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精选11篇)
1.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 篇一
谈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摘要: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货币政策;城乡差异;VAR模型
一、文献回顾一般情况下,在地区经济结构有明显差距的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其军事论文发表/jslwfabiao/政策效果必然在各地区产生较大的差异,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差别效应。国外研究货币政策差别效应的相关文献比较丰富,货币学派的 Beare[1]利用简约式模型对加拿大平原地区的三个省份进行分析,指出各地区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差异能够解释货币对不同区域造成的不同影响;新古典凯恩斯学派的 Fishkind[2]利用大型区域宏观模型分析,证实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印第安纳州经济的影响与对全美的影响相比存在差异,认为这主要是由印第安纳州的相对经济结构造成的;Rochoff[3]等人对区域利率差异和区域信贷可得性差异进行分析,认为地区间存在的成本和风险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Karras[4]等人对欧洲国家货币政策不对称效应进行了研究;Carlino和 Defina[5]等人通过国家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来鉴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李善燊(1980-),陕西省平利县人,国际商务师,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何炼成(1928-),湖南省浏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别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指出经济结构的地区差异导致货币政策出现区域非对称效应。截至目前,国外已发展起来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
相对来说,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差异性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多采用描述性研究、一般回归、因果分析等方法的居多。如张志军[6]等国内学者,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一致认为应该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特别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最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尝试采用国际流行的VAR,SVAR等计量模型来研究,如李成[7]、周好文[8]、丁文莉[9]、张晶[10]、杨开忠[11]等,但他们只局限于研究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行政区域或者东、中、西地理区域间的差别效应研究。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用向量自回归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研究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城乡差别效应。本文分三部分论述,首先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统一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影响的差异化存在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然后分析产生差异性效果的原因,最后提出消除这种差异性后果的建议。
二、差异性影响的计量模型分析1980年,西姆斯(Sims)针对大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存在的不足,首次提出了非约束性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这种模型以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出现,系统内每个方程右边的变量是相同的,包括了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然后通过模型中所有内生当期变量对它们的若干滞后值进行回归,进而估计出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一个 VAR(p)模型的数学形式是[12]:
yt=Atyt-1+…+Apyt-p+Bxt+逭饫飝t是一个 k维的内生变量,xt是一个d维的外生变量。A1,…,Ap和 B 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錿是扰动向量,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是同期相关,但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即不与等式右边的变量相关。本文基于VAR模型计量分析步骤
(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本文对货币政策城乡效体育论文发表/tylwfabiao/应的分析主要立足于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到最终目标(经济增长)这一过程,指标选取1978~2004数据,具体为:
1、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标m1;
2、城乡经济产出指标,cy表示城市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ny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上数据是以1978年为基期,核算出CPI,城镇CPI,农村CPI,将名义货币供应量和城乡名义收入转化为实际值。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部分《金融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然后对这些经过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数调整,经过处理以后的变量序列分为3个序列组。
2.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 篇二
关键词:货币政策,城乡效果,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我国存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研究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效果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对于利用货币政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货币政策城乡效果差异实证研究
本文所谓的货币政策城乡效果是指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产出的作用, 货币政策用货币供应量M1表示, 农村的经济产出用农村生产总值表示, 城镇的经济产出用城镇生产总值表示。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农村经济绿皮书》、国家统计数据库、《数字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3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央行网站。对城乡GDP分别以1993年为基期的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货币供应量使用名义值。对相关变量进行对数一阶差分处理, 处理后的城乡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货币供应量变量分别记为dlrcy、dlrry、dlm1, 对该三个变量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考察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城乡产出效果的差异。
1.1 脉冲响应
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重要目的是研究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 即某个变量的冲击引起的其他变量的响应。图1显示了城乡实际生产总值对货币量冲击的响应, shock1表示由M1引起的冲击。结果表明:货币冲击对城市生产总值的影响在第一期就达到最大值 (图的上半部分) , 而对农村生产总值的影响要在第2期才达到最大值, 并且对农村影响的最大值要小于对城市影响的最大值。这表明货币政策对农村产出的影响滞后于对城市产出的影响, 并且对城市的影响幅度大于对农村的影响幅度。
1.2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用于评价不同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重要性。图2和图3展示了城乡生产总值的方差分解结果。
由图3可见, 货币冲击对城市产出变化的贡献率在第三期以后基本稳定在22%左右, 而对农村产出变化的贡献率则在第四期以后基本稳定在11%左右。货币冲击对城市产出变化的贡献率要大于对农村产出变化的贡献率。
总之, 对货币政策城乡效果差异的研究表明: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城市产出的作用要大于对农村产出的作用。
2 货币政策城乡效果差异原因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城乡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以从城乡存在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中找到, 本文把这些因素分为两类:金融因素和经济因素。
2.1 金融因素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发挥作用需要以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作为基础和中介, 城乡在金融条件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货币政策城乡效果的差异, 这些金融条件包括城乡存贷款规模、城乡金融机构和城乡金融市场等。
从存款看, 2000年, 城镇存款为108806.2亿元, 农村存款为14998.2亿元, 城镇存款比农村存款多93808.0亿元, 农村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的占比为12.1%;此后, 城乡存款及两者的差距都在不断增加, 及至2007年, 城镇存款达347037.4亿元, 农村存款为42333.71亿元, 农村存款与城镇存款的差距达到304703.7亿元, 农村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的占比下降为10.9%。
从贷款看, 2000年, 城镇贷款为88421.3亿元, 农村贷款为10949.8亿元, 农村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为11.0%;此后, 城乡贷款及两者的差距都在不断增加, 及至2007年, 城镇贷款达239148.9亿元, 农村贷款达22542.0亿元, 农村贷款与城镇贷款的差距达216607.0亿元, 农村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下降为8.6%。
存贷款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 这一方面不利于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村资本的形成, 而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四大要素之一。
从金融机构看, 城市金融机构除了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为主以外, 还包括政策性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及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尽管农村有一定数量的金融机构, 但农村金融机构的实力与城市金融机构相差甚远。真正在农村发挥作用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近年来,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 从业人员逐渐减少, 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 以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农村金融机构不但不能有效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反而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
金融机构集中于城市, 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不足, 并且农村资金不断外流城市, 这使得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机构行为以作用于城乡经济的效果出现差异。
从金融市场看, 我国城市金融市场包括各种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而农村金融市场则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主要以单一的信贷市场为主, 并且随着国有银行业务从农村地区的撤出, 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信贷市场也在不断萎缩。在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不足的情况下, 农村非正规金融逐步发展, 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往往成为货币政策的抵消力量。
2.2 经济因素
我们从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情况考察导致货币政策城乡效果差异的经济因素。
李海海的研究认为, 第二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最为灵敏, 第一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最不敏感, 第三产业居于第一和第二产业之间。本文接受这一结论, 首先考察城乡的产业结构差异。1990~2008年间, 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城市GDP的比例平均为52.9%和47%, 相应的农村指标分别为42.1%和23.1%, 而农村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农村GDP的比例平均为34.9%。
尽管城乡GDP在总量上不相上下, 但在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对货币政策敏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的比重都大于在农村的比重, 而对货币政策不敏感的第一产业在农村GDP中的占比较高。城乡三次产业结构差异导致货币政策对农村的效果要弱于对城市的效果。
居民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末端环节之一, 城乡居民经济行为的区别将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文主要考察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行为。2008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20.1元, 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011.0元, 不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从生活消费的绝对水平看, 2008年, 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431.5元, 而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为1546.4元, 仅为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强;同时, 从平均消费倾向看, 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水平接近, 但大部分时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大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 1990~2008年间,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约为0.790, 而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约为0.786。
3 提高货币政策对农村经济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对城市的效果强于对农村的效果, 长此以往, 货币政策本身可能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因此, 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货币对农村经济的有效性,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可以从完善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条件做起。
从经济条件看, 首先应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收入是影响居民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要增强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经济行为的影响程度, 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这需要改善农民就业,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其次应加大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业本身是弱质性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若没有政府政策的倾斜, 农业发展将面临不利的环境。因此, 需要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有效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长期化、法制化。
第三应积极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不利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 因此, 应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提高农村经济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创新农村经济组织, 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 要注重因地制宜, 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基于地方特色和区域比较优势, 发展壮大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业经济。
从金融条件看, 首先应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等金融组织要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协调发挥好支持农村经济的作用。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规范和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鼓励城市各类银行、外资银行等开展农村金融业务。
其次应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允许各种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运行效率。丰富金融产品种类, 设计出符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发展农村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等。
第三应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增强信用意识, 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推进利率形成市场化, 由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和风险情况自主决定利率水平。完善农村金融 (下转P87) (上接P92) 法律体系, 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海海,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王千六, 基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经济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2008历年.
[4]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R].2008.
[5]国家统计数据库[DB/OL].http://219.235.129.58/welcome.do.
[6]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杂志社, 数字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3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 2008.
3.滁州市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异研究 篇三
【关键词】城乡教育 小学英语 差异 对策
我国从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从三年级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然而,农村地区大致从2003年才逐步开始从三年级开设英语教程。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存在一定差距,而近些年来,办学资源、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素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小学英语教育的差距,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也开始广泛关注城乡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差异问题,并做了大量研究。但针对滁州地区实地调查的研究几乎没有,而本文就是针对滁州市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异问题进行的研究分析并提出对策和意见,以期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水平。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关城乡英语教育差异的理论。本文研究方法以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为主。笔者选取了5所城市小学和5所农村小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习英语的小学生和任课老师。笔者在每个小学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共计2000份,回收率98.5%,有效率95%。另外,10所小学共48个英语老师参与了访谈。为了进一步了解城乡教学差距,笔者切实深入学校课堂进行课堂观察,在每个小学的观察时间约为一周。
一、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异现状
1.城乡教学设施的差异。笔者从收集的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中得知,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远落后于城市。城市小学教室里各种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多媒体设备几乎每个班级都有,老师能经常使用多媒体上课,图文并茂,使英语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良好。而农村小学由于近年来推行农村远程教育,虽然基本能保证配备一间多媒体教室,但老师也只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使用多媒体上课。平时老师仅依靠录音机、老式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几乎不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呈现书本内容。甚至在个别农村村小学,因为教学用具的缺乏,老师不得不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教学设备的落后,使乡村小学英语课堂逊色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城乡教师资源的差异。城乡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师资源上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目前而言,农村小学的教师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不如城市小学。据调查问卷显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平不高。在受访的21名农村教师中,只有8人有本科学历,专科及以下学历13人。他们多用中文教学,口语偏弱。且乡村的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英语教学培训活动,自身教学水平难以提升。而城市小学英语老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于英语专业,具备扎实系统的英语学科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专业水平较高。在受访的27名城市小学英语教师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22名,大专学历的有5名。且城市小学英语教师不仅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英语教学培训,他们也积极主动追求进步,在工作之余常常看有关教学杂志和刊物,并通过互联网吸取新的信息,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城乡小学英语教师资源的差距,使得城乡小学教学效果差距明显。
3.城乡教学方式的差异。城乡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明显存在差异。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于农村小学的课堂中。教师只一味的用中文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没有自主性和积极性。时间一长,他们就感觉学习英语很无聊,甚至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当然也是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运用。而反观城市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情景教学、游戏互动等方法贯穿始终,虽未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但课堂氛围明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且城市小学课堂上基本上采取中英文结合教学,这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城乡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差异也是影响城乡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4.城乡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城乡学生在英语学习投入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笔者经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得出,在城市学生很早就接触英语,60%的学生会在校外辅导机构或请家教学习英语,看其它英语课外书,当然他们还有很多的英语学习工具,如英汉(汉英)词典、MP3和电子辞典等。而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等客观原因,学生们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他们基本没有英语课外书和英语学习工具,更不用说会参加校外辅导机构或请家教学习英语。
二、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异原因
1.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我国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而中央财政90%的教育经费都用于支持普通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所需的教育经费大部分由各级政府负责筹措与分配,因此,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城乡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不均衡,城市小学的教育经费充足,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不足。因而,城市小学教师待遇普遍较好,优秀人才更愿意留在城市,师资力量雄厚,且学校教学设备较好,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而农村小学,由于资金短缺,教师待遇一般,往往留不住人才,师资力量薄弱,加之教学设备不齐全,英语教学的展开有一定困难。
2.城乡教学水平的差距。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而教师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专业知识水平,其二就是教学能力。首先,在专业知识方面,大部分城市小学的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口语较好,语音标准,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但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学历普遍不高,且只有部分毕业于英语专业。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特别是英语发音不标准限制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其次,在教学能力方面,其次,从教学能力来看,城市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而农村英语教师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3.城乡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大,它影响着孩子的终身发展。如果缺乏家长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功能就会大大减弱。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经济条件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城乡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差异。由于城市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城市家长眼界较为开阔,知道学习英语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很重视。他们有良好的经济条件能尽其所能为孩子创造真实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且自身受教育水平高,能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在农村有些家长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思想较为封闭,不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够重视。而有些家长即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很关心,但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或自身教育水平不高等原因,并不能为孩子学习英语提供很大帮助。
4.城乡学生学习动力的不同。城市的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提前为小学学习英语打好了基础。85%的学生家长还给学生报了英语兴趣班,以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个别家长甚至不惜重金,专门请外籍教师为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口语训练。因此,城市小学生英语基础比较扎实,口语表达能力较好,自信心较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力充足。但在农村,几乎90%的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只依赖学校开课教授英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原因,课堂之外,他们几乎不接触任何与英语相关的内容,很多农村小学生手头只有一本课本,学习过程中没有其他学习资料或课外读物。而在课堂之上,又由于一些农村学校老师的口语较差、教学方法单调重复等原因,打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不利因素客观上降低了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出现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三、缩小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距措施
1.均衡城乡英语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合理分配英语教学资源。在硬件方面,要为农村小学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比如多媒体设备、语音教室等,以改善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条件。在软件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小学专业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为农村英语教师创造进修的机会,让他们多参加一些培训活动和优秀课展的观摩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向农村小学输送新鲜血液,引进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大学生通常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广,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拥有创新能力,这可以极大地改进农村英语教学模式。
2.提高农村英语教师待遇。教师专业化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教师的专业发展顺利进行需要政府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以改变城乡小学英语教师待遇差距较大,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和农村优质师资向城市单边流动的局面。据了解,大部分大学毕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教书,农村优秀教师想去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教师工资低福利差。因此,只有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待遇的差距,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农村学校教书,才能留住农村学校的优秀师资力量。丰厚的待遇不但可以吸引优秀人才,壮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更有利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3.提高家长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产生重要影响。但农村孩子家长普遍不重视孩子的英语教育。因此,学校要密切联系家长,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对家长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家长素质,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小学英语教育对孩子将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地接受和鼓励孩子去学习英语。以确保家长在孩子成长以及学习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4.实施城乡帮扶,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城乡帮扶就是要城市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以此来加强城乡校际交流与合作。城乡教师的定期交流,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教师在与城市教师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积累教学经验,有利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帮扶和交流,对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尤其重要。同时,这种校际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可以实现英语教学资源的共享。
综上所述,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工作的发展观,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完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毛桂楚.城乡小学英语教育的差异与对策[J].中小学教育, 2013(10).
[3]邱玉华,张小情.城乡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差异分析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116).
[4]郑琼.城乡小学生英语学习差异的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12(01).
[5]郑珍.城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
4.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 篇四
教育的公平公正发展
——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政策支撑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乡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教育差异尤为明显。而对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多数研究者都主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育物质资源方面进行研究,如城乡学生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城乡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城乡学校不同的师资状况、教学水平、教育物质资源等,很少有人从教育公平公正发展的角度即教育政策的视角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平公正要求日渐强烈。社会公平公正是民主社会的理想价值,教育公平公正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础。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教育公平公正是促进社会公正的手段,教育的发展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系统中其他要素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与社会大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但在教育系统内部,人们将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混淆不分,总是沿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说法谈论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对于如何看待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如何看待城乡教育差异问题等,则很少有人涉猎。本文试从这方面作简单探索,以就教方家。
一、教育公平和教育公正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正则是指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的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与其相适宜的教育,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使个体得其应得,实现个性化地发展。通俗地讲,教育公正就是为个体的发展“量体裁衣”,为个体发展提供与其自身条件“相当”或“相称”的教育资源。追求和实现教育公平是追求和实现教育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的公正发展是教育发展应有的价值选择,是教育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教育事业本身应有的理想目标和客观态势。在主体的选择下,在教育政策导向的结果下,教育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正,教育的公正本身也就是教育发展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教育的公正不是作为教育的发展的外在相关性,而是作为其内在的规定性,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性质和趋向。
教育的公正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如果把教育的公正置于教育的发展之外,那么现实的情形将会是,要么教育的公正被淡忘或抛弃,要么发展成为畸形儿,甚至归于失败。所以,教育的公正并不是教育发展以外的一个参照物,它就存在于教育的发展之中,是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柱。
教育的公正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认为公正对发展来说只是外部的,就很容易把公正和发展对立起来,如果把教育的公正看作是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我们就会看到,教育的公正是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教育的公正是教育发展的合理状态。教育发展的状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片面追求异化了的教育规模扩张的目的的同时,导致如城乡教育差距拉得过大等畸形的发展,另一类是在追求教育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各方面协调、平衡,甚至在必要时把保持协调放在首位,这样的发展,合力大,内耗小,积累性强。
发展就是硬道理,而协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教育的均衡、协调的发展,最基本的就是均衡、协调个人、群体、集团和阶层的教育权益,而均衡、协调教育权益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就是追求教育的公正,因而,教育的公正发展也就是以教育的公正为目的、动力和模式的发展。要促进社会公正,教育自身首先要公正。
二、城乡教育的差异问题就是教育的公平公正问题
当代中国,城乡教育的差异也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公正公平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由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偏差所导致的。对于那些生长在城市、不了解农村和农村教育的人来说,对于教育的公平公正问题不会有切身的感受。对于那些生活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如果他们习惯了的生活并没有遇到现实的冲击,那他们也可能感受不到甚至意识不到在城乡教育关系中的这一公平和公正问题。
然而,多项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存在不足,导致农村学校危房比例高、基本教学仪器不足、代课教师多等现象,反映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而且,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农村校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师资只能对城市校园的优越环境和雄厚师资条件望其项背。
教育政策的本质是对教育利益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则以政策价值为导向。在教育发展战略上,教育政策表现出对城乡教育差距冷漠,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目标与任务没有计划,或计划模糊,或没有评价指标,致使城市教育发展偏向合法化、合理化。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怎么对城市教育有利,教育政策就怎么规定。政策对城市教育高标准、严要求,使资源配置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匹配,对农村教育的提法则是量力而行。这实际上是由于一开始在发展目标上就降低了对农村教育的要求,迁就农村教育的落后,纵容了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表现出教育政策对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冷漠。我国多年来的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已经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酿造了难以下咽的苦酒,使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其教育不公平现象又成为新一轮教育政策出台的依据,造成教育政策向城市偏向的恶性循环。
城乡社会自然和历史的因素导致的差距,注定了城乡教育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非人为影响城乡教育公正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但同时必须看到,城乡教育不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为的教育政策的不公所导致和加剧的,这是可以下决心和花力气改变的。
三、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公正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公平公正发展体现在城乡教育关系上,就是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在理念和政策支撑上作革新和矫正。
1、理念上克服城乡二元思维定势
我国长久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也使人们形成了看待和分析社会问题时的二元思维定势,对教育事业也不例外。这种二元思维的定势比城乡教育的现实差距更可怕,因为它影响甚至决定着新的教育政策的设计和制定。其实,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教育,都属于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它们都应该得到国家的公正对待。为此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坚持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理念。
2、政策上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要实现城乡教育的共平公正的发展态势,仅有理念的革新还不够,教育政策必须作出实质性的矫正。要将教育的公平公正的发展作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当前应在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统筹城乡教育,倡导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实政府全力举办农村教育的责任,推行国民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教育政策要向农村地区倾斜,对农村教育进行补偿,国家要在财政和人力等方面,优先考虑和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提供各种专项扶助,必要时还可以在农村地区考虑实行教育优先发展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异,最终达到教育发展的最佳态势,即教育的公平和公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景天魁·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7。
2. 肖雪慧·从根本上检讨教育政策——反思1990年代的教育·中国改革·2004,3. 陈敬朴·教育政策城市倾向的要害及其特点·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5.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篇五
姓名:郑静
学号:200921340120 指导老师:刘士民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整合及改革,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呈现一番新景象,但是与此同时,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也随之愈演愈烈,尤其城乡教育配置不公、择校热、师资不稳定等一系列有失教育均衡的恶习已经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及发展。为此国家积极倡导教育公平公正,加强对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资金和师资投入,建立和健全教育法制管理,改革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使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使国民共享教育公平。
关键词:城市乡镇 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Prospect Expectations on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bstract: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educational integration and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come into a new stage.At the same time, the unfair phenomenon of educa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ified, a series of inappropriate deeds that go against balanced education have been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 of unfair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choosing school hot and teacher instability.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takes a great many measures, including advocates for fairness positively, strengthens the investment of finance and teacher in the areas that poor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legal ad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changes the development style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distributes educational resources rationally, promotes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so that citizens can share educational fairness.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Elementary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1.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界定和研究意义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及资源配置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①若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则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体系本身的不和谐发展,同时也会带来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所以,国家应积极地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现行的基础教育按照全社会均衡发展的道路前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2.我国现行基础教育城乡学校不均衡现状及其影响
2.1课程单一,不能实现对学生发展的全面要求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进步在城市的基础教育机构已经步入轨道,但是在乡镇是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基本上还是处于松散、原始的低水平状态。虽然课程表上安排了校本课程课,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用来进行语数课或自习课。这样一来,使得乡土教材缺乏易处于脱节的境地,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层次还有所差距,依旧是停留在以传统的语文、数学为主体的教学体制上,课程开发不系统,缺乏多样性。校本课程开发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性质和特征把握不稳,观念模糊,有点甚至狭隘地将校本课程的开发理解为编教材,忽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2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备不均衡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各地区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不是另外,城市学校除了拥有保证其教学任务目的的基本配置外,还注入新型的教育工具:多媒体教学、课外活动设施一一具备,反观乡镇学校的教育硬件就相对差了许多,现代的教育工具普及度不高、硬件配置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对教师的吸引程度,学生与家长的吸引程度都大大地降低,一旦有能力的教师因为工资待遇、发展前景不符合自身的要求、学生和家长就乡镇教育效果效益有质疑时,就会出现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衡的趋势,现阶段最能解释的即名校热现象。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各学校间的教学资源配置得到了不合理的分配,这种现象要是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势必会影响现在社会倡导的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有促使社会不良风气的横行,再加上现在社会盛行的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思想,使得城市重点学校独占资源,硬件设施很完善。虽然近些年国家和政府都做出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工作报告,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比较缓慢,在此过程,鉴于家长们名校情结的热浪,使得好的学校又获得更多的支柱。而那些正进行质量提升的乡镇学校就面临优秀生源得不到保证的问题,这样一来,反而使教育资源处于遭遇浪费的不利之地。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个天平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教育公平不能得以实现,则会造成基础教育发达的区域不断得到国家、社会、个人的支持,即使是饱和了其发展需求也视而不见,但是薄弱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不健康成长会愈演愈烈。
②
2.3城乡教师队伍水平差距大,不稳定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力资源都有差别性,所以教师之间的任教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领导能力、因材施教实施把握水平都有各自的特点。优秀教师历来都是各个学校的纷纷争夺的对象,优秀教师资源不但可以提高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威望,还能合理的配置学校的师资队伍,对唤起其他教师的激励和竞争意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但是现阶段城乡教师差距大,主要体现在:年龄结构不合理,培训跨度大、骨干教师少,培训程度较浅、活动经费无保障,培训困难多。③首先,农村大部地区学校交通不便,学校教学硬件条件较差,生活水平较低,工资待遇激励性不高,使得优秀教师难招聘来、难将其留下;其次,由于我国现行教师编制一些数量上和范围上的限制,使得教师队伍年年都不能从传统的教师招聘编制中获得足够多的师资,教师数量的缺失必定会引起分配的不均,;再次,由于城市学校的优势,农村的优秀教师纷纷涌向城市学校,这样一来,就造成农村学校成为年轻教师的“训练基地”,他们在乡镇学校实习,积累教学经验,一旦满足一定的“进城条件”,又会不顾一切的进入城市学校,造成教师队伍的恶心循环;最后,由于学校的有限公共资金和资源中的很大部分都用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开支,这样一来使得农村学校不得不将培训资金一再的减缩,造成现有教师得不到参加培训的机会,而年长的教师均缺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使得乡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培训就沦为纸上谈兵。
2.4城乡经费投入不均衡
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引进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由于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变化不大,这样一来,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财政收入基数大的地区,就有足够的资金的投入在教育领域,相反,在经济比较贫瘠的学校,即使当地政府想切实改变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是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同时,国家的财政教育补助,大部门都被用在城市学校的教师培训、改进教学设施、引进优秀教师、扩大校区等方面,而乡镇学校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经济支持的份额就相对较为少量,由资金因素所产生的教育问题就油然而生。2.5使教育公平的理念停滞于表面
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旨在使每个公民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接受教育,共享社会教育资源。若教育公平原则仅仅停留在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阶段或者是在其实施过程中没有切实贯彻最初目标,偏离事先
制定的实施方法,就会出现教育不公,受教育者不能均衡、有效地了解和掌握知识。长久过后,教育公平就会转化成人们对教育制度的畅想,以后即使有足够的能力再次进行教育公平的宣传和实施,也得不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一些人们内心产生对社会教育制度的根本宗旨的怀疑,甚至不利于教育系统的有效运转和社会的稳定团结。
2.6乡镇或较偏远地区人们所受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基础教育是为人们今后接受高等教育所进行的基础知识铺垫和积累,由于城市的基础教育机构坐拥便利的地理环境、先进的教学硬件条件、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社会大众以及政府的支持投资的条件,造成城市教育素质水平要高于乡镇学校。虽然国家鼓励有能力的各大城市自主根据自身地区的特点、条件适当地编写教材,但是选用国家统一教材的地区还是占多数,在这些地区的学校中同年级的不同地区学生所受知识教育水平不同的现象已经不容小视,所受教育水平差距一旦两极分化,势必不利于今后的学习。例如:城市小学规定在3年级就得进行英语教学,但是在乡镇的学校受到英语教师的缺失,致使英语教学水平有限或者将其成为自修课,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与城市学校的学生差距拉大,即使以后进入高年级,要追赶起来就比较费劲,必定会影响其学习英语的兴趣。2.7城市乡镇基础教育机构发展两极化
若教育持续非均衡化发展,造成城市和乡镇基础机构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城市学校基础教育水平发展速度愈来愈快,而乡镇学校却被置于无力革新发展的境地。众所周知,城市的基础教育将会得到更为优质的“照顾”,大量的教育资源涌进城市基础教育机构,高耸的教学楼,先进的实验室,宽广的操场,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仪器一一具有。在一方面是促进了其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出优质的学生,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在另一方面,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必定会产生供大于求的境况。与此同时,乡镇的学校则面临生源有限、硬件配置落后等问题。基础教育机构发展两极化,既不符合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教育系统的正常、和谐地运行。
2.8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导致择校热愈演愈烈
不均衡的基础教育会使现存的择校现象更加的难以控制,虽然国家为了使学生们合理选择就学所在地,已经开始对中小学生实施 “就近入学”的规定,但是每逢开学报名家长们的心理就开始作祟,非得让孩子上好学校,不能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
由于城市的学校较为集中了优秀的师资,硬件,环境,但是毕竟还是少数,不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缺口较大,随着日后时间的积累,必定会败坏社会教育风气,破坏社会公平、公正。若是基础教育的天平还是不能端正,就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涌进本就充足的城市学校,乡镇学校得不到发展。择校热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最终有碍于我国全面构建社会公平。2.9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农村地区本身经济发展滞后,产业链单一,教育机构数量少,水平低,各方面都与城市学校差距甚大。基础教育不均衡,影响了社会成员潜能的开发,从而直接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利益,影响他们对知识能力和劳动技能等教育成果的获取,影响他们对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成果的获取。同时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树立健康的心理,对社会公平质疑,有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④3.产生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3.1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所产生的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我们都了解经济基础是决定上级建筑的,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大众对教育投资热度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相应地增加,社会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对基础教育机构进行改造和革新,表现在城市的学校现代化教育设备齐全、教师水平高、课程开设丰富化、教育环境相对开放。而在经济欠发达甚至是贫困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落后,则缺乏一定的资金、人力对当地的基础教育机构进行整合、开发,所以使得乡镇的基础教育发展就相对的被动。同时建立起新型的农村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差距,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为教师排除后顾之忧。3.2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虽然近些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所改变,但是一些传统的较为守旧的观点还是影响着人们,在子女的教育问题方面甚是严重。大多人都一致的认为只有城市的学校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自己将子女送进城市的学校总是好过于乡镇学校,他们过于重视于环境因素对学习成果的影响,对乡镇学校不信任、一致排斥的态度更不利于乡镇学校的发展。这种思想水涨船高,使得本以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天平向城市学校逐渐倾斜。
3.3法制不健全
在从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十多年奋斗,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同时对普及的范围积极地扩展,逐步做到使乡镇,农村及偏远山区的孩子都能基本充分享受基础的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知识育人,改变人。突破了过去只对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的思想弊端,越是基础教育欠缺的地方更是加大了对其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度,改善教育环境,加强师资力量。前几年,国家又减免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用,这对于扩大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范围,进一步扫清文盲率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法律所涉及教育要均衡发展发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对于有违反教育公平现象的处置也是含糊不清,这样不利于全社会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3.4现行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绩效都是以应试的最终结果为主,应试教育以应试为手段,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和传输,强调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充分运用,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应试教育的实施,是历史文化的延续,不符合当代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片面地促进社会补习、培训班级的盛行。譬如,在各城市,一到寒暑假其间,培训机构就会出现火爆的情形,各类的补习吸引了大批的家长和学生,虽然教育部门已经禁止在节假期间进行补习的活动,但是现行应试教育以成绩论英雄,广大的中小学生都会在寒暑假其间进入这些补习机构学习,而乡镇的补习机构缺少,就造成了大量
4.实施解决策略
4.1全面贯彻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
教育的根本就是让每个公民接受知识、有效地运用知识、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积极地对教育事业投资以促进其发展,就十二五规划中规定:“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⑤国家有信心有能力进行教育公平的持续推广,保证公民平等接受教育,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权力。毕竟教育资源、教育系统的非均衡化趋势定会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
展,不利于我国建设教育公平社会。4.2强化政府职能,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
当代政府的职能是合理有效地履行职责、配置社会资源,在教育的资源配置方面更应该积极承担责任,明确自身的角色,政府应变过去不利于全社会进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教育策略为均衡发展策略。首先,正确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之间的统筹和协调,积极加强对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支柱,多配置教育资源。其次,加大对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投入,国家在积极加大对其的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还应鼓励社会上有能力的企业和其他教育机构增强对这些地区的帮助。再次,国家政府应还在师资上力量下功夫,鼓励在教职工、在校师范院校学生,走进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地区,以改变当地的教育不合理现状。协调我国教育系统,共促全国教育的积极健康均衡发展。4.3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不管是对当地学校的发展还是加强学校的硬件配置,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果乡镇学校只能在等待国家财政和社会其他组织的经济援助,学校的发展就不能长久,所以,发展当地经济才是长久之计,合理有效的运用当地资源吸引投资企业,广泛纳入贤才,用人知事,任人唯贤,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以在增加自身企业绩效的同时适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带动当地经济,合理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和政府支持的优秀政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问题,为当地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4.4革新人们的思想
思想一旦固化就变得十分可怕,往往在现实中影响人们正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因此,改变人们过去那种认为城市的学校都是优秀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学习知识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结果,其中个人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不是说进城市的学校获得优秀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就能取得理想的好成绩,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古往今来,那些取得优秀成绩的人们哪一位不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所获得的。在乡镇的学校有条件的时候,为什么家长们总是要舍近求远?一味的排斥、不支持乡镇学校,不但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4.5加强监督管理
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整顿教师队伍、改造薄弱学校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法治监督的作用,积极制定出有利于规范在实行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对违反教育公
平、教育均衡发展行为应进行有力的打击。同时建立和健全行政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法制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良好的监督体系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树立人们正确的观念,拓宽群众监督的道路,以规范和保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4.6建立优秀教师轮换机制的建立并保障其健康运行
要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优秀教师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人力资源的不断优化,避免教师资源的不合理集中,教师轮换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各学校在一定阶段和时间内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以不断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鼓励各任职教师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最终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优秀学校带动其它学校发展的教育合作模式。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地进行轮换制度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快速有效地解决。
注释:
①宋勤标.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奉贤教育专栏,2010,(8). ②陈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建议[J].江苏教育,2005,(4). ③邢亚春.浅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学大众,2010,(10).
④陈要文.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N].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14(3)⑤全媒体记录两会[N].新安晚报,2011-3-6.
参考文献:
[1] 宋勤标.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奉贤教育专栏,2010,(8). [2] 陈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建议[J].江苏教育,2005,(4). [3] 邢亚春.浅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学大众,2010,(10).
[4] 陈要文.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N].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14(3). [5] 全媒体记录两会[N].新安晚报,2011-3-6. [6]王浩.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的思考及对策[J].教师成长与专业生涯发展,2010,(631):145. [7]高如峰.对农村义务教育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分工的建议方案[J].教育研究,2005(3). [8]王凌皓,高英彤.中小学生择校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及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0(6):6.
[9]荏苒.我国择校现象透析及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2).
6.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 篇六
摘 要:幼儿不仅祖国未来的栋梁,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良好的体质可以让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将来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幼儿体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民族及幼儿自身素质发展的根本需要。所以要积极推动幼儿体育教育,使其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发展推动 幼儿体育教育体质基础
1前 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在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她列举了两组数据,: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现在学校近视眼、肥胖的孩子还在增加往上涨。2012年北京市高中生体质检查中,只有一成学生合格。近几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韩国排第18位,平均身高1.74米;日本排29位,平均身高1.707米;中国男性排名32位,1.697米。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所以幼儿体育教育是基础、是根本、是提高和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并能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为今后能从事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重要身体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强调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健康成长得到保证。然而我国幼儿体育教育发展却非常缓慢,幼儿体质也在不断下降。研究发现,许多地区儿童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皮褶厚度和体重增加,肥胖儿童比率提高,心肺功能系统下降等现象。推动幼儿体育教育势在必行,幼儿良好的体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为成年打下良好的基础。2幼儿体质现状
根据阅读《山东省济南市3-6岁幼儿体质现状的研究》、《兰州市区幼儿体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珠三角地区幼儿体质特点的分析》、《河南省幼儿园幼儿体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等相关幼儿体质调查的文献,通过其调查的数据和结论可以看出幼儿的体质变差了,如幼儿体能中,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素质大多达不到规定标准;数据还显示,肥胖儿童增多,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反应肺功能的肺活量也呈下降趋势。而且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已经降到了20年的最低水平。大部分儿童少年肌肉软、关节硬、动作不协调,都市化生活更是导致了大多数孩子的运动系统失调。
前不久,曹杨新村第三幼儿园举行了一场中日友好运动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快速跑、4×100米接力等项目中,冲刺最快、最后夺冠的大多数是日本小朋友,他们就像一头头狂奔的小鹿,中国小朋友则显得跟不上。运动会共有16名日本孩子和43名中国孩子参加,家长们也在现场观摩。孩子一跑完,中国家长就赶紧跑上前给孩子擦汗,递牛奶、饮料,而日本家长则一直在旁默默关注。有专家曾去日本幼儿园参观,发现那里幼儿园的运动场都是沙地,不同于我们的塑胶跑道。“日本非常倡导让孩子放心、大胆地运动,家长也认为运动中发生一些危险很正常,所以在他们幼儿园里,你会看见快速跑、4×100米接力等我们小学里才开展的运动项目。”有关专家表示,相比日本幼儿的体育教育,中国显得童趣有余、竞技不足,过分强调安全。在日本幼儿园小朋友开展拔河运动,中国幼儿园因怕粗糙的绳子磨破孩子细嫩的小手而不搞。排在日本孩子课外活动第一位的是游泳,而且体育好的孩子最受同学尊敬。日本多加良浦保育园园长下里康寿说,日本家长也特别重视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夏天游泳、冬天跳绳、春天带孩子去河边散步是幼儿园最常见的运动项目。”日本小孩一般都不怕冷,即使冬天上体育课,也穿短袖运动服和短裤。“大多数家长认为在幼儿园和在家里一样,打架、摔跤、碰伤都是很正常的事”。
3幼儿体育教育
3.1幼儿体育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发展还不够完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体育教育,在中小学推行了‘阳光体育’,而且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但却忽视了学龄前的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和教师对幼儿体育教育的传统观念没有改变。导致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缓慢。
3.2幼儿体育的价值
幼儿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并具有多重特殊功能。幼儿体育具有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是寓智、德、美于一体的有效形式,他并不是简单的走跑跳投等动作的叠加过程,而是体质和思维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效果最明显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了儿童体质的发展。
3.3影响推动幼儿体育教育的因素及对策
虽然幼儿体育意义如此重大,但幼儿体育却是当今学前课程中最被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忽视的不分,幼儿体育课程亦面临重重障碍!阻碍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幼儿园的场地不足,缺乏活动场地;体育器材不足;课堂时间不足;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单向式;活动内容那个欠创意和综合性;领导、教师、家长的观念还没有真正得到转变;幼儿园的管理不够;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没有落实。从而影响到幼儿体育教育的实施,造成幼儿的活动量不足,活动时间不能保证,影响了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技能的发展。
3.4对策与建议
3.4.1改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
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落后、重文轻体是幼儿体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从重智育培养转移到智、体并重,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使得孩子在自愿、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生活。幼儿园与家长应定期为孩子进行体质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动态状况。
3.4.2加大对幼儿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
幼儿园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由于资金的不足,导致教学设备的欠缺,活动场地无法保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幼儿园场地器械的建设。
3.4.3加强幼儿园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引进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加入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调整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让跟多的男教师加入到幼儿教育团队。幼儿园引进男性教师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角色意识,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因为男性教师在性别上与女性教师的差别导致了他们在教学方式上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体现就在于对幼儿体育教育的方式上。男性对体育的爱好和了解要多于女性,所以男性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上更灵活、创新。
3.4.4合理体育活和动负荷
根据幼儿生理特点,认真研究大、中、小班幼儿不同年龄阶段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研究各种不同项目对幼儿生理机能的影响。坚持灵活多变的教学原则,以新内容刺激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安排体育活动时要动静结合,交替运用,使幼儿不易疲劳。这样才能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
4结 论
体质是指人的身体质量,是人的生命活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3岁到6岁正处于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是形成良好体质的基础阶段,只有从幼儿做起,有了强大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7.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 篇七
近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认清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顺序和消费支出比例方面存在差异的现状, 从现象中深入分析出本质,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 城乡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存在明显差异。
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 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消费序列。20世纪九十年代,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转变为食品、衣着、文娱、用品、居住、交通、杂项、医疗, 消费热点从吃、穿、用等基本消费逐渐转向文娱、住行等领域;农村文娱支出上升到第三位, 是支出结构变化中最明显的部分, 其他各项顺序不变。进入21世纪, 城镇居民文娱、居住支出位次进一步前移, 消费结构序列转变为食品、文娱、衣着、居住、用品、交通、医疗、杂项。同时期农村居民消费序列为食品、居住、文娱、衣着、医疗、交通、用品、杂项。
(二) 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
1、居民食品消费比较。
在人均主要食品消费方面,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很多。用2006年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3, 476.34元) 与1995年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3, 892.90元) 的食品消费进行比较, 农村居民营养性、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远不及城镇居民。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牛羊肉、家禽、鲜蛋及制品、水产品的数量分别是同一收入档次下城镇居民的75.5%、76.6%、82.1%和88%。
2、城乡衣着消费比较。
从支出额来看, 城镇低收入户衣着人均消费额为237.80元, 而农村高收入户同期人均支出额为231.71元, 城乡支出额相差悬殊。此外, 衣着消费质量档次上也有显著差别。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以中高档为主;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在向成衣化转变中, 也开始由低档向中档转变, 但总体上仍以中低档为主, 更注重衣着的结实耐用、经济实惠。
3、城乡居住消费比较。
首先, 从居住支出比重看, 农村远高于城镇。城镇居民住房支出比重明显偏低, 而农村住房支出比重有所偏高。这主要受城乡消费观念不同的影响。其次, 从支出额来看,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 农村居住支出额上升缓慢, 年均增长速度为9.8%;而城镇居住消费年均增速达到19.6%。再次, 从居住面积和居住质量来看, 农村居民面积大, 而城镇居住质量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1997年的17.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25.0平方米, 农村人均从22.5平方米提高到27.9平方米。但是, 城镇居民住房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内部装饰考究甚至豪华, 而对于农村居民, 住房建设大多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农村居民尚有近25%的草房、土坯房,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仅为砖木结构的1/2。
4、城乡居民家庭用品及精神文化生活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和文教娱乐支出都在逐步增加, 尤其是文教娱乐支出在城乡跃居第三位。但是,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以及消费环境的差异, 城镇居民这两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均高于农村居民。对于家庭设备用品, 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从1997年的4, 186元增加到2004年的7, 18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最高仅达到2, 185元, 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在文教娱乐支出方面, 农村居民2004年人均现金支出比例与城镇居民2000年的水平基本持平。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原因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问题由来已久,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质是农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城镇居民来说不合理, 他们的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如果农民收入较多且增长较快, 那么他们在基本的生活消费上的支出比率就会大大降低, 他们就有实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
(二) 消费观念的差别是造成他们消费结构差异的又一原因。
农民消费观念的不优化是农民进行更高层次消费的思想上的阻碍, 影响着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别、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这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文化素质的低下不仅对农民脱贫致富有制约作用, 还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文化素质上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使得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强烈, 对发展消费的渴望也不如城镇居民高涨。
(三) 消费环境的差异也会造成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城乡居民所处的消费环境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城镇的建设基础好, 交通条件便利, 公共设施发达, 市场体系发育良好, 居民的消费环境舒适方便, 消费条件明显优于农民。农村大多处于地域条件偏僻的地方, 交通不发达, 公共设施建设不力。具体来说, 大多数农村没有自来水和煤气的供应, 电力的供应也不如城镇的及时方便, 而且电价偏高。农村很少有像城镇那样的大商场和超市, 医疗机构也没有城镇的发达, 文化娱乐设施更是离城镇有较大的差距。在目前的现实消费环境条件下, 农民的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必然受环境的制约而造成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异。
三、解决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对策建议
(一)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稳定农民农业收入。
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国家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向农业倾斜,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并逐步增加对农业灾害保险的补贴;二是建立和健全主要农副产品风险基金制度和储备调节制度, 以避免农产品价格随农业产量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将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三是建立农村信贷制度, 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比重, 增加农业投入, 扶助一些市场看好、风险较小、见效较快的产业;四是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国家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落实, 使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低于化肥、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
2、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目前, 农村二三产业欠发达, 农业尚有1.2亿余劳动力堆积在日益锐减的耕地上。今后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合理调整乡镇企业布局, 实行城乡一体化, 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业,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二是认真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 使城乡居民在户口管理、就业机会等方面真正平等和公平竞争;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培训机构,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
(二)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改善农民消费观念。
农村消费者教育, 是指对广大农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的消费知识和技能, 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 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在我国现阶段,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消费者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 它不仅应该包括有关消费经济理论知识的普及 (如消费知识、信贷知识、法律知识、商品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等) , 还应包括农民现代消费观念的形成、农民消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等。
(三)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基本条件。
8.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 篇八
城乡教育资源不公,主要是教师资源上的不公和教学设施上的不公。很多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师,受教育水平偏低,甚至有的地区长期使用代课老师,文化素质远远达不到义务教育的规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农村的条件太差,鉴于农村的条件和资源落后,教师待遇相对来说较低的情况,很多优秀的人民教师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去农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多教师岗位被迫只能聘用一些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都偏低的代课教师。而为了寻找良好的师资条件,农村的孩子又涌向城市读书,导致农村生源不足,学校办不起来,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并且,农村的教育设施很多还非常落后,并没有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学生接触不到新事物、新东西,有些学校还没有添加上这些设备。比如,操场还是落伍的泥土地,一到刮风下雨就不能使用,学校的课堂上也没有增加多媒体设备,让课堂显得枯燥无味。甚至有的地方可能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设施落后和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都是存在的,那么,应该如何着手进行解决这些问题呢?就是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该针对城乡差异情况,结合城乡的特点,通过政策和社会的扶持和帮助让教育资源适当地向农村倾斜。帮助农村建立和本地相符的学校,分配优秀教师到学校工作,增加人们对农村教育的信心。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
一、加大对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培养
要想把教育办好,师资力量是缺少不了的,可以说,师资力量是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如何培养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对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实施政策偏移,比如,给这些地区尽量多配置一些带编制的教师岗位,并逐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解决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主动到这里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次,加大对农村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上的提高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地提高,总起来说,一个是观念上的改进,一个是视野上的拓展,另一个是知识水平上的进修。农村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只有农村的师资力量增强了,才会增强人们对教育的信心,受教育人群也就相应地留在了农村。
二、加大对农村办学的物质支持
物质是政策强有力的支撑,农村的物质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而城乡教育条件差异显著也是导致农村教育落后、导致农村教育滞后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学校的环境设施和教学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学生受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他们理应获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条件,以面对将来更加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但是,可以看到,在农村,由于资金缺乏,学生的学习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从教室到操场再到宿舍,以及教学设备上的落后,这种落后成为了一个系列,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怎么能精神抖擞地学习,教师又怎么能安心教学呢?针对一些落后地区的环境设施,政府应该适当地给与政策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供给,并鼓励一些企业等向这些学校伸出援助之手。给这些地方的学校捐款捐物,用来购买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切实地改良学生的上课条件,力所能及地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增强法律意识,贯彻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在中国是最基本的教育任务,然而,在农村的很多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和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加上一些人目光短浅,没有及时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存在着还没有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让学生退学的现象。虽然在免交学费的政策下有所缓解,但是,在贫穷落后的地方,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辍学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在这样的地区,应该给他们重点灌输义务教育的意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免试就近入学的权利。重点告诉家长,让子女接受教育是每个家长的法定义务,如果随便让学生辍学,是违法的行为。另外,要和家长讲清楚,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是科技的社会,如果没有知识和能力,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下去的。让每个家长都能认识到,学习对于孩子成长和未来生活的意义,使他们不再产生让孩子辍学的念头。
9.学生语文能力城乡差异的原因探析 篇九
周怀恩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然而,城乡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不是由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而是由城乡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决定的。【关键词】城乡差距、语文能力、环境、影响
一、城乡学生语文能力差异的概述
1、听的能力
言语听辨能力它可以被分解为对听话角色的感知能力,对说话角色的推断能力,对话语本义的听解能力和对话语用意的辨识能力。城乡学生在相同年龄段对非听话角色和特殊听话角色的感知能力,从社会身分、相互关系、自我状态、参与度和知识背景等方面系统推断说话角色的能力,对大段话语,有同音词语的话语、含生疏词语的话语和病句等本义的听解能力以及对话语的零用意、空用意和多层用意的辨识能力,差别明显。
2、说话的能力
说话是指用语言表情达意,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与农村儿童相比,我们发现城市儿童他们的口头表达、发音正确和吐字清楚、发言的主动性和大胆程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3、读的能力
城乡学生阅读能力的差距主要是阅读量的差距造成的,在这一点上由于城乡物质条件的不同,农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在学校也仅仅是语文课本而己。没有阅读量就没有语感,没有语感就谈不上快速准确的理解,更谈不上欣赏。相比较,城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从画报,卡通,画册之类的读物开始接触,等到上学后,家庭订阅的报刊杂志,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以及社区或市县的图书馆都能为城市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4、写的能力
写作能力—— 基本掌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比较熟练地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具有日常应用文和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写作能力,所写的文章(含文书),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书写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具有一定的写作速度。掌握文章(含文书)修改的方法,养成修改文章(含文书)的习惯.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是紧密联系的,正是词汇量的匾乏,口语化的书面语言以
及阅读能力的地下,致使农村学生写作能力低下。内容单调乏味,故事缺乏想象力并且大多脱离农村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大多农村学生的作文都有结合课文,范文“套”作文,应付考试时“背”作文的毛病。
二、学生语文能力城乡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城乡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影响
1、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按照言语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阶段幼儿语言发展有乳儿期、婴儿期和学前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以说对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有关键作用。幼儿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因此在这个时期能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亲。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他们所采取的教育态度,教育手段和方式以及本身的素养对幼儿的影响是终身的。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益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2、城乡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与低文化的家长相比,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教育意识强烈,教育方式趋向理性、开放,教育行为更加自主、独立,对教育目的理解明确,眼光放得远。他们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和情感状态,希望孩子拓展生活范围,开阔眼界,而不仅仅死绑在学习成绩上。他们容易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遇到的问题,从而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
城乡之间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差异那是众所周知的事。那么,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高低到底是如何影响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呢?(1)城乡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
人才观就是家长认为什么是人才,自己的孩子算不算人才。这一点上城乡家庭成员的认识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差距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概念的界定。农村家长对人才的界定仅仅局限于考上大学,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考上大学(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就是有出息,就是人才。而不认同孩子在其他行业上的成功,甚至是音、体、美等专业。但是在城市家庭中,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可以说他们对成功和人才的界定要比农村家长宽泛得多;这种差异对中学生阅读范围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农村家长对书本的概念仅局限于课本,其他于课本没有联系的都不允许孩子阅读。在城市尤其是知识型家长从综合素质出发,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另一个差距是在将来能不能成才。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家长中大部分的家长都不能积极认定,似乎对自己的孩子信心不足,这既是人才观的影响也是千百年来封建思想在作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会打洞”的潜意识在落后封闭的农村依然有市场。而在城市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多数是很高的,孩子年龄越小期望值越高。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为他们设计梦想。
(2)城乡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决定着城乡家长期望值的不同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一种对孩子受教育而发展结果的希望。期望值越高对孩子的未来希望越大,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就越高。农村家长一般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没有具体的规划,谈到孩子未来一般都是希望能“考个学”,至于是中专,大专还是本科在他们没有具体的区别。孩子考学的目的基本上都是找一个饭碗,“成为城里人”。城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明显高于农村,尤其是文化层次高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最高的。城市家长大部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许多城市家长己为孩子的未来选定专业,希望孩子上完本科后接着要读研究生。他们不仅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还要上研究生,读博士等。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一些大学的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后不参加工作而是在校或是在家复习考研,这都反映出城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我们就不难看出,正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不同影响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积极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说城乡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差异与城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的差异有关。
(3)城乡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差异与构建家庭语言环境的关系
家庭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城市家庭多数都能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家庭成员熟练使用普通话与儿童交流,为后期学生熟练掌握普通话并进行交流以及用书面语言进行作文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获得语言的第一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养普遍不高,语言的丰富性、规范性都相对欠缺,使得农村幼儿的语言家庭指导成为一个薄弱环节。农村幼儿的语言能力与城市幼儿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词语贫乏,语言的完整性、连贯性、流畅性非常不够,土话俗语多,普通话不标准。
反过来,城市家庭所构建的家庭语言环境有诸多有利于儿童语言发展之处。一方面家庭成员在交流过程中使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尤其是在面对幼儿时有意识的使用较为严谨的语言,说话不随意,注意不用粗俗的语言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关系,他们所构建的家庭语言环境能体现语汇丰富,用语得体,逻辑思维清楚的特点。第三个方面是城市家庭所构建的家庭语言环境能给幼儿以平等,协商,民主和文明交流空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他们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能主动,大胆。尤其是能在集会场合大胆发言,演讲。这应该是说话能力中较高的一个层次,而这种家庭语言环境的建立对家长的文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3、城乡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的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一方面农村家长为了家庭的生存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谋生上去,也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教育子女;另一方面农村家长没有经济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早期教育。例如,购买有关的读物,玩具和入托(或上幼儿园)。在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儿童基本上是不上幼儿园的,也就是说农村中学生大多在其幼年没有接受过早期学校教育。
由于城乡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它们在教育上投入比例的差异。可以发现城市的孩子可以拥有较为优越的学习条件,可以接受更好更完备更多样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手段。
(二)城乡不同的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影响
学校教育中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师的素质,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校园文化都是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
1、城乡学校教学设施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这里就农村语文教育的条件性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媒介、设施、环境等)作真实的描述: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和一些城市学校的语文资源已呈多样化、系统化、立体化的今天,西部偏远山区小学的语文教育资源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本、一支粉笔”的极度困窘境地。三四十平方米的“陋室”是五六十位学生借以汲取语文营养的物理空间;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是学生用以厚实语文素养的惟一载体;曾被古圣今贤极力推崇的课外阅读在农村学校至今还居于零界线之下;校校无图书室,班班无图书角,人人无课外书。其他语文教育资源更是一无所有。
与农村相比,城市中的示范校和重点校就越发豪华化,城市化,贵族化,这些学校中有游泳池,有豪华的塑胶跑道的操场。城市重点中学不仅有雄厚的财政支持,而且还有高额的学费作保障,于是他们的图书馆藏书丰富,他们的语音教室具有现代化水准。而农村学校一方面财政的投入就少得可怜,同时想从学生身上收,又收不上(农民本来就没有钱,如果学费太高,既没有人上学了)。于是仅有的一点钱除了维持教师的工资外,几乎连正常的教学工作都很难维持。也就谈不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这就是城乡学校在资源设备上的巨大差异。
2、城乡学校教师素质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里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城乡教师队伍素质的差异的存在是影响城乡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城乡教师队伍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教师队伍高学历,高职称,以及农村教师队伍的低学历,低职称,缺少优秀教师等方面。目前在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但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在教师队伍的数盘上,农村教师首先配备不足,目前,在农村学校有一个普通现象就是使用代课教师,之所以能出现这种情况与农村教师短缺有关系。(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教师待遇不一样,工作生活条件悬殊,致使农村很多青年教师外流。同时由于教育激励机制的不合理,认为把小学、中学的骨干教师调往上一级单位,从农村调往县城就是最好的奖励。这样导致农村教师整体水平越来越差,甚至不得不使用代课教师,给教师队伍的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3)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下,上面我们分析了,从教师队伍来说农村的教师数量就明显达不到基本的标准。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达标。
3、城乡学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应试教育阴影作祟,教师的教学围绕考试要求转;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单一,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忽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
于农村语文教学不同的是,城市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大多教师改变了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已经开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合作,双向互动,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支配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由此而引起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们广泛采用点拨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讲练结合法等教法。
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城乡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不同影响。
(三)城乡不同的社会环境差异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对学生语文能力所产生的影响上,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娱乐条件,信息传播方式,人们使用方言俗语的情况等都是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因素。
(1)、农村文化娱乐条件的现状及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当前的农村文化娱乐条件,是近几十年来最差的。相关调查发现,就以大部分的乡镇府所在地来说,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基本上为空白;更不用说在那些更为偏远的村镇了。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着当前的农村,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匾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电影少、广播少、书报少、文体活动少、出门旅游少,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坡、世风变浊。
要说这种文化娱乐条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首先是在学生思想意识差生的消极影响。其次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没有任何帮助。
(2)、城市文化娱乐条件的现状及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与农村精神贫困相对的城市文化娱乐条件发达,现在有学者用“城市文化的产业化”来形容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城市打开任何一台电视,你可随意的在三四十套节目频道上选择;剧院、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科技馆等策划观念为城市儿童,青少年成长的伴侣;公园、绿地,文化广场市儿童经常光顾的地方。
良好的文化娱乐条件为孩子们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创造了条件。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给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材”;看电影、戏剧、书报、电视中的少儿节目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这些既陶冶了孩子性情,又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说话方式;影视、戏剧、书报中的对话,流畅、生动、富有节奏感,为孩子学习说话提供了范例。
10.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 篇十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及对策
(一)现状。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多数都不是专职教师,都是学校中的其他科任老师,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操练。所以,在传授教学理念、方法以及教学技巧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对策。1.城市与农村加强交流合作,组织农村音乐教师定期到城市优秀学校听课、学习。积累别人优秀的教学经验,包括学习城市优秀音乐教师在上课时的精神面貌、谈话举止、怎样组织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的调节,以及游戏互动环节的方式方法。并且在听完课后自己总结自己听课的心得体会,有优秀的的方面要活以致用。回到农村再将这些教学经验运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课堂中,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农村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2.组织城市里优秀的音乐教师下乡亲自为我们农村学生讲授音乐课,用他们专业的知识技能给我们学生传授音乐乐理上的知识,用声乐、钢琴和舞蹈等多方面来感染和指导学生,使学生真正享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城市优秀教师和农村音乐教师也要多进行教学沟通,互相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较大地提高城乡的教育质量。
二、城乡中小学师资力量差异及对策
(一)差异。1.农村学校很缺乏教师,所有科目的教师都不一定是专职。大多数一个老师都要胜任多门学科,特别是音乐课在农村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科目。音乐教师大多数是语文、数学等老师代替的并非专职教师。他们通常都是利用录音机来一遍一遍的放音乐来让学生跟唱。或者上课就让学生一味地学唱流行歌曲,完全把教材抛在一边,违背了国家音乐课程的标准要求。甚至有的教师本该上音乐课时却上了文化课,或者在上音乐课时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音乐课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就挫伤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最后甚至厌烦上音乐课。这样的方式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2.然而在城市中,所有的音乐教师都是专职,身上所具备的专业素质较强,能够胜任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是音乐这门学科在城市学校备受重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不但能够进行专业的带有感情的教唱歌曲,还能传授专业的乐理知识,也能在课堂上有序的组织游戏互动环节。让学生自由编排活动,如:角色表演,分组演唱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音乐学习,从而良好的学习成效。
(二)对策。首先,农村应该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且广招优秀的音乐教师,确保至少每个中小学校都拥有两名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只单独教音乐这一门学科,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为课多而厌倦上课,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课堂中。这样的音乐课就是充满活跃的音乐课堂,学生学习起来也有激情,这样的课堂才能达到非常乐观的学习效果。教师上课的教学质量高,学生也能学到更好的音乐知识。
三、音乐教学条件的不足及其对策
(一)不足。因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对于投放在农村学校教学设备上几乎很少。在音乐教育上更是少之又少,农村学校几乎没有特定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音响和音像设备也不完善,最好的农村学校应该就是拥有一架钢琴,其他乐器也很缺乏。这样的音乐课就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学质量就会很差。
(二)对策。1.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良好的音乐基本设施是确保上好一堂完整的音乐课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因此,国家应对农村的音乐设备设施的完善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改善农村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设施问题。学校也不能坐视不管,应该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将陈旧的音乐教学设备进行更换与维修,并且提议要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制办专用的音乐设备设施,如:钢琴、多媒体等设备。通过对音乐教育辅助资料进行适当的更新,来丰富师生的音乐视野;2.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合作,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小样的教具,如:响板、沙锤等小乐器。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给学校增添教学用具。最后将这些小乐器运用到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在乐器中体会到音乐的另一种美。
四、总结
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方法普遍都很落后,学生对接受新知识比较困难。这些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中采用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会促进音乐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音乐教育都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堂与课外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结合来增强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参考文献:
[1]张聪.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08).
[2]郑颜文.郭卫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11.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 篇十一
关键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
据统计,1998年到2006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翻了一番,从1022所增加到2263所;入学人数是原来的五倍,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升到2010年的26.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更多的城乡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并没有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反而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近日,笔者查阅了近年来江西省高考招生的有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城乡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城乡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差异
(一)农村学生家庭贫困,难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据江西教育考试院统计,江西普通高考报名人数自2009年后,连续3年呈现递减的局面,2011年普通高考报考人数为288616人,比2010年减少了23035人,同比减少7.39%。除不断下降的适龄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增加等因素外,学生弃考就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弃考学生中,农村学生占较大比例。原因是,从1989年至今,我国大学学费增长了至少25倍,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畸高的大学学费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调查显示,1998年,我国城镇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农村学生的3.95倍;2004-2005年,城镇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农村学生的1.89倍; 到2010年高达4.65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 )。
虽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这个准则对贫困的农村学生来说并不平等。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在收入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济上的差异影响到他们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层次,城乡学生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的地域、学校、层次、专业等选择方面也就存在着差异。由于学费差异,农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些学费较低的军校、师范院校和农林院校及一些冷门专业;而出于对高校所在地消费水平的考虑,农村学生不得不选择中西部地区的高校,甚至出现了放弃本科读专科的现象。据统计,2009年,在江西招生的高职(专)院校中,文史类有551所,理工类有605所,其中,有48所文史类和53所理工类高职(专)院校录取分数超过三本线;2010年,在江西招生的高职(专)院校中,文史类有548所,理工类有606所,其中,有39所文史类和92所理工类高职(专)院校的录取分数超过三本线,出现本、专分数倒挂现象,且延续多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感到经济的压力,不能承受三本院校高出高职(专)院校一倍以上的学费。据统计,2009年江西省文理科三本上线人数中共有32802人放弃报考三本志愿;在已录取的三本院校考生中,农村户口的9671人,城镇户口的17847人,两者比例为1:1.85,可见,经济因素造成的影响是明显的。
(二)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几乎与保送无缘。
为了避免优秀考生在高考中发挥欠佳而上不了大学,1988年我国重启保送生制度,(注:1958年,我国开始实行高考保送制度,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被废止。)至2000年全国保送生达2.5万人。 据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示的数据显示,2012年,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拟录取的保送生占该校本科招生计划的10%以上,中科大超过20%。 这些保送生名额基本上被一些“超级中学”所垄断,显现出“中学名校效应”;而就读“超级中学”的大多是城市学生,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几乎与保送无缘。据统计,2011年江西省有253名学生拟被保送北大、清华等高校,其中南昌外国语学校133人,南昌二中14人,九江一中12人,江西师大附中11人,鹰潭一中10人,分别占全省拟被保送人数的52.17%,5.53%,4.74%,4.35%和3.95%;2012年江西省拟被保送到北大、清华等高校的270名学生中,有136人来自南昌外国语学校,南昌二中26人,九江一中17人,江西师大附中13人,鹰潭一中13人,分别占全省拟被保送人数的50.37%,9.63%,6.30%,4.81%%和4.81%。数据显示,2011年南昌外国语学校等五所中学拟被保送人数达到全省拟被保送人数的71.15%,2012年该五校拟被保送人数所占比例上升到75.93%。 据调查,目前,家庭所在地为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城市学生获得保送的机会是农村学生的17.2倍。 那些穷乡偏壤的学生,他们在小学、中学阶段享受的教育资源本来就较差、较少,如今在高招中再次遭受歧视,这是何等的不公平!教育的不公平使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在农村地区抬头,很多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上升通道被阻塞,贫穷代际传递势所必然。
(三)农村学生“先天不足”,难以迈过自主招生这道坎
自主招生是高校为适应选才需要而采取的多元招生录取制度之一,考试内容和范围广博,考试形式灵活多样,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沉着应事的心理质量等。由于农村学生“先天缺陷”,这些方面的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在自主招生中处于明显劣势。据统计,2011年江西省有601名学生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其中新余四中42人,吉安一中37人,新余一中33人,江西师大附中32人、临川一中31人、景德镇一中30人,分别占全省自主招生人数的6.99%,6.16%,5.49%,5.32%,5.16%,4.99%。2012年江西省有592名学生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其中南昌二中44人,新余四中38人,萍乡中学35人,景德镇一中34人,江西师大附中34人,临川一中32人,分别占全省自主招生人数的7.43%,6.42%,5.91%,5.74%,5.74%,5.74%。再如,2012年该省萍乡市有43名学生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其中萍乡中学35人,占全市取得自主招生资格人数的81.40%,县区莲花中学6人,上栗中学1人,湘东中学1人。而芦溪中学等县直中学竞无一人,福田中学等农村中学就不用说了。 究其原因,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缺乏,知识来源大多仅限于课堂教学、教科书和辅导资料等,在特长发展方面受到严重制约,加之家庭经济条件贫困,他们无力支付竞赛辅导费用,也鲜有竞赛获奖证书,甚至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交通费都成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学校,但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学生很难通过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手段来延伸阅读,开拓知识面,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二、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的几点思考
高考招生是公民享受教育权的一种体现,也是改变人生和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城乡差异,笔者认为: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对吸引农村学校的扶持与帮助,完善学校设施,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保障经济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学并完成学业;激发和动员社会各界大力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资金和物资等方面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促进城乡学校教师的相互交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第二,改革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高校自主招生对中学教学有着鲜明的导向作用,在当前高考加分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学科竞赛培训对学生的意义更多体现在自主招生之中,为此,笔者认为,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应再宽松一些,标准再多元一些,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倒逼中学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而对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中表现出的“先天不足”,高校应对自主招生面试环节进行改革,提高命题的信度和效度,消除不平等的因素,帮助农村考生越过这道坎,避免农村考生因“先天不足”而在面试竞争中被边缘化。
第三,改革高校教育收费制度。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收费过高且不规范,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在级别上分批次等级,但是收费却相差无几;同一个学校不同的专业学费也大体相当。因此,在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要建立起规范合理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教育质量的高校实行不同的、合理的学费标准,让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上得起学。
第四,进一步健全保送生制度。保送生制度的实施,弥补了高考“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缺陷,但由于城乡教育的差异,以及制度自身的不完善,带来了一系列不公平问题。为此,应严格保送资格,规范保送程序,完善保送审核制度,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完善公开透明的保送体系,以搭建城乡考生公平竞争的平台。
第五,为农村考生面试提供方便。目前,高校在自主招生时,都要求考生到所报考院校参加考试,这对于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高校应考虑在华北、东北、华中等地区或各省会城市设置考点,方便农村考生面试;相关部门应解决农村考生特别是贫困考生的沿途费用及住宿问题,以减轻农村考生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赫志东.把脉沉疴,重塑大学 大学的功能及其问题[N].南方周末,2011(3).
[2]贺永平.大众化背景下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3]樊明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J].教育科学,2008(2).
[4]陈勋玮,胡涛.浅议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5]数据来源:江西省高招办主办.江西高招录取日记《高考天地》2010(1);2011(1);2011(7);2012(7)
[6]晏扬.弊大于利的保送生制度何不取消[N].中国青年报,2012,5,29
【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性研究】推荐阅读:
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11-10
城乡教育孩子的差异08-29
透析城乡语文教学差异11-18
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06-21
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研究11-21
义务教育城乡均衡07-24
我国退休制度研究06-30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08-21
我国金融犯罪现状研究11-15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