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精选11篇)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一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学院:法学院
班级:社会工作2班
姓名:方孟元
学号:201210242403
摘要: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从而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在一定基础上也会促进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公平,社会福利,社会工作
为了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发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是一大重点,包括在教育领域的改革,解决一考定终身;在医疗方面的改革,减轻人们的医疗负担;在住房方面的改革,使人们对房产市场的改变有更多期待;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改革,促进养老保险的公平。本文将介绍《决定》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的内容,并深入分析其影响。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
1,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
2,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3,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
5,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6,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是采取比较缓慢而稳妥的方式,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所带来的影响,这是许多国家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方面比较通行的做法。
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以及为社会带来的变化
1,《决定》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金全国统筹有利于社会公平。它具有以下四大好处:
第一,可以结束养老金统筹层次较低的局面。这就意味着中央要负责基础养老金的收支平衡,目前统筹层次低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公平性差,流动性差,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由于目前各地的单位费率有高有低,企业的负担将不同,不利于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社会的发展。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有利于增强养老保险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促进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能加强地区之间养老金的调剂和管理。目前,各地养老金结余情况不同,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地区,每年需要财政大量转移支付确保发放,而有大量基金结存的地区,也不能实现全国范围的调剂和统一管理。结果,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老龄化负担较轻的地区就会实行较高养老金待遇,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口老龄化负担重的地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保险负担就比较重,养老金待遇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进一步理清养老保险的责任。目前,尽管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实现省级统筹,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养老保险责任尚未理清。各地基金的缺口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事实上形成了企业依赖政府、地方依赖中央的格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可以理清中央和地方在养老保险中的事权和财权,责任和义务。第四,迈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从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来看,完成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实施养老金投资运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关键一步。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探索基础养老金覆盖全体国民,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养老保险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统筹模式。
2,《决定》提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作用在于:考虑在适当时机适度降低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可以减轻企业的人工成本负担,这样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促进就业。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增大、支付能力增强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单位费率,并不会导致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降低。
3,《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目前来看,我国整个的就业局势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重点问题还是青年就业,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扶植青年就业的计划和政策。所以,真正的出路在于创造新的岗位新的机会。
如此看来,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不仅催生出“ 一系列扶植青年就业的计划和政策 ”,还能在“发展当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4,《决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取消“双轨制”。这对于深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中央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这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双轨制”问题。
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影响
1,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从而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为国民提供大致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收入和再分配功能,缓解贫富悬殊所带来的问题,缩小国民社会福利水平的差距。2,由于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退休后却能享受比企业职工更高的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双轨制”一直被视为养老制度的最大不公,社会上要求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不断。此次养老保险的改革有利于消除“双轨制”
从而消除不同职业者之间不公正的待遇差距,保证了社会福利公平,增加人们对社会福利政策的信任度。
3,由于一些企业缴费不足和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我国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平衡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改革前的城市养老保险体制面临着庞大的资金缺口难题。通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适当延迟退休年龄,能够缓解社会福利领域的财务困境,提高社会福利服务的质量。
4,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福利领域中有关医疗方面的福利改革,使农村和城镇的老人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救助条件,提高了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补助的服务水平。5,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使得老年人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同时有助于社会注意到青年人的就业困境,有助于和针对解决就业压力相关的福利政策的出台,因此能够促进社会福利中职业福利政策的发展和完善。6,改革通过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每个人拥有一个社会保障账号,具有便携性,有利于劳动力在不同职业和地区之间合理有序的流动,在待遇给付上,在企事业和个人缴费与未来受益之间建立密切的精算联系,在设定的封顶线之下,较高的费基便可获得较高的退休金,从而能有效提高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个人缴费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未来发展的作用
在有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延迟退休”话题的各项民意调查中,几乎都有70%以上的受访者持保留或者反对意见。反对者担心,延迟退休可能面临巨大的现实困境。在就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将导致年轻人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再说,对于即将退休的人群来说,延迟退休将使他们面临“干不动”的困境。
因此,改革可能带来的多作用也可能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 1,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能会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使其面临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改革可能会加大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加大老年人的无助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使得社会工作的范围想更多方面发展。
2,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能会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多老人面对改革可能会产生焦虑,无助的情绪,为了帮助老年人预防个人情绪问题,使老人适应政策变化,社会工作将成为很多人的需要。
3,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能会是社会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改革可能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就业和医疗问题。为了促进人们的福利需要和社会发展,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呼吁社会相应部门。同时要尽力并及时为人们联系他们所需要的资源。
结语: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社会,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了人们能得到更多的福利,社会能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改革的过程及时发现改革的弊端和优势,从而及时解决问题并发扬其优点。
参考文献:
[1]臧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2]李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可持续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分析[J].商情,2013,(2).
[3]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预防,指早期发现、控制和消除有害于社会功能发挥的条件或状况;恢复,指恢复人们受损的社会功能,使其达到正常化水平;资源提供,提供社会和个人资源,以发挥其更有效的社会功能。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二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 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 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 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 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 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三
2015年我们确实是我们国家很重要的、很关键的一年,改革无非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我们知道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班级的学习,以及小组的讨论,我们对此也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国家也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也确实在不断提醒着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个人使命,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全面改革无非是我们最必要的任务,和最重要的问题。
新的形势,新的常态,我们自然而然的有很多的问题,每个阶段不一样,方式方法,决策政策相应的也应该做出适当调整,甚至是改革或是推出一些新的法案。首先,经济是一切的基础,因此他的制度改革肯定是最重要的,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及在2014年11月9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提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枪杆子里出政权,有钱才是硬道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必须先是一个经济强国。而随着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的进程,体制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的第三产业在逐步成为产业主体,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一年年国家的不断发展,我们的GDP也在逐年飞速上涨,国际地位、贸易影响力也在全球不断上升。
虽然经济是一切发展改革的基础,可是改革只改经济也是远远不够得,一个大国的各方面的逐步强大才能真真正正的称为强国,而这一次的改革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就教育文化的改革我们也有深刻的体会,比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也会促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对老百姓每个人不同岗位的福利与保障。党中央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我们从能吃饱的生活到小康生活,从小康生活也会提升到更优异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的收益者。
我们的贸易现在正在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合作,国际关系也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每一年我们都看着我们的祖国在一天天繁荣昌盛,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伟大民族复兴也在越来越近,中国的曙光不远了,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是我们成为祖国未来主人的基石。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四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入选理由 深刻阐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是中共中央在全面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大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体现出我国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行动纲领和总依据。
主要内容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五
为什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社会思潮是多样化社会思想的突出表现,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作为社会气候的“晴雨表”,社会思潮对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是一种客观存在,企望思想文化“纯而又纯”,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和共同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各种社会思潮潮起潮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第一,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思潮的性质和发展运动规律。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第二,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结合起来。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度和影响力。第三,要积极稳妥地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一方面要讲原则,对错误的思想观点,决不能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讲政策,注意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多做工作,积极引导;对学术问题,要贯彻“双百”方针,提倡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对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法上坚持以理服人。
为什么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文化改革发展的动力?
《决定》把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因为,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个动力源泉,一是改革,二是创新。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
化生产力,才能焕发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激发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只有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改革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改革成效日益显现。事实表明,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同时,还要看到,文化领域不少方面受传统体制影响还很深,加快文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进展。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确定的目标,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力求取得新突破。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重视文化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这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但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大胆突破。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持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文化发展水平上胜人一筹。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一是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文化创新投入主体、实施文化创新项目主体、文化创新成果转化主体。二是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特点和科技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文化产品内容形式创新。三是要加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发掘和利用,积极借鉴各国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时代性。四是要大力营造鼓励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努力使创新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发展的最强音。
为什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问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自己的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我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及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在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丰富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新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总要求,并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了部署。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符合科学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六
——摘自《光明日报》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宪法日制度 ●宪法宣誓制度
(二)完善立法体制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制度 ●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 ●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 ●建立健全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 ●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
●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 ●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 ●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 ●探索涉及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
●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
●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 ●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
●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撰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
●依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行业自律制度 ●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
●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加强互联网立法
●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 ●加强社会组织立法 ●制定社区矫正法
●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 ●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 ●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等法律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完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 ●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 ●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 ●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 ●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推进综合执法 ●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对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 ●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拓展审计范围
●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推进和完善政务公开 ●推进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一)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制度
●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健全公、检、法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
●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
●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 ●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讼行为的惩治力度 ●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完善审级制度
●完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 ●强化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监督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
●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健全受理、分流、查办、信息反馈制度 ●明确纪检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
(三)推进严格司法 ●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司法公开 ●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
●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权保障
●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制定强制执行法,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
●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 ●对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
(六)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 ●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
●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
●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职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建立以案释法制度
●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 ●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 ●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 ●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调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完善仲裁制度 ●健全行政裁决制度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
●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一)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
●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畅通法治专门队伍内部和外部交流渠道 ●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
●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 ●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
●完善法治专门人员的职业保障制度,建立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 ●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
(二)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
●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发挥律师协会自律作用 ●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 ●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
●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 ●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建立激励法律服务人员跨区域流动机制
(三)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 ●打造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一)坚持依法执政
●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坚持政法委员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政法机关党组织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
(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着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
(五)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深化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 ●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 ●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明确执法责任 ●健全军事法制工作体制 ●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 ●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 ●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
●建立官兵的法律知识普及体系,强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 ●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军事法治理论研究
(六)依法保障“一国两制” 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规 ●加强内地同香港和澳门、大陆同台湾的执法司法协作
(七)加强涉外法律工作
●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强化涉外法律服务
●深化司法领域国际合作,完善我国司法协助体制 ●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七
俗话说,“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在现代社会,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的治理,都与法律息息相关。可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是否今天才有依法治国的思想呢?不是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法家,是主张“以法治国”的学派。它主张轻罪重刑,主张用“严刑酷罚”来治理国家,比如以前的棍刑、凌迟,斩首,现在听起来都让人毛骨悚然。当时法家的“法治”本质是人治和专制,皇帝说什么就是说嘛,皇帝就是法,就是王法。与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很大的区别。显然现在的法律才是科学和人性化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把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揭示出搞好法律实施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作用,为如何加强法律实施提供了基本遵循。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定出一部好法律不容易,而将之实施好更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社会上不遵守法律规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法不依现象存在,说明法律实施仍有待强化。“如果有了法律而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的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当前,我国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有法可依”向着“有法必依”迈进。唯有把法律贯彻实施到社会之中,以法律定纷止争,才能充分发挥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应该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政策和方针,应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心得体会(二)
虽然时值深秋,但刚刚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却让很多人感到,中国迎来了一个春天——法治的春天。
一份旨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法治本身。这是因为,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法治就是框架、是轨道,决定着运行的方式;对于一个现代政党,法治也是手段、是规范,决定着执政的效能。从这个角度看,这次会议的“红利”,将有一个持久而深沉的释放。
党的中央全会专题研讨法治,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翻开并不久远的报纸就能发现,过去全会的议题,涵盖改革、党建、文化、社会等方面,而此次全会,无疑把法治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级目录”的水平,这本身就意味着法治尊严的彰显。而全会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总目标之一,更是从根本上肯定了法治的基础性作用。
法治尊严的提升,最重要的一点,是党与法关系的理顺。2012年12月4日,十八大召开还不到一个月,习近平就在纪念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的一次大会上强调,“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此次全会,再次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而具体的规定更显扎实,比如,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再如,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不可动摇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前提下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是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法治尊严的提升,最基础的一点,是法治“全链条”的收紧。细读全会公报可以发现,在依法治国总目标、总原则,重要性、必要性的阐释后,其实是按照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方面在安排,这包括了法律从制定到生效的全链条。无论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还是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无论是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还是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法律各项体制机制的全面完善,也让法治本身更有刚性、更具权威。
法治尊严的提升,最根本的一点,是全社会法治信仰的形成。“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其实,人心也是最大的法治。全会《公报》中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让人想起卢梭的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中。”一次备受关注的中央全会,其实也是一次法治的启蒙。全会公报中大量“全民守法”的内容,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相互呼应,推动法治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法学家拉德布鲁赫曾言,“法律秩序关注的是,人类不必像哨兵那样两眼不停地四处巡视,而是要能使他们经常无忧无虑地仰望星空和放眼繁茂的草木。”的确,法治的尊严,是从对恶的约束和禁止中来,更是从对善的保护与倡导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宣示法治尊严的同时,让每个人都更有尊严。而这,或许正是四中全会最深沉的意涵所在。金秋十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圆满收官,又迎来了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会议将对依法治国做出顶层设计,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三)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新华社评论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性也在于实施。法律从制定到实施,是实现立法意图、体现法律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紧紧抓住实施这个关键环节,下大气力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把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揭示出搞好法律实施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作用,为如何加强法律实施提供了基本遵循。
法律制度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衔接。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与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效的法治保障体系,通过法律实施这根“红线”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整体。社会对法治的感知和理解,集中于法律的实施环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的实施最能集中体现法治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制度的执行力。同时,搞好法律的实施对于增强公众法律意识、树立全民守法观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定出一部好法律不容易,而将之实施好更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社会上不遵守法律规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法不依现象存在,说明法律实施仍有待强化。“如果有了法律而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当前,从“有法可依”向着“有法必依”迈进,是我国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本要求。唯有把法律贯彻实施到社会之中,以法律定纷止争,才能充分发挥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
各级政府是行政执法主体,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对推动法律实施意义重大。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利益主体多元、利益纠葛交织、社会矛盾多发。只有因应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避免职能错位、权责不清、管理缺位、执法偏袒、滋生腐败、与民争利,确保政府一切活动都在法制框架内开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承担起维护公共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责任。
法律的实施要确保公平公正,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政府权力运行规则,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规范行政裁量权,明确责任主体和运行流程,从而避免行政执法错位、越位、缺位,既杜绝多头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等乱象,又使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受到严厉惩处,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使全社会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人民群众对行政权力的决策、执行、结果等各个环节都能了解,有助于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法律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其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特别是法治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法治水平和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加强法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的信仰,带头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争做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模范,带动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引领人们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随着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律制度必将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在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前进。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
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清明政治生态的有力保障。推进依法治国,应科学立法不留“死角”,应严格执法不分“对象”,应公正司法不出“冤错”,应全民守法不越“雷池”.科学立法不留“死角”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这就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对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科学的法律体系既是对我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充分补充,也是对全体人民行为的有效约束,更是对公务员人员依法行政的有力保障,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必将营造出“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严格执法不分“对象”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执法是关键,确保把权利关进“笼子”.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执法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分“对象”,不搞“态度执法”、“关系执法”,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罚,处罚有据,真真正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公正司法不出“冤错”
古语云“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防止冤假错案发生的必然要求。司法机关应该从执法理念、素质能力、工作作风、制度落实等方面严格要求,对司法问题的关键岗位、环节,进一步严密制度、规范程序、严格标准,完善涵盖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活动全部环节的“制度链”,努力预防和减少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现象出现。
全民守法不越“雷池”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八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启动36项行动的决定(2013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铜仁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把握时代趋势,顺应人民期待,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总书记所作重要讲话,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省委书记赵克志的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贵州省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全面、系统、准确地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结合各地实际和各部门工作职责,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决定》提出的60条改革任务和省委《实施意见》明确的502项改革举措贯彻落实到位。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定改革信心,凝聚改革共识,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举措的基础上,立足铜仁实际,更加积极推进铜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探索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紧紧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一子落而全盘活”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大胆先行先试,奋力开创铜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新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和“六个紧紧围绕”的总要求,切实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突出激发市场活力导向,突出推动城乡统筹导向,突出扩大对外开放导向,突出利民富民惠民导向,用5年时间,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突破,在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上取得突破,在加强社会治理上取得突破,走出一条赢得体制优势、具有铜仁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到2020年,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委部署的目标任务并取得决定性成果,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同步小康铜仁“中国梦”创造可靠的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行动。必须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同时,把遵循“顶层设计”和鼓励“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不等待、不观望、不犹豫,迅速启动符合中央精神、具有贵州特点、切合铜仁实际的相关改革措施,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改革开放成果。
为此,中共铜仁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结合铜仁实际,从2014年起先行启动36项行动计划。
一、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
1.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三年倍增行动计划”,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股,鼓励各类资本注册经营,鼓励外来企业投资入驻。一手培育自有战略投资者,放活做强地方国有控股投资
公司,提高经营城市、经营资产的能力和效益;一手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共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增值空间。采取吸引企业会员等办法,增资做大地方国有控股担保公司;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杠杆作用,设立市级再担保公司,创建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省(市)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标准厂房、创业孵化园、外出人员返乡基地,运用“3个15万元”工程扶持政策,广泛培育微型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发展大户经营、创建家庭农场,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做活乡村能人经济。
2.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实施“要素市场培育行动计划”,在中心城区规划建立辐射武陵山区的人才服务市场、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用地市场,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各类公共产品采购、公共资源拍卖市场化,尤其是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招标、挂牌、拍卖的市场化。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依法查处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行为,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3.丰富提升商品市场。实施“城乡商贸升级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大型商贸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大型工业产品交易市场、大型零部件交易市场、大型机械设备交易市场,重点培育汽车、家具、建材、石材、机电产品等一级产品批发市场;放活做大粮油、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畜牧水产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合理布局箱包、服饰、鞋帽、农资、日杂、五金等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超市和各类连锁店、直销店。配套建设生鲜品冷藏和工业品仓储设施。推动杂货店、沿街店面、马路市场、零担叫卖升级换代,鼓励设立各种网上门店。
4.繁荣发展服务市场。在中心城区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基地,大力推进咨询服务、信用服务、融资担保、会计审计、财政税务、法律仲裁、贸易运输、会展、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广告等中介服务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在铜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建自主品牌。
5.加速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电子商务创新服务平台,普及中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支持骨干企业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设网店、发展网上贸易。利用知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销售铜仁特色产品,宣传铜仁旅游资源。发展社区电子商务,向城镇社区提供社会管理、家政服务、便捷购物、投递配送等便利电子商务服务。配套建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按照电子商务交易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包装水平和生产规模。
6.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适应通道建设、城市拓展、工业发展的需要,在高速公路沿线、铁路站场、机场、港口等重要节点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特种货物、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鼓励邮政企业深化改革,做大做活快递企业。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覆盖城乡的物流配送体系。
二、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7.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编制实施就地就近城镇化专项规划,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依托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各类产业园区,强化功能配套和产业支撑,推动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允许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租赁、入股、转让等方式依法进行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准入、风险评估和监督保障制度。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构建符合农民合理需求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林地使用权、森林和林木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的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行为。
8.理顺市、区(县)管理体制。在认真落实全省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市、区(县)事权、财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支出与办事相对应、激励与约束相协调的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科学界定市级统筹权、区(县)级自主权、项目实施权,充分调动市、区(县)两级积极性和创造性。
9.优化土地出让方式。对全市经营性土地“征收、储备、开发、供应”实行全程、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的土地市场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净地”出让,强化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
10.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原则,推进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人口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民生保障规划“六规合一”。强化规划工作职责,加强规划编制管理,优化规划审批流程,严格规划监督。制定和实施《铜仁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对中心城区进行规划分类管理,通过实施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风格、色彩等指标管理,确保“建新城、疏老城”的思路得以体现和落地,城市特色得以传承和提升。将农村纳入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划小城镇,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集中建房。
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11.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按照开放倒逼改革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服务体系、缩短办事流程、增强对接能力,全力营造重商、亲商、助商的发展环境,把铜仁打造成为资本由东部、中部向西部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行市县领导带队招商、专业部门招商、以商引商、商会招商,完善招商引资代办服务机制,支持区(县、开发区、高新区)委托专业招商公司代理招商、授权园区开发公司整体招商。优化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机制,根据实施进度、投资强度、产出水平、赋税贡献对投资项目给予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对引资主体给予符合规定的物质奖励。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土地利用监管机制,清理回收项目建设闲置土地,确保招真商、招好商。
12.提高开发区承载能力。推行开发区托管制度,理顺开发区体制机制,赋予开发区必要的区域发展统筹权、自主权,推行开发区政策超市、金融超市、全程代办等服务方式,增强开发区组合资源、吸引投资、配套服务的能力。盘活管好开发区经营性资产,创新开发区建设、招商、运营、管理模式。创建大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强碧江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大兴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放活其他省(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鼓励区县合作发展“飞地园区”。
13.发挥文化旅游业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作用”和“先行效应”。发挥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整合机制和创新效应,理顺景区管理权与经营权,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统筹景区资源一级市场、放活景区资源二级市场,激活投资主体,增强发展动力,使旅游业在吸引外来投资、聚集外地旅客、提升城市品牌、增值城市财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应。
14.改善对外开放的配套服务环境。设立铜仁海关、航空口岸、无水港和出口基地。建立水、茶叶、食品、石材、建材、特种设备等专业检验检测机构。逐步建立适宜总部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市域外企业在我市设立企业综合型总部、区域性总部、职能型总部;扶持市域内现有总部企业发展;引导总部在市域外的企业在我市新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或将已在我市设立的分支机构改制为总公司。
15.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引银入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来铜设立分支机构及后台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推动组建城市商业银行。规范发展融资租赁、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农户信用担保和联户担保体系。创新产业、产品保险新模式,扩大金融保险覆盖面。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6.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稳步推进政府机构优化组合,优化部门内设机构,明晰工作职责和权力边界,提升行政效能,强化责任追究。
17.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事项“减、转、放、免”工作,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并联审批,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逐步实现所有审批服务全部网上办理、电子监察实时监控和审批信息部门共享。
18.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调整中心城区和县城行政区划管理,建立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区域设置和管理体制。有序推进撤乡建镇、撤镇建街道办事处、撤村建社区工作,支持德江、思南撤县建市。优化重组县城区周边部分乡镇(街道),整合部分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的乡镇,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小城镇体系。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开展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赋予与其常住人口、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限。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统筹要素资源、经营城镇土地、发展特色园区、优化社区设置,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19.深化国有投资公司改革。理顺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放活国有投资公司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行主要经营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制,推动国有投资平台公司向实体公司转型发展。按照政府性融资、公益性投资、经营性项目分类管理、分类考核的原则,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推进公共服务外包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机制,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21.深化城市公共交通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合理补偿、平稳推进、保障服务”原则,加快改革现行公共交通服务经营管理体制和营运模式,逐年增加公交车、出租车投放,提高公交车服务水平,加强出租车运营管理。
五、推进民生事业创新发展
22.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探索建立增加扶贫投入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杠杆作用,整合使用各类项目资金、社会资金、信贷资金,破解扶贫资金瓶颈。组建市县两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公司。健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完善集团帮扶、定点帮扶机制。健全贫困人口识别、动态管理和贫困统计监测制度,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扶贫资金合理分配、有效监管和扶贫绩效科学考核机制。
23.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去行政化,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升高等教育应用型办学水平,拓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探索多元主体的混合制办学体制。实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机制,实行学区管理制度,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建立管、办、评工作新机制,推行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制和定期交流制度,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工作激励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农村、乡镇、县城、中心城区学校布局,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保障教育投入,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4.完善就业创业机制。建立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培训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组织领导体系,构建平等竞争、结构合理、运作科学、充满活力的新型创业机制,让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带动就业的人数占新增就业人数的比例大幅增加。
25.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县以上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协作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鼓励区县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推进卫生监管体制改革,实施民营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安全放心的医疗卫生环境。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创新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模式。
26.创新文化体育惠民载体。深化文化体育产业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育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有效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以“乡村舞台”和“社区舞台”为抓手,建设村镇、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27.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各项权利和发展机会。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新模式,鼓励发展公办、民办养老机构,鼓励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28.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管理机构,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纳入项目审查的工作流程,进入政务服务的办事窗口;探索引入第三方和新闻媒体参与评估,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在重大改革决策出台前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论证,加强对改革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的阶段评估,切实做好改革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29.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整合社区管理资源,加快推行城镇社区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民情联系无遗漏、社会信息底数清、服务管理零距离、社区管理无盲点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确保社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加强对社会服务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努力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自治水平。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30.完善生态考评体系。坚持科学发展导向,落实“生态红线”,探索将生态指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考评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问责制和约谈制度。
31.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坚持把生态资源作为铜仁重要的战略优势,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实国家生态功能区政策,强化生态环境立法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努力创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八、建立鼓励创新、保障改革的激励机制
32.加强对改革的领导、推动和保障。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领导改革、推动改革、保障改革的工作机制,强化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把改革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支持政协依照章程履行职能,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入推进法治铜仁建设,增强全民法律意识,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的热潮,营造支持改革者、鼓励干事者、宽容失误者的良好氛围。
33.加强对改革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敢于担当、善于改革的发展型干部。改革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真正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脱颖而出、干事创业、有为有位。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试点工作。围绕创建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创新示范市的目标,健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政策体系,建立面向市场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机制,实施“铜仁英才”计划,千方百计招才引智、广纳贤才,为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4.加强对改革的作风保证。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良好的作风推进各项改革。深入实施以“扎根基层贴近民心、建强堡垒凝聚民心、同步小康永固民心”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党建”工程,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深入开展“干群连心·同步小康”活动中掌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改革意愿,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以改革的实绩造福于民。
35.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支持鼓励基层和群众大胆改革探索、大胆先行先试,及时总结基层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群众工作中心建设为基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向基层群众取经问计,引导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不断凝聚和传递推动改革创新的正能量。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九
——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心得
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举措,并鲜明地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自从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文件,自己的觉悟提高了,眼界开阔,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更加明晰了,感觉我党总能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愧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党。文件对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分析的全面而透彻,高屋建瓴,读后令人豁然开朗,毛塞顿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清楚明白。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把社会和谐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鲜明地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这一深刻的认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科学理念和富民兴邦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部署,提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和谐社会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又将进行一次新的长征,这次长征虽然时代不同,条件不一,但是难度一点也不比战争年代的长征轻松,同样会遇到艰难险阻,我们必须满怀信心去面对它、战胜它,经受新的考验,创造出新的业绩。
构建和谐社会,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体现。并抓住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个原理,对于人类社会的一个时代是普遍适用的,决不会有什么例外。党优良传统的群众观点是,第一,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对人民负责和对党负责是一致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先作人民群众的学生,然后才能作人民群众的先生。这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个观点体现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在首位,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定,始终坚持把发展目标锁定在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这是党的根本宗旨所要求的,也是当前形势所需要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的权益逐步得到保障,一部分人过上小康生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上是有差距,贫富悬殊也是存在的,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之间,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虽然不是根本性的,但也是存在的,甚至是会转化的。我们必须清醒地、客观地看到,必须加以解决和协调。目前,物质文化的差异、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上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已经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所以,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当前形势所需要解决的任务。当然,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并不奇怪,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会出现。社会就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只要解决了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构建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一定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到真真切切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真心支持和拥护,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人民、人民利益放到了历史应有的位置,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观点的再现。也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现。我相信,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真心诚意地依靠群众而不是依靠帮派;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以权谋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能够建成。“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局面”一定能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要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最重要的还是要努力学习。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我们才能拥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术,从而完善和发展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响应祖国的号召,自觉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当中。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十
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8年4月30日)
为推动全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起点上,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新时代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奋力当好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实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和根本行动遵循。加快推进新时代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用活上下功夫。要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和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是总书记对广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对改革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要深刻把握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自觉用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统领全省改革工作,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二)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改革开放是广东的根和魂。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取得的辉煌成就,关键在于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实现综合实力历史性跨越,最根本的动力是改革。当前,广东面临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整体水平不强、营商环境优势相对弱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治理形势复杂、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增强改革定力,强化改革使命担当,持续向深化改革开放要动力要空间、要效益要质量,奋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
(三)切实增强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走在前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全省干部群众要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先行者敢为人先的改革勇气和精神,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遵循改革的大逻辑,把握改革的大趋势,不断深化对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新起点上继续探索创新,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领导
(四)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改革决策部署,统筹推动各领域改革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用力。各级党委要善于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要严把改革方案审核关,做好下级改革方案备案审查,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按照中央顶层设计扎实有力推进。
(五)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体制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有关部署,建立完善科学领导和决策、有效管理和执行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体制机制。畅通改革运行机制,完善领导小组统筹、专项小组分领域负责、牵头部门具体实施、改革办综合协调的分工体系。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强化组织协调能力,建立完善改革议事决策制度,规范改革工作机构设置,配强配齐改革工作力量,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要有得力的领导和人员专门负责改革,有力支持推进各领域改革。
三、正确把握新时代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
(六)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加大攻坚力度,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开创广东深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七)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改革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率先取得突破。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机制,加快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军地在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和医疗服务等领域的统筹发展,建立军地共商、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的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支持省内重点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探索实施柔性引才政策,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深化国际人才管理改革,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推进公务员聘任制和分类管理改革。完善以产权保护为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省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探索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国有企业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
(八)加快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把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牵引,围绕转变和优化职责这个关键,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实施行政管理事项全流程革命性再造,健全行政审批和服务标准化体系,建成省级统筹、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权责清单事项,将贴近基层和群众的管理服务事项交由下级政府承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实施信任审批、并联审批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水电气、流通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能源综合改革力度,破除各种形式的垄断和市场壁垒,加快建设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加强和创新政府监管,探索实行综合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新模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按中央部署加快党政机构改革,推动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围绕强化公益属性目标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除仅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外,原则上取消行政级别,按照有利于激励人才原则,完善改革后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
(九)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注重“两个大局”,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体制对接和制度创新,完善市场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化教育、医疗、人才、社会保障、生态等领域合作,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广东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率先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主动参与南海保护与开发,共建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合作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合作机制,推进总部基地建设,鼓励境外机构落户,提升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水平。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平台,加快建设贸易强省,持续推进外经贸战略转型。
(十)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改革,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深化农垦改革。探索创新财政扶持模式,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各类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组织。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构建引导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域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十一)加快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围绕打造“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以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制度为抓手,实行差别化的人口、财政、投资、产业、用地等发展政策,推动实现各区域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探索行政区划改革创新,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和行政区划结构体系。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按照适度超前、互联互通、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原则,大力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健全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相挂钩的区域生态补偿体制。健全区域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加强产业共建及教育、科技、人才等帮扶力度,完善园区共建利益分享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深化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强化与区域功能定位、人口分布相适应的省级统筹机制。
(十二)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以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统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促进乡镇(街道)治理和城乡社区治理有效衔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推行非户籍常住居民及党员参加村(社区)“两委”选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网络生态治理。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创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快扶持培育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在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监管、加强行业自律、调解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
(十三)加快完善民生保障体制。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激发重点群体增收活力,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机制,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加快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三医”联动改革,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进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拓展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完善专项救助制度,在重点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基础上,将专项救助向低收入家庭延伸。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供应新模式。
(十四)加快建立绿色发展体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完善促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健全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形成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机制,探索共享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构建绿色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推进“多规合一”,推动形成全省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制定实施海岸保护与利用综合规划。高标准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鼓励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探索通过租赁、置换、地役权合同等方式规范流转集体土地和经济林。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制度。探索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推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体制改革,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加快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建设。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
四、鼓励支持基层探索创新
(十五)更大力度推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坚持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的战略定位,抢抓历史机遇,加大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深圳经济特区要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标杆为目标,加快建设全球中心城市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擦亮经济特区“金字招牌”。珠海经济特区要按照生态文明新特区和国际宜居城市标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成为广东改革发展的重要一极。汕头经济特区要充分利用民资民智和侨乡资源优势,大力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积累发展优势,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全省各地要树立特区意识,以特区标准和要求加快改革发展。
(十六)加强改革试点探索。鼓励各地各部门先行先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探索实践。抓好中央部署广东的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改革试点,试点到期后,按要求及时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或有关部门提交试点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报告。认真谋划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乡村振兴综合改革、“数字政府”综合改革等省重大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示范引领作用。完善试点评估总结和经验复制推广机制,试点牵头部门及时组织试点地区开展阶段性评估和终期评估,并向本级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报告。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加强复制推广,由点及面形成改革总体效应,及时上升为制度成果。建立试点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对内容宽泛、久试无果的改革试点,及时清理规范。
(十七)加大力度打造改革品牌。树立改革品牌意识,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加强系统集成,不断取得更多制度创新成果,打造有广东特色和亮点的改革品牌。各级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每年制定实施培育地方改革特色品牌计划,组织评选推介优秀改革项目。对各地各部门改革探索经验做法被中央主管部门向省外复制推广或上升为政策制度的,予以嘉奖。
(十八)坚持开门搞改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作用,拓展社会各界参与改革决策、评价的途径和方式。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要求,各地各部门印发的改革方案,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等依照规定不能公开的外,都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探索建立省委改革决策咨询专家库,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领导干部、国内外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咨询专家。鼓励各级党委、政府选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改革,开展听证、公开评议、第三方机构评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推动改革。
(十九)完善改革容错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制度化、可操作、真落地、见实效的容错纠错和改革激励机制,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科学实施容错容误机制,重点解决“不作为”“不敢为”问题。制定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政策文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各级干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绩效考核权重,突出对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和结果运用,大胆提拔任用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强化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导向。
五、建立健全推进改革工作机制
(二十)强化各级各部门抓改革责任机制。压实市、县党委抓改革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亲自部署改革任务、亲自协调推动改革落实。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委书记向上级述职时,要把履行改革领导责任、亲力亲为抓改革的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各改革专项小组和改革牵头部门抓本领域本部门改革的直接责任,加强对改革任务的统筹协调、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督促落实和总结评估,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改革举措顺利实施。
(二十一)完善改革研究谋划机制。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改革谋划,找准改革着力点,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改革调研,前瞻性开展重大改革课题研究,加强改革政策储备,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各级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每年初研究提出年度改革工作安排并抓好落实,及时选取重点专题在领导小组会上听取情况汇报。(二十二)建立健全改革统筹推进机制。各级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要建立完善改革议事协调制度,统筹推进跨领域跨部门重点难点改革,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联系重大改革项目制度,落实改革责任清单,牵头组织各方面力量实施重点改革攻坚。建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联系点,搭建省市县改革协调联动平台,加强改革交流培训,加快形成全省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改革的工作格局。
(二十三)加强改革督察落实机制。强化各级党委改革督察职能,加强改革督察力量,完善改革督察制度,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改革督察工作格局。组织开展重点改革专项督察、改革文件贯彻落实全覆盖督察、地方改革交叉督察、群众评议、第三方评估等多种形式的督察。建立改革情况通报制度,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定期总结和通报各改革专项小组以及各地各部门完成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情况。探索建立改革督察专员库,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不定期开展改革督察。突出对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情况的督察,对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严肃问责。
1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 篇十一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贯穿全会的鲜明主题,也是全会决定的突出亮点——
增强文化自觉 树立文化自信
这是一篇与时俱进的文化宣言,这是一幅着眼长远的宏伟蓝图,这是一份关注民生的行动纲领。
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对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一切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和探索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全会着力回答的历史命题,成为决定最突出的亮点之一。
决定旗帜鲜明地指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决定浓墨重彩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回答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蕴含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决定突出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文化的视角拓展、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力量都要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上来。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决定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用鼓舞人心而求真务实的笔触,勾勒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辉煌前景——
“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决定从国家层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与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大提出,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此,决定规划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决定明确提出的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充满了一个个新论断、新思路、新举措。
这一奋斗目标,是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而制定的目标。
决定认为,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遵循以下重要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科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的文化建设基本经验,分别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
顺应各族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愿望,全会决定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充满了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
开启奋进新程 铸就文化辉煌
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社会主义事业齐发展。
决定牢牢把握历史和人民的厚望和期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重大措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体”。无论什么样的“体”,都必须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
决定首先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阐述和部署,并将这方面的总体要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篇。全会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这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决定突出强调的一个重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从4个方面作出了工作部署,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正确创作方向是文化创作生产的根本性问题。决定指出,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最主要的领域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艺作品、网络文化。决定分别对这些领域作出工作部署——
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
决定还提出,要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求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决定提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决定围绕4个方面提出了一项项周密细致的政策——
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
决定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决定作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建设需要的部署——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扩大文化消费: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这些年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从根本上说得益于改革创新;今后文化发展要实现新的更大跨越,归根到底还要靠改革创新。决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
积极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
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决定提出,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决定按照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要求,围绕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等3个方面,对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作了具体安排,充满着一个个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决定最后一部分的表述言简意赅、富有新意,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决定强调,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决定这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重要论述,更是引人注目。
金秋十月丰收的馨香飘拂神州大地。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中国共产党以更加坚定、自信的姿态,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征程,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创造新的荣光,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推荐阅读: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心得体会07-2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11-05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11-25
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感悟06-11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12-06
中共中央宣传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