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说课

2024-07-16

生态系统说课(精选12篇)

1.生态系统说课 篇一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人教社《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第二课时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个体、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层次的基础上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更高层次的剖析。当前,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许多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该内容既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很好素材,是本章的重点。在教学中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联想分析”的方法。

2、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在初中就有所涉及,高二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生态系统的判别依据与结构组成的还缺乏深思。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学生应该比较轻松,但也容易产生轻视的念头,因此,创设情境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相互关系。

2、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能力。

2、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的有关素材展示,培养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相互关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培养学生对立与统一的世界观。

4、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1、场景导入法、讨论教学法、课件与图形展示的直观教学法、联系实际的谈话法。

2、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及相关图片。

学法:自学探究法、知识迁移法、归纳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

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情境,进行知识回顾,并以提问的方式导出新课题→学生观察课本P86—87池塘生态系统图解,具体分析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成分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结论→通过学案导学分析讨论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功能、特点及其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再次证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四、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本节课内容就是大家身边最熟悉的环境和生物,本着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指导思想,用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首先以一个由各种生物及腐木组成的阴湿山洞学案及各种生态系统图片作为复习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初步认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并归纳出各类不同生态系统的共同点。接着提问:各生物与环境各有什么作用,相互之间有何关系等相关问题导出新课。

二、合作互助—自学探究

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教师参与讨论,注意逻辑推理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及时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一)生态系统的成份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86—87,生态系统成份的内容,示池塘生态系统图片,教师设置一系列逻辑紧密的问题串,积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成分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结论,并得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来显示整个生态系统完整的组成成份知识系统框架图。

(二)营养结构

联系课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及生活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指导学生关键是弄清两个问题,一是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什么成分,二是食物链上的生物处在哪个营养环节。

同时指导学生交流和掌握食物链的计算方法。并及时指出注意事项等

然后请同学们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

接着教师通过讲述引出食物网的概念。

以多媒体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指导学生完成所设置的学案及经典分析题。然后教师加以扩展: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渠道,生态系统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变化。并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思想意识教育。

最后提问;让学生讨论食物链上的营养级是否能无限多?

课程结束时请一名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完成板书设计。

布置反馈习题。

五、说教学反思:

1、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层揭示问题的本质,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概念,有效掌握知识。

2、整个教学过程都让学生 “动起来”,老师通过设问导入,学生动脑筋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图框架系统,通过讨论、修改和补充,让学生自己更正错误,最后归纳总结,全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寻找答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

3、整节课的教学紧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体现生态系统的统一性,是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良好素材,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2.生态系统说课 篇二

关键词:说课,SLE,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说课, 是一种以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就是教师在备好某课之后, 向同行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目的及其理论依据, 而后听者评议、交流切磋的一种教研形式。通俗地讲就是教师要说清这一课应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 它能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 学习教育理论, 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最好途径。下面笔者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观摩内科学《系统性红斑狼疮》说课进行了以下的分析阐述。

一、说教材

“系统性红斑狼疮” (英文简称SLE) 是高等专科学校教材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内科学》中第八篇第三章的内容, 属于“三基”内容之一,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本章内容建立在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六个系统疾病的基础上一个全身性疾病, 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概括, 因此, 在内科疾病学习中, 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生

本次授课对象是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大二年级学生, 学生已完成了一年的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及部分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 同时通过《内科学》前七篇六个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学习,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对形象的知识较容易理解。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 而且课堂纪律较好。但是由于接触临床很少, 缺乏临床思维模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SLE的病因、发病机制, 掌握SLE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能力目标:联系本疾病的病因, 对社会人群进行卫生宣教和保健指导。

3.德育目标:在诊治过程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关心体贴患者。

根据教学大纲, 在联系临床的基础上, 授课教师确立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SLE临床表现及治疗

难点:SLE临床表现

四、教学方法

1.说教法。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 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 本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PBL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这四种教学方法。

2.说学法。在当今信息时代,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 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懂知识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本节课, 在学法指导上力求体现以下两方面: (1) 老师重在创设情境和点拨, 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 学生重在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分析归纳。

3.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本课中授课教师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投影。本次内容计划2学时, 时间为90分钟。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医学课程学科特点, 结合高职院校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 授课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设疑引趣,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学习新课;案例讨论, 深化学习;学生总结, 板书展示;反馈检测, 布置作业。

下面笔者就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 设疑引趣, 导入新课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 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课的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使之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

授课教师作了如下的设计:首先是一首清新靓丽的小诗, 可以一改医学教学的枯燥, 正当学生欣赏品读时, 峰回急转, 大屏幕出现醒目诗的标题:与狼共舞的青春!学生疑惑不解时, 视频播放:相爱的恋人生离死别了, 幸福的三口之家陷入了绝望……医生, 救救她!她那么年轻, 我不能没有女儿, 大夫, 求求您, 孩子不能没有妈妈……在亲人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呐喊声中, 影片戛然而止。在学生内心被震撼, 职业使命感被强烈激发, 有了迫切的知识探求欲时, 授课教师顺势引导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 明确目标, 学习新课

交代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创设情景, 学习新课。授课教师通过短片”与狼共舞的青春“中患者产生的两个疑问: (1) 为什么得了这种病 (病因) ? (2) 它是怎样发生的 (发病机制) ?通过病例分析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多媒体演示学习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理解的难点, 授课教师主要设计三种方法进行突破:

1. 讲授法: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较丰富的知识, 容量大, 效率高。

2. 直观演示法: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实验证明, 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医学中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动画或影像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 既节省时间又加深其印象。例如在学习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时, 一幅幅典型、形象的临床患者照片在投影上闪过, 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 难点就不难了。

3. 归纳总结, 精炼知识:

通过上述临床表现的学习, 请学生归纳总结这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多系统多器官损害。通过总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以此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三) 案例讨论, 深化学习

授课教师在以往的临床带教中发现实习学生缺乏临床应变能力, 理论与临床诊治衔接较差。所以授课教师将学生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一些典型生动的案例中, 将鲜活生动的临床场景呈现给学生, 拉近学生与医生岗位的距离, 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模式。由此, 一道临床典型病例分析投影出现:罗女士, 20岁, 2006年始, 面部出现红斑, 日晒后加重, 伴发热、关节疼痛。5个月后全身关节疼痛明显加重, 且乏力。于当地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1个月无效。此后关节疼痛、发热等症状反复发作, 伴口腔糜烂。2009年11月因持续性高热, 关节疼痛, 第四次入院治疗, 经抗炎对症治疗无效。问题:

1. 根据所学知识, 请为患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出诊断依据。

2. 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3. 制定治疗方案。

要求学生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发现式或问题导向学习方式, 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 在教师的引导下, 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 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根据医学的学科特点, 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 真正的主角是学生, 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分析、筛选与整合, 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将其观点与其他人探讨、交流, 得出一定的结论。通过该过程, 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的临床思维方式以及对病例的表述能力, 为今后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四) 学生总结, 板书展示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是必须的, 也是有效的。课堂小结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授课教师一改教师总结,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这一阶段, 用“这节课, 我们学会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我们会做……了”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 教师补充并且以板书形式展示出来。简洁明了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 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能有一个完整、清晰、明了的轮廓和印象。

(五) 反馈检测, 布置作业

控制论告诉我们, 要实现有效控制, 就必须“要有反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今后面临临床医学职业资格考试, 授课教师推出2道“反馈检测题”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检测。

布置适当的作业和实践探究题, 以强化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对社区人群做一次关于卫生宣教及保健指导,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培养同学们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会与患者在网络上交流, 从而拓宽知识面。

综上所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授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确立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 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由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整堂课生动活泼,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说课, 对于深化教育改革, 探讨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手段,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 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无疑是一种好方法, 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 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的一项重要活动, 说课更是一种交流经验的好方法, 可以给目前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龙海.高职说课的核心是教学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8) :15-16.

[2]张志锋.解析说课的方法与技巧[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5) :55-58.

[3]吴方化“.肌内注射技术”的说课设计及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6) :80-81.

[4]王仑, 邹佐.职业学校说课内容试论[J].大连: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52-53.

[5]周勇, 赵宪宇.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8.

3.生态疗法与生态疗法系统模型 篇三

关键词 生态疗法;森林疗法;园林疗法;荒野疗法;生态疗法系统模型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6.008

1 引言

1.1 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发展:从科学心理学方法论到生态心理学方法论

继笛卡尔时代之后的西方心理学,无论从世界观到方法论都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以赫尔姆霍兹(Helmholtz)、 韦伯(Weber)、 费希纳(Fechner)和冯特(Wundt)为起点的科学心理学,使西方心理学脱离哲学主体成为独立学科。以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模板的科学心理学,在物理隐喻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任何可以被证伪的知识和经验才具备科学意义,致使主流心理学将研究对象局限于“生物性”个体,以“物”的方式进行探索研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导致心理学方法论局限于个体主义和机械主义的还原论。如元素还原论,即把意识或行为还原为意识元素或分子行为,以意识和行为的元素解释意识和元素的整体;生物还原论,以动物行为的研究取代人的社会行为的研究,以生物学的特性解释意识和行为;生理还原论,把心理现象归结为生理现象,以神经生理的研究取代意识和心理现象的研究;机械主义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还原论,将个体比作机器,认为个体受刺激和反应规律的支配(叶浩生,1998)。

当还原论大行其道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发现将人拆解进行碎片式的研究,已经不能代表系统的人的复杂性,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开始越来越关注整体,以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论为代表。格式塔在思维和知觉领域提出人的整体性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整体决定部分之说(彭运石,2009);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在心理治疗领域,将神经症视为在生物性的(biological)、遗传性的(phylogenetic)、个人心理的(pure psychological)的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并且提出了人格结构的整体性(自我-本我-超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以“整体动力论”来弥补“还原论”之不足,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主张以整体分析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Maslow, Frager & Cox,1970)。这样的整体论的出现是批判科学心理学范围太过狭小,延展了其疆界,无疑将人的维度扩展至更广阔的范围。但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在操作层面仍难以结合科学心理学的方法,所以在学界仍处非主流地位,尤其是在学院派中。

生态主义心理学在这样一个方法论的背景下发展出来,提出生态整体论,弥补了格式塔等代表的整体论局限于个体整体的缺陷,将人与物纳入同一框架中,认为动物与环境是有机的交互整体,其中任一部分的改变,都将引起另一部分的转变。在生态世界观中,世界成为人與现实环境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场所。生态心理学家不仅看重人的有机整体的统一,同时也将自然系统包括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纳入人的心理整体性中(Heft,2015)。同时代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采用整体的、相对的、互动的、多元的和层次性的观念和视角,例如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发展从机械的、还原的自然科学论逐步向生态主义的多元、整体转变。

1.2 西方心理学“自我”研究的发展:从“生物的我”到“生态自我”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史即为方法论的发展史,心理学这门学科同样如此。心理学方法论的核心议题,都是围绕“我”这个带着神秘维度的主体。方法论的演化,导致心理学家对这个不变的研究对象有了不同的认识。对主体“我”的研究,研究方法从量化式的物理解构,到后现代主义解构了连续性(continuity)、自我感(self)、意向性(intention)、认同

(selfidentity)、中心性(centrality)、性别及个体性(individuality),并且建立了一套传记式的连续体(biographical)完整性的记忆体制,虽然到现在仍然受到挑战(Hillman,1995)。对“我”的理解,也从最早的实验室中的生物性的“我”,过渡到现代精神分析提出“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的运作机制,也将外部客体依附在“我”的心中,“我”与世界的互动随即变成了,“我”与客体在我心中产生的“印象”的互动,这不得不说是对“自我”这一概念的扩展,但终未逃离“我”这一主体范围。“我”与“非我”之间的切割,成为各个心理学流派的特点,并且推动了对“自我”的研究。

从20世纪末开始,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开始用更为开阔的视角探索心理世界的规律性,同时也提出更具开阔性的“自我”概念。这些领域包括积极心理学(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2014)、叙事心理学(Sarbin,1990;McAdams,1993)、超个人主义心理学(Wilber,2000)、进化心理学(Buss & Barnes,1986;Pinker,1998)、自体心理学(Gross,1971;Stolorow,Brandchaft & Atwood,1987)等。它们倾向于以系统的(systematic)、整合的(holistic)、多元的(multiple)、有机的(organic)和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视角去理解心理现象。我国学者訾非(2014)也提出用“生态主义的心理学”(ecologistic psychology)的大框架去理解各个流派。超个人主义心理学者肯·威尔伯(Wilber,1993)在其著作《意识光谱》中,做了更为大胆的假设,其认为各个流派的心理学观点就像是物理学的光谱一样处于不同光谱位置,相互并不冲突,以一个更为庞大的整合思路,将所有心理学体系纳入一个框架之中。

nlc202309090533

生态系统框架的搭建,是建立在“自我观”逐渐发展下的——从最早的生物性个体的主体研究,到社会的“我”(Mathews,1991)(社会与文化),再到世界的“我”(生态系统)。弗洛伊德将心理学对“自我”的认识发展至冰山之下,荣格更是把潜意识领域的“自我”扩充到原始人类,肯·威尔伯是把意识的发展扩展到心灵层(the level of mind),在这个层的意识自我的特点是“非二元”的,主客体同为一体,是以世界、甚至是神为中心的(杨韶刚,2006)。

阿伦·奈斯(Naess)提出“生态自我”(ecological self)这一术语,被应用在“深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迅速成为了一些持生态世界观的学者的核心主旨,以及正在兴起的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奈斯(1995)认为,自我的成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从自我(ego)到社会自我(social self),再到形而上学的自我(metaphysical self)。其用“生态自我”来表示这种形而上学的自我。这样的自我的概念,已经不仅仅着眼于社会与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而是扩展到了人与物质、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罗斯扎卡(2001)在探索生态心理学的《倾听地球的声音》(The Voice of the Earth)一书中,延展了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与弗洛伊德的本我(id)的概念,他认为这些术语所指就是“世界”,提出了“生态潜意识”。他认为要使深层自我适应于集体潜意识和本我,就等于是适应于有机的和无机的自然世界。进一步说,一个人要与“自己深层的自我”调和,需要的不仅是一趟探索内在的旅程,也需要和外在世界的环境和谐共存。他提出的“生态自我”概念,包含“生态潜意识”,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就是“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詹姆斯·希尔曼(Hillman,1995)呼吁心理专家,用不切割的方式来探索内在世界。他认为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内在世界,任何我们以心理的眼耳去看听的地方皆可,整个世界是我们的咨询室和培养器皿。心理学可追随博物学家、植物学家、海洋学家、地质学家、都市计划学家等,探索各个地域中所潜藏的主体性、潜藏的意向性、被旧典范视为客观物性,且超越意识和内在性的领域。除了带着心理学的眼光进入世界之外,也允许世界进入心理学疆土,并承认在心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中,空气、水和地域等因素,扮演着和情绪、关系与记忆同样重要的角色。

2 生态疗法

毫无疑问的是,“自我”这一体系,已经变得不再是实验室中单纯的生物性个体,而是更丰富的“世界”。而在生态心理学的推动下,心理疗法也不仅仅局限于城市中的咨询室里,而是发展到了自然环境中。生态心理学将自然的环境因素纳入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中,也为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的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生态疗法从本质上是将生态心理学的原则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其中疗法包括了森林疗法(Forestry Therapy)、荒野疗法(Wilderness Therapy)、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等多种自然形态疗法(朱建军,2009)。

森林疗法,又称森林疗养,人体吸收森林释放自身生存的生化物质、经触发或置换而产生的负氧离子,从而调节人体健康。这一定义是建立在森林系统中自然具有的特殊生化功效的基础之上的。近几年来,对森林不同树木释放的化学物質“精气”的研究表明,森林系统对躯体健康有很明显的效用。例如,日本医科大学的李卿博士、千叶大学的宫崎良文博士、森林综合研究所的香川隆英博士等研究者,以东京工作繁忙的白领和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等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让他们在森林中散步、休息,发现他们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活性明显增加,这表明森林环境对高血压、忧郁症、糖尿病等症状具有显著的预防和减缓作用,而城市环境对这些症状减缓作用不明显。森林环境对交感及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实验表明,森林环境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调节自律神经的平衡,因此森林环境可降低血压。森林疗法中的生态特点是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环境,需要经过有关部门进行森林基地的验证,其中森林基地的设施要保证其生物与自然的功用(

南海龙, 王小平, 陈峻崎, 朱建刚, 杨晓晖, 温志勇,2013)

园艺疗法,也称园艺治疗,指以园林中的人与自然物的亲密关系为推动力,让病患在主动参与务实中,投入精力、希望、期待、收获与享受的全过程,从而起到对病患进行干预与治疗的效果。该疗法主要通过园林景观以及植物系统,刺激人们的感官,通过人与自然植物的互动获得疗愈效果。目前的研究报告显示,该疗法对身心障碍者,常见如唐氏综合症(Downs syndrome)、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脑性麻痹、自闭症(Autistic Disorder)、抑郁症等患者有显著疗效,并且在人们的精神方面、社会关系方面、身体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功效。园艺疗法的生态特点是半人工半自然的环境,主要提倡人们在与环境交互中的主动性(李燕,2014)。

荒野疗法,也称荒原治疗。它可以帮助心理障碍患者,甚至帮助迷途者找到目标,重拾力量。罗素(Russell,2001)认为荒野治疗是指发生于自然或者荒野环境中的体验,在熟练的荒野领导者与合格的心理治疗师的监督下,用冒险活动和原始的生活技巧来教授新的技能和挑战消极的行为和思考方式。简单地说,荒野治疗,是建立在荒野自然体系中,在纯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干预治疗。而研究结果说明,荒野治疗对“自我概念”有明显的改善功能。例如,科罗拉多外展学校曾经对600名参加过该学校荒野治疗的当事人进行调查,发现参与者的自我概念有显著变化,现实自我与想象自我之间的差距也有所减少,并且焦虑感有所下降。之后众多研究也都证明荒野治疗在提升自我概念、自尊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马燕,2010)。

3 生态疗法的系统模型

笔者在研究生态疗法的过程中发现,各个疗法借助不同系统的特性进行治疗,即将注意力着眼于不同客观自然属性的特点,而各个疗法之间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连接。为此,笔者整理并分析出各个疗法之间的关联,提出生态疗法的系统模型。系统模型的提出,是建构在心理学各流派理论基础之上的,并非提出新的治疗思想,而是将各流派疗法整合到生态疗法系统中。

nlc202309090533

生态疗法的系统模型是指在心理治疗中,使来访者经历所有生态系统从而恢复心理健康的治疗方法模型。生态疗法的系统模型方向包括从城市为主的人文社会系统,到半自然半人工的森林或园林系统,再到纯自然的荒野系统,最后再回到城市系统。如图1所示。

纵观传统的城市咨询系统,各个流派虽有异同,但个体的心理治疗范围局限于家庭关系的交互作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且不同的流派在不同的位置展开治疗,如个体内部(精神分析)和个体外部(认知行为疗法)。然而,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相信,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也同样导致了精神系统的病理症状的出现。例如汤姆斯·贝瑞等(Swimme & Berry,1994)认为,现今人类在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上,已变得“自闭”。并且她将这种自闭回溯到笛卡尔所演绎出的机械世界观,他说“笛卡尔……等于是杀死了地球和其上的所有生命”,对他而言,自然世界是机械化的,不可能进入到一种沟通融合的关系状态。西方人类与周遭世界的关系,变成自闭状态。如同自闭症儿童似乎听不到、看不见或感觉不出母亲的存在一般,我们也一样盲目地无法感觉到这个活生生地球的心灵存在。这个症状只能藉由“人类与自然世界间新的共处模式”改善。

抑郁症、强迫症、自闭症、成瘾等等这些精神病理症状,既可以在社会家庭系统中找到症状的原因,也可以在人类的集体层面找到症状的原因。这些病因总体来说是源自人类文明的发展,致使人类悖离自然而导致的,而集体的症状同样也与每个人类密切相关。从唯物历史观的角度看待人类进化的过程,人类发展是逐步城市化的过程:从原始人所处的荒原系统,到半自然半人工的农耕系统,再到城市系统这一过程。从外在的物质角度讲,是逐步脱离原始自然的过程,而这样的城市化过程伴随着去荒野的内在心灵的变化。如果以分析心理学的取向解释,人类本由自然之物孕育和滋养,在完成城市化之后,隔离了原始自然,渐渐地把原始的元素压抑到集体潜意识层之中,所以我们对原始自然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害怕又渴望。害怕表现为那些对不安全因素的恐怖心理,如害怕原始猛禽,蛇,狼等等,所以荣格在谈论原型层面的阴影时,蛇和野兽的原始意象,多象征人类心灵中的阴影。以象征的角度谈人类心灵,原始自然象征着集体潜意识中的印记,城市社会家庭系统对个体造成的创伤以情结的方式存储于个体潜意识中。荣格(1926)认为:情结就像挥之不去的乌云一样,挡在“自我”与原型之间,使人类不断地重复着情结模式的循环。

如果按照Winnicott(1960)所解释的心理治疗的疗效来说,精神分析的疗效取决于治疗师带着来访者主动退行到原生状态,帮助个体来访者似乎“重新生活了一遍”,从而“重置”来访者的生活策略与防御机制,以起到治疗作用(郗浩丽,2007)。这个治疗观点,毫无疑问在城市系统中是已经被公认的经典观点,就像治疗取向的心理学家几乎公认精神分析是心理治疗的基石。而荣格和罗斯扎克所做的事情恰恰是在生态层面的“主动退行”,退回到人类集体早期的“子宫中”(原始自然),从而与更深刻的系统接应。了解了这一观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荒野治疗”具有修正自我概念的功效了。例如,人类从荒野到森林到农耕再到城市这一过程,逐渐分化出以城市化功能为主的机能,例如思维;而相对原始的功能,比如感觉、情感等会较少被使用。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优势功能是思维,劣势功能是情感,而应该从人类这一物种的进化特点的角度来理解回到原始环境中能够激活劣势功能这一观点。

荣格(1926)在《心理类型》中明确指出,劣势功能与集体无意识相连。原始的自然环境可以提供一个集体无意识的氛围,这样的“退行”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的可能。现今,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流派认为,人们的心灵拥有自我整合的动力,而这样自我整合的动力,会使人们变得更为完整,也使“自我”在与世界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使用的功能更为完整。

可是回到最初的原始系统中,不免会对来访者造成很深的恐惧感,就像精神分析中的治疗一样,回到越早期的经验中,会唤出来访者更大更强的防御。所以森林和园林这一半人工半原始的系统,就很好地起到了过渡作用。这一过渡系统,是在森林基地(周彩贤, 张峰, 冯达, 马红, 邹大林, 南海龙,2015)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確保了自然属性的森林系统对人的外在影响,在半自然半人工的疗养环境中可以展开更具有适应性的内在心理探索。

我们不得不肯定的是,各个系统中包含着不同的治疗功能,各个系统之间也不能互相取代。如果我们从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模型理论角度来分析,其理论涵盖的只是城乡系统与人文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刘杰 & 孟会敏,2009)。如果引入深层心理学中的内部心理活动,那么弗洛伊德提出的“个人潜意识”,仅仅是在比较小的系统空间内活动。随即而来的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提出一种涵盖更宽广、为人类所共享的心灵可能,即“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由所有心智的普遍运作形态,或称为原型(archetypes)所构成,可在人类历史中各种不同文化里的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故事中找到,这个系统包含了全人类的集体文化。紧随其后的是,罗斯扎卡提出的“生态潜意识”以及史蒂芬·艾森史塔特提出的“世界潜意识”(Aizenstat,1995),将内部心理扩展到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对应外部系统,即生态环境系统。引入新的生态治疗系统,其治疗范围包括了人与人的交互作用,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同时还包括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在意识行为层面和潜意识层面都丰富了原有的咨询体系。笔者认为这不仅不会影响在城市治疗中所探讨的成果,反而会加强这一部分,这也是笔者提出生态疗法模型中回到城市的原因,换句话说,所有的疗法都指向来访者如何能在社会活动中具有更好的功能这一命题。系统的扩大,为“自我”成长空间的扩大提供了可能。归根结底,人类是社会性种族,长期生活在城市中,所有的治疗都回归于城市系统,如何将生态系统的影响带回城市中,不仅是治疗师的重任,也是未来生态系统模型所讨论的重点即城市系统引起的创伤模式与自然系统的对应关系。

nlc202309090533

4 讨论

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式地提出一种治疗框架,其中具体操作性的部分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来探索与研究。例如,生态疗法治疗因子的实证研究;不同症状的来访者更适合什么样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疗;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发展不同来访者的劣势功能;如何将生态疗法的疗效应用在城市系统中等等。

另外,当我们讨论森林、园林、荒野等概念的时候,借用的是西方文化,因为这些概念是在西方的思维逻辑下发展出来的。当西方开始整合这些不同层面的疗法时,借鉴的是东方文化,这一过程早在心理学家荣格和肯·威尔伯(彭运石,2002)身上就有所体现。就像西方传统的建筑布局一样,是严格按照城市-园林-森林-荒野结构建造的,而传统的中国建筑布局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城市与自然和谐而不分家。生态疗法系统模型的实施和应用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讲究“道法自然”的,在城市系统中生活的人同时拥有与自然的连接,中国古人很早就这样做了。但同时也不能忽略西方量化的研究方式,如同森林疗养中大自然的药用作用,对不同躯体疾病的实实在在的帮助。

笔者长期活动于不同生态疗法的领域中,也身体力行地体验过每个疗法间的差别和联系。就目前国内发展情况来看,森林疗养刚从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引进,由北京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发起,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周彩贤, 张峰, 冯达, 马红, 邹大林, 南海龙,2015)。荒野治疗目前国内实施者更是寥寥无几,主要由行者荒原学校等民间力量在推动。笔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系统模式,也是想将民间的和官方的力量结合起来,而不是各行其是,共同推动生态疗法。各个领域的专家,如城市咨询、森林、园林、荒野,能够站在系统的生态心理学框架下,才能更好地整合和包容其他不同疗法。同时也希望各界的力量加入进来,了解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并且把这样的生态实践运用到儿童、青少年教育中,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自我”空间。同时医疗界的进入也同等重要,将医保等国家补助项目纳入生态疗养中,也是造福于人民的民族大计。

参考文献

李燕(2014). 浅谈园艺疗法. 中国花卉园艺,14(1), 36-37.

刘杰. 孟会敏(2009).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2), 250-252.

马燕(2010). 荒野治疗述评.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

南海龙, 王小平, 陈峻崎, 朱建刚, 杨晓晖, 温志勇(2013). 日本森林疗法及启示. 世界林业研究, 26(3), 74-78.

彭运石(2002).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1(1), 107-112.

彭运石(2009). 人的消解與重构.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荣格(2011).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荣格(2011). 心理类型.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吴建平(2011). 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

郗浩丽(2007). 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杨韶刚(2006). 超个人心理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叶浩生(1998). 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若干倾向之我见.心理学报,30(2), 204-210.

周彩贤, 张峰, 冯达, 马红, 邹大林, 南海龙(2015). 北京市以森林疗养促进公众健康对策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4(2), 13-16.

朱建军(2009).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 北京: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訾非(2014). 走向生态主义的心理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3(2), 1-8.

4.生态系统说课 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我将从这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前后联系:本节课中的内容与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内容密切相关,可以说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是学好下节课的基础。

重要地位:整个第六单元都要求向学生渗透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这节课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基础课。

二、学情分析

基础:学生已经学过了生物圈及各类生物的知识的优势:学生经过了近一年半时间的生物学习,再加上农村学生平时对生活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应该说对于这节课内容的学习相对容易些

现状:缺乏自主探究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1、能根据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观察及分析有关问题。

2、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难点:

1、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2、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下面说一下我是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

突出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作用是学习重点。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两幅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常见图片,创设教学情景,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学中利用图片或讨论加以辨析,帮助学生理解容易混淆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加深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第二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安排了一个讨论活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如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总结出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了重点。教学中采用“分角色、说联系”的课堂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的理解,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分析法:指导学生根据图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各种生态系统成分进行讨论

归纳法: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学法:

合作探究

分析归纳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三)归纳总结巩固升华

(四)拓展延伸反馈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优美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观察时想象在这些环境中可能听到、看到哪些生物,说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板书)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小至一块草

地、一个校园,大至整个海洋、整个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然后让学生举几个生态系统的例子,加深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生态系统有很多种,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生活环境,对于生活在池塘里的小鱼、小虾来说,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活在森林里的小鸟来说,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态系统?

生:(讨论)农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

师: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生态系统?

生:(讨论)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思考:下列是否构成生态系统?

1、一片森林是生态系统吗?

2、一片森林中的生物是生态系统吗?

3、一个池塘中的水是生态系统吗?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板书)生态系统的成分

让学生观察分析池塘生态系统图,讨论,并回答问题:在这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要维持这些生物的生存必须满足哪些条件?说出这些生物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各生物之间有无联系?有怎样的联系?

(板书)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

非生物成分:阳光、温度、空气、水份、土壤

生物成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且贮存在体内,所以它扮演的是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所以扮演的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使动物体和植物体分解,它扮演的是分解者。

用箭头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让学生板书、讲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个图解来表示。从图上可以看出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最终都要被分解者分解,而分解以后的物质又被生产者利用,这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说出自己在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成分的理解,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想象等能力。

(三)归纳总结巩固升华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懂得了一些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知道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相互作用。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组内交流。

(四)拓展延伸反馈达标

课外拓展

课后活动的设计注重对课堂的延伸。通过搜集环境污染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

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加深对目前的环境污染现状的了解,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5.生态系统说课 篇五

阅读、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课本案例,对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区别有初步的认识。

演示实验:“水箱水位控制”。

指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回答问题2:说出实验中的两种控制系统属于何种控制系统?

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回答问题。

演示实验现象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明确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在于有无反馈。

3.实践体验

6.神经系统的组成说课稿 篇六

1.本节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组成神经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在身体上的位置以及初步认识他们的功能。所以学生在学完此课之后,应该至少有如下收获:第一层次:对着别人的身体或自己的身体能指出大脑,小脑和脊髓的部位。知道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第二层次:知道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的差别;能够想象由神经细胞如何组成神经系统,如何作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在其中行使作用;第三层次:会用以上的知识初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教材上提供了许多实用和生动的资料,比如说97页上的资料分析中的病例、98页上的图片等等,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些资料,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久病半个医。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会有更大的兴趣和决心去分析它、解决它。本课从病例开头,可激发学生继续进行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

依据生物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功能上的关系。

2、能够理解神经细胞如何起到结构和功能单位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

2.培养学生勤于分析、思考问题和大胆假设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养成收集资料和随时进行科学记录的爱好。

教学重点

认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神经细胞如何起到结构和功能单位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经系统在身体中的切实存在并能和日常生理活动联系起来。

解决重难点的途径

1.对于神经系统的组成,要利用挂图和模型或者幻灯片,区分脊髓和脊柱、脑与脑神经、脊髓与脊神经。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身体上的任何一个点都与脊髓和脑是沟通的。

2.神经细胞形态奇特。运用形体教学法,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把神经元比喻成人手的形状,使学生非常容易识记。另外还要搞懂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圆形的细胞既不利于接收刺激又不利于传导信息。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对比口腔上皮细胞和传出神经元空间分布范围。

3.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充分利用课本99页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7.奶牛生态养殖微生态系统解决方案 篇七

使用微生态养殖奶牛能起到“调、补、控”三方面作用, 即:调节瘤胃、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平衡,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及代谢功能, 预防代谢功能紊乱。补充有益菌增强消化机能、提高消化率;补充维生素、有机微量元素。控制酸中毒、腹泻、乳房炎、真胃移位、胎衣不下、产后瘫痪、配种困难等。

奶牛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分为后备和成母牛, 后备牛又可被分为0~6月龄的犊牛、7~15月龄的育成牛、16月龄到产犊前的青年牛。青年牛妊娠产犊后转入成母牛群, 成母牛又可划分为干奶牛和泌乳牛。干奶牛, 指成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的泌乳, 妊娠7个月后, 奶牛停止泌乳, 进入恢复休整期, 一般为2个月, 可分为干奶前期 (停奶-产前21d) 与干奶后期 (产前21d~分娩) 。泌乳牛指从产犊后开始泌乳, 直至停奶的牛, 可分为泌乳早期 (分娩-产后21d) 、泌乳盛期 (产后22~100d) 、泌乳中期 (101~200d) 、泌乳后期 (201d~停奶) 。通常情况下, 把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称为围产期。

下面就各阶段奶牛养殖特点制定微生态养殖方案如下:

1 犊牛期微生态解决方案

1.1 断奶前犊牛

瘤胃绒毛没有长起来及瘤胃肠道微生物菌群没有建立, 没有建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平衡。此阶段由于奶温、擅自加料等造成瘤胃、肠道不适应, 容易产生腹泻。

建议: (1) 每天用10g群康-141溶入温奶中喂服, 补充有益菌快速建立瘤胃及肠道菌群平衡, 建立瘤胃及肠道菌膜屏障, 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 增强应急, 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平衡, 预防腹泻, 可根据牛只状态提前断奶。

(2) 7d后每天加喂群康-141 50g。在饲喂犊牛前一定要按1∶4或1∶8的比例加入温水或温奶充分搅拌均匀, 使乳温保持在37℃左右。其次, 为了达到锻炼犊牛胃肠功能的目的, 在饲喂群康141混合乳的第3天开始, 群康141增加到100g/d。

(3) 对于产生腹泻的牛只每天用肽菌素Ⅱ型50g连续3d, 再30g/d, 连用4d, 建议根据腹泻严重程度配合抗生素使用。

1.2 断奶后犊牛由于断奶、饲料过度等, 易造成体膘降低、腹泻等问题。

建议:群康141每天用50g。

促进瘤胃、肠道绒毛生长, 增强瘤胃机能、促进瘤胃菌群生长速度、增强瘤胃及肠道有益菌定植, 增强免疫力, 促进饲料转化率, 促进消化器官发育, 加快生长速度。

2 育成牛期微生态解决方案

育成牛是乳腺形成的关键时期、瘤胃快速发育、体况快速发育阶段。

建议: (1) 群康141 50g/d, 提高饲料利用率, 尤其在营养水平较差的条件下, 能够保障牛只乳房发育及体况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对于补偿体重效果明显。

(2) 肽菌素100g兑水200kg饲喂牛群;

(3) 在发情配种前后饲喂固本康803, 50g/d, 连用7d促进发情提高配种成功率。

3 青年牛微生态解决方案

青年牛的体况及发育状况决定了牛只的使用寿命。

建议:群康141每天用50g, 促进瘤胃稳定, 提高饲料转化率, 促进发育。

3.1 干奶前期 (停奶-产前21d)

干奶前期是控制、预防产后许多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关键时期, 应控制低钾、低钠、低钙日料, 调节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离子平衡。

建议:

(1) 固本康803, 50g/d, 预防隐形乳房炎, 调节代谢机能。 (2) 连续使用10d后根据牛群健康状况可换用群康141 50g/d。 (3) 在治疗隐性乳房炎的时候用固本康803150g/d, 连续7d。 (4) 对乳房炎发病低危牛群可2‰拌1t精料的比例添加肽菌素Ⅱ型预防。

3.2 干奶后期/临产干奶牛 (产前21d-分娩)

建议: (1) 固本康803 50g/d, 预防、治疗隐形乳房炎、保护乳房;调节代谢机能;保障营养物质的摄取, 保持体况, 为产后泌乳奠定基础, 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

(2) 治疗隐性乳房炎的时用固本康803, 150g/d, 连续7d之后50g/d;

(3) 对产前水肿的牛只, 200g/d辅助兽药治疗水肿。

(4) 对乳房炎发病低危牛群可2‰拌1t精料的比例添加肽菌素Ⅱ型预防。微生物菌群能有效控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3.3 泌乳早期 (分娩-产后21d)

这个时期母牛刚刚分娩, 机体较弱, 消化机能减退, 产道尚未复原, 乳房水肿尚未完全消失, 乳房炎发病率较高。因此, 此期应以恢复母牛健康为主, 不得过早催奶, 否则大量挤奶极易引起产后疾病, 应把握产前、产后日粮转换, 保证牛只的正常分娩和繁殖机能的尽快恢复。

建议: (1) 群康141, 300g/d连续7d, 每天分3次诱食。 (2) 产前产后水肿明显的群康141100g/d+固本康803, 100g/d, 分3次使用。缓解产前产后应急, 增强食欲, 增加采食量和采食速度, 提高饲料转化率, 恢复体能, 促进消化机能和产道复原。

3.4 泌乳盛期 (产后22~100d)

产奶量增加甚快、营养空挡、挑战饲养、真胃移位、酸中毒、体重降低、发情配种。

建议: (1) 群康141每天用50g。增进食欲、缓解瘤胃酸中毒、减少营养代谢病、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瘤胃环境、提高瘤胃缓冲能力、为产奶提供蛋白和能力, 减少失重率。加快、延长产能高峰期, 提高产奶峰值、增加产奶。促进发情、提高配种成功率

(2) 挤奶过程中检测到体细胞数高的牛用肽菌素2型150g/d进行治疗隐性乳房炎。

(3) 在治疗乳房炎的时候用固本康803, 100g/d, 连续7d后50g/d。

从产前2周开始, 直至产犊后泌乳达到高峰, 使用微生态制剂以保证瘤胃发酵正常和乳脂率正常, 能够提高消化功能、提高免疫力、补充丰富的有机微量元素、维生素、提高钙磷等代谢水平, 尽快使牛只达到产奶高峰, 峰值增加1kg, 全期增加200~300kg, 保持旺盛的食欲, 减少体况负平衡, 促进发情、搞好产后监控, 及时配种。

3.5 泌乳中期 (101~200d)

产后100~200d, 干物质采食量达到最高峰, 之后平稳下降, 产奶量逐月下降, 体重开始逐渐恢复, 牛只采食粗饲料增加。

建议:群康141用50g/d。补充有益菌、有机微量元素、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营养代谢水平、促进体重恢复, 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 延缓产奶曲线下滑, 促进体况恢复。

在治疗乳房炎的时候用固本康803, 100g/d连续7d。

3.6 泌乳后期的饲养管理 (产后201d至停奶)

产后201d至干奶前, 除按饲养标准满足营养需要外, 对体况消瘦的母牛还要加强营养, 尽快恢复已失去的体重, 比盛乳期体重增加10%~15%, 但应防止体况过肥, 以免难产及导致其它一些疾病的发生。泌乳期恢复体况比干乳期经济、安全。加强管理, 预防流产。做好停奶工作, 为下胎泌乳打好基础。

8.网络广告生态系统 篇八

美国:上图展示的是美国网络广告生态系统,下文选其中典型简述:(1)“媒介购买平台”大多是代理商自己内部以数据依据进行决策的平台,(2)“需求方平台”目前刚刚兴起,但是未来却发展潜力巨大,因为中小企业普遍没有能力支付代理商费用,需求方平台则能通过自助式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媒体精准投放和优化组合。美国中小企业的基数庞大,而他们的需求直接促使了需求方平台的兴起,但需求方平台要以媒体开放数据为基础,中国媒体依然很难做到,但却是代表进步的趋势;(3)“数据提供方”将数据提供给“数据交换/整合方”,“数据优化方”再将整合过的数据讲行优化处理同时与“创意优化方”共同为“需求方平台”服务(4)“广告服务商”(靠近广告主)和数据分析方在用户对广告反应、用户在广告主网站上行为进行分析,但是不涉及用户身份定向,而“数据提供方”则针对用户进行人口统计信息(年龄,性比,收入等)和兴趣爱好进行分析。

中国:在当下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只包含上图中代理商、媒介购买平台、广告交换,广告联盟、广告服务商和数据分析服务商,(均以蓝框包边)其他部分尚为空白、如广告服务商(靠近广告主)有好耶、腾信FreeAD、科捷,数据分析只有CNZZ、百度统计、99Click,广告交换有alimama,但是却一直没能做大:广告联盟方面。

9.生态系统说课 篇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讲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作用及生物膜系统加以讲解,是在学习了细胞内的元素、化合物之后进行的。本节课是高中生物的基础,为以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以及第二册遗传、变异、第三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建立了理论与知识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②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

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①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②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协调配合。

三、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2、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认同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部分与整体的协调。

4、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四、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1、学生已学习了部分生物学知识,对于探究、合作交流自学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但能力有限,需要加强。

2、本节教学中,应强调学生自学、探究与合作交流,利用PPT、Flash等多媒体服务于教学。我每节课都用课件,并在重点、难点处加以引导。

3、课时分配:可以1课时也可以2课时

五、上课过程

(一)引导自学感知知识(8分钟)(细胞器知识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用引导自学的方法解决)

先提出问题:

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什么?

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3、点拨重点

(二)实验探究,重在过程(20分钟)(时间充裕时可作为单独一节课)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a、先讲注意事项:

1、低倍镜如何直接转换高倍镜?

2、加温的方法。

3、健那绿染液的配制方法。

4、材料说明。

b、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与探究,提倡小组合作交流。

c、实验结束进行小节与交流,如描述叶绿体、线粒体形态分布,评价操作的优缺点等。

(三)师生互动、理解知识(12分钟)

先进行资料分析:可引导学生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也可以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1、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2、分泌蛋白从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经过那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

3、此过程是否需要能量?能量由谁提供?

4、组成蛋白在哪里合成?

最后引导提升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分组讨论。

1、有哪些细胞器由膜组成?

2、这些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否有联系?

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总结提升,解难释疑(3分钟)

1、各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2、观察叶绿体、线粒体

3、系统的分工协作

4、生物膜系统

(五)布置作业:以书为本,打好基础(2分钟)

1、课后练习

2、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节,叶绿体、线粒体的深入描述

(六)开放教学:了解人工膜用于疾病治疗的网上拓展知识(练习三)

特别说明:

1、注意人教版与中图版的区别,因为高考山东考中图版。

2、本节是对细胞器的初步了解可以讲深入讲解为以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打基础。

3、部分细胞器在大学教材与部分中学教材中的叫法不统一。

10.生态系统说课 篇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更重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纷纷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定量评价方法,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拟系统地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并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 作者: 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 Author: Ouyang Zhiyun  Wang Rusong  Zhao Jingzhu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0 期 刊: 应用生态学报   ISTICPKU 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 10(5) 分类号: Q14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可持续发展    机标分类号: X3 P96 机标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生态经济    价值评价    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学    生命支持系统    持续发展研究    遗传多样性    平衡与稳定    经济学研究    现代文明    水文循环    生物物种    生态过程    生命物质    生产生活    评价方法    评估方法    净化环境    经济学家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

 

11.移动营销生态系统剖析 篇十一

朱松林

在美国电影《少数派报告》中,当汤姆·克鲁斯从一块啤酒广告牌旁边走过时,那块招牌认出了他的身份,还招呼他说:"嘿,约翰,看上去你想来一罐健力士啤酒啊。"广告可以扫描人的视网膜以辨认出目标的身份,这或许还只是个科学幻想。但是,当今的通讯技术已经使广告商向消费者随身携带的手机、掌上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发送个人化商品信息成为可能。

这种新型广告方式非常引人注目,据英国Ovum研究公司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在2006年之前,全球移动广告的营收将达到160亿美元。软件制造商Sybase旗下的AvantGo称,其广告主预期消费者对这种广告方式的平均回应率较传统直接销售高5~10倍。

移动广告四大独特优势

移动广告大致可分为两类:推广告(push)和拉广告(pull)。推广告不请自来,广告主占尽主动。推广告具有很高的覆盖率,但也问题多多,例如大量令人憎恶的垃圾信息,亟待规范和整治。拉广告则是用户们自己主动寻求的内容或服务,例如用户需要当地气象信息和其他需要用户回应的内容。这种形式也正日益被滥用,现在传统媒体上铺天盖地而来的都是邀请手机参与的节目和广告。

与传统广告相比,移动广告在技术和媒介上的特点决定了它所拥有的优势:

1.个性化

移动媒体不是面向大众,而是面向个人。手机之类的移动媒体都具有个性化特点:别出心裁的铃音、独特的外观和修饰、有关亲朋好友之间的私密性内容。由于移动媒体几乎总是被使用者随时随地带在身边,通过它们所传送或接收的信息也就有了个性化的持点。

2.互动性

通过移动媒介,传受双方可以相互实施影响。对于一则广告,消费者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短信、邮件、登录网站等形式向广告商作回应。甚至还会将广告转发给自己的朋友们,形成所谓病毒式营销。这种方式对广告商极为有利,因为在转发讯息的过程中用户成了发送者,增加了讯息的可信度。

3.情境性

传统广告只是在几乎不考虑情境的情况下,将相同的讯息发送给众多的接受者。对广告业主来说,通过移动设备发送广告的诱人之处在于能够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锁定目标用户,因为越来越多的移动电话和设备都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举例来说,当一位顾客从麦当劳餐厅旁边经过时,麦当劳可以用短信形式向他发出一则炸薯条免费券。

4.高效性

尽管移动广告的接收者数量可能比信件广告或电视广告要少,其实施效果却比传统广告要好。在预先定位的基础上广告主可以选择用户感兴趣的或者能够满足用户当前需要的讯息,确保消费者所接受的就是他所想要的信息。通过对广告的成功定位,广告主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广告阅读率。以手机短信广告为例,81%的消费者在阅读了短信后才将其删除,其中又有77%是在收到短信当时阅读的。

移动广告价值链分析

乍一看,很多人以为移动广告就是由广告和电信两种不同的产业联合而成。其实不然,推动移动广告业发展的主要是移动营销公司和技术提供商。传统广告从业机构,例如广告公司和媒体公司,很少涉足也不懂得及时、有效利用移动媒介。电信业已经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有效的运作和赢利模式。他们根本无意被整合到移动广告当中去。

移动广告价值链中有广告主、移动营销公司、媒体所有者、网络运营商、技术提供商和消费者。广告主是价值链中最重要一环,因为价值链总收入取决于广告主偿付给移动广告公司开展广告活动的资金数目。媒体所有者在价值链中也相当重要,他们拥有经过授权的移动号码数据库。网络营运商则控制了传输渠道。不断创新的技术则是整个价值链的粘合剂。最后是消费者的态度,它决定了移动广告的未来。如果受众不买账,移动广告也不可能生存。

到目前为止,这种新兴产业还没有可供借鉴的商业模式。移动广告要想成功,就必须建立起能兼得现存的广告业和通讯业之长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而且该模式充分尊重价值链中各要素的作用。

首先,内容是移动服务中的关键因素。 "内容为王"这条传统广告业中的金科玉律同样适用于移动广告。要想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移动广告就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个人的媒体目标,也就是满足个人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对所追求目标的认知需求。

就移动广告而言,接收者的预期目标会影响到他对广告的处理。如果使用者的媒体目标是信息,可能会对广告中所提供的有关产品、服务、公司的信息更有兴趣;如果消费者钟情娱乐,可能更欢迎搞笑和具有审美愉悦、情感刺激的广告。有两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广告主对移动广告内容进行定位:其一,用户在同意接收广告时要填写包括兴趣爱好、当前需求、所在地区等信息的个人资料;其二,广告主也可以使用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这两方面的信息可以互为补充,综合利用。许多研究发现具有时效性、个性化、实用性的内容是移动广告成功的关键因素。

其次,跨媒体营销是指移动广告并不是媒体海洋中的孤独小岛,移动媒体也离不开传统媒体。移动广告主可以先使用其他媒介解释自己的服务,再利用移动媒体提醒人们使用,或者进一步指出服务的独特性。移动广告的目的就是扩大消费者规模,因此所发送的讯息应该能唤起行动。有效利用传统媒体和广告技巧,也是移动广告在未来获得成功的关键。

第三,广告活动管理是针对移动广告的技术过程而言,这也是移动广告成功的一要素。技术不仅仅指发送文本或多媒体讯息,飞文公司负责人帕米尔认为,技术可分为两部分:网络操作有关的技术,用来发送和接收讯息;搭建平台技术,用来融入智能,设立不同的活动机制。如点数收集、发送移动优惠券、及时汇报活动进展等。

第四,用户数据库是指发送移动广告必须经过用户的同意。大多数人都会把收到的陌生信息看作是对自己的侵犯,因为收 到短信后一定会花费时间和精力打开阅读。如果这条信息并不适合用户,则会发生很大的反作用,远远要比垃圾邮件更遭人愤恨。国外相继出台了处理个人数据和保护电子通讯隐私的法案,规定了借助电子通讯手段向消费者传送广告讯息必须经过用户同意。在已经建立客户关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子手段向用户发送类似产品或服务的讯息,但是必须允许用户选择退出。因此,拥有或获得经过消费者授权的移动号码数据库是移动广告成功的先决条件。

第五,网络运营商作为讯息传送载体,拥有传送移动服务的设备和技能,他们控制了传输渠道。移动广告公司应该和网络运营商积极合作,才能将广告有效地传送给消费者。

案例链接

飞文公司

成立于2000年的飞文公司(Flytxt)是欧洲最成功的提供手机技术和营销的企业,由3位具有风险投资、咨询业和技术行业背景的朋友联合组建。飞文公司的创建者们有一个新颖的想法。他们对这门生意的理解是,消费者应该对加入基于短信的、与某些品牌有关的"俱乐部"最感兴趣。

公司在创建之初并非一帆风顺,创建者们花了数月,才获得了EMAP出版公司音乐杂志《Smash Hits》2000年11月的广告任务。飞文公司的市场营销计划让读者将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以短信方式发送到一个特殊号码,然后,杂志就可以向他们发送有关唱片发行方面的新闻、明星的动向以及其他个人特别感兴趣的事件。他们的目的是,在建立读者忠诚的同时,通过互动对话创建有关他们品味的信息库。

移动无线营销为与某个特定产品的用户建立联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强有力的途径。而且这种方式特别划算:发一条手机短信大约花费5美分,一封一级普通信件的邮费是它的10倍。短信的反馈率大约是10%,相比而言,一个执行得很好的信件宣传活动的反馈率仅0.5%。显然,无线市场营销更好、更快而且便宜很多。

其他客户跟随EMAP而来。飞文公司很快与吉百利、索尼、德意志银行等企业签了约。随着无线市场营销的发展,广告活动的复杂性也随之增长。例如,英国的顶尖手机运营商Orange最近寻求将它的品牌与电影业建立联系。它发起了一个名为"Orange星期三"的三年期项目,顾客在周三购买的任何电影票都将获得买一赠一的优惠。飞文公司用短信向顾客发送优惠券、跟踪优惠券的需求、处理票房的优惠券反馈,并实时提供信息片断,让Orange公司建立对顾客和他们去电影院习惯的理解。

如今,飞文公司的客户包括可口可乐、松下电器、英国广播公司、澳洲航空公司以及T-Mobile在内的手机运营商。他们认为,将来的发展势不可挡:“多媒体手机的渗透已达40%。信息、图像短信和无线商务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也是无线直接营销的新驱动力。”

移动广告何时告别简单粗暴?

邹文标

对于营销人员而言,任何新媒体的出现都会令人兴奋,宛如发现了一座金矿,但是殊不知,对金矿简单粗暴的开采,不仅利用率极低,而且可能会给地球留下一道巨大的伤疤,难以愈合。

不难理解手机作为一种媒体终端所带来的巨大的营销空间。有哪一个媒体能让信息像手机传递这样精确到达受众,甚至还能强制阅读?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手机作为媒体的合法性来源(尽管这一点我是心存质疑的),倒是就如何利用手机传播行为本身,仍是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地方。

从我个人而言,每天收到的营销短信至少五条以上,偶尔还有一些彩信,这些信息的下场通常都是在第一眼之后被删掉,惟一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某些手机号码好像经常给我发这些垃圾,除此之外,对其中的内容并没有太多回忆。

也许是我不小心参加了某个Party留下了手机号,甚至还留下了一些身份信息,所以经常有马术、房产等信息给我发过来,而且经常是不分时间的,甚至在晚上11点的时候还有信息到达,幸好我睡得比较晚,否则我一定会去找1860投诉。

说现在的移动营销简单粗暴其实一点都不过分,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精心设计的移动营销作品。无论是从用户阅读时间、信息的编码和发送来源都没有体现营销者的任何功力。大家还停留在大众传播受众中弹即倒的意识里,有一个可以广泛到达的媒介,然后就通过这些媒介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发送出去,然后就天真地以为效果一定能达到。

一种传播行为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无论采取何种媒介,所要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你的受众是谁,媒介渠道的特点是什么,信息该如何编码,以及该由谁来发送这个信息。这些东西都是要去思考和求证的,然后,基于此,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所以,深耕细作的移动营销至少应该经历下面几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精确定位你的受众。将信息传递给不需要的人,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尽管这个成本可能并不高,但是浪费却是惊人的。而且,传播会有负效果的,当一个受众不断被不需要的信息所骚扰时,会对信息的传播者产生负向的评价,这绝对不是传播者希望看到的。定义好受众之后必须对受众的行为进行分析,比如说是商务人士,那么是不是周一的时候并不适合发送信息?因为对方可能会忙于一系列的会议。再例如有车的人士在下班的时候可能正开车,并无时间去查阅短信。如果能定义出某天的某个时段内受众可能是最空闲的时候,那么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其次,受众决定了你的编码和渠道。短信、彩信还是流媒体,和受众的终端密切相关。而编码形式更是直接决定了受众是否可以接受你传递的信息。现在的移动营销语言和80年代的广告没什么区别,大多数都是面无表情地说着同样的话语,形式简单而且单一。移动技术的发展必将会催生更多新的信息编码形式,但是如果营销人员没有做好准备,还是满足于移动营销的高到达率,必将丧失在编码形式上的创新。

最后,手机这样一对一的媒体被用作广播,其实是下下之选,而与社会网络接合才是真正发挥威力的地方。想想你的朋友给你发了一条短信,你可能连看都不看就删除吗?而那些留传广泛的一些拜年祝福的话,你知道是经过了多少个朋友才传到你这儿的吗?如果移动营销的信息,可以在广播之后进入社会网络传播阶段,就无疑像是触发了链式反应,效果是巨大的。那么我们的移动营销人员,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网络呢?甚至可以通过利益的驱使来推动这种传播。

12.生态系统说课 篇十二

无论在自然生态系统还是由人类社会、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都是具有综合性、时空动态性、不确定性、多目标和目标矛盾性等整体特征的复杂大系统, 其生态承载力即为系统内外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能力, 它受制于复杂的约束条件,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因此, 如何从数量关系上刻画生态承载力, 使其在科学决策领域中与各种规划的方案优化和决策事项挂钩, 是生态承载力概念在应用方面值得注意的方向。

霍尔三维结构[1]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其逻辑维包括7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而其中枢是系统分析, 核心则是系统建模。迄今, 生态足迹[2]衍生出的各种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仍未跨出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的范畴, 它在系统性优化上的作用有限。

鉴于此,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泸县生态承载力的分析过程, 介绍一种系统建模方法, 将复合生态系统要素、目标、约束和行为融合在一个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内进行求解。

1 生态承载力分析的系统化观点

1.1 生态承载力概念

生态承载力[3]强调特定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支持能力, 是多种生态要素综合形成的一种自然潜能[4]。与其他能力一样, 它可以发展, 也会衰退, 取决于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5]。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基础上, 可承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是可变的, 取决于人口与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程度以及产业结构与产业技术水平[6]。虽然, 生态承载力概念有多种描述, 但都认定生态承载力为特定地理区域与生活在其中的有机体数量间的函数, 指的是生态系统通过自我维持、自我调节所能支撑的最大社会经济活动强度下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即人类系统作用于生态系统的极限值[7]。

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内容包含了构成复合生态系统[8]的许多方面, 除了宏观的社会、经济系统, 以及具有生命的自然生态系统外, 还包括诸如土地、水系、大气、生物系统、景观系统等在内的各种生态系统和地理系统。它综合了包括土地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在内的多种承载力概念, 弥补了单专业、单因素分析的缺陷, 克服了片面性, 因此更具有说服力[9]。研究生态承载力的目的在于找到一套能够使一个区域在人口、资源变动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体系, 并制定经济政策[10], 其重要性促使我们不断开拓新的思路。

1.2 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

根据前述生态承载力概念描述, 生态承载力是复合生态系统Ω追求目标F (X) 最大化时所需的最佳状态, X*所决定的人口数量p, 我们可用数学形式来表达此概念, 即:

undefined

式中, t为时间指标, 包含在Ω中的所有Xt构成随机过程[11]。式 (1) 可看成是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 其具体建立、求解和应用通过我们在四川省泸县的工作实例进行阐释。

2 泸县复合生态系统分析与描述

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为四川省泸县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系统。2007年泸县的三次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2.1∶39.5∶28.4。其空间范围为整个泸县, 涉及19个镇, 总面积1523km2, 时间段为2006—2020年。

2.2 系统整体特征

系统的整体特征为:①综合性。系统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人口等多个子系统。从区域地理范围看, 涵盖19个镇。从时段来看, 系统考虑了近期、中期、远期3个时间段。②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泸县复合生态系统内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目标并存, 不同决策者、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系统多目标并存, 矛盾和冲突深藏其中。③动态性。考虑2006—2020年共15年, 此期间各种因素都不会一成不变, 社会、经济、资源条件以及各种规章制度都可能发生变化。④不确定性。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许多行为是不确定的。

2.3 系统分析与子系统划分

本文将整体系统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是系统分析与建模的重要方法。泸县复合生态系统被划分为人口、农业、工业、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等7个子系统:①人口子系统。人口是区域生态系统的主体, 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 也是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者和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 (表1) 。②农业子系统。泸县农业经济总体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骨干, 泸县是全省第四大水产基地县。2007年末泸县有效灌溉面积2.90万hm2, 旱涝保收面积2.08万hm2。农用化肥施用量 (折纯) 2.62t, 增长2.83%。农业在提供生存物质的同时, 占用土地资源, 消耗水资源, 加剧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而化肥、农药、农膜、牲畜粪便等将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③工业子系统。泸县工业有五大支柱产业, 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酒类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玻璃及其制品制造业、纺织业。2007年泸县工业总产值达56.74亿元, 增长31.2%。④旅游资源。泸县地处川南丘陵地区, 山清水秀, 龙脑桥、宋墓石刻和雨坛彩龙等文化遗迹众多, 拥有玉蟾山、玉龙湖、海潮湖、道林沟和牛滩白鹤林等多处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立石古镇、兆雅新溪子村等闻名遐迩, 游客流量50—100万人次/a, 平均停留3d。⑤水资源。泸县河流属长江水系, 全县有大小溪河549条, 河流总长242.53km, 流域面积1531.88km2。全县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6.13亿m3, 即水资源总量约6亿m3、地下水资源储量0.4亿m3、可开采水地下水资源量0.21亿m3。目前, 生活污水、城镇垃圾、农村面源污染等对泸县水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⑥森林生态系统。泸县地处28°54—29°20N之间, 其平坝、低丘早已被开垦成稻田, 原生常绿阔叶林仅残存于山地。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57万hm2, 占幅员面积的23.3%, 2007年森林覆盖率达33.31%。⑦土地资源系统。2007年末, 泸县有农用地面积12.65万hm2, 占幅员面积的82.59%。其中耕地面积4.38万hm2、园地面积5761.92hm2、林地面积1.33万hm2、其它农用地面积2457.11hm2;建设用地面积17197.6hm2, 占幅员面积的11.23%, 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4730hm2、交通用地面积930.4hm2、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537.18hm2、未利用地面积9475.9hm2。泸县土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目标2010年为82162.2hm2。泸县水土流失面积达772.07km2, 占总面积的50.4%, 年均侵蚀模数为5798t/km2。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淤积严重, 蓄水行洪能力大幅度下降, 并带给长江大量泥沙。

3 泸县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

3.1 模型构建

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 (1) 为基础, 结合系统分析与子系统划分的结果, 建立泸县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即LX-ECCAM (表2) , 决策变量在方程式中以X开头。显然, 该模型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多目标规划问题。

3.2 参数获取

模型中各种参数来源于实地调查、统计年鉴、专业规划, 模型变量和参数的上下限见表3。

3.3 模型求解

LX-ECCAM模型是一种不确定型的规划问题, 求解宜采用软性算法。这当中, 遗传算法 (即GA) [12]擅长从一批可行解出导出另一批更优可行解, 规避局部陷阱、完成全局搜索。MATLAB内置GA模块, 方便编程[13], 经51代遗传迭代计算, 求得一批共45个满意解的结果, 其统计结果见表4。

4 求解结果分析

上一篇:古城镇中心校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梦想从这里开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