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案例分析(精选10篇)
1.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篇一
一天早上入团时,豪豪一脸的不高兴,爸爸拉着豪豪说:“跟老师说早上好呀。”豪豪不乐意地转过身去,还推着爸爸往外走。僵持阃,豪豪突然用手拍打爸爸,还喊着:“打死爸爸,我要打死爸爸。”但爸爸还是和颜悦色地和豪豪沟通着。教师走过去问:“豪豪怎么了?”爸爸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是玩具分享日,他少带了玩具火车的车头。”教师笑了,蹲下来拉着豪豪的手说:“就为这点事情你就要打爸爸啊!带玩具是自己的事,忘记了不能怪爸爸。要不是爸爸,谁给你买玩具火车啊!”豪豪听了教师的话,心情平静下来,接受了自己没带火车头的事实,并表示此事的确不能怪爸爸……但是,中午爸爸还是把玩具火车头送来了。
这件事给教师很大的触动:为什么豪豪会说“打死爸爸”?为什么爸爸中午还要送玩具来?当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时,教师便借机询问。爸爸尴尬地说:“第一,忘记带玩具是我的错。第二,我担心他没有玩具会找不到玩伴,被老师批评。而且,如果我不把玩具送来,他一天的情绪都会不好,回到家还会大吵大闹,我们不希望他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把玩具送来了。”教师接着问:“他在家大吵大闹,你们会怎么做?竹爸爸无奈地说:“有时我们嫌烦,就答应他的要求了。”
这番对话使教师意识到,是家长的妥协加剧了豪豪的攻击性行为。因为豪豪渐渐发现,只要闹得厉害,就可以达到目的。因此,教师觉得当务之急是要让家长学会坚持原则,使豪豪无法通过大吵大闹达到目的。此外,教师还建议家长一起教会豪豪正确表达愿望的方式和策略。经过沟通,爸爸与教师达成了一致意见。
2.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篇二
课堂管理是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石, 有效的教学常常离不开管理好的课堂。随着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课堂管理问题也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教师经常面对的问题, 也是他们最觉得棘手的事情之一。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1]。课堂问题行为是消极和负面的, 并且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时, 教师大多凭经验来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 没有学习过此方面的专业知识, 也很少与其他同事交流。因此, 当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时, 常常无法将轻微的问题行为和严重的行为障碍区分开来。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 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尤其在小学中,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 课堂问题行为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因此, 如何有效地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同时, 他们也都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比如:美国学者Kenneth Shore针对六种课堂问题行为 (上课时打瞌睡、在课堂上大叫、书桌杂乱无章、擅自离开教室、制造噪音和小偷小摸行为) [2]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提供了帮助;又如, 行为契约也是美国课堂管理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 行为矫正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行为矫正是涉及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和矫正的心理学领域。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程序和方法以行为学原理为基础;行为矫正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行为矫正对行为矫正程序进行精确的描述;行为矫正通常由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实施;行为矫正强调行为改变的测量;行为矫正不再将过去的事件作为引发行为的原因加以重视;行为矫正拒绝使用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3]。
行为矫正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帮助人们改变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其中, 行为矫正学研究的进展, 使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行为矫正学不仅在特殊教育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在一般的教学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 通过行为矫正学, 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关系等到了改善, 教学方法也有所改进, 当然, 更重要的是课堂上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得到了发展性的解决。本文就是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在小学课堂问题行为中的应用。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
本文主要采用个案追踪研究的方法, 通过课堂观察、文献学习以及访谈法对临安市岛石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四年级学生进行研究, 力图通过行为矫正方法帮助其改善课堂问题行为。本文主要是通过语文课上观察被试的课堂表现, 记录他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同时,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访谈, 了解被试在其他课堂上的行为。除此以外, 本文还与被试的家长进行了沟通, 从家长的角度了解了被试的一些表现。
帅XX, 男, 岛石镇中心小学四 (2) 班学生。帅XX是班里唯一一位没有同桌的学生。他的座位永远都与讲台前并排, 而且无论其他同学怎么换座位, 他从来不用换。
语文课上, 帅XX一直都很“活跃”, 但这种活跃不是表现在回答问题上。每次老师在讲台上讲课, 他能认真听讲的时间都不会超过3分钟, 随后就会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 比如:玩尺子, 折书页, 看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书等等。一般老师都会提醒他, 经老师提醒后, 他才会收敛一点, 能坐端正, 但稍后又忘了, 继续玩。当老师走下讲台, 站在第二排以后讲课时, 他的小动作更是夸张, 会在老师背后做鬼脸, 扮无厘头, 搞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无心听课和学习。
另外, 有时候老师要求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或自己读词语时, 他总是读得最响, 读得最起劲。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有研究表明, 教师知觉到的当前小学生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包括走神、嘲笑别人、多动、随便说话、不参与合作、不跟随任务、妨碍他人、不服从、情绪失控和退缩10个类别。[4]而最为普遍的则是走神和随便说话, 其次是多动、不跟随任务和不参与合作。究其原因, 主要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背景造成的。东方文化强调集体, 大多数学生即使对教学不感兴趣, 也会乖乖地坐在座位上, 不打扰他人, 表现出走神的行为。另一方面, 可能与班级人数有关。在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下, 教师的教学无法兼顾到个体学生, 学生参与的机会大大减少, 有些学生甚至很少被教师关注, 也缺乏发言的机会, 于是走神的行为会更突出。
三、研究分析
1. 观察结果的分析
通过课堂上对被试的观察和记录, 本研究认为, 被试存在的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多动、妨碍他人、不跟随任务和不服从。课堂上, 被试“不认真听讲, 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 比如:玩尺子, 折书页, 看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书等等”, 是多动和不跟随任务的表现;他“在老师背后做鬼脸, 扮无厘头, 搞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无心听课和学习”, 则是妨碍他人的表现;“读课文时, 他读得最响, 最起劲”, 是不服从的表现。
2. 访谈结果的分析
通过与老师的沟通, 我发现被试不仅在语文课上活跃, 在其他课上也有同样表现。这说明他不是对语文老师的有偏见, 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活跃分子, 不管是喜欢的学科, 或是不喜欢的学科。不过, 他每次背书都比其他同学快很多, 虽然这也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的, 但可以证明他脑子很好, 不存在学习障碍问题。因此, 我们认为他的主要问题就是课堂问题行为。
3. 矫正策略的分析
通过课堂的观察和对教师的访谈, 根据行为矫正原理, 本研究认为针对被试的课堂问题行为, 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对其进行行为干预, 从而达到对被试问题行为很好的矫正。
(1) 消退策略
消退策略在行为学上的原理即行为消失。行为消失的行为学定义是:行为消失发生在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 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 并且, 因为这个原因行为在将来不再发生。只要行为得到强化, 至少是间歇的, 它就会发生。但是如果行为不再造成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 行为人就会停止这个行为。[5]在本案例中, 被试每次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 教师都会给予关注, 制止他玩东西, 做鬼脸。在这里, 教师的关注就成了被试问题行为的强化物, 这不仅不能起到制止问题行为的作用, 还反而强化了被试的行为, 使其问题行为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对于这种行为, 本文认为, 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消退策略。即当被试出现问题行为时, 教师和同学都不理睬, 忽视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行为消失过程有一个特征, 消失爆发, 即一旦行为不再得到强化, 它的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经常在减少和最终停止前暂时地增加。例如, 在本案例中, 当被试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 教师与同学都不再关注他, 这可能会使他花更大的精力去做, 从而希望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但是, 在他反复出现了几次类似的行为后, 教师与同学都不理睬他, 这时强化物就消失了, 他就会觉得很无趣, 从而放弃了问题行为的出现。
行为消失的另一个特征自发恢复也要引起注意。行为可能在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发生。自发恢复是行为在与行为消失以前发生该行为的环境类似的条件下再次发生的倾向。如果被试可能在行为消失很长时间后偶尔还会出现课堂问题行为,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大家的关注, 那么他的这种行为在将来就不会发生, 或者持续非常长的时间;而如果自发恢复时被试的该行为得到了强化, 那么行为消失将失去效果。
因此, 使用行为消失的策略时, 教师要特别注意它的两个特征。
(2) 强化策略
行为强化是指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当一个行为被加强时, 它就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从行为学的定义看, 行为强化即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这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了 (这个人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从事这个行为) 。通过行为强化过程得到增强的行为称作操作性行为。[6]在本案例中, 被试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时, 教师会给予提醒, 在提醒之后, 若被试能改正过来, 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这时, 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表扬被试, 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 亦或轻拍后背, 这些都是教师对其改正的积极反应, 也是一种强化刺激, 从而使被试的这种行为以后更多地出现在课堂上。
行为强化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结果的直接性、一致性、已形成事件和结果的特征。行为的发生与强化的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当刺激物在行为之后立刻 (直接) 发生时, 它作为强化刺激的强化效果更大。反应和结果之间的间隔拖延得越久, 结果的效果就越小, 因为两者之间的接触或连接被削弱了。而如果反应和结果之间的时间太长以至于两者失去接触, 结果对行为就失去了效果。这也说明了教师必须及时地而不是事后表扬被试的良好行为的原因。结果的一致性是指:当反应产生出结果而且只有反应先发生结果才会发生, 那么我们说反应和结果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当刺激物与行为的一致性越大, 它作为强化刺激的强化效果就越大。已形成事件是指那些改变了一个刺激物作为强化刺激的价值的时间就称作已形成事件。剥夺和其他的事件会使刺激物在特定时间具有更大的效果。从结果的特征来看, 行为的结果成为强化刺激的可能性因人而异。因此, 确定某一结果是某一具体的人的强化刺激就很重要。尤其是不能因为一个特定的刺激物是大多数人的强化刺激就假定它也是某一个人的强化刺激。比如, 口头表扬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强化刺激, 但据观察, 对于本案中的被试, 口头表扬似乎并不起作用, 而教师的微笑或轻抚他的头比口头表扬更能强化他的良好行为。另外, 强度越大的刺激物作为强化刺激的效果就越大。
(3) 惩罚策略
惩罚在行为学上的定义是: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了, 这个行为之后立刻跟随着一个结果, 于是, 将来这个行为不大可能再次发生 (行为被弱化了) 。在行为矫正学中, 惩罚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术语, 是指某一行为的结果导致了这个行为未来发生次数减少的过程。它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惩罚的含义是不同的。比如, 在本案中, 当被试表现出问题行为 (在教师背后做鬼脸, 扮无厘头惹得全班同学大笑) 并影响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正常上课时, 教师就可以叫该生站到教室后面或外面, 从而使被试失去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于是, 他的问题行为就会减少。当然, 在使用惩罚时, 我们必须考虑到几个问题:1.对惩罚的情绪反应;2.逃避和回避行为的形成;3.使用惩罚时出现的消极行为强化;4.对惩罚使用的模仿;5.道德问题。鉴于惩罚行为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在使用惩罚策略时要格外注意。
(4) 暗示策略
在课堂教学管理中, 暗示是一种在师生不存在对抗情绪的条件下比较间接、含蓄的方法。暗示可分为单维暗示和混维暗示两种。前者是指教师在不间断正常教学的情况下与行为者发生的暗示方法;后者则不仅会被行为者意识到, 也能被其他同学意识到。单维暗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成混维暗示。一般而言, 对于问题行为的程度相对较轻的学生, 教师是有单维暗示即可, 但是如果问题行为程度比较严重, 单维暗示不起作用的时候, 那么混维暗示就必须派上用场了。比如, 在本案中, 被试出现开小差, 玩东西的时候, 教师可以给与一定的单维暗示, 敲敲他的桌子等, 让他及时地回过神来;而如果被试接二连三地开小差, 并且不理会教师的单维暗示, 那么教师只能长时间地注意他, 必要的时候要进行言语暗示, 包括提高语调、故意清喉, 从而引起被试的注意并转变行为。
(5) 行为契约法
行为契约法是美国课堂管理流派———行为主义控制派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 也是美国课堂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课堂行为契约是一份具体的、书面的协定, 它规定了其中一方或多方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需要做出的确切行为方式以及具体的奖励和惩罚[7]。因此, 行为契约法也是一种应用强化或惩罚相偶联、帮助个体或集体管理行为的方法。行为契约可以分为单方契约、双方契约或集体契约。在本案例中, 我们可以用的是单方契约, 即被试与教师签订的行为契约。行为契约对于不容易改正的学生而言可以发挥作用。不管何种契约, 它都应该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明确目标行为;规定如何测量目标行为;确定契约执行的时间;确定强化和惩罚的关联, 即具体确定合同完成后所能得到的特权或奖励, 完成不了时的有效惩罚;确定由谁来实施这项关联。行为契约给了学生很大的主动权, 同时, 它对行为者还具有导向、预防、监督和教育功能。如果教师能正确使用行为契约法, 这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将会具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基于行为矫正学的视角, 结合行为学的理论, 通过对一名具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的分析, 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能对其行为起到矫正作用的策略, 分别是消退策略、强化策略、惩罚策略、暗示策略和行为契约法。这五种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被试的行为有矫正作用, 但每一种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以及注意事项, 实施者在实施的时候必须有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 否则会适得其反。
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 本文只提出了五种策略,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解决该行为的策略, 这还有待于作者以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施良方, 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美]Kenneth Shore, 曹绍炼.如何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教育科学研究, 2005 (5) .
[3][美]R.G.Miltenberger, 胡佩诚.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杨晓莉.基于行为矫正学视角的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理论视窗, 2008 (11) .
[5]张彩云.提高小学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能力的个案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2010 (8) .
[6]张彩云.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中国特殊教育, 2007 (8) .
3.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幼儿;不良行为;原因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68
一、幼儿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一)幼儿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的成因与危害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个别幼儿在活动或休息时会出现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一般来讲处于婴儿期的幼儿都会有吮吸手指的现象,这是幼儿的一种生物本能。
随着婴儿期的结束,许多幼儿会将这一习惯加以改正。但也有一些幼儿由于父母的粗心或照顾不周等原因使幼儿的一些欲望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幼儿由于焦虑和不安,就会用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进行自我安慰式的满足。长此以往这些现象就被保留了下来,形成了病理性的不良习惯。
幼儿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危害,还会强化幼儿情绪上的紧张、性格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幼儿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的矫正方法
1.家园连手共筑爱心桥。从幼儿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的本质来看,这是幼儿内心缺乏关心与关爱的结果。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一些活动与方式,让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使幼儿在集体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形成安全感与信任感。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和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源,用科学合理方法通过心理疏导与抚慰,让幼儿消除心理问题,感受到家园双方的爱心与温暖,克服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
2.培养兴趣与爱好,让幼儿树立自信心。实践证明当幼儿出现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后,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培养一些兴趣与爱好可以有效地矫正幼儿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为此教师要在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出现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的幼儿制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其感受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可以将其注意力进行转移,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自觉克服吮吸手指和咬衣角现象。
二、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在幼儿不良行为中,说谎行为的比率是比较高的一种不良行为。幼儿说谎行为可以分为是无意识说谎与有意识说谎两种。幼儿无意识说谎就是指那些幼儿没有目的,把某些幻想或错觉当成现实向人述说的现象。有意识说谎就是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编制的谎言,以掩盖事实真相的现象。
(一)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与危害
1.幼儿无意识说谎行为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有时会把心中的愿望作为现实而表达出来,如幼儿会向别人说自己家中有一只大老虎;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对实事记忆不清,将自己的经历描述错误而造成的所说内容与实事不符,如将发生在甲身上的事说成了发生在乙身上的事。一般来讲幼儿无意识说谎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或减少,但有时如果不能得到应有的矫正与强化,可能会转变成为有意识说谎行为。
2.幼儿有意识说谎行为形成原因。相对于无意识说谎来讲其成因较为复杂,根据其说谎的目的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得到别人的赞赏与夸奖而进行的说谎行为。其二是幼儿出于自我保护而进行的说谎行为。
(二)幼儿说谎行为的矫正方法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幼儿说谎行为,都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幼儿说谎行为问题,及时有效加以矫正。
1.通过实践性活动,提高幼儿认识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岁以下儿童很难区分想象和现实的界限,经常将二者相互混淆。因此,教师要多组织一些实践性活动,通过参观、体验、表演、操作等途径,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认识能力,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幼儿无意识说谎行为。
2.创设民主和宽松的教育环境。幼儿说谎,许多时候与教师、家长要求过于严格有关。如果教师在教育中对幼儿责备过多,惩罚过严,幼儿为逃避批评与惩罚就会说谎。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能够用爱心去宽容幼儿出现的错误与问题,鼓励幼儿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或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出现幼儿所说内容与自己观察不一致的现象时,教师要允许幼儿有申辩的机会,防止幼儿由于不能做到心悦诚服,而产生抵触情绪为说谎埋下种子。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在教学中不时会发现一些幼儿,由于自己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其权利受侵犯时,对别的幼儿进行身体的进攻或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他人的行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幼儿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危害
通过对多个具有典型攻击性行为幼儿的研究发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与言行影响。
2.不健康媒体等传媒的影响。如影视剧、游戏等,由于幼儿缺乏辨别能力,天性喜欢模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攻击性行为,当在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发生矛盾时,试图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
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仅会有碍于幼儿间的团结友爱,还会对幼儿成长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会诱发幼儿在成年后走上犯罪道路。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为幼儿改正攻击性行为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方面,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不要过分迁就幼儿攻击性行为,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引导其向积极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幼儿犯错误时,不要粗暴地采取打骂与训斥的教育方式,多采用跟幼儿讲道理等积极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2.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幼儿学习如何处理与其他幼儿矛盾的方法。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评价与鼓励来引导幼儿理解别人,避免模仿和学习同伴的不良行为,让其懂得身体攻击带来的危害。让每一个幼儿都养成谦让的习惯,合理公正地处理好自己与别人的矛盾与纠分。
幼儿不良行为与习惯如果不加以矫正与改变,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与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一定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高度重视幼儿不良行为的发现与矫正。
4.违纪行为的矫正与处理 篇四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的违纪行为。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机会。
针对违纪的学生,教师要保持冷静,全面准确把握违纪行为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对学生违纪行为的矫正与处理,要正确认识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意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还要注意惩罚不是体罚。
要掌握正确地运用惩罚的具体方法。注意合法性,不要超越权限。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惩罚而惩罚。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灵活。惩罚还要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并尽可能扩大教育面。
一、案例展示
记一次美丽的师生冲撞
近三年半的《社会》教学,我与六年级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那种情感的浓稠,并不逊于班主任,尤其是六(5)班,我担任了两年的副班主任,师生之间亲密无间,课上课下是朋友,几乎无师生界限。可是,本月17日的一节课却让我百感交集,感慨唏嘘。因为是我的课,孩子们是兴奋的,喜悦的,见我换了发型,穿了新衣,孩子们就有些失控了,打趣的,叫好的,甚至乘机玩闹的,此起彼伏。我微笑着,沉默着,起立仪式后,似乎平息了,我开始了教学。
未料想,仅片刻功夫,退的潮又涨起来了。不夸张地说,在我的课堂上,一向是收放自如的,这一回是怎么回事?居然有两个学生在争抢课本扯皮呢。我上前了解情况,女孩说:“他抢我书。”男孩说:“她打我,我才抢的。”两人各自申述,可抢夺仍在继续。我心中虽然不悦,但耐着性子调查了周边的同学。原来,课前男孩要求同桌的另一位女孩帮其捶背,因上课铃响后,女孩停止了,男孩不乐意,要求继续,后面的女生出面制止,拍了男生一下,男生误以为是故意打他,从而引起抢书这一争端。了解真相后,我批评了他,可他不服,态度蛮横,恶劣,大呼我委屈了他,对他有偏见,包庇女生,我于是又征求全班同学对此事的看法,是否我有失公正,但全班无疑义。至此,该男生情绪激动,顶撞升级,我惟恐影响上课,请他坐到后面去冷静一下,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下课后,我请了当事的三人到办公室再次了解情况,但男生并不认错,当着班主任的面仍说我委屈他,我正生气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班里的四个比较优秀的女生来到办公室,对我和马老师说:“可能是李老师委屈了该男生,因为该女生下课爱和男生疯闹,喜欢打男生取乐。”因此,她们最后认定:课上的拍打不是制止,而是正如该男生坚持说的:无缘无故打他。天哪!怎么会这样推理?又怎能本末倒置,于事实不顾,横生枝节?当时在课堂上,我询问时,他们干什么去了?我批评男生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我不了解吗?我和马老师回到班上,面对这群熟悉又陌生的学生,我的心有些受伤,抑制不住地清泪横流。我肩负挚爱的职业,真诚地爱着我的每一个学生,课上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是真正的融入到了学生之中的啊!
孰料,我的情不自禁引得全班同学哭声一片,而此时我缺乏理智的说了一句:“我对今天发生的事很失望,准备向学校申请不再教六(5)班,去改教其它年级。”这一下,可真是刺伤了学生们,孩子们纷纷站起来,哭喊着:“不!不!我们爱你,我们要你教我们„„我们错了„„”此情此景,我狠心地调头走了。刚回到办公室,一群班干部跟上来,当着全年级教师的面,哭着求我。片刻,又有二十多名学生挤进办公室,哭声,哀求声持续不断,我震撼了,其在场的老师也震撼了,在马老师和大家的劝说下,孩子们才慢慢离去。老师们都感慨万千:“李老师,你真是值得呀!你应该欣慰,你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有多重啊„„”此时,我心潮激荡,说不清是自责还是愧疚或是欣慰„„
我平静下来,重理思绪。这件事从事后彻查结果来看,我并没有处理错,也没有委屈那位男生。我是否有失当之处呢?有的!因为自己爱学生,为学生付出了很多,因此,也有些受不得委屈了,有些挟爱自重了,胸襟狭隘了。第二天,我收到了全班同学送来的祝福卡,字里行间渗透着师生之情,真诚、天真跃然纸上,我深深地感动着,挥之不去的自责萦绕着我„„第三天,我收到了更激动人心的礼物:全班同学每人都针对这次事件谈了自己的感想,我读着孩子们的思想,也读着我的幸福,谁说孩子们不谙事理?我热泪盈眶的感受着孩子们给予我的理解、认同、热爱、尊敬和真情„„„
出乎意料的冲撞,出乎意料的结局。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我曾经非常懊悔我的情难自禁,毕竟,这是我从教二十六年来的第一回。经历过后,我庆幸自己还拥有激情,拥有率真,拥有一颗为孩子们冲动的心。我如何不泪湿衣襟?!
二、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体现出蒋老师与学生关系处理是比较成功的。“师生冲撞”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体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激情”,确实很让人感动。但是,蒋老师对学生违纪行为的矫正与处理,却是有明显的失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1.老师的批评比较草率。男生为何“不服 ”,“委屈”?是不是“拍 ”的过重?如果该男生后面是另一位女生制止他,又会怎样?这些问题都未想过,仅从表面进行主观判断,草率处理,就难怪这位同学认为老师“对他有偏见,包庇女生”了。
2.老师根据“全班无疑义”来判断是否“公正”是不可取的。试想,若是老师处理的不公正,在当时情况下,在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同学们会做何选择?默不作声,表现出“无疑义”是完全正常的!更何况 “班里的四个比较优秀的女生”在课后给老师提供了重要信息,这是应该引起老师注意的。
3.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缺乏理智”,这只能是“刺伤”了学生,并没有使学生在这次事件中真正受到教育。教师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适当的惩罚来达到教育目的。
三、理论对接
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学生的违纪行为。对学生违纪行为的矫正与处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全面准确把握出现违纪行为的根本原因。只有准确把握出现违纪行为的根本原因,才能恰当处理,这要求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在发怒的情况下,容易使人失去理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造成不良后果,许多体罚学生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此外,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应该把自己做为一个研究者,把学生违纪行为看成是绝佳的教育契机,并以此来教育学生本人或学生群体。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
2.正确认识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意义。
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惩罚不一定意味着不尊重,而不惩罚也不一定意味着尊重。
⑵惩罚不是体罚。法制上常常对体罚等教育行为做出禁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第8条第4、5款也分别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第37条则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应当“由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这些规定都没有(对体罚等)不当处罚以外的教育性惩罚做出禁止的规定,且明眼人不难看出,“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等等与“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等等并不构成完全等同的关系。相反,惩戒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上往往被认为是教师从事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权力之一。而 “简单借口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在理论上断然否决教师惩戒权力的存在,只能是自欺欺人,根本解决不了现存教育惩戒随意使用的问题。”
所以,就像不久前北京等地对学校事故责任认定做出具体规定,以立法形式保护学校进行正常教育活动一样,我们同样需要在法制上对合理的惩戒权的行使加以保护——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教育者,而且首先是为了保护受教育者,使之获得接受正常教育的权利。
3.正确的运用惩罚
⑴惩罚教育性的实现,应当考虑对惩罚的主体、客体和程序做出适当的规定。特定的惩罚应当由特定的惩戒主体(教师、教师集体、校长等)去实施。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行使相应的惩戒权,超越权限的处罚就可能没有合法性。惩罚的对象是学生的违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任何指向学生的身体、尊严、人格、心灵本身的惩罚都是反教育的。教师惩戒权或教育惩罚的实施还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受到一定程序上的限制。漫无目的、毫无节制的惩罚肯定是非专业、不科学因而可能是反教育的。
⑵注意惩罚实施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①注意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惩罚而惩罚。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认识惩罚手段所实际寄寓的教师的爱心、善意与尊重。在学生已经认识错误所在并决心不再重犯时应免于或者减轻处罚。
②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那种主观、武断和随意的惩罚。
③惩罚的灵活性。不能刻板地使用惩罚手段。这一是指惩罚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二是指应该因对象而异地使用惩罚。比如对于感受性较强、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少用或减轻惩罚的强度,相反,则应当加大惩罚的力度。
④惩罚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一方面惩罚强度必须足以警醒学生;另一方面,惩罚又必须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造成精神或身体上真正的伤害。此外惩罚的实施还应有时机的意识,注意场合与火候。
5.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措施 篇五
攻击性行为是我们在幼儿身上常常见到的一种行为,我们要全面认识并且积极引导,不要极力强迫制止和指责,否则,会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向更极端的方向发展。适时、适度、适量的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更有利于他们健康快乐地发展。
1、提供非攻击性的环境
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2、努力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有攻击行为的幼儿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聪明、有主见等,只是由于教师主观看法及幼儿一些消极的表现而被忽视了。如果教师能以平静的心态,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闪光点,是教育这些幼儿的有效办法。3.引导幼儿进行移情换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中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4.允许有幼儿合理的宣泄
有些幼儿可能由于害怕惩罚而强行抑制自己的攻击意向,长此以往,会产生过分的焦虑,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如有的幼儿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的挤压、摔打;有的幼儿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并且,我们还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幼儿组织不同的游戏来满足他们。比如,好问、好探索的幼儿应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比一比,看一看,做一做,一步步引导幼儿去寻找答案,把幼稚的好奇心、求知态度变成发展智力的动力;对于喜欢奔跑的幼儿可以组织他们踢足球、练武术、赛跑等;对于喜欢叫嚷的幼儿,可让他们朗读、表演等
5.给予榜样示范
幼儿模仿力强,他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社会行为。老师通过故事里的好形象去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好榜样 孩子最好的朋友就是孩子,同伴间的好榜样往往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6.了解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
对于长期压抑, 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 造成心理挫折而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 家长先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幼儿合理需要。老师和父母不能用自己的想象去了解幼儿的需要, 而是通过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 来真正了解幼儿的感受、愿望及需要。在沟通时, 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讲话, 待幼儿讲完后, 老师和父母再对其所讲的内容, 与幼儿进行交流。如果幼儿的要求是合理的, 就应该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他们一些不合理的需要, 也要心平气和地与其讲清道理。7.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我们必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育幼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在幼儿出
现攻击行为后,应该心平气和地让他说出事情发生的全过程,这样会避免全盘否定他而导致其心不服
8.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依赖外界控制把其的攻击性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首先,要培养遵守规矩,并且对攻击性行为感到忧虑不安;其次,要培养其的同情心。
9.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当幼儿刚刚表现出攻击行为时, 不一定非惩罚他们不可, 劝开就行, 或者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然后创造机会让幼儿相互合作, 对他们的良好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 则大加赞赏, 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不断受到强化。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让幼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社会行为。
10.家园同步,共建教育
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是我们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的责任。而与此同时,当孩子出现攻击性倾向时,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首先是找出引起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时地给予疏导。家长切忌以暴制暴,压而不服,使负性情绪积聚,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容易引发更具威胁的攻击性行为。对暴躁和情绪失控的孩子可采取暂时隔离或安抚等方法,使情绪冷却下来再说,千万不要在孩子气头上再说难听的话,防止孩子发生伤人伤己的举动。11.采用代币法
6.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篇六
崔口中心小学:霍晓燕
摘要
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也是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最具普遍意义的的教育问题。在这里从理论视角概述了问题行为的涵义、判断标准,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涵义、分类、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正策略。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矫正的策略主要有:教师应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学生要参与制定有效的课堂规则,提高教师的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等,旨在让学生处于一个健康有序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判断标准
(一)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
通过本人对课堂的观察,对教师和学生访谈,我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影响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行为。其基本性质是与课堂目标不一致的消极课堂行为。基本特点是:经常发生,影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者的观点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大都从“质”与“量”两个层面来衡量。从“质”的层面来看,要以是否破坏课堂秩序、是否违反班规校纪作为判断标准。课堂问题行为的代表性定义就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从“量”的层面来看,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频率——此种行为是否经常发生;(2)维度——此种行为是否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影响面有多大;(3)强度——该种行为对个体及他人的干扰到了何种程度;(4)时间——该种行为持续多长时间。1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要受时间、空间、事件性质、环境气氛、教师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判断学生的行为是否属于课堂问题行为并非易事。况且,上述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带有明显的规范—控制倾向,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何确立一个新的判断标准,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课程因素
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课程内容“无用”(有些学生认为课程对高考、中考“无用”,有些学生认为课程不实用)。另外,课程编排的不合理也是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有些学校将同一位教师的课安排在一起,造成学生思维的疲倦。有些学校没有活动课,或者活动课安排的时间不符合教育规律。
(2)教师因素
①教师教学水平欠缺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讲课缺乏激情,枯燥乏味;教师表达能力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教学效率低,常采用拖堂或补课的方法„„这些教学
水平上的不足,使学生感到不愉快、烦闷、挫折和疲惫,也会诱发问题行为。
②教学过程不流畅
库宁的研究表明,一个教师讲授教材进度不当或缺乏从一个活动跳跃到另一个活动的过渡能力,不能进行交叉活动或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很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起乱来。③师生关系紧张 绝大多数学生总是把对教师的情感反映在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中。因此,如果师生关系不良,学生会对教师的言行举止反感,不听其教导,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重要性就会淡化或忘记,就会缺乏学习上的积极和主动性,在课堂上表现出难以投入学习,课堂问题行为随之产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一旦下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就会对教师更加反感,对课堂充满厌恶感。长期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差,对学习和老师的教育就越反感,课堂问题行为难以消除。
四、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
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是进行有效矫治的前提条件,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矫正。教师要明确问题行为对课堂秩序和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但又不要过分夸大问题行为的严重性,不宜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与品德败坏的学生等同起来。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优秀学生也仍然会产生问题行为。因此,作为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不宜持消极态度,更不能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未来做出草率的结论和悲观的预言。教师的正确态度是: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热爱、尊重、信任、宽容、体谅和帮助,而不是忙于责难、批评和歧视,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永远是希望。
(二)学生应参与制定有效课堂规则
明确的课堂规则,是一种有效的先入为主法,可以事先确定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期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确是非标准,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是大家认同的,哪些行为是大家不认同的。教师通常在学期或学年初期阶段,通过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对课堂行为提出明确的而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准绳。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个素质较高的教师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一般地,他教的班级也较少产生问题行为。教师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教师要有一颗热爱、尊重学生的心,要有为人师表的责任感,还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教育教学技能技巧。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作用,这种权威作用的基础不仅仅是教师的地位,还包括他们的学识、品行与才能。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电”,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优化教学技能。试想,一个具有广博知识而又专业的教师,一个语言表达流畅、幽默风趣的教师,一个很会管理组织课堂的教师,一个讲课深入浅出的教师,一个洞察学生心灵、解开学生心理疙瘩的教师,学生会产生对立或不满厌烦的情绪吗?因此,教师的高素质可以减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四)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个人问题行为往往起因于外界因素对自我实现的阻挠以及个人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首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其次,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改变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确立合适可行的目标;第三,应帮助学生发挥个人潜能,排除阻碍个人实现自我潜能的障碍。
心理辅导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诚恳地与学生交流意见,对学生充满信心。
(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在预防和纠正课堂问题行为这一重要任务面前,家庭也负有重要责任。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不良人格的起源在于不良的亲子关系,我们在中小学进行心理咨询时,来咨询最多的问题是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家长认为,我是为孩子好,孩子却说爱不能强加,要给我们做普通人的权利。这就要求学校应和家庭相互配合,才能取得预期教育效果。中国很多教育机构开设“家长学校”,聘请专门人士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效果比较良好。教师经常与家长联系,还可以全面了解学生,防止学生保持“单面人”的形象或借说谎来欺骗成人。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学生请别人代替自己的家长签名,冒用家长的名义写假条,旷课到校外玩闹。如果教师和家长能经常打个电话、写封信、见见面,就可杜绝此类问题行为的发生。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都会出现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对课堂的应付能力。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7.儿童问题心理及其行为矫正研究 篇七
儿童作为人类主体中最具可塑性、创造性、教化性的新生力量, 他们的成长、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取向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 儿童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弱势特征愈加明显, 在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保护的机制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越来越突出。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 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 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 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 整日忧心忡忡, 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 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 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 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 是可以避免的。[1]
2. 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 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 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 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 喜欢独处, 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 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 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 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 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 不愿服从老师管理, 不愿帮助其他同学, 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 我行我素, 自私自利。
4. 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 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 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 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 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 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 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 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 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 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 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 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 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就人类而言, 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 (DNA) 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 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 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 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 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 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 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 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 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 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 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 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 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 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 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 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 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 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 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 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 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 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 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 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 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 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 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 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 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 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 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 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 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 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 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 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 以儿童为中心, 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 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性行为、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 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 家长注重教育方法, 身教与言教并重, 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 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 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 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 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 设置某个刺激, 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 反之, 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 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 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 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 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 其实很简单, 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 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 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 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 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 学校因材施教, 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 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 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 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 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 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 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 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 真正走入孩子内心, 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 运用心理疏导, 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 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 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 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 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少年宫、游乐园等, 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 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 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 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 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 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 运用政策和法律, 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 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 因此良莠不齐, 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 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 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 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 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 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 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 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 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 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 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 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 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 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 2011 (1) .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4]冯夏婷.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
8.幼儿常见不良行为的矫正 篇八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周围环境、接触对象等因素影响,常常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自私。现代家庭中,一名孩子身边至少围着六七位长辈照顾他的生活学习,这种“长多幼少”的家庭结构,若家长的教育方式稍有偏差,会导致孩子形成以我为主、唯我独尊的心理,极易产生自私行为。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带孩子到小朋友当中去,多让孩子与人交往,培养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宽容,体会小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带来的快乐。
说谎。幼儿撒谎往往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事,他们会试图采用抵赖的方法回避可能面临的后果,从而表明自己是一个没有做错事的好孩子。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家长和老师应当采取温和的态度,引导孩子认识到做错事只是因为孩子不小心或某些过失造成的,只要勇敢承认并改正了,大家会原谅的,要告诉孩子撒谎是一种故意欺骗的行为,是不诚实的表现,大家都不喜欢。另外,每当孩子有过失时,家长和老师不能过分指责,否则会造成孩子因怕被惩罚而再次撒谎的现象。
攻击。绝大多数幼儿通常都会在口头上或行为上欺侮比自己弱小或自己不喜欢的孩子,这种“暴力”倾向的形成,往往是由于父母或教师对孩子过分训斥、体罚造成的。如果孩子开始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加以制止。制止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应以教育引导为主,切忌以“暴”治暴,不能因此而体罚、指责、训斥孩子。父母或老师动不动对孩子发脾气、骂人或动手打孩子,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退缩。孩子胆小、孤僻,不愿去集体场合甚至拒绝上幼儿园,主要是因为孩子适应性差,难以融入新环境。其实孩子的好奇心要比成人强得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父母和老师应充分发挥孩子的这一特性,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孩子体验新生活、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为防止幼儿不良行为的形成,在教育矫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教会孩子道德判断方法。平时我们在教育培养孩子日常生活习惯时,往往只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行为,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比如父母和老师要及时地赞扬和肯定孩子“好”和“善”的方面,否定和批评“不好”或“不对”之处,从小培养和塑造孩子养成良好的是非判断标准,从而奠定孩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基础。
2. 要培养孩子的荣辱意识。要培养孩子养成基本的荣辱意识,告诉孩子做好事是光荣的,会受到更多人的赞扬和尊重;如果做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生活环境等坏事是可耻的,会遭到大家反对甚至法律惩罚的。
3. 要给孩子树立良好形象。父母和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父母和老师要注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当好模范,在待人接物时坚持与孩子保持同一个道德评判标准,禁止孩子说的话自己首先不说,不允许孩子干的事自己首先不干。
9.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篇九
问题的提出:
许多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由此表明,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基石,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的教育对策。林家村小学成立了以“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研究”为课题的研究小组,目的是寻找一条矫正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途径。
课题研究成员:管清娟、丁树臻、刘炳琴、金发亮、李钢忠、邱芹芹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情感方面: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差,情感反常、情绪多变,有自卑、自暴、自弃心理。遇到提问、考试、竞赛等活动,易焦虑、紧张,典型的发展成为抑郁症,表现出孤独、忧虑、不愿与人交往、交往能力极差、悲伤、对集体不感兴趣,常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厌倦,缺乏兴趣。
意志方面:意志薄弱,胆小怕事,缺乏信心,依赖性强;做事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说谎,任性,耍小脾气。
智力方面:智力问题指除先天因素外,后天在记忆、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如:成绩差,考试焦急,进而产生厌学,不善判断,情绪低落,自卑感强等心理问题。
人格方面: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
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破坏纪律,“破罐子破摔”,自控能力差、心情烦躁。
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研究小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从实践中探索小学生不良心理行为预防与矫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关注被研究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健康成长。
1、以调查分析为基础,以探索实践为着力点,打造出一条矫正学生心理问题的捷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学会自我调整。
4、培养学生的爱心,让他们学会感恩,培养其奉献精神,健全学生的人格。
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1、开展感恩教育。根据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适时开展母爱、亲情教育活动;创设亲情氛围,采用母子、母女、师生拥抱的方式,写感恩征文,回家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彼此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使孩子们在生活中受到教育。
2、加强心理辅导。定期开展谈心活动,给予孩子倾诉的机会,使学生情感得以释放。关注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正和辅导活动。
3、开通家校联动。通过家校联系卡,开通亲情电话,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开展家访活动、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密切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利用艺术熏陶。班班建立文体兴趣小组,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和情感熏陶,用文体活动清除学生心灵的“杂草”,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好学上进的精神。
5、诵读净化心灵。建立班级“图书角”,让魅力无穷的文字引领学生走进真、善、美的世界,从而净化心灵。
取得的成效
本课题研究已半年,我们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步展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
心理疏导增强了“后进生”的个性品质,通过心理辅导寻找“后进生”的原因,寻找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道德和强强,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每个研究成员都建立了“后进生”心理档案,师生一起列出其闪光点。经常与其谈心,了解思想动态,时时关注后进生。“后进生”的表现行为可以从学习上、身心状态、品德行为表现等多方面观察到,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一般而言,对“后进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要从思想情感教育和学习教育等多方面来着手。对刚出现 的偏差行为,采用最简单和有效的防微杜渐方式。对行为采取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削弱(除)。如:放学回家,明明不写作业而要求看电视,妈妈听而不闻;上学后,小敏打电话说忘了带课本,妈妈要他自己处理;与同学相处,欣欣喜欢告状,老师没有反应;老师要求周一考试,同学要求延期,老师不理;上课中,莎莎做白日梦,师生不理,夸奖认真同学„„以上情形矫正人长期如此影响就会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相反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心理辅导的空间,帮助后进生学会生活”这几方面入手,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形成了心理教育的模式。
逐步形成了心理教育的模式:心理常识教育与心理训练、环境熏陶相结合;集体心理教育、分组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教育相结合;学校心理教育与学生自主参与、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相结合;专门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班队工作渗透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练笔习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课外阅读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分项测评中。从不同侧面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班级活动中。
3、家校合作,拓宽教育渠道。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知识讲座、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指导,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和亲子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理解、激励、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如每次家长会请几位家长上来交流自己教育孩子的成败得失,使家长们互相
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逐步构筑成功了适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框架。
4、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10.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篇十
鹤壁市山城区第七小学
张俊瑞 吴尚
摘要:小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与其心理倾向问题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校园中发生的一连串悲剧事件,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小学生的许多品德问题,究其根源,也就是心理问题。因此,对小学生品德不良心理倾向进行分析研究,既可以对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违法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可以使我们帮助小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倾向,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心理倾向的矫正研究上,不言而喻,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不仅指向小学生存在哪些品德不良行为的研究上,而且要关注小学生产生这种不良品德的心理倾向如何矫正的研究上。
关键词:品德不良;心理倾向;矫正 正文:
一、题目
本课题名称是《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心理倾向的矫正研究》,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预防、矫正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与行为习惯。
二、课题的提出
品德不良行为,是指学生经常违背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它是道德范畴内的某种错误或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前奏”或“信号”,但又未达到违法犯罪地步。最近,有关专家指出,我们正经历建国以来的又一次犯罪高峰,这次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十分突出,并呈现低龄化倾向。而品德不良现象同违法犯罪行为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德不良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征兆,违法犯罪又常常是品德不良发展的结果。
小学阶段不仅是优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是一些不良品德滋生和蔓延的高峰期,也是最容易受外部影响而做出违法犯罪行为的时期。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经济状况日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但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尤其是思想道德状况,却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
小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与其心理倾向问题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校园中发生的一连串悲剧事件,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小学生的许多品德问题,究其根源,也就是心理问题。因此,对小学生品德不良心理倾向进行分析研究,既可以对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违法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可以使我们帮助小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倾向,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心理倾向的矫正研究上,不言而喻,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不仅指向小学生存在哪些品德不良行为的研究上,而且要关注小学生产生这种不良品德的心理倾向如何矫正的研究上。
三、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素质的基础、核心,是第一素质;心理素质可以制约也可以促进其它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心理素质影响其它素质的发挥。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小学生而言,健康的心理倾向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内因,也是他们“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础。
实践意义: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居住范围广,生源较复杂,学生的生活环境非常复杂,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在对100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的品德心理测试中,有98%的学生都承认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品德不良行为的经历,如:不能自觉抵制网吧的诱惑;好朋友做了坏事,不能如实告诉老师;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时,不能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等,所有项目全部做到的只有2人,由此可见,小学生品德不良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加以遏制,长期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危害,甚至影响学校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小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与其心理倾向问题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校园中发生的一连串悲剧事件,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小学生的许多品德问题,究其根源,也就是心理问题。因此,对小学生品德不良心理倾向进行分析研究,既可以对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违法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可以使我们帮助小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倾向,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综观国内外各个时期的教育科研的情况,有关学校德育工作及思想品德课教学方面的经验文章、资料比较多。但这些经验、文章、资料中涉及品德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如何矫正的极为罕见。已有的研究发现,品德不良学生常见的心理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障碍,如逃学、离家出走等;2)学习能力障碍,如厌学、考试作弊等;3)品行障碍,如说谎、盗窃等;4)情绪与性格障碍,如妒嫉、急躁等。但是,关于小学生的心理倾向问题与品德不良行为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心理干预研究,尚未见实际研究文献报道。在本课题中,我们所研究的心理倾向是在小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品德不良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状态,并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探索出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防治、矫正学生品德不良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性格培养打下基础。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研究基本内容:
1、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原因。
2、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心理倾向。
3、小学生品德不良心理倾向的预防与纠正。
我们觉得要改变学生品德不良心理倾向的关键在“外化”和“内化”的紧密结合,外化注重知和行的改变,内化注重情和意的转化,只有这两者的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心理水平的提高。而能够有效地联结这两点的应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管人在于管心,管住了心就能管住人,管得了人不一定管得了心。良好的心理倾向是规范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自卑的人,缺乏上进性;不信任他人的人,无法搞好团结;推卸责任的人,必是违反纪律的人;有嫉妒人格障碍的人,容易造成偷窃;有敌视人格障碍的人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等等。为此,我们利用研究心理倾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实质上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及由其所产生的心理倾向和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努力使课题目标和操作切实可行,收到实效。比如采用访谈和问卷法,及时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于课题实验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同时为形成良好品德提供依据。二是调查研究一线教师开展的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总结筛选有价值的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为课题理论提供经验原型。三是调查研究实验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为实验分析提供事实依据。
2、实验研究法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和我校学生的现状,提出实施“良好的心理倾向可以改变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的理论假设,在实践情景、实践条件保持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将理论假设应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控,加强案例研究,在一定时间内,将效果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反复验证,探索出在形成品德行为的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经验总结研究法
通过对日常学习实践中所提供出的事实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对以后或下阶段的研究工作提高符合本校本班学生发展的理论支持。
4、心理辅导研究法
在对学生心理辅导前后,分别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和道德品质进行测验,然后进行研究,分析心理辅导对学生品德行为发展的作用。
5、理论研究法
为避免少走弯路,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资料和已有的成果和经验研究学习,从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为课题研究提高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6、行动研究法
实验教师要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及时筛选和研究来自实际的并在学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课题的应用价值,也提高教师的实验研究技能。
研究途径:
针对目前学校的情况,采用如下研究途径:
1、利用问卷、调查表、成绩单对学生、教师、学校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
2、根据目前学校的图书报刊资料,查阅相关资料。
3、通过上网及时更新教育资源,了解前沿信息。
4、与兄弟学校沟通、交流,共享资源。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二年(2010年4月--2012月5日),具体研究步骤为: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0.4-2010.12)
(1)成立课题小组,对实验课题进行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制定课题实验计划,设计调查表。(3)准备实验条件和检测工具,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准备课堂教学实验。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培训,加强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怎么开展,一般有哪些步骤、具有哪些研究方法,应该积累哪些过程资料。对于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还很陌生。因此,我们首先加强课题研究理论的学习。学校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抄写在业务学习笔记上。通过学习,为学校的课题研究作了理论上的指导。
2.调查分析,摸清并掌握情况。先通过调差问卷的方法对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接着随机抽了部分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得出结论,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确定我们开展研究的起点。
3.建立机制,成立了课题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个研究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工作;确立学校的骨干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制定明确的课题研究制度。
4.反复论证,申报立项。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研究方案,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11.1-2011.12)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
2、调查收集、积累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与评估。
3、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
4、研究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心理倾向,制定预防与纠正办法。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1)养成教育(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自信与成功等);(2)感恩教育(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
(3)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
通过这些班会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感恩报告会,场面生动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拥而泣,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并响起了阵阵掌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2、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凡是品德不良的学生,都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甚至因曾经受过别人的斥责与嘲笑而“心虚”、“敏感”,对人“有戒心”、“有敌意”。有时在某种情境中,他们还会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因此,他们会对教师采取沉默、躲避,甚至顶撞的态度,不接受教师的教育。情不通则理不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急于求成,马上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往往容易把关系搞得很僵。所以要想促使他转化,首先要感化他。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入手,要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以满腔热情去融化他们“冰冷”的心。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长期坚持这样做,就会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诚意,把教师看作是知心人。然后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只有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3、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辨别是非就是清醒地认识到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它与道德评价密切相关。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的重要一环。有些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原因之一就是是非观念不清,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评价能力差,往往是非颠倒,好坏不分。因此产生错误动机时不能知其错误而自觉加以克制,发生不良行为时不能知其羞耻而决心改正,导致一错再错,形成不良品德。所以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首先就要进行道德认识的教育,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把自己心目中颠倒了的是非再颠倒过来。进而还要使他们产生对于不良行为的不满和愤恨,逐步体验到由于做出正确行为而受到周围人们赞赏的欢愉,以形成是非感。
我们开展了新生队前教育活动。在入队前期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了入队前的培训和教育。一年级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初步了解了少先队的基础知识,增强了他们对加入少先队的渴望激情。并于六一举行了一年级新生的入队仪式。会上辅导员老师对一年级新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名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的好公民。为学校、为家长、为我们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增光添彩!
4、保护、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重要动力。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既有自卑感,也有自尊心,两者交织在一起教师如果无视他们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或对立抵触的情绪。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人人都有长处,也有不足,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也是如此,只是他们的长处往往被不足之处所掩盖,不易被别人发现、重视。教师的任务,首先在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肯定他们的长处,使他们感到自己还有希望、有前途的。这种自我认识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能使他们自爱、自重、自强。
为了防止自尊心的片面发展,应当给予引导,在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吸收他们参加班级工作和集体活动,如集体劳动、体育比赛、文娱活动等,在活动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对与错都关系到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荣誉,树立集体荣誉感,鞭策他们制止自己的不良道德行为。
5、锻炼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学生犯错误总是由某些不良诱因引起的。这些诱因既可以是一些外部的客观条件,也可以是一些内部的主观因素。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不良行为,较多的是来自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初期,暂时控制或切断他们与外部不良诱因(如犯错误的场合、伙伴等)的联系,以免故态复萌,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仅仅依靠避开外部诱因是消极的,既不容易完全做到,也不容易排除在新诱因作用下犯错误的可能。因此,我们也要重视学生的不合理的欲望、嗜好等内部因素的消除,而且在他们正确的动机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初步形成之后,可以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信任委托式”的监督性考验,锻炼他们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新的动机与新的行为习惯之间的联系。
6、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到他们的一般心理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对待所有品德不良的学生。应当是区别对待、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他们的心扉,促使他们的品德不断地向好的方面转化,进一步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2.2—2012.6)
1、收集实验记录,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做好课题实验成果总结工作。
2、进行实验的推广主要做的工作有:整理资料,展示研究研究成果。
八、实验结果
(一)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质上的要求都尽力去满足而忽视运用正确方法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父母离异的残缺家庭,孩子过早地推动父爱或母爱,在单亲照顾下成长。这样,很容易出现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修改倾向;有的推动心理平衡,甚至产生心理变态。出现偷窃、斗殴、浪荡、内向、怯弱、忧郁等行为和性格特点;有一些父母关系不和的矛盾家庭。孩子长期生活于恐惧、惊慌的状态中,长此以往形成如打架、骂人、逃课、说谎、易发生不良情绪、不合群等行为;家长自身品德粗劣对孩子成长起着很坏的影响。
2、学校因素
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只有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才好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比较娇气精贵,部分教师批评教育不得法。
3、社会环境因素
当今信息社会,学校教育往往抵抗不住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学生会自发地或偶然地接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活生生的不良事例比学校教育来的更加直接,易于接受,在教育与现实的矛盾中小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差,不能理性地处理问题,逐步形成了不良品德。
4、心理原因
当前的小学生,在家中大都是娇生惯养,稍遇不顺,便会发脾气,情绪冲动产生不良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由于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对社会性的感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较低,道德认识不明确,甚至出现错误的道德认识。
(二)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心理倾向。
小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是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但是学生的某些合理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会盲目寻找补偿,如心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型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从而导致产生不良品德行为。
2、消极的情绪体验。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好恶颠倒、喜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这么多的失败和挫折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品德不良行为。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有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养成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同学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寂苦闷,有的学生在外另找“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倾向,都可能成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4、不良行为习惯。不良行为若未能得到及时地矫正,反而侥幸得逞,这些不良行为就会同个人私欲的满足进一步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建立动力定型,形成不良习惯,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
此外,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强烈的好奇心、盲目模仿的心理都可能使一些中学生产生过错行为或不良品德行为。
(三)小学生品德不良心理倾向的预防与纠正。
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大,自尊心较强,只要教师弄清情况,了解原因,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可以预防矫正的。通过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学生不良品德的预防和矫正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和步骤:
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具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一般比较自卑,人际关系较差,但他们自尊心强。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和关心他们,使他们产生“自新”的愿望,帮助他们树立改变自己的信心。达到这个目的,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情绪障碍,改善人际关系。品德不良的学生,一般都经常受到家长与教师的训斥和惩罚、同学的指责和嘲笑。他们对教师、家长、同学存在着疑惧的心理,对立的情绪,不信任的态度;家长、教师应该关心爱护他们,改善与他们的人际关系,用诚心、爱心去感化学生,消除情绪对立。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得到他们或集体的承认、尊重的情感。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努力上进的重要动力。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其自尊心与自信心,消除其自卑心理。教师还应运用集体的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并教育产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
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对训斥已经习以为常,一般的谈话、劝说、批评不大见效。教师要抓住引起他们的内心冲突与情绪波动的事件,触动其心灵的震动,使其感受到舆论与良心的谴责,认识到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促使其醒悟。在此契机上讲究谈话艺术,纠正其模糊、错误的是非观念,增强其是非感,提高其道德认识。
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开始认识到错误,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并在行为上转变。转变过程可能有反复,教师应该积极关注,不仅要导之以行,更持之以恒,养其成性。实践证明以下方法比较有效:
(1)环境调整法。环境的适当调整更换,有利于学生去掉旧习惯,巩固新习惯。
(2)活动矫正法。不良品德行为是在不健康的活动中形成的。用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文艺型活动、体育型活动、劳动型活动、行为养成型活动可以消除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巩固新的行为。
(3)行为强化法。运用多种强化法,巩固新的道德行为。既要重视外部强化,又要重视内部强化,既要多用正强化对正确行为给予肯定奖赏,也要恰当运用负强化,多错误给予否定批评;既要及时强化,也可适当运用延缓性强化。
(4)榜样引导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性特强,榜样对矫正不良品德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注意榜样人物对学生的亲切性、可学性与感染性,增强学生对榜样的理解、认同与效法。
(5)行为考验法。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可以激起学生的尊严感,从而坚定改正不良品德行为的意志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要一个有过偷盗行为的工学团学生带着枪,骑着马为工学团取钱,考验与锻炼他的意志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考验,但是要将坚强意志的考验与冒失蛮干区分开。
此外,教师还应及时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来强化不良品德行为学生 矫正期间的行为,帮助学生改变旧行为,建立新的品德行为,促使其稳定化、习惯化、个性化。
九、实验收获、结论与讨论
1、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情绪,教给了学生一些情绪调控的方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采用了表扬、谈话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全面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并在课堂学习中有效地运用教学教育措施,促进了小学生会调节情绪,能够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能愉悦、稳定地投入学习。从实验中可以看出,良好的心理是实现学生积极学习的保证,但良好品质的坚持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我们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今后还要深入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2、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指导矫正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必须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矫正的能力。这给实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没有现成的方法,没有可参照的模式,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钻研,大胆地实践。在课题实验中,实验教师大量阅读书籍,勤于钻研,大胆实践,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了教育理论水平。在实验期间,实验教师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并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
3、培养了深厚的师生感情。在实验中,教师从培养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入手,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以满腔热情去融化他们“冰冷”的心。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长期坚持这样做,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真心诚意,把教师看作是知心人。实验教师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学生,入情入理,学生入心,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4、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实验二年来,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出现了一些困难,现在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1、少数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学习能力没有达到预期发展效果,要设法了解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2、在培养学良好心理倾向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家长不能积极或者坚持配合教师实验,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既矫正了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又能对家长起到一定的影响呢?
十一、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不少儿童受不良心理感受困扰》
2、《教育心理学》、《心理百科全书》、《教育大词典》。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宋庆录。4.《教育的智慧》,林祟德,开明出版社
5、《小学生品德不良现象的预防与纠正》 《班主任》
张桂华
【行为矫正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行为矫正案例报告11-15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08-10
行为矫正基础读后感10-30
矫正学生上下学交通违规行为办法11-06
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总结报告07-05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06-18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08-08
矫正牙齿作文07-25
社区矫正实务10-27
社区矫正讲话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