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管理计划(19篇)
1.音乐是管理计划 篇一
音乐器材管理使用计划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充分发挥专用音乐室功能作用。用多媒体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还正确使用教学用具,还每周轮流安排学生做好音乐室的卫生,每班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管理工作。保持室内整齐、清洁、摆好用具、关好电开关及窗户。
二、工作目标:
一、热爱本职工作,执行上级和学校有关器材室的工作计划,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二、努力学习,认真钻研业务,熟悉各类器材的规格、构造、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保管常识,掌握器材维修的基本技能,排除器材的一般故障,确保器材使用的最佳效果。
三、认真做好器材的验收、登记、保管、维修工作,做到物物有帐,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四、根据教学需求,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器材使用工作。使用完毕,及时清点器材,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认真处理。
五、负责器材室的全部物资工作,做到管理制度标准化,器材存放系列化,保管科学化、安全化。
六、不断总结经验,开展音乐器材的研制创新工作,改进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器材室的工作水平。
七、所有音乐器材摆放要整齐有序,方便教学,要保持器材清洁,环境整洁美观。
八、平时对各种乐器要经常检查养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
九、音乐器材借出和非管理人员使用,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或使用,如借出、使用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各种乐器要注意防火、防盗、防霉。
2.音乐是管理计划 篇二
一直以来, 面对电信行业恶性竞争不断加剧等趋势, 业内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加强电信监管并改革监管机制。
有人直陈“行业宪法”《电信法》的缺位是诸神之乱的根源, 有人建议要改变国企的利润考核机制, 也有人疾呼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在不绝于耳的建议声中, 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纷至沓来”, 但各地的竞争乱象却像“摁下葫芦浮上瓢”, 恶性竞争事件仍时常见诸报端, 毁了行业形象, 也伤了员工们的心。
正当人们苦苦思考中国电信业监管应走向何方时,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邮政监管体制的通知, 要求在地市行政区域内成立邮政管理局, 于是乎许多业内人士“眼前一亮”, 随之疾呼电信业也应效仿之, 纷纷表示“‘监管下沉’才是电信业监管改革的必由之路”。
立法缺失为乱象根源
似乎设置一批官位, 成立一个部门, 我国电信市场竞争就会趋于理性。这实在有点庸医给药的感觉, 且不说这与“大社会小政府”、国家精简机构的大趋势不符, 恐怕以当前普通民众对一些地方政府执政水平的感知来说, 难免也会让人怀疑设置地市级电信监管部门仅是徒增一群尸位素餐的官员而已。
因为在如何调节市场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上, 历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管理当局都有不同的偏好。
是应该依靠法律法规还是行政命令, 是应该依靠法官还是领导, 是该用清晰可执行的法律条文还是指代不清、朝令夕改的行政文件?
答案恐怕是显而易见的。
含混不清的市场监管行政文件是造成监管人手不足的原因, 这是依靠行政命令而不是依靠清晰的法律关系调节市场关系的直接后果。
为什么电信行业竞争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依靠法院解决而大多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出面协调或者下发行政命令和通知?尽管行业的专业知识可能是法院审理的门槛, 但是缺少清晰的行业管理法律大典则是根本原因。
可以看到, 不管是美国的FCC还是英国的OFCOM, 尽管他们所负责的内容和职责以及当地运营商的数量, 甚至管辖的区域范围恐怕都不比中国电信业更轻松, 但在这些发达电信市场国家, 当遇到纠纷时, 即使是运营商与监管机构的纠纷, 其也往往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而不是更多地诉诸行政协调。
要知道, 增加行政监管人员的数量, 是一种回归计划体制的人海战术。况且, 没有法律调节的结论, 恐怕在严肃性和效率性上很难得到保障, 从而使得管理部门出台更多文件, 结果就需要更多的官员去监督执行, 形成滚雪球式的恶性循环。
邮政监管体制适合电信?
同时, 也有人拿邮政行业类比电信行业, 认为这两个行业有着相同的行业结构, 从而推论认为可以采取相同的监管体制, 这显然忽略了自从邮政与电信分离之后, 电信行业的市场特征和技术特征已与邮政系统完全不同。
尽管从传递“信息”这个角度看, 两者都有全程全网、普遍服务的特点, 但是无论是从业务受众的范围还是提供服务的工具, 两者早已完全不同。而且从市场参与者数量的角度看, 地方邮政服务市场从理论上是一种市场主导的竞争体制, 而电信行业则是多寡头垄断竞争体制。
邮政的这种区域性的多市场参与者自由竞争体制, 适合以行政区域为边界进行监管划分, 而且与电信行业的运营商竞争行为不同, 邮政市场参与者的市场行为多是由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可以自己完全控制的, 而运营商则完全相反, 来自各个运营商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管理考核要求使得地方运营商有很大一部分市场行为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约束, 其自主性并不如那些快递公司。
那么, 如果监管机构下沉到地市, 当区域市场的监管者不能从更高的层面影响运营商市场竞争策略时, 为了工作绩效或者其他, 对运营商具体市场行为的干预自然会越来越多, 这是一种回归计划经济的管理倒退, 显然不是有识之士希望看到的。
开放性缺失加剧恶性竞争
此外, 若要理解电信市场竞争日趋严峻现象, 就要首先认清恶性竞争制度的根源之一——开放性的缺失, 其不仅包含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问题, 更多则是其它行业对电信行业开放的问题。
为什么开放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是解决电信行业竞争乱象的关键?主要原因在于, 电信行业的国企体制是非利润或者非完全市场导向的, 很多市场竞争行为的出现是由于缺少利润约束, 也没有足够预算限制。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后, 由于其是需要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并对利润较为关切, 从而不会导入非理性竞争, 进而可引导行业理性竞争。
目前, 中国电信行业在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之后, 很可能已经失去了进行最佳管制制度安排设计的窗口期, 这不单因为电信行业自身进入增长的瓶颈, 从而失去依靠行业发展解决系统性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随着电信行业与金融、互联网、广电、媒体以及其它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 尤其是随着中国三网融合进程的展开和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电信行业与这些行业的耦合程度也愈加紧密。
但是, 在电信行业与其它行业融合中, 这些行业对电信业开放依然不够, 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庞大的电信资产如何通过在其它行业的拓展实现增值和盘活的问题。
不向电信行业真正开放其它行业, 电信运营商又面临行业增长率下降和利润考核增值的悖论, 在这种情况下, 解决竞争秩序问题恐怕就需要较高的管理智慧了。
3.书画是诗,是音乐 篇三
中国传统文人,讲究的是诗、琴、书、画。这四部分内容综合起来都是用来表达意境和情怀的。除了诗、琴之外,书和画都可看成是意境的表达,也就是说古人的书和画都是用来写意的,与诗、琴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能欣赏到古人画上配诗。诗边配画的许多作品。因此。古人的诗、琴、书、画是不可分割的意境追求和表达的统一体。由此。中国书画也应被看成是诗歌和音乐。如同中国有句话:诗情画意。欣赏中国书画作品,每每你会有一种新的感受,从作品你能体会书法家和画家想表达的意境,能品味到书画作品的美!
当代一些中国画家结合了西方的画技。运用中国画的风格绘出一些写实作品,其视觉效果别有风味,但作品中往往缺少传统意义上的诗意。
4.音乐是管理计划 篇四
中央音乐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音乐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根据《社会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及国家其它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以中央音乐学院及其下属机构名义或以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身份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包括诸如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等上级主管部门资金立项的纵向科研项目,院内利用“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基金立项的科研项目,以及与校外其它单位横向联合的科研项目,接受学校统一管理,其研究经费应一律汇入中央音乐学院计财处账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上述经费汇入其它财务账号。中央音乐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由科研处与院计财处共同负责管理。
第三条 中央音乐学院科研项目基金(即“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基金)来源于学院拨付的科研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我院科研事业的发展。该基金亦由学院科研处负责管理。科研处根据学院科研情况,提出每年的资助项目数和资助总金额,经学院评审委员会批准执行。
第四条 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同时要方便科研,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第五条 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经费的使用同时接受上级财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项目经费使用范围
第六条 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限于项目研究直接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
1. 资料费:指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报刊、档案、文献、稿件的抄录、誊印、复印、复制、翻拍、翻译费用,以及必要的图书购置费用等。
2. 设备购置与使用费:指与科研直接相关的计算机、收集资料、采集分析数据所需的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或其它视听仪器设备购置费用。设备使用费包括资料录入费、资料查询费、上网费和软件费等。
3. 办公用品及耗材:含纸张、墨粉、文具、工具、计算机等各种媒体的存贮材料、记录材料、消耗材料。
4. 国内调研及学术活动差旅费:指为完成研究工作而必须进行的国内社会调研活动及参与和课题研究有关的学术会议等活动开支的差旅费,含交通、餐饮、通讯、住宿及其他费用。涉及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的调研差旅费,须经科研处审批。调研及学术活动差旅费不得用于课题组以外的人员。
5. 小型会议费:指为完成研究工作而举行的项目开题、专题
讨论、成果鉴定等小型会议所开支的费用。会议参加者一般应为课题组成员。小型会议费的开支标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 数据采集费:指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研究手段的项目所支出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费、以及用于课题研究的资料查询、信息交流等上网费、电话费、通讯费和软件费用等。
7. 咨询费:指为开展课题研究而进行的问卷调查费、统计分析、专家咨询、被试费、被调查者劳务费等支出的费用。
8. 劳务费:指直接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助研津贴,以及非课题组成员、科研辅助人员的劳务支出等。
9. 印刷费:指打印、誊写调查问卷材料、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的费用。
10. 出版费:仅限于所资助研究项目成果的出版补贴。
11. 成果鉴定费:指由科研处组织的成果鉴定活动所需的费用,包括会务组织费和鉴定专家的劳务费、鉴定工作的组织者和会务人员的劳务支出等。鉴定专家的劳务费根据鉴定工作量确定。
12. 管理费:除上级有关部门有明确规定,科研处按不同项目的性质从每个项目经费总额中一次性提取:
(1)上级主管部门立项的科研项目每项收取5%的管理费;
(2)校内立项课题每项收取5%的管理费;
(3)与校外横向联合的科研项目每项收取10%的管理费; 管理费主要用于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提供科研条件和服务费用的补偿,以及财务管理工作补贴。管理费作为研究管理活动的基金,由科研处和计财处按照3:2的比例共同支配。
13. 招待费:是指因科研需要接待相关人员的工作餐费。每次报销的金额不得超过该次报销经费总金额的10%。
14. 其它:项目研究过程中必须开支的其它费用。
第三章 项目经费的拨付
第七条 项目经费资助金额由项目立项单位或院评审委员会审定。项目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款,包干使用,超支不补。
第八条 科研处在评审工作结束后的半个月内,与项目负责人签订《中央音乐学院科研项目立项协议书》,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计财处,之后即可按照所批准经费数额报销使用。
第九条 为保证科研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科研处从每个项目中提取资助总金额的15%作为预留保证金(仅限于校内立项课题)。保证金优先用于项目鉴定所需费用,余额在项目鉴定通过后由项目承担人报销使用。
第十条 校内科研项目经费由科研处掌握分配额度,分三次下达:第一次在项目立项后下达,额度为资助总金额的1/2;第二次在项目通过中期检查之后下达,额度为扣除管理费和预留保证金之后的剩余经费;第三次在项目结项后下达,额度为扣除结项鉴定费用后的预留保证金。
第十一条 科研项目结项后,结余部分经费(含保证金)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财务结账手续。过期不办理者,其剩余经费由学院收回,作为科研基金统一支配。
第十二条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经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暂停
1、需要调整课题组负责人或主要成员的;
2、需要修改、变更或终止项目协议的;
3、未能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
4、经费开支不符合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
第四章 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 项目负责人在科研处和本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按计划自主支配使用项目经费。
第十四条 项目经费可跨累计使用。
第十五条 科研经费采取票据报销的方式支付,由科研处负责人签字。报销单据均须为客户名称标记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国家正式发票。
对于无正式票据的酬劳性费用,如私人收藏的乐谱、音像、音响资料提供费,被采访人的误工费,专家咨询费以及其它形式的劳务费等酬金支出,须由课题负责人开具每项支出的详细清单(包括资料提供者的姓名、所在地及资料目录,或被采访者的姓名、所在地及调研采访的内容、时间、地点等,以及酬金核算的标准),并由接受该酬金者、调研采访者及项目负责人共同签字,作为支付凭证。校外接受酬金者需提供个人身份证号码,校内接受酬金者的酬金划入工资账号,并据此依法纳税。
第十六条 购买科研项目所需的办公用品、仪器设备等,应按照国家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属于固定资产的应办理固定资产登记
第十七条 项目一经批准,不得无故中止。对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或自行终止研究者,停止对该项目的拨款,并追回已拨经费。
项目负责人一年以上无故不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的,作无故中止项目处理。无故中止项目者,三年内不得申请新的项目。
项目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因不可抗力需终止研究工作的,须向科研处提出报告,报评审委员会审核批复后,作因故中止项目处理,剩余经费返还学院。
第十八条 科研处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有监督、检查权。对违反本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书面警告、通报批评、停止拨款、撤销项目等处理措施。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教师所承担的各类来源的科研项目,包括横向联合项目、本院立项的项目以及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教委等上级部门立项的各类科研项目。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中央音乐学院科研处。
中央音乐学院
5.音乐是管理计划 篇五
发布日期: 2009-11-6信息来源:http://
ERP的中文意思是企业资源计划,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缩写。
ERP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引导企业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资源。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核心: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ERP的主要功能模块有:
1、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等
2、物流管理模块
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和服务、销售订单管理、销售统计与分析、库存控制、采购管理等
3、财务管理模块
包括:总帐模块、应收帐模块、应付帐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多币制模块、工资核算模块、成本模块、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
4、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差旅核算等。
6.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 篇六
首先,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音乐艺术的感情,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处处体现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 我把兴趣培养置于突出位置。有两个出发点:第一, 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 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第二, 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 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重要, 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如果音乐课不能被学生喜爱, 不能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意义。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 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的积极性、美好心态和愉悦体验, 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快乐的家园, 音乐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其次, 我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 实行了“个别—旁听”式教学。传统课堂上, 总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地进行, 教师主动讲, 学生被动听, 往往是教师把一首歌分析好, 指出难点、要领、歌曲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学生则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演唱。这种授课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却没能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个别—旁听”式教学, 最大限度使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它的最大优点是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并在这种氛围下, 旁听学生也可以在别的同学“个别授课”的情况下, 直接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演唱风格。
“个别—旁听”式教学的具体做法是以班为整体, 其中一人为个别授课对象, 其他人参与旁听, 旁听者可以进行评议。通过教学实践, 我认为这种授课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
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
“个别—旁听”式教学直接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 在这种集体学习的氛围中, 学生都愿意在其他同学面前积极发掘自己声乐方面的潜能, 努力表现自己, 力求歌唱成功。他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发音, 每一个咬字, 甚至每一个休止符, 更加细腻地对歌曲进行艺术上、情感上的处理, 因为每个学生都不愿意在同学面前失败。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在其他学生的带领下, 会尽快使自己跟上进度。掌握良好的歌唱技巧,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奏效的, 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反复指导、启发下, 经过反复的练习, 才能逐渐进步。“个别—旁听”式教学, 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及早得到解决, 从而使学生对正确的歌唱状态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二、可以克服学生的怯场心理
一些学生不善于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 他们往往一上台就心慌意乱, 手脚不知放在什么地方好, 眼睛不敢看同学, 精神过分紧张, 忘词跑调时有发生。“个别—旁听”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一个锻炼他们舞台表现力的机会。多次的集体上课, 他们的紧张和怯场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逐步适应公开表现的场合, 消除思想障碍, 不断改善自身心理状态, 实现自我调节, 增强自信心。随着“亮相”次数的增加及演唱技巧、艺术修养的提高, 加上同学、教师的鼓励, 学生便能充满信心地演唱。“个别—旁听”式教学是缓解学生怯场心理的一个有效方式。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个别—旁听”式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表现欲, 同时, 旁听者又会主动发现歌唱者的长处与不足;教师在讲解和示范时, 学生会积极地进行类比、体会、思考, 触类旁通。“个别—旁听”式教学中亦可采取互评法, 一个学生演唱, 大家评议, 指出缺点, 寻求最佳解决办法。随着听辨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感受、鉴赏音乐方面以及在音乐表现技能的掌握上将会得到同步发展。
音乐作为一门学科, 某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向学生传授, 但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 只能靠想象力去创造。艺术不能容忍说教, 审美不能依靠灌输, 那种传统的你教我学、我讲你听的师徒教学方式, 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背道而驰。而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 则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 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 没有智力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 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 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
7.随身音乐?耳机是关键! 篇七
如果不是很高档的随身听,譬如普通的MP3、MP4、手机等,附机搭配的耳机通常音质不好,但为求好音质而购买高档耳机实在不划算,此时便有中低端的高品质耳机应运而生,例如拜亚动力DTX60。
基本参数》
耳机类型:有线动圈入耳式
频响范围:15Hz-20kHz
阻抗:16欧姆
灵敏度:104dB
插头:3.5mm镀金直型插头
重量:25g
参考价格:497元
蓝精灵
熟悉耳机的朋友应该对拜亚动力不会陌生,可以肯定地说是耳机品牌中的佼佼者了。DTX60是其便携系列的中端型号,上至DTX100,下有DTX10。该系列耳机外形大体相当,DTX60跟DTX80尤为相像。DTX60有黑白两种颜色,均为入耳式,耳套采用颇具特色的蓝色硅胶材质,也算是其特色之一了。
线材方面,弹性适中,有着不错的韧性,手感不错。左右声道分线处做了特别的保护措施,非常结实。DTX60耳机使用了标准的3.5mm接口,接口处采用了小口径设计,可在iPhone老版手机上使用,其上还有拜亚动力的英文标识,做工很精细。
提升随身音乐档次
俗话说,好马需配好鞍,耳机的质量基本决定了整体音质的水平,当然音源也有很大关系。不过换副好的耳机,说不定就会让你的随身听更上一层楼呢。
DTX60不适合低音狂人,因为它的低频并不是特别出众,它的特点是清澈明亮,各频段表现比较均衡,适合听流行乐,适合人声。
DTX60采用的是入耳式设计,有三对不同大小的硅胶耳套搭配。这在嘈杂的环境下听音是非常必要的。DTX60发音单元不大,反应速度非常不错,但也造成空气感不够强烈,听一些弦乐的时候感受会比较深,所以在听一些主要反应人声的流行乐上,该耳机优势比较明显;还有大家比较关心的解析力问题,在该价位的耳机来看,DTX60的解析力是物有所值了,配合其低阻抗的高灵敏度,音乐的细节回放表现不错,高频延伸得可圈可点,只是声场不会很开阔,声音弹性一般,这也是DTX60不太适合听交响乐类管弦乐的原因吧。
8.什么是支持音乐格式 篇八
什么是支持音乐格式
支持的音乐格式指的是某种型号的CD播放器可以支持的音乐格式的种类。作为CD播放,支持CD音频格式那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不过目前的.CD播放器不少还能够支持ATRAC3格式和MP3格式。
ATRAC3是MD产品特有的一种音频格式,MD机最终播放的文件都是以ATRAC3的格式来进行播放。在录制过程中,对于其它格式的文件,MD机也是通过软件将它们最终转换为ATRAC3格式进行播放的。MP3是目前电脑中最常见的一种音频格式,它具有文件压缩比高,音质受损度小的特点,因此广受电脑一族的还欢迎。这也就是说,目前利用一些CD播放器也可以播放MD刻制的碟和一些MP3格式的碟。不过CD播放器和MD和MP3播放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能够放,但是不能录。
9.音乐是管理计划 篇九
1、以审美为中心。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为中心,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的全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在教学中,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从音乐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入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1)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
(2)音乐艺术与姐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在组织音乐教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复习旧歌
《春天》
《放牧》
《手拉手》
《长鼻子》
《跳起舞》
复习
《咯咯哒》
《大海的歌》
《幸福生活》
放假
复习
《巧巧手》
《汪汪与咪咪》
《愉快的夏令营》
机动
总复习
【人音版一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音乐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人音版音乐教学计划
2.人音版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3.人音版小学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4.人音版音乐教学计划精选
5.人音版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6.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7.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8.人音版九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10.音乐是戏曲的生命 篇十
可以说全国目前的绝大多数剧种在戏曲生产的诸多重要环节中,包括编剧、导演、编舞、灯光、舞台美术等创作人员队伍中,戏曲音乐创作者的力量是最为薄弱的。
戏曲改革喊了许多年也已实践了许多年,政府各级宣传文化部门为促进戏曲生产和繁荣也做足了工作,设立诸如“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舞台剧目精品工程”等等国家级奖项,各省市自治区宣传文化部门设立的各种奖励更是难以计数,每年的获奖作品如过江之黥,而人民群众真正期待的经典如豫剧《朝阳沟》、曲剧《卷席筒》、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天仙配》、京剧样板戏《女驸马》那样的优秀剧目却依然寥若晨星几无踪迹。综观近年来获大奖的戏曲作品,好看的(舞蹈优美、灯光夺目、服装华丽、舞美惊奇)不少,好听的(唱腔音乐)却不多。因此,绝大多数获奖剧目终难摆脱亮闪闪登场,急匆匆落幕的厄运,鲜有常演不衰的。
我国杰出的戏曲音乐作曲家、豫剧《朝阳沟》《李双双》《刘胡兰》《人欢马叫》的曲作者王基笑先生说过:“音乐是戏曲的生命”。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从建国初期到现在,能够在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除了个别武打戏(如:《三打白骨精》《三岔口》等)以外,无论什么剧种,也不管是传统的或者现代的无有不伴随或优美动听、或高亢奔放、或诙谐逗趣、或凄楚感人的唱腔音乐在舞台上、在市井间流行传唱,而很少有哪几出戏是脱离开了优秀的戏曲音乐主要靠导演的新奇手法、舞美灯光的豪华包装长时间赢得观众的。戏曲生产是不能等同于像话剧、影视剧那种以导演为中心的制作模式的,如果说影视剧导演可对所执导的片子负80%的质量责任的话,戏曲导演对与舞台剧能起到40%的作用已经足矣。就如同西方莫扎特、威尔弟、普契尼们的古典歌剧和当代韦伯的音乐剧一样,平庸的音乐是与经典剧目无缘的。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需要剧本、音乐、导演、演员、乐队、舞美、灯光、服装、音响等等通力合作,缺一不可,但由于这些年来在戏曲生产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夸大了戏曲导演的作用,藐视音乐唱腔的基础功能,似乎是排新戏创经典剧目,除了选出一个好的剧本以外,最最重要的是要物色一个“名”导演,把剧本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完善后,让音乐设计抓紧时间赶写唱腔,请一两位作曲家给唱腔配器排练(打造经典剧目是需要大乐队的),用数十万、成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巨资请所谓“顶级舞美设计师”“顶级服装设计师”“顶级灯光师”“顶级舞蹈编导”组成的“超豪华阵容”即可包医百病,打造出“美伦美幻”的经典剧目了。事实上在整个人类的艺术史上,80%以上的经典音乐戏剧作品产生,其作者的身份与这些“顶级人物”毫不相干,甚至可以说“顶级人物”们几乎没有创作出过——经典作品!
11.节奏练习是音乐教学的基石 篇十一
一、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克罗茨曾经说过:“要正确感受音乐,必须用整个身心去感受。”达克罗茨是著名的节奏音乐教育家,他的这番话直接说明了节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听音能力即使再好,但假如他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音乐的感受中,同样也不能真正地理解音乐,这就需要他对节奏的学习和理解。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这一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相对于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讲,小学生正处于对一切都懵懵懂懂的时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还不像成人那样成熟。鉴于此,为了他们以后能真正地理解音乐,甚至是投入音乐事业中去,现在就需要为他们打好音乐基础,即掌握并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是至关重要的。
二、在教学中通过律动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节奏
在所有音乐学科中,近代新形成的一个学科叫作律动学。简单讲,它就是人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旋律、节拍做出一些有规律的动作。这样,人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便也参与到了音乐的节奏中,真正地融入音乐节奏中。这也正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教育家达克罗茨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而且,通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发现,这种行为不仅能帮助人们理解音乐,通过融入音乐节奏中,人们的音乐素质和对美的欣赏能力还能得到提高。同时,人们的记忆力、想象力也都得到了锻炼。而且这一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从事物的表象去理解的年龄特点,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成熟状态。这样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进来。在这种情景式的教学中,可以让他们感受、理解音乐的节奏感,让他们伴随着美丽动听的音乐节奏,舞动起幼小的身体去迎合节拍。
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一定不能仅仅靠抽象的说教,这不符合目前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结合体态律动进行一些相应的行为伴奏,可以很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音乐中的节奏。音乐这门艺术本身就是反映我们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展现我们外在生活的,对于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理解音乐中的节奏,还能帮助他们从音乐中审视生活,理解生活,进而理解音乐创作的真谛。
三、情景式教学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
对于小学生的节奏教学要始终结合这一人群的心理认知特点,用他们能接受或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这个年龄都喜欢做游戏,那么我们可以将节奏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如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老师站在中间敲打一个小鼓,当老师敲第一下的时候,学生们抬起右脚,然后老师连敲两下,学生们放下右脚:老师连敲三下小鼓,学生们抬起左脚,然后老师快速敲打四下小鼓,学生们放下左脚。这样不停地转换,学生们就能既快乐地参与,又能理解音乐中的节奏。再如,第八册第一单元的歌曲叫作《我的家乡在日喀则》,这是一首藏族踢踏舞曲。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青藏高原》,把学生们引入藏族的文化氛围当中。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踢踏舞,尤其是在第一句的第七个长音处让学生们伴上节奏,轻轻地踢起来,促进学生理解节奏。当然,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解一下西藏的歌舞文化,将长袖舞和锅庄舞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能学习藏族的踢踏舞,又了解了长袖舞和锅庄舞,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更全面了,也更牢固了。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合唱,在这种氛围中,促进了学生对于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语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是一个基石。只有掌握了音乐中的节奏,学生们才可以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体态律动、情景教学等方法,促使孩子舞动身体,融入音乐的世界中,进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积极探索音乐世界,掌握音乐中的节奏,真正地理解音乐!
参考文献
[1]廖洪立.音乐节奏教学方法浅谈[J].教学方法,2009(08).
[2]谢妤.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9).
12.小班音乐《我是棉花糖》 篇十二
小班音乐《我是棉花糖》
活动目标:
1、认识棉花糖,了解棉花糖易变形的特性。
2、想像自己是棉花糖,用肢体语言表现棉花糖,体会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我是棉花糖》的旋律,洗好手准备。
2、音乐的伴奏带,棉花糖胸饰。制作一个大舌头。
3、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这几天呀,小朋友们吃过好多的糖果,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糖果,看看它是谁?
二、观察棉花糖
1、先不要吃,我们来摸一摸,捏一捏,感觉怎么样?(软软的)
2、压一压,棉花糖发生什么变化?变成怎么样啦?(扁,胖)
3、棉花糖还会变魔术呢。看,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什么来啦?
(教师随即捏出小兔的头样)棉花糖还可以变出什么来呢?
请你们也来变变看。
小结:棉花糖真好玩,捏一捏,软软的,压一压,变得扁扁的。它还会变魔术呢。
唱: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兔来。
三、品尝棉花糖
真有意思!我好喜欢它哦,来闻一闻,真香呀!你们是不是也很想吃啦?
我们来慢慢品尝,先舔一舔,什么味道?(甜甜的)
轻轻的咬一口,放在舌头上,抿一抿。感觉到了吗?棉花糖在变耶,变的怎么样啦?(引导幼儿说出越来越小,慢慢融化了)
最后都放进嘴巴,闭上眼睛,抿一抿,感觉到了吗?
小结:棉花糖一碰舌头之后,就会变的越来越小,慢慢融化了。
四、表现棉花糖
1、棉花糖吃进了嘴巴,我们也变成了棉花糖了。来,闭上眼睛,变变变。
(请配班老师帮忙分棉花糖的胸饰)
3、现在你是谁?(要求幼儿说出:我是棉花糖)
4、来,我用大手压一压,棉花糖会怎么样?来做出扁扁的(胖胖的)样子。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动作表示棉花糖的特性。
5、我是大舌头,(老师胸前贴一个大舌头)棉花糖到了嘴里碰到大舌头会怎么样啊?(巩固棉花糖会“融化”的特性)
6、大舌头碰到了你,你来做做棉花糖融化的样子。游戏数次。
五、唱出棉花糖
1、棉花糖变来变去真有意思,我也来跟你们一起来做棉花糖吧。
(教师一边贴胸饰,一边说:我是棉花糖!)
2、清唱歌曲一次。提问:棉花糖变成了什么?(小兔)你来做做小兔的动作?
3、结合伴奏,师生一起唱唱跳跳。
4、创编:还可以变成什么?动作做出来?(游戏数遍)
六、延伸 告诉你们哦。棉花糖还有个秘密呢。它呀,最喜欢跟好朋友紧紧地粘在一起呢。来,到外面我们也找一个好朋友,紧紧地粘一粘。
棉花糖们!嗳!我们出发啦!
我是棉花糖
1=C 2/4 活泼地 3 3︱4 2 2︱1 2 3 4︱5 5 5︱5 3 3
棉花 糖,棉 花 糖,我是一颗 棉花
棉花 糖,棉 花 糖,我是一颗 棉花 3 5 5︱1-‖
变出 小兔 来。
变出 小熊 来。
13.音乐是相通的教学反思 篇十三
背景:
表演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节奏乐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故事表演、时装表演等。为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肢体表现力等和幼儿的表现能力,在表演区,我们提供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我们以“苹果”这首歌为载体,我们向孩子呈现了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幼儿可以根据图谱上相对应的乐器图片,边唱歌边使用乐器进行演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节奏感。
实录一、
个别化学习时间到了,孩子们各自来到自己所选的区域进行活动。张乐欣、张筱雅、张俊杰来到了音乐区。他们每人拿了一种乐器以后,坐在“苹果”的背景前,边唱歌曲“苹果”边用乐器开始演奏。一开始,他们三个人同时唱,同时演奏。忽然,张乐欣说,“你们看,这里有几张小图片,有串铃、响板、沙锤,我们把图片贴上去吧。唱哪里,就用哪个乐器演奏。”张乐欣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他们开始商量、分工,每人只唱一句。一遍过后,他们调整了乐器图片的位置,又开始了新的表演。
分析:
在实录一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在材料的暗示下,他们进行了自主分工,分别使用其中的某种乐器来演奏,孩子们乐于其中。材料的结构越低,越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这份材料中,乐器图片的位置我们是不固定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他们可以一个句子用一用乐器来演奏,也可以几个句子用一种乐器来演奏。乐器的更换频率越大,对幼儿来说,越有挑战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和节奏感都得到了培养。
背景:
“摘果子舞”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个音乐律动活动为。了提高幼儿的肢体表现能力,我们借助“好吃的食物”主题下的集体活动“摘果子舞”这个内容,并将它进行了延伸。我们把“摘果子舞”的简谱及歌词作为背景,并且把舞蹈动作以照片的方式张贴在与歌词相对应的地方,幼儿可以根据提示边唱着熟悉的歌
曲,边做着优美的舞蹈动作,让幼儿更乐意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自己。
实录二、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来到了各自的.区域进行活动。陆佳璎指着“摘果子舞”的背景,笑着说,“看,是张乐欣的照片。”孩子们看着每一张照片学着上面的动作。他们边唱边跳,高兴得不亦乐乎。
分析:
1、“摘果子舞”这份材料之所以受孩子欢迎,一是因为这份材料本身来自于一次集体活动,幼儿对音乐、舞蹈动作都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
2、动作的呈现是以照片的方式,比较直观,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浅显易懂。而且,照片中的人物是幼儿所熟悉的同伴,容易激起幼儿进行模仿的欲望。
3、幼儿在看着照片进行动作模仿的过程中,是对舞蹈动作的巩固和练习,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动作的表现力。也激发了幼儿进行自我表现的欲望。
反思:
在活动后期,我们打算动作的呈现方式从直观的照片改成简笔画,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抽象的简笔画来理解动作,并进行模仿。这可以为幼儿今后自主编舞打下基础,幼儿也可以通过简笔画或者简单符号的方式来表现自编的动作或者队型,这一过度对幼儿来说将有比较伸远的意义。
14.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篇十四
科普兰的所有创作中, 最受群众欢迎和熟知的是他中期的一些作品, 而这些作品是他用通俗的音乐语言, 用接近人民生活的音乐语言所谱写的, 所以他会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听众和音乐作品是紧密联系的两部分。没有听众, 音乐作品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听众对于音乐家来说非常重要。得不到听众的肯定的音乐作品注定是失败的, 这也是创作音乐作品的作曲家的失败。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弹奏的琴曲《高山流水》, 被一个樵夫钟子期所明白, 并能说出伯牙所弹奏的物象近似“高山、流水”, 伯牙很是感动, 称他为知音, 在钟子期死后, 伯牙摔琴, 不再演奏。伯牙因子期能听懂自己的音乐而感动, 这正说明了, 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听众理解明白了音乐作品, 就能判别作品的好坏, 就能对作品做出评论。
再看看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现在, 跨越70多年, 仍是经典之作, 并且家喻户晓。这样一个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它贴近人民的生活, 反映人民的真实情感。也正是因为如此, 它得到了听众的肯定, 并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人类往往只有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才能准确地把握, 准确地给予评论。所以很多时候作曲家都会运用人们所熟悉的题材来创作, 抒发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感。《黄河大合唱》就是运用了人们最熟悉的黄河来抒发当时人民的苦难, 来激发人民的爱国激情, 因此普通的民众都能完全理解整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并与它产生共鸣, 所以人们对《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评价是最权威、最有价值的, 也正是这些肯定让它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由此使它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能长期在人民中流传, 而不被遗忘。好作品不一定都能让所有听众都接受, 但经得起听众评价的音乐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再如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 在一个不懂得音乐的人听来, 也能分辨出那由3个重复短音、下行3度到强拍的延长音所构成的“命运”动机, 就像一种恐怖邪恶的事物在敲打、逼近, 让人能感受到紧张、振奋的情绪。在乐曲再现长达50小节的定音鼓的敲击声中, 听众会感觉到像是火山爆发出浆石一般, 给人窒息的感觉, 许多人在听完这段高潮后, 都会说太震撼人心了, 太受鼓舞了!所以一提到这部作品人们就会说它是能给人以精神鼓励的音乐!这大概就是对《命运交响曲》最好的评价, 也是最贴切的评价。
一部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听众的评论的。尽管每个人对于音乐感受力和接受力都是不同的, 但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流传, 能受到大多数人民肯定的作品, 一定不会是差的作品, 它的存在和流传, 必然有它的意义。所以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科普兰才会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当然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欣赏水平的听众会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评价, 他们喜欢的作品当然评价就不同, 但不论是拥有怎么欣赏趣味的听众, 他们的评价都是他们对音乐直观的感受。如现在许多人喜欢听流行歌曲, 尽管有些歌曲艺术水平较低, 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们的确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一般这些歌曲大多朗朗上口, 旋律一听就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传唱。听众对流行歌曲的评价好坏不一, 但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评判的, 不能忽视的是这样的评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15.音乐是快乐的源泉 篇十五
关键词:合作;独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19-01
“音乐是快乐的源泉”,一走进我们的音乐教室,就能看到这几个醒目的大字。美妙的音乐能松弛人的神经,增添生活的情趣。可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往的音乐教育过多的强调枯燥乏味的基本训练,学习对儿童来说更多的意味着记忆和反复的练习,而不是思考、想象、尝试和发展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我在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发现,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学习方式,建立合作、探究、学生主动的学习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将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作为成功的关键,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改变了每堂音乐课一成不变的唱《问好歌》的形式,而是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或律动、或唱歌、或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手偶向学生问好。音乐教室的桌椅摆放也相应的随之变化。新颖的布局、灵活的队型、优美的律动。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的新鲜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2、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探究。教师以语言描述、音乐绘画、设问铺垫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吸引学生积极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主动探求。
3、在参与中发现、运用音乐情景画面(录音、录象、多媒体课件)不同形式的展现,创设参与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
二、体现“双主”教学,为学生创设独立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
1、课前搜集、独立探究。
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只有开放、不断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而传统的音乐教学过分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音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扼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束缚了发展的空间。因此,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课前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相关图片、音像材料等方式,实现自主学习。而课堂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2、把鼓励作为丰富学生音乐体验的催化剂。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当学生的表现与老师的感受不相吻合时,一定不要说:你错了,而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留给学生后独立思考和行动的空间。
3、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建立平等合作的学习方式。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自私、对他人缺乏关爱。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互相交流与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执教《嘀哩嘀哩》一课时,我请学生共同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使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到了春天的美丽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让孩子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探求音乐的奥秘
1、启发想象,抓住想象力。
“幻想”可以说是能抓住孩子想象力的游戏,可以用来阐述或强调一个实际的学习问题。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活动时,孩子们很可能不理解。然而,当教师用一些图片、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来解说这一活动时,孩子们会豁然开朗。
2、探索符号化活动,提供想象材料。
符号可以作为认知的载体而存在,由于学生的感性经验缺乏,思维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想象的材料也就较平凡,想象的空间受到影响,而生动有趣的符号化活动在这时就有神奇的作用。直观符号的介入给儿童提供了大量想象材料,为展开丰富想象打下了基础。
符号化活动的基本心理转换机制是类比思维,也就是由此及彼→再及彼。比如,在欣赏课时,可以用不同的线条符号表示不同的乐段。我在执教四年级欣赏课《单簧管波尔卡》时,就试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乐曲的三个乐段。有的学生用∽∽∽∨∨∨∨∽∽∽,有的用⌒⌒⌒⌒▲▲▲▲⌒⌒⌒⌒表示,这看似简单的符号,不正恰当的表示出了乐曲的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吗?这样的音乐活动完全是由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并伴随着各种满足、快乐、自动展示完成的。使原本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为看得见的直观的符号,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乐曲。经过一段时间音乐符号创造练习,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不仅充分运用平时教师所创设的符号,而且,还能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与音乐匹配的符号。
四、利用情境教学拓展想象空间
情境教学所独创的“形真”、“情切”、“意远”及“理寓其中”的特点,大大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音乐活动开展的易、趣、活。想象是被情感激起的,又受感情支配的智力活动。无动于衷、漫不经心的情绪是很难展开想象的。在欣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时,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更容易有完全的情感投入。因喜爱彼得,所以活泼乐段他们进行了小彼得可爱形象的多种塑造;又因担心彼得,在沉闷、紧张的乐段中想象出狼的凶狠模样,情感在情境中随着音乐起伏。教师对情境的设置完全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想象张开了翅膀。
16.我是小小音乐家教案 篇十六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三件乐器。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半拍休止及弱起。
2、进行歌词创编。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场面。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附点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音乐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师:音乐是由1234567七个音组成的,音乐家们把这些音加上不同的节奏就形成了美妙动听的旋律,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生:快乐,活泼地。
师小结:这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场面。三:学习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我是小小音乐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唱一遍歌曲,挺好老师的新问题:小音乐家演奏了哪几种乐器?你要根据老师的提示,仔细来听辨歌词。
学生:第一段:吉他。(弹奏乐器)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
第二段:提琴(拉奏乐器)音色优美、明亮,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第三段:法国号(圆号)(吹奏乐器)它发源于欧洲,它的音色富于诗意,表现力很丰富。
2.再次听歌曲:
师:再听歌曲的时候,同学们听好老师新的问题,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几个城市来分别演奏了这三种乐器?
生:
第一段:伦敦(伦敦是英国的首都)
第二段:柏林(柏林的德国的首都)
第三段:巴黎(巴黎是法国的首都)3.第四遍听歌曲。(1)随教师画歌曲旋律线
师:这一遍听歌曲的同时,我们要把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画出来你跟我一起画好不好?
4.第五遍听歌曲
(2)用身体起伏表现旋律。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随着旋律的起伏动起来。5.随教师哼唱歌谱
师:刚才同学们用我们的肢体语言已经把歌曲的旋律完美的表现出来了,下面我们能不能试着跟老师哼唱一遍歌曲的旋律部分? 6.试唱歌曲 四:处理歌曲
1.前两个乐句:表现小音乐家自豪的心情。(拍胸表现自豪)
第三乐句:声音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用蹦来表现轻巧,弹性)师: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请你们带着这种感觉唱一唱下面这条旋律,先听我来唱。师:仔细看我在唱之前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师范唱 师:谁看出来了?
生:做了一个点头的动作。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有个休止符。
师:讲解休止符,半拍休止符,由于旋律是后半拍起,所以用点头来表示,你们也来学着做一遍。2.3.第四乐句:用圆滑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抛纸团表现)4.最后一个乐句同第三乐句。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演唱的太好了,看来你们已经有了成为音乐家的潜质,同学们一定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乐器?谁想把你喜欢的乐器介绍给大家? 就比如我——我喜欢马头琴,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老师给大家介绍? 师: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________,我___起______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下面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学生创编歌词,并唱一唱。七:小结:
17.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篇十七
这几句话,说是实施建议,对于我来说,它就是一个教学理念,是我课堂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众所周知,要想充分发挥听觉的作用,就必须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而这个安静的环境需要师生双方的努力,在我的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
做一个聪明活泼型的音乐教师,课堂上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爱上音乐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音乐教学是一个广泛而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而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接受了很短时间的专业培训,换句话说,我们的专业技能技巧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欠缺。来自各方面的条件又都不允许我们放下一切,去专修我们的专业不足,而恰好在众多的不足之中,我们每个人又都有着相对的强项,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判断自己,为自己的课堂定好位。恰倒好处的展示自己的强项,使学生能够被你的强项所吸引,因而从心里喜欢你,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自然学生也会爱上你的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要巧妙设计导入,紧紧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一个好的导入,它可能是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游戏,也就是说,它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具备一个共同的宗旨:必须从音乐出发,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下面举一个实际教学中的小例子。例如在上二年级《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一定都特别爱听故事吧?老师今天就要带你们去故事林里游玩,那里有精彩的故事在等着我们,(放课件),可进入故事林必须学会下面的本事:接下来就是学本事拍拍小手跺脚飞飞 ;也就是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过程中,学生高高兴兴的就掌握了。
其次,音乐教学中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各学段学生的音乐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种音乐能力(如音高感、节奏感、嗓音等)更是因人而异。各校、各班的音乐基础也有差别。因此,要承认学生个体的音乐能力、学习基础的差别,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音乐基础较差学生能够逐步跟上,缩小差距。为此音乐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差异情况,以便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如: 对于音乐基础乐理知识较好的学生或嗓音正处与变声期声音不好,教师就尽量避免让他唱;而是着重在旋律、节奏创作上加以辅导,使这部分学生在每次的音乐课上都能很积极参与,并主动向大家展示,增强了自信心。对于嗓音挺好,音乐基础不太好,所以教师在每次的音乐课上都尽量避免提问较难的音乐知识;简单而又好回答的音乐知识就专门提问他,如遇到较难唱的歌曲就叫他给大家演唱,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这样使不少的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改变了过去学生一到音乐课上就没有声音、学习音乐兴趣不浓的现象。
所以通过以上两例,我认为音乐教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都要给予热情的关怀和鼓励,特别是对音乐学习能力较低、甚至音乐能力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更要给予帮助和辅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要防止发生歧视、甚至剥夺音乐能力有缺陷的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现象。对有特长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帮助他人的音乐学习。勇敢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踊跃参加评价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发生错误和改正错误。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课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敢于当众表现自己,在教学中要提供孩子表演的机会,培养孩子这种做人的勇气。
教师要声情并茂的范唱,使师生的情感与歌曲的情感达到共鸣。“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领悟歌曲情感,歌唱时运用多种手段,声情并茂的表现歌曲情感。这样的范唱又怎么可能不打动学生呢?现在,我们的教学手段先进了,大多数的教材歌曲都可以从网上下载范唱、伴奏;也有的学校定制范唱带,这样学习歌曲时,教师再不必边弹琴边范唱了,大家可以有更宽泛的空间展示你对歌曲情感的理解。这里也举一个小例子:在三年级第六册第一课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教学时,我选择无伴奏的方式动情的把这首歌唱给学生,并且随机的加了几个简单得手势,歌曲深深的打动了学生,教室里可安静了,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这里不在一一举例。但还有一点补充:教师要把每一次范唱当成一次演出来对待。作为教师还要学会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升华课堂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趣。”一堂音乐课要使学生的情感达到这样的境界,课堂情感的升华是必须的。还是以《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为例:当学生们已经能够流畅的歌唱,但情感性还欠缺些时,我适时的对学生们说:孩子们是这样赞美自己的妈妈,你听听,像我这样的大人,是怎么表现对妈妈的爱!学生们一个个竖起了小耳朵。我为学生们动情的演唱《儿行千里》这首赞美母爱的歌,学生被感动了,当他们在唱起《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这首歌时,小脸上多了几分感动和激情,他们的内心里多了几分对母爱的理解,我又不失时机的对大家说:的妈妈说?三八节就快到了,你不想把这首歌作为礼物送给你的妈妈吗?歌中加入你要对妈妈说的话是不是就更好了?
充分发挥“小老师”奖励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洛克曾经说过: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掉忘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在音乐课堂上,每一个环节,我都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小老师 ”,时间长了,学生们自然的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人人争当小老师。合唱教学时,发挥音准好的小老师的特长。一个教学班里,总有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同样,也有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是居中的,要使每个曾面的学生都有收获,在教唱《兰色的雅特朗》一课时,第二部分的合唱虽只有一个乐句,但集体唱还是出不来效果,这时学生们自发的选出6个小老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合唱,同学们终于能够听到纯净的和声,教室里可安静了,接下来大家就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个声部认真练唱。结果还是不准!但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听觉的积极的训练。节奏教学时,发挥注意观察生活学生的特长。生活中处处有节奏,只不过有一些我们要适当整理,有一些却可以直接拿来用,而学生中有一些特别的“有心人”,他们对这些节奏就非常敏感。例如:在上第四册《我爱雪莲花》一课时,有些节奏学生总唱不准,不能够把那种轻盈、利索表现出来,于是我就启发学生,谁看过小鸡吃米?来模仿一下它的声音?有好多学生举手了,大家开始评价他们的模仿“他不象,小鸡吃米声音很轻,“他最像,声音轻,还很干脆”。最后选出一位小老师,学生们跟他一起学会了。我认为应该把音乐与其他非艺术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同广泛的文化领域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如在小学各门课程中,音乐可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结合、一定的音乐与地方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与科学、历史等课程的结合等等都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沙沙》这节课,形式就可以多种多样。原来的音乐课最多扩展到歌表演与打击乐器,现在上《小雨沙沙》可以创编情景,学生表演,伴唱声部;学科综合朗诵古诗,朗诵儿歌,欣赏雨中景色,欣赏美术家笔下的雨,欣赏小朋友自己观察后画的画,甚至上网查找关于雨的其他歌曲。其中有很多用到的都是非艺术的学科综合。从而拓展了教师的思路,造力、观察能力,激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实施音乐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的融合,从表面上看是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学科教学内容的矛盾,实际上更本质的问题科顺序”、“书本编就”单
一、封闭的教学定势与丰富、开放、自主开发的新课标之间的矛盾。儿童不是用
例如:最终的
例如:“《小雨培养了学生的创:是习惯了的“学
你还有什么话想对你我是这样做的:边吃还边抬头呢„„”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流露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每个儿童都可以从某一点上被打动、促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音乐教学和学生所乐于参与的社会活动和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进行,那学生的学习就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件令人轻松愉快、自觉自愿的事情。特别是在艺术传播媒体日益丰富发达的今天,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接受的音乐远远高于学校的教育。因此,音乐教学内容要向真实的生活情景转化,要更多地联系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增加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通俗音乐和影视音乐,帮助学生探索并处理现实音乐生活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教师要拓宽学生音乐的渠道,改狭隘、封闭的课堂式教学为宽阔、开放式教学。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使孩子们了解音乐不只是课堂中的音乐,更是课外的、生活中的音乐。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或结合起来,把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环境结合起来,如经常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播放一些优秀的儿童、影视歌曲,经典的中外名曲;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音乐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三套节目就是以播出戏曲,音乐及综艺节目为主的专门频道。在这套节目中播出的《舞蹈世界》,《戏曲采风》,《交响世界》,《戏苑百家》,《国乐飘香》等栏目都为我们提供了欣赏艺术的崭新天地。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的节日,如儿童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元旦等都是好的文艺节目出的特别多、特别新的时候,可以抓住时机录制一些好的节目让学生集中欣赏; 正是因为通过多渠道为音乐教学所用,才形成合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音乐教学效果。课外的世界比课内的要大得多,校外的世界比校内的大得多,我们只要教给他们以正确的方法,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个美妙的惊喜。
18.音乐是管理计划 篇十八
赛事组织者应该促进选手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不是一个口号和一个简单词,我们对它的认识不能只停留于字面,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认识,赛事组织者可以在组织比赛时就体现出这句话的内涵。
从体育舞蹈进入中国发展至今,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选手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选手除了良好的身体能力和舞蹈技术,仍然缺乏具有丰富感情的舞蹈表达能力和饱含情绪的音乐理解能力。如果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我们现在的舞蹈展现最多的是一具外表美丽的躯壳,缺失了的灵魂,尽管连续两年的万人体育舞蹈大赛因为选手对音乐的期待做了一些改变,但是这仍然只是一个活动、一个比赛,没有使得所有舞蹈者(选手、教师)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其实从CDSF到地方的体育舞蹈协会,基本上每年年初就会制定全年的活动(比赛)计划,在这个前提下,比赛的组织者和举办者完全可以对比赛的音乐进行一些变革,引导选手重视音乐。
在同一场比赛中,每一支舞蹈的音乐都有数种,比如华尔兹的音乐就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忧郁的、失落的、华贵的、欢快的、像范进中举后那样狂欢的,在比赛前就制作并公布出这些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舞曲,不仅让选手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音乐,还可以促使他们为了获取好的成绩根据不同的音乐创编出不同的比赛套路。
灵性意味着变化和创造
虽然每支舞蹈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但是不管音乐的变化.将舞蹈陷入舞蹈本身风格的泥潭是我们很多选手(甚至部分老师)遭遇的瓶颈。比如说华尔兹,难道就一定必须按照“降升升”“嘣嚓嚓”的规定模式跳么?难道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就非得是一个完整的动作接一个完整的动作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按照音乐去组合舞蹈的结构。
记得有一次在上海举行的IDSF青年标准舞比赛中,有一对选手的华尔兹就打破了最基本的音乐小节,他们用连续的数十个舞步阐释紧密相连的音乐,并且一直都是踮着脚尖跳舞,然后衔接的又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舞步!让人赞不绝口,当时我就产生了疑问:华尔兹还能这样跳?当时和我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几名中国籍的裁判,这对外国选手的舞蹈打破了我们对标准舞“足着点”的绝对信任,但连续好几个小节脚后跟不着地的舞蹈却和音乐的飘逸感融合得天衣无缝,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对比根据音乐节奏和单个音乐小节编排和处理的舞蹈,这种根据音乐的整体旋律和抑扬顿挫而变化的舞蹈让人眼前一亮,因为整个舞蹈充满了灵性。其实,这种灵性和我们很多选手遇到的“瓶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旦他们开始学习打破一些束缚,学会跟着音乐跳舞时,瓶颈期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
更为重要的是,灵性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紧密联系,譬如情感、风格和舞蹈者的文化修养等。在舞蹈时跟随着感觉走时,将这些因素和音乐、舞蹈融合在一起,让舞蹈充满灵性指日可待。
认识音乐是控制音乐的基础
控制音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认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再进一步就必须对音乐的曲式、结构进行解析。但目前绝大多数选手除了节奏和旋律,对音乐的曲式和结构都不甚了解,甚至毫无认识,这对体现”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言是无法想象的噩梦。
音乐的曲式结构不同于节奏和旋律,在一首音乐中它是可以变化的,而节奏和旋律则不行。以华尔兹音乐为例,它的曲式结构可以是先起后伏,然后逐渐消失的,整曲音乐中只有一个高点;可以是连绵不绝的连续起伏,有多个高点。正确认识了音乐的曲式结构,我们就可以在音乐处于高点的时候进行亮点展示和亮相,将舞蹈中最精华的内容编排在高点是将舞蹈和音乐结合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遗憾的是在比赛中常常会有选手所跳的套路和音乐的曲式结构相差甚远,甚至格格不入。
让舞蹈和音乐融合意味着选手必须控制音乐,控制的前提就是透彻的认识。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让专门研究音乐的专家为选手(学生)进行音乐的剖析,让他们掌握认识音乐的方法。另外,由于体育舞蹈比赛规则的限制,比赛将整首音乐完全播放完毕的情况很少,选手往往只有1—2分钟的时间展示,这就意味着音乐的整体结构会随着音乐的缩短发生变化。因此在正确认识音乐的同时,还要多听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加深对不同曲式、不同结构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一来,就能使得我们的舞蹈从内涵上得到提升,逐渐与国际水平靠拢。
音乐中的“拿来主义”
“灵魂”是属于内涵和底蕴的东西,需要用心去揣摩和体会,音乐也是如此,如果对音乐完全不了解,就更谈不上让音乐成为舞蹈的灵魂了。
在比赛中我们用的最多的是国外的音乐,除了那些经典的钢琴曲外,还有很多舞曲是带有歌词的,而歌词又往往表达着舞曲本身带有的情绪,有助于选手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能制作中国风的音乐呢?试想一下,如果体育舞蹈的比赛中出现评弹式的音乐、戏曲式的音乐,将会是怎样一番热闹的景象,而且这些我们熟悉的元素可以让选手更加轻松地认识和理解音乐,何乐不为。
19.张帆:音乐节是社交 篇十九
作为中国最大摇滚音乐节的创办者,张帆在摇滚圈内被亲切地称为“校长”,他的外形和谈吐让很多第一次见他的人都觉得意外,“张帆是很被尊敬的一个人,他的气质是非常不摇滚的,有一种文质彬彬很儒雅的感觉”,木马乐队的经纪人YOYO对张帆的印象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想法。
被认为“非常不摇滚”的张帆,其实学生时代恰恰是个摇滚愤怒青年,在人大附中读高中时与人组乐队参加人大第一届歌曲赛,他与乐队一起在台上自弹自唱了八首歌,其中有一些摇滚歌曲,当时还是1985年,年级组长被吓得半死地将他们从台上强行拉了下来,但是他们的表演还是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
大学毕业后张帆原本想自己组乐队做歌手,买了一堆设备,因为没什么事儿可干,他常常到当时专售乐器设备的迷笛公司,借着帮忙的机会玩设备,后来阴差阳错地就受邀成了迷笛学校的第二任校长。学校1993年年初成立的,当时张帆26岁,迷笛学校一方面做迷笛设备培训,另一方面做摇滚学校,在校学生规模一直保持在三四百人左右。
在张帆的手机短信里,存着一些迷笛学校的学生发来的短信,诸如“校长,请问邮政银行在哪里?”、“食堂菜经常翻炒,挂羊头卖狗肉”等等。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张帆会在大会上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让学生们有任何事情随时与校长直接联系。
2010年9月20日,张帆从镇江回到北京。去年“五一”的迷笛音乐节接受镇江政府的资助,首次离开驻扎了十年的北京,移师镇江尝试异地操作。今年,“镇江迷笛音乐节”改名为“长江迷笛音乐节”,镇江政府投资500万,于国庆节期间再次举行。
“迷笛音乐节作为国内第一个音乐节做到现在,其实对我来说这辈子做成了这一件事已经很骄傲,很知足了”,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很自满了,我觉得我这辈子干到现在可以收工了”。
(以下为张帆接受《南都周刊》专访的口述整理。)
“中国的摇滚圈子是最干净的”
我最初是通过看国外音乐节的录像带知道有户外音乐节这么一回事的。1993年迷笛学校成立那会,我会找很多音乐节现场的录像带给学生们看。前苏联的音乐节特别多,还看过重金属音乐节的影片以及一些纪录片。那时候就很憧憬,觉得中国也有这样的音乐节多好。但当时只是想在国内找个地方乐一乐。这个想法提出来后特别激动啊,然后就去做了。
现在回过头来分析,2000年的时候,整个中国除了迷笛学校还真是任何一个机构都做不了音乐节。那会儿如果想在一个大一点的场地做摇滚音乐会的话只能在学校里,如果在公园做肯定被“枪毙”,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大学肯定不可能的,在中学里更不可能。在迷笛校园里不牵扯到公安的审批,我们是打了个擦边球。第二,做音乐节没有乐队怎么弄?我们自产自销的乐队演出就解决了;观众呢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学生被我们“洗脑”让他们喜欢这种音乐,他们再找上他们的朋友,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没有投资方不行,但是迷笛学校本身还是有盈利的,我们自己拿钱来办音乐节,赔钱没问题,明年再办一次。
当时的乐手都是很纯粹的,喜欢音乐,喜欢摇滚乐,想发表看法,想跟观众沟通,想把音乐作为自己的生命。当然也有很多不成熟的表现,有的人会在台上骂人。现在就很少,从2005年后一般就不会骂人了。可能觉得骂也没有用吧,出现了更多有建设性的东西,重金属的开始做一些比较温柔的音乐,比如痛仰这个乐队,音乐的前半场是比较唯美抒情的民谣摇滚、流行摇滚,但是到后半节还是重金属音乐,结合得比较完美。说明乐队慢慢在自我提高了。所以我觉得迷笛11年了,迷笛跟乐队一起成长。观众其实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音乐节每天有20000多人入场,但是最初的时候现场最多是2000多人吧。
很多人觉得摇滚乐除了仇是没有爱的,不是。摇滚乐手在舞台上他是表现出仇视,在台下都是谦谦君子。真的,因为他也宣泄完了。你看我现在的样子,很多人见我第一面就说:“啊,你是做摇滚的?你做音乐节?”我说对啊,就是我这号人才做,咬人的狗不叫,不一定是长头发邋遢样,天天骂骂咧咧,脏了吧唧,混蛋一个才搞摇滚,真正搞摇滚的人是绅士,真的。这些摇滚乐队的人好人占99%。我跟崔健有一个共识:我们中国的摇滚圈子是最干净的,是所有的艺术界里最干净的一群人。
“迷笛肯定能超过超女”
现在最好的连锁音乐节是The Big Day Off,澳大利亚的音乐节,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悉尼等六个城市巡演。其实迷笛以后可以做成巡回演出,但是一定要条件成熟。或者有很稳固的消费人群,可以投资不会赔本,或者有地方政府支持。
我们可以推广文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一定要有地方政府支持才能去做,不能老让员工、公司赔钱,那员工吃什么喝什么。做一个音乐节可以盈利几十万,但是一个失误的决策可以赔偿百万,可能两年都没缓过来。所以要谨慎,不见兔子不撒鹰。
在特色的保持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做好了沟通—我们不希望他们的领导上台讲话,我们希望现场没有警察,他们同意了。我们希望是按照迷笛音乐节一贯的基因来发展,所以乐队的选择完全由我们而定,他们完全尊重我们。
迷笛在异地的操作模式,我们能保证的是在长三角目前只在镇江,别的不做了。可能以后在中国西南有一个,西北有一个,华南有一个。也许也有香港音乐节。但是如果没有当地政府支持,我们也绝对不能去。我和老沈(沈黎晖)的机构都是私人机构,我们都还没有到大笔投钱大笔赔钱的时候。
在中国,到目前为止,除了北京上海还没有一个城市培养起足够的观众群体,音乐节的消费市场还不够好,不像超女,到哪都很多人买票。我希望以后迷笛能超过超女,这是肯定的,年轻人都热爱这种文化,但是我们对年轻人对音乐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
“彼此尊重才能越来越往上走”
我觉得中国的音乐节到了洗牌的时候了。洗乐队的牌,洗音乐节主办机构的牌,洗音乐节投资机构的牌。首先是乐队的洗牌,有些乐队一直标价很高,所以各个音乐节都不请他们,最后往往就出局了。
这些乐队可能是很优秀的,或者自认为或者我认为,但是你没有这个市场号召力,因为我请你这个乐队的话可能能吸引五百个观众,但是我把请你这个乐队的钱请四个跟你差不多的乐队,这四个差不多的乐队可能可以吸引两千多观众,这很简单,这就是市场,全世界都这样。乐队要冷静,乐队不冷静,乐队的经纪公司要冷静,要脚踏实地去做这样才有更多的受众群,才能和更多的演出机构做朋友,彼此尊重才能越来越往上走。
有一些机构很有钱,真想做音乐节,会不断地追加投资,可能有十年的长远计划,今年投200万,赔了明年还投200万,第三年投300万,直到把品牌做起来,而那些像炒股、赌博一样想趁机赚一笔的投资机构,赔了明年就不做了,这些应该洗掉。
音乐节组织机构的洗牌,有一些没有经验的主办方做的音乐节,事到临头才发现完蛋了,都做不了,又没有经验又不负责任,又不虚心向我们请教。哪怕你问我啊,所有音乐节的主办方,我把我电脑里的所有东西都给他们。现在我起码是七八个音乐节的顾问,不挂名,就免费做顾问。摩登天空是我第一个做顾问的,然后是热波、张北……
那些没有品牌的音乐节才只能靠乐队,迷笛音乐节不请某些大牌我们照样很多观众,音乐节是社交,如果大家都知道迷笛音乐节聚人气就都会来,品牌建设很重要。但是有些音乐节第一次搞,只好用音乐人来吸引,没有办法。
【音乐是管理计划】推荐阅读:
音乐器材使用管理计划08-02
《“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10-30
音乐美术室管理制度08-11
音乐器材使用管理制度09-19
中式快餐店的背景音乐管理09-08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反思06-13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10-19
我是一个喜欢音乐的孩子作文01-04
幼儿园我是棉花糖音乐教案09-17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2-音乐教学计划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