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课(精选12篇)
1.古筝课 篇一
古筝教案第一课 第一课
“托”的弹法
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2、乐理知识
3、“托”的夹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大致了解古筝,并能够初步掌握“托”的弹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古筝基本构造
2、古筝的摆放
3、手的部位名称
4、义甲的佩戴
5、演奏姿势
6、分辨琴弦
二、“托”的夹弹法教学
指法概述
托指法有两种基本弹奏方法:
一、夹弹法;
二、提弹法。夹弹法一般应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初学者为稳定手型而运用;二是演奏传统曲目时较多运用。而提弹法则是在现代筝曲演奏中被大量地运用。
1、指法符号
2、它的弹奏方法是:无名指、小指自然支撑在琴弦上,大指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完后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作业:
这节课的课后作业是:
1、掌握古筝演奏姿势;熟悉古筝各部位名称及手的部位名称。
2、熟悉中音区琴弦的排列并记住各琴弦的唱名。
3、熟练佩戴义甲。
4、正确划拍视唱四分音符、全音符。
5、熟练弹奏托的夹弹法。
2.古筝课 篇二
一、集体课中强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计
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主要采用一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 俗称“你教我学, 你弹我看”。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论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参观法等。而现代教学模式是指主要采用一种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教学方式, 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发现法、研究研讨法、暗示教学法、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法等。
在古筝集体课教学实践中, 通过观察和比较, 我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不能照搬照套到集体教学中, 而更适合用于只需学生听、看、记、学、练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初级教学中。当学生达到中级和高级水平时, 这种教学模式难于对集体每个人实施个别的针对性教学, 只会让学生陷于越听越难, 越弹越不会弹的状态, 从而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也偏离了教学目标, 久之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维能力。而仅仅采用现代教学法时, 学生较多往往短时间内不得要领, 不易打牢基础, 进度效果难于控制。为此本人针对古筝集体课教学实际, 采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古筝集体课的教学效果。具体实施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因人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表1给出古筝集体课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一个教学方法设计的例子。
从表1中可见, 传统教学法中的讲授法、实习作业法应贯穿于不同级别的教学内容的始终, 而现代教学法从初级教学内容开始就应当实行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施教方式。
二、集体课中强化音乐、古筝及文学理论知识结合的内容设计
古筝艺术源远流长, 既继承优良传统、博大精深, 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因此在古筝集体课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都要十分注重在要求学习古筝技术的同时, 还要特别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设计。学习和掌握音乐、古筝及文学理论知识在教学和学生的古筝演奏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相关知识的积累和融合, 古筝演奏的功力将会与日俱升。下面重点讨论音乐知识、古筝相关知识及文学知识。
(一) 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是与古筝知识相关的理论知识, 包括古筝乐理知识、曲式知识及气息知识三个方面。
古筝乐理知识在古筝集体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节奏、音准、速度、力度、强弱需要在演奏乐曲中弹奏准确、到位, 才能很好的表达出乐曲的意境。在古筝集体课中, 所面对的学生都是受过音乐方面的训练的, 在节奏、音准两方面都基本达到要求, 只会在乐曲的个别复杂部分或难度较大的地方出现差错, 需要及时纠正。而在速度、力度、强弱方面是每一个演奏者都要求训练的, 不仅要有很好的乐感还要有对音色、强弱、速度的灵敏度, 才能把握乐曲的演奏脉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到古筝音乐知识后, 应在弹奏的乐曲中进行实践, 这才可以说是把音乐知识融入到了古筝的演奏当中。
(二) 古筝知识
古筝的结构、日常使用和保养这三大类知识是最容易忽略的, 但其实它也是最实用的知识。俗话说“见字如面”, 其实对于每个弹奏者来说, “见筝如见人”。一个演奏者对古筝的认识和保养程度, 可以看出习筝者对筝的喜爱程度以及其养成的性格。
学生在学习筝曲的过程中, 古筝各流派发展史及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曲目应讲述清楚, 应养成经常查阅有关技法、曲目、代表人物的习惯, 要讲授清楚这些知识, 才能是学生知根知底, 了解流派发展脉络, 更好的弹奏乐曲。
(三) 文学知识
文学知识都包涵在每首古筝乐曲里, 其中有历史背景、创作背景、作者介绍等, 可以要求学生去查阅、思考, 每首乐曲的旋律走向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同样也是有原因的。不会有很奇怪的不符合乐曲要求的音符, 比如说陕西筝曲中的微升4、微降7, 也就是筝曲中所说的苦音, 是表现出悲痛、伤心的感情;河南筝曲中的快速上滑音同样也是表现出喜悦、欢快之意。
三、集体课中强化训练、比赛、表演综合的精进设计
在古筝集体课教学中, 往往每周都要上课, 每学期有18节课, 但授课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应经常设计学习方法, 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潜能, 提高技艺。在集体课教学实践中, 通过研究比较, 我体会使学生进步快、兴趣浓、创新强的精进方法主要有训练、比赛和表演三种方式。
(一) 训练
古筝训练包括听力、协调能力、配合能力三个方面。具体训练有弹弦听音、调音效音、左右手配合、合重奏中的声部、音响、共鸣配合。
1. 弹弦听音, 是要你弹奏一个音, 让学生听辨。
最初大部分学生觉得只要视唱练耳好的都可以听辨出来, 其实不然, 它也是需要去训练的。一个乐器有自身特有的音色, 单音有单音的音色, 双音、和弦各不相同, 又或者是古筝体现韵味的一些技法, 如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点音等都需要去了解, 用训练方法去解决要远比纯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好的多, 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模仿和比较能力。
2. 调音效音难问题普遍存在于古筝学生中, 包括主修和选修学生。
从调查情况看,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听辨能力, 靠借助于调音器解决。不管什么调的曲子, 什么场合, 都需要使用, 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一架筝必须要配一个调音器的观念, 让人难以理解。作为古筝专业教师, 我们应鼓励学生逐渐脱离调音器, 不管是什么方向的学生, 只要是专业学生都应该依靠自身有利条件, 学会调音效音。
3. 左右手配合主要为技巧配合和韵味配合。
技巧配合初级中的有《拔萝卜》等;中级中的有《洞庭新歌》快板段落、《浏阳河》双手配合、《瑶族舞曲》《绣荷包》等;韵味配合包括《彩云追月》《扫雪》等。这些乐曲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双手配合能力。
(二) 比赛
这里的比赛不是指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的正规比赛, 而是课堂上的一种激发学生潜能的“比赛”, 主要侧重于基本功比赛, 如摇指比谁能摇的更均匀、更密、时间更长, 练习曲能弹到什么速度, 可以弹奏多少遍, 琶音可以比比谁弹的更清晰、更连贯。这样使课堂富于趣味性, 更具有竞争性。
(三) 表演
在古筝集体课中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 也是一种动力。更好的促进学生去练琴, 在弹奏过程中注意细节以及之前上课所讲授的要求。表演后, 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及错误的地方, 不仅可以让表演的同学增加了对乐曲细节方面的关注度, 而且对未表演的同学起到了一种对表演者审美感觉的洞察力和敏锐感, 是一种精进提高的高级过程。
四、结语
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与联系, 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古筝集体课的教学也不例外, 它是顺应古筝艺术潮流发展的需要, 符合相应高校的教学实际要求。而同时又给我们探索、解决相应难题提供了更多更广的空间和教学设计舞台。本文在古筝集体课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提出的强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强化音乐、古筝及文学理论知识结合的内容设计以及集强化训练、比赛、表演综合的精进设计, 虽然在实际教学中被证明有一定效果, 但还需要在更多、更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改进,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古筝人才。
摘要: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古筝艺术蓬勃发展和大众普及需求而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何针对古筝教学的特殊问题, 提高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教学质量, 是古筝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长期古筝集体课教学实践和探索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强化传统与现代结合, 音乐、古筝及文学结合, 训练、比赛及表演结合等教学设计方法, 在实践中收到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以期在与同仁的交流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黎莎《集体课与个别课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少儿古筝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音乐学院, 2010年6月.
[2]董凌凡《浅谈古筝小组课课程设置—我的小组课心得》[J].黄河之声.2008年第14期.
3.古筝课 篇三
关键词:师范类院校 器乐教学 古筝小组课 基础教学
师范类院校承担着培养基层一线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使命,对在校学生们的音乐综合素质需要有较高的要求,其中,民族器乐的培养不仅是我国学生学习音乐的重点之一,同时对我国民族传统器乐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所以对如何去培养好这类学生,作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一、学生的特点
首先,需要阐述笔者现在所教授的古筝学生和了解到的其他师范类院校学生的一个平均水平。这些了解来自于笔者担任此类教师工作三年时間和在这期间所观看到的校内外的演出,以及担任些校内外比赛的评委工作。这类学生在学艺术上是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群。他们部分是有较长时间的器乐学习,但是目的性不强,在学习的过程中,断断续续,直到高一或者更晚的时候觉得想以音乐类这个台阶上大学,然后才开始对器乐进入真正的学习;另一类是本来完全没有接触器乐的学习,但是想在短时间通过学习器乐以此来应付高考,也是想通过此台阶上大学的,他们的器乐学习时间更短,一般是二到三年,甚至有些只有一年,可以说是完全属于临时抱佛脚型。这些学生大部分在经历准备高考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考试的专业要求,往往是不顾及自己的专业水平到达什么程度而选择和自己水平极不相称的乐曲作为考试曲目,例如难度大的曲目有《溟山》、《云裳诉》、《西域随想》、《临安遗恨》等,这些曲目对于这类高考生来讲都非常有难度,首先在技术上根本不可能胜任,更不要提及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内涵等;而还有些难度中等的,例如《打虎上山》、《草原英雄小姐妹》、《幻想曲》等,学生们很多音都弹不清楚,更谈不上乐曲要求的速度和力度。很明显可以看出在练习过程中,很多基础的不扎实使得他们开始乱练琴,忽略了许多古筝的基础技术和音乐知识,并且还养成非常多的坏毛病,甚至很多学生在练下难度高的乐曲并且参加了考试还自以为已经达到相等的水平,其实中间漏洞之大给他们埋下了很多隐患。这些隐患就开始在他们进入大学进行专业学习之后慢慢出现,有些学生可以马上感悟到,可有些学生则因为音乐素质低而变得非常不能理解和痛苦。
二、学习的重点
对这些学生的水平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在教学上必须给他们树立好正确的教学观,那就是打好基础这个中心点,这就是教学的重点。相信从小到大,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都会是打好扎实的基础,为以后更长远的学习和理想建筑好的根基,乐器更加不会是例外。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也非常坚持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过在刚开始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观念肯定会受到一点点的打击和阻碍。速成的学习方式让许多学生形成了乐器很容易学的观念,普遍对乐曲的质量好坏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后来笔者慢慢做了些总结和在教学上的小小调整,还是坚持自己最初的教学观念没有放弃。
无论是针对程度低的学生还是程度高的学生都必须坚持这一点。程度高些的在教学设计上不会一开始就从他们的水平上往上教,会从基础出发去补充他们在以前业余学习中的不足,把每个人的弱项加强,为他们以后如果有更大的理想(考研或者从事专业的演奏与教学工作)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而针对程度低的同学基础这一块更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毕业就业如果从事教学这一块,那对于他们将来所教的学生来讲,基础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在他们从事的教学中无论是专业还是兼职,他们一旦担任这样的角色那么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好下一代的重任,而作为教育他们的老师,更有责任把正确的教学观念传授给他们。另外部分程度较低的学生也不乏有非常热爱古筝专业的,希望自己在这一块有建树,不管他们是否可以达到,都不要轻易扼杀他们的理想,应该是支持的态度,而基础的扎实对他们长远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观念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真正接受或者做到,即使他们在经过老师的传授中懂得这个道理。程度高的学生,有些会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而容易好高骛远,希望学习难度非常大的乐曲,殊不知自己并未达到这样的水平,练习与自己水平不相称的乐曲,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危害大,甚至会后退,因为会巩固更多的坏毛病。在给他们学习的乐曲中,需要有有较多的练习曲,例如项斯华的《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等,从较浅的开始补起,他们会不太愿意练习,因为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很少需要练习练习曲,只知道弹奏乐曲,所以在技术上,尤其是难度技术上有很大的缺口。尤其要提及的是进行这样的练习也不能马虎应付,而是在练习中对练习曲有诸多高要求,以此练出高质量;再者就是乐曲,选择较简单但是针对性很强的乐曲学起,也偶尔只是乐曲片段,但是学生会容易而看不上这些乐曲,但是却不能真正弹好这些乐曲,所以要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或者使一点激将法,就是让学生们如果要证明自己可以弹难度大的曲目,那先把这些认为简单的曲目弹奏好达到老师的要求。这些乐曲包括程度低的《浏阳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要让学生对此类乐曲不能抱着随便弹的态度,因为这些脍炙人口的曲目往往是他们进入社会演出或者教学用得最多的曲目。而程度低的学生更因为在高考中速成,养成了以为乐器(古筝)是很容易学习的观念,在进入专业的学习中没有耐心去扎实自己的基础,并且都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更加是处于一个初学者的状态,所以这些学生在一开始进入大学的学习中应该要把他们这些基础的不足补起来,并且还要补扎实,要让他们明白,基础的学习就是他们大学学习内容里的重点。
三、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不建议一成不变或者死板教学,尤其是学习艺术音乐这一类,更加不适合,但是学习乐器必然是有反复练习很枯燥的过程,这也需要学生有耐心或者更确切讲要训练他们的耐心,因为他们已经算是成人,应该更加理性的练琴才可以真正提高,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正确的学习理念,要告诉他们学乐器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道理。但是这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极大的考验,因为这样的学习不仅是需要耐心还需要老师非常细腻,在于每一个环节,学生不一定能坚持住,这个时候在监督他们和鼓励他们的同时,就要变化一些内容来让他们进行练习,最小程度地避免他们粗心练习,为的是完成他们学习的目标,这样才可以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目标。另外就是老师自身的示范非常重要,因为第一在示范中学生可以非常快的得到视觉上的刺激和马上可以效仿,另一方面,好的示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做个好榜样给学生看,她们会希望学成好的榜样,他们对好的演奏效果有向往。经历了几年的磨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与快速,很容易地从之前的经验中快速分辨出学生的程度并为他们找到合适的辅导方法,确定他们是要加强基础的练习还是要进行进阶的演奏锻炼,还是直接切入到难度曲目的选择等等,这大大提高了授课的效率,不同程度的学生也得益这种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训练办法快速地进入到不同的学习阶段并逐步地提升中。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经验。由于我们的教学课堂比较特殊,属于专业授课,有一对一授课,一对二和三授课,所以更加必须是针对学生的程度来做出些相应的调整,并且交流更加深入,这很重要,因为课堂学生人数少,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很多想法和建议和学生沟通起来都是比较直接的,也可以了解的学生的想法,还可以让他们互相对比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和彼此督促。
四、学习的目的
最后是学习的目的,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师资力量的特殊要求。其实在前面学习的重点中就提及到学生毕业的去向有多数还是以教师这一块为主,这也比较符合他们现在所学的专业。所以教学的目的以他们出去从事教学这一行为主是非常合理的事。不过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忽略了演奏表演这一块,学生们学习的是表演专业,所以在表演这一块应鼓励他们抓住多点机会去展现自己,大胆面对舞台和观众,尤其现在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文艺工作者,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这也大大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老师都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学有所用,所以支持学生多去参加些演出活动和比赛,也通过这些去证明自己和鼓励自己,当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取得别人的认可和成绩时,更加增强自己的学习热情。在这一块也有胆怯的学生,在平时教学中安排部分学生进行些合奏和重奏的排练,现在的筝曲重奏合奏的资料都很多。在这样的排练中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和锻炼他们彼此间合作的能力,并给他们些演出的机会。
4.古筝课 篇四
摘要:古筝是一件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因为它的悠久历史与优美的旋律所以一直吸引着众多人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演奏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古筝的演奏技法也越来越丰富,由单纯左手的“吟、揉、按、滑”到摇指及轮指的运用从而使乐曲增加了难度,而这种难度恰好又增添乐曲的感染力。本文以《云岭音画》为例来阐述现代古筝技法的发展。
关键词:云岭音画;技法;发展;传承
乐曲《云岭音画》是由著名的青年演奏家王中山先生根据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所创作。本曲由《晨曲》《寨庆》《恋歌》《夜火》四部分连接组成,表达了作曲者对西南地区美好事物的依恋,充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在乐曲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快速指序技法及双手的轮指及摇指,这种具有难度的技巧使乐曲的内容更为丰富。
快速指序技法是由古筝大师赵曼琴先生所创,赵曼琴先生所创立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古筝的演奏不再是陪衬的角色,解决了它不能演奏快速旋律的缺陷,丰富了古筝演奏技法,使乐曲的艺术表现力更为突出。在乐曲《云岭音画》中,乐段之间衔接的部分是用指序技法来完成的,这就要求音的颗粒型以及整个乐句的流畅性。在演奏这段指序技法时,手一定要松弛,每个手指随时都处在准备弹奏的积极状态,手指独立性的锻炼是演奏好这段音乐并获得干净而清晰的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要使肩、臂、肘、腕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不使肌肉僵硬,这样每个手指才能被积极的调动起来。如果在演奏过程中手臂、手腕及手指处于紧张状态,那么就会影响到演奏的速度及发音的效果等等。指序技法的练习最好的方法是贴弦练习,即让手指积极主动,前一手指弹弦时后一手指就要做好下落的准备,好比人走路一样,一只脚落下的同时另一只脚抬起,相互交替。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二指与四指的训练,因为这两个手指的机能相对较弱,应先慢后快,保持音色与力度的统一,在经过这些系统的训练后,才能让手指发挥它的主动性,那么演奏指序技法时才能游刃有余。
快速技法也大量地运用在现代筝曲中,如《春到湘江》《打虎上山》等,乐曲《春到湘江》中快板的指序技法更是描绘了湘江的奔腾不息,一派欢腾的景象,从而渲染了乐曲的气氛。
在乐曲《云岭音画》中还运用到了双手轮指的技法。古筝的轮指技法是由此曲作者在古筝技巧上开拓性的运用琵琶和古典吉他的轮指技法。这种技法拓展了古筝演奏技术的表现空间,增加了古筝音乐织体的艺术表现力。
双手轮指在演奏时要注意左右手的均匀,旋律线条的连贯。《云岭音画》中双手轮指的乐段较为抒情,因此要注意音色不能过于明亮,而是取得朦胧柔和的音色,要取得这样的音响效果是靠平日的努力练习来完成的,再练习轮指时各个手指的力度要均匀且指法连贯。触弦有爆发力,爆发力是指全身力量的瞬间迸发,因此演奏时不能只运动指间关节,否则会导致手臂肌肉僵硬并且音色较为死板。触弦后手指要立即恢复到有控制的放松状态。独立训练每一个手指(即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手指各自独立,名指与其他手指一样的灵活。比如先练习无名指,从四分音符入手,体会触弦的感觉,使指尖有一种控制能力,然后再依次进行其它手指的练习。切忌在练习时的速度要由慢渐快,把每个音交代清楚,使弹奏的轮指具有颗粒性。
轮指技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被创造性的运用。王中山老师所改编的《彝族舞曲》中的引子部分采用了大量的轮指技法,犹如琵琶技巧的那种珠盘落玉的感觉。再以《晓雾》为例,乐曲《晓雾》也是王中山老师所创作,乐曲温婉而又充满诗意,描绘了一幅幅朦胧、飘渺的晨雾图景。第三段是右手轮指的演奏,它在五连音的衬托下,右手以轮指吟唱出柔美的旋律,音色朦胧而又飘逸。根据乐曲的需要,轮指并不需要太快,注意音与音之间的颗粒型,演奏时要注意清晰的分句以及音色音量的起伏变化。
最精彩的地方莫过于乐曲《云岭音画》中双摇的这段演奏,左手摇指的运用是古筝技法上的`一个突破,作者运用摇指来更好的渲染乐曲的气氛,描绘出在竹林深处一对恋人的亲密对话,充满了深情。
左手摇指是我们在演奏《云岭音画》之前一直未触及到的指法,如何演奏好这段乐曲就得在左手摇指上好好下功夫了。左手遥指因琴码高度的不统一性及缺少支点的因素,我们在演奏中发现采用斜下方的角度较为适宜。演奏中还需注意放松及触弦的位置,如何用力,把摇动的死力通过指尖的的快速触弦而传出来是我们质变的过程。随着摇指过程的时间增加,肌肉会处于紧张及僵硬的状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增强手腕的机能。比如,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规定在正确的手型及放松的状态下摇起来的时间,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延长摇指的时间。左手摇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每个音都要演奏的有颗粒型并清晰,摇动的幅度不能太大以求得收放自如的效果。《云岭音画》的这段双手摇指形成了复调音乐,呈现出很美的旋律,相信我们通过正确的训练会把这段的意境表达出来。
再比如乐曲《双江舞曲》共有18小节的双手摇指,这在双手摇指在古筝作品中并不多见,长时间的双手摇指对于我们的点、面、角、速、力、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演奏时一定要注意气息与放松,否则胳膊会僵硬从而使音色变的死板。双手的摇指和《云岭音画》中的双手摇指同样形成复调音乐,呈现一种长线条的优美姿态。
古筝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以中国客观的社会背景为依托而迅速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古筝音乐在新型文化艺术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之下形成发展。当代古筝演奏技法在双手演奏技法上有飞跃性的突破。在七十年代,赵玉斋老先生创作的《庆丰年》,开拓性的使用了左手,从此古筝的技法不再单一的只是右手在演奏,左手的和弦更加烘托了整首乐曲的气氛;王昌元老师所创作的《战台风》左右手同时刮奏琴弦则描绘了台风来时的猛烈,其中还有左手的食指与大指捂住琴弦,而右手摇指,从而模仿台风由远及近的声音。这些曲目的创作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时代背景,它的存在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新中国建立以来,古筝技法经历了从早期的单一性技法到多元化技法的发展。尽管古筝演奏新技法由单一到丰富,但是古筝演奏技法的精髓,以韵补声的传统技法依旧没有被时代所淘汰,“揉、按、吟、注”仍然被认为是最富有古筝特色的演奏技法。
5.古筝招生简章 篇五
古筝
简介:古筝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拔乐器,源于秦而成于唐,故史称秦筝。古筝的音色要求是:高音区明亮、清脆、中音区圆润、柔美,低音区浑厚、结实、余音长。古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学习古筝的好处:
首先,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古筝很多曲目是古曲,可以了解到它的历史背景)。其次,艺术陪伴终生(不管是你是否以它为职业),在弹奏的过程中得到欢悦的享受。同时,可以通过练习手指,培养大脑思维灵敏度。并且,在投入演奏与练习的过程中,抛开一时的烦恼,在音乐中得到快乐。而且,古筝在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中是最容易学习中的一种,基本上半年就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了。
招生对象: 三岁以上儿童及初学古筝学员(零基础)
教学特点:一对一教学或小组教学,从零开始,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兴趣启蒙、考级、比赛、特长生、专业发展。
2、根据小朋友个体情况制定专门课程,分初级、中级、高级以及级外班。
3、培养优雅气质、艺术修养、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掌握一门艺术特长。
6.教案式古筝教材 篇六
1.古筝基本构造介绍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入门知识讲解 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
(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第一课
第二课时
2.学戴义甲
(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
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
(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
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第三课时
3.演奏姿势
(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第三课时
三.指法讲解与练习1.分辨琴弦
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 答:有21根弦。两种颜色:白色、绿色。
讲解:认识绿色琴弦,绿色琴弦都唱“5”(sol),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 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 练习:教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进行认弦练习。
第四课时
2.指法讲解、练习(以下练习根据年龄,一年级以下学生用扎桩法)
在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五指用手抓东西的感觉,五个手指向掌心抓,然后再练习指法。
“勾”:符号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中指放在中音5上,中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勾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 跟着老师的节拍弹奏
教学生进行识谱练习:5上面是指法,下面是音符。弹奏时,先找到所要弹奏的音符对应的琴弦,再看是哪个指法(即用哪个手指弹奏)。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第五课时
“托”:符号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大指放在中音5上,大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托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注意:两种指法的练习,是手指主动拨弦,手指的关节要充分活动。不要用整个手臂的移动拨弦。
课后练习:
1.能熟练的佩戴义甲。复述古筝各部位名称。熟悉4根绿色琴弦的位置及音名。
2.每天按节拍器节奏弹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或每天练琴半小时)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第六课时
注意:在练习中注意孩子的手腕,既不能向上凸出,也不能向右侧凸出。手腕应放平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住。当孩子的手型开始变样,不要强制性地掰弄孩子的手,应该让孩子先停止练习,将手型重新摆好,再开始练习。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1.复述古筝各部位名称。2.复述四根绿色琴弦的名称;教授所有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音名及排序规律。3.复习检查指法“勾”“托”。4.教授指法“抹”与“小撮”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弹奏指法“勾”“托”,并初步掌握指法“抹”“小撮”,能够准确唱出古筝各个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第八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
(1)琴弦;(2)琴码(又称:雁柱);(3)岳山;(4)面板;(5)调弦盒; 复习时,教师可打乱次序,边指相应部位,边让学生说出名称。.复习四根绿色琴弦的名称
指出任意一跟绿色琴弦,让学生报出琴弦的音名。如:高音5等等;可反复多次进行。
第九课时
介绍古筝琴弦的排序及所有的二十一根琴弦
(倍 低 音 组)(低 音 组)(中 音 组)(高 音 组)倍高音组
古筝的弦序是按1、2、3、5、6循环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只要记住其中任意的一组即可推出其它组,共有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倍高音组,唯一特别的是注意倍高音组是由倍高音1一个音构成的,所以共有21根弦。
第十课时
三.指法复习及新指法的讲解与练习
1.“勾”: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演奏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练习。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最好能够培养学生边数节 奏边练习的习惯,在心中默念节奏)“托”:教学过程如上。
第十一课时
2.新授指法“抹”“小撮” “抹”:符号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食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向掌心拨弦。用指尖触弦。手指向掌心方向弯曲(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讲解)学生可跟着作练习。教师示范:数拍弹奏
“小撮”:符号 ;该指法的符号是“托”和“抹”的组合,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大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放在中音2上,抹,托同时弹弦。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小撮指法练习”谱例)
注意:弹奏小撮指法时,大指一定要与食指相对,“抹”、“托”同时触弦,注意触弦后虎口呈圆形。(即两个手指的小关节充分弯曲,有捡豆子的感觉)
课后练习:
1.能熟练的佩戴义甲。熟练指出古筝各部位名称。2.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及位置。
3.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4.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或每天练琴三十分钟)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第十二课时
注意:在练习过程中,继续注意孩子的手腕,在演奏过程中要保持放平。在弹奏小撮时,手指关节要充分活动,手不可跳起。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够熟练正确地说出古筝二十一根琴弦的排列顺序,能够准确报出任意一根琴弦的音名。2.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3.学带左手指甲。
4.教授左手指法:颤音(吟)。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唱出古筝所有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并在手型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初步掌握左手颤音的弹奏方法,训练学生左右手演奏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第十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筝琴弦排序知识
1.教师和学生一起将二十一根琴弦的排序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报出来(边指边说)
如:倍低音的1、倍低音的2„„、低音的1„„、中音的1„„、高音的1、高音的5„„、倍高音的1
2.教师指任意一跟琴弦,学生回答是什么音区的什么音,多做几次练习,了解学生对琴弦排序的熟悉程度。
二.指法复习及检查 1.指法“勾”“托”的复习
请学生说出“勾”“托”指法弹奏时的要求:手型、触弦、弹奏时的要求。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2.指法“抹”“小撮”的复习
“抹”:要求学生说出演奏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数拍练习。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
“小撮”:教学过程同上。(注意食指与大指演奏完毕后,两指弯曲形成一个圆形)
三 左手带指甲,方法同右手,大指指甲方向向右弯曲45度 老师示范,然后学生练习佩戴
第十五课时新授左手指法“颤音”
1.颤音:又称“吟”弦。符号 ;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步骤一:先单独练习左手动作,在琴弦上先练习排皮球的感觉。
手型:左手握拳,掌心向下,将左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齐,稍微弯曲呈弧形轻放在琴弦上,大指小指自然放松放好,整个左手有点像数字六的手势;
动作:在保持手型的基础上,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十次上下算一组。(一开始慢练,随着熟练程度慢慢加快速度)
教师示范:把左手放在中音5琴码的左侧,离琴码20厘米左右处(一掌左右)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十次。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十六课时两手协调弹奏练习。
左、右手在琴码的左右两侧同弦放好,一定要在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再用刚才练习的动作进行演奏。
步骤三:教师示范两组,学生按节奏练习。(左手均起伏十次,教师喊节奏,学生跟着节奏进行练习)在中音5上练习。右手指法“托”。左手练习颤音。再由高音5开始到中音5结束进行两个手的移动练习。
注意:教师在示范时要放慢左右手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弹和颤音是两个不同时进行的动作,可示范错误动作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学生犯错。
课后练习:
1.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
2.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3 熟练佩戴左手指甲 4.颤音练习
(或每天练琴四十五分钟小时)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第十七课时
注意:由于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手臂力气较小,在练习左手指法时,容易出现利用肩膀去使劲儿按压琴弦的情况,造成左臂明显抬高,手腕突出,指关节塌陷的现象,还有肘关节僵死,用整个肩膀上下扇动而产生的颤音。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的肩臂腕放松,用前臂通过腕带动指尖下压倒琴弦上,然后上臂、腕提起,手和腕放松,使弦音恢复原音高。左手颤音时上下幅度一定要均匀。(找拍球的感觉)
第十八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2.检查左手指甲的佩戴情况以及左手指法“颤音” 3.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熟练佩戴左手指甲,掌握左手指法“颤音”。通过视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划出拍法,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第十九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复习指法“勾”“托”
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2.指法“抹”“小撮”的复习
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二 复习左手佩戴指甲及左手指法“颤音” 让学生自己佩戴左手指甲,教师进行逐一地检查并进行纠正 2 先集体进行颤音练习,然后进行个别检查,教师进行指导纠正。
三 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 1 教学生认识乐谱
在谱子的最前面有调号和拍号:
1=D 是调号,代表了这首乐曲的调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所使用的均为D大调乐曲。4/4 是拍号,代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第二十课时讲解节奏:
首先认识什么是八分音符。在音符的下方有一条直线,叫做减时线,有一条减时线的音符称为八分音符。用划拍法来表示的话,就是每个音符对应一个“↓”或“↑”。两个八分音符组成一个四分音符,即为一拍。在乐曲的中间有很多竖线将乐曲分为很多小节,该竖线称为小节线,每个小节都四拍,即为四个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所对应的拍法为 ↓↑。
附点:(写在音符右下方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如:四分附点音符相当于一个四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第一小节,重点讲解。
第二小节的最后一拍是延时线,表示前面的一个音符延长一拍,也就是要演奏两拍,在演奏中要延长准确,不可抢拍。
教师用↓↑在谱子上划出拍法,学生跟着一起划。教师边唱边划出节拍进行示范。学生伸出手指跟随老师练习第一小节。让学生按照第一小节老师的示范,将全曲的旋律划上拍法。教师进行检查纠正。
课后练习:
1.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
2.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3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左手指法颤音慢速、中速各五组,每组十遍。4 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曲谱,打准节拍。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第二十一课时
注意:在打节拍时,口与手要保持一致,注意附点音符的准确性。
第二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2.复习检查左手指法颤音 3.教授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和左手颤音的演奏技巧。初步掌握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复习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及左手指法“颤音”练习。颤音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检查指导。
第二十三课时教授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1.老师用小撮演奏全曲,让学生对全曲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2.看清楚乐谱,上面的音符是大指演奏,下面的音符是食指演奏,只要看清大指的旋律,食指以小撮的指法跟进即可。带领学生找准第一小节的音符,后面的可让学生自己寻找。以小节为单位进行教学,教师先进行示范,学生再跟着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两小节为一个乐句,每一个乐句的末音要加上左手的颤音。教师师范,学生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十四课时
1.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两组,每组十遍。(速度稍快)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左手指法颤音中速、快速各五组,每组十遍。3 每天练习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最好能够边唱边弹,要连贯。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或每天练琴一小时)
注意:由于儿童初次接触节奏,在演奏过程中容易出现遇到音符较少的小节速度加快,遇到音符较多的小节会突然降慢演奏速度的问题,因此在练习中要强化节奏意识,严格按照拍子演奏,速度可以慢一些,但是要求节奏要稳,演奏要连贯。可训练儿童在演奏前进行唱谱,唱熟曲谱之后再进行演奏练习。
教学内容:
1.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2.复习检查左手指法颤音。3.复习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4.教授左手指法“上滑音”“下滑音”以及上滑音和下滑音的组合。
教学目的:
7.古筝起源之我见 篇七
一、大量的文献记载
(1) 《乐记》是最早的有关筝情况的文献出处, 说明在《乐记》成书的年代或之前就已经有筝这种乐器了。了解了此书的年代, 也就大概圈定了筝出现的时间。《礼记》是儒家传统的“五经”之一, 其中《乐记》是关于音乐、舞蹈的最早的典籍。是迄今为止最早的音乐美学著作, 它总结的是先秦时期的音乐情况。汉刘向校书时, 辑得二十三篇入《礼记》, 由此可知在2 500多年前的时候, 就已经有筝出现并被记录下来了。这是筝流传于先秦的有力证据。
(2) “真秦之声”的见证。“秦声”是一个专有名词, 在古代文献中往往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焦文彬先生在《秦筝史话》一书中对“秦声”有这样的解释, 他说:“秦声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包含很多内容的概念。”说他早先在《秦声初探》的长文中, 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考察和探索。概括地说“秦声”一词起码有以下几解: (1) 指先秦时代秦地的民歌。 (2) 指先秦两汉时代秦地歌舞音乐综合的形式。 (3) 指具有秦地地方色彩与悲昂慷慨的秦人的诗歌。 (4) 指陕西地方戏曲剧种、声腔即秦腔的代名词。 (5) 指缶。 (6) 指筝。而李斯所说的秦声, 是由筝、瓮、缶三种不同的乐器共同演奏, 再加上歌者的“呜呜”唱和拍击节奏的一种综合性的音乐形式。瓮、缶是打击乐器;髀是人的腿, 这里是用来打节拍的;筝是丝弦乐器, 用来弹奏的。正是它们四者的巧妙配合才共同构成了“真秦之声”。当时的情况是秦始皇即位初年, 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富国强兵, 要统一六国, 就到处招贤纳士, 吸收了很多别的国家的人才到秦国做官。这期间, 韩国担心自己被消灭, 就派了一位能治水的人叫郑国到秦国帮助兴修水利, 以减少秦国对韩国的军事压力。后来, 这件事被秦国发现, 一些贵族劝说秦始皇把在秦国做官的外国人都赶走。李斯作为楚国人也在被驱逐的行列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 他上了这封《谏逐客书》。这段话是从音乐的方面来说明, 并非异国的东西是不可取的。当时朝廷已经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 退弹筝而取《韶虞》。从这一点就能知道在李斯呈此谏书之前, 也就是公元前237年以前, 秦国就已经有筝的存在了。不然又何以“退筝”呢?虽然是简单的一句“真秦之声”, 但是, 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出筝在当时秦国音乐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说明这个时候宫廷音乐之中已经有筝的存在了, 可以想象此时筝的普及范围应该是很广泛的了。
(3) “无要妙之音”的记载。此论点在前文已经阐述, 不再赘述。当然, 还有很多先秦的文献资料中也有筝的记载, 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这些资料都是筝成器于秦或秦之前, 流行于秦地的有利证据。
二、考古学的支持
随着我们国家今日科学的发展, 考古学越来越趋向成辽宁锦州●岳莹
熟, 考古工作也取得了飞跃的进步。一件件古代乐器的出土都为研究我国音乐的历史提供了事实的证据。筝作为民间流传的乐器, 由于成器的年代较早, 所以出土的实物一直是少之又少, 这就给古筝历史发展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就今日而言, 也有部分文物呈现在世人面前, 为我们进行筝史的梳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 江西贵溪县出土的两件秦筝, 据专家考证, 为先秦战国早期的遗物。两件筝的板面、弦、柱、枘等均不存, 一件器身基本完整, 通长167.3厘米, 器身用硬质独木制成, 为13弦筝。
(2) 1991年11月在发掘江苏吴县长桥镇长桥村一战国时期的墓时, 出土了筝的实物。江西贵溪古属楚国, 江苏吴县古属吴国。可知战国时期筝已经流传至这两地, 而且成为当地贵族们的重要娱乐乐器了。这些考古发掘所显露出来的筝, 同《乐记》文献记载相一致。从而也证实了远在2 500多年前, 筝不仅产生、流传并且已有了弦数上的变化。
(3) 贵县罗泊湾出土的乐器。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是1976年秋发掘的, 在此墓葬中出土了一些乐器, 同出的木牍《从器志》也列有乐器的名称, 是一些比较珍贵的资料。对研究岭南地区在秦末汉初时期的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十二弦乐器一件, 出土时已经残破。现有腔体残片, 表面有黑色的漆, 有些像琴、瑟之类。首部一块, 经脱水后有些收缩, 现宽23 cm、厚3.5 cm存有一排12个弦孔, 孔距0.2~0.6 cm、孔径0.8 cm不等。此孔向下未穿透, 横向内侧呈直角拐出, 侧面出孔较细, 孔径0.4 cm。同时出土岳山四件, 从木质的不同, 可以分成两组, 一组三件, 一组仅存一件。都略存长方形背部隆起, 底部凹入如鞍状。各长7.3 cm、高2.8 cm、底宽1.8 cm。接近底边有横穿孔两对, 孔径0.5 cm。有的孔内残存麻质弦头。这些岳山很可能就是这件12弦乐器上的部件。但从弦孔部分和岳山看来, 和瑟不同。在蒋廷瑜的《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乐器》一文中也没能明确的说出它是一件什么样的乐器, 所以认为它可能是岭南所特有的乐器。但就时间而言, 秦末汉初时, 有秦地的古筝传入岭南的可能。从外形而言此时已经出现了12弦制的古筝, 这件没有文献明确记载的12弦器倒是也符合古筝弦制发展的。所以认为它是流传到岭南地区的古筝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 根据文献的记载我国商代就已经有丝存在了, 这不仅为弦乐器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 同时也为筝产生于先秦提供了可能。究竟历史如何还是需要今后考古发现的帮助才能真正揭开筝起源的神秘面纱。
虽然历史久远资料的有限, 为我们研究古筝的历史设置了一道道困难, 但是通过现有文献资料的记载和考古学所取得的成就, 我们依然可以了解到筝起源的大致时间和流行的地域。这对我们研究古筝的历史沿革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当我们今天占有着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点点资料而面对着古老传说的时候, 我们又一次真正意识到筝这件乐器已经有太久太久的历史, 有太沉太沉的文化积淀。
8.水袖与古筝 篇八
你知道,隔一段时间他便嚷嚷着不堪忍受现代化城市无节制的开发和粗制滥造,他要回到历史的城堡中去,心里才踏实。
有时,你也附庸風雅,说,我也要回到中国去,住进桃花源。话一出口,你赶紧打住,怕他再问下去,那个地方在哪里?
那里能有一间书店从1790年开到如今吗?伦敦有,牛津街上的Bumpus便是。
那里有整座小城小镇,上百年的历史,不是为游客而设,就是居家过日子的人住在里面。英伦一带有许多这样的地方。
那里的千年古堡不是几百座,而是成千上万,经受了时代变迁,战祸天灾,面貌仍不改。
当然,你不会忘记历数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还有敦煌,还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你可以说上一整天。不过往往是,需要它们的时候才为之骄傲。
可你往那些名胜古迹里一站,地面上人群稠密,天空中高楼争奇斗艳,你想找个地方流连一会儿,回味一下古代气息,马上就有小贩围上来:“茶叶蛋,一块一个,要不?”你被茶叶蛋的香气诱惑,马上掏钱。
这一切都是游客的错吗?还是像我这样的人太多,一吃茶叶蛋,就忘了文化?
记得六七岁时,你和爷爷去看戏。那时,看戏就是看戏,不用买黄牛票,不用找地方停车,交几角钱进门,台上台下连成一片。你趴在戏台边沿上看戏,和台上的角儿仿佛没有了距离。你只看到的一双双脚急急忙忙,来来往往,裙裾掀起的尘土,刀剑枪戟的尖头在地面上跳动。
你抬起头,看到的是一张哀哀怨怨的粉脸,一双翻飞滚动的水袖。水袖像是天空中的一片片彩云。
你从来不会忘记那剧院里的气氛,那彩云般的水袖,那中国戏剧里的婉约凄凉之美……在西方,你找不到这种感觉。
如今,恐怕在任何一个地方,这种感觉都是稀缺的。
就在昨天,你遇到一位高高瘦瘦的黑人小伙子。
他刚开口说:“你好吗?”竟吓了你一大跳。或者说,你完全没有精神准备,在这白人黑人世界里,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有人和你讲起中文。接着他用中文与你攀谈。周围的人完全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这位名叫Jarrelle—杰遨的17岁青年,专业学古筝,他的理想是考上中国音乐学院。更让你惊奇的是,“我最爱唱的是京剧。”他说。接着,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拉开架势,有板有眼地唱起了《苏三起解》。5根修长的黑指轻轻捏成莲花状,微颤颤移步转肩,清唱余音缭绕,你呆呆地看他唱京剧,竟忘了鼓掌。
“你会不会唱京剧?请你唱一段好不好?”他突然问你,还使劲拍着巴掌。看样子,他在这里偶遇一个中国人,又激动又好奇,不知如何表达他的殷切之意。
你突然矮了几分似的,喃喃地说,我只会唱几句样板戏。虽然“样板戏”这三个字难倒了他,但还是一个劲儿恳求。无奈,你还真唱了几句。
这几句唱,竟唱出了一个人的眼泪。是旁侧站着的杰遨的妈妈,才36岁,她一边抹着眼角的泪水一边问:“你知道如何做水袖吗?我想学京剧的水袖功夫。”
水袖?你猛然想起那空中飞舞的长袖,团团云朵般,但随着风,早已逝去了踪影。尺寸?布料?颜色?你茫然地摇摇头。
诗琴书画,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东西,你知道多少?被你疏远的,何止是水袖和古筝,还有最亲切的文明。
活在当下,一会儿是革命风暴,一会儿是商品浪潮,浪浊拍天,虽由不得自己作主,一路上滚爬下来,你真正抓住了什么?
你看着眼前这一对母子,惭惶之情油然涌起,有几分悲哀地想道:你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真的。
9.古筝学习教案 篇九
课
教学内容:
1、左手义甲的佩戴
2、左手放弦
3、辨认中音区琴弦
4、练习曲
5、乐曲视唱《摇啊摇》
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左手的正确放弦并能熟练的弹奏托指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托的夹弹的弹奏。
2、中音区认弦。
3、托的夹弹变换琴弦练习时,右手放弦手型的整体性。
教学准备:白板笔、教学挂图《摇呀摇》《中音区琴弦》。
板书:练习1 1=D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课前准备:
1、检查学生右手义甲的佩戴情况。
2、逐个教授左手义甲的佩戴。
3、复习课前总结左右手义甲的佩戴情况,并将左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法进行对比。
左手义甲的佩戴:
导入:师:刚刚助教老师已经帮小朋友们把左手的义甲佩戴好了,下面老师再来总结一下左手义甲佩戴时要注意的事项。(首先左手大指义甲是和右手大指义甲是一样的,有个弯弯弧度。不一样的是左手义甲的尖角对准右下方。先缠绕短的再缠绕长的一节。胶布长度以缠绕手指的两圈半到三圈为宜。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右手佩戴方法是一样的。双手都戴好后从我们的手背方向看小尖尖是不是露出一点点,然后再单独伸出我们的大拇指,看看两个小角是不是相对的。一定要是相对的才正确的。检查好之后我们把手翻过来,看我们的义甲的根部有没有挡住我们的第一关节。)【我们小朋友刚学会包指甲,所以希望前两节课家长能帮助小朋友带一下】
(点名)——师:指甲戴好后请小朋友小手放在小腿上我们来点一下名,点到名的小朋友跟第一节课一样举手大声的喊到,让其他小朋友也认识你们一下。
教学过程:
导入:师:下面小朋友们请先跟老师调整一下坐姿。(边说边带学生调整: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小肚脐,身体离古筝一个小拳头,屁股坐凳子的前半部分,身体坐正,小手放在小腿上小眼睛看老师。(帮学生调整坐姿)
脱口秀:主题。。。。
(5分钟)
一、复习
(15分钟)
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筝的基础知识,现在一起来复习一下(边说边带领学生复习:调音盒、琴弦、1
琴码、前岳山、后岳山)。
师: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手的部位名称,现在老师来考几个有难度的。(老师指、学生回答手腕、虎口、掌关节)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老师的黑板上写的什么?(老师板书中音“5”)(生:5)师:什么5 ?
(生:中音5,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说)
师:还记得中音5是古筝上哪一根琴弦吗?小朋友们赶快找一找,用你们的食指指出来给老师看一看。(学生找弦)师:真棒,你们都找对了。好把小手放下,我们学习了中音5以后还学习了一些乐理知识,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到第8页,刚刚老师说这个中音5,它唱几拍啊?(生:一拍)
师:一拍还有个名字叫什么的?(生:四分音符)
师:下面请你们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划拍视唱1遍(集体视唱)。
师:小朋友们再看书第9页,这个中音5跟之前的那个有什么不一样?(生:多了一条小横线)师:这根小横线叫什么呢?(生:增时线或老师提醒)师:它是几拍?(生:两拍)师:几分音符?(生:二分音符)。
师:对,下面请小朋友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把二分音符划拍视唱1遍。(集体视唱)
师:(看书下面的一个全音符)小朋友们再看下面这个中音5是几拍、几分音符呢?(生:四拍、全音符)师:小手伸出来一起把全音符划拍视唱1遍(集体视唱、请学生唱给予奖励、在集体视唱四、二、全音符)师:上节课老师教了大家一个技法还记得吗?(生回答大指托,或者老师提醒)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它的指法符号是什么啊?(老师板书“∟”)
师:下面伸出你们大指,把托的指法符号划给老师看一下。(老师带领学生划符号)
师: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托的夹弹,下面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练习一下。右手握个小拳头,慢慢放松,掌心向下,大指伸出来轻轻落在中音5上,其余手指放松自然支撑在琴弦上。右手放好以后把左手平放在琴码左侧。(老师边说边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反复练习放弦)
师:放好以后大指轻轻的往前推,落在前面的一根琴弦上休息。(带领学生反复练习)
师:下面我们把全音符的节奏加上去练习。首先跟老师一起来放弦,首先右手握个小拳头,慢慢放松,掌心向下,大指伸出来轻轻落在中音5上,其余手指放松自然支撑在琴弦上。左手平放在琴码左侧,下面小手轻轻的弹奏,小嘴巴大声的唱起来。师:预备齐:“5、2、3、4。。。”(学生弹奏,教师巡视指导)
二、新授:
1、左手的放弦
(5分钟)
导入:师:刚刚复习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接下来请小朋友看老师再弹一遍数拍练习,老师的左手有什么变化。(老师示范弹奏)(生:老师的左手没有平放在琴码左侧,而是站起来了)
师:这就是今天的新课——左手放弦。下面老师就教大家如何像老师一样将左手站在琴弦上。首先先看老师示范一遍(右手放在调音盒上,左手握个小拳头轻轻松开,二、三、四指微微并拢,用肉指指尖立在琴码左侧的琴弦上,立好后调整一下与琴码的距离,大约是妈妈一掌的距离,大指小指自然放松。)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做。(老师说学生练习)。(学生再次练习,教师下位巡视指导)。
师:刚才我们单独放了左手,下面按照老师的步骤试试左右手一起放弦。(首先伸出右手。握一个拳头。。。,再次练习数拍练习)
2、辨认中音区琴弦
(5分钟)
导入:师:刚刚我们都是在中音5练习的,中音区上不光有中音5,还有其它的小伙伴,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来找一找(老师板书1、2、3、5、6)。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它们在琴上发出的声音(老师边弹边示唱)。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跟老师把它们唱出来。(老师带领学生唱)。
师:你们唱的真好,那我们也一起来找找它们在古筝上的什么位置吧!老师来说,请小朋友们用食指指出来。我们已经知道了中音5的位置,6——喜欢和5手拉手,所有5的下面就是6(学生找弦)。3——小猫咪的3,它喜欢躲在5的上面(学生找弦)。3的上面就是2(学生找弦)。再向前走就是1呢(学生找弦)。(反复练习几遍)
下课休息
(10分钟)
3、托的夹弹法练习曲
(30分钟)
导入: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到13页看练习1,首先我们看练习1的左上角(老师板书“1=D”它的名字叫调号,)(带领学生说几遍)
师:小朋友们在看在调号的旁边还有个符号(老师板书“4/4”叫拍号,)(带领学生说几遍)师:在谱例中还有许多竖线,我们称为“小节线”。(带领学生说几遍)师:最后一小节有什么不一样?(生:多了一条粗的线)
师:对多了一条粗的线,在谱例中结尾处有一细一粗的两条竖线,称为“终止线”,它表示乐曲到此结束。师:下面老师把这首小乐曲示范一下,老师只示范前面5小节,小朋友眼睛看老师,小手跟老师一起划拍视唱。师:下面我们把练习1弹奏一下,今天我们弹奏时还要加上左手的站弦,小朋友在弹奏的时候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大声唱谱、慢速练习、轻轻弹奏(学生集体弹奏练习1,老师逐个指导)
师:小朋友们弹得真认真,但是在刚刚弹奏的过程中我们有的小朋友大指很快就收回来,有的很慢收回来,下面我们统一下,看老师是什么时候把大指收回来的。(示范1弹,2落,3起,4落,带着刚刚示范的再次集体练习)
师:下面我们把练习1再弹奏1遍,这次完后我们还要在做个收势的动作,小朋友们看老师(老师做收势动作)(学生再次集体弹奏练习1,弹奏完后做收势动作)
4、手指游戏
(5分钟)
导入:师:手指操游戏开始了我们的口号是:“小小手指动起来,健康聪明蹦出来”。今天我们来玩一玩,“手指变变变”的游戏,五个手指头也可以变来变去的神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会变出什么吧!(老师示范)
一个手指头呀,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爬呀,爬呀;两个手指头呀,两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跳呀,跳呀;三个手指头呀,三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喵,喵;四个手指头呀,四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螃蟹呀,爬呀,爬呀;五个手指头呀,五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鸟呀,飞呀,飞呀。(带领学生游戏)
5、练习备选练习(在学生余有力的情况下练习备选练习1—4)
师:小朋友跟老师调整一下坐姿。刚刚老师带小朋友们认识了中音区的琴弦,下面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带学3
生复习中音区琴弦)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14页,看备选练习1-2是什么音啊?(生:中音3)师:现在我们要在中音3上练习,首先我们先放弦。(带领学生一起边说边放弦)
师:右手握个拳头,轻轻松开,将大指落在中音3上,其余手指放松自然支撑在琴弦上。(带领学生集体弹奏)
6、乐曲视唱
(10分钟)
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来学一首小乐曲,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到15页,我们这首乐曲叫什么啊?(学生回答,或者老师直接说)
师:乐曲的左上角的符号小朋友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复习调号、拍号、小节线、终止线,带学生分析乐曲)师:下面老师先来唱给小朋友们听一遍。(老师视唱,唱前两小节停下来解释换气符号)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小节线旁边有个像V字的符号,它的名字叫换气符号,在歌唱中表示在这个地方换气。师:小朋友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划拍视唱,声音要响亮,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唱得最好。(带领学生逐小节视唱)。师:接下来我们来个小火车开起来,一人唱一小节,唱得棒的小朋友老师会给你贴上“你真棒”。(开火车视唱)。
7、总结上课内容,布置脱口秀主题(5分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左手义甲的佩戴”、“左手义甲的佩戴”、“认识中音区的琴弦”、“乐理知识”、“托夹弹的练习1”。希望我们小朋友回去以后认真反复老师教的知识。下节课老师要请ⅹⅹⅹ小朋友表演“脱口秀”节目了,希望你回去后好好准备。
8、学员手册的传阅(5分钟)
师:下面到了小朋友分享学员手册的时间了,刚刚我们的助教老师已经根据你们回去的练琴情况贴上了“你真棒”,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你们的“你真棒”是不是比其他小朋友的多。在“筝我风采”贴上了照片的小朋友现在老师给你们发筝券。请我们的小班长把学员手册发一下。
师:下面还请我们的小班长把学员手册收上来发给每个小朋友,“你真棒”比较少的小朋友回去练琴要加油了哦,还没有贴照片的小朋友这周一定要叫妈妈帮你们拍照片。下周有照片的话,老师会把筝券补给你们的。作业:
1、熟练佩戴双手义甲
2、熟练辨认中音区琴弦
3、练习1每天弹奏5遍
10.古筝教学总结 篇十
古筝这件历史悠久古朴的民族乐器,有着“国琴”的尊称,它因为历史上的辉煌和百姓的喜爱,早就有“国宝”的美誉,外国朋友还称古筝为“东方钢琴”,因为民乐被惯称为“国乐”也被知音们赋予了“国魂”,从古代皇族国戚到今天的普通老百姓都对古筝有着特别的喜爱,因而日益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怎么合理的教学,使学生们能在提高精神素质,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的同时,也能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下自觉,快乐的学习古筝,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个人的教学心得体会。
一 把握学生心态,激发学筝热情
许多初学的孩子并不是因为自己爱好而来学,而是因为爸妈喜欢,所以送他们来学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通常让老学生弹一两首曲子给他们听,等他们来了兴致以后,我会自己弹一曲她们耳熟能“唱”的童谣,继而借机告诉他们认弦,以及一些初级的基本指法,一节课下来她们能用基本指法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简单的曲子,让孩子觉得原来学古筝就是这么简单,那么这样的开始已让孩子对琴有了兴趣及再弹下去的激情。
二 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古筝本身是一件难练的乐器,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小这根本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水到渠成的让孩子们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科学的掌握古筝演奏技巧,例:左右手要从基本手型,及 大指、中指、食指的指法开始逐渐拓展,在练习指法的同时穿插与指法符合的乐曲,意在留住兴趣的同时加强了指法的练习。在一些稍为复杂的乐曲教学时可化繁为简,如《浏阳河》有双手的配合时,我们可以先练右手,再练左手,配合的时候就容易多了。一个原则,遵循规律不要让孩子们有过重的负担。
三 个别辅导与集体教学相结合,促进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通过近几年古筝教学实践,我发现个别辅导对于初学者效果比较好,因为初学者对新授的内容理解不够,以致练习有难度,基本指法不规范等,这就需要老师安排时间进行专门辅导,通过个别辅导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顺利通过初级基础阶段的学习。学生通过初级阶段的学习后,演奏已有所提高,指法也规范了,可以进行集体教学。所谓“集体”,就是将学琴进度相同的孩子组成一个班级,利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进行辅导。在班级组织时,建议6—8人,每次课一个半小时为宜,从指法训练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段,每半个小时为一个时段。第一个时段先练习基本指法,由老师带着一起弹。其间,总会遇到一些差异,比如熟练程度的差异,有的学生演奏很熟练,那些速度慢的学生就会感觉自己技不如人,他们就会着急,有的会不求质量而乱弹,有的会丧失信心而放弃。这时老师就要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放慢速度,一步一个脚印地练习。几套指法练习完后,老师要做适当的检查。第二个时段是检查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轮番演奏,以了解学生这一个星期在家练习的情况,并让学生相互指出各自和缺点和不足,同时纠正她们的指法毛病和其他不正确的弹奏方法,当然,上课中在点出缺点的同时别忘了逐个肯定他们的优点。第三个时段就是教授新的乐曲,我们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为主,教前先将乐谱按筝曲的韵味唱给他们听,然后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唱,大概三到五次以后,他们的脑子里就有了一个特定的旋律,学习起来自然顺畅得多。
四 让家长做家庭教师,督促孩子练琴
老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家长有力的督促是儿童成功学筝的有力保障。怎样让家长当好家庭教师,督促孩子练琴呢?
1、帮家长树立正确的观点 古筝教学初期,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学古筝将来影响学习文化课,学习成绩会下降。因此对学生督促不力,没有合理安排练琴时间,让孩子在家里随便练习几下,这样不仅严重的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进度,孩子也因在家没有练习好,而怕被老师批评,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孩子学琴的兴趣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半途而废。事实上,通过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弹古筝能促进少儿的智力开发,增强记忆能力,二十一根弦弹奏出不同音响,不同节拍的乐曲,需要花一定的脑筋,音乐训练了学生的听觉能力和记忆力。这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因此老师要多与家长沟通,要耐心向家长讲解学习古筝的好处,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点。
2、让家长旁听
我们在对学生集体授课时,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旁听,即可让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还帮孩子记住上课的内容及弹奏的方法,以便回家后更好的督促孩子认真练习。
3、让家长掌握孩子练琴的方法
对于未成年的儿童而言,从每天练什么,到今天怎么练,都是由家长来掌握决定的,因为孩子的天性是贪玩、好动的,积极主动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如果没有家长每天的循循善诱,小孩是坚持不好的。所以先让家长掌握练琴的程序。其次,告诉家长合理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给小孩坚持练习。再次,让家长尊重小孩,公平对待小孩,多用赞美的话语鼓励他,激起孩子学筝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教”海无涯,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孩子更好的继承、发展、提高、繁荣古筝事业,是每一个古筝老师应尽的职责,也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终身的光荣使命。
11.古稀之年学古筝 篇十一
如何过好晚年生活?首先要加强学习,培养爱好,减缓衰退,不能让自己的脑子“长上老年斑”,所以决定学习一门难于掌握的学科。我感到学习古筝对自己有一定难度,没有困难就没有快乐呀!
2001年,我们桐乡市老年大学办古筝班的消息传出后,我第一个报了名,至今学习已经四年有余。在老师耐心教育下,我学会了《凤翔歌》、《采茶歌》、《渔舟唱晚》、《浏阳河》、《高山流水》等十多首曲子,增加了很大的晚年乐趣。
要说老年人学古筝没有困难,那是假话。在学习中,由一只手弹奏转为两手弹奏时,我总嫌自己的手笨,不听指挥,因为除了要掌握其快慢、强弱还有滑音、颤音等要求,有时托、勾、按、刮、摇都要在一瞬间完成的!这就要求我能双手灵活配合,要有很好的记忆力把曲谱全部背出。这些,对灵活性、协调性以及记忆力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我们在学习每一首曲子时,从曲谱拿到手、背出、练习,眼睛要看谱,耳朵要听音,两手要协调,大脑还要全面指挥,是一个复杂过程。做起来真像蚂蚁啃骨头那样,一小节、一小节反复弹奏,直到弹熟后才能连起来。我的学习自觉刻苦,几年来,在琴弦上流转的是布满皱纹沧桑的双手。
我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课后每天总要花上一到二小时的时间练习。人生黄昏,我把自己带进了古筝神韵世界,能听到自己弹出美妙的音韵,能天天拥有一个好心情,真正实现了享受那丰富多彩晚年生活的夙愿。
老伴的5个专记本
1997年老伴人住干休所后被选为支部宣传委员,她建立了“党支部工作专记手册”。2000年区里的军休办成立通讯报道联络站,她被吸收为成员,随之建立了“通讯联络工作专记”。由于老伴在一个时期常为《老人天地》撰稿并聘为业余编委,就建立了“《老人天地》工作专记”。2004年北京市军休系统成立“军休诗词研究会”,老伴被推举为理事并兼任海淀区的副社长,她又设置了一本“军休诗词学习与活动专记”。
今年新年刚过,老伴的文具架上又添了一个新笔记本,首页写着“军休科普宣传专记”,我随便翻开一看,只见在“列席海淀科协《专家建议》工作会议”的标题下,512T_整整地记录了那个会议的内容。她告诉我,自己还想为军休干部中的专家们搭个“余热生辉”的平台。
12.成人古筝教学之我见 篇十二
关键词:古筝,成人教育,教材,乐理
成人的学习与青少年或儿童相比, 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 有助于形成一种持久学习动力。自我能力较强, 意志坚定, 能够克服困难。对待学习的决心、信心、恒心和耐心都胜于儿童和青少年。因此成人在学琴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通常会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来主动分析错误原因, 并迅速加以改正。而且成人的自学能力较强, 能够根据学习需要广泛积累材料, 合理安排时间, 表现出较多的自觉性。因此成人一般在学习新曲目之前, 自己会找到相关的音像资料预习, 加以临摹, 通常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但是成人的骨骼己基本上发育定型, 韧带的弹性, 手指的伸展能力, 肌肉的敏捷反应能力, 耐力及灵活性, 指尖的集中, 支撑能力及各个参与弹奏的工作环节, 与儿童随着自小而始的、长时间训练而“长”出来的功力是不可比的, “模仿能力”较之儿童也差。因此成人在学习古筝时, 面对一个新指法, 能够很快理解其要点, 但是实际弹奏就显得比较困难, 尤其是一些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掌握的指法如指序, 摇指等, 成人学生虽然比少儿学生更早的理解了指法的重点, 但是却要花费比少儿学生长许多的时间来完成实际弹奏的过程。
因此在成人古筝教学中, 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对于乐理学习和基本功侧重, 都应与青少儿有所差异, 找到适合成人学习的古筝教学法, 才能使成人学习事半功倍, 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教材选择
1、技术类练习曲
即在技术课题上有重要代表性的, 如《林玲考级教程》中每级前的练习曲, 《项斯华指序练习》等课程, 在解决初级水平中音阶弹奏的均匀, 手型的平稳, 速度和耐力等各方面都是很好的教材。像这类对于基本技术极好的训练课题在检查作业时都要严了再严, 正确无误, 一丝不苟。当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技术, 就可以马上接弹一些技术类型相同, 而在音域、音区上有所扩展的课程。
2、有着明显时代风格及特征的作品
这类作品要从技术和音乐两方面去仔细掌握好。比如《浏阳河》中的双手套指四点段, 首先就要解决快速提弹的指法问题。再如《洞庭新歌》中的点弹及搓点段, 需要点弹快速换弦的技术过硬才可以。学习到了一定程度, 再弹奏《梅花三弄》、《闹元宵》等等这类在音乐上有着重要的美学含义或明显风格特征的作品, 让学生通过精弹去仔细体会、理解。
3、符合成人审美习惯的作品
智力活动能延缓成人智力衰退, 是保证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 因此开发出的课程还应以有助于进一步发展成人智力潜能的方式提供给成人学习者,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其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引起的智衰。成人学习更多的依赖于“社会智力”, 为此, 成人教育课程开发首选要素应是成人学习者的社会生活经验。反应在古筝课程上, 就应当在选曲上注意选取一些符合成人审美习惯的作品。如根据著名歌曲改编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根据京剧唱腔改编的《夜深沉》等。
二、乐理的教学
重视乐理知识才能更快更好的学习。许多学生认为传统的民族乐器教学应是口传心授的形式, 自己“业余爱好、不搞专业”就没必要学习乐理。结果很多人学习了几个月还认不清高低音, 识谱常常出错。有的人学习了一两年还不会认节奏, 每遇到新曲子都要老师帮助打拍子记节奏。其实, 这都是基础乐理掌握不牢所造成的。乐理无论对哪一种乐器的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 我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因此我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了一些节奏歌谣进行归类比较, 让学生反复练唱、分析对比。例如:“二个八分音符”节奏像钟摆:“滴答滴答”;“四个十六分音符”节奏像打机枪:“哒哒哒哒”;“后附点”节奏像喇叭响“笛笛”;“前八后十六”节奏像敲鼓“咚哒哒”;“前十六后八”节奏像母鸡叫“咯咯嗒”;“三连音”节奏像敲门“当当当”……这样利用平时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 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将枯燥的练习形象化, 学生的兴趣增强了, 学习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对基本功的要求
1、手形很重要, 一次学对避免二次三次改手形。因为人们都有先入为主的习惯, 所以一开始学琴的时候手形的毛病不能姑息, 及时纠正严格要求才能早一天达到技术上高峰。无论是扎桩还是悬空提弹, 都要求手形自然放松。空心半握拳, 关节外凸。但大指放松的自然姿态是指肚面向掌心, 如果依照这种姿势进行弹奏, 则指甲与琴弦在平面上呈垂直角度, 无法用指甲拨弦。因此要求大指改变正常姿态, 虎口打开, 手指横向打开, 指肚面向中指, 使指甲与琴弦在平面上呈尽量平行的角度。还有一个重要但易被忽略的手指是小指, 有人认为在演奏古筝时, 小指一般不参与拨弦, 是最没用的手指, 或是认为小指翘起呈“兰花指”的形状很美观。其实小指是非常重要的手指, 它与无名指由一根手劲控制, 它的紧张程度也就决定了无名指的放松与否。同时, 小指神经一直延伸至前臂外侧。所以, 无论小指是“兰花指”还是向内抠, 都是一种紧张, 也都会造成整个前臂不能完全放松。“紧张”正是演奏乐器的大忌, 手臂或手指, 无论哪里紧张, 都会影响演奏的速度, 乐曲的意境也得不到很好的表现了。因此, 小指的放松对于弹奏是非常重要的。从外表看, 放松时小指应自然下垂, 不明显高于或低于其它手指。而从内部感受, 就只有弹奏者本人才能体会了。
2、重视练习曲的训练。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对于古筝的演奏练习, 同样是道理如此。如果不打好基础, 不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就很难向艺术高峰攀登。即使取得一时“辉煌”, 也决不会稳固的, 更不会持久的。在古筝的学习中, 人们往往只重视弹几首乐曲, 而忽视了练习曲的训练。这是现在存在在学习古筝人群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在比赛中获奖或是尽快通过考级, 不遵循教学的规律, 而一年半载的只给学生磨一个曲子。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 只能给学生造成音乐情感的麻木, 兴趣丧失等不良影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的。而今, 由于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 弹奏的力度、速度、技巧和乐曲表现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以曲代功”的练习方法已很难适应了。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望教授曾经提出: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古筝演奏者, 对待基本技巧必须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规范训练。任何技术的掌握和熟练运用,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练习曲的训练也必然的成了我们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练习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通过反复的、专门的进行某种单项练习, 可以从中学会、巩固、或改进某种弹奏技巧和方法。加之, 训练练习曲时通常都是纯技巧的练习, 没有旋律和乐曲表现方面的负担, 就能有更多注意力放在准确的掌握触弦的角度、音色的追求、力度的控制等技术要求上, 从而技术训练的成效就特别的高。所以说, 只有通过专门的练习才能有效的克服高难度技巧的技术负担。弹奏技巧是演奏乐器必不可少的能力。技巧的训练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上去。否则, 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将很难再向上提高。与其到时候再反过来重新训练技巧, 那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经历将是更加巨大的。所以, 有了一定的弹奏基础后, 应该回头去检查一下自己在弹奏技巧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重视以练习曲做针对性的训练, 脚踏实地进行改进、调整。
四、演出、比赛、考级等活动的安排
在古筝教学中, 尤其是集体课中, 学生都有竞争心理。在学筝过程中, 往往表现出自己要比其他学生弹得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可根据学生喜欢竞争这一心理特征, 创造竞争情境,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大多数喜欢群体活动, 教师在组织学生集体练琴时, 让他们相互展开竞赛以激发学琴兴趣;另外, 教师巧妙地运用各种竞赛方式, 提高学生学琴的效率。
运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进行学习竞赛, 固然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但若用之不当, 还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例如:学生本来就有一定的虚荣心, 如果让他们为竞赛而竞赛, 就会使他们的虚荣心膨胀起来, 这样反而给学生养成了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所以, 老师在使用这一方法是, 必须明确:竞争只是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演奏水平, 决不能为竞赛而竞赛。另外, 运用竞赛也必须适可而止, 过多地采用这种方法, 学生会感到习以为常, 竞赛效果也就被淡漠了。
综上所述, 成人古筝教学的意义重大, 教学模式特殊。成人业余学习古筝弹奏, 从侧面反映了是我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反映出我囯的国民素质也在逐步提高。而只有摸索出一套针对成人特点的古筝教学模式, 才能使更多的成年人加入到学习古筝, 学习音乐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刘巧君古筝培训教程[M]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5
[2].韩静成人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究[J]科技信息, 2008, (4)
[3].吴中蓓"声情并茂"需"技艺并举"——谈古筝演奏的教学与训练[J]艺术教育, 2005
[4].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5].潘菽主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6].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