到了较好落实,整改效果得到群众认可。
三、进一步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我单位把立规矩、定制度作为抓整改落实的重要措施,并强化制度执行力和刚性约束,为践行群众路线提供制度保障。
把坚持“三个加强”作为着力点。一是加强学习提高。通过制度建设,使党员干部做到思想上不懈怠、不自满,行动上不迟疑、不停顿,力度上不打折、不降低,就要始终不渝地抓好学习提高,持之以恒地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切实把学习提高作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制度建设,使党员干部真正走到群众中间,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感受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真正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三是加强制度落实。把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好制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机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责任追究机制,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把建立“三个机制”作为切入点。一是建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党员干部要到基层去,特别是多到困难大、问题多、群众意见强烈的地方去,与群众交心,听群众意见,及时掌握群众所想、所盼、所需,了解社情民意。二是建立服务群众机制。在不断拓展亮诺践诺、实事惠民、结对帮扶等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经常性教育机制。通过集中培训、集体学习和自学等方式,持之以恒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岗位磨练,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乡镇农办工作总结汇报 篇四
务部门的指导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极有效的推动了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今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林业方面:
近年来,我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日元贷款等几个大型造林工程,使我镇造林面积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今年依据区委、区政府安排实施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村队、社区干部群众的大力配合下,合理规划,统一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全镇981亩的经济林建设任务。由镇政府出资,村队配合,群众参与集中灌溉、涂白。后期管理工作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成活率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为保证林业工作取得实效与农户签订管护责任书800余份,加强管护责任的落实,加之镇政府年初便已制定了严格的干杂果栽植考核制度,实行春秋两季考核验收,确保栽植成效,上半年共完成退耕还林补植528、87亩,四旁植树5万株;森林防火方面加强了森林防火工作力度,先后三次下发防火专题文件,并张贴防火公告两次,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专人包片、昼夜巡逻,与群众配合共扑灭荒火三次,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印发宣传资料500余份,向群众做好口头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培养防火自救能力,确保我镇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果业方面:
根据区委、区政府及果业局关于实施“优果工程”和建设苹果专业区会议精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强化措施,打好果业翻身仗。
1、组织村组干部及部分果农赴__县、__乡__、__乡、__镇进行实地察看,通过大户讲解,耳濡目染,大大提高了广大果农发展果业的积极性,并进行果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49次,受训达两千余人次,印发宣传材料2200余份,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栽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2、为扩大我镇果业种植面积,使群众真正体会到果业增收的好处,今春镇党委、政府精心部署,统一规划,逐户逐地块落实种植面积,共新建果园2930亩,由镇政府牵头,聚集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后期管护工作,成活率达到85%以上。
3、以领导示范园为中心,全面带动周边果农的果园管理积极性,真正实现领导示范园的带动作用,做到辐射带动,全面推进推行办所包村,机关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苹果管理档案,任务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档案建立到户、到园,作到目标任务,责任细化到位,冬管已完成涂白、冬剪、施肥等工作。
4、果园管理工作做到及早动手,周密安排,由农业技术员指导机关干部学习强拉枝有关知识,保证强拉枝质量,并成立巡视组,督察进度,确保质量,严格果业个人考核制度并与年终个人考核相挂钩。
5、完成20__年新建园__亩的面积落实、苗木款征收、打坑回填等工作,为区委区政府下达__亩任务的__%,为明年的新建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畜牧生产工作:
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以“一瘟、二疫、五病”为重点,突出抓好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与社区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份,先后4次下发专题文件,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确保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全镇牛存栏262头122户,应防牛230头,实防230头。免疫率挂标率均达到100%;羊存栏170只,40户,应防疫羊106只,实防106只。免疫率、挂标率均为100%;猪存栏399只,144户,应防疫猪303只,实防303只,防疫率、挂标率均为100%;家禽存栏12496只,428户均已注射禽流感疫苗,免疫率为100%。确保我镇畜牧产业安全生产,建立畜禽防疫档案,事实一户一册制度,详细注明畜禽饲养及防疫状况,共建档544份,为我镇防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利通过省、市、区的各项考核验收。
四、防汛、防滑工作:
我镇地理位置特殊,防汛防滑工作尤为重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防汛防滑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防滑实施预案,确立地质灾害监测点12个,并落实防汛责任人和现场监测人等各项防汛责任,共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12份,建立联户叫醒责任制,签订联户叫醒明白卡179份,制定切实可行的撤离路线和撤离预案,成立100人的抢险队伍和20人的医疗救护队,防汛物资储备充足;近期,又由镇防汛办统一组织人员,对辖区的防汛安全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做到纵向检查到底,横向检查到边,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现场提出整改措施,做好防汛纪录,落实专人24小时值班和监测,把一切不安全问题和隐患消灭在汛前,确保安全度汛。
五、农机工作:
完成五类车调查摸底全镇共有三轮194辆,四轮16辆,手扶5辆,五轮2辆,摩托车87辆,面包车2辆。
六、其它:
1、移民搬迁工程在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苟村一、二组54户168人已迁入新居;李家塔20户的移民搬迁新居已建成,并陆续入住;炭庄塔村15户移民搬迁主体已完工。
2、土地开发按土地局实施的__村160亩、炭庄塔30亩已完工。此举将大大改善陈家河村民的土地耕作条件,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捷径。
3、扶贫重点村建设:由区扶贫办在__村实施的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已初具成效,__组巷__1200米硬化已全面完成,拆圈改厕10余户,__组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__组采空搬迁20户的新址庄基已划定,后期将逐步实施整体建设工作,__组的人民将摆脱整日担心采空裂缝所带来的困扰,马塔组今年新载果园160亩,为了更好的帮助群众搞好果品经营,修建生产道路2公里,这将为群众更好的管理果园提供方便。
4、乡镇公路管理所成立,工作顺利开展
5.农办工作谋划 篇五
山城区委农办工作谋划
20,区委农办将紧紧围绕省委、市委有关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要求,按照“围绕一个思路、做到”四个结合“、抓好五件事情、打造一批新亮点”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实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围绕一个思路。按照“依托两园兴两城,围绕两城两集中”的推进思路,坚持“创新思路、科学谋划、积极运作、打造亮点、分期建设、稳妥推进、全力而为”的原则,突出以城中村改造、产业集聚区周边村异地搬迁和**中心社区(新城)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具体讲,鹿楼乡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园,加快城区配套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人口就近向城区聚集;**镇依托**陶瓷产业和矿用绞车产业,规划建设**新城(中心社区),农村人口向**新城聚集。工作抓手有两个,一个是城区的城中村改造,一个是远郊的**新城建设。
二、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注重统筹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不搞一刀切、齐步走,按规划分期分批稳步推进。重点推进城中村、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社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内的张庄、大峪两村通过异地重建、整体安置正在快速推进。**新城内加快建设陶源一、()二、三、四4个小区。同时,有序推进其他社区建设。二是新农村建设与两城两园发展相结合。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建设,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区和**新城聚集。通过旧城改造,扩大居住空间,吸引周边农民向城区集中。三是群众自筹自建和争取项目支持相结合。在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主动投资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另外,要积极争取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旧房改造及农业、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项目配套资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资金保障。四是新农村建设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相结合。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改变过去的一些陈旧观念和生活陋习,切实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好新形势下的新型农民。
三、抓好五件事情。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整条街道和成方连片改造,努力提升城区和**新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并不断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二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进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近郊农村人口向城区集中,偏远地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下一步要以13个村改居村为试点,全面推进市民化工作。三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和经营,集中节约利用土地,科学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和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四是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努力增加更多的农民就业。扩大**产业集聚区和牟山产业集聚区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为农民就业拓展更广阔的渠道,真正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五是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6.农办移民工作总结 篇六
变化一:搬迁移民户的生存环境明显改善。移民户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迁到了靠近公路区、靠近乡镇、靠近城区等居住条件很好的地方,交通出行、就学、就医等生存环境得到。
变化二:搬迁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三区”群众生存状况调查统计,全县2278户10497人“三区”农户中95%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如今,已搬迁的605户移民依靠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产业,到企业打工,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其年人均增收明显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搬迁户100%实现了脱贫。
变化三:贫困群众劳动素质日益增强。根据移民发展需求,该县通过采取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扶贫、产业扶持等后续扶持措施,全面提升移民劳动素质,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已培训移民298人,实现转移就业126人,自主创业172人。
变化四:党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移民户搬迁前居住极为分散,山高路远,扶贫和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实施移民后,集中安置点基本实现社区化服务和管理,便捷有效。同时,移民补助资金及各项移民扶贫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让群众体会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党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
变化五:新农村建设得到明显促进。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各移民安置小区不仅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建设目标,而且莒洲、东湖、上湄湘等移民新村已发展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变化六:抗灾减灾的能力明显提升。该县深山区移民较多,住房破旧,有不少还是土坯房,抗灾能力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移民户远离了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在近几年的暴雨洪涝灾害面前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五年的扶贫移民搬迁实践,我们不仅收获几许成效,同时也积累了一此认识,更加坚定了做好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决心与信心。
认识一:下村上户,宣传动员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现移民搬迁,必须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因此,我们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坚持做到“四到户”即:工作人员上门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政策法规宣传到户,群众疑虑解答到户。
认识二:高位推动,部门协作是全面完成搬迁任务的保证。实施移民扶贫是解决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脱贫的一项民生工程.我县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由县长挂帅、18个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全县移民扶贫工作,每年都制定下发了移民扶贫工作年度实施方案,指导各地有序开展此项工作。县扶贫办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县财政给予充足的财力保障,五年累计安排配套资金及工作经费45万元。为增强各级责任感,县乡政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移民搬迁纳入县民生工程考核内容,签定责任状。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搬迁安置所在乡镇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从而形成“县级主管、乡镇组织、村级实施、部门支持” 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各项搬迁措施落到实处。
认识三:尊重民意,科学规划是实施移民扶贫工程的关键。在制定全县移民扶贫规划时,我们根据“三区”调查情况,经反复征求村委会和村组干部群众的意见,将全县符合搬迁条件对象按轻重缓急,依次分类排队,制定搬迁规划,规划经县领导审定后上报省市扶贫办审批。规划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保了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新干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揽。在群众自愿搬迁的基础上,民主选址,科学规划,实现“四结合”:移民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社会事业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力求安置方式的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
7.农办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篇七
XX县农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工作,开展“创先争优”、“进村入户”等多种活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以“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理清思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农民、建设新环境,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我县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获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优胜单位;县扶贫办被评为省扶贫系统先进单位,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获省三等奖;我县被评为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和市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单位。7月5日,在全省山区经济工作暨山海协作工程会议上,县委书记李志坚做了题为《规划引领特色富民探索山区经济转型发展新路子》的典型发言。综合工作获得了2012年度县级机关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奖。现将我办领导班子2012年度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实施“创先争优示范行动”,深入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排查廉政风险点,抓好队伍建设(一)开展多层次学习,提高干部认识
围绕“五型机关”建设,精心设计学习载体,年初制订学习计划,坚持周一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全年共组织学习24次。探索党课开展方式,增强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月4日农办党组书记、主任许英雷带领部分干部去结对村石梁村上了一堂开放式党课。9月中旬组织开展一次以“小县大城,我的责任”为主体的演讲比赛,并于十月份参加了县里的比赛。
(二)紧抓党风廉政建设,改善工作作风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行“阳光权力”,建立防控模式,要求各位干部都查找廉政风险点,逐级签订责任书,共编制职权目录1份,查找廉政风险点62个。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完善落实“四通工作法”工作机制,公布服务热线电话和效能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推进网上“阳光”政务。全年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管理系统上共发布各类信息130余条;各位网民共在天台效能网上提出问题17个,我办均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答复。开通三个官方微博,共发表话题600多条,解答问题100余个。
(三)优化服务,提升干部服务群众水平
开展“创先争优示范行动”公开承诺。全体干部分别从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清洁家园”、扶贫开发、“三化”示范村建设、农家乐、农民培训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展开承诺。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走访行政村4个,解决问题5个。组织第七、八两批农村工作指导员也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共走访农户63795户,召开座谈会3284次。开展“联村联户连心”活动。我办与石梁镇石梁村结对,每个机关干部都走访贫困户,针对该村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帮助发展农家乐产业和消防设施建设等问题。5月中旬,举办“慈善一日捐”活动,慰问困难群众。
二、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2012年,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共启动了32个参赛村和1个先进乡镇的创建工作。完成了全县总体规划和各村规划,制订了《XX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及“一规二特三化”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考核验收办法,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成立XX县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确定向世界银行贷款4500万美元。共下乡指导200多次,8个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初现雏形。(二)和谐生态村建设克难攻坚
2012年我县以乡镇(街道)巡回培训方式,进行系统业务培训,共培训14期800余人。全县共投入建设资金8516万元,农民投工投劳7万工。共硬化村内主干道259.4公里,新建公厕175座,清除露天粪坑13700余口,新增绿化15.3万株,完成村庄整治140个、整乡(镇)整治3个、示范中心村建设1个。该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被评为省优胜等次。
(三)清洁家园活动位居全市前列
2012年是清洁家园活动实施的第三年,也是见成效之年。全县共配备1089名农村保洁员,确保垃圾处理覆盖到每一个自然村,农村垃圾生态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农村保洁经费同比增长31.1%。通过召开全县推进会、“党员生态日”、“废品收购点”专项整治等活动,掀起垃圾清扫大行动。
(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圆满完成 以项目形式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搭建增收扶持平台323个,全县调查在册的低收入农户有18720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以上,提前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确定扶持项目73个,带动3194户发展特色产业基地12533亩。推进来料加工业快速发展,设立天台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年加工费达4.5亿元。加快异地搬迁工作步伐,完成城区幸福花苑五期地基基础项目建设,完成平桥镇朝阳小区二期公寓式小区建设规划审批和招投标工作。新增白鹤镇墨坑村、街头镇埠头村和遮益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支付扶贫小额贷款贴息24.6万元,直接带动低收入农户5600多户,全年到位结对帮扶资金1060.6万元。(五)农家乐休闲产业发展迅猛
设立农家乐发展专项资金120万元。申报寻佛问道示范区为省级精品示范区,石梁镇、街头镇为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重点培育街头镇后岸等农家乐特色村。各山区乡镇开展“一乡一节”农事节庆,参加各类农事节庆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全县农家乐经营户(点)总数148家,直接从业人员1560人,间接从业人员7000多人,共接待游客225多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1.2亿元。我县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获省三等奖。(六)农民培训工作特色明显
力求精准,突出重点,抓好特色亮点培训。注重培育致富带头人,大力开展热门工种培训。举办了“农家乐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班”等八期高层次精品培训班,共培训320余人次。全年完成培训7000人,实现转移就业2830人。(七)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完善
8.镇农办工作半小结 篇八
上半年以来,农办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半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农村公路建设
我镇由开元路东延线和新S207线组成十字形要道,镇内有三条镇级公路,已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35%的农户实现了水泥路入户,今年上半年我镇主要以完善沿S207线两厢宽5米长17公里及三条镇级公路沿线的排水、接口修整等扫尾工作和绿化造林工作为主,并着手筹备下半年开始的春龙公路修建工作。
二、农业产业发展
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显著,至今年上半年,全镇共建成7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4个现代农庄,注册登记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3500人,全镇已形成粮食、蔬菜、食用菌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为建设标准农业产业化示范乡镇奠定了强劲的基础。在农业企业强有力的支撑下,实现粮食总产量39242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占2.3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产值达1.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880元。
三、农业招商引资
今年上半年促成长沙种子仓储物流园和迦南美地苗木园落 1
户春华,全镇至目前已实现10006亩规模土地流转,其中宇田蔬菜、春峰葡萄、春华食用菌、高产优质稻、金鼎山茶等产业已投入正常生产和销售,汇鑫、桑梓、王府三大农庄正在加紧施工,种子仓储物流园、迦南美地苗木园正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手续。
四、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春华镇现有人口4.1万人、1.2万户,历来以农业种养为生。近年来,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和休闲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镇域内没有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养殖业逐渐水淡出产业主体,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增长点相对匮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为解决农民就业和致富难的“瓶颈”,春华镇实施整体规划,会同国土、林业、规划等相关部门,聘请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做好本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农业企业和现代农庄,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和土地的集中规模流转,当地农民逐渐改变老的“守、等、望”观念,积极支持和配合引进新鲜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和农庄,将原来一成不变的田土化为挣钱的资本,再将自己从农田的奴隶中解放出来,反成为聘用的员工,来增加经济收入。
五、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春华镇现有水稻生产示范点4处共2790亩,分别为春华万亩高产水稻生产基地、1300亩宇田优质稻生产基地、340亩杂交水稻中心基地和150亩隆平高科水稻基地,用于高产优质稻和高
产水稻种子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共有蔬菜生产基地5处共1715亩,分别为1200亩宇田蔬菜生产基地、130亩三一重工后勤蔬菜基地、205亩升球蔬菜基地、80亩湘研种业基地和100亩武塘果蔬基地,主要种植时令蔬菜、大棚蔬菜以及蔬菜制种。湖南春华食用菌有限公司占地50亩的食用菌标准化周年生产车间和50户20亩以上的大户种植基地、长沙县春华珍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48人。长春茶厂拥有5000亩茶园、年产茶5000吨。长沙县春峰、春荷葡萄专业合作社,海峡农庄是我镇的葡萄种植基地,总面积650亩。另外如武塘村200亩油茶林,捞刀河滩涂的2000亩杨树林,春华山村鸿福农庄200亩杨梅、50亩枣树林,官塘村350亩西瓜基地等,都为种植农户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技术示范场所。
六、农村社会发展以及经验分析
众多强实农业公司以农业基地和现代农庄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我镇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我镇带来了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利地提升了我镇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为加快我镇实现新农村建设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上下团结一心,牢牢抓住能效产业带动全镇现代农业这一契机,大力引进和发展规模现代农业,力争将春华农业再领上一个新台阶。
9.农办移民工作总结 篇九
一、关于近年来水库移民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6年新时期水库移民政策法规实施以来,有关地方和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分析移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在水库移民制度建设、搬迁安置、后期扶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和探索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六个新”。
(一)移民政策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切实做好移民条例配套制度建设,适应国家层面多部门管理移民工作的格局,我们突出顶层设计,先后联合国家能源局、档案局等部门颁布了移民档案和统计管理办法,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管理制度的统一。我部还单独颁发了移民安置前期工作、验收和监督评估等管理办法,出台了在移民信息化方面具有行业引导作用的移民数据库表结构术语标准,征地移民资金、稽察审计管理办法和加强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管理工作若干意见等制度也在研究制定中。部际联席会议在原有20多个配套文件的基础上,组织十四部委出台了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先后制定了后期扶持监督检查、监测评估和移民避险解困等文件,并修订了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各地结合实际,也都不同程度地完善了移民政策法规。目前,以移民条例和国务院17号文件为核心的移民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二)移民安置工作实现新进展。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移民条例,突出抓好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和验收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有力确保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据统计,2007-2012年国家核定的新建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92万人,加上2006年已经核定的在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约60万人,这6年确保了150多万水库移民的顺利搬迁安置。各地和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科学编制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管理。移民搬迁后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生活环境都比搬迁前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恢复提高,总体上得到妥善安置,库区和安置区总体和谐稳定。
(三)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得到新发展。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共有2412万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累计征收后期扶持基金1156亿元,其中直补资金909亿元,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占同期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已由2004年的53%提高到2012年的76%。总的来看,政策实施工作取得了政策兑现、资金安全、社会稳定的阶段性成效。2012年4月第十一次部际联席会议明确,后期扶持工作已步入常态化管理,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面上政策的落实,一手抓特殊困难水库移民和重点水库移民问题的解决。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们及时研究提出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三个一”工作,即加快推进特困移民脱贫解困工程、大力开展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行动和积极组织实施移民增收计划。今年在湖南试点工作基础上,我们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全国推开了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拉开了新时期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攻坚战的序幕。
(四)移民工作监监督管理迈上新台阶。各级移民管理机构认真履行移民条例和国务院17号文件赋予的职责,不断强化对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的监督管理。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建立了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审批、规划审核、监督评估、规划实施稽查和验收管理制度。据统计,近年来我们先后参与审批审核了60多个大中型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组织验收了30多个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并对皂市、黔中和亭子口等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实施进行了稽察。在后期扶持工作中,实行了督导、经常性检查、稽察、审计和监测评估制度,我们先后对30个省131个县的后期扶持相关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稽察,对29个省340多个县的后期扶持资金进行了内部审计。各地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移民工作的监督管理。通过全过程、多层次、多方面、多手段、多举措强化对移民工作的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确保了移民安置和后期工作顺利进行。
(五)移民工作管理能力有了新提升。各地移民管理机构及职能逐步健全完善,移民管理机构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成立了移民管理机构,大多数省份实现了水利和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统一管理。。地方各级移民管理队伍不断充实,全国从事移民管理工作的干部职工近2.3万人。6年多来,经过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和广大干部的努力,移民行业管理能力整体上有了显著提升。全国共培训移民干部近70万人次,极大提高了移民干部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了移民统计制度,每年组织开展有关移民安置、后期扶持工作的预测报和年报,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分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有力地提高了移民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水工程移民网和水工程移民期刊行业影响越来越大,期刊已累计发行21期,有12个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编辑发行移民工作期刊。从中央和地方形成了网站、期刊、简报、政务信息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阵地,扩大了影响力,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移民工作的良好氛围。
(六)移民理论与实践探索呈现新气象。近年来,各地、各有关单位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移民安置方式、少数民族移民安置、长期补偿机制、移民社会评价等重大问题和移民工作规律的理解认识。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在移民安置中积极探索逐年补偿安置方式;河南省从村务民主管理、经济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三个方面积极创新构建移民村社会管理机制,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对河口村、潘石头水库农村移民实行城市社区集中安置;安徽省探索并创建了村民自建和政府监管服务的后期扶持项目建管机制;广东、福建等省依托工业园区建设促进移民就业增收;山东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探索农村移民户宅基地置换建设移民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福建通过创建“平安库区”,努力推进和谐征迁安置;广西通过引导移民积极发展生产,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信访老大难问题。还有许多地方和单位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移民工作方式和方法。这次会议专门精选了12篇优秀论文,昨天已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二、准确研判当前移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我们在充分肯定近年来水库移民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水库移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些新的重要论断,对水库移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库移民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移民工作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结合移民工作实际,进一步调整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推动移民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决抛弃“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的惯性思维,把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保障移民生存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在工作目标上,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移民收入翻番、农业现代化和移民新农村建设,重视移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通俗地讲就是要解决生活与生产、安居与乐业以及房子与票子等问题。三是在工作重点上,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在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移民增收、加强社会建设、建设移民美丽家园等重点工作方面统筹考虑、综合推进、取得突破,实现移民工作跨越式发展。四是在工作路径上,我们必须明确移民工作的方向,找到破解问题的有效路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把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扶持力度,合力推进库区和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让广大移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移民工作提出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决定》对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和水库移民工作密切相关,必将对移民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并把《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切实落实到移民工作中去。一是在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方面,《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明确要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这些规定将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在征地补偿机制和移民安置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求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二是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决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工作机制。鼓励农村移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移民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三是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决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我们移民工作也要进一步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中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解决好政府在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对于行政审批事项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更好发挥作用。
(三)水利水电大发展对移民工作提出新要求
目前水利改革发展总体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央对水利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提升到治国理政、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在水利投入、水资源管理、创新水利体制机制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水利的新政策新举措。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已经全面启动。中央明确提出,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每年达到4000亿元,到2020年十年之间水利投资达到4万亿,“十二五”将投资1.8万亿,水利改革发展形势喜人。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电力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我国的水能资源问题和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我国水电发展严重滞后,开发程度只有42%(世界平均为60%,发达国家约为80%),水电装机也仅占电力装机容量的22%,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开发水平。另外,2009年9月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前要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水电建设投产。2013年国家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要求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因此,“十二五”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新一轮高强度的水利水电建设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据初步估算,2012-2026年之间全国大约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300多万人,每年约需搬迁安置移民20余万人,特别是水电开发将更多地向西南地区推进,水库移民涉及部分少数民族移民安置及宗教设施恢复等特殊问题,移民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
三、关于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移民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创新。这些问题主要有:移民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征地补偿标准和移民安置问题、移民美丽家园建设问题、移民解困增收问题、创新移民社会治理问题以及移民工作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等。能否有效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的顺利进行,关系到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
(一)关于移民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这个问题在有些地区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地方利用移民安置绑架工程建设,搭便车大搞超规模、超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将移民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转嫁给项目业主;二是有些地方没有把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主要依靠移民专项资金“单打一”,移民群众没有充分分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努力做到移民工作和区域发展“双赢”,避免“一荣一损”或“两败俱伤”。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地方政府应抓住工程建设的机遇,把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的投资作为加快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统筹各方面资源,妥善安置移民,实现工程建设、区域发展“双赢”;项目业主应切实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建设一座工程、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在后扶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将移民后期扶持纳入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多部门合力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平稳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移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二)关于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问题
这个问题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和移民安置环境容量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农村土地承包长期不变的政策使得在安置区为农村移民调整土地非常困难,特别是设计部分少数民族移民安置情况更为复杂,使传统的以土为本、以农为主的移民安置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二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标准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存在“同地不同价不同税”,这非常不合理,并已严重影响移民安置和工程建设;三是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集镇迁建和专项设施处理补偿的“三原”原则,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跳出传统安置模式的思维定势,积极适应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要积极创新移民安置方式,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将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统筹考虑,因地制宜采取农业安置、货币补偿、养老保险安置、二三产业安置等“多样化组合”安置方式,特别是要总结完善移民安置“逐年补偿”试点经验,使移民长期分享工程效益,破解移民安置受资源、环境容量不足约束的难题。针对“同地不同价不同税”问题,现阶段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要争取实行区片综合地价,并享受铁路、公路、机场的耕地占用税优惠政策,同时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集镇迁建和专项设施处理的补偿原则由现行“三原”原则提高到满足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强制性最低标准补偿。下一个阶段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被征收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移民个人收益,完善对移民的合理、规范、多元保障。
(三)关于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问题
这个问题很具有时代意义,是移民工作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的重要抓手。水库移民为国家的建设而牺牲自己的家园,还移民一个美丽的家园是解决好水库移民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随着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不断深入,水库移民对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愈发强烈,特别是部分移民仍然居住在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区和危房中,生存环境特别恶劣,迫切需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因此,建设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已经成为当前广大移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急的重要民生工程。
对这个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要认真对待,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村推进。通过住房改造、新村建设、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等措施,切实解决移民房子问题,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态环境。要按照“一村一策、整村推进”的要求,研究制订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行动方案。一要积极开展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以异地搬迁为主,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帮助特困移民解决住房,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二要大力推进移民新村建设,美化、洁化、硬化、亮化、绿化移民新村,并把移民新村向新社区转化,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加大社区治理力度,让新村、新社区成为移民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和美丽家园,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引导移民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四要积极探索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政策,推进农村移民宅基地置换建设新型农村移民社区。
(四)关于水库移民解困增收问题
这个问题很关键,是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核心。近年来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库移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水库移民的整体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善,仍然是农村最贫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仍有近500万水库移民贫困人口,占后期扶持总人口的20%,是全国农村人口贫困率的1.5倍。当前,全国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仅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二,水库移民的收入水平与当地居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实现党的十八提出的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水库移民解困增收任务还十分繁重艰巨。
对于这个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加强培训就业工作,扩大移民增收途径,组织编制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水库移民增收计划,着力解决移民票子问题,努力使水库移民收入赶上当地居民。一要不断加大库区产业扶持力度,鼓励移民依托资源优势开展每家每户都能受益的产业。加强生产开发项目管理,合理确定移民资金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确保项目效益落实到移民村、移民户。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二要进一步加强对移民群众的生产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技术技能证书培训,注意统筹整合农业、人保、教育、移民等部门针对农民的培训项目和经费资源,使每个移民家庭都有一名劳动力接受培训、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促进移民转产转业、就业增收。三要扩大移民增收途径,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合作组织,鼓励移民通过劳务输出、物业经济、土地林地流转、旅游服务业、农家乐、家庭农庄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四要创新集体土地利用制度,按照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农村移民承包地和宅基地资源资产化措施,推进承包地和宅基地市场化运作,让土地成为移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同时通过集中流转土地林地,分流移民,促进移民转变身份,或成为职业农民专业从事第一产业,或摆脱土地束缚从事二、三产业,推进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
(五)关于创新移民社会治理问题
这个问题十分紧迫,是构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当前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移民在安置区的社会融合问题。移民搬迁后,原有的移民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结构不再存在,在安置地进行社会关系的重塑、社会身份的重构、社会组织的重建、社会资源的重组和公共服务的重载,实现移民与安置区的社会融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二是移民新村(社区)治理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移民进入新村和社区集中居住,但仍然有许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有的地方虽然改变了村级组织管理方式,但是还没有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模式和治理结构。三是移民信访稳定问题。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老水库移民信访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一些新建在建水库移民尽管补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但仍持续上访不断,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着眼于维护广大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解决影响移民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库区和安置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治理水平,促进移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一要构建移民社会融合机制。加强对移民的教育和引导,增强移民主人翁意识,提高移民参与社会心理融合的主观能动性,加快移民心理调适进程;安置区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关心移民的生产生活,积极创造条件让移民与当地居民平等参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安置地群众对移民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关心和帮助移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促进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二要构建移民社区治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移民社区治理模式,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社区协商共治机制,不断夯实社会建设基础,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的移民新社区;要注意培育、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移民事务,使社会组织成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三要构建预防化解矛盾机制。加快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建立移民安置利益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移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完善移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关于管理体制机制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已经成为制约移民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仍没有统一的行政管理主体,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容易产生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工程或同一工程不同地区的移民政策不统一、补偿标准不一致,从而形成攀比。二是移民安置工作中仍存在参与各方责权不清问题,如项目业主与地方政府之间,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省级移民管理机构之间,以及省、市、县政府和移民管理机构之间在移民安置工作的责、权、利关系还没有理顺。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移民安置工作中,仍存在重前期审批、轻实施监管问题,造成移民安置规划深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在实施过程中变更频繁、投资超概等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理清各方职责,强化监督管理。要进一步理顺移民工作管理体制,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政策标准,完善前期审批审核机制,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当前要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政策协商机制,衔接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相关政策、技术标准等,保持移民政策的连续性、平衡性和稳定性。要进一步厘清地方政府、项目法人、规划设计、监督评估和建设管理等单位的责权,强化移民安置工作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管理,提高前期工作水平;加强对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的监管,充分发挥稽察、审计和监督评估的作用;切实做好移民安置验收工作,确保移民得到妥善安置。
10.镇农办2004工作计划 篇十
一、抓住科学技术这一先进生产力,走科技兴农之路 ·充分利用关系资源优势,加强与河北农大、省科学院、廊坊科学院、北京先之声社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引入,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使科技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三年内科技这一先进生产力将使XX农、林、畜的产业值提高15%以上,工作计划《镇农办2004工作计划》。·2004年将重点引入推广:
1、北京先之声的植物微电活能在马坊、XX设施果、蔬、花木先行推广的基础上,推及全镇露地、保护地、果树、蔬菜上的应用。
2、河北农大皇甫教授的苹果、梨套袋技术。
3、河北林业科学院朱亚国教授的梨果早熟促膨新品种
二、与廊坊农科院(关系品种)、北京先之声(产品、关系)合作共打绿色产品牌,引入西班牙西红柿优种,探索定单农业之路。
三、抓好小区建设,培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
1、在XX镇原养殖小区的基础上抓好宋村赵海宽肉牛养殖小区、和平村宋贺峰大雁养殖小区、圈子李建国优质种猪繁殖小区、东陶赵坡特种猪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带动普及工作。··· ·
2、在马坊设施蔬菜种植区引进新的设施栽培品种,食用菌栽培,搞好白色农业的种植示范,在2003年20余个棚的基础上,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使菌类生产在2003年千万产值基础上增加30%,形成新的增产亮点。···
四、继续搞好生态环保示范镇的创建工作。生态环保示范镇计划面积4000亩,涉及3个蔬菜种植区,2个水果种植区和1个苗木区。此项工作在2003年完成总任务90%的基础上,2004年春进行扫尾,准备接受廊坊市验收。···
五、做好马坊村中低产田改造的后期工程。该工作内容主要是农田基本设施改造,设计总面积为3000亩,总投资110万元,上级支持74万元群众自筹36万元。2003年完成总任务的80%,2004年做好后期工程及验收工作。···
六、做好田各庄村现代化新农村的试点工作。建设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计划到2010年完成,到2008年田各庄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率先实现现代化,带动其他村街发展。···
七、防护林建设在美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成为农民收益增长的新亮点。2004年,我们将积极运作探索活林经营之路,使其在林业建设、林业发展上做出新的突破。这项工作主要由胡善根、王树贵负责。···
11.农办工作总结和来年主要工作思路 篇十一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区农办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质量新鄞州”、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按照建设美丽镇村幸福家园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各项工作顺利平稳推进,全面完成省、市及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一)面上推广与点上突破并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1、稳步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2013年,全区投入新村建设资金33.5亿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面积86.6万平方米,拆除旧房68.7万平方米,新开工新村面积222.3万平方米,主体结顶98.1万平方米,安置农户7840户。新经区镇村建设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村40个,累计达59个。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2013年9月14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之路》,详细介绍了鄞州村庄建设经验,并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会场内作版面展示。一是破解“四难”。破解融资难。加大对村庄改建项目补助力度,尝试“五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开展银农合作、村企结对,探索建设多元投融资模式;破解用地难。注重村庄内部挖潜,推行先拆后建、边拆边建等建设方式,规定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10%以上用于镇村建设,并允许镇乡将工业区块用地调整为镇村建设用地;破解审批难。深化镇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制度改革,设定4种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申报审批程序大幅简化;破解拆旧难。强化“联拆联建、共享共富”新理念,把广大农民结成多元化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拆旧购新、拆旧建新等途径,提升农民拆旧积极性。强化示范引领,激发周边村庄农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热情。二是创新机制。推进模式上,从全村拆建向整体改建、异地迁建等多种形式转变;推进方式上,村民自主的联户改建(联拆联建)逐渐推广,特色项目、特色区块正在逐渐形成;推进方法上,以横溪镇梅岭片、章水镇为主要代表的镇村联动、拆建分离式积极兴起,镇为主建设集中居住区,村为主拆旧房,促进人口集中;参与主体上,许多镇村委托社会机构、企业参与新村建设,提供科学化、专业化服务,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三是提升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建立专职申报员、新村建设指导员、审批一窗式办理、中介机构准入等六方面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建立新村建设分片联系制度,将18个镇乡(石碶街道)分成三个片区,三个副主任为责任人,开展进度督查、指导服务、解难释惑、调查研究等工作。
2、不断深化“三村一线”创建。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结合镇村申报和创建标准,确定创建对象,成功创建2013年市级全面小康村创建村4个(古林镇礼嘉桥村、石碶街道联丰村、洞桥镇沙港村、东吴镇小白村),启动市级中心村培育村4个村(古林镇薛家村、姜山镇井亭村、姜山镇翻石渡村、东吴镇西村)、市级特色村创建村3个(龙观乡李岙村、咸祥镇里蔡村、鄞江镇金陆村),东吴镇的小白—童一—勤勇列为市级精品线创建对象,东吴镇、云龙镇创建为市级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先进镇创建对象。二是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探索村庄整治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市级以上全面小康村“回头看”活动,全面通过市农办组织的复评。三是加强培训指导。组织创建单位参加相关培训,认真开展面上指导督促工作,帮助制定创建计划,共落实工程项目31个,完成投资1.14亿元。加强对2012申报的3个中心村(云龙镇甲村、高桥镇联升村、古林镇葑水港村)、4个特色村(洞桥镇沙港村、鄞江镇悬慈村、龙观乡山下村、章水镇李家坑村)和龙观乡的桓村—后隆—龙谷(满垄桂香)田园宜居精品线的督促检查,并已顺利通过市验收。
3、深入实施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房屋整治。制定实施方案,狠抓督促检查,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在高速公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综合考评中得到充分肯定。至2013年6月底,已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共拆除乱搭滥建和残垣断壁3.22万平方米,涂刷外立面34.3万平方米,改建屋顶5281平方米,沿线村庄绿化15.84万平方米。一是明确整治标准和时限。在姜山镇上张村完成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制订下发《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房屋整治实施标准》,并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二是加强指导督查。定期不定期开展实地督查、电话询问督查,建立qq工作交流群,实施工作进度月报制,建立“区级督查镇级、镇级督查村级”的全方位督查网络。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安排1000万元专项整治资金,并制订出台《XX区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房屋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二)加强调查研究与综合协调并重,提高服务“三农”实效。
1、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作为区委、区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参谋部的作用,落实“三定”(定课题、定任务、定时间)责任,推行全员调研,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村融资问题、新村建设申报审批程序改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涉农资金绩效整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复兴实证研究等列为重点调研课题,撰写了一批有份量、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有15篇文章被省、市级期刊录用。同时,积极促进调研成果转化,根据调研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高标准、高质量地起草了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主报告、全国美丽镇村现场会宣传材料、全省农家乐和全市农房“两改”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重新设定新村项目申报审批程序,提请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工作的试行意见》;积极尝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五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满足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和农民创业经营的资金需求,提请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XX区农村“五权一房”抵(质)押工作的试行意见》;明确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四大重点任务,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配置城乡资源,打造发展质量好、融合水平高、内生动力足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草拟了《关于加快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已提交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阅。
2、加强综合协调。积极履行牵头、协调工作职责,定期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扎实做好指导督查工作。同时,总结典型经验,积极收集各类参考性、实践性强的优秀调研文章及基层工作信息,及时加以刊登,为领导决策服务,共刊发《鄞州新农村建设》24期。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督办任务,较好完成23件区人大、区政协代表的建议、提案的办理。制定出台《XX区区派农村工作指导员考核实施办法》,新选派区级农村工作指导员48名,促进所驻村加快发展。
3、加强作风建设。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区委“三下三沉三提升”活动的要求,组织开展联镇、联村、联户,评作风、评创新、评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评”活动,建立班子成员联镇乡(街道)、全体干部联村、联农户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团队服务活动,每季度由办主任带领科长以上干部,逐个乡镇开展科室联动下乡调研活动,通过实地查看重点项目、召开镇村干部工作座谈会等,全面掌握村庄整治建设、欠发达村扶持等实施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共同探讨发展思路、工作建议,努力做到思路在一线优化、难题在一线破解。(三)扶贫济弱与提升内在素质并行,加强农村区域协调发展。
1、着力增强帮扶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开展欠发达扶持。完成2013项目论证,在10个项目中论证筛选了7个作为2013欠发达村产业扶持项目,其中标准厂房项目2个、农家乐和养老物业项目3个、商业用房项目1个,外来民工公寓项目1个,预计总投资2094万元、年收益211万元,村均30万元。目前,7个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加强对2012年已实施项目的督促检查。10个项目中已对外出租项目6个,年租金达187万元,已竣工未出租项目3个,正抓紧建设项目1个。深入推进对口帮扶。组织做好与贵州省黔西南州XX市对口帮扶对接工作,签订帮扶协议,明确2013年对口帮扶项目和2013-2015年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资金240万元;切实抓好XX县对口帮扶的落实工作,组织做好首南、石碶、中河街道和姜山镇与象山4个镇(乡)的帮扶对接,共落实帮扶资金600万元。
2、积极部署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帮扶。一是确定对象。召开动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调查内容,组织专人逐户进行调查,填写《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表》。18个镇乡(街道)共确定低收入农户17724户30623人。二是建档立卡。及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建立新一轮低收入农户电子档案。并根据各村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帮扶建议。三是强化督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意见,把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列入镇乡(街道)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新农村建设绩效考核,及时将帮扶任务分解到18个镇乡(街道),建立考核奖惩和建立跟踪督查制度,年终实行情况通报。
3、大力倡导农家乐转型升级。全年实现直接营业收入1.42亿元。一是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浅水湾农庄、竹海休闲农庄列为省级示范点创建对象,天地生态农庄、鸿溪森林农庄通过市级示范点验收。龙观乡山下村列为全区农家客栈发展的工作试点,起草农家客栈发展相关实施方案,组织乡村干部到象山、宁海等地学习考察农家客栈发展工作。二是加强指导服务。组织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制作印发宣传画、温馨提示牌700多份;举办系列农事节庆活动、网络推介、参加省市组织的推介活动等方式多方位进行推介,还与飞跃时空合作发放了4000份农家乐画册。三是开展绩效自评。全面评估2012全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项目工作成效,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4、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工作。全区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6203人。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将农民素质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起来,明确培训任务,落实培训责任,及时制定印发2013农民培训计划至有关职能部门。二是加强分类培训。将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创业、转移技能提升等三类培训作农民培训工作的重点,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09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581人,培育新型农民101人。三是规范培训机制。统筹整合各类群体的培训政策,推进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累计确定职业定点培训机构50家,淘汰不合格培训机构5家。实行培训任务公开招投标制,推出69个政府培训补贴项目。
二、2014年主要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主线,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优作风、抓调研、强落实,联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速提效,加快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
主要目标:每个镇乡(街道)启动建设1个以上全村拆建或整体改建村,拆除旧房55万平方米,完成主体结顶60万平方米;创建市级全面小康村3个、中心村4个、特色村3个、精品线1条、先进镇乡2个。
主要举措:一是抓谋划。尽早谋划,筛选排定今后3年实施村名单,确保完成区下达的每个镇乡(街道)每年启动建设1个以上村的工作任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推进全村拆建、异地迁建的同时,突出整体改建这一主导模式,重点推进镇乡建成或核心区内村、高速公路沿线涉及村、大江大河及堤防工程涉及村、高山及边缘山区村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村、边缘村、山区村等五类村的改造。二是抓集聚。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升,稳妥推进镇中村改造、小型村合并、自然村缩减、空心村拆除和高山村迁移。探索“联村连片”改造新模式,通过集聚改造,统筹安排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一批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农村新社区。加快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允许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宅基地置换和异地安置,跨行政区域入住。三是抓推进。对于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强化节点管理,确保按时保质完工;对于尚未实施的建设项目,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努力形成项目梯队。对列入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的59个村,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对照原先确定的时间进度表,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对无法按期开展工作的,试行淘汰制。同时,要进一步抓好东雅、民乐等1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用地工作,针对工作进展缓慢的状况要签订工作责任状,督促相关镇村保质保量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用地复耕工作。四是抓提升。重点完成东吴镇的小白—童一—勤勇市级精品线的创建工作,并按要求做好新一批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和精品村的培育工作。注重把创建工作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高,不断扩大示范效应。五是抓服务。加强日常的协调和服务,组织开展联镇联村送服务活动,完善新村建设分片联系制度,建立新村建设全程服务机制,推进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改革,健全专职申报员、新村建设指导员、审批一窗式办理、中介机构准入等六方面工作制度,努力做到最短时间报批、最快速度实施、最低费用收取。六是抓细节。切实加强项目实施中的资金使用、房屋分配、质量安全和后续物业管理,真正把项目办成民生实事工程;着眼整体,注重细节,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风格、套型和立面色彩,既保持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又充分展示各自的品味。
二、深入调研,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主要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农”工作相关政策,并结合我区实际,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形成加快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1+x”政策和保障体系。主要举措:一是抓贯彻。要加强现有“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宣传监管,重点加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五权一房”抵(质)押工作、新村物业社会化管理等政策意见的贯彻落实。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要在杜绝相关程序反弹的同时,进一步协调供电、供水、排水、燃气、通讯、广电、邮电等公用服务单位优化申报审批程序、减免相关规费;“五权一房”抵(质)押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安居宝”,设立“创业宝”,积极尝试农房按揭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新村物业社会化管理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物业管理一体化机制的形成。二是抓改革。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加快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初稿),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尽快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操作办法,加快形成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1+x”政策和保障体系。三是抓实施。作为推进全区农村改革的牵头部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政策制定、督促检查等工作职责,并争取建立由区级有关部门组成的指导服务体系,每年组织召开一至两次工作会议,研究政策措施,推进改革试点和工作落实。
三、注重实效,加强欠发达村扶持。
主要目标:积极引导已完工项目做好招商引资,加强对2012-2013年未完工项目的节点管理,完成2014年项目的调查论证工作,并筛选7个左右投资规模在200万元以上、年回报在10%左右、符合相关手续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建设标准厂房、养老公寓、外来人口公寓和三产用房等,提升欠发达村发展实力。
主要举措:一是拓模式。抓紧做好2014年项目的论证工作,引导欠发达村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建设规划,有侧重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重点和产业项目,支持欠发达村在本村区域内因地制宜建设经营项目,引导欠发达村所在镇乡安排集中地块,帮助欠发达村在小城镇、中心村、工业功能区、异地搬迁小区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集体物业项目。二是强督查。继续把欠发达村扶持工作纳入镇乡(街道)目标管理考核和新农村建设绩效考核范畴,实施工作督查和跟踪问效,加强对项目施工质量监理,倒排时间节点,倒逼工程进度,确保按规定时间、规定要求完成任务。三是抓效益。做好项目投资回报的前景预期工作,强化产业扶持项目投资招商信息搜集和追踪,引导欠发达村主动加强与企业、商会、旅游公司等的联系,多渠道搜集项目投资招商信息,提早做好招商引资的准备工作。并按照“统一招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理念,对项目实行整体打包招商,确保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四是重扶智。强化干部人才支撑,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村青年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为欠发达村注入充足的人才力量。对村级换届选举后新当选的欠发达村主要干部,要以结对帮扶为载体,坚持“洗脑”先行,摒弃“等靠要”思想,拓展发展思路,培育造血致富能力。
四、创新创优,提升农家乐发展水平。
主要目标:全区农家乐直接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创建省、市级农家乐示范点各1个,启动1-2个以“农家客栈”为主体的农家乐特色村建设。
主要举措:一是重特色。组织开展农家乐特色项目评选活动,引导有关乡镇、村、经营点、经营户,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服务主题,精心打造出一批亲子游、农耕体验游、养生健体游、疗养度假游、修学养心游等具有丰富活动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农家乐村、点。二是重效应。切实做好资源整合文章,做大做强农业(林业、渔业)特色产业,为农家乐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又以农家乐经营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延伸产业链。三是重规范。探索共建结对新模式,健全农家乐标准化的评定办法,完善农家乐各项管理制度。四是重突破。加强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扶持,特别要加强对农家客栈发展的扶持。全面启动龙观乡山下村农家客栈发展的试点工作,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周边村庄农家客栈的发展。
五、虚实结合,注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主要目标:坚持把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农办重点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优化机关作风,提高干部服务“三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推动全区“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
【农办移民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年乡镇农办主任工作总结09-08
市农办年度三农事业工作总结08-11
农办社会发展科XX年度绩效考评述职报告10-01
水库移民个人总结11-18
移民工作总结报告10-10
××年水利移民工作总结08-04
库区移民信访工作总结01-13
加拿大移民找工作10-13
美国EB3职业移民—移民美国之路06-16
美国EB-2职业移民申请条件【容德移民】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