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经典

2024-08-23

传统文化经典(精选11篇)

1.传统文化经典 篇一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云: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 要使教育能够“枝繁叶茂”, 必须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 而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更是深化教育根基, 传承优秀传统的载体。“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传承文化经典, 不仅意味着汲取圣贤的智慧和丰厚的文化养料, 为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文化品格奠定基础, 而且也必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 笔者认为提倡“让传统文化经典浸润校园”, 既是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 也是营造文化校园的诉求。

那么, 如何让传统文化经典有效地浸润学生的心灵, 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并让校园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倡导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让经典浸润学生的一生

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倡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 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 从朗声吟诵《弟子规》入手, 续之《论语》《大学》《道德经》《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诗文经典。为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学校还可定期举行朗读背诵比赛, 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诵读经典的兴趣。

通过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记忆能力, 使其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 还能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 这些熔铸了先贤智慧的思想和哲理将化为学生的精神与血肉, 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精神成长确定坐标。

二、建构书香校园, 让阅读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

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说, 阅读都具有开启智慧、放飞想象的作用, 传统文化经典作为学生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开启学生的心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构书香校园,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里感受智慧, 在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中思考问题, 也是让传统文化经典浸润校园的途径之一。为此, 班级可开设读书角, 教师借助图书角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 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 在循序渐进中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蕴藏的丰富宝藏。此外, 教师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办黑板报的方式、鼓励学生在班会上向大家讲述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的方式等, 让学生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三、让经典生活化, 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

传统文化经典还蕴含着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与经典同行, 与大师对话”, 就是要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 使学生“零距离”感受美。为此, 学校应尽可能利用有限的资源, 使校园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首先, 每周最少开设一节汉字书写课, 让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临摹字帖, 使学生感受到汉字之美;其次, 利用校园广播和多媒体音乐教室, 引导学生聆听古典名曲及经典民乐, 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中, 感受音乐清心、静心的迷人魅力;再次, 在教室墙壁上悬挂或张贴传世名画的挂图让学生观赏。这样, 在长久的耳濡目染中, 学生自然会形成纯正的审美趣味和灵动的艺术直觉, 不仅能使学生真正热爱经典文化, 热爱祖国的传统文明, 也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快餐文化和娱乐游戏流行校园、知识教育几近被应试教育替代的今天, 当“圈养式教育”严重制约着学生鲜活的生命个性, 过分的功利化教育及知识灌输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时候, 笔者希望传统文化经典能够发挥作用, 让学生呼吸到自由、新鲜的空气。

2.挖掘经典美文 构建传统文化 篇二

《兰亭集序》这篇只有325字的抒情言志序文,恰恰可以承担这一重任。作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帖是“天下第一行书”;写作时间,又处在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争战不断,水旱、地震等天灾人祸相加的特殊社会背景之下;借修禊事所表达的情志有异于当时的清谈玄学之风。这篇序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作为深度挖掘的范本,从深度阅读中体会读书的乐趣,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精神,多维度丰富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一、书法艺术之审美

以大书法家的身份手书清新自然的美文,所写的内容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感慨,而所写之帖,千百年来亦为人们所描摹,这样神形兼备的语言文字,在中国文化史上,实不多见。《晋书·王羲之传》中说:“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书法文化日益式微的今天,发扬光大中华传统书法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书为心画”的书法艺术表达方式,进行长期的书写练习,是薰染浸透高尚品格之良途。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平时我们说“字如其人”,也是这个意思,从书写习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从书法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刘熙载还评论说:“右军《兰亭序》言‘因寄所托’、‘取诸怀抱’,似亦隐寓其书旨。”《兰亭序》帖,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飘逸流转,平和而又奇崛;字体大小参差,既精心排布,又无雕琢痕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各有其形,各尽其妙。《晋书·王羲之传》中说,羲之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既是对他的行书书法的概括,也是他人格的写照。历代名家名帖,莫不如此。欧阳询的刚健险劲,颜真聊的端庄雄伟,柳公权的“颜筋柳骨”,张旭、怀素的“变动犹如鬼神,不可端倪”,无不带着书法家极其鲜明的个性。书法艺术中的线条、情感及所书内容三位一体的特征,给人以精神的激发与心灵的陶冶。

二、自然风物之审美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用洗练的文字,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山水清幽、风景秀丽的会稽山阴之景,不禁使人怦然心动而向往之。自然风物,既是审美的对象,又是情感的触发点。学习本文,不仅仅是摘抄这几个现成的优美词语,还要深入词语内部,深刻感受、领悟自然风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审美地位。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赤橙黄绿,万物自然而然地存在,自由自在地生长,大自然用形象的语言,向人类倾诉宇宙的奥秘。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命题,经战国和汉代许多学者的阐释和发挥,形成了著名的“比德”说,对后代人们的思维和文学具有深刻的影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语《神思》),这一命题揭示了人和自然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而可以相互感应交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明证。自然风物既是人们“眼中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更是人们“心中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睹物兴情”(《诠赋》),而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历代文人墨客在如恒河沙数的艺术作品中,竞相吟咏描摹山川风物之美,或者流连山水,直接取乐其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或者化风物为情思,融情思于风物,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极尽自己特有的才情,表现出蕴含在山水风物中的无穷韵味。梅兰竹菊、风霜雪月,花鸟虫鱼,成为诗歌、绘画中长盛不衰、常画常新的主题。

学会并保持对自然山水、季节轮回等自然景物的敏感,鉴别并欣赏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意象的内涵,有助于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助于养成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与见识。

三、风俗民情之审美

《兰亭集序》中记载,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治所在今浙江绍兴)西南的兰亭郊游宴集。“修禊事也”,实际上就是过“上巳节”。这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习俗,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以除去不祥,祈求福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曾皙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描绘的情景就是周代郊游习俗。到了汉代,定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魏后,用三月三日。这一次的“上巳节”,实际上是一次典型的文人雅集。41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就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活动的项目变成了“流觞曲水”,这是以文人雅会为主要特征的魏晋郊游习俗。

上元节闹花灯、社日祭社神、端午悼念屈原、七夕节乞巧、中元节祭鬼神、中秋节吃饼、腊八节吃腊八粥,冬至吃汤圆、除夕夜守岁等传统的民间习俗,保存的是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有着上千年辉煌和浪漫的特殊仪式。著名的民俗学家冯骥才认为,百姓是节日遗产的携带者,更是节日的传承者。他认为,促使全民对节日实现集体认同,需从下一代抓起,使节日文化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使之切实浸润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四、生命意识之审美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天灾战火接连不断、政局不稳的时代。《晋书·帝纪第八》中记载,344年,晋康帝驾崩,晋穆帝即位,“时年二岁”。361年晋穆帝过世,享年才十九岁。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去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位期间,连年征战,而水旱灾害不断,地震时有发生。长期的社会动荡,使得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就像浮萍之于海水,死就是生,生就是死。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他虽然也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但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以此启示人们,不要让生命轻易逝去,应该善待生命。

这种对生命的自我觉醒意识,对生命主体意识的反省,在当前,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对生命进行审美,就是分辨出是非善恶,确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追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崇高,让有限的生命过得更充实、丰富、有意义。

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心得 篇三

从小就开始触及唐诗宋词古文等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这门选修课时是基于对中华文化的个人情怀,也是出于我自己应该可以应付得来的自信。但是即使在临近课程结束的现在,我也不能说自己对老师所讲解的内容领会许多,只能说还有很多书要看,还要多多付出努力才可以,以下我就先依据自己目前领悟的部分和学习课程的感受来做一些文字陈述。

一、关于理论学习

本学期,老师重点讲解《易经》、《道德经》、《坛经》三部经典之作,解析了各部分文字的字面意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带领我们探索字里行间的哲学思想及思维方式。

《易经》部分理解最深的是其对人生态度的表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除了作为占卜之术被大家喜爱以外,其中还有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审美意识以及价值系统都可以在《易经》一书中找到自己的根。从有所追求、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个终极目的来看,《易经》与《老子》是相同的,两者所不同的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易经》提倡积极进取,也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易经》提倡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也不是提倡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都积极进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合适行动的时候就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在需要停止的时候也要明智的停止,要依据当时所处的时机而定,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行动,要充分地把握住机遇,而不是不顾客观条件的盲目行动。这一点与太极八卦图中的阴阳两极又是相对应的,物极必反,要学会在变化的环境中采取变化之策来达到最终的目的是蕴含于《易经》几乎所有的卦象经文之中的核心思想,要努力地生活,勤奋地通过个人正面的付出来实现理想,但是同时要视实际情况来变通成功之路上的某些小步骤。

《道德经》作为道家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所秉承的哲学思想精髓,代表性的“无为”的观念遍布字里行间,强调凡事都应任其自然发展,即使迫不得已需要干涉,也要通过合乎自然规律的方式来解决。另一个理解角度则是指不妄为、不过度而为,事物发展不应使其超过事物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限度,“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橹。功成身退,天之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关于“无为”,还要注意它所指的不为私欲、无心而为的一面,去掉私欲蒙蔽,才能真正令万物各顺其性命。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表象上只是“无为”一词,但老子这样说是有具体情境背景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无为”之法,“无为”为什么可以作为经典之作中的核心思想流传千百年而不衰,其中的奥妙是真正理解领悟之人才可以明白并付诸于实际,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的。《道德经》中也是强调要实现人生意义的,只不过实现途径看起来似乎有些消极,其实老子也许只是告诉我们顺应“道”而行事相对来讲要方便一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最好不过的了。毕竟,一味地向前冲也是不明智的,找寻事物之间的规律,像水一样灵活地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现代人流行的时间可以治愈一切的思维方式,不也是与老子的思想相呼应的吗?很多事情,即使你拼尽全力也不一定可以找到突破点,既然能做的都做了也改变不了什么,那又何必执着,倒不如先把事情放一放,任其自然发展,说不定期间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坛经》是佛家著作,语言通俗易懂,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需要你细细去摸索,才能有所参透。书中讲惠能大师不识字,但却从形而上的方面真正理解了许多人生问题,把世间万物看得很透彻明了。不论于佛家之人来讲还是与世俗百姓来讲,“不执著,放下”恐怕都是最难做到的了。不执著于外物世界,内心也就可以做到禅定了;放下对物质本身为何物的追求,也就顿悟解脱了。在《坛经》看来,“见二”是凡夫俗子的认识状态,是一种妄念或无明;而不二则是一种客观的认识,是智者所为。以中道的精神达到不二状态,也就是认识了佛性。《坛经》中对不二中道思想的论述较好地显示了佛教分析或看待事物时的一种基本态度,在中国古代有重要影响。《坛经》之中“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一句实际是禅宗,特别是惠能系统之南宗禅的基本修行要求。认识自性清净心或佛性是解脱的必由之路,因为向内认识自己的本心或向内见自己的本性是获得觉悟的主要体现,是惠能等禅宗祖师所一直强调的基本修行路径。对于平常人来讲,这一点其实也就是要多多思考,经常反省自己,在不断地反省过程中也许你就会发现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望是什么,从而能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关于体会认识

1、传统经典,路还很长

就像开篇中所讲的那样,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过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长会抛出一些问题让我们来回答,可是如果不是通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答出正解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地琢磨才可以悟出些什么,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指导你的人生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作为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佛家和纵横家等流派的传统思想,更应该多多涉猎体会其中的深意。

2、文化学习,现状思考

第一节课时,老师先从总体上介绍过我们的课程内容,当时他就讲到过“其实,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研究”,听了是很有感触的,平时也有听过外国人很喜欢中国的一些文化经典著作,但没有想像过,他们会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来研究它们。即使文言文对于他们来讲晦涩难懂,就是用英文翻译过的著作,很多词句都难以表达出其本身的文化含义,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地想要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道德经》等著作是有不死的灵魂性思想体系作支撑的,可是,好多中国人却只是听说过它的名字而已。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自认聪明的现代人却浮躁地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体味来自千百年前的,经久不灭,且仍具有现实意义的经典文化。这一点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通过一定的课程设置,至少让中国的大学生能多多接触这些文化经典是蛮好的开始做出改变的方向。

3、学习理念,自我领悟

他人的教导多是在初始阶段比较有意义的,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师渡”与“自渡”的关系中,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的选修课中才取的讨论课形式是让我受益颇多的,平时如果可做可不做的话很有可能会选择偷懒不做,但如果要发言,要表达你自己的观点时,你就会强制自己去搜集一些资料,充分地阅读相关内容,以便于你可以正确地找到思考的方向。很多东西都是他人一说就似乎明白的,可是真正实际之中遇到,要想处理好生活问题,还是需要将理论融于自己的脑海之中,要把别人给你讲的,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出来,并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储存起来,以方便以后紧要关头可以使用。人生的修行,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自己来“渡”自己的,老师只是困难之时适时出现为你点灯的人,剩下的航行还是需要你自己。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渐渐学会自我学习,并在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自学技巧。

4.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篇四

——云锦小学诗词诵读特色文化

罗永明

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就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的积淀,每一首诗词里都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诗词的诵读,不仅让学生体味到我国经典诗词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

一、诗词诵读的背景

我校是泸县东部边远的一所农村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886人,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们缺少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身上缺少书卷气。学校有教职工110人,多数教师不能主动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将诵读经典诗词作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努力打造“彩云文化,自主课堂,阳光教师,文明学生”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核心理念:为学生的未来奠基,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办学思想:强化爱与责任,倡导阳光与快乐,培育习惯与文化,构建安全与和谐,成就精彩与辉煌。

办学目标:学校如彩云般美丽,似锦绣般辉煌。环境是精美的,工作是精致的,生活是精神的,管理是精细的,成绩是精彩的。

课改理念:推行自主课堂,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校训:如云似锦,活出精彩。校风:文明活泼,团结友爱。学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风:爱生敬业,求实创新。领导作风:清正廉洁,务实高效。校歌:阳光下成长。校本课程:诗词诵读读本1-12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12册;少年宫活动小组教材上、下册。

二、诗词诵读的意义

1.中华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小学生诵读大量的古典诗词,可以使他们既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2.古诗词诵读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哲理,古诗词诵读交给学生的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3.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古诗词诵读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彩云文化的又一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三、实施诗词诵读的“5673”策略

学校诗词诵读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一期使用一册校本教材;一周诵读一首诗词(一课);每日早读和语文课前吟诵。我们的口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我校在实施诗词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五个结合、六个原则、七种方法、三个关系,简称“5673”的实施策略。

五个结合: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六个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榜样示范的原则、潜移默化的原则、分层要求的原则、朦胧理解的原则、制度保障的原则。

七种方法:一听——班级播放古诗词录音,让学生听。二读——学校编写古诗词诵读方面的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前3分钟,和早读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三抄——写字课上,老师又将所学的诗词作为练笔的素材,这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四背——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最终能熟背诗词。五讲——利用早读课,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词大意。六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词,进行改写、扩写、诗配画等活动,进行再创造。七用——在校园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能主动积极的引用所学诗词中经典句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个关系:注意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调关系;注意诵读与运用之间的关系;注意经典诵读与其他阅读内容之间的关系。

四、诗词诵读的课程开发

学校将诗词经典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开发。为促进对诗词经典内涵的理解,引导对诗词经典诵读活动的把握,我校对古诗词进行筛选,编辑了附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校本教材。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分低、中、高年段,同时在各年段的校本教材当中还把诗词按爱国、咏物、壮志、抒怀等单元予以分类。每册15课,一共12册,总计180课。

1.低年段为浅读。选择思想经典、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诗和儿歌,再配上活泼生动的图画,形成图文并茂的教材,注重低年段学生对古诗初步体验。

2.中年段为诵读。在选择诗的基础上,插入了一些诗人的简介、诗的小故事、诗的历史背景介绍等帮助学生对古诗词的初步理解。

3.高年段为品读。对所选的内容包括古诗词,古文中的佳句、名句,关于诗与诗人故事,适当的历史背景等,并配上适当的欣赏要求。

4.诗词诵读的综合实践活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搜集、整理古诗词产生的文化背景,搜集、整理古诗词的作者生平以及隐藏于诗词背后的动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诵读诗词的深厚兴趣。

五、诗词诵读的校园环境

校园的花坛、橱窗、走廊、教室、办公室都应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诗化校园,让学生们徜徉其中,诗韵浓浓。“久熏幽兰人自香”,扑面的诗词气息,浓郁的文化氛围,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设立班级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进行图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六、诗词诵读的校园活动

1.古诗词与“名著伴我行”活动的结合。

我校开展多年的“名著伴我行”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期能读一本名著,并做好规定数量(每期至少15页)的读书笔记,旨在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教师有了“一桶水”,才能授于学生“一杯水”,也确保了古诗词诵读的质量和读书指导的有效性。

2.古诗词与中队活动结合。

我们以古诗词为载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如“诵古诗、学美德”、“古诗伴我行”等,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学生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3.“诵读节”汇报演出。

学校要求各年段在每期举行赛诗会的基础上,参加学校每年举行的“诵读节”汇报演出,可设“诗王擂台”、诗伴舞、诗词小品、诗词剧、诗词相声、诗词的故事等。并评选出“背诗之星”、“颂诗之星”、“诗香班级”、“ 诗香家庭”。

4.网页互动联校外。

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的学诗沙龙、小诗社,特别是以云锦小学网页为基础的“特色教育”栏目中“古诗词诵读”以及即将创建的“校园诗坛” 等为平台,让师生互动,共同谈诗词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论诗词的意境、情感和韵律,讲诵读诗词的感受、心得和体会,做到知其文而品其神、悟其道、导其行,把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起来。

5.专题讲座促提升

学校组织开展诗词诵读技巧与方法的专题讲座,让教师作诗词朗读的表率,并要求语文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诗词朗读知识,千方百计营造特色氛围,培育特色项目,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5.诵读经典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 篇五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诵读经典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

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字经》吗?读过《弟子规》吗?读过《千字文》吗?读过《唐诗三百首》吗?看来同学们还是读了不少经典文化书籍。像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书籍,我们称它们为中华经典文化书籍。除了以上这些书籍,还有很多优秀的中华经典文化书籍,比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增广贤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录了我们民族的感情和精神,见证了民族的灾难和复兴,它以独特的教育功能,教育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我相信已经有很多同学阅读背诵的一些经典,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等。现在我想考考大家,我读一句大家读一句,行不行?。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玉不琢,不成 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事实证明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劲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优秀、美好的特质,越是在现代化的时代,越显示了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中国文化以孔孟思想为代表,孔孟思想是最好的人学,揭示了做人做事的根本规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在中华的传统文化里,除了有做人做事道理的孔孟作品以外,还有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资治通鉴》《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等等奇谋妙术的典籍,可以说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面,我们都能学到有用的文化知识。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向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学习什么吗?(我们中国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那你们知道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向我们中国学习什么吗?(中华的传统文化)。现在在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都开设有专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等,每年派遣到中国来留学的学生数以千计。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的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参考书。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孙子兵法》配备到人手一册。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世界各国都在学习我们传统文化,大家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学习我们的祖先留传下来的中华的传统文化?

6.当代课堂怎样面对传统经典 篇六

经典具有不朽价值,阅读经典不可或缺。中国历来是一个在文化上崇尚理性、重视教化的国度,以儒家为正统的官方指导学说,一贯倡导开启民智、兴办教育,配合着“选贤与能”的科举制度,使教育发达、人才兴盛。在这种文教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历史文献是世界各国中最多的。而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献中,则较少涌现出经过历史选择和检验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是古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先民的生活常道与实践经验,传达着前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经典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传诵,成为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源泉,其文化价值得到历史的检验与肯定。

青少年儿童在当代课堂上直接面向和熟悉这些经典,是理解和把握传统便捷与有效的方式。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很多人都有体会,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而言,讲好一首唐诗胜过讲一通唐诗概论,阅读先秦诸子胜过讲述一通先秦思想概论。同时,阅读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也远远好过当代一些人制造出来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未经时间检验就被吹捧为或自以为经典,千方百计想塞进中小学课堂。在学习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学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接触那些更有阅读价值的经典。

经典教育意义广泛,切忌功利化取向。倡导和鼓励青少年阅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经典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预期的收获是多面而非单一的。对此古人早有论述。孔子指出,学《诗经》有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学习《易经》有文学、修身、制器、卜筮多方面的作用;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

我们现在鼓励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同样是基于传统文化经典能带给孩子们多方面的收益。他们可以从中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可以加深对历史与传统的理解,可以继承人们的基本生活价值观,可以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教养,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文化情感,可以在多元文化迅速融合的时代解决文化认同。经典可以为他们提供“源头活水”,成为创造力的源泉,等等。

然而,在实际的经典教育实践中,往往充斥着一些十分功利化的取向,让经典教育仅仅服从某一方面的需要,而忽略经典教育的整体价值。例如,只注重经典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作用,把经典教育视作道德灌输的手段和替代品。经典教育无疑可以发挥德育的功能,但仅从这一角度来要求和看待经典教育,难免会简单、片面。

经典也有缺陷,经典教育不是盲从经典、盲信经典。经典虽曾经历大浪淘沙般的历史洗涤,具有不朽的文化价值,但经典也并非绝对完美无缺,也有作品的时代局限性和作者的个人局限性。

在经典教育实践中,当经典的局限性和经典教育的当代性与现实性相遇时,一直颇受争议的是直接删改经典的方式。例如,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不能将经典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直接带进课堂。这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忧虑和担心也并非全无道理:让一些年龄尚小的儿童学习经典,他们尚无足够的辨别能力,经典中一些过时的内容,会对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加以解决,经典教育会遇到很大阻力,甚至会难以推行、半途而废。删改经典总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经典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领域,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只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而让他们远离错误的东西;热衷于教给他们正确无误的知识,而不是教给他们保护自我和认识社会、进入社会的能力。我们很容易把这样的思维定式运用到对待经典教育方面,只希望青少年儿童接触经典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不要接触那些消极的过时的内容。

解决经典教育实践中历史性和时代性矛盾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些新的思路。经典中有些过时的内容,并不妨碍我们完整地阅读和理解经典。经典教育中需要我们加强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经典的态度:我们尊重经典、重视经典,但绝不迷信经典、神化经典。

在这方面,前人同样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对于《尚书》记载的史实,孟子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鲁迅也曾说过,一定要求完美的书才能读,那么配读的书是没有的。在读经典的时候,可以加以必要的辅导,让学生了解经典中体现的一些观念、做法、习惯,是历史的产物,适合那个时代的需要,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并非阅读什么,就意味着提倡什么,接受、模仿什么,我们只提倡经典中在现在仍有积极意义的内容,而那些已然过时的内容,只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传统的一部分。在以经典教育促进德育方面,古人把“仁、智、勇”当作“三达德”,不仅重视爱心的培育,还重视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实践道德的勇气培养。这同样值得我们在经典教育实践中好好地借鉴。

7.大道至简,传承传统经典文化 篇七

读:古诗教学最实用的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了“读”应当成为古诗词教学最为实用的策略之一。古诗词的体裁特点、核心要旨等应该是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形成素养的。“读”不是盲目读,书声琅琅不一定能“其义自见”,“读”古诗词是要讲究方法的。

读出节奏声律 节奏声律音韵等作为古诗的文体特质,是古诗散发出形式美、音乐美、意韵美的重要因素。古诗词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和谐协调的音韵美、回环的形式美、整齐的形式美等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感知。“无韵不成诗”古诗词教学离开了学生对节奏声律音韵的感悟,一定是残缺的教学。

五言绝句的“二三分”节奏,七言绝句的“四三分”“二二三分”等节奏,以及古诗词的声律、音韵等规律需在古诗词教学中指导学生不断地读,不断地感觉,不断地体会,直至明晰起来,进而积淀成学生对于绝句、律诗节奏韵律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如《山行》中的“斜”字,现在书中用“xié”,从押韵的角度出发,可以读成“xiá”等。当让学生在读中比较,读中揣摩,读中体会,但这些声律音韵知识不需要强加给学生,倡导在教学中有机渗透,通过读好停顿,读准字音,浅读韵脚等方法,让学生自然感悟古诗词一些简单常识,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效果。

读懂文化意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意象是古诗词独特的文化因素。“象”客观之象,即古诗词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意”主观之“意”,即古诗词中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意象”既是现实中的具体“景”“物”,又是诗人审美创造、意念情感的载体。古诗词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与古诗词对话中去感受一个个的意象美,并让学生通过“读”读出其意象美。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精心选取并镶嵌在古诗之中的,凝聚着诗人发自内心的丰富情感。尤其是古诗词中那些经过千年承载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意象,教学时需要补充一些材料给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深度阅读,追本溯源,学生才能读懂读透,形成积淀,提升素养。以“明月”这一类文化意象为例,其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之一,承载的是千百年来我国古代文人的感伤心路,代表的是一份浓浓的思念文化,“明月”其实已经成为我国思念文化的载体。学生由于阅历、知识基础等缘故开始是无法体会这其中的文化内涵的,因此补充材料,深度阅读也就发挥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当学生了解阅读了古诗中众多相关“明月”的佳句,感悟了“明月”文化意象后,也就有了明月不仅有恋人间的思念,也有亲人间的思念,对故园的思念,对友人的思念……再来读诗,口中自然能诵出情感了,不仅能读出诗人笔中所写,更能读出诗人心中所思了。这样的“读”不是讲究朗诵技巧的“读”,而是心中有情、口中诵情的深“读”。

读出古风古韵 吟诵是传统诗词文赋的一种诵读方式,更是汉文化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传承方式。有人说“音乐美”是古诗词的胎记,吟诵是音乐美的体现。古诗词教学只有顺应传统学习方式,遵循古诗词固有题材特点,才能表现出古诗词的古风古韵。

吟诵其实是组合词,“吟”与“诵”内涵不同,方式也不同,“吟”更趋于声调的抑扬;“诵”更接近于朗读、背诵。教学古诗词倡导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吟诵古诗词,不需要对学生讲平仄,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来感受古诗吟诵的感觉,逐渐参照一些吟诵大师给古诗标出简单吟诵符号的方法进行指导深入,如标注出吟诵时的长短、高低,来帮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吟诵时,必要的背景音乐不仅可以激发兴趣,还能辅助学生读出感觉,这其中以民乐为最佳,如《村居》配《江南丝竹》,《静夜思》配《春江花月夜》……在丝竹管乐声中,教师与学生不仅读出古诗之节奏顿挫,更读出古诗词之文气起伏,从而让学生在吟诵中穿越千年感受古风古韵。

想:古诗教学最有效的路径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最显著的要旨就是意境,意境是建构在古诗词那无尽的物象和意象中的。诗的意境是多姿多彩的,或凄婉,或豪放,或雄伟,或典雅……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这画是物与情的水乳交融,这画便是存在于每一位欣赏者的想象中的。艾青说“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让学生依据古诗词中一个个物象或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是理解感悟古诗内涵、汲取语言文字精华最有效的路径。

从诗眼展开想象 苏轼诗云“天工忽相背,诗眼巧增损。”古诗是有“诗眼”之说的,这些“诗眼”画龙点睛,这点睛传神之笔,最能表现特定情景,是诗人思想情感的集聚点。指导学生依据“诗眼”展开想象,可以直接从总体上把握住全诗的意境,达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如在教学《观书有感》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哪里可以看来方塘“清”?方塘“清如许”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诗眼“清”上来。然后追问诗题《观书有感》中的“书”是指诗中的什么?把学生的思维从方塘之“清”引到思想之“清”,从而明白诗人借物述理的写法,感受诗人所述的道理。

从细节展开想象 古诗词往往会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意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韩丽曾说过“活生生的细节如小小水珠折射的太阳的光芒,给古典诗词以飞动凝练,摇曳多姿的神韵。”因此抓住诗中细节展开想象,可以很高效地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之中,感受古诗之神韵。学生《春日偶成》的学习中感悟诗人“学少年”的“余心乐”,就可以从“傍花随柳过前川”句中的“傍”“随”“过”三个字入手展开想象。学生通过想象眼中自然出现了这样的程颢——面对鲜花又是闻又摘,甚至还编了花环,摘几片柳叶吹起小曲……有了这样的想象,学生眼中出现了一个老顽童的形象,这时揭示程颢的身份和当时的理学家多么讲“礼”,学生便能感受到这个大学问家当时的心情愉快了,也就能理解“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了。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来感受诗境、与诗人对话,这样的“想”不仅是想出画面,更是体验情感的过程。

比:古诗教学最直接的手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古诗一类而言就丰富多彩,不可计数,描摹景致,状物抒情,言志叙怀……类别繁多。有时就描写一种景物的诗就多达数十首,史上一位诗人写下数十首数百首诗篇的比比皆是。因此“对比”学习也就必然成为传承古诗词,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在“比”中体会炼字之精妙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讲的是古人作诗词的炼字功夫。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写眼中景,抒心中情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可谓“字字珠玑”。教学古诗词让学生感受诗人一字传神之精妙,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引导感悟。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中的“招”十分传神地写出了小儿心中所想——怕高声回答惊了鱼儿,更点出了孩子的纯真善良——很乐于给路人指路。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感悟到这个“招”字的精妙呢?教学中组织学生围绕“路人借问遥摇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路人借问遥摆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和“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进行对比,讨论比较“摇”“摆”“招”的异同,进而感知“招”字的精妙。稚子虽然是怕得鱼惊,但没有摇手而是招手,是想让路人走近些,可以小声地告诉路人怎么走;稚子想告诉路人该怎么走,但怕声音大而吓跑鱼儿,所以招手让路人走近些小声说;稚子招手想让路人走过来,既可以告诉路人怎么走,又不会惊到鱼儿了。在对比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想象的闸门打开,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感悟小儿的聪明,在“遥摇手”“遥摆手”相比中,“遥招手”呈现出的是一个可爱、乐于助人、热心、纯真可爱的稚子的立体形象。

在“比”中感受着笔之巧妙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对古典诗词进行比较鉴赏,学生通过对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积淀语感,提升素养。可以同一主题诗词对比;也可以同一风格诗词对比……同样题材的诗词之所以表达的情感不同,在于诗人选择描写的事物不同,也就是诗人的着笔点不同。同样的道理,不同的着笔点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学中通过对比“着笔点”,学生不仅能学懂古诗,更能学习诗人的写作技巧。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诗》中的《元日》与《江雪》两首诗都是冬景却一喜一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编者为什么把这两首古诗放在一起?在对比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梳理出这两首诗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写的冬天的事物,《元日》写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这三件事;《江雪》写了千山、小径、孤舟、大雪乐、喜庆;《江雪》中千山、小径、孤舟、大雪释放出的是“悲伤、孤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诗人人生背景进行对比,诗境、诗情也就一目了然了,王安石当时正是人生得意之时,事业顺利之刻,他看到的自然是冬天里美好的、喜庆的东西;柳宗元当时正值逆境,人生的不得意造成了他感受到的冬季就是大雪中的寒冷、孤独了。不同的景物表达不同的情感,诗人写诗自然考虑选择合适的事例、景物来表现自我情感,这就是“诗以言志”。

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比”来感受炼字之精妙,通过“比”体会着笔之巧思,也通过“比”来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就是比较的作用。古诗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比”,更加突显差别,方法至简,效率更高。

写:古诗教学最见功的形式

古诗词遣词造句采用文言文,很多字词义项与现代汉语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学习古诗词难点。古诗词文字凝练精准,诗中物象与物象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存在很多“空白点”,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这也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因此古诗词教学巧妙运用“写”,以读促写,以写辅读,写中感悟,悟中拓展,是学生最见功夫的积淀语言文字素养的形式之一。古诗词教学中的“写”既指向理解感悟,也指向语言文字运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改写诗文固化理解 “写”指向理解感悟,就是通过运用写的形式去强化学生对古诗词中物象、意象、内涵、意境等的理解感悟,通过文字描述加以呈现。“知道怎样借助联想、想象通过揣摩、意会、调整、补充等手段对古诗这种特殊的言语形式进行准确解读,渐渐将这种‘陌生’言语转化为自己的言语,提高言语智能水平。”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古诗词中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进行随文练笔,达到把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固化对诗句的深入理解,拓展自己的言语。如教学《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指导学生着重就后两句展开想象描写,指导学生观察荷花、荷叶的形态,引导学生通过荷叶的高低、大小、色彩,以及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来具体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最后启发学生通过比喻、想象、拟人等手法写出不同的荷花之美。“写”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将学生所写与古诗诗句进行对比,更能体会古诗用词遣句之“精”,诗句中的那些一字千金凝练出荷叶之盛、荷花之艳的“无穷碧”“别样红”的文字魅力会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心田,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学生的语言素养。

摹写诗句内化理解 我国古代有许多摹写的佳话,“神童”王勃《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南北朝诗人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摹写,诗仙李白《登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的摹写等。古诗教学中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写”的实践,重在内化习得,通过写的方式内化的过程是有印痕的内化,是探究的内化,也是创造的内化,甚至是充满趣味的内化。有时就是打油诗式的摹写,虽不工整但却是习得后的自然内化,不雕琢,天然使之,兴致使之。如学习了骆宾王的《咏鹅》后孩子仿写《咏鸽》“咕,咕,咕,拍翅向天飞,白羽舞蓝天,红爪踏青云。”有时学生会也在作文中运用摹写学以致用,这是学生古诗习得内化的外在表现,虽说很难登大雅之堂,但用的巧妙也很风趣。如学生写爸爸胖“横看成桶侧成箱,远近高低都一样。”有学生写厨房全是水蒸气“只在此房中,云深不知处。”学生课间活动总结“鲜花与笑脸相映,白鸽与欢声齐飞。”这其实就是学生古诗习得内化后的自我运用,更是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最直接表现,当然这其中闪现的不仅仅是令人发笑的稚嫩的语句,而且是学生语言素养积淀下的创造性发挥,更是对古诗这一传统文化的智慧型传承。

此外随诗续写,随诗扩写,随诗补白……都是“写”的形式,但无论怎么写需记住于漪老师的话:“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8.传统文化经典 篇八

登封市崇高路小学(韩占峰***)

“儒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为了让孩子们成为一代有根的中国人,我校深入开展学习传统文化活动,弘扬传统美德。近年来,我校儒学文化的活动开展情况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诵读网络组织,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在学校德育处的直接指导下,成立国学教育和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导、安排国学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下设以教研组长为核心,以语文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年级活动小组。各小组围绕学校制定的总体活动安排,根据各个活动小组任务的不同,分别制定了活动方案,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

二、明确国学诵读内容,让不同年龄段的同学学习适宜的内容 诵读活动中,首先学校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国学教育实施方案,从2008年坚持开展活动至今。2011年暑假期间,我们学校重新修订了《经典诗文诵读》教材。

一、二册诵读内容为《弟子规》、唐诗、宋词;

三、四册为《三字经》、寓言故事、现代经典诗歌等;五六年诵读内容为《论语》《大学》、《道德经》以及《世说新语》中的经典美文等。

三、落实好国学教育和经典诵读活动的阵地与时间,营造氛围,做到全方位育人、学校通过升旗仪式、宣传栏、红领巾广播、宣传橱窗、楼梯走廊等渠道,为各班活动开展情况搭建展示的舞台;各班在教室黑板报开辟“经典名句”、“经典欣赏”等栏目,让学生展示诵读成果;各位教师把学生在背诵、活学活用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记录上报领导小组,以供学校进行宣传树立典型。

2、利用早晨早读、出校路队等时间组织学生诵读。活动中,学校加强了组织与指导,做到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校园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在现有物质环境的基础上,学校以经典名句为主要内容布置板报和橱窗,设置了读经典大型宣传标语展示墙,让学生一步入校园就能感受到经典文化的气息。每个班级都设置了经典语录、片段赏析和“我与经典同行”书画展示台。

4、让 经典诵读进课堂,开设国学诵读课程。每周一课的国学教育课扎扎实实,学校还把诵读内容渗透到各学科课程之中,使诵读内容嵌入在课程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课程的同时得到了传统经典古诗文的熏陶。

5、开发国学经典学习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得新知。我们把经典诵读贯穿于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围绕国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课内,开展“我来背一背”、“我来讲一讲”、“我来说一说”、“我来评一评”等活动,在每天课间时段,让孩子们将经典贯穿于各种活动中,或跳绳、或赛诗、或嬉戏、或交流。

四、健全考核制度,通过多种评价形式,保障诵读活动有效扎实开展

科学有效的实施机制是保障活动开展好、实施好的根本保障,在开展活动之初,学校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认真拟订经典诵读活动的检查与评比的考核细则,把国学教育和诵读活动与“优秀班集体”评比、学校“教师量化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经典诵读的实效。引导学生争当诵读标兵、诵读之星和诵读明星,对于每月评选出的诵读标兵集中表彰。

我们对师生进行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正常评价:评价的时间是星期一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该生即指定为一周的诵读班长。每天由值周班长领诵。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每周的教材内容会背即可得到诵读星,一月中每次都得到诵读星的同学,并且积极诵读课外经典内容,如三年级的汪钰背诵《道德经》,陈成旭背诵《日有所诵》,五年级的马绯背诵《诗经》等,即可推荐为校级诵读标兵,一月表彰一次。

特殊评价:凡通不过组长检测者,由老师特殊处理。督促学生利用下课时间补背,最后补发诵读星。

建立诵读档案。平日语文教师要掌握每一位学生在周、月、年的诵读情况。通过检查,记入档案。内容包括:诵读数量、诵读进度、诵读质量、等级等,体现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诵读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一般在期末进行总评,评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上面提到的学生评价的成绩,另一部分是对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经典背诵情况,进行量化,把两部分评价按比例相加,作为教师的评价成绩,评出优秀者为“书香教师”,学校给予奖励。

五、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1、我们学校积极举行了“经典美文”黑板报评比、“古诗文”手抄报展评、“师生诗文书法赛”“教师经典诵读赛”等活动,全方位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

2、每学期我们学校都要举行一次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每班出一个节目,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突出古诗文的深厚内涵和文化韵味,提倡选择民族精神类素材;形式丰富,不拘一格,可使用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可以师生合作表演,也可以全班或部分学生集体表演,还可以单个学生表演。

2011年4月20上午,由中共登封市委宣传部、登封市教育体育局主办的国学经典诵读汇报演出拉开帷幕,崇高路小学进行首场演出。古诗新唱《长歌行》《春晓》生动活泼,充满活力;诵读表演《清塘荷韵》耐人寻味,意境深远;相声《国学专家》风趣幽默,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宝贵精神财富;《鹅鹅鹅》《陋室铭》《三字经》,韵律优美,底蕴悠长。诵经典美文,扬国学精神,优雅的舞姿,美妙的旋律汇成了一曲曲华丽、激昂的乐章。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国学经典;美好的时光,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美文„„”为了喜迎2012年元旦,我们学校全体学生和部分家长在办公楼前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与经典同行 做少年君子”庆元旦诵经典展示活动。各班积极准备,认真排练,积极参与活动,各班同学自导自演,展示形式活泼有趣。六五班、六七班、六三班、一四班、二三班、五三班和六二班的同学精心设计了配乐诗朗诵;三五班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邀请家长参与节目当中,感染着每一位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二四班、四六班以快板的形式演绎经典;一三班的《鹅鹅鹅》,五五班的《四小儿辩日》,尤其是六一班的相声《国学经典》,六个演员说学逗唱,轰动全场,引来热烈掌声;五四班、三一班、三三班、一四班的同学服装整齐,舞姿优美,精神面貌朝气蓬勃。最出彩的是**班的同学朗诵的作品《水调歌头》,他们别具风格的朗诵形式,加上太极拳表演,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学诵读活动;在经典的引领下,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次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家长、教师、学生同台演出,诵经典,唱词咏诗,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经典著作的兴趣,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氛围。展示活动结束了,但国学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美文的千古风韵还在家长、学生心头荡漾。

六、“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们把经典诵读与“星级好儿童”评比结合起来,“诵读星”列入“星级好儿童”评比当中,每周根据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所学内容的诵读情况,评出班级诵读星,四周均被评为诵读星,可推荐为年级诵读标兵。对于连续三个月当选诵读标兵的评选为诵读之星,对于一学期表现特别优异的同学推选为诵读明星。目前共评选出班级诵读星1375名,年级诵读标兵540名,校级诵读标兵231名。在郑州市举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比赛中,包括大中专院校的上百所学校在内,我校的展示节目取得了一等奖的骄人成绩。

我们崇高路小学的国学教育和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体师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学生们读书兴趣更浓了,自信心日益增强,学生的言行举止有了很大的变化,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现象比比皆是,整个校园变得文明和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已经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重阳节,孩子们自发结队前往老年公寓,给老人们表演葫芦丝演奏,自带小礼品,给那些卧床不起的老人喂香蕉吃,陪老人们聊天,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在公交车上,孩子们自觉礼让,主动为老人让座,成为公交车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已经成为孩子的习惯。随手捡起路上的纸屑,主动扶起跌倒的小朋友。正是每个同学的点滴进步,才有了学校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本学期以来,主动上交银行卡、手机、大额现金等贵重物品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因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华民族志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博大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质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民族精神的一切,在学生与诗文的对话之中已融入心灵深处,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在国学经典诵读这条道路上,我们且行且思,付出并收获着„„

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继承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

——儒学文化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9.传统文化经典 篇九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如何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自己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而《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落实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10.传统文化经典 篇十

中华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史哲知识,其精华部分更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的集中反映。通过诵读、理解经典作品,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自然观念、政治理想、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怎样继承这份文化遗产,中国人在历代的传统教育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吟诵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吟诵这件事情是贯彻落实习“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吟诵是当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及时抢救发掘、整理研究传统吟诵,同时也要在社会和学校中积极推广普及。推广吟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孩子的爱国之心、浩然正气。

一、什么是吟诵

吟诵,是介于念读与歌唱之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种口头表现方式,是吟诵者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所感悟的诗文内容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的特有的传统方式,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它既遵循语言的特点,又根据个人的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出来,突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思想情感,比普通朗诵要深入、充分得多,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中小学校推广吟诵的目的

(一)吟诵是引导学生读中华经典的重要手段

推广吟诵,表面上看是学习诗词文赋,或者说是在“唱”诗词文赋,但在“唱”的同时,就把那些经典的“歌词”记在了脑海深处。通过这种读书方法读了、背了(就像唱歌一样唱出来了)我国五千年积累的经典之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我在校园中践行吟诵的初衷。

(二)吟诵有助于记忆

通过“吟”“唱”的形式记住那些“具有种子能量”的“歌词”,当然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这样读书有一个好处,心里会记住,一辈子都忘不了。”注意,南先生所说的这句话,有“读”“背”“吟唱”,其实就是以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吟诵”,吟诵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唱,所以说是“唱”着把书读了,背了。他还说,现在小学读过的,中学忘记了;中学读过了,大学忘记了;大学读过了,出国留学时,统统忘记了……我们小时候,读书是读到肠子里去,肠子里去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些都告诉我们,通过吟诵的方法读书,有助于记忆,因为,唱的比念的记得牢。我自己也是一个受益者,自从学习了吟诵,记住了很多以前不熟悉的经典诗篇。

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言,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三)吟诵是进德修身的重要方法

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开幕式重要讲话中还提到:吟诵,让心理喧嚣和社会浮躁静下来。我们用它来构筑中国人的精神高度,提升中国人的灵魂。

在吟诵里面,无处不渗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让学生吟诵经典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上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诵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只有通过学习吟诵才能体会古代诗词文赋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读书的目的是育人,不是背诵、也不是理解,而是体会圣人。”

三、吟诵教学实践

(一)实践学校的选择

叶嘉莹曾说:想要真正重振中国吟诵之传统,私意以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付诸实践,也就是从童幼年开始就以吟唱的方式诱导孩子们养成吟诵的爱好和习惯。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是丽水学院合作学校,又是丽水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双方联系紧密。所以就选了这所学校作为实践点。并且本人在2014年9月提交了2份两校合作研究课题:一是“经典进课堂”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二是回到母语习得的原点:“诵读经典”在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的实践研究,并亲自参与授课实践。

(二)实践班级及课程安排

一年级安排的是111班,二年级安排的是211班,每个班每周上课两次。上课时间安排在一个早自修和一节思修课。111班学生共44人,学生都是刚入学儿童,认字数几乎为零。选这个班级是因为其班主任魏炜老师是该校“经典诵读社”的指导老师,对经典存有温情和敬意。211班学生共61人,学生在校学习已经一年,懂得学校常规,识字数大约500个。

一、二年级各安排一个班,目的就是比较在学经典之前,学生的识字数对其记读文本的影响。

(三)吟诵文本的选择

1.传统蒙学教程介绍

传统启蒙教材,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传统蒙学教育最值得赞美的,就是把做人的道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善意美感播种到人心里去,求其日后发芽。这个播种过程的关键,决定其日后能否发芽的正是“吟诵”。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百家姓》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的精神,让孩子既记得自己的祖先,又胸怀天下。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启蒙教材。它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勾勒出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2.一学期吟诵过的文本

教材选择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素读本(一)》,一本书就包含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5本传统蒙学教材,并且所有汉字全部大字注音。顺便提一下,现在中华书局又出版了《中华经典素读范本》,1~12册,内含光碟,文本内容全部有声音录音,有吟诵、也有念诵,更适合作为小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教材。

吟诵教学实践一学期来,蒙学方面111班主要学习《三字经》,共1068字。211班主要学习《弟子规》,共1080字。

除蒙学教材外,我们还吟诵了《诗经》《千家诗》《声律启蒙》现代诗及国外著名诗篇。

《诗经》:《木瓜》《螽斯》《鹿鸣》等。

《千家诗》:《枫桥夜泊》《清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浦歌》等。

《声律启蒙》:《一冬韵》《二东韵》等。

古诗:《敕勒歌》《登金陵凤凰台》《望岳》等。

现代诗: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席慕容的《出塞曲》、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等。

国外诗篇:俄国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美国狄金森的《神奇的书》和《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等

以上所列是一、二年级学生在一学期中用每周70分钟时间所掌握的内容。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超乎预料,比想象得要好。这也给以后的教学增添了信心和勇气。每次上课以蒙学教材为主、穿插不同文本,这样多种文本的混搭,加上教师的调动力,孩子们就会在“读本超市”中饶有兴趣地读呀、背呀、说呀、思辨呀,特别适合记忆、背诵的心理。

(四)吟诵教学方式

1.教师示范,激发兴趣

吟诵是一种读书方法,千百年口口相传。如今《吟诵式》微,每一个留下来的调子都是那么不容易,所以先要洗耳恭听教师的示范。我们刚开始学吟诵时,孩子觉得很好笑,怎么是以这样“唱”的方式读诗呢?

2.带领学生吟诵,掌握技巧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吟诵原文,让充满律动的读书声滋润孩子稚嫩的心灵。吟诵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教学时内容不可太深。只让学生开口吟就是,理论的内容可以往后延。

3.学生自主吟诵,巩固提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次反复吟诵,既能把吟诵调熟记于心,更重要的是把经典记在了脑子里。学多了以后,孩子们觉得吟诵很好听。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声我两忘的境界,自然会发现声音和经典内容意境的相符之处。吟诵的规则也在循序渐进中慢慢渗透,一开始孩子是不知道吟诵规则的,但慢慢就会知道平仄、知道入声字、知道平长仄短的规则等。

(五)教学实际成效

1.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加

例如111班刚入学的儿童,在学《三字经》之前,识字量几乎为零。学完《三字经》,识字量达到一千多,即便有些不熟悉,但比没有学《三字经》的同学识字量明显增加。

2.学生学习中华经典兴趣提高

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我自己本人受惠于陈琴老师的引领,同时,也很乐意带领孩子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每每听到学生甜甜地称呼我“三字经老师”,或送我一个发箍,或分我一份糖果时,我就知道他们喜欢上《三字经》的课。有些学生带来父母买的《千家诗》读本,自己选读没有教的内容。还有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个读起了《百家姓》,并且兴趣浓厚、兴致盎然。看到这些,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3.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吟诵是古人读诗词文的一种读书方法,现代人感觉像是在“唱歌”。“唱”当然比“念”记得牢。比如《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共103字,通过吟诵学习,一节课时间学生不仅认识了文本中的汉字,还能背诵全文,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平常吟诵教学一节课学习100字左右的文本,日积月累,记住多了,经典名句常常会脱口而出。

4.学习经典作品,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

用诗一样的语言跟孩子交流,是每一个老师发展的目标。学习了《弟子规》或《三字经》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对照所学,发现自己的不当之处。很多孩子走楼梯或拐弯时,可能会碰撞,《弟子规》告诉我们“宽转弯,勿触棱”;有些孩子字写得不端正,《弟子规》告诉我们“字不敬,心先病”;孩子们拉窗帘时用力过猛,《弟子规》又告诫我们“缓揭帘,勿有声”。古人的蒙学读本既可以当做识字本,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礼仪规范、人情世故等常识性的知识。培养具有君子和淑女气质的学生是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

5.学习经典作品,营造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学习经典,一定伴有历史故事、民俗传说等。我就根据孩子的状况、节气时令、文本内容等,讲解一些历史故事,让文字、训诫、忠告、历史、民俗和孩子的生活直接连接在一起,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6.对改进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启发

吟诵教学实践一年多来,孩子们无穷的模仿能力、创造力和记忆力都展示出来了!他们心中的宝藏,被吟诵开启了!他们心中的那盏灯,被吟诵点燃了!孩子们对吟诵的反应证明,吟诵是用声音在描绘着那诗词中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古人的诗词忽然变得不再古老,诗情画意的生活好像随着吟诵又回到了现实!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也常常哼着刚学的吟诵调。

四、吟诵实践反思及建议

吟诵是中国式的读书法,是华夏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手段,教与学都可以在非常快乐的方式下进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千年来,中国大量的典籍都是通过中国式的读书法——吟诵装进了学生的肚子里,被吸收消化才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才。现在能留存下来的文字典籍,大多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口传心授的部分大多已被西学的巨浪冲走了。在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实践期间,该校有老师来听我的吟诵课,老师们感叹:吟诵经典是有益处,但从没有接触过,不知道怎么教啊。自1902年蔡元培宣布“废除读经”已百年,可以说四五代的人没有经典吟诵学习的经历。现在的老师自是很难拿起,既不知道教什么,也不知道从何而教,我们如何传承呢?就我本人接触吟诵2年多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吟诵,听讲座、观视频、反复聆听吟诵音频、亲临吟诵专家课堂、接触中华吟诵学会会员等,在如何传承这份遗产上提一点建议:

1.丽水市教育局是否可以邀请中华吟诵学会仁人到丽水作讲座。

2.丽水市教育局是否可以邀请中华吟诵学会仁人培训全区中小学老师。

3.老师自己可以通过网络、光盘、录像等各种方式学习吟诵。

这只是开始,我们一起来吧,做一些有益于传播国学、传播经典的事情,看一看孩子们的眼神,看一看孩子们那开心的笑脸,我们可以这样的亲近我们的母语,让那些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南环瑾.南怀瑾讲演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前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陈向春.吟诵与诗教[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1,67.

[4]叶嘉莹.我爱吟诵·序言[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5]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9.

11.传统文化经典 篇十一

一、教师品读《论语》, 内明心智

1. 通读论语全文, 感受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

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主要是: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等五个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所谓人本意识, 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 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忧患意识, 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 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 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儒家重视教育, 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 而是伦理教育, 如何做人的教育, 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 孔子云:“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 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 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

2. 学习与教师修养有关的论语名句, 注重教师的精神追求

(1) “一日三省”:需有教育教学反思心。长期以来, 教育界把“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看做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 其实, 在当前的形势下, 对中小学教师更有启发意义。现在许多中小学提出培养“研究型教师”, 提倡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要求把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则应把这些理论和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以思考, 研究。因此,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或策略, 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取外在的、技术性的知识, 而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 促使教师对自我和自己专业活动直接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发现其中的“意义”。

(2) “学无常师”:应在交往中教与学。孔子的教师素质论是全面的, 自然没有忘记怎样处理师生之间以及师师之间的关系。首先, 在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孔子提出“当仁, 不让于师”。《论语》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学生不仅是教师发展的受益者, 也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孔子的学生在各种场合都敢于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 孔子也乐于接受意见, 修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被看做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活动, 主体之间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学习, 才能实现双赢。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合作学习强调学科课程间的相互整合, 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出现, 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合作的实施需要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 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

(3) “学而不厌”:要懂得“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其实, 终身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在孔子看来, 作为一个教师, 必须博古通今, 不但要了解过去, 还要知晓现实, 他称自己无非是“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而已。孔子说:“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对于专业教师来说, 只有人人终身学习, 才能实现其发展的连续性。

(4) “诲人不倦”:克服教师发展之职业倦怠。孔子一生能“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努力于他的教育事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他的学生子贡说:“学不厌, 仁也, 诲不倦, 圣也。”“诲人不倦”的精神是他对学生忠与仁的精神的表现, 是作为教师的负责精神的表现。作为一个教师, 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 只有认识到自己事业的重要性, 才会积极地献身于这一事业, 工作起来才会主动积极, 发挥潜力, 想方设法做好本职工作。

二、践行孔子文化, 外化和谐

我们启动了“朝圣”读书计划。一是通过成立教师读书会, 积极引导教师认真研读《论语》, 定期进行学习和交流。二是我们将每年的10月定为学校的读书节, 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并通过开展评选“书香家庭”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读书, 认真读书。

1. 教师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论语》的教育教学思想

(1)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 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 多进行教学思考, 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此谓“多思、多想、多听、多看”。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 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 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 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也即“谨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轻轻地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 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为此, 我校教师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为师之道。

(2) 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提倡“仁”与“智”, 通俗地说, 就是教师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 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 关爱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 多鼓励孩子思考, 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其次, 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 用心去了解、爱护学生。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多和他们谈心, 听取学生的意见, 让学生评说自己, 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了解和关爱学生将是我校教师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3)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 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 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 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 我校教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 扶持它、呵护它, 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2. 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1) 知礼。在开展礼仪教育过程中注重文化的熏陶。我们精心设计了“家庭礼节”、“学校礼仪”、“社会礼貌”三大主题的知礼教育宣传画, 分别悬挂在每一层楼上下楼梯的显眼位置。楼梯口也有温馨的文明礼貌提示语, 走廊里也悬挂了知礼教育图片, 耳濡目染地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礼仪文化。我们把常用的一些礼仪如:行队礼、谦让礼、抱歉礼、问候礼、鞠躬礼、祝贺礼、道别礼等编成动作, 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操”让学生每天和广播操一起做;举行“礼仪漫画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知礼教育实效。

(2) 交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 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 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孩子们知道, 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 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 甚至引你走上邪路。通过诵读《论语》活动, 孩子们不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少年交朋友。

(3) 孝悌。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 “孝”一直是炎黄子孙所尊崇笃行的优良美德。孝悌之道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打下了万古常新的基石,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诵读《论语》活动, 孩子们充分认识到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爱故乡、爱祖国的重要性, 并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来。

(4) 感恩。为了学生更有效地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以“公益·感恩”实践活动为突破口, 按照年级序列和孩子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 实施阶梯式的德育工作。集中开展了集校本课程开发、德育活动设计、校外基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构建工作。通过开展访问、演讲、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它的思想之精深, 内容之渊博, 很难一言蔽之,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读、细读、精读。虽然, 我校的《论语》文化已见雏形, 但仅仅是冰山一角,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论语》文化的研究力度,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打造实验小学的《论语》文化特色品牌而不懈努力。

摘要:实施《论语》文化教育发展战略, 教师品读《论语》, 感受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学习与教师修养有关的论语名句, 注重教师的精神追求, 并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论语》的教育教学思想, 从而引导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上一篇:托福写作水准提高方法下一篇: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