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精选13篇)
1.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 篇一
佛山市顺德区昌教小学
2014年春季学期昌教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认真选择本学期的科技活动内容,力求新颖有趣,让学生们乐于接受而且是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活动内容.二、学校设立了科学实验室,配置了必要的实验器材,这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活动的场所。科技活动课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科学认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本领,增长知识和才干。所以应本着这一原则,尽量让学生多走近实验室,发挥它的作用,观察、实验、研究,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方法,开展科技第二课堂活动。
三、对学生进行气象观测知识讲座,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简单的气象观测,比如风力风向的目测法,背诵风级歌,最高最低寒暑表的观测方法,如何测量降雨量,地温及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法,学生通过学习与培训,可以独自观测记录天气状况,而且要学会写观测日记,培养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充分体现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采集植物标本,并且学习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成立生物实验小组,开辟生物角,饲养小动物,栽培各种植物,用这
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饲养与种植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真正做到学科间的整合。
昌教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2014年2月18日
2.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 篇二
广西创新计划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举措,是广西特有的、跨时最长、覆盖面最广的专项科技工作计划[1]。自1999年启动第一轮广西创新计划以来,截至2014年,广西创新计划已实施15年。对广西创新计划实施成效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其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对加快推进创新计划实施进度和提高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中实施成效相关数据来源于广西年度科技工作报告和广西创新计划网,文中不再另作标注。
2 广西创新计划实施的背景和主要发展历程
自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广西提出了“科教兴桂”战略,提出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要把该战略付诸实施和落到实处,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是核心和关键。
为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新突破,1999年广西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新突破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实现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是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科教兴桂”的一项重要任务。1999年6月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转批了《自治区科教领导小组关于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新突破总体方案》,正式启动实施了广西创新计划。在1999-2001年第一轮创新计划实施后,经实践检验,广西创新计划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在全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拉动作用。鉴于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继续组织实施广西创新计划,截至2014年,广西创新计划已实施至第五轮,前四轮创新计划为3年一轮,2011年启动实施的第五轮创新计划调整为5年一轮。
广西创新计划实施经历了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产业创新为主线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每轮创新计划的主要任务见表1。
3广西创新计划实施的主要成效
从1999年开始实施第一轮广西创新计划以来,在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5轮创新计划互为关联,互为衔接,有效地推动了广西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2010年实施的4轮创新计划累计投入科技经费26.14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近600亿元,累计实施项目18 032项。共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7 009个(次),先进适用技术3 800多项;开发工业新品种8 287项,工业新产品总产值达3 790亿元。
3.1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
1999年以来,广西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水平不断提升,从1999年的3.6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4.36亿元,增长了15.02倍,各市财政科技投入的拨款都有大幅度提高。广西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83 597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961 967.2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2.58%。广西专利申请量由1999年的1 604件增加到2013年的23 249件,增长了14.49倍。专利授权量由1999年的1232件增加到2013年的7 884件,增长了6.40倍。专利质量不断提高,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不断增大。
3.2 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在工业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创新发展上,通过组织实施工业产品升级换代计划、科技兴企计划、工业产业科技支撑工程等一批科技工程,重点攻克了一批带动作用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有效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目前,广西已形成汽车、机械、制糖等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工业体系,形成了食品、有色金属、石化、冶金、汽车、机械、电力、建材8个千亿元产业。截至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了1 218.79亿元。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在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上,围绕广西特色农业发展,通过实施“农产品科技开发计划”、“科技兴农能力提升工程”等一批工程,开展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开展农业新品种的选育、成果转化和推广,突破了一批广西特色农业关键技术难题,培育了一批农业新品种,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区动植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广西甘蔗、木薯、桑蚕、奶水牛、罗非鱼等优势特色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3.3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广西创新计划把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群和产业群作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高新区技术创新工程”等工程,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 企业 ,加强高新 区建设 ,取得良好 成效。1999-2012年,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化综合指标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第14-第21位,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第4-第7位。目前广西已有南宁、桂林、北海、柳州、梧州、钦州6家高新区。2011-2013年,6家高新区全年工业总产值、总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达到8 303.13亿元,8716.05亿元和83.11亿美元。
截至2014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5家。2011年广西364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 23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9.18%[2]。
3.4 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广西创新计划把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通过组织实施“三金”行动,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到2014年,广西建立了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61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2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5家产业化工程院等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3]。
4 广西创新计划实施存在的不足
4.1 个别地区政府的主体责任作用有待加强
个别地区政府实施创新计划的主体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在创新计划实施中没有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分析其原因,有领导变动,对创新计划工作性质不了解的因素,有个别领导对创新计划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政府责任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儿工委的组织领导。
4.2 个别地区科技部门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由于全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市、县科技部门在机构、编制、经费、人员配备、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仍有个别地区没有很好地解决科技人员编制和办公场所等问题;个别地区没有将实施创新计划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或财政经费不足;还有个别地区分管创新计划的领导兼职过多过重或岗位变动频繁,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和推进创新计划工作。这些问题使分管创新计划的部门和人员难承担并履行应有的职责,导致个别地区创新计划实施缓慢,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4.3 创新计划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动态监测机制
主管创新计划的管理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追踪、评估等动态监测手段,对计划实施的进度、实施的效果、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等没有详细确定的考核指标或者考核指标可操作性不强,未能对创新计划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创新计划实施单位存在擅自改动攻关目标、不按文件要求使用科技经费等情况[4]。
5 提高广西创新计划实施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5.1 完善宣传培训机制,强化责任意识
对于广西创新计划认识的高度,往往直接影响其重视的程度和工作的深度。为此,坚持不懈地开展广西创新计划政策、目标任务等宣传培训,并形成长效宣传培训机制,是不断提高认识水平、领导力度、工作成效的先决条件。
5.1.1 强化科技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意识
虽然广西创新计划实施涉及机构和部门广,但科技管理部门是创新计划实施的主体,在推进创新计划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应将领导层面特别是分管创新计划工作的负责人作为重点培训对象,通过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市、县分管科技的领导的创新意识、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引导各级领导特别是主管领导充分认识到各级政府在制定、实施创新计划中的作用和职责,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促进创新计划工作真正纳入决策视野和政府工作日程。
5.1.2 强化成员单位的职能意识
全区14个地市科技部门是创新计划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对自身职责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和成果。为此,要通过宣传、培训和经常性的联系,使成员单位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实施创新中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不断提高实施创新计划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5.2 完善日常管理机制,增强执行力度
从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创新计划的管理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协调督办不力,因此,建立刚性的协调督办机制是有效保障创新计划实施成效的有力机制。
5.2.1 严格日常管理制度
不折不扣地贯彻日常管理制度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推进创新计划实施要严格执行各种会议制度、调研制度、监测统计制度、指标讨论制度等。同时,要注重制度创新,探索建立创新计划实施联席会议制度、重难点指标推进情况通报制度等等,并及时总结经验,将行之有效的创造性举措纳入日常管理制度体系,作为长效机制贯彻执行。
5.2.2 深化考核评估制度
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包括统计报表、统计流程等内容的广西创新计划统计制度和年报制度,建立完善阶段性考评制度,加强对重难点指标的动态监测,形成反映广西创新计划实施成效的长效机制。
5.2.3 建立激励约束制度
奖罚分明是提高执行力的最有效手段。应将推进创新计划目标任务实施纳入政府和部门年度、月度目标考核,对率先完成创新计划目标任务的部门和人员应给予奖励,对落实工作不力,无故不能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的部门和人员应给予适当的惩处,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创新计划实施提供保障。
5.3 完善示范引带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示范引领是创新计划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广西已形成层层示范,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为创新计划实施创造了生机和活力,带动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形成具有较强辐射效应和引带作用的长效示范机制。
5.3.1 坚持重点指标引带
在创新计划整体指标体系中,每个领域都有相对重要的关键指标,重点指标的达标程度直接影响相关指标的质量,因此,要本着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抓住影响本领域目标实现的重点指标和关键环节,全力攻关,重点突破,通过重点指标的突破带动相关指标的连锁提升,从而推动创新计划目标任务全面达标。
5.3.2 坚持示范市县引带
示范工作的高度,往往代表一个地区乃至全省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此,示范工作应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实行动态管理,注重培养和指导。鼓励各市、县结合本地实践,不拘一格,创造性地开展创新计划工作,通过遴选几个实施创新计划成效明显的地区命为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示范引带,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摘要:文章回顾总结了广西创新计划启动以来的主要实施成效,在分析广西创新计划实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广西创新计划实施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3.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 篇三
在科技创新工程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业绩评价机制。在今年的职称评聘过程中,将开展农技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价体系标准中,逐步推进推广型教授、研究员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二是建立良好的校内外联合协作机制。在全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过程中,由该校牵头,联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大学农学部、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中粮集团等大型企业及产粮大县等共计20家单位申报了“国家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经被评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三是学校进一步凝练了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理清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长白山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六大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科研优势和科研团队。四是加强了农业科技攻关。五是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在人才培养工程方面,一是深化教学建设与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具有该校特色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在201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新生中,全面实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吉林农业大学延边肉牛牦牛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与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批准的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二是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优博培育工程。该校共有14篇论文喜获2012年吉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篇博士学位论文荣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填补该校博士学位论文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的空白。三是实施人才奠基工程,推进就业创业。首次实现部分专业一本招生,将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两个专业首次升入吉林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实现了学校重点批次成规模招生零的突破,成功迈出学校招生层次提升的重要一步。四是加大倾斜政策力度,培养优秀涉农人才。五是依托国家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吉林省农村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等平台,提升了农村实用人才能力。
在社会服务工程方面,一是以中国农交会、长春农博会等为载体,大力推介学校科研成果。在长春农博会上,学校共组织11个院级单位展示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的种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新品种等120余个科研成果。在历时十天的展示中,到该校展位驻足参观的人达20余万人次,索要该校种养殖科普资料3万余份。借助农博会这一平台,连续参加了10届农博会的该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吉林农大品牌效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吉林省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二是创建“网络支农团校”,设立了专家门诊、短信平台,通过吉农青年人QQ群、手机群、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对农民种植、养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学校还根据今年春旱实际,制定了春耕生产指导方案,组建了15支科技小分队深入九台、榆树、松原等地农村指导农民春耕生产。学校团委组建了30支由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的科技兴农服务团队,与榆树、德惠、农安、九台、双阳等地区的三十余个村镇结成共建帮扶对子,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与基地直接进行对接帮扶,赢得了当地政府及企业的高度称赞。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在该校校地对接科技兴农基地检查指导工作时对该校校地对接科技兴农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三是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农技服务活动、农业科技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决策咨询服务等手段,逐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4.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 篇四
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是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在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暑假我校有三位教师参加了县教科局组织的“科技创新辅导员培训班”的培训,为了使科技创新活动在我校“生根发芽”,为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能够良好开展并不断向前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从小就尝试手、脑并用,倡导科技与艺术的融会交流,展示学生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
2、满足三个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
3、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践大教育思想理念。
二、活动要求
1、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数量、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和个性特色。
3、科技创新、与时具进。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围绕活动主题,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三、组织机构:
为了开展好创新科技活动,成立活动指导小组
1、组长:余建军
副组长: 韩兴杰
成员:李泉中李佳林韩寿珍
2、辅导老师
科普“征文”辅导:由语文老师负责指导和收集,并将收集的资料交教导处。
物理学科:由涂珊珊老师负责指导,并收集好相关资料交教导处。
数学学科:由韩书妮老师负责指导,并收集好相关资料交教导处。
生物学科:由王凤忠老师负责指导,并收集好相关资料交教导处。
地理学科:由刘云举老师负责指导,并收集好相关资料交教导处。
(说明:在本期活动中,每位指导教师至少要交一件教师作品和指导三件学生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但要有创新并且要便于保存。)
四、活动内容:
本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创新活动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科普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班级各出一期科普教育黑板报
3、各班级通过班会、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
4、努力打造“科技长廊”,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
(二)科普实践
1、点评创新事例
2、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3、科技小制作
4、开展一些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观察日记。
(三)科普比赛
1、科技创新制作活动
2、科普板报比赛
3、科技小论文与观察日记竞赛。
五、评价
学生对于创新教育学习的评价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制作作品的精细程度、外观形状等进行打分,该成绩占总分的30%;第二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方案设计,根据四性的要求,看作品是不是达到四性的要求,该成绩占总分的30%;第三部分,最终成果,因最终成果是综合各种知识、技能、技术、思维,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创新作品,点总分的40%。
六、科技各项活动奖励
在本期创新活动中,将对表现突出的老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大路中学
2011年9月1日
大路中学2011暑期参加科技创新辅导员
培训总结
7月26日至27日我校选派了四名教师参加了县教育和科学技术据组织的全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活动。两天的学习时间即紧张又丰富,我校四名教师除一人生病请假外,其余三名教师全程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我校教师一致认为,参加这次培训是非常有意义的,了解了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规则和开展形式。使我们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科技创新并不神秘,并非遥不可及,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源自于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学生能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主要看他会不会思考,会不会探究;几天的学习,也让我们认识到开展科技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让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探究、善于创新和善于实践的习惯。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掌握创新的技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实践的深入开展等问题都是尤为重要的。使我们对科技创新活动有了以下的一些认识:
①通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能使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和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具备科学创新素质。
②要指导好学生进行青少年科技活动,教师必须有强烈的活动和辅导意识,要有高尚的品德以及高度的意识和耐心。要认识到这也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作为教师对搞好此项活动责无旁贷。
③要指导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教师要注意改变教育观念。由重视应试教育转为重视素质教育,要具有正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观念。在活动中,要做到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做到指导学生但不包办代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有效的措施:(1)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意识,明确活动目的,提高对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活动。(2)成立活动小组,选举活动小组长,由组长安排好各成员的工作。(3)指导学生选择好课题、项目,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手段,如独立开展、集体合作等。⑷指导学生精心设计研究方法、合理利用文献资料,善于观察和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现象,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要注意指导学生撰写出实验报告和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5.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计划 篇五
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全镇小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兴趣,展示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在全镇广大学生中普遍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促进全镇小学科技教育的深入开展,整体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二、活动主题 创新体验成长。
三、活动安排 本次科技创新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活动启动 各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具体活动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认真宣传发动,积极动员广大师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筛选题目。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及小学科学等课程,积极开展科学观察、科技制作、小设计、小论文、电脑制作、飞机航模、科幻绘画等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
1、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科技板报(队报),科技主题班(队)会,读科普书籍,看科普影视,举办科普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2、科学考察活动:观察自然现象、环境污染、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动植物和微生物培育等,并形成科学观察日记或科技小论文。
3、科技实践活动:以小组、班级为单位,以学校、社会为实践对象,进行科技实践,并形成具有真实性、示范性、教育性、完整性的科技实践论文。
4、科技制作发明:立足于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聪明才智,开展技术改造、创新与科学探究等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5、电脑科技创作:包括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科幻画、电脑制作网页和其他数字化作品。
6、成果展示评比:各校要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总结,评选优秀作品参加全校联评与展示活动。第三阶段:成果展评
1、镇级展评 各校将优秀作品贴上标签,分类造册,附上说明上交到中心校。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组织到位。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使科技创新新理念深入广大师生心中。
(二)制定方案,措施到位。根据学校实际,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的覆盖面,推动班级经常性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增强科普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心组织,讲求实效。增强科普活动形式的互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体现科普活动的时代特点,凸显科技与人文的相互交融。
6.科技节活动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营造科技教育氛围,进一步普及科技教育,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科技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校科技教育特色。
二、活动主题
“在体验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三、活动对象:
高二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0年11月20日至12月30日
五、活动地点
参观学校地理园,地理教师
六、活动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地理园,普及科普知识
七、科普小论文和科普读后感征文比赛
通过学习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结合科技兴国、科教强市、科教兴校的思想,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科普读后感。体裁不限(如科技小论文、科普童话、科普幻想、科普读后感。)格式要求:用电脑打印(A4、小
四、宋体),在题目左上方注明:“科技小论文”,题目下方注明班级、学生姓名
负 责 人:张文达陈亚川
负责部门: 高二地理组
评奖方法: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完成时间:12月30日前
八、活动要求:
7.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 篇七
德国联邦教研部最近推出“2020创新伙伴计划”, 在2013至2019年间将投入5亿欧元, 通过支持东西部研发创新合作, 推动德国东部地区科研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产品转型升级。该计划将支持由东部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与西部地区的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的研发创新合作联合体, 开展跨领域的技术创新, 将创新成果和专有技术用于解决经济领域的迫切问题, 由此形成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具有全国性甚至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技术创新结构, 为东部地区和全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至2013年4月为该计划的项目征集阶段, 联邦教研部专门开设了网上数据平台, 以帮助东西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尽快按照计划要求提交项目申请, 联邦教研部将于2012年6月组织独立专家评审。
为促进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提升, 德国教研部已推出多个专项计划, 如已实施近10年的“东部地区企业创新计划”及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联邦州尖端科研与创新计划”, 已向东部地区投入超过10亿欧元支持科研与技术创新项目, 在东部地区支持了约400个区域性的企业创新合作联盟。“2020创新伙伴计划”是已出台的促进计划的延续, 并将起到协同和提升作用。
8.海淀园:2008的创新突破计划 篇八
回顾海淀园的发展历史,这就是一部勇于探索、不断推进创新创业的历史。20年的探索铸就了海淀园今天的辉煌,20年的经验也将为海淀园的未来发展以及国内其他园区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同时创新的观念一直贯穿于海淀园20年的发展中,成为进步的源动力。
2008年是“做优做强海淀园”的起始年,也是奠定未来发展的关键年。为落实“做优做强海淀园”的战略部署,加速创新发展,海淀园制订了《创新突破计划·2008》。按照“做优做强海淀园”的战略部署,《创新突破计划·2008》就要围绕构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把握中关村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园区内生式增长机制这两条主线,紧抓新综合配套改革、产业集群建设与创新创业环境优化这三大抓手,加强在产业高端化发展、创业孵化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金融创新、国际化及政府管理创新六个方面的创新部署,以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和服务创新突破园区可持续、内涵式增长面临的系列制约,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园区做优做强,引领海淀区及北京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产业高端化发展,深化学研协同创新
中关村地区密集的知识资源为园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海淀园也高度关注研发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坚持走高端化发展路线,不断推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高端产业集群。目前,以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研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集成电路等为重点的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逐渐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柱,有力的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2006年,海淀园软件产业实际总收入587.69亿元,占中关村科技园区的85.9%,占北京市的60.5%,占全国的12.2%,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2006年,园区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达到1603.57亿元,约占北京市的一半,成为海淀和北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淀园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引导,围绕专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了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环保园、生命园、软件园、创新园、永丰新材料基地、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等一批产业集群发展区,同时逐步形成了北太平庄地区影视制作、学院路及周边沿线的动漫游戏、甘家口地区的工业与城市设计等众多特色产业带,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对园区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高科技资源的聚集,再一个相同点就是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国际先进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也是推进中关村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园区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海淀园要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及合作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路径,健全产学研合作的中介服务体系,总结和推广一批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模式,推进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园区产学研合作层次与水平。
《创新突破计划·2008》计划中,对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两大类中,列出了六项具体工作,分别是:实施总部集聚工程,实施产业集群引导工程,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建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推广产学研合作典型模式,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加速孵化体系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
20年的发展中,海淀园始终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显著提升。联想、方正、华旗、用友等一大批园区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表现优异。新浪、搜狐、百度、奥瑞金、中星微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陆续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在加强“走出去”的同时,海淀园还高度重视“引进来”,吸引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入驻,对营造区域研发创新氛围,增强创新能力和调配国际资源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创业孵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园区的标志性功能,通过完善创业孵化体系来促进创业活动的持续发展,保持园区不竭的创新活力也是科技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积极探索开放式孵化模式,整合园区内外创业孵化资源,积极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完善园区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探索“金种子”计划等新的孵化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性孵化器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使园区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摇篮。
国际化发展一直也是海淀园构建世界一流园区的内在要求。海淀园在2008年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支持园区企业“走出去”的有效措施和模式,完善配套政策与服务,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入驻,推动园区世界研发中心的建设,促进园区品牌及国际形象的提升。
《创新突破计划·2008》计划中,对提升园区国际化水平和加速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两大类中,列出了四项具体工作,分别是:启动实施“大孵化器战略”,推进“金种子”计划;实施“走出去”工程,打造园区国际化品牌。
完善金融创新体系,加快政府管理创新
金融环境的完善对高科技企业的创新,对科技园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海淀园要重点通过大力推进创业投资业的发展,健全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推进园区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信贷融资体系获得资金,完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形成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全方位支撑。
为此,《创新突破计划·2008》计划中列出了四项具体工作:实施创业投资引擎计划;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服务工程;加强企业无形资产质押(担保)试点工作;构建资本中心金融服务超市。
海淀园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园区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政府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海淀园要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进一步强化与海淀区、北京市以及国家各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进联合治理,重点加强在平台服务、资源整合和创新创业环境完善等方面的工作,为海淀园的快速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9.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篇九
科技活动教学计划1
当今世界,天文技术迅速发展,天文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的关键就是天文技术的现代化。“四化”建设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兴国”势在必行。同志为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技展览开幕时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天文的希望。”现在的同学,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需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同学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天文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和健康的个性为宗旨”。因此,我觉得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定途径之一。
(一)、活动目的与内容: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同学“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的天文科科组制定以下几项评比活动:
①小发明、小制作评比、
②扮演小实验、
③创作小发明优秀论文评比、
④创作小发明绘画评比、
⑤创作小发明工艺评比、
⑥天文与气象站评比等活动。
力争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科技作品,能够参与市科技创作小发明等评比活动;同时也争取得到校外单位的技术支持、实践理论指导;具体开展兴趣小组项目如下:
表格一:
小学天文科开展兴趣小组项目
兴趣小组名称
解释说明
活动评比形式
物理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①制作各种小飞机、小船、小车等玩具模型;
②改造我们生活、生产、学习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我们用起来更方便、快捷。
③改造教师经常用的教学用具,使教师教学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可以交实物或写小优秀论文。
环境化学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主要是中学一些趣味性强、危险低的化学实验,目的是引起同学对天文知识探究的兴趣,以和指导每年举办“世界环境日”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实验扮演节目、优秀论文
生物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了解有关各种植物的种植情况,以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饲养小动物
写出有关种植、饲养动物的心得科技小优秀论文。
地理气象(天文气象站)
适用;5年级
观测天文气象情况,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气温、风速、相对湿度),通过收集天气情况的数据,总结南方气候的不同特征。
以科技小优秀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一、合理使用科技活动教材,使科技活动有目标、有结构、有层次地开展。
学科课程沿知识系统发展,活动课程沿实践系统发展,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知识的发展同步进行。这就是说,活动课教学应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我校要求各任课教师要在天文兴趣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内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气氛;每个天文教师都根据自身所教的不同年级同学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评比(详情请看表格一),使同学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同学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同学,解放同学的感官,让同学获得自由之手。教师要带领同学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同学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发明。在本学年,我校开展了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动:
1、观赏调查活动,崇尚亲近自然。
伽利略说过:“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的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们必需去读她。”观赏调查,可以把同学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它为同学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发展同学多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学期中,我校将组织同学到石劈山秋游活动,不但让同学见识到各种稀有植物的种类,而且了解大自然的植物多样性,扩大同学天文知识面,锻炼同学的实践能力。
2、科普阅读活动,丰富知识视野。
在小学天文兴趣小组中,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安排同学课后阅读各种报刊杂志、科普节目,优秀《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爱天文》、《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观看《天下》、《探索奥妙》、《人与自然》、《动物故事》等电视科普节目,让同学到“大课本”中去获取知识,提高天文素养。
3、小优秀论文、绘画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小优秀论文、绘画活动就是同学将自身天文探究的过程和发现,用书面或绘画的形式表述下来。让小同学通过写小优秀论文、绘画等形式,可以激发同学对天文探究的兴趣,有利于训练小同学的天文思维能力,培养同学的天文态度和天文方法,形成初步的天文意识。在小优秀论文活动中,需要丰富的天文文化知识,可以促使同学自觉地学习;而小优秀论文写作的胜利,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同学积极主动地进行天文学习,发生从课内外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推动同学知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评比活动,提高同学动手实践能力。
同学的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是我校开展同学课余活动的特色之一。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每周、每月的科技小发明作品评比,激发同学的天文探究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每学期,通过学校举办科技小发明作品展示活动,让同学之间萌发创新思维;通过科技创作活动,同学的实践能力和猜测思维得到进一步验证和发展;激发同学的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同学的天文探究往往不能够一步到位,通过同学的猜测;制定计划;初步制作不时反思;最终的科技作品;让同学逐步地建立天文探究的思维,发展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活动效果的评价。
天文兴趣的学科定位是培养、发展小同学的天文素养,而天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大的目标概念,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体系。由于同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和行为习惯等具有个性、程度差别性的特点,很难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反映出同学的不同特点。根据同学的个性差别和兴趣特长,将以前的期末单一测试改变为灵活全面的差别性阶段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可以评出五星级小天文家、四星级小天文家、三星级小天文家等激励形式。
⑴天文理论竞赛:通过口答、检验、访谈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一定的天文理论知识的同学可以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⑵天文实验竞赛:通过实验操作、动手练习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动手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顺利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的同学可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⑶天文设计竞赛:同学的独立思维活动,通过现场观察、轶事记录、同学互评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天文的憧憬与描绘,能够有天文设计作品但并不一定能制作出的同学能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⑷天文创作竞赛:在教学过程中闪烁着自身的创新智慧,能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融会贯通,通过专题作业、作品分析等形式,了解同学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以和天文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创作作品可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探究学习强调同学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从而使同学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时提高和完善。小学开展的`实验,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发展的;小朋友逐渐从自发的行为到采取有条理的态度,从漫无目的地发问到选择性地提出问题,从单纯地依赖感官到使用多种工具,从毫无规则的观察到更为合理、井然有序的研究,从迷恋到努力和精确严谨,从被魔力吸引到快乐地学习知识。无论哪个阶段或水平的探究都可能随同有疑惑、阻力、障碍、专注、紧张、兴奋、喜悦或激动,但都绝不只是轻松和愉快。
总之,天文兴趣的评价要建立在同学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同学实际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状况,不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同学的全面化发展,最终提高每个同学的天文素养。
科技活动教学计划2
一、基本情况
六年级共有学生49人。他们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经过几年的科技活动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技校本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技,学生必将对科技校本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科技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开展普及科技知识的教学,其目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了解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三、教学目的要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教育日趋重要,如何更好地发挥我校科技教育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丰富内涵,创造品牌,充分体现科技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双重教育意义。使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活动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等方面得到发展。
四、教学措施
1、营造宽松氛围,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造的智慧。
2、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播放幻灯片、观看科普图片展等途径,让学生了解科技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将劳技课与科技教育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
五、课时安排
1、水面的秘密1课时
2、会燃烧的方糖1课时
3、谁的手最干净1课时
4、制作益智玩具2课时
5、自制电铃2课时
6、自制泡沫灭火器2课时
7、吸水与防水1课时
8,新型芽菜生产技术2课时
9、用苔藓监测大气污染1课时
10、常见的建筑材料1课时
11、身边的垃圾2课时
12、希望点列举法1课时
科技活动教学计划3
一、活动宗旨:
为贯彻落实本学年学校工作意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的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打造学校育人特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学校的科技活动。
1、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实践活动和发明创造,使全校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实践能力。
2、完善学校科技管理和辅导机构,在学生中培养科技创新小能手, 在全校形成科技创新之风。
3、在今年的科技艺术活动中,每一个比赛项目都有作品展示。
二、活动措施:
1、营造科技氛围,强化创新意识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投身科学探究之中,使科技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质的开展,学校成立以副校长为组长,科技总辅导员为副组长,各年级语文教师、科学教师、美术教师,综合实践教师为成员的管理班子。
为实现人人参与,各班成立科技兴趣小组。
2、开展创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各年级开展常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如:学校广播,手工制作,剪纸、折纸;社会调查、科普英语、定向越野、电子制作等。
3、长期坚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等活动。
各年级科学教师围绕学科知识,有计划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和科技实践活动,如各种比赛、参观、调查等。美术教师成立美术社团,利用活动时间开展科幻画创作。语文老师要辅导学生书写科技小论文,综合科学教师在本学期要组织中小型科技实践活动。
4、通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主要开展以下活动:搜集科技文化方面的名人名言;确立一位科学家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读一本自己喜爱的科普书籍;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制作一份科技手抄报;举行一次“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等演讲比赛。
三、时间安排:
9月上旬: 成立科技创新小组领导组,讨论本学期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9月中旬: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充分能了解近几年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的创新点,激发学生的创新发明灵感。在学生中广泛征集发明创意。给小组的成员确定具体的方案。
9月下旬:定向越野学生开始进行训练。科普英语辅导继续进行。手工制作、剪纸、折纸开展活动(预备年级)。
10月:定向越野参加县比赛。电子制作小组开始制作活动。
11月:科普英语参加县比赛。
科技活动教学计划4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科技与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为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技教育活动计划。
一、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一些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概况,懂得现代科学的一些浅显知识,知道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富有想象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使学生懂得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能看懂一些简单的制作图,掌握一些简单作品的制作方法,初步学会使用刀、剪、锤、电烙铁等工具。
3、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实验的操作程序,能初步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生的一些简单现象。逐步培养学生能撰写简单实验报告。
4、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事物、自然现象,进行简单分析。
5、通过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跨世纪的新型技术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方法途径:
1、实现三个转变: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转变为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主要目的;把独学转变为共学,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的精神;把学科学转变为用科学。
2、重视三个培养:重视科研意识的培养;重视科研兴趣的培养;重视个性的培养。
3、注重四个突出:突出玩中学;突出想中学;突出做中学;突出用中学。
4、处理四个注意: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普及和提高关系;注意数量和质量关系;注意一般和重点的关系。
5、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教育活动氛围。
6、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1)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做科学的主人。
(2)开展“成才从这里起步”和科技教育“四个一”活动。“四个一”内容:学生读一本科普读物,熟悉一种农作物或动物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和生理习性;制作一件科技作品或手工作品,有一条发明设想的作品。
(3)开展“五小”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小”内容:小实验、小论文、小发明、小创作、小设想。每次比赛评出各个单项的前几名给予表扬奖励。
7、坚持以点带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全校性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人人动手,创造作品,逐步提高师生的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
8、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加在投入,注意实用。学校购置科技活动器材,使之达一类标准。设计一座科技作品橱,设立一间科技活动室供教学用。
三、组织实施:
制定目标各个阶段。
第一阶段:
(1)成立科技活动领导组,研究各成员职责;
(2)制定阶段活动计划;
(3)介绍国内外科学家事迹;
(4)设立科技活动室,增添科技活动器械;
(5)自然学科教学中渗透新的科技知识。
第二阶段:
(1)开展小制作活动;
(2)评选优秀小制作作品;
(3)陈列优秀小制作作品;
(4)请优秀小制作作品作者介绍创作思路及制作过程;
(5)组织撰写科技小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出刊优秀论文汇编。
第三阶段:
(1)总结第一轮科技活动经验、教训;
(2)表彰科技活动优秀辅导教师,表彰科技活动优秀学生;
(3)制定第二轮科技活动计划。
科技活动教学计划5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和不断钻研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学生对失败有承受力,有顽强拼搏精神。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的信念,培养创新意识。
4、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客观标准和准则,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工作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实验和各种研究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二、活动方式
科技兴趣小组主要以“专题讲座”、“观看科教片”、“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等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三、活动时间
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大休息。
四、活动地点
科技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学校科学实验室、操场等。
五、活动安排
(一)辅导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 专题讲座及观看科教片
组织学生参加理论教育讲座和观看科教片,通过讲解相关科技知识及历年获奖作品创意。观看别人的科技作品,提高自己的科学技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即将进行的科技活动指明方向。指导撰写科技小论文等。
第二阶段 科技制作(趣味制作)
通过制作和展示各种小发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 面向生活——家庭科技实践活动
改造我们生活、生产、学习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我们用起来更方便、快捷。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参与家庭种植、养植活动。
第四阶段 科技实践——小发明(创新设计制作)
自己设计并制作作品上交,并附写创意说明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行性高的一些创造。
科技活动教学计划6
一、班级分析
本年段共有3个班级,对科技这一科目,学生十分喜欢。每到科技课上,学生都能根据要求准备好活动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善于与同学合作,积极面对困难,商量对策,共同完成活动,也善于总结经验与交流,在活动中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国家教委制定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并为活动安排了课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学科技活动》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很多。各类活动项目准备安排14个左右,分为“设计与制作”、“科学小实验”、“环境保护活动”、“创造发明活动”、“动手动脑活动”和“新科技”几类。教学中项目的先后顺序可以变动,因为它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纵向上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横向上是相互独立的。每个活动项目大致分为:看一看讲一讲、学一学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三部分,并详细了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及制作(实验)方法。
三、教学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国家教委制定的课程计划,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求学、积极进取的精神,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毅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需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某些方面得到拓展,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个性特长。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生动有趣的内容时,应紧扣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斗争传统教育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努力挖掘积极因瑑,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2坚决遵循“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活动,自主动手动脑”的原则。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小组活动,老师指导”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交往能力。
3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及评价手段,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兴趣程度,创造能力,意志品质,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时鼓励他们,使他们克服自卑感,焕发积极向上的情感。
4共同参与活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在是主宰者,更应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为伍,成为其中的一员,建立和谐关系。
5结合活动的内容特点,讲授科学家名人轶事,观察、思考问题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不怕挫败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
五、课时安排:
10.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 篇十
社团名称:创新科技社团
学生负责人:辅导教师:
活动地点:
一、活动目的是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在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科技创新活动在我校“生根发芽”,为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能够良好开展并不断向前发展,特制定学校科幻创新社团活动计划。
本社团以创新发明为主,发散思维 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创新知识,利用废旧物品改装成新的科技发明。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体验到意想不到的乐趣。
二、活动时间
每星期星期四下午课外活动
三、活动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通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
道德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能使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和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其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创新能力,具备科学创新素质。
1、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从小就尝试手、脑并用,倡导科技与艺术的融会交流,展示学生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
2、满足三个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
3、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践大教育思想理念。
二、指导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辅导教师要注意改变教育观念。
由重视应试教育转为重视素质教育,要具有正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观念。在活动中,要做到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做到指导学生但不包办代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1)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意识,明确活动目的,提高对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2)指导学生选择好课题、项目,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手段,如独立开展、集体合作等。
(3)指导学生精心设计研究方法、合理利用文献资料,善于观察和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现象,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包括
1.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数量、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和个性特色。
3、科技创新、与时具进。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围绕活动主题,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四、活动内容:
本年度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创新活动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科普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班级各出一期科普教育黑板报。
3、各班级通过班会、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
4、努力打造“科技长廊”,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
(二)科普实践
1、点评创新事例
2、科技小制作
3、开展一些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观察日记。
(三)科普比赛
1、科技创新制作活动
11.漫谈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 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小发明;农村;农业;爱家乡;爱科学
一、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组建科技小组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少、班型小,全校不到140人。如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根据我校自身特点,把着眼点落实在农村、农业上。学生的家长大部分从事种植业,我们让家里有活动项目的学生做组长。按四个自然屯划分活动小组,把选定的课题,让科技小组的组长去落实。(每个小组4~6人)王佳宝小组根据金屯村菜农的黄瓜的嫁接技术,深入农户大棚,亲历黄瓜的生产全过程,动手完成了《黄瓜嫁接产量高》荣获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奖”“优秀组织奖”。
2.活动方法
聘请科技示范户的科技带头人做项目的负责人,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听讲课、实地参观、动手操作围绕科技活动项目写出科学考察报告。张恩雷小组围绕葡萄的鲜储,小组成员先后参观了市的恒温库,学习经验。在自家建起了葡萄鲜储窖。不仅销售快,而且好卖,在收入上净增4~5倍。春节其间上市批发可卖20~30元一千克,他们小组的项目荣获辽宁省“优秀项目奖”。
3.科技辅导员直接参与活动,指导活动进一步向深入开展。
张微小组围绕“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深入农户,参观、访问,在科学考察报告的撰写过程中 主动请教老师,在科技教师的帮助下,“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荣获辽宁省“优秀项目奖”
4.活动总结和科技成果展示
学校立足于农村、农业这块天地,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家乡,关注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不仅开拓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几年来,我校共有六个科技小组先后在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
二、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
1.上好科技活动课
我区是素质教育示范区,在~6年级都开设了科技课。在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课本的运用,同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上——小发明。在4~6年的教学中,我们突出了发明技法的介绍上,从而点燃学生创新的心灵火花。例如:四年级发明技法——克服缺点。从椅子的变化(木椅——皮椅——转椅——可移动转椅)。从椅子的变化告诉学生改进功能就是一种创造。五年级,缩小省略,从钟表的变化(落地钟——台钟——挂钟——怀表——石英表)。学生从生活中看到的家具的折叠(折叠床、折叠沙发)想到了伸缩黑板擦,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的擦黑板;李天成同学做了一个“新型条帚”能伸缩荣获辽宁省“优秀项目”银牌;高磊同学根据缩小省略的发明技法缩小了条帚、撮子,做出了塑窗槽清洁器,荣获辽宁省“优秀项目奖”。
2.留心身边不方便的事
吴凡同学发现下雨时,同学都跑出教室给自己的自行车套上塑料袋,影响上课。他开始动脑筋,发明了“防雨雪鞍座套”,荣获“辽宁省优秀项目二等奖”。耿德智同学看到妈妈在炒菜时油锅崩手,他想到了“护手铲”,该项目荣获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奖”。
3.广泛征集小发明活动方案
在学生中广泛征集小发明活动方案,对优胜者给予奖励。此政策的出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许多家长帮孩子出主意、想办法,使大多数学生都调动起来了。
4.指导学生完发明作品
一些优秀活动方案产生后,一些家长帮不上忙。这时,急需科技教师主动上阵,指导学生完善作品。贡新同学看到一些工人在清扫玻璃墙,一根绳子晃来晃去很不安全,她想发明一个装置解决这一难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完成一件小发明“垂直升降”荣获辽宁省优秀项目奖、国家专利局优秀参赛奖。
几年来,由于学校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先后有二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十二人荣获辽宁省优秀项目奖,十七人荣获市优秀项目奖。我们立足于农村小学这一特点,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以学生的自家示范作用推动周边农户的生产,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笔者深刻感受到,在轻松、自然、和谐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科技活动,用生产项目做课题,以课堂作为活动场所,可以让学生与教师都更好的融入生活,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习科技知识,在科技学习中掌握劳动技能。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对此,笔者乐此不疲,并愿意一直在科学教学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继续探索,不断前行。
12.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 篇十二
政府重点资助“第二经济”企业技术创新
南非国内存在两种异质经济,即“第一经济”和“第二经济”。“第一经济”是发达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第二经济”是欠发达的经济,处于“第一经济”的边缘,其主体是黑人的中小企业,涵盖了非正规就业人口、贫困线以下人口等弱势群体。“第二经济”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雇员少于10人的极小企业和雇员少于5人的微型企业占很大比例。
种族隔离时期,政府资助倾向于国防、食品和能源安全领域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如Armscor、Eskom、Atomic Energy Corporation和Sasol公司等大型军工企业和能源企业,这些企业均属于“第一经济”,而对“第二经济”的企业创新比较忽视,占企业数量99%的中小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新南非政府成立后,强调重建公平和惠及全体人民的国家创新体系,科技之光开始照耀“第二经济”。2002年单独成立科技部并颁布《国家研究和开发战略》,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减少贫困、扶持被边缘化的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全体人民生活质量作为科技创新的目标。黑人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成为政府重点资助的对象。
目前,南非几乎所有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计划和基金,均明确倾向黑人经济和中小弱势企业。由贸工部和国家研究基金会设立的产业技术与人力资源开发计划(THRIP),特别关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黑人经济竞争力,对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和黑人经济振兴的项目有一定优惠;由贸工部设立的产业创新支持计划(SPII),资助黑人企业和中小弱势企业创新,黑人股比越高得到的资助越多,已经惠及35%的黑人公司;科技部、贸工部设立的Godisa企业孵化计划和信托基金,鼓励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转移和科技能力建设,对黑人中小企业在技术改造和产业化启动等环节给予扶持,已资助1200家企业;由Godisa计划管理机构发展而来的中小企业发展署,主要针对“第二经济”领域提供资助;由南非科技部和德国技术合作署以及南非技术大学共同资助的Tshumisano信托基金,仅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支持黑人弱势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化,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服务的需求。
资助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为“第二经济”技术创新补位
南非“第二经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很多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和创新能力,因此政府研发投入大多数都不是直接资助企业,而是直接资助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由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承担企业的研发和创新项目。“第二经济”企业研发缺位,政府资助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为企业研发补位,这是南非科技计划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
产业技术与人力资源开发计划(THRIP)注重把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的优秀研究人员与政府、企业机构创新资源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创新项目根据企业需求确定,资助对象仅限于大学、科研机构和与之合作的企业伙伴,由私人企业申请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机构或科技与工程研究机构。科技部设立的“创新基金”(IF),也向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提供项目资助,申请机构主要来自于科学理事会、大学、企业创新部门和私人企业家联合体或协会。Tshumisano信托基金,鼓励大学建立技术服务站,通过技术服务站与中小企业特别是黑人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相对而言,南非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较弱,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较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较紧,大量项目都来自于企业和产业,市场目标明确,技术针对性强。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农业研究理事会(ARC)、医学研究理事会(MRC)、人类科学研究理事会(HSRC)、地质科学研究理事会(CGS)、矿冶技术研究理事会(MINTEK)和南非标准局(SABS)等国家级科学研究院,都承担很多企业的技术创新课题,其经费有的来自国家计划,有的来自工矿企业。CSIR研发经费30%左右来自政府,70%左右来自企业。
从投入的情况来看,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计划和基金,很多都是通过资助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实施的。南非政府研发投入约40%资助高等教育机构,约54%资助国家研究理事会和研究所。高等教育系统得到的资助约50%来自政府,在基础研究与创新支持计划、欠缺技能发展基金、本土知识体系发展资助、优秀研究中心创建以及研究机构能力建设资助等方面与企业创新结合紧密。
从产出的情况来看,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也很大。南非企业界的创新活动占全国技术创新活动的58%。换句话说,还有42%的技术创新活动来自于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企业创新产品有32%是经过与第三方合作取得的,表明企业创新与外部科研与知识创新体系具有强有力的联系。
资助“第二经济”企业伙伴创新和消化创新
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计划,一般不资助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而是资助企业的联合创新。产业技术与人力资源开发计划(THRIP)资助企业伙伴的创新,创新基金(IF)资助企业创新部门、私人企业家组成的联合体或协会的创新,促进跨行业的合作。为鼓励制造业与农业领域私有企业的联合创新,贸工部专门推出了合伙企业基金(SPF),要求申请者应包括5家以上的公司和从事相关领域项目合作的企业集团,目前该基金已资助600多家私营企业建立起85个伙伴关系。
南非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过去大多是欧洲培养的,企业也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进吸收和消化再创新成为南非企业创新的重要形式。贸工部设立的竞争基金(CF)的宗旨是促进南非私营企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支持企业引进技术和市场理念,已有1200多家企业得到资助。此外,政府还规定,政府从国外采购时,外商要从所得的贸易额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在南非投资,以加快技术消化吸收;近期还出台了允许减免企业研发投入支出150%的税收优惠政策,间接资助了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的研发和消化创新。
支持“第二经济”创新平台建设和技术转移机构建设
科技部设立的生物技术区域创新中心计划(BRICP),已建立全国影响较大的豪登省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夸祖鲁-那塔尔省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西开普敦省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成为中小企业生物技术创新孵化的平台。在科技部Godisa计划的推动下,政府引导了“豪登高新技术创新示范区”和多个孵化园的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提供基础设施、政策指导、金融与法律咨询、知识创新环境。“豪登高新技术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科技园区和非洲第一个国际科技园;建成国家级中小企业孵化园8家。Godisa计划主要资助的科技孵化领域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医疗设备、软件、嵌入式系统、精细化工、小型采矿、水栽培等农业技术。在地方财政支持下,还另外建立起家具、建筑、生物柴油、汽车等8个地方中小企业创新孵化中心。
建立南非小企业发展署,专司技术转移资助(TTF)。南非小企业发展署是由科技部原下辖的Godisa计划管理机构和贸工部原下辖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并而来,重点促进“第二经济”领域缺乏资金、市场、技术,被边缘化的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和技术辐射,提供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有关产品设计、技术评估、筛选、谈判、培训、管理和咨询等资助和服务。Tshumisano信托投资基金,注重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支持黑人经济振兴,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服务需要,已在全国建立10个技术服务站,向中小企业特别是黑人弱势企业提供专门技术服务,覆盖了化工、纺织、电子、金属加工、机械工程和食品加工技术等领域,有1000余家中小企业的技术项目得到资助。
南非科技提升“第二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南非国土面积只有我国的1/8,人口不足我国的4%,曾经长期属于殖民地国家,国情与我们很不一样,很多方面与我国没有可比性。但南非毕竟是非洲大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发展速度虽不如我国,但在不少方面对我国又具有参考价值,促进“第二经济”技术创新的一些做法就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
应把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放到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使科技发展的成果惠及技术低端产业。我国虽然不存在“第一经济”、“第二经济”,但必须看到我国的传统产业还比较落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广大农村地区还是传统的维生经济,缺乏现代企业和自我持续增长的能力。政府应把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放到传统产业和农村经济上,把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发达经济因子植入其中,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产业,使不发达经济得以转型提升,在这方面政府可以设立应用技术基金或者专项计划。
资助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参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研发机构,也不必要设立研发机构,其研发和创新活动可以交由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完成。可以考虑在国家现有科技计划的范围内,增设中小企业通用技术项目,其承担者应来源于院所或大学。资助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承担企业技术项目,与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以企业为主体不但是指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企业来承担,而且是指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技术创新活动要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来展开。因此,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包括支持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来源于企业的项目,越是以企业为主体,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从政府和国家得到的研发经费就越多,而不是越少。
支持中小企业联合创新和创新平台建设。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包括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联系。政府支持个别企业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意义不大,还容易造成不公平竞争。应加强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重点资助中小企业联合创新和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对产业带动大的技术群,建立同行企业共同采用的技术选择方法、技术解决方法和制造流程,形成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创新成果的转移扩散。
支持企业消化创新。在我国现阶段,消化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广大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应考虑在现有科技计划内,增加中小企业消化创新的项目;或另设消化创新计划,对从国内外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项目予以资助。
13.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实验计划 篇十三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化学实验教学也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工作为核心,教育教学工作达要求,深入实验室工作,改革创新,发挥实验在教学工作中的应有作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特拟定如下开放性实验计划:
1、每个月进行一次课外科技活动,让学生所学知识得以拓展,兴趣得到提高。从而热爱化学的学习
2、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要与课本有关、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从而让学生学有所获,3、统筹安排好学生开放性实验,及时反馈信息,以利于进行补充,便于进行改正、修补。
4、确保每年的学生实验顺利完成,积极准备每个实验,让学生积极训练,确保每一个学生的实验室技能都得到提高。
5、改善实验的条件,在报请学校同意的前提下,增添教学必须的仪器设备,确保每一个实验、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的实验顺利完成,都有所收获。
6、课外科技活动平时对照要求,时时检查,保证实验室的各个环节少出、甚至不出差错,力争各项工作得高分,时时达到合格实验的要求。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计划】推荐阅读:
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方案09-11
科技创新活动实施方案08-04
小学科技创新活动总结解读08-17
任城区开展巾帼科技创新活动10-21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汇报12-09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09-28
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