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逆向思维的妙用

2024-10-12

哲理故事逆向思维的妙用(精选7篇)

1.哲理故事逆向思维的妙用 篇一

60年代中期,当时在福特一个分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求方法,改善公司业绩。他认定,达到该目的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新型小汽车。在确定了最终决定成败的人就是顾客之后,他便开始绘制战略蓝图。

以下是艾科卡如何从顾客着手,反向推回到设计一种新车的步骤:顾客买车的惟一途径是试车。要让潜在顾客试车,就必须把车放进汽车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办法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富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使交易商本人对新车型热情高涨。说得实际点,他必须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做好小汽车,送进交易商的展车室。为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场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型所需的`厂商、人力、设备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来决定。艾科卡一个不漏地确定了为达到目标必须征求同意的人员名单后,就将整个过程倒过来,从头向前推进。

几个月后,艾科卡的新型车,野马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了,并在60年代风行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整个小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2.哲理故事逆向思维的妙用 篇二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正向与反向之差异, 采方对象, 评述对象也如此, 因而也必然产生了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两种形式。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认为, 正向思维是指沿着人们的习惯性思考路线去思考, 而反向思维则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路线去思维。人们解决问题时, 习惯于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 即采用正向思维, 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 实践中也有很多事例, 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 一旦运用反向思维, 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因此, 在电视新闻里, 所为逆向, 就是从镜头的相反的方向看到人或事件“非常走势”, 由是得出乎意料的结论, “这一个”是与众不同的, 令人压根也想不到。这种思维方法在时事、时政新闻评论中更是不可或缺。汶川地震中, 范跑跑 (范美忠) 行为、言论被媒体、公众广泛遣责或曰“谩骂”。但我透过事件的本身, 用逆向思维方式究其结果, 写了一篇与众不同的评论:《假如范美忠没有跑》附录:

汶川地震后, 范美忠因其博客的言论成了千夫所指、万箭齐发的“靶子”。他那种不顾国人情感的言论, 说的实在不是时候, 不合适宜。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在创造许多辉煌的同时, 也培养了诸多惯性思维, 今天的我们冷静下来, 再认真思考一下“范跑跑”的事件, 我们就会看到另一种情形, 对范美忠的指责、谩骂, 缺少客观公允。

试想, 地震发生时, 假如范美忠没有在教室上课, 或者说范美忠没有选择跑, 而是选择继续让同学躲在书桌底下, 大家一定能想到那会多么的惨烈悲壮, 说不定范美忠会成为“千古传颂”的那种英雄化身。为人师表的光环会在其身上耀眼夺目。尽管我不赞同范美忠的言论, 但我不反对他跑的行动, 正是因为他跑的行为, 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带头示范作用, 使同学们夺得第一时间安全地跑到操场, 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一跑的结果, 考证是否有同学遇难, 其结论是:全班没有一个同学遇难。

由此, 我们指责范美忠是逃跑主义者是不恰当的, 至少不够包容。

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每个人的选项都会先保护自己, 这是定律, 你自己都不能保护自己, 怎能保护别人?生命的法则是你要先尊重自己, 才能尊重别人。自然灾害不能与战争等同, 有极强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这和堵枪眼是两码事。我们有些个别人总是拿很狭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总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总是带着有色眼镜论是非, 总是骂别人, “人可以不高尚, 但不能无耻”。范美忠敢于坦陈心迹, 就比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强过百倍, 那些一味指责范美忠的人, 如果你那天在教室上课会是怎样?将心比心, 照照镜子, 审视一下自己。

3.逆向思维的魅力 篇三

但自然界中的硅都是含有杂质的,而且杂质很难剔除。因此,为了获得纯净的硅,科学家通过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想尽了各种办法研究如何才能提炼出纯净硅。

然而,科学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提纯出百分之百的纯净硅之后,他们却沮丧地发现,纯净的硅是不能够导电的,就电子技术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而只有当硅中含有杂质时,它才能显示出优越的半导体特性。

深入思考之后,科学家忽然眼前一亮,既然纯净硅无法导电,那么,为何非要提纯它们呢?可以应用在硅中掺入杂质的方法,来获得实用的半导体硅。而且,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向硅中掺入杂质的多少,可以有效地控制硅的导电特性。

这一逆向思维的收获,让科学家惊喜不已。

此后,硅的半导体特性才得以迅速地應用于电子工业,才有了后来晶体管的发明,使得轻巧的晶体管很快替代了笨重的电子管,从而引发了一场电子工业的革命。

遇到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常理,顺着人们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去考虑问题,往往会陷入惯性思维的沼泽地而难以自拔,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因此,遇到难题之时,不妨逆着人们惯常解决问题的思路,站在事物相对的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或许答案就在其中,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逆向思维,就是不走寻常路,在陷入思维的困境时能让你茅塞顿开,不战而屈人之兵。

4.有关逆向思维的作文 篇四

我,一个大家只闻我名,不见我身的神秘人物。要问我到底是谁,我可是有很多身份的哦!

身份一:我是你儿子的同事

一天,我走在大街上,用“火眼金睛”寻找着目标。啊哈,前面有一个穿着不俗的老头儿,上身“鸭鸭牌”羽绒衣,下身“百斯顿”裤子,一看就是家里有钱的。行动开始!

“您好,伯父,我是您儿子的同事×××啊!”我热情地打招呼。老人看着我,笑了笑,说:“呀,你好你好!我儿子在单位还好吧?”嘿嘿,不出所料,上钩了!我立刻装出一副焦急的样子:“您还不知道啊?您儿子被车撞伤了,现在已经被同事们送到了医院,急需钱急救,我正准备去取钱呢!”“啊?我儿子受伤了?哪儿能让你出钱,快快快,这些钱给你送去医院,我回家取点钱马上就来!”老人从皮夹掏出所有的现金塞进我手里。等到他走远了,我一数,哟,两千块,这“工资”还真不少!

身份二:我是你父母的朋友

很快,我的“工资”就被几个酒肉朋友花光了,我又得开始“工作”了。看看表,十二点半,正是学生们放学的时候,我赶紧跑到××小学去等待机会。哟,那儿不正好有一个在等父母的学生吗?看我的!

“小朋友,你认识我吗?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啊!”我一边说,一边掏出一块巧克力给他。他吃惊地望着我:“可是我不认识你呀。”“我没去过你们家,你当然不认识我了。今天我们单位聚餐,大家都要去,你爸爸想接你一起去,可手里有事走不开,就让我来接你。我们走吧。”看我一脸地“关爱”,这学生乖乖地跟着我走了。让我算算,这次我能勒索到多少“工资”呢……

5.成功者的逆向思维 篇五

1、有个老人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说完每人发三颗糖。孩子们很开心,天天来玩。几天后,每人只给2颗,再后来给1颗,最后就不给了。孩子们生气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老人清静了。

【成功启示】抓住人性的弱点,无事不成。

2、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成功启示】为客户节省时间,钱才能进来快些。

3、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成功启示】如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已经可有可无,那你已经站在即将离去的边缘。

4、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成功启示】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5、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6、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成功启示】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7、14岁的李嘉诚开始“行街仔”的推销生涯,从此渐入佳境,直至连续蝉联华人首富宝座。他这样工作: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他认为重点是打每一球时都保持冷静,有规划。一定在每天六点下班,回家后,除了拨打越洋电话,还有两件必修功课:跟着有字幕的英语节目大声朗读,以及夜晚的阅读。这两个工作都意味着一点:他最大的恐惧在于错过见证世界的变化。

【成功启示】成功除了勤奋、创新,还有另一个朋友——危机感。

6.关于“反垄断”的逆向思维 篇六

笔者承认并且相信这几百年来反垄断的理论和方法是有道理的, 并且知道垄断在许多的管理领域都会带来低效率,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 如果我们的眼光不要立足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而是立足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 也许你会发现, 垄断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

在19世纪,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十分热衷并且不遗余力地反垄断, 不是没有原因的, 并且在19世纪的反垄断, 是十分合乎美国的国情的, 看看美国的发展史, 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在各个列强国家中脱颖而出, 朝气蓬勃的发展, 至今在世界上仍是势力第一的超级大国。但是, 美国在崛起的过程中, 野心勃勃的资本家们也想方设法地垄断资源, 一个又一个的合并、收购, 使得许多国家的资源在短期内迅速的聚集在个别公司手中。比如, 在1901年, 摩根以5亿美元的价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 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钢铁公司;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 曾经在一个月内并购了它26家竞争对手中的22家公司, 几乎完全垄断了美国的石油行业;由摩根和洛克菲勒共同控制的公司———北方证券公司, 控制着美国的铁路运输, 涌现出了像詹姆斯希尔这样的铁路大王;看看这样的格局, 国家的命脉资源都被少数人操控, 那么政府还是真正意味上的政府么?他们说的话又能算多少呢?正是这样的不安笼罩着政客们, 也就有了他们对于垄断的打击, 比如, 西奥斯罗斯福, 美国第26任总统, 在他的强力支持下, 北方证券公司被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反垄断法》强制解体。按照美国那个发展阶段的理解, 垄断对于自由经济、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的利益都是巨大的阻碍, 所以, 反垄断是坚决并且要持续的。

对反垄断的逆向思维一:传统的经济学思想普遍认为垄断必然带来了垄断高价, 或者说普通的消费者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这样的观点只是在理论上存在, 而在现实中难以有太多的旁证去支持。

传统经济学思想的解释:

这是一幅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图, 在长期均衡中, 垄断厂商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 即图形中P2B之间的阴影部分, 而对比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是无法同日而语的,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出现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在这个价格水平上, 厂家既无利润, 也不亏损, 只是获得了正常利润。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 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一定比垄断价格低, 所以, 垄断带来高价。

资料来源: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那么现实当中又有多少垄断企业在占领了市场以后通过高价格来操作市场, 愚弄消费者的例子呢?我无法找个几个这样明显的案例, 反而从价格的走势上, 却呈现了逐渐走低的态势, 举一个古老和现代的例子: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在19世纪曾经一度垄断了美国市场煤油资源的95%, 但从接下来的10年间, 它的煤油价格却是不断走低;微软公司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受到美国多次垄断诉讼, 但是我们来看看windows操作系统的售价, 在通货膨胀的历史背景下, 它仍然是一路走低的, 即将发布的windows 8系统, 它的国内定价已经跌破1000元人民币。它真的因为把握资源而抬升价格了吗?反而引领着价格一路走低呢?

对反垄断的逆向思维二:垄断企业不会把消费者放在眼里, 靠着资源的垄断来愚弄消费者。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 许多大型的垄断企业反而在费劲心思地讨好消费者。

说起“垄断企业不看重消费者”这个现象, 也许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比如在金融领域放开进入门槛之前, 作为普通消费者你会觉得去银行办事很难, 而银行的态度也不好。因为原有的银行在我国是垄断性企业,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 各式的银行在中国遍地开花, 他们不仅效率高, 并且服务好, 在巨大的冲击下, 原来的国有银行还能稳如泰山的一成不变么?这十几年的发展正印证了它的改进, 虽然仍有许多陋习, 但整体的趋势不可挡。再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市场上, 比如,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几乎占据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大份额, 你看到他们懈怠了么?不仅没有, 还想尽招式来创新, 拉拢消费者。记得马化腾先生曾说过, 如果微信不是我们发明的, 我们现在该有多危险!

为什么垄断企业也是这样的看重消费者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垄断者们作为既得利益者, 他们出于对自己的保护, 是不会轻易再让竞争者有机会同他们竞争的, 这些垄断企业实质是处在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上所以, 任何有实力新加入市场的竞争都可能对它造成威胁, 所以, 降低价格并且做好消费者的工作, 对于他们来说, 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要务。那么, 传统做法中打击大企业的垄断, 就能提高消费者的利益, 在今天的市场行情中是说不通的。

综上所述, 对于反垄断这个问题, 我们不应该总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限制和打击这些垄断企业上, 因为这真的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战争,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历史上的反垄断官司上看, 有哪个企业的反垄断诉讼不是一打再打, 一拖再拖。而围绕的问题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什么是垄断?垄断的范围或者边界在哪里?垄断性价格?掠夺性价格?合谋性价格?等等这些没有太多标准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 因为一时难以说清楚而耗费时久。同时, 我认为,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技术更新如此之快的网络时代, 已经没有哪个企业可以真正地去垄断市场或者操作市场了, 只要有竞争者的存在, 他们就不会安心地去享受, 而是不断地改革、创新, 让自己的企业去保持着生命力继续前进。

说到这里, 也许许多人会想到, 我们国家的这些行政性垄断企业呢?他们难道不需要改进么?其实, 从2002年我国入世以来, 已经在一点一点地改进了, 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国已经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存活, 我国的这些行政性垄断企业, 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如果不改进, 市场竞争的挑战会让他们活不下去。近几年来, 我们在许多文件中都能见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公司整合合并”等等字眼, 这些做法不都是把企业和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超级航母级公司来整合资源, 提高国际竞争力吗?比如说, 煤炭资源的整合, 国家在一年内关闭了多少个规模较小的煤炭企业而把他们整合进了少数几个大企业当中,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 国家还支持了这样的垄断过程, 效果难道不好吗?关闭小产能企业对环境的治理带来了好处, 同时, 合并后煤炭的价格却低了。也许短期有负面影响, 但这只是一时的。

在信息和技术发达的大数据时代, 没有谁可以做某个行业的主人, 没有谁可以任意的操作市场, 愚弄消费者, 因为每个企业面临的竞争都是强大的。所以, 强强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向着有利于消费者的这个方向发展的。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总是集中在如何制止大企业的行为, 而应该考虑如何才能让市场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Robert H.Frank, Ben S.Bermanke.李明志译.微观经济学原理 (3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宋鸿兵.货币战争 (1版)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7.什么样的思维才是逆向思维 篇七

如果不想让孩子听你在说些什么,就装着正对他们说(科弗特谈话法则);如果你顺当地找到停车的地方,那你就会找不着你的车(韦伯法则);车越破开得越疯(贾斯特交通行为法则)……许多悖论性的心理法则似乎都在间接地证明逆向思维的存在。

这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所遇但不见得处处有效的逆向思维法,在投资中却时常管用。当人们习惯于正向思维,尤其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逆向思维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帮我们出奇制胜。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芒格、邓普顿这些成功的投资大家都是这个思维理论的倡导者。巴菲特那句:“在市场贪婪的时候需要恐惧,在市场恐惧的时候需要贪婪”,可以说是关于逆向投资最精湛的提示。

那么,逆向思维就是反着做那样简单么?人们都看涨,市场就会立刻下跌?人们都看空,就一定是抄底时机吗?假若该看多时“逆向”看空,而该看空时“逆向”看多,付出的代价是昂贵和深刻的。

反弹琵琶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弃我取,人取我弃”,逆向推理能使投资人更清晰地看懂市场“异常”的行为,也能够更好地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消除“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视觉盲区。

曾六次担任美国总统顾问的华尔街传奇人物伯纳德·巴鲁克据说就是采用这个方法的直接受益者。1920年代后期,正值华尔街股市极度疯狂之时,有一天,走在大街上的巴鲁克停下来等待擦皮鞋时发现,尽管擦皮鞋的小男孩手忙脚乱,却仍饶有兴趣地与周围的人聊股票市场赚钱的秘诀。巴鲁克回到办公室就把股票抛售一空,从而在那场全球股市大崩溃中躲过了灭顶之灾。类似的故事传到中国演绎出多个版本,只不过擦鞋男孩换成了证券交易所门口卖报纸的老大娘一类。不管故事怎样叙述,都在说明逆向思维与从众心理是相对应的。在股市中,当少数人看多时,市场还不会发生质变;当发展到多数人都看多时,市场就发生质变了。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维,与巴菲特的“贪婪与恐惧”、邓普顿的“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希望中毁灭”如出一辙。

小心走了调

简单理解逆向思维,就是要“反弹琵琶”,在大多数投资者蜂拥入市的时候,要提高警惕。从理论上说,如果股市中大部分的买盘力量都释放了,那么此时就容易进入大跌状态。但关键是如何量化市场买入力量,究竟有多少买入力量已经释放,还剩下多少买人力量在观望?如果无法量化这些指标,又如何与大众唱反调呢?

早些年,股市市场规模有限,且电脑交易量很少,大家都需要到交易所看大盘,这时候诸如“自行车见底法”(即只需看交易所门前自行车的数量就可知道交易的火爆与冷清)直观且有效。但如今市场规模之大,且大多是通过网上交易,再没有及时的大量的交易数据,此类所谓的“逆向选择”就很难实现了。就算周边朋友再多,在这个大市场中也只是一撮小众而已。

也就是说,什么是正、什么是逆,这个首先要分清。你怎么知道你想的就是少数人的思维,可能那时大家都觉得其他人在随大流,殊不知在自作聪明。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局势一定会如何,很可能我们看到的只是全局很小的一部分。不要认为把事情反过来看,得出的结论就是逆向思维。很多人过于自信自以为懂得“逆向思维操作”的方式,在大家都买股的时候选择卖出,在大家都卖出的时候选择买入,认为追求所谓的“反大众走势”就能够赚钱,却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并非如同兵法中的奇谋,不是每时每刻都灵的。实际上,逆向思维并不是简单的“相反理论”,你可以逆向思考,但不能逆市而为,在趋势走坏时,不看行情、不理预期,只盯着自己感觉好的个股,企图抄底,可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上一篇:我想对我的小香樟树苗说作文550字下一篇:商场促销活动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