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书笔记

2024-09-06

《皮囊》读书笔记(16篇)

1.《皮囊》读书笔记 篇一

“只有她,似乎是和疾病最不相干的人,不用担心要在她面前掩饰或者承受她的突然消失。而且她的坏脾气恰好是个优点,确保你不会很深地和她发生情感。”――题记

一个人一生对生命的认知大概有三种。

一种是无忧无虑,从不为寿命以及疾病担心的,这大概是在少年时期;一种是拼命工作,看见了生命的脆弱,便愿利用这生命的人,这大概是在中年时期;一种是太老太老或大病将衰时,已经与死亡有过真实的或梦境中的交汇的人。

在少年蔡崇达的家庭里,这三种人都有了。

蔡崇达肯定是那无忧无虑的少年,而母亲则是努力扛起生命拼搏的人。她为之拼搏的目标是父亲,那交汇过死亡的父亲。

这样一个家虽然有些不幸之处,但看起来十分温馨,似乎没有什么需要痛哭的地方,维持着这个家的是爱和信念。

坚定向上的信念,让他们能团结互助,还有精力互相“演”着对方需要的角色。其实真相早已明了,从父亲患病的那一天开始这里有些东西就垮了,你以为他们是真的赞同着对方的决策吗?母亲是真的像从前一样在普通地工作并服侍父亲吗?他们真的不知道,真的是想不通父亲的离去么?他们是知道的,知道什么是徒劳,也知道对方的笑容里哪是真哪是假。

他们为什么还在努力,这么维持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答案是信念。而人的信念常常复杂到不知所踪,是各方面追求的愿望综合交错在起的一张网。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的分类显得太过草率。

蔡崇达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吗?母亲真的是那个坚强的发出亮光的人吗?

因为父亲,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在重症病房里的蔡崇达,十分享受门诊大厅里嘈杂而且病菌弥漫的“人间味道”,是因为他无忧无虑?不。曾在乡间看见小镇上赶集的人群,挤攘在一起,不嫌脏,也放下以往的优雅,拿着刚削了一半的土豆寻找着熟人。这些每周一次从田野里各个村落相约赶来的人,多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只为拾起所谓人间烟火,感知自己仍然活着,仍然与世界有交往。而处在父亲病重期间的母亲,也往来于神祠灵庙之间,好像不能自食其力却流落街头的小孩,奔走着索要残食。可是,是什么样的食物?是送给柔弱者惯有的礼品――心安。

为什么蔡崇达与母亲时而乐观坚强,时而努力寻找一点给软弱者的安慰?是为了生之乐趣吧。

乐趣是一个不会长存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说如果没有新意,再好玩的东西久了也会失去乐趣。

我们不妨把希望与坚定向上的信念看作一种乐趣,之于生的乐趣。它当然会消逝,因为这些希望用在这个“生病”的家庭中,等于是一个已经剧透而且没有关卡看不见进展的游戏,它会慢慢变弱,最后在一场暴发中消失的。

所以与其将维持这个家的功劳推与信念这个模糊的功臣,不如归结于生的乐趣。这时走时来,但给人无穷动力的宝物。

2.《皮囊》读书笔记 篇二

一.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 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 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一)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1. 确定正副标题, 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 副标题标明题材, 一般为“读《×××》有感”。

2. 读后感的一般思路:引———议———联——结。

(1)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 很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2)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观点进行分析议论, 说明道理。

(3)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 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4) 结——结尾概括中心, 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结论可与开头照应, 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 可强调某一重点, 可发出号召。四部分中, “议”和“联”是核心;引和结为次要部分。

(二) 一篇读后感只论述一个中心。

一篇文章可能有多个中心, 如读《执竿入城》这个故事, 从不同的角度, 确立的感受中心也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可确立以下多个中心, 但写作一篇读后感时只论述一个中心, 切不可面面俱到。

鲁人的角度: (1)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必须打破思维定势束缚; (2) 多想才能出智慧; (3) 轻信盲从是可悲的。老者的角度: (1) 好为人师要不得; (2) 自作聪明者戒; (3) 经验主义者行不通等。

(三) 读后感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 对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所以应对众多感点进行筛选比较,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最顺畅的一个感点。

例如《滥竿充数》三个感点: (1) 南郭先生行为———人要有真才实学, 靠蒙骗过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2) 齐宣王行为———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义。 (3) 南郭先生在两代齐王不同遭遇———应当打破大锅饭, 让一部分人混不下去。比较三个感点, 对照当前的形势, 我们发现第三个感点是当前的热门话题, 最切合人们的思想实际, 与现实联系最深。

(四) 读后感的关键是议和联。

首先, 针对论点, 进行多角度说理。比如例文论点“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讲诚信的人”, 作者从两个角度摆出理由: (1) 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 (2) 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其次, 可以运用正反对比说理来突出论点。比如例文论述“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论点时, 进行对比说理使论点更加鲜明。

例文:《亲近自己的双腿》中的残疾车夫坚决只收事先讲好的3元车资, 不肯多收一分钱, 即使多骑一站路, 付出比别人多的汗水和努力,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讲诚信的人。 (引)

诚信是一个涉及人的道德修养和做人准则的问题。做人要讲诚信, 要表里如一, 要言而有信。 (议)

诚信首先是做人的一个起码的要求, 是人人都应具有的品质。试想, 如果我们做人不讲诚信, 那么我们周围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尔虞我诈、彼此设防、充满虚伪的冷漠社会,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快乐么? (议、联)

其次, 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诚信在高度文明的社会大环境中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议、联)

社会呼唤具有诚信品质的人, 讲诚信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结)

(五) 学生文章修改前后对照。

修改前:

我们要勇敢面对生命的暴风雨

张抗抗《窗前的树》的中洋槐, 在夏日的暴雨中毫不动摇, “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 让我感触颇深。

我们要像洋槐一样, 勇敢面对生命中暴风雨的侵袭。由此我想到了贝多芬, 他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生命中常常会有暴风雨, 软弱的人会赶快跑到避风港, 把自己保护起来, 而那些坚强的人, 他们会迎着暴风雨前行, 雨很大, 风很大, 但是刮不倒他们的信念和坚定, 暴风雨在他们面前也因此变得软弱。

让我们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暴风雨, 做一个坚强的自己。

修改后:

我们要勇敢面对生命的暴风雨

张抗抗《窗前的树》的中洋槐, 在夏日的暴雨中毫不动摇, “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 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要像洋槐一样, 勇敢面对生命中暴风雨的侵袭。 (引)

人生中暴风雨是常有的, 与暴风雨搏斗时一定是要受伤的, 但如果这样就向暴风雨低头就将意味着将要停滞不前。 (议)

贝多芬, 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张海迪, 在下身瘫痪, 半身不遂的情况下, 创造了轮椅上的奇迹, 让世人惊叹于她那暴风雨后的美丽。霍金身残志不残, 提出了黑洞学说, 实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生命中常常会有暴风雨, 软弱的人会赶快跑到避风港, 把自己保护起来, 而那些坚强的人, 暴风雨在他们面前也会变得软弱。 (议、联)

让我们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暴风雨, 做一个坚强的自己。 (结)

二.赏析短文的写作指导

写赏析短文是一种很好的学语文的方法, 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赏析,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赏析展示的是学生不同的个性, 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认识, 它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的赏析。

如何写好赏析短文?

(一) 明确鉴赏要点:

1. 内容赏析:

(1)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表达格式:本文通过……, 抒发了 (赞美了) ……, 并流露出…… (通常用在鉴赏短文第1段)

2. 语言赏析

赏析短文的语言要做到通顺、流畅, 力求生动、有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写作时只有做到语言优美、有文采, 才能有助于提高鉴赏的品位, 也才会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从语言角度:

(1) 用词之美———本文中的……, 抓住了……的特点, 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把……写得惟妙惟肖, 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 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例:说说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

之后, 她了口袋中的安眠药。她想找个结束烦恼的地方, 但她。

“捏紧”表现主人公已经陷入深深的绝望, 下定了轻生的决心;“起不了身”表现了网友对她的鼓励、关爱和理解使她受到震动, 不忍心草率地作出轻生的举动。

(2) 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

例: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张抗抗《窗前的树》)

“雪后的洋槐一身素裹银光璀璨, 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 真不知是雪如槐花, 还是槐花如雪。”

赏析:运用了比喻、回环的手法, 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 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3) 哲理之美———本文语言极富哲理, 特别是……几句, 告诉我们……, 使我们读后懂得了……的道理, 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令人受益匪浅。

如:品析下列语句的哲理。 (张洁《我的四季方舟》)

“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生命不可能重复, 时间也不会再来, 要认真对待生命, 就要学会珍惜, 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在人生的春季里, 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青春, 春天去了还会来, 青春一去可就不复返了。

3. 艺术手法赏析

(1) 表达方式角度:

(1) 感官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2) 动静结合角度: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等。

(3) 描写方式角度:正面与侧面, 直接与间接。

(4) 描写内容角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

(2) 表现手法角度:

以小见大、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卒章显志、首尾呼应……

(3) 具体模式

(1) 小中见大:选文从我们熟知的……入题, 抓住……的……特点, 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如莫怀戚《散步》。

(2) 象征:选文运用象征手法, 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 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 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如张晓风《行道树》。

(3) 托物言志:选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紧紧抓住……的……的特点, 精心刻画, 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如周敦颐《爱莲说》。

(4) 烘托:选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 把表现对象的……心理, 放在一个……的环境里, 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 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如曹文轩《孤独之旅》。

(5) 卒章显志:选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 层层铺叙, 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 ……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如张晓风《春之怀古》。

(二) 把握赏析注意点

赏析中肯与否, 最重要的是要读懂文本, 如果对所赏析的内容把握不准, 或理解失误, 就好比走路选错方向, 赏析无从谈起;同时要选择好赏析的切入点, 善于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 只要合情合理, 有自己的见解, 都是可以的。

赏析短文的结构一般为“总—分—总”的形式, 即开头总起, 主体部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述, 结尾归纳总结;也可根据实际写成总分或分总。

3.《皮囊》陈大力 篇三

《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简介

蔡崇达,1982年生人,闽南人。大隐隐于市的新生代媒体人,人称“天才达达”,韩寒口中的“写作大师”。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

在新闻特稿写作方面有独到贡献,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博士生拿来做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名人评论

崇达在几年时间里从记者做到了主编,快却扎实。但这本书并不是与这种事业有成关联的成功学贩卖,他不写遥远的世界与远方的别人,而是在自省中退回到内心,真正直视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白岩松

我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这本书他写了很久,我希望自己能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

——韩寒

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什么人,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都是明灯。崇达的《皮囊》里,有的是对他成长中有所启发的人,造就了他步步达成目标的人生。

——刘德华

读者评论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有种流泪的冲动,我以为是因为书写者能写出好的故事。直到看到最后马赛尔·普鲁斯特的一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想流泪不过是迷惘太久的自己急需一个出口。

——粒粒橙

“我们都是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喜欢阿太、父亲、母亲、张美丽、阿小、文展和厚朴的故事,读的过程中几次热泪盈眶。

——小 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凡之间最显笔力。

——小眼睛

精彩书摘:

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

众人皆喑哑。

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代,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我因此总觉得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她甚至成了我们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我老家。每回要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就两个选择,要么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于是,老家那条石板路,总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地往镇外挪。

然而我还是看到阿太哭了。那是她九十二岁的时候,一次她攀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一不小心摔了下来,躺在家里动不了。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虽然第二周她就倔强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没走几步又摔倒了。她哭着叮嘱我,要我常过来看她,从此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撑,慢慢挪到门口,坐在那儿,一整天等我的身影。我也时常往阿太家跑,特别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后来我上大学,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个早上。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阿太走了。然后两边的人抱着电话一起哭。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请一定来看望我。

4.皮囊读书笔记 篇四

一开始《皮囊》无意间翻过没看,后来补起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深得我心,因为我是通过自虐性登山来放空自己,看清自己的。我们的生命本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后边关于母亲与父亲的故事,家庭里一个人的疾病随着时间慢慢消耗着这个家庭的希望,这样的故事在农村不少见。有时候甚至消耗着生的念想。但是更可怕的是困难来临的时候乡亲们的冷漠与旁观。

张美丽的故事,人言可畏,闲言细语如刀般割着张美丽坚强的心。

两个阿小、文展、厚扑,以自己的认知看待这个世界,并努力疯狂的冲向自己向往的地方。阿小们只会模仿,没有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去追求。文展足够努力,但太较劲,太看重自己,他一句“困惑、一时找不到未来的大目标这很正常,没有几个人能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做好眼前的一件件事情就可以了。”,可惜了这自以为是的社会。厚扑追求激情、挑战和自由,可惜生活梦想飞的太高,没好好走过什么路。

5.皮囊600字读书笔记 篇五

在书中,皮囊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主人公通过观察皮囊的变化,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珍贵,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不仅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现实生活中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敬畏。

除了生命这个主题,书中还涉及了爱情和友情。主人公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爱情后,对于爱情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开始思考爱情的真谛。与此同时,他也通过与身边朋友的交往,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力量。这些情感线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情节方面,书中运用了反转手法,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主人公一开始对于皮囊的依赖和追求,到最后却发现皮囊并不是他真正需要的。这种反转手法,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

人物方面,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在面对生命、爱情和友情时的态度和选择,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同时,其他角色的塑造也让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6.《皮囊》读书心得 篇六

一本书,我的习惯是,如果读了5页还有将我带入,便放弃。也因此而舍弃了一大堆入题颇慢、手法细腻、背景交代冗长的各类泰斗级作品。但我并不后悔,我始终坚信,都5页了,还没有引人入胜的场景和人物出场,基本上等看完人都快睡着了。

好在《皮囊》在第一页就以一个倔强的裹脚阿太将我拉入了特有的闽南风情的小镇里,这个满嘴无牙,说话漏风,坚持自己用小脚丈量小镇街道的高龄老太,却在不经意中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谛“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那个即使切断了手指,也异常冷静的99岁阿太看尽了世间的苦难与变迁,她说的这句话也是《皮囊》这个书名的意义所在,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来经历各种风吹雨打,所以我们的灵魂才始终有地方可以安放。阿太的去世,留给作者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也是从第一个故事开始,注定了这本书悲情的感情基调。

从整本书来看,蔡崇达紧紧围绕自己周边最熟悉、最亲密的人展开:倔强的残疾父亲、对生活勇敢而又无助的母亲、自尊心强烈到杀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满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受现实沉重打击的厚朴、被小镇古制旧俗扼杀生命的美丽少妇张美丽......一个个个性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透过蔡崇达的眼睛,我看到了泛着太阳细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阵阵带着咸味的拂面海风,更领阅到了特有的闽赣小镇风情,那里的人如同你我身边熟知的每一个人,发生着你我都熟知的每一个故事。透过蔡崇达,我看到他眼里的“他人”,也看到了别样的人生。

蔡崇达在笔下纪念了若干他熟知的人之后,开始审视自己。从脚下的泥土、居住的房子、小时玩耍的海滩、带着咸味的空气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从父亲中风瘫痪在床后,他以奋力读书赢取奖学金、寒暑假挣钱为途径,力图通过努力,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让父亲去美国治病,而当他一次次在重病监护室煎熬,与父亲经历过生离死别后,他终于明白,有些努力是徒劳的,也真正明白,人活着的意义,因而选择逃离筑梦地北京,回到了小渔村,守着爱的人,“生根发芽”。这也许是许多正在为梦想、为生计、为责任努力拼搏向上的有为青年所不能理解的。但我却被他的这份勇敢和决绝而打动。人生匆匆几十年,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活着为什么,在父母日渐老去,儿女绕膝渐远,朋友奔波陆离时,能与爱的人在一起享受生活,才是作者活着的真正意义。这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生活是为了什么?未来该怎样规划?

老蔡始终冷眼看待他周边的一切,即使是父亲病逝下葬,抑或是母亲对神灵执拗到疯魔,或者是童年偶像文展的陨落,他都能静静的去看待这一切。老蔡笔端所要告诉读者的是,其实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以《皮囊》中我很喜欢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希望在闲暇时你翻阅手头的这本书,能有瞬间让你远离尘嚣和喧闹,能有片刻抚摸到你的灵魂,打动你的心。

7.孩子,你会写读书笔记吗? 篇七

在中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中, 学生不会做读书笔记、教师不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等问题仍然存在, 学生、教师、家长等都缺乏做读书笔记的意识, 可见社会各界对读书笔记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我国新课改的专家傅道春在《优秀教学案例》中指出:“目前,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 对‘笔记’的理论研究及实际运用都明显不足……但愿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研究。”[1]

一、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

(一) 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翻看中学生的读书笔记, 形式千篇一律, 仅是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 没有他们自己对摘录文字的理解与思考, 这是现今中学生读书笔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普及, 但离开课堂, 他们在课外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精神还剩多少呢? 从学生仅有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中可见一二。

中学生对读书笔记的认识大部分源于小学老师第一次布置读书笔记时提出的要求, 即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 而他们在上了初中、高中后遇到读书笔记作业就条件反射地认为是摘抄文章, 可看出他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已形成思维定势, 从而导致中学生就“读书笔记该如何做”这一问题认知的盲区。而某些中学语文老师对收交过来的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也习以为常, 没有由这一现象产生问题意识, 因而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二) 读书笔记成了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都流于读书笔记的形式, 而未深入其中, 共同把握读书笔记的意义所在。

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而写读书笔记, 快速浏览文章, 划出好词好句后立即摘抄草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而很少思考文章大意是什么及作者为何这样写等问题, 作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 中学生这样写读书笔记何尝不是一种形式呢? 而某些老师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 如中学生每年的寒暑假作业都有“阅读以上文学作品, 并完成读书笔记”, 还有双休日的作业中也有“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这样的字眼等, 读书笔记只是充当了作业量的“候补队员”, 老师也仅是完成任务般给每个学生的阅读笔记批个“阅”字就发给他们, 由此看来, 一些老师不也是将读书笔记视为一种形式吗? 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一课程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呢?

二、解决中学生读书笔记问题的对策

中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现状不容乐观,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书是看不完的,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能。”[2]所以, 结合相关原因, 要解决当前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 分别采取对策。

(一) 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各学段可以有所测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阅读……”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学的主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 多形式写读书笔记, 注重多样化及有效性。

1.教会学生正确做笔记的方法

教师在布置读书笔记作业前应告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多种方法及意义所在, 使学生“闻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具体方法有:

(1) 摘要式

即读书时摘录阅读中的精彩词句、段落或名人名言等, 进行语言积累。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摘录时忠于原文, 注明摘录文字的出处如文章的标题、作者等, 方便日后使用时查找。

大部分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被动的, 他们找本好词好句好段的参考书进行摘抄应付了事, 所以老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力求落到实处, 如让学生每天摘抄不得少于350字, 且标明文章题目、作者及写明摘抄该段文字的原因。

(2) 提纲提要式

提纲式即读懂文章, 抓住文章的中心, 理清文章的条理, 用提纲的形式把文章的观点或相关内容记录下来。提要式则指纵观全文, 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或全书内容。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初中、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教师可通过要求他们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下所读书物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 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

(3) 仿写式

即根据摘抄的句子、段落等进行仿写, 或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的阅读。

记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促进有效阅读, 而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后能化为己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化为自己的血肉。”故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被激发后, 教师应一鼓作气, 让学生根据自己摘录的句子、段落或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厚的语言知识, 又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培养了写作能力。

(4) 心得体会式

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受到的启发或者收获, 此方法适用于阅读任何文体。

学生阅读后, 以该笔记方法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而这必然是在他们已读懂文章的前提下,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运用该方法做读书笔记时切忌空泛议论、无病呻吟。因为写心得的过程建立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思考, 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评能力等会逐渐提高, 而创作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认真点评学生的读书笔记

(1) 及时检查

教师应按时、及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起到督促作用, 让流于“形式”的读书笔记从源头上“终结”。

(2) 认真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后, 只有这种“需要”被转移成愿望, 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力, 形成积极的追求, 而自我需要是建立在被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教师应及时对他们的读书笔记进行认真的批改与有效的评价, 如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 指出笔记的不足, 以及谈谈自己对同样读物的认识。另外, 教师还可选择合适时机让学生与大家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这样学生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 读书笔记会写得更加认真, 阅读也会变得更加主动, 阅读效果也显而易见。

3.鼓励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会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可鼓励学生将写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正如宋代陈辅所言:“万卷书谁不读, 下笔未必有神。”这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不能同步的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在广大中学生中仍普遍存在, 许多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较多, 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情节都很熟悉, 但就是因为懒于动笔, 阅读所得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所以阅读的成果就无法转化为写作能力, 结果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

而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 对文本有了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体悟, 这必然推动学生发现“写然后知不足”, 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 形成读、写、思的良性循环, 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益处。

(二) 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思考和感悟, 受到情感熏陶……”所以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 对读书笔记有正确的认识, 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

1.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猎取知识, 扩大知识面, 所以他们在读书时更多的只是注意写了什么, 而不关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及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因此很难从读物中受益, 也很难从读物中发掘到值得做读书笔记的材料, 而阅读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大部分学生应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保持对阅读本身的积极性, 做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用有效的方法做读书笔记

部分同学有做读书笔记, 但更多的还“只是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或摘录作品简介, 少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恐怕更多的受小学阶段读书笔记的要求影响,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经历得渐多, 积累渐丰, 阅读的层次也应逐渐提高, 因此中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 可根据教师的指导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以逐渐提高自己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 而不能阅读时只停留在对语句的表层理解上, 对语句的话外音应深入品味、咀嚼, 对作品的解读还应力争达到多元化, 形成立体感。

三、结语

做好读书笔记不仅有益于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 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中学生阅读过程中善导, 中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乐学, 做到古人一直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 寡言者必钩其玄”[3]。只有勤于做读书笔记, 将写读书笔记当做读、写结合的一种最佳方式, 才能打破中学生读书时眉头紧锁、作文时冥思苦想的困境, 不吝笔墨, 做好读书笔记。

摘要:写读书笔记是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写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及强化读书效果。文章结合中学生不写读书笔记、不会做读书笔记导致阅读效率低、阅读效果差的现状, 提出对策, 并阐明读书笔记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读书笔记,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14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3.

8.匈奴铜质皮囊壶浅探 篇八

作为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以狩猎、游牧和畜牧为主,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三件宝就是长矛、弓箭与皮囊壶。在北方少数民族中,匈奴人是皮囊壶的始作者。

最早的皮囊壶是用牲畜皮革为原料缝制而成,是匈奴人用于装水、盛奶、灌酒且适合在马背上吊挂携带的必备生活器物。当匈奴人逐渐退出人类历史舞台后,他们所发明的这一器物并未随之消失,而是被后世其他北方游牧民族所效仿和传承。除辽、西夏、蒙古族大量使用和仿制外,汉族官吏也有使用的记载。所不同的是,它们在器型上风格迥异,材质上有银、铜、铁、瓷制等。就目前的遗存情况看,它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悠久。今天的蒙古族,仍然在使用皮囊壶,并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尊贵的客人。

匈奴人发明了皮囊壶,但遗存甚少。下面,笔者将一对匈奴铜质皮囊壶介绍给诸位,愿与有兴者共探讨。

此对皮囊壶为铜质,高23厘米,长22厘米,厚7厘米,口径6.3厘米,直口,直径,有盖,盖有钮,饰四兽,腹扁平,两肩部饰铺首衔环耳,长方形圈足。壶的正面与背面均以堆贴凸线(仿线脚痕)为栏,组成一个“田”字型。“田”字的四格中有狩猎纹饰,壶的左右两侧有鹿和朱雀纹饰。

通观这对皮囊壶,可谓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纹饰精美,是匈奴遗物中的上乘之作。其特点如下:

一、设计精巧,造型别致。在整体设计上,壶与壶之间、正面与反面之间、左右之间、上下之间、纹饰之间、铭文之间,布局规整,十分对称,极具和谐之美。从局部上看,如果抛开堆贴的缝合纹(痕),器物本身就像是西汉时期流行的扁壶,又像是匈奴原始的皮革囊壶,而堆贴的三横六纵的凸线就像编织的一个网兜,把扁壶装在了里面。二者巧妙的组合,再在空间饰以精美图纹,使整个器物显得浑然天成,美观大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器物堆贴的线脚纹,把原始皮囊壶的缝合痕表现的惟妙惟肖,令人惊叹折服。就目前已知的各种皮囊壶里,像这样的造型的确少见,成对保存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二、工艺精湛,手法独特。这对壶中的所有图案纹饰和铭文都是采用我国古代传统的镶嵌手法,充分利用青铜和红铜的色彩、光泽反差效果,使器物显得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一眼看去,犹如错金,光彩夺目。特别是其中的人与动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显示了匈奴人两千多年前娴熟的冶炼技术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其嵌红铜的制作工艺,在同期的汉代也是少有的,是整个匈奴遗物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三、纹饰精美,寓意深刻。这对壶的正面有四幅相同的狩猎图,反面亦然。其中,第一幅和第二幅纹饰相同;第三幅和第四幅纹饰相同。从腹部的主题构图看,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猎鹰在空中盘旋,丰乳肥臀的匈奴女人杀鹿宰牛的生动画面。人与动物各具神态,形象逼真。而两侧的朱雀、鹿和盖上的猎豹纹饰也都活灵活现,精美绝伦。就其纹饰的寓意而言,一方面它反映了匈奴人以狩猎为主的真实生活;另一方面它表达了制作者(设计者)希望匈奴的勇士像猎豹一样敏捷神速、像自己的女人杀鹿宰牛一样勇敢地攻杀自己的敌人的强烈愿望。左右两侧的朱雀是护佑他们的神鸟,而鹿则是他们不可或缺的衣食保障。

壶的铭文,共有八字,亦用嵌红铜工艺制作。典型的汉金文风格。第一个壶的铭文为“鼎中至保”,第二个壶的铭文为“右帝攻月”。其中的“保”即“宝”的通假字,“右”即“佑”的通假字。组合起来它是一句完整的语言:“鼎中至宝,佑帝攻月”,意思简练而明确。

鼎,是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标志统治权利和等级的一种器物。这里,我们不去赘述它的作用与演变,我们要探究的是,就这对器物本身来看,它明显是“壶”,为什么却在铭文中把它写作“鼎”呢?我们知道, 匈奴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所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而在汉代,金文的通假和讹误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匈奴人以“壶”代“鼎”,称“壶”为“鼎”也属正常。从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对器物无疑是某人专门给单于制作的至尊器物。“佑帝攻月”中的“月”,当指“月氏”族无疑。史料记载,月氏为游牧于我国河西走廊的一个少数民族(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匈奴冒顿单于曾于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77年间多次举兵攻击月氏;老上单于在攻击月氏时,不仅杀掉了月氏王,而且还把他的头盖骨当饮酒器用。从这一点上说,这对器物是匈奴人攻击月氏人的实物例证。它的断代时间应该是冒顿单于时期。

9.皮囊读书心得 篇九

晚上回到家,在绝佳的安静下,我又花了3个小时完成剩下四分之三的阅读。至此,我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第一次一天阅读完一本书。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单纯的学生时代已有过类似经历,但《再见了,可鲁》、《小王子》这样的书好像不能归入文学类范畴,而且图片居多,字数远远没有可比性。 所以我为自己感到欣喜,我好像终于能做到”心无旁骛“了。

而我也正好跳入了韩寒在扉页“编者按”所讲的,“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

《皮囊》是一本怎样的书?我的感受是,这是一本读来极其普通,但是翻到末页又极其回味的`自白。《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带着空杯心态阅读,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我脑子里素描一个个人物。合上书后,因为回味,我又不停的翻阅回去,然后感受到这一个个人物在脑子里慢慢鲜活起来。等我再次合上书,这些人物已经成功跃离纸面,成为我的朋友与家人、成为我的过去与经历。

我只是一个在企业做无聊工作的人,日复一日,眼界狭隘,不知道谁是蔡崇达。虽然买过他就职的杂志社的杂志(《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周末画报》等),也仍旧没有机会读到过或记住过他的名字。但他是闽南人,至少在祖籍上,我和他扯上了一点关系。而闽南人的文学作品?不得不说我有点好奇,至少囿于阅读经验,还没有看过闽南人的写作。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在《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里,蔡崇达说“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在我看来,《皮囊》是一本好书,但以真实人物和经历作为主要内容的书算不上文学作品,更多是作者因个人心灵归属的追求而完成的情感记录。《皮囊》给予我的触动在于,作者用血泪的亲历,击碎了“人艰不拆”的自我安慰与麻醉。都说真实的历史比历史小说精彩,套用这个逻辑,也许真实的自传也要比所谓的文学作品精彩。蔡崇达如此真诚,以致他的文字无懈可击,又不乏对过去荆棘满布、现在错综复杂、以及未来浓雾弥漫的真诚交流和无畏勇气。虽然我不认可这本书的”文学“标签,但我无法掩饰自己的阅读快感。更加聪明的是,书的最后一页居然在巨大的空白里,单独安放了马塞尔-普鲁斯特这样的一段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这段话放在这里,就是告诉读者,我写我的,你看你的,你需要发现自己的内心,无须对我评价。这绝对是一个出色的安排,既延续了感动,更加强了引导。如果说还有什么瑕疵,我觉得应该把《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改为《自序》,这样全书读起来更入心。

事实上,大部分作家的第一本书,或者说所有作家的第一本书都是以自己的真实故事作为素材或灵感的。进一步说,所有作家的所有作品其实都是在写自己。蔡崇达”在做媒体的这十一年,写了二百六七十万字的报道……积累了足够的笔力……“,最终迈出了写书的这一步,有了作家的头衔。但也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写报道一方面锻炼了他的笔力,另一方面也让人感觉到写作过程中他在做很努力的叙述和调整。

我在阅读《皮囊》的时候不断有种矛盾情绪:一方面很有兴趣不间断读下去,另一方面又很不服气,”蔡崇达,你凭什么让我在书店花全价买下这本书来阅读你悲惨又并非独一无二的经历?“但看看,韩寒监制,阿来(作家)、白岩松、刘德华、李敬泽(《人民文学》副主编)、阎连科(作家)等人的推荐,显然这本书是一个”圈子“的产物。只有”圈子“的人,才有机会出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宣贯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想到”成为作家“在某种程度上与”掌握话语权“相关,这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暴力,就让我不寒而栗。

尽管存在上述的无谓担忧,以及对书中个别地方编排的不满(比如插入的几首蔡崇达学生时写的诗,与文章本身的意图并不契合),但蔡崇达勾起了我对于父母和朋友的回忆,让我清晰地看见时间的脉络,好像时间就是小时候我家门口梧桐树上的叶子,到了秋天就要随风落下。

10.童年读书笔记 - 初中读书笔记 篇十

连绵、慷慨激昂、雾气蒸腾、神采奕奕

好句摘抄

外祖母说话时好像在唱动听的歌,她的话语像温柔、鲜艳、湿润的花朵,不费劲就被我牢记在脑海里。

那天我站在教堂里做晨祷,祭坛上隐隐约约有两个天使在走动,像云雾似的,透过他们什么都能看见,天使的翅膀挨着地板,明亮明亮的,像丝绸细纱,镶着花边。

它们卖弄俊俏,在银一般的冰层上有趣地走来走去,或者飞到披着白霜的暖和的灌木枝上,像鲜花似的在那里摇摆,抖落银灰色的雪花。

好段摘录

人们总是在痛苦、吵架或打架的日子里做长时间的祷告。听这样的祷告非常有趣。外祖母向上帝详细讲述家里发生的一切。她跪在地板上,庞大臃肿的身子像一个小山包。起先她含糊快速地轻言细语,后来就粗声粗气地念叨、埋怨:“主啊,不说你也明白,任何人都想过好一点儿。米哈伊尔是老大,他本该留在城里,要他往河对岸搬,他觉得委屈。再说,那是没有开发的地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可是孩子爸比较喜欢雅科夫。对孩子偏爱,有什么好啊?老头儿性子犟,主啊,你开导开导他吧!”

我的感悟

11.读书笔记两则 篇十一

艺术是座圣殿,走近它,得找到一条通道。

中学时学画画,仅得皮毛,上大学后读到丰子恺的一本美术论著,始见艺术圣殿的微芒,趋光而行,渐行渐近,读到介绍画家米勒一节,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感觉。

米勒早年贫苦,他的学画全靠自觉和天分。他有一位独具洞见的祖母,启发他“为永远而画”。祖母是位忠贞的教徒,这样,画家的作品里就有了接近天堂、虔诚膜拜的圣灵感和仪式感。他的画极其纯粹,虽然笔下所绘多是农夫、劳作、土地,因为感情真挚,所以难得的干净,那种为爱所浸沤再经爱淘洗后的干净。

他画《诺曼底的挤牛奶女工》,一个女性,肩背瓦罐,走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天色将暮,画家迎光望去,看到了一个坚实的人物形象,于是他赋予她圣徒的荣誉感。生命可能卑微,却都是天地的爱子。

与此相比的,是一幅《持?的男人》。一个中年男人劳动半晌,疲累至极,他持攫休息,抬头一声叹:啊——。这仿佛是从土地里发出的声音,是沉埋许久的、流汗流血后仍要无休止的劳动下去却食仅果脯的一声叹。他们的生命与土地是相融一体的,而土地需要他们更甚于他们依赖土地。他的背后是焚烧草木的几缕轻烟,证明这是秋天,一边在收获,一边在播种,所以这声叹,在沉重之外,并不给人压抑感。相接近的另一幅《依锹而立的男人》。同是劳动半晌,却不觉累,反倒轻松俏皮。画中人尚在青春期,即便土沙蒙面,依然清纯,可爱,无限地扣动心弦。

画家画锯木、画拾薪、画荞麦收获,仿佛那不是在干活,而是有节奏音律的舞蹈。画中的男人、女人,能于枯燥乏味之中,自觉创作出歌诗和欢乐梦想,他们为生的劲头多么给人力量和鼓舞!《拾穗》是画家的代表作,称得上是画家一生创作的集大成者。祖母、母亲、女儿,三个弓背弯腰拾穗的女性,让麦穗变成了圣果,土地变成了圣殿,背景上的人与物变成唱诗班的儿童和礼乐器物。她们三个则接近于圣母子而有了光泽。整幅画是凝固的,安静的,趋于满足感的,祖母微转身躯所掩饰的苦,包容起一个暖和明亮的乡村世界。画作之所以传世,在于画家画出了生命的溢出,所拾之穗是丢弃之穗,拾起穗是在拾起自己,拾起劳苦的尊严。对,这是一幅以尊严对等天地的生命之作。

画家达利在看到《晚钟》时说,他就是画中那位有点懵懂无知的丈夫。傍晚,天空洒满落日的余晖,土地也镀上了一层金色。远处村庄里教堂的钟声传来,妻子端肃而立,做起祈祷。那钟声于是传出画外,让每个人起了宗教的心念,让自己污秽的身子获得洗礼。画中的丈夫大概有点无辜,所以他才那么的坦荡随意。

画家一生辛苦,晚年才得富裕。他作画无颜料和画布,常常在一幅之上再覆盖着画一幅。画幅一般偏小,因为大画所费太过昂贵。如此,作品也就精益求精,幅幅都堪称经典。画家患有眼疾,所以画作面目模糊,这也成了他绘画的风格,黑沉,厚密,鲜有亮色,但又沉稳,厚重,一笔生辉。这是画家独具的魅力。

米勒画了大量的素描作品,给人出示了一条通往画家心灵秘境的通道。沿此而行,能找到绘画的许多秘密。由此,米勒启发了另一位艺术大师,他就是梵高。

马蒂斯的画

直觉让我从众多绘画大师中第一个选择了马蒂斯。他笔下那个个勇敢生长地洋葱,画出了超越绘画概念的个性和姿态。在众多色彩中,他以土红作为自己绘画世界的主宰。女主人、水果、蓝色花卉、嵌满窗口的绿草地,以土红把它们包围。马蒂斯说:这就是和谐,红色的和谐。于是我们看到一幅画,像看到自己的家,你就是那个劳碌了一天的男主人,水果、蜜汁、舒适的椅子,专等你享用。

画家生在贵族家庭,生活优渥,所以他的画作没有丝毫苦意,也不刻意悲愁,连淡淡的伤感也寻不到。画家所绘出是春天的暖、秋日的收获、女性的成熟和生命的欢歌。每看一次他的画,总能让疲劳的身心得以舒展,呵,日子可以过得如此甜美。

马蒂斯用笔丰富、多彩、细腻。画植物都是枝叶丰茂、多汁多肉,画居室则是繁密华丽,以满满的实物布局画面,让人有富足感而不觉虚无。

社会是分等级的,马蒂斯的作品流行在上流社会,但却不为当时的画派所容。他年轻时作画近似狂怪,粗略看去,形同野兽,人们始以“野兽派”的称谓命名他和一批青年画家的画作。据说徐悲鸿不喜欢马蒂斯的画风,以为一丝不苟的写实主义才是绘画的正路,所以他一提到马蒂斯,就直译为“马蹄死”。这不是在拒绝,只是主张有别。徐悲鸿从艺是为报国,振兴一个民族的美术事业;马蒂斯则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探求意味。所以徐的绘画取材宏大、心情振奋,马的绘画多是室内一景,能给人慰藉、愉悦心灵。

马蒂斯的绘画柔和、优雅、安静,似有享乐的倾向,所画妇人又风情万种,让人有一刹那的堕落感。而一幅《舞》,则将这一切错觉般的意识荡涤一空。因为《舞》寓意颇丰,以简单的拉手舞蹈,画出了人类生命解放了一般的狂欢,并无限放大,塞满天地。

这是一幅有来由的画作,无此画,画家无以成大师。

唯一动一境才能平衡。所以画完《舞》,画家又画了一幅《音乐》。三五之人,有吹有奏,有立有坐,一种曼妙的音乐便风一样飘来。画面是那么静谧,如在季节的河流中。

马蒂斯一生勤奋,绘画不辍。晚年行走不便,便挥起剪刀作起剪纸和贴画。这些作品有的小如手帕,有的整幅贴墙,一样的灵动、如意、美满。给人以另一种绽放的风华。

上学时临摹过马蒂斯的速写,线条如舞如乐,每一下笔,那是生命的呼吸。这样,我就向前走近了一步,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大师,从而学到何为美、美為何物。

责任编辑:杜青莉

12.《皮囊》读书笔记 篇十二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自然,资产阶级,社会进步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一生的思想涵括世间万象,从政治学,哲学到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无不闪耀着卢梭智慧的光芒。

《爱弥儿》一书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基于自然人性观点,即私有制的出现致使人类进入文明世界并逐渐丧失自身本性,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消除社会不平等的状况。总体来说,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在通读此书后,我从以下几个阶段概括出了卢梭的基本教育思想:

1 婴幼儿时期教育:儿童就是小大人

作为启蒙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十分重视“自然”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符合自然规律的天然事物才是符合理性的,才是符合美的标准的。因此,从一切事物的本源上来说,卢梭认为“一切由自然创造的事物最初都是好的,但最终在人那里变坏。”为了保持人出生时的美好天性,卢梭特别强调符合人类自然天性的教育,尤其是婴幼儿教育在塑造人才上的重要作用。

作为资产阶级的先锋代表人物,卢梭倡导的是如何将爱弥儿培养成典型的资产阶级贵族青年。卢梭对早期婴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教育儿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知世界,学会自我保护,并了解自己对外部世界的需求;让儿童通过实际行动去满足自我的欲望而不是一味的依靠他人;儿童通过自我经验逐渐的了解自我及他人,在向外部世界靠拢的过程中,儿童本身的一些自然天性开始被成人世界的习惯规律所取代。

虽然本书写于两个多世纪之前,但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卢梭对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仍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卢梭从理性启蒙主义的人本论出发,承认了婴幼儿的独立人格和平等存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点里,儿童一向是受到忽视的,婴幼儿时期的孩童甚至被看做父母的私有财产而非独立平等的社会个体。而卢梭却提出“孩童就是小大人”的观点,提倡父母要平等理智的引导,帮助儿童的成长。另外,在道德教化上,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总是好的,孩童的淘气甚至偶尔的“恶行”完全出于对世界的好奇和无知,因此在理性成熟之前的婴幼儿时期,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教会孩童如何通过实际经验区分善与恶。

2 5-12岁时期的教育:人道至上、否定教育

度过婴幼儿时期之后,儿童对于世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开始在实际行动中接触,融入世界。在与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自然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其进一步体现是人身上的“人性”或“人道”,即用爱的精神,无暇的眼光去对待他人,享受童年。为此,卢梭提出了几点教育原则:提倡儿童的独立自主;对儿童既不能过分严苛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儿童分清“欲望”和“需要”之间的关系;给儿童有所限制的自由,引导他们遵循自然及社会法则。

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卢梭提出的以下一个观点: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法则是浪费时间,而不是去节省时间。在资本主义自由之风盛行之际,卢梭也将自由思想运用其中并提出了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人类生命中最危险的阶段是从出生到十二岁之间。这是错误和邪恶自由滋长的阶段,且没有方法来抵制它们。即便有的话,因为其根基如此之深,时间也会在拔除它们的同时慢慢耗尽。”针对其特殊性,卢梭提出此阶段教育的“否定性”,即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递美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孩子们的心智受到恶行和错误的干扰。“开始阶段对孩子什么都不要做,这样你才能培养出天才神童。”

相反,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却是完全把此时期当做“灌输期”,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而一味的向其灌输各种新知识。从幼儿园到小学,各种课余辅导班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童年在消逝,原本灿烂单纯的儿童世界被成人的规则和要求所充斥。卢梭在两百年前描绘的理想教育世界在今日的社会里是否还有立足之地呢?答案无从知晓。

3 12-15岁:自然,快乐的学习之道

当儿童成长到十二三时,其内心的力量和渴望发展到鼎盛阶段。他对外部世界和自己有了更多的疑问和渴求,而在卢梭看来,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在于学习。

比以往的学习观念相比,卢梭的思想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视实际经验在获得知识中的作用;强调儿童要学会如何自我选择对其来说最有用的知识;强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轻视书本的媒介传递作用,提倡儿童要无障碍的接触其学习对象。为了教会爱弥儿如何认识星球,地图以及区域,“我”选择带着他去亲身游历而非被动接受书本上的静态知识,以使他在亲身感受中去接纳理解知识。

如上文所提,“自然”一词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贯穿到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虽然其中某些观点过于极端而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其崇尚积极向上,独立思考,乐于实践的教育主旨却值得后世借鉴。

具体来说,卢梭对12-15岁的儿童最重要的建议在于接受完全自然的教育,即忽视书本及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他看来,“让书本消失而只剩世界,让教导消失而只剩事实。读书的孩子不会思考,他仅仅会读;他也没有接受教育,而只是在学习字词。”一切人为的东西在卢梭的眼里都是与自然世界隔了一层的,因而是不真实,不能代表真理的。在现代的观点来看,其思想的确有失偏颇,但令一方面,它却可以引发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深层思考。学校教育制度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可,但看到无数儿童被禁锢在铁门之内,书桌被课本习题占据,我们不禁发问:学校,书本真的能提供给儿童学习成长所需的一切知识吗?少了自然的滋养,孩子的成长算得上完满吗?

4 15-20岁:学会生活,爱己爱人

时光荏苒,爱弥儿已从孩童时期慢慢的过渡到成人期,而卢梭也对这阶段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们有两种生命:一种是活着,一种是生活……从这个阶段开始,人类开始学会如何生活,并且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不再陌生。”在卢梭看来,生命最重要的品质在于激情和爱。因此,这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教育和社会关系教育。

按照卢梭的自然主义观点,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时,他的视野便从儿童时期只关注自身而慢慢的扩展到周围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卢梭认为,“儿童的第一种感觉是爱自己,第二种是从第一种当中衍生出来的,那就是爱他周围的人。”一个人在这阶段受到的最正确的教育应该是如何了解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并以仁爱之心处理好这种关系。

另外,卢梭还重视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去感受激情。对此他提出了两种看法:

1)体验处于整个物种及个体之间的人类关系;

2)让灵魂按照这些关系所要求的规则去产生感情。”卢梭强调友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个人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与朋友同苦同乐,体验人生的不同滋味。

5 结束语

13.《皮囊》读书笔记 篇十三

在第二篇文章《惠安馆》里,我觉得那个秀贞好可怜,自己刚生下的孩子就被抱走了,我和妈妈分开一会都不行的!唉!我觉得妞儿也挺可怜的,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可真是惨不忍睹!我好讨厌妞儿的养父养母,你说你捡到了吧,你就好好待人家,可是却.....唉!这事儿的结局太悲哀了!好好的两个人,说没就没了!唉!可怜!

在《我们看海去》这篇文章里,我真的没想到那个人是小偷哇!看他那老实样,怎么都看不出是坏人啊!另外那个便衣太厉害了!早知道英子就不该告诉他那个小铜佛是在空草地那儿捡的!虽然那个人是小偷,但却给我一种亲切感,哎!可惜呀!

《兰姨娘》这篇文章写的很精彩,但是有三个人物我都不喜欢:第一,不喜欢兰姨娘“装嫩”,第二,不喜欢德先对小英子不理不睬,第三,不喜欢小英子的爸爸,他看见女人就喜欢,只怕把自己的媳妇都给忘了!嘿嘿!小英子还挺聪明的,知道把德先和兰姨娘撮合在一起。不过我还有点舍不得兰姨娘走呀!

《驴打滚儿》这篇文章写的好悲哀!宋妈妈好可怜啊!两个孩子,一个死了,一个找不着了,唉!命苦啊!其实我挺喜欢宋妈妈的!她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我真为她感到难过!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是整本书里最感人的一篇文章。英子再也不是小孩了,她以出色的成绩告别了厂甸附小。可是英子的爸爸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英子13岁丧父,从此她负起了带领弟妹的责任。

14.《皮囊》读书笔记 篇十四

导读:“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这是《围城》里面的一句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左右。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历史这座怀旧围城之中。钱钟书先生以这样幽默的语调,除了批判当时之人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调侃当时老人的迂腐、留学生的傲气,揭露无谓的婆媳之争、妯娌之争、情敌之争、同事之争外,真正要阐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

要在无形的四堵墙下过完一生。每一个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命运,只是在于你在这围墙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终想着去冲出围城,那你永远只能独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价值。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钟书先生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就那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讲,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

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围城读书笔记

15.《皮囊》读书笔记 篇十五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境界从学习方面来说实际上是指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不需他人的帮助进行自主学习。所以,知识的积累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是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长久的学习能力。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说“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课堂上程序性和方法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结论性的知识。常规的阅读教学是“教中学”,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是“学中导”,它还原了学生的主体角色,还原了“教学”的本真。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按正确的阅读程序和方法自主参与阅读过程,在自主合作中获得阅读的结果,展示阅读的收获,交流阅读的体会,解决阅读的困惑。课堂教学由侧重教师的教转为侧重学生的学,由重视知识的传授转为重视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由授业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所学知识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方法性知识,由结论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成为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和训练能力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必备的阅读能力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也渐渐收获这一做法的有益成果:还学生以主动,学生便愿学;给学生以时间,学生便会学;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便乐学。学生的愿学、会学和乐学,不正是我们所期盼和追求的吗?所以,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应是教之本,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则为学有成。

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小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做读书摘记,许多初中教师也在继承运用。但读书摘记只是积累性的初级阅读,如果只是继承,没有改革创新,没有提高要求,没有加深程度,这对初中学生而言,又太小儿科了,它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顺利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并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笔者安排了三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第一阶段,初一上学期,深化读书摘记。在摘记中,通过好词好句欣赏等形式,进行语言的积累。通过联词成句、仿写等形式,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培养并形成初中的文章阅读和语言鉴赏与运用的能力,为做读书笔记作必要的准备。

第二阶段,初一下学期,学做读书笔记。教师首先对怎样做读书笔记进行指导,提出基本要求,形成基本格式,便于操作。课堂上,对各种文体,按正常阅读程序和方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有意识地选择各文体浅显易懂的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做读书笔记,而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所得,纠正学生阅读中方法和理解上的偏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逐步迁移到名著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后,做一份读书笔记,每月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表扬和展出,学期结束进行评比,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笔记的有效性,促进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初二和初三,强化读书笔记。灵活运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课内外的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在读书笔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作品的改写、续写、仿写及写读后感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可有意识地选择部分课文让学生进行分工上课,让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这三个阶段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规律出发,按新《课标》对各年级阅读水平的不同层次要求,进行梯级训练和培养,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有操作性强的有效训练方法。笔者设计的读书笔记,按“读、查、思、记”学习方法和由浅到深的阅读过程,主要由“题目猜想、初读收获、语言品读、拓展阅读”四大板块组成。

题目猜想:为引起学生对题目的重视,寻找阅读切入口,学习拟题方法,鉴赏命题效果,提高审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前仔细审题,把握题目关键词和主要信息。可以从文体、内容、结构顺序、作者情感、自身感受、拟题方法等方面提出疑问,大胆猜想,在阅读文章后,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合理;也可以进行同题写作构思,在阅读作品后,将自己的构思与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领悟作者的创作方法,这样既加深阅读,又更好地将作者的创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初读收获:阅读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个性化的,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是有规律的。先是通读,边读边圈出读错或不会读的字词、读不通顺的句子和重要的词语,通过查注释、查字典、朗读、造句或联词成句等方式,学习字词,读通句子;再是研读,用圈点勾划法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而后是学习小组阅读交流,互相补充,并提交学习困惑。教师的责任是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或把握不准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补充材料,指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学而后教的目的是让阅读主体主动获得内心的感悟和阅读的体验,主动进行文化的积淀和写作的借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语言品读:语言是语文学习的落脚点,课文只是语言学习的范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写得生动的形象,精彩有趣、能集中表现文章主题,体现文章风格的句或段,进行写作内容、方法和效果的鉴赏,进行朗读技巧的点评和练习体会,进行句式的仿写运用,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品析中理解,在写作中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拓展阅读:其主要内容是对重要的作家和难理解的文章,查一查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对感受深刻的文章,写一写阅读感悟、启示、收获等,进行情感迁移;对感兴趣的重要作家作品,读一读原著或相关作品,扩大阅读范围。好的作品,常常让读者生发联想和想象,激起感情的波澜和共鸣。能将这些感受述之于笔端,或有意识地去阅读相关的作品,这样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

16.课外读书笔记六步法 篇十六

关键词:初中;课外读书;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53-1

第一步:读书摘抄法

所谓“读书摘抄法”就是指导学生读一些课外书,将书中优美的语句、精辟的观点等学生自己欣赏的一些地方摘抄下来,摘抄时在摘抄的后面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或编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若是选集,还要写上作者的姓名。这样做是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注。摘录时要做到少而精,还要尊重原文,不能断章取义。这是学生写课外读书笔记的起始阶段。对于刚尝试写课外读书笔记的学生来说,要求不可过高,否则就削减了他这方面的兴趣。在此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在指导时可以考虑与所教文章相结合。如:我在教授《春》这一课时,考虑到这一单元都是写景的名篇,于是要求学生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来读,并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摘录下来,摘录时最好摘抄美段,无需将整篇文章都摘抄下来。我还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时间来让学生推荐自己摘录的好的写景段。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阅读了大量的写景美文,而且还摘录了大量的写景美段。

第二步:分类摘抄法

所谓“分类摘抄法”就是指导学生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分门别类地摘抄,并编上号码,写上目录。这种摘抄法可以将一本笔记本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分成几大块,将相关的内容摘抄到规定的栏目下,笔记本的第一页要编写目录,每个摘抄的内容要编上号码,将此号码与题目一并写入目录中。或多准备几本本子,一本本子摘抄一种类型,摘抄内容也要编写号码,本子也要编写目录。这种摘抄法是学生学会一般摘抄法后的进一步提高。它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也便于日后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一种保存资料的方法。

第三步:摘抄赏析法

所谓“摘抄赏析法”就是对自己所摘录的语段进行赏析。这个阶段是读书笔记的提高阶段,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的摘抄,学会了基本积累的方法,如果再停留在原来的基础继续摘录,不仅收效不大,而且学生也不再有新鲜感,所以此时应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将摘录的精彩内容,选择自己欣赏的、感受最深的、启发最大的等加以赏析。在此之前教师要先教给学生简单赏析的方法,如选取文章或语段的语言、内容、结构、层次、情感、主题、写作技巧、表达效果、启发教育等方面加以赏析,最好每种赏析的方法教师用一个例子做示范,让学生有“范”可循。一段时间下来,有的学生领悟能力强,基本学会赏析,将他们好的赏析在板报、手抄报或课前演讲中展示出来,以此来激励学生在这方面的热情。

如:班上这期板报上展出了陶然同学对王铭一的《爷爷的红烧肉》一段内容的赏析,她摘录的片段是:“家里来客,我们从不外出就餐,爷爷只须钻在厨房里小半天,餐桌上荤素搭配,红绿映衬,美味佳肴就似一朵朵珍妍奇葩,开在客人的眼前、嘴边,美艳夺目,品尝后齿颊留香。”对此语段陶然同学是这样赏析的:此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味佳肴”比作“珍妍奇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爷爷烧的菜好看又好吃,同时也表达了小作者对爷爷的高超厨艺的赞美之情。

第四步:仿写操练法

所谓“仿写操练法”就是学生模仿所摘录的精美语段或语句。这个阶段为运用实践阶段。学生对自己所摘抄的精彩片段,模仿其精华部分,经过想象,加工创造出新的文段,这个过程是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也真正达到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目的。学以致用,我们不可否认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读书笔记做得好同样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以下就是章蕾同学根据摘抄的陶子怡的《长江》一段而仿写的。

摘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到了长江边,万物复苏,小草懒洋洋地从泥土里蹦出来,树木伸展着长长的臂,可精神了,她们贪婪地吮吸着长江的乳汁,扭动着优美的身躯,跳起来芭蕾舞。

仿写:秋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到了黄河边,秋实累累,稻穗沉甸甸地从稻秆上垂下来,高粱顶着红红的果实,可美了,她们尽情地汲取黄河的养分,摇动着强健的身子,抖动着丰硕的果实。

第五步:心得体会法

所谓“心得体会法”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要有感而发,千万不要空泛地议论。“心得体会法”中的“心得”也可以是札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第六步:创新写作法

所谓“创新写作法”就是阅读后受到原作的一些启发和触动,自己进行不拘泥于原作的练笔。本阶段为学生展示个性阶段。学生习作停留在模仿阶段是远远不够的,但学生如果有了前文所述的文化积淀,在此基础上去创新,去展示个人写作天赋,比那些架空了讲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等要强百倍。以下就是杨文强同学在读了一篇名为《榕树,生命进行曲》而写的练笔:

风是自然界中极为平常的一种景象,但对于文人墨客来说风却有着不一样的意境,因此他们留下了“斜风细雨不须归”“二月春风似剪刀”之类的千古名句。

我爱风,因为我懂得怎样去欣赏它。……

正是这平凡而又伟大的风,一次一次地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使我的人生更加美好。

上一篇:以感谢母亲为题目作文下一篇:培智生活语文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