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药材汇报(精选10篇)
1.振兴中药材汇报 篇一
乡村振兴之组织振兴情况汇报
市委组织部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发展的“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着力健全工作机制。
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不断提高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一是抓好前期工作调研。由组织部副部长带队,分五组下基层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以座谈了解、实地察看、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党建促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及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提供参考。二是推行“1331”党建工作机制。建设一个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抓好农村骨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建设;推动实现“两增收一美丽”目标;构建一套运行顺畅、效果良好的农村工作机制。依托民富中心服务网络建设,组建民富商务公司,建成XX个村级民富中心网点,构建紧密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落实责任、考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XX市委和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党建促乡村振兴具体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及完成时限,每个季度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把工作抓实抓牢。建立乡镇书记抓基层党建问题、责任、任务“三张清单”,乡镇书记分别挂钩联系1个先进点和1个后进点、领办1个党建项目、培育2个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头人,每年至少打造1个组织工作特色项目,持续推进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创新增效。将乡村振兴工作列入一线跟踪考察干部范围,激励广大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踊跃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培育典型帮扶转化。市财政每年安排xx万元党建专项经费,通过筛选培育一批硬件完善、软件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党建重点示范村,着力将联系点打造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基层党建的示范标杆,示范带动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提升。二、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x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xx人选择“生活富裕”,占xx.x%。(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x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xx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
在x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xx人、xx人、xx人,分别占xx.x%、xx.x%、xx.x%。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xx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x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xx人、xx人,分别占xx.x%、xx.x%。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xx人,占xx.x%。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三、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
(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xxxx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xxx家,省重点龙头企业xx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xxxx家,同比增长xx.xx%。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武昌鱼、蓝莓、xx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xxxx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xxx个,示范点xx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xx个,总数达xxx个,同比增加xx个,增长xx.xx%。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鄂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中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xxxx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xx万吨,综合使用量达xx.x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x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达到xxx%。全市有xxx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到xx%以上。
(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
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xxx%,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市对乡风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
鄂州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全域覆盖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四、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x.x亩地的小麦,产量xxx斤,毛收入xxx元,投入成本xxx元(整地xx元、种子xx元、化肥xx元、收割xx元、农药xx元),人工未计,亏本x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xx.x%。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
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湖北省xx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赖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行烘焙处理。(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
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xx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五、几点建议
x.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一是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时,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加大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行合理引导,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裕。
x.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一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聚集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三是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做响“武昌鱼”、“xx湖”两大品牌。用“一条鱼”、“一个湖”带响“梁道”、“梁心”等一批产品品牌。
x.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增加民生投入,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重发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快乐农业等,使农业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新产业新业态。
x.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振兴技术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进一步细化扶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2.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篇二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已建成2个农业方面省级众创空间-旺多星创天地、闲来先得星创天地。二是发展农业类企业。我县已有4个农业科技小巨人:。三是完善科技特派员体系。选派本土科技特派员53人(含12名网络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3场。对玉米、小麦、棉花的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等进行培训3次,培训农民300人次以上。
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选派50人以上的本土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按要求实现了全覆盖。
三、鼓励引导县城人才下乡服务。
3.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篇三
一、基本情况
xx镇是xx市xx区下辖14个乡镇办事处之一,位于阜城西南10公里。全镇下辖6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其中出列贫困村4个(xx村、xx村、xx村和xx村),非贫困村4个,自然庄142个,土地面积46.42平方公里。
xx镇20xx年初建档立卡贫困村4个,贫困户1066户1801人,贫困发生率4.7%.20xx年底实现脱贫166户295人,20xx年底实现脱贫201户325人.20xx年底实现脱贫236户480人,贫困村xx村出列;20xx年底实现脱贫254户523人,贫困村xx村出列;20xx年脱贫163户297人,两个贫困村xx、xx全部出列;20xx年脱贫37户85人;20xx年脱贫5户1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0xx年我镇识别边缘易致贫户17户32人,通过政策帮扶20xx年全部消除风险。目前,我镇有脱贫户842户1630人,边缘易致贫户17户3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责任落实方面
xx镇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区工作部署安排,成立了镇村两级乡村振兴工作站,并设立乡村振兴专职副书记.20xx年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对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全面调度,协调各职能部门、村居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镇纪委、镇乡村振兴工作站通过日常督导,对部门及村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政策落实方面
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健康帮扶、教育帮扶、社会兜底保障等方式对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帮扶,确保脱贫户持续稳定脱贫,边缘易致贫户无致贫返贫风险。积极开展“回头看”问题清零等专项走访行动,聚焦脱贫户“一达线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全力做到动态问题整改清零.20xx年继续按照xx区基层基础业务精细化管理和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的要求,镇村细致开展“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工作,全镇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均制定因因人施策表并根据户上情况实时更新调整,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20xx年全镇共制定5550条措施,户均6条,目前各项措施均实施落实。
(三)工作落实方面
1、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织牢织密返贫致贫防护网。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xx镇始终坚持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全面部署,扎实开展常态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手段,强化动态帮扶措施,确保致贫返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早清零”。具体工作做法如下:
党委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要抓队伍,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xx镇每个村都配备乡村振兴专干,专人负责具体乡村振兴工作。二是强部署,凝心聚力促落实。定期召开乡村振兴工作调度推进会,亲自安排部署,压实镇村两级干部责任,确保工作到村、责任到人、措施到户。三是抓领导,强化乡村振兴组织保证。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镇村书记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压实各村各站所责任,努力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聚焦任务重点,强化工作落实。以镇村为主导、以帮扶干部为主体、以户为单元,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对所有一般农户、脱贫户及已纳入系统的监测对象开展入户走访。采取“看”生活状况、“问”政策落实、“算”家庭收入等方式对农户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再结合户情实际,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制定帮扶措施,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聚焦问题导向,强化整改成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紧盯家庭收入支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的硬性指标,围绕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逐户排查问题建立台账。边查边改,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和帮扶计划,明确责任领导及责任人,跟踪问效,对账销号,消除隐患,确保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高效保质完成此项工作。
健全帮扶台账,实行精准监测。对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及重点人群进行动态监测,各村居均建立防返贫致贫台账,通过持续化走访将所有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日常走访和上级反馈的有风险的线索户纳入台账管理。镇村乡村振兴站组织专班,对台账中的每一户进行入户核查,核查反馈线索以及户两不愁三保障具体情况,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7000元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任一项未达标,家庭确实困难的予以动态监测纳入,早发现、早干预,实现有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核查、有困难及时帮的`工作机制。
开展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xx年xx月份集中排查,共动员排查业务人员589人,其中村两委干部72人,驻村干部12人,帮扶联系人278人,基层网格员216人,乡村振兴专干11人。共核查农户9773户,42384人,其中入户实地排查8541户,37675人,通过电话核查1232户,4709人;排查出问题共77条,制定整改措施77条,现已完成整改77条。经排查,我镇不存在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隐患。
2、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积极申请到户产业项目。一是发展产业到户项目,带动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通过产业发展增收致富.20xx年产业到户奖补项目正在申请中,目前已申请147户,预计到户奖补资金51.795万元,持续带动产业增收。二是光伏产业发展情况.20xx—20xx年间我镇8个村居共建设光伏电站1210KW,全部确权到村,由村进行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20xx年xx—xx月,光伏帮扶共开发光伏公益性岗位和临时劳务人员184人,发放工资23.651万元。
3、稳岗就业方面,做好就业帮扶各项工作。一是开展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xx镇制定了《xx镇20xx年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考核管理.20xx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08人,工作岗位有生态护林员、护路员、环卫保洁员、沟河塘看护员等,每月每人工资约800元。目前工资已发放到4月份,5—6月工资正在公示阶段待发放到户。二是多举措多方位促进稳岗就业工作取得更大实效。通过开召开招聘会、政策宣传会、技能培训会等多方面宣传就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继续为居家就业的脱贫人口申请就业补贴、鼓励就近就业,实施20xx年一季度就业岗位补贴,拟申报脱贫户75人,补贴130280元;实施就业岗位企业帮扶补贴,拟申报企业3家,补贴22500元。为外出就业脱贫人口申请一次性交通补贴,做好外出就业的基础保障工作.20xx年第一批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补贴,拟申报42人,补贴21000元。
4、切实抓好教育帮扶,及时申报发放教育补贴。xx镇脱贫户、边缘易致贫人口中,共有在校学生151人。其中学前教育9人,小学56人,初中41人,高中9人,大中专23人,本科及以上13人,均享受到相应的教育帮扶政策.20xx年春季大中专“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共补助23人共3.45万元.20xx年春季学期xx镇中心校共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297人,总金额10.8875万元。学前阶段共资助82位学生,总金额3.6万元。
5、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一是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通过与民政、医保、残联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健全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应纳尽纳。截止到目前我镇未发现有新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但是也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监测工作,符合低保或特困条件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及时纳入,其中,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其它脱贫人口保持密切关注。截止到20xx年5月,xx镇共有低保人口696人,其中一类75人,二类245人,三类376人;共有特困人员(分散)供养人员267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3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82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39人。兜底保障政策均落实到位。
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上级共批复我镇衔接资金工程类项目6个,项目为:xx村李庄东大桥—宁庄桥道路修建,xx村郝庄桥修建,xx村前王郢桥修建,胡庙水厂桥修建,xx居王庄桥修建,xx居xx小学西桥修建,目前都已开工建设。
7、做好扶贫资产项目管理工作。在“三变”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核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资产,并建立资产管理台账.20xx年,xx镇村居资产收益项目共收益355.753926万元,带动608户脱贫户户均增收2909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效.20xx年继续开展扶贫资产管护及资产收益分配政策,持续带动脱贫户、边缘易致贫人口增收。
8、驻村帮扶助推工作落实
xx镇共有12家帮扶单位,分别是xx市国网供电公司、xx市市政府办公室、农业发展银行xx市分行、中石化xx分公司、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供销合作社、区工业协会、区交通运输分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协会、区检察院、区公路分局,结对帮扶8村。上级为4个出列贫困村共下派4个驻村工作队,12名驻村选派干部。xx镇为每个村配备1名班子成员2名站所长为驻点干部,配合指导村居开展各项工作。
4.乡村振兴实施工作汇报 篇四
一、20xx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
(一)坚持统筹谋划,强化精准施策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及时研究部署“三农”工作,制定《中共xx区委xx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举措〉的通知》(繁发〔20xx〕11号),印发《20xx年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繁农工组〔20xx〕5号),细化66项具体工作任务并明确责任单位。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镇村调研了解群众真实的诉求和想法,统筹协调“三农”工作。3月31日,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农业农村工作。10月21日,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面总结我区今年以来“三农”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全区先后召开了10次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调度“三农”重点工作,较好完成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巩固帮扶成果,促进有效衔接
一是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立乡村振兴局,落实相关工作。坚持“五个有效衔接”,牢牢把握“新政策不出,老政策不退”原则,坚持帮扶体系不变、工作力度不减,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健全暗访督查、闭环调度和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纳入区重点工作考评。
二是全面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及时印发《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的通知》,建立“四级网格”管理机制,设组级网格管理员1665名、村级网格管理员74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组织开展对全区农村居民逐户信息核查,进行数据比对,全面排查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等。全区排查确定8户21名监测对象,逐户制定并落实了帮扶措施。坚持立行立改,针对省、市乡村振兴局多轮明察暗访反馈问题,均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全部及时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持续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应纳尽纳、精准帮扶。
三是持续推进县域结对帮扶工作。重新遴选15个单位与xx县15个乡镇结对共建,确定8个单位为社会帮扶牵头责任单位,推进村级“点对点”结对共建,7名挂职干部延期留任至20xx年6月底,确保县域结对帮扶频道不换、步子不乱,保持力量全覆盖。突出重点,狠抓有效衔接。20xx年度拨付财政帮扶资金1600万元,连续5年保持增长。遴选3名干部、3名专业技术人员到xx县挂职交流。原帮扶产业项目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xx县大石乡、xx镇等青梅基地已销售青果4000余斤,帮扶初见成效。建立劳务对接协作机制,帮助4名xx脱贫人口在繁就业、100名xx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坚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对接交流117人次,社会捐资30.2万元,帮助销售1053万元xx县农产品。
(三)加大工作投入,推动五大振兴
1、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推动产业振兴
一是抓好重要农产品保障。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第一责任。建立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展示基地2个、智慧芜湖大米基地8个、定点加工企业2家。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3.49万亩,预计粮食总产约1.66亿斤。截至11月底生猪存栏2.31万头,出栏5.17万头。发展渔业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完成1.3万亩。开展农作物、水产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建立150亩青梅种质资源育苗基地和40亩xx长枣种质资源育苗基地。全区新增青梅种植面积0.61万亩,创建青梅科技示范园2家。
二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健康食品作为全区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方向,予以重点扶持,健康食品产业获评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全区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8家,省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1-10月份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33。28亿元。推动新港茶干、横山牛肉、平铺五华鸡等县级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依托同福集团、溜溜果园集团、宏庆米业、华园米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青梅、优质稻米2个全产业链的优势主导产业。开展“一镇一特”全产业链培育,繁阳镇繁联牌无公害鸡蛋和xx长枣、荻港香菜、孙村小磨麻油、平铺五华鸡、新港茶干、xx竹制品、横山牛肉“一镇一特”全产业链逐步形成。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家庭农场34个、农民合作社9个、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40个,4家企业获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
三是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省级平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指导xx镇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被省委网信办列入xx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印发《xx区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方案》,统筹智慧xx与数字乡村建设。“xx金土地智慧三农服务平台”“智慧芜湖大米”、中科院无人农场、数字青梅等一批智慧农业项目组织实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2%。与中科院计算所签订合作协议,在xx区建设以第三代智能农机为切入点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示范区,召开中科院未来农业伏羲论坛和智能农机作业现场会。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在新港镇高标项目中落实1000亩数字农田和200亩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利用试验示范。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100%。溜溜果园、华园米业获批20xx年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同福集团、宏庆米业申报创建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续报获批。
四是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同福集团在产业园建立1万亩的绿色蔬菜、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溜溜果园在产业园建立1200亩的青梅种植基地。加强大项目招引,总投资5亿元的中信博融联新能源70MW渔光互补一二三产融合示范、1亿元的xx长枣一二三产融合等项目成功签约。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农村电商发展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立区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和平方米区级物流快递中心,1-10月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4.35亿元,增长21%,培育申报2个网销额超1000万元省级农村电商示范企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争创xx慢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特色观光等新型业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加快平铺、孙村两个市级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步伐。出台《xx区“春谷人家”实施方案》,成立春谷人家联盟,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品质升级,组织推荐7家经营主体创建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截至10月份,共接待乡村休闲旅游游客154.2万人次。
2、以建强三农队伍为支撑,推动人才振兴
一是聚力引才留才。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区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党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印发《xx区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深挖本土人才资源,选拔6名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入镇级领导班子,积极引导知识青年、乡贤、退役军人、大学生等更好返乡创业。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委托培养工作,20xx年以来共与28名高考考生签订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就业协议。努力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20xx年3名经营主体负责人获得市第四届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之星”称号,全区共有14人获评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之星”,每人获1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基地落地建设。
二是聚力育才用才。每年组织15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20xx年完成新型农民职业培训154名。积极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用2—3年时间在每村至少培育3名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20xx年培育100名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建立“带头人+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机制,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用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推动广大农民与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在“云上”学习探讨、交流互动。选聘105名技术指导员,积极指导、培育524名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三是推进“信用+人才振兴”。注重多维度激活乡村振兴人才资源。按照1个总团和基层党建、乡村衔接、三农专家、企业联心、涉农金融、电商经济、法律政策等7个分团“1+7”模式,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服务团,建立“信用村吹哨、服务团报到”机制,聚合人才资源,开展送政策信息、送产业指导、送技术辅导、送知识培训、送项目支持、送服务协调“六送”活动。
3、以涵养乡风文明为重点,推动文化振兴
一是深化宣传教育。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宣讲190余场次,受众人数17200余人次。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演出70余场,参与志愿者300余人次,受众人数25000余人。建成以区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6个镇和经开区文化站为分馆的总分馆体系。推进农家书屋等建设,对外开展各类公共文化场馆文化惠民活动63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00%。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农村开展邻里守望、敬老救孤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共登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69个,志愿者2.3万人。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评选,塑造社会新风尚,全区共创成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4个,市级文明村镇22个。全区评选“最美庭院”322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农村占比超过50%,区级以上文明村占比62.86%,区级以上文明乡镇占比100%,农村学校获评省级文明校园1所、区级文明校园5所。在xx镇沈弄村试点“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激发群众积极性,推动群众自发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今年共举办各级道德讲堂活动40余场,深入道德教育引导。
三是推进移风易俗。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创建月度考核,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作用,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铺张浪费、攀比之风和享乐主义。切实加强村规民约规范化建设,实现村、社区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全覆盖。xx镇童坝村集体升学礼入选全省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4、以改善农村环境为抓手,推动生态振兴
一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区耕地化肥使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做好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回收率达8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74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推进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持续加强污染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持续抓好长江禁渔。建立五项机制,落实镇村包保、江段包保、市场包保等监管网络,实现长江禁捕全方位监管。
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已排查20xx年以来的农村厕所22228户,发现不能使用问题327个,已经整改266个,12月底前整改完成。下达分解了20xx年1300座年度目标任务,完成1443座,各镇、xx经开区均已建立后期管护体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7个行政村达到生活污水治理率要求,2个乡镇政府驻地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农村黑臭水体全部清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户集、公司收运、区处理”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域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开展乡村旅游线路及重点区域提档升级。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提升。完成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类、拆迁撤四类村庄分类,编制完成9个“多规合一”型实用性村庄规划。完成新造林面积4100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
三是深入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区级美丽村庄建设,已建成、在建省级中心村35个。20xx年度4个省级中心村已完成市级验收,待省级验收。印发《xx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对住户50户以上规划保留村庄,以“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全覆盖,20xx年度80个建设点整治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0.997公里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40.097公里,管理、养护、运营全面提升,公交一元票制区域内全面实施。
5、以夯实基层基础为关键,推动组织振兴
一是筑牢战斗堡垒。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制定区党建引领信用村扩面深化“1+3+1”方案,建立10家金融机构联镇包村、合作共建机制,通过抓机制、抓宣传、抓指导、抓过程,精准推进信息采集。全区70613户农户、48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采集和乡风文明评议已全部完成。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作用。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命名第一批区“两应”基层党组织25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个,精准指导96个村(社区)全面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派12名干部到2个乡村振兴村、1个红色村、1个后进村挂职。童坝村党委入选省级“五个好”村党组织,童坝村党委书记马如冰入选全省“皖美村支书”。持续深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提升基层党员依规履职、廉洁履职水平。
二是深化乡村治理。完善“基层党组织+‘三治’+壮大集体经济+信用村+数字乡村”治理模式,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与基层治理、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发挥信用治理撬动作用,在探索建立农户自评、村民互评、村组初议、党组织审议“双评双议”机制的同时,运用党员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自治载体,共同参与乡风文明评议,推进全省乡村治理示范区创建工作。xx镇东岛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立健全基层司法调解等纠纷调处机制,全区每个自然村均有1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村级“法治带头人”和法律顾问全覆盖。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和扫黑除恶斗争,全面完成“雪亮工程”二期建设任务。
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出台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奖惩办法和防错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完善风险防范机制。20xx年各级财政扶持资金1880万元拨付到位,扶持项目24个,完成12个,在建12个。1-10月份全区完成经营性收入1853.39万元,新增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3个。目前我区共有50万元以上的经营性收入经济强村26个,占比35%。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面消除。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村集体资产交易16宗、交易额286万元。
四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区70个村和4个涉农社区全部完成“三变”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新增耕地流转面积560亩。出台《xx区农村宅基地及建房管理暂行办法》(繁政办秘〔20xx〕23号),规范宅基地审批,发现存量违法案件4宗、受理信访案件1宗。出台《xx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繁政办秘〔20xx〕56号),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现状调查,东岛村、寒塘村、长寺村、八分村已开展集中盘活利用,通过土地增减挂盘活闲置宅基地104亩。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存在“上面拨款、下面办事”现象,主动参与意识还不够强。二是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完全发挥。还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少数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缺乏人才支撑。后备人才不足,缺少懂农业、懂技术的专业人才,缺少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人才。
三、下一步打算
5.乡村振兴示范工作汇报 篇五
一、集中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1、我乡分别于xx月xx日、xx月xx日召开两次“五大专项行动”专题会进行培训部署,乡直单位、各村分别对帮扶人培训10余场次,共培训600余人次。会议对监测户的精准识别、精准风险消除,以及脱贫户的精准帮扶、政策落实、资金使用、资料收集、工作推进和巩固脱贫成效方面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了培训,让广大干部进一步准确把握关于巩固脱贫成果的新政策、新要求、新部署,准确掌握入户走访、排查方式方法和内容,全面掌握五大专项行动的要求、内容、步骤。同时各村对网格员进行了培训,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强化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
2、大走访、大排查情况
我乡共五村,6304户农户,其中脱贫户1246户,监测户61户(包括20xx年xx月前识别边缘户55户)。截止20xx年xx月xx日全部走访完,帮扶手册目前已更新入户1307户,共排查出问题601个,问题主要是网格化管理、务工就业信息、人居环境、自来水安装等方面,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3、大整改、大提升情况
对于不知晓网格员的户责令网格员进行入户走访,熟悉了解户内情况,互留电话号码;对于务工就业信息发现错误及时向乡、村反馈更正人员、务工地点、电话号码等信息;人居环境差的帮扶人、村干部立即进行督促清洁,并要求网格员日常注意走访查看;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完成增压等配套实施建设,尽快投入使用,确保农户用水。走访中发现我乡大泉、团结两村各有一户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未上学的现象,原因儿童存在智力残疾,无法适应正常学校教育生活,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整改。通过整改我乡网格化管理水平、务工就业相关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
年初,我乡系统内边缘易致贫户55户151人,其中致贫风险为因病40户,因残11户,占全部边缘户的93%。经过xx月、xx月两次全覆盖大排查及住房、重病、低保、突发困难等专项排查,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一比对”程序,经多伦复核确认,新识别脱贫不稳定户3户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9人,共6户13人,其中因病3户,因残2户,因意外身故1户,xx月初死亡1户1人。1246户脱贫户、55户边缘户、6户新识别监测户,全部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已退休已调离等全部调整到位,全部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享尽享,同时落实动态跟踪管理,根据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检索政策“工具箱”,及时予以应对。根据实际情况,我乡绝大部分监测对象均为医疗花费较大或本身残疾导致发展能力不足,重点在医药费报销、促进就业、发展产业、社保兜底等方面予以帮扶。根据这种情况我乡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全乡建立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24个、三级网格208个,实行全覆盖网格化动态监测制度,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加强信息快速传导,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加强帮扶,确保不返贫、不致贫。
三、紧抓“两业”巩固民生之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我乡产业主要有林果种植特色产业、豆制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总体思路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林果特色产业、旅游服务业,依托豆腐小镇及安徽豆制品厂打造豆制品加工产业。今年申报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163户,xx月底兑现补贴45。7万元。由于我乡地里位置特殊,地域狭小,耕地稀少,受到城区、风景区、生态红线等规划限制,建设类产业项目一直没有突破,成为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我乡通过技能培训、介绍工作、提供就业信息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稳定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业,加大劳务输出。20xx年我乡脱贫户及边缘户就业人口1026人,与去年同期就业人数略有增加。我乡共有五村建有7座光伏电站,规范运营,管理到位,效益持续稳定增效,利用光伏收益共开发公益岗位145个,均按照公告-申请-评议-公示-聘用程序规范执行,制定公益岗位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制度,坚持按月发放薪酬待遇,及时公示收益分配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并利用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21个。
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资金拨付力度
截至目前县下达我乡基础设施项目6个,xx月下达衔接资金大泉村通户水泥路已完工,已拨款30万,整合资金xx村东套抗旱井9。5万元,也已完工。xx月下达整合和盘活资金项目3个,资金160万元,两个项目已施工,一个正在招投标,xx月份新下衔接资金一个正在招投标。
五、全力开展各级巡视督查问题整改
一是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和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我乡梳理问题1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还有不足。我乡产业项目规划实施受到地理及政策条件限制,防范返贫致贫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制定了整改措施五条,目前已整改到位;二是20xx年xx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集中排查问题整改,排查问题94项,建立了整改台账,明确了整改时限,制定了整改措施。截止20xx年xx月前整改完成。
六、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归档工作
我乡所有整理好的档案委托专业档案整理公司进行电子扫描,并要求保证如期通过验收后拨付服务经费,目前已全部完成扫描,正申请县档案馆验收。
七、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基层基础工作存在一定短板,主要体现动态更新不及时;二是网格化管理质量不高,作用不明显;三是我乡由于地里位置特殊,“三规”、资源限制,建设类产业项目谋划困难,实施更难;四是xx发展主导产业是旅游服务业,但多年投入不够,发展严重滞后。
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升网格管理水平。对村组网格员加强培训,实行定人定岗、定职定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网格管理责任。
2、完善基层基础工作。结合网格化管理和帮扶人走访,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做到动态了解监测户、脱贫户、一般农户家庭信息情况,及时更新系统数据,为动态监测,针对性帮扶提供信息基础。
3、按照“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继续加大摸排整改力度,开展脱贫户监测户信息及收支信息采集,帮扶、政策、项目三跟踪,因户因人施策,着力实现年度工作目标。
6.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篇六
今年以来,**着眼“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大力推进干部人才“一线集聚、一线锻造、一线激励”三大计划,全面厚植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基础。
一、实施“一线集聚计划”,为乡村振兴“输血造氧”。
一是优队伍。
按照“精通农业、投身农村、带富农民”发展思路,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调整优化农口县级领导干部16人,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遴选90余名市级农业专家组建8个市级服务团,采取“人才+团队+项目”方式联动开展“专家下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强结构。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注重选拔任用在吃劲关键岗位历练扎实、业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换届后全市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更加年轻化,35岁以下干部154名,30岁以下干部42名。三是转方式。以“医联体”“校联体”建设为载体,建立教育、卫生等紧缺专业“市帮带县、县帮带乡、乡帮带村”三级联动帮扶机制,每年精准选派100名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驻点帮扶、50名基层基础教育校长跟岗学习,促进专业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二、实施“一线锻造计划”,促干部人才“淬火成钢”。
一是实施“干部大培训、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行动。
围绕现代农业、乡村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设“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专题培训课程,“滴灌式”培训乡村振兴干部150余人,以精准培训为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充电赋能。二是实施“双向挂职”行动。从乡村振兴一线选派3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央、省市及发达城市上挂磨炼,从农口部门、民生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选派8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下挂锻炼,助推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成长成才。三是实施“专家人才下基层”行动。积极争取省级人才支持计划、博士服务团及“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人才项目,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专家下基层”“科技下乡万里行”等活动,推动300余名农业农村系统“高精尖缺”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解难题、育人才、搭平台。三、实施“一线激励计划”,为干事创业“保驾护航”。
7.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七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市委“一三五”发展思路,深入贯彻县委“344”总体思路,以“六主”思路为总览,以“四大会战”为抓手,以产业升级、村容整治、乡风淳化、治理提质、民生保障为重点,狠抓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和改革活镇四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示范点,让梅仙镇的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社会建设更加和谐。
二、具体要求
1.产业发展目标: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夯实民生基础,3年内完成一路,昌盛大道;一管,集镇治丧中心建设;两院,中心幼儿园区、集镇卫生院,以及五保老年之家的建设;强力推进重点项目,高标准推进蒙华铁路,S322、S208火电配套公路、运煤专线项目建设;全力擦亮旅游名片,打造三山一峡一谷,即开发建设梧桐山、黄柏山、五角山、碧龙峡、神冲谷旅游景区。
2.城镇建设目标:做好规划设计,将梅仙镇建设成具有显著风貌特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和谐宜居、生活富裕、美丽文明的小镇。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以改善生活和发展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梅仙镇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
4.社会人文发展目标: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完备,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大量提升,社会和谐、繁荣、稳定、文明,人居环境优良。
三、具体措施
(一)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1.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
2.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双增双减”、“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星级党组织创建。
3.从严党员教育管理。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每月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
4.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实施文明新风培育工程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移民群众的头脑之中。
2.强化道德实践养成。积极倡导乡贤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活动。
3.开展“最美梅仙人”评选表彰和宣传教育。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运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形成良好风尚。
4.深化诚信建设活动。利用公益主题日和文明创建微信交流群平台,把诚信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努力提高广大移民群众的诚信素质。
(三)实施民主法治建设工程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结合“七五”普法教育,在各村公共场所设立“法制长廊”“法律宣传栏”。
2.深化平安梅仙建设。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手段,注重对影响社会稳定各种问题收集研判,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整治化解。
3.深化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完善适合镇村实际的法律援助机制,在各村设置法律援助信息员。
(四)实施移风易俗工程
1.坚持“治陋习、树新风”活动开展。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他事不办,反对乱埋乱葬、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倡导厚养薄葬。倡导满月、乔迁、祝寿、庆生、升学、升职等喜事不办,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
2.建立完善“一约一会”。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自治组织。
3.党员干部要带头。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员带头作为争做合格党员的具体实践。
(五)实施基层文明创建工程
1.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着力培育现代文明家庭。
2.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等活动,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文明村镇创建。
(六)实施文化引领工程
1.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梅仙镇综合文化艺术中心、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好基层文化设施作用,让农村文化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2.加强民间文化队伍建设。配备镇村文化专干,提高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3.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和百场文艺进基层等各类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
四、加快美丽乡镇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天蓝、地绿、水美”指示精神,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化为梅仙镇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梅仙镇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让梅仙七万群众的生活过的更舒适、更红火。统筹推进梅仙镇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提升镇区和各行政村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功能,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全镇发展基础。
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推进“三城同创”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整治乱搭滥建现象,加强美化亮化工作,打造精品,努力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梅仙。
(一)大力提升生态绿化水平
建设条田林网,乡村主干道路100%绿化,G106沿线、S322、S208、通平高速道路两侧30-50米的绿化任务。
(二)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道路、水、电、通信、供暖、亮化、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增强镇区发展承载力。
(三)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坚决整治非法采矿采砂等违法行为,全面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1.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严厉打击、拆除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房屋等。
2.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耕地的行为。开展违法违规建设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对土地执法检查及新建违法违规建筑物实施依法拆除复垦;加强日常土地动态巡查工作,将土地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3.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及地质灾害防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开采砂石资源违法行为,减少非法开采砂石资源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和地质环境破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五、坚持深化改革创新
全面完成乡镇职能转型,提升全镇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探索实行梅仙镇落实户籍改革、金融服务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任务,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
到20xx年底,完成梅仙镇农村改革相关任务,打造全县第一个农业农村改革示范点,总结出可推广、可复制的农村改革模式。
(一)基本完成农村改革相关资产资源的确权颁证工作
按照《关于xx省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所有权、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等进行确权登记颁证。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扩大农村互助担保基金试点范围;强化梅仙镇涉农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加强“三农”保险发展;
(三)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成立班子、制定方案、确定资格、清产核资、资产量化、配置股权、制定章程、设置机构、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等工作程序,积极开展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四)积极推进涉农扶贫项目资金投改股工作
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把经营性生产建设项目资金采取入股的形式投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企业生产中进行分红,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五)创新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林地管护、农水设施巡护、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服务,提升农村综合服务水平。
(六)改造提升镇村管理服务模式
8.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汇报 篇八
近年来,xx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xx”工程,即抓住乡村振兴“为农”一条主线,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统筹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全域旅游、新旧动能转换、村集体增收“五项工作”,强化党群联动、镇村联动、企村联动“三层联动”,凝聚“崮乡振兴”强大合力,争做“绿富美”新蒙阴乡村振兴镇域样板。
坚持不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借助“一事一议”乡村连片治理等惠农项目,26个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10个村成为省级传统村落;我们坚持不懈推进产业发展,形成了“以蜜桃为基础,以红色、军工、乡土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主导”的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坚持不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路网、光网、电网、气网、水网到村入户、连通田间地头,成为全国农村“四好公路”示范;坚持不懈推进群众共同富裕,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目前实施的重要举措及亮点工作
(一)走振兴路,倾力布置顶层设计。
xx镇成立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推进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专门靠上、具体负责、逐级压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村级综合考核,构建起镇主抓、村负责,协同统推、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围绕全县乡村振兴“三大支撑”、“四项重点”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实施招商引资,共谋划镇级重点建设项目16个,涉及特色城镇、公共资源提升、旅游开发、美丽乡村等各方面,以项目实施推进镇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二)抓切入点,贯彻落实“五个一”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一是认真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放弃“大呼隆”方式,由班子成员结合包扶项目,分别带领分管工作人员和村党员群众,走出去学、坐下来议,带动思想的大解放、大提升。目前,所有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xx、xx、xx、xx、xx、xx等地进行了学习,已逾700多人次。镇主要领导随省住建厅赴xx学习乡村振兴建设经验。二是科学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聘请xx规划的《xx镇乡村振兴战略产业规划》已论证完成;聘请xx设计规划院完成崮乡桃源田园综合体概念性规划,为马子石沟村完成了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三是抓好崮乡桃源田园综合体项目。以蒋家庄知青农场为切入点,沿旅游路把9个村串点连线,逐步实施乡村连片综合开发,建设一处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农业示范、科技创新、科普教育、农家食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创意、做实业态,提升经济效益。
目前,知青农场园区内水系和景观大门建设已完成,体验悬索桥正在建设,完成5个采摘大棚的招标工作。四是着力打造马子石沟乡村振兴示范村。该项目主要是按照乡村风光休闲、现代农业示范、农村新型社区融合发展的理念,将该流域建设成为青石山区农业试验园,将马子石沟打造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沂蒙风情的美丽乡村,成为党建引领山区集体经济增收的示范区。
目前,投资160万元的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村级办公室、接待大厅、电商服务等配套设施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休闲广场、传统村落四合院正在建设完善,石屋民宿、蜜蜂农庄、蝎子园、土鸡园、农耕园进一步规范提升。
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镇级财力保障不够。民生投入持续加大,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可用在发展上的财力有限。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城乡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比如,在道路建设方面,农村道路建设层次普遍较低,特别是离全域旅游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代化、立体化道路交通体系还未建立,xx镇周围没有高铁、高速,成为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三是缺乏专业人才。目前,全省“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乡村振兴服务队已经在xx驻点,但镇村一级相关专业人才缺失,懂知识、会技术、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谋划
产业振兴方面。走好融合发展路子。推动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休闲养生、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合,坚持品牌化战略为引领,用好“中国崮乡”“全国特色小镇”“中华蜜桃第一镇”等xx品牌,促进农商文旅融合。
全力办好桃花节、赛桃会、研讨会等节会活动,品牌效应持续放大,自然生态资源通过产业发展不断释放经济效益。围绕全镇排出的13个产业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动员全员走出去招商,多方梳理招商线索,力争实现项目落地。拓展果品产业链条。
重点开发以蜜桃为主的农副产品,从精深加工、产品可追溯、仓储运输、恒温保鲜等方面拓展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种类、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同时把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进来,推进农村产业升级转型,真正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搭建项目建设平台。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整合资源,汇聚特色,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崮乡桃源田园综合体,以蒋家庄知青农场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实施乡村连片综合开发,提升全域经济效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引领、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通过合同约定、股份合作等方式开展联合与协作,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人才振兴方面。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充分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建立崮乡人才智库。留住“自家人”。健全激励机制,培养和留住乡村本土人才,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乡土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荣誉感,营造尊重本土人才的良好氛围;健全培育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培养“带头人”。
实施“红雁领航”党建品牌工程,通过年初村“两委”换届,优选了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级后备干部。镇主要领导同志亲力亲为抓指导、抓督导协调。包村人员主动加强学习、解放思想,积极向“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靠拢。以农村党员主题学习日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农村带头人抓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文化振兴方面。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倡导移风易俗新风,督促指导西上峪村、东指村、黑土洼村规范使用公墓园林。
xx镇充分挖掘丰富的地貌文化、红色文化、军工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全面部署全镇乡村文化振兴和繁荣。依托文化资源禀赋,先后建成xx地质地貌博物馆、蒋家庄知青文化馆、大崮民俗馆、朱家庄孝文化馆等。依托卧龙阁项目,打造了一处军工文化书院,高标准打造xx镇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建设提升1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逐村制定提升方案,完善文化设施。打造了大朱家庄村的乡贤传承基地。配套建设了个22乡村大舞台,7处村史馆。
在笊篱坪村规划了一处传统艺术家村落项目,已邀请湖北理工学院教授专家对规划片区进行改造提升。加快“丁家庄四合院”修复工程,打造军工文化书院,规划建设崮乡桃博物馆。以“大美xx,与爱同行”为主题,在全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乡风文明志愿服务活动。xx镇创建成为省级文明村镇。
生态振兴方面。立足山区实际,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科学发展全过程,自觉自信当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xx镇实施了“情系崮乡、绿满xx”荒山绿化行动,完成了6500亩的绿化任务,栽植各类经济类苗木及绿化苗木50万株。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整改和停产“燃煤小锅炉”“散、乱、污”、化工企业等,完成污染面源普查,建立35家污染源企业台帐,修复2处矿坑地质生态环境,并构建起保护环境长效机制。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顺利推进野猪河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户户通”4.5万平方米道路修筑。落实“河长制”各项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实施了野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梓河多级生态塘水质净化和十字涧清洁小流域生态治理等项目,积极推进尹家洼、马子石沟水土保持项目,完成7个村节水灌溉项目。
组织振兴方面。xx镇党委始终以党建统揽全局,聚合力筑牢根基。抓思想。进一步解放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通过学习培训,领会乡村振兴战略意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督促党支部严格落实固定学习日和党员活动日制度。
抓队伍。实施“红雁领航”党建品牌工程,推行“三有三带”富民强村好支书评选活动。强化实践锻炼,多压担子多给任务,特别是年轻的村班子后备力量,真正成为“农民的干部”和“乡村的建设者”。坚持事业为上,让农村党员干部想干事更能干成事,为顺利开展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抓实绩。重点打造“崮乡党旗红”党建示范点,鼓励和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每村都有1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实施村集体增收提升工程,34个行政村逐村制定增收措施。高扬“廉洁xx”旗帜,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两个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 乡镇美丽乡村工作汇报材料
★ 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汇报
★ 双拥创建工作汇报
★ 美丽乡村范文
★ 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汇报
★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汇报
★ 创建书法实验学校工作汇报
★ 尚书圩村“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
★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报告
9.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篇九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学习贯彻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组织部部务会研究贯彻落实举措,重点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四强”促“四新”,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一是强组织,激发基层堡垒新活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战斗力的基础,要把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延伸组织触角,提升组织覆盖,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不断激发基层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新活力。要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优化村党组织,全面推进产业合作社、网格党组织建设,理顺组织领导体系,实现村党组织对下辖各类党组织的全面领导。实施“头雁计划”,制定村党组织书记选用管具体操作办法,创新群众推、组织派、交流任等选拔模式,拓宽选人渠道,全面选优配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择优培训、能力比武、观摩交流“四位一体”教育培训模式,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战斗力。二是强人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开展引才专题活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回请人才,完善激励政策招引人才,发展特色产业留住人才,让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优秀退伍军人、专技人员等愿意回到乡村、建设乡村。健全乡村人才培训体系,探索“人才培训+产业基地”模式,积极对接农业龙头企业、科技服务团、省市高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服务与培训。通过引进一批、培育一批、挖掘一批等形式,千方百计把在外优秀人才请回来,把本地急需人才引进来,把本土实用人才用起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带动农村全面发展。三是强产业,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围绕增强村级保障能力,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实施“三年提升计划”,坚持“一村一策”发展思路,探索土地合作、镇村合作、村企合作、联村发展等模式,建立评优评先、项目分配、物质奖励、调学培训“四优先”激励机制,每个村至少发展一个打基础、管长远、稳增收的产业项目。发挥集体产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农村产业整体提升,确保2022年全区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超15万元,其中10个村超过100万元,实现200万元村零的突破。10.乡村振兴示范工作汇报 篇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抓好总投资1。8亿元的千峰农业“新六产”、汇通粮食仓储设施扩建等9个产业类项目,目前7个项目开工建设,4个项目顺利完工。聚焦基础设施提升,投资540万元实施乡村道路改造、镇区管理提升和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聚焦文化资源优势,推进xx伏击战第一枪史迹馆建设,对麦秸画、霸王鞭等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展示。聚焦组织人才保障,重点实施非公党建阵地提升、人才招引、企业家培育等5项工程,组织座谈对接等活动6次、培训1000余人次。
二是着力强化发展支撑。探索实施xx镇现代农业支持奖补办法,鼓励支持1000亩以上、镇村监管下的土地有序流转,兑现24家经营主体奖补资金72万元。创新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直播带货8场,孵化电商企业3家,实现销售额18万元。全力推进总投资2343万元的11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推动3家以上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抱团发展。依托产业发展优势,联合广饶街道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三是努力营造优良环境。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设置57个垃圾暂存点,清理各类垃圾1500余吨,积极争创市级垃圾分类示范镇。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对工业园区、村庄和主干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90余亩。开展环保攻坚提升行动,投资5000万元建设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大气在线监测等4个环保项目,对全镇81处坑塘进行彻底整治。推进治安防控提升工程,新增智慧监控178路,构建起点线结合、全面覆盖的“乡村天眼”安全防控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
从前期工作看,我镇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统筹谋划水平不高,实施的大项目、好项目数量较少,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二是系统性推进工作力度不够,在文化资源挖掘宣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三是人才支撑力度不强,本土人才培育不足,外来人才引进较少,高端人才相对匮乏。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夯实基础,突破片区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总投资8760万元的9个示范片区产业项目。对盛源蔬菜设施改造提升等4个建设中项目,强化日常调度,力争早日达产。对中心粮油制粉设备改造升级、李西林下中草药种植2个未开工项目,明确专人负责,帮助开展手续办理等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建设。
二是深挖资源,打造片区特色亮点。按照设施农业、电商孵化、园林休闲、中草药种植、农产品加工“五区”规划,科学编制片区内16个村村庄规划。依托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县智慧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整合区域优质农产品统一宣传推介,打响“好品xx”品牌。深挖文化资源,投资150万元高标准建设xx伏击战第一枪史迹馆,打造耿贞元事迹展馆,策划文旅融合嘉年华项目,讲好xx故事。
三是加大投入,推进片区基础提升。投资330万元,实施示范片区内环境提升、路域整治等5项工程,全方位改善村容村貌。投资700万元,推进示范片区道路建设,改造提升沙场路、丰收三路、东风路,建设集观光、交通于一体的淄河防汛道路。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支持南十里堡、东水、黄西村争创省级森林村居,全面消除“无绿化村”。
【振兴中药材汇报】推荐阅读:
中药材产业分析汇报06-27
中药材种植补贴政策06-15
中药材及饮片检验10-26
农村振兴计划09-23
中药材种植建议书06-10
[中药鉴别]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06-30
中药材种植合作协议书08-18
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08-31
浙江乡村振兴案例06-22
乡村振兴规划公示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