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

2024-10-01

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共13篇)

1.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 篇一

庆阳市技工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典型案例 实践“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背景

一位建筑颇有建树的企业老总在我校校企合作论坛上说:“把学生给我,我来带半年,保准个个能顶岗!”职业学校一直以来备受困扰而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尽管我们也有实习实训,也有顶岗实习。

为什么企业安排半年的实践,学生就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他们是怎样安排的?安排了哪些知识和实践内容?这一切正是我们职业学校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我校把建筑工程施工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真就跟这个企业达成了协议,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一个专业三个企业的试点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普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个以上岗位技能,80%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范校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正在更多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使学生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师傅指导下习得岗位操作能力;学生和企业相互认同,学生成为企业准员工,学校和企业组成育人共同体。在试点获得经验基础上,借鉴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培训内容、培训安排,修改完善相关专业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庆阳市技工学校实施方案,并将学徒实习推广到全校更多的专业,把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之中。

(三)工作过程

1.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2-2013学年,我们安排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个班在3家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三家企业分别是,庆阳恒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华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庆阳市中元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他们都是与我校有深度合作的优质企业,在规模、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均有优势。并且这个班也是庆阳恒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冠名班。

(1)与企业制定学徒实习计划。我们与这三家企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在企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主要由企业制定了“学徒实习计划”。其中,实习内容、指派师傅和学徒过程、考核方式,主要由企业安排。

(2)学生自主选择企业。学徒实习之后,企业大都会聘用这些徒弟,所以,我们必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徒制企业,在充分了解企业并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学生与企业签订了学徒制协议。(3)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在企业学徒的具体管理由企业实施。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一边挂职锻炼,一边以“指导师傅”的身份协助学徒管理。学生学徒过程中每天填写包含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生产、师傅指点、学徒体会等内容的学习卡,填写包含设备安全操作、工作质量、工具使用、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指导师傅意见等内容的学徒考核卡。

2.制定庆阳市技工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认真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在“试点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庆阳市技工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方案中规定了若干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原则和程序。比如,“企业参与招生”——在每年新生招生期间,企业直接面试,然后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这些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相当于该企业的“预备员工”。学生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合同。还比如“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或家长)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等等。3.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

(1)扩大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数量,将在2013年下半年在建筑工程施工推行至4个班并扩大至会计电算化、电子、汽修、数控、机电专业,每个专业2个班的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实习,学徒数360人左右,合作企业将扩大至18个。加大现代学徒制培养力度,提高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大批优质的毕业生,大大提升学生的一线生产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庆阳现代制造业培养更多中、高技能型人才。

(2)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拓展合作领域,使更多企业成为具有职业教育教学、学徒和技术开发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3)直接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校教师,由于有更多机会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开发中,其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因此而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参与学徒培养的企业师傅们,其实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支最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条件保障 1.政策条件

我校一致贯彻“把现代学徒制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突破口”。教育部还把“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列入2012年工作要点”。庆阳市教育局今年也把我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列为今年庆阳市职业教育的创新项目,并给与政策和资金支持。我校据此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校企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并签署学徒制实习协议,以指导和规范学徒实习过程。2.企业条件

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都是多年来与我校紧密合作的企业,都与我校签订订单式培养的冠名班。这些企业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相当生产规模,各种生产设备齐全且技术先进。企业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师傅,有确定的企业师傅岗位薪金、学生学徒津贴规定,最好有稳定的现代学徒制实施经费来源等。3.学校条件

规范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专业授课经验和下企业实习经历的指导教师。学校从职务晋升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提供政策支持等。

“企业冠名班”是此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基础条件。按照冠名班教学计划,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和实训开始得早,教学计划中也有学生阶段性企业专业实习的环节,因而,企业会视冠名班学生为自己的准员工,学生和企业相互认知度较高。按照现代学徒制方案,只要在冠名班方案基础上加以细化、补充、调整、完善即可。

(五)成效成果

现代学徒制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一是,学徒是企业员工或准员工,企业对其培养自然会尽心尽力。学徒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快提高对企业的认知,包括工作职责、工作技能、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二是,学徒实习内容就是企业当下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后做学徒,更能融会贯通。三是,学徒过程的反馈信息可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修改的可靠依据。教学计划因而可被设计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徒项目课程”的结构。由此推及的教学和培训的运作环节,将会更好地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融合。四是,第一批学徒制试点的学生80%学生在试点企业就业,且更多安排于技术含量较高重要生产岗位。学徒“就地就业”后对培训企业有感情,有在企业长期工作的意愿,有较强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责任感。企业也会给予他们较高劳动报酬,他们的工资待遇明显高于同期毕业生。

(六)体会与反思

1.“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就业的全过程。因而,从时间上讲,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必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再者,这种培养模式下,必须视学校和企业为一个整体的职业教育系统,从空间上讲,它还需要一个宽阔的、适合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2.“学徒”,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机制,原本就现成地存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这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元素,全部都是现成的。企业经营过程中道德文化、特有技术、传统经验等等,作为一个整体,在师傅授徒过程中深刻影响着徒弟的成长。

3.在“学校”——“企业”交替轮换的过程中,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做学徒,学习者总是会“带着问题”,这就使得无论是学校学习还是企业学徒,都会更具针对性、目的性,因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现代学徒制下师傅一对一地带徒弟,能从根本上改变“顶岗而不实习”的顶岗实习局面。

4.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有待完善

主要有三个着力点:一是招生。学生和员工的身份从入校的时候就该统一起来。“招生即招工”或者“招工即招生”。二是学徒。实质上是企业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跟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交替进行。三是就业。不可否认,学徒的就业普适性应该会受到一定局限,但毕业生在其学徒企业就业,就业的工种和岗位应该更具匹配性,就业会真正实现 “零距离”,但换另一家企业或许就需要一段适应期。

2.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 篇二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建筑装饰专业,顶岗实习,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 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 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学徒制, 也不同于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单纯式学校职业教育, 它是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和有效途径。 (1) 顶岗实习作为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任务中最重要、最全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能否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较好地结合, 能否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缩短“磨合期”体现得尤为重要, 在顶岗实习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的一种自我革新和发展, 它既保持了传统学徒制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优点, 又突出了学校知识教育。培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一定劳动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将职业学校的教育和学生将来所要就业的行业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 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前景有了更加深入和真实的认识, 通过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在工作中学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也有利于把学校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能将企业、学校与学生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 满足当前和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2)

2 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状

国外职业教育起源于中世纪, 由于历史沿革,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学徒制逐渐被职业教育所取代。但任然有些国家始终没有摒弃这一优良的职业教育模式, 并且将其与现代经济和技术相结合, 发展出现代学徒制,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可以“零距离上岗”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英国做得较为成功, 它是最初实行学徒制的, 后虽改办了职业学校教育, 近年又恢复新的现代学徒制, 不但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 还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 受到行业和企业欢迎;德国也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支柱, 保障了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能力;瑞士的中职学校新生, 要先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方能注册入学, 每周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在校学习的时间大致为6:4甚至7:3。 (3) 除此之外, 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等国家的学徒制度也都富有特色, 成就斐然。这些先进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目前, 我国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 且主要集中于对国内外一些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探究或者不同时期学徒制发展的比较以及对现代学徒制发展进行的因素分析和理论假设等方面。针对一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运用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还不多, 目前只有少许专业如机械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报道, (4) 而在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顶岗实习中如何运用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还显不足。我院结合具体情况, 在建筑装饰专业顶岗实习中率先进行了现代学徒制探讨研究。

3 现代学徒制在建筑装饰专业顶岗实习中的实施过程

3.1 邀请企业共同制定实习方案

我院邀请合作企业参与实习方案和指导书的制定, 将行业企业对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的要求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在制定实习方案前, 需要到企业调研, 将实习任务、要求、方式方法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 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这样就能制定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顶岗实习方案和任务书。任务书从实战模拟的角度出发, 规定了实习生必须参加一次房屋现场测量, 到材料市场进行调查, 以及参观装饰工程施工的工地, 切身地了解装饰材料、构造和施工工艺, 使学生的实习目的更明确。同时在实习报告中要求学生写明实习公司、地点、业主姓名, 并交企业负责人或设计师签名确认。这样既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企业资源, 也能让企业管理有序、操作方便, 很好地完成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能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增强创新思维、工程素养和实操能力。

3.2 推进顶岗实习名师指导制

我院在顶岗实习中采用的是现代学徒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即“名师指导制”。与我院合作的装饰企业中, 都是本地具有相当规模, 较大的装饰企业。它们拥有全国优秀的设计师以及顶尖的设计团队。本专业学生到达企业实习, 将被安排进入各设计工作室, 工作室的首席设计师会全面负责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根据具体的实习任务, 再指派助理设计师指导学生参与房屋测量, 洽谈客户, 带学生到材料市场进行调研, 让学生收集和整理各种专业资料。对装饰构造与施工工艺的学习则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及现场指导法, 对施工中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逐个现场指导,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3 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生能顺利完成顶岗实习的保证,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建立了具体管理制度。

(1) 建立三级实习管理制度。学生被分成若干实习小组进入公司各个工作室, 公司指派的首席设计师是进行宏观管理, 根据实习任务书的要求, 制订好实习步骤和方法。首席设计师会再指定一名助理设计师负责给学生布置具体实习任务, 并进行指导、管理和定期检查。

(2) 施行定期汇报制度。学生与学校教师还要保持密切联系, 每周汇报实习情况, 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实在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老师汇报, 虚心请教以便得到学校教师的帮助, 切实保证实习质量。同时, 学校教师也要不定期地与企业联系, 到企业回访, 全面掌握学生实习情况, 并在学生中选出一名实习小组长作为联络员在校企双方中传达相关信息。

(3) 落实实习考核制度。实习前是对基本理论知识地学习, 做到有备而去;实习中则按要求检查实习进度, 看是否按计划进行, 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实习后要全面考核学生对实习任务的实际掌握情况, 除了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还需要企业设计师提出评估意见并签字, 最后通过小组评定给出实习成绩。

4 现代学徒制在建筑装饰专业顶岗实习中的效果

我院建筑装饰专业与多家建筑装饰企业共建顶岗实习基地, 校企双方组建高水平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实现了知识共享和行动协同的团队工作模式。实施这种模式, 企业成为了“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训练, 既解决了学校专业设备和条件不足的问题, 又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 还使学生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邀请企业设计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承担教学培训等任务, 不但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各层次上的沟通与交流, 还能起到调整学校师资结构, 弥补实践指导教师不足的作用。学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考察、回访和学习, 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实习过程, 还可以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和信息, 丰富实践经验, 调整教学思路, 充实讲课内容,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企业的全力配合, 特别是企业导师的倾力相教及精心指导, 使得学生的实习质量及效率大幅提高, 学生动手能力增强, 能够很快适应实际生产环境, 同时, 企业也可以发掘中意的人才。比起现在普通的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建筑装饰专业顶岗实习中体现出了良好作用和效果, 对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优势互补,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模式能让企业在学校建立起技能型人才的储备基地, 使企业拥有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员工, 因而深受企业欢迎。现代学徒制会走向一种以校企融合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对接协调式人才培养模式, 它必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 (5)

5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 各种配套政策还有待制定, 培养标准及其它教学文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具体的实施措施还需不断探讨。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采用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模式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我们希望能将现代学徒制运用到建筑装饰专业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 并在其它相关专业中推广, 相信通过运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为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注释

1杨小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12 (9) .

2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 .

3鲁婉玉, 王洪斌.国内外关于“学徒制”教育的研究综述[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 .

4黄享苟, 郭自灿, 陈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技术教育, 2011 (9) .

3.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 篇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筑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30-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同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重点任务做了系统的阐述,提出要逐步增加试点规模、丰富培养形式、扩大试点范围。事实上,国内外围绕现代学徒制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综观国内外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果,大多着眼于政府、企业与院校的宏观层面,对学徒自身以及教师培养等微观层面上的关注较少,导致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缺乏全面性,不能根除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障碍,阻碍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浪潮中,在国家现代学徒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非常必要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建筑类院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为了适应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筑类院校的教育教学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和调整。

一、在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课程设置中,努力打造由高校教育管理专家、院校一线教师以及企业高管和企业师傅共同组成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家组。试点工作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学生专业素质要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过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均有试点工作专家组共同参与制定。在把握了大方向后,具体的教学工作要做详细的分工。例如怎样让学生在完成企业工作的同时获得院校内相应的学分,以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又能收获企业的认可。学生在试点中的管理工作可以由高校教育管理专家制定实施。如何让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与实践生产过程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可以由院校的一线教师及企业的师傅共同控制。而企业的高管则要关注如何制定学生在企业的考勤制度的以及如何计算学生参与了生产的劳动报酬。

二、在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培养中,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家组为重点,探讨建筑类院校的教师+师傅的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让院校的教师与企业的师傅形成默契的培养双核,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如院校方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也承担企业输送过来的员工的再培训和岗位资格认证的教育任务,双方制定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校企间的技术与科研渗透。

三、在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学生(学徒)培养中,建筑类院校可以分三个阶段来具体实施试点计划。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中的主干基础课程,主要有院校教师负责授课和考核;第二阶段,第二学年开始全面实行教师+师傅的双导师制,由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授课,根据教学计划,分学习小组,分批次的安排学徒岗位让学生上岗实操。前半学年进行基础岗位实操培养,后半学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学徒进行轮岗实操。在这个阶段,学校+企业的学习+实操时间可以控制在3:2的比例。第三阶段,第三(第四)学年实施全企业化学习模式。经过前两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学徒)在这个阶段已经基本能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同时企业对学生(学徒)的各自能力也有了一定掌控。在此阶段可以进行适当的选拔和调岗培训,企业可以表达用人意愿,让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尽快的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步。学生(学徒)在毕业时,在完成相应院校内的课程学习外,同时还掌握了实习岗位所需的实践技能,部分学生还完成了签约就业的目标,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学历证书的多重收获。

四、在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制度中,在努力正确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以及整个社会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支持与配合的同时,学校内部努力进行合作及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院校及企业形成试点制度的统一整体。首先要加强试点整体的领导职能,采取学校+企业,校长+企业负责人的双线制纵向管理模式。建议设立专门的试点工作办公室,负责全盘协调。其次是要建立多赢的激励机制。由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教师更注重自身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关注的是在学习期间如何能学到更适应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同时获得政府和企业的资助;而建筑类企业的合作可能是为了缓解自身的用人难题。因此,必须在了解利益主体各自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实现多赢的实施方案与激励机制。最后要保障试点教育教学改革的经费投入。试点工作的经费不仅来源于学校+企业的投入模式,国家政策的经费扶持,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以及建筑类行业的支持都是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只有学校+企业的渗透式深入合作,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植,行业和社会的全方位舆论导向,才能把建筑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的更快更好。

推行建筑类院校的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可以积极的推进建筑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这不仅能在校企合作方式上有重大的跨越,形成完善且細致的校企合作制度,促进学校企业双重教育教学机制的完善,形成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能够提升建筑类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前瞻性,凭借企业教师的优势,努力缓解实操型教师缺失的结构性难题。除此还可以改变建筑类院校学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他们的综合实操技能和顶岗技术,使他们能尽快的融入建筑类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能力,进而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试点的推行必将达到一个多赢共进的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冯克江.关于现代学徒制研究文献综述[J].2014(8):15-17

[2]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1.

[3]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吴静,杜侦.英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变迁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14(6):92-96.

[5]陈德荣,马宏伟.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2):5-7.

4.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 篇四

我院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切实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川教〔2015〕44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准确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现代学校教育因素,企业与职业院校为满足相互需求合作实施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它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其核心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岗育人,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校企一体化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任务,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保障。

二、指导思想

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学院“一个中心五个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全院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试点先行、强化内涵、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以推进产教融合、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建设校企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为学院品牌塑造和特色形成提供有力支持。

三、工作目标

学院各教学单位遴选校企合作基础好、岗位技能要求高、适应需求的专业,开展各项试点工作。2015年,院内立项试点专业3-5个,其中1-2个专业推荐省级试点立项;经过努力,力争有试点专业进入国家试点项目;通过试点、总结、推广,进一步扩大试点覆盖面,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学生与员工两个身份、校内与校外两种学习环境、教师和师傅两类教师、学习和工作两个任务、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两个证书六方面融合的实现形式,使现代学徒制成为学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四、重点任务

(一)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改革培养模式

选择有意愿和担当、有实力的企业作为试点合作伙伴,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选用教材,共同设计、分段实施教学,共同制定和实施考核评价标准,共同开展教学研究等,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二)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改革招生模式 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招生或通过订单班方式,选择有意愿的学生进入学徒制试点专业或班级,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

(三)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集聚教学团队

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完成教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则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完全融合。同时,专任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在校教学期间,以教师为主,师傅为辅;在企业教学期间,以师傅为主、教师为辅。

(四)工学交替,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

现代学徒制将教学空间延伸由校内到校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以他方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构建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五)针对性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改革评价模式 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人才培养绩效。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能力为标准,实施过程考核,创设学生学习和创作成果展示及各项评优活动平台,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文化自觉等方面的评价,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

五、组织实施

(一)成立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世伦(院长)副组长:赵齐阳(副院长)成员:谭静(教务部副部长)、欧庆明(学务部常务副部长)袁丁(对外合作部常务副部长)肖兰(质量部副部长)王雁(财务资产部副部长)罗晓彤(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侯志春(公共服务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晓曦(艺术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洋(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杨乐清(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试点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并积极利用学院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资源开展试点指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教务部,负责试点工作日常事务(包括项目认定、合作企业、政策宣讲等)。办公室主任:谭静

(二)主要措施 1.选择试点企业和专业

(1)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

(2)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一般选择就业岗位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开展试点。原则上学历教育试点专业每班40人,每个专业试点规模建议为1-2个班;

(3)在国家招考政策范围内,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符合试点要求并立项的项目可以进入学院当年的招生简章;

(4)校企双方本着“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方案。

2.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职责

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或家长)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体现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明确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通过协议约定企业、学校、学生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

3.成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

在原有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联合试点企业,由职教专家、企业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相应专业的学徒制工作小组,主要是负责该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业的评价等等;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选派优秀的企业人员担任学生的导师(师傅),一般一个师傅不宜超过十个学生。

4.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1)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2)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建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大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院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实训环节。

5.教学时间安排

(1)根据学院3+7实践育人体系,重构学徒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作为工学交替和教学时间安排的基础。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包含通过专业认识实习、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2)一般情况,试点专业企业承担课程总量保持在40%左右,因专业和企业实际情况而异。

6.资源建设与共享

(1)企业为实习提供技术熟练的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的技术训练;

(2)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以供学徒实践学习所用,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实践;

(3)积极鼓励引企进校;

(4)学院要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和职工培训的需求;(5)基于互联网+与人才培养的融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校企资源的实时共享。

7.学生管理

(1)学生在学徒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8.教学过程管理

(1)企业全程参与学徒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派能工巧匠担任学生的师傅;

(2)学院教师要经常性与企业进行研讨,开设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

9.教学质量监控

(1)学院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师和师傅进行考核,对优秀的教师和师傅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

(2)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0.学生就业(1)企业要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品德、职业素质评价,可用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作为三年后学生录用的条件之一;

(2)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

(三)实施步骤和进度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5.10-2015.12)

(1)出台《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方案》;(2)各教学单位确认试点专业、人数和合作企业:2015年启动的试点专业在现有专业中选择,2016年启动的试点专业要制订招生录取和合作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工作方案;

(3)以专业学制为一个试点周期,提交试点专业建设任务;(3)学院组织申报、评选、立项,遴选试点优秀方案上报省教育厅(2015年10月30日前);

(4)组建试点专业建设委员会;

(5)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内容包括: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学分制管理办法、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实践计划、企业轮训岗位群实习计划等。

2.第二阶段:初步实施(2016.1-2016.8)(1)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或签订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协议,落实学徒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2)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制定企业师傅标准,编写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实训教材,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3)聘请合作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授课,邀请企业高管进行专题讲座或宣讲企业文化;

(4)确定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5)建立报告制度,由试点二级学院总结试点专业第1学年工作开展情况,撰写工作报告。

3.第三阶段:持续推进(2016年9月-2018年8月)(1)合作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

(2)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每个轮训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合理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等表格,通过行业、企业或第三方机构等对实习学生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并组织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4)建立学院、企业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

(5)落实合作企业免税等优惠政策,探索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6)建立试点单位定期检查、合作企业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7)第一批、第二批试点专业每年总结试点专业工作开展情况。

4.第四阶段:总结推广(2018年9月-2018年12月)(1)总结学院试点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加强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等;

(3)交流推广试点专业成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四)预期成果

通过试点、总结和推广,希望形成以下试点成果: 1.具有学院和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方案; 2.三方协议模版;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4.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制度; 5.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与机制; 6.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7.校企资源共享共建模式; 8.企业岗位标准; 9.学徒管理办法;

10.师傅遴选标准、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

11.课证、课程置换、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文件和制度; 12.兼职教师岗位管理办法;

13.教师挂职锻炼(双向)促进办法;

14.学生权益保障,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的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学院参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为试点专业提供配套支持。制定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评选并奖励先进实习单位、先进试点班、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和优秀学徒,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二)经费保障。学院预算专门经费用于试点工作,主要包括企业的补助经费、师傅的指导经费、学生实习的补助经费,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经费向试点专业的兼职教师倾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奖补资金。

(三)机制保障。加强区域、校校协同,建立有效的学习、交流、沟通机制;以试点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试点工作科学决策机制;建立试点工作年报年检机制,落实二级学院试点工作主体责任。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5.现代学徒制教学示例 篇五

学徒培训又称“艺徒培训”,是指由用工单位招收学徒工,在师傅的直接教导下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学习并掌握生产技艺或业务技巧从而成为新技术工人或专业人员的一种培训方式。传统的学徒制主要是建立在手工业者为了学习生产技能的基础上的,它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之间都建立起了比较大的联盟——行会,在行会的发展当中,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学徒制。行会对于师徒制作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并且逐渐在所有行业里都得到了推广。

工业革命的出现,使得机器大量代替了工人,对手工从业者的需求量减少,对学徒制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逐渐走向衰退,需通过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开始出现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同传统学徒制的标志性区别是职业院校是主体,企业是载体,共同培养技能性人才。以对学生的培养为核心,同时通过课程为纽带,将学校、企业组合到现代学徒制教学中来。现代学徒制不同于传统学徒制及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传统教育当中理论同实践相脱节的局面,而是将教、学、做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统一在一起,它实际工作场所同时也是教学场所。在工业革命后学徒制出现了衰落,但是随着当前现代学徒制的重构,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广泛,产业化结构和职业结构日新月异,现代学徒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普遍实施交替培训的方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校进行理论学习,而三分之一的时间需要在企业接受培训,在国外学徒制的学生甚至享有学徒工资。现代学徒制进一步密切了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关系,发展了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同时更好地解决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由于市场的发展方向对学徒制的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所以现代学徒制更是以经济的需求为导向,制定更为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培训方式,成为当前较为成功的一种职业教育方式。

我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于2011年同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仟吉“英才计划”。“英才计划”是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工业协会于2009年启动人才培养训练机制,主要以“2+1”模式培养,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合理设计学习课程,精心编写系列培训教材,有完善管理制度,使参训学员成为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一年内过12岗(清洁、训练、现烤、装饰、收货验货、理货、打包、开店营业、打样、设备维护、导购、收银),6级,特定工艺生产线(面包、糕点、裱花),所有岗位测评,做到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能训练。力争一年后能升迁为店长,三年后升迁为合格经理人。通过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使协会、学校我、企业互相促进,合作共赢,为企业培养优秀英才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实体支持单位为行业知名企业,如北京好利来、中山采蝶轩、福建复茂、武汉仟吉。

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高档烘焙食品(面包、蛋糕、西点、干点、月饼)为主要经营项目的股份制民营企业,采用自产自销自营连锁店的商业模式,在武汉、郑州、长沙、合肥拥有近百家“仟吉西饼”连锁店。如今我院同武汉仟吉食品有限公司实施仟吉“英才计划”已经四年了,毕业三期学生累计76人,培训学生90%以上能为企业员工,现有11人为店长,2人为片区经理。我院同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过程是:首先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在校企合作协议中包含有制度保障措施,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力和义务;然后专业教师同企业培训师、师傅一起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最后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面试合格后入仟吉“英才计划”班学习。

学生在校接受专业知识学习两年,到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以学徒身份带薪学习一年,薪金起点为1700元/月。学徒制学习一年后,考核合格可留企业工作,也可选择其他企业工作。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大

一、大二;学习主要课程有食品加工机械,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食品安全与控制,食品感官分析,食品理化分析,食品包装与贮藏,企业实践2个月。在校学习接受学校考核标准考核。大三到武汉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师傅带徒弟制学习一年,这一年分两个阶段;在前6个月时间要通过员工12个岗位培训和考核,后6个月完成见习领班学习内容和其他(蛋糕、面包、裱花)生产过程学习,按企业测评标准进行测评,见习领班要通过一、二级测评。此时完成了学徒制学习一年后,经学校、企业双方共同考评,合格后方可毕业。在此一年学习期间,学院配备了专职班主任,并指定专业教师到企业指导和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思想动态及安全情况。

下面是员工岗位培训流程,看师傅如何带学生(徒弟)。学生要阅读《岗位作业指导书》→师傅介绍岗位→师傅并做示范和实操→师傅指导学生实操,学生再次阅读《岗位作业指导书》→同师傅讨论实操情况→写好实操报告和心德体会。师傅再给以指导→学生再次实操→闭卷做练习→实操→师傅指导→总结,依此循环直到熟练,最后考核,合格后进入员工下一岗位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它构建的是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现代学徒制下仟吉“英才计划”体现出以下优势。

一、体现出学校与企业在办学上的深度合作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教师、师傅联合培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以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替代学校课堂的专业教学,把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学生职业素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最佳结合点。学徒制的实施,这种特殊教育教学是学校为企业,企业也为学校培养了社会所需高技能复合人才,同时企业获得了员工,学生既学得了知识和技能,也获得了工资,同时也就业了。对社会、学校、企业、学生是四方受益和形成了四赢局面。

二、完善了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实施仟吉“英才计划”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生与企业签订培训协议,校企双方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二是“教、学、做”为一体,专业教学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实行两种考核评价方法。学徒制培养学生要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重考核评价,制定考核标准依据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考核合格的学生由企业转为正式员工形成无缝对接。

三、有利于对企业文化了解,增加学生对企业的感情

通过师傅带徒弟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烘焙加工工艺和门店管理艺术。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实施,能使企业提早介入对学生教育和培养,校企双方按照学生、学徒、员工的路径培养技能型复合人才。师傅们有多年从业经验和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入,会在学徒中潜移默化中传承,形成对师傅的认同,对企业的认同,感受着来自师傅师德师艺的熏陶和影响,有助于学生提早适应和习惯企业环境,提早接受企业文化,加深学生对企业感情。

四、降低学校办学成本

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到企业进行学徒式学习,因企业提供工作餐,吃在企业,企业有职工宿舍,住在企业,企业提供培训教材,实习实训耗材也是企业承担,带训师傅的工资也是由企业承担,企业购买学生保险,这些培养成本全都由企业承担了,为此学校最后一年收取学生学费用在办学上大大减少了,降低了学校办学成本,学生的宿舍也空出了,这种宿舍资源学校可以利用了。

五、有利于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不仅仅接受在校教育,同时也要到企业进行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也必须到企业参加学生学徒制实践中去学习和指导。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当中,明确规定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双师”的比例要在50%以上才达到合格的要求。而各学校达到这个比例不多,具备这种“双师型”能力教师则更少,严重制约了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则更需要教师熟悉企业情况,同学生一起同岗实习煅炼,亲自体验和感受企业的实践操作对学生技能能力培养到底有没有帮助,有哪些方面的帮助,还需要做哪些方面改进。教师到企业还可以同带学生的师傅进行沟通,讨论双方教学计划是否合适,也可向师傅取经学艺,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

六、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6.现代学徒制助推学校内涵建设 篇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创新实践

一、实施背景

中职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往往重使用轻培养,普遍存在着被企业当成廉价劳动力、跳槽现象频繁等问题,制约了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而现代学徒制正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先进职业教育制度。教育部于2011年9月19日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人才,不是廉价劳动力,职业教育学生实习是国家制度,实习管理工作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并提出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要求。

2012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为契机,决定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改革教学模式,特制定了“2+X+0.5 ”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技能训练,课程模式从“以知识导向”的学科体系向“以职业能力导向”的体系过渡,再向一体化课程体系发展,特制定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组织开发了一体化课程教材,探索建设了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建设一支能胜任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基础条件较好,本专业与当地的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有近60%的学生在“企业订单班”学习,企业、学校和师生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积极性高。

二、培养目标•

1.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走出一条真正形成“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共同育人”的深化校外企合作新路子,发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应有的作用。

2.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造意识的培养,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从而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融入企业文化,服从企业管理,热爱工作岗位,引导学生向优秀员工的方向发展。

3.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让学生接受多岗位锻炼,完成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包含的各个岗位(工种)的轮岗实习任务,实现核心岗位(工种)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以上标准、其他岗位(工种)达到国家职业资格初级工以上标准的目标要求。

4.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让教师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熟悉岗位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并在今后教学中更贴近生产实际,实现真正的教学要求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实际做法

1.现代学徒制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制定《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办法》和相关制度,确认试点企业、岗位和人数,制定了本专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编写实习教材和学生实习手册。第二阶段学生作为学徒到企业实习,为了确保学生在学徒时期岗位与技能轮训到位,引入第三方考核,企业确认学生岗位技能全部过关,方可从学徒转为准员工。第三阶段是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不足,检验和修正《实施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表彰奖励先进实习单位和个人,并兑现相关政策,确认新一轮学徒制试点的人数。

2.现代学徒制体现校企共同育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出现这种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企业掌握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商业机密不能向外界公开,因此我们专业通过让企业参与编写校本教材,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制定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企业选派专家或员工到学校宣传企业文化,讲授技能课程,校企双主体育人,尽可能地缩小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3.现代学徒制实施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为了克服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不尽相符的现状,我们根据岗位要求,与企业共同编写完成了《电工基础》、《电工技能与实训》、《电子技能与实训》以及《C51单片机程序设计教程》等四本校本教材。

4.现代学徒制以工学结合、做中学为特征。我们专业根据当地企业的需求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2+X+0.5”课程体系,即:在校的前两年主要在学校学完成专业相关基础课程和技能操作课程,技能操作实行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办法,每学期安排一个月的校外实习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岗位生产流程,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进行实际检验,查缺补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第五学期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帮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的发展方向,根据不同的方向确定不同的培养方法,比如有些同学想继续深造,开大学,我们鼓励这些同学参加省市技能竞赛,同时加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有些同学喜欢编程,我们集中进行单片机和PLC编程训练;有些同学喜欢电气安装,我们通过当地企业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际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护;通过分方向培养,可以使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一学期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的转变。经实践,分方向培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上岗,也改变了过去企业把接受实习生作为解决临时用工困难应急行为的情况。电应111班实习结束时,企业把原计划在实习生中录用20人改为40人全部录用。

四、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为了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我们制订了以下四大类制度:一是协议类,包括学校与企业协议、学校、企业、家长协议、师傅与学徒协议。二是管理类,包括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学徒实习管理制度、安全措施与违纪处理办法、现代学徒制管理督查办法、现代学徒制第三方评价考核办法、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带教师傅工作职责、校企定期会商制度。三是考核类,包括学徒实习考核制度、准员工实习考核制度、准员工转为员工制度、学生实习召回制度。四是奖惩类,包括优秀试点企业评比办法、优秀指导教师评比办法、优秀带教师傅评比办法、优秀学徒评比办法。

2.经费保障。工作绩效由第三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并保证补贴与奖励经费到位。经第三方考核合格者,按照学徒专业岗位数量向承担学徒培养的实习单位进行补助,实习单位每接受一名学徒可补助800-1000元,在示范校建设专项资金中列支。

3.激励机制。政府部门、学校与企业通过评选各类先进,进行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激励。去年7月,我校与静宁恒达责任有限公司共同召开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大会,评出了1名校企级现代学徒制优秀带队教师、2名校企级现代学徒制优秀带教师傅、12名校企级现代学徒制优秀学员。

4.实训场地保障。实训基地是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根据现代学徒制的要求,我们新建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光机电一体化、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以及制热制冷等四个实训室,新实训室的建设使得本专业的实训资源涵盖了本专业所有技能实训内容,达到理实一体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五、建设成效

1.学生技能得到强化,并突显了个人专长技能。2012年通过示范校建设对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成绩显著,近三年,本专业共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1人次,市级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15人次。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有80%学生毕业后免除招聘考试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就业。大部分学生实习阶段就可以拿到2500元左右的收入,许多学生现已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柳颜明、王亚青等多位同学毕业后就直接被升任为业务主管。

2.学生企业岗位忠诚意识加强,职业素养提升。现代学徒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岗位轮训,不仅能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本工种各岗位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在岗位轮训中培养了自己的技能兴趣和特长,企业也帮助学生找到了适合学生今后发展的岗位,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学生通过学徒制实习,更全面地了解了企业文化,从而热爱企业,忠诚度提高,使校企对接距离缩短。

7.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 篇七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师徒传承技术模式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 以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为代表。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的递进, 但与传统学徒制相比又突出了企业和学校的双元培养、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等特点, 尤其是强调了工学结合或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 注重做中学、学中做。

大师工作室是将企业代表———大师直接引入学校, 从学生招生开始, 招生即招工, 到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 全程参与其中, 真正做到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广州铁路技术职业学院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影视艺术工作室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计算机仿真工作室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3], 但是这些工作室都局限于艺术和计算机类专业, 对于大部分工科专业, 尤其是传统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以下简称焊接专业) 未见有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因此, 本文以大师工作室建立和实施为基础, 探索研究了焊接专业如何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 为其他工科专业提供一些借鉴。

2 专业特点及需求

高职焊接专业是面向装备制造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知识, 具备相应实践技能, 能从事焊接操作、工艺设计、质量检验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所对应的岗位就是一线的焊接操作工和焊接质检人员。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 几乎每门专业课程都需要有动手实验或训练, 以往高职院校在培养焊接专业的时候往往认为课程的理论学习必不可少, 实践环节应在企业实习的时候再去练习, 即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认识, 也是“学校本位”的体现。但企业往往认为毕业生无需过多的理论知识, 只要具备岗位工作能力即可, 而学校的毕业生恰恰不具备立即上岗的条件, 培养的学生质量还不如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效果, 即存在着“工作本位”的思想认识。

那么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 是以学校本位还是以工作本位来衡量培养目标的实现呢?从高职焊接专业的培养目标角度分析认为,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具备立刻上岗的能力, 同时还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因此, 本文认为应该以“能力本位”作为衡量标准, 即以校企双方均认可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作为能力本位目标实现的衡量依据。这就是大师工作室建立的目标。

3 大师工作室的建立

3.1 大师工作室人员组成。

焊接专业大师工作室改变了以往由学校出场地和设备, 企业出大师的模式, 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派人员组成。双方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组织教学实施, 即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保证了企业需求。

3.2 大师工作室工作职责。

焊接专业大师工作室不仅将目光放在了为对口企业培养人才这一个角度。工作室的职责要求学校教师要和企业大师共同开发项目, 这一方面为专业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提供了素材, 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 同时解决了企业项目开发的问题, 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开展焊接专业大师工作室两年多的时间里, 已完成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 获得专利发明6项。

3.3 大师工作室的招生与就业。

现代学徒制要求招生与招工一体化、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一体化、课程内容与生产项目一体化、毕业证书与岗位需求一体化, 即实现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厂、学习即学徒、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因此, 焊接专业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角度, 与沈阳锅炉厂、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了大师工作室, 并制定了《焊接专业与对口企业共建大师工作室协议》、《焊接专业学生与对口企业学徒合同》、《焊接专业学生学徒阶段薪酬标准及保险标准》等一系列文件, 学生一入学就和对口企业签订协议, 保证了学生在学徒期间的劳动报酬和人身安全。在开展以大师工作室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两年时间内, 焊接专业实现了年年招生一志愿入满和100%就业的良好局面。

3.4 大师工作室采取工学交替学习方式。

学生从入学开始即由大师工作室指派一名师傅, 有的是一师多徒, 有的是一师一徒, 师傅不再是企业退休返聘人员或长期脱离一线工作的人员, 而就是实实在在的一线技术工人。在师傅离开工作岗位参与教学活动时, 企业照常开工资同时学校也有课时补助。师傅与学徒同进退, 师傅在岗工作, 学徒即在岗培训, 这时以师傅传授为主, 教师辅助;师傅离岗教学, 学徒即离岗学习, 这时以教师教授为主, 师傅辅以指导。

3.5 大师工作室的多元的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以能力本位作为人才培养的衡量标准, 即学生学习期满后即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又在工作室指导下获取国家电焊工四级资格证书, 以及对口企业颁发的岗位聘书。但专业又不局限于职业资格证书这唯一标准, 鼓励学生参加由政府、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 甚至参与到大师工作室的专利申请都可以作为学生具备毕业的条件。

4 实践应用效果

以大师工作室为基础进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本文在高职焊接专业中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既尊重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 使教学更具特色, 又为学校和企业节约了培训成本, 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增加了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建设, 本校的焊接专业实现了连续两年第一志愿招生即满和100%就业的局面, 经问卷调查, 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达95%, 企业满意度达98%。同时, 本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尝试也为相关工科专业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宏.现代学徒制与双师工作室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2) :120-123.

[2]王世安.高职以工作室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职教论坛, 2013 (27) :14-16.

8.领略欧美现代“学徒制” 篇八

【场外对话】

“你会去当学徒工吗?你会让你的孩子去做学徒工吗?”

编辑小洛说:“当然会了,与其空学庞杂理论,还不如专心去学一门技术。”

HR童谊斌说:“我比较希望拿到学历之后再去学一门技术,而且最好是跨界发展。比如我自己就想再去学一门动手的技能,而且最好能精通。”

潘太太说:“我会建议我的女儿拿双学位,拿学历学位的同时再拿一个技术类学位。像烹饪啊,针织啊,一些适合女性的技术,我都比较支持。家政管理也不错,护工也可以。其实,我认识的一个大学老师的孩子,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考了厨师证。”

德式学徒: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经历

为什么“德国制造”在全世界都受到追捧,而且长盛不衰?在来自不同角度的解答中,有一个答案是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提及的——德国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车间技术工人,而且他们同时提到一个概念: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度。

目前,德国每年有近60%的青少年接受以双元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服务,拥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在德国全部劳动力中占80%,这支队伍为占德国工业总产值80%的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制为2~3.5年,无入学条件。被录取的学生需与企业签约,而后以双重身份——在企业当“学徒”,在职业学校做“学生”——交替学习。学徒学习期间不交学费,每月还可以得到由企业提供的生活津贴及法定社会保险。

一名德国博世公司的员工说,每一代博世学徒都承认,入选学徒班是他们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经历。“那会儿博世学徒的入选比例是30:1,我很庆幸自己考取了。我还记得我们小组当时第一个拿到老虎钳,然后要按照师傅的指令装配一台机器。在学徒班接受培训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德国学徒制更像一个融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生产流程,包括了“订单-采购-生产-检验-交付”所有环节,只不过它最终交付的产品是出徒的“学徒”。

学徒工制度打造“瑞士品牌”

每当看到瑞士产品,人们总会为其实用的功能、完善的设计和精美的包装所打动。“瑞士造”的成功得益于瑞士独具特色的教育体制和学徒工培养制度。

瑞士的中学生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后,并未出现中国那样的“高考潮”。学生一部分继续在中学读4年高中,为上大学做准备;一部分转向专业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选择进入企业当学徒工。换句话说,瑞士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并不上大学,他们成为了瑞士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在瑞士,当学徒工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社会并不歧视学徒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注重的是独立工作和生活能力,钟表、机械、设计和银行企业的学徒职位是年轻人一心向往的;第二,当学徒工并不意味着“学历的终止”,学徒工经过四年的学习后,还可以通过上工程师学校或接受继续教育拿到“高学历”,成为企业高层领导人;第三,学徒工进入企业伊始就可领取工资,基本可以满足个人消费需要,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徒制度”成为荷兰就业有效补充

荷兰的“学徒制度”通常是指毕业生从大学或学院毕业后,在走向就业岗位的一个过渡阶段中,参加公司、公共部门或组织提供的一种职业培训计划。目前“学徒制度”已经成为保障荷兰就业率的有效补充。

在荷兰,“学徒制度”的培训计划通常持续12个月至24个月,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内部职业培训项目。荷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大中型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学徒职业培训体系,这些机构制定的学徒“入门”标准大同小异。通常招收学徒标准至少为大学或学院本科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0岁。

两年的学徒职业培训,其实也相当于两年工作经验。大型公司或公共部门都不愿意招收刚毕业的“新手”,这也给通常被认为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毕业生出了难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一个职场老手都要经过“什么都是第一次”这个门槛,学徒职业培训制度解决了这一尴尬处境。它让用人单位在用“新人”的同时,放下遥不可及的审判标准,有针对性地培训合适的人才。同时,用人单位也给刚涉世的新生提供了能展现自己热情、志向和能力的机会。

意大利培育“博士生学徒”

做学徒积累实践经验,还是做博士积累丰厚知识?这看起来是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但是在意大利,高等学徒制完美破解了这个难题。

2004 年,意大利政府启动了高等学徒制项目。这个项目被誉为“史上层次最高的学徒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延续到大学及研究生层次的学徒制,其“学徒合同”可以适用于博士研究生。为此,意大利制定了国家课程标准,共有26 所大学、400 多家企业和1006 名学徒参与。

改革后的学徒制有以下几个创新,其魅力和變革尽显其中。其一,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联手合作。学徒制与正规教育系统联手纳入正规学制体系,使学徒有踏入高等教育的权利。其二,由大学和企业共同为个体度身定制。工作和学习两个部分有机整合成为一体,由大学和企业多次协商达成。一般来说,改革后的学徒制至少有两次协商过程:第一次聚焦于框架的协商,第二次则是大学和企业就学习内容进行磋商,地区政府参与协调。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拿到的培训方案都不尽相同,是名副其实“度身定制”的培训计划。其三,整个培训计划都采用项目化的工作和任务的形式,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

五位一体的美国“注册学徒制”

在美国,做学徒要经过注册。取得注册的学徒协议会得到法律和相应管理部门的保护和监督。相对移植于欧洲的带有行会性质的学徒制,美国注册学徒制更加迎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美国注册学徒制如今已经日趋成熟。在相对完善的法律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支持下,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主要由学徒工、企业雇主、社区学院、州立学徒制事务局和一站式就业指导中心五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美国学徒制法规和劳工部的监管下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注册学徒制的课程计划。

后记

现在,学徒制已经不限于制造业,荷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大中型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学徒职业培训体系。出版行业、金融业等也可以借鉴学徒制。

学徒制已经不限于中低学历人员,意大利的学徒制适用于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研究生等毕业后为积累工作经验也可以参加学徒计划,或者再参加职业培训。

9.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篇九

【核心提示】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现代学徒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模式。

传统学徒制到现代学徒制的演变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一般认为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学徒制”一词始于13世纪前后。在此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出现了学徒制这一技能传授模式。

工业革命对学徒制造成了致命冲击。机器部分代替了人的劳动,原有学徒制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的兴起取代了原有的学徒制。“二战”后,随着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各国也在汲取德国“双元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纷纷实施“学徒制”,并对学徒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各国普遍将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这个阶段的学徒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革。如在英国,现代学徒制把培养目标划分为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三个层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多样的课程体系和国家职业资格课程;在学习方式方面,实施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学习方式。学徒制的性质仍具国家性质,国家对学徒制各个方面进行规范。

学徒制从萌芽到现代学徒制,其内涵和意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性”赋予现代学徒制新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

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和特征是“跨界的教育”,这是基于对高职教育功能定位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深刻理解。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属性上。学徒制以职业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的外在价值。但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是“应职教育”。近些年,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过多强调社会需求,过分强调职业岗位对人的需求,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求;较多关注了教育的外在价值,忽视了教育的内在价值,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所以,在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应在凸显高职教育“职业性”而实现教育外在价值的同时不失其“高等性”,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因此,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核心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

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作流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这种“工”与“学”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的建构和发展,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赋予现代学徒制的新内涵。

支撑现代学徒制的要素分析

1.学生、学校、企业的自觉约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表现为: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2.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重建学习载体。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进校外“基地”及“基地”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应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安排,但这是目前高职院校都面临的难题,也是高职教育实现“高等性”和“职业性”有机融合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这虽然强调了“高等性”,却又弱化了“职业性”。此外,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这显然也是强调了“职业性”却弱化了“高等性”。这均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各专业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工”与“学”的交替——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现行学校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工学交替。由于教学空间延伸由校内到校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以他方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讲,就是要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4.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协作和互补——集聚教学团队的目标。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教学团队的特殊性。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也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

专任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工”与“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具备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兼职教师是现代学徒制中“师傅”这一角色的主体,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教育教学方法及综合执教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对于专兼教学团队的管理,可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让专兼教师互相帮扶、取长补短,使专兼教师在专业建设、科研合作、课程实施等方面实现共同提高,促进专兼教师协同工作,整体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实现团队目标的集聚效应,使团队效能最大化。

10.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 篇十

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中的运用

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 简志华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阐述了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实 施现 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具体包括实施现代学制试点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学目标、工作计划、基本形式、日常管理以及各

面职责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汽车运用与维修

运用

学徒制在东西方国家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为推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国家高度重视学徒制培训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学徒制,使之成为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现代学徒制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都有着广 泛的运用。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重点体现在“现代”,是相对于“传统”提出的,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作坊,传统的学徒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培训效率以及教育的规范性上受到挑战。因此,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但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便产生了“现代学徒制”。“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但其形成的基础以及意义与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了很

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

从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来看,二者在学习对象、教授人员、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一是身份的转变。传统学徒制中学徒只有一种身份—学徒,而现代学徒制中学徒有两种身份—学徒、学生;传统学徒制只跟随师傅学习,现在学徒制跟随师傅和教师学习。二是培养目标的转变。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即以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发展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学习地点的转变,现代学徒制不仅在生产一线学习,还在学校学习。四是学习内容的转变。现代学徒制不仅有实践操作的学习,还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多种课程体系分同时进行。五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现代学徒制是工学交替,学生从单纯的经验学习或者理论学习到实行工学交替式培训和学习,一部分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另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六是学习时间的转变。传统学徒制学习时间根据各工种有所区别,相对不固定,现代学徒制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七是考核方式的转变。传统学徒制主要由师傅考核,现代学徒制由行业和教育部门评价等等。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学生一般用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明确各自的

任务和职责,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督促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培训。企业学校共同制订培训内容。学生培训合格后取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培训期间享受学徒工资。具体地说,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师傅和徒弟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及师徒之间可以充分相互了解,教师及师傅对学生的能力和倾向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提升,完全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师傅和徒弟一直处于同一问题和情境之下,因此,就可能在第一时间和空间里对学生做出指导和建议。正是这种及时沟通和反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的学习疑问及时得到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是一种情境教学,师生和师徒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下,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习者不再是智慧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任务和项目的完成者和主动者,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注意和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意愿达到最强。

4、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过学徒制教学,学生真正参与到了企业的生产过程,体验到了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从而使其学习更有指向性和社会性,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现代学徒制也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可以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

5、就业前景比较明朗。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很多学生的特长和特点能够得到体现,在毕业时可以被原培训企业录用,同时对学生奠定职业意识,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经受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责

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6、可以获得相应报酬。工作是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学生从事与普通职业工人一样有报酬的工作,一方面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实际锻炼。

二、我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我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本条件:

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是由江西康展集团创办,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以汽车专业为主体的一所全日制专业学校。学校设置的专业主要有:汽车、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农业机构、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康展集团属下还有新余市继文汽车修配有限公司、新余市继恒新华夏汽车销售运输连锁公司、新余市康展车友俱乐部、新余市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等多家企业,完全可以实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所要求的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师资与师傅、培训与岗位“五个对接”。此外,我校开设的专业中,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商务与文秘专业,市场前景广阔,与康展集团属下企业的人才需求完全吻合,完全可以通过集团留用和人才输出的方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因此,我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完全可以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制定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建立,推动我校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成立了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行政)、企业、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机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以汽车、商务为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并决定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商务与文秘三个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三个专业均由企业

冠名,并由企业派遣技术骨干担任副班主任,接纳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

(二)确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为了突出我校专业特色,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康展集团的办学优势,坚持校企互通互学互进步的原则,围绕“工学结合,丰工丰读”的教学理念,根据我校课程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

1、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课程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其获取优质就业岗位以及终身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2)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发展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与实习相结合,让学生得到符合专业特色的规范化训练。(3)以项目为抓手,以解决专业问题为目标,加强课程间的融合,学生能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锻炼,提升关键能力。(4)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职业道德的熏陶,培养出守纪、合作、创新、竞争等企业精神。

2、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课程教学计划

(1)培养目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汽车专业知识,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汽车修理、装配和服务,并能吃苦耐劳具有创业精神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中等应用技能型人地。

(2)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与要求:掌握语文、数学、英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 ○计算机应用、读图和制图、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的基本。

②能力结构与要求: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分析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自学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并且规定了理论

○教学中必修课中的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实训课的实训时间。将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开设时间、课时量以表格的形式安排在三年的教学中。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本形式:

实行学校和企业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

(四)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日常管理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专业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专业课程可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

业老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实训环节的教学任务。

学生在学徒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企业全程参与合作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指派师傅担任学生的导师。学校教师经常与企业师傅研讨,开设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的校本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改革评价模式,围绕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五)明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责任管理

1、政府的主要职责:一是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政府要为学校和企业间的联系活动,学校的的现代学徒制课程发展,相关的人员培训以及启动某些培训项目不断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二是推进学制和制度改革。政府要鼓励学校打破学年制和学时制限制,采用并逐步完善弹性学制、学分制等变革,使学校不是以生存而是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办学目标。三是制定严格的知识和技能标准。政府要支持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企业、教育者的合作,制订严格的学生毕业的知识和技能标准,为广泛的职业领域和企业界服务;四是重修订那些不利于面向工作学习的法律和政策;五是运用宣传媒体手段,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2、学校的主要职责:一是明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的专业范围和领域,要对具体专业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所具备的条件,从而确定需要培养的具体内容,并做好学徒制教学的专业教学计划;二是鼓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到企业进行在岗工作,并和企业的师傅进行交流,把得到的经验带回

学校;三是进行专业与课程改革,一方面取消一些只适合低工资、低技能职业的课程,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课程,增加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新兴专业和课程,另一方面是要改革实施学徒制专业的课程,使之和手段,特别是要超越传统的记分方式、评价方式和学分积累方式,发展一种有意义的职业学校文凭证书;五是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为教师在学校内外完成项目和合作,以及为学生从事实习活动提供机会。

3、企业的主要职责:一是向学生、家长、教师准确传达企业的要求,包括现在及将来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二是依据学生成绩聘用毕业生就业;三是向教师和学生的在岗学习敞开大门;四是改革人事制度,赏识和奖励那些在监督管理、辅导、教学、生产实习中指导学生,与学校合作的职员;五是计算计划成本和利润,实现校企双赢,而不能仅仅把校企合作当作一种慈善捐赠。

4、家长和学生的主要职责:一是负责限制孩子在学校的工作时间;二是要坚持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发展方案,帮助他们选择课程,思考就业和上学的决定;三是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四是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职责,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

11.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试点 实践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54-01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例,对现代学徒制实施情况做了研究。

一、实施的必要性

(一)使职业教育更符合教学规律

现代学徒制包含了职业教育最本真的原则——“做中学”。在学徒制中,学徒边做边学,甚至先做后学,它是“做中学”的典型。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反复操作,使学徒“会”操作,操作“熟练”。学徒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更能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主动学习,更有效率地习得知识和技能。在学徒制中,學徒耳濡目染逐渐习得“默会”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职业所需的工作态度。

(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高职发展目前存在学生学习与培训环境与实际工作岗位不符等问题。实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三)提高学生就业率

现代学徒制(从学校到学徒制,再从学徒制到就业)被认为是从学校到工作最佳的过渡模式,因为它推进了个体从教育到工作的平缓过渡,减少了过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此外,现代学徒制有预就业功能,相较于外部应聘者,企业更青睐雇用自己培养的学徒,因为这些学徒不仅技能熟练,而且已较好地融入企业中。

(四)帮助学校教师真正成长为“双师”

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师须到企业指导学生实践,收集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指导专业实训能力,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二、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一)现代学徒制和之前职业教育已经探索出来的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包含上述内容,但更加丰富,更加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由于在早期天津渤海职业技术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进行了“订单班”式培养方式,而2+0.5+0.5的教学模式也已发展成熟,更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顶岗、毕业实习管理制度,为该校该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天津渤海职业技术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和天津民祥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班”协议,并与天士力、中央药业多家企业合作多年,校企双方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过剂型的生产工艺,并联合编订了《药物制剂技术一体化教程》;合作企业每年提供若干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天津渤海职业技术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2010年建成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和2014年建成GMP车间,再加上原有的药物检测实训室、药物合成实训室,包含片剂等剂型的制备及检测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在校内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要求;订单班及其它合作企业也可提供与企业工作标准一致的培训岗位。

(四)天津渤海职业技术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专任教师都属于双师型,每位教师至少下厂实践2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常任兼职教师4人,从业都超过10年并且都具有高级职称,这样的师资队伍可以保证实现真正的校企融合。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方案

(一)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素质,掌握化学药物制剂生产、中药制剂生产、生化药物制剂生产等基本知识及生产设备使用、原料处理储运、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与质量管理等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采用“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对于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三)制订教学方案

学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共同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企签订合作协议,专业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四)开发课程体系

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重构“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建成“公共课程+核心专业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专业课程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老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尤其专业实训环节的教学任务。

(五)安排的教学过程

采用“1.0+1.0+1.0”的形式,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学生实习管理体系,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第一年以学校学习为主,着重学习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基本技能实训等。企业派出技能骨干和一线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提供简单任务的实习等。第二年进入企业学习,学校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进入企业当“学徒”。认知阶段,采用一师多徒式;实训期间,一师多徒与一徒多师相结合,每个学徒在所有岗位轮换实习,将对应不同岗位的师傅;顶岗实习期间,采用一徒一师的带徒方式。第三年,对进入顶岗、毕业实习的学生,学校负责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企业负责日常管理和岗位安排。企业师傅和学校带队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

(六)建设的标准和制度

与企业共同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配套的标准与制度,在企业课程中,以企业评价为主体;在学校课程中,以学校评价为主体。形成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兼顾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包括学徒考核标准、企业师傅标准等,主要考核点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工作效率、操作的学习效果、工作态度、合作态度、遵守管理情况、对企业贡献等。

(七)颁发证书

学徒经学校与企业考核合格后颁发毕业证书、技能等级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作者简介:

12.“现代学徒制”缓解“用工荒” 篇十二

在校学生不但有老师言传身教, 每人还拜了一位师傅一对一地学手艺。最近, 一种古老的教学模式被引入浙江省绍兴市的职业教育中。据报载, 绍兴县职教中心在绍兴市首次推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 31名烹饪专业学生成为绍兴市首批现代带薪学徒工, 他们一出师便可成为一名具有一定等级的技术工人, 一毕业就将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日前, 绍兴县职教中心举行了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开班暨师徒结对仪式。仪式上, 该校与柯桥的王子宴会、金永泰、永泰望湖等酒店达成合作办学协议, 该校2010级烹饪专业31名学生, 当场与来自这些酒店的大厨们拜师结对, “一对一”学手艺。

根据协议, 从1月5日开始, 这些学生即开始在上述酒店进行烹饪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成为带薪学徒。与中国古老的“学徒制”有所不同的是, 这些学徒虽然吃、住、工作都在酒店, 但是他们的另一种身份仍然是绍兴县职教中心的在读学生。在酒店做学徒工期间, 职教中心的老师仍然会在每天上午来酒店给这些学生上文化课, 传授基础和专业知识, 下午的时间一般由大厨师傅向“弟子”手把手地教手艺。在做学徒工期间, 如果学徒和酒店双方满意, 即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学徒毕业后就能正式被录用为酒店员工。

绍兴县职教中心校长黄伟祥表示, 绍兴县职教中心在全市首推这种教学模式, 是为克服以往师生关系中“一对多”的弊端以及实习时缺乏针对性等种种问题, 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

13.现代学徒制工作总结(建筑) 篇十三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作者:施胜胜 张卫平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7期

作为实践性和技能性突出的中职烹饪专业,构建起“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势在必行。它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学徒制的种种优势,又切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对烹饪中职教育在校企深度融合下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进行了革新,呈现出许多优于其他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深度融合下,探索对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创新,其根本意义在于:学校和企业在职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现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共同育人、风险共担。

1.有助于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把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与学校课堂的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也重视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的训练,增强了“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的融合度,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有效化解了人才供需矛盾,也缓解了企业的“用工荒”。

2.有助于探索高技能烹饪人才培养体系

在烹饪中职教育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校企双方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二是“教、学、做”为一体,专业教学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与浙北大酒店学徒制试点“浙北烹饪精英班”,根据双方制定的培养方案,试行工学交替学习,即对学徒制培养学生实行分时段交叉的理论和技能教学,实现教室与厨房、学校与企业的融合;试行两种考核评价方式,即学徒制培养学生要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重考核评价,考核合格的学生由企业招收为正式员工。

3.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

通过“教”可以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掌握并运用一定的烹饪技艺。不仅如此,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能使企业提早介入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校企双方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路径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传授专业理论和烹饪技能的同时,尤其需要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师傅”通过讲述自己和周边的一些真实案例来启发并告诫“徒弟”们,使参与学徒制

学习的学生“懂行规、有厨德”,徒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师傅的“认同作用”,感受着来自师傅德艺的熏陶和影响,有助于学生提早适应和习惯企业环境,提早接受企业文化,加深学生对企业的感情,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这也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重要特点。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框架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双元培养,学生具备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师资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培养任务的一种教学制度。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中职烹饪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餐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导向。“现代学徒制”旨在通过烹饪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坚持“厨德立人、厨艺立身、厨技立业”,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基本功扎实、烹调技艺娴熟的现代厨师。

2.培养内容

(1)培养思路。现代学徒制是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质和烹饪技艺培养为基础;坚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2)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在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与此同时,现代学徒制模式要求理论与实践课程相互结合、交叉进行,其中实践实习课程应该占总课程的1/2以上,力求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听从师傅的指导,在“做”中学到更多实践技能。

(3)工学交替。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徒的学习是在企业中的实训和课堂上的学习有机结合,目前可采用“1.5+0.5+1”的形式。即:前两年主要在中职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第一学期以“企业体验”为主,第二学期开始“项目实训”和“轮岗实训”,采用“三天在学校、两天在企业”或“两周在学校、一周在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而定)的学习方式,其专业技能的要求和实训的内容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最后一年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3.培养方式

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亮点在于对传统培养方式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克服以往师生关系中“一对多”的弊端以及实习时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发挥传统“师徒关系”中“一对一”的充分培养优势,让学生学到更多技能,有利于提高中职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现代学徒制实施有一套标准的教学工作流程:提出学徒制教学改革方案→成立学徒制工作小组→聘请烹饪师傅→师傅专业技能表演→确定学徒名单→与师傅签订培养协议→公开隆重的拜师大典→实施学徒制教学→学徒制教学期中检查及研讨→学徒制教学期末检查及研讨。“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主要采用专业教师和烹饪师傅双管齐下,学校与烹饪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负责提供和挑选资深烹饪厨师作为学生的“师傅”,学校赋予“师傅”们一定的教育教学权利和义务,也对他们进行考核和监管。每个师傅需要带限定数额的学生,师徒比例不能过大,以免影响培训质量。烹饪师傅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编讲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带领学徒深入行业一线学习调研。同时配备专职班主任或指派若干指导教师跟随,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和安全情况。

4.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衡量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考量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学生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标尺。接受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要接受双重考核,既要接受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也要接受企业师傅的考核评价。

在考核评价方式上,采取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考核评价内容上,除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外,突出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资格认定考试、毕业宴席设计和制作,以及参加各类全国、全省烹饪技能大赛等项目的综合评定,考核合格者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由企业招收为正式员工。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也为其今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1.选好企业是前提

中职招生之前,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由合作企业直接参与招生工作,按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面试的形式,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这些学生(学徒生)就相当于该企业的“后备员工”,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随着学徒制的不断推进,笔者所在的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就规定:今后就读中职学校的新生,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或者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方可入学就读学校与浙北大酒店合作举办学徒制试点“浙北烹饪精英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签好协议是保证

在实施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学校与企业要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家长)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协议,在协议中要进一步明确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重点负责培养方案制定、教师和师傅的聘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日常管理工作等;企业重点负责学徒招

生、师傅选聘、带徒传艺、学徒聘用等;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和企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

3.聘好师傅是核心

要使学徒制真正发挥作用,承担师傅职责的人员必须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资深人士,因此,企业和学校应通过相关制度,对师傅的选聘、指导等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荣誉激励,并对师傅的工作教学业绩进行有效评价。一方面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给师傅颁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优秀师傅评选,增强师傅的社会责任感和带徒育人意识。

4.建好机制是关键

上一篇: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下一篇:敬老院义诊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